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年华作文

2024-08-04

流水年华作文(精选6篇)

篇1:流水年华作文

有好几年没下这样大的雪了,小路上全是一片白。一个人静静的走着,不知在想些什么。抬头看看,那些飘落的雪。一个人静静的走,留下一长串的脚印……

如果说回忆这种滋味像泪一样苦苦涩涩,那我就不情愿了,因为我情愿它是糖葫芦那种甜甜的味道。我牙齿不好,家里人不会蠢到花钱给我买糖葫芦来增加我牙齿的罪过,所以那一串串又红又甜的美味儿,从小就与我无缘了。而今街上倒常会有卖糖葫芦的,我不会买一串来补回我童年所失去的甜蜜,只是偶而会默默的看上半分钟。其实童年的失去,如今是不太可能补回的。甜甜的味道,口香糖也有,如今卖的糖葫芦味道也并不比儿时差到哪去,只是少了那种期盼,少了一种莫名的味道。

糖葫芦在我小时候似乎并不常见,过年的那几天才会有人到乡下去卖。我站在门前的石凳上看着那个卖糖葫芦的人远去,邻居家的小孩总会买下一串,我会馋得直哭。祖母心疼人,总会买下一小串,用粗黑的手指拿下一颗,喂到我溢着口水的嘴里。

孩童的年代,我不太想承认有太多的不快。于是就将糖葫芦放在了我童年的首位,只是祖母的手指,只会喂一小颗的甜蜜到我嘴里。

即便是曾经无知的年代,那些莫名有名的伤痛也会找上门来,糖葫芦的那一甜滋味是抵挡不住的。

我不得不提到死。夏季的时候离卖糖葫芦的日子还很远,上天连最后一丝甜蜜也没留给我,就让祖母离我而去,那是我8岁的时候,谁又能在如此年幼时理清死亡的意义呢?至少我没能够。跟随着大人们哭过后,磕了几个头,亲眼看着祖母的骨灰盒被那黑色的泥土淹没,竟到处探头寻着祖母,哪里去了?哪里去了?那个终热日里背着我的老人那个夜晚指着星空讲牛郎织女的老人,竟在我8岁的无知岁月中,永远,永远消失。

8岁的那一年似乎是我人生意义的另一总终结。8岁的那一年后,我在也没能够吃到那甜甜的糖葫芦了,再也没有人用他的手指拿下一颗糖葫芦喂到我的嘴里,8岁的那一年,失去了祖母,祖母的离去,又带走了我一长串的欢乐。每一次的过年,仍会有卖糖葫芦的人走过。我不再会站在门前的石凳上眺望,只会看上一眼,朝墙上祖母的遗照看去。那张沧桑的脸,是好几年前的了。仿佛也并不存在多少的悲伤,嘴里却回喂着冰糖葫芦的味道。

童年的模糊让我只剩下了这些,只剩下了这些幼稚的悲伤。我的童年。逝去了。永远,永远。

篇2:流水年华作文

流水年华初中作文800字

…翻开那熟悉的相册,这是成长的日记,从出生到现在,直到最后一页,那张熟悉的面孔,让我的心弦一颤,心中荡起了圈圈涟漪,回想起了往事的美好。那时我还尚未懂事,对这一切的新事物都着着极强的好奇心,还记得那一次……以前我的家中总是吃鱼,而妈妈也总会是将鱼肚上的肉挑出来给我吃,那时的我总是会好奇为什么妈妈总是让我吃鱼肚上的肉儿自己去吃剩下的部分?难不成鱼肚上的`肉更好吃,想自己私吞吗?于是我带着种种疑问等待着下一次的吃鱼,终于我等到了这一天,鱼被端到桌子上来,妈妈又去端别的菜了,真是天助我也,我急忙将鱼端到我的房间中去,我加了一点鱼尾上的肉尝了一下,这。这也太难吃了吧!又少又没味道,真当我准备回去时,却发现妈妈就站在我的身后,我吓了一大跳,羞愧的低下了头,“怎么鱼的味道如何?”妈妈微笑的对着我说。我抬头看着妈妈带着笑意的眼说:“妈妈,鱼很难吃你怎么吃得下去?”妈妈且有着慈爱的眼神看着我说:“这鱼很好吃的,无论哪个部位都是如此,等你长大后就懂了。”我带着疑问的眼神看着妈妈,微微的点了点头。那时的我还小还不懂事,是一个朦胧的小青年,那青涩的回忆带着甜美的滋味伴随着我的成长,现在我明白了,那是母亲你对我的爱,那浓浓的爱意惨杂在那有着不同滋味的鱼中。仔细想一想,也是,妈妈对我的爱意……春天,妈妈您陪着我远足踏青;夏天,妈妈为我精心挑选一块清凉的无籽西瓜;秋天,妈妈陪伴我在那火红的枫叶林中嬉戏;冬天,妈妈为我煮一杯暖心的热牛奶。这些都是妈妈您在生活中对我点点滴滴的爱意。伴随着岁月匆匆,妈妈您已老去,眼角的皱纹越加的明显,您的秀发也不再似从前那般的乌黑,在哪秀发中还夹杂着几丝白色的发丝,你的背也不再像从前那般挺拔了,这些都是你为了我而产生的呀!再看看你从前的照片,与现在的对比,你为我操碎了心,不似从前那般美丽。妈妈,你放心吧,女儿已经长大了,会好好的报答你的,不让你再受那风雨的摧残,不让你再如此劳累,在此我还要对您说:妈妈,谢谢你。

篇3:“流水线作文”之诊治

“流水线作文”的基本结构一般为“总—分—总”, 开头总起点题, 结尾总括全文, 中间的“分”一般为三个部分, 有的用分论点, 有的用小标题;这相当于盖房子的“框架”, 而“砌墙”则主要用事例, 事例的多少视“篇幅”而定, 但大多数用三个例子即每部分一个例子;华丽、生动、有气势的语言, 浮华式表述和口号式句子较为多见。

写作不是不可以化用“套路”, 不是不可以使用例子, 而“有文采”更是优秀习作的标志之一。“流水作业”能提高工作效率, 也可以生产出精品, 有些高分作文就存有“流水线”痕迹;但由于习作者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了, 对问题的认识真正透彻了, 对生活的感悟真正深刻了, 文章的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统一了, 得高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笔者所反对的是将写作异化为“流水线”式的机械操作, 使其成为单纯功利思想下“拿分”工具的做法。

需要特别声明的是, 本文“解剖”的“活体”均为见于纸质媒体的考场“优秀作文”。因为既然能得高分, 最起码在阅卷教师眼中是很不错的或基本上还算漂亮的习作;既然能通过编辑的法眼发表、收入集子, 则说明编辑对这些作文是认可、赞同或基本肯定的, 是“达到了发表的要求”的。所以, 这些作文在某种意义上就有了标本的价值, 对其作聚焦扫描庶几能直抵时下作文教学尤其是应考作文训练所存在问题的核心。

一、“唯模式化”僵化了思维、凝固了情感

应该承认, 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 了解一些基本的文章模式是尽快“入门”的捷径, 但若让其出神入化, 必须有思维的深度、广度做支撑, 切不可陷入“唯模式化”的泥淖。任何一种文章模式一旦成了固化、唯一的套路, 那么写作也就成了彻头彻尾的机械操作, 这种功利主义写作观是对写作本质的亵渎与背叛。遗憾的是, 为数不少的教师很多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亵渎者和背叛者。

笔者曾接触过各类学校的学生, 有些学生有很好的写作基础, 但他们的习作大都是“总—分—总”式的, 有的学生甚至从高一到高三三年间所有的作文都是“总—分—总”模式。这颇有点像瓦岗寨的程咬金, 就会那三斧子半, 遇到外行还能对付一下, 遇到真正的高手就只能是脚底抹油。问题的关键是, 程咬金是由于天资迟钝、悟性较差, 无可奈何才练那三斧子半, 而有些教师则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论学生写作基础的差异, 统统的“总—分—总”, 是不是太简单化、太功利化、太不负责任了?

有些负责任的教师则把这种模式研究到了“极致”。如开头的总起有多种方法;中间的“分”可横向分解, 也可纵向展开, 甚至每一“分”的段落结构是多少句都有明确的规定;最后的“总”如何出彩有几招, 等等。很详细, 很具体, 就像是模子, 学生只管往里面添些颜料, 大同小异的画作就诞生了。这让我想起了前些年曾风行一时的“作文魔盘”与“作文克星”软件, 以及现在仍甚嚣尘上的各类“快速作文”培训班。人一旦陷入对某种工具的依赖, 就会失去独立行走的能力;写作一旦坠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 形成了条件反射, 还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张扬些许的个性吗?

“总—分—总”模式存在以下几种“异化”现象:

1.“总”不能统领“分”。

一题为《腾飞的“90后”》的习作, 开头是概括性的两句话:“‘90后’, 拥有年轻的风采;‘90后’, 拥有自信的胸怀。”这两句有明显的逻辑错误:“自信的胸怀”属于“年轻的风采”的特征之一, 属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并提, 令人费解。作者到底是要表现“90后”“年轻的风采”呢?还是要表现“90后”“自信的胸怀”呢?从下文所写来看, 作者举了三个事例:汶川大地震中的救人小英雄林浩、与病魔作战的“90后”作家子尤、2008年奥运会举重冠军龙清泉。林浩的事例主要表现“90后”的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子尤的例子主要表现“90后”的坚强、敢于直面人生的不幸, 以及张扬着生命激情的自信;龙清泉的例子主要表现“90后”的自信。“总”难以覆盖“分”、“分”与“分”之间 (后两例) 又重复着同一点。这是一篇蹩脚的“总—分—总”结构的文章。根源就在于写作时的唯形式化造成了思维的游离, 或者说作者写作时精力聚焦于“形式”而忽略了对“内容”的加工整合。

2.“拼盘”现象。

主要指几个“分”之间缺少内在的必然联系, 貌合神离, 数典型的“拉郎配”。一篇题为《相信“90后”》的高分作文, 主体部分有三个分论点: (1) “‘90后’独立、有主见”; (2) “‘90后’有很强的理财观”; (3) “‘90后’开朗、自信”。第二点与另两点就不应该出现在一篇作文里。因为“独立、有主见”与“开朗、自信”属于性格、品格等精神方面的元素, 而“有很强的理财观”则属于生活方面的认识, 将这些不同种、属的内容“拼”在一起, 让人感觉不够协调, 就如让穿着军装、礼服、休闲服的几个人一起练习队列一样。

有的教师时刻不忘提醒学生要学会从几个方面去具体阐释文题, 但这几个方面如何设定, 则只教给简单的物理标准, 有的甚至付诸缺如。缺少有效的事理逻辑方面的思维训练, 在“分”的设定上出现不合逻辑、违反事理的现象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更有甚者, 有的教师居然教给学生“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的绝招, 即让同一句或表明观点、或抒情议论、或点睛升华的话在每个例子后反复出现以刺激阅卷者的眼球儿, 提醒阅卷者“我没跑题”。这样的指导太过于“形而下”, 对大多数有一定写作基础、肯于动脑的学生而言是毫无意义的。

3. 思维的“平面化”。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作文题的阐释只停留在表层, 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也不能层层深入地揭示问题的本质。以“人之常情”为题作文, 有个考生写的是“哭, 是人之常情”, 接着便列举了古往今来名种不同的“哭”:李煜是低吟, 杜甫是哭诉, 李清照是悲戚的叙念, 林黛玉哭得一塌糊涂, 陈子昂则对天地哭出内心的不满。且不论这样写是否偏题、是不是“掉书袋”、是否情感矫揉, 凭其肤浅的内容, 就不应该得“满分”。一般情况下, 从阐释解说的角度写“人之常情”, 应从分类、特征、例示等方面入手, 然后进一步做心理的、文化的、社会的深层解读。这对考生的阅读积累、思维深度及考场应变能力要求较高。二是习作的整体思路缺少层递性。要知道“总—分—总”中的两个“总”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第一个“总”是总说、总起的意思, 一般的写法是以恰当的方式引领全篇, 或是开篇点题, 明确文章的基本观点;第二个“总”是在前文具体展开的基础上, 或总括全文, 或点睛升华, 或进一步指出做法;但绝不应只是简单地重复前一个“总”的内容。这种“总—分—总”模式, 全文是一种层进关系, 与以前我们常言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有相通的地方。可惜的是, 这样的“常识”如今却被一些教师忘得一干二净了。

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呢?说起来很容易, 做起来尤其是要收到实效很难。我认为, 干巴巴地给学生一些思维分析的方法不会产生多大的效果, 教师要先掌握并能具体运用相关的思维分析方法, 然后再将自己思维分析的过程展示给学生, 日积月累, 这样的示范才会渐渐转化为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相信自己”为例, 若写成议论文, 确定“相信自己才能成就人生辉煌”的中心论点后, 还要考虑哪些问题呢? (1) 要在哪些方面“相信自己”, 即相信自己什么; (2) “相信自己”与“成就人生辉煌”二者之间的连接点何在, 即“相信自己”会产生怎样的积极作用进而“成就人生辉煌”; (3) 写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即文章最后的落脚点在哪里。

在实际写作当中, 有的考生可能在确定中心之后, 就只能想到具体的事例。怎么办?教师要教给他们加工处理事实材料, 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加以概括、凝练的方法并做有效练习, 使之成为自觉的习惯。可惜的是, 这种“由具体到抽象”的分析方法同样也被很多人抛弃了。

有个考生写“相信自己”举了李斯、贝多芬、泰格·伍兹三个事例。应该说这三个例子的选择较为恰当、新颖, 如果加工得法, 可以写出材料充实、分析具体、层次感强的佳作;但习作者对这三个材料的处理只停留在“他们都是相信自己而成功”这一点上, 给人以堆砌材料的感觉。那么, 应该如何处理这三个材料呢?李斯原来只是上蔡一个小小的狱卒, 后来做了秦国的宰相。他的人生轨迹陡转的原因很多, 如个人的才能、不懈的努力、天赐的机遇等等, 也与其“相信自己”的心态有很大关系;贝多芬在耳聋后写出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原因也很多, 如高超的音乐造诣、扼住命运咽喉的坚韧等等, 同样与“相信自己”的精神关系也很大;泰格·伍兹成为当今的“高尔夫之王”, 原因有自己的天赋、科学的训练、过硬的计算能力以及“相信自己”的心理素质等。写作时要考虑的是, “相信自己”这句话在三个人的成功中所起作用的“着力点”有何不同?“相信自己”让李斯确定了高远的人生目标, 让贝多芬能经受命运的考验, 让泰格·伍兹全身心投入到科学的训练中。这样, 三个材料就是从不同角度来阐释“相信自己才能成就人生的辉煌”这一中心, 文章就是立体的。

教师不是不可以给学生“写作模式”, 而是要在科学思维训练的前提下, 让学生养成根据具体写作内容选择恰当的文章形式的习惯。但无论如何, “单打一”的套路训练、“唯模式化”训练都是不可取的。

二、“例子”能证明什么

前文所言之《腾飞的“90后”》, 选取三个事例来证明“90后”是“腾飞的一代”, 其思维的出发点应是“事实胜于雄辩”。实际教学中, “多用例子”也的确是某些教师指导写作时强调频率最高的一点, 高考阅卷时发现这类例子组合拼接式的习作实在是大有拥趸的。

写作文当然可以用例子, 例子选得好、用得巧无疑会令习作内容充实、分析具体, 从而得个理想的分数。而选得好、用得巧应该是建立在对作文题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审题立意靠的是高质量的思维分析, 只凭“感觉”或“感性”写出来的作文就可能变成简单的例子叠加, 甚至有可能写成表面冠冕堂皇但却经不住推敲的“伪作”。

以“我说‘90后’”为例, 写作前要尽可能丰富地解读、还原出试题 (尤其是引导语) 的明示及隐含的信息。对“90后”, 材料提供了社会上的三种态度, 但社会赞扬嘉许什么, 担忧什么, “90后”“自己的方式”有哪些, 材料语焉不详。而对这些问题的清晰化、明朗化决定着写作指向的清晰度、内容的充实具体感。还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要清楚, 就是作文题所言之“90后”应该指的是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青少年中的绝大部分 (特别出色、少年得志的不算, 特别不成器甚至违法犯罪的也不算) , 赞扬、鼓励、批评、否定、辩解等等, 都应是对这些人而言。所以, 切不可用“90后”中的那“一小撮”人 (“最优秀”与“最不优秀”) 的表现来“以偏概全”地评说“90后”。《腾飞的“90后”》恰恰就在这一点上犯了错, 林浩、子尤、龙清泉是“90后”中的佼佼者, 但不能据此说“90后”全都如何如何;就像不能因为“90后”中有自杀、吸毒、犯罪者就因此说“90后”全都如何一样。一个年龄段人群的两个端点其实是这一群人中的“特殊分子”, 一般情况下是不能作为解剖这一人群基本特征的“样本”的。

总之, 要证明某一集合有哪些特征, 应该以这一集合的大多数元素为参照, 这是毋庸置疑的。要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就要以从古而今几千年中的大多数中国人为例, 用他们追求真理、不惧艰难等方面的表现来印证, 若只是用文天祥、不食嗟来之食者、闻一多的例子, 就只能证明“部分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因为我也可以举出秦桧、吴三桂、汪精卫的例子来证明“中国人没有骨气”, 当然我证明的对象同样也只能是“部分中国人”。其实, 吴晗《谈骨气》中举这三个例子的作用是对“骨气”的内涵做具体的“解释”或形象的“示范”。对作文题 (或题目中的关键词) 做具体解释或示范, 是“例子”在文章中的另一种作用。

也许有的教师会替习作者辩解, 说人家写的是散文, 是对“90后”的礼赞, 没必要照搬议论文的那一套。不同文体 (包括散文与议论文) 写作的具体操作的确有大不同, 但笔者所言的是写作的一些共性问题, 比如审题立意过程中的思维要求。即便是散文, 还有个“形散神聚”的常识在。以茅盾的《风景谈》为例, 这是一篇典型的“画面组合”式散文, 文中的几个画面尤其是延安军民生产、生活的画面是作者从无数个类似的细节中精心剪取出来的, 是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画面, 能够“以点带面”地反映延安军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的状态。话说得再明白一点, 茅盾先生所选取的“例子”都是延安最普通的“普罗”的事例 (生产归来的士兵、石洞里学习的青年、晨光中的号兵等) , 这样才能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延安的面貌。当时延安有没有搞特权的、有没有心怀不满的、有没有好吃懒做的, 肯定有, 但那属于“特殊分子”, 不是主体, 当然不能作为延安的“代表”了。

退一步讲, 写“我说‘90后’”用《腾飞的“90后”》中的三个例子也并非绝对不可以, 但若达到“用得巧”的标准, 还需在提高思维质量上下工夫。考题中的“说”应是论说、评说义, 所以在“叙”例的基础上, 必须“说”出林浩、子尤、龙清泉三人能有“上佳表现”的根由, 即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个人毅力与意志等因素对他们成为“腾飞的一代”起何作用, 有了这些分析, 才会给读者尤其是其他“90后”以人生的启迪, 进而走好今后的路。但由于写作者对作文题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肤浅的层面, 文章就只能变成简单的事例“叙说”而不是“评说”。

其实, 问题还出在习作者对事例的选取上所犯的一个“隐性错误”———颇有些中学生患了此“疾”而不觉。由于对所选事例 (及人物) 局限于媒体的报道, 没有更详尽的了解, 所以也就只能人云亦云地重复着媒体上的言辞;如果能够选取自己熟悉的“90后”的相关事例即第一手资料, 就“能”或更“容易”做出具体的或较深刻的分析。动辄大谈天边的云彩、畅游历史的天空, 就是对身边的小树视而不见, 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倾向是应该引起师生们的重视与反思的。

由此我想到现在一种颇为“流行”的文体, 有人将其称为“散文化议论文”。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这种文体在很多时候“蜕变”为堆砌材料、华而不实、无病呻吟的形式主义的“畸形儿”。在某次全国级别的作文课堂教学大赛上, 一位教师推荐给学生的题为《拒绝诱惑》的“范文”居然就是这样的一篇“不范之文”。文中列举了吴王夫差、邹忌、赵威后、陶渊明、庄子、司马迁、朱自清、史铁生等事例, 本意是从正反对比中强调拒绝诱惑的重要意义。但却写成了典型的“掉书袋”文章, 而且其中有些材料是乱“堆”一气。比如文中所举赵威后送儿子去做人质的例子, 其实质是为大爱而舍小爱, 可作者却说成是拒绝“母爱私情诱惑”;而司马迁, 又何曾受到什么“诱惑”, 他是因与李陵关系甚好且认为朝廷对李陵不公说了几句辩解的话而已, 算不得抗拒“皇权意志”, 他的遭遇与“诱惑”根本不搭界。徐江先生指出, 这篇谈拒绝诱惑的文章本身就表现出作者受“诱”而“惑”, 他受“高分”的“诱惑”置历史事实于不顾恣意修改!这种为了自己的需要说大话、编历史的学风、文风是极不可取的。而教师却对这种风气“推波助澜”, 既有“眼力”不够的原因, 更有失去“理性”的因素在内。先人云:术, 不可不慎!为人师者应深思之。

离开了“思维”的调控, “例子”就成了干巴巴的沙子。所以, 写作训练首先是思维的训练, 为人师者须切记。

三、“精言妙语”的背后是思维的缺席

“流水线作文”的语言表达有两种不良倾向值得注意:

1. 多生硬的口号式语言。

貌似气贯长虹, 实则空洞无物, 禁不起思维的检验和逻辑的推敲。如《腾飞的”90后“》在叙述林浩的事迹后, 作者用一句“他表现出的沉着镇定、坚强勇敢, 是如此让人动容”概括了林浩超人的精神品质, 按一般的思路, 接下来应指出这种品质在大多数“90后”身上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表现, 这样习作也就多多少少有了些“好作文”的味道。可是紧接着作者却用一个独立的段落写道:

“他用可贵的心, 非凡的勇气, 顽强的意志, 感动着全国人民, 感动着世界。”

口号式的语言重复着前面的内容, 从中可见那种极端功利而拙劣的“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的“反复点题”式技法的影子。

再如“青春的豪迈, 人生的痛苦, 毫不畏惧的神情, 造就了‘90后’的子尤, 也造就了一批的‘90后’。”多有气势, 多么豪迈, “造就”了子尤尚可理解, “造就了一批的‘90后’”则是典型的“贴标签”, 属于无可稽考的判断。且“毫不畏惧的神情”又怎么能“造就”子尤与“90后”呢?类似的还有“他们, 举出世界, 举出未来”“用新时代的情怀创造又一个崭新的时代”等等。写作不是演讲, 不是集会, 不是誓师, 还是具体述说、娓娓道来更“得体”些。至于何谓“举出世界, 举出未来”, 我真的不明白, 是不是“90后”都要去练举重?

文中还有一些“正确”的废话, 实有凑字数之嫌。当写作者不能对所谈话题有自己的独到认识, 却必须要写出800字来交差的时候, 就只能说些“放之四海而皆准”、人云亦云的空话、套话。“‘90后’正在迈向新的时代”, 说得对极了, 不止“90后”, “80后”、“70后”、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都在迈向新的时代, 哪个有本事开历史的倒车?“他是年轻的‘90后’, 成长中的‘90后’”, 林浩1999年出生, 今年才10岁, 绝对“年轻” (准确地说应是“年少”) , 绝对在“成长中”, 且成长的时间、空间不可限量。

2. 多华丽浮泛的语言。

最常见的是生拉硬拽贴标签, 将作文题“泛化”, 以自己所掌握的事例牵强附会之。题目是《传递》则古往今来人事景物无不在“传递”着或被“传递”, 题目是《熟悉》, 则理解、了解、深知、精通等等就都成了“熟悉”的同义词;然后以透视上下五千年的姿态发思古之幽情、论天下之兴替。且看“高分作文”里的几个语段:

(1) 传递, 就是诗仙李白夜深人静时低吟“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的乡情;传递, 就是婉约派代表李清照在深秋时节留下的“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的哀愁;传递, 就是爱国诗人闲居山阴时发出的“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的愤慨。

(2) 一曲幽径, 蜿蜒曲折中不忘把空白传递下去, 让人遐想空白之余应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旖旎风光;一波微澜, 剥脱汹涌后不忘把空白传递下去, 让人神游空白的意境背后“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的雄浑壮阔;一方净土, 沉思默想中不忘把空白传递下去, 让人渲染空白的色彩应该是“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奇异。

(3) 因为苏轼熟悉“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熟悉政治上的失意、挫折, 熟悉表达内心喜悲的方法, 所以他留给中国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因为鲁班熟悉技艺的精雕细刻, 熟悉各种机械的奥秘, 熟悉自然科学的知识, 所以他留下了技术上的一个个神奇创举。因为邓小平熟悉中国应该走的道路, 熟悉老百姓心中的希望, 熟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所以他留下了南海边一个造福后世的圈。

(4) 于是, 孔子毅然放弃从政的初衷, 开始整理和收集古时名作佳篇, 自己从中吸取知识。皇天不负苦心人, 因为孔子依然放弃自己熟悉的从政之路, 挑选了适合自己的文学大道, 终于成为一代宗师, 成为古今闻名的教育家、思想家, 给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语言不能说不华丽, 文辞不能说不丰富, 句式不能说不整齐, 语势不能说不贯通。但细细品味, 教了这么多年的语文, 还真是自愧才疏学浅, 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传递”居然就是乡情、哀愁、愤慨, “空白”的被传递居然能令人如饮醇浆般回味不已, 孔子居然成了“文学宗师”, 其成为教育家、思想家居然是在“放弃从政”之后!读罢, 愚钝的我真想找个地缝儿钻进去。

管然荣、任海霞在《经世致用文为时为事著》一文中将不良文风的主要症状概括为:绮丽浮华, 朴素稀缺;笼统空泛, 脱离生活;虚情假意, 矫揉造作;故作沧桑, 迷失本色;随意散漫, 文体淡漠;强词夺理, 逻辑混乱;典故堆砌, 诗文乱配;一知半解, 刚愎武断。责任不在学生, 因为有些教师一直在鼓励学生写类似的文字。他们“常常被满纸眼花缭乱的‘精言妙语’扰乱了方寸, 见几句漂亮词句已然陶醉, 再见一堆古诗文, 便拍案叫绝起来!而那些朴实本色的文章, 却轻易被打入‘冷宫’, 以致名落孙山之后”。教师作文观上的迷失, 客观上对这种文风的泛滥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篇4:任凭年华似流水

老牛晃晃荡荡的身体,摇摆着晃晃荡荡的木车,车上,是颠簸的时光,忽明忽暗,忽喜忽悲,忽伸忽缩,就那样把整整一辈子的时光都晃荡尽了。

一辈子的时光好像跟一条路的路程是相等的,可是,当一头牛无法应付一条长路的时候,我们的时光是不是会戛然而止?

生命的迅疾已经无法让我们贴近那些远去的时光,刚才或者此刻正融合在一处的这段光阴,亦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无从把持。我们住在时光中,却不能成为它最亲近的人,我们爱着、恼着,又恐惧着它的无情。藐视着,却又从容着它从我们身上夺去的年轻,和生命。

不敢回首,不是不堪,只是无法相信一转身的刹那。居然走过了童年,走过了青春,时光在不经意间把痕迹刻在了眼角眉梢,岁末的寒冬让疲惫的身心顿显几分无奈与沧桑。

仿佛近在昨日的人和事,却已随着岁月走向遥远。我听到一声叹息,分不清是如释重负的快慰还是若有所失的怅惘,外婆每撕下一张日历,都要换口气似的叹息:又过了一天。最后一张日历撕掉之前,她必得先买回新的,但那似乎还不足够安全,所以每隔一会儿,她便用查勤的语气追问,现在几点了?

表哥还年轻,回答外婆的问题时难免有点儿心不在焉,随口就答了,却总招来外婆毫不含糊的质疑。我暗想,既然自己心里一清二楚的,何必又要麻烦我们?侄女也会笑道,现在几点与您有什么关系?饭熟了他们会喊您的。

侄女的生日在元旦,每年,她都從年初盼到年尾,盼着家里亲人的生日从正月开始过,一直过到农历十月,她才觉得自己盼望的日子终于接近了。她是第一个嫌时间过得缓慢的人,她总是希望一觉醒来,时光能从正月过到十一月,然后,生日一完,便是春节。春节有新衣穿,有礼物可收,还能在家毫无限制地玩游戏。这样的日子,是她的天堂之日。

极羡慕她的大眼睛,里面清澈如水,眼眸透亮,10岁的孩子,还不懂得岁月和时光的风刀霜剑。搂住她,心里生出复杂的情绪,她是这样的小,这样的真,而这样的日子,在她,还会有几日可过?莫不成,也长成我这般庸庸碌碌虚度年华的人?每一年过的都是过去的副本,复制着去年,或者前年的时日,居然可以如此泰然自若?思维的触角试图一点一点地接近年初的光阴,接近那些梅边柳畔的风情,可是,不能够,我居然连昨天那点儿欢喜都不能再现于生命的任何一段。

没有新鲜的滋味供我品尝了,甚至没了以前的繁忙和紧张,清闲的,若屋脊上的那只黑底花纹褐肚皮的鸟。其实,也没鸟的喜悦,因为,至少它还孵过两只小鸟,夏天的时候,在我手心里轻轻地以它细小的嘴巴。啄着我开始苍老的生命。

现代社会,人们大多已经很富裕了。可关于幸福和给予,不是每个人都有权利享用的。这其实是我们的悲哀。让有限的生命过得充盈而富足,是我们每个人的理想,只是,当我们真可以充分理解生命的意义时,时光已经老成一把西风,一年年别去,又一年年迎来,性情开始平和,生命却开始苍老。眼睁睁初见端倪,却原来昙花一现。

任凭年华似流水,该是怎样的幸福,才能让人不再感叹红颜老去光阴似箭的无情,不再感叹时光飞逝岁月无成的老大悲伤?是怎样的幸福才能够任金子一样的年华快速地流去而毫不吝惜?

伴着清冷的夜色,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半壁明月将如水的月光流泻在这岁末的大地上,心中忽有一种释然的感觉,脚步遂变得轻松了许多。

面对脆弱的生命,我们还是感到了活着的快乐:虽然我们为了一场并不尽兴的快乐而放弃了很多,就像那些情人们一样,等待,聚首,聚首又分别,漫长的日子,苦苦的思念,消耗掉了人生之中许多美好的时光,但是我们依然确信这样一个信念:片刻的欢愉胜似一生漫长的等待。

珍爱吧,野草,鲜花,或者……那人。

篇5:流水年华作文

有时 候,我真有点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对还是错。从四川跑到武汉,在一个二流大学读着所谓的自考。每天上着乱七八糟的课,忙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不知道这该是我命中的一劫,还是我必须坦然面对的悲哀。

有时候,我真的想像其他人一样,大声的对自己的老爸说:我不读了,我想回家。但我却不敢说,或者说我根本就不能说。当一个人身上承担着太多人的期望时,他就丧失了所谓的选择和逃避的权利。

有时候,我想没心没肺的活着。只是活着,那样就不会去想那些事情。可孤独、冷漠、叛逆之后,才发现自己不是什么都可以放的下。大吵大闹后,我既然会躲在漆黑的屋里哭泣。或许有些是注定了的,所以你要去续写着结局。不管结局如何,你总是要提着笔去写。

每次聚会或者给马小歪打电话时:他总会说,当初就是你们把我带坏了的.。是啊,在那个青春张扬的年纪,谁又记得是谁带回了谁。可幸的是在他的不断祈祷中,他今年终于被拖走了。

不知不觉中,我又大二了。可我依然怀念我的高中生活,怀念我的室友、我的同学。或许是那三年,真的给我留下了太多吧,让我怎么忘都不能忘记。

听马小歪说军训很累,我想也很累吧。灰太狼报的哪里我就不知道了,最可悲的是他军训时竟然如此卖力把自己裤子都弄破了。马小歪去报到时,他还提醒他记得带上针线。刚哥似乎在他们学校带大一的,似乎不大理想。不过对他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吧,那个总跟抢饭的哥子似乎比我们还过的好。我依旧记得小闵的梦想是光大闵室家族,不过在那个男多女少的学校。我估计他摆脱单身都难额,不过有希望就有行动吧。Boss选择单飞了,并没有跟着他老哥混了。不知道最近在哪吃香的喝辣的了,又成了第二个神秘人物。涛哥永远都是那么神秘,不管在什么时候都那样。他是继刚哥之后,我第二个佩服的人。如果非得用一句话来形容,我想只有那句了。越是老实的人,就越不老实。

当一切都成为定局时,谁也没有权利去破坏这该有的次序。时间可以慢慢的把人变好,也可以慢慢的把人变坏。

篇6:时间流水作文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我!今天,四位主科老师(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都分别郑重地向同学们宣布了同一件事:马上面临小学毕业考了。这一句简单得仅仅只有几个字的话,来得突然,使同学们都有些受恐若惊:“天哪!小学的重要毕业考就要来了!”“哎,一次命运降临的时刻!”“……”

而我,听了这一消息,不禁在心里感叹道:这么快哪!期中考试不是刚过吗?毕业考这样的关键考,对于我们这些优学生来说,压力是顶大的——更何况现在是六年级,毕业考是异常的重要!哎!时间过得真如飞速般快……还记得,似乎是前不久都才刚刚开学,又记得似乎是前不久刚上的《山中访友》。前不久刚举行这学期的“开学典礼”……弹指间,一大半的学期过去了,一大半的时光与记忆悄然离我们远去 。毕业考试,意味着这小学六年我洒下汗水的多少,付出的成果如何,全都记录在那份属于我自己的答卷上。

时间如白马过隙,弹指一挥间!毕业考试了,一眨眼,或许开毕业典礼了!毕业就是离别,离别母校,离别老师,离别同学,所以我要珍惜所剩的时光!而对于那些美好的回忆:每一次考试、每一次欢笑、每一次哭泣,也将在我们的脑海中慢慢淡去。此时,我好想呐喊一声:我的小学时光已剩不多了,我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同学和老师相处的美好时光!让以后回忆起这段时光时,不觉得有任何遗憾!

上一篇:运动会微信推送的文章下一篇:浅议如何围绕“卷烟上水平”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