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风俗的范文

2024-07-27

四川风俗的范文(共11篇)

篇1:四川风俗的范文

四川人对农历新年极为重视。家家户户挂彩灯、贴门神,并在粮仓、家禽牲畜圈上贴写吉祥的语言,以示来年的丰收吉祥。有条件的客家乡镇从正月到二月要耍灯舞,灯的种类有龙灯、狮灯、蚌灯等,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灯习俗流传至今。此外,还要举行大型庆典活动--舞龙,有彩龙、火龙、水龙、脱节龙和和上川龙之分。

春节到来后持续到十五的游乐、庆祝:新年撞钟、烧子时香、大庙会、游喜神方、人日游草堂、耍狮子、舞龙灯、元宵观灯,再加上爱玩的成都人“过厚脸皮年”的正月十六游百病,这才构成了一个欢欢喜喜、圆圆满满的成都年。

团圆,人情味是中国人最浓重的年味。

因为重亲情,重家庭,为了团团圆圆过大年,成都人早早地就开始了准备,比童谣里唱的“腊八”还要早。

过去的成都,每年立冬后,家家户户都会杀年猪、腌香肠、腊肉,不单农村到处肥猪悲声嘶叫,城里也常见到又白又胖的大肥猪被开膛破肚的情形。

成都学人郑光路的《成都旧事》中记载,过去的杀猪匠鬼板眼多,他两手紧按猪头,一副不能脱身之状,看热闹的小娃娃往往会把杀猪刀递给他,这时他会低声嘀咕:“猪大爷,不是我要杀你哈,是递刀的叫老子杀嘛”。

年猪杀好后,人们在烧柴灶的灶门上方,将鲜肉串绳从梁柱上悬垂下来,利用每次生火煮饭时伸出灶门的火舌和柴烟逐日熏制,直至色泽金黄,闻起来非常香,火舌舔肉吱吱作响,令人馋涎欲滴。

进入腊月的中旬,每家每户又开始推碾汤元粉,为大年初一全家人可以吃到象征甜甜蜜蜜、团团圆圆的红糖汤圆做准备。

团圆,正是人们做这么多准备所祈求的,正如大年三十必不可少的团年饭。年有四个主题:团圆、吉祥、富裕、欢乐。排第一位的就是团圆,在情感上,始终过着群体生活的中国人,最美好的向往是人间的亲情与和谐,人情味,也是中国人最浓重的年味。

幸福,花样百出的玩耍就在成都年。

吃过团年饭,成都人喜欢扶老携幼全家出动到大慈寺撞新年钟、上子时香。

除夕夜,大慈寺僧人集聚大雄宝殿,举行盛大的新春祈福法会,子夜十二点整,随着数万市民倒计数的喊声,由大慈寺方丈大恩**师亲自启响108响新年祈福钟。传说新旧交替时是一年中阴气最盛的时间,洪钟大鸣撞响108下,意味着神秘的老阳之气从地气蕴郁的充盈之处唤醒,震彻弥漫整个城市。

与撞新年钟同时的,是上子时香,人们习惯于争相抢在新年的第一个时辰到庙里上第一炷香,以得到神的第一个眷顾。

大年初一,成都人开始“走人户”了,亲朋好友互相串门,人们互相设宴款待,好像要把一年的宴席都在这十几天吃完。

更多的花样在游玩上,初一开始,人们扶老携幼穿。

1.关于春节民风的资料

2.春节风俗

3.春节传统民风民俗资料

4.中国春节民风民俗资料

5.满族春节民俗民风资料

6.春节民风民俗资料整理

7.春节民风民俗资料

8.春节的民风民俗资料

9.春节民俗民风资料

10.山西春节民风民俗资料

篇2:四川风俗的范文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这一天,老人们会“请”一幅灶王爷、灶王奶奶的画,恭恭敬敬挂在厨房。厨房内方桌上,摆上红枣、核桃、柿饼、灶糖等四盘“干果”,前三样可随机变化,但灶糖(芝麻糖)必须有。

2、扫尘

首先就是在春节的时候为房子打扫干净,这样就可以迎接一个新的一年,但是在过年当天是不允许这样做的,这是会给家里人带来不好的影响,我们应该在春节之前去做这些事情。

3、贴春联

针对四川人来说他们过年的时候也会贴上春联,这是全中国的人都会做的一个是,因为春联代表着吉祥如意的的,另外也有着我们中国独特的文字形式,这样会给我们的节日带来一些喜庆的。

4、贴窗花

在民间的时候四川人喜欢在窗户上贴一些美丽的剪纸,也就是窗花,因为窗花不仅能烘托一下春节的气氛还会有一定的装饰性,给家里带来一种喜庆的气氛,这是一个很正常的做法。

5、倒贴“福”字

还有就是在四川的民间故事中,福字要倒着贴,这跟其他地区的风俗是一样的,因为福字倒着贴会寓意着福到了,是一个很好的寓意,大家都会这样做。

6、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篇3:春节的风俗习惯

扫尘

“腊月二十四 ,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传说中的尧舜时期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 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会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提高。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的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为“守岁”。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噼啪啪”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 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它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 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大吉大利。

篇4:特色的圣诞风俗

圣诞节的庆祝活动,各国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但是,在一些国家,由于受当地传统风俗和文化的影响,或者由于气候条件不同,人们过圣诞节的方式,又各具特色。

瑞士东北部阿彭策乐乡间圣诞节的庆祝活动,特别热闹,别开生面。年轻人头戴精心制作的、十分华丽的大帽子,胸前挂着大项铃,成群结队地走村串寨,挨门挨户地向人们表示良好的祝愿。

菲律宾人喜欢在圣诞节期间探亲访友,同亲人一起动手做“圣诞饭”,菜肴中最受欢迎的是鸡,菲律宾人有“无鸡不成宴”的说法。

在非洲,12月25日这一天,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由于受西方的影响 ,一些信奉伊斯兰教或基督教的国家,都允许这个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存在下去,并尽可能地摒弃这个节日中西方社会的某些特点。如在科特迪瓦的阿比让,圣诞树不是“森林之王”的杉树,而是由本国盛产的费拉奥树取代。

东非的埃塞俄比亚人素以白色为喜庆象征。从圣诞夜开始,人们穿上白色盛装走向教堂,礼拜完毕,接着是狂欢舞蹈。最受人欢迎的食品是“圣诞包”,这是用大麦粉烤制的,外焦内软,色泽金黄,涂上果酱,色、香、味俱全。

委内瑞拉在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家要包裹粽子。这种粽子以玉米面为主料,配以火腿、腊肉或香肠为馅料,还添加一些橄榄、葡萄干,用新鲜蕉叶包成长方形,每个粽子有0.5公斤重,焙干蕉叶,粽子就熟了。剥开蕉叶,清香飘溢。

每年12月25日这天,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值冬季,冰天雪地。可是,在南半球却是夏季,气候炎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过圣诞节却是另一番景象。商店橱窗里精心布置的冬日雪景、挂满雪花的圣诞树和穿大红皮袄的圣诞老人,构成了澳大利亚特有的节日景象。可是在室外,在炽热的阳光照射下,红玫瑰、虞美人盛开,姑娘们身穿起短裙走在街道上。这种景象,与北半球产生了强烈的对比。

澳大利亚给子女最好圣诞礼物是一副小水划。圣诞节弄潮是澳大利亚的一大特征。人们身穿浴装,脚踏新水划,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波峰浪谷中上下穿行。

圣诞节晚上,许多澳大利亚人喜欢到森林里去举行“巴别居”野餐。人们在石头垒的露天灶中用枯树枝生火,上面架一块铁板,把鲜鱼、牛肉等放上去煎。肉香、酒香和饮料,人们吃饱喝足后就在空地上跳起“迪斯科”或“袋鼠舞”,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清晨。喝醉了就席地而睡。

在节日期间,那些“圣诞老人”的扮演者,身穿大红皮袄,头戴三角兜帽,在商店门口欢迎顾客。在大热天,这样一身打扮确实使人不好受。因此,日薪也最高。现在也开始出现了不少穿背心短裤、捧着桔子汁畅饮的、适合澳大利亚国情的圣诞老人。

篇5:四川春节风俗作文

正月初七是人日,你们知道人日是什么吗?听爸爸说这个节日大有来历呢!人日,又称人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传说女娲出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生日。当然了,对于一个吃货来说,我更在意的是过节这一天吃什么,至于习俗什么的一提到吃,我就把它们抛之脑后了。人日这一天要吃面条,寓意是长寿;戴人胜,所谓的人胜就是头饰;登高,这个习俗可不是只有在清明节的时候才有的;吃七宝羹,所说的七宝就是用七种新鲜的节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食用,称为“七宝羹”。有新年大丰收的寓意!

在初七这一天更是热闹,我们家院子里传来一阵阵笑声,这个笑声自然不是那些古板的大人们弄出来的,而是由“开心果”本人弄出来的。初七早上,我看见桌子上摆着一碗又一碗的“白条子”,我走近一看原来是面条,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今天为什么吃面条啊?”妈妈说:“因为今天是人日!”我说吃面条是不是有长寿之意?”妈妈说:“对!我急忙跑去找爷爷奶奶说:“爷爷奶奶,你们今天要多吃面条!”爷爷奶奶一脸惊奇的问:“为什么?”我说:“因为吃面条有长寿之意呀!”不出半秒,一屋子的人哄堂大笑,虽然不知道在笑什么,反正跟着笑就是了。

篇6:四川风俗的范文

秋分的由来

古人为了指导生活和农业生产而设立的。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最初的含义是我们先人为了指导生活和农业生产,根据多年的研究和计算,确定的二十四个日期,根据季节和表征逐渐设立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二十四节气,秋分的由来也是如此。

秋分节气的特点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秋分后太阳直射点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

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分,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全球绝大部分地区昼夜几乎等长。这时,南方地区候温普遍降至22℃以下,进入了凉爽的秋季。“一场秋雨一场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降雨,气温也一次次下降。在西北高原北部,日最低气温降到0℃以下,已经可见到漫天絮飞舞、大地素裹银装的壮丽雪景。南方地区和凉山州秋多绵雨,湿害严重,对秋收、秋耕和秋种影响颇大。要抢晴收晒,理墒防渍,抓好“三秋”生产的质量和进度。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秋季阴雨寡照、土壤墒情较好的气象条件,不失时机地大搞植树造林,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

1、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一天中白昼短于黑夜,直至冬至日达到白昼最短;

2、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

3、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秋分的风俗

竖蛋、吃秋菜、送秋牛、秋祭月等。

秋分节气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有平分秋季的含义在里面,因此,古代在立秋时,有很隆重的庆祝活动,这些活动现在主要集中在远离城市的地方,而且,现在秋分节气又被称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每年都要举行庆祝丰收的活动,进行庆贺了。

秋分的意义

表示秋季中间,昼夜等长。

秋分节气位于秋季的第九十天,位于秋季中间,有平分秋季的含义在里面,秋分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之后白天的时间会明显缩短,晚上的时间逐渐延长,气候也会变得舒服很多。

篇7:四川风俗的范文

[提要]提到美丽的七夕,人们最熟悉的当数牛郎织女的传说和乞巧的习俗了。不过七夕节的历史已千年有余,风俗自然不止这些,有很多精致的节俗虽然仅流传于某一较小的区域

我们知道,外国有个情人节。这些年中国很多人也热衷于过外国的那个情人节(2.14),倒是有些遗忘了中国自己的情人节了。感觉很痛心,我们有自己的节日-中国人的情人节(农历七月初七)。

提到美丽的七夕,人们最熟悉的当数牛郎织女的传说和乞巧的习俗了。不过七夕节的历史已千年有余,风俗自然不止这些,有很多精致的节俗虽然仅流传于某一较小的区域,没有如此这般的名气,却也生动可爱,于是索性将它们统称为七夕的“杂俗”。

风俗

一、拉巧

旧时长岛七夕节的拉巧习俗就非常有名,所谓拉巧其实就是斗巧。七夕节前姑娘们就聚在一起,精心装饰自己的巧棚。巧棚中摆放的都是姑娘们自己亲手 制作的手工品,有狮子、斗鸡、凤凰,还有鲤鱼跳龙门、转灯、饽饽、金钟等。谁家的姑娘若是巧棚做得漂亮是件值得得意的事情,如此手巧的姑娘自然能说个好婆 家。到了七夕那天,各家的姑娘把漂亮的巧棚摆到自家院里,手艺好坏、上下高低,一看便知,更有甚者干脆直接把巧棚炫耀地摆到了家门口。

七夕的晚上自然也有活动。白天展示完巧棚,晚饭后,姑娘们都聚在一起,明烛点灯,唱着喜歌拉巧。迢迢银汉下,年轻的姑娘载歌载舞,观众络绎不 绝,七夕节的庆祝活动进入高潮。拉巧不仅在本村进行,有时候姑娘们还要到外村去表演,这样的活动能延续四五天,简直就成了女孩子们的狂欢节。

风俗

二、贺牛生日

七夕节是不折不扣的“女儿节”,几乎各种节俗都以女性为中心展开,可是也有例外。有些地方的人认为七夕是牛郎的生日,无棣的放牛娃在七夕这天就要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还要给牛喂上好料,叫做“贺牛生日”。

曲阜、宁阳等地习惯于七夕之日晒衣物,七夕也是拆洗棉衣棉被的最后期限。这样的风俗大约和时令有关,因为七夕在立秋以后,天气开始转凉,这是提醒妇女们要开始为御寒做准备了。

日照妇女在节日这一天都要洗头,据说这天洗头后,头发明亮柔软、没有汗臭味,不知道这是否与传说中织女是在河边沐浴时与牛郎相识的情节有关。还 有的地方七夕这天要洗油罐子,传说这一天油罐子特别容易洗刷,用水轻轻一冲就洁净了。巧合的是,有这样风俗的地区,其方言中“油”和“牛”的音常常不能区 分,“油罐”与“牛倌”是谐音,而牛倌自然是指牛郎了。

风俗

三、巧灯

曲阜七夕节要做巧灯。巧灯有各种各样的造型,有菊花、荷花、月季、牡丹、芍药、玉簪、兰花、海棠、佛手、文官果、玉兰、梅花等花卉灯,也有八仙 过海、群仙祝寿、童子拜观音、福禄寿等人物吉祥灯。孔府常常把巧灯作为节日礼品送给各府本家和亲友。七夕之夜,从孔府大门,沿中仪路到后堂楼各院门口,花 园各路各景点都摆设巧灯,巧灯形态各异,灯光星星点点,一路望去,好似人间天河。

风俗

四、看巧云,吃云面

有的地方,七夕节要“看巧云”。传说七夕这天牛郎织女相见,天上的云彩会格外漂亮。巧云“巧”在造型上,女子们或登楼眺望,或出户仰望,云彩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尤其是雨过天晴晚霞满天的时候,空气清新,心情爽朗,天空中的巧云如飞禽走兽,美不胜收。

篇8:桎梏的风俗

一切都在文化之中,包括笤帚和扫把。

其实,你真正到农村走走,到八亿农民中了解了解,你会发现农村并没有我们说的那种宏大的文化,而只有久远的风俗。文化在风俗之中,风俗不是文化的一部分组成,而文化是风俗的一个部分,是风俗表现出来的那些被人们捕捉到的晶体。电影是一种文化,这样说不会产生异议,但把《红高粱》中的颠轿一场戏也说成文化,未免把事情弄得过分的高深和复杂。说颠轿是风俗人人都懂了,说颠轿是文化许多人就要瞪着眼珠去琢磨。

人死了,埋葬时要有一班或几班响器,亲生儿女披麻戴孝,穿全白孝服;比儿女稍远一辈,穿半白孝服;再远一辈,男穿白鞋,女裹白头;更远者,鞋包半白,或者三分之一。女嫁了,旧时坐轿骑马;解放后马车、拖拉机接送;今天是轿车或者汽车,但无论如何,穿红衣、系红绳是少不了的。白是丧之核心,红是喜之核心,就连生儿孕女,也要吃红的鸡蛋。

最能体现风俗的是乡村节令。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有地方称为“鞭春”,有地方亦称“打春”。这一天,为了提醒百姓不误农作耕耘和警旱防涝,从周代以后,就有了人扮春官、鞭打春牛的乡俗仪式。

农历二月,为惊蛰节气。惊蛰之后,昆虫复苏,龙为四灵之首,自然以为它是时令的先觉了。于是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于是,二月二这天晨时,农民要取灶中草木之灰,撒成一条灰线,“领龙”出来,保佑丰收平安。甚至还要唱些民谣。

清明节为扫墓添土之时,男戴条帽,女插嫩柳枝,为的是“清明不戴柳,死了变成狗”——得有一个好的“托生”。

五月初五端阳节,门楣插艾,以避瘟疫;喝雄黄酒,以避五毒;戴香袋,以避蛇蝎。还有五月十三的雨节,七月初七的七夕,八月十五的中秋,十月初一的鬼节,十一月的冬至,以至腊月的腊八,这么多的节日,都是风俗在一个时期的一次集中体现。可以说,农民生活在风俗之中。只有不在风俗中的城市,没有不在风俗中的农村。

然而,倘你真的进入风俗之中,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几乎所有这些风俗,都是对农民的一种桎梏,或是一种桎梏中的叹息和无奈的微笑。白色孝布的飘扬,提醒晚辈的是“子从父命”之类的品德操行;而婚嫁所圍绕的多是“成妻从夫”、“多子早子”。节日中的立春和惊蛰,是要把农民更紧地拴在土地上面;清明、端阳、七夕、腊八、鬼节等,节日中虽有欢乐,但都不难体察风俗对人们的警告。最好的节日要算八月十五和正月初一了。然中秋节又让人感受到一种不能团圆的分离之苦。春节是农村风俗的最集中的喜悦体现,插柏枝,贴门联,拜大年,走亲戚。可是,插柏枝是为了避邪,贴门联是为求吉,拜大年是为了把吉祥送给别人,走亲戚是为了乡村的“裙带”之网更加亲密牢固。从所有的节日中,从所有普遍流传下来的风俗中,我们能感受到的是农民的“躲避”、“乞求”和“保佑的苦苦哀求”,丝毫感受不到教育农民对命运和天地的抗争。所以,农民就特别能“忍”,特别之“愚”,特别“庸俗”。

中国农民,至今仍生存在风俗之中,而不是文化之中。风俗中的文化,除了小说家能感到一种美外,农民是很难感受到的。我们到湘西走一趟,站在沈从文的故居前,从农民身上感受到的是他们对沈从文这个作家的骄傲,而不是对沈从文笔下的风俗骄傲。贾平凹的商州亦如此。

风俗都是文化,文化大都不是风俗。农村母亲要求子女走有走姿,坐有坐相。按照母亲的要求走路或坐下的女子,我们仔细读她的走姿坐姿,更多地看到了风俗,而不是文化。文化的优劣,会随着时代发展很快地增删;而风俗,则远远地随在时代之后,拖不垮,甩不去。发展了的都市,更集中、更高速地靠近着现代的文化,脱落着从农村带来的习俗。今天去都市细心探寻,除了六十岁甚或八十岁的老人和刚刚从土地上出来的农村的人们,你几乎已经找不到农村的风俗了。可今天的农村,尽管许多地方都已富如巨贾,生活也有了几分都市化,但他们仍然浸泡在乡俗、习俗、风俗之中。农村,将在很长很长且永远一样的历史长河中,更集中、更神秘地浸泡在风俗的染缸里发酵,久而久之地被一种不知不觉的桎梏所捆束。

因此,也才有人怀念一个时代的作为——毛泽东时代的移风易俗。

篇9:各地婚嫁风俗调查报告范文

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张立歆

余鄂瑶

赵若姿班级:B130401

学号:B13071107(张立歆)

B13010109(余鄂瑶)

B13040103(赵若姿)B13041503(孔金筱)联系电话:***(张立歆)

***(余鄂瑶)

***(赵若姿)

***(孔金筱)

孔金筱

摘要: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华夏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古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华夏文明是人类文明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历史上下5000年,自从黄河流域开始有人类居住,人类按照季节与时间的推移,便对天灾等灾祸到规定出许多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就逐渐演变成一些传统的习俗,民间的习俗也是中国独特而又悠久的文化现象。

现代中国的婚礼结合了中国传统以及受西方影响的元素。公民结婚仪式实际上只是到地方政府进行结婚登记,并没有太多的程序,然而喜酒就会举办得非常盛大。现代中国婚礼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会拍摄婚纱照。

关键词:北京、上海、内蒙古、陕西、婚嫁风俗

【调查目的】:了解各地的婚嫁风俗习惯 【调查时间】:寒假

【调查地点】:内蒙古通辽以及陕西渭南 【调查方法】:走访、网络问卷调查及查阅资料

【调查内容】:主要从婚礼前的准备到婚礼进行时以及婚礼之后等方面展开的调查。

【调查分工】: 张立歆:查阅资料以及走访 余鄂瑶:问卷调查以及调查报告

赵若姿:查阅资料及问卷调查

孔金筱:走访及问卷调查

一. 访谈了解

根据走访与长辈交流了解到如下的变化:经济迅猛发展也给各地婚嫁风俗带来了变化,老一辈的婚礼同我们现在的有很大的不同。各个地方的适婚年龄的朋友其实并不是很了解婚礼习俗,经过我们的走访调查可以大致总结出几个地方的婚姻风俗如下:

北京的婚嫁习俗: 第一步:聘礼

男女双方家长说媒、相亲、订婚后男方往女家送彩礼,表明聘定女方为妻。聘礼的一部分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下聘礼要送女方茶叶、点心盒、酒、女方衣服钱)

第二步:陪嫁

女方在收到男方送来的聘礼后,在出嫁前某天下午将娘家陪送的嫁妆送往男家。有的人家陪嫁有相应还礼之意,原则上以男方聘礼增一倍还礼。(不过现在一般都是男方准备新房,女方的陪嫁一般都是新房的家具电器,实用性强)第三步:娶亲

吉期一到,喜轿执事上门,娘家忙着打发上轿,夫家忙着迎娶进门,排场大又隆重,礼数也多。现代婚礼虽然没有古代的那些讲究,而且也轿子换成了汽车,也有了专门的司仪和婚庆公司来办理婚礼,但是整个娶亲和婚礼的仪式还是一直被沿用了下来了!第四步:洞房坐帐

新人拜过天地后,上炕抓盖头,夫妇才算正式见了面。拜堂后要“闹新房”。新婚夫妇进行同吃子孙饽饽啊、喝交杯酒、撒床、上头等一些仪式。其中贯穿着祝愿新人称心如意,家道兴旺发达的主题。(闹新房、喝交杯酒这些习俗现在也变得越来越明面了,不用到洞房里闹,婚宴的时候闹得是最热闹的了!)第五步:回门

洞房花烛夜后,第二天一早,新婚夫妻要一同祭拜神、佛和宗亲三代,并拜见父母等长辈,定名分,认大小。

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通常新娘要回娘家与父兄亲友行回见礼。这就是所谓“回门”,也叫“回酒”。一般是一大早娘家便派人赶着马车来接新妇,新妇临行前,向公婆叩头,然后与新郎坐马车到娘家会亲。到娘家后,新婚夫妇要向家堂中的神、佛及宗亲牌位行礼,然后给女方父母及长辈们行叩首礼。见完礼后,便摆开宴席,请新婚夫妇喝酒。饭后,新郎独自回家,新娘则要到晚上才能回来。(虽然现在这年代已经很少有媒人拉红线,也没有太多繁杂的讲究,但是精简了的传统还是被流传了下来。)

上海的婚嫁习俗:

上海旧式婚姻,男女双方的结合,率多为媒的之言,父母之命。上海开埠后,已对此俗加以摒弃和改良,大多是由男女双方,经人介绍,在约定地点,互看人选。此谓之“相亲”。也有男女双方自己结识之后,约定地点,请双方家长来识看一下,也称之为“相亲”。双方相看满意后,还要挽请德高望重者来作媒人正式说合,由于此媒人实际并不担任介绍作用,故被称作“现成媒人”,从中亦可见“婚嫁必得有三媒六证”之旧俗的影响。女家表示同意后,男家便要行“小礼”,俗称“裁红”,其中便要送上未来姑爷的生辰八字等。再隔一段相当的日子,男家又要行“盘礼”,并宴请亲友,藉此向亲邻告之婚事已定。

上海浦东风俗:

在浦东乡下,这一“谒岳”仪式是放在女家担嫁妆前一天的,准新郎挑了装着公鸡、青鱼、猪腿、自鹅以及干果等礼品的“上盘头”到女家去,女家招待准女婿以茶点,然后告诉他女家有多少嫁妆、需要多少普绳、单杠、落担等,因为这是要男方准备好以后,第二天来把嫁妆接去,而不是由女家送去的。

在浦东乡下(特别是奉贤一带)男家去女家迎嫁妆,习俗上还有很多花头的。隔夜,女家已把所有嫁妆放在客堂内,就像办博览会一般招徕四邻参观,以显示自己的富有。这里亮妆尚未尽兴,那里从男家出发来迎妆的一群拿着贴有“囍”字扁担、罗筐的青年人(人数须成双),已赶到了女家门口,并放响了迎妆鞭炮。

按照习俗,男家迎妆者此时一切行动都须听女方父兄的指挥,如迎妆工具要放在固定的地方:杠棒和扁担靠在场院柴堆旁,罗筐和篮子放在场院上。习俗是此时女家要表示“生气”而不发妆,男家迎妆者则敲锣放鞭炮不停地“催妆”。这样便引来更多的观看者,使男女家都感到满足。如是约1~2个时辰后,新娘哥哥征得妹妹同意后开始发妆:先马桶,再铺盖、衣裳箱子„„,这时迎妆者站在门外,至多也只能踏进一只脚在门槛里接妆,以免“抢妆”之嫌。至于发妆先发马桶,因为这在上海习俗中马桶又叫“子孙桶”,旧时妇女生产都是在家进行,孩子便接生在马桶中,故马桶是预祝新婚后瓜瓞绵绵、子孙繁延的重要物事。嫁妆接到后,男家小伙们一路挑回去不能中途停歇,有的从女家出来时还须朝东或朝南方向跑,称之“兜青龙”,习俗以为如此大吉大利。

内蒙古的婚嫁习俗:

()订婚:

在旧婚俗中,订婚前先由媒人互传男女‘命单’。命单是一个三寸长、二指宽的红纸条,一边写着“金银满堂”,另一边写着“福贵长命”,中间写着男(女)方的姓名、年龄、生辰、属相等内容。双方根据“命单”看大相是否相克,命运是否相合。若大体相合,命运不相克,便可换帖。男女双方把姓名、年龄、住址等情况填在帖上,经媒人互相交换,即为“换帖”。换帖时男方要给女方带去点心、羊腿、烧酒之类的礼品,俗称“水礼”。同时要交付双方大人预先讲定的彩礼和部分衣物。一旦换过帖,就不许赖婚、退婚。否则,就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或官府的过问。交了彩礼换罢帖,定婚手续便算完成,即择日迎娶。

而在新时期的青年婚姻中,订婚这个习俗被保留下来,但象命单,换帖,彩礼,衣物等等都已经逐渐推出历史的舞台。自由恋爱的男女,当双方决定结婚,会把双方父母邀请到一起,宣布他们的心意,这时男方会象征性的给女方一个订婚礼物,通常为首饰。新时期追求男女平等的女性,有时也会回赠男方礼物。这时的订婚仪式,已经非常简化,双方父母也不会干涉,一切尊重儿女的意见。订婚后,男女双方会考虑到影响而有一些约束。

(二)下茶:

也叫对月茶,在旧婚俗中,是娶亲之前男方和女方最后敲定完婚的时间。在迎娶的前一个月,一般由媒人带领男方合适代表,带上茶礼前往。茶礼包括酒,羊腿,茶叶,糖果等。还有预先讲定的彩礼及金银首饰等。若双方对物品数目没有商量好,可以对之前所商量好的聘礼及日期进行确定与磋商。

而在现代婚姻中,下茶这个环节被流传了下来,但是由于自由恋爱没有媒人,男方父母会在前一个月带上四色礼到女方家拜访,四色礼分别为烟、酒、糖、茶。礼物从繁从简在现在已没有严格要求,大多数文明家庭也不会在意。甚至糖会用巧克力代替。男方父母到女方家后,会收到热情招待,因为已经没有了聘礼这个环节,只剩磋商日期。那么下茶和订婚一样,更是双方父母联络感情的机会。(三)卯宴席(男方):

在旧婚礼中,婚礼的前一天叫做“安鼓”,男方家所邀请的宾客分俩种:底亲、朋亲。底亲指男方家的远近亲属,而朋亲则指没有亲属关系的客人安鼓这天男方父母要宴请底亲。这天晚上男方家还要找新郎的妹妹“压喜床”,也就是在新床上睡一晚,之后才能由新人睡,意义为送子、辟邪。(四)娶亲:

在旧婚俗中,时间上讲究俩头不见日,也就是早去晚回。迎亲车一般是两俩,一辆娶亲人坐,一辆专供新娘坐。专门制造的轿子不多见,一般都是牲畜拉车,但拉车的马有讲究,不用骡子,因为这种动物不能生育,用之不吉。所以用驯良的马匹。娶亲时,临时在车棚上搭个小棚,用绸缎棉被之类装饰一番。新郎身穿中山服或是其他,只要正式整洁就好。迎亲之前家里会给迎亲的人们吃“上马饺子”,因为这里的马拉车也是由骑马转变来的。之前的上马饺子很小,大概只有平时的一半,包有胡椒面,辣椒等,为了耍笑新郎。

吃完上马饺子,迎亲队伍就出发了,成员主要包括:新郎、新郎的姐姐、姐夫。姐姐带一床新郎母亲新做的被子,和新娘的衣物。被子的角里面已经被塞好一团新棉花,表示以后的生活富足有余。姐夫则带上四色礼,四色礼为 烟酒糖茶,及带有三根肋骨的猪肉。到女方家后,将肉留下,肋骨抽出带回。同时把带来的四色礼中的酒打开,把酒倒出,放进绿豆,插入同根双枝葱,再由男方带回,意为“栽根立后”。(五)婚礼举行:

在旧婚俗中,迎亲车队是不可过早的回来的。要等到日落之后。叫做“娶黑媳妇”。意思就是这不可张扬的私家宝贝。在将新娘接回到男方家后,男方家的人们都要出来迎接,这时,需要新郎将新娘子从车内背回喜房中,在这段路程中会遭到很多人们的为难和耍笑,也会被人们抢去一些物品以图吉利,如鞋子,袜子,胸花等。而若想索回,则需赠送红包。当新郎经过千辛万苦将新娘背回家里,新娘坐在喜床上的被子上,也就是被姐姐一直带着的被子。这时可以看到喜床上摆着男方母亲准备的被褥,层层叠起,绸缎被面露在外面,一般为四铺四盖。

小姑子给嫂子端洗脸水,新娘象征性的洗一下,赠送一个红包。然后大姑子给俩位新人煮碗面让他们共同吃完,意为天长地久。之后便是洞房花烛夜。

而在新式婚礼中,男方于上午将新娘接回后,也有以上众人耍笑,洗脸,吃面的程序。休息一会,快到中午,便与众人到酒店举行婚礼。在酒店中,新娘身穿婚纱和新郎着西服站在入口处迎宾,当宾客陆续到齐后,大概在中午12点后,仍然由卯宴席的代东及主持人宣布婚礼开始。

婚礼分以下几个程序:

1、新人入场:在主持人的介绍下,新人携手在婚礼进行曲中逐渐走向宾客前方的空地或舞台。

2、父母入场:在主持人的介绍下,新人携手在婚礼进行曲中逐渐走向宾客前方的空地或舞台。

3、新人向父母鞠躬以表感谢。

4、新人改口,新人开口叫爸妈,父母赠送装有“改口钱”的红包。通常为1001,意为千里挑一。

5、主持人宣布宴席开始。此后宾客开始用餐,新人则由姐夫带领着敬酒,此时新娘已经换了衣服,一般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旗袍。颜色通常为大红,也有粉色,款式与颜色均为新人喜好所定。(六)回门:

在旧风俗中,洞房花烛的第二天,要亲戚走人,新人回门,乘坐娘家的送亲车,同时新郎当晚留宿在岳丈人家。而在新婚礼中,婚礼举行完后,新娘在男方家过夜,第二天一早,女方家人来将新人接回。一般是舅舅来接。至此,整个婚礼方算结束。

陕西的婚嫁习俗: 1.订婚、请介绍人:

求婚之家,欲择某户子女为婚,先请介绍人到家招待一番,说明求婚之意,于是介绍人奔走双方,发挥媒介作用。见面

经介绍人媒介同意联姻者,约定时间两对象在男方或其亲戚家相见,经谈话同意,即订婚约。见面时,男方要简单招待,双方主要亲戚要参加,参与意见,谈话后,两人要互赠礼品(男给女一身衣服和四样礼,女给男方礼品稍轻)。如对方收礼,就表示同意,否则就有问题。2.看屋

近年来兴起了女方到男方家看屋的规矩。看屋时,女方的主要亲属要陪同,男方要设像样的宴席,要给女方比见面时更重的礼物,至少一身好衣料。如男方不同意看屋,需将看屋的花费折成现金给女方,纯属一种索礼之举。3.扯衣服

看屋之后,介绍人即与双方协定给女方扯衣服的数量、花色、时间、地点以及去什么人等。这天,男方主婚人与介绍人同女方去的人进县城,一般扯四至六身(每身2件,每件7—9尺)的衣料,十身、八身不等,至少要花二三百元,多者千二八百。解放初多买布料,现在以毛料、绸料为主。除衣料外,还有鞋、袜、围巾、毛线、提包等。扯衣服完毕,一行人还要到饭馆进餐,叫十个八个菜,花上百元。农村人常为扯衣服犯难。4.坐喝

渭河北人叫“吃酒席”,渭河南人叫“过礼”,民间人贬之为“抄、抄、抄”,意谓“吃、吃、吃”,坐喝之礼仪非常隆重。这天,男家要杀猪、宰羊,备齐鸡、鸭、鱼、肉,请厨做菜,搭棚待客,房上架高音喇叭等搞得排排场场,以示富有。男方亲属应邀带礼品赴宴,女方通知族门、乡党、亲戚扶老携幼来坐吃媒席,以表赞同。普通坐喝,待客七八桌,多者竟达二十多桌,上菜二三十道,其程序是:

(1)进门先喝茶,佐以糕点、干果,有四碟九盘者,亦有十三花(九大盘上架四小碟)。

(2)吃先饭,以吃臊子面居多数,专请村中巧妇操作,要达到:“薄如纸,细如线,下到锅里莲花转”,臊子有猪肉、羊肉、鸡丝等。

(3)两顿饭:先喝酒,再吃饭。喝酒时,开始出盘摆八个或四个菜;然后边饮酒边上菜,山珍海味、五花八门。饮中,男对象由女家一人领上为女家客人逐一敬酒,叫认女婿,女对象则由男家一人领上给男家客人敬酒,让其认媳妇。酒过三巡,介绍人将男方为媳妇所备衣物和客人所赠之礼品,放在大盘内,呈于女家主婚人面前(包括事先约定的婚礼现金,用红纸封好)当面交付,如无意见,即完成订婚(过礼)任务。酒后吃饭,一般是一盘端,九个菜带馍。现行订婚礼,大体分为“仁义亲”240元,“普通亲”360元,多于以上者为“高价亲”。过礼之后,每逢四时八节,未婚男女要互送节礼,男方之礼重于女方,女方来男家送节礼叫回门,男家必盛情接待。5.择吉

即选择吉期结婚,乡下人叫合日子。男方欲娶,经媒人说通女方后,请先生推算吉期。首先看男、女属相的“利月”、“败月”,有一首合婚“利月”谣:“正、七迎鸡兔,二、八虎与猴,三、九蛇共猪,四、七龙与狗,牛羊五、十、一,六、腊鼠马走。”其次,选择吉日、吉时,除上述讲究之外,还忌讳择吉时寡妇和四只眼(孕妇)的人接近,怕冲了“喜”等,今天此种陋习逐渐减少了。6.完婚

也叫嫁娶,乡下人称娶媳妇,旧的婚礼很复杂、很讲究,其主要项目有:

(迎亲准备)请执事:即请主持婚礼仪式的人。请礼笔:即请收礼先生,于前一日书写喜联(大门、洞房门),结婚之日收写礼品名单。请“宾相”:乡下人叫请相客。男方请宾相,女家请扶女(或称侍女)。“宾相”要选年龄与新郎相当,关系好,且家庭条件好(谓有福的人)的已婚者2人担任,任务是陪伴新郎参加婚礼仪式。请厨师(包括做菜的红案师傅和蒸馍的白案师傅)。请跑乱:即请族人、亲友专司勤杂工作,如借家具、搭棚、买东西、烧水、招待等。请乐人:即叫、“龟子”(民间乐队),有三口、五口、八口之分,钟鼓乐之,奏乐助兴。赁轿:轿分红轿(花轿)、绿轿(蓝轿)两种,皆木制,长方形,双杆,顶如方盖,厢长5尺,宽3.5尺,高5尺,上有顶,底有平板,开前门有帘,轿内设一座,两轿杆长1.2丈,四人抬。红轿用红布作帷,花轿为雕花彩帷,绿轿以绿布或蓝布作帷。顶呈锥形,上雕“麒麟送子”,四角吊红色绣球,四臂刻八仙人物。7.迎亲:

作为男家为“合婚”仪程序幕;而女家则是“送女”仪式。此日一早,新娘子由梳头侍女(伴娘)梳妆打扮,等待男家迎娶。新郎身穿长袍礼服(蓝色绸缎做),头带礼帽,披红插花,由本家叔(伯)、迎姑、宾相、轿夫、乐人等陪伴,骑马或坐轿(旧时世家、富户亦有新郎坐绿轿伴红轿迎亲的),携带“凤 冠霞帔”及一面照妖镜、一把遮日伞等礼品来到岳丈家。在奏乐中,新郎为岳父母行叩头礼,入宴席。女方伴娘为新娘戴冠披霞,穿红绣鞋,蒙红绸盖头,向祖先神位告别,向父母兄嫂行礼辞行。

此时新娘离别之情油然而生,哭声感人,叫“哭轿”或“哭嫁”。还有哭词叫《哭轿歌》:“娘呀娘您养我身,今日出嫁成客人,丢下弟妹谁照看,好比钢刀挖我心”。在乐声、炮声中由梳头侍女扶入轿中,轿门垂帘。照妖镜悬于轿杆,选二童扶轿护送叫“押轿”。乐人前头吹奏,“衣架”(摆新娘的妆奁等针钱活的木架)随后,紧跟“什罗”(专放新娘装饰品及生活用具的木抬箱),新郎骑马于轿前,梳头侍女之车随后,再后是娘家客人的乘车,形成一列长长的队伍,名为“吃筵席的”。

凡轿过之村,皆鸣炮停歇,村女皆争观品评新娘的手艺。轿过桥头、十字路口、街道,必要鸣炮,有的还要贴红纸条表示以喜驱邪(送女仪式的隆重与否,因贫富而异)。若途中撞亲(两家花轿相遇),以互换礼物让道,表示互不干扰,各自平安。若遇丧棺,则要改道,或以红绸遮轿,在炮声中前行。

二.感想

经过这次的调查,为我们对各地的婚嫁习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发觉我们自己成长了不少,虽然在调查过程中并不是那么的顺利,但我们最终还是克服了困难,完成了课题研究。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我们得到了锻炼,尽管当中经历过辛酸苦楚,以及某些方面的不足,但这些也是我们成长的足迹。如果有下一次,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蒙古族婚礼习俗》 作者:蔷薇雨

《各地的有趣婚嫁聘礼习俗》 作者:徐海芹 昌乐传媒 网

篇10:四川职业鉴定 (范文)

巴蜀时代教育、成都希郎建工(城中教育中心)是由四川巴蜀时代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投资创办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由成都劳动局批准成立!是四川第一家最全面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鉴定中心,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报名点.专门从事心理咨询师、理财规划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策划师、营销师、客户管理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等高端管理、商务人才职业培训、技能人才职业培训(如:电工、焊工、咖啡师、美容美发师等)和国家职业资格等认证.目前涉及:劳动人事厅、教育部、财务部、建设部认证的报名、培训、鉴定服务,通过率达到90%以上。

巴蜀时代教育自创立之初,就由一批学术丰硕、技能扎实的行业专家、名师及一群经验丰富、志同道合的教育管理者组成了强大的教学、管理团队,以“感恩、热诚、坚持”的心态投入教育行业,以强烈使命感、责任感、事业感作为工作动力,在职业教育培训领域里整合资源、树立旗帜、创建品牌,提供系统、完善、诚信的职业培训、资格鉴定、就业推荐、师资培训和工作辅导的综合性服务,职业技能鉴定《四川职业鉴定》。

巴蜀时代教育以” 秉持诚信为先、倡导以人为本、感恩社会、回报祖国”的办学宗旨,一切为学生,一切为了用人单位,打造四川职业教育领跑者基地的办学目标;崇尚责任、崇尚竞争、追求品质、追求高效的管理理念;诚信专业、及时耐心、热情周到的服务宗旨。

篇11:四川省创业导师名单范文

四川省首批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导师名单(排名不分先后)序号 姓 名 职务/职称 学历/学位 工作单位 1 邓昆山 总经理 大学 成都新谷孵化器有限公司 2 张树人 教授、博导 博士 电子科技大学 3 硕士 四川省企业联合会 梁 勤 副会长兼秘书长、高级经济师 4 大学 成都高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段兴国 总经理 5 大学 阿里巴巴国际事业部 晏 阳 行业专家 6 大学 四川公用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林 海 总经理 7 硕士 成都博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基金)马 毅 合伙人 8 硕士 光谷咖啡创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 李儒雄 总经理 9 大学 四川省工业环境监测研究院 马德武 院长 10 硕士 四川软件及信息信息服务协会 熊 壮 总经理 11 研究生 四川省机械研究院 赵其春 院长 12 大学 四川浩旺实业有限公司 魏 钦 总裁 13 硕士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 陆 川 常务副院长 14 博士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刘 勇 负责人 15 大学 数梦工厂成都公司 扬 帆 总经理 16 博士 四川理工学院 李启宇 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17 大学 四川省食品研究院 陈 功 院长 18 硕士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 何德文 副教授、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 19 大学 四川大学营销工程研究所 李 珊 所长 20 博士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文 革 教授、教研室主任 21 博士 成都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徐 蕾 主任 22 博士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谭周亮 研究员、中心主任硕士 东方电气集团东风电机有限公司 王 勇 总经理助理 24 硕士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研究院 宫冠英 院长 25 大学 四川省化工设计院 魏蜀刚 院长

杨绍利 教授 博士 攀枝花学院 27 周 刚 总经理 大学 四川省中小企业市场服务平台 28 关小旭 成果转化中心主任 硕士 西南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9 王建康 董办主任、管理咨询师 硕士 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30 张 力 院长助理 硕士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 31 贝 鸥 总经理 硕士 四川大科星智能交通有限公司 32 刘明辉 董事长 博士 四川锦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33 张益民 总裁、高级工程师 硕士 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34 徐世林 董事长、总经理 硕士 四川利丰有限责任公司 35 钟 鑫 讲师、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 博士 西南财经大学 36 李 冉 创始合伙人 硕士 成都真然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37 黄 燕 总经理、高级会计师 硕士 成都闳远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38 黄 伟 运营总监 本科 成都创业学院 39 赵国慧 管理咨询师、会计师 本科 四川省良建咨询集团公司 40 陈 敏 律师 大学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四川通发广进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 41 硕士 李厚民 总经理、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 司 42 王 敏 总经理、注册会计师 硕士 成都鸿达方略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英 副总、高级会计师 本科 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44 桂 波 副教授 硕士 四川商业职业学院 45 侯 波 副教授、管理咨询师 博士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学院 46 陈 骞 总经理助理、律师 硕士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7 张艳丽 总经理 本科 成都睿和启智管理咨询公司 48 彭国勇 总经理 硕士 成都天府聚源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49 翁广洪 副主任 研究生 四川丰宜律师事务所 50 周 正 合伙人 本科 成都绎达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51 陈兴金 主任律师 本科 四川超卓律师事务所 52 李卫东 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硕士 中国中小企业网四川网 53 史 进 副总经理 博士 成都新谷孵化器有限公司 54 刘煊苗 董事长、高级经济师 本科 德泰堂控股有限公司 55 彭慧英 高级合伙人 博士 四川明矩律师事务所

杜长珏 总经理助理 大学 成都天河生物医药科技园有限公司

欧俊成 副总经理 本科 成都浩睿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58 张廷元 教授 硕士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知识产权研究所 59 陈维亮 董事长、注册会计师 本科 四川维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60 卢庚保 董事长、注册会计师 本科 柯美特建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1 向 峰 高级创业指导师 本科 眉山市大学生创业联合会 62 硕士 四川省企业咨询委员会 寇大华 负责人/经济师 63 本科 成都市青年创业联合会 张桂铭 高级经济师 64 硕士 成都市金牛区创新创业中心 唐骏波 主任 65 硕士 四川省商业联合会 江 龙 副秘书长、政工师 66 博士 成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甘启义 高级工程师 67 本科 四川省创青春企业发展服务有限公司 周仁勇 本科 68 博士 四川理工学院 罗 洎 投资系主任、副教授 69 硕士 成都大势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贺安波 总经理、管理咨询师 70 本科 四川帮富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马力平总经理 71 本科 四川艾唐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 艾茹权 总经理 72 本科 四川众望安全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潘祖高 总经理、高级经济师 73 硕士 成都中关村孵化器服务有限公司 肖 黎 运营总监 74 博士 四川小康时代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李 林 教授 75 博士 四川大学 李鸿浩 助理研究员 76 硕士 绵阳新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熊浩翔 执行董事

硕士 绵阳科技城中科创新育成中心 赵德均 秘书长 78 硕士 四川中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绪 明 高级工程师 79 本科 四川砥柱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李洪元 董事长、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 80 硕士 四川西南华晖工业有限公司 邓 毅 董事长、高级经济师 81 本科 成都辰之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张彦林 董事长 82 本科 四川省税务干部学校 彭加荣 律师、讲师 83 博士 内江北青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邢 镔 董事长 84 本科 成都金以创业孵化器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李 泊 运营总监 85 硕士 全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余尚祥 副总经理 86 本科 四川方略会计师事务所 罗永红 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魏书林 董事长 本科 四川奥龙集团公司 88 邵世伟 执行总经理 硕士 成都菁蓉投资有限公司 89 刘 涵 总经理助理 硕士 四川省瑞测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90 杨舒卿 联合创始人 本科 成都合联众创科技有限公司

雷志平总裁、高级讲师 研究生 深圳前海智赢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总经理、高级经济师、高级工 92 唐 建 硕士 成都信合居有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程师 93 黄 志 眉山市大学生创业联合会 会长 本科 94 沈根莲 四川省西龙生物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硕士 95 方 芳 四川瑞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总经理 硕士 96 王仁达 四川网赢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 运营总监 MBA 97 泸州市地方税务局 本科 叶树东 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经济师 98 四川蜀剑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本科 张泉泉 工程师

成都创客邦创业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 研究生 向

芳 副总经理 会计师、国家注册会计师、资四川方略资产评估事务所有限公司 本科 100 张从文 产评估师 关于公布四川省首批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导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7日 来源:创业促进与服务体系处

川经信创服〔2016〕281号 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委: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部署,推动实施《四川省小微企业创新创业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川经信创服〔2015〕247号),根据《四川省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导师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征集首批四川省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导师的通知》要求,

经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委推荐,我委组织业内专家审核,现将天府新谷邓昆山等100名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导师公布于后。

首批创新创业导师,涵盖拥有丰富创业经验和资源的成功创业者、知名企业家、天使投资人、专家学者。希望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围绕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等主题,组织导师深入区县、深入产业园区和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开展巡回服务活动,为我省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附件:四川省

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四川省中小企业局

上一篇:获奖感言发言稿精品下一篇:单位挂职工作总结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