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培训定点机构认定

2024-06-25

创业培训定点机构认定(精选8篇)

篇1:创业培训定点机构认定

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定点培训机构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保质保量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推动农村劳动力内转外输,促进农民增收,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苏发〔2006〕1号)精神和劳动保障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通知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发[2006]6号)要求,特制定本试行办法。

第二条 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定点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定点培训机构)应在政府和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和指导下,按照“政府推动、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

第三条 定点培训机构的认定坚持以下原则:

(一)以农村劳动力主要输出地为重点,合理布局;

(二)贴近农村,方便农民;

(三)对照条件,培训单位自愿申报;

(四)严格评估,省级认定。

第四条 定点培训机构的认定管理由各级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劳动保障部门牵头组织实施,财政、农林、教育、扶贫部门参与。

二、定点培训机构的认定范围和条件

第五条 技工(技术)学校、职业学校(院)、劳动就业训练中心、成人教育中心和取得《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办学单位,以及其他具有职业技能培训能力的培训机构,均可向省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省劳动保障厅提出申请,经认定后作为定点培训机构。

第六条 申报定点培训机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和就业政策,积极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愿意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宏观指导下,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任务;

(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资质;

(三)有三年以上的相应办学经历;

(四)具备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相应岗位必备的培训场所、教学设施设备、实训基地和师资:理论课教室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实习场所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具有2名以上取得职业指导资格、熟悉劳动保障政策的专(兼)职教师和与培训专业相适应的专兼职理论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理论课教师一般应取得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实习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初级以上职称;

(五)具有较好的农民培训基础和业绩,有相对稳定的转移就业渠道;

(六)培训场所和实训基地贴近农民,方便农民接受培训。

第七条 原则上每2-3个相邻乡镇至少要确定一家能承担职业技能培训的定点培训机构。

三、定点培训机构的认定程序

第八条 各市、县(市、区)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劳动保障局在本地区面向社会发布公告,公告内容包括申报时间和地点、认定时间、认定条件、认定程序、报送材料和受理机构等。

第九条自愿参加申报认定的教育培训单位,按照公告要求向所在地县(市、区)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劳动保障局提出认定申请,并报送相关材料。

第十条 各县(市、区)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劳动保障局接受教育培训单位申请后,会同级财政、农林、教育、扶贫部门按照申报认定条件严格进行初审,提出对培训单位、培训专业和等级的审查意见,并将符合申报条件的教育培训单位择优排序作为初审结果上报所属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劳动保障局。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劳动保障局组织评审小组(评审小组由劳动保障、财政、农林、教育扶贫办等部门专家组成),实地考察评估、认真查看培训场所、了解师资、学员及职业培训开展情况,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评审,择优确定定点培训机构,并报省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省劳动保障厅批准。省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省劳动保障厅委托省农村劳务输出输入协会对申请单位进行复核,对符合条件的,确认为定点培训机构,并确定培训专业和等级。

第十一条 省、市直属的教育培训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向所在市、县(市、区)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劳动保障局申请认定。

第十二条 申请认定的培训机构须提交如下申报材料:

(一)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定点培训机构认定申报书(一式三份);

(二)独立法人证书;

(三)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资质证书;

(四)三年以上相关办学经历证明材料;

(五)相对稳定的转移就业渠道证明材料;

(六)相关设施、设备及师资证明材料。

第十三条 定点培训机构认定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申报时间为上次认定工作后第二年10月15日—31日,评审认定工作时间为11月1日—12月15日,向社会公布时间为12月16日—31日。县(市、区)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劳动保障局会同有关部门初审、上报时间为11月1日—15日,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劳动保障局会同有关部门评审、上报时间为11月16日—30日。省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省劳动保障厅认定、公布时间为12月1日—31日。

四、培训项目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定点培训机构可以参加由县以上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举办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公开招标活动,竞争投标获得培训任务,同时签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协议书》。

第十五条 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可享受政府经费补贴。县(市、区)农村劳务输出协调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培训合格率和培训后转移就业率,根据不同专业工种,按规定减免额给予补贴。具体补贴标准可在培训专业招(竞)投标时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协议书》中确定。补贴程序按照财政部门报账制管理要求确定。

第十六条 定点培训机构在开班前,应将教学计划、培训大纲报所在地县(市、区)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备案,对未办理备案的定点培训机构,不予拨付培训补贴。

第十七条 培训期满,定点培训机构应组织学员参加考核鉴定。所在地劳动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应根据国家或省劳动保障部门制订的职业、专业(工种)考核大纲,组织进行理论和技能考试,考试合格者发给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印制的《江苏省就业培训结业证书》。需要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由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实施,合格者颁发职业资格证书。

第十八条 定点培训机构要建立农民培训转移台账,包括受训农民的姓名、身份证号、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培训类别及专业、培训时间、就业单位与岗位、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等内容。培训台账作为报账的依据。

第十九条 定点培训机构应严格按所在地县以上物价部门审核批准或经招投标确定的标准收费,并按规定降低收费标准。

第二十条 定点培训机构要严格按照认定的专业和等级组织学员报名和培训工作,对未经认定的专业和等级,除组织定向培训外,不予拨付培训经费补贴。各定点培训机构增加或变更培训专业、等级,应按照定点培训机构认定程序申请,经现场考察评估后确认。

第二十一条 各县(市、区)和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要统一制作和悬挂各定点培训机构的名称、专业、地点和联系电话等,使农村劳动力了解定点培训机构和培训专业设置情况,指导其自愿参加培训。

五、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各级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劳动保障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培训效果评价制度,每年年终对定点培训机构组织项目评估,根据其专业设置、培训内容、课程安排、收费标准、招生情况、学员结业率、技能鉴定合格率以及培训后就业率等综合考评情况给予评估,评价结果作为下次定点培训机构认定的重要依据。并会同有关部门对定点培训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和公示。对完成任务好的定点培训机构可增加其承担的培训任务;对完成任务不好、评估不合格的定点培训机构,要通报批评并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报省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省劳动保障厅取消其定点培训机构资格。省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省劳动保障厅将联合有关部门不定期对定点培训机构进行抽查。

第二十三条 对二年以上不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或违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有关政策规定和政府扶持资金使用原则的培训机构,取消其定点培训机构资格。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培训资质。

六、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以前与本办法有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省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省劳动保障厅负责解释。

篇2:创业培训定点机构认定

为加快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IT培训产业,促进就业,推进创新,推动信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市委2008年人才工作要点和《杭州市高校毕业生和留学回国人员就业三年行动计划》,制定杭州市“万名大学生创业实训工程”(以下简称“实训工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以“创业创新”、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对信息产业发展的要求为目标,深入贯彻实施“人才强市”的战略方针,按照构建IT产业链的需求,以在杭高校毕业生实训为重点,着力推进信息化人才实训,整合培训资源,建立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实训机制,提升在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健全信息化人才发展的长效机制,打造结构合理、富有创业创新精神的IT人才队伍,促进信息产业技术创新。

二、工作原则

(一)订单实训。订单实训指用人单位与实训机构订立委托实训合同,对新招收的高校毕业生进行专业性入门实训。定向实训指实训机构根据社会需求招收高校毕业生,组织专业定向实训,并将实训合格者向用人单位推荐。

(二)持证上岗。高校毕业生经实训后,获得权威机构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实训合格证书等,与杭州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上岗就业。

(三)政府资助。高校毕业生通过订单(定向)实训,实现持证就业后,政府对其实训费用按一定比例给予资助,以鼓励高校毕业生留(来)杭创业就业。

(四)促进创业。以提高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为目标,培养一批大学生创业者和技能人才,帮助人才实现供需对接,发挥实训促创业、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

三、实训的对象内容及实训方式

实训对象:参加“万名大学生创业实训工程”的学员以在杭高校应届毕业生为主,也包括部分在校生、尚未就业的杭州籍大学毕业生和外地来杭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新招聘、待实训合格后才能上岗的大学毕业生。

实训内容:将从IT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杭州市信息化人才调研报告和《杭州市“十一五”重点发展产业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围绕软件开发、电子商务、软件测试、LINUX技术、软件构架、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游戏开发与设计、IT营销、高级IT管理等10个重点领域开展。

实训方式:大力推行“订单”实训和“定向”实训。鼓励院校培训机构与信息化企业建立合作人才实训的机制,推行用人“订单式”与“定向式”实训的新模式;对参加实训,成绩合格并获得相应证书的高校毕业生,将被录入市信息化主管部门建立的“信息化实训人才数据库”,并优先推荐就业。通过两种方式的实训使新增就业的人数达到一定的规模,进一步壮大信息化人才队伍。

四、实训机构的认定办法

承办“实训工程”的实训机构须经市政府相关部门认定。凡具备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专业从事IT培训的机构、高校及有培训能力的企业等均可申请承办。

(一)认定的基本条件

1.从业时间:具有2年以上培训从业背景。

2.培训规模:年培训信息化人才不少于200人,且60%以上的生源来自高校毕业生;累计培训信

共3页,第1页 息化人才300人以上,且45%以上学员就业于我市IT企业。

3.培训师资:有一定数量的IT企业背景的专业讲师;有一定数量的正规院校的专业讲师。

4.培训教材:申请认定的培训机构选用的教材符合IT企业的需求和行业标准,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并且能根据IT企业技术不断进步而更新。

5.培训场所:申请认定的培训机构有固定的培训场所,面积一般不少于500平方米。

6.培训考核:申请认定的培训机构须有完备的考核制度,应对学员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进行严格规范的考核。

7.培训收费标准须根据实训的内容、时间和成本按相应规定报物价部门审定。

(二)认定的程序

1.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向杭州市信息化人才“实训工程”协调办公室提出申请,经审核后提交杭州市“实训工程”指导小组批准,并在杭州市信息化网站予以公布。

2.经认定的培训机构,年初和年终须向市“实训工程”协调办公室报送培训方案和培训完成情况。

3.经认定的培训机构,每一年审查登记一次。

(三)申请认定须提交的材料

1.申请报告

2.营业执照复印件

3.培训科目、时间

4.师资、教学设施等

5.培训场所租赁协议

6.收费标准

7.就业情况

8.其他所需提供的材料

五、组织和职责

在杭州市“万名大学生创业实训工程”指导小组下,设立信息化人才“实训工程”协调小组,由市信息办负责人任组长,市人才办、信息办、市人事局、教育局、财政局、物价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职责:负责制订具体的实施工作方案。组织对培训机构、实训证书的认定和备案,负责对实训项目的收费标准进行审核备案。管理使用资助资金和绩效评估。指导软件、电子商务等协会组织、实施、协调信息化人才实训,建设管理信息化实训人才数据库。

各区相关部门按市统一部署,配合市相关部门做好“实训工程”的相关工作。

市软件行业协会、电子商务协会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进IT企业人力资源联盟和培训机构联盟的成立。为IT企业、在杭高校、培训机构和实训对象提供咨询和服务,根据市信息办委托,实施信息化人才实训工程。

六、资助的比例及流程

进一步加大政府对信息化人才实训的引导性、资助性经费的投入,企业与个人合理分摊。对开展“订单”“定向”实训并在杭就业的培训实际费用(含考证费用)政府资助50%。实训资助原则上最高不超过每人次4000元。政府资助部分市级用人单位的由市财政承担,区级用人单位的由市财政和区财政各承担50%。对萧山、余杭及五县市的资助市财政承担25%。对本市户籍的零就业、低保等困难家庭的高

共3页,第2页 校毕业生,其个人承担的实训费用,由政府全额资助。

企业组织“订单式”实训,由企业集中向“实训工程”协调小组申请办理资助手续。企业须提供:资助申请表、实训费用原始凭证、用人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凭证、相关证书。

参加“定向式”实训,由培训机构统一向“实训工程”协调小组申请办理资助手续。培训机构须提供:资助申请表、个人实训费用原始凭证、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凭证、相关证书、个人银行帐号。所有参加实训的人员,不得重复资助。

七、保障措施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各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信息化人才实训的重要意义,从完善信息产业链、培育和发展IT实训产业的高度,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信息化人才实训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信息办要充分发挥信息化专家咨询委的作用,对培训机构的课程、师资、教材等进行严格评估,确保实训的质量。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培训机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实训市场。

(二)宣传发动,搞好对接。通过各种网站、传统媒体大力宣传“万名大学生创业实训工程”,尤其要将宣传深入高校,使大学生、企业、培训机构全面熟悉杭州市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战略,推动企业与高校充分对接,首先对已具备条件开展“订单式”实训的高校进行认定,授予其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实训中心”。为配合宣传“实训工程”,拟在五月会同外高新区共同组织“信息化人才实训工程”启动仪式。

(三)严格标准,加强规范。“实训工程”协调小组要严格落实工作规范,包括实训基地建设、实训课程设计、实训证书发放、实训资助资金管理使用等。各培训机构要结合实际积极参与、认真组织实施,规范教学,规范程序,推动实训深入开展;IT企业要结合实际需求,定期向“实训工程”协调小组提供用人需求和岗位设置标准,积极推广订单、定向实训。

(四)绩效评估,优胜劣汰。“实训工程”协调小组每年对信息化人才实训工作的进行量化评估,并将培训机构建设、实训课程设置、实训效果、就业率等内容向社会发布,确保财政资金发挥效益。对弄虚作假、实训效果差且不及时整改的,学员就业率不高的培训机构下一年度不予认定;对于获得“信息港”扶持资金、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专项资金的企业,不优先录用合格的实训人员的,下一年度不予安排新的扶持资金。

(五)加强与上海等地的合作,实现实训互动、证书互认、培训资源共享,加快融入“长三角”人才一体化的进程。

篇3:创业培训定点机构认定

关键词:机遇,挑战,体育舞蹈,自主创业

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大幅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便走完了发达国家用几十年才完成的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在提高我国全民素质的同时也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格外突出,就业压力日益严峻,在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势下,创业便成为了许多毕业生的首选,国家也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从2002年起便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指导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根据中国最权威、最专业、最具有公信力的研究咨询公司———麦可思公司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的统计显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持续升温:2013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3%,比2012届(2.0%)高0.3个百分点,比2011届(1.6%)高0.7个百分点,并且创业收入较高:2010届本科生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人群的月收入为8 424元,比2009届指标(7643元)高10%,比2010届本科生毕业3年后平均月收入(5962元)高41%。2010届高职高专生3年后自主创业人群的月收入为6651元,比2009届指标(5804元)高15%,比2010届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平均月收入(4640元)高43%[1]。

1 研究意义

体育舞蹈作为一门技能应用型课程,具有很强的自主创业基础。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式下,自主创业成为体育舞蹈毕业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随着全民健身、休闲时代的来临以及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小孩的业余培训教育,社会对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和体育舞蹈毕业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一些大中城市随处可见各种体育舞蹈培训机构。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需求是体育舞蹈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绝好时机,但是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体育舞蹈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寥寥无几,许多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几乎都是非体育舞蹈专业出身,许多体育舞蹈专业毕业生想自主创业可能力不够,在其创业过程中面临着种种困难。因此,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对体育舞蹈毕业生自主创业进行研究,不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对繁荣教育艺术事业、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体育舞蹈项目的特点与创业优势

2.1 体育舞蹈项目的特点

2.1.1 群众基础好,参与人群广

体育舞蹈自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以来,以其独特的异国风情动作、特有的文化元素和全面的健身价值,迅速从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大众最喜欢的娱乐健身项目之一,被社会各阶层人士所青睐,尤其深受青少年的喜爱,不管是在公园、广场、健身会所还是在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中,体育舞蹈不仅随处可见,而且独占鳌头。

2.1.2 培养气质,塑造形体

体育舞蹈是塑造形体,培养气质的最佳运动方式。体育舞蹈的动作比如头部的低抬、转绕,手臂的屈伸、挥振,身体的扭摆、团展,足部的移动、腾跃等充分活动了全身的各个部位[2],尤其是在练习过程中对后背挺拔的要求极大地塑造了形体,同时,在舞蹈节奏的把握、音乐的感悟上也慢慢培养了高雅的气质,使举手投足间都充满着艺术的魅力。目前体育舞蹈培训市场火爆,众多家长愿意把自己的小孩送去学习体育舞蹈也正是看到了体育舞蹈可以培养小孩子的气质,塑造良好的形体。

2.1.3 以舞会友,增进人际交流

体育舞蹈是一种国际流行的社交舞,它是沟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情感的一种世界“形体语言”,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替代的艺术,且这项运动简单易学,老少皆宜,不受年龄、体质、场地、器材的影响,还可根据运动对象,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进行活动,因此它具有广泛的社交性,使人民群众在跳舞中相互交往,增进感情。另外,体育舞蹈是双人舞蹈,需要舞伴双方的配合才能跳好,因此练习体育舞蹈可以更好地促进人际交流。

2.2 体育舞蹈项目创业优势

体育舞蹈最主要的创业项目就是开办舞蹈培训机构,通过对舞蹈培训机构及市场的调研,我们发现投资少、回报高、社会需求大是体育舞蹈自身最大的创业优势。

2.2.1 前期投资少

前期投资是摆在毕业生面前最现实的一道难题,因为刚毕业没有经济收入,加之社会经验欠缺而得不到家长的大力支持,所以前期投资过大对毕业生创业而言是一道坎。我们对开办舞蹈培训机构做了初步预算,前期投资大概需要2至10万元。前期的投资主要分布在房屋租金、舞蹈房的装修如镜子、地板、把杆,还有招牌、广告等,根据舞蹈房面积和各地房租租金的差别,前期投资会略有不同。

2.2.2 后期回报高

舞蹈培训机构不像餐饮店、奶茶店等创业项目,它没有原材料的后期投入,并且前期规模较小,也不会有人工工资的投入,需要的只是创业者的舞蹈技术及基本管理,不涉及到资金部分,因此后期的学费收入都可以算作纯利润。按照目前舞蹈培训市场行情及收费情况分析,第一期培训班拟招收50人,每人600元,那就是3万元,1年3期就接近10万元,这还不加服装、比赛、演出的收入,基本上规模不大的舞蹈培训机构1期就能收回成本,大一点的1年绝对可以收回全部成本,并且随着经营的持续,学生的规模会慢慢变大,后期的回报是相当高的。

2.2.3 社会需求大

随着全民健身、休闲时代的来临以及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小孩子的业余培训教育,社会对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比如,在一些大中城市随处可见各种体育舞蹈培训机构,每年体育舞蹈毕业生也是供不应求,从近3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科学系体育舞蹈专修班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几乎每个毕业生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专业对口的单位,有些教育培训集团甚至在学生还是大三的时候就已经签订了就业意向书,由此可见其市场需求巨大,前景广阔。

3 自主创业影响因素

在对湖南四所院校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科技学院近3届的体育舞蹈毕业生调查中得知,自主创业开办舞蹈培训机构的学生不到1%,形势严峻,影响其自主创业的因素主要是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4个方面。

3.1 国家方面

国家在大学生创业方面虽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政策,但是还不完善,落实较困难,涉及到政府部门的内容过于繁杂,比如在贷款、税收、融资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由于受到多方面的条件限制,使政策含金量大打折扣[3],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并不能给大学生自主创业带来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在调查中发现,一名创业的大学生申报税收减免手续长达3个月多,税务局还未进入正常审批手续阶段,大多数同学也反映办理手续很麻烦,比如在办理营业执照时,体育部门、教育部门和工商部门相互推诿,都是跑了很多趟才成功。

3.2 社会方面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且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庸思想根深蒂固,且一直以“学而优则仕”为学习标榜,社会自主创业的大环境还没有形成,且还有部分抵触大学生创业的声音,如一些家长认为大学生是“社会精英”,要在政府部门、500强企业工作,自主创业就是“不务正业”、“差等生”、“走投无路”的选择;从学生的就业意向调查数据看,排在第一的仍然是公办学校,这些社会因素给大学生创业造成了思想上的压力和负担,阻碍着大学生自主创业。

3.3 学校方面

我国高校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创业指导服务部门,归属管理部门也只是进行一些就业政策、就业信息的文件传达和手续办理等,学校的创业指导服务不健全,创业教育滞后,且创业教育认识不足。创业教育不仅仅只是举办创业大赛等创业实践活动,或者是开设一两门创业课程而已。创业指导教师大多数是一些教师兼职,偶尔进行辅导,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的实践经历的“双师型”创业指导教师相当匮乏,严重影响着创业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自主创业。

3.4 个人方面

首先,大学生创业意识淡薄,对创业有偏见,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是停留在传统就业模式上,对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等工作情有独钟,而部分对创业有兴趣的学生,创业定位又不清晰,自身素质也有待提高;其次,大学生创业者普遍经验不足,理论与实际脱节,缺乏社会实践,使得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困难重重,在进行市场定位,营销手段组合,市场赢利潜力预估,项目可行性论证,实施计划等阶段时[4],往往因为缺乏相关的经验而难以继续;最后是创业资金缺乏。从调查中发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主要是家庭支持和个人积蓄,来源渠道单一,而资金是启动创业项目的钥匙,没有资金,创业就无从谈起。

4 促进体育舞蹈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路径选择

在明确了影响体育舞蹈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因素后,提出以下4条路径选择,希望自主创业之路变得顺畅,使越来越多的体育舞蹈毕业生能够自主创业,创造更多的利润,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贡献。

4.1 落实创业政策,简化审批手续

从2009年开始至今国家已经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在具体落实中环节过多、手续审批时间长,真正享受创业政策的人员比率低,应该要加强优惠政策执行部门之间的衔接和明确分工,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建立督查制度,让扶持措施落实到位,甚至还可以打造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强创业指导,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4.2 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提升大学生创业社会认同感

良好的社会创业环境有助于大学生的创业率和成功率,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改变家庭认识观念,支持大学生创业,改变对创业是“走投无路的选择”的错误看法,逐渐形成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社会风气。另外,在改变社会大众认识方面,我们要发挥新闻媒体的优势,给社会大众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解读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

4.3 加大学校创业教育投入,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

创业教育是适应我国经济和国家发展战略应运而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对促进大学生创业有着重大的现实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学校要成立专门的创业指导中心,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建设,使“校内的走出去,校外的引进来”,努力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和创业基地,结合产学研通道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5],还要加强创业指导服务建设,提高创业服务水平,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平台。

4.4 努力提升个人能力,积极融入市场经济

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充分认识自主创业在今后的就业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树立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尽可能多的掌握创业所需知识,丰富自身创业知识能力,在校期间,除了日常的课程学习之外,还要积极投身到与创业有关的社会实践当中,利用课余实践丰富自己的创业经验。在创业过程中要积极融入市场经济中,加强对自己创业项目的管理和经营。

参考文献

[1]王伯庆.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张册,唐艳平,王合霞,等.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9):81-85.

[3]王建森,王秀希,高玉红,等.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及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67-69.

[4]邓万金.体育院校学生自主创业及创业教育模式体系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28):2.

篇4:创业培训定点机构认定

构建继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质量,关键落在一线的培训机构。培训机构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组织的主体,也是培训的直接实施者,其教学组织和管理服务,直接关系到培训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提高。因而,构建开放高效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首要工作是开展培训机构评估认定,积极推进教师培训机构标准化建设。

一、实行评估认定的指导思想

1999年,教育部专门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制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规章——《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并对承担继续教育的培训机构提出明确的要求。《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制定《教师教育机构资格认定标准》。对承担教师培养、培训任务的机构进行鉴定认定,为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提供质量监督的标准和依据。

教师教育工作要从加强培训机构建设上着手,把培训机构能否取得培训资格提上法定程序。有学者指出,必须制订教师教育培训机构的基本条例,这样既可以规范教师培养的秩序,也可以切实提高教师培养的质量,从而使教师培养走上法制化轨道。在教师进修院校、师范院校和有条件的综合大学中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机构评估认定工作。教育部师范司提出了“建立健全教师教育制度,依法研制教师教育机构资格认定和教师教育课程鉴定办法,建立教师教育质量评估制度”的工作方向。

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机构评估认定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建设,旨在充分利用和挖掘教育资源,提高培训机构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生命力,逐渐将培训由政府行为转化为社会化行为。

二、评估认定的模式建构和实施程序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机构评估认定需要形成一套高效、实用的认定运行模式。

1科学设计评估方案的指标体系

根据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思想、目标和教育部《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试行)》,紧扣相关政策法规及文件精神,本着区域内教育实际状况和长远规划兼顾的原则,以组织领导、功能定位、规划管理、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功能绩效、特色创新等为总体框架,设计出一套科学的、合理的具有操作性的评估指标体系。

2多元评估形式并举的评价模式

评估形式和方法是多元化的。评估信息收集整理上,可运用听——查——谈——察等形式,形成闭环控制系统。听取培训机构对办学总体情况的汇报,查阅有关文件资料,召开培训学员、授课教师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意见-实地考察各项办学条件和后勤保障设施。科学客观地分析评估结果,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对培训规划、教学方案、制度实施过程性评价;对学员掌握的知识、技能实施要素性评价。对学员教育理念、创新意识、科研经历实施成果性评价。

评估过程要坚持三条原则:(1)坚持自评与他评结合的原则,把评估对象的自评放到重要位置上来,充分发挥其主观积极性。(2)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定性评价要准确,定量评价要精确。运用科学评估方法,进行量化与归纳评议,以求弥补单纯定性评价带来的不足。(3)多重评估方式并举原则,相互印证,以获取客观的、准确的评估结果。

3严格规范认定程序的组织模式

评估认定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其组织程序从工作性质和功能上来讲应该分成三段,一是政策导向阶段,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评估认定工作安排和要求,公布认定指标标准。二是“评估”阶段。三是“认定”阶段,根据评估结果,由教育行政部门比照要求,对培训机构进行法定程序的行政许可认定。

在评估结论的基础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合格”的培训机构,取得相应的合法培训资格,由教育行政部门颁发培训评估认定证书,明确其职责和承担培训任务范围。认定“不合格”的培训机构自认定结果公布之日起要认真整改,一定时间内再次提出认定申请。评估认定工作实行开放式,认定具体方案在阶段时间内可作发展性的调整,培训机构认为条件成熟及时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教育行政部门受理后及时组织开展认定。未经评估认定的培训机构和认定“不合格”的培训机构,今后规定不得承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认定工作不是终结性的,而是建立在发展性的基础之上,对已获得培训资格的培训机构,将随机进行检查,继续对培训机构进行工作督导,强化对培训机构的宏观管理。

三、评估认定的功能

评估认定是一种对培训机构执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整体评价,也是间接衡量和评估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

1激活培训竞争机制

现行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一直体现为一种计划管理体制下的政府行为,这已经难已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变化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缺乏竞争,也就缺乏生机和活力。实施评估认定,培训机构视其为发展的契机和动力,不等不靠,对照标准,加大投入建设,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有效地培育竞争办学机制。渐而使教师继续教育逐步走出政府统包的窠臼,开始走向社会,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开辟一条新的通途。

2促进培训机构建设

评估认定的指标中明确地提出培训机构各项办学设施量和质的要求,培训机构借机创建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增添教学设施,完善生活服务,优化资源配置,给受训教师学习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和条件。

师资队伍建设是培训机构提高培训质效的核心工作。培训机构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授课教师培训与培养,及时更新知识,增强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引导他们深入实际调研,不断提高教学实际水平。同时引进人才,优化教师队伍,聘请专家学者作兼职教师,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以满足培训教学的需要。培训管理者通过评估认定,其为教师教育服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3贴近成人教育需求

承担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机构是多元化的,除了教师进修院校、教育学院外,一些普通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也纷纷加盟进来,使教师教育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与利用。但是,培训中常被忽略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能简单地套用高等教育的模式和方法来开展培训工作,而必须研究和掌握成人学习独特的认知规律和成人培训的基本规律、方法,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真正提高培训实际效果。

篇5:创业培训定点机构认定

2011年8月,我参加了省局举办的《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培训。本次培训按照《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确保申请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顺利开展。

培训从当前社会上发生的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引出本次培训的主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食品检验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进行了全方位的、逐条逐款的、深入浅出的宣贯、讲解并举例说明。

本期培训班的培训内容紧紧围绕国家质检总局的文件制定,有:

1、我国建立与实施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制度的目的和作用。

2、《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解读。

3、《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解读。

4、《食品检验工作规范》解读。

5、《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通用要求。

6、《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特殊要求。

紧扣工作实际的课程设置和交流互动的研讨安排让学员们觉得培训的针对性强,收获颇丰,概括起来分为以下三方面:

一、对我国资质认定制度及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制度实施背景、《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和《食品检验工作规范》等相关文件进行了详细解读,让技术人员切实感受到了这项工作的紧迫性。

二、会议认真部署了辽宁局各有关单位迎接实验室复评审以及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准备工作,统一了尺度,细化了各项工作安排,为辽宁局实验室管理体系评审和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会议进行过程中,老师还针对本年度内审工作进行了布置安排,并开展了新版体系文件、生物安全、安全防护等有关工作的培训,进一步完善了体系运行。

通过此次培训,本中心实验室检测和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人员的法制意识、法律法规知识和实验室工作要求得到了及时的更新,今后不断提高检测质量,更好地服务政府、服务大众。

2011

篇6:创业培训定点机构认定

一、判断题(共25分)根据《评审准则》判断以下内容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是我国计量法规定,对凡是为社会出具公证

数据的检测机构,进行强制考核的一种手段。(√)

2、申请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检测机构,必须是独立法人机构。(×)

3、只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才是应受控的文件。(×)

4、检验报告只能由授权人员签发或批准。(√)

5、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都必须由最高管理者组织实施。(×)

6、新购入的仪器设备或修理过的仪器设备,只要合格就可直接投入使用。(×)

7、当检测一部分工作分包时,应在检测报告中向客户标明分包检测的项目。(√)

8、质监员必须熟悉检测方法和程序,了解检测目的,懂得如何评价检测结果。(√)

9、在两次校准之间,应对检测设备进行期间核查,这种核查其实就是再校准。(×)

10、检验检测机构应保存所有为检验提供所需的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商的记录。(√)

11、质量方针声明由质量主管批准并授权发布。(×)

12、检验检测机构可以由有能力的外部机构进行内部审核。(√)

13、内审组长只能由质量主管担任。(×)

14、除正常全面的内部审核外,当发生不符合或偏离时,还必须时进行附加审核。(×)

15、预防措施是对已发现问题或客户投诉的反映。(×)

16、跟踪审核活动应验证和记录纠正措施情况及有效性。(√)

17、管理体系应覆盖检验检测机构在固定设施内进行的工作,不需要覆盖在临时的或可移动的设施中进行的工作。(×)

18、如果检验检测机构接受了外部审核,则在内审周期内可不必再进行内部审核。(×)

19、检验检测机构必须是其使用仪器设备所有者。(×)20、检验检测机构的某类仪器设备中只有一件时,可以仅用仪器设备名称来标识。(×)

21、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被检测样品的唯一性,以避免任何时候混淆。(√)

22、内审应由受过培训和有资格的人员来承担,审核人员应与被审核工作无关。(√)

23、当发现仪器设备有缺陷时,对检测报告给出的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产生疑问,客户又没找,就不必通知客户了。(×)

24、接收样品时,应记录其状态,包括是否与相应的检验方法中所描述的标准状态有所偏离。(√)

篇7:创业培训定点机构认定

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高我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各类培训机构扩大培训规模,提升培训能力与质量,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外包人才需求,根据《山东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4)》,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培训机构),是指在山东省辖区内依法登记注册并取得教育培训资质,具备良好的教育资源,以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人才支撑为目标,从事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的社会专业培训机构、开设服务外包方向或从事服务外包定制培训的大专院校以及服务外包企业内部举办的可面向社会培训的机构。

第三条 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业务范围主要为:外语类培训,软件设计开发技能培训,外包行业技能培训,工程和工业设计技能培训,医药研发技能培训,游戏行业设计开发技能培训,IC设计技能培训和互联网相关技术培训等。培训对象包括以下类型:面向应届大学毕业生和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开展的储备人才培训;根据服务外包企业或服务外包发包商的需求开展的人才定制和在职培训;新入职大中专毕业生的岗前培训;服务外包企业国际认证以及服务外包相关法律、行业标准及知识产权的培训等。

第二章 认定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 省商务厅负责培训机构的认定工作,对培训机构进行管理、指导、考核和监督。

第五条 各市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培训机构的推荐及日常管理、指导和监督工作,提出本地区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规划,指导培训机构有效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训。

第三章 认定条件

第六条 申请认定的培训机构,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取得教育部门或劳动部门的教育培训资质。

(二)具有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训项目经验。培训周期应该达到全日制3个月(或300课时)以上,一年内培训人数累计200人以上。学员的实习、实训课时一般应不低于教学总课时的50%,且经过培训的学员须有70%以上从事服务外包工作。

(三)具备规模招生与培训的条件和能力。现有1000平方米以上适应服务外包人才培训项目的教学场所与一定数量的性能良好的教学专用软硬件设施。

(四)具有稳定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教学内容符合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趋势,人才培养适应我省外包企业人才需求。

(五)具有良好的管理体制与运营模式,有完整的规章制度,包括教学行政管理制度、教师聘任制度、财务核算制度等。

(六)具有较强的交流、合作能力,并在外包教学方面至少与2所国内外院校、培训机构或企业有长期合作项目。

(七)具有完备的考核制度。培训结束后,应对受训人员的专业技能、外语水平和职业素养等进行严格规范的考核,对考核合格者,应给予颁发合格证书。

(八)具有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与具体实施计划。能在2-3年内达到千人以上服务外包专业培训规模,并能配备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条件和设施。

第四章 认定程序及申报材料

第七条 培训机构申报和认定工作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认定程序如下:

(一)申请单位向所在市商务局提交申请材料,各市商务局负责组织本地区培训机构的申报、初审工作,并集中将申报材料和初审意见于6月底前报省商务厅。

(二)省商务厅根据各市上报的申报材料,组织专家对申请单位进行评审。

(三)省商务厅对通过评审的单位认定为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公布名单并授牌。

第八条 培训机构申请认定时,需提交以下材料(一式二份)。

(一)有关部门颁发的依法从业资质证明。

(二)培训场所的房屋产权证明或租赁合同(复印件)。

(三)《山东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申请书》(见附件)。

(四)相关服务外包人才培训项目的教学课件和教材。

(五)培训机构颁发的培训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考核合格证书(复印件)。

(六)上培训情况总结,并提供培训毕业人员工作去向,本人才培养工作计划。

(七)相关管理制度及其他需说明的材料。

第五章 管理与考核

第九条 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应履行以下义务:

(一)根据服务外包产业特点,采取灵活措施,按照国际先进技术和全球化的理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努力为全省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合格人才。

(二)进一步优化培训课程设置,强化专业技能培训,加强内部管控,积极开展校企对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三)如实、准确地将培训人员有关情况和各项统计数据及时输入服务外包统计和管理系统。

(四)加强国家和省级扶持资金的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五)及时、准确填写和更新山东服务外包网站中人才培训机构情况,每半年将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的项目、规模、就业、费用等情况以及工作计划报省、市商务主管部门。

(六)接受认定机构对其进行的综合考核评估。

第十条经认定的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可享受国家和省服务外包有关人才培训的扶持政策。

第十一条 培训机构认定实行动态管理,自认定之日起两年内有效。省商务厅每两年对培训机构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考核,主要考核培训规模、质量、受训人员就业比例等培训效果及扶持资金的使用情况。对考核达不到标准和要求的培训机构,限期进行整改,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取消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的资格。

第十二条经认定的培训机构发生调整、更名、重组等变更事项,须在做出变更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认定机构办理变更认定或重新申报手续。逾期未办理的,停止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第十三条 培训机构如有下列行为之一,则令其改正。情节严重者取消其认定资格,三年内不受理其认定申请。

(一)伪造、冒用培训机构批准文件、认可证书和标志的。

(二)公开文件、宣传材料和广告中有虚假、误导或者夸大宣传内容的。

(三)投诉集中、影响恶劣的培训机构。

(四)违反法律、法规及规定的其它行为。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商务厅负责解释。

篇8:创业培训定点机构认定

1检验能力的表达

以往在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工作中, 表达检测能力时, 无论是否具有某产品的全部检验能力均使用产品名称进行描述。而在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中, 不能继续采取这种方式描述[1]。根据《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检验能力的要求和我省有关部门的工作指南, 粮油检验机构在表达检验能力时, 建议采用以下三种表述形式:

1.1对能够进行全项目检验的食品, 按食品名称填报;

1.2对一些仅能做部分项目检验的食品, 按照检测参数填报;

1.3针对通用标准中分类检验项目的, 按照项目大类填报。

2体系文件的改编

粮油检验机构原有的体系文件均是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条款进行编写的, 而《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提出了若干条特殊要求, 建议将这些要求融入到原有的体系文件中。

2.1《质量手册》的改编

在改编工作中, 要逐一梳理《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每个条款, 原有《质量手册》中已经制定的不做改动, 而对于新增加的特殊条款, 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在手册中进行描述和要求, 不适用的条款可不做要求[2]。

2.2质量体系其他层次文件的改编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4.4条款规定“食品检验机构应依据《食品安全法》, 针对所开展的检验活动, 制定相应的检验责任追究制度、检验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检验预案等。”4.5条款规定“承担政府委托监督抽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等任务的食品检验机构还应当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因此, 应在原《程序文件》中新增这五种制度, 同时要保证其他程序文件与《质量手册》和《记录表格》在接口上保持一致性, 在运行上要保持有效性, 在内容上要保持系统性、全面性, 在结构上保持适应性。

3人员配置

3.1食品检验机构使用的人员应正式聘用, 且保证所用的涉及检验环节的人员只能在一个食品检验机构中执业;不能聘用食品安全法规和其他相关法规禁止从事本行业工作的人员, 所有检验人员不得兼职。作为检验人员应承诺本人仅供职于该检验机构, 且为合法人员, 同时签订相关承诺书。

3.2从事食品检验工作的人员应持相关从业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职称方面要求30%以上的检验人员需具有中级以上 (含中级) 职称或同等能力。机构应按全年业务量配足工作人员, 并保证其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足以满足工作需要。

4仪器设备资源

粮油检验机构应根据检验能力, 按照国家相关食品检验标准的要求, 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需特别指出的是, 根据《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5.2.1条款规定“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具备固定的检验工作场所以及专用于食品检验活动所需的冷藏和冷冻、数据处理与分析、信息传输设施和设备等工作条件”。

5检测方法

开展检测活动须严格依照相关检测技术规范或标准。有些检验机构仅以质监局标准院的标准方法作为检测依据, 建议结合实际和经验, 制定完善健全的标准查新机制。特别是近年来, 粮油领域的许多产品标准和检验标准都进行了更新, 所以需要认真做好标准查新工作, 确保采用的方法都是现行有效的。此外, 不可随意丢弃或销毁作废的标准, 因为市场上可能仍有按老标准方法生产的产品, 当这些产品出现质量纠纷时, 需用以往的标准作为检测依据[3]。

6环境要求

6.1样品制备和贮存环境

一般情况下, 粮食、食用油等不易腐的食品适用于常温贮存。对于粮食加工品的贮存条件, 应根据包装食品中标注的贮存条件确定。常温贮存的基本要求是:贮存场所清洁卫生、阴凉干燥;避免高温、凉暗处是指避光并不超过20℃, 常温是指10~30℃。

6.2技术档案贮存要求

技术档案是检验工作的证据。检验机构须在一定时期内完好地保存技术档案, 这是检验机构的责任和义务。技术档案应贮存于防止损坏、变质、丢失的适宜的环境设施中。

6.3检测环境要求

检测环境首先应满足仪器设备正常运转的要求, 操作人员应关注仪器所在环境的变化情况。当设施和环境条件对检测结果质量有影响时, 应具备监测和控制环境条件的能力。当环境条件出现波动时, 能及时发现和调控这种波动, 避免影响检测结果的质量。

实验区应与行政办公区分离。实验的相邻区域间若存在互相影响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需要控制的区域和范围要有明确标识。在检验活动中要保证人身健康和安全不受危害, 环境不受威胁。应配备相应的急救设施, 制定急救方案。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考核机构是否具有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 检查该体系是否能够持续有效运行。因此, 笔者认为粮油检测机构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 明确责任分工, 人、机、料、法、环多方协作, 保证建立的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检测结果客观公正, 顺利通过资质认定工作。

参考文献

[1]杨群.对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的几点认识[J].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3, 28 (3) :32.

[2]王群, 王雯.对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质量体系文件制定的探讨[J].安徽科技, 2012, (2) :32-34.

[3]缪海琼.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分析及持续改进[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 2011, (4) :42-43.

上一篇:有关黄河的诗歌_歌颂黄河诗歌下一篇:近十年来中国救灾史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