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对河南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2024-08-04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对河南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共8篇)

篇1: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对河南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三、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改革实施以来,河南省个体私营市场主体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但也面临一些新的情况,应引起足够重视。

(一)私营企业增速较快,单体实力相对较弱

登记制度改革实施三个月以来河南私营企业总量增长的情况看,私营企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且每月增速一直高于各类企业、各类市场主体的总体增速。私营企业比重稳步提升,企业数量比重由2013年末的77.05%提升至79.05%,提升了2个百分点;主体数量比重由2013年末的15.53%提升至15.78%,提升了0.25个百分点;企业资本比重由2013年末的52.45%提升至55.67%,提升了近3.25个百分点;主体资本比重由2013年末的47.7%提升至50.25,提升了2.55个百分点,占比过半。

新登记市场主体户均资本规模虽有大幅增长,但横向对比仍存在差距,仅相当于全国户均资本规模的75.4%。尤其是虽然私营企业的数量及资本均高位运行,但从户均规模与内资企业及各类企业的对比情况看,私营企业的整体实力仍有较大差距。

(二)个体总量增速较低,“个体大户”占比超三成登记制度改革实施三个月以来个体工商户年均增长率变化情况起伏较大,3月份同比增长%,4月份同比增长22.9%,5月份同比仅增长1.8%,三个月共登记个体工商户17.8万户,同比增长17.3 %,远低于私营企业113.3%的增速。

根据国家统计局《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从业人员超过20人的可归入小型企业。截至2014年5月底,全省个体工商户中,从业人员超过20人的“个体大户”已达80.6万户,占个体工商户总量的36%。

(三)企业个体比偏低,省内区域发展不够平衡

新登记的各类市场主体中,企业数量占比偏低,个体工商户数量占比偏高,新登记企业户数仅相当于广东省的三分之一,企业个体比为0.24:1,低于全国平均的0.43:1;

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新登记数量最多的地市与最

少的地市相差20倍,区域发展不够平衡。18个省辖市中,郑州、南阳新登记市场主体户数达4.1万户、4.0万户,远高于其他地市;洛阳、信阳、开封分列其后,新登记户数分别为1.8万户、1.4万户、1.3万户。

(四)个体批发零售业居多,私营企业产业层次有待提升

在新登记的市场主体中,批发零售业14.9万户,占新登记总数的63%,占比最大;位居二、三的是农林牧渔业、居民服务业,分别为2.1万户、1.9万户,分别占新登记总数的9%、8.1%。

从全省个体工商户行业发展情况看,个人投资仍然集中于批发零售业,数量占比超七成,资本总额占比过六成。从占比情况看,受新设行业格局变化的影响,存续总量变化明显,居民服务业、制造业和住宿餐饮业占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相比之下,农、林、牧、渔业快速发展,数量占比有小幅上扬,资本占比跃居第二位。

与发达省市相比,河南私营企业中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比重较高,而高科技高技术产业比重相对较低。从私营企业在各省市的行业分布偏好和行业比重情况看,河南私营企业行业偏好排名靠前的是房地产、农林牧渔、批发零售业,相比之下,北京、上海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排在首位,广东的交通运输业排在首位。

篇2: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对河南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营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2014年2月7日,国务院印发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等一系列优惠措施自2014年3月1日开始实施以来,进一步放松了对市场主体准入的管制,降低了准入门槛,优化了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加快发展。改革极大释放了红利,社会反响热烈,群众投资热情高涨,激发了社会资本兴商创业的热情。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河南省的改革工作进展顺利,运行平稳,市场主体快速发展,改革成效明显。3月1日至5月31日,河南省新登记市场主体23.6万户,新登记的市场主体户数占全国总户数的7%,位列广东、江苏之后,排名全国第3位、中部六省第1位;新登记市场主体的资本总额达3081.88亿元,同比增长155.4%,新登记的资本总额占全国的4.8%,排名全国第6位、中部六省第1位。尤其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呈现井喷态势。本文将依据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以来河南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对策。

一、河南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一)2013年末河南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河南个体私营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2013年12月底,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258.06

31万户,全省实有个体私营经济主体 239.12 万户,占全省市场主体的 92.7%。其中实有私营企业40.07万户,资本总额

1.5107万亿元,从业人员317.68万人;个体工商户199.05万户,资本总额1083.24亿元,从业人员375.45万人。全省个体私营经济资本总额 16190.56 亿元,占全省市场主体资本总额的 51.1%。2012年,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创造了68.5%的生产总值,提供了55%的税收、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自主创新的重要源泉,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在促进经济增长、活跃城乡市场、方便群众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实施三个月以来河南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情况

截至2014年5月底,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290.3万户,同比增长10.0%。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注册资本(金)为3.6万亿元,同比增长30.3%。其中私营企业45.8万户,同比增长19.7%,私营企业资本总额1.8万亿元,同比增长39.1%;个体工商业223.9万户,同比增长7.8%,个体工商业资本总额1275.7亿元,同比增长16.4%;

1、私营企业地位突出,民间资本投资活跃。新登记的各类市场主体中,各类企业4.9万户,占新登记总户数的21%,11 来源于《大河网》——《河南民营企业成社会投资主力军 占全省投资八成多》

同比增长113.3%;外资企业145户,占0.1%,同比增长46.5%;个体工商户17.8万户,占75.2%,同比增长17.3 %;农民专业合作社0.9万户,占3.7%,同比增长11.1 %。

新登记的各类企业中,私营企业4.7万户,占企业总户数的94.1%,同比增长113.3%;公司制企业4.6万户,占企业总户数的92.2%,同比增长115.1 %。

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注册资本(金)结构图

个体工商业

3.5%农民专业合作社6.3%内资企业35.8%

外商投资企

业4.2%

私营企业

50.2%

2、资本结构较为合理,投资创业审慎理性。新登记的企业(除分支机构)中,认缴资本在1亿元以上的有334

户,1000万元至1亿元的有6878户,100万元至1000万元的有

篇3: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对河南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原先实行的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度产生两种不合理形势:一是原来公司法规定的法定最低注册资本登记的限额过高, 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较高的创业门槛。二是各地出现承接垫资业务的中介公司为公司办理注册登记的违法行为。在此背景下, 国务院实行新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其主要目的有两方面:一是放宽市场主体的准入, 降低了创业的门槛, 促进小微企业、中小企业、海归及大学生创业, 也体现了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二是转变政府职能, 放宽行政管制, 减少行政审批, 通过改革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相关规定

2014年2月7日, 国务院批准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 该《方案》对注册资本登记制度主要涉及到两方面。

(一) 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

公司注册资本即股东认缴的出资总额或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应在工商管理机关登记。公司股东或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期限、出资方式, 并记载于公司章程, 股东或发起人以认缴或者认购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应将股东或发起人认缴出资额或认购股份向社会公示并对出资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除法律对特定行业另有规定外, 《方案》解除了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500万元的限制性规定, 取消了现金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百分之三十的规定, 同时还废除了首次出资不低于注册资本百分之二十, 且剩余出资在公司成立之后两年内缴足的规定, 公司设立时, 无需提交验资报告。

(二) 改革年度检验制度

企业应当每年在规定的期限内, 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报送企业年度报告, 向社会公示, 不再进行年度工商检验, 任何个人和单位均可查询相关信息, 使得信息透明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抽查年度报告公示的内容, 发现年度报告不符合真实情况或有虚假内容的, 应依法进行处罚。如果企业未按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 该企业将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纳入“经营异常名录”, 并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这些规定将大力推进企业诚信制度的建设, 避免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改革带来的诚信缺失问题。

三、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影响

(一) 对创业者的影响

中国近几年产生了大量创业公司, 对于创业者而言, 特别是小微企业、中小企业, 大多海归及大学生创业企业, 新《公司法》无疑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向导, 他们虽没有创业所需土地、厂房, 也没有足够的固定资产, 但是他们有创造性, 是新兴生产力的代表。对他们而言, 不要求提交验资报告, 不需要申报实收资本, 降低了创业的成本, 创业者们可以利用较少的资金创办公司。如此, 通过放宽创业者准入门槛, 激活了一批小微、中小企业的发展活力, 有利于提高创业者的热情, 这同时也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要求。

(二) 对中介机构的影响

在实缴资本制下, 产生了一种特殊的中介机构, 即专门从事为股东或发起人先垫付出资, 然后在验资完成后抽回出资、从中获取利益的机构, 抽逃出资是不合法的, 但是由实缴制的强制性要求, 又受到了注册资本体现公司实力及资信状况这种观念的影响, 便增加了对这类机构的需求。尽管《刑法》规定了虚假出资罪、抽逃出资罪等罪刑, 但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 也未能防止此类违法行为的发生。在新《公司法》取消实缴资本制的强制性要求后, 相信这类中介机构将受到巨大重创。除此之外,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改变对中小会计事务所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下面从两个主要方面的改革讨论对其影响。

1.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改变对中小会计事务所的影响。

公司注册资本由实缴制变成认缴制, 公司在办理注册登记时不再要求向工商部门提交验资报告, 这对企业来说是有力的, 节省了注册登记时验资成本。而对会计事务所, 特别是中小会计事务所而言, 在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后会计事务所的验资收入基本没有了。很多中小会计事务所主要的业务来源之一就是验资业务, 因此取消注册资本验资会对注册会计师及会计事务所的业务收入造成巨大不利影响。但是从另一种角度看我们不能认为此次改革对注册会计师完全是不好的消息。其实注册资本认缴制这一制度在国外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是通常的做法, 而且国外大部分国家就没有注册验资这项业务, 实行认缴制后会对企业和投资者的信用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因此对于中小会计事务所来说会计报表审计这项业务将会在今后有扩大的趋势, 从而弥补了一部分注册资本登记制改革给会计事务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2. 年检制度的改变对中小会计事务所的影响。

新《公司法》将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后, 这使得信息公开透明度显著提高, 政府不会再要求注册资本很小的企业也必须进行注册会计师审计, 降低了小微企业的成本。会计师事务所业务主要包括审计、验资、代理记账和年检, 而年检制度的改变, 取消年检业务, 这将会直接使得中小会计事务所无法支撑下去, 而大会计师事务所除了验资和年检的业务还有记账和大型审计这些业务, 所以对他们的影响不是太大。这次改革确实给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带来挑战和考验, 可能会促使其向其他更专业化的业务方向去发展。

(三) 对企业财务和税务管理的影响

在企业财务方面, 新《公司法》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的限制, 这并不意味着注册资金就越小越好, 资本金额的大小会对融资大小和融资结构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确定合理地注册资本金额至关重要, 同时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 风险控制能力确定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 即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之间的比率。在税务管理方面, 我国规定公司成立之时, 必须先进行工商登记, 然后再进行税务登记的处理原则, 也就是说“先工商后税务”。在公司注销或变更股权时, 需要先处理税务问题, 然后再进行工商注销或变更的处理原则, 也即“先税务后工商”。在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变后, 随着工商登记更加快捷, 相应企业税务处理也应做好衔接。尤其是随着我国经营空间范围的扩大, 跨区资本交易越来越频繁, 工商与税务的衔接对企业税务成本大小和税务规划实施产生很大影响。企业应该主动识别税务风险, 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建立起健全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

摘要:自2014年3月1日起, 新修订的《公司法》正式开始实施, 对公司注册资本的登记制度进行了实质性改革, 本次修改主要是由注册资本实缴制变为认缴制, 年度检验制度变为年度报告公示制度。

关键词:注册资本,认缴制,年报公示

参考文献

[1]刘少辉.取消实缴资本制的影响[J].首席财务官, 2014, (03) :90-92.

[2]甘培忠, 周游.注册资本认缴登记之语义释疑及制度解构[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13, (05) :80-82.

篇4: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对河南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主题词:知识经济;制度结构;人力资本

一、引言

经济学理论指出,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的目的是最大化的自身利益。马克思也指出,人类社会各经济时代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其经济利益有关。企业的不同的利益主体,一方面相互协作,为企业的生存、发展而共同努力,共同创造财富;另一方面,每一个利益主体又都在极力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利益。企业通过制度结构来规范作为类群的参与者即各利益主体在企业活动中的权、利关系,并借此来引导和整合企业成员的行为。通过企业经营活动组织权力的分配,企业制度规范着参与者类群间的权力关系,从而影响这些参与者在企业决策制度与执行中的行为表现。通过决定经营成果的分配,企业制度规范了参与者类群间的利益关系,从而影响着不同参与者在企业成果形成中的行为特点。

在工业社会时代,土地、劳动和资本是传统生产的生产要素,其中资本是最重要的也是决定性的因素。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美国一些研究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家根据经济增长理论解释美国经济增长时,发现根据他们的经济增长理论,一国的经济增长在扣除了物质资本的增长贡献以后,仍有很大一部分经济增长无法解释。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贝克尔等人则把这一无法解释的部分归因于人力资本,从而掀起了一场“资本”理论的革命。

传统意义上的人力资本,主要指人们花费在人体健康、教育、培训等方面旨在维持和增加人的劳动能力、工作技能等能力上的资本投入,主要是一种投资或成本的概念。本文所讲的人力资本,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人所具有的各种能力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价值,主要是一种生产要素的概念。

虽然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时间并不长,但人力资本的问题却久已存在。自从有了商品交换、有了最简单的经济组织,人力资本就已经在发挥作用。没有任何一个经济活动是离开了人而单独存在的。只不过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本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会有所不同,人力资本价值体现的方式也各有差异。

二、人力资本在企业制度结构中地位随经济时代的不同而变迁

企业中的不同参与类群间的利益博弈,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一定的文化观念、一定的制度前提下进行的,不可能脱离和超越所处的时代,与时代的经济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

工业经济初期,企业的利益主体构成是出资者、债权人和雇员(包括管理人员)。他们投入企业的资本分别为:出资者投入财务资本和部分人力资本、债权人投入财务资本、雇员投入人力资本。由于劳动者所要付出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和工作结果都有明确的规定,人力资本的产出具有可预期性,且劳动力供给充分,协调劳动关系的知识、技能要求简单,因此资本所有者(出资人)既是企业资本的提供者,也是企业的管理者,与雇员、管理人员、债权人等相比处于优势,资本所有者成为企业制度结构的绝对主体,拥有企业的控制权、利益分配权。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时代的到来,劳动分工加剧了普通劳动知识和技能的专门化和狭窄化,而且决定了分工劳动所需的专门知识的供应的相对稀缺性。同时企业生产、组织形态和内部过程日趋复杂,使企业管理的活动和内容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企业经营成果也越来越具有不可预期性。协调不同劳动者的分工劳动有关的知识、技能愈发重要和复杂,资本所有者难以拥有这样的知识,只能委托拥有相关知识的经营管理人员去协调,管理和管理人员也因之逐渐受到重视,并很快形成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传统股份公司的制度结构。资本所有者将企业的部份经营管理权委托给专职的管理者——职业经理人,而由所有者代表组成的董事会则保留重要决策权、监督控制权,特别是经营者的选择和任免权,从而形成了一种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制度框架下,经营者所具有的高级人力资本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并因而取得了对企业经营管理权。但此时的人力资本仍未取得企业制度结构的主体地位,拥有企业剩余利益的索取权的仍是非人力资本的资本所有者,经营者只是受雇于企业所有者并替所有者管理企业,经营者在“出租”管理才能的同时得到的只是由市场价格决定的固定的收入,企业经营成果——利润的分享与经营者基本无关。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物质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工业经济时代,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是企业拥有的物质资本。一个企业的物质资本越雄厚,企业的发展条件就越优越。因此,物质资本的所有者在企业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出资人的利益凌驾于其他成员的利益之上,形成了企业权力和利益派生于资本所有者的制度结构,人力资本作为财务资本的附属而存在。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知识更新速度的迅速加快,创新和变化越来越成为企业间相互竞争的焦点以及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的重点。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经营者不仅需要必要的经营、管理企业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同时要有足够的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推动并实施创新的能力和准确把握机会、驾驭环境变化的能力。而所有这些能力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特点:创造性和不确定性。这种人力资本作用的特点不仅表现在控制、经营企业的经营者身上,同时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一般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甚至普遍员工身上。这是与工业时代的显著不同点。当这种更高层次的、以产出和投入过程的不确定性为基本特征的人力资本成为重要的要素资源而且有足够的稀缺性时,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财务资本的地位相对下降,人力资本的地位相对上升。人力资本成为企业制度结构的主体。

三、人力资本在企业制度结构中地位取决于其供给的稀缺性

从本质上讲,企业是为某种特定的营利目的,将各种不同性质和形态的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在规定的时间内从事有组织、有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组合体。投入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原所有者(不同参与类群),按照其所投入的生产要素量的大小、质的差异而以不同的方式享受所有者权利,实现他们对企业的贡献。这些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决定了要素供应者在企业活动的相对权利地位,决定了企业活动中的权力和利益的分配格局,从而决定了企业制度结构的特征。

生产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既取决于要素本身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该种要素相对稀缺程度的影响。重要而稀缺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有更大可能取得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对于人力资本这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其所有者在企业制度结构中享有权利的形式主要受3个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本要素本身条件、人力资本要素的稀缺程度和企业组织形态及内部过程的复杂化程度。其中人力资本本身的条件决定了其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人力资本要素的稀缺性决定了人力资本要素的所有者在企业制度结构中享有权利的大小;企业组织形态和内部过程的复杂化程度则决定了复杂人力资本的需要量大小和潜在价值。

四、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对企业制度结构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正变为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的关键任务不是资本积累而是知识积累。这种环境需要一个完全不同的组织结构和制度结构。这种结构的驱动因素使一线的创新力、柔性及联结和应用产生于一线管理实践中的知识的能力。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则越来越高。劳动参与生产资料要素分配成为了一个最为普遍的情况。知识在现代企业中相对作用的加强使权力的行使及对剩余利益分配的控制正逐步转向知识的所有者,企业的制度结构从“资本的逻辑”转变为“知识的逻辑”。权力和利益派生于知识和知识的所有者成为知识经济下企业制度结构的基本特征。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传统的工业社会的企业的制度结构(委托——代理制)遇到了严重挑战。形势的变化提出了新的问题,也促进了企业制度结构的创新。其中有代表性的制度创新之一就是对经营管理者和企业技术骨干的人力资本的确认。即经营管理者和企业技术骨干享有参与企业经营成果(剩余利益)分配的受益权。在现代西方企业制度结构变革的实践中,企业所有者采用使经营者和企业技术骨干拥有企业的股权(至少是分配权)的方法,如最常见的股票升值权、虚拟股票期权、受限股票计划、以及互换股票等。在国内,经营者和企业技术骨干的人力资本产权虽然没有得到政策和法律上的正式确认,但近年来理论上的探索已经有了较大突破,各地在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过程中更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对承认和落实经营者和企业技术骨干的人力资本产权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大胆尝试,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上有规范的股票期权(少数在境外上市的公司)、经营者持股计划、虚拟股票、分红权、动态股权等。至此,知识的拥有者不仅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财产控制权,同时也拥有了分享企业经营成果的权利。此时的企业,终于成为一个真正的为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利益服务的,为契约各方所共同拥有的实体。

五、结束语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制度结构从过去的资本所有者的一元主体,逐步转变成资本所有者、经营者、员工和其他企业利益相关者在内的多元主体的结构模式。而人力资本作为各个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其特有的能动性,加速了其他资源的有效开发,使人力资本投资者的收益数倍于投资物资资本的收益水平,从而保证企业经济实力快速稳定的增长。本文通过探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对企业制度结构的影响,研究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结构化的过程,对于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权责明确、监督与激励机制完善、科学决策的相互制衡的组织结构与制度安排,使企业经营行为科学化、合理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传明.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的结构化改造.南京大学学报(哲科),2001,(1).

2.张其仔.新经济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拉各斯等.知识优势.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篇5: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对河南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2014-03-11 15:25:00 | 来源:中国税务网-山东省平度市地税局 | 作者:李旭春

2014年2月7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7号),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公司法修正案草案,修改了现行公司法的12个条款,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无论是国务院的通知,还是公司法的修订,围绕的都是一个主题:注册资本制度改革。通过本次改革公司注册资本及其他登记事项,进一步放松了对市场主体准入的管制,降低准入门槛,优化营商环境,必将极大促进市场主体加快发展。与此同时,新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改变对税收管理也必造成一定的影响,笔者结合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变化,从现行的税收政策、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分析,提出加强税务管理和修改相关税收政策的建议。

一、本次注册登记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则及变化内容

(一)改革的基本原则

1.便捷高效。按照条件适当、程序简便、成本低廉的要求,方便申请人办理市场主体登记注册。鼓励投资创业,创新服务方式,提高登记效率。

2.规范统一。对各类市场主体实行统一的登记程序、登记要求和基本等同的登记事项,规范登记条件、登记材料,减少对市场主体自治事项的干预。

3.宽进严管。在放宽注册资本等准入条件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市场主体责任,健全完善配套监管制度,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督管理,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维护宽松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1.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公司股东认缴的出资总额或者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即公司注册资本)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公司股东(发起人)应当对其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自主约定,并记载于公司章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应当将股东认缴出资额或者发起人认购股份、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缴纳情况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公司股东(发起人)对缴纳出资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取消了关于公司股东(发起人)应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出资,投资公司在五年内缴足出资的规定;取消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一次足额缴纳出资的规定。

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特定行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全体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不再限制公司全体股东(发起人)的货币出资金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再规定公司股东(发起人)缴足出资的期限。

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

现行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明确规定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和保险经纪人、直销企业、对外劳务合作企业、融资性担保公司、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劳务派遣企业、典当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问题,另行研究决定。在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未修改前,暂按现行规定执行。

已经实行申报(认缴)出资登记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仍按现行规定执行。

鼓励、引导、支持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非公司制企业法人实施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

2.改革检验验照制度。将企业检验制度改为企业报告公示制度。企业应当按在规定的期限内,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报送报告,并向社会公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

3.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申请人提交场所合法使用证明即可予以登记。对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的条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本地区管理的实际需要,按照既方便市场主体准入,又有效保障经济社会秩序的原则,可以自行或者授权下级人民政府作出具体规定。

4.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建立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工商登记数字证书管理系统,积极推行全国统一标准规范的电子营业执照,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提供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服务保障。电子营业执照载有工商登记信息,与纸质营业执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大力推进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支撑的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公示、网上发照等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方式,提高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信息化、便利化、规范化水平。

二、现行与注册资本相关的主要税收政策

现行与注册资本息息相关的税收政策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税种:

(一)印花税。

主要是针对记载资金的账簿和产权转移书据印花税的相关规定。“记载资金的帐簿”的印花税计税依据为“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两项的合计金额。企业执行“两则”启用新帐簿后,其“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两项的合计金额大于原已贴花资金的,就增加的部分补贴印花。产权转移书据包括财产所有权、版权、商标专利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共5项产权的转移书据。股权转让是财产所有权转让的一种形式,转让双方都要按照规定税率万分之五缴纳印花税。

(二)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主要政策针对股权转让的相关规定,笔者对各个文件内容进行了汇总整理:

1.适用应税项目问题:

自然人股东转让股权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法人股东转让股权属转让财产所得并入转让股权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

2.股权转让价款核定问题:

股权转让价款是股东就转让的股权所收取的包括现金、非货币资产或者权益等形式的金额,以其实际成交价为股权转让价款,从中不得扣除任何项目。股权转让对价为实物的,应当按照取得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但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或者无凭证的,由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参照当地的市场价格核定。股权转让对价为有价证券或权益的,由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根据票面价格或市场价格核定。

股东申报的股权转让价款属明显偏低(如平价和低价转让等)且无正当理由的,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可参照每股净资产或个人股东享有的股权比例所对应的净资产份额或类似企业股权转让价格核定,也可聘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评估核定。

3.应纳税所得额核定问题:

(1)一般性股权转让(完全的股权转让,债权债务随之转让)应纳税所得额核定,以股权转让价款减除股权计税成本和转让过程中的相关税费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股权计税成本是指股东投资入股时向企业实际交付的出资金额或购买该项股权时向该股权的原转让人实际支付的股权转让金额。自然人股东部分转让所持有股权的,转让股权的计税成本按转让比例确定。

(2)承债式股权转让(全体股东,通过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转让公司全部资产方式将股权转让给新股东,协议约定时间以前的债权债务由原股东负责,协议约定时间以后的债权债务由新股东负责)应纳税所得额核定,以股权转让价款和原股东所收回的债权减除股权计税成本和原股东承担的债务以及转让过程中的相关税费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其中,原股东承担的债务不包括应付未付股东的利润。

债权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长短期债权,债务包括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长期借款等长短期债务。

4.自然人投资资产评估增值计税问题:

自然人以评估增值的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取得股权的,对自然人取得相应股权价值高于该出资资产原值的部分,属于个人所得,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税款由被投资企业在自然人取得股权时代扣代缴。若自然人以评估增值的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暂未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在股权转让、清算和投资收回时依法追缴个人所得税。

自然人不能提供完整、准确财产(资产)原值凭证的,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可依法核定其财产原值。

5.涉及账务及凭证扣除问题:

股权变更企业原股东在计算股东股权转让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除的股权计税成本和承担的债务必须有真实合法有效凭证,否则,在计征所得税时不得扣除。

企业账务处理应当符合真实性、确定性原则,账簿记载应与各种实际发生的经济事项相

对应,符合逻辑,对虚假的事项具有合法票据也不得扣除。

对股权转让协议(合同)签订前,股权变更企业账簿已真实记载且有合法有效凭证的股权计税成本和承担的债务,允许扣除;未记载的不得扣除。

6.无偿转让股权计税问题:

(1)对于继承、遗产处分、直系亲属之间无偿赠予股权的情况,对当事双方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纳税人需要提供公证机构出具的赠与人和受赠人亲属关系的公证书、抚养关系或赡养关系公证书(或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出具的抚养关系或赡养关系证明)、《继承公证书》等相关证明,并填写提交《个人股东变动情况报告表》,主管税务部门应认真审核并留存复印件。

(2)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应深入调查无偿转让股权的真实性,做好后续管理工作,发现有问题的,应核定其转让价格,依法补征个人所得税,并依法进行处罚。

(3)对于无偿赠与再转让的股权,以股权转让收入减除受赠、转让股权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适用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4)对于其他情形的自然人股东将股权无偿赠与他人的,受赠人因无偿受赠股权取得的受赠所得,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7.个人终止投资经营收回款项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对个人因各种原因终止投资、联营、经营合作等行为,从被投资企业或合作项目、被投资企业的其他投资者以及合作项目的经营合作人取得股权转让收入、违约金、补偿金、赔偿金及以其他名目收回的款项等,均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适用的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8.个人投资者收购企业股权后将原盈余积累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问题。1名或多名个人投资者以股权收购方式取得被收购企业100%股权,股权收购前,被收购企业原账面金额中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盈余积累未转增股本,而在股权交易时将其一并计入股权转让价格并履行了所得税纳税义务。股权收购后,企业将原账面金额中的盈余积累向个人投资者(新股东,下同)转增股本,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区分以下情形处理:

(1)新股东以不低于净资产价格收购股权的,企业原盈余积累已全部计入股权交易价格,新股东取得盈余积累转增股本的部分,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2)新股东以低于净资产价格收购股权的,企业原盈余积累中,对于股权收购价格减去原股本的差额部分已经计入股权交易价格,新股东取得盈余积累转增股本的部分,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于股权收购价格低于原所有者权益的差额部分未计入股权交易价格,新股东取得盈余积累转增股本的部分,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新股东以低于净资产价格收购企业股权后转增股本,应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即:先转增应税的盈余积累部分,然后再转增免税的盈余积累部分。

(三)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政策主要涉及两大主要方面,一是股权转让。二是为防止资本弱化而规定的利息税前列支问题。股权转让包括简单的法人股股权转让所得,要并入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征

收企业所得税规定和企业重组过程中涉及股权变动的复杂问题;资本弱化主要包括未缴清实收资本借款利息税前列支问题和关联关系借款利息列支比例问题。股权转让所得类似于自然人股权转让,不赘述,主要归纳一下资本弱化相关政策规定。

1.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不超过以下规定比例和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计算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在发生当期和以后扣除。金融企业,为5:1;其他企业,为2:1。

企业如果能够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提供相关资料,并证明相关交易活动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或者该企业的实际税负不高于境内关联方的,其实际支付给境内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

企业同时从事金融业务和非金融业务,其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应按照合理方法分开计算;没有按照合理方法分开计算的,一律按本通知第一条有关其他企业的比例计算准予税前扣除的利息支出。

企业自关联方取得的不符合规定的利息收入应按照有关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2.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问题。凡企业投资者在规定期限内未缴足其应缴资本额的,该企业对外借款所发生的利息,相当于投资者实缴资本额与在规定期限内应缴资本额的差额应计付的利息,其不属于企业合理的支出,应由企业投资者负担,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具体计算不得扣除的利息,应以企业一个内每一账面实收资本与借款余额保持不变的期间作为一个计算期,每一计算期内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按该期间借款利息发生额乘以该期间企业未缴足的注册资本占借款总额的比例计算。企业一个内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总额为该内每一计算期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额之和。

三、新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对当前税收管理及政策产生的影响

(一)印花税方面。由于实收资本制度改为认缴资本制度,纳税人以认缴资本承担债务责任,那么记载资金账簿的印花税收入规模会随着新制度的实施显现,该税目印花税将大幅度下降。同时,由于存在纳税人在认缴资本的基础上,可能会有不定期实缴资本情形的出现,该税目印花税的管理也从一次性管理方式转为多次连续性管理,必须加强对该税目印花税的日常管理。另外,在纳税人未交实收资本的前提下,股权是否可转让?转让时的股权成本、转让时的价格如何确定?由此而带来的产权转移书据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如何确定?

(二)个人所得税方面。在纳税人未交实收资本的前提下,转让时的股权成本、转让时的价格如何确定?由此而带来的股权转让所得额如何确定?

(三)企业所得税方面。和个人所得税存在一样的问题:转让时的股权成本、转让时的价格如何确定?其次,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资本弱化相关的政策失去了基本的支持依据,那意味着企业从关联企业或个人的资金借贷利息支出基本上不能列支了?这与国家注册资本制度改革的大方向是否相符?

四、对现行税收管理及政策进行完善的建议

(一)印花税方面。

1、记载资金的账簿印花税。在现行印花税政策不作任何改动的前提下,税务机关应加强对企业财务报表的自动电子审核分析比对,筛选存在实缴资本的情形,及时通知纳税人补缴印花税。同时,建议对实行了二十年的记载资金的账簿印花税的政策进行调整,能否与国家注册资本制度改革政策对接,对实行认缴资本制度的纳税人,直接按照认缴资本征收印花税。

2、产权转移书据印花税。基于现行《公司法》的调整,既然实收资本制度转为认缴资本制度,那就有法律支持,其股权当然是可以转移的。问题的关键是其成本、转让价格如何确定。举例说某企业甲乙两个股东认缴资本1个亿,各占50%比例,无实缴资本。公司经营两年后,甲股东将股权转让,此时的账面净资产为2000万元,为简化起见将账面净资产全归为未分配利润。此时,其持股成本从账面来讲应该是0,其合理的股权转让价格不能低于1000万元,假如其转让时约定的价格就是1000万元,那么产权转移书据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就应该是1000万元。与传统的实收资本意义上的股权转让,计税依据大幅减少。

(二)个人所得税方面。

个人股权转让所得税的计税依据计算也突破了传统的实收资本思维,接上例,甲方其持股成本是0,其转让时约定的价格是1000万元,其股权转让所得即为1000万元,应缴所得税200万元,这种理解方式应该是符合其账务处理实际的。这颠覆了过去税务机关以实收资本制度作为股权转让成本的理念,税务机关必须在管理手段、内容等方面做迅速的调整,如税务登记时记录的资本方面内容必须马上转为认缴资本金额、比例,股权转让时的成本必须按照账面实收资本的比例计算,而不是传统意义上大部分企业的1元1股;其股权转让价格是完全可以低于认缴资本的,关键是做到根据账面净资产进一步评估判断其转让价格的合理性。

(三)企业所得税方面。

篇6: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对河南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关键词:资本制度;出资;虚报;虚假抽逃

一、公司资本制度的变革

公司资本制度是有关公司资本的法律制度。狭义的公司资本制度是指公司资本的形成、维持、退出等方面的安排;广义的公司资本制度是指围绕股东的股权投资形成的有关公司资本运作的一些列概念网,规则群与制度链的配套体系。

我国有关于公司资本制度的规定经历过三次较大的修改:①1993年《公司法》的制定改变了1979年《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以来形成的内资企业适用注册资金制,外资企业适用注册资本制的双规局面,统一适用法定注册资本制,而且是严格的法定资本制,企业注册的门槛非常高。②2005年对《公司法》进行了修改:一方面降低了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另一方面该变注册资本的一次缴纳制度,实行分期缴纳的制度。对于2005年《公司法》在资本制度方面的修改,有学者作出了如下评价:新公司法实现了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从资本维持到公司资产维持的立法理念的转变。即由迷信资本信用转向崇尚资产信用,由侧重交易安全转向注重交易效率。③2013年12月18日,再一次对《公司法》进行了涉及三个方面的修改:第一、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公司资本实缴登记制另有规定的外;第二,放宽了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公司资本实缴登记制另有规定的外;第三,简化登记事项和登记文件。

认缴登记制是英美国家及香港地区通行的公司注册规则,其含义为登记机关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不再对实收资本进行审查和登记。即取消了登记主管机关的验资程序,出资验审由公司和股东负责,将资本的真实寄希望于行为人的诚信意识,自觉自律以及相互间的监督制约。

三次公司资本制度的修改,体现了公司立法理念的转变。实现了有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的转变。对于这种转变,公司法学者做出了如下解释:“资本作为一项资金,只存在于公司成立之际,公司一旦营业,现实中的资本已变形成资产,资本已无实际存在。实际上,公司资产才是对公司发生实际影响的物质基础。公司的经营活动要立足于此。相对于静态的资本而言,公司资产才能真实生动的反映公司信用状况”。因此,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相对于公司注册资本时的资本状况而言,应更侧重于公司运行过程中资产状况的规制,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保护股东、债权人等的利益。

二、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对刑法的影响

公司资本制度的每一次修改均带来(或应该带来)刑法的相应变动。在刑法与公司法的相互关系中,刑法的最后性和附属性表露无遗。随着公司资本制度的改革,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走向成为了大家热议的问题;并形成了不同的观点:

1.除罪化的主张

此种观点主张对于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罪作非罪化的处理;但是,在有关抽逃出资罪的处理上又有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抽逃出资罪与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是不同的,前侵害的是公司运行阶段的资本制度,后两者是公司设立阶段-的资本制度,因此,抽逃出资仍有存在的意义,但应该将抽逃出资罪改为抽逃公司资产罪并增设欺诈增资罪;一种认为对于抽逃出资罪也罪除罪化处理;并新增欺诈增资、违规增资罪。

上述主张的理由如下:①当前我国公司法在公司资本制度方面的立法理念已由迷信资本信用转变为崇尚资产信用,由政府干预经济转向政府引导市场主体自主经营。刑法中,虚报注册资本罪和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均规定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其侵害的法益是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这样看来,上述三个行为实际上是在政府干预、监控经济发展理念的知道下建立起来的;背离了当前公司资本制度改革中体现出来的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商事主体的自治权以及转变政府职能的发展趋势。而且,我国《公司法》经过2005年和2013年的修改,其立法理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97《刑法》仍是以93年《公司法》为基础的,相对于《公司法》严重滞后。②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罪的理论基础与现实需要不复存在。将实缴登记资本制度改为认缴登记制,取消验资的改革,使得行为人不会再选择虚报注册资本或虚假出资的行为,因为这样做是有害而无利的;导致虚报注册资本罪与虚假出资罪陷入虚置的状态。最低注册资本限额的取消使得上述行为违法性不足,缺乏入罪条件。

2.限制适用范围

高铭暄教授认为,刑法关于资本犯罪的修订,不能简单的予以废除,而是需要在与新公司法相关规定协调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某些特殊情况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虚报注册资本和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不仅保护对资本制度的管理秩序,也保护公民经济生活安全和自由。认缴登记制的确立以及最低注册资本制度的取消必然会导致虚报注册资本以及虚假出资行为的减少,但是,涉及到一些特殊行业,如2014年出台的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明确了27类暂不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的特殊行业里,虚报注册资本罪和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仍有存在的必要。

三、虚报注册资本罪和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完善

笔者认为,这三类犯罪的存在确实与现行《公司法》的理念存在冲突;而且2013年的修改更是加深了这种矛盾;但是,在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本次修改公司法的决定中有“除法律规定、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公司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另有规定的除外”这样的规定;因此,虚报注册资本罪和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仍有存在的必要,只是限制使用范围,只适用27类特殊行业中。但是对于抽逃出资罪应该改为抽逃公司资产罪。因为,“出资”概念在股东完成出资义务之前有意义,一旦完成了出资义务出资便成为公司资产,“出资”已变成“股权”而不复存在,股东不可能在抽逃“出资”,其抽逃的只能是公司资产;所以,“出资”这一概念的使用不仅带来公司法理论上的困惑,也给司法实践中行为的认定带来很多困难。所以应该将抽逃出资罪改为抽逃公司资产罪。

篇7: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对河南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关键词: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湘西自治州;发展对策

民族地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发达地区。本文将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以寻求适合这一地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途径。

一、湘西自治州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基本特征

(一)发展速度快、势头猛

湘西州的个体私营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初具雏形,90年代才正式兴起。据1996年的湖南年鉴,1995年整个湘西自治州仅拥有个体工商户59884户,从业人员109610人;私营企业仅拥有373户,从业人员6715人,注册资金仅8754万元。到了2004年底,个体工商户31168户,从业人员59209人,与1995年相比,这两项指标分别增长了大约52%和54%,拥有资金数额达到70119万元;私营企业达到1506户,是1995年的4.04倍,投资者达到4238人,雇工人数达到27850万人,拥有注册资金288988万元,是1995年的33.01倍。2004年,湘西自治州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3.5亿元,而全州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就达到了75.3亿元,同比增长13.7%,民营工业完成增加值达到19.85亿元,同比增长17.1%。

(二)产业分布不平衡

湘西州的个体私营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的比重偏低,第一产业(家庭承包可视为集体所有私人经营,因此不属于本文所特指的私营经济)几乎没有。据湘西州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可知,2004年末,湘西自治州共有个体经营户90211户。其中,从事第二产业的16061户,占整个个体经营户的17.8%;从事第三产业的74150户占整个个体经营户的82.2%。全州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为33.59万人。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为10.27万人,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为23.32万人。在就业人员中,个体经营人员14.07万人,占41.9%。

(三)行业比较集中

个体经营户比较集中的五个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32081户,占35.6%;交通运输业18788户,占20.8%;工业15819户,占17.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3306户,占14.7%;住宿和餐饮业6399户,占7.1%。

(四)个体私营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上升较快

到2006年上半年,湘西自治州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工业增加值10.4亿元,同比增长28.27%,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70.4%。从经济类型分组情况看,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27313万元,下降10.3%,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1046万元,下降12.1%,股份合作企业实现增加值3133万元,下降13.5%,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93772万元,增长16%,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实现增加值314万元,下降31.7%,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105305万元,增长24.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17057万元,增长19.2%。

二、湘西州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观念更新慢

一部分人对“个体私营所有制”观点持怀疑的态度。一些部门和一些人对个体私营经济存在歧视或轻视,甚至一些下岗人员不愿当个体户,不愿到私营企业就业。一些大学生,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式,依然不愿到个体私营企业中就业。由于这些错误认识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二)市场和行业准入障碍

虽然国家在建立个体私营经济的行业许可证和审批制度时,规定除了资源开采、铁路运输、电力、药品、易燃易爆品、医疗卫生等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以外,其他行业一律对个体私营经济开放。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地方政府为保证公有制企业的市场份额,人为限制个体私营企业进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湘西州大部分个体私营企业集中于流通服务领域,而在生产加工制造领域中所占比重较小。

(三)个体私营经济融资难

到2005年底,全州拥有一百万元以上注册资金的企业461家,一千万元以上注册资金的企业才110家。一般来讲,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融资渠道有银行贷款、上市融资、民间借贷三种。大多数个体私营企业比国营企业规模小,货款风险较高,所以银行一般不愿贷款给个体私营企业;在上市融资方面,由于大部分个体私营企业规模较小,配额制和对上市公司规模的种种规定以及创业二板市场的缺乏,实际上成为个体私营企业上市的障碍。在民间借贷方面,虽然这是湘西州大部分个体私营企业获得资金的重要方式,但是这种融资方式一般期限较短,并且缺乏法律保障。

(四)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牌意识薄弱

个体私营企业的产品大多数是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或一般产品,技术含量普遍偏低,深加工产品少之又少。个体私营企业的品牌意识薄弱,到2005底,整个湘西自治州个体私营企业中才有著名商标5个,驰名商标竟没有。

(五)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差

全州的个体工商户中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整个个体工商户的2.5%,大专学历的占5.2%,中专学历的占13.4%,高中学历的占28.0%,初中学历的占28.9%,小学学历的占20.8%,文盲占1.2%;从全州私营企业负责人的文化程度来看,拥有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所有私营企业负责人的9.7%,大专文化程度的占29.7%,高中专文化程度的占36.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3.6%,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0.9%。由于湘西州是西部穷困地区,加上没有特别的用人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所以,不仅无法吸引区外人才,而且区内人才也大量“孔雀东南飞”。

(六)内部管理水平大多较低

湘西州个体私营企业大多数仍处于家族式、粗放型和作坊式经营管理的低层次水平。夫妻店、父子店、兄弟姐妹店,滚雪球式地滚动发展,小本经营、小打小闹、小富即安。由于对市场行情、产品信息把握不准,缺乏市场预测和可行性分析,投资带有盲目性,也使许多先富起来的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七)社会服务不完善,劳动保障不健全

在社会服务方面: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管理涉及到工商、税务、物价、公安、城建、卫生、计量、环卫、城管、街道等部门,但管理往往政出多门,相互交叉,缺乏协调。同时,也缺乏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进行产业引导、政策扶持、提供信息服务的中介机构。

在劳动保障方面:据湘西州个体劳动私营企业协会2005年统计年报表可知,个体劳动私营企业协会会员中参加各类社会保险的仅4236人,私协会员中的私营企业职工参加了各类社会保险的仅2229人。这从侧面反映了个体私营企业主拖欠职工劳动保险的现象很严重,甚至有些个体私营企业主为节省劳动保险费用,在试用期解聘试用人员,造成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的流动性较大。

三、发展湘西州个体私营经济的对策

(一)政府加大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扶持力度以及协调引导

州政府在资源配置、产业政策、税收方面应给予个体私营企业与国企、集体企业同等的地位,甚至给予个体私营企业中的一些新兴产业更多的优惠政策,应加大对市场、产业和信息等领域的引导和调控,以弥补市场失效,使个体私营经济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篇8: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对河南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阿根廷的私营养老金体系建立于1994年,至2008年10月,加入私营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划的参保成员大约有950万人,养老基金积累达300亿美元,相当于2007年阿根廷GDP总量的11%。多年来,阿根廷的私营养老金运作并不理想,表现在覆盖面小、管理成本高以及待遇下降等多个方面。金融危机成为这次国有化改革事件的导火索。2008年12月4日,阿根廷总统签署《阿根廷统一养老金法》。至此,经过14年的私有化改革后,阿根廷养老金制度又退回到改革前的国家公共保障制度中去,私有化改革宣告失败。阿根廷社保国有化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我国城镇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由于引入了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划,这种模式可以说是一种混合型的部分私有化制度。“统账结合”制度的目标在于将社会互济与个人责任相结合,兼顾公平与效率,实现部分积累,增强养老保险的财务可持续性。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个人账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直空账运行,部分积累制并未落到实处。从2001年“辽宁试点”以来,国家开始推开做实个人账户工作,目前已扩展至10几个省份和地区,基金积累达1100多亿元。受投资环境的制约,迄今为止,个人账户养老基金并未真正建立起市场化的投资运营体制。

分析阿根廷私营养老金的“国有化”改革事件,对照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实情况,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是社保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个国家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应该覆盖全体就业人口,如果长期不能实现应保尽保,就会使社会对其合法性产生怀疑。在这方面拉美的教训是深刻的。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智利等十几个拉美国家先后进行了私有化改革。私有化改革后,社保基金支付能力的可持续性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但其覆盖面却从改革前的40%降至30%左右,至今也没有恢复到私有化改革前的水平。有研究表明,拉美国家成为世界贫困率最高的地区之一,与其社保覆盖范围狭小是密不可分的。阿根廷1994年私有化改革前覆盖率为45%,改革后下降到40%;由于阿根廷经历了2001年金融危机,其覆盖面狭小导致的社会矛盾开始逐渐尖锐起来,在危机最深重的2003年,覆盖面进一步下降到30%,失业率从改革前1993年的8.8%骤升至25%。2008年11月,当美国次贷危机刚刚波及拉美时,阿根廷政府便宣布废除私有化社保制度,对其进行国有化再改革,其最重要理由之一就是为了扩大覆盖面。广泛和雄厚的社会基础使阿根廷运行了14年的私有化社保制度顷刻之间迅速瓦解,并成功地实现了国有化再改革。

我国的城镇基本社会保险制度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主要是作为辅助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提出来的,参保对象主要是针对国有企业职工,这在很大程度限制了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扩展进程。当前,社会保险在城镇正规就业部门中已基本实现全部覆盖,覆盖的难点在非正规部门的灵活就业和广大农村人口。截至2008年底,全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2.19亿人(含0.5亿退休金领取者),农民工参保人数0.18亿,农村参保人数0.52亿(含0.04亿养老金领取者),减去养老金领取者,全国参保人口合计2.35亿,按全国劳动人口7.7亿人计算,其覆盖率仅为31%。如按国际惯例,将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岁和女性5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作为“应保”人口,再考虑到养老金领取者,其覆盖率大约在30%左右。相比之下,农民工的覆盖率就更低了,只有17%左右。就是说,基本养老保险中,70%就业人口被排除在社保制度之外,农民工则高达80%以上。

社保制度覆盖面低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年来,由于社保覆盖范围狭小,大多数城乡居民不敢消费,内需难以拉动,迫使增长不得不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党的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社保体系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任重道远。拉美的教训说明,一项社保制度如果无法解决覆盖面低的问题,就会面临合法性危机问题。为此,我们应高度重视社保覆盖面问题,从社保制度根源上去寻找答案,解决制约覆盖面扩展的制度性因素,如缴费负担过重、回报率低、运营成本高、风险过高等等。

二、慎重选择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的投资管理模式

自2001年辽宁试点开始,我国部分省份开始逐步做实账户。当前个人账户资金管理面临两方面突出的矛盾:一是在现行体制下,账户基金市场化投资运营政策尚未出台,个人账户基金只能存银行、买国债,随着基金规模的扩大,投资压力越来越大。账户基金如不进行投资,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进而导致养老金替代率下降;与此同时,做实账户后,不少省份统筹基金的支付压力进一步加大,一方面是账户基金的闲置,另一方面是统筹基金的缺口加大,从资金借贷的经济账上算是不划算的,这使人们对做实账户的初衷和合理性产生了疑问。账户基金投资政策迟迟不出台,这种压力越来越大,尽快出台账户基金的投资管理办法已迫在眉睫。而账户基金的投资管理是整个社保体制改革中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国家一直未放开投资限制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到基金的安全性。近两年频发的“社保基金案”更是向社会敲响了警钟。毫无疑问,账户基金采取市场化的投资策略是改革的大势所趋,在此过程中,如何保障基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是账户基金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关键问题。

在“账户基金”投资管理方式的选择上,世界上主要有两种模式:

分散化投资的“智利模式”。其主要特点是:账户持有人作为投资者做出基金的投资决策,资金完全在个人账户里运转,私营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进入市场进行竞争,根据市场需求自行设计投资产品。国家的作用是制定投资指南,对市场制度进行维护和监管。

集中投资的新加坡投资模式。其特点是中央政府集中投资,虽然个人账户按实际缴费记账,但事实上账户是“空”的,其缴费积累由中央“拿走”统一进行投资运行,投资决策和资产分布等一切投资业务均由中央政府统一安排,属于政府控制型的“集合”投资。

大部分拉美国家采取分散型的资本化账户投资方式,这些国家曾获得了较高的投资收益。以改革时间最长的智利为例,在过去20多年中达到了年均10%的高额回报率。但这种投资模式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参保人承担市场风险,回报率随市场的波动幅度较大,特别是在金融危机面前,参保人会面临巨大损失。阿根廷的情况充分说明了这种投资方式存在的风险。早在2001年,阿根廷就遇到了金融危机,在危机最严峻的2002年投资亏损超过了40%,导致平均养老金待遇水平下降达38%。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阿根廷社保基金从2007年10月就已开始贬值,到2008年10月宣布国有化之前已下降了-19.1%。为此,2008年11月克里斯蒂娜总统直言道:对社保实行国有化改革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手段。

其次,由私营公司管理养老金个人账户,管理成本较高。在1994年刚进行私有化改革时,阿根廷共建立了24个养老基金管理公司(AFJP),竞争十分激烈,经过兼并和重组后,国际资本大量涌入,控制了养老基金管理公司,逐渐形成了垄断。至2008年11月,养老金管理公司剩下10个。14年来,养老金管理公司的手续费收入达150亿美元,大约占实缴股本的20—30%左右,这意味着,公司利润是有保证的,外国股东的投资风险很小,但参保人则承担着较大风险,并且承担着汇市和股市的双重风险。截至2008年9月,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阿根廷10个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损失占参保人缴费收入的20%。

从目前情况来看,参保者个人分散投资的模式显然不适合我国具体国情。原因在于:一是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风险较高,缺乏支持养老基金投资的产品,投资者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十分有限。二是账户持有人的素质有待提高,参保者对养老基金投资的知识了解不多。三是在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和经验、人才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性和限制。四是文化观念和传统习惯等“软环境”还不能一步到位,以建立起这样一个完全体现个性化和个人能力的、个体收益差异性如此大的投资制度。与“资本化账户”模式相比,中央公积金制投资方式相对适合我国国情,政府“集合”投资并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基金的安全性,也可以避免分散化投资所带来的高额成本。

而采取政府集中管理投资方式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如何选择账户资金管理的主体层次,即是由省级社保经办机构还是在中央政府层面设立独立机构来管理基金。从现实表面情况分析,采取省级投资模式似乎是合理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多为地方统筹,账户资金的收集、记录以及养老金支付等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由各地社保经办机构负责。在这种格局下,个人账户基金由省级社保经办机构统一实施投资管理,在技术路径、制度格局与利益格局的重塑整合上会容易一些,短期内的制度转换成本也相对较低。但从长远看,省级投资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市场风险大,对部分省份来说,投资专业人才短缺,省级政府主导信托投资,容易出现问题。二是对中央政府来说,采取省级投资模式难以制定全国统一的补偿机制,一旦出现问题,其最终结果还是由中央政府出面做最后担保人,中央政府负责买单,将很可能成为新一轮社保违规的风险源。三是如果中央政府采取放开不管的态度,采取完全市场化的方式并由市场决定各省的收益率水平,不仅存在金融风险,而且在投资失误的情况下,很可能影响社会稳定,产生连带影响。四是公平性问题。省际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沿海发达省份与中西部欠发达省份之间在基金的投资管理水平和赢利机会上存在很大差距,收益率难免出现较大差别,相互攀比难以完全避免,道德风险难以防范。

笔者认为应借鉴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的做法,由中央政府成立一个类似新加坡中央公积局的独立法人机构,专门负责全国账户基金的营运。该机构隶属于人力与社会保障部,统一管理账户资金的征收、投资与待遇支付,并负责基金的投资运营。账户资金实行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征收,利用现行征收渠道负责管理,归集到账户基金投资机构之中,由账户基金投资机构既负责投资营运又管理支出,实行全国范围内的大收与大支。账户基金实行自我循环与自我平衡,独立核算,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和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市场化投资。在账户基金投资策略上采取类似于企业年金那样的信托制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那样的招标制,实施完全的市场化投资策略。

三、谨防社保制度的“碎片化”发展趋势

碎片化社保制度是传统拉美社会保障制度的一大疾病。阿根廷在1994年梅内姆总统实施养老金私有化改革时,为了避免政治冲突,并没有将立法和司法部门纳入到改革的范畴,这两个部门的人员在改革后依然享受着传统制度的特权。2008年,阿根廷立法和司法部门的退休金与在职工资相差无几,每月大约在4500—12000比索之间(1385—4100美元),而参加私有化改革的工人退休金只有450比索(155美元),即一个法官的退休金是一个工人退休金的10倍。1994年改革后,参加私有化制度的群体养老金水平较低,多年的埋怨情绪遇到风吹草动就会使这个群体立即团结起来,或是集体抵制,或是群体退出。阿根廷私有化社保制度的再国有化改革,之所以受到参保人的欢迎,在于作为数量庞大的基础阶层,自认为是当年私有化改革的受害者和牺牲品,当对私有化改革进行“再革命”,必然会成为国有化的支持者和拥护者。

当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已呈现出非常严重的“碎片化”分布现象。从城乡角度划分,目前的制度现状可抽象为“两碎片化模式”即城镇制度和农村制度并存,农民工游离二者之间。如果为农民工单独建立一个制度,就可抽象为“三碎片模式”即城镇制度、农民工制度和农村制度并存。从覆盖群体划分,大碎片包括城镇企业职工保险、机关事业单位传统劳保、失业群体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以及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小碎片则具体到各个地区、城市。为满足各地参保群体的意愿和要求,解决社保制度存在的“便携性”缺陷,许多地方政府开始纷纷采取变通措施,例如降低费率、单独建立小制度的办法,以最大限度地覆盖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务农农民、失地农民等不同群体。于是,全国各地出现了诸多“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养老保险制度。

碎片化制度必然带来诸多社会问题:一是多种碎片导致参保人群间的待遇差,造成社会不公,群体间相互攀比,进而形成社会矛盾。二是由于各种制度间相互衔接存在障碍,社会保险关系难以转移接续,造成全国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障碍。三是分立的养老保险模式存在着严重的财务缺陷。人口老龄化将直接威胁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平衡,而“碎片化”制度则进一步人为地扭曲人口年龄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其结果是某个制度“碎片”出现大量收支结余的同时,而另一些制度“碎片”的财务收支缺口变得越来越大,造成养老保险制度陷入财务危机。

当前,我国的社保制度改革已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来自部分欧洲国家和拉美国家的教训说明,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的过程中,应谨防制度碎片化发展趋势,社保制度改革战略的重点应着眼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制度体系。

上一篇:班级读书心得下一篇:就业创业政策宣传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