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案

2024-06-05

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案(共6篇)

篇1: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案

员工安全培训程序

1目的

为增强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技能,保障实验室的安全

运行,对本实验室人员适时的进行岗位安全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实验室检测和辅助人员的培训、考核等活动的控制。3职责

3.1 XX科负责制订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对与实验活动有关的所有人员,进行与

其岗位相适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3.2 X X科负责组织落实员工的上岗培训。

3.3各实验室负责与实验活动相关的检测专业技术和流程的培训。3.4 XX科负责实习、进修人员的审批、培训和管理。3.5 X X科负责培训工作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3.6文件管理员负责对所有与培训有关的记录的归档和保管。4程序

4.1培训需求的鉴别。

4.1.1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职业道德培养需求。

4.1.2上岗培训需求:实验室负责人根据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的变更或新项目的开展,安排人员接受相应培训。

4.1.3安全监督员对工作人员培训和工作能力情况做出评价、鉴别培训需求。4.1.4知识更新需求。

4.1.5外部培训等其他需求。4.2培训计划。

安全负责人制订培训计划,明确本的培训内容、时间和对象等。4.3培训对象和内容。

4.3.1实验室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培训内容包括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生物安全手 册、生物安全手册所附带的各个工作环节对应的程序文件;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

研究项目上的生物危害评估结果。

4.3.2项目负责人。培训内容包括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生物安全手册、程序文件中的实

验室管理要求,良好内务行为,水、火、电和气的安全,负责范围内的检测技术程序及紧急撤离

和急救措施。此外,对特殊工作岗位应进行专门培训。

4.3.3设备设施运转管理员。应进行设施和设备管理检定、维护所要求的技术培训,还

应进行相关设施和设备使用的培训。

4.3.4试剂样品保管员。应进行微生物学操作技术规范,消毒和灭菌方法的培训和危险 的化学品管理,污水的无害化处理程序,良好内务行为等相关培训。

4.3.5实验室操作人员。培训内容包括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生物安全管理手册,生物安全管理手册所附带的程序文件;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研究项目的生物危害评估结果,水、火、电和气的安全,紧急撤离和急救措施,进行对有危害的化学品、污水的无害化处理程序。实验操作人员还应进行微生物学操作技术规范、良好内务行为、消毒和灭菌方法、安全工作行为等相关培训。4.4培训后考核、评估。

4.4.1培训后,要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可采用现场模拟操作、书面测试和提问等多种方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于考核合格后上岗的新进人员,实验室应安排有关人员监督其在岗的工作情况,并给予正确的指导。根据本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有效运行的需要,本实验室所有技术人员的知识应更新、技能应提高,对其本专业的研究动态应及时了解。实验室负责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座谈会、标准和检测规范应用研讨会,交流各相关知识和技术。4.4.2待岗培训。

对在管理体系审核、安全委员会监督等过程中发现实际操作或工作程序严重不符合其岗位规定要求的人员,应对其进行脱产待岗培训,培训并考核达到了规定要求,方可再回原岗位工作。4、4.3适时培训。

1.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负责及时跟踪国内外同行业生物安全手册、标准、检测规范等技术文件的修订情况,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

2.涉及本实验室开展检测、研究业务的新标准、与生物安全方面有关的培训,应派业务骨 干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会议或技术交流会。

3参加培训班学习的人员回来后,应组织对其他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4凡外出参加培训的人员,由实验室主任批准。培训结束后,被培训人员需提交证明其参加培训达到预期效果的证明材料(如考试成绩、结业证书等),交文件管理员存档。

5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参加培训的手续是否齐全。

4.4.4培训评估。

每年由实验室安全负责人负责对本实验室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及培训效果等项目进行评估。在经评估不适合本实验室生物安全及业务开展需要时,及时调整培训项目及计划,确保培训工作符合实际需求。4.5考核、归档。4.5.1

安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实验室人员参加国家、省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人员取证考核。

4.5.2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对培训有效性进行评价。4.5.3所有的安全培训、考核资料和记录,以及每岗位人员的相关的授权、能力、资格证需要存档保存,保存期为20年。在岗人员的档案等材料保存至离开本单位后,随其他档案一起转离。5相关文件

《实验的安全操作程序》。6说明与要求 员工安全培训程序是根据人员培训制度要求对培训工作的流程、职责和要求进行了具体 规定,在流程中应具体规定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目标及实施要求等,包括责任部门和责任 人的规定等,是一个指导性文件,各相关部门和人员根据要求开展培训工作。

实验室培训要注意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组织培训,使相关人员 了解掌握生物安全规定和要求,并逐步形成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和自觉性。

因此,在程序中不能过于宏观和简单,应明确各自职责,工作流程、培训要求和目标,考核 评价指标等,使程序文件起到指导培训工作的作用。

篇2: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案

在生物与化学实验室中,往往存在着诸多的不安全因素,其中最严重,涉及面最广的也许就是实验室火灾事故了。

实验室发生火灾虽然比较少,但一旦发生就会对实验室仪器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损失。

为了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必须充分认识灭火的危险性,重视掌握灭火方法和逃生技巧,并能熟练使用灭火器材,将火灾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篇3: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案

高校实验室是学生培养、科研的重要依托,随着近年了高校办学规模和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高校实验室资源日益开放及进入实验室的人员数量和流动性增强、实验用房的限制,使得实验室安全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实验室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提高实验室安全已是每个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开展安全培训的意义

1.1 缺乏安全技能教育是造成重大事故和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高校带来很大的财产损失和不少的人员伤亡,分析高校安全事故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实验室安全事故有硬件建设方面的问题,也有软件建设方面的原因,突出表现在安全制度不健全、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术缺乏,应对紧急事件措施不力等方面。在具体分析每一起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过程后,我们都会痛心地发现:每一起事故在发生之初,若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救援措施和人员逃生方法,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可以降低到很小的程度。因此,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安全技能教育和培训应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

1.2 安全生产技能定义

安全生产技能是指人们安全完成作业的技巧和能力。它包括作业技能、熟练掌握作业安全装置设施的技能,以及在应急情况下,进行妥善处理的技能[1]。

1.3 安全技能教育的必要性

安全技能的训练是对从业人员所进行的安全作业实践能力的训练。实验室的安全不仅需要安全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有必要的安全实践能力。安全知识教育,只解决了“应知”的问题,而技能教育,着重解决“应会”,以达到我们通常说的“授之于渔”的要求。这种“能力”教育,可以避免和减少实验室事故的发生,最大可能地减少应事故带来的财产和人员损失。

1.4 安全技能教育对象

教师和学生是高校实验室的主要参与者,实验室教师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主要管理者和参与者,他们的素质条件、是否掌握安全环保知识以及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2]。

2 实验室安全技能教育

2.1 实验室安全技能教育的目的

实验室安全技能教育目的:(1)培养注重实验室安全的态度与价值观,养成注意安全的习惯。(2)掌握常用的实验室仪器及消防器材操作知识与技能;知道基本的实验室安全守则。(3)掌握发生实验事故的紧急应变措施,增强实验室事故的过程控制能力与方法。

2.2 实验室安全技能教育的方式

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人们分析各种因素,提出防止发生事故的“3E”原则,即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3]。实验室安全技能则是“工程技术对策”的体现。技能与知识不同。知识主要用头脑去理解,而技能要通过人体全部感官,并向手及其他器官发出指令,经过复杂的生物控制过程才能达到目的[1]。听讲座、看录像、考试,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现场教学”,通过在实际操作中给予受训者个别指导,并督促、监护受训者反复进行实际操作以达到熟练的要求。同时,受训者,特别是学生必须在实验实践中强化安全技术的学习,积累经验,避免“纸上谈兵”。

2.2.1 加大宣传,制定、完善实验室各项安全制度

安全教育,是贯彻在学生在校教育的始终。高校可以通过各类安全的专题的讲座,报刊、图片宣传栏和专题记录片等形式,或进行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竞赛等方法,进行高校安全知识普及。同时,根据各类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类行之有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则和制度,完善实验室安全的硬件实施,制定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通过对实验室各项安全规则制度、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上墙,张贴安全警示标志等措施,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形成对受训者视觉冲击,挺高其安全意识。同时,必要时,还应将一些实验室常规的事故应急措施张贴在实验室相应的操作台前,有利于一旦发生事故的应急处理。

2.2.2 通过开设安全教育课程

课程内容,上至国家的安全法律,下至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以及实验室安全制度、操作规程及以及反应措施。安全课程应作为生物、环境、材料医药、化学、化工、机械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以帮助他们全面了解各种事故的成因及正确处理方法,丰富知识,顺利开展专业实验、实践和专业研究。

2.2.3 制定安全应急预案

安全应急预案是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的预先准备,确保在有事故发生时,能够采取及时正确的处理措施。预案需对各实验室可能面临的具体危险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置[4]。

2.2.4 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

实验室常见事故有:火灾、爆炸、毒害、几点伤人及设备损坏等。在安全技能训练过程中,高校应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开展不同层次的安全技能培训。(1)各类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通过讲座普及灭火砂箱、石棉被、泡沫灭火机、四氯化碳灭火机、二氧化碳灭火机、干粉灭火机和1211灭火机等消防器材的原理及使用范围,并组织受训者进行相关器材的操作及灭火训练。(2)熟悉实验室的环境,掌握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辐射设备、机加工设备、压力容器),有毒、易燃、有腐蚀或爆炸性危险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使用。(3)高校各实验室可结合本实验室的实际开展较具专业针对性的事故应急演练,并组织受训者参与实验室各种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以提高安全意识,完善他们的安全知识架构同时,大大提升他们的安全技能。

3 结束语

高校安全工作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也是高校。笔者认为高校安全管理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珍惜生命,以人为本”,依法整治[5]的原则基础上,加强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师生预防和处理事故的能力,是高校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方面。

摘要:本文对高校实验室造成人员、财产损失的安全事故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从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紧急预案制定和演练等方面阐述加强实验室安全培训对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培训,安全技术,紧急预案,演练

参考文献

[1]安全管理网(www.safehoo.com).

[2]金海萍,阮俊,冯建跃.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教育方式和内容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3):185-197.

[3]陈行表,蔡凤英.实验室安全技术[M].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89.

篇4: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案

关键词:实验研究素养;中学化学;教师;实验;培训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1–0015–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当前,我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呈现弱化的倾向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全国有不少省市都开展了实验培训。本文就如何有效开展实验培训提升教师实验研究素养作了一些探讨,以期为相关部门开展实验培训和一线教师自觉提升实验研究素养提供参考。

1 实验研究素养的内涵、现状和意义

1.1 实验研究素养的内涵

目前尚无研究者专门对“实验研究素养”内涵作出清晰界定,我们认为实验研究素养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维度:一是怎样将实验认识和理解得更清楚;二是怎样将实验操作演示得更好;三是怎么将实验在教学中用得更好。其中,维度一主要指对实验体系和实验的教学功能、价值的认识和理解;维度二主要指教师的实验操作演示能力和改进与创新实验的能力;维度三主要是指能否将实验应用于教学中并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和价值。概括而言,实验研究素养涉及到的是对实验的认识理解、操作演示和教学应用三个层面的问题。

1.2 当前教师实验研究素养存在的不足

1.2.1 对实验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

宋心琦教授明确提出了“化学实验体系的三要素”,即作为实验对象的物质体系;适当的仪器装置和必要的安全措施;合理的实验步骤和规范的操作技术。从学科教育的角度来评价,它们的重要性是不等同的,是依次递减的。他认为,由于现在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体系来自教材或教参,使得实施时教师往往将注意力放在了第二、第三两个要素,物质体系的选择反而成为次要甚至被忽略[1]。同时,教材为什么要设计或选择某一个实验,也就是化学实验教学功能与价值的问题也是教师思考得比较少又比较重要的问题,教师普遍很难全面地阐述某个实验的教学功能与价值。

1.2.2 实验操作演示能力和实验改进与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在福建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中学化学学科设置了实验演示技能环节。参赛选手的表现,喜忧参半,有部分参赛选手的实验操作演示能力令人堪忧。中学化学教材中的有些实验由于各种原因,有些不易做成功,有些现象不明显不利于学生观察,有些装置过于复杂,有些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等等。这些实验就需要教师进行改进与创新,使实验做得更好,让学生可以较为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过程和结果。多媒体的便利性助长了部分教师的惰性,当遇到难做的实验时不加以改进与创新,而是采用视频实验、模拟实验乃至黑板实验的方式,这就进一步导致了教师实验改进与创新能力的弱化。

1.2.3 发挥实验教学功能促进教学的能力不足

很多教师由于对实验体系三要素和实验教学功能的认识和理解不全面,实验操作演示能力和实验改进与创新能力较弱,很多时候仅将实验作为创设情境或者激发学生兴趣、制造课堂氛围的手段,对于如何将实验的教学功能与价值在教学中得以落实明显关注不够。

1.3 提升教师实验研究素养的现实意义

要改变当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弱化的倾向,就要进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而从教师层面来看,教师实验研究素养直接决定着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成败。通过以上的分析,发现教师实验研究素养存在诸多不足。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不足,由相关教育部门组织开展实验培训,帮助教师认识这些不足,通过专门的课程加以改进,并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觉提升实验研究素养,才能最终优化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2 基于实验研究素养的提升开展实验培训的实践

以2013年厦门市初中化学教师实验技术专项培训班为例,围绕培训课程框架的构建、课程实施方式的选择、课程保障体系的建设等问题谈一谈我们的一些实践探索。

2.1 课程框架的构建

本次实验培训目标定位于提升学员实验研究素养。基于实验研究素养内涵的三个维度,构建了培训课程框架,具体如表1所示。在进行课程框架的设计和课程内容的选择时,均围绕实验研究素养内涵的三个维度进行设计。

2.1.1 维度一:怎样将实验认识和理解得更清楚

针对当前教师在该维度存在的问题即对实验体系三要素认识不清和对实验的教学功能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提供了一份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汇编和开设了两个专题讲座。汇编收集了15篇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涉及到了化学实验体系三要素以及教学功能和价值的具体分析和论述。在学员自学阅读汇编资料的基础上,开设“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功能及其定位的分析”和“从技能大赛视角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再思考”专题讲座对具体实验进行分析、讨论和研究,有助于学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如何从实验体系三要素和实验教学功能的角度来全面认识、理解和研究教材中的实验。

2.1.2 维度二:怎样将实验操作演示得更好

在对实验全面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就要使学员将实验做得更好。学员的实验操作和演示技能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八个实验供学员进行六人为一个课题组、两人为一个实验组的分组实验操作、演示和探究,并进行实验改进与创新的训练。为了使学员掌握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方法、思路,开设了“中学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专题讲座,让学员认识到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重要意义,掌握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方法、思路,分享了一些优质的实验改进与创新案例。通过专家的讲座结合学员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有助于学员将实验操作演示得更好。

2.1.3 维度三:怎么将实验在教学中用得更好

要将实验用得更好,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实验演示技能和实验教学设计能力。因此,开设了两次的展示活动,分别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演示实验教学展示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说课展示。通过这两个活动,学员可以发现自己在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发现实验教学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共同来反思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和价值。

2.2 课程实施方式的选择

课程实施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效果。本次培训中,主要选择以下几种课程实施方式:

2.2.1 案例分析式

本次培训,总共开设了“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功能及其定位的分析”、“从技能大赛视角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再思考”和“中学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等专题讲座。这些讲座都是采取案例分析方式实施和开展的。以“从技能大赛视角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再思考”为例,在本课程的实施中首先播放了省技能大赛初中组演示实验比赛四位参赛选手的视频,引导学员从实验体系三要素和实验教学功能和价值的角度对四位选手的实验演示技能和表现进行讨论和分析。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学员们普遍认识和理解了如何对某个实验的实验体系三要素以及教学功能和价值进行分析,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2.2.2 小组合作探究式

初中的实验普遍较为简单,不少学员认为没有什么好研究的。鉴于此,选择了八个实验供学员进行操作、探究和演示。以水的电解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员采用的是采购的现成的电解水演示器,在教学中要做的只是将电解水装置通电,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现象。为了使实验更具有探究性,在本实验中引入了我们自己设计改进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该装置主要采用医用注射器制作而成。该实验的目标是探究出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属于实验最佳条件的探究。探究的因素涉及到电极材料、电解液种类、电解液浓度、电压等因素。电极材料有五号电池的碳棒、2B铅笔芯和回形针等,电解液有水、酸、碱等,各种浓度的电解液由学员自己选择和配制,电压有9V、12V和15V等。六人为一个课题组,两人为一个实验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对这些因素进行了探究。最后,将探究得到的数据汇总到组长处,并共同完成实验探究报告。这样的培训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员们进行实验探究的热情,既训练了学员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让学员体验了实验改进与创新的过程,也让学员对水的电解实验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2.2.3 技能展示点评式

为了发现学员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开展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演示实验教学展示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说课展示。先各由十位学员代表进行展示。然后由学员对学员代表的展示进行自由点评。最后,由实验教学专家对学员的展示和学员的点评进行总结。比如,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演示实验教学展示中,十位展示的学员都围绕实验原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结论、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学员点评的时候,专家普遍对十位学员的表现给予肯定,认为他们都能够很好地完成该演示实验,表述也很准确、清晰。在专家总结环节,专家围绕教材选题和实验教学的设计引领学员对如何用好该实验进行深入思考。

从实验研究素养内涵维度一来看,发现学员们对该实验体系的三要素把握得不太准,不能有效地分析拉瓦锡实验与本实验的异同,不能意识到该实验只能粗略地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比例,不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如何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尽可能地消耗掉,使结果尽可能接近1/5,没有向学生解释为什么集气瓶中要装少量的水,不能把握住该实验的关键现象是水位上升约1/5。从实验研究素养内涵维度二来看,如何使该实验做得更好,学员们做了一些尝试,比如用标签纸在集气瓶做上记号,在烧杯中的水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在实验开始前进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燃烧结束后,让集气瓶自然冷却等等。总体来讲,大部分学员可以较好地演示和完成该实验。从实验研究素养维度三来看,学员未能很好地把握教材设计和选择该实验的意图,未能很好地引领学生通过该实验过程严谨、有理有据地得出推论,没有引领学生认识到该实验只是粗略地测定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总之,通过十位学员的演示实验教学展示、学员点评和专家总结,全体学员对于怎么将该实验说得更清楚、怎么将该实验做得更严谨使结论更可靠、怎么将该实验用于教学中有了深入的认识,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2.3 课程保障体系的建设

建设培训课程保障体系对于形成合理、优化的培训课程框架,最终实现培训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设培训课程保障体系:

一是开展有效的训前需求调研。在培训前,对培训对象进行全面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培训对象的需求;与相关地区教研员交流,征询地区层面的培训需求。将培训对象的个体需求和地区需求结合起来,确定培训目标和选择培训课程。

二是组建高水平的授课教师和辅导教师团队。培训目标的实现和培训课程的落实需要高水平的授课教师和辅导教师团队,需要组建一支实验研究能力强、实验教学水平高的高校教师、教研员和中学教师组成的授课教师和辅导教师团队。

三是提供能够满足培训要求的实验室条件。实验课程的开展,需要实验室配备有能够满足培训要求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对实验室的数量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实验室软硬件条件的建设。

四是制定有约束力的考核方式。为了培训课程的落实,要制定有约束力的考核方式,我们采用六人为一个课题组、两人为一个实验组的方式进行捆绑考核,有助于学员之间的互相督促,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3 对开展实验培训的建议

通过上文的讨论,对如何开展基于实验研究素养提升的实验培训提出以下建议:(1)重视实验体系三要素的认识培养,特别是对作为实验对象的物质体系的分析要加强;(2)重视实验教学功能与价值的定位分析,对于教材为什么要选择某个实验,它的教学功能与价值是什么要进行深入探讨;(3)加强教师实验操作演示和实验改进与创新的训练。在定性、定量或半定量的实验中,进一步训练教师的实验基本技能;(4)聚焦于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应有的功能。通过学员演示实验展示、实验教学说课展示、实验现场教学、实验教学视频观摩等形式,对学员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诊断,提出改进的建议。当然,限于时间和条件,各地在开展实验培训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可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方面围绕实验研究素养内涵的三个维度来确定培训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切实提升学员的实验研究素养。

参考文献:

篇5:化学实验室安全培训材料

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三中学

化学组全体教师

为了提高实验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加防护知识,从防火、防爆、日常急救、用电安全、危险物品及三废处理几个方面进行培训。在其中会进行一些案例分析。

一、火灾

火灾是化学实验室,特别是有机实验室里最容易发生的事故。多数着火事故是由于加热或处理低沸点有机溶剂时操作不当引起的。

1.火灾的预防

有效的防范才是防止火灾最有效的方法。为了预防火灾,应切实遵守以下各点:①严禁在开口容器或密闭体系中用明火加热有机溶剂;②废溶剂做好标识,严禁随意乱倒,应分类收集再集中处理;③不得在烘箱内存放、干燥、烘焙有机物;④严禁私自拉扯电线;⑤严禁携带烟火。

2.消防灭火

万一不慎失火,切莫慌惊失措,应冷静,沉着处理。只要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识,一般可以迅速灭火。化学实验室一般不用水灭火!这是因为水能和一些药品发生剧烈反应,用水灭火时会引起更大的火灾甚至爆炸,并且大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且比水轻,用水灭火时有机溶剂会浮在水上面,反而扩大火场。下面介绍化学实验室必备的几种灭火器材:

①沙箱 将干燥沙子贮于容器中备用,灭火时,将沙子撒在着火处。干沙对扑灭金属起火特别安全有效。平时经常保持沙箱干燥,切勿将火柴梗、玻璃管、纸屑等杂物随手丢入其中。

②二氧化碳灭火器 是化学实验室最常使用、也是最安全的一种灭火器。其钢瓶内贮有CO2气体。使用时,一手提灭火器,一手握在喷CO2的喇叭筒的把手上,打开开关,即有CO2喷出。应注意,喇叭筒上的温度会随着喷出的CO2气压的骤降而骤降,故手不能握在喇叭筒上,否则手会严重冻伤。CO2无毒害,使用后干净无污染。特别适用于油脂和电器起火,但不能用于扑灭金属着火。

3.灭火方法

一旦失火,首先采取措施防止火势蔓延,应立即熄灭附近所有火源,切断电源,移开易燃易爆物品。并视火势大小,采取不同的扑灭方法。

①对在容器中(如烧杯、烧瓶,热水漏斗等)发生的局部小火,可用湿抹布盖灭。

②有机溶剂在桌面或地面上蔓延燃烧时,不得用水冲,直接用干粉灭火器。③若衣服着火,切勿慌张奔跑,以免风助火势。化纤织物最好立即脱除。一般小火可用湿抹布包裹使火熄灭。若火势较大,可就近用水龙头浇灭。必要时可就地卧倒打滚,一方面防止火焰烧向头部,另外在地上压住着火处,使其熄火。

二、防爆

1.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的原因大致如下: ①随便混合化学药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混合物在受热、摩擦或撞击时会发生爆炸。

②在密闭体系中进行蒸馏、回流等加热操作。③反应过于激烈而失去控制。

④易燃易爆气体如氢气,乙炔,有机蒸气等大量逸入空气,引起爆燃。2.爆炸的毁坏力极大,必须严格加以防范。凡有爆炸危险的实验,在教材中必有具体的安全指导,应严格执行。此外,平时应该遵守以下各点:

①取出的试剂药品不得随便倒回贮备瓶中,也不能随手倾入垃圾桶,按规定处理。

②在使用易燃、易爆气体时,如氢气、乙炔等,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并不得在其附近使用明火。

三、防中毒和化学灼伤 1.化学药品的毒性

化学药品的危险性除了易燃易爆外,还在于它们具有腐蚀性、刺激性、对人体的毒性,特别是致癌性。使用不慎会造成中毒或化学灼伤事故。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机化合物,其中绝大多数对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害。

2.化学中毒的原因和症状

化学中毒主要是由下列原因引起的: ① 由呼吸道吸入有毒物质的蒸气。② 有毒药品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③ 吃进被有毒物质污染的食物或饮料,品尝或误食有毒药品。

3.中毒急救

实验中若感觉咽喉灼痛、嘴唇脱色,胃部痉挛或恶心呕吐、心悸头晕等症状时,则可能系中毒所致。视中毒原因施,以下述急救后,立即送医院治疗,不得延误。(a)固体或液体毒物中毒 有毒物质尚在嘴里的立即吐掉,用大量水漱口。误食碱者,先饮大量水再喝些牛奶。误食酸者,先喝水,再服Mg(OH)2乳剂,最后饮些牛奶。不要用催吐药,也不要服用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重金属盐中毒者,喝一杯含有几克MgSO4的水溶液,立即就医。不要服催吐药,以免引起危险或使病情复杂化。(b)吸入气体或蒸气中毒者 立即转移至室外,解开衣领和钮扣,呼吸新鲜空气。对休克者应施以人工呼吸,但不要用口对口法。立即送医院急救。

4.化学灼伤事故的预防

化学灼伤则是因为皮肤直接接触强腐蚀性物质、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如浓酸、浓碱等引起的局部外伤。预防措施如下:

①最重要的是保护好眼睛!在化学实验室里应该一直配戴护目镜(平光玻璃或有机玻璃眼镜),防止眼睛受刺激性气体薰染,防止任何化学药品特别是强酸、强碱、玻璃屑等异物进入眼内。

②禁止用手直接取用任何化学药品,使用毒品时除用药匙、量器外必须配戴橡皮手套,实验后马上清洗仪器用具,立即用肥皂洗手。

③尽量避免吸入任何药品和溶剂蒸气。处理具有刺激性的,恶臭的和有毒的化学药品时,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通风橱开启后,不要把头伸入橱内,并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

④禁止口吸吸管移取浓酸、浓碱,有毒液体,应该用吸耳球吸取。禁止冒险品尝药品试剂,不得用鼻子直接嗅气体,而是用手向鼻孔扇入少量气体。

⑤不要用乙醇等有机溶剂擦洗溅在皮肤上的药品,这种做法反而增加皮肤对药品的吸收速度。

⑥ 实验室里禁止吸烟进食,禁止赤膊穿拖鞋。5.化学灼伤的急救

①眼睛灼伤或掉进异物

一旦眼内溅入任何化学药品,立即用大量水缓缓彻底冲洗。实验室内应备有 专用洗眼水龙头(洗眼器)。洗眼时要保持眼皮张开,可由他人帮助翻开眼睑,持续冲洗15分钟。忌用稀酸中和溅入眼内的碱性物质,反之亦然。对因溅入碱金属、溴、磷、浓酸、浓碱或其它刺激性物质的眼睛灼伤者,急救后必须迅速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玻璃屑进入眼睛内是比较危险的。这时要尽量保持平静,绝不可用手揉擦,也不要试图让别人取出碎屑,尽量不要转动眼球,可任其流泪,有时碎屑会随泪水流出。用纱布,轻轻包住眼睛后,迅速将伤者急送医院处理。

若系木屑、尘粒等异物,可由他人翻开眼睑,用消毒棉签轻轻取出异物,或任其流泪,待异物排出后,再滴入几滴鱼肝油。

②皮肤灼伤 a.酸灼伤

先用大量水冲洗,以免深度受伤,再用稀NaHCO3溶液或稀氨水浸洗,最后用水洗。

b.碱灼伤

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硼酸溶液浸洗,最后用水洗。在受上述灼伤后,若创面起水泡,均不宜把水泡挑破。

c.烫伤、割伤等外伤 在切割玻管或向木塞、橡皮塞中插入温度计、玻管等物品肘最容易发生割伤。玻璃质脆易碎,对任何玻璃制品都不得用力挤压或造成张力。在将玻管、温度计插入塞中时,塞上的孔径与玻管的粗细要吻合。管壁上用几滴水或甘油润湿后,用布包住用力部位轻轻旋入,切不可用猛力强行连接。

外伤急救方法如下:

烫伤:一旦被火焰、蒸气、红热的玻璃、铁器等烫伤时,立即将伤处用大量水冲淋或浸泡,以迅速降温避免深度烧伤。若起水泡不宜挑破,用纱布包扎后送医院治疗。对轻微烫伤,可在伤处涂些鱼肝油或烫伤油膏或万花油后包扎。

割伤:先取出伤口处的玻璃碎屑等异物,用水洗净伤口,挤出一点血,涂上红汞水后用消毒纱布包扎。也可在洗净的伤口上贴上“创口贴”,可立即止血,且易愈合。若严重割伤大量出血时,应先止血,让伤者平卧,抬高出血部位,压住附近动脉,或用绷带盖住伤口直接施压,若绷带被血浸透,不要换掉,再盖上一块施压,即送医院治疗。

6.实验室医药箱

医药箱内一般有下列急救药品和器具。

①医用酒精、碘酒、红药水、紫药水、止血粉,创口贴、烫伤油膏(或万花油)、鱼肝油,1%硼酸溶液或2%醋酸溶液,1%碳酸氢钠溶液、20%硫代硫酸钠溶液等。

②医用镊子、剪刀,纱布,药棉、棉签,绷带等。

医药箱专供急救用,不允许随便挪动,平时不得动用其中器具。

四、安全用电

在化学实验室,经常使用电学仪表、仪器,应用交流电源进行实验。本节简单介绍使用交流电源的基本常识,以利安全用电。

1.保险丝

在实验室中,经常使用单相220V的交流电,有时也用到三相电。任何导线或电器设备都有规定的额定电流值(即允许长期通过而不致过度发热的最大电流值),当负荷过大或发生短路时,通过电流超过了额定电流,则会发热过度,致 使电器设备绝缘损坏和设备烧坏,甚至引起电着火。为了安全用电,从外电路引入电源时,必须先经过能耐一定电流的适当型号的保险丝。

2.安全用电

人体若通过50Hz 25mA以上的交流电时会发生呼吸困难,100mA以上则会致死。因此,安全用电非常重要,在实验室用电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下的操作规程。

①防止触电

a.不能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器。

b.所有电源的裸露部分都应有绝缘装置。

c.已损坏的接头、插座、插头或绝缘不良的电线应及时更换。

d.必须先接好线路再插上电源,实验结束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e.如遇人触电,应切断电源后再行处理。②防止着火

a.保险丝型号与实验室允许的电流量必须相配。b.负荷大的电器应接较粗的电线。

c.生锈的仪器或接触不良处,应及时处理,以免产生电火花。d.如遇电线走火,切勿用水或导电的酸碱泡沫灭火器灭火。应立即切断电源,用沙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③防止短路

电路中各接点要牢固,电路元件二端接头不能直接接触,以免烧坏仪器或产生触电、着火等事故。

④实验开始以前,应先由教师检查线路,经同意后,方可插上电源。

⑤若仪器有漏电现象,则可将仪器外壳接上地线,仪器即可安全使用。但应注意,若仪器内部和外壳形成短路而造成严重漏电者(可以用万用电表测量仪器外壳的对地电压),应立即检查修理。此时如接上地线使用仪器,则会产生很大的电流而烧坏保险丝或出现更为严重的事故。

五、化学实验室“三废”的处理方法

实验室“三废”通常指实验过程所产生的一些废气、废液、废渣。这些废弃物中许多是有毒有害物质, 其中有些还是剧毒物质和强致癌物质, 虽然在数量与强度方面不及工业企业单位, 但是如果不进行处理而随意排放, 将会污染空气和水源, 造成环境污染, 危害人体健康, 甚至会影响实验分析结果。实验室也必须加强对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以下汇集一些实验室常见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1.一般原则

应根据实验室“三废”的特点, 对其进行分类收集、存放、集中处理。在实际工作中, 应科学选择实验研究技术路线、控制化学试剂使用量、采用替代物, 尽可能减少废物产生量, 减少污染。应本着适当处理、回收利用的原则, 来处理实验室“三废”。尽可能采用回收、固化以及焚烧等方法处理;处理方法简单, 易操作, 处理效率高, 不需要很多投资。

①废气

a.对少量的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设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稀释后排至室外, 通风管道应有一定高度,使排出的气体易被空气稀释。

b.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经过处理如吸收处理或与氧充分燃烧, 然后才能排到室外, 如氮、硫、磷等酸性氧化物气体, 可用导管通入碱液中, 使其被吸收后排出。②废液

a.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 密闭存放, 禁止混合贮存;容器要防渗漏, 防止挥发性气体逸出而污染环境;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和贮存时间, 且贮存时间不宜太长, 贮存数量不宜太多;存放地要有良好通风。剧毒、易燃、易爆药品的废液, 其贮存应按危险品管理规定办理。

b.一般废液可通过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排放。有机溶剂废液应根据其性质尽可能回收。对高浓度废酸、废碱液要经中和至近中性(pH = 6~9)时方可排放。

针对初中学生实验特别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1.进入实验室,除了课本、笔记、练习本、同步、笔、抹布,其他物品不经教师允许不准带入实验室。

2.进入实验室,要保持安静,分小组坐到指定的位置,不可打闹嬉戏,不能随意动用桌上仪器。必须在得到老师允许,没戴眼镜的带好护目镜和手套后,方可开始试验。

注意:点燃火柴时要摘掉手套,以免引燃。

3.未经允许,不要接触电源插座,更不能用湿手去触碰。

4.实验前,要认真倾听教师讲解的注意事项和正确操作要领,一定要按规定,本着节约和减少产生废液的原则,取用药品。用剩的药品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多数是废液缸)。

5.不能在实验室喝水吃东西,不能直接去闻气味,不能用手抓药品,更不可私自带走药品。

6.不可把杂物倒入或扔进水池,一般放入废液缸,实验台面保持洁净。

7.取用药品前,要先看标签,确认取用药品无误,方可实验。取用完毕,及时盖好瓶塞,标签朝外复位。

8.使用胶头滴管吸液后,不可导致或随意放在桌上,要先把剩余的捏入废液缸,及时吸取烧杯中的水清洗干净,放在洁净的烧杯内或实验架上。注意:滴瓶上的滴管无需刷洗。

9.加热前,要检查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少于1/4,也不得多于2/3。加热时,酒精灯要放在桌子中间,不可放在边上,长发女生要把头发束起,以免烧着头发。衣服也要小心。

10.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朝向无人处。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要先擦干,加热时试管夹从试管底往上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加热时,要用外焰,要先预热,以不烤到试管夹为原则,预热几下后,再对准药品处加热,也要顺着试管的方向来回移动试管加热。加热完,要放在试管架干燥的位置,以免遇冷水炸裂试管。11.刷洗试管时,用洁净烧杯接水刷洗。先倒废液于废液缸,再加水,振荡试管刷洗,不要碰到桌子边上以免打破,注意防止玻璃仪器划伤。12.水龙头要及时关闭,尤其注意没水时,也要确认已关闭。

篇6: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案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不同生物安全防护级别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和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5章以及6.1和6.2是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基础要求,需要时,适用于更高防护水平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以及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针对与感染动物饲养相关的实验室活动,本标准规定了对实验室内动物饲养设施和环境的基本要求。需要时,6.3和6.4适用于相应防护水平的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本标准适用于涉及生物因子操作的实验室。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气溶胶aerosols

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μm~100μm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2.2

事故

accident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以及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2.3

气锁

air

lock

具备机械送排风系统、整体消毒灭菌条件、化学喷淋(适用时)和压力可监控的气密室,其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2.4

生物因子biological

agents

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2.5

生物安全柜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BSC

具备气流控制及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的操作柜,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溶胶对操作者和环境的危害。

2.6

缓冲间

buffer

room

设置在被污染概率不同的实验室区域间的密闭室,需要时,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其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2.7

定向气流directional

airflow

特指从污染概率小区域流向污染概率大区域的受控制的气流。

2.8

危险

hazard

可能导致死亡、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2.9

危险识别

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存在的危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2.10

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过滤器)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

通常以0.3μm

微粒为测试物,在规定的条件下滤除效率高于99.97%的空气过滤器。

2.11

事件

incident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2.12

实验室

laboratory

涉及生物因子操作的实验室。

2.13

实验室生物安全

laboratory

biosafety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可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及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等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

2.14

实验室防护区

laboratory

containment

area

实验室的物理分区,该区域内生物风险相对较大,需对实验室的平面设计、围护结构的密闭性、气流,以及人员进入、个体防护等进行控制的区域。

2.15

材料安全数据单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MSDS

详细提供某材料的危险性和使用注意事项等信息的技术通报。

2.16

个体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

防止人员个体受到生物性、化学性或物理性等危险因子伤害的器材和用品。

2.17

风险risk

危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严重性的综合。

2.18

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是否可接受的全过程。

2.19

风险控制

risk

control

为降低风险而采取的综合措施。

3 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3.1 实验室应建立并维持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识别、风险评估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实验室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

3.1.1

当实验室活动涉及致病性生物因子时,实验室应进行生物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应考虑(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a)生物因子已知或未知的特性,如生物因子的种类、来源、传染性、传播途径、易感性、潜伏期、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致病性(包括急性与远期效应)、变异性、在环境中的稳定性、与其他生物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相关实验数据、流行病学资料、预防和治疗方案等;

b)适用时,实验室本身或相关实验室已发生的事故分析;

c)实验室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过程中的风险(不限于生物因素),包括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和可能涉及的人员(如:合同方人员)的活动;

d)设施、设备等相关的风险;

e)适用时,实验动物相关的风险;

f)人员相关的风险,如身体状况、能力、可能影响工作的压力等;

g)意外事件、事故带来的风险;

h)被误用和恶意使用的风险;

i)风险的范围、性质和时限性;

j)危险发生的概率评估;

k)可能产生的危害及后果分析;

l)确定可接受的风险;

m)适用时,消除、减少或控制风险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及采取措施后残余风险或新带来风险的评估;

n)适用时,运行经验和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适应程度评估;

o)适用时,应急措施及预期效果评估;

p)适用时,为确定设施设备要求、识别培训需求、开展运行控制提供的输入信息;

q)适用时,降低风险和控制危害所需资料、资源(包括外部资源)的评估;

r)对风险、需求、资源、可行性、适用性等的综合评估。

3.1.2

应事先对所有拟从事活动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对化学、物理、辐射、电气、水灾、火灾、自然灾害等的风险进行评估。

3.1.3

风险评估应由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不限于本机构内部的人员)进行。

3.1.4

应记录风险评估过程,风险评估报告应注明评估时间、编审人员和所依据的法规、标准、研究报告、权威资料、数据等。

3.1.5

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或对风险评估报告复审,评估的周期应根据实验室活动和风险特征而确定。

3.1.6

开展新的实验室活动或欲改变经评估过的实验室活动(包括相关的设施、设备、人员、活动范围、管理等),应事先或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3.1.7

操作超常规量或从事特殊活动时,实验室应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其生物安全防护要求,适用时,应经过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3.1.8

当发生事件、事故等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3.1.9

当相关政策、法规、标准等发生改变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3.1.10

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时宜首先考虑消除危险源(如果可行),然后再考虑降低风险(降低潜在伤害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程度),最后考虑采用个体防护装备。

3.1.11

危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过程不仅适用于实验室、设施设备的常规运行,而且适用于对实验室、设施设备进行清洁、维护或关停期间。

3.1.12

除考虑实验室自身活动的风险外,还应考虑外部人员活动、使用外部提供的物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风险。

3.1.13

实验室应有机制监控其所要求的活动,以确保相关要求及时并有效地得以实施。

3.2实验室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活动的复杂程度决定于实验室所存在危险的特性,适用时,实验室不一定需要复杂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活动。

3.3风险评估报告应是实验室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的依据。

3.4风险评估所依据的数据及拟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安全操作规程等应以国家主管部门和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机构或行业权威机构发布的指南、标准等为依据;任何新技术在使用前应经过充分验证,适用时,应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3.5风险评估报告应得到实验室所在机构生物安全主管部门的批准;对未列入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生物因子的风险评估报告,适用时,应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4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级

4.1

根据对所操作生物因子采取的防护措施,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防护水平最低,四级防护水平最高。依据国家相关规定:

a)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一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b)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二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c)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三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d)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四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4.2

以BSL-1、BSL-2、BSL-3、BSL-4(bio-safety

level,BSL)表示仅从事体外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4.3

以ABSL-1、ABSL-2、ABSL-3、ABSL-4(animal

bio-safety

level,ABSL)表示包括从事动物活体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4.4

根据实验活动的差异、采用的个体防护装备和基础隔离设施的不同,实验室分以下情况:

4.4.1

操作通常认为非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

4.4.2

可有效利用安全隔离装置(如:生物安全柜)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

4.4.3

不能有效利用安全隔离装置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

4.4.4

利用具有生命支持系统的正压服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

4.5应依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实验室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

5.1

实验室选址、设计和建造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和建设主管部门等的规定和要求。

5.2

实验室的防火和安全通道设置应符合国家的消防规定和要求,同时应考虑生物安全的特殊要求;必要时,应事先征询消防主管部门的建议。

5.3

实验室的安全保卫应符合国家相关部门对该类设施的安全管理规定和要求。

5.4

实验室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等应符合国家相关部门对该类产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规定和要求。

5.5

实验室的设计应保证对生物、化学、辐射和物理等危险源的防护水平控制在经过评估的可接受程度,为关联的办公区和邻近的公共空间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及防止危害环境。

5.6

实验室的走廊和通道应不妨碍人员和物品通过。

5.7

应设计紧急撤离路线,紧急出口应有明显的标识。

5.8

房间的门根据需要安装门锁,门锁应便于内部快速打开。

5.9

需要时(如:正当操作危险材料时),房间的入口处应有警示和进入限制。

5.10应评估生物材料、样本、药品、化学品和机密资料等被误用、被偷盗和被不正当使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物理防范措施。

5.11应有专门设计以确保存储、转运、收集、处理和处置危险物料的安全。

5.12

实验室内温度、湿度、照度、噪声和洁净度等室内环境参数应符合工作要求和卫生等相关要求。

5.13

实验室设计还应考虑节能、环保及舒适性要求,应符合职业卫生要求和人机工效学要求。

5.14

实验室应有防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进入的措施。

5.15

动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设施还应考虑对动物呼吸、排泄、毛发、抓咬、挣扎、逃逸、动物实验(如:染毒、医学检查、取样、解剖、检验等)、动物饲养、动物尸体及排泄物的处置等过程产生的潜在生物危险的防护。

5.16

应根据动物的种类、身体大小、生活习性、实验目的等选择具有适当防护水平的、适用于动物的饲养设施、实验设施、消毒灭菌设施和清洗设施等。

5.17

不得循环使用动物实验室排出的空气。

5.18

动物实验室的设计,如:空间、进出通道、解剖室、笼具等应考虑动物实验及动物福利的要求。

5.19

适用时,动物实验室还应符合国家实验动物饲养设施标准的要求。

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

6.1

BSL-1实验室

6.1.1

实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并可锁闭,门锁及门的开启方向应不妨碍室内人员逃生。

6.1.2

应设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实验室的出口处。

6.1.3

在实验室门口处应设存衣或挂衣装置,可将个人服装与实验室工作服分开放置。

6.1.4

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灭菌剂的腐蚀。地面应平整、防滑,不应铺设地毯。

6.1.5

实验室台柜和座椅等应稳固,边角应圆滑。

6.1.6

实验室台柜等和其摆放应便于清洁,实验台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和坚固。

6.1.7

实验室应有足够的空间和台柜等摆放实验室设备和物品。

6.1.8

应根据工作性质和流程合理摆放实验室设备、台柜、物品等,避免相互干扰、交叉污染,并应不妨碍逃生和急救。

6.1.9

实验室可以利用自然通风。如果采用机械通风,应避免交叉污染。

6.1.10

如果有可开启的窗户,应安装可防蚊虫的纱窗。

6.1.11

实验室内应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强光。

6.1.12

若操作刺激或腐蚀性物质,应在30m

内设洗眼装置,必要时应设紧急喷淋装置。

6.1.13

若操作有毒、刺激性、放射性挥发物质,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配备适当的负压排风柜。

6.1.14

若使用高毒性、放射性等物质,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设备和个体防护装备,应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6.1.15

若使用高压气体和可燃气体,应有安全措施,应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6.1.16

应设应急照明装置。

6.1.17

应有足够的电力供应。

6.1.18

应有足够的固定电源插座,避免多台设备使用共同的电源插座。应有可靠的接地系统,应在关键节点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或监测报警装置。

6.1.19

供水和排水管道系统应不渗漏,下水应有防回流设计。

6.1.20

应配备适用的应急器材,如消防器材、意外事故处理器材、急救器材等。

6.1.21

应配备适用的通讯设备。

6.1.22

必要时,应配备适当的消毒灭菌设备。

6.2

BSL-2实验室

6.2.1

适用时,应符合6.1的要求。

6.2.2

实验室主入口的门、放置生物安全柜实验间的门应可自动关闭;实验室主入口的门应有进入控制措施。

6.2.3

实验室工作区域外应有存放备用物品的条件。

6.2.4

应在实验室工作区配备洗眼装置。

6.2.5

应在实验室或其所在的建筑内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或其他适当的消毒灭菌设备,所配备的消毒灭菌设备应以风险评估为依据。

6.2.6

应在操作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实验间内配备生物安全柜。

6.2.7

应按产品的设计要求安装和使用生物安全柜。如果生物安全柜的排风在室内循环,室内应具备通风换气的条件;如果使用需要管道排风的生物安全柜,应通过独立于建筑物其他公共通风系统的管道排出。

6.2.8

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必要时,重要设备(如: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冰箱等)应配置备用电源。

6.3

BSL-3实验室

6.3.1

平面布局

6.3.1.1

实验室应明确区分辅助工作区和防护区,应在建筑物中自成隔离区或为独立建筑物,应有出入控制。

6.3.1.2

防护区中直接从事高风险操作的工作间为核心工作间,人员应通过缓冲间进入核心工作间。

6.3.1.3

适用于4.4.1的实验室辅助工作区应至少包括监控室和清洁衣物更换间;防护区应至少包括缓冲间(可兼作脱防护服间)及核心工作间。

6.3.1.4

适用于4.4.2的实验室辅助工作区应至少包括监控室、清洁衣物更换间和淋浴间;防护区应至少包括防护服更换间、缓冲间及核心工作间。

6.3.1.5

适用于4.4.2的实验室核心工作间不宜直接与其他公共区域相邻。

6.3.1.6

如果安装传递窗,其结构承压力及密闭性应符合所在区域的要求,并具备对传递窗内物品进行消毒灭菌的条件。必要时,应设置具备送排风或自净化功能的传递窗,排风应经HEPA过滤器过滤后排出。

6.3.2

围护结构

6.3.2.1

围护结构(包括墙体)应符合国家对该类建筑的抗震要求和防火要求。

6.3.2.2天花板、地板、墙间的交角应易清洁和消毒灭菌。

6.3.2.3实验室防护区内围护结构的所有缝隙和贯穿处的接缝都应可靠密封。

6.3.2.4

实验室防护区内围护结构的内表面应光滑、耐腐蚀、防水,以易于清洁和消毒灭菌。

6.3.2.5

实验室防护区内的地面应防渗漏、完整、光洁、防滑、耐腐蚀、不起尘。

6.3.2.6

实验室内所有的门应可自动关闭,需要时,应设观察窗;门的开启方向不应妨碍逃生。

6.3.2.7

实验室内所有窗户应为密闭窗,玻璃应耐撞击、防破碎。

6.3.2.8

实验室及设备间的高度应满足设备的安装要求,应有维修和清洁空间。

6.3.2.9

在通风空调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采用烟雾测试等目视方法检查实验室防护区内围护结构的严密性时,所有缝隙应无可见泄漏(参见附录A)。

6.3.3

通风空调系统

6.3.3.1

应安装独立的实验室送排风系统,应确保在实验室运行时气流由低风险区向高风险区流动,同时确保实验室空气只能通过HEPA过滤器过滤后经专用的排风管道排出。

6.3.3.2

实验室防护区房间内送风口和排风口的布置应符合定向气流的原则,利于减少房间内的涡流和气流死角;送排风应不影响其他设备(如:

II级生物安全柜)的正常功能。

6.3.3.3

不得循环使用实验室防护区排出的空气。

6.3.3.4

应按产品的设计要求安装生物安全柜和其排风管道,可以将生物安全柜排出的空气排入实验室的排风管道系统。

6.3.3.5

实验室的送风应经过HEPA过滤器过滤,宜同时安装初效和中效过滤器。

6.3.3.6

实验室的外部排风口应设置在主导风的下风向(相对于送风口),与送风口的直线距离应大于12

m,应至少高出本实验室所在建筑的顶部2

m,应有防风、防雨、防鼠、防虫设计,但不应影响气体向上空排放。

6.3.3.7

HEPA过滤器的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靠近送风管道在实验室内的送风口端和排风管道在实验室内的排风口端。

6.3.3.8

应可以在原位对排风HEPA过滤器进行消毒灭菌和检漏(参见附录A)。

6.3.3.9

如在实验室防护区外使用高效过滤器单元,其结构应牢固,应能承受2500

Pa的压力;高效过滤器单元的整体密封性应达到在关闭所有通路并维持腔室内的温度在设计范围上限的条件下,若使空气压力维持在1000

Pa时,腔室内每分钟泄漏的空气量应不超过腔室净容积的0.1%。

6.3.3.10

应在实验室防护区送风和排风管道的关键节点安装生物型密闭阀,必要时,可完全关闭。应在实验室送风和排风总管道的关键节点安装生物型密闭阀,必要时,可完全关闭。

6.3.3.11

生物型密闭阀与实验室防护区相通的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应牢固、易消毒灭菌、耐腐蚀、抗老化,宜使用不锈钢管道;管道的密封性应达到在关闭所有通路并维持管道内的温度在设计范围上限的条件下,若使空气压力维持在500

Pa时,管道内每分钟泄漏的空气量应不超过管道内净容积的0.2%。

6.3.3.12

应有备用排风机。应尽可能减少排风机后排风管道正压段的长度,该段管道不应穿过其他房间。

6.3.3.13

不应在实验室防护区内安装分体空调。

6.3.4

供水与供气系统

6.3.4.1

应在实验室防护区内的实验间的靠近出口处设置非手动洗手设施;如果实验室不具备供水条件,则应设非手动手消毒灭菌装置。

6.3.4.2

应在实验室的给水与市政给水系统之间设防回流装置。

6.3.4.3

进出实验室的液体和气体管道系统应牢固、不渗漏、防锈、耐压、耐温(冷或热)、耐腐蚀。应有足够的空间清洁、维护和维修实验室内暴露的管道,应在关键节点安装截止阀、防回流装置或HEPA过滤器等。

6.3.4.4

如果有供气(液)罐等,应放在实验室防护区外易更换和维护的位置,安装牢固,不应将不相容的气体或液体放在一起。

6.3.4.5

如果有真空装置,应有防止真空装置的内部被污染的措施;不应将真空装置安装在实验场所之外。

6.3.5

污物处理及消毒灭菌系统

6.3.5.1

应在实验室防护区内设置生物安全型高压蒸汽灭菌器。宜安装专用的双扉高压灭菌器,其主体应安装在易维护的位置,与围护结构的连接之处应可靠密封。

6.3.5.2

对实验室防护区内不能高压灭菌的物品应有其他消毒灭菌措施。

6.3.5.3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安装位置不应影响生物安全柜等安全隔离装置的气流。

6.3.5.4

如果设置传递物品的渡槽,应使用强度符合要求的耐腐蚀性材料,并方便更换消毒灭菌液。

6.3.5.5

淋浴间或缓冲间的地面液体收集系统应有防液体回流的装置。

6.3.5.6

实验室防护区内如果有下水系统,应与建筑物的下水系统完全隔离;下水应直接通向本实验室专用的消毒灭菌系统。

6.3.5.7

所有下水管道应有足够的倾斜度和排量,确保管道内不存水;管道的关键节点应按需要安装防回流装置、存水弯(深度应适用于空气压差的变化)或密闭阀门等;下水系统应符合相应的耐压、耐热、耐化学腐蚀的要求,安装牢固,无泄漏,便于维护、清洁和检查。

6.3.5.8

应使用可靠的方式处理处置污水(包括污物),并应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以确保达到排放要求。

6.3.5.9

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适当处理实验室辅助区的污水,并应监测,以确保排放到市政管网之前达到排放要求。

6.3.5.10

可以在实验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或其他适用的消毒灭菌装置。

6.3.5.11

应具备对实验室防护区及与其直接相通的管道进行消毒灭菌的条件。

6.3.5.12

应具备对实验室设备和安全隔离装置(包括与其直接相通的管道)进行消毒灭菌的条件。

6.3.5.13

应在实验室防护区内的关键部位配备便携的局部消毒灭菌装置(如:消毒喷雾器等),并备有足够的适用消毒灭菌剂。

6.3.6

电力供应系统

6.3.6.1

电力供应应满足实验室的所有用电要求,并应有冗余。

6.3.6.2

生物安全柜、送风机和排风机、照明、自控系统、监视和报警系统等应配备不间断备用电源,电力供应应至少维持30

min。

6.3.6.3

应在安全的位置设置专用配电箱。

6.3.7

照明系统

6.3.7.1

实验室核心工作间的照度应不低于350

lx,其他区域的照度应不低于200

lx,宜采用吸顶式防水洁净照明灯。

6.3.7.2

应避免过强的光线和光反射。

6.3.7.3

应设不少于30min的应急照明系统。

6.3.8

自控、监视与报警系统

6.3.8.1

进入实验室的门应有门禁系统,应保证只有获得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实验室。

6.3.8.2

需要时,应可立即解除实验室门的互锁;应在互锁门的附近设置紧急手动解除互锁开关。

6.3.8.3

核心工作间的缓冲间的入口处应有指示核心工作间工作状态的装置(如:文字显示或指示灯),必要时,应同时设置限制进入核心工作间的连锁机制。

6.3.8.4

启动实验室通风系统时,应先启动实验室排风,后启动实验室送风;关停时,应先关闭生物安全柜等安全隔离装置和排风支管密闭阀,再关实验室送风及密闭阀,后关实验室排风及密闭阀。

6.3.8.5

当排风系统出现故障时,应有机制避免实验室出现正压和影响定向气流。

6.3.8.6

当送风系统出现故障时,应有机制避免实验室内的负压影响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影响生物安全柜等安全隔离装置的正常功能和围护结构的完整性。

6.3.8.7

应通过对可能造成实验室压力波动的设备和装置实行连锁控制等措施,确保生物安全柜、负压排风柜(罩)等局部排风设备与实验室送排风系统之间的压力关系和必要的稳定性,并应在启动、运行和关停过程中保持有序的压力梯度。

6.3.8.8

应设装置连续监测送排风系统HEPA过滤器的阻力,需要时,及时更换HEPA过滤器。

6.3.8.9

应在有负压控制要求的房间入口的显著位置,安装显示房间负压状况的压力显示装置和控制区间提示。

6.3.8.10

中央控制系统应可以实时监控、记录和存储实验室防护区内有控制要求的参数、关键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应能监控、记录和存储故障的现象、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应可以随时查看历史记录。

6.3.8.11

中央控制系统的信号采集间隔时间应不超过1min,各参数应易于区分和识别。

6.3.8.12

中央控制系统应能对所有故障和控制指标进行报警,报警应区分一般报警和紧急报警。

6.3.8.13

紧急报警应为声光同时报警,应可以向实验室内外人员同时发出紧急警报;应在实验室核心工作间内设置紧急报警按钮。

6.3.8.14

应在实验室的关键部位设置监视器,需要时,可实时监视并录制实验室活动情况和实验室周围情况。监视设备应有足够的分辨率,影像存储介质应有足够的数据存储容量。

6.3.9

实验室通讯系统

6.3.9.1实验室防护区内应设置向外部传输资料和数据的传真机或其他电子设备。

6.3.9.2

监控室和实验室内应安装语音通讯系统。如果安装对讲系统,宜采用向内通话受控、向外通话非受控的选择性通话方式。

6.3.9.3

通讯系统的复杂性应与实验室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

6.3.10

参数要求

6.3.10.1

实验室的围护结构应能承受送风机或排风机异常时导致的空气压力载荷。

6.3.10.2

适用于4.4.1的实验室核心工作间的气压(负压)与室外大气压的压差值应不小于30Pa,与相邻区域的压差(负压)应不小于10Pa;适用于4.4.2的实验室的核心工作间的气压(负压)与室外大气压的压差值应不小于40Pa,与相邻区域的压差(负压)应不小于15Pa。

6.3.10.3

实验室防护区各房间的最小换气次数应不小于12次/h

6.3.10.4

实验室的温度宜控制在18℃~26℃范围内。

6.3.10.5

正常情况下,实验室的相对湿度宜控制在30%~70%范围内;消毒状态下,实验室的相对湿度应能满足消毒灭菌的技术要求。

6.3.10.6

在安全柜开启情况下,核心工作间的噪声应不大于68dB(A)。

6.3.10.7

实验室防护区的静态洁净度应不低于8级水平。

6.4

BSL-4实验室

6.4.1

适用时,应符合6.3的要求。

6.4.2

实验室应建造在独立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物中独立的隔离区域内。应有严格限制进入实验室的门禁措施,应记录进入人员的个人资料、进出时间、授权活动区域等信息;对与实验室运行相关的关键区域也应有严格和可靠的安保措施,避免非授权进入。

6.4.3

实验室的辅助工作区应至少包括监控室和清洁衣物更换间。适用于4.4.2的实验室防护区应至少包括防护走廊、内防护服更换间、淋浴间、外防护服更换间和核心工作间,外防护服更换间应为气锁。

6.4.4

适用于4.4.4的实验室的防护区应包括防护走廊、内防护服更换间、淋浴间、外防护服更换间、化学淋浴间和核心工作间。化学淋浴间应为气锁,具备对专用防护服或传递物品的表面进行清洁和消毒灭菌的条件,具备使用生命支持供气系统的条件。

6.4.5

实验室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应尽量远离建筑外墙;实验室的核心工作间应尽可能设置在防护区的中部。

6.4.6

应在实验室的核心工作间内配备生物安全型高压灭菌器;如果配备双扉高压灭菌器,其主体所在房间的室内气压应为负压,并应设在实验室防护区内易更换和维护的位置。

6.4.7

如果安装传递窗,其结构承压力及密闭性应符合所在区域的要求;需要时,应配备符合气锁要求的并具备消毒灭菌条件的传递窗。

6.4.8

实验室防护区围护结构的气密性应达到在关闭受测房间所有通路并维持房间内的温度在设计范围上限的条件下,当房间内的空气压力上升到500Pa后,20

min内自然衰减的气压小于250Pa。

6.4.9

符合4.4.4要求的实验室应同时配备紧急支援气罐,紧急支援气罐的供气时间应不少于60min/人。

6.4.10

生命支持供气系统应有自动启动的不间断备用电源供应,供电时间应不少于60min。

6.4.11

供呼吸使用的气体的压力、流量、含氧量、温度、湿度、有害物质的含量等应符合职业安全的要求。

6.4.12

生命支持系统应具备必要的报警装置。

6.4.13

实验室防护区内所有区域的室内气压应为负压,实验室核心工作间的气压(负压)与室外大气压的压差值应不小于60Pa,与相邻区域的压差(负压)应不小于25Pa。

6.4.14

适用于4.4.2的实验室,应在Ⅲ级生物安全柜或相当的安全隔离装置内操作致病性生物因子;同时应具备与安全隔离装置配套的物品传递设备以及生物安全型高压蒸汽灭菌器。

6.4.15

实验室的排风应经过两级HEPA过滤器处理后排放。

6.4.16

应可以在原位对送风HEPA过滤器进行消毒灭菌和检漏。

6.4.17

实验室防护区内所有需要运出实验室的物品或其包装的表面应经过可靠消毒灭菌。

6.4.18

化学淋浴消毒灭菌装置应在无电力供应的情况下仍可以使用,消毒灭菌剂储存器的容量应满足所有情况下对消毒灭菌剂使用量的需求。

6.5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6.5.1

ABSL-1实验室

6.5.1.1

动物饲养间应与建筑物内的其他区域隔离。

6.5.1.2

动物饲养间的门应有可视窗,向里开;打开的门应能够自动关闭,需要时,可以锁上。

6.5.1.3

动物饲养间的工作表面应防水和易于消毒灭菌。

6.5.1.4

不宜安装窗户。如果安装窗户,所有窗户应密闭;需要时,窗户外部应装防护网。

6.5.1.5

围护结构的强度应与所饲养的动物种类相适应。

6.5.1.6

如果有地面液体收集系统,应设防液体回流装置,存水弯应有足够的深度。

6.5.1.7

不得循环使用动物实验室排出的空气。

6.5.1.8

应设置洗手池或手部清洁装置,宜设置在出口处。

6.5.1.9

宜将动物饲养间的室内气压控制为负压。

6.5.1.10

应可以对动物笼具清洗和消毒灭菌。

6.5.1.11

应设置实验动物饲养笼具或护栏,除考虑安全要求外还应考虑对动物福利的要求。

6.5.1.12

动物尸体及相关废物的处置设施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

6.5.2

ABSL-2实验室

6.5.2.1

适用时,应符合6.5.1的要求。

6.5.2.2

动物饲养间应在出入口处设置缓冲间。

6.5.2.3

应设置非手动洗手池或手部清洁装置,宜设置在出口处。

6.5.2.4

应在邻近区域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

6.5.2.5

适用时,应在安全隔离装置内从事可能产生有害气溶胶的活动;排气应经HEPA过滤器的过滤后排出。

6.5.2.6

应将动物饲养间的室内气压控制为负压,气体应直接排放到其所在的建筑物外。

6.5.2.7

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是否需要使用HEPA过滤器过滤动物饲养间排出的气体。

6.5.2.8

当不能满足6.5.2.5时,应使用HEPA过滤器过滤动物饲养间排出的气体。

6.5.2.9

实验室的外部排风口应至少高出本实验室所在建筑的顶部2

m,应有防风、防雨、防鼠、防虫设计,但不应影响气体向上空排放。

6.5.2.10

污水(包括污物)应消毒灭菌处理,并应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以确保达到排放要求。

6.5.3

ABSL-3实验室

6.5.3.1

适用时,应符合6.5.2的要求。

6.5.3.2

应在实验室防护区内设淋浴间,需要时,应设置强制淋浴装置。

6.5.3.3

动物饲养间属于核心工作间,如果有入口和出口,均应设置缓冲间。

6.5.3.4

动物饲养间应尽可能设在整个实验室的中心部位,不应直接与其他公共区域相邻。

6.5.3.5

适用于4.4.1实验室的防护区应至少包括淋浴间、防护服更换间、缓冲间及核心工作间。

当不能有效利用安全隔离装置饲养动物时,应根据进一步的风险评估确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

6.5.3.6

适用于4.4.3的动物饲养间的缓冲间应为气锁,并具备对动物饲养间的防护服或传递物品的表面进行消毒灭菌的条件。

6.5.3.7

适用于4.4.3的动物饲养间,应有严格限制进入动物饲养间的门禁措施(如:个人密码和生物学识别技术等)。

6.5.3.8

动物饲养间内应安装监视设备和通讯设备。

6.5.3.9

动物饲养间内应配备便携式局部消毒灭菌装置(如:消毒喷雾器等),并应备有足够的适用消毒灭菌剂。

6.5.3.10

应有装置和技术对动物尸体和废物进行可靠消毒灭菌。

6.5.3.11

应有装置和技术对动物笼具进行清洁和可靠消毒灭菌。

6.5.3.12

需要时,应有装置和技术对所有物品或其包装的表面在运出动物饲养间前进行清洁和可靠消毒灭菌。

6.5.3.13

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适当处理防护区内淋浴间的污水,并应对灭菌效果进行监测,以确保达到排放要求。

6.5.3.14

适用于4.4.3的动物饲养间,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其排出的气体是否需要经过两级HEPA过滤器的过滤后排出。

6.5.3.15

适用于4.4.3的动物饲养间,应可以在原位对送风HEPA过滤器进行消毒灭菌和检漏。

6.5.3.16

适用于4.4.1和4.4.2的动物饲养间的气压(负压)与室外大气压的压差值应不小于60Pa,与相邻区域的压差(负压)应不小于15Pa。

6.5.3.17

适用于4.4.3的动物饲养间的气压(负压)与室外大气压的压差值应不小于80Pa,与相邻区域的压差(负压)应不小于25Pa。

6.5.3.18

适用于4.4.3的动物饲养间及其缓冲间的气密性应达到在关闭受测房间所有通路并维持房间内的温度在设计范围上限的条件下,若使空气压力维持在250Pa时,房间内每小时泄漏的空气量应不超过受测房间净容积的10%。

6.5.3.19

在适用于4.4.3的动物饲养间从事可传染人的病原微生物活动时,应根据进一步的风险评估确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适用时,应经过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6.5.4

ABSL-4实验室

6.5.4.1

适用时,应符合6.5.3的要求。

6.5.4.2

淋浴间应设置强制淋浴装置。

6.5.4.3

动物饲养间的缓冲间应为气锁。

6.5.4.4

应有严格限制进入动物饲养间的门禁措施。

6.5.4.5

动物饲养间的气压(负压)与室外大气压的压差值应不小于100Pa;与相邻区域的压差(负压)应不小于25Pa。

6.5.4.6

动物饲养间及其缓冲间的气密性应达到在关闭受测房间所有通路并维持房间内的温度在设计范围上限的条件下,当房间内的空气压力上升到500Pa后,20

min内自然衰减的气压小于250Pa。

6.5.4.7

应有装置和技术对所有物品或其包装的表面在运出动物饲养间前进行清洁和可靠消毒灭菌。

6.5.5

对从事无脊椎动物操作实验室设施的要求

6.5.5.1

该类动物设施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应根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规定和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

6.5.5.2

如果从事某些节肢动物(特别是可飞行、快爬或跳跃的昆虫)的实验活动,应采取以下适用的措施(但不限于):

a)应通过缓冲间进入动物饲养间,缓冲间内应安装适用的捕虫器,并应在门上安装防节肢动物逃逸的纱网;

b)应在所有关键的可开启的门窗上安装防节肢动物逃逸的纱网;

c)应在所有通风管道的关键节点安装防节肢动物逃逸的纱网;应具备分房间饲养已感染和未感染节肢动物的条件;

d)应具备密闭和进行整体消毒灭菌的条件;

e)应设喷雾式杀虫装置;

f)应设制冷装置,需要时,可以及时降低动物的活动能力;

g)应有机制确保水槽和存水弯管内的液体或消毒灭菌液不干涸;

h)只要可行,应对所有废物高压灭菌;

i)应有机制监测和记录会飞、爬、跳跃的节肢动物幼虫和成虫的数量;

j)应配备适用于放置装蜱螨容器的油碟;

k)应具备带双层网的笼具以饲养或观察已感染或潜在感染的逃逸能力强的节肢动物;

l)应具备适用的生物安全柜或相当的安全隔离装置以操作已感染或潜在感染的节肢动物;

m)应具备操作已感染或潜在感染的节肢动物的低温盘;

n)需要时,应设置监视器和通讯设备。

6.5.5.3

是否需要其他措施,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

7 管理要求

7.1 组织和管理

7.1.1

实验室或其母体组织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从事相关活动的资格。

7.1.2

实验室所在的机构应设立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咨询、指导、评估、监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事宜。实验室负责人应至少是所在机构生物安全委员会有职权的成员。

7.1.3

实验室管理层应负责安全管理体系的设计、实施、维持和改进,应负责:

a)为实验室所有人员提供履行其职责所需的适当权力和资源;

b)建立机制以避免管理层和实验室人员受任何不利于其工作质量的压力或影响(如:财务、人事或其他方面的),或卷入任何可能降低其公正性、判断力和能力的活动;

c)制定保护机密信息的政策和程序;

d)明确实验室的组织和管理结构,包括与其他相关机构的关系;

e)规定所有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

f)安排有能力的人员,依据实验室人员的经验和职责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监督;

g)指定一名安全负责人,赋予其监督所有活动的职责和权力,包括制定、维持、监督实验室安全计划的责任,阻止不安全行为或活动的权力,直接向决定实验室政策和资源的管理层报告的权力;

h)指定负责技术运作的技术管理层,并提供可以确保满足实验室规定的安全要求和技术要求的资源;

i)指定每项活动的项目负责人,其负责制定并向实验室管理层提交活动计划、风险评估报告、安全及应急措施、项目组人员培训及健康监督计划、安全保障及资源要求;

j)指定所有关键职位的代理人。

7.1.4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应与实验室规模、实验室活动的复杂程度和风险相适应。

7.1.5

政策、过程、计划、程序和指导书等应文件化并传达至所有相关人员。实验室管理层应保证这些文件易于理解并可以实施。

7.1.6

安全管理体系文件通常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说明及操作规程、记录等文件,应有供现场工作人员快速使用的安全手册。

7.1.7

应指导所有人员使用和应用与其相关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及其实施要求,并评估其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7.2 管理责任

7.2.1

实验室管理层应对所有员工、来访者、合同方、社区和环境的安全负责。

7.2.2

应制定明确的准入政策并主动告知所有员工、来访者、合同方可能面临的风险。

7.2.3

应尊重员工的个人权利和隐私。

7.2.4

应为员工提供持续培训及继续教育的机会,保证员工可以胜任所分配的工作。

7.2.5

应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免疫计划、定期的健康检查和医疗保障。

7.2.6

应保证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体防护装备、材料等符合国家有关的安全要求,并定期检查、维护、更新,确保不降低其设计性能。

7.2.7

应为员工提供符合要求的适用防护用品和器材。

7.2.8

应为员工提供符合要求的适用实验物品和器材。

7.2.9

应保证员工不疲劳工作和不从事风险不可控制的或国家禁止的工作。

7.3 个人责任

7.3.1

应充分认识和理解所从事工作的风险。

7.3.2

应自觉遵守实验室的管理规定和要求。

7.3.3

在身体,状态许可的情况下,应接受实验室的免疫计划和其他的健康管理规定。

7.3.4

应按规定正确使用设施、设备和个体防护装备。

7.3.5

应主动报告可能不适于从事特定任务的个人状态。

7.3.6

不应因人事、经济等任何压力而违反管理规定。

7.3.7

有责任和义务避免因个人原因造成生物安全事件或事故。

7.3.8

如果怀疑个人受到感染,应立即报告。

7.3.9

应主动识别任何危险和不符合规定的工作,并立即报告。

7.4 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7.4.1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方针和目标

7.4.1.1在安全管理手册中应明确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方针和目标。安全管理的方针应简明扼要,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实验室遵守国家以及地方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承诺;

b)实验室遵守良好职业规范、安全管理体系的承诺;

c)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宗旨。

7.4.1.2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目标应包括实验室的工作范围、对管理活动和技术活动制定的安全指标,应明确、可考核。

7.4.1.3

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安全管理目标,并根据实验室活动的复杂性和风险程度定期评审安全管理目标和制定监督检查计划。

7.4.2

安全管理手册

7.4.2.1

应对组织结构、人员岗位及职责、安全及安保要求、安全管理体系、体系文件架构等进行规定和描述。安全要求不能低于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及标准的要求。

7.4.2.2

应明确规定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包括保证其所管人员遵守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责任。

7.4.2.3

应规定涉及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应以国家主管部门和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机构或行业权威机构发布的指南或标准等为依据,并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任何新技术在使用前应经过充分验证,适用时,应得到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7.4.3

程序文件

7.4.3.1

应明确规定实施具体安全要求的责任部门、责任范围、工作流程及责任人、任务安排及对操作人员能力的要求、与其他责任部门的关系、应使用的工作文件等。

7.4.3.2

应满足实验室实施所有的安全要求和管理要求的需要,工作流程清晰,各项职责得到落实。

7.4.4

说明及操作规程

7.4.4.1

应详细说明使用者的权限及资格要求、潜在危险、设施设备的功能、活动目的和具体操作步骤、防护和安全操作方法、应急措施、文件制定的依据等。

7.4.4.2

实验室应维持并合理使用实验室涉及的所有材料的最新安全数据单。

7.4.5

安全手册

7.4.5.1

应以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为依据,制定实验室安全手册(快速阅读文件);应要求所有员工阅读安全手册并在工作区随时可供使用;安全手册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紧急电话、联系人;

b)实验室平面图、紧急出口、撤离路线;

c)实验室标识系统;

d)生物危险;

e)化学品安全;

f)辐射;

g)机械安全;

h)电气安全;

i)低温、高热;

j)消防;

k)个体防护;

l)危险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m)事件、事故处理的规定和程序;

n)从工作区撤离的规定和程序。

7.4.5.2

安全手册应简明、易懂、易读,实验室管理层应至少每年对安全手册评审和更新。

7.4.6

记录

7.4.6.1

应明确规定对实验室活动进行记录的要求,至少应包括:记录的内容、记录的要求、记录的档案管理、记录使用的权限、记录的安全、记录的保存期限等。保存期限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法规或标准的要求。

7.4.6.2

实验室应建立对实验室活动记录进行识别、收集、索引、访问、存放、维护及安全处置的程序。

7.4.6.3

原始记录应真实并可以提供足够的信息,保证可追溯性。

7.4.6.4

对原始记录的任何更改均不应影响识别被修改的内容,修改人应签字和注明日期。

7.4.6.5

所有记录应易于阅读,便于检索。

7.4.6.6

记录可存储于任何适当的媒介,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规或标准的要求。

7.4.6.7

应具备适宜的记录存放条件,以防损坏、变质、丢失或未经授权的进入。

7.4.7

标识系统

7.4.7.1

实验室用于标示危险区、警示、指示、证明等的图文标识是管理体系文件的一部分,包括用于特殊情况下的临时标识,如“污染”、“消毒中”、“设备检修”等。

7.4.7.2

标识应明确、醒目和易区分。只要可行,应使用国际、国家规定的通用标识。

7.4.7.3

应系统而清晰地标示出危险区,且应适用于相关的危险。在某些情况下,宜同时使用标识和物理屏障标示出危险区。

7.4.7.4

应清楚地标示出具体的危险材料、危险,包括:生物危险、有毒有害、腐蚀性、辐射、刺伤、电击、易燃、易爆、高温、低温、强光、振动、噪声、动物咬伤、砸伤等;需要时,应同时提示必要的防护措施。

7.4.7.5

应在须验证或校准的实验室设备的明显位置注明设备的可用状态、验证周期、下次验证或校准的时间等信息。

7.4.7.6

实验室入口处应有标识,明确说明生物防护级别、操作的致病性生物因子、实验室负责人姓名、紧急联络方式和国际通用的生物危险符号;适用时,应同时注明其他危险。

7.4.7.7

实验室所有房间的出口和紧急撤离路线应有在无照明的情况下也可清楚识别的标识。

7.4.7.8

实验室的所有管道和线路应有明确、醒目和易区分的标识。

7.4.7.9

所有操作开关应有明确的功能指示标识,必要时,还应采取防止误操作或恶意操作的措施。

7.4.7.10

实验室管理层应负责定期(至少每12个月一次)评审实验室标识系统,需要时及时更新,以确保其适用现有的危险。

7.5 文件控制

7.5.1

实验室应对所有管理体系文件进行控制,制定和维持文件控制程序,确保实验室人员使用现行有效的文件。

7.5.2

应将受控文件备份存档,并规定其保存期限。文件可以用任何适当的媒介保存,不限定为纸张。

7.5.3

应有相应的程序以保证:

a)管理体系所有的文件应在发布前经过授权人员的审核与批准;

b)动态维持文件清单控制记录,并可以识别现行有效的文件版本及发放情况;

c)在相关场所只有现行有效的文件可供使用;

d)定期评审文件,需要修订的文件经授权人员审核与批准后及时发布;

e)及时撤掉无效或已废止的文件,或可以确保不误用;

f)适当标注存留或归档的已废止文件,以防误用。

7.5.4

如果实验室的文件控制制度允许在换版之前对文件手写修改,应规定修改程序和权限。修改之处应有清晰的标注、签署并注明日期。被修改的文件应按程序及时发布。

7.5.5

应制定程序规定如何更改和控制保存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

7.5.6

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具备唯一识别性,文件中应包括以下信息:

a)标题;

b)文件编号、版本号、修订号;

c)页数;

d)生效日期;

e)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

f)参考文献或编制依据。

7.6 安全计划

7.6.1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应负责制定安全计划,安全计划应经过管理层的审核与批准。需要时,实验室安全计划应包括(不限于):

a)实验室工作安排的说明和介绍;

b)安全和健康管理目标;

c)风险评估计划;

d)程序文件与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与定期评审计划;

e)人员教育、培训及能力评估计划;

f)实验室活动计划;

g)设施设备校准、验证和维护计划;

h)危险物品使用计划;

i)消毒灭菌计划;

j)废物处置计划;

k)设备淘汰、购置、更新计划;

l)演习计划(包括泄漏处理、人员意外伤害、设施设备失效、消防、应急预案等);

m)监督及安全检查计划(包括核查表);

n)人员健康监督及免疫计划;

o)审核与评审计划;

p)持续改进计划;

q)外部供应与服务计划;

r)行业最新进展跟踪计划;

s)与生物安全委员会相关的活动计划。

7.7 安全检查

7.7.1

实验室管理层应负责实施安全检查,每年应至少根据管理体系的要求系统性地检查一次,对关键控制点可根据风险评估报告适当增加检查频率,以保证:

a)设施设备的功能和状态正常;

b)警报系统的功能和状态正常;

c)应急装备的功能及状态正常;

d)消防装备的功能及状态正常;

e)危险物品的使用及存放安全;

f)废物处理及处置的安全;

g)人员能力及健康状态符合工作要求;

h)安全计划实施正常;

i)实验室活动的运行状态正常;

j)不符合规定的工作及时得到纠正;

k)所需资源满足工作要求。

7.7.2为保证检查工作的质量,应依据事先制定的适用于不同工作领域的核查表实施检查。

7.7.3当发现不符合规定的工作、发生事件或事故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并评估后果;必要时,停止工作。

7.7.4生物安全委员会应参与安全检查。

7.7.5外部的评审活动不能代替实验室的自我安全检查。

7.8 不符合项的识别和控制

7.8.1 当发现有任何不符合实验室所制定的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时,实验室管理层应按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不限于):

a)将解决问题的责任落实到个人;

b)明确规定应采取的措施;

c)只要发现很有可能造成感染事件或其他损害,立即终止实验室活动并报告;

d)立即评估危害并采取应急措施;

e)分析产生不符合项的原因和影响范围,只要适用,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f)进行新的风险评估;

g)采取纠正措施并验证有效;

h)明确规定恢复工作的授权人及责任;

i)记录每一不符合项及其处理的过程并形成文件;

7.8.2 实验室管理层应按规定的周期评审不符合项报告,以发现趋势并采取预防措施。

7.9 纠正措施

7.9.1

纠正措施程序中应包括识别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的调查程序。纠正措施应与问题的严重性及风险的程度相适应。只要适用,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7.9.2

实验室管理层应将因纠正措施所致的管理体系的任何改变文件化并实施。

7.9.3

实验室管理层应负责监督和检查所采取纠正措施的效果,以确保这些措施已有效解决了识别出的问题。

7.10 预防措施

7.10.1

应识别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体系方面的不符合项来源和所需的改进,定期进行趋势分析和风险分析,包括对外部评价的分析。如果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应制定行动计划、监督和检查实施效果,以减少类似不符合项发生的可能性并借机改进。

7.10.2

预防措施程序应包括对预防措施的评价,以确保其有效性。

7.11 持续改进

7.11.1

实验室管理层应定期系统地评审管理体系,以识别所有潜在的不符合项来源、识别对管理体系或技术的改进机会。适用时,应及时改进识别出的需改进之处,应制定改进方案,文件化、实施并监督。

7.11.2

实验室管理层应设置可以系统地监测、评价实验室活动风险的客观指标。

7.11.3

如果采取措施,实验室管理层还应通过重点评审或审核相关范围的方式评价其效果。

7.11.4

需要时,实验室管理层应及时将因改进措施所致的管理体系的任何改变文件化并实施。

7.11.5

实验室管理层应有机制保证所有员工积极参加改进活动,并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机会。

7.12 内部审核

7.12.1

应根据安全管理体系的规定对所有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定期进行内部审核,以证实管理体系的运作持续符合要求。

7.12.2

应由安全负责人负责策划、组织并实施审核。

7.12.3

应明确内部审核程序并文件化,应包括审核范围、频次、方法及所需的文件。如果发现不足或改进机会,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并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

7.12.4

正常情况下,应按不大于12个月的周期对管理体系的每个要素进行内部审核。

7.12.5

员工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

7.12.6

应将内部审核的结果提交实验室管理层评审。

7.13 管理评审

7.13.1

实验室管理层应对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及其全部活动进行评审,包括设施设备的状态、人员状态、实验室相关的活动、变更、事件、事故等。

7.13.2

需要时,管理评审应考虑以下内容(不限于):

a)前次管理评审输出的落实情况;

b)所采取纠正措施的状态和所需的预防措施;

c)管理或监督人员的报告;

d)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

e)安全检查报告;

f)适用时,外部机构的评价报告;

g)任何变化、变更情况的报告;

h)设施设备的状态报告;

i)管理职责的落实情况;

j)人员状态、培训、能力评估报告;

k)员工健康状况报告;

l)不符合项、事件、事故及其调查报告;

m)实验室工作报告;

n)风险评估报告;

o)持续改进情况报告;

p)对服务供应商的评价报告;

q)国际、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的更新与维持情况;

r)安全管理方针及目标;

s)管理体系的更新与维持;

t)安全计划的落实情况、安全计划及所需资源。

7.13.3

只要可行,应以客观方式监测和评价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7.13.4

应记录管理评审的发现及提出的措施,应将评审发现和作为评审输出的决定列入含目的、目标和措施的工作计划中,并告知实验室人员。实验室管理层应确保所提出的措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7.13.5

正常情况下,应按不大于12个月的周期进行管理评审。

7.14 实验室人员管理

7.14.1

必要时,实验室负责人应指定若干适当的人员承担实验室安全相关的管理职责。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应:

a)具备专业教育背景;

b)熟悉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标准;

c)熟悉所负责的工作,有相关的工作经历或专业培训;

d)熟悉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e)定期参加相关的培训或继续教育。

7.14.2

实验室或其所在机构应有明确的人事政策和安排,并可供所有员工查阅。

7.14.3

应对所有岗位提供职责说明,包括人员的责任和任务,教育、培训和专业资格要求,应提供给相应岗位的每位员工。

7.14.4

应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承担实验室所提供服务范围内的工作以及承担管理体系涉及的工作。

7.14.5

如果实验室聘用临时工作人员,应确保其有能力胜任所承担的工作,了解并遵守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要求。

7.14.6

员工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安排不应影响实验室活动的质量和员工的健康,符合国家法规要求。

7.14.7

在有规定的领域,实验室人员在从事相关的实验室活动时,应有相应的资格。

7.14.8

应培训员工独立工作的能力。

7.14.9

应定期评价员工可以胜任其工作任务的能力。

7.14.10

应按工作的复杂程度定期评价所有员工的表现,应至少每12个月评价一次。

7.14.11

人员培训计划应包括(不限于):

a)上岗培训,包括对较长期离岗或下岗人员的再上岗培训;

b)实验室管理体系培训;

c)安全知识及技能培训;

d)实验室设施设备(包括个体防护装备)的安全使用;

e)应急措施与现场救治;

f)定期培训与继续教育;

g)人员能力的考核与评估。

7.14.12

实验室或其所在机构应维持每个员工的人事资料,可靠保存并保护隐私权。人事档案应包括(不限于):

a)员工的岗位职责说明;

b)岗位风险说明及员工的知情同意证明;

c)教育背景和专业资格证明;

d)培训记录,应有员工与培训者的签字及日期;

e)员工的免疫、健康检查、职业禁忌症等资料;

f)内部和外部的继续教育记录及成绩;

g)与工作安全相关的意外事件、事故报告;

h)有关确认员工能力的证据,应有能力评价的日期和承认该员工能力的日期或期限;

i)员工表现评价。

7.15 实验室材料管理

7.15.1

实验室应有选择、购买、采集、接收、查验、使用、处置和存储实验室材料(包括外部服务)的政策和程序,以保证安全。

7.15.2

应确保所有与安全相关的实验室材料只有在经检查或证实其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之后投入使用,应保存相关活动的记录。

7.15.3

应评价重要消耗品、供应品和服务的供应商,保存评价记录和允许使用的供应商名单。

7.15.4

应对所有危险材料建立清单,包括来源、接收、使用、处置、存放、转移、使用权限、时间和数量等内容,相关记录安全保存,保存期限不少于20年。

7.15.5

应有可靠的物理措施和管理程序确保实验室危险材料的安全和安保。

7.15.6

应按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使用和管理实验室危险材料。

7.16 实验室活动管理

7.16.1

实验室应有计划、申请、批准、实施、监督和评估实验室活动的政策和程序。

7.16.2

实验室负责人应指定每项实验室活动的项目负责人,同时见7.1.3

i)。

7.16.3

在开展活动前,应了解实验室活动涉及的任何危险,掌握良好工作行为(参见附录B);为实验人员提供如何在风险最小情况下进行工作的详细指导,包括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7.16.4

涉及微生物的实验室活动操作规程应利用良好微生物标准操作要求和(或)特殊操作要求。

7.16.5

实验室应有针对未知风险材料操作的政策和程序。

7.17 实验室内务管理

7.17.1

实验室应有对内务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包括内务工作所用清洁剂和消毒灭菌剂的选择、配制、效期、使用方法、有效成分检测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等政策和程序,应评估和避免消毒灭菌剂本身的风险。

7.17.2

不应在工作面放置过多的实验室耗材。

7.17.3

应时刻保持工作区整洁有序。

7.17.4

应指定专人使用经核准的方法和个体防护装备进行内务工作。

7.17.5

不应混用不同风险区的内务程序和装备。

7.17.6

应在安全处置后对被污染的区域和可能被污染的区域进行内务工作。

7.17.7

应制定日常清洁(包括消毒灭菌)计划和清场消毒灭菌计划,包括对实验室设备和工作表面的消毒灭菌和清洁。

7.17.8

应指定专人监督内务工作,应定期评价内务工作的质量。

7.17.9

实验室的内务规程和所用材料发生改变时应通知实验室负责人。

7.17.10

实验室规程、工作习惯或材料的改变可能对内务人员有潜在危险时,应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并书面告知内务管理负责人。

7.17.11

发生危险材料溢洒时,应启用应急处理程序。

7.18 实验室设施设备管理

7.18.1

实验室应有对设施设备(包括个体防护装备)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包括设施设备的完好性监控指标、巡检计划、使用前核查、安全操作、使用限制、授权操作、消毒灭菌、禁止事项、定期校准或检定,定期维护、安全处置、运输、存放等。

7.18.2

应制定在发生事故或溢洒(包括生物、化学或放射性危险材料)时,对设施设备去污染、清洁和消毒灭菌的专用方案(参见附录C)。

7.18.3

设施设备维护、修理、报废或被移出实验室前应先去污染、清洁和消毒灭菌;但应意识到,可能仍然需要要求维护人员穿戴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

7.18.4

应明确标示出设施设备中存在危险的部位。

7.18.5

在投入使用前应核查并确认设施设备的性能可满足实验室的安全要求和相关标准。

7.18.6

每次使用前或使用中应根据监控指标确认设施设备的性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记录。

7.18.7

如果使用个体呼吸保护装置,应做个体适配性测试,每次使用前核查并确认符合佩戴要求。

7.18.8

设施设备应由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和维护,现行有效的使用和维护说明书应便于有关人员使用。

7.18.9

应依据制造商的建议使用和维护实验室设施设备。

7.18.10

应在设施设备的显著部位标示出其唯一编号、校准或验证日期、下次校准或验证日期、准用或停用状态。

7.18.11

应停止使用并安全处置性能已显示出缺陷或超出规定限度的设施设备。

7.18.12

无论什么原因,如果设备脱离了实验室的直接控制,待该设备返回后,应在使用前对其性能进行确认并记录。

7.18.13

应维持设施设备的档案,适用时,内容应至少包括(不限于):

a)制造商名称、型式标识、系列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

b)验收标准及验收记录;

c)接收日期和启用日期;

d)接收时的状态(新品、使用过、修复过);

e)当前位置;

f)制造商的使用说明或其存放处;

g)维护记录和维护计划;

h)校准(验证)记录和校准(验证)计划;

i)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记录;

j)服务合同;

k)预计更换日期或使用寿命;

l)安全检查记录。

7.19 废物处置

7.19.1

实验室危险废物处理和处置的管理应符合国家或地方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应征询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7.19.2

应遵循以下原则处理和处置危险废物:

a)

将操作、收集、运输、处理及处置废物的危险减至最小;

b)

将其对环境的有害作用减至最小;

c)只可使用被承认的技术和方法处理和处置危险废物;

d)排放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和标准的要求。

7.19.3

应有措施和能力安全处理和处置实验室危险废物。

7.19.4

应有对危险废物处理和处置的政策和程序,包括对排放标准及监测的规定。

7.19.5

应评估和避免危险废物处理和处置方法本身的风险。

7.19.6

应根据危险废物的性质和危险性按相关标准分类处理和处置废物。

7.19.7

危险废物应弃置于专门设计的、专用的和有标识的用于处置危险废物的容器内,装量不能超过建议的装载容量。

7.19.8

锐器(包括针头、小刀、金属和玻璃等)应直接弃置于耐扎的容器内。

7.19.9

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处理危险废物,并应穿戴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

7.19.10

不应积存垃圾和实验室废物。在消毒灭菌或最终处置之前,应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地方。

7.19.11

不应从实验室取走或排放不符合相关运输或排放要求的实验室废物。

7.19.12

应在实验室内消毒灭菌含活性高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废物。

7.19.13

如果法规许可,只要包装和运输方式符合危险废物的运输要求,可以运送未处理的危险废物到指定机构处理。

7.20 危险材料运输

7.20.1

应制定对危险材料运输的政策和程序,包括危险材料在实验室内、实验室所在机构内及机构外部的运输,应符合国家和国际规定的要求。

7.20.2

应建立并维持危险材料接收和运出清单,至少包括危险材料的性质、数量、交接时包装的状态、交接人、收发时间和地点等,确保危险材料出入的可追溯性。

7.20.3

实验室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员应负责向为实验室送交危险材料的所有部门提供适当的运输指南和说明。

7.20.4

应以防止污染人员或环境的方式运输危险材料,并有可靠的安保措施。

7.20.5

危险材料应置于被批准的本质安全的防漏容器中运输。

7.20.6

国际和国家关于道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运输危险材料的公约、法规和标准适用,应按国家或国际现行的规定和标准,包装、标示所运输的物品并提供文件资料。

7.21 应急措施

7.21.1

应制定应急措施的政策和程序,包括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放射性等紧急情况和火灾、水灾、冰冻、地震、人为破坏等任何意外紧急情况,还应包括使留下的空建筑物处于尽可能安全状态的措施,应征询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7.21.2

应急程序应至少包括负责人、组织、应急通讯、报告内容、个体防护和应对程序、应急设备、撤离计划和路线、污染源隔离和消毒灭菌、人员隔离和救治、现场隔离和控制、风险沟通等内容。

7.21.3

实验室应负责使所有人员(包括来访者)熟悉应急行动计划、撤离路线和紧急撤离的集合地点。

7.21.4

每年应至少组织所有实验室人员进行一次演习。

7.22 消防安全

7.22.1

应有消防相关的政策和程序,并使所有人员理解,以确保人员安全和防止实验室内的危险扩散。

7.22.2

应制定消防计划,内容至少包括(不限于):

a)对实验室人员的消防指导和培训,内容至少包括火险的识别和判断、减少火险的良好操作规程、失火时应采取的全部行动;

b)实验室消防设施设备和报警系统状态的检查;

c)消防安全定期检查计划;

d)消防演习(每年至少一次)。

7.22.3

在实验室内应尽量减少可燃气体和液体的存放量。

7.22.4

应在适用的排风罩或排风柜中操作可燃气体或液体。

7.22.5

应将可燃气体或液体放置在远离热源或打火源之处,避免阳光直射。

7.22.6

输送可燃气体或液体的管道应安装紧急关闭阀。

7.22.7

应配备控制可燃物少量泄漏的工具包。如果发生明显泄漏,应立即寻求消防部门的援助。

7.22.8

可燃气体或液体应存放在经批准的贮藏柜或库中。贮存量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规定和标准。

7.22.9

需要冷藏的可燃液体应存放在防爆(无火花)的冰箱中。

7.22.10

需要时,实验室应使用防爆电器。

7.22.11

应配备适当的设备,需要时用于扑灭可控制的火情及帮助人员从火场撤离。

7.22.12

应依据实验室可能失火的类型配置适当的灭火器材并定期维护,应符合消防主管部门的要求。

7.22.13

如果发生火警,应立即寻求消防部门的援助,并告知实验室内存在的危险。

7.23 事故报告

7.23.1

实验室应有报告实验室事件、伤害、事故、职业相关疾病以及潜在危险的政策和程序,符合国家和地方对事故报告的规定要求。

7.23.2

所有事故报告应形成书面文件并存档(包括所有相关活动的记录和证据等文件)。适用时,报告应包括事实的详细描述、原因分析、影响范围、后果评估、采取的措施、所采取措施有效性的追踪、预防类似事件发生的建议及改进措施等。

7.23.3

事故报告(包括采取的任何措施)应提交实验室管理层和安全委员会评审,适用时,还应提交更高管理层评审。

7.23.4

上一篇:《火海英雄》读后感下一篇:【精品】长大的烦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