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自清的春有感

2024-07-21

读朱自清的春有感(精选8篇)

篇1:读朱自清的春有感

读朱自清的春有感

是谁为大地披上了一层彩色的花毯?是谁为春天披上了一层特有的芬芳?

是春花。

在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的笔下,春花的色彩更为绚丽: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春花散了遍地,在大多数人眼中并不足为奇,也不曾细细观赏它。但是,朱自清先生用他所观察到的春天,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五彩斑斓的春天画卷。

春在何处?

在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在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冬去春来,一年四季不断的交替,轮回。让我们从今天起,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与大作大家朱自清先生俯下身来,观察春天的脚步。一草一木皆为春,让我们将自己瞳孔里煜煜发光的春天描绘下来。

万紫千红总是春。要观察春的步伐,不妨先观察处处吐露的春花。读起朱自清先生的.《春》,让我不由的追忆起记忆中的春天,放逐梦想与希望的春天!

作者朱自清用动人的笔触来描绘他所看到的春天,为我们呈现春花,春草,春风,春雨,春勤的画面。

除了春花,就是满山遍野的春草。它有破土而出的坚韧,以及勃勃生机,活力,作者笔下的春草更俏皮活泼,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在我们欣赏朱自清先生的生花妙笔的同时,又不由的感叹春天的美好,给人带来活力,希望和力量,而春草,又将活力与力量充分的展现。这是一种艺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时间在一点点溜走,不要再等它消散,赶快,换上一件绿色的衣服,投身到春天的怀抱!

篇2:读朱自清的春有感

读朱自清文集有感

假期重翻《朱自清文集》,其中有一篇《论气节》,里面说“气,是敢做敢为;节,是有所不为。”这样看来,其实我们做什么事情之前,常常考虑的是“后果是什么”,所以培养了怯懦、贪婪的品质,假如我们考虑的是“应不应该做”,应该做,则“虽千万人,吾往矣”,假如不应该做,则无论利益有多大,而能够“君子有所不为”,这样培养的才是正直、勇敢的气质。

其实我们学校或家庭的教育也应该注意这一点,建立在惩罚机制上的教育,实际上是专制制度下的教育,带给孩子的思考是“这件事带给我什么后果”,这样,关注的往往是,事情做了之后利害的评估,侥幸心理必然滋生,投机行为层出不穷,最终“管不胜管”。

假如我们的关注点在于引导孩子认识这件事,我究竟该不该做,也许能够多培养一些有正义感的正直之士。

教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管理只是收到表面的效果,真正有作用的,往往是“润物细无声”观念渗透,带着孩子们多学一学历史上那些正直的士大夫们或学子们,为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前途,舍生忘死,不计利害的动人事迹,比用一些虚假的宣传达到的效果要好得多。

在朱自清的文章中,引述的主要例证是明朝“东林党”人的故事。

在我的内心深处,最感人的一个是宋朝文天祥的故事,一个是清末谭嗣同的故事。

少年时,不懂事,读了文天祥写的〈过零丁洋〉,觉得为了一个“留取丹心照汗青”,而去所做的一切,未免风格不够高。这些年,接触到的史论逐渐增多,才渐渐认识了文天祥的价值,诚如后人所言“慷慨就义易,从容赴死难”,当外族入侵、国家破碎之际,一介士大夫,能不辞万难,历经百死,不断地组织起武装力量与强悍的元兵对抗。失败了再来,失败了再来,这份执着和勇气,确实已经令人不得不佩服了,更何况,他被元军俘虏后,囚禁三年而其志不改,最后被害,这需要怎样的意志和坚强的信念才能支持得往一千多个日子?只有真正了解他的经历之后,那首真正表达其胸中志向的〈正气歌〉,读来才犹觉沉郁慷慨,其力量汹涌却不喷勃,如一股岩浆在地壳下涌动:“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谭嗣同的故事,学过中国近代史的朋友,都不陌生的了,在李敖的《北京法源寺》中,剖析得最是深入,当戊戌变法失败,康梁等首要分子纷纷四散逃亡之际,谭嗣同毅然拒绝了日本朋友接其进使馆避祸的请求,从容留下,给父亲留了一封信,为其脱罪,又再三声明,逃走的比留下的担子更重,来安朋友之心。但是他自己,则选择“为变法流血”。原因其实很简单,无论是变法还是革命,必得争取民众的支持,才能真正获得成功,假如事情一旦失败,为首者纷纷作鸟兽散,只留得一些凭着一腔热血,受了思想号召的小人物来作牺牲品的话,将来还有谁愿意跟着理想主义者们前行?

所以,从价值的角度来讲,首脑当中,必得有人要牺牲,才能真正激发民气,沸腾民血,使救亡兴国的努力不至于湮没于历史浮尘......所以有了谭嗣同,后来又有了陈天华......谭嗣同也不是一时热血沸腾之举,他深思熟虑,把一切后事安排得井井有条,而且充分体谅朋友,为康梁的出走提供了足够的理由,“忍死须臾,留下火种,承担更重要的责任”,这份体贴和义气,也足以令人感佩了。

这些名字刻在历史上,其精神足以照亮千古的义士,他们的气和节,莫不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事迹,令人胸中气血涌动又深思不已。他们之行为言论,决不高调,所行所言,莫不深思,所思所谋,但在“义所当为”而不在“后果如何”,所以他们勇敢而不激愤,行事果断而不莽撞,思虑周详而不怯懦。千百年来,感动了无数人,也指引了无数人。

我们再来看一看写了《春》,写了《匆匆》,写了《荷塘月色》这样一些风格细腻委婉的散文,仿佛文弱的散文家朱自清,他是怎样最后用生命来书写自己对“气”“节”这两个字的理解的吧:

“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朱自清身患严重的胃病,仍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可贵情操。

1948年8月24日,朱自清先生因患严重的胃病(严重的胃溃疡导致的胃穿孔),不幸逝世,年仅50;临终前,他用颤抖的手抓住妻子陈竹隐断断续续地说:“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的美国面粉。”

还有一个细节,不记得是在哪里读到的,朱自清的收入虽然在当时算是比较高的了,但他家人口多,加上货币大幅贬值,物价飞涨,家中情形,已是很困窘,当时,拿着《宣言》来找他签名的另一位名教授(名字我却记不得了,一时也没有查到资料),看着他卧病在床,家中情形惨淡,却不忍拿出来给他签名,他问过来意后,坚持要签,不仅签了,而且做到了。

朱自清先生一旦去世,家中本就失去了经济来源,余下的孤儿寡妇,度日必艰,我们可以想知,他叮嘱妻子之时,会是怎样的心情。

还是那句话“慷慨就义易,从容赴死难”,在思虑周详、冷静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做当“义之所在,百死不辞”,“义所不在,百利不能动其心”,才能当得起“气”“节”二字,才能真正鼓舞人,激励人自觉地追随他们前行的脚步。

让我们一起来随着文天祥的《正气歌》来吟诵,来感悟其中蓬勃而深沉的力量吧:

篇3:读朱自清的春有感

从行文思路来看, 作者写完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美景, 由荷塘美景自然引发了对采莲事件的联想。联想到采莲的热闹, 联想到古典诗词中关于采莲的描述。采莲是江南的旧俗, 到了采莲的季节, 青年男女打扮得漂漂亮亮, 泛着一叶叶小舟, 在湖面边采莲边歌唱, 场面非常热闹。而今晚作者自己也是在荷塘游历, 这里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 但却不见采莲人, 不能再现江南采莲时的热闹场景, 只有独自徘徊, 排解心头的郁闷。一冷一热、一快乐一愁闷, 两相对比, 作者自然就会想起曾经的江南采莲场景, 惦着江南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江南采莲是“有趣”的事, 采莲的时候是热闹的、风流的, 采莲人可以自由地嬉戏。在这里采莲人是自由、快乐的, 采莲的青年男女可以不拘礼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爱情。所以, 江南是自由、欢快、幸福的象征, 而现在的作者却是郁闷、孤独、不平静的, 想做自由人而不得。在这里, 作者是将现实的处境与记忆中的或是文学作品中的江南对比, 突出现实的不自由, 表达自己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因而, 作者在这里“惦着”江南, 也就是向往自由、快乐生活的自然流露。

1927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个特殊的年份, 这一年, 蒋介石在南京发动“4·12”反革命政变, 大肆逮捕杀害共产党员, 革命形势急转直下, 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下。凡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都会对国家的前途命运予以一定程度的关注。朱自清先生当然不能例外, 肯定会对国家形势的发展密切关注、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所以文中引用的《西洲曲》就不单单是写青年女子对情人的思念了, 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借这首诗寄托对南方革命形势的关切与感慨。所以, 在这样的形势下, 朱自清不可能不“惦着”江南了。

同时, 革命形势的急转直下, 也让他对自己的前途命运有一定的考量。对家庭的责任、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担心, 也是他关注南方革命形势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个人都会遇到生存的问题, 特别是在乱世, 能不能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能不能养活家人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文人也不例外, 虽然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文人大多很有骨气, 决不受嗟来之食, 但骨气是要有经济为基础的, 鲁迅的骨头为什么那么硬, 更多的是因为他在经济方面底气十足。虽然朱自清最后还是不受嗟来之食, 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而病逝, 但是作为一个父亲、一个丈夫, 他不能不从个人命运、家庭责任的角度去考虑自己的出路问题。也正因如此, 他不可能漠视南方的革命形势, “惦着”江南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朱自清原籍浙江绍兴, 生于江苏东海, 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他的一生四处漂泊, 读书、工作、奔走在江浙各地, 来往于南北之间。在写作《荷塘月色》时的1927年之前, 稍稍安定的时期, 也只有在扬州的那十余年少年岁月。大学毕业后的五年, 又辗转于江浙一带教书。因此在他心中, 江南就是他的故乡。而思念故乡, 是身在异乡的天涯游子共同的心路历程。特别是在异乡生活不顺畅, 郁闷、孤独难以排解的时候, 思念家乡、怀恋故土就在所难免。因此, 《采莲赋》中清纯如水、蜜甜如饴的爱情, 以及那种幸福和惬意、自由与快乐, 都是作者心驰神往的, 将思乡之情定格在生他养他的江南, 也就不足为奇了。

篇4:读朱自清先生日记

上世纪30年代初,朱先生以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的身份,去欧洲做访问学者,为此写了《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传阅一时。不过我更喜欢他的日记,因为这类文字不为发表而作,可以读到更真实的东西。1933年12月5日的日记上有这么一段:“早大一有人示我“文侯之命”,问文侯是指重耳否,余竟不知所对,惶恐之至。”

即使最有学问的人,也不可能什么都知道,“惶恐之至”充分说明朱先生做人的态度。在英国期间,因为英文程度不够,朱先生屡屡遭人白眼。不由得想起闻一多和郁达夫国外留学时的情景,都说中国人出了国都爱国,但是留学的年龄阶段不同,思想情绪也不同。闻和郁在国外做学生时岁数还小,受人歧视,难免孩子气,因此也难免口号标语似的愤怒。朱自清已经是清华的大教授系主任,他所产生的情绪就要复杂得多。

首先是学外国语言产生的自卑。年龄越轻,学习语言能力越强;反过来,年龄越大,能力越弱。但是年龄大了,理解能力更强,于是弱和强的悬差,让做事认真的朱先生无所适从。出国三个月以后,朱先生第一次做了这样的梦,他梦见自己“被清华大学解聘,并取消教授资格,因为我的常识不够”。这个梦很值得让人玩味,一个月后,他又一次做了类似的梦,“梦见我因研究精神不够而被解聘,这是我第二次梦见这种事了”。有趣的是这种噩梦还在延续,过了四年,早已回国的朱先生在日记中写道:“昨夜得梦,大学内起骚动。我们躲进一座如大钟寺的寺庙,在厕所偶一露面,即为冲入的学生发现。他们缚住我的手,谴责我从不读书,并且研究毫无系统。我承认这两点并愿一旦获释即提出辞职。”

我想说的是,做学问的人老是自卑和自责,绝对不是什么坏事,盲目自大才是可笑的。钱钟书先生在小说《围城》中,把出国留学镀金比喻成为种预防天花的牛痘,胳膊上有了那么一个疤,做学问的便算功德圆满。这个带有讽刺意味的比喻虽然尖刻,毕竟涉及了要害。

朱先生在日记中曾这样勉励自己,说现在大学里的好位置,差不多都已被归国留学生占滿了,像他这种没出国留学过的教授已是硕果仅存,必须自重,珍惜自己的机会,要加倍努力。这绝对是当时的实情,留学犹如科举时代的功名,有没有进士出身的身份至关重要。

在朱先生日记中,屡屡能看到俞平伯先生闹加薪,这让朱先生很为难,作为好友,深知俞平伯的学问,可是作为系主任,不能不考虑到资历,只能让俞平伯一再失望。俞先生出身北京大学,和傅斯年一样,同为黄侃先生的高足,又同是“五四”新青年,可是傅斯年在国外留学多年,其地位和待遇不知高出多少。1920年俞先生和傅斯年曾乘同一艘轮船去欧洲闯荡,到英国以后,傅先生留了下来,俞先生却因为留学费用不足,玩了一圈潇洒回国,结果没有洋学历便成终生的遗憾。

朱先生在英国做访问学者的时候,非常用功,像海绵一样充分吮吸着西方的养料,文学,哲学,艺术,交际舞以及各种客套礼节,无不一一虚心学习。值得指出的是,朱先生此时虽已和陈竹隐女士订婚,但并没有完婚,是地道的黄金王老五。在朱先生身上,见不到今日成功人士的那种自以为是,他到了西方,没有潇洒地赶快享乐人生,而是老老实实做学问,丝毫不敢怠慢。庞大的西方像座高山一样蛮横地挡在他前面,他努力了,用功了,甚至可以说奋斗了,但是结果却是,越想更多地了解,越发现根本不了解,越是崇敬,越是自卑。因此,在他的梦境中,因没有学问被解聘也就不奇怪,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恐惧仿佛漏网的鱼逃了出来……

选自《小说家的散文:永远的阿赫玛托娃》

篇5:读朱自清《匆匆》有感

《匆匆》这篇课文写了朱自清先生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感觉到了时光的来去匆匆。他为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稍纵即逝而叹息。从一字一句中,都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所以,作者呼唤人们要珍惜时光,不要让自己在世上白走一遭!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匆匆,转瞬即逝。是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样才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出绚丽的光彩?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珍惜时间。珍惜点滴时间,立志奋发向上,只有这样,回首往事才会无愧于心,展望未来才会充满信心;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我就是一个不珍惜时间的人。做一件事时老是心不在焉,比如做作业时,一会儿看看课外书,一会儿玩玩尺子,从来不会想着快点做完某一件事,把时间空出来看书。读了这篇课文,我终于明白了时间的宝贵,我学会了怎样充分利用时间。比如我会利用下课时间写完作业,晚上回家时就可以看书或者和妈妈研究数学难题。洗澡时背课文,吃早餐时听英语录音……是《匆匆》这篇课文教会了我怎样把握时间,教会了我和时间赛跑。

篇6:读朱自清《匆匆》有感

当你玩耍时,他从你的笑声中跑去;当你购物时,他从货架前溜去;当你发呆时,他从你呆滞的眼前飘去……他就像一颗转瞬即逝的流星,来无影,去无踪,根本无法挽留,哪怕只是一丝毛发。

从“我掩着面叹息,但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在叹息中闪过了”中,我深深体会到作者的无奈与惋惜。我们要深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写到这儿,我不禁感到惭愧。就在寒假的时候,我天天睡懒觉,太阳早就高高挂起,可我却闷在暖和的被窝里,不肯起床。早餐嘛……直接就免了。这可是吃午餐的时间了!我抓起手机开始玩游戏,直到下午三点,早已唱“空城计”的肚子被饿得生疼,它就像泄了气的气球,瘪瘪的。我这才不情愿地起来热昨天的面条,随意扒了两口,又去玩手机了。

从现在开始,我决定好好珍惜自己的时间。梁实秋曾说过:“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这句话让我明白:时间就是生命,要珍惜时间与生命!

篇7:读朱自清《匆匆》有感

朱自清笔下的时间无处不在。在他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流过,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溜过,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走过。时间真是无处不在啊,它随时随地都会岀现在你的面前,但是它想一阵风一样,你看不着也摸不着它。当你后悔浪费时间时,悔恨一些事情时,感到叹息和惋惜时,时间也会擦肩而过。

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只有哪些争分夺秒去奋斗的人,才会在一秒钟得到收获,获得成功。不使自己虚度光阴,但却不付诸行动。

可朱自清先生不仅会感到惋惜还会付出行动。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开心、满足与价值。

篇8:读朱自清的春有感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运用“工笔画”的写景手法, 即通过精雕细刻、细针密线的描写, 运用丰富的想象与奇妙的比喻, 把荷塘月色的美景细腻传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荷塘和月色本是水乳交融, 浑然一体的景象, 而作者把它分为两组, 先写月色笼罩下的荷塘, 再写荷塘背景中的月色, 巧妙地改变透视角度, 把景物表现得和谐、细腻、精确。下笔时作者又调动视觉、嗅觉、听觉, 以及景物的静态、动态等艺术手法和艺术角度, 着力写出月色笼罩下的荷塘周遭一切景致的形状、色彩、质地、大小、数量、气味、声音、运动和变化, 从而使景物达到形神逼真的艺术境界。“人的思维活动所产生的联想、想象, 无非是生活经验的复合。在这种复合的过程中产生了比喻”。[4]比喻是一种“最经济”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作者所发现的事物间的新关系, 用“远取譬而不是近取譬”[5]来丰富文章的内容, 塑造优美的意境。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叶像“舞女的裙”, 荷花像“明珠”、“星星”、“美人”。因为荷叶是圆的, 作者便从它的圆想到了圆的裙;又因为荷叶似裙, 在微风中轻轻摆动, 又便想到了翩翩起舞的舞女。并且还能启发读者去想象, 读者可以用自己在生活中体会到的穿着裙服的美丽少女徐徐舞蹈的优美姿态来丰富和再现文中的形象。经过读者用自己的这一想象加以填补, 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文章更加生动感人了。这些通过丰富的想象所形成的比喻, 可以联想到荷花晶莹璀璨的光艳, 纯正洁白的品质, 从而获得一种美的感受。只有在“淡淡”的月色下, 那荷塘的一切才会显得那么含情脉脉、优美动人。描写荷花时, 作者连续用了“明珠”、“星星”、“美人”等三种形象作比。这种一物数喻的方法, 是古人常用的所谓“博喻”。钱钟书先生说这种博喻“仿佛是旧小说里讲的‘车轮战法’”。[6]“明珠”温润透亮, “星星”晶明闪烁, “美人”窈窕妍媚。真是“一步一态, 一态一变”, 让人应接不暇, 给文章所描绘的景物平添了无限妩媚的风情。用这些生活中非常美好的形象比作荷花, 就更使人感到荷花的美。它不仅加强了事物的形象性, 丰富了比喻的内容, 而且使人产生了美妙的联想, 增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再者, 文章还用“亭亭”、“袅娜”、“羞涩”等词予以形容, 就更使荷叶自然舒展的形态, 开放了的和含苞待放的荷花的美姿“各具情致”, 让人“望之逼真”。荷花, 就是作者追求的洁身自爱, 与世俗不染的人生理想, 而弥漫在荷塘上的薄雾轻云, 淡淡月色, 未尝不就是弥漫在作者心头挥之不去的淡淡抑郁和忧愁, 是传统知识分子对现实失望而又迷惘的心境的反映。

《荷塘月色》中所运用的比喻并不在于比喻材料的特殊、新颖, 而在于比喻方法的新奇、精妙。作者通过事物间的微妙关系, “能在普通人以为不同的事物中间看出同来”。[5]文章对月夜荷塘的景物还有这么一段描写:“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把“荷风送香气”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乍看似乎不伦不类, 其实它们之间是有机联系着的。“清香”是诉诸嗅觉的。“微风”拌合“清香”, 轻轻吹过荷塘, 自然有细细之声诉诸听觉, 这样嗅觉和听觉得到沟通和联系, 使人感到的是香中有声, 声里透香, 而且这种声音是一阵一阵、断断续续的, 因此作者拿它与遥远的隐隐约约的时断时续的歌声相比, 细细品赏, 倍感真切。同时, 还能使读者因声及人, 联想到那“遥远高楼上”的唱歌人, 造成一种歌声持续传来的感觉。这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能收到“味之者无极, 闻之者动心”的感染效果。作者通过音乐, 运用比喻手法, 把读者从近听引到了远听, 令人遐想, 令人神往。类似的例子又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月光与树影参差相映, 并不均匀, 但浓妆淡抹总相宜。作者对眼前的这种自然景色加以想象, 将小提琴演奏名曲时发出的和谐的旋律比作本来没有声音的“光与影”, 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像有声音。这奇特的比喻表现树丛灌木中错落有致、光影相间的夜景。视觉沟通听觉, 让人在视觉里仿佛获到了听觉的感受。这样, 将景物、音乐等形象要素共同构成为特定自然景物的艺术形象, 使读者从“光与影”的可视的形象里“听见了”没有直接出现在画面上的声音, 于无声的自然画景中传达出融于画境的音响。描绘出了一个既具有色彩美, 又具有音乐美的幽美境界。景色不但使人感到悦目, 而且“声入心通”, 引发人的感情, 唤起与此相联系的记忆和想象。“名曲”比“光影”, 令人耳目一新的“通感”手法的成功运用, 别有天地地开拓了散文的意境, 使我们感受到树丛灌木中的月影夜景与从琴弦上弹拨出的优美旋律相媲美。

作者不但善于把无声的景物比作有声的东西, 而且善于把本来处于静态的事物动态化。“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用色彩相同的事物比作月光, 这是一种传统的写法。如唐代李白的《静夜思》中有“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的诗句。诗人把“霜”比作月光, 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但李白对月光仅仅只是静态的描摹, 读来不禁使人产生一种凝滞之感。“月光如流水”, 流动之水是有声的, 月光天生不会发出声音。但可以通过比喻来唤起联想:从月光想到流水, 再想到流水的美妙声音, 并把声音加到月光上去, 月光也好像能发出声音似的。这样, 作者补天生之不足, 使画面有声有色, 静中有动。并且, 作者还运用一个动词“泻”字, 有如画家的点睛之笔, 大大增强了事物的生动性, 使描写的对象月光形象突出, 似乎能伸手可掬。这样一来, 文章不但写出了景物之美, 而且写出了景物感动人的力量, 写出了作者对美的景物的喜爱感情和对美的生活的追求。

月下荷塘的种种景物, 情态各异。淡淡的月色, 薄薄的青雾……呈现出一种静谧淡雅的美。希求恬静的作者, 又由赏莲而臆想采莲, 由采莲而遥想江南, 任由思绪驰骋溯回到那个“可采莲”的江南, 融进古代那个热闹多情又令人沉醉迷失的采莲图景中, 那实在是一次忘我而超然的精神旅游。素云淡月, 微风薄雾, 好一个扑朔迷离的“香格里拉”, 这正是作者刻意追寻的“世外桃源”, 从而使他获得“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情趣, 在深恶的尘世中获得暂时心灵的解脱和安慰。然而, “热闹是它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这安宁却只是暂时的, 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与苦闷是难以排遣的。不过, 对于处在冰冷黑暗的现实中的一介文人而言, 有了这暂时用妙语建构的精神乐园, 也就够了。

参考文献

[1][法]马拉梅.彷徨集.

[2]朱自清.朱自清诗文选集·一封信.

[3][美]查德威客.象征主义.

[4]艾青诗选·自序.

[5]朱自清.新诗的进步.朱自清诗文选集.

上一篇:成长路上的挫折作文下一篇:李白将进酒诗篇的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