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政府诚信建设 做诚信守法公民

2024-09-03

加强政府诚信建设 做诚信守法公民(精选5篇)

篇1:加强政府诚信建设 做诚信守法公民

加强政府诚信建设

做诚信守法公民

1.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含义:当事人在社会活动中应讲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的利益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简称诚信原则,要求人们在民事活动中应当诚实、守信用,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项基本法律规则,诚实信用原则是一种具有道德内涵的法律规范。诚实守信原则在

2.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条 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三条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或者不 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二条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 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

3.《 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76号文件有哪些要求

为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表率作用,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环节,是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引领其他领域信用建设、弘扬诚信文化、培育诚信社会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深入开展政务诚信建设,有利于建立健全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建立一支守法守信、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树立政府公开、公正、诚信、清廉的良好形象,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培育良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坚持依法行政、阳光行政和加强监督作为推进政务诚信建设的重要手段,将建立政务领域失信记录和实施失信惩戒措施作为推进政务诚信建设的主要方面,将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等政务失信行为作为治理重点,循序渐进,不断提升公务员诚信履职意识和各级人民政府诚信行政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依法行政。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要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合规性审核、集体讨论决定等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要按照权力和责任清单制度要求,切实做到依法决策、依法执行和依法监督。

二是坚持政务公开。推进阳光行政,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在保护国家信息安全、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通过各地区各部门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微信、政务客户端等途径依法公开政务信息,加快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全过程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要广泛征求社会意见。严格依法依规开展招商引资、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工作,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三是坚持勤政高效。进一步优化行政流程,继续清理、削减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推行网上服务、并联服务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等措施,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水平。

四是坚持守信践诺。将公平正义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领域贯彻公平正义原则。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要清正廉洁,恪尽职守,敢于担当。要建立健全守信践诺机制,准确记录并客观评价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对职权范围内行政事项以及行政服务质量承诺、期限承诺和保障承诺的履行情况。各级人民政府在债务融资、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市场交易领域应诚实守信,严格履行各项约定义务,为全社会作出表率。

五是坚持失信惩戒。加大对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失信行为的惩处和曝光力度,追究责任,惩戒到人。对社会关注度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政务失信易发多发领域进行重点治理。建立健全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政务失信记录机制。加强社会各方对政务诚信的评价监督,形成多方监督的信用约束体系。对公务员在行政过程中懒政怠政,不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等行为,特别是严重危害群众利益、有失公平公正、交易违约等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营造既“亲”又“清”的新型政商关系。

三、探索构建广泛有效的政务诚信监督体系

(一)建立政务诚信专项督导机制。上级人民政府要定期对下级人民政府进行政务诚信监督检查,实施政务诚信考核评价,考评结果作为对下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

(二)建立横向政务诚信监督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将办理和落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情况作为政务诚信建设的重要考量因素。

(三)建立社会监督和第三方机构评估机制。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对政务失信行为进行投诉举报。实施区域政务诚信大数据监测预警。支持信用服务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第三方机构对各地区各部门开展政务诚信评价评级并及时公布结果,加强社会监督。

四、建立健全政务信用管理体系

(一)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公务员诚信、守法和道德教育,编制公务员诚信手册,将信用建设纳入公务员培训和领导干部进修课程,加强公务员信用知识学习,提升公务员信用意识。

(二)建立健全政务失信记录。将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在履职过程中,因违法违规、失信违约被司法判决、行政处罚、纪律处分、问责处理等信息纳入政务失信记录。由各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负责政务失信记录的采集和公开,将有关记录逐级归集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各地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依托“信用中国”网站等依法依规逐步公开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政务失信记录。

(三)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存在政务失信记录的,要根据失信行为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损失情况和社会影响程度,对具体失信情况书面说明原因并限期加以整改,依规取消相关政府部门参加各类荣誉评选资格,予以公开通报批评,对造成政务失信行为的主要负责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联合开展区域政务诚信状况评价,在改革试点、项目投资、社会管理等政策领域和绩效考核中应用政务诚信评价结果。对存在政务失信记录的公务员,按照相关规定采取限制评优评先等处理措施。

(四)健全信用权益保护和信用修复机制。完善政务信用信息保护机制,按照法律法规规定采集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政务失信记录。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异议、投诉制度,探索扩展公务员失信记录信用修复渠道和方式。建立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的关爱机制,公务员在政务失信行为发生后主动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可从轻或免于实施失信惩戒措施。

五、加强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

(一)加强政府采购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完善政府采购诚信体系,建立政府采购方面的政务诚信责任制,加强对采购人在项目履约验收环节信用情况的监督,依法处理采购人及有关责任人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违法违规失信行为。完善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提高政府采购活动透明度。

(二)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强化政府有关部门责任,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失信违约记录。明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政府方责任人及其在项目筹备、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融资、实施等阶段的诚信职责,建立项目责任回溯机制,将项目守信履约情况与实施成效纳入项目政府方责任人信用记录。

(三)加强招标投标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建立招标投标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体系,探索推广和应用第三方信用报告制度。健全招标投标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制度,提高政务信息透明度,及时向社会公开各级人民政府掌握的有关招标代理机构资质信息、信用信息及动态监管信息等。

(四)加强招商引资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完善招商引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严格依法依规出台优惠政策,避免恶性竞争。规范地方人民政府招商引资行为,认真履行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和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不得以政府换届、相关责任人更替等理由毁约。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改变政府承诺和合同约定的,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相关企业和投资人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

(五)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建立地方人民政府信用评级制度,促进政府举债依法依规、规模适度、风险可控和程序透明。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约束,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监管体系,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以及责任追究机制。

(六)加强街道和乡镇政务诚信建设。建立街道和乡镇公开承诺制度,加大街道和乡镇政务、财务等公开力度,确保就业、物业、就学、计生、养老、助残、扶贫、医保、住房、出行、停车、防火防盗、拥军优属、便民服务等公共服务和优惠政策有效落实到社会公众,并将各项工作守信践诺情况纳入街道和乡镇绩效考核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诚信街道和诚信乡镇创建活动。

六、健全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政务诚信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职责分工,研究出台工作方案和实施办法,做好本地区本部门政务诚信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作用,协调解决政务诚信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并推进政务诚信建设的各项措施,加强各地区各部门协作配合。

(二)加快法规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务诚信建设法规规范。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政务诚信建设地方性法规。加快推进政务诚信管理制度建设,加强政务公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公务员诚信、政务诚信评价办法等制度建设。

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狠抓落实,以政务诚信引领社会诚信,结合实际切实有效开展相关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对本意见落实工作的统筹协调、跟踪了解、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篇2:加强政府诚信建设 做诚信守法公民

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我校参加了区4月26日举行的隆重的“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的启动仪式,校长代表全校两千多名师生向社会庄重而真诚地承诺:爱国守法,诚信知礼;育人为本,面向未来;三尺讲台,辛勤耕耘;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它拉开了我校“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的序幕,我校在这项活动中的主要特点是:

一、细微处入手,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6岁至12岁的少年,要使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必须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做起,教育他们如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于是,我们决定从细微处入手,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爱国”从爱家做起,教育学生懂得祖国是个大家庭,由许许多多的小家庭组成的,我们爱祖国,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家庭,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为自己的亲人,为自己周围的人,为班级、为学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学生中开展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做好每一天的值日,爱护好校园的每一件物品的“四个一”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化,而且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奋进。“守法”从遵守《小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起。诚信从不说谎做起。“知礼”从自然问好,恭敬礼让做起。

二、寓教育于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爱国”教育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国旗下讲话,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光荣传统”的扫墓活动,采访“曲南大队”革命老前辈,参观曲江“四城”品牌和名胜古迹,边诵边玩《三字经》等活动。活动中让学生明白国旗的意义,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参观访问中了解曲江的过去和现在,增强爱家乡,为家乡做贡献的自信心;在边诵边玩“三字经”的活动中了解了祖国的灿烂文化,立志为弘扬民族精神而勤奋学习。“守法”活动中,从安全教育作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珍爱生命,自觉守法的意识,聘请交警上专题讲座课,开展大型安全标志宣传活动,安全紧急疏散演练等活动,师生们一致认为“百说不如一练”,在实践中学生们明白了道理,懂得如何守法。

我校女教师较多,在各级妇联的关怀支持下我们深入开展“巾帼文明示范岗”的活动,向社会承诺,并把所有女教师的照片上墙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

在学生中开展讲诚信故事,背诚信名言,举办“诚信”专栏等活动,在“讲、背、评”的活动中懂得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

“知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把这项活动与学校的《礼仪常规》教育结合起来,有具体要求,有布置,有检查,有重点,有评比,有讲评,及时反馈,使每个师生都能做到自然问好,恭敬礼让。

三、设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身体力行。

1、文明班评比,把“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活动细化,列入文明班评比活动中,每天值日生进行检查、登记、反馈,每周讲评,每月进行一次评比,使活动得到保证。

2、“百星”评比活动,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制定自己争星的目标,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3、边诵边玩《三字经》的比赛活动,让学生在诵中明白道理,玩中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4、“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值日生”、“优秀队干部”等各类先进的评比,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鼓励学生身体力行。

篇3:加强法制建设构建诚信政府

一、加强法制建设是实现诚信政府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诚信社会是人与人之间充满了责任感和信赖感的社会, 是一个信用经济十分发达的社会。社会的诚信包括公民的诚信、企业的诚信和政府的诚信, 其中首先是政府的诚信。这是由政府的特殊角色和地位所决定的。从政府存在的法理基础上讲, 政府是人民意志的产物, 其权力来自于人民。因此, 政府的诚信与否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信用和伦理信用问题, 更主要的还是一个政治信用问题。政治信用关系到社会的信任、信仰乃至社会稳定。从政府的职能上讲, 政府不仅是游戏规则的供给者, 同时也是游戏的监督者。从政府的性质上讲, 政府是权力的垄断组织。这就可能造成政府用行政规则代替市场规则, 破坏市场内在的声誉机制。我国当前正抓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而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 建立在市场经济上的现代法治政府必然应该是一个诚信政府。

如果政府自身不诚信, 就会加剧社会矛盾甚至引发新的社会矛盾。我们遗憾地看到:在人民内部矛盾面前, 群众往往选择越级上访, 主观上希望提高接访单位和接访个人的级别来快速解决问题。这一现象实际上反映的就是人民群众对某些地方政府及政府部门的不信任, 说到底就是一些地方政府出现了信用危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必须救治当前存在的政府信用危机, 而法律和制度将成为救治行动的必然选择。

二、政府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一) 传统权力本位思想不同程度存在

我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 在传统官本位思想的不良影响下, 一些政府机关及其公务人员错误地认为政府的权力是可以不受约束和任意行使的, 甚至为了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 为了个人政绩而牺牲政府诚信。主要表现为滥用行政权力和以权代法。有的地方政府在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事项或公共危机面前, 对群众的切身利益漠不关心, 甚至采取不恰当的处理方式, 使公众的权利受到损害, 进而影响到公众对政府的评价和信任。有些地方政府缺乏依法行政的理念, 甚至以权力代替法律, 使法律制度形同虚设。

(二) 规范性文件的可操作性不强

我国长期以来在制定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时, 遵循“宜粗不宜细”的规则, 导致很多法律法规和政策条文的弹性过大, 内容缺乏可操作性, 给各级政府依法行政造成制度的障碍。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和政策, 各级地方政府就会运用自由裁量权来强化操作标准。当然, 政府的自由裁量权运用得当, 能够很好地解决立法和政策遗留的不足, 但由于部门利益和公务员的个人偏好不同, 往往造成不同部门对同一执法依据解释不同, 执行结果也不同, 群众因质疑执法的公正性而产生抵触, 使政府的威信受到影响。

(三) 地方保护主义还不同程度存在

地方保护主义不仅导致国家资源的浪费, 危害社会经济的发展, 也损害地方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信誉。虽然我国为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各地专设打击地方保护主义办公室来打击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 但时至今日地方保护主义的情况仍然还有一定普遍性。一些地方政府制定与法律法规和中央政策相违背的土政策来保护地方利益, 甚至以政策代替法律或使“法律成为政策的仆人”。长此以往就造成了有的地方政府在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中“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的政策拉锯及博弈现象。

(四) 政府失信成本过低

如果政府工作人员为其失信行为而付出的代价和成本高昂, 得不偿失, 他们必然会在以后的行政活动中信守承诺, 不敢失信;假如对失信的政府工作人员只给予警告或象征性的行政处分, 或者经济处罚, 或者无关痛痒的法律惩处, 将政府诚信建立的希望置于公务人员自身的“觉悟”上, 就不能有效制止政府诚信缺失行为。更为甚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将其调至另一岗位, 失信者不仅不为其失信行为造成的损失、损害负责及受到应有的惩处, 反而可以继续其仕途, 甚至高升, 这种鼓励性的“处分”不会使他们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那么政府的诚信势必会受到损害。

三、加强法制建设, 构建诚信政府

(一) 加强诚信意识的培养, 树立法治观念, 消除特权思想

建设诚信政府、法治政府,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人心所向的客观要求, 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建设诚信、法治的政府, 就是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 依法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 从根本上防止行政权力异化、腐败, 保证行政权力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 保证宪法和法律赋予广大人民的各项权利和自由得到真正实现。因此, 建设法治政府, 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强化法治教育, 强化行为规范, 形成崇尚法治、遵守法律法规、体现现代社会民主、平等、自由的法治风尚。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 充分认识政府的一切权力根植于人民、来自于人民, 充分认识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彻底消除封建特权思想和封建特权陋习, 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

(二) 完善民主监督机制, 依法行政

立法赋予了行政机关极大的自由裁量权, 在对社会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中, 政府职能的施展得到了充分的自由空间, 使它能够处理好各种紧迫的社会问题。然而, 权力可能被滥用, 这将是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隐患, 行政权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督和制约。对于大的行政自由裁量事项, 既要求政府依法行政, 又要求政府在行使手中的权力时必须要做到诚实信用, 因为自由裁量的行政行为在形式上可能是合法的, 但它却可能是不合理的。那么, 判断那些尚无具体法律条文依据的行政活动是否正当, 就应当借助诚信原则来进行, 其判断的标准应当是凡是忠实于法律精神和老百姓利益的行政活动就应当予以肯定, 这就离不开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宪法所赋予人民群众的最终的监督权, 通过制定有关的法律来保障人民群众监督权利的有效行使, 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因行政行为的失信而受到侵害, 并给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形成足够的压力, 减少政府的决策失误行为, 树立诚信政府形象。因此, 必须通过健全民主制度、加强和扩展公民参政、议政、监政的权利来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健全民主制度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使政府的行政行为民主化、程序化、制度化, 保障人民权利。

(三) 完善立法, 使诚信责任追究制度化

目前, 政府的诚信义务更多的不是体现在法律、法规里面, 而是停留在文件上、报告上和一些无形的道德规范中, 这就使得在责任的追究上缺乏相应的力度和刚性。因此, 在实际的政府活动中不乏政府失信的案例, 但却很难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往往这类案件又在大都事关众多利益主体和切身利益内容, 并且极有可能涉及社会的稳定和政府威信。这样, 完善立法便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

第一、诚信建设法制化

诚信是道德的重要内容, 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应当比普通群众具有更高的道德水准是应有之义, 在强化道德水准方面我国素有注重道德教育的传统,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多次通过发文等形式强化对各级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的教育, 要求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明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鉴于这些措施往往停留在文件的层次上, 没有形成法律效力, 规范性不强, 且主要依靠自律, 缺乏具体的实施和监督程序, 因而收效并不显著。而加强公务员道德立法用法律的手段保障公务员履行道德义务是近代以来公务员制度的普遍现象, 如美国国会与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公务人员的伦理规范并将伦理要求法律化。我国进行道德建设, 建设诚信政府有必要借鉴上述成功经验, 强化职业道德建设。

第二、及时调整或废除不合理的法律制度, 推进政府诚信

制度的合理与否是政府能否诚信的关键。很多时候, 不合理的制度在促使人们不能做到诚信。而政府越按照不合理的法律去执法, 就越加偏离社会诚信, 损坏政府诚信的形象。在政策和制度出台之前, 应首先自下而上认真倾听民众的呼声、专家学者的意见, 重大事项还应由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政策和制度实施之后, 应根据公民、专家的合理化建议, 及时完善, 这是保证制度合理性和取信于民的关键。

第三、强化政府失信的责任机制与制约机制的法律建设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 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所以, 应当建立对政府机构及公务员的失信追究机制, 包括明确责任主体、责任形式、适用范围, 设立受损害的单位和个人的补偿制度等。在构建失信责任时, 还要特别注意规定行政机关不作为的法律责任, 由于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务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 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 没有执行的积极性, 因此要从法律上强化执行力, 依法规范政府部门的机构设置和职责权限, 加强行政监督, 对执行不力的情况进行惩戒, 通过失信责任的立法建立强制性的外在约束来提高失信成本, 来促进政府诚信建设。政府不仅是制度的建立者, 更是制度的执行者。制度执行得如何、法律能否奏效, 关键在于政府是否承担了应尽的职责。目前, 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恶意欺诈行为, 与一些地方政府的无所作为、听之任之的态度是分不开的。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充当失信者的保护伞, 使得失信者更加有恃无恐。所以有必要在惩处欺诈行为的同时, 更加严惩政府官员中的直接责任者。实践证明, 没有制约的权力是极易腐败的权力, 更易产生诚信危机。因此, 要强化国家权力之间的互相监督, 尤其是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权力的监督, 将人民代表大会的人事权、财政权落到实处;提高法院的地位, 真正做到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扩大高级法院的行政诉讼授案范围, 制约行政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黄建春.政府诚信的法理基础与诚信政府建设[J].岭南学刊, 2007, (2) .

[2]钟添生, 邓彦.论诚信政府的法律支持[J].理论界, 2005, (9) .

[3]涂富秀.政府诚信法治化的思考[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2) .

篇4:加强政府诚信建设 做诚信守法公民

各村(居)、镇直各有关工作部门:

为推进“六五”普法加强法制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文明和谐的良好环境,镇党委政府决定在全镇开展“做文明守法公民、建设美好家乡”主体法制宣传活动。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总体要求,坚持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六五”普法规划的实施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干部群众学法用法守法、依法办事的意识,自觉遵守文明行为规范,自觉维护全县改革发展的大好局面,努力营造平安和谐的发展环境,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毕节实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去,为建设美好织金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做文明守法公民、建设美好家乡”主体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在全镇普遍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守法意识,遵照法律法规合理表达自己的诉求,共同维护改革发展的大好局面。二是结合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进一步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貌素养,自觉遵守文明行为规范,做实验区人,为化起添光彩。三是通过开展“做文明守法公民、建设美好家乡”主体法制宣传活动,激发广大公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为推动化起新一轮改革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9月1日—9月15日)各村(居)、镇各有关工作部门要把活动列入工作的重要意识日程,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召开宣传员会议进行精心安排部署。要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划法》《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信访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掀起“六五”普法活动的热潮。执法部门要加强法律知识教育培训,提高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公信度。要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家庭建设,深入推进全民学法活动,并结合文明创建,推进公民文明礼仪教育。

二、学习教育阶段(9月16日—11月5日)在宣传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相关工作部门要通过出动宣传车、出法制专栏、设法律咨询宣传点、组织宣讲队、广播、短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做文明守法公民、建设美好家乡” 主体法制宣传“六进(社区、机关、学校、企业、乡村、家庭)”活动。在社区,结合“网络化”管理,推进文明社区、和谐社区创建和文明家庭评选。在机关,通过法律宣传教育,让干部职工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做个好成员、在单位做个好建设者,推进文明单位建设和文明职工评选。在学校,通过法律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推进文明学校创建和文明师生评选。在农村,通过文明卫生乡镇创建工程的实施,推进星级文明户、诚信农民、和谐农家等评选。

(三)总结提高阶段(11月6日—12月31日)各村(居)、镇直各有关工作部门要对开展“做文明守法公民、建设美好家乡”书体法制宣传活动进行认真总结,查找存在的不足,研究整改完善的措施,形成宣传 的长效机制。要结合“三个建设年”活动,推出一批宣传活动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一批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在全社会形成学法用法守法,争做文明公民的良好风尚。同时,要探索构建“做文明守法公民、建设美好家乡”主题法制宣传活动机制,推进宣传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村(居)、各有关工作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把此项活动纳入“一把手工程”和目标考核和过程管理体系,明确任务,责任到人、狠抓落实。实行联席会议制度,镇党委副书记、镇政府镇长、人大常委XXX为联席会议召集人,办公室设在党建办,负责对活动的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和指导,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要整合各种法制宣传教育基地等资金,在公共场所建立固定或流动的法制宣传设施,开展系统化、立体化的法制宣传。要强化对活动的宣传报道,及时报道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

(三)督促检查,强力推进。要采取实地检查、明察暗访、走访群众、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形式,对各村(居)各部门各行业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月通报、季讲评、年终总结,及时推广成功经验。对工作不力的单位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责令整改,强力推进此项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严格考核、兑现奖惩。要将活动的绩效作为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将活动开展的情况纳入“双考双评双挂钩”活态跟踪管理内容。要制定相关考核办法,对主体法制宣传活动工作领导重视、所是有利、效果明显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效果不明显的,予以通报批评。

(五)注重总结,反馈信息。各村(居)镇直各有关工作部门要重视对“做文明守法公民、建设美好家乡”主体法制宣传活动的总结调研工作,做到有针对性开展工作,开展工作的各种信息要及时反馈。

篇5:做诚信公民倡议书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诚信无疑是诸多文化瑰宝中闪闪发光的一颗。“言必行,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更是流传了千古的佳话,形象的表现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

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你是否想过,我们应该如何维持诚信,做诚信的小公民呢?为此,我校德育处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从自我出发,做诚信美德的建设者、维护者和播种者,时时讲诚信,事事讲诚信,争做诚信小公民。请自觉做到以下几条:

1、待人诚信,不虚伪; 2、信守诺言,不失约;

3、做事负责,不推诿; 4、遵守校规,不违纪;

5、学习求实,不浮燥; 6、作业独立,不抄袭;

7、考试认真,不作弊; 8、学会节俭,不贪小;

9、孝敬父母,不淘气; 10、知错就改,不重犯。

细则:

1、真诚的对待同学、老师、朋友、家人,相互帮助,不说谎话。

2、答应别人的事情,在无特殊情况下,不失约。

3、完成自己生活和学习上的事情,不推卸责任。

4、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做违反纪律的事情。

5、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扎扎实实的、刻苦学习各类科学文化知识。

6、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一切作业,不抄袭别人的作业。

7、认真遵守考试的要求,不作弊。

8、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摆阔气。

9、在家做一个孝敬父母和长辈的好孩子,做一个懂礼貌、有修养的好少年。

10、做错了事情要勇于承担责任,找出原因,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关心身边发生的事,与长辈、朋友一起做诚信之人,用自己的力量栽下一朵朵诚信之花。让我们都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遵守诚信行为规范内容,把诚信真正落实到学习和生活当中。做一名诚信的小公民。

倡议人:XXX

上一篇:青春奋斗的名人名言下一篇:屠呦呦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