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清平调·其二》的诗歌赏析

2024-08-25

诗歌《清平调·其二》的诗歌赏析(精选8篇)

篇1:诗歌《清平调·其二》的诗歌赏析

王稚登《湖上梅花歌(其二)》的诗歌赏析

【原文】:

湖上梅花歌(其二)

王稚登

山烟山雨白氤氲,梅蕊梅花湿不分。

浑似高楼吹笛罢,半随流水半为云。

【翻译】:山上云雾缭绕,细雨霏霏,一片白色的氤氲,梅花和梅蕊黏在一起分不清彼此。高楼吹笛,笛声悠扬恍若从天际传来。余音绕梁又像流水般流转又如白云般美妙。

【赏析】:全诗描写的是一个春雨迷蒙的天气,山上云雾缭绕,细雨霏霏,烟气、雨气和那满山开放的梅花,形成氤氲的白气。梅花和梅蕊粘在一起,也分不出彼此。这样的梅景,朦胧缥缈,轻盈如烟,洁白似云,澄净似水。全诗一个比喻转折三次,用笛声比喻梅景,又用白云流水比喻笛声,曲折婉转,清新隽永。“浑似高楼吹笛罢,半随流水半为云。”笛声悠扬悦耳,陶人肺腑,高楼吹笛,其声恍若天际传来,更能启发人的遐思远想。古人形容音乐的`美妙,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而诗人却说半随流水半为云,笛声又转换成春水和白云。古人描写音乐用视觉增加音乐的形象性,这首诗反其意而用之,用音乐的听觉形象,通过通感让读者不仅去想象景象,而且去感受景象。

【阅读训练】:

1.诗人采用了什么写法来表达作品的?试结合全诗作简要的分析。(3分)

2.请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独特艺术构思。(2分)

【参考答案】:

1.比喻。全诗描写的是一个春雨迷蒙的天气,山上云雾缭绕,细雨霏霏,烟气、雨气和那满山开放的梅花,形成氤氲的白气。梅花和梅蕊粘在一起,也分不出彼此。这样的梅景,朦胧缥缈,轻盈如烟,洁白似云,澄净似水。全诗一个比喻转折三次,用笛声比喻梅景,又用白云流水比喻笛声,曲折婉转,清新隽永。

2.“浑似高楼吹笛罢,半随流水半为云。”笛声悠扬悦耳,陶人肺腑,高楼吹笛,其声恍若天际传来,更能启发人的遐思远想。古人形容音乐的美妙,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而诗人却说半随流水半为云,笛声又转换成春水和白云。古人描写音乐用视觉增加音乐的形象性,这首诗反其意而用之,用音乐的听觉形象,通过通感让读者不仅去想象景象,而且去感受景象。

篇2:诗歌《清平调·其二》的诗歌赏析

作品介绍

《秋夜二首·其二》的作者是韦应物,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91卷。

原文

秋夜二首·其二

作者:唐·韦应物

霜露已凄凄,星汉复昭回。

朔风中夜起,惊鸿千里来。

萧条凉叶下,寂寞清砧哀。

岁晏仰空宇,心事若寒灰。

注释

①星汉:银河。

②朔风:北风。

③惊鸿:惊飞的雁。

④凉叶:秋叶。下:凋落。

⑤清砧:凄清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⑥岁晏:岁暮。仰:指仰望。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公元791年(贞元七年)退职。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韦应物的诗全集栏目。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著名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涉及时政和民生疾苦之作,亦颇有佳篇。作其品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

繁体对照

卷191_45秋夜二首韋應物

霜露已淒淒,星漢復昭回。

朔風中夜起,驚鴻千裏來。

蕭條涼葉下,寂寞清砧哀。

篇3:诗歌的诵读与赏析

一.诵读诗歌的技巧

面对优秀的诗歌作品, 怎么读?这是学生最先需要获得的技能。诵读是学习诗歌的重要手段。通过诵读, 把无声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声音符号, 替作者传递心声, 也为自己与作者的心灵交流架起一座桥梁。在课时不多的情况下, 教师应首先着力于传授诵读技巧, 指导学生在有限的阅读训练中, 读出样子, 读出诗味, 为下面读懂诗意, 进而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启迪打下基础。

(一) 确定基调

基调是诗歌表现出来的最基本的感情或情绪, 或高亢, 或低沉, 或欣喜, 或悲伤。基调的确定, 主要以诗歌的主题以及思想内容为依据, 学生可从诗歌的背景介绍、自读提示或注释中获得。比如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提示中明确指出“……喷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再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歌背景分析中有这样一段话:此时的诗人因弃官为民穷困潦倒而由上层社会融入百姓之中, 他不仅有对苦难生活的切身体会, 更有对广大人民疾苦生活的理解和挂念。由此, 诗人忧国忧民的深沉郁结之情奠定了全诗沉郁悲愤的感情基调。

基调确定以后, 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用声音表现诗歌的基调, 如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语气的轻重。以《再别康桥》为例, 其基调是深沉而略带忧伤的, 所以诵读时总体语速要慢, 声调不能太高, 语气总体较轻。读《沁园春·长沙》则应根据其高昂奋进的基调将声调提高, 多处需要重读, 又根据其深沉的感情, 采用缓慢的语速。当然, 有的诗歌基调会随着诗歌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诵读时又需灵活掌握。

(二) 注意停顿

掌握好停顿, 既可以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体现诗歌的音乐美 (这是诗味的重要方面) 。又可以给诵读者以思考回味的时间, 便于理解和接受。停顿分为语法停顿和心理停顿。语法停顿是根据诗句的标点符号来处理的, 一般顿号、逗号停顿较短, 分号较长, 句号、问号、感叹号停顿最长, 而冒号、省略号、破折号则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而定。较难掌握的是心理停顿, 心理停顿是根据诗句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或作者的思维线索来处理的, 所以不能一目了然。《再别康桥》中“寻梦?撑一支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一节与“但我不能放歌……”一节之间的停顿就要比通常节与节之间的停顿长一些。原因在于这里不仅有语法停顿, 更因作者从“彩虹似的梦”中清醒过来的寂寥以及从“星辉斑斓”的最高潮坠落到沉默的现实中的幽怨, 作者需要时间去接受事实, 适应情感的落差, 读者也应读出这个“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心理停顿。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这样一个概念:诵读中的停顿绝不是思维的停顿和情绪的间断, 反而是上下诗文之间思想感情的酝酿或延续。因此语法停顿也好, 心理停顿也好, 都需建立在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之上。另外古诗诵读的停顿还有特别之处, 如一般五言两顿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四言一顿 (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 ;楚辞作品中“兮”字的停顿 (身既死兮‖神以灵, 于魂魄兮‖为鬼雄) 。停顿掌握好方能读出诗歌特有的味道, 也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诗歌的兴趣。

(三) 分辨重音

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 读诗也要一波三折。根据诗的内容, 诵读时对诗句中的某些词语必须重读。先不谈轻重之分对表达诗歌感情的重要, 首先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还以“氓之蚩蚩”为例, 若读出“强—弱—弱—弱”的节拍来, 就会很动听, 这种重音的朗读规律是容易掌握的。还有一类词语的重读是由诗人情感的脉搏决定的, 比如陶渊明的“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为了表达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以及对涉足官场的悔恨, 必须重读“误落”与“三十”两个词。这种语义的重读需要一番训练, 尤其要求学生对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二.赏析诗歌的技巧

读诗是为了赏诗。很多教师生怕学生读不懂, 干脆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或收集来的赏析资料和盘托出。学生被动接受, 全无独立思考的时间。对诗歌的赏析是一种再创造, 如果教师讲得太透彻, 反而会占满学生思想的空间, 从而抹杀学生的创造性。我们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授之与渔”, 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方法, 举一反三。所以教师不必把时间花在讲透诗歌上, 而应讲清赏析的要领, 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由于诗歌有着高度的概括性, 一首诗省略了的信息是大量的, 如果就诗的字面理解, 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 甚至会让人摸不着头脑。只有准确地掌握诗歌的创作背景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诗歌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和作者独特的经历。以《死水》为例, 单看表面, 作者描写了一个臭水沟, 可为什么要写臭水沟呢?只有当学生了解了有关背景材料, 他们才可能明白这臭水沟象征着腐朽的执政府以及干疮百孔死气沉沉的社会现状, 作者是怀着无比的痛心和厌恶之情创作这首诗的, 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作者以丑为美的写法了。所以要指导学生联系创作背景解读诗歌, 这是读懂较难诗歌的先决条件。

(二) 抓住关健字

这里所说的关健字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起到纲领作用的。比如《沁园春·长沙》中的“立、看、帐、问”, 这四个动词串起了上阕内容。尤其一个“看”字, 引领了七句, 抓住这几个关键字, 一个面对滔滔江水, 浓浓秋色, 凝神深思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顿现脑海;同时, 很容易把握诗文的内在联系, 易于背诵。另一种是文彩飞杨, 收到奇效的关健字, 如“鹰击长空”的“击”, “鱼翔浅底”的“翔”。教师如能引导学生讨论这两个字好在哪里, 学生就会注意到诗歌炼字的妙处。久而久之, 他们就能自觉赏析这样的关健字了。

(三) 抓住主要意象

有人说:诗歌是形象的艺术。这里的形象指的就是诗歌中的意象, 诗人通过各种意象和意象群创设一种意境, 让读者置身其中, 与诗人一同呼吸, 一同感受。意象既包含诗歌描摹的外物之形态 (象) , 又包含了作者投射于物象之中的情感意志 (意) 。这二者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 其中又遵循着以“意”统“象”的原则。“诗歌是主观的艺术。”这句话很有道理。一片落叶在平常人眼中也许没有任何意义, 但诗人看到之后, 或有回归之欣慰, 或有飘零之忧伤。原因就在于诗人用主观情绪来解读眼中物象, 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诗歌的世界中, 一切物象都深深打上了诗人主观意志的烙印。当然, 意象的选择并非随意而为, 诗人会选择那些最能表达自己情感的意象, 这些意象的特征总与诗人的情感有着内在的契合点。以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为例, 当学生面对“老水车、矿灯、失修了的路基、搁浅的船”这些意象时, 就会因为陌生而不能了解诗人的情感。学生会想, 诗人要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为什么不写灿烂的古代文明, 丰收的麦田, 热火朝天的工业生产, 却要去写一些破旧的、沉重的事物呢?这时, 教师应趁势指导学生解读这些意象的方法。诗歌的创作背景是十年浩劫, 生产停滞, 文明倒退, 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似乎就要毁于一旦, 人民对于祖国富强的憧憬似乎已成幻影。舒婷作为一个有个性、会思考的年轻诗人, 对此作了痛苦的反思。她用矿灯来表现中国无数次在黑暗中爬行摸索的艰难, 用老水车的破旧来表现中国沉重的前进步伐, 用路基、船只的废弃来表现祖国停滞不前的现状。通过这样的分析指导, 学生才能明白原来对祖国落后贫瘠的焦虑痛苦也是对祖国的爱, 而且更深沉;学生也能悟出要想准确地解读诗歌意象, 一要抓住创作背景, 二要找准意象的特征。

(四) 抓住诗歌的写作特点

诗歌的写作技巧包括创作风格 (如朴素的、华美的) , 布局谋篇 (如重章复唱, 首尾呼应) , 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等。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写作技巧, 提出诸如“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的问题, 会使学生更深入地感受诗歌的形象, 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也能对他们的写作有所帮助。例如《硕鼠》一诗, 通篇打比方, 这就是“赋、比、兴”中的“比”。让学生讨论这样的“比”有什么好处, 学生们都知道:把不劳而获, 贪得无厌的奴隶主写成大老鼠, 形象生动, 更具讽刺意味。其实, 这种分析只是个手段, 学生们更大的收获是通过了解人们对老鼠的态度进而领会诗中奴隶们对奴隶主的憎恶之情;或者让学生们分析这首诗中重章复唱的手法, 也可达到同样目的。

综上所述, 诗歌教学应注重诵读和赏析方法的指导, 授之以渔。指导的目的是使学生愿意读、会读、读懂。但愿通过教师的导读, 学生们在潜心涵咏之时能够心随声动, 情伴意游, 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参考文献

[1].罗鲜花《意象与诗歌鉴赏》, 重庆, 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2008年第16期.

[2].彭静《实现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 2006年.

[3].曹占宏《诗歌赏析从何入手》, 甘肃教育革新, 2009年第1期.

篇4:诗歌《清平调·其二》的诗歌赏析

关键词:苏轼 理性 以文为诗 委顺自适

苏轼和王安石这两位著名的文学家,二人在文学上惺惺相惜,在政治上却颇有嫌隙,二人的关系一直被后世学者关注,而苏轼的《次韵荆公四绝》一直被认为是苏轼与王安石尽释前嫌、言归于好的证明,因而颇受研究者关注。但研究者多是以此诗为媒介,对二人的交往进行发掘,反而对诗歌本体的研究有所不够。苏轼的《次荆公韵四绝》除了可作为苏王二人交往关系的重要参考文献,其本身亦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尤其是其中第二首,集中了苏轼诗歌创作的几个重要特点。

一、月印万川的理性精神

朱熹有言:“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而各自全具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1],“太极只是个理”[2]。朱熹借禅宗之说来阐述“理”,也反映了宋诗人诗歌多理性精神的共性。宋诗人诗中的山川景物并非与诗人情感融为一体的情感符号,而是诗人说理的各种媒介,诗人的最初与最终目的,都是一个“理”字。苏轼的《次荆公韵四绝·其二》亦体现出深刻的哲理思索,“斫竹穿花破绿苔,小诗端为觅桤栽。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诗人写竹,写花,写绿苔,最终目的却在“造物”上。“细看造物初无物”,诗人面对自然景色,绿苔红花,未生出类似“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这样的美妙想象,而是陷入关于“造物”的理性思考。苏轼有不少诗都言及“造物”,如:“若使人人祷辄遂,造物应须日千遍”(《泗州僧伽寺塔》),“生成变坏弹一指,乃知造物初无物”(《次韵吴传正枯木歌》),“造物本无物,忽然非所难”(《墨花·并序》)等。“造物”即是“自然”,是苏轼对天人关系的理性思索。“造物初无物”则体现出苏轼对道家思想的接受与思考,正如郭象在《南华真经序》中说:“上知造物无物,下知造物之自造也”[3],苏轼认识到自然是以其所以是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存在着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自然有其自身的规律与存在方式,不需强求人力,体现出唯物主义倾向。苏轼有不少诗歌是反映出诗人冷静可观的理性精神,诗人将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理性思考,如他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与“当局者迷,旁观者亲”的观念契合,而《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下种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则反映出诗人朴素的辩证观。

苏轼和其他宋诗人一样,强调诗歌的理性精神,而这一理念对诗歌创作最直接的影响则是诗歌中的写景变成言理的媒介,而损害了盛唐诗当中情景浑融的境界,但也正是如苏轼一般的宋诗人主动求新求变,才使宋诗从晚唐五代的“悲哀为主,风流不归”的“缘情之溺”中解脱出来,形成自己“深析透辟”“气骨劲瘦”[4]的风格。

二、用工深刻的才学之诗

严沧浪评宋诗:“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5],苏轼虽非可以强调来历出处,但在时代大背景影响之下,在创作诗歌之诗不可避免受其影响。如这首《次荆公韵四绝·其二》,“斫竹穿花破绿苔”之句可窥见韩退之“竹洞何年有,公出斫竹开”之句;“小诗端为觅桤栽”则脱胎于杜子美的《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细看造物初无物”则明显化用了郭象的“上知造物无物”。用字求来历出处虽然使诗歌没有盛唐诗“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玲珑透彻”[6]之美,却显出诗人极为深厚的文学积累,使得诗歌所承载的内容与学识大大增加。

苏轼对于诗歌的用工刻苦还反映在其“以文为诗”的孜孜探求上。赵翼《瓯北诗话》称:“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以文为诗”最早由韩愈倡导,主张诗歌创作中引进或借用散文的字法、句法、章法和表现手法,突破近体诗的种种束缚和羁绊,借用形式较为自由的散文之字、句、章法来进行诗歌写作创作主张,苏轼集成了韩愈的这种理念,并在具体的诗歌创作中表现出来。正如《次荆公韵四绝·其二》实则是记叙了前两句描写了诗人所见的景色,后两句则直接以议论的方式,表达出诗人的理性思考所得,这种以明白如话的语言揉入诗歌正是“以文为诗”的重要特点。虽然后人对“以文为诗”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苏轼对诗歌的创新探索之功。

三、委顺自适的达观心境

“追求主题心性的自由,主张自性清净、随缘任运的禅宗思想更为深入地渗入到苏轼的价值体系,并于老庄道家思想浑合交融”[7],因而形成了其委顺自适的达观心境。《次荆公韵四绝·其二》中言“春到江南花自开”,诗人放任自然,而不力强,造物自由其规律,春至江南,繁花自然盛放,无需人力干涉。写作此诗时,苏轼刚离开黄州谪所,王安石亦身体多病,不问政事,两位因新政而结下心结的人,此刻却都是在政治上颇受打击,客居异乡之人。中国文学史上的迁客骚人向来都是带着满腹的愤懑的,而苏轼面对这种情况,却未生出颓丧之气,甚至对王安石似有几分劝解之意,“春到江南花自开”:顺其自然,该来的都会来的。这种顺应自然,知足自适的达观心境,是苏轼诗传达给人极为可贵的精神滋养。这种心境并不是偶然地在这首《次荆公韵四绝·其二》,而是贯穿着苏轼的大部分创作中,也是他评判诗人的重要标准。他的《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袅袅风蒲乱,倚倚水荇长。小舟浮绿鸭,大杓泻鹅黄。得意诗酒杜,终身鱼稻乡。乐哉无一事,何处不清凉。”诗人沉醉于自然之中美景之中,享受自然恩赐的惬意时光,而不去执意追寻那种忙碌的人生。另外“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更是他委顺自适心境的写照,苏轼被贬岭南归来之后,别人担心他岭南的岁月难熬,而他却坦然自在,无论是海角天涯,穷山恶水,只要内心安宁,即使远在天涯,心内也和居于家中一样平和,这种不为外物悲喜而轻易动摇内心,而是顺应着变化调整自己,委顺而自适的心境,是苏轼身上极为可贵的闪光点。

而苏轼推崇陶渊明,很大程度上,亦是推崇其恬然自适的生活态度——“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陶渊明这种自适的心境与真淳的性格与正与苏轼契合,因而深为苏轼所推崇,苏轼甚至创作一百余首“和陶诗”,表达对陶渊明的崇拜:“江左风流人,醉中亦求名。渊明独清真,谈笑得此生。”(《和饮酒》),甚至在《和归去来兮辞》中竟然说自己是陶渊明之后身:“师渊明之雅放,和百篇之清诗。赋归来之新引,我其后身盖无疑。”苏轼一生仕途坎坷,辗转飘零,然而其诗并未像多数迁客骚人的诗一般,弥散着浓浓的萧瑟怨怼之气,而是充满旷达疏阔、泰然达观之感,实在是因诗人深受庄禅之影响,而形成了委顺自适的达观心境。

苏轼之诗虽相较其“自是一家”之词略有逊色,但在时代共性引导、诗人努力突破与诗人自我心性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其诗歌在整个宋代诗歌中亦呈现出独特面目,不仅是研究苏轼其文学创作,亦是研究宋诗乃至宋文化不可忽略的部分。

注释:

[1]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409页。

[2]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70页。

[3]郭象注,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页。

[4]缪钺:《诗词散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5]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页。

[6]郭绍虞校释,严羽:《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页。

篇5:王清平的诗歌

死者中有一位是我们的亲人。

一个人走了,她曾在我们之中追忆往昔

以她的多语赢得热情的声名。

一个人走了,她曾将多少世俗的温情倾泻在

一间狭小的房子里,使我们感到片刻的拥挤。

一个人走了,她曾将早生的白发和放肆的笑声

献给那些爱她而并不了解她的人

她也曾有过多少知己犹如窗外的美景

如今都成了尘世的幻影。

一个人走了,她的天性深埋地下,音容却长留人世

我们至今无法知道她内心的忧郁

来自家族的遗传,还是一只掏空的信箱。

一个人走了,她隐秘的方向从此渺无人知

一位神秘老人的占卜之辞带给她的

或许正是她一生的难题。

一个人走了,她不会停留在一首悼念的诗中

多少话语经过她的芳迹都只是掠影浮光

而她的芳名也还不能进入我们脑海中

篇6:李白《清平调·其二》

作者: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注解】:

此篇无注释。

【韵译】:

贵妃真是一枝带露牡丹,艳丽凝香,

楚王神女巫山相会,枉然悲伤断肠。

请问汉宫得宠妃嫔,谁能和她相像?

可爱无比的赵飞燕,还得依仗新妆!

【评析】:

这首诗,写贵妃的`受宠幸。首句写花受香露,衬托贵妃君王宠幸;二句写楚王遇

神女的虚妄,衬托贵妃之沐实惠;三、四句写赵飞燕堪称绝代佳人,却靠新妆专宠,

篇7:古诗清平调其二李白带拼音版

12 古诗清平调其二李白带拼音版,起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不但写色,而且写香;不但写天然的美,而且写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华浓”更进一层。一起学习一下古诗清平调其二李白带拼音版,古诗清平调其二李白翻译,古诗清平调其二李白赏析吧! 3 古诗清平调其二李白赏析

这一首,写贵妃的受宠幸。以压低神女和飞燕,来抬高杨妃,借古喻今,亦是尊题之法。首句写花受香露,衬托贵妃君王宠幸;二句写楚王遇神女的虚妄,衬托贵妃之沐实惠;三、四句写赵飞燕堪称绝代佳人,却靠新妆专宠,衬托贵妃的天然国色。诗人用抑扬法,抑神女与飞燕,以扬杨贵妃的花容月貌。

篇8:浅析英文诗歌的赏析

英文诗歌是用独特语言和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怀的一种体裁。其语言之精炼、表达形式之精美、情感之细腻往往让人叹为观止。然而, 正确理解诗歌的含义和主题并不是一件易事。我们在欣赏英文诗歌时, 不但应该运用诗歌的基本知识去分析它的含义, 还要透过语言本身去揭示诗歌中所包含的主题。本文将简要分析如何运用诗歌的两大主要分析法——文体分析法和主题分析法来更好理解诗歌的美学意义以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一、英文诗歌分析法

(一) 文体分析法

文体分析法就是运用英语语言学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更多关注的是诗歌的语言体系和语言特点。若想要更好地运用这种方法研究诗歌特点, 首先应该掌握诗歌的一些基本知识, 如诗的音步、韵脚和词音象征法。

1. 诗的音步。

诗歌是一种具有音乐性的语言。音符流动的节奏性是其音乐性的保障。所谓节奏就是强拍和弱拍按一定的形式相互配合并有规律地进行反复。因此, 诗歌的韵脚和音步是使诗歌读起来悦耳并具有节奏感的关键所在。音步是由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构成的诗的分析单位。英文诗歌中的音步类型有十几种之多, 常见的有如下四种: (1) 抑扬格:如果一个音步中有两个音节, 前者为轻, 后者为重, 则这种音步叫抑扬格音步。抑扬格非常符合英语的发音规律, 因此, 英文诗歌中用得最多的便是抑扬格。 (2) 扬抑格:如果一个音步中有两个音节, 前者为重, 后者为轻, 这种音步叫扬抑格音步。英语中读音为一重一轻的单词不多, 所以扬抑格的诗也不多。 (3) 抑抑扬格:抑抑扬格含三个音节, 即轻——轻——重, 这类诗歌所占比重不大。 (4) 扬抑抑格:重——轻——轻是扬抑抑格。同样, 这类诗歌也不是太多。

2. 诗的韵脚。

押韵是指通过重复元音或辅音达到一定音韵效果的诗歌写作手法。常见的韵脚有如下几种: (1) 尾韵:尾韵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押韵方式。它包括联韵:aabb型;交叉韵:abab型。 (2) 同韵:有的诗押韵, 一韵到底, 大多是在同一节诗中共用一个韵脚。 (3) 头韵:头韵是指一行 (节) 诗中几个词开头的辅音相同, 形成押韵。 (4) 内韵 (同元音) :内韵指词与词之间元音的重复形成的内部押韵。

3. 词音象征法。

诗人在描述一个事物或是抒发某种感情时, 有时是通过声音来传达内心感受的, 即词音象征法 (sound symbolism) 。如辅音中的/s/、/z/, 因发出“咝咝”的声音, 在诗句中就有很强的暗示作用, 树叶在风中抖动, 蛇在蠕动等。辅音中/p/、/b/可产生流水声的效果。

(二) 主题分析

文学批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把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来加以解读和鉴赏, 而评论家们最关注的却是如何解读作者在其作品中所反映出的个人信息以及这些信息在读者中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本文试从托马斯·格雷的《乡村墓园挽歌》为例, 利用主题分析法来诠释这首不朽诗篇。

1. 背景知识。

这部作品的时代背景是18世纪中叶的英国。当时的英国正如火如荼地经历着工业革命。一方面, 工业革命给工业化带来了无限生机;另一方面, 它却给农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在资本家捕获了商机不断赚取利润的同时, 宁静的田园风光和农民的自给自足的安宁生活已不复存在。失去土地的农民要么去城里成为廉价劳动力, 要么困守在农村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正是此情此景使作者触景生情, 创作出了这篇堪称经典的《乡村墓园挽歌》。

2. 单词和修辞法的使用对主题的烘托。

第一节至第四节描写的是黄昏中宁静的乡村景象, 充分烘托出乡村的宁静对于农民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塔楼上那只忧郁的猫头鹰在对着月光抱怨是拟人的手法, 用以暗示18世纪英国田园式的农村生活即将被工业化吞噬, 也表达了诗人对此无奈伤感的情怀。第十二至十九节中诗人运用对比的修辞方法一方面充分地表达了对农民疾苦的同情怜悯, 另一方面强烈地讽刺了权贵们尔虞我诈、贪婪无情、虚伪残忍的丑陋嘴脸。

3. 诗人的自由联想对主题的渲染。

在第六、七节是诗人想象长眠地下的农夫生前的生活。几句诗句却能勾勒出农夫生前虽然物质匮乏但却不能不让人艳羡的田园生活:家庭的温馨、收获的快乐以及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然而, 温馨的场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变得不堪一击。通过这些诗句, 诗人流露出对工业前的乡村的留恋和对残酷的现实生活的不满。

4. 现实意义。

通过诗歌诗人把自己对社会严重的贫富分化、弱肉强食、资本家对下层劳动人民无情的剥削等社会现象的不满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 他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怜悯、对平静的大自然和农村传统生活方式遭到破坏的惋惜和哀叹也体现在字里行间。

二、小结

本文简要介绍了分析和评论诗歌常使用的两种方法:主题分析法和文体分析法。只有正确使用这两种方法分析诗歌才能让我们更好地解读诗歌本身描绘的意境及现实意义, 才能让我们更好地鉴赏诗歌, 领悟其精妙所在。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英文诗歌的两种分析方法:文体分析法和主题分析法, 借此更好地赏析诗歌的含义和主题。

关键词:诗歌,主题分析,文体分析

参考文献

[1]聂珍钊.英语诗歌形式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

上一篇:冬至的优秀作文800字下一篇: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工程移交生产标准(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