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和

2024-08-23

内蒙古自治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和(通用6篇)

篇1:内蒙古自治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和

内蒙古自治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和

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规范行政执法证件使用,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内蒙古自治区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和行政执法证件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自治区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行政执法,应当经过资格认证,统一申领和使用自治区行政执法证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行政执法证和行政执法监督证统称行政执法证件,由自治区政府统一制发。

行政执法证是确认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进行执法活动资格的证明.行政执法监督证是表明行政执法监督人员依法对一定范围内的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证明。

行政执法人员应当持证执法,未取得行政执法证件的,不得从事执法活动。

第五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负责全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和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指导。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认证和执法证件管理的具体工作。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法制工作机构对本部门内的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和执法证件进行管理,并接受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的业务指导。

第六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建立行政执法证件信息管理系统,供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查询。

第七条

行政执法经费应当由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予以保障。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借、出租、抵押、伪造、涂改和非法印制行政执法证件。

第二章

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

第九条

拟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应当参加行政执法资格培训且考试成绩合格,方可取得行政执法人员资格。

第十条

下列机构从事行政执法的人员必须进行资格认证:

(一)具有行政执法职权的行政机关从事行政执法的国家公务人员;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中行使行政执法职权的工作人员;

(三)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中有行政执法任务的工作人员。

第十一条

参加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职业道德;

(二)符合职业要求的文化程度;

(三)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四)年终考核无不称职或其他不良记录;

(五)未受过刑事处罚或开除公职的处分;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

参加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应当填写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登记表、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报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审核后,逐级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审批。

第十三条

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应当测试行政执法人员综合应用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有关行政执法理论的基础法学知识,;

(三)有关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诉讼等应用法学知识;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行政执法人员专业法律知识的培训和考试由各行政执法单位自行组织,考试成绩报本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备案。

第十四条

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统一命题,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

第十五条

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合格的,由旗县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将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培训、考试记录编入行政执法人员管理系统,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统一编号。

第十六条

已取得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的人员退休、辞职、死亡或被辞退、开除公职的,所在单位应当在30日内报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由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逐级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办理行政执法人员资格注销手续。

第三章

行政执法证件管理

第十七条

行政执法机关中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应当申领行政执法证。

申请领取行政执法证的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经过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

(二)确定具体行政执法工作岗位。

第十八条

自治区从事行政执法监督,应当持有行政执法监督证。

下列人员应当申领行政执法监督证: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成人员;

(二)政府法制机构从事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人员;

(三)行政执法机关专门从事法制工作的人员。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部门确需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知名人士、学者为特邀监督员的,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向社会公布,报自治区政府法制机构备案,颁发行政执法监督证。

第十九条

行政执法证件载明下列事项:

(一)持证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

(二)证件编号;

(三)行政执法的性质、类型、类别、区域;

(四)发证机关;

(五)证件有效期限;

(六)其他应当载明的事项。

第二十条

行政执法人员申领行政执法证件的,应当由所在单位汇总人员资料进行初审,报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审查,逐级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审核。

申领行政执法证件的单位应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提供下列资料:

(一)行政执法人员个人登记表,包含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资格编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现任职务、所属单位等信息;

(二)行政执法单位及执法人员总花名册,包含行政执法单位的性质、经费来源、办公地点、执法区域、处罚种类、法定权限等;

(三)行政执法培训纪录及专业考试成绩证明。申领委托行政执法证的,由委托单位办理,并同时提供委托证明、委托依据等资料进行审核。实行垂直管理的行政执法机关,行政执法人员所在单位填写的行政执法人员登记表,应当同时逐级上报上级主管机关备案。

第二十一条

行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未出示行政执法证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其行政执法行为有权拒绝。

第二十二条

行政执法人员单位、执法(监督)类型、执法类别、工作区域有一项发生变更的,应当重新申领行政执法证。重新申领行政执法证,依照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办理。领取新证的同时将旧证交回发证机关。

第二十三条

行政执法证损毁或遗失的,由该持证人所在单位向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申请换领或补发。行政执法证损毁的,应交回原行政执法证;行政执法证遗失的,应在当地报刊上刊登遗失声明。

第二十四条

行政执法证有效期限为5年。行政执法证有效期满前3个月,持证人所在单位应当申请领取新证。领取新证的同时,持证人所在单位应当将旧证统一交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销毁。

第二十五条

行政执法证件于每年年初进行审核注册,由旗县级以上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负责。行政执法证件的注册标识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机构统一印制,分级发放。

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可以委托实行自治区垂直管理的的区直行政执法部门、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和具备条件的县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对所属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证件进行审核注册。未经审核注册的行政执法证件无效,审核注册不合格的,注销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

第二十六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组织审核注册的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培训。

第二十七条

行政执法部门申请行政执法证件审核注册的,应当向审核注册机关提交本部门行政执法情况报告、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情况和行政执法人员名单,并上交所属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证件。

第二十八条

各级行政执法单位每年应当统计所属行政执法人员数量及人员基本信息的花名册,于每年3月10日前报送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

第二十九条

政府法制机构和行政执法部门的法制机构应当记录行政执法人员的岗位培训情况、行政执法证件的申领、遗失补办、岗位调换变更证件、注销等情况,作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档案的组成部分。

第三十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办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查处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行政执法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应当对所属的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活动实施监督检查,记录行政执法人员的违法行政行为,作为行政执法审核注册材料的组成部分。

第三十一条

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人员执行监督检查公务时,应当出示自治区人民政府统一印制的行政执法监督证件。被监督人员必须接受督查询问,并如实提供情况。

行政执法监督人员有证据证明行政执法人员有违法违纪情况的,可以向行政执法人员所在单位发出监督建议书。行政执法人员所在单位应当根据监督建议书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违法违纪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处理结果报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同时反馈行政执法监督人员。

第三十二条

用于执法监督的车辆,应当使用行政执法监督专用牌证。行政执法监督专用牌证,由自治区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统一制作和编号。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所在单位或者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责令改正,并给予通报批评:

(一)执行公务未按规定出示行政执法证的;

(二)遗失行政执法证未及时报告或者未声明作废造成不良后果的。

第三十四条

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情节轻微的,由所在单位、或者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暂扣其行政执法证:

(一)徇私舞弊,袒护违法者的;

(二)野蛮执法的;

(三)故意刁难或者利用职权吃、拿、卡、要的;

(四)不履行法定职责或超越职权、滥用职权的;

(五)阻碍行政执法监督的;

(六)被公安机关处以治安拘留的;

(七)酒后执法造成不良后果的;

(八)有其他违法失职行为,经督查不改的。暂扣证件的,要进行立案登记、制作询问、调查笔录和暂扣证件决定书。

暂扣行政执法证件的期限为3个月至6个月。第三十五条

持证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收回其执法证件,在30日内报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由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销毁证件,并逐级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注销其行政执法证,取消其行政执法资格:

(一)退休、辞职、辞退的;

(二)持证人死亡的;

(三)调离行政执法岗位的;

(四)审核注册不合格的;

(五)其他应当注销的情形。

所在部门法制机构对注销的证件应及时收回,并送交本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对不能收回的行政执法证件,由所在部门在当地知名度高的新闻媒体上予以公告。

第三十六条

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所在单位应当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由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吊销其行政执法证并报上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及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备案。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也可以直接吊销行政执法证。

(一)被暂扣行政执法证两次以上的;

(二)被行政执法机关开除的;

(三)利用行政执法证件进行违法活动的;

(四)被刑事处罚或者被劳动教养的;

(五)本办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所列事项情节严重的。行政执法人员有前款规定情形的,情节十分严重的,应当同时吊销其行政执法人员资格。

吊销证件的,要进行立案登记、制作询问、调查笔录和吊销证件决定书。

第三十七条

被暂扣行政执法证的人员,在暂扣期间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在年终考核中,被暂扣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不得考评为优秀。

被吊销行政执法证的人员,在被吊销当年不得考评为称职。

第三十八条

被吊销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可以向吊销机关提出申诉,吊销机关在收到申诉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答复。

第三十九条

行政执法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给予通报批评或者责令改正:

(一)超越法定职责的;

(二)滥用执法职权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

第四十条

行政执法机关允许未取得行政执法证的人员从事行政执法工作,或允许被暂扣或被吊销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继续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或其上级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提请本级人民政府追究该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四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和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行政机关追究行政责任:

(一)泄露行政执法资格考试试题的;

(二)随意增减考生考试分数的;

(三)为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人员申领、发放行政执法证件的;

(四)应当追究责任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二条

行政执法监督人员不履行职责、滥用监督职权的,由自治区法制办暂扣行政执法监督证,情节严重的吊销行政执法监督证。

第四十三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证据证明行政执法人员有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可以向持证人所在单位、本级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投诉。受理投诉的机关应当在30日内作出书面答复。

第四十四条

使用无效证件或者伪造、涂改、出租、出借、抵押、非法印制行政执法证件的,由行为发生地的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没收证件和违法所得;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

****年**月**日起施行。1998年9月4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的《内蒙古自治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篇2:内蒙古自治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和

第一条 为规范水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促进依法行政,根据水利部《水政监察工作章程》、《四川省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和行政执法证件发放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凡从事水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必须参加全省统一的行政执法资格考试且考试成绩合格,方可取得行政执法资格。取得行政执法资格证书的人员,由县政府法制部门统一办理《四川省行政执法证》。

第三条 申请领取行政执法证,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通过水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知识的考核;

(二)有一定的水利专业知识;

(三)遵纪守法、忠于职守、秉公执法、清正廉洁;

(四)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其中专职执法队伍的负责人必须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

第四条 局水政股负责执法资格审核、执法证的集中上报办理和年审,并建立执法人员档案。

第五条 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时必须持有并出示行政执法证。行政执法证应依照法定职权使用,不得转借他人,不得超越法定职权使用。第六条 执法人员持证执法时,应遵守以下原则:

(一)遵守《行政处罚法》、《水政监察工作章程》 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法定程序及职权;

(二)坚持原则、秉公执法,不得滥用职权、玩忽职 守、徇私舞弊;

(三)依法行政、合理行政;

(四)仪表端庄、用语规范、文明执法;

(五)仅限本人执行公务时使用。第七条 执法人员有违反《水政监察工作章程》第二十四条的,该执法人员不得从事水行政执法工作。

第八条 暂扣执法证件期满后,经统一考试考核合格,恢复其执法资格,发还行政执法证件。

篇3:内蒙古自治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和

关键词:PKI/CA,身份认证,规划

0 引言

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 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 由于互联网所具有的广泛性和开放性, 决定了互联网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信息安全隐患。为了防范信息安全风险, 许多新的安全技术和规范不断涌现, PKI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公开密钥基础设施) 即是其中一员。PKI安全技术提供端到端的基础设施以实现下列安全功能:认证;机密性;数据完整性;防抵赖性。

内蒙古电力公司随着完成应用安全展现平台建设, 各个应用系统成功地实现了整合, 并实现了统一认证、统一授权及对人员的统一管理, 实现了各个应用系统的单点登录功能。但是, 登录方式是以“用户名+口令”方式验证用户的合法身份, 并且用户名和口令以明文方式传输。这样进行用户身份验证其缺陷是明显的。首先, 密码加密的强度不够, 如果要提高密码强度, 用户就需要使用比较复杂的口令, 很难记忆和使用;如果使用简单的口令, 又很容易被黑客以枚举的方式进行暴力破解;如果有人同时获得明文和密文就很容易获得密码的算法, 传统的加密方法中算法公开意味着加密将永远失效。其次, 用户对密码的维护困难, 如果使用简单的或自己熟悉的密码, 则很容易被周围的人猜测, 使用复杂的密码自己又无法记住。“用户名+口令”方式验证用户的合法身份不具有防抵赖性, 很容易发生越权操作的安全事故。当前的Internet/Intranet技术下, 数据通过公共网络通道传播, 没有任何传输保护措施和加密手段, 数据非常容易被截获并读取, 甚至可能被黑客恶意修改之后, 重新发送。采用基于PKI体系的数字证书可以成功地解决这一安全问题。

1 PKI/CA系统

PKI是公开密钥基础设施 (Public Key lnfrastructure) 的简称, 是一个用非对称密码算法原理和技术来实现并提供安全服务的、具有通用性的安全基础设施。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 PKI实际上是提供了一整套的、遵循标准的密钥管理基础平台。用户可以利用PKI平台进行安全通信, 因为PKI能够为需要密码服务的电子政务系统提供所必需的密钥和证书管理。PKI包括:一整套的数字签名和加密技术, 一个在地理上合理分布的、有相当数量的证书管理机构, 以及一个将发方、收方和证书管理机构囊括在内的数据通信网络 (包括软、硬件设备) 。电子政务的建设均有赖于数字签名的实现, PKI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1.1 PKI/CA系统的组成

证书机制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安全机制, 使用证书机制的前提是建立CA以及配套的RA系统。

1.1.1 CA

CA (Certification Authority, 认证中心) 又称为数字证书认证中心, 作为电子商务交易中受信任的第三方, 它是数字证书的签发机构, 专门解决公钥体系中公钥的合法性问题。PKI系统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密钥管理, 公钥机制涉及到一对密钥, 即公钥和私钥, 私钥只能由证书持有者秘密掌握, 不需要在网上传输;而对于公钥的管理问题, 目前较好的解决方案是引进证书机制。证书是公开密钥体制的一种密钥管理媒介。因此, 在公钥体制的环境中, 必须有一个可信任的机构对任何一个主体的公钥进行公证, 证明主体的身份及其与公钥的匹配关系。CA中心为每个使用公开密钥的用户发放一个数字证书, 数字证书的作用是证明证书中列出的用户名称与证书中列出的公开密钥相对应。CA中心的数字签名使得攻击者不能伪造和篡改数字证书。在数字证书认证的过程中, 证书认证中心 (CA) 作为权威的、公正的、可信赖的第三方, 其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认证中心就是一个负责发放和管理数字证书的权威机构。同样CA允许管理员撤销发放的数字证书, 在CRL (Certificate Revocation Lists, 证书废止表, 又称黑表) 中添加新项并周期性地发布这一数字签名的CRL。

1.1.2 RA

RA (Registration Authority, 注册机构) 是CA的证书发放、管理的延伸。它负责证书申请者的信息录入、审核以及证书发放等工作;同时, 对发放的证书完成相应的管理功能。发放的数字证书可以存放于IC卡、硬盘、USB-key或软盘等介质中。RA系统是整个CA中心得以正常运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2 PKI技术与其他身份认证技术对比

PKI技术具有高安全性的身份认证、高可靠性、高扩展性, 功能全面可以满足应用安全各个方面的需求, 表1给出PKI技术与其他技术的对比。

2 规划和建设内蒙古电力PKI/CA认证体系

规划和建设内蒙古电力PKI/CA认证体系, 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统一进行认证体系结构设计, 并确定内蒙古电力PKI/CA认证体系的运行管理规范、部署策略及CA和RA中心建设的技术规范。

2.1 内蒙古电力PKI/CA体系建设模式的选择

建立PKI/CA系统, 面临着多种建设方式的选择, 选择直接关系到了PKI/CA系统的使用、管理、维护以及PKI/CA系统为企业各项业务系统提供安全平台的安全程度, 可见建设方式选择的重要性。从当前国内PKI/CA体系发展的情况看, CA体系的建设模式可从下面3种方式中进行选择:

(1) 采用国内已有面向公众服务的商业性数字认证机构模式。

采用社会上的认证中心, 在短期应用, 系统需要少量证书的情况下, 前期建设成本较低, 无需建立维护、培训和支持团队, 无需自己定义管理和安全策略。但这种做法更适合单一业务或分散的没有关联业务应用。采用社会上的认证中心后, 信息化建设在很多方面都比较被动, 缺少应用和管理的自主灵活性。证书管理策略依赖于服务商, 业务可靠性、稳定性依赖于外部服务, 风险较高。长期来看, 采用社会上的认证系统购买服务投入较大, 成本较高。

(2) 完全自行建设模式。

购买一整套PKI软件, 然后建立一整套相关的服务体系。这种模式下, 要参与建立、维护、培训和运营的整个PKI过程, 并对PKI所有事物负全责, 其中包括系统、通信、数据库、物理安全配置、网络安全配置、高可靠的冗余系统、灾难恢复等, 其中对人员管理要求也比较高。这种模式下, 系统建设初期成本较高, 同时需要建立自主维护、培训和支持的人员, 需要信息主管部门要设计规范管理和安全策略。但从长期来看, 自行建设行业自己的认证体系, 更易于针对企业内应用进行定制, 从而更好地配合企业内部的业务系统管理模式。同时完全自主管理, 在长期运行, 发放大批量证书的情况下更节省费用;更适合具有全省范围内有多种业务相关的关键信息系统的应用。

(3) 基于服务的托管自建模式。

这是一种介于上述2种模式中间的方式, 是指客户配置一套集成的PKI软件, 在客户本地建设证书注册中心 (RA) , 直接利用第三方PKI服务提供商的CA服务, 作为认证中心 (CA) , 共同为最终用户提供安全认证服务。

尽管关键设备托管在外部, 但不同于第1种模式, 它仍然是内蒙古电力建立的自己的PKI/CA体系, 在这种模式下, 复杂、专业的PKI核心服务、维护工作和安全保障交由托管的数字认证中心完成, 而企业不需更多的专业人员, 只需要对其内部相关人员进行简单培训即可, 企业不需承担由数字认证中心带来的任何技术风险。但是, 由于提供托管服务的商业中心数目非常少, 可以选择的余地不大。

从初步调研并结合内蒙古应用系统的实际情况和企业自身的特点, 内蒙古PKI/CA体系建设的模式建议采用完全自建的模式, 统一规划, 试点建设和应用, 逐步全面推广。通过建立合理的PKI/CA体系, 为内蒙古电力内部各应用系统建立可行、实用、可靠并且扩展性很强的用户认证管理机制。

2.2 内蒙古电力PKI/CA体系总体规划

初期规划应该配合现有的统一认证、统一人员管理系统, 实现对所整合的应用系统可以通过数字证书验证身份。初步建设只在省公司构建1个CA中心和1个RA中心, 将来随着业务的发展需要, 可在各单位建立RA远程受理中心;证书申请审核过程由各单位信息人员负责审核用户信息的正确性, 审核通过的用户信息提交信息通信中心相应工作负责人员, 再由信息通信中心相应工作负责人员通过指定计算机+key连接到省公司的RA中心, 进行审核业务处理后制证。认证系统总体拓扑图如图1所示。

(1) 内蒙古电力公司PKI/CA认证系统设计包括一个待建KMC密钥管理中心、CA中心、RA中心。同时, 为了保证内蒙古电力公司PKI/CA认证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高效性、可扩展性, 设计内蒙古电力CA中心为单层结构。在将来国家电力网的CA系统建立后, 可平滑地连接到国家电力公司根CA上, 成为整个国家电力行业PKI/CA认证系统的省级认证体系。

(2) 建立CA目录服务器, 存放全省所有的证书和废除证书列表。并实现证书的查询及CRL的发布。

(3) 通过TIM和TAM系统, 实现对应用系统的各种资源进行集中访问控制, 并完成授权管理。

3 结语

篇4:内蒙古自治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和

[关键词]行业自治组织;行政诉讼被告资格;自治规范

一、历史——传统论证的三段论模式

2008年10月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委员会取消武汉足球俱乐部注册资格,无独有偶,与此同期在中国篮协主持下的CBA联赛委员会以“投票”方式将广东凤铝篮球俱乐部排挤出局。上述事件再次引发了学界对于我国体育行业自治组织的行政法地位、行为规范、法律救济等问题的思考。对于俱乐部起诉体育行会,最具影响力的事件当属长春亚泰俱乐部诉中国足协一案。2001年中国足球协会做出足纪字(2001)14号《关于对四川绵阳、成都五牛、长春亚泰、江苏舜天和浙江绿城俱乐部足球队处理的决定》(简称“14号处理决定”)。在两次申诉足协均未能在法定的时间内答复后,亚泰俱乐部向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审查后以“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受理条件”为由裁定不予受理。这一简单的说理遭到了学界的极大批判,多数学者认为中国足协是适格的行政诉讼被告。中国足协虽然注册为社团法人,但并非民主选举组成的自律性民间社团,其组织机构和管理人员由国家体育管理机关指定和任命,国家体育总局在行政职能转变中将足球行政管理的职能交其行使。有学者借用公司法中“揭开法人面纱”这一术语来剖析中国足协的性质,足协另一个名称为中国足球运动管理中心,是国家体育总局的下属单位,实为两块牌子一个机构[1]。

应当说,单纯的从足协与足球管理中心人员混同这一点出发证明足协的公共行政主体地位远远不够。足协作为我国体育行业自治组织的典型代表,亦是自治组织公共化的一个缩影。综观现有研究,行政法学者更倾向于从足协进行体育行业公共管理时其权力来源角度对上述问题加以论证,基本遵循以下逻辑论证方式:[2]首先,上述“14号处理决定”实为处罚,是中国足协对原告行使一种具有强制性、单方性、非平等性和管理性的行政职权。其次,中国足协做出决定是具体行政行为,其权力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31条第3款“全国单项体育竞赛由该项运动的全国性协会负责管理”。第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4款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1条第1款的规定,经法律、法规授予国家行政管理权的组织,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而中国足协就是根据《体育法》的授权管理全国足球竞赛的组织。显而易见,以上论述是按照三段论的逻辑推理模式来论证中国足协能够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而其最终立足于中国足协行使权力的来源角度加以论证。但是这一论断是否如同学者们所认为的那般无懈可击呢?对此,笔者持怀疑态度。

二、反思——基于类型化的行业自治组织权力梳理

诚然,无论是作为体育行业自治组织的足协,乃至推广至所有的社会团体,其权力来源是一个自中世纪以来就困扰着法学家的难题——“一个社团的存在和权力是来自某个公共领域的授权呢,还是来自创建人的意志,抑或是来自它作为一种联合体所固有的性质……”[3]。笔者认为要印证一个法律主体的权力之源究竟为何,首先必须明确该主体究竟享有何种权力。虽然此举有本末倒置之嫌,但既然学者们将以足协为代表的体育行业自治组织(或称为体育行会)定性为兼有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自治组织,这就意味着其享有的权利并不单一,其权力的来源可能亦不惟一。为避免有所疏漏,相较于高屋建瓴式的概述,笔者更倾向于通过对体育行会所行使的权力进行类型化的梳理,而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其权力的来源。

一般认为,我国的体育行会在进行行业管理时主要享有以下权力:[4]1.制定体育行业自治规章的权力;2.体育许可批准认证的权力;3.日常管理与组织比赛的权力;4.参与编制体育行业发展规划的权力;5.处罚违规行为与处理纠纷的权力;6.奖励权。上述各项权力中诸如日常管理的权力显然来自于其作为自治组织本身所固有的自主权,是一种社会自治权,而制定自治规章的权力亦被认为是行会自主权的一种。博登海默认为,行会制定自治规章的行为是一种自主立法,“所谓自主,我们乃是指个人或组织(而非政府)制定法律或采用与法律性质基本相似的规则的权力。”[5]而其他权力特别是许可批准认证以及处罚违规行为与处理纠纷的权力,学者们普遍认为作为对体育行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此类权力属于国家公权力的范畴,而“对公权力,凡法无明文规定(授权)的,不得行之”[6]。

通过简单的类型化梳理,我们可以将体育行会所行使的职权从权力来源上区分为国家权力与社会自治权力,前者以法律、法规授权的形式赋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29规定:“全国性的单项体育协会对本项目的运动员实行注册管理。”;而后者则体现在章程与规约的规定,如《中国足球协会章程》第7条规定的九项职权。这种章程和规约实质上是自治组织与一定范围的成员所形成的一种契约,从本质上讲,自治组织的此类权力来源于一定范围内成员的让渡,这种让渡的权力通过章程和规约体现出来[7]。

在某些情况下体育行会的行为在法律、法规上有概括性规定,而该行会又直接依据章程与规约行使权力,有时,在同一法律中既对自治组织从事某项管理活动进行授权,又对自治组织依章程行使自治权予以确认。如上文所述《体育法》第31条第3款的授权,而该法第49条规定:“在竞技体育中从事弄虚作假等违反纪律和体育规则的行为,由体育社会团体按照章程规定给予处罚”,第5O条规定:“在体育运动中使用禁用的药物和方法的,由体育社会团体按照章程规定给予处罚。”后两条均为对体育社会团体依章程行使自治权的确认。

据此,有观点认为上述依据体育法授权给体育行会的权力并非属于国家行政管理的公权力,其中部分从理论上将就应该由自治组织自主享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尽管自治组织的某些权力直接来源于章程与规约,但这种权力也要得到法律的确认。为了与“授予权力”区别开来,郭道晖教授主张采用“赋予权力”这一提法。自治组织被定性为“赋权性的行政主体”,以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这一“授权性的行政主体”相区别。应该说,我国学者从权力来源角度对自治组织的行政诉讼被告资格进行定位,沿袭的是英美国家过去的做法。但是有如上文所述,此种论证方法在运用至我国实践中仍有待改进。

三、重构——公共职能的新视角

学者们单纯地从主体权力来源的角度,将自治组织都贴上国家“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标签,以便符合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对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规定。

如英国法院从决定者的行为功能的角度来区分该行为是否需要接受司法审查,法院经过判例积累,建构了许多标准以便概括公共职能的含义:[8](1)如果这些非法定机构不存在,那么政府自己将不可避免地去管理这些活动;(2)政府是否默许或鼓励这些主体的活动,给它们的工作提供支持,从而已经使这些主体进入公共管理领域;(3)这些主体是否拥有广泛的和垄断性的权力,如强大地规范交易、专业和体育活动的准入的权力。(4)受侵害者是否同意受决定者的约束。当私人或国内裁判机构仅依据各方同意的契约取得权力时,它们的行为就不是公共管理职能,不受司法审查。但在有些情况下,虽然被侵害人与某一主体之间存在契约关系,并且在契约中,双方当事人约定了其他救济途径以便排除司法审查,但该主体由于行使管理性权力或其他职能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被侵害人要么不参加该主体的活动,要么继续接受该主体的不公平管理。这时,法院在原则上就应对该主体的行为予以司法审查。

显而易见,在我国,根据《足协章程》第3条的规定,足球协会行使着组织、指导、管理中国足球事业的独占性权力。而根据足协章程的相关规定,只有其内设的诉讼委员会可对纠纷作出终局性决定。

无论是足协或者篮协,坚称依据章程其内设委员会有权对争议作出终局决定,因而当事人“不能寻求司法救济”这一论断违反了法律保留原则。该原则要求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等专属立法事项只能由法律规定,司法上的诉讼权毫无疑问属于基本权利范畴,因此自治组织通过章程自行排除司法介入的规定显然是无效的。

作为具有法律和契约双重功效的“中间地带”,行业自治规范既不同于国家法律,也不同于私人契约。无论是体育行会的行政诉讼被告资格问题,抑或是对行业自治规范的规制,其本质上都反映了建构法治基础上的自治制度所面临的难题。

[参考文献]

[1]何家弘.足球“黑哨”问题之我见.法学杂志,2002,(2).

[2]郭成岗,吕卫东.中国足球协会的性质刍议.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3);田雨,谢飞.对中国足协是否具有行政诉讼主体资格的探讨.山东体育科技,2002,(4).

[3][美]哈罗德·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西方革命传统的形成.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261.

[4]郭树理.体育纠纷的多元化救济机制探讨——比较法与国际法的视野.法律出版社,2004(1),384-388.

[5][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422-423.

[6]刘作翔.迈向民主与法治的国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175.

[7]石佑启.论公共行政之发展与行政主体多元化.法学评论,2003,(4).

[8]戚建刚.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诉中国足协案再评析——以公共职能为视角.行政法学研究,2004,(3).

篇5:内蒙古自治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和

据悉,跨省区年检是一项交互性工作,需要参保地和居住地之间进行有效沟通。过去,参保地经办机构直接与居住地省级社保机构联系,但由于各省没有直接经办业务的机构,不太清楚具体事宜,需向地市或区县转述协调,工作效率低,还容易出错。因此,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建立了部级异地居住人员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协助认证信息系统,专门为身居异地的退休人员提供便利。该系统自2011年运行调试以来,试点已扩大到了13个省市。

目前,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总体安排,从今年开始,内蒙古也将全面启动部级异地居住人员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协助认证信息系统工作。

篇6:内蒙古自治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和

(出入境专业)

一、判断题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对)

2、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即具有中国国籍。(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人都具有中国国籍。

3、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对)

4、父母无国籍,定居在国外,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错)

5、父母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对)

6、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并且定居在中国的,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对)

7、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并且是中国人的亲属的,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错)

8、公民有自由退出国籍的权利。(错)

9、中国公民可自行宣布退出中国国籍。(错)

10、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志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对)

11、中国公民是外国人的近亲属,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对)

12、中国公民定居在外国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对)

13、国家工作人员不得退出中国国籍。(对)

14、曾有过中国国籍的外国人被批准恢复中国国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对)

15、受理国籍申请的机关,在国内为国务院外交部门和各地方政府外事部门,在国外为中国外交代表机关和领事机关。(错)

16、加入、退出和恢复中国国籍的申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审批。(错)第二章 中国公民出入境和外国人入出境管理的基本法律

知识

1、中国公民出境、入境,必须接受边防检查机关的检查。(对)

2、中国公民出境,应当持有公安机关颁发的出境证件。(错)

3、中国公民出境、入境,无需办理签证。(对)

4、中国公民因公务出国,应当向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因公出国的证件。(错)

5、省级公安机关认为出境后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可以不批准出境。(错)

6、在境外的中国公民短期回国,凭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或者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或者其他有效入境出境证件入境。(对)

7、在境外的中国公民短期回国,只能凭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入境。(错)

8、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短期回国,住在亲友家的,由本人或者新友在24小时内到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户籍办公室办理暂住登记。(错)

9、短期出境的公民办妥前往国家的签证或者入境许可证件后,应当办理临时外出的户口登记,返回后凭护照在原居住恢复常住户口。(对)

10、在境外的中国公民短期回国,可以凭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入境。(错)

11、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要求回国定居的,应当向中国驻外国的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或者外交部授权的其他驻外机关办理手续,也可以向公安部或者其授权的地方公安机关办理手续。(错)

12、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索取、收受贿赂或者有其他违法失职行为,情节严重的,应当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错)

13、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索取、收受贿赂或者有其他违法失职行为,情节轻微的,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

14、编造情况,提供假证明,或者以行贿等手段,获取出境入境证件不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实施细则》规定的行为。(错)

15、在同中国毗邻国家接壤边境地区居住的中国公民临时出境、入境,有两国之间协议的,按照协议执行,没有协议的按照中国政府的规定执行。(对)

16、在同中国毗邻国家接壤边境地区居住的中国公民临时出境、入境,按照中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的规定出境、入境执行。(错)

17、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回国工作,入境后应当按照户口管理规定办理常住户口登记。(对)

18、中国公民出境、入境,可以不接受边防检查机关的检查。(错)

19、外国人入境、出境、过境,必须从对外国人开放的或者指定的口岸通行,接受边防检查机关的检查和监护。(错)

20、外国人入境,只能向中国的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或者外交部授权的其他驻外机关申请办理签证。(错)

21、来中国定居的外国人,申请签证时,应当持有定居身份确认表。(对)

22、外国人的定居身份确认表,由申请人向入境地的公安机关申请领取。(错)

23、对不遵守中国法律的外国人,必须驱逐出境。(错)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规定的驱逐出境由省级公安机关决定。(错)

25、同中国毗邻国家的外国人,居住在两国边境接壤地区的,临时入中国国境、出中国国境,有两国之间协议的按照协议执行,没有协议的按照中国政府的规定执行。(对)

26、口岸签证机关是公安机关。(对)

27、所有对外开放口岸,都可以办理口岸签证。(错)

28、对不遵守中国法律的外国人,中国政府主管机关可以缩短其在中国停留的期限或者取消其在中国居留的资格。(对)

29、口岸签证与驻外使领馆的签证具有同等效力。(对)30、中国签证共分为四大类。(对)

31、根据外国人来中国的事由和时间,分别发给外交签证、礼遇签证、公务签证、普通签证。(错)

32、X字签证发给来中国留学、进修、实习1年以上的人员。(错)

33、F字签证发给应邀来中国访问、考察、讲学、经商、进行科技文化交流及短期进修、实习等活动不超过6个月的人员。(对)

34、L字签证发给来中国旅游、探亲或者因其他私人事务入境的人员,其中8人以上组团来中国旅游的,可以发给团体签证。(错)

35、Z字签证发给来中国任职或者就业的人员及其随行家属。(对)

36、D字签证发给来中国留学、进修、实习6个月以上的人员。(错)

37、C字签证发给经中国过境的人员。(错)

38、L字签证发给来中国旅游、探亲或者因其他私人事务入境的人员。(对)

39、J-1字签证发给来中国常驻的外国记者,J-2字签证发给临时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对)

40、X字签证发给执行乘务、航空、航运任务的国际列车乘务员、国际航空器机组人员及国际航行船舶的海员及其随行家属。(错)

41、被中国政府驱逐出境的外国人永远不准再次入境。(错)

42、外国人居留证,发给在中国居留1年以上的人员。(对)

43、外国人临时居留证,发给在中国居留不满1年的人员。(对)

44、持标有F、L、G、X、C字签证的外国人,不需办理居留证件。(错)

45、持标有D、Z、X、J-1字签证的外国人,必须自入境之日起60日内到居住地市、县公安局办理外国人居留许可。(错)

46、外国人临时居留证可以作为居留证件使用。(对)

47、在中国居留或者停留的年满14周岁以上的外国人必须随身携带居留证件或者护照,以备外事民警查验。(错)

48、在中国出生的外国婴儿,须于出生后3个月内,由其父母或者代理人持出生证明向当地公安局申报,办理登记手续。(错)

49、外国人在中国居民家住宿,一律须于抵达24小时内,由留宿人或者本人持住宿人的护照、证件和留宿人的户口簿到当地公安机关申报,填写临时住宿登记表。(错)50、外国人在中国的外国机构内或者在中国的外国人家中住宿,须于住宿人抵达后24小时内,由留宿机构、留宿人或着本人持住宿人的护照或者居留证件,向当地公安机关申报,并填写临时住宿登记表。(对)

51、外国人在移动性住宿工具内临时住宿,须于24小时内向当地公安机关申报。(对)

52、为外国人的移动性住宿工具提供场地的机构或者个人,应于24小时内向当地公安机关申报。(错)

53、对非法入境者应按非法入境与非法居留两种行为分别处罚,合并执行。(错)

54、对不按要求缴验居留证,不随身携带护照或者居留证件的,按非法居留处罚。(错)

55、外国人无力缴纳罚款的,可以改处拘留。(对)

56、不满16周岁的外国少年儿童,与其父母或者监护人使用同一护照的,随其父母或者监护人来中国时,可以不单独办理入境、过境、居留、旅行手续。(对)

57、外国人持有联程客票并已定妥联程座位搭乘国际航班从中国直接过境,在过境城市停留不超过24小时,不出机场的,免办过境签证。(对)

58、外国人旅行证的有效期不得超过外国人所持签证或者居留证件的有效期限。(对)

59、外国人未经允许,不得进入不对外开放的场所。(对)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是中华人员共和国公民出入国境和在国外证明国籍和身份的证件。(对)

2、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分为普通护照和公务护照两种。(错)

3、护照由国家主席以国家的名义向外国政府推介。(错)

4、外交护照由外交部签发。(对)

5、公务护照只能由外交部签发。(错)

6、公务护照可以由外交部委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外事部门签发。(对)

7、普通护照可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和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签发。(对)

8、外交护照可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签发。(错)

9、普通护照由公安部出入境管理机构或者公安部委托的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和外交部委托的其他机构签发。(错)

10、公务护照和普通护照由公安部出入境管理机构或者公安部委托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和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签发。(错)

11、公民因前往外国定居、探亲、学习、就业、旅行、从事商务活动等非公务原因出国的,由本人向住所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外事部门申请普通护照。(错)

12、国家工作人员因非公务原因出国申请普通护照,应当提交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近期免冠照片以及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错)

13、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十五日内签发普通护照。(对)

14、在偏远地区或者交通不便的地区或者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签发护照的,经护照签发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时间可以延长三十日。(错)

15、公民因合理紧急事由请求加急办理的,交纳一定费用后,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可以立即办理。(错)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的有效期均为十年。(错)

17、普通护照持有人未满十八周岁的,护照有效期为五年。(错)

18、普通护照的有效期为:护照持有人未满十六周岁的五年,十六周岁以上的十年。(对)

19、普通护照的具体签发办法,由公安部会同外交部规定。(错)20、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回国后申请换发或者补发普通护照的,由本人向暂住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出。(对)

21、护照持有人在国外申请换发或者补发普通护照,由本人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提出。(对)

22、护照持有人申请换发或者补发普通护照,本人只能向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出。(错)

23、护照申请人被判处刑罚已经服刑完毕的,护照签发机关不予签发护照。(错)

24、护照申请人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的,护照签发机关不予签发护照。(对)

25、行政监察机关因办理案件需要,可以依法扣押案件当事人护照。(对)

26、因办理案件需要依法扣押案件当事人护照,案件当事人拒不交出护照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行政监察机关直接宣布案件当事人的护照作废。(错)

27、护照持有人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由护照签发机关宣布该护照作废。(对)

28、为他人提供伪造、变造的护照,或者出售护照的,所涉非法护照及其印制设备由公安机关收缴。(对)

29、持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护照或者冒用他人护照出入国(边)境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非法护照由公安机关收缴。(错)30、短期出国的公民在国外发生护照遗失、被盗或者损毁不能使用等情形,应当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对)

31、公民从事边境贸易、边境旅游服务或者参加边境旅游等情形,可以向公安部委托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对)

32、公民以海员身份出入国境和在国外船舶上从事工作的,应当向交通部委托的海事管理机构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证。(对)

33、伪造、变造、骗取或者被签发机关宣布作废的护照无效。(对)

34、对不符合规定不予签发普通护照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对)

35、护照遗失或者被盗的,护照持有人可以按照规定申请重新发放护照。(错)

36、护照申请人被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护照签发机关不予签发护照。(对)

37、公民申请普通护照,应当由本人向其户籍所在地县级以上地主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出,并提交真实有效的相关材料。(对)

38、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申请普通护照,应当由其监护人陪同,并提交其监护人出县的同意出境的意见、监护人的居民身份证或者户口簿、护照及复印件。(错)

39、甲的母亲在国外摔倒,现在医院治疗,病情稳定。甲可以向其户籍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加急办理普通护照,并提交相应材料。(错)40、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换发普通护照时,应当将公民原普通护照右下角裁去。(错)

41、公民参加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的边境旅游线路边境旅游的,可为其签发一年多次出入境有效或者三个月一次出入境有效的出入境通行证。(错)

42、公民从事边境贸易、边境旅游服务的,可为其签发一年多次出入境有效或者三个月一次出入境有效的出入境通行证。(对)

43、出入境通行证一律不予变更加注或者补发、换发。(错)

44、公民持《前往港澳通行证》赴港澳地区定居的,应当将所持普通护照交还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对)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中的“出境、入境的人员”,是指一切离开、进入或者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边)境的中国籍、外国籍和无国籍人。(对)

2、《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中的“出境、入境的交通运输工具”,是指一切离开、进入或者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边)境的船舶、航空器、火车和机动车辆人、非机动车辆及驮畜。(对)

3、对出境、入境的人员及其行李物品、交通运输工具及其填载运的货物实施边防检查,是边防检查站的职责。(对)

4、对口岸的限定区域进行警戒,维护出境、入境秩序,是边防检查站的职责。(对)

5、出境、入境的外国人,可以按照其所属国有关法律规定的国际惯例出入我国。(错)

6、出境、入境的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必须经对外开放的口岸或者主管机关特许的地点通行,接受边防检查、监护和管理。(对)

7、对未持出境、入境证件出境、入境的人员,边防检查站有权阻止其出境、入境。(对)

8、对持用他人出境、入境证件出境、入境的人员,边防检查站有权阻止其出境、入境。(对)

9、对持用他人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持用伪造或者涂改的出境、入境证件出境、入境的人员,边防检查站有权阻止其出境、入境,并扣留或者收缴其出境、入境证件。(对)

10、对持用他人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持用伪造或者涂改的出境、入境证件出境、入境的人员,边防检查站有权阻止其出境、入境,但不应扣留或者收缴其出境、入境证件。(错)

11、对于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家安全部门通知不准出境的中国公民,边防检查站可以收缴其所持有效证件。(对)

12、对交通运输工具的随行中国籍服务员工出境、入境的边防检查、管理,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的规定。(错)

13、除我国与有关国家或者地区订有协议外,对交通运输工具的随行服务员工出境、入境的边防检查、管理,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对)

14、抵达我国口岸的船舶上的外国籍船员要求在港口城市登陆、住宿的,应当凭边防检查站签发的有关证件登陆、住宿。(对)

15、从事国际航行船舶的中国船员,凭本人的居民身份证登陆、住宿。(错)

16、上下外国船舶的人员,必须向边防检查人员交验规定证件,经许可后,方可上船、下船。口岸检查单位的人员需要登船执行公务的,应当着制服并出示工作证。(对)

17、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毗邻国家(地区)接壤地区的双方公务人员、边境居民临时出入境的边防检查,一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执行。(错)

18、对有持用伪造或者涂改的出境、入境证件嫌疑的出境、入境人员,边防检查站有权限制其活动范围,进行调查。(对)

19、对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家安全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通知有犯罪嫌疑的出境、入境人员,边防检查站有权限制其活动范围,进行调查或者移送有关机关处理。(对)20、对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家安全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通知有犯罪嫌疑,有危害国家安全,利益和社会秩序嫌疑的出境、入境人员,边防检查站可以移送有关机关处理,但不能限制其活动范围,进行调查。(错)

21、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入境检查,应在最后抵达的口岸进行,出境检查,应当在最初离开的口岸进行。(错)

22、交通运输工具的负责人或者有关交通运输部门,应当事先将出境、入境的船舶、航空器、火车离、抵口岸的时间、停留地点和载运人员、货物情况,向有关的边防检查站报告。(对)

23、交通运输工具抵达口岸时,船长、机长或者其代理人必须向边防检查站申报员工和旅客的名单;列车长及其他交通运输工具的负责人必须申报员工和旅客的人数。(对)

24、出境、入境的交通运输工具在中国境内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确定路线、航线行驶。(错)

25、出境、入境的交通运输工具在中国境内必须按照规定的路线、航线行驶。外国船舶未经许可不得在非对外开放的港口停靠。(对)

26、中国船舶需要搭靠外国船舶的,应当向边防检查站申请办理搭靠手续。(对)

27、对随交通运输工具执行监护职务的边防检查人员,交通运输工具的负责人应当提供必要的办公、生活条件。(对)

28、发现出境、入境的交通运输工具载运不准出境、入境人员的,交通运输工具负责人应当负责将其遣返,并承担由此发生的一切费用。(对)

29、出境、入境的人员携带或者托运枪支、弹药,必须向边防检查站办理携带或者托运手续,取得许可。(对)30、边防检查站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对违法出入境人员处以拘留。(错)

31、对未经批准携带或者托运枪支、弹药出境、入境的,边防检查站应当没收其枪支、弹药。(对)

32、对出入我国国(边)境的无国籍人员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错)

33、非法携带国家秘密文件、资料等物品出境的,边防检查站只能扣留国家秘密文件、资料,不能收缴。(错)

34、携带、载运违禁品出境、入境的,边防检查站应当扣留违禁品。(对)第五章 中国公民往来港澳台地区管理的基本法律知识

1、《中国公民因私事往来香港地区或者澳门地区的暂行管理办法》仅适用于内地居民往来港澳地区。﹙错﹚

2、港澳同胞来往于香港、澳门与内地之间,凭我国公安机关签发的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通行。﹙对﹚

3、内地公民因私事前往香港、澳门,只能向户口所在地的县级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错﹚

4、定居香港、澳门的父母年老体弱,必须由内地子女前往照料的,内地子女可以申请前往香港、澳门定居。﹙对﹚

5、内地无依靠的老人和儿童须头靠在香港、澳门的直系亲属和近亲属的,可以申请前往香港、澳门定居。﹙对﹚

6、定居香港、澳门直系亲属的产业无人继承,必须由内地子女去定居才能继承的,可以申请前往香港、澳门定居。﹙对﹚

7、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受理的前往香港、澳门的申请,应当在六十天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通知申请人。﹙对﹚

8、经批准前往香港、澳门定居的内地公民,由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发给往来港澳通行证。﹙错﹚

9、经批准短期前往香港、澳门的内地公民,发给前往港澳通行证。﹙错﹚

10、被认为有可能进行抢劫、盗窃、贩毒等犯罪活动的,不发给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对﹚

11、港澳同胞驾驶机动车辆来内地,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申请行车执照,驾驶人员还须向公安部交通管理部门申请驾驶港澳机动车辆来往内地的许可。﹙错﹚

12、港澳同胞驾驶机动车辆来内地,应当按照广东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申请行车执照,驾驶人员还须向广东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处申请驾驶港澳机动车辆来往内地的许可﹙对﹚

13、港澳同胞要求回内地定居的,应当事先向入境地的市、县公安局提出申请,获准后,持注有回乡定居签注的港澳同胞回乡证,至定居地办理常住户口手续。﹙错﹚

14、往来港澳通行证有效期五年,可以延期二次,每次不超过五 年。﹙对﹚

15、前往港澳通行证有效期五年,可以延期二次,每次不超过五年。﹙错﹚

16、居住在大陆的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以及居住在台湾地区的中国公民来往大陆,适用《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对﹚

17、大陆居民前往台湾,凭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签发的旅行证件,从开放的或者指定的出入境口岸通行。﹙对﹚

18、台湾居民来大陆,凭国家主管机关签发的旅行证件,从开放的或者指定的入境口岸通行。﹙对﹚

19、大陆居民申请前往台湾定居的,应当提交确能在台湾定居的证明。﹙对﹚ 20、台湾居民来往大陆,也应当接受入境边检检查。﹙对﹚

21、台湾居民来往大陆,持台湾当局签发的旅行证件入出境。﹙错﹚

22、大陆居民申请前往台湾接受、处理财产的,应当提交台湾亲友关系证明。﹙错﹚

23、公安机关受理大陆居民前往台湾的申请,应当在三十日内,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应当在六十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通知申请人。紧急的申请,应当随时办理。﹙对﹚

24、经批准前往台湾的大陆居民,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签发或者签注旅行证件。﹙错﹚

25、经批准前往台湾的大陆居民,应当在所持旅行证件签注的有效期内前往,除定居的以外,应当按期返回。﹙对﹚

26、大陆居民曾被劳动教养或者判处过刑罚的,不得批准前往台湾。﹙错﹚

27、对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诉讼事宜不能离境的大陆居民,不得批准前往台湾。﹙对﹚

28、台湾居民经由外国来大陆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国的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或者外交部授权的其他驻外机关申请。﹙错﹚

29、台湾居民经由其他地区,国家来大陆的,须提交途径地区、国家的再入境许可证明。﹙错﹚

30、台湾居民因在大陆投资、贸易等经济活动或者因其他事务来大陆后,需要多次来往大陆的,可以向当地市、县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多次有效的签注。﹙对﹚

31、台湾居民要求来大陆定居的,必须亲自在入境前向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派出的或者委托的有关机构提出申请。﹙错﹚

32、申请来大陆的台湾居民为精神疾病或者严重传染病患者,不予批准。﹙对﹚

33、大陆居民往来台湾的旅行证件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错﹚

34、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是台湾居民来往大陆的唯一旅行证件。﹙错﹚

35、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有效期一般为五年。﹙对﹚

36、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有效期一般为两年。﹙错﹚

37、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台湾通行证,实行逐次签注。签注分一次往返有效和多次往返有效。﹙对﹚

38、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实行逐次签注。签注为一次往返有效。﹙错﹚

39、台湾居民在大陆遗失旅行证件,应当向当地的市、县公安机关报失;经调查属实的,只能发给一次有效的出境通行证件。﹙错﹚

40、对编造情况,提供假证明,或者以行贿等手段获取证件的,在处罚执行完毕六个月以内不受理其出境、入境申请。(对)

41、台湾居民来大陆后,逾期非法居留的,处以警告,可以单处或者并处每逾期一月一千元的罚款。(错)

二、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1、下列选项中,不一定具有中国国籍的是(B)。A.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 B.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 C.父母无国籍,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 D.父母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

2、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并且是中国人的(A),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A.兄弟姐妹 B.岳父母 C.外侄女 D.外甥

3、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志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A)。A.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B.经审批后丧失中国国籍 C.可自行选择是否保留中国国籍 D.具有双重国籍

4、中国公民是外国人的(A),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A.兄弟姐妹 B.岳父母 C.侄女 D.外甥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中国公民定居在外国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 B.申请退出中国国籍获得批准的,即丧失中国国籍 C.国家工作人员不得退出中国国籍 D.中国公民可自由退出中国国籍

6、曾有过中国国籍的外国人,被批准恢复中国国籍的,(A)。A.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 B.可自行选择是否保留外国国籍 C.自动丧失外国国籍 D.具有双重国籍

7、受理国籍申请的机关,在国内为(B)。A.公安部

B.当地市、县公安局 C.外交部

D.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外事部门

8、加入、退出和恢复中国国籍的申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A)审批。

A.公安部 B.外交部 C.国务院 D.公安部和外交部

9、加入、退出和恢复中国国籍的申请,经批准的,由(A)发给证书。

A.公安部 B.外交部 C.国务院 D.公安部或外交部

10、中国公民甲定居美国后,取得了美国国籍,其国籍应为(B)。

A.中国国籍 B.美国国籍 C.中美双重国籍 D.无国籍

11、甲的父母均为法国华侨,甲出生在中国,甲具有(B)A.法国国籍 B.中国国籍 C.中法双重国籍 D.无国籍

12、甲的父母均为中国公民,现定居在德国,甲出生在德国,若德国国籍采用出生地主义,甲应具有(A)。

A.德国国籍 B.中国国籍 C.中德双重国籍 D.无国籍

13、甲的父亲为法国人,母亲无国籍,现定居在中国,甲出生在中国,若法国国籍采用的是出生地主义,甲应具有(A)。

A.法国国籍 B.中国国籍 C.中法双重国籍 D.无国籍

14、加入、退出、恢复中国国籍的申请,由(B)审批。A.省级公安机关 B.公安部 C.外交部 D.国务院 第二章 中国公民出入境和外国人入出境管理的基本法律知

1、中国公民出境、入境,从(A)通行,接受边防检查机关的检查。

A.对外开放的口岸 B.沿海口岸 C.任何一个口岸 D.通商口岸

2、海员因执行任务出境,由(C)办理出境证件。A.外交部

B.外交部授权的地方外事部门 C.港务监督局 D.公安部

3、海员因执行任务出境,由(B)办理出境证件。A.外交部

B.港务监督局授权的港务监督 C.外交部授权的地方外事部门 D.公安部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规定行政处罚种类有(C)。

A.宣布作废证件 B.罚款 C.拘留 D.驱逐出境

5、中国公民出境、入境,从(C)通行,接受边防检查机关的检查。

A.所有口岸 B.沿海口岸 C.指定的口岸 D.通商口岸

6、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要求回国定居的,可由本人或者经由国内亲属向拟定居地的市、县公安局提出申请,由(C)核发回国定居证明。

A.市、县公安局 B.地(市)公安局

C.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D.公安部

7、在境外的中国公民短期回国,凭有效的(C)入境。A.军官证 B.户口簿

C.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或者其他入境出境证件

D.居民身份证

8、下列需要接受边防检查机关的监护的是(B)。A.外国人 B.外国的交通工具 C.入出境的货物 D.以上情形均包括

9、持联程客票搭乘国际航班直接过境,在中国停留不超过(C)不出机场的外国人,免办签证。

A、八小时 B、十二小时 C、二十四小时 D、四十八小时

10、持联程客票搭乘国际航班直接过境,在中国停留不超过二十四小时不出机场的外国人,要求临时离开机场的,需经(B)批准。A、民航公安机关 B、边防检查机关 C、机场负责人 D、航班的机长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的规定,驱逐出境由(D)决定。A、县级公安机关 B、地(市)级公安机关 C、省级公安机关 D、公安部

12、下列选项中,县级公安机关无权决定的是(B)。A、拘留审查 B、限期出境 C、监视居住 D、遣送出境

13、同中国政府订有签证协议的国家的人员入境,按照(C)执行。

A、中国的法律 B、入境人员所在国法律 C、协议

D、由入境人员选择适用中国或入境人员所在国法律。

14、同中国毗邻国家的外国人,居住在两国边境接壤地区的,临时入中国国境、出中国国境,两国之间没有协议的按照(B)执行。A、其所属国政府的规定 B、中国政府的规定 C、接壤地区的历史习惯 D、以上均不正确

15、口岸签证机关由(D)授权。A、外交部 B、海关总署 C、国务院 D、公安部

16、根据外国人来中国的身份和所持护照的种类,分别发给外交签证、(B)、公务签证、普通签证。A、商务签证 B、礼遇签证 C、特邀签证 D、临时签证

17、对于普通签证的签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C字签证发给执行乘务、航空、航运任务的国际列车乘务员、国际航空器机组人员及国际航行船舶的海员及其随行家属 B、D字签证发给来中国定居的人员

C、F字签证发给应邀来中国访问、考察、讲学、经商、进行科技文化交流及短期进修、实习等活动不超过6个月的人员 D、X字签证发给来中国留学、进修、实习1年以上的人员

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的规定,D字签证发给(B)。

A、来中国任职或者就业的人员及其随行家属 B、来中国定居的人员 C、经中国过境的人员

D、来中国留学、进修、实习6个月以上的人员

1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的规定,Z字签证发给(B)。

A、来中国留学、进修、实习6个月以上的人员 B、来中国任职或者就业的人员及其随行家属

C、应邀来中国访问、考察、讲学、经商、进行科技文化交流及短期进修、实习等活动不超过6个月的人员 D、执行乘务、航空、航运任务的国际列车乘务员、国际航空器机组人员及国际航行船舶的海员及其随行家属

2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的规定,X字签证发给(A)。

A、来中国留学、进修、实习6个月以上的人员 B、临时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 C、来中国常驻的外国记者

D、应邀来中国访问、考察、讲学、经商、进行科技文化交流及短期进修、实习等活动不超过6个月的人员

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的规定,F字签证发给(C)。

A、执行乘务、航空、航运任务的国际列车乘务员、国际航空器机组人员及国际航行船舶的海员及其随行家属

B、来中国旅游、探亲或者因其他私人事务入境的人员,其中9人以上组团来中国旅游的,可以发给团体签证。

C、应邀来中国访问、考察、讲学、经商、进行科技文化交流及短期进修、实习等活动不超过6个月的人员 D、来中国留学、进修、实习6个月以上的人员

2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的规定,L字签证发给(D)。

A、应邀来中国访问、考察、讲学、经商、进行科技文化交流及短期进修、实习等活动不超过6个月的人员 B、来中国常驻的外国记者

C、执行乘务、航空、航运任务的国际列车乘务员、国际航空器机组人员及国际航行船舶的海员及其随行家属

D、来中国旅游、探亲或者因其他私人事务入境的人员

2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的规定,G字签证发给(B)。A、来中国定居的人员 B、经中国过境的人员

C、来中国留学、进修、实习6个月以上的人员 D、临时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

2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的规定,C字签证发给(A)。

A、执行乘务、航空、航运任务的国际列车乘务员、国际航空器机组人员及国际航行船舶的海员及其随行家属

B、来中国旅游、探亲或者因其他私人事务入境的人员,其中9人以上组团来中国旅游的,可以发给团体签证

C、应邀来中国访问、考察、讲学、经商、进行科技文化交流及短期进修、实习等活动不超过6个月的人员 D、来中国常驻的外国记者

2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的规定,J-1字签证发给(C)。A、经中国过境的人员 B、来中国任职或者就业的人员及其随行家属 C、来中国常驻的外国记者 D、临时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

2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的规定,J-2字签证发给(A)。A、临时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 B、来中国常驻的外国记者

C、来中国任职或者就业的人员及其随行家属 D、来中国定居的人员

27、美国人汤姆为《纽约日报》常驻中国的记者,对其应发给(B)。A、G字签证 B、J-1字签证 C、J-2字签证 D、Z字签证

28、美籍华人甲来华探望自己的父母,对其应发给(A)。A、L字签证 B、F字签证 C、X字签证 D、C字签证

29、英国人杰克为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2008年8月被指派到中国来采访奥运会,对其应发给(C)。A、G字签证 B、J-1字签证 C、J-2字签证 D、Z字签证

30、法国人帕克来中国短期进修3个月,对其应发给(C)。A、Z字签证 B、X字签证 C、F字签证 D、D字签证

31、韩国人林尚沃来中国留学两年,对其应发给(B)。A、Z字签证 B、X字签证 C、F字签证 D、G字签证

32、X字签证发给来中国留学、进修、实习(B)以上的人员。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33、F字签证发给应邀来中国访问、考察、讲学、经商、进行科技文化交流及短期进修、实习等活动不超过(B)的人员。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34、外国人持有联程客票并已定妥联程座位搭乘国际航班从中国直接过境,在过境城市停留不超过(C),不出机场的,免办过境签证。A、8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35、持标有(A)的外国人,必须自入境之日起30日内到居住地市、县公安局办理外国人居留许可。①D字签证②Z字签证③X字签证④F字签证⑤L字签证⑥G字签证⑦C字签证⑧J-1字签证⑨J-2字签证

A、①②③⑧ B、①②⑤⑨ C、②④⑥⑧ D、③④⑥⑨

36、持标有D、Z、X、J-1字签证的外国人,必须自入境之日起(C)内到居住地市、县公安局办理外国人居留许可。A、10日 B、15 日 C、30日 D、60日

37、持标有(C)的外国人,可以在签证注明的期限内在中国停留,不需办理居留证件。①D字签证②Z字签证③X字签证④F字签证⑤L字签证⑥G字签证⑦C字签证⑧J-1字签证⑨J-2字签证 A、①③④⑨ B、②④⑤⑥ C、④⑤⑥⑦ D、③⑦⑧⑨

38、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投资或者同中国的企业、事业单位进行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合作以及其他需要在中国长期居留的外国人,经中国政府主管机关批准,公安机关可以发给(B)长期居留资格的证件。

A、6个月至5年 B、1年至5年 C、5年至10年 D、5年至15年

39、根据中国政府同外国政府签订的协议免办签证的外国人,需在中国停留(C)以上的,应于入境后申请居留证件。

A、10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40、在中国出生的外国婴儿,须于出生后(A)内,由其父母或者代理人持出生证明向当地公安机关申报,办理登记手续。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41、外国人在中国城镇居民家中住宿,须于抵达后(C)内,由留宿人或者本人持住宿人的护照、证件和留宿人的户口簿到当地公安机关申报,填写临时住宿登记表。

A、8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42、外国人在中国农村居民家中住宿,须于抵达后(D)内,由留宿人或者本人持住宿人的护照、证件和留宿人的户口薄向当地派出所或者户籍办公室申报,填写临时住宿登记表。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43、外国人在中国的外国机构内或者在中国的外国人家中住宿,须于住宿人抵达后(B)内,由留宿机构、留宿人或者本人持住宿人的护照或者居留证件,向当地公安机关申报,并填写临时住宿登记表。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44、外国人在中国的外国机构内或者在中国的外国人家中住宿,须于住宿人抵达后24内,由(D)持住宿人的护照或者居留证件,向当地公安机关申报,并填写临时住宿登记表。

A、留宿机构 B、留宿人 C、住宿人 D、以上三者均可

45、外国人在移动性住宿工具内临时住宿,须于(B)内向当地公安机关申报。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46、为外国人的移动性住宿工具提供场地的机构或者个人,应于(B)前向当地公安机关申报。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47、外国人旅行证的有效期最长为(B),但不得超过外国人所持签证或者居留证件的有效期限。

A、6个月 B、1年 C、2年 D、5年

48、对非法就业的外国人,由(C)负责查处。A.外事部门 B.劳动部门 C.公安机关 D.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49、根据外国人(A),分别发给外交签证、礼遇签证、公务签证、普通签证。

A.来中国的身份和所持护照的种类 B.来中国的事由和所持护照的种类 C.来中国的身份和事由

D.来中国的身份和所持护照的期限

50、普通签证种类的划分依据主要是(C)。A.外国人来中国的身份 B.外国人所持护照 C.外国人申请来中国的事由 D.以上三者均可

51、签发普通签证时,根据外国人申请来中国的事由,在签证上标明相应的(B)。A.英文字母 B.汉语拼音字母 C.汉语简称 D.阿拉伯数字

52、因下列何种事由,签证签发机关可以签发团体签证(A)。A.旅游 B.实习C.过境 D.访问

53、外国人持有联程客票并已定妥联程座位搭乘国际航班从中国直接过境,在过境城市停留不超过24小时,要求离开机场的,须向边防检查站申请办理(C)。A.过境许可手续 B.入境许可手续 C.停留许可手续 D.临时居留手续

54、在中国居留或者停留的年满16周岁以上的外国人必须随身携带(D),以备外事民警查验。A.居留证件 B.护照

C.居留证件和护照 D.居留证件或者护照

5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外国人旅行证延期或者变更的情形是(C)。A.延长旅行证有效期

B.增加不对外国人开放的旅行地点 C.延长旅行时间 D.增加偕行人数

56、不满(C)的外国少年儿童,与其父母或者监护人使用同一护照的,随其父母或者监护人来中国时,可以不单独办理入境、过境、居留、旅行手续。

A.10周岁 B.14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

1、护照由(D)通过外交途径向外国政府推介。A.国务院 B.国家主席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外交部

2、(A)由公安部出入境管理机构或者公安部委托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馆、领馆和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签发。

A.普通护照 B.外交护照 C.公务护照 D.以上三者均包括

3、(C)由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以及外部委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外事部门签发。

A.普通护照 B.外交护照 C.公务护照

D.外交护照、公务护照

4、可以由外交部委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外事部门签发的是(C)。

A.普通护照 B.外交护照 C.公务护照 D.因公普通护照

5、公民申请普通护照应当向户籍所在地的(A)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B.地(市)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C.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D.公安部

6、(A)因非公务原因出境申请普通护照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交相关证明文件。

A.国家工作人员 B.公司职工

C.曾被判处过刑罚的人员 D.曾被劳动教养过的人员

7、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公民申请普通护照的申请材料之日起(C)内签发普通护照。

A.五日 B.十日 C.十五日 D.三十日

8、在偏远地区或者交通不便的地区或者因特殊情况,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不能按期签发护照的,经护照签发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时间可以延长至(B)。

A.二十日 B.三十日 C.六十日 D.九十日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受理公民申请普通护照的,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最长(B)签发普通护照。

A.十五日 B.三十日 C.四十五日 D.六十日

10、普通护照与外交护照、公务护照相比,在登记项目上多了(D)项。

A.护照持有人出生地 B.护照的签发日期 C.护照的有效期 D.护照的签发地点

11、普通护照持有人未满十六周岁的,护照的有效期为(A)。A.五年 B.十年 C.十五年 D.二十年

12、普通护照持有人为十六周岁以上的,其护照的有效期为(B)。

A.五年 B.十年 C.十五年 D.二十年

13、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回国后申请换发或者补发普通护照的,由本人向(B)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出。

A.住所地 B.暂住地 C.户籍所在地 D.拟定居地

14、申请人有(A)情形的,护照签发机关不予签发护照。A.无法证明身份的

B.人民群众举报有犯罪行为的 C.被判处过刑罚的 D.民事纠纷未了结的。

15、(B)因办理案件需要,可以依法扣押案件当事人的护照。A.税务机关 B.行政监察机关 C.海关 D.审计机关

16、在办理案件过程中,(C)无权扣押案件当事人的护照。A.人民法院 B.行政监察机关 C.海关 D.公安机关

17、短期出国的公民在国外发生护照遗失、被盗或者损毁不能使用等情形,应当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C)。

A.出入境通行证 B.海员证 C.旅行证 D.临时护照

18、公民从事边境贸易、边境旅游服务或者参加边境旅游等情形,可以向公安部委托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中华人共和国(A)。

A.出入境通行证 B.海员证 C.旅行证 D.护照

19、公民以海员身份出入国境和在国外船舶上从事工作的,应当向交通部委托的海事管理机构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B)。

A.出入境通行证 B.海员证 C.旅行证 D.临时护照

20、公民以海员身份出入国境和在国外船舶上从事工作的,应当向(B)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证。

A.公安部委托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

B.交通部委托的海事管理机构 C.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D.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

21、中华人民共国护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D)证明国籍和身份的证件。

A.出境 B.入境 C.在国外 D.以上三者均包括

22、在偏远地区或者交通不便的地区或者因特殊情况,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不能按期签发护照的,经护照签发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时间可以延长至(D)日

A.十日 B.十五日 C.二十日 D.三十日

2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中工作的中国政府派出的职员持用(B)。

A.外交护照 B.公务护照 C.普通护照

D.外交护照或者公务护照

24、弄虚作假骗取护照的,由(A)收缴护照或者由(A)宣布护照作废;由(A)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护照签发机关 护照签发机关 公安机关 B.护照签发机关 公安机关 护照签发机关 C.公安机关 护照签发机关 公安机关 D.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

25、中国公民持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护照或者冒用他人护照出入国(边)境的,由公安机关依照(B)规定予以处罚。

A.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 D.以上三项均可

26、(D)由外交部通过外交途径向外国政府推介。A.普通护照 B.外交护照 C.公务护照

D.外交护照和公务护照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

1、除法律另有规定外,香港、澳门、台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交通运输工具的边防检查,(A)。

A.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 B.不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 C.对其边防检查措施放宽后,可不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

D.对香港、澳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对台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中的“出境、入境的人员”,是指(A)。

A.一切离开、进入或者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边)境的中国籍、外国籍和无国籍人

B.仅指一切离开、进入或者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边)境的中国公民

C.仅指一切离开、进入或者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边)境的外国人

D.仅指一切离开、进入或者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边)境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不包括中国人

3、出境、入境的人员有下列(B)情形,边防检查站无权限制其活动范围,进行调查。

A.张三为中国公民,持用其双胞胎弟弟的护照回家

B.北野松为日本人,因在机场证件丢失,未持护照试图蒙混出境

C.王五为中国公民,持用张三的身份证骗领了真实姓名为张三的护照,试图赴日务工

D.李某为美籍华人,在其入境时,河南省国家安全部门通知其有犯罪嫌疑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的规定,对出境、入境的人员,有下列(C)情形的,边防检查站可以扣留或者收缴其出境、入境证件。

A.未持出境、入境证件的 B.持有无效出境、入境证件的 C.持用他人出境、入境证件的 D.未在限定口岸通行的。

5、关于出境、入境的人员证件查验的说法错误的是(D)。A.出境、入境的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填写出境、入境登记卡 B.出境、入境的人员应向边防检查站交验本人的有效护照或者其他出境、入境证件

C.对未持出境、入境证件的,边防检查站有权阻止其出境、入境

D.在主管机关特许的地点通行时,不必经过边防检查

6、关于边防检查站对出境、入境人员的检查,说法错误的是(D)。

A.对出境、入境的人员应当查验证件后,方可准许其出境、入境

B.拒绝接受边防检查的,边防检查站有权阻止其出境、入境 C.对持用伪造或者涂改的出境、入境证件的外国人,边防检查站可以收缴其出境、入境证件

D.对持有无效出境、入境证件的中国公民,边防检查站可以收缴其出境、入境证件。

7、关于边防检查站对出境、入境人员的检查,说法错误的 是(C)。

A.未持出境、入境证件的,边防检查站有权阻止其出境、入 境

B.拒绝接受边防检查的,边防检查站有权阻止其出境、入境 C.对持用伪造或者涂改的出境、入境证件的外国人,边防检查站不能收缴其出境、入境证件

D.对持用他人出境、入境证件的中国公民,边防检查站可以收缴其出境、入境证件

8、张某持用合法的护照出境时,拒绝边防检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边防检查站有权阻止其出境 B.边防检查站无权限止其出境 C.边防检查站有权限制其活动范围 D.边防检查站有权对其行政拘留

9、关于边防检查站对出境、入境人员的检查,说法正确的 是(B)。

A.未持出境、入境证件的,边防检查站不能阻止其出境、入境 B.拒绝接受边防检查的,边防检查站有权阻止其出境、入境 C.对持用伪造或者涂改的出境、入境证件的外国人,边防检查站不能收缴其出境、入境证件

D.对持用他人出境、入境证件的中国公民,边防检查站可以扣留但不能收缴其出境、入境证件

10、关于边防检查站对出境、入境人员的检查,说法错误的是(B)。

A.对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家安全部门通知不准出境、入境的中国公民,边防检查站可以扣留或收缴其出境、入境证件

B.对持用他人出境、入境证件的外国人,边防检查站可以阻止其入境,但不能阻止其出境

C.对持用伪造或者涂改的出境、入境证件的外国人,边防检查站可以收缴其出境、入境证件

D.对持用他人出境、入境证件的中国公民,边防检查站可以扣留或收缴其出境、入境证件

11、关于边防检查站的做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中国公民张三出境时,护照在机场丢失,经向边防检查站口头说明情况后,将其放行

B.中国公民李四持用合法护照出境时,因拒绝接受边防检查,边防检查站阻止其出境

C.公安部通知美籍华人阮某不准入境,边防检查站阻止其入境 D.国家安全部通知李某为不准出境人员,边防检查站阻止其出境

12、边防检查站接到北京市公安局通知王某有犯罪嫌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边防检查站应当对王某采取挽留措施 B.边防检查站有权限制其活动范围 C.边防检查站有权对其进行调查 D.边防检查站有权将其移送有关机关处理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对外国籍船员申请登陆的,应当接受边防检查

B.可以对交通运输工具进行边防检查,但不能对随行员工进行边防检查

C.对上下在中国口岸停泊的外国船舶的人员,应进行边防检查 D.从事国际航行船舶上的中国船员,可凭本人的出境、入境证件登陆、住宿

14、下列关于抵达中华人民共和国口岸的船舶的船员登陆、住宿的规定,说法错误的是(D)。

A.外国籍船员应当持船员登陆证登陆、住宿 B.台湾船员可持《台湾船员登陆证》登陆、住宿 C.船舶在港期间,持证船员可随时登陆

D.从事国际航行船舶上的中国船员,不能凭本人的出境、入境证件登陆、住宿

15、对(B),边防检查站可以扣留其出境、入境证件,并限制其活动范围,进行调查。

A.持有无效出入境证件的中国公民 B.持用伪造的出入境证件的外国人 C.持用合法出入境证件的中国人 D.未持用出入境证件的外国人

16、下列关于毗邻国家接壤地区的双方公务人员、边境居民临时出境、入境的边防检查,说法错的是(D)。

A.毗邻国家接壤地区双方公务人员、边境居民临时出入境,双方订有协议的,按照协议执行

B.毗邻国家接壤地区的边境居民按照协议临时入境的,限于在协议规定范围内活动

C.毗邻国家接壤地区的边境居民按照协议临时入境,需要到协议规定范围内活动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毗邻国家接壤地区人员往来,双方订有协议的,也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的规定进行边防检查

17、出境、入境的交通运输工具离、抵口岸时接受边防检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入境检查,在最先抵达的口岸进行 B.出境检查,在最后离开的口岸进行

C.在特殊情况下,经主管机关批准,可以在特许的地点进行 D.任何人和任何机关不得允许交通运输工具的口岸以外的地方进行边防检查

18、对船舶出境、入境的说法错误的是(D)。A.船舶抵达口岸时,船长或者其代理人必须向边防检查站申报员工和旅客的名单

B.外国船舶未经许可不得在非对外开放的港口停靠 C.在监护期间,船舶不得随意上下人员、装卸货物 D.对船舶的出境检查,应当在最先离开的口岸进行

19、对国际航班载运人员的说法错误的是(D)。A.航空公司应当向边防检查站预报载运的旅客、机组人员信息 B.航空公司预报的信息内容包括航班载运旅客和机组人员的姓名、国籍、性别、出生日期、护照证件号码等

C.航空公司未按规定信息的,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可以对航空公司予以处罚

D.航空公司拒不执行边防检查站处罚决定的,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有权对其经营的船班停止营运

20、下列关于交通运输工具出境、入境的说法错误的是(D)。A.出境、入境的交通运输工具离、抵口岸时,必须接受国防 检查

B.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入境检查,在最先抵达的口岸进行,出境检查,在最后离开的口岸进行

C.在特殊情况下,经主管机关批准,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入境、出境检查,也可以在特许的地点进行

D.对交通运输工具实施边防检查时,其负责人不能阻碍,也不必协助边防检查人员进行

21、中国船舶需要搭靠外国船舶的,应当由船长或者其代理人向边防检查站(B)。

A.报告

B.申请办理搭靠手续 C.登记 D.备案

22、关于中国船舶搭靠外国船舶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A.应当办理搭靠手续后,才可以搭靠外国船舶

B.在没有人员上下的情况下,不必办理搭靠手续,也可以搭靠外国船舶

C.在没有货物装卸的情况下,不必办理搭靠手续,也可以搭靠外国船舶

D.在搭靠后,只需补办手续即可

23、下列关于出境入境交通运输工具,有权进行监护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某中国船舶办理完出境检查手续但还未驶离 B.某英国船舶在长江航行期间

C.火车在国(边)界线距边防检查站较近的区域内行驶期间 D.某外国船舶在入境后,还未办理入境检查手续

24、毗邻国家的边境居民按照协议临时入境的,限于在协议规定范围内活动;需要到协议规定范围以外活动的,应当(B)。

A.事先办理登记手续 B.事先办理入境手续 C.事后报备

D.事先办理登陆住宿手续

25、未实行监护措施的交通运输工具,由(A)自行管理,保证该交通运输工具和员工遵守本条例的规定。

A.交通运输工具负责人 B.交通运输工具代理人 C.交通运输工具全体员工 D.交通运输工具所有人

26、某边防检查站发现入境的瑞典航空公司的一航班载运不准入境人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该航班的负责人,应当负责将其遣返,由我方边防检查站提供经费

B.该航班的负责人应当负责将其遣返,并承担由此发生的一切费用

C.该航班的负责人不负责将其遣返,但应该交由我边防检查站调查处理

D.该航班的负责人不负责将其遣返,依照国际法,可向中国申请难民保护

27、边防检查站发现出境、入境的交通运输工具载运不准出境、入境人员,偷越国(边)境人员及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的人员的,(C)应当负责将其遣返。

A.公安机关出入境部门 B.边防检查站 C.交通运输工具负责人 D.外事部门

28、出境、入境的交通运输工具,在离、抵口岸时,未经边防检查站同意,擅自出境、入境的,边防检查站有权(A)。

A.推迟或者阻止其出境、入境 B.只能推迟,但不能阻止其出境、入境

C.可以阻止其出境、入境,但不能推迟其出境、入境 D.既不能推迟也不能阻止其出境、入境,但可以依照我国的相关法律进行处罚

29、出境、入境的交通运输工具,被认为载有危害国家安全、利益和社会秩序的人员或者物品的,边防检查站有权(C)。

A.只能推迟,但不能阻止其出境、入境

B.可以阻止其出境、入境,但不能推迟其出境、入境 C.推迟或者阻止其出境、入境

D.既不能推迟也不能阻止其出境、入境,但可以依照我国的相关法律进行处罚

30、对由于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或者不可抗拒的原因,驶入对外开放口岸以外地区的船舶、航空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必须立即向附近的边防检查站或者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B.应当接受检查和监护

C.可安全驶入对外开放的口岸后,待驶入原因消失后再向边防检查站报告 D.在驶入原因消失后,必须立即按照通知的时间和路线离去

31、张某携带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违禁物品出境时,被边防检查站发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边防检查站扣留了张某携带的违禁物品 B.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对张某进行了处理

C.边防检查站发现张某的护照已过有效期限后,同时还扣留其护照

D.边防检查站发现张某的护照已过有效期限,便阻止其出境

32、出境、入境的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携带、载运违禁物品的,边防检查站(B)。

A.应当扣留违禁物品后立即放行

B.对携带人、载运违禁物品的交通运输工具负责人可以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C.航班起飞前未处理完毕应当放行,不再处理,但应记入执法信息系统

D.不应当扣留其携带或载运的违禁物品,应当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3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某边防检查站,发现张某非法携带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出境,对其携带的文件进行收缴

B.出境、入境的人员携带枪支的,应当办理携带手续,方可携带出境 C.张某携带属于国家秘密的资料从日本回国,被我边防检查站发现,应当对其携带资料予以收缴

D.王某携带危害社会秩序的违禁物品出境时,被边防检查站发现后扣留了王某所携带的违禁品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对出境、入境的交通运输工具有违法行为的,应处罚驾驶人 B.对中国船舶未经批准擅自搭靠外国籍船舶的,应当对中国船舶的负责人和外国籍船舶的负责人一并处罚

C.对入境的车辆在中国境内不按规定的路线行驶的,应当处罚车辆负责人

D.某船舶载运的乘客污辱我边防检查人员的,应当对船长和该乘客一并处罚

35、下弄说法错的是(C)。A.对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入境、出境的边防检查,法律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B.外国对中国公民和交通运输工具入境、过境、出境的检查和管理有特别规定的,边防检查站可以根据主管机关的决定采取相应的措施

C.《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中的“出境、入境的交通运输工具”包括火车、船舶、航空器,但是不包括非机动车和驮畜

上一篇:中西文化差异对比教案下一篇:教育培训答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