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法治

2024-07-27

新媒体与法治(精选6篇)

篇1:新媒体与法治

【摘要】互联网使得信息传播与分享打破了既有国家体制的桎梏,形成一个全球范围的互联网信息社区,这对国家治理体制的再建设、国家治理逻辑的重构,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一个国家广播电视新媒体法治建设的路径,要从影响其构建的政治体制、产业技术、文化传统等基础要素来思考和推进。

【关键词】政治体制;产业技术;文化传统;广播电视新媒体;法治基础要素建设

“媒介即人的延伸”,每一次信息技术革命都给人自身的解放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带来巨大推动,而当前“以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及其结合为标志样态的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其他四次为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产生、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以及电报、电话和广播的使用)”[1]更是以生产领域的“融合”,精神领域的“回归”和未来发展领域的“共同面对”为特征快步向人类走来。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以广播电视新媒体为引领的信息媒介的融合之路日渐清晰,大数据、VR、高清、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更加人性化的技术渗入生活,人类被“集合”在以智能视听媒介为核心的网络空间里,共同审视和思考着自己的未来。互联网使得信息传播与分享打破既有国家体制的桎梏,形成一个全球范围的互联网信息社区,这对国家治理体制的再建设、国家治理逻辑的重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2]我们现在能做到的是制定好这场革命的规则,既要关注革命对个人和私权的保护,也要凸显国家和民族整体利益;既要持续刺激企业对新媒体、新领域利润的追逐热情,也要立足打赢国际互联网安全发展竞争;既要思考个体内心的平和幸福,也要规划好人类命运的美好未来。世界广播电视新媒体竞争和发展,归根结底就是广播电视新媒体规制优劣的竞赛。本文所讲的“广播电视新媒体”概念,是指以数字技术进行采集、制作、存储,通过卫星、宽带和移动通信技术进行跨界、跨媒体传播,并在一定范围内被广泛接收的音视频制作媒体。广播电视新媒体以新科学技术为支撑,利用互联网为受众提供个性化信息,具体而言,它包括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产生后所有制作生产音视频信息的媒介。法治是上层建筑的典型表现,思考一国广播电视新媒体法治建设的路径,就要从影响其构建的政治体制、产业技术、文化传统、社会组织和外部(国际)影响等基础要素路径建设来思考和推进。

一、“顶层设计”:政治体制基础要素建设

法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上政治日程。“依法治国”从共识到全面推进经历了三个重大节点:一是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的总体认识;二是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写入《宪fa》(五条一款);三是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依法治国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全面铺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播电视新媒体法治管理体系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组成部分。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法治建设的关键在于国家对新闻传播和信息传媒法治建设的整体认识及设计。人类新闻传播史是一部争取和捍卫新闻自由的历史,言论出版自由神圣不可侵犯,但这一自由需要相应的限制和约束,以确保其他人的自由和国家的安全。新闻自由和现代传播对个人传播自由的保护需要国家规制来抒写和表达,并通过法律的形式予以确认和捍卫。当前,政治体制对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法治建设的破题和支持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广播电视新媒体规制管理的层级。国家广播电视新媒体要全方位推进法治建设的路径,打破整个行业法治建设困局的大门,出台出版法、广播电视法、电影法等系列法律,形成以法律为基础、部门规章为补充的,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新媒体法治管理体系奠定扎实的政治基础。

二、“关系重构”:产业技术基础要素建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字、印刷技术、电子技术、数字技术、光纤通信、互联网每一次信息技术革命都很好地串联起曲辕犁、耧车、蒸汽机、发电机、计算机、物联网、智能机器人等生产技术,既加快了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也引导和塑造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是特殊的科学技术,它既不是简单的存在,也不是简单的意识,它是介于存在和意识之间的一种“存在”,既描述着存在,也展露着意识,既连接着人们生产生活实践,也重塑着人们的思想认识和精神世界,将世界从“存在+意识”延长为“存在信息技术意识”。广播电视新媒体“数字高清智能化”音视频信息传播是网络时代最主要的传播形式,它既是“点对点、点对多、多对点”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最高集合展现,也是使用最多、最具世界性的“人类共同信息传播界面”。但这个让每个参与者自由飞翔的界面容易使个人自由的体验脱离现实社会制度的束缚,人们在现实社会望而不得的‘话语权’得以满足,有时往往会夸大种种负面情绪活动,并有可能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对现实社会的公共秩序造成冲突。[3]同时,也因为这种变化,使得传统广播电视信息传播参与主体变得更加复杂,广播电视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信息传播参与者可简要地划分为:政府(管理者)、广播电视新媒体企业(传播者)、信息关联人(信息内容攸关方)和网民(接收者)四个部分,并在一个双向互为影响的闭环关系模型中活动。而“网络社会的身份主体的活动往往呈现出传统社会的在场空间、网络社会的在场空间、网络社会的缺场空间三种形态”,“网络社会的缺场空间与吉登斯‘脱域空间’相当。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关系在网络中的重构。”[4]“社会公众可以自主进入网络,在自己选择的时间和地点可独立接触网络传输中的作品,而作者能否最终控制作品在网络中的传输,就成为一个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网络传输中由于中间服务商、技术措施的介入使得问题更加复杂。这样,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著作权制度从‘电子版权’到‘网络版权’的转变。”[5]因此,作为规制制定者的政府要以网络思维来重新规制好政府与个人、与企业、与社会组织和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在确保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兼顾好个人和企业利益,“寻求公共秩序与个性体验的平衡”。[6]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在我国,网络音视频信息已占据网络信息和用户流量消费的绝大部分,报纸、杂志、书籍都在向网络图片信息、动漫信息、可视可听可读的智能信息服务转变。视听信息将主宰“线上”“线下”信息传播的主要市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和训练的文字功能有可能弱化,人们可以点对点、面对面,何必还要借助文字这个“劳什子”的物件遮挡呢。信息技术是这个时代整个产业技术的亮点,音视频数字智能技术是其代表,并将在整个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经济基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网络传播时代,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法律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并给予呼应。因此,从经济和产业技术基础要素思考广播电视新媒体法治管理路径,其要突破和需要解决的重点任务就是重视信息传播技术是可以链接、串联和整合其他生产技术的特殊性技术,信息产业对做好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渗透性、贯穿性和扩散性足以引领、带动和决定其他相邻和整个产业的发展。如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信、智能技术、VR技术已经融入了产品的生产、消费、售后服务各个环节,并以“互联网”的形式,覆盖了工业、农业、商业、军事、教育、医疗、交通、文化、娱乐、宣传等各个领域,更便捷、更智能、更强大、更人性化的技术革新将彻底颠覆人类的生产生活。我们已经日渐清晰地看到信息传播领域,直接的信息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一定比例,“线上”广播电视新媒体广告收入已经超过传统广播电视广告收入,“线上”单片点击过百亿,单片收入过亿元的广播影视节目不断出现,VR虚拟现实和动漫技术将传统广播电视与现实旅游和游戏体验进行复制,改变和形塑着未来广播电视传播形式。因此,广播电视新媒体法治管理的信息和路径就是要认识到其代表信息技术的集大成者,它规制的重要性不可替代,必须放置于规制的更高层级———法律,才能容纳得下。

三、“荒原世界”:文化传统基础要素建设

网络时代的技术基础是数字化,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被数字化复制,并依靠人工智能技术、基因技术得到生物链接,借助互联网、高清通信技术,将人类推进到一个半人、半机器,在规制网格里生活的数字化时代。这个时代到来之前,人类首先要完成将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数字模拟的任务,然后再通过虚拟现实和虚拟再现打造一个全新的“荒原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种利益集团都将主动或被动参与这种“荒原列国霸主”的技术竞赛。在网络时代的四野八荒中,最终得胜者不是先进技术的持有者,而是网络文化先知和网络文化塑造的集大成者。而这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打造绝不会是世界各族人民手拉手、肩并肩、欢声笑语地进入,更有可能的进入方式是重现原始的野蛮和狂放。这个“荒原世界”的思想文化重建一定会先暴露人类最初的恶、最原始的需求、最粗野的奢取和资本主义的贪婪丑恶,之后,逐渐走向新的文明。经过一次人类的集体反思,回到起点,因为大家都是“荒原世界”的幼儿,无知、充满好奇,却又精力充沛旺盛,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超强,但内心信仰的精神家园的贫瘠,使人类对未来流露出更多的恐惧、躁动和不安。所以,网络社会时代,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利益团体、每个人都拉回到同一起跑线,以技术和思想为标尺,重新排列层级和地位,这个迭代的时代也为个体和组织“迭代进入”新时代提供了公平和机遇。“互联网社会结构呈‘液态’化发展,人与人的联系,更多的不是依赖于以前的体制,而是受制于市场力量与文化力量,甚至是偶然的社会聚合。这种前提下的权威———权力关系,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如刘慈欣在科幻小说《三体》里说,‘毁灭你,与你无关。’”[7]因此,广播电视新媒体法治文化传统基础要素建设就是要做到对国家、民族和个体主体认知的重新寻找和塑造,树立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以人类终极关怀的情怀去设计和组织广播电视新媒体法治的实施;要摒弃小国寡民、小富即安、闭关锁国、故步自封的民族文化劣根,重塑善于团结、合作、创新、进取的国家、民族和团队意识;要给予国民、企业在网络荒原奔跑创造足够的空间和支持,激发民族创新、自强、担当、引领和塑造网络荒原格局的热情,也要约束国民和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从事有害于国家、民族和公共利益的短视行为,在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总结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重塑人类共同的网络荒原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肖峰.现代科技与社会[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201.[2]白锐.略论互联网与国家治理逻辑的再建构[J].社会科学战线,2016(9).[3]汪桥红.网络社会的规训:寻求公共秩序与个性体验的平衡[J].理论学刊,2015(10).[4]刘少杰.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5).[5]吴汉东.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J].中国版权,2005(2).[6]汪桥红.网络社会的规训:寻求公共秩序与个性体验的平衡[J].理论学刊,2015(10).[7]白锐.略论互联网与国家治理逻辑的再建构[J].社会科学战线,2016(9).

篇2:新媒体与法治

摘 要

1、绪论.....................................................3 1.1 现 状...................................................3 1.2 未来发展趋势............................................4

2、第二章 新媒体对于法治宣传特点.................................5 2.1 新媒体对于法治宣传的必要性..............................5 2.2 新媒体法治宣传的优势....................................5 2.3 新、旧媒体结合,做好法治宣传工作........................6

3、新媒体时代法院司法宣传工作机制创新.............................7 3.1当前司法宣传工作面临的问题...............................7 3.2创新司法宣传工作机制的建议...............................8 3.2.1加强门户网站建设,传递法院正能量

......................8 3.3.2加强舆论引导,提高媒介素养

............................9 3.3.3完善考核奖励机制,规范司法宣传工作.....................9 3.3.4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提高宣传质量和层次................10

4、新媒体时代基层检察机关面临挑战................................10 4.1新媒体时代下检察宣传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0 4.1.1新媒体为检察宣传工作创造了积极的条件..................10 4.1.2检察宣传在新媒体时代依然面临严峻挑战..................11 4.1.3 部分检察宣传工作者方法掌握不到位.....................11 4.1.3 部分检察宣传工作者方法掌握不到位.....................11 4.1.4检察机关机制完善不到位

...............................12 4.2以践行群众路线作为检察宣传工作的主导方向................12 4.2.1认清形势,深化认识,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取得群众认知......12 4.2.2拓展宣传方式,凸显群众性..............................13 4.2.3注重宣传内容,突出亲民性..............................13 4.3真诚公开,提高能力,通过沟通引导赢得群众认同............13 4.3.1完善检务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13 4.3.2规范检察人员的网络语言和行为..........................14

5、新媒体时代法治宣传存在的问题..................................14 5.1思想观念存在偏差。......................................14 5.1.1自身能力建设有待提高..................................14 5.1.2长效机制不健全........................................14 5.2对新媒体的应对..........................................14 5.2.1更新观念,主动接纳新媒体..............................14 5.2.2加强自身建设,增强运用新媒体能力......................15 5.2.3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15 5.2.4完善立法,依法规范新媒体..............................15

6、结论..........................................................15

7、参考文献

— 1 — 浅谈新媒体时代的法治宣传实效性

摘 要

当今社会信息科技高度发达,随着手机、网络的普及,由此衍生的新媒体时代推动着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发生着深刻变化,在新媒体时代下进行的法治宣传必须要研判受众对象的接受和认知方式,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增强法治宣传的针对性,提高法治宣传的实效性。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互联网技术得以不断进步和发展,尤其是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网络应用,在近年来更是从边缘走向主流。法治宣传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新媒体时代法治宣传工作,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新媒体 法治 宣传 实效性

浅谈新媒体时代的法治宣传实效性

1、绪论

1.1 现状

法治宣传是增强公民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作用,提高普法实效。

以往法治宣传,主要通过传统媒体,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等,这些媒体,在以往的法治宣传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互联网技术得以不断进步和发展,尤其是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网络应用,在近年来更是从边缘走向主流。对于普通民众,他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载体随时发出自己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愿望,这在过去传统媒体时代是无法想象的,可以说,在这样一个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格局、社会舆论传导以及公众参与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新媒体时代,作为面向社会公众进行法治宣传的司法机关、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要适应这种新变化,尽量做到能够让社会公众乐于接受,愿意接受,自觉接受,增强法治宣传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 2 — 1.2 发展趋势

当前,移动互联网和新兴媒体迅猛发展,影响日益扩大,在新的形势下,法治宣传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日益增多,必须深化法治宣传工作格局,创新工作路径,不断提升宣传工作实效,为法治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清醒认识严峻挑战,转变传统思维模式。新形势下的法治宣传工作内容丰富,需要积极适应网络化的传播模式,丰富宣传载体,提高社会公众接触法治工作的频率,扩大法治工作影响。同时,随着网络的发达法治宣传工作必须改革创新,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

二、立足传统媒体阵地,创新发展宣传工作。做好法治宣传工作,筛选内容应该放在第一位,对人民群众关注的内容,及时公开、回应,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通过有思想的创作,使法治宣传作品具有可读性和影响力,通过高质量的稿件,讲述好法治故事,弘扬主旋律,激发法治正能量。

三、充分利用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媒体资源。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法治宣传工作需要主动转型,用互联网思维来思考问题,统筹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着力提升全媒体时代沟通能力,发出更有分量的声音。要强化引导,增强传播力。新媒体具有良好的可视性、互动性和包容性,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性,建设好、管理好、运用好新媒体,从时、度、效着力,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拓展新的宣传阵地。运用新媒体平台,通过精心组织和策划,融入文化、艺术等元素,编创法治题材的动漫、小品、微电影等,以案说法、随案宣传,使法治宣传工作不仅有意义,而且有趣味。

四、提高舆情处置能力,维护良好的形象。既要通过加大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力度促进树立良好法治形象,也要通过正确处置涉检舆情维护法治形象。对于负面舆情,要在第一时间及时发现,第一时间迅速报告,第一时间正确处置,运用法律专业知识及时作出解释、引导,争取把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2.新媒体对于法治宣传特点 2.1、新媒体对于法治宣传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法治意识的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司法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期待越来越高,司法公开的愿望越来越强,对于法治宣传也越来越需要增强实效性和针对性。

— 3 — 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从2011年到2015年在全体公民中组织实施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并要求全社会各机关、单位、团体和各类组织,都要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积极组织开展自身以及面向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司法机关既是国家法治的实践者,也是宣传者,司法机关直接从事司法办案工作,对于法制的理解应该比普通公民更加深刻,因此,对于法治宣传也更能够做到到位,当然,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带来,过去那种发发文件,组织一两次讲座的做法已经不能跟上形势的需要。法治宣传要做好做实,发挥法律的引领教育作用,就需要对于新媒体的宣传作用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新媒体的“新”在于其传播的信息更多的是受众主动接收愿意吸取的,这样就比传统被动接收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再加之,新媒体还注重便捷的互动交流,这样也能拉近受众与司法机关、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距离。由此可见,在开展法治宣传的过程中,司法机关、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完全有必要在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方面下功夫,提高法治宣传的实效性。

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以其信息传递快捷、交互功能强等特点,深受年轻一代网民的青睐,可以说,新媒体已然开始左右舆论导向,成为舆情发布的重要平台,但新媒体也存在着过于开放,难以管控的缺点,因此,在开展法治宣传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新媒体的这些特点,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取得话语权和主动权,及时引导公民正确认识法律方面的问题,提升法治意识。

2.2新媒体法治宣传的优势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之所以广受欢迎,就在于其方便、互动性强、传播广,利用新媒体这一优势进行法治宣传,对于增强法治宣传的实效性无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新媒体宣传相对于传统宣传媒体,具有三大优势: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简单快捷。具体而言,就是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法治宣传时要做到快速便捷,例如,运用微信方式进行以案说法,就能体现新媒体的即时性特点,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利于互动和传播的特性,拉近法治宣传者和受众群体之间的距离,让受众群体在一种寓教于乐,相互沟通的方式中接受法治宣传教育。当然,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法治宣传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新媒体自身的研究,研究如何运用新媒体来进行法治宣传的具体方式方法。

2016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法治宣传。利用新媒体,以音乐广播为平台,通过微信宣传。一是在音乐广播微信公众号,两次发布载有水利建设成果图片、《大跃峰渠》记录片和“世

— 4 — 界水日”相关内容的信息,点击量破2万,357人点赞,评论上百条,网友观看后评论:“水利太美了”、“在我们欣赏美景的同时,不要忘了我们的前辈们,向他们致敬”。二是通过音乐广播,组织热心听众微信喊红包,红包上标有水利宣传口号。而没有得到红包的听众,会收到一张水利电子宣传单。借助“互联网+”这种形式,将过去单向式宣传变了为双向互动式传播,与群众互动达20余万次,网友点开水利电子宣传单近20余万次,直接参与、收听、收看水利宣传的群众近百万人次,法治宣传效果远超往年。

2.3新、旧媒体结合,做好法治宣传工作

在实际运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操作中,也考虑到,新媒体对于法治宣传是必要的,但也不能因为有了新媒体,就完全放弃传统媒体在法治宣传中的作用,而是应该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找到融合点,充分发挥新旧媒体的优势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例如,传统的法治宣传方式中的法制授课、法律咨询等并不会因为新媒体的出现彻底失去作用,相反,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法治宣传仍然可以融入其中发挥更好的教育作用。同时,开展法治宣传涉及到的具体内容还应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有所侧重。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就要求各级组织高度重视法治工作,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是将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其地位和普及性,同时,在进行法治宣传教育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创新性,创新就要与传统的做法有所不同,有所改进,有所提高;创新就要求在进行法治宣传教育中打破常规,敢闯敢干,勇于实践。

2016年5月,中国互联网协会、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联合报告称,2015年中国境内活跃的手机网民数量达7.8亿,手机网民占全国人口数量的56.9%。这么大的一个群体每天都会通过网络接收大量信息,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又在不断地升级换代,可以说,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不断改变我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为此,坚持用创新的眼光来推进法治宣传工作,就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将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融入互联网之中,通过互联网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多角度、立体式、全方位的宣传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在法治宣传中的优势,增加阅读量和转发量,达到传统宣传方式所无法实现的大容量、快捷性和亲和力的作用。作为法治宣传部门,充分研究将新媒体应用到法治宣传教育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增强法治

— 5 — 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依法治国建设中的引领和助推作用。

以往法治宣传,主要通过传统媒体,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等,这些媒体,在以往的法治宣传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互联网技术得以不断进步和发展,尤其是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网络应用,在近年来更是从边缘走向主流。对于普通民众,他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载体随时发出自己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愿望,这在过去传统媒体时代是无法想象的,可以说,在这样一个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格局、社会舆论传导以及公众参与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新媒体时代,作为面向社会公众进行法治宣传的司法机关、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要适应这种新变化,尽量做到能够让社会公众乐于接受,愿意接受,自觉接受,增强法治宣传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3.新媒体时代法院司法宣传工作机制创新

3.1当前司法宣传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社会矛盾日趋多样化。新形势下社会矛盾形式更加多样,矛盾更加复杂,易发生个案问题群体化、简单问题复杂化、局部问题全局化,基层法院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压力更大。同时,网络的迅速发展也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有的当事人对法院判决不满时,往往不通过合法渠道,而是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对信息真假的辨别相对较难,不明真相的群众容易盲目跟风,在网上不负责任的散布对基层法院的负面言论。

二、考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为促进下级法院宣传工作而由上级法院制定统一的,自上而下的宣传工作考评机制,若不能合理设计考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引导下级法院司法宣传的方向、内容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下级法院很可能为争先创优等因素刺激,片面追求上稿率,从而增加案例消息报道,减少对学术调研文章、法院文化、广播、电视媒体选题等节目的深度报道,制约着司法宣传精品质量的提升。

三、宣传内容的局限性。为迎合媒体和观众需要,只有对各类典型案件的审理情况才可能吸引最大范围的观众群体关注,促使媒体对个案进行采访报道,这使法院司法宣传的范围和内容受到局

— 6 — 限。而一些深度报道,尤其是与法院改革、建设有关的一些大型宣传报道缺乏发表的场所,这与当前法院的宣传总体趋势和目标相背离。

3.2创新司法宣传工作机制的建议

3.2.1加强门户网站建设,传递法院正能量

一、在网站设计上要因地制宜。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将法院的特色融入到网站之中,充分展示法院风貌,切忌千篇一律。首先,是突出特色。要将法院的院情、院貌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通过网站平台充分予以展现,可以通过图片形式进行展示,给浏览者最直观的感受;其次,是突出重点。要围绕法院的中心工作进行设计宣传,并要及时地把法院的重大事件及近期的工作内容发布到网站上,让浏览者能了解到法院的最新工作动态;最后,是突出实效。要通过网站各种版块信息的发布促进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全面充实网站内容,全方位多视角的展现法院风貌及时传递人民法院正能量。

二、在网站管理上要分工明确。有的法院网站建成后信息发布和维护工作全都落到了技术人员身上,这显然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应对网站各版块进行分工,由各部门自行负责信息发布,各个庭室都要设置信息员,负责收集、整理本庭室的信息,在信息发布前应由庭室负责人进行审核,报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发布,在信息成功发布后还要进行核对,保证信息的质量,如发现不良信息要追究相关人员及所在庭室负责人的责任,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保障。

三、在网站上开通法院官方微博。微博时代人人都是媒体,信息流转已进入更快速、更便捷、更广泛的时代。应对新时代,法院系统酝酿开通法院官方微博,此举意味着法院与网民互动的新时代来临,也有利于拉近法院与群众的距离,让法院工作在阳光下运转,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树立起法院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司法公信力,这是法院推进司法公开的又一新举措。3.3.2加强舆论引导,提高媒介素养

舆论引导要突出亮点,重在策化。注重打造先进典型人物事迹,突出工作亮点及经验总结,用典型案例引导社会舆论,积聚正能量。舆论引导重在通稿, 发布要及时。应对突发事件要提前介入,掌握主动权,发布通稿内容定性要准确,突出事件起因,处置事件是否有无人员伤亡,避免使用容易引发网络炒作的言词。掌握事件事实后,在上报情况时先查找出暴露出的问题、处置方案及整改措施,同时,处置相关责任人员不能怠慢。在新闻媒体发稿时将处置方案及整改措施一并上报,及

— 7 — 时召开新闻通气会,提升正能量。应对负面事件,舆论引导要注重新闻事实,班子要统一口径,新闻发言人要对媒体进行引导。真诚和真实是最好的催化剂新闻发言人要熟报事实、慎报原因,知道多少就报多少,坦诚面对媒体。冷静和理智是处置突出事件的最好方式。新闻发言人面对媒体不能说套话、空话,千万不能掩盖事实,对新闻记者不能说“无可奉告”,新闻发言人的敷衍与强硬将会招引更大的舆论声讨。尊重和理解是应对媒体的最好办法。坚持党管媒体不动摇,坚持“善解媒体、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自信和熟练是化险为夷的最好途径。应对突发事件要主动与本单位主管部门和主管新闻媒体的宣传部门沟通联系,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应对负面事件,舆论引导不是万能的,干好本职工作,解决好当事人的诉求,平息事件才是最重要的。

3.3.3完善考核奖励机制,规范司法宣传工作

一、从认识上提高。把宣传信息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摆到突出位置,规定重大宣传信息题材院领导亲自协调策划,班子成员要起好带头作用,积极参与,主动写稿投稿,以自身模范行动推动宣传信息工作创新发展。

二、从队伍上加强。以研究室为中心,在各部门分别确定一名信息员,广大信息员要立足岗位,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保证立案、审判、执行一线的工作信息能得到及时捕捉、挖掘、归纳和总结。全体干警要积极参与,主动写稿投稿,使法院司法宣传队伍明显增强,形成“上下联动、专兼并举、人人动手” 的大调研网络。

三、从制度上完善。不断修订完善法院司法宣传奖励办法和相关工作目标责任书,提高学术论文、调研文章、典型案例分析、通讯(人物、事件)、综合类工作稿件、法院文化作品、广播、电视媒体选题节目奖励金额,激励干警把个案中的法制教育题材归纳上升为学术理论,把总结的办案经验体现到法律实践中。

四、从机制上保障。继续加大新闻宣传硬件投入,配全配强采编器材,在新闻写作资料订阅、宣传用品购置、宣传工作用车方面给予充分保证。五是从舆情上引导。结合审判、执行工作,认真开展涉法涉诉舆情排查,增强防范意识,逐案分析查找不安定因素,制定处置方案,不断提升新闻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及引导能力。

— 8 — 3.3.4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提高宣传质量和层次

当前传媒发展的现状,电视传媒作为“霸主”,社会化媒体(微博、微信)爆发式增长,报业经营形式严峻,主流党报党刊是执政党的“喉舌”、“工具”、“武器”,坚持党管媒体不动摇,主流党报党刊是由政府进行扶持;其它报刊杂志,主要来源靠广告及采用媒体与相关部门进行联办。法院宣传工作要顺应政法新闻需求形势,适时调整工作方法。以法院宣传网站、县电视台法治栏目 依托阵地,从多角度、多侧面、深层次打造一批高质量、具有自身特色和较大影响力的法院综合工作宣传栏目、电视专题片、先进事迹、人物专访、宣传展版及宣传画册。法院应与新闻媒体进行广泛联系合作。一方面法院可主动与新闻单位联络,建立稳定的信任与合作关系。可通过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与新闻媒体联合开设专栏报道等方式,经常性介绍法院的工作重点,发布重大、典型案件的审理情况,组织好法院的重点报道和日常性的报道工作。另一方面,法院也要正确对待新闻舆论监督,对新闻单位的正确意见要认真听取、及时纠正,从而促进法院司法宣传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4.新媒体时代基层检察机关面临挑战

4.1新媒体时代下检察宣传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时代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网络话语多元化的时代,基于新媒体传播引发的社会舆论热点层出不穷。社会舆论是社会需要和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检察机关面对基于新媒体所引发的社会舆论环境的改变,应积极面对,发挥专业优势更好地完成检察宣传工作。检察宣传是检民沟通的重要渠道,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检察宣传和检民沟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4.1.1新媒体为检察宣传工作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新媒体极大丰富了检察宣传的载体,为检民交流提供了便利,对检察宣传工作产生了许多积极有利的影响,深入提高和拓展了检察机关为民服务的实效。

一、丰富了检察机关面向群众宣传的载体

新媒体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信息的传播形式更为多样,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网站及飞信等多种形式进行发布。基于网络、通信等的信息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可以实现信息的迅速、有效传播,起到更加良好的宣传效果,加之图片、视频等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信息传播形式,更容易引发群众的关注和共鸣。

二、拓展了检察机关了解社情民意的通道

— 9 — 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更加便捷,民众越来越多地利用互联网来反映社情民意,提出诉求。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网民数量与日俱增,每天发布的信息数量不计其数,检察机关可以从这些信息中很容易就发现民众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把握检察宣传的方向和重点,使其工作开展更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取得更加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畅通了检察机关加强检民交流的渠道

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和互动性等特点,网络的便捷为检察机关和民众提供了更加畅通的交流渠道。群众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形式与检察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及时的交流与互动。检察机关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与民众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满足群众的要求和诉求,真正做到为民服务,拉近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从而在人民群众中树立更好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4.1.2检察宣传在新媒体时代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检察机关面临更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新媒体环境具有复杂性,不容易被直接控制和管理,检察机关的检察宣传工作在新环境下面临新的难题和挑战。

部分检察宣传工作者对新媒体的认识还存在不足,不懂得利用新媒体及时获取群众观点,解决群众难题的重要性。检察宣传工作只有做到与群众观点相统一,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收到良好的引导舆情的效果。然而,仍有检察宣传工作者没有意识到网络是传达民意、舆论疏导的重要渠道,依然运用传统的舆论宣传手段开展工作,延误了化解舆情危机的最好时机,使得新媒体对检察宣传工作的积极作用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发挥。4.1.3 部分检察宣传工作者方法掌握不到位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的形成机制、宣传格局、宣传手段以及社会舆论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手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参与舆论讨论的方法和途径也发生了极大改变,网络的便捷性和公开性使得社会媒体和舆论环境更加开放、透明,新媒体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检察机关宣传工作的放大镜。而有的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却忽视了新的舆论机制和舆论宣传规律,不懂得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对群众进行正确的宣传和舆论引导,最终导致对新媒体的运用失当,不能及时引导舆情,严重影响了检察机关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引发群众信任危机,使得检察机关的形象和公信力也受到极大影响。

— 10 — 4.1.4检察机关机制完善不到位

检察机关宣传工作的开展情况与相应的检察机制密切相关,然而一些基层检察院却未能形成合理、完善的工作制度,使得检民沟通机制形同虚设,因而无法起到真正为民服务的工作效果。检察机关应该致力于建立健全检察宣传和舆论引导的工作机制,把宣传工作制度、宣传责任追究、检务公开、舆情引导等一系列工作都做到位,落实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评论员机制,从各个方面入手加强其检察宣传工作,赢得良好的群众认可和口碑。

4.2以践行群众路线作为检察宣传工作的主导方向

新媒体时代为检察机关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检察机关应紧随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真正发挥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新特点和新规律,以群众路线为基础,努力改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水平,提高社会沟通能力,在舆论宣传和引导过程中不断传播正能量,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4.2.1认清形势,深化认识,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取得群众认知

一、深化检察宣传群众性的认识

检察宣传工作对于宣扬检察机关为民、清廉、文明的理念具有重大作用,也是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知民意、察民情的重要途径。检察机关要恪守其职,利用新媒体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交流,真正把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做到位,深化检察宣传工作的舆论属性认识。以群众路线为基础,正确引导舆论宣传方向,真正提高检察公信力和影响力,在人民群众当中树立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

二、重视检察机关自身建设

只有具备过硬的检察队伍,加强检察机关的自身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检察机关的工作和执政能力,真正做到为群众负责、让群众满意。检察机关应时刻以群众路线为基础,切实加强和改进宣传工作。努力提升检察亲和力和公信力,建立强有力的检察宣传队伍,严格开展各项检察宣传工作,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善用媒体,把握规律,通过加强检察宣传获得群众认可

新媒体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不能成为逃避与社会和群众沟通的借口。检察机关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所带来的积极效应,把握新媒体时代宣传和舆论传播的特点,真正让新媒体为我所用。

— 11 — 应认清全新的媒体形式,变革传统的工作方式,切实走好群众路线,加强与群众的直接沟通和交流,把新媒体作为知民情、察民意的重要渠道,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舆论和焦点问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4.2.2拓展宣传方式,凸显群众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时代的宣传方式多种多样。为此,检察机关要努力拓展宣传方式,牢牢把握住人民群众的需求导向。一方面,检察机关可以利用全方位、多层次、高覆盖率的新媒体广泛开展群众答疑、群众法律咨询等活动,服务于民,切实了解人民群众广泛关心和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时刻把握检察宣传工作的方向。另一方面,在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主流媒体的积极作用,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全面强化检察宣传工作的主阵地建设,掌握好舆论宣传的主风向。4.2.3注重宣传内容,突出亲民性

检察机关要切实把握好检察宣传的群众性,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对其宣传内容秉承严格负责的态度,确保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检察机关要改善舆论宣传方式,突出亲民性,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民群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4.3真诚公开,提高能力,通过沟通引导赢得群众认同

4.3.1.完善检务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检察机关要以群众路线为基础,不断加大检务公开力度,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不断扩大检务公开内容,创新群众监督形式,提升检察机关的公信力。要着力建设人民群众评价反馈机制,虚心接受群众监督,认真听取群众评价,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信任感。4.3.2.规范检察人员的网络语言和行为

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难免要通过网络与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检察人员的身份使得其在与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代表的不是个人形象,而是检察机关的形象,因此规范检察人员的网络行为和语言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每一位检察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端正自身行为,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绝不能因自身行为的缺失损害检察形象,更不能随意泄露相关秘密,破坏检察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

5.新媒体时代法治宣传存在的问题

— 12 — 5.1思想观念存在偏差。

面对新媒体时,缺乏正确认识,没有正确认识到新媒体的强大能量,也没有意识到网络也是民意沟通、疏导情绪的渠道;对网络舆情重视不够,对负面信息的危害估计不足;对新媒体心存恐惧,认识不到网上的小问题往往可能引发大**。5.1.1自身能力建设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能力不足、沟通协调能力不强。一方面部分思想观念跟不上新媒体发展环境,对现代信息条件下新媒体沟通工作缺乏认真的学习和了解;另一方面,缺乏专业人才来处理网络舆情引发的危机,应对危机的措施相对滞后。5.1.2长效机制不健全。

关对于新媒体引发的涉检网络危机处置制度较为零散,对于应用新媒体宣传的工作规范和制度保障还不健全,运用新媒体提升法治宣传水平都还没有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5.2对新媒体的应对

5.2.1更新观念,主动接纳新媒体

新媒体历来是把双刃剑,它既能通过正面宣传,讴歌真善美,弘扬世界光彩亮丽的一面,又能通过反面报道,揭露伪丑恶,曝光社会肮脏阴暗的一面。近年来兴起的网络、智能手机、QQ、微博等新媒体更是如此,而且比以往传统媒体反应更为迅速,占有的信息量更大,影响面更广,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联系更为紧密,其覆盖面和影响力更为深远。回避、躲闪,并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接受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监督者更要接受被监督。因此,要从思想上重视并接纳新媒体这个交流沟通的宣传平台,了解其特点、把握其规律、快速适应新环境。要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接纳,以积极、开明的态度面对新媒体,用开放的心态、理性的思维来接纳新媒体,建立和新媒体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关系,使之成为法律监督工作的新朋友和好助手。5.2.2加强自身建设,增强运用新媒体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运用是大势所趋。近年来,大量群体突发事件被网络披露,形成网络舆情。能否积极应对并妥善处理,新媒体运用能力是前提,如果缺乏这方面能力,不能及时发现网络舆情,就更谈不上处置。因此,要期待落到实处。在新媒体时代,全面提高业务能力和

— 13 — 新媒体运用能力。要充分认识新兴媒体蕴涵的巨大能量,主动学习并掌握有关新兴媒体的知识,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成为新媒体时代检法治宣传的开路先锋。5.2.3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应积极借新媒体发展之势,将新技术融入到办案全过程中,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稳步推进新媒体时代群众工作的开展。首先要树立运用新媒体开展群众工作的意识,要通过宣传介绍,使人们认识到新媒体拥有更广泛的受众、更深刻的影响力和更强大的凝聚力,是广大群众表达利益诉求的便捷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快速通道,更是促进检民交流、和谐检民关系的重要平台。另外,在保障群众知情权的同时,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善于使用新媒体平台,增强自身利用新媒体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5.2.4完善立法,依法规范新媒体。

新媒体的出现为公众参与政治、表达利益诉求,为了解民意开辟了新路径,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偏激、无序、非理性的网络炒作。要确保新媒体的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对网络新媒体的舆论监督加以法律规范,适当加以限制。例如,对机关正在审理,尚未判决的案件,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都不能恶意炒作,不能以媒体制造的“民意”去影响司法机关的侦查、起诉和审判,不能通过媒体掀起所谓的“同情、声援弱者”的舆论声浪去影响司法裁量权。媒体既要监督司法(监督主要应限于司法腐败和渎职方面,而不是司法裁量的合理性、适当性方面),也要非常注重维护司法权威,维护司法的公信力。

6、结论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法治宣传工作创设了更加广阔的环境,法治机关需要做到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效应,在法治宣传工作中积极践行群众路线,更好地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和检察宣传能力,切实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加强检务公开,虚心接受群众监督。要积极探索在网络时代善待、善用、善管新媒体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进一步提高公开、透明、信息化条件下法治机关网络宣传和舆论引导的能力及实效。只有善待新媒体,才能听到正反两方面意见,才能听到民众真声音;只能善用新媒体,才能创建更多群众诉求新平台,群众诉求渠道才能更宽广;只有善管新媒体,才能促进网络信息规范有序传播,推动法治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篇3:新媒体与法治

在我国, 新闻舆论监督某种程度上是党政权力的延伸或对这种权力的补充。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以文件、会议、党内工作条例等形式对新闻舆论监督做出了相关规定和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曾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为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有力的政治保障。作为舆论监督主体的新闻媒体, 既要认识到自身的责任, 又要认清当前的形势, 深刻认识加强和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发挥好反腐倡廉舆论监督的作用。

一、扬社会公平和正义——媒体是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推进反腐倡廉宣传的有效载体和重要窗口

新闻舆论监督对揭露社会腐败、倡导公平与正义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新闻舆论监督的威力很大, 它是反腐倡廉的利刃, 让腐败分子闻风丧胆。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一种群众监督。近年来, 我国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覆盖面广、辐射力强的优势, 以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党中央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政策方针和有关部署, 开设有关专栏专题。例如, “曝光台”、“以案说纪专栏”、“反腐倡廉专页”等, 公布反腐败斗争的阶段性成果, 配合大案要案的查处, 对典型案件进行公开曝光和深刻剖析:针对群众中具有普遍性的思想认识问题, 答疑解惑, 进行正面引导。这些做法, 进一步强化了新闻舆论监督, 大大增强了广大群众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和参与反腐败斗争的热情。

新闻舆论监督具有敏捷性, 是快车道。多年来的实践证明, 有些案件是先在媒体上露了点头之后, 才引起有关方面立案审查的。对当事人来讲, 新闻舆论监督可以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不限于揭露, 不同于纪检部门的侦察报告, 只写时间、地点、情节, 新闻媒体重在从个性中找出共性, 把惊人的案件变成警世长鸣的警钟。新闻少不了分析, 少不了找教训, 所以新闻舆论监督能起到“杀”一儆百、“杀”一儆万的作用。因此, 加强新闻舆论监督, 是推进反腐倡廉宣传的有效载体和重要窗口。

二、强化防腐机制遏制腐败——媒体是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推进反腐倡廉的主要渠道

新闻舆论监督是各项监督必然经过的流程, 这一流程是对其他各项监督的放大。“人要脸, 树要皮”。因此, 有些腐败分子的心态是:“不怕内部通报, 就怕公开见报”。近些年, 围绕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引发了一些争议, 其中部分原因是报道对象对媒体揭露的事实有不同看法, 有些是因为新闻记者素质不高, 触犯了党纪国法。因此, 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监督工作, 必须做到实事求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必须标本兼治, 惩防并举, 强化思想教育, 完善监督机制。只有不断加强法制和制度建设, 为新闻监督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 才能通过实施舆论监督, 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近年来, 我们党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新闻舆论监督的地位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也是无法替代的。2004年党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条例明文规定:“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应当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 听取意见, 推动和改进工作。”该文件的出台, 为新闻舆论监督领导干部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新闻媒体要注意从“党和政府明令禁止”和“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结合点上寻找突破口, 使新闻舆论监督成为推进反腐倡廉的主渠道。当前, 新闻舆论监督要突出五个重点:一是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揭露和批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贪赃枉法等行为, 推进依法治国。二是加强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反映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希望和建议, 揭露和批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各行其是等行为, 维护中央权威, 保证政令畅通。三是加强对党纪政纪执行情况的监督。揭露和批评失职渎职、滥用权力、消极腐败等行为, 促进干部队伍廉政建设。四是加强对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监督。揭露和批评以各种手段和方式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和行为, 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五是加强对社会丑恶现象、不道德行为和不良风气的揭露和批评,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弘扬社会正气。

三、从“舆论监督”到“监督舆论”——媒体要找准反腐倡廉新闻舆论监督的角色定位

舆论监督是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长期以来, 人们一说到反腐败首先就想到舆论监督。对于我国正在建立健全的反腐败体系而言, 媒体的重要性不只体现在监督方面, 更体现在教育、制度、监督这三道防线的任何一道防线上, 要新闻舆论监督和其他监督密切配合, 协同作战。舆论监督毕竟是一种外部的非权力制衡性的信息型监督形式, 它与监督对象不构成上下级关系, 因而不能直接进行法律上、组织上和行政上的处理。应把新闻舆论监督、纪检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 构筑起健全的权力监督机制。新闻舆论监督的特性决定了其在反腐败斗争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新闻舆论监督只有与其他监督形式相互协调配合, 才能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也是百姓的情感载体。新闻媒体及从业人员应该采取积极、慎重和理智的态度, 提高反腐倡廉舆论监督水平。新闻从业人员要树立大局意识, 提高思想修养。新闻从业人员拥有话语权, 但这种话语权是属于党、属于社会、属于人民的。在进行舆论监督时, 心要热, 头脑要冷。所谓心要热, 就是要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敢于碰硬, 反映真相, 为群众说话, 捍卫党和国家的利益;所谓头脑要冷, 就是要善于思考, 在任何复杂的形势面前, 在任何扑所迷离的事物面前, 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 审时度势, 从大局出发, 把握事物的主流和本质, 有效地实施舆论监督, 通过有效的舆论监督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新闻工作者不是“无冕之王”, 要时刻牢记自己在整个社会分工中的定位, 不仅要具有专业素养、敬业精神, 更要有很强的党性和人民性, 而且具备政治的、时代的、社会的、历史的责任感。新闻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 是负有法律责任的。无中生有, 歪曲事实, 丑化人格, 揭露隐私等, 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媒体要正常开展舆论监督, 避免新闻纠纷, 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从“传媒监督”到“舆论引导”形式和观念的转变, 是媒体实施有效新闻监督的进步。

四、加强自律与接受“社会监督”——主动适应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新常态”

舆论监督要正常运行, 其前提是公众知情, 即公众对公共事务信息尤其是政务信息进行全面、及时、客观的掌握。只有公众知情, 舆论才能产生监督的效应。同时, 传媒作为重要的监督渠道, 其报道活动也应受到法律、具有可操作性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自律条文的监督和制约。

“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近年来, 网络舆论事件屡见不鲜, 形成了对我国社会管理的巨大挑战, 客观上迫使各级政府持续增强网络社会的管理水平, 健全网络引导机制以有效应对网络公共舆论危机。如果一旦政府引导与管理缺位, 网络公共舆论有可能演变成“公共舆论危机”, 提升社会管理难度。

2014年, “新常态”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经济新特征的阐述成为人们言谈话语中的热门词汇。常听到记者抱怨“采访官员越来越难了”, 因为官员通常“很低调, 拒不接受媒体采访”。2014年第19期《人民论坛》的一份民调似乎印证了官员的“低调”:当下官员最怕被媒体、网络关注。其实, 网上舆论新生态的构建又何尝不是如此?所有网络信息传播者、服务提供者、网站经营者都应以净网行动为起点, 为号角, 为警钟, 努力适应并一起融入、参与打造网络舆论生态的新常态, 那就是建立对社会责任的敬畏、对网络监管规则的敬畏, 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驱除低俗淫秽之霾, 保持网络空间的“晴空丽日”。相关网络监管部门也不应把行动当运动, 让净网成为常态, 让严查严管成为常态, 让常抓不懈、露头就打的“高压”成为常态, 以监管新气象成就网络清朗空间新常态。

鉴于媒体的作用,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 抑或作为信息源的个体, 都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 把握好娱乐和非娱乐的界限。2014年底, 凤凰网、新浪网等8家网站因故意编发、炒作低俗内容而受到国家网信办查处。这些网站的栏目或频道编辑人员故意推荐低俗标签, 恶意炒作吸引眼球, 影响恶劣。因此, 网络媒体必须加强行业自律和形象建设, 培育网络媒体的行业信誉。官场的“新常态”, 对领导干部尤其是各个地方和部门的一把手来说, 权力的行使要更加规范透明了。一方面让公民参与到网络社会的治理中, 对网络社会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鼓励公民对网络社会中政府行为进行监督, 了解网络社会中政府职能的履行状况, 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对政府在网络社会中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 促进政府职能更有效地履行;另一方面, 应加强公民对网络社会中的不法行为进行监督, 遏制网络暴力行为和网络谣言的传播, 构建健康文明的网络社会环境。网络媒体应通过真实、客观、公正的报道, 向网民展示媒体负责任与公正的形象, 提升网络舆论的公信力。

监督从来都是相互的。放开新闻舆论监督之后, 新闻更应当接受监督。世上没有可以不受监督的行业和个人, 具有巨大监督效力的新闻更不可无法无天。新闻揭露的材料如有失实, 公众可以对新闻的揭露进行再揭露, 严重的可以起诉媒体犯诬陷罪。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 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 发实招、出重拳, 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反腐败带来的官场“新常态”, 对于领导干部的从政品德和行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领导干部们权力行使要有明确的边界和规则, 权力的行使一旦越界就要受到约束和惩治。相应的媒体和网络监督也无时无刻不在了, 在人人手里有麦克风和照相机的网络时代里, 领导干部不但要习惯受组织的监督, 还要习惯时时接受媒体和社会的监督。在如此高要求的“新常态”下工作, 领导干部当然不能不有所顾忌, 不能不更加自我检点, 否则就会付出料想不到的代价。

篇4:论新媒体的法治功能

关键词:新媒体;法治国家;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143-02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等,曾经在我国法治建设的初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无论是在法制宣传上进行法治启蒙,还是在监督司法保持司法公正方面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为法制建设带来了更大的动力,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深刻影响着法制宣传和立法、司法的全过程。

一、新媒体与法制宣传的创新

最早对媒体的功能进行研究的是西方学者,但在中国媒体的功能也很早就被学者们所关注。一般认为媒体的基本功能就是传播信息,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会延伸出来其他一些功能,比如对政府不依法行政的事件进行信息传播实际上就形成了监督政府的功能;对普通社会公众遭受不公平对待或者其他权利诉求进行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而使其诉求得到满足,可以被看成是媒体的权利保障功能。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很早就看到了媒体传播信息而带来的衍生功能。他在1902年出版的《新民丛报》上发表《警告我同业诸君》一文提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是对于政府而进行监督,二是对于国民为其导向。由于梁启超所处的时代的局限性,他说的“报馆”实际上就是媒体的代称,因为当时除了报纸之外,没有其他媒体存在。梁启超指出的“导向”国民、“监督”政府两项功能,事实上成为媒体的两大衍生功能。法制宣传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环节,法制宣传实际上就是梁启超所说的“导向”国民。在开始依法制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由“人治”向“法治”转型过程中,我国一直重视通过传统媒体对法治的宣传作用,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开始,按照事先制定的普法规划,我国连续进行了多次普法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广播、报纸和电视等传统媒体及时将国家制定的法律和政策进行宣传,使得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深入人心[1]。随着媒体技术进一步发展,我国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2],因此,很多人把新媒体等同于网络媒体。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新媒体的范围比网络媒体宽泛得多。新媒体首先是一个侧重于“比较”的概念,事实上我们现在所说的传统媒体比如电视,在刚出现的时候也是新媒体;对于手机这种媒体来说,其传播的方式不只是网络,手机短信并不是依据网络而传播的。目前新媒体对中国已经产生并正在产生着更大的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末互联网上网人数6.18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5.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8%。新媒体的传播具有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以下特征:广泛性——每个人都能够进行信息发布与交流;交互性——每个人都可以接受信息并反馈信息;便捷性——无时无刻;即时性——时刻在现场;全球范围——无处不在等等[3]。这些特点为普法和法制宣传提供了更高效的手段。

手机短信成为法制宣传的新工具。“1月1日起,新环保法、新预算法、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辦法等一批法律法规开始实施。请您在新的一年里自觉学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市司法局、市依法治市办公室。”[4]鹤壁市的这种类似的群发短信正在全国各地得以推广,成为法制宣传的新形式。由于手机的媒体功能日益丰富,许多年轻人几乎成为“手机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几乎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关注传统媒体。同时由于传统媒体的一些固有的局限性,比如报刊传播法律的枯燥性,使得其在法律传播方面的功能受到很大的限制。新媒体则不然,恰恰克服了上述缺陷。微博和微信都能够成为法治传播的高效新媒体平台。2014年9月10日,重庆九龙坡区司法局开通法治微信公众平台。市民只要打开手机,关注“九龙法治”微信,就能随时随地了解到图文并茂的法律知识、法制新闻。平台每周二、五定期发布相关政策法规的最新动态和法律知识,每期聚焦一个专题,以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的方式向微信用户提供各类普法信息,并结合各种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及法制宣传重点,为群众提供相关法律法规条文及释义、案例分析等。“九龙法治”微信平台突破了法治传播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制约,用户可以及时、方便、快捷地知法、学法、用法[5]。传统的宣传栏、发放法制宣传传单、法治讲座、广播电视宣传等方式,和新媒体相比,已经丧失了优势。河南省在“六五”普法活动中,积极运用手机报、微博、微信、客户端、微视等新兴媒体,创作播出法治电影、电视剧、法治动漫、微电影等,使法治宣传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同行,提升了普法宣传的感染力和影响力[4]。

二、新媒体传播促进立法和制度性变迁

立法是国家有权机关,在我国主要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制定、修改、废止和解释法律的活动。通过立法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新媒体传播案件促进立法发展的功能逐渐被学者们所关注。

有学者研究了新媒体促进立法的基本过程。随着大量公众关注案件被媒体深度报道后,通过媒体的作用,社会公众开始对该类案件的自觉关注、积极参与,又通过媒体积极表达个人意愿,形成了一定范围一定层次的公众意识。当这些问题引起了各社会组织、国家管理、司法、立法机构的高度关注和深度介入时,需要通过立法层面解决(包括但不限于对法律的创设、修订、废止、解释等活动)的时机就会成熟。总而言之,媒体已经或正在通过受众实质性地介入到了立法活动中,为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1]。新媒体的传播活动促进制度变迁,从根本上推动了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学者艾佳慧较早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她研究的对象是从2005—2009年间的50个影响性诉讼。影响性诉讼是指由于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传播而使相关诉讼在现实生活中产生重大影响的诉讼案件,影响性诉讼的“影响”既包括法律界,也包括新闻界。她的研究表明,在这些影响性诉讼中,有多个能够以立法和制度变革形式促进法治进步,比如佘祥林案(2005)、黄静案(2005)等[6]。在孙志刚案件中,正是由于新媒体对孙志刚悲惨境遇的报道才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最终使得国务院制定的收容遣送办法得以废止,代之以更加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如果没有新媒体,孙志刚事件也许根本不会得到报道;即使得到报道,也不可能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三、新媒体传播与司法现代化

(一)新媒体对案件的传播对司法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促进了个案正义的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型,社会各领域的矛盾和纠纷不断增多,法律问题突显,各类案件大量涌进了司法解决的大门,加之司法体制也尚处在不断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调和期,司法腐败也开始从最初的“苗頭期”进入“扩散期”,司法不公与司法腐败相伴而逐渐暴露出来,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呼声很高,也越来越多地寻求舆论监督[1]。唐玉沙研究了目前网民对法院的态度。他从百度随机抽取了100个关于法院的帖子,在进行技术处理后形成了以下数据[7]:客观评价33篇,关注热点事件的60%,关注法律法规及其他的40%;负面评价51篇,反映适用法律错误程序不当的60%,反映不良工作态度的29.4%,反映执行问题的25.5%,反映腐败问题的17.7%,其他6%;正面评价16篇,法院自身宣传的87.5%,外部参与宣传的12.5%。

也就是说,网民对法院负面的评价超过了51%,对法院正面的评价主要是法院自身进行的,可能并不必然反映网民的实际态度。考虑到这一因素,负面评价的比例会更高。和国外不同,在我国,对司法活动进行舆论监督的功能主要是由新媒体承担的(在国外,新旧媒体舆论监督方面的差别并不突出),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电台都属于事业单位并由国家全额拨款这种特殊性质,导致其在对政治权威的批评和监督方面有很大的欠缺。特别是地方政府所属的传统媒体更是如此。陈皓对《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的批评报道所涉及的领域进行抽样分析发现,三种媒体在政治方面的批评性报道很少,《人民日报》仅占7.2%,《中国青年报》占13.2%,《南方周末》也只是7.4%。在被批评的机关中,政府机关仅占13.2%,少于事业机构的37.4%和企业与经营场所的28.8%。他的统计发现,对政府机构的批评集中在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地市级21.5%,县级18.9%,农村基层18.9%,但省部级只有8.6%,国家级只有0.8%。在被批评的对象中,普通社会公众最多,占50.5%,超过一半,其次是事业机构领导和工作人员占17.4%,政府官员和工作人员仅占17%[8]。

(二)改变着司法的运行模式

新媒体也在改变着法律的运作方式,改造着法律的固有局限性,法律变得更加公开、更加透明。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讨论立法、讨论司法。通过微博、微信的方式,法院的大门敞开了。更多的人看到了法庭运作的情况、方式,这可能会改变传统上人们对司法的认知。司法部门在传统上被认为是较为被动和保守的,与社会变化有一段距离,而现在,这段距离被极大地缩短了,司法部门也需要迅速地跟随社会的变化[3]。事实上,我国法院也确实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正在发生变化。一个最为重要的变化就是法院也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回应社会的需要和关切。

(三)促进司法创新

新媒体本身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中找不到相应的解决路径,需要发挥司法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新。例如,微博与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微博篇幅短小,最多不超过140个字,有的微博记录的一些“流水账”式的生活细节,有的甚至仅仅几个表情,这些表达是否享有著作权?而且,相互转发是微博信息传播的基本方式,而这种转发是否会带来著作权的侵犯,或者微博转发的形式本身已经默认了他人对于原创信息的使用?这些类似的问题在传统媒体那里根本就不是问题,但在新媒体传播中这些问题一旦形成纠纷,就会考验法官的智慧。因为这些问题没有相应的法律可以遵循,立法机关也不会为这些问题专门进行立法,这就需要法官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为,新媒体的这些新发展为司法创新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周雪.论媒体对立法的促进作用[J].人大研究,2012(8).

[2]匡文波.关于新媒体核心概念的厘清[J].新闻爱好者,2012(19).

[3]新媒体给法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N].学习时报,2013-10-28.

[4]张亮,赵红旗.新媒体成普法宣传新宠儿[N].法制日报,2015-02-27.

[5]武志勇.大众媒体与法治新局[J].青年记者,2014(11).

[6]艾佳慧.网络时代的影响性诉讼及其法治影响力[J].中国法律,2010(5).

[7]唐玉沙.“反差”背后的思索[J].山东审判,2012(1).

篇5:新媒体与法治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目前农村经济法治存在许多缺陷,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尽快实现转变和创新,法治建设应当基于农民的需求与法治的逻辑,从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以及法律宣传与监督等方面同时采取积极的对策。构建真正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科学的法制体系。

一、前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以农民为主体的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但从目前看,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主要是依靠党和政府一系列的政策来推动的。新农村建设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还缺乏法律的明确指引。所以,从长远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应将法制化的思想推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去。使经济法成为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制度。这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二、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法制化的必要性分析

依法保障和促进新农村建设并不排斥行政和其他手段的综合运用。但无疑法律手段应该是其中最为基本和重要的手段,即便是行政手段也应该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行事。具体而言,这种取向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农民、农业及农村的地位尤其突出和特殊,早在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就曾说过:“地者,政之本也,是故地可正政也。”当代中国,面对农民这一如此广大的群体,农业这一如此关键的产业,农村这一如此重要的社区,如果任其游离于法治之外,则依法治国只能是空中楼阁,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用政策治理农业和农村的效果及其有限

我国农村以往各项改革的启动和深化,主要是依靠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适时发布的政策来推动的。党和政府的政策文件与法律相比,往往具有决策迅速果断,灵活性、针对性和适应性强等优点。因此,在某些条件下,政策也不失为一种治国手段。尤其是在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的时候,政策可以起到弥补法律空缺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政策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即政策主要是以产业和相关政策为主的纲领性文件,缺少法律一般构建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也缺少相应的法律责任的规定。因而政策主要是政府宣示自己的承诺。如在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规划中所提到的运用公共资源进行新农村建设,对政府只具有软约束力。对于违反政策的行为,只能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而不能进行法律制裁。另外法律是配置权利、义务及责任最为有效的方式,它能够从社会整体利益和全局利益出发,创设必要的差别待遇。对于农业这样一个天生的弱势产业,实行必要的倾斜和保护。而在这方面,政策的实施缺少一个专门机构来监督。但法律不但有专门的实施程序,还有专门的执行机构。

(三)国外的经验表明新农村建设要靠法律推动

农业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历程表明,建立、健全农业法律体系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举措。比如美国,它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通过立法来大规模干预农业的国家。罗斯福新政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制定《农业调整法》。从罗斯福新政开始,美国政府对农业的干预有增无减,但没有一项干预不是通过农业立法并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的。另外,考虑到农业是一个常常受到自然和市场两方面威胁的弱势产业。所以各国都以法律来扶持农业,保护农民。美国,日本、法国等国的农业基本法均以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为目标。美国、欧盟,日本还都通过立法确定了对主要农产品的保护价制度。同时在资金信贷保险等方面对农业进行扶持。

三、当前农村建设存在的经济法制问题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的经济法冶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而目前的农村经济法治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农村经济的立法、执法、司法与法律监督等多方面。具体如下:

(一)立法方面的严重缺陷

虽然《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层次多样的涉农经济法规已经制定和初步形成。但是,立法滞后、立法质量不高、立法层次低、立法空白等问题,都十分明显。而且,立法具有明显的计划管理色彩,行政法规居多,政策性与原则性强而规范性与操作性差,内容重义务而轻权利。

(二)执法不严,司法不公

农村的行政执法机构不健全、性质不明确;执法人员素质低、执法水平低;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监督无力。越权执法、违法执法等滥用执法权力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司法不公,法律服务不足 农民告状难、打官司难的现象十分普遍。

(三)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

许多基层干部不学法,不依法办事,只是根据地方领导的个人意志行事。农民群众的法律知识少,法盲的数量大大超过文盲,民主意识、权利意识还非常淡薄,主体地位认知不强,“以暴制暴”、“怀疑法律”、“畏惧权力”等意识相当严重。

(四)法律监督的缺失

虽然民政部门、农业部门、纪检监察部门、人民检察院以及乡(镇)政府等国家机构,都对村民委员会和农民负有指导、监督等职能。但是由于立法的缺陷以及农民法律意识薄弱等原因,法律监督严重缺乏。例如:对村委会选举的监督不力,“选举贿赂”、“选举暴力”等现象屡见不鲜;村务公开不规范、不完善,农民群众的财产权、选举权、知情权、监督权等合法权益,难以获得有效的保障。

四、新时期农村经济法治的对策

农村经济法制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保障和必然道路。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此,要充分了解农民群众的经济需求,不断消除法治之中的缺陷,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经济利益问题,保障与促进农民群众的正当经济权益,是农村经济法治在新农村建设中义不容辞的使命。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体可从以下几个个方面着手。

(一)要不断完善三农方面的立法

要根据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关于三农方面的法律,这包括《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财政法》、《金融法》、《税收法》、《农民权益保护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的修改或制定。其中,关于土地、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立法,是完善的重点。在指导思想上,立法要坚持法制统一与合法、科学、民主等原则,贯彻城乡协调、统筹兼顾的方针,尽量减少或避免立法的冲突、空缺等现象。在内容上,要突出权利本位的原则,注重对农民利益的保护。在立法技术上,语言要简洁、明了,注重规范性与可操作性。例如对违法责任的规定,要尽量具体、明确。

(二)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首先,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机关要尽快转变以政策为主要依据的理念,应当以法律作为最主要的施政依据,首先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有法就要依法,没法才依据政策等其他行为规范。其次,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司法改革,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确保行政执法与司法机构真正独立地依法行使职权,消除影响严格执法与公正司法的制度与体制性障碍。

(三)加强法律监督

就我国当前的国情而言,法律监督的加强,重点包括下列方面:第一,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和监督制度。提高人大代表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能力与优势,加强人大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与司法工作人员的监督。第二。各级党委、政府、纪检监察部门以及司法机关等职能部门.不仅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和相互监督,还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各种手段.依法定期公开政务和事务。涉农的大案、要案,应当向有关的当事人和社会大众公开查处的过程和结果,接受社会大众(包括农民群众)的监督。第三,加强对村民选举、村委会成员的监督,严格执行村务定期公开制度,充分保障广大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村委会成员的违法、违纪行为要严厉查处.发现一起就查处一起,严惩有关当事人。第四,各地要逐步建立便于群众举报、投诉、建议的专门信箱或,地方党政的主要领导要定期接受群众的来访,并为举报人严格保密。对于泄露举报人信息的工作人员,视行为的情节和后果,追究其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对打击报复检举、控告人的行为人,依法严厉惩处。

(四)加强法制教育与法律服务

各级国家机构尤其是县级人大、政府和法院等职能机构,要着重采取下列方面的措施,不断提高基层干部、农民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第一,法制宣传与教育要规范化、制度化,内容要因材施教。对基层干部和村支部、村委会成员,法制的宣传和教育要强调义务和职责,注重培养他们依法办事的观念和能力。对农民群众,应该转变普法的内涵,变义务为主的普法教育为权利为主的普法教育。强调权利的本位性,提高农民的权利意识以及维权能力。第二,运用执法检查、媒体宣传、送法下乡、现场审判、法律讲座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法律普及和法律宣传活动,帮助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学法、知法、守法和用法,逐步提高基层干群与农民群众的法律素质。第三,推进农村法律服务所的建设。以农村的乡镇行政区划为单位设立法律服务所,代表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个体参与土地的开发、承包等活动,代表农民参与协商、谈判,订立法律文件.代表农民提起因权益纠纷而引起的仲裁、诉讼等。第四,加强法律的咨询服务工作。鼓励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到基层当好法律顾问,为农民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帮助,为农村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提供法律咨询。建立农村法律援助站,无偿为经济困难、无钱诉讼的农民进行法律咨询和服务。

五、结语

篇6:新媒体与法治

作者: 长沙县法制办 时间: 2015-05-19 [打印] [ 关闭 ] [收藏 ]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尊敬的胡市长,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列席长沙市第四届人民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就行政诉讼相关问题跟大家研讨,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湖南省的法治建设在全国一直走在前列,我们长沙市的政府法制工作或者法治政府建设在全国也很有名气,做出了很多贡献。胡市长和新一届市政府对法治政府建设非常重视,把法治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过去我们组织过南岳论坛,专门推广过长沙市政府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的经验。去年长沙市政府荣获“中国法治政府奖”。利用这个时间,我跟大家探讨关于新《行政诉讼法》出台后的法治政府建设问题。我主要讲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对政府法治建设及政府机关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第二个问题是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行政机关如何应对新形势。

一、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行政诉讼法》是1989年4月4日通过的,20多年来,总体来说运行的比较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国家法治建设步伐的加快,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保障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原有的《行政诉讼法》远远不能适应国家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的要求,所以从前几年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修改行政诉讼法,到去年的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决定。这一次修改后条文共103条,新增加的条文和修改的条文达到了80条,可见修改幅度非常大。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自2015年5月1日开始实行。新《行政诉讼法》实施后,对法治政府建设和行政机关的工作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个法律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不仅要求接受外部监督或者司法监督,而且要求接受更大范围、更高概率、更大强度的外部监督。

三中、四中全会都特别强调权力要受到监督的必要性,并强调要建立权力监督和制约体系,强化执行权、监督权的权力分离,要把权力监督问题形成一个体系。新《行政诉讼法》在这个精神的指导下,强化了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1、司法监督的范围扩大了。主要表现在:第一,把具体行政行为改为行政行为,删去了“具体”两个字,这意味着除了行政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不能直接成为诉讼对象外,其他介乎于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之间的行政规划、行政计划等等都可能成为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第二,过去对公民权利保护范围仅限于人身权和财产权,其他权利必须是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可以向法院请求救济,法院才可以受理,这一次修改,在人身权、财产权后加了“等”字,从立法过程看,立法机关的明确意思表示是除了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法院可以受理的以外,其他的权利类型包括公法上的权利、知情权等权利受到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到法院请求救济;第三,行政协议(又叫行政合同)过去是作为民事案件受理的,但实践中处理难度很大,有些法院没有受理,新《行政诉讼法》明确将这一部分纳入行政诉讼范围;第四,将过去因行政复议法作为终局裁决的事项,涉及到土地、自然资源确认等,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总体来说,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扩大了很多。也就意味着,行政机关的行为接受司法监督的范围也扩大了很多。

2、在更高概率上接受司法监督。主要表现在:第一,起诉期限改变,有一部分行政行为没有单行法作出规定的,过去是3个月,现在放宽到6个月,说明起诉的概率提高了;第二,新行政诉讼法规定可以口头起诉,过去没有把口头起诉法定化,现在起诉更方便,公民起诉的可能性增加;第三,原告资格放宽了,过去能够提起诉讼的当事人要求与被诉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法院能够以“不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予以驳回起诉,新《行政诉讼法》删除了“法律上的”四个字,规定只要有利害关系就可以提起诉讼,就具备原告资格;第四,将立案审查制改为立案登记制,过去立案审查比较偏严,法院更多的是让当事人放弃诉讼,新《行政诉讼法》要求必须做到有诉必立,而且规定应当受理的案件如果法院不受理,要追究院长、庭长和审判人员的责任,并且规定行政机关不得阻碍、干扰法院受理案件,如果有干扰行为,法院必须记录在案,并进行责任追究。这说明当事人起诉的门槛大大降低,行政诉讼案件诉讼概率大大增加。

3、接受监督的强度加大了。表现在:第一,原来的《行政诉讼法》在第一条规定,人民法院除了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外,还要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新《行政诉讼法》删掉了“维护”两字,强调监督职能,弱化维护职能,避免行政诉讼中官官相护的情况;第二,原来的《行政诉讼法》规定法院只对滥用职权的行为监督、撤销、变更,新《行政诉讼法》增加了法院也可以撤销明显不当的行为或者撤销后让行政机关重新作出行政行为,过去法院只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加了明显不当的审查后,意味着法院对被诉行政行为审查的力度、强度加大了,在一定程度上要审查行政行为是否合理;第三,过去基本由基层法院受理一审案件,大量行政案件不出市就可以终审,新《行政诉讼法》对管辖做了重大调整,以区县政府为被告的,不能由区法院受理,只能由中级法院受理一审,省高院二审,而且法院移送案件时,只能将下面的案件往上移送,不能将上面的案件往下移送,这意味着加大了监督的强度;第四,新《行政诉讼法》特别规定,高级法院经最高法院批准可以指定某些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二)不仅要求行政机关正确地行使权力,而且要求行政机关积极履行职责和义务。

从十八大以来,由于中央落实八项规定,反腐力度越来越大,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缓作为、不作为的消极行为突出,所以立法机关在修法过程中,加大了对不作为的监督。三中、四中全会决定中,把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放在前面,特别强调政府要积极作为。新《行政诉讼法》在这方面有充分的体现,表现在:

1、第十二条列举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时有三项直接涉及行政不作为,增加了对行政不作为的监督。

2、在相关条文中加大法院对不作为行政行为的判决力度,明确规定法院对某些案件不仅可以判决行政机关在多少天内做出行政行为,而且可以直接判决行政机关做出什么样的行政行为。

(三)不仅要求行政行为单向度的合法,而且要求行政行为全方位的合法。

1、要求行政行为权限合法。行政机关做出行政行为时必须有法律、法规明确授权,法无授权不可为,当行政决定损害了公民的法律权益,影响了公民的权利义务时,必须有合法、有效、明确的法律依据。

2、要求行政行为内容合法。主要包括满足法律规定的事实要件、适用法律法规必须正确、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

3、要求行政行为程序合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步骤、顺序、时间、方式、形式来行使权力。执法中检查、取证等过程性行为都要符合法律规定和要求。

(四)不仅要求行政行为形式合法,而且要求行政行为实质合法。

1、新《行政诉讼法》明确增加了对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进行审查的理由。

2、在没有规定法定程序或规定比较笼统抽象时,基本程序必须遵守。比如回避、事先听取意见、说明理由等正当程序,不管法律是否规定都必须遵守。

(五)不仅要求被告方履行积极诉讼义务,而且要求被告方注意履行消极义务。

诉讼义务包括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

1、新《行政诉讼法》要求行政机关履行的积极义务有: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必须出庭应诉,不能出庭应诉的必须委托相应工作人员出庭应诉。作出这个规定是基于以下考虑:第一,对于行政机关来说,真正能够代表行政机关的是行政首长,其他人无权代表;第二,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有利于和人民群众拉近感情;第三,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是调查研究最好的时机和方式;第四,在诉讼中有时需要与当事人协调,首长可以当场拍板,不需要汇报后再开一次庭;第五,树立良好的法治形象。江苏绝大多数案件实行行政首长出庭,效果很好。

2、新《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积极地提供证据,积极答辩,提供相关规范性文件。让政府承担更多的举证义务,如果不及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视为没有证据。

3、新《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积极履行执行义务。裁判作出后要积极履行执行义务;对裁判不服的,要提起上诉;加大了拒不履行裁判的制裁力度。

4、新《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的消极义务有:不得干预法院、阻碍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在诉讼过程中,不得随意向原告、第三人收集证据,原告提出的事实和事项在行政程序中没有提出的除外;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被法院撤销后,不得再作出相同的行政行为。

(六)违反《行政诉讼法》不仅要追究行政机关的责任,而且要追究个人的责任。

1、不应诉、中途退庭,不仅要行政机关承担败诉责任,还要予以公告。

2、在诉讼中不得有妨碍诉讼的行为,比如对原告威胁、打击报复,对证人威胁,干扰法庭审理秩序。

3、不执行法院裁判,以前罚款是罚行政机关,现在是罚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还可以建议上级行政机关追究其纪律责任。

(七)不仅要求违法行政行为要得到纠正,而且要求实质化解行政争议。

1、把解决行政争议作为重要功能加以明确。

2、新《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对行政赔偿、行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有自由裁量权的行政行为可以调解。

3、新《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作出裁决的案件中,当事人可以申请一并解决相关的民事争议。

(八)行政主体不仅要接受审判监督,而且要间接接受行政诉讼程序中的检察监督。

1、强化了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的监督。包括对法院有案不收、官官相护以及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的监督。

2、赋予了检察机关提出检察建议和抗诉的权力。

3、正在研究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二、政府如何应对新要求

(一)最关键的应对是在思想上认真对待

1、认真对待法治

中央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去中央讲法治是有所保留的,一方面讲法治,另一方面讲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十八大以后中央讲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是第一遵循。过去讲法治没有底线要求,现在中央说法律底线不得突破,法律红线不得触碰,而且要求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促进发展和改革稳定。过去讲法治是战

十八大以后讲法治是方式。过去中央讲法治只停留在要求层面,没有建立评估体系。过去中央讲法治水平跟晋升、职位没有关系,现在强调把法治作为考核考察的标准。

中央下决心搞法治的原因是:第一,不讲规则的现象比较普遍;第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过去经济发展的优势正在减少甚至消失,法治环境成为经济增长点;第三,大国需要法治形象;第四,长期发展的需要。

2、认真对待权利

自从基本人权入宪以后,国家对公民的权利越来越关注,保护人权的意识逐渐增加。过去笼统地强调执政为民、司法为民,其界限不清楚,有时候容易让人误读,容易让老百姓产生错误的理解,也让工作人员产生误解,所以有时候该做的没有做,不该做的做了很多,结果带来了很多问题。执政为民、司法为民这个理念是对的,但如何科学地落实这个理念,实际上最终落实到权利义务上;落实到必须保护公民权利,必须保障它的实现,不是公民权利的我们可以缓做,可以逐步地来,权利必须优先保护,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落实到在执政过程中分清哪些是权利,哪些是义务。

3、认真对待权力

权力越大风险越大,权力不受监督就会被滥用,这是一条万古不移的经验。权力要加强监督。

4、认真对待监督

特别是认真对待来自外部的监督。要看到行政诉讼是在不断化解矛盾,避免官民冲突。要提高行政机关的效率,就必须有一个好的监控机制。

做到这四个认真对待,我们从思想上就能真正地重视起来。

(二)最现实的应对是在当被告时有效应诉

正确认识行政机关当被告的问题。当被告并不一定不光彩。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从诉讼结果来看,绝大部分还是行政机关胜诉的,原告胜诉的机率在20%以下。当了被告以后如何应对:

1、依法争取当事人撤诉或法院驳回起诉。法院不应该受理的案件有:当事人不具有利害关系、被告不适格、应当复议未复议、超过起诉期限且无正当理由提起诉讼、诉讼请求不明确或超过诉讼范围等。发现自身行政行为有问题可以主动更正行政行为,与当事人协商补偿方案。

2、充分有效行使被告权利,积极履行被告义务。

3、尽量缩短诉讼周期。第一,作出行政行为时一定要告诉当事人起诉期限,叮嘱当事人尽早提起行政诉讼;第二,在作出决定前征求当事人意见;第三,引导当事人提出异议,决定作出后让当事人向作出决定的机关提出异议;第四,准备材料配合法院及时开庭。

4、依法争取合法有效的行政行为得到支持。通过举证、法律适用、认真积极出庭应诉来证实行政行为合法性。

5、理性选择裁判救济途径。对裁判不服的,及时提起上诉;对二审裁判不服,积极申请再审;对再审裁判不服,申请检察机关提出建议或抗诉。

6、主动及时有效地履行生效判决。

(三)最根本的应对是在平时坚持依法行政

真正有效的应对是在平时坚持依法行政。仅仅靠行政诉讼中的应对,空间非常有限。应诉中的功夫做的越多,往往适得其反。政府在诉讼中尽量弃智弃术,不要玩花样。要树立政府法治形象,错了就错了,正确就正确。在诉讼过程中过多玩弄技巧来胜诉是不明智的,因为现在所有的法律裁判文书都要上网,接受公众监督。

1、要依法履行义务,防止违法不作为、缓作为和不适当的作为。必须按人民的意志、法律规定积极地履职。要注意:第一,法律明确规定应该做、必须做的,应该做;第二,法律未规定必须做的也应该做,包括签订合同时承诺要做的、公开向社会承诺要做的、先前行为带来的义务;第三,职责和义务不仅要履行,还要及时有效适当地履行。

2、依法客观公正适当地行使职权,防止越权和权力滥用。所谓依法必须有法律规定、法律授权、按照法律规定的实施条件来行使职权;所谓客观就是一定要把查清事实,在事实不清楚的情况下不能简单地作出行政决定;所谓公正就是要有一套公正的程序来处理问题;所谓适当就是要在实体上做到合理正当。

3、要建立合法科学理性公平的评价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第一,评价体系的建立,任何一个单向的指标都有局限性,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要使一个评价体系能够科学全面,一定要有指标群,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角来评价一个事项,指标群力度越大越丰富,越接近公平公正。第二,责任追究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追究不到位,另一个是追究过度。理性追责的关键是故意和重大过失,故意违反法律肯定要承担责任;但过失违反法律规定造成损害的,要区分情节。追究责任必须是故意和重大过失。一般过失、轻微过失最好轻微处理,不宜采取重的处理方法。

4、要切实发挥行政异议、行政复议、行政监察内部监督机制的作用,减少行政诉讼案件。

上一篇:plc课程总结复习下一篇:女生穿着裙装的礼仪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