民族民间体育在运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论文

2024-07-26

民族民间体育在运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论文(精选10篇)

篇1:民族民间体育在运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论文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在小学的开展现状分析论文

摘要:小学生年幼好动, 大部分学校为了保障小学生的安全, 往往忽视了小学体育课堂中的民间传统体育游戏。民间传统体育游戏的种类丰富多样, 并且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颇大影响, 但是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在小学中的开展现状并不容乐观。从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在小学的开展现状出发, 针对这些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体育游戏; 小学生; 现状; 对策; 特点;

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而民间传统体育游戏有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在小学体育课堂的发展现状应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促使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回归小学体育课堂需要各个社会领域的共同努力。

一、民间传统体育游戏的特点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是儿童的主要娱乐方式, 也是他们乐趣的来源。那么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具体包括哪些游戏呢?跳皮筋、丢沙包、斗蟋蟀、拔河、摔跤、老鹰抓小鸡等都是被大家所熟知的传统游戏形式。这些民间传统游戏有四个特点:

1. 娱乐性。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具有很强的娱乐性, 它的游戏形式丰富多样, 极具趣味。民间传统游戏多是由两人及其以上的人数组成, 游戏最基本的特质就是形成人与人之间的活动, 在游戏中促使人们之间的交流互动, 让儿童感受到快乐并得到成长。

2. 简单便捷性。

民间传统游戏具有简单便捷性, 其简单便捷性就体现于它的取材方便快捷、游戏场所没有特别的要求、游戏人数也不固定;例如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它不需要任何的工具, 只要有一片空地就可以。看似非常简单的游戏, 它确是儿童乐趣的来源和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3. 随意性。

民间传统游戏具有随意性, 这些游戏中可以就地取材, 没有严格的规定。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游戏;民间传统体育游戏中蕴含着很多智慧, 学生在玩的同时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4. 规则性。

民间传统游戏具有一定的规则性, 在游戏进行之前, 参加游戏的儿童会根据游戏内容相互协调, 制定出具有相对公平性的规则。有了规则就有了制约, 也有利于游戏的顺利开展。

二、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在小学的开展现状

1. 高科技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 人们只顾得寻找所谓“先进”的娱乐方式和教育方式, 而忘记了最淳朴、最传统的游戏方式。人们都忽视了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带给孩子的快乐和成长。另外, 在当今社会, 科技快速发展, 网络进入了每个家庭, 孩子的娱乐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智能手机的功能很全面, 有很多的在线游戏。拥有了“手机”这个法宝, 小学生也逐渐对传统游戏失去了兴趣。在前段时间, 王者荣耀爆火, 可谓是老少通吃, 在十个人当中至少有五个人会玩王者荣耀, 这其中便不乏小学生。现在的小学生过上网络化的时代, 该让民间传统游戏何去何从……

2. 设施设备场地的缺失。

小学体育课堂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限制, 如天气、环境、场所、设备等。在现在的小学体育课堂上, 大多都由跑步、蛙跳等活动构成, 那么剩下的课堂时间将是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 学生将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 并且到器材室借取器材。在学校的器材室里, 篮球、足球、羽毛球、排球、跳绳是最为常见的运动器材, 而沙包、跳皮筋、大跳绳、拔河所用的长绳子等这些民间传统游戏所用的器材却少之又少。首先, 民间传统游戏设施设备的缺失是影响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在小学开展的重要因素。其次, 是场地的限制, 在这个寸土寸金的社会, 学校的总面积有限, 还要合理分配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等场所的占地面积, 所以学校再也没有足够的场地供小学生们任意玩耍。

3. 学校对安全问题的担忧。

据统计, 大部分学校由于资金设备不足, 无法进行切实有效的安全教育工作。首先, 很多教师在教学经验方面也不是很具备, 所以学校虽然对安全教育工作非常的重视, 但是却也无法从更多更好的方面给予教师资源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其次, 小学生一般是处于六至十二岁的年龄段, 在这个阶段正处于身体、心理快速成长的阶段, 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 这也养成了他们活泼好动的习惯。这一习惯的养成也促使了小学生不好管束, 安全隐患现象的出现。

4. 相关人才的缺失。

据了解, 小学体育老师一代多班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小学里, 一个体育老师可能会同时给很多个班级上课, 然而这些班级不一定是同一个年级的学生。在少数的学校里, 由于教师专业知识有限, 在给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上体育课时内容却几乎一样。另外, 体育教师一般是对体育专业知识的学习, 对民间传统体育游戏的了解却不够, 由于教师对这方面知识的缺失,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也从就很少涉及民间传统体育游戏的教学。

5. 对学业成绩的过分注重。

在这个知识决定命运的时代, 学校和家长更加注重孩子学业成绩的好坏, 而忽视了游戏带给孩子的快乐和成长。家长问孩子最多的是“今天作业写完了吗?”“你这次考了多少分?”而不是问孩子“今天你在学校过得开心吗?”其实, 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 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外在成绩, 而对孩子的内心体验漠不关心。难道孩子就只是一个学习机器吗?口口声声的为孩子好就是这样麻木不仁吗?

在应试教育普遍推行的今天, 学校真的变成了只是孩子们学习的场所。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和学校的声誉, 学校为学生安排了过多的文化课程, 体育课也成了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在考试即将临近时, 文化课占用体育课的时间成了理所当然。

三、对策及措施

1. 完善体育设施。

学校应关注学生的身体成长和内心体验,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首先, 加强对体育课堂的重视, 完善设施设备, 购进与民间传统体育游戏相关的设施, 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其次, 还要扩大学生的活动空间, 让学生不再受场所的限制。学校应注重学生的健康成长, 课程设置应注重学生的.劳逸结合, 这样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学校不再只是学习的平台而是学生成长的乐园。

2. 建立完善的师资队伍。

学校应按要求配齐相关教师, 壮大优化师资队伍, 了解学生情况并对民间传统体育游戏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民间传统体育游戏有很大的趣味性, 教师应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使体育课堂的生动有趣;教师更应该以身示范, 手把手地教学生, 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传统体育游戏的技能, 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3. 大力开展安全教育。

加大开展关于安全教育系列活动的目的, 不仅有利于在学校兴起学习安全知识的学风, 也能够更有效地保证安全教育能够落到实处, 向同学们普及关于民间传统游戏的有关知识, 让同学们通过更多更好的方式学会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这样也能使开展传统体育游戏没有后顾之忧。

4. 建立家校合作制度。

孩子的健康成长, 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回归需要家长和学习的共同努力。如果仅仅只靠学校是绝对不可能的, 学校和家长要统一战线, 达成让孩子快乐成长的目标, 不再是读死书和死读书。体育教师也因把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表现积极反馈给班主任、学校和家长, 从而让家长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所以, 建立家校合作制度是促进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回归小学体育课堂的基础。

四、结语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不单单是一种游戏, 更是一种智慧和一份传承。在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回归小学体育课堂中, 还面临着很多问题, 这就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只要多方努力、共同付出,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终会回归到小学体育课堂, 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沈小芳.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体育教育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3.

[2]卢颖.浅谈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开展[J].新课程学习, 2012.

篇2:民族民间体育在运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论文

文化在中小学体育课中得运用》心得

通过《继承、发扬——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在中小学体育课中得运用》这门课的学习,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健康、协调地发展对体育有了更深的兴趣与激情。它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而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学校载体之优势,可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中华民族振兴,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但是,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内容有待整理、完善,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年轻教师我有几点简单的看法:该课程只是简单的介绍讲解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内涵、意义、价值及怎么选择、安排等,而真正怎么具体操作的却很少涉及。我觉得理论固然重要,但具体操作对我们来说更为重要,有意义。一线老师本身工作量就比较大的,能有多少时间精力花在开发,专研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所以我觉相关部门应该多整理、完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资料,以便我们一线老师具体的实施操作。多些课堂实录,点评,多充实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教学资料,是我们年轻老师最需要的。教授那堂课堂实录是我影响最深刻,收获最大的。富有童趣的热身操一下子就让学生活跃了起来,教授领操的勇气令人佩服,精神值得学习。教授的激情,带来的效果是大家看的到的。教授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方法循序渐进,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同时教授把自身的专长发挥发挥的淋漓尽致,学生看了这么完美的动作自然来劲,没花个三年五载的时间,教授的动作是做不出来的。然而,现在很多人以为我们体育老师是全能的,健美操专业毕业老师的要教篮球、田径、武术等等,然而,确实要我们这么做了。不要一味的要求我们去做什么,我们体育老师不是神。要让学生学的更多,每个班可以有几个体育老师,分项目教学,这样学生学的更专业,老师教的也更有信心。

最近,我观看视频讲座,懂得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始终以运动水平为中心,并形成了一系列的运动竞技性的教学与管理。教师以传授运动技术为己任,班级以运动竞赛成绩论高低,学校以运动会成绩为标准,这种思想体系和观念在学校体育界沿袭了几十年,造成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陈旧单调。多彩的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爱好,形成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很多民族体育项目有很好的基础,也很适合目前体育教学的实际条件。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主要以嬉戏娱乐、竞赛为主并结合节庆习俗,构成了一种寓意深刻的、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在文化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把在民间长期流传并受儿童少年喜欢的滚铁环、跳皮筋、踢键子、拔河、抽陀螺、跳竹竿舞、少年拳等项目引入体育课堂,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的极好途径之一。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学科应该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学科创新教育努力塑造智商与情商和谐共融、完善健全的理想化人格,强调人格发展的特异性、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学科培养目标的创新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

总之,随着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对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赋予了新的内涵。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一体育文化,历尽沧桑,经久不衰,推动了我国数千年体育文化的发展。尽管时代发生了变化,但蕴藏在其深层的民族文化精神仍然影响着人们今天的思想和观念,其体育方式仍为各民族人民所采用。如果运用人类学来加以研究,在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下开发这个蕴藏量巨大的体育资源,可以为中华民族体育全面走向世界,促进国际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严格管理,求规范

一个好的班级,需要规范的管理,同样,一个好的训练队,也需要严格的管理。过去的一学期,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来约束运动员。如运动员早训制度、奖励制度、早操带操制度、打扫体育室制度、定期与班主任和家长沟通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制定,规范了运动员的不良行为,提高了训练效果。

二、认真钻研,求科学

高中阶段的运动员学习任务紧,他们不可能像少体校的运动员一样训练,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训练的效益,成了我们认真钻研的问题。例如我们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借鉴了体育教学上的“快乐体育”理论进行田径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身体素质训练时,我采用各种接力跑游戏发展学生的快速跑能力。我在训练中积极尝试运用“多因素训练法”。多因素训练法是指一个练习手段能达到多种训练效果。

三、严格训练,求实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教练的训练手段大同小异,那为什么训练效果不一样呢?我想是要求不同造成的。比如,两个教练同时采用肩负杠铃全蹲发展运动员的上肢力量,一个教练要求运动员快起慢下,而另一位教练员不做要求,很显然,前一个教练员的训练效果好,因为,运动员的大腿在跨起和慢下时都在用力。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我对运动员要求非常严格。比如,短跑运动员在持哑铃摆手臂时,我要求两点:1。摆臂动作正确;2。摆臂时速度尽可能快。又比如,跳越运动员利用跳栏架发展快速力量时,我要求运动员在脚着地瞬间离地要快,同时,大腿尽力向胸部靠。通过教练的严格要求,训练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篇3:民族民间体育在运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论文

1、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的意义

1.1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有利于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民族民间体育资源主要来源于民间, 流传于田间地头。相对于现代体育项目而言, 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则显得更为生动活泼, 更为平易近人, 与乡镇体育教师的关系更为密切, 也让乡镇的中学生们更为熟悉和亲切。如果体育教师能充分理解民族民间体育的地域性特点, 将当地广为流传, 并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进行开发, 整合为当地体育课程内容, 并在教学上进行适度的创新, 那么, 必将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1.2、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在乡镇中学中开展有利于阳光体育活动在乡镇中学的开展。

民族民间体育是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活动, 广泛流传在人民群众中, 是具一种有鲜明的民族风俗和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形式;它是以闲暇消遣、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民俗文化活动, 体现着浓郁的民族文化特点, 更具有其他民族所不具有的文化内涵和现实作用。是各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显著民俗特点, 以健身、防身、娱乐为主要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其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自娱自乐, 多数项目不受时间、地点、器材的限制。具有娱乐性、趣味性、民俗性、游戏性、表演性、集体性的特点。与近代西方体育形式有着明显区别。

所以说民族体育非常符合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 以“群体运动、享受快乐, 体验成功、强建体魄”为目标, 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基本宗旨。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体育行为, 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 实现我国城乡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均衡发展, 促进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全民族身体素质的普遍提高。

1.3、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在乡镇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有利于乡镇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期以来, 高度竞争的社会现实让学校、家长、学生都只看重分数, 导致学生的全面发展没有长受到真正的重视。虽然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 也推行了一轮又一轮教育教学改革, 但其结果却是素质教育多是表面文章, 而应试教育却是“根基稳重”。在应试教育面前, 那些非高考和非中考的或者说是在学校、家长看来“不影响孩子前途”的学科是必须要做出“让步”或者说是“牺牲”的, 然而, 首当其冲的就是音、体、美课程了。应当看到, 在当今学校体育中可供选择的体育锻炼项目是多种多样的, 之所以强调在学校体育中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其意义在于民族传统体育往往有较强的趣味性、群体性和灵活性, 具有本土文化特色和民族个性特点, 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创造活跃的活动氛围。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教育是对体育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 能有效的促进素质教育稳步实施。

1.4、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在乡镇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有利于乡镇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必须引起我们注意和思考的是学生在各学年阶段重复各项运动技术学习后, 到走入社会从事工作后, 不能运用或很少利用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获得的体育锻炼方法来进行长期的体育锻炼。民族民间体育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符合学生兴趣爱好, 简单易学, 容易掌握, 易于组织和开展。通过课堂教学、学校体育活动, 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几项终身体育必具的运动技能, 而且能使学生在练习中、运动中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从而转变为内在的需要和动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运动实践, 养成运动习惯;既为其在校期间的健康服务, 又为今后阶段的终身体育提供内在的动力基础和外在的技术基础。

1.5、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在乡镇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有利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保护和继承。

在我国悠长的历史中, 我国各族人民溶入当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 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运动, 并让这朵文化奇葩一直绽放至今。可是, 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态的民族民间体育, 正随着现代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而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文化边缘化和存在危机。从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出发, 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大力保护、继承和发展我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学校承载着传道、授业、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学校教育是人类文明和优秀文化能得以代代相承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尤其在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现代社会更是如此。民族民间体育经过开发与教学创新后会给学校体育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支持和帮助, 学校体育也将会发挥其在文化传播和文化传承上的重要作用, 主要体现在对民族民间体育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加以很好的保护、广泛的传播和永久的传承方面, 两者相得益彰, 互相促进发展。

2、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在乡镇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的策略

2.1、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在乡镇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的途径

2.1.1、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可通过课内和课外实现。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认知可以通过挂图、教科书、期刊、网络电视以及参观展览馆、博物馆、武术馆等获得。

2.1.2、有效开发喜闻乐见的民族民间传统项目作为课程资源。

如脚斗、赛龙舟、舞龙舞狮、放风筝、板鞋竞速、扭秧歌、投射、竹马、踩高跷、踢毽子、荡秋千等都可以作为中学体育教学课程资源挖掘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

2.2、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在乡镇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的注意事项

2.2.1、民俗有地域性特征, ,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民族民间体育, 因此, 在选择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地域特征应有效地加以利用。

2.2.2、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条件, 尽力为开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提供便利和配置教学器材设施, 还应争取民间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与民俗民间体育社会团体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 并邀请或聘请有一定水平和道德修养的民间艺人和民间体育团体进校任教和指导, 给学生创造实践环境和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

2.2.3、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在乡镇中学开展应贴近生活、亲近自然。体育生活化是现代体育教学应该倡导的,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接受体育、对体育感兴趣。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教学中尽量保持其原生态, 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好奇感, 在此基础上尽量减少条条框框的约束, 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下感受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所带来的乐趣及价值。

2.2.4、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在乡镇中学开展应做到整编、改编和创编。怎样把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很好地纳入课堂教学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深入思考的课题。以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为雏形, 根据体育课堂教学实际对零散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整编、改编, 在成熟条件下对其进行科学创编, 这不仅有利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价值体现, 更重要的是能够与体育教学的实际结合, 有利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在学校的开展。

2.2.5、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在乡镇中学开展应提倡师生互动, 共同挖掘教材。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让学生多动脑、动手。根据自己的调研提供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素材, 鼓励学生动手制作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相关的器材, 布置设计相对应的场地。提高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想象、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的能力。

2.2.6、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在乡镇中学开展应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是古代体育文化的优秀部分, , 它在道德教化、和谐人际关系和规范行为准则等诸多方面至今仍有借鉴作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中渗透着真善美的元素, 通过教学强化这些元素, 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提倡什么、应该抵制什么。

2.2.7、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在乡镇中学开展不能一味求新追异, 应根据实际结合教学大纲做适当选择。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教学中, 应与传统体育教学、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等有机结合起来, 有选择的开展。

3、结语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渗透着民族文化, 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一个缩影。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体育在乡镇中学的开展, 既可以活跃体育教学的气氛, 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又能让学生感触民族文化带来的博大精深思想精髓, 促进学生的爱国情感。体育教学中应辩证的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引入课堂, 教学过程中边思索边实践, 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挖掘、开发和利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让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借助于学校这一平台不断发扬光大, 同时, 也为实现学校体育的全面发展服务。

摘要: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沉淀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进入乡镇中学体育教学中, 不仅可以让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 还可以为中学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创新提供借鉴。本文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进入乡镇中学体育教学的意义和策略进行探究, 认为,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在乡镇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对体育教学效果;素质教育;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继承和保护等有重要意义。在体育教学中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教学应采取相应策略。

关键词: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乡镇,中学,体育教学,意义,策略

参考文献

[1]林琦.中小学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J].体育科学研究, 2009, 13 (1) :102-104.

[2]王俊奇, 邱梅珍.中小学民族民间体育类课程开发与教材编写[J].体育科学研究, 2006, 10 (4) :100-1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制订.体育 (体育与健康) 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

[4]徐红星.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A].浙江: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2008:60-68.

[5]熊静梅.农村中学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吉首大学, 2008.

[6]胡小明主编.民族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6

篇4:民族民间体育在运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论文

关键词:民间体育项目;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G623.8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小学体育教育模式也在不断转变。小学体育教育是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民間体育项目与传统小学体育项目结合是历史必然。民间体育项目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形式多样。相信通过这种将民间体育与小学体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能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一、民间体育项目的起源、特点及教学价值

(一)民间体育的起源及特点

传统的民间体育项目起源于人类模仿并学习动物的活动。最初的体育既不是为了强身健体,也不是为了赢得荣誉,而仅仅是一种供大家娱乐的游戏。不同的地域衍生出不同的体育项目,然而每一个体育项目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一段历史。民间体育具有交融性、多样性、适应性等。首先,每一种体育项目都起源于一个地区,在各民族文化交融的过程中,体育项目为了适应历史的发展也随之不断变化,甚至衍生出新的体育项目。同时,朝代更替也是体育项目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然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民创造出的体育项目是多种多样的。据统计,全国56个民族创造的体育项目达976种,其中汉族占301种,少数民族占676种。最后,各种体育项目都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为了满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的需求,同一体育项目往往有不同的玩法。在这种适应中经常又会演变出新的玩法。由此,民间体育项目总是在不断发展。

(二)民间体育的教学价值

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优秀的历史文化,是先辈智慧的结晶,在一代代的传承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具有极高的教学价值。民间体育项目具有健身、娱乐、教育、表演、竞赛等功能。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肩负起国家的希望。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我国高校在教育中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学生坚韧的性格。参加体育项目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有利于满足日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体育项目是一种具有竞争性质的游戏,作为游戏,其观赏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其包含的竞争意识确是与时俱进的。竞争是时代不变的主题,只有不断竞争中才能发展。教育的母的不仅仅是增长知识,更是教育学生要学会在竞争中成长。

二、民间体育进入小学课堂的方式及必要性

(一)民间体育项目进入小学课堂的方式

由于民间体育项目种类繁多,并不是所有项目都适用于教学。由于受教育者年龄的限制,应严格保证体育项目的安全性和普适性。下面以跳绳、滚铁环两种教学项目为例,对小学体育教学进行详细的分析。跳绳是一项运动量适中的运动项目。其对教学场地几乎没有限制,教学器材也简单易得,同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要求,绝对能够保证学生安全。不仅如此,有结果显示,跳绳能够有效增加学生的肺活量,而且有助于学生保持体形。由于跳绳能够不断拉伸韧带,经常跳绳能够帮助孩子生长发育,许多医学实验也证实,经常跳绳的孩子比不跳绳的孩子平均增高三厘米。滚铁环是一项能够有效锻炼学生臂力的体育项目。学生们可以在滚铁环的过程中锻炼全身肌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生往往缺乏锻炼的机会,“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越来越多。滚铁环运动的推行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并且该运动器械对教学资金要求很低。

(二)民间体育项目进入小学课堂的优势

民间体育项目应用于小学体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步骤。以下从三点阐述民间体育项目进入小学课堂的优势。第一,传统民间体育项目的形式多种多样,学生们在娱乐的同时锻炼身体,享受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调动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第二,民间体育项目多是团体项目。同学们在参与活动时无意间增加了与彼此交流的机会,增强了团体协作的意识。部分寡言少语的同学也能因此增加与人沟通的机会,健康成长。第三,民间体育项目能很好地适应场地小的限制。由于部分地区存在教学资金短缺,教学场地较小的现象,很多传统教学项目不能顺利展开。部分民间体育项目没有场地的限制,甚至不需要特殊游戏辅助器械,非常适合教学区域狭小而学生多的学校。

随着小学体育课堂教育不断变化,人们的目光不断向民间体育项目集中。但是,小学体育教育模式的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将民间体育项目引入到小学课堂不仅需要学校政策的大力支持,更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只有教师的全力配合,才能将民间体育项目有效应用于小学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1]朱兴妹.小学体育课堂引入民间体育的实证研究——以福州市为例[J].兰州教育育学院学报,2013,29(10):154-155,157.

[2]陈哲,徐涛.基于民间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新校园(中旬刊),2014,(9):135-135.

篇5:民族民间音乐在钢琴教学中的传承

民族民间音乐在钢琴教学中的传承

广东广州●赖韵婷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在音乐方面,来自56 个民族的民族民间音乐不断地经受时代、社会和人民的筛选、加工,随着时间的流逝,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理论体系和创作方法的民族民间音乐,是我们宝贵的人文教育财富。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教育性。由于民族民间音乐长期植根于人民生活的土壤中,所以,重视民族民间音乐就是尊重本民族人民欣赏本土音乐的连续性。运用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实施素质教育,可以从根本上极大地提高教育的可行性、感染力和深刻性,从而更到位地收到教育成效。

民族民间艺术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传承民族文化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在学习的初期犹如一张白纸,他们等待着教学者的轻描淡写或浓墨重彩。我们目前的钢琴教学主要以技术为主,缺乏人文教育的意识。人类的教育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理想,拓展人的心灵和提高人的修养、素质为主要目的人文教育。民族民间音乐中所展现的民俗文化是人文教育最直接的.良好素材。

下面,我针对钢琴教学的三个不同的阶段,对民族民间音乐在钢琴教学中的传承作分析和讨论。

一、入门阶段的渗透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素质教育越来越受重视,选择学习钢琴的学生人数持续增长。“约翰・汤普森”在学习钢琴的学生当中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名。“当初引进《简易约翰・汤普森钢琴教程》这套教材,就是想通过这套教材去学它的技术,特别是学它的音乐。但是,时代在发展,民族文化在发展,中国钢琴教育也应该随之获得发展。《简易约翰・汤普森钢琴教程》固然有它的科学性,但我们还需要有中华民族色彩的音乐。”――我国钢琴教育泰斗周广仁教授预见了民族民间音乐在普及入门阶段的重要性。

演奏中华民族民间钢琴作品对入门的学生来说,贴近自己的生活、耳熟能详的音乐有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比如《两只老虎》《小白船》等小曲,是从孩子们熟悉的儿歌改编而成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明显发现学生在学习这两首小曲时,学习兴致和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这是民族民间音乐在学生心中播下的种子,能用自己的双手弹奏出自己喜爱的、熟悉的乐曲,对他们的成长有着深刻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钢琴业余考级的曲目。现在的业余考级当中,中国乐曲是作为可选曲目存在,这对要求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掌握也变得可有可无。本人认为,中国乐曲可考虑设为必选曲目,这样从入门阶段就给学生赋予接触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条件和硬性要求,这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会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中等艺术教育模式下的钢琴教育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就业形势的变化,一些用人单位从文凭的“高消费”――对高学历的盲目追求中逐渐清醒。中等艺术教育模式不是每个钢琴学生必经之路,但中等艺术教育这一特殊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是大量的应用型艺术人才,与高等教育体系培养的研究型人才互相补充和支撑,兼容共存。正如科学技术的发展固然需要科学家们的发明创造,但要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则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一样,在艺术生产中仅有作家、艺术家是不够的,真正要实现艺术生产转换还要靠大量的应用型艺术人才,只有以他们作为载体,才能实现和完整我们的艺术创造。所以,在中等艺术教育的钢琴教育中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等艺术教育模式在学习文化和专业方面有着与普通中学不同的侧重点,但单纯地以面向高考为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内容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渗透会有较大的阻碍。由于当前高考的应试要求偏向外国作品,就钢琴专业而言,从练习曲到奏鸣曲快板乐章,从联考到单考,都相对忽略了我国的民族民间作品。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从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民族意识的角度出发,在每个学期的教学计划中安排相应程度的中国钢琴作品,如《中国钢琴名曲曲库》中涵盖的大量中级阶段的中国乐曲――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摇篮曲》,陈培勋的《旱天雷》《卖杂货》,桑桐的《春风竹笛》,杜鸣心的《舞剧“鱼美人”》选曲等,这些无疑对我们对民族民间音乐在钢琴教学中的渗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高等艺术教育模式下的钢琴教育

高等艺术教育是中国教育体制中一个独特、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等艺术教育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基本形成了具有相当发展规模、学科专业门类齐全、教学水平较高、独具特色的高等艺术教育体系,为国家文化建设培养输送了一大批艺术高级专门人才,在艺术创作、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独特作用。

高等艺术教育模式下的钢琴教育以钢琴为载体,以深程度的技巧技术为基础,在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任务上有更广阔的发挥余地。首先,在钢琴教学过程当中,通过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特色的钢琴音乐作品,能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接触我国的民间音乐。其次,由于学生具备较好的视谱能力,可推荐参与民族声乐、舞蹈、合唱等领域的伴奏,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能开阔视野,并可以多元化地了解不同艺术形式对我国民族艺术的推动与发展。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认识身边的民俗文化,尝试参与乐曲写作。总之,善用高校教学资源,能为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注入新能量,开辟新天地。

综上所述,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人文文化的精髓,是人文教育的最直接的材料。民族艺术的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钢琴教师,把民族民间音乐渗透于入门、中等、高等艺术教育三个阶段,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司徒壁春,陈朗秋。钢琴教学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蔡松琦,蔡幸子。钢琴宝典[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篇6:民间体育游戏在体育活动中的运行

一、民间体育游戏的特点

民间体育游戏现实生活,是人们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创编而成的,具有以下特点: ◆随意性: 民间体育游戏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气息,随时随地都可进行。如“木头人”游戏只需要借助身体的部位就可以玩得很开心;“剪刀、石头、布”游戏只需要两个幼儿就可以进行。

◆简便性: 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所需要的游戏材料都很简单,可以就地取材,如纸牌、草绳、竹梯、轮胎等都能成为游戏材料。

◆趣味性: 民间体育游戏大多配有朗朗上口的儿歌,这些儿歌形象、生动、韵律优美,富有趣味。如“炒黄豆”是幼儿很喜欢的游戏,可以边说边跳,节奏感很强,幼儿百玩不厌。

二、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发(一)根据运动需要选择游戏

民间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多样,但有些内容与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脱节。因此,幼儿园在开展民间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不能将收集来的游戏“拿来就用”,而要从幼儿的实际运动需要出发,选择适合幼儿的游戏内容。

◆追求教育性

民间体育游戏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本土特色,选择有教育价值的游戏,对于幼儿的品格培养、能力发展等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老鹰捉小鸡”游戏中,扮演“小鸡”的幼儿体验着妈妈的辛苦,扮演“母鸡”的幼儿能意识到要爱护自己的孩子。由此,可以让幼儿感受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又如,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丢手绢”“荷花荷花几月开”,让幼儿在追逐奔跑的同时感受与同伴玩耍的乐趣。

◆注重针对性

民间体育游戏老少皆宜,但并非所有的游戏都适合幼儿,因此应根据幼儿的运动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游戏。民间体育游戏在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以运动器械为主的游戏,如玩风车、跳绳子、踢毽子;二是以基本动作为主要特征的活动,如以走、跑、跳为主的“拍手背”“猫捉老鼠”游戏,以钻、攀爬为主的“捕鱼”“小乌龟上山坡”游戏,以投掷、平衡为主的“盲人击鼓”“呼叫喊球”游戏等;三是利用自然资源开展的游戏,如玩水、玩泥、玩沙、爬树等。根据不同运动的要求、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运动水平选择合适的民间体育游戏,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幼儿的运动需要。

◆考虑安全性

在选择民间体育游戏时,还要考虑游戏材料及游戏玩法的安全性。首先,游戏材料要选择轻便、易操作、安全的。如“抽陀螺”游戏,陀螺有铁的、木头的、塑料的等多种材质,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了木头的和塑料的。其次,在玩法上尽量避免动作幅度较大,幼儿不能控制的游戏。如“抬轿子”游戏,要求两名幼儿双手交叉形成“8”字,一名幼儿坐在上面。这样的玩法对幼儿来说难度太大,所以我们降低了难度,让幼儿抬“大西瓜”。(二)根据实际情况改编游戏

在选择民间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游戏器械已经消失;有的游戏太简单,达不到运动的目的;有的游戏太难,不适合幼儿玩。因此,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改编游戏,让幼儿既能锻炼身体,又乐在其中。

◆改变材料 民间体育游戏中所用到的砖块、瓦片、铁箍等游戏材料,有些很难找到,有些不适合幼儿游戏,因此在保持游戏原貌的前提下,我们可根据游戏的需要和幼儿的游戏特点替换一些材料来开展游戏。如“滚铁环”游戏中,原来用轻的、薄的铁皮做成的铁环找不到了,现在的铁环又很重,幼儿要掌控它有一定难度,于是可用塑料“风火轮”做幼儿的游戏材料。改变材料时,一定要考虑材料的适宜性,轻巧柔软、体积适中、颜色鲜艳、形象可爱的游戏材料,一定能引起幼儿的关注。

◆调整玩法

教师若能把握幼儿的游戏特点,对游戏的玩法稍加调整,传统游戏就会焕发出新的光彩。如“木头人”游戏中,“木头人”的动作一直是走或保持身体的某一姿势,玩的次数多了,幼儿便会失去兴趣。于是,教师把“木头人”的走变为模仿各种小动物走路,将走、跑、跳、爬、滚等各种基本动作融于游戏中,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幼儿玩得乐此不疲。

三、民间体育游戏的运用

(一)合理设置民间体育游戏课程

根据幼儿园运动课程的特点,我们将民间体育游戏以不同的活动形式融入幼儿运动课程中,全方位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稳扎稳打的“必修课”

首先,我们充分利用早锻炼活动,根据每日不同的运动发展目标,穿插相应的民间体育游戏内容,运用多种形式促进幼儿机体协调发展。

其次,教师有目的、有地组织集体体育活动,主要是让幼儿掌握一些民间体育游戏的基本玩法,建立基本规则,并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小班每周安排一次,中大班每周安排一至两次。

◆丰富多彩的“选修课”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园专门设立了民间体育游戏区,并根据场地分割成几个小区域,如平衡区、竹竿区、玩沙区等,每周各班可轮流进入活动区。活动中,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选择游戏内容,有较大的自主游戏空间。

在自由活动时间,幼儿会自主发起一些游戏活动。教师把一些小型的游戏材料投放在幼儿随手可取的地方,鼓励幼儿自主开展运动量小、人数不限的民间体育游戏。如“开锁”“拍纸牌”“挑线”等游戏,在宽松的氛围中,幼儿可以巩固已学过的游戏内容,还可以开展即兴改编的新游戏。

◆别具一格的“主题活动”

幼儿园还充分利用民间体育游戏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如抖空竹大赛、风筝节、以民间体育游戏为主题的亲子运动会等。每年四月的“风筝节”已成为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活动,说风筝、画风筝、做风筝、放风筝„„幼儿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感知风筝的美、放风筝的速度与技巧,感受民间传统游戏的趣味。

(二)有效组织民间体育游戏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民间体育游戏多源于劳动人民的劳动情景,游戏情节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要善于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和参与的愿望。如在“猎人抓野兔”的游戏中,教师对幼儿说:“森林里的小兔子有危险了,猎人正准备去抓它呢,我们该怎么办?”只见“营救队员们”急不可待地出发了,他们自己选择难度不同的“小路”,有的奋力跨过宽宽的“小河”,有的用力爬过高高的“小山”,有的走在摇晃的“独木桥”上„„幼儿勇敢地前行,“小兔子救出来了!”“我们胜利了!”幼儿欢呼雀跃。教师在创设游戏情境时,或赋予其情节,或营造竞争氛围,使运动材料“活”起来,让幼儿从“被动运动”走向“主动运动”,丰富幼儿的运动经验。

◆开展竞赛,激励挑战

民间体育游戏具有竞赛性,在活动开展得比较成熟时,我们充分利用竞赛来激发幼儿的运动热情。如在“风火轮”游戏中,幼儿有的推着风火轮到处跑,有的拿着风火轮丢来丢去,有的索性坐在了台阶上„„这时,教师拿出了几张地图,神秘地对幼儿说:“今天熊博士请你们帮忙,需要推着风火轮、按照藏宝图的要求去找宝藏,你们分成三组,看哪一组找得最快。”幼儿顿时来了精神,根据藏宝图中的提示,有的在小路上滚风火轮,有的在桥洞下滚风火轮,有的在陡坡上滚风火轮„„大家你追我赶,找到宝藏后,迫不及待地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悦。同伴之间、小组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游戏竞赛,能让幼儿体验成功感,不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因材施教,挖掘潜能

民间体育游戏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还要尊重幼儿个体发展存在的差异,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设计不同的运动目标。如在“有趣的空竹”游戏中,操场上一个个彩色的空竹吸引着幼儿,可是摆弄了很久,幼儿就是抖不起来。“没劲!”“不好玩!”教师说:“我的空竹本领大,除了能抖起来,还可以在地上滚、转圈、翻跟斗„„”没等教师说完,幼儿纷纷说:“我也会!我也会!”于是五彩的空竹伴随着幼儿的笑声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玩法,渐渐地,居然有几个幼儿把空竹抖了起来。在这个游戏中,教师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既挖掘了幼儿的运动潜能,又能达到让幼儿锻炼的目的。

篇7:民族民间体育在运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论文

工作总结

平坝县路塘民族中心小学

2014年12月

2014年度路塘民族中心小学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间一年的时间即将悄然飘去。为了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一年来,在平坝县教育和科技局、平坝县民宗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全校教职工风雨同舟、开拓创新,以独到有力的管理措施、严谨的工作作风正努力创建一所让学生安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农村民族特色小学。把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不仅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重点搜集了散落的民族体育、历史文化、布依族山歌、布依族刺绣、民间风俗、民族饮食、民族英雄人物、民间故事以及民间工艺制作等原始资料作为陈列室展品及校本教材,用好每周1节民族文化课和课外活动时间,扎实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校园文化充分彰显民族特色性,为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开展的工作及成果。

1、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我们都深刻认识到,很多民族民间文化精髓随着岁月流逝,渐渐被人们淡化或遗忘,学校必须要紧紧抓住机会,通过各种途径去挖掘整理,为此,在这1年的工作中,我校根据实际,除正常上传统文化课外,还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5月28日,带学校民族服饰走秀队到兄弟学校环宇学校参加“艺术节”表演;“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活动中,渗透很多民族文化的元素在其中,6月28日带学校民族服饰走秀队、学校布依山歌合唱队到贵阳参加“贵阳市邢江河流域布依族六月六文化节”表演;12月6日与平坝县环宇学校联手组合“布依族、苗族服饰走秀队”参加平坝县团委“2014年纪念12.9文艺汇演”活动并获“最佳传统文化节目奖”,开展这些活动,为挖掘、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开展创造了条件,为保护优秀民族文化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2、学校工作与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相结合。

在开展此项活动中,我们紧紧抓住教育质量这一中心,把素质教育与传承优秀文化相结合,与老百姓最关心的子女教育相结合,深挖的同时,不忘本职工作,把深挖资源与家访结合起来,收集老百姓对学工作的各项意见和建议。这一做法,既收集到了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又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和认可,无形之中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许多民间艺人积极主动献计献策,为我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既节省了时间,又拓宽了空间。

3、教师齐心协力。

我校教师既要完成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又要把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同时放在一个天平上,顾此失彼之忧久久萦绕在老师们的心头,但在上级领导的信任、鼓励与鞭策之下,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的驱使之下,广大教师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分工协作,集思广益,齐抓共管,工作效果显著。

4、领导关心、改善了条件。

1年来,省民委、市民委、县政府、县教育和科技局、县民宗局、白云镇政府等部门领导多次到我校调研,观看才艺汇演,充分肯定了我校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平坝县民宗局白芙莲局长在1年中就亲自7次到学校指导工作,为我校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特色创建营造了浓郁的社会环境。在开展此项活动的过程中,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资金投入,弥补了开展此项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及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二、存在的不足。

成绩来自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在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在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中,我们还缺乏对工作的深刻思考,处事不够灵活果断,工作水平亟待提高;

2、偶尔有随意性,没能和上级领导班子及时沟通,没有及时的扬长避短。

3、教师时间紧,阶段性任务强,学校教师既要兼顾学校教育,又要投入民族文化进校园教学,没有多少业余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中,在工作中难免出现一些失误。

4、由于经费不足,设施有限,硬件跟不上,例如六一儿童节的音箱也是借用的,数码相机,摄影机也没有,制约了工作的开展。

三、2015年的打算。

1、结合地方特点,重点抓好民族山歌,刺绣,民族体育等项目的教学,使其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的结合。

2、抓紧深入开展民间文化内容的搜集,抓紧收集原始资料,因为熟悉民族文化的多数是年越古稀之人,让民族文化精髓不因人员的流逝而消失,争取在2015年底完成一本“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涵盖面广、系统全面、凸显本土”的校本教材。

3、将原来的物品陈列室“改头换面”成图片陈列室。

4、请民间艺人到校指导布依族学生学跳地戏,争取在2015年“六一”儿童节之前初见成效。

5、充分利用好上级领导划拨的各项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上,弹无虚发。

篇8:民族民间体育在运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论文

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地区中小学对音乐课堂都有了一定的重视,增加了教师、教学资源等,但在中小学音乐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就如一艘装备良好的新船,因为政府、学校对民族民间音乐不够重视等问题导致新船无人推下水;因为部分教师教学方式落后等问题导致新船无法在正确的轨道航行,再好的船也实现不了它的价值。

二、怎样在中小学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教学

(一)以民族民间音乐为切入点的教学方式

1.以民歌为切入点进行教学的展开

在民族音乐中民歌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民歌的种类有许多,这其中有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等,民歌具有曲调简单并极富节奏感的特点。例如比较经典的民歌《康定情歌》、《茉莉花》等都受到人们的热爱的。然而中小学生对民歌的了解还很片面。如《茉莉花》被誉为“中国第二国歌”,是一首传唱度很高的民歌。中小学生大都会唱,但对于《茉莉花》是哪的民歌却知之甚少。笔者对民歌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学习,以期能够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让学生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民歌。例如在对侗族音乐《五月蝉虫唱的好》的欣赏课程上,就可以通过对侗族民歌自然景物的模仿,引起学生的兴趣,再进一步的欣赏民歌,感受民歌中所体现出的丰富情感、积极的心态等。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聆听着我国风格多样的民歌,感受着民歌中积极向上的精神,体会着民歌中不同地区的民俗等。

2.以民族器乐曲为切入点展开教学

我国民族器乐是世界上最多的,也是最丰富的,其中约有五六百种之多。根据演奏的方式与发音的原理可以分为吹拉弹打四个类别。如笛子曲《喜相逢》、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都是非常有名而且具有极高艺术水平的民间器乐曲。在进行欣赏教学时我们可以选取大家较熟悉的或者很有故事性的民族器乐曲如《二泉映月》、《打枣》等,首先要让学生对音乐产生一丝喜爱。如在欣赏《打枣》这个器乐曲时,可以先讲一下这个曲子的故事以此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感受乐曲的情绪,并对乐器进行辨识以及让学生想象出该乐曲所描写的人物形象。

(二)以民间舞蹈、戏曲为切入点进行教学

1.以民间舞蹈为切入点展开教学

我国的民间舞蹈种类多样、风格各异。其中较为普遍流传的有狮舞、龙舞、秧歌、花鼓等民间舞蹈形式。自古以来我们就有载歌载舞的传统,歌舞结合、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是被广大人们所喜欢的。课堂中学习民间舞蹈能够对民族舞蹈的基本要素有所了解和学习,同时还可以感知到舞者的形体动作在情感表达中的运用方式,并能够体味如何运用身体的语言来展现民族民间音乐。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将舞蹈、音乐结合起来。例如在对初一音乐课程《天山之春》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对歌曲本身的学习,还应该对学生进行舞蹈动作的训练,由此鼓励学生自己编创舞蹈并自己制作简单的小乐器,这些教学方式对学生身心协调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选择如安徽的《凤阳花鼓》、维吾尔族的《掀起你的盖头来》等极具舞蹈性与歌唱性的音乐,或者如《割草歌》、《擀毡歌》等有鲜明表演性的音乐。

2.以戏曲为切入点进行教学的开展

对于戏曲大多数人是既熟悉又陌生,能咿咿呀呀的唱出几句,再深入的也就不会了。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戏曲在教学中开展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有机会认识学习戏曲。戏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表演艺术,由动作、音乐与语言等组成。因此在民族音乐教学中要从戏曲的表演性、故事性和综合性等多方面进行展开。如在学习现代京剧《沙家浜》时,着重对其中最为精彩的片段《智斗》进行故事描述,并通过观看多媒体影视等方式来勾起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学生欣赏京剧音乐的欲望。

(三)以学生心理为基点进行教学

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主要面对的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这个时期正是他们人生观与世界观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但这个年龄段大多都不具有自我监督的能力。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从关注学生心理的角度为基点,在学习民族音乐的同时体会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唱歌大赛等活动调动学生对学习民族音乐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结语

篇9:民族民间体育在运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论文

关键词:民间体育;游戏;小学体育教学;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42-01

民间体育游戏具有多样性、随意性和浓厚的趣味性、竞技性,它丰富了当代儿童游戏的内容,满足了儿童自由游戏的愿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我就来谈谈民间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体育教学运用民间体育游戏的原因

民间体育游戏是指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劳动中所创造的游戏,他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科学性、教育性、规则性、竞技性等这些特点。可以激发人体的体能、智能,间接提高参与体育游戏人员的生活、学习、劳动技能,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竞争意识,还能够提高和改善各种运动技能,从而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同时,民间体育游戏的形式和内容比较丰富,他不会受到场地、体能、性别、年龄、场地、器材、职业等等这些条件的限制,可以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去选择不同的体育游戏去开展活动,在体育教学中便于开展和普及。体育游戏能够丰富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且在游戏过程中设定一些情节和竞争因素,不仅能够营造一种欢乐愉悦的教学氛围,提高人体神经的兴奋度,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的竞争能力和团结互助的集体合作精神。

二、建立完善的民族民间体育教学体系

研究民间民族体育的教学模式与基本原则,对民间民族体育项目的改编要借鉴现代竞技体育的一些优势,如规范的竞技规则与标准的器材、场地等。此外还包括要建立学校对民间民族体育教学的评价和管理体系,目前在学校管理方面,缺乏具体规范,基本处于疏于管理的自发状态,而有关大纲评价部分则是各地区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增加本地、本民族乡土教材的考核项目的阐述形成的,缺乏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1、逐步完善和建立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教学考核方法和评价体系

民间民族传统体育以活动性、健身性和趣味性为主,其教学目标难以进行客观评价,锻炼效果主要体现在参与过程的各个方面。因此,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可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比如,规范对民间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过程评价,让学生加强自评和互评,让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和新课改结合起来。

.2、加快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教材的改编工作

从现状调查中发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教材缺乏己经成为影响民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应设置专职研究人员来研究民间传统体育教材的改编,并把研究成果尽快应用到学校体育教学中来。

三、民间体育游戏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体育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平时运动的习惯、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而保持体育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是保证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体育锻炼。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民间体育游戏,就能够激发、带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轻松愉悦的在游戏氛围中学到体育知识、运动技巧,也锻炼了学生的坚定意志和集体合作意识。

1、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

民间体育游戏一般能够创造出一种平等、宽松、活跃、开心的氛围,并具有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他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表现欲望,积极主动的展现自我,参与活动,从而是体育教学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团结合作的集体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加入民间体育游戏,由于游戏本身具有的趣味性和情节性,能够带动参与游戏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活泼开朗、果断机智、顽强勇敢、团结互助的意识情操,使他们身心都能到锻炼,健康成长。在自发组成游戏团队的民间游戏中,可以使学生相互帮助、启发,这样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因为需要相互协助,共同合作才能在游戏中取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意识,保持增加学生之間的友谊。

3、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体育教学的质量。

体育游戏能够把走、跳、跑、爬、攀、投,等动作有效融入游戏过程中,让学生在欢乐愉悦的游戏氛围里面主动学习、掌握各种运动能力、运动技巧,从而很好地完成体育教学的预定目标,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经过各种游戏动作,增加了运动量,使身体得到锻炼,提高了身体素质。

4、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竞争能力和创造能力。

体育游戏一般会采取激励对抗和争夺的形式,让参与者在游戏规则的范围内,想办法去获取胜利。这样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寻找、尝试获得胜利的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勇于积极进取、努力奋斗的的竞争能力。

总之,民间体育活动不仅受到学生的喜欢,也得到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师的认可。其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良好的趣味性,容易普及、学习。民间体育活动经过改编、研究和整理后,可以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小学体育教材体系,使其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 李实盼,林富凛.浅析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

[2] 辛小勇.试论民间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文化导刊,2014

篇10:民族民间体育在运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论文

内容摘要:

《指南》中指出:“要合理利用周围环境资源开展多样的幼儿体育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丰富多样的

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带给幼儿的将是丰富的运动体验、体质的增强以及富有个性的发展,这有助于幼

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因地制宜,合理开展民间体育游戏“龙头咬龙尾、老鹰捉小鸡、跳房子、跳绳、斗鸡、摔标、二人三足、滚铁环、跳竹竿、跳皮筋、划龙舟”等,丰富大班幼儿的体育活动,提高他

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首先,选择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体育游戏;再营造良好的民间游戏环

境,组织幼儿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丰富大班孩子的体育活动;最后发挥家长的作用,让民间体育游戏在

日常生活中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关键词:“民间体育游戏”、“趣味性”、“一物多玩”

《指南》中指出:“要合理利用周围环境资源开展多样的幼儿体育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丰富多样的

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带给幼儿的将是丰富的运动体验、体质的增强以及富有个性的发展,这有助于幼

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我园地处乡镇中心,幼儿发展参差不齐,有工作人员的独生子女;有经商和农民 的子女,然而正是这种复杂的人口交汇处,才能产生多彩的文化。笏石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灿烂的民俗

文化,在这里过每一个节日,你都能感受到浓浓的中华文化,什么“元宵节”的踩街活动,长长的队伍,让人目不暇接;再则就是“端午节”的包粽子、挂艾草、划龙舟等等,从中产生出了许多好玩充满童

趣的民间体育游戏,例如:龙头咬龙尾、老鹰捉小鸡、跳房子、跳绳、斗鸡、摔标、二人三足、滚铁环、跳竹竿、跳皮筋、划龙舟等,勾起我们多少童年的美好回忆,曾几何时和小伙伴们在空气新鲜、阳光

充足的空地上、田埂边玩耍、游戏。而如今电视、电脑早已剥夺了孩子们的游戏时间,他们足不出户,很少进行户外锻炼,交往意识、合作能力也十分欠缺。我们深刻领会指南精神,因地制宜,合理开展民

间体育游戏,丰富大班幼儿的体育活动,提高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

一、选择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体育游戏。

大班幼儿身体壮实,体力充沛,能熟练地掌握各种动作的基本要领,而且动作显得有力,自如灵活,开

始具有组织性和控制注意的能力,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喜欢游戏必须有胜负结果。所以,在这个年龄阶

段,竞赛性的追捉游戏可以增多,游戏的动作难度也可以加大,游戏中的情节和角色可更复杂些,另外,一些如“踢瓦片”、“斗鸡”、“划龙舟”等发展体力和智力密切相结合的游戏,他们较喜欢。

二、营造良好的民间游戏环境,激发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注重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民间游

戏的趣味性深深地吸引孩子们,我们从这里入手,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

与到民间游戏中来。例如:在“元宵节”引导幼儿制作灯笼并把它们悬挂在活动室的周围,同时在音乐

区投放各种民族乐器,播放“十音八乐”等具有明显乡土特色的乐曲,供幼儿欣赏、演奏,再通过蹉汤

圆及现场观赏元宵踩街活动,营造一种浓浓的节日氛围,激发幼儿对“龙头咬龙尾”、“踩高跷”等相

关民间体育游戏的极大兴趣。再如:在“端午节”

来临之际,举行包粽子活动,从而引出屈原投江的故事及播放民间开展划龙舟比赛的热闹场面,再开展 游戏“划龙舟”游戏,孩子们自然是个个都兴趣高涨了

三、组织幼儿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丰富大班孩子的体育活动。教师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要正确处理好师幼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民间游戏彰显出巨大的

魅力,在带给幼儿更多快乐的同时,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1、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权,从而挖掘民间游戏的多种玩法。进一步领会《指南》精神,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在游戏中,不告诉幼儿基本的游戏玩法,而是提

供材料,引导他们进行自由探索操作,从中发现许多不同的创新玩法。在游戏中无论幼儿遇到怎样的矛

盾和困难,我们教师都应该放手让幼儿亲身体验、解决,使其充分感受游戏的自主和快乐。当然,这种

放手并非是放任自流,而是需要教师适时地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如在游戏中,发现幼儿探索玩法一

直没有进展时,可以适当地干预,使其有进一步的突破;再者在游戏初期,个别幼儿缺乏寻找游戏伙伴 的能力时,可引导他们先参加人数少的两人游戏,再逐渐过渡到玩集体性的游戏。

2、从易到难,引导幼儿学习一些必要的动作技能。

《纲要》中要求“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一个好玩、有趣的民间体育游戏,它不会让孩子毫无目 的地一直玩,其中肯定包含着某项技能动作的练习,这时候我们教师就要有目的的引导他们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每个动作技能,做到层层提升。例如:在“划龙舟”这个游戏中,我们老师是把学习下

蹲合作行走这个技能,贯穿于游戏的整个过程之中。当然,我们不能把动作技能直接灌输给幼儿,这种

“填鸭式”的教学,我们早就不用了,而是引导幼儿以观察、小组合作、自由探索法了解游戏规则玩法,探索集体“划龙舟”的技能技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扮演着观察者和交流者的角色,给以幼儿 充分自由活动的机会。整个游戏主要通过探索——集中讨论——再探索——分组指导——比赛,确保幼

儿能够自主探索并体验活动的过程,在游戏中关于团队协作及动作技能的层层提升等一些有益经验能得

到及时的总结归纳,并推广。

3、引导幼儿合理运用各种玩具材料,鼓励大家一物多玩。我国自古以来都有提倡大家遵从勤俭节约这个美德,鼓励幼儿一物多玩,也是教育幼儿从小就要懂得节

约,如棍子的运用就很广泛,首先,利用棍子我们学习了一套棍子操,特别是男孩子很感兴趣,体验了

运用器械;再则,幼儿把棍子摆放在地上进行了跳跃的游戏,然后他们运用棍子进行了扫地雷的游戏,锻炼幼儿躲避棍子的灵敏性,使棍子充分发挥了作用。

四、发挥家长的作用,让民间体育游戏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更广泛的推广。

发挥家长的作用,利用家庭、社区为幼儿创设更大、更广阔的游戏活动空间和环境。将我们的民间体育

游戏延伸至社区、家庭,使之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第二课堂,家长及社会成员成为幼儿的课外老师。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幼儿教育》2011.6

3、《学前教育》2010.5

上一篇:关于加强勤工助学管理的补充通知下一篇:社区体育活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