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突如其来的秋天里作文

2024-08-04

行走在突如其来的秋天里作文(通用15篇)

篇1:行走在突如其来的秋天里作文

行走在突如其来的秋天里作文

秋天不是一节一节地从夏过渡而来的,而是像蓄谋已久的伏兵,不动时难觅其半点踪影,出动时便排山倒海地向不堪一击的敌人压去,迅速控制全局。

夏天那股蛮横的余力还没有散去,秋也没有如期而至地将令人心烦的暑气“驱逐出境”,这点儿夏的尾巴便愈加狂妄。但是就在某天晚上——就那一刹那间,秋的势力迅速突入,快速控制了早晚两片战略要地,而退守正午的热量也被秋天围堵,山穷水尽、弹尽粮绝、四面楚歌,很快便狼狈而逃了。

在一举清除了敌人后,秋天便安安稳稳地住了下来。

冷冰冰的雨丝溅起一朵朵绽放着笑容的水花,地面上的灰尘被洗刷得一干二净。雨虽然淅淅沥沥地下着,但天并不阴沉,像一大块儿刚刚擦过的玻璃,清明、透彻,一览无余。雨虽只有头发丝般粗细,却如同一块透明的帘子一样细密。雨里夹着风,风里夹着雨,它们在天空中跳着曼妙的舞步,久久不肯落地。风轻轻地呼唤着,时不时有些鸟儿、昆虫从树丛中或树杈上兴奋地站起身响应着。雨打在玻璃上,发出有质感的`声调;雨打在树叶上,像杂技演员一样在枝叶间飞舞;雨打在湖水中,像找到归属的孩子一样投入湖水的怀抱。

叶子正在缓缓变成金黄色——这是秋天的军队。他们有严整的纪律,都精神抖擞地站在树枝上,这是秋天的象征。

秋,不比春那般有生命力和创造力,它相信虚心令人进步。秋,不屑夏如此的狂躁与冲动,它相信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秋,不忍如冬那样冷酷、肃杀,它相信得民心者得天下。

行走在这意外也合乎情理的突然降临的秋天里,我深深被它打动!

篇2:行走在突如其来的秋天里作文

秋天总是过早的来到这里,树叶刚刚显露出疲倦的黄色,一阵凉风吹来便急急的直往下落。等到第二天推开大门,已铺了厚厚的一层了。

我是爱极了这秋天的。在秋风的微凉中穿上白色的风衣,咖啡色的高跟鞋走在平整的水泥路面上敲击出有力的声响。鞋跟与地面的磨擦是一曲充满张力的音乐。而此刻,被风吹起的衣裳将我幻化成一只白色的蝶,飞舞出青春的颜色。

我不需要为自己特定目标,只是这样毫无目的走,心中充满了兴奋和惊喜。不必在意路人的眼光。此刻,我就是我自己:花一样的容颜,充满朝气的年纪,一缕被漂红的头发在风中张扬出别样的美丽。我有资格展示自己迎着别人的羡慕或是妒忌?不需要告诉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就在这个秋天里。我对着风微笑,它扯起我的衣角,抚乱我的头发。我对着微凉的空气,诉说着不知何时突然涌进心里的甜蜜。我自由的行走在这条宽阔的马路上,脚下音符遍地,身旁花香盈鼻,没有负担,没有愁苦,此刻我生长在空气里。自由的伸展成心中美丽的样子,我决定就这样一直一直走下去,哪怕明天不复再来,哪怕醒来我已衰老……

我看到和我擦肩而过的那些愁苦的脸上写满了对生活的不满;我看到年迈的老人屈偻着背衣着不堪的在路边拾捡生活;我看到几个孩子赤脚站在马路边上迷茫的看着行人;我看到流浪的野猫在河沟里逃窜的背影……我从这里走过,我对他们微笑;我把饮料瓶放进老人的三轮车;我伸出手握了握孩子们冰凉的.小手;我放轻脚步直到它们跑的没有踪影。

风一直吹着,我没有方向,因为我只是简单的在走。我不知道路的尽头还有多远?那里是种满鲜花还是长满荒草?亦或还是路,只是少了行人,多了车辆。

天空突然暗淡下来,风变得更大更急,吹的小树倾倒在同一个方向。路上行人变得更加匆忙,车辆的鸣笛声长长的不绝于耳。路上的音符被吹去了天上,满天尘土里也没了花香。我犹豫着是否要继续走下去。

“快下雨了,小姑娘快回家吧。”一位急匆匆从对面走来的大爷对我招手。我笑着点头。

篇3:行走在课堂改革的岁月里

这几年,教学改革风起云涌,呈现出喷薄而出的大好局面。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改革使得一所普普通通的乡村中学一夜之间成为明星学校,这在教育界是一件大事情,引起的震动不小。《中国教育报》策划的系列活动,很成功,推出了一批教改学校,教改效应很明显,对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课堂实施了一场持久而有效的颠覆。至少,这些课改取得成果的学校的教学理念,在我们普通教师的心里悄悄地埋下了种子,开始生根发芽。让那些还在持着传统教育观念的教师们头皮发麻,如坐针毡。

教学确实需要改革,这是全球化形势下,教育顺应社会改革的必然要求。改革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为教育如何发展,如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如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力资源与智力支持。过去的几十年里,教育在传统的教育环境里运行,低效、被动的教学方式,制约人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相距甚远。马克思将教育的愿景描述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教育办学的最高目标,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我们的教育必须在社会的大变革中,因之而变,使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速度,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适应。

改革在进行着,人们对教育的思考也开始变得理性和自省。已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生前关于“中国人才培养少创新性人才”的一番谈话,这次谈话后来被叫做“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剑指人才培养的科学与教育。尤其对中国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殷切希望。不错,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学生的所有学习过程被教师掌控,学生的学习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本该生成新知的课堂,成了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工场。教学的被动让学生承受着人才培养的不能承受之重。如此下去,教育真的成了新旧知识交换的场所,未知的、新的思想与知识很难产生。落后的教育方式与理念,成为人才培养的羁绊!钱学森之问,振聋发聩,正当其时!

都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那么,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核心是什么?在教育改革的岁月里,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念,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的“生本课堂”模式,武汉常青实验小学的“主动教育”模式,等等,如玉雨后春笋般呈现在教学改革的沃野上,异彩纷呈,精彩无限。

对对这这些些新新鲜鲜芬芬芳芳、、广广泛泛受受到到称称赞赞的的课课堂堂教教学学改改革革成成果果细细细梳理一遍,不难发现,这些课堂或教学理念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认为,课堂属于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教育的主体。

学生是在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输的知识,这是现代教育观与传统教育观的分水岭。在这样一个前提下,用我们崭新的教育眼光关照课堂,用新的教育理念浸染自己的教学,课堂的价值才能呈现出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知识的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自由生成。这完全有别于讲经说道式的传统教学。教育不是宗教,教师不是布道的牧师。教师是学生视野里的一盏明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照亮他们迷茫的心智。

所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智慧的火焰。”

行走在教学改革的岁月里,我们欣喜地看到,教育在人们的期待中悄然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生命成长的自然需求;我们的课堂上,教师的身影融化在学生的各种兴趣活动中;高高的讲台,淡出学生敬畏的视野,学习的民主意识开始一点点地在学生心头弥漫;而延续好多年的整齐划一的学生座位被彻底地打破,代之而起的是,以强弱合理组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新秩序;谁发问,谁来回答———这个几千年来的不是问题的问题,开始在教育人的心头成为疑问———事实上,学生才是问题的主人;以教师思维代替学生思维的时代,正在教学改革的岁月里被终结。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探索,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教育!

如果,我们的教育还停留在机械刻板的知识教育阶段,让生命做无谓的重复;如果我们教学目标的设计不考虑生命成长需要的精神营养,只是为了一场又一场让孩子们疲于奔命的考试;如果,我们的教学仅仅为了孩子们记住所谓的“金科玉律”、运用好“考试秘籍”,那么,这样的教育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吗?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对教育的解释很精辟,也很深刻:“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教育,与生命有关,与生命的成长有关,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走出功利化的阴影,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教育,需要对受教育者进行合理的考查,但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行走在教育改革的岁月里,我们在教育的现实和未来之间,进行着极其艰难的、辩证的选择。我们一面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喊着素质教育的口号,却极其尴尬地走在应试教育的道路上。有识之士多有振聋发聩之声抨击教育的种种弊端,教育自身的改革也扬帆起航。教育的传统积淀数千年,其中的蕴藏量之丰富,超乎想象。我们在传统的中国教育,和具有现代教育气息的世界教育之间,寻找着那个完美的契合点。

篇4:行走在孤独的秋天

于是全家总动员,开始了无休无止的剥玉米粒的浩大工程。有钱人家里会买一个剥玉米的小机器,据说将玉米棒扔进去,就会自动剥下玉米粒。可父母只是聊起时会羡慕一下。每天吃完晚饭,母亲都会将一个大盆放在屋子里,然后,一家人围着大盆子开始埋头剥玉米粒,房间里只剩下噼里啪啦玉米粒打在盆上的声音。没有电视、收音机,也没有节目,唯一的娱乐,大概就是一家人天南海北地闲扯。

我知道一斤玉米值多少钱,也知道一斤玉米能换多少油条或馒头,可我无法像父亲要求的,准确快速地算出五十麻袋玉米能换多少件衣服或多少斤大饼。我像任何伟大的数学家那样,支着下巴,紧皱了眉头,苦思冥想。但我不是天才,不能立马算出正确的结果,那些奇怪的数字总离我很远。我不明白父亲噼里啪啦剥着玉米粒的时候,怎么就对玉米换油条的事情那么有兴趣?难道他从小没吃够油条,才加倍地将这种欲望放置在数学一塌糊涂的我身上,认为我能给他慰藉?母亲没有文化,却也一起考我。她不钟情于吃,所以她的考题永远关乎针头线脑。比如,一斤黄豆能买多少尺粗布?一尺粗布能做几个书包?还有十个鸡蛋值多少钱?如果换线箍,能换几个?

我觉得那时,父母一定把我当成了全知全能的神,恨不得将肚子里所有对生活的热望,都通过我的嘴得以实现。如果我回答得准确,他们会满意地丢给我一个玉米棒,让我离开纸笔,继续干活。偶尔还会由此扯开话题,谈及针线的价格或粗布的质量。但大部分时候,我没有这样的好运,我总是会被父亲的一声大喝吓得魂飞魄散。父亲还会派姐姐来监督我,让我继续算那永远不跟我亲密的结果。我坐在那里,可怜巴巴地求助姐姐快将那个要命的结果告诉我吧。如果她能帮我一把,我将来一定给她买几斤油条吃。不,哪怕一屋子的、一天井的油条也可以。

每次我饿得眼冒金星时,吃完了饭的父母才会想起我,一声恨铁不成钢的抱怨,终于将我解放出牢笼。那时,我总希望秋天快点结束,等冬天来了,玉米都剥完卖掉换成钱了,或变成了玉米面,做成了玉米粥,父母便也不会不停地给我出算术题了。

可秋天太长了,除了玉米,还有大豆、棉花、地瓜、芝麻。地里总有收不完的庄稼,我也有千百个理由,被因为收割而疲惫不堪的父母苛责。我永远都是孤独、长不大的那个小孩,行走在秋天的田垄,捡拾着棉花、稻谷,啃咬着一丝微甜的地瓜,想着什么时候秋收能够结束,大雪覆盖了整个田野,一切都寂静下来。而劳累的父母,也终于有大把的時间,可以睡下。

篇5:行走在突如其来的秋天里作文

1、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炎热的夏季已经悄然远逝,大自然的脚步已经迈进了秋天的大门,在你的印象中,秋天是什么样子的,用一个成语来说一下。

2、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秋天的美丽。(放幻灯片)

3、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也是容易引起愁思的季节,古代诗人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南宋诗人叶绍翁在一个秋天的夜晚,独自一人在外,触景生情,写下了一首《夜书所见》——板书。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学习古诗。

1、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放幻灯片)

2、一读准确。

(1)、师范读。

(2)、抽生读,正音:“挑”读三声。

(3)、小组内互读,要读准确。

3、二读入情。

(1)、读得入情,就得理解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 (2)、根据老师给出的注释,来理解一下,作者动了什么情?

客情:在外旅客思念家乡的感情。

秋风落叶,凋零之感,作者郁闷忧伤,思念起了自己的家乡。

(3)、看着注释,自己把诗句的意思说一下。(组内交流)

(4)、抽生回答。

(5)、理解后两句的意思,看着诗句,你都看到了什么?(儿童、篱笆)。重点解释促织——蟋蟀。

(6)、看着注释解释后两句的意思。(先组内交流,再展示回答)

4、三读背诵。

刚才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让我们来试着背诵。

三、链接

秋韵里,诗人感怀秋意,写下了多少离愁的赞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

篇6:行走在温暖的相册里作文

豆大的雨珠砸在屋檐上,发出沉闷滴嗒声,屋外,乌黑的云仿佛把大地吞噬,大片大片的云翻涌聚拢,这时银色的闪电撕裂了黑暗的天空,又一闪而逝,随后响起震耳欲聋的隆隆声。

今天早上因为小事而与妈妈冷战,心情总是沉甸甸的,突然发现一本“苍老”的相册,我翻开了第一页,开始儿时的回忆。

温暖的言语

第一张照片是虚脱而又自豪的我站在天安门门口的照片。这是我二年级与妈妈去北京时的场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腿脚酸痛已不可再走路时向妈妈投去求助的眼神,可怜又无助的我被妈妈无情地拒绝:“坚持一下,你可以的`!”尽管在路上再苦再抱怨,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只因妈妈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鼓励,以致于我在往后的爬山、学习、艺术中坚持下来。荀子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妈妈的拒绝只是想让我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在追梦路上不放弃。母爱是悄悄的,渐行渐远地流露出来的。

温暖的培养

我翻开了第二张照片,这是我在艺术馆照的,这让我想起小学时妈妈对我的艺术文化培养也花费了不少心思。为培养我对艺术的兴趣,妈妈带我来到了艺术馆,踏入艺术馆,扑面而来的冷气,和室外阳光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一下从初夏的热与疲惫中解放出来,一束光射入一幅幅画中,让人从烦躁中转到艺术的世界里。整个艺术馆都是安静的,一进去我就被吸引,我与惟妙惟肖的画像来了一个深入的交流。学习艺术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让忙碌的生活更有情意,而妈妈让我追寻内心的宁静,培养艺术的涵养也只是让我在重复的生活中找到乐趣,在喧闹的城市找到内心的豁达。想到这我已噙着泪水,欲流而止。

温暖的微笑

翻着翻着已到了最后一张照片了,那是在阳光下练琴时的照片:那是一个春寒料峭的清晨,阳光翻过窗棂,跃进房间,在阳光照耀下,一张碎裂的琴谱轻声低诉无尽的愁苦与伤痛,我呆若木鸡地坐在琴凳上,眼神木讷,望着一排黑白琴键,我总想不明,为什么自己苦苦训练,效果却不明显?我终于控制不住,任眼泪盈满眼眶,忽然一只手拉着我走到窗边,我微微抬头,母亲嘴角一抹微笑和鼓励:“最困难的时候就是离成功最近的时候。”虽然普通却如一滴甘露,激起我心沉寂许久的梦给予我前进的勇气。

篇7:行走在你的世界里作文

微雨屋檐门前落,四月风信花意浓。往事如门一重重,烟雨江南帘如梦。貌美绝尘花自愧,鸿鹄心志建筑峰。夜夜月明忆康桥,圈圈柔波情深载。当我走进你的世界,林徽因,我的灵魂仿若被你曾走过的岁月荡涤一番,褪去了旧日模样。

你,有着白莲荷般的娇颜与心地,盛开在天池,是世人们心目中的娉婷;披着神圣的荣光,绚烂着人间四月天。你,打破旧封建残余对女子的野蛮认知,以与新文学共鹤云天的姿势,张扬着自我独立的品格;你,以常青的`风华屹立于不朽的岁月山河,散发着永远迷人的光彩;你,以滴血的脚趾漫过祖国山河的角角落落,在建筑学史上永驻下清丽隽永的思想光辉。你,擦亮了黄河蒙尘的棕眸,让世人领略到“象牙美人”的烂漫魅力。

茫茫人海,相遇不易,又怎忍心轻易道别离。可情来时有意,去时无意,如流水般了无痕迹。聪慧如你,在未满18岁的年纪便懂得淡然隐忍。你像只充满警觉的鸽子,不肯轻易为谁停留,所以一直在飞,仿佛只有蓝天才能拥抱你的梦想。你对距离异常敏感,不愿伤害别人,亦不愿让自己受伤。所以在那段感情未能有更大的破碎时,你毅然回国,刻苦攻学建筑,铺成自己的人生。

回国后,你继续着在培华女子中学的学业,继而和梁思成赴美深造,致力于建筑。你依旧如往日般澄澈美好,就像那些悲伤不曾发生过一样。你用清醒的一颗心,让自己没有错到令世俗眼光无法容忍、不可收拾的地步。

回不去的那一段年锦,你选择将其珍藏于心,只字不提,而将毕生的精力与热情倾注于建筑事业。我国现行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人民大会堂的内装修,都曾有你带领清华大学设计组设计工作的身影。你广博而深厚的中、西学功底,“文艺复兴色彩”般的艺术气质,敏锐而准确的洞察力,为中国建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你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先行者和思想者。

你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金岳霖甚至为了你终身不娶,徐志摩为了你殒命空难,梁思成呵护了你一生,世人们仰慕了你一生。

篇8:行走在突如其来的秋天里作文

一、吟味品读感受语言音韵之优美

正如朱自清在《朗诵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 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意蕴, 同时吟味它们的节奏。”汪曾祺本人也说过“声音美是语言美的很重要因素”, 因此散文要多读, 在读中才能体会到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 体会到语言的无穷魅力。

《葡萄月令》通篇都采用口语叙述的方式, 介绍了一年之中与葡萄的种植、培育、采摘、贮藏等有关的“知识”, 没有华丽的辞藻, 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描写。这时要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去多读, 让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 然后“心通其情、意会其理”。

通过朗读, 引导学生发现, 文中很多句子亲切自然。比如很多句子以第二人称娓娓道来:“下过大雨, 你来看看葡萄园吧, 那叫好看!”“你就把《说文解字》里的玉字偏旁都搬了吧, 那也不够用啊!”“可是你得快来!明天, 对不起, 你全看不到了。”“哦, 下了果子, 就不管了?人总不能这样无情无义吧。”读到这些句子时, 仿佛感到作者正在与老友谈心、交流栽种葡萄的经验。反复吟咏这些语句, 就能品味出文中那温暖至极的人情味。

看似平凡朴实的语言, 但仔细品味却又妙语连珠。所以像这样的文本, 一定要多引导学生反复吟咏, 可以有选择性地范读, 也可以有代表性地反复读, 读出语气、读出趣味、读出作者的情感, 读出语言的真味。

二、涵咏比较揣摩文辞语言之精当

一篇文辞优美的散文, 一经赏析常常会支离破碎, 意境全无, 学生对于文章的语言之美之妙往往“只可意味难以言传”, 或者一旦言传出来就毫无美感可言。这可能与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不强有关, 也与教师的引导不到位有关。对于一篇散文, 教师应该设计多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对语言的增、删、移、换、比较等手段去发现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当, 品味出蕴藏在字里行间的韵味。

比如在赏析《葡萄月令》的语言这一教学环节中, 教师就先作了一个赏析示范:“葡萄粒长了一点了, 一颗一颗, 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按照我们通常习惯的表达方式, 这句话该怎么说?

生:葡萄粒长了一点了, 像一颗一颗绿玻璃料做的硬的纽子。

师:这是常规的表达方式, 可是作者为什么没有这么写呢?

生:文中的句式和标点的使用有强调的作用, 突出了葡萄的特点。

师:有道理。听老师把这两句话放到一起读:“葡萄粒长了一点了, 像一颗一颗绿玻璃料做的硬的纽子。”“葡萄粒长了一点了, 一颗一颗, 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语意有何改变?感情一样吗?

生:感觉作者观察特别仔细, 把葡萄生长过程中每一点小小的变化都捕捉到了, 感觉作者特别关心葡萄似的。还有, 短句读起来更富音韵美。

……

在赏析的过程中, 我们不难发现, 恰当时候、恰到好处地对个别词句进行变化、比较, 就能引导学生发现平淡语言外表下的独特的意蕴。长期这样引导训练, 就能让学生找到品味语言的方法, 提高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

生1:“黑色的土地里, 长出了茵陈蒿。碧绿。”一句中, 句式上巧用倒装, 强调“碧绿”, 黑土地、碧绿茵陈蒿, 几个简短的句子, 勾勒出一幅色彩明丽、富有活力生机的画面, 这也是葡萄出窖的最佳时机。如果这样表述“黑色的土地里长出了碧绿的茵陈蒿。”就过于平常了, 少了一点韵味。

生2:“树醒了”“树枝软了”“树绿了”, “醒”用拟人的手法, 把树写活了;“软”写得很形象, 也很富动感;“绿”写得富变化感、色彩美。几个词为我们勾勒了一副春回大地的流动变化的画面。而且句子简短, 读起来朗朗上口, 富音韵美。如果用长句就达不到这种效果。

汪曾祺说过:“语言像树, 树干树叶, 枝液流转, 一枝摇, 百枝摇, 它是‘活’的。”“文章的语言看上去平平常常、普普通通, 但词与词、句与句之间有如‘老翁携带幼孙, 顾盼有情, 痛痒相关’。”因此,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涵咏、比较、品读、玩味, 琢磨其中的一句话, 一个词, 甚至一个字一个标点, 达到“窥一斑以见全豹”的效果。只有这样, 文本才会逐渐变得饱满立体起来, 语文课堂才会逐渐变得充实而有味。

三、咀嚼玩味品味文章情韵之悠长

言是思想的载体, 读者只有透彻地了解了语言文字所具有的意义和情味, 才能感知作品的艺术形象, 领悟作家的思想感情。要想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 还得品其语言想见其为人,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文艺鉴赏还得从语言、文字的透彻了解入手”。

《葡萄月令》是一篇状物散文, 它描写的首先是物, 但其次又不是物, 因为字里行中融入太多只属于作者个人的独特的审美感受, 因此它写的可能还是“人”。正如徐卓人在《永远的汪曾祺》一文中这样写道:“把葡萄这颗小小的生命一月月写来, 竟然写出了一个生命的宁馨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就得引导学生回归文本, 咀嚼文字, 玩味语言, 带领学生沉入到言语的世界中, 从文字到文学到文化, 让学生体会到文本的人文美和汉语的独特魅力,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的韵味。

在《葡萄月令》教学过程中, 笔者就设计了“一粒沙里见世界, 半瓣花上说人情”环节, 让学生通过品析语言, 咀嚼词语去看描摹文字背后的那个“人”。而学生在品读中发现, 文章无论是写葡萄的生长还是劳作的现场, 作者都是一边儿描摹着, 一边儿在欣赏着, 带着浓厚的兴味。特别是有这么几个场面描写“不大一会, 小叶就变了颜色, 叶边发红;——又不大一会, 绿了。”“葡萄粒长了一点了, 一颗一颗, 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浇过了水, 你再回来看看吧:梢头切断过的破口, 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若不是用了善于鉴赏的一双眼睛和一对耳朵去看去听, 岂能细致微妙地捕捉?

总而言之, 散文教学离不开品读语言, 在玩味语言的过程中, 我们不仅发现语言文字之美、作者写作技巧之精, 还能体悟到字里行间蕴含的那份至真至美之情。不管语文教学多么需要“人文”, 语言始终是走进文本深处的最重要的“抓手”, 忽视语言的语文教学, 就不是成功的语文教学。

摘要:散文教学离不开品读语言, 教学过程中可以以语言为抓手,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声情并茂地朗读, 揣摩咀嚼玩味, 沉入到语言的世界里, 从音韵到词韵到情韵, 从文字到文学到文化, 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独特的魅力和文本蕴含的丰厚的人情韵味, 从而让语文课堂语文味十足。

关键词:散文,语言,品味

参考文献

[1]汪曾祺.汪曾祺文论[M].江苏文艺.1994.

篇9:秋天,行走在美丽的深处

这是一次早有预约的远行,我们把出发时的天空想得阳光灿烂。但是在出发时,一场绵长的细雨却不期而至,点点滴滴都落在了我的心里。这是一次漫长而孤独的等待,我们把美丽搭在远行的方向。

雨还在漫天飘洒,我们仍在雨雾中穿行。从城市出发,远行的速度把我带入了对远方的无限向往,生活的噪音已从我们的背后消失。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和祥和的村庄又重新叩动了我的记忆。车在慢慢地行驶,那些被雨雾笼着的大山在晃动中渐渐离去。雾越来越大,越来越厚,我们在大山之间渐渐地被覆盖。只有慢慢地去猜测眼前的方向和远行的距离。车慢慢地前行,慢慢地向远方靠近,慢慢地进入美丽的深处。

我们要到的是一个距离县城较远的地方,一个边远的高原小镇——中寨乡。在我的记忆里,它是一个很美的去处。车慢慢地在山路上爬行,让我渐渐地有了些睡意。生活的路总是这样曲曲弯弯的,当你要进入一种绝境或无路可走的时候,又会让你柳暗花明。

车很快就到了麻阳河,一条河的歌唱让我从疲惫中惊醒。当我把头再次举向天空的时候,那些鹅毛般的雨丝却在山顶被抛成了薄薄的云雾,袅袅娜娜地缠绕在麻阳河的上空。麻阳河就象一位绝代的美女羞羞答答地从大山里走了出来。当我看到如此温柔的河水在青山之间流动,在缝隙间歌唱,在坎坷之间倾泻,我真的为她这一个生命的流程而真诚感动。

这条河,已经是我记忆中的故乡了。小的时候,在这条河的上游我曾经把生活的一部分裸露在河床上,打发了许多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长大了,我是顺着这条河走出来的,但我生活的脚印依然在这一条河上漂流。记忆有时是很痛苦的,当我把所有童年的快乐放在现实的生活中,这种生活的落差让我时时怀念我的过去。一条河带给我的幸福,在我生命的流程里却只是一个短暂的停留。

车沿着麻阳河向前行驶,沿着河流的声音和前进的方向。我们是从悬岩的中间穿过去的,我很佩服工人们在这绝壁上凿下这一条生活的道路!这条路的最初选择是在一个没有陡壁和悬岩的地方,并不想通过这里。当时为了考虑更多的生活因素(在这一条河的沿岸,有许多村庄,他们祖祖辈辈艰难地在这些悬崖上爬行)。也许生活的路本身就不是平坦的,只要这条路能够真正抵达幸福,它才会是我们最终的选择。修这条路的时候,工人们把生命抛在悬崖上,用力量写下了一行血与泪的抒情诗。

在这条路上,有许多外来的游客在内心深处会不停地颤抖,但绝不是跌人深渊的那种害怕,而是怀着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一种崇敬,在这条路上,我是无数次地走过,但每一次都会在灵魂里激起一种壮美。

我们已经到了锯齿山的脚下,车又开始螺旋似地上升。举目仰望,山上盘着的白云像盛开的朵朵山茶花。雨还在继续下着,尘雾般地笼罩着整个狭小的高原。通往高原的路,就象通往天堂。一瞬间,高原上一个美丽的小镇就飘落在山顶。乳白色的雾轻轻地流泻,山坡上飘着淡淡的花香。

这是高原上的一个美丽小镇,错落有致的楼房在宽阔的街道上成一字形的排开。街道整洁,那些葱茏的行道树站在道旁,散乱的野花释放出扑鼻的清香。在小镇的周围,郁郁葱葱的松树向四周延伸,锯齿山四十八堡就在这个小镇的后方,那一片绿,那一种在高原上不屈的挺立,确实让我肃然并感动。

在这个小镇上,我们的手被握住了。那些来自高原雨雾中的清冷,已被中寨人以满腔的热情驱散。站在高原上,在我们周围飘着的是洁白的云朵和淡淡的花香。高原的美丽和宁静让我内心曾经那种旷世的孤独已零落成碎片。

雨还在下,中寨已是我们此行的最后站台,与中寨人的热情拥抱让我的内心已经属于了这里的生活。我很喜欢这里的空气,喜欢这里浓浓的热情,喜欢这里每一张甜甜的笑脸。

在这个小镇上,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属于高原的夜晚,灯亮了,每一颗灯都好象挂在了天上,也好象挂在了我的心里。酒碗在桌子上摆开,酒香慢慢地飘逸。那些带着泥土清香的野菜笑呤呤地躺在盘子里,羊肉的香味弥漫开来。我们举起沉甸甸的土碗,友谊与笑容在每一个唇边盛开。

这是一个幸福的夜晚,频频的碰杯让我忘记了一切,忘记了这是在另一个并不熟悉的地方,忘记了曾经在一个相似的地方熬过的无奈与孤独。

在酒酣之余,有一个老师很平静地告诉我:她很喜欢这个地方,在她的眼神里,我读到了一个人在孤独的深处呈现出来的善良和对生活的一份热爱,她是一个漂亮的城市姑娘。在这个小镇上,她没有去抱怨生活,没有放弃自己的事业,而是在这个高原上很执著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她的表情很温暖也很幸福,我看得出来,在她的脸上曾经已飘落着一些忧郁,但在岁月里被内心的那份坚定已轻轻抹去。面对生活的一切,她很从容也很坦然。

在这样一个相似的地方,我也曾经生活过,但绝对没有这里特有的生活气息。一天的日子总是被孤独包围,生活里没有几绺灿烂的阳光,一天无精打采地打发着灰暗的日子。生命的激情和对爱情的渴望已经在岁月里所剩无几。那个时候,无限的孤独让我的意志彻底崩溃,总是想在一个恰当的时候去一个恰当的地方。

我很佩服她,一个柔弱的女性,为了人生的理想,剔除了世俗的浮华和内心的渴望,把青春寄托在这个高原,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对生活的信心。我多么希望再有一次机会对人生做最后的坚守!

在我的心里,她应该是这个小镇上最美的花朵了,朴实的幽香在高原渐渐飘远……

夜已很静,飘动的歌声栖息在疲惫的枝头。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我只听到高原的雨声打碎沉闷的梦乡。

雨还在下,没有准备停下来,好象要把风中那些优美的弧线托向明天。在冰凉的雨水里,小镇也是今夜无眠。

难忘的夜晚,冥冥之中已是高原的早晨了,小镇从沉睡中醒来。我站在高原的小镇上,那些乳白色的晨雾轻轻地落在山脚,。一会儿把小镇包围,一会儿又慢慢地散开,小镇就如天堂一般飘在晨雾里。渐渐地远方有一种朦胧的光线穿越而来,那些晨雾一会儿就变得五彩斑阑,整个小镇就被罩在一种美丽的光环之中。真是此境只应天上有,人间难道几回见。

我沿着小镇的街道穿行,沿着那条坚硬的石板路,沿着晨雾缓缓升起的地方,来到一丛丛石梯前面,这是小镇最具魅力的风景。抬头望去,一级级石阶无限延伸,一直伸到白云深处。我想这里应该就是可以通往天堂最美的路,那些五彩斑阑的云彩在上面盘旋着,古老的松树若隐若现,真是一处人间仙境。

我在想象这样一个地方为何不去构筑一个美丽的家园?悠闲的去处!生活本身就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创造属于我们的幸福。

雨还在继续,也许这是日子在一个季节里的忧郁。

我们就要离开这个小镇,在我的心灵里确实有一些难以割舍的地方,但是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出发,从哪里来,我们还得回到哪里去。

责任编校:周家琴

篇10:行走在秋天初中生作文

艺术家说,秋是他们灵魂的源泉;文人说,秋天是他们灵感的导师;而农民,粗着嗓子大声喊,秋天是他们的自豪。

我没有艺术家的独特;没有文人的典雅;更谈不上乡民的朴实。但秋的确是迷人,不容置疑。

一阵秋雨,下得急促,那天空,猛地哭丧起脸来。人们只称春雨贵如油,然而我倒觉得,秋雨赛白银。秋雨像是对大地的洗礼;像是对植物的安慰。在夏天悄然离去时,洗礼它们伤痕累累的躯体,秋风习习,等待着勤劳的农民用粗糙的大手,来歌颂黄金之季最唯美的礼品。这秋雨,也是媒娘了。

秋天,农民们自然是欣赏的。背上不知装过几代瓜果的背篓,欢欢喜喜下田去了。带回他们辛勤爱护了几月的`回报,相互比较大小、颜色的艳烈和数量的多少。宛如三岁孩童儿,爬在地上打画片、打弹珠获胜,凯旋而归。

现在已不太见这种童画般平常似水的梦幻了,它只是深深地印在我淡淡的回忆之中。

记得年幼时,偶尔几年秋天,随着外婆去农房远处的后山边看菊花。漫山遍野的菊花引不起我的偏爱,却唯独记住了一片金灿灿的稻田;一片已枯萎给大地铺上黄毯的芦苇;一泓不知是泉还是小池的水潭。倚着自行车在悠悠钓鱼的人,在秋天晚霞的映衬下,眼睛也变得金黄了。稻田在风中翻滚、飞腾。突然回过神来,一声惊喜的叫喊,哦!又是一条肥鱼上钩哩!不标准的乡间土话倒被他们念出了别样的情致。

我行走在铺满芦苇的田间小道上,手中握着把小镰刀,东砍一刀、西砍一刀。头顶上一望无垠的蓝天,似乎总有一弯弧线与稻田融合在一起,蓝得澄澄;金得绚丽,有股“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情感。突突突,一台收割机从稻田的另一头驶过来,金黄色的谷子从收割机的方方正正黑洞里哗哗流出,被灌进白色的蛇皮袋。男人们边笑边扛起袋子走向远方蜿蜒的小道。

正当秋时,我们走出城市……

灵感的导师;而农民,粗着嗓子大声喊,秋天是他们的自豪。

我没有艺术家的独特;没有文人的典雅;更谈不上乡民的朴实。但秋的确是迷人,不容置疑。

一阵秋雨,下得急促,那天空,猛地哭丧起脸来。人们只称春雨贵如油,然而我倒觉得,秋雨赛白银。秋雨像是对大地的洗礼;像是对植物的安慰。在夏天悄然离去时,洗礼它们伤痕累累的躯体,秋风习习,等待着勤劳的农民用粗糙的大手,来歌颂黄金之季最唯美的礼品。这秋雨,也是媒娘了。

秋天,农民们自然是欣赏的。背上不知装过几代瓜果的背篓,欢欢喜喜下田去了。带回他们辛勤爱护了几月的回报,相互比较大小、颜色的艳烈和数量的多少。宛如三岁孩童儿,爬在地上打画片、打弹珠获胜,凯旋而归。

现在已不太见这种童画般平常似水的梦幻了,它只是深深地印在我淡淡的回忆之中。

记得年幼时,偶尔几年秋天,随着外婆去农房远处的后山边看菊花。漫山遍野的菊花引不起我的偏爱,却唯独记住了一片金灿灿的稻田;一片已枯萎给大地铺上黄毯的芦苇;一泓不知是泉还是小池的水潭。倚着自行车在悠悠钓鱼的人,在秋天晚霞的映衬下,眼睛也变得金黄了。稻田在风中翻滚、飞腾。突然回过神来,一声惊喜的叫喊,哦!又是一条肥鱼上钩哩!不标准的乡间土话倒被他们念出了别样的情致。

我行走在铺满芦苇的田间小道上,手中握着把小镰刀,东砍一刀、西砍一刀。头顶上一望无垠的蓝天,似乎总有一弯弧线与稻田融合在一起,蓝得澄澄;金得绚丽,有股“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情感。突突突,一台收割机从稻田的另一头驶过来,金黄色的谷子从收割机的方方正正黑洞里哗哗流出,被灌进白色的蛇皮袋。男人们边笑边扛起袋子走向远方蜿蜒的小道。

篇11:行走在春天里作文

当然春天里的时令野菜不止白蒿这一种。除此之外,蒲公英也是属于药食同源的植物,是春天人们餐桌上不可多得的佳肴。鲜嫩的蒲公英,择好洗净用清水焯后凉拌味道极佳,而阴干后的蒲公英则可以直接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

有道是“民以食为天”,受美味食材的诱惑,也因为春天那种朝气和喜悦的吸引,我们一群志同道合的文友们趁着一个晴好的周日,相约到乡间去踏青。

春天里,粉白的杏花,金黄的油菜花,粉的可爱,黄的迷人。一路上的好景致,让人心情愉悦。我们在路边的一片杏花林外停下,走进园子近距离地欣赏花儿们的芳姿。尽管远看起来似乎有些衰败的迹象,但仍然可以看到满园杏花的娇美之态。树不高,但长势也还算繁盛,当我们从树下走过的时候,虽然已经很小心了,但还是会有些花瓣在我们的手轻轻触碰枝条的时候悠悠飘落,只顾着赏景了,不知什么时候,在我们不经意间花瓣竟调皮地掉落在头发上,悄悄装扮着醉在其中的赏花人。人在花丛中,谈笑着,陶醉着,旁边有人不失时机地举起手机,啪嚓啪嚓连拍下这一人花相映的场景,阵阵欢笑声在园子里回荡,好一幅美丽的游春图景!不但爱花尤其爱和花合影的姐姐,一出门来就像个孩子一样雀跃,欢喜地找到了一个可以坐的枝桠,在鲜花的簇拥下,笑容灿烂。好几个手机、相机同时对准了她,记录下这张灿烂的笑脸。有微风吹过,纷纷落下的花瓣,飘成了淡粉色的杏花雨。

有人钟情于拍照,也有人醉心于挖野菜。呵呵,咱们可是有备而来,而且装备倒挺齐全,精致玲珑的小铲子、小锄头随身携带,小塑料袋儿,甚至用来装酒的纸质手提袋都成了收集野菜的`好物件儿。

哇,低下头,意外的收获还真不少,除了地表一棵棵大大方方生长着,头顶上开着黄色圆盘状小花的蒲公英,和三五成群儿结伴生长着的白蒿,我们在园子里的果树下面,在园子边的土埝上,竟发现了那些在大块儿的平地里比较少见的小蒜。这些深藏不露的小蒜,一棵棵,一丛丛,静静地生长着。细细的叶子下面,一堆儿堆儿不太规则的小蒜头儿在新鲜的泥土中透着亮白,若是洗去包裹在外层上的泥土,则颗颗晶莹,闪着透明的光泽,犹如珍珠一般美丽。有民谚云:“二月小蒜,香死老汉。”抓上一把鲜嫩的小蒜,配上辣子,和豆糁一块爆炒,别提有多香啦!也有人用鸡蛋搭配着同炒,吃起来也别有一番滋味,同样令人回味无穷。

继续前行,我们在一块开满油菜花的田边停下,纷纷争相用这一个天然的美丽背景拍照留念。或蹲着,或站着,或独立,或相互挽着臂膀,两边的人将外侧的腿高高翘起,摆出个想要一起飞翔的POSE,喜感十足。要不就是张开双臂,手掌向上朝两边高高举起,做出拥抱春天的姿势,令人陶醉不已。

大自然是美丽的,舒展的,和谐的,喜悦的,也是宽容的。

而我们智慧的先祖,教会我们用身边随处可见,极其普通的花花草草,滋养着纳五谷生精华的平凡生命,又用这些珍贵的花花草草,医治百病维护健康。不可谓不神奇吧!然而更神奇的是,大自然那种默默生长的精神,让我们的人生更为厚重和丰富。所谓“厚德载物”,那种大气,无私,包容,那种博大的胸襟,常会令人惭愧和汗颜。它给予了世界最好的东西,却从不计较回报。这不仅让我想起了一句网络流行语:“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走过了一程又一程,一段又一段。所幸的是,每每回头,总有说不完的回味,香甜在你我的心头。那种温暖,那种情谊,那种如春花般明媚灿烂,如春草般清淡幽香的浪漫,静静地陪伴我们携手同行的人生旅程。不管,你有着怎样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人生。

篇12:行走在歌声里作文

奶奶有一副嘹亮的.好嗓子,也十分喜欢唱歌。

小时候奶奶总骑电瓶车带我去遥远的老家田地里干活,唱歌便成了遥远路途上的休闲。我总是紧紧抓住奶奶的衣角,将瘦小的身子贴在奶奶宽阔的后背上,一边用稚嫩的童声唱着“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奶奶也和着唱“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听着奶奶后背传出的奇妙声音,我笑了。奶奶听到我的笑声,也笑了。

再次去老家田地里,已是多年以后了,我已脱离了童年的幼稚,出落成了一个大姑娘。

坐在那熟悉的小车上,狭小的座位已经有些拥挤。听着迅疾的风声,看着相识的景色,我似乎又回到了从前,聆听燕子的呓语,凝视花朵的回眸。

我咂吧了几下被风吹得干裂的嘴唇,说道:“奶奶,我渴了。”

车子渐渐减速,停在一丛茂盛的花草旁,奶奶微侧着身子,笨拙地搁下粗壮的大腿,我也跟着跳下车子。奶奶在她随身的大包里翻找着。不知怎的,她的眼底竟浮现出一丝茫然。时间一分一秒地推移,她仍然抿着嘴唇翻找着,眉头蹙得紧紧的,只听她不停地念叨着:“咦,水杯哪去了?我记得带了的呀。”

细密的汗珠从奶奶的额头上渗出,我抢过包:“我来找。”哪知我一眼就瞥到了水杯。“找到了!”我惊呼。再看向奶奶,她的脸上透着讪讪的微笑,眼底里却是些许的复杂……

喝了水,我们又上路了。冷不丁的,奶奶的声音响起:“奕奕啊,我……老了吧?连个水杯都找不到。”我心里一怔,看向后视镜里那张苍老的脸。先前那双复杂的眼神,又在我眼前浮现,只觉得心里抽痛起来,透过那双看透时光的眼睛,我仿佛看到了幼时的那个瘦小的身影,冥冥之中,似乎有一首歌谣在耳边响起。

原来,在奶奶的眼里,我一直是一个需要被照顾的小女孩啊!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我哼唱起来。

“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奶奶也唱了起来,用那依旧嘹亮的嗓音。

篇13:行走在突如其来的秋天里作文

关键词:单向度的人,批判,意识形态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社会》批判发达的工业社会里, 批评意识已消失殆尽, 统治已经成为全面的, 个人已经丧失了合理地批判社会现实的能力。现在社会制度满足了大量的人类需求, 如扩大了人对自然的统治, 围海造地、砍伐树木等。在这种环境下, 社会的政治需要成了个人的需要和渴望, 这些需要的满足推进了商业和公共福利, 而使每个人可以合理地、批判地考虑自己需求的双向度的社会逐渐的消失, 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第二向度”——否定性和批判性原则,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在科学、艺术、哲学、日常思维、政治体制、经济等各方面都是单向度的社会。在这新的控制形势下, 其主要特征不在于是否实施恐怖和暴力统治, 而主要表现在是否允许对立、对立意见和对立向度的存在, 逐渐地成为一个没有对抗阶级、没有否定力量、没有反对声音的“单面社会”, 看似是一个可以带给人们舒适、平稳、合理而又民主的社会, 实则是一个充斥了舒适与集权的虚假和谐的“病态社会”。

在这个“病态的社会”中, 技术合理性逐渐成为更好的统治的巨大载体, 以富裕和自由为伪装的统治便扩展到一切私人的和公共的生活领域, 导致不同阶层的人逐渐同化。在新的控制形式下导致了政治领域和言论领域的封闭, 含有道德、美学和思想的高级文化逐渐被现实的、势力的文化所驳倒, 从而带领人们陷入一种新的、异化的生存方式之中, 让人在心甘情愿地享受物化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被异化, 从而丧失了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 成为“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是最早认识到了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重要性之一的人, 他一方面肯定了马克思把“人的自由的活动即劳动作为人的本质”的思想, 将异化劳动作为劳动的对立概念。劳动本是人们所从事而为自身的发展所服务的, 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劳动只是人们为了获得最基础的生活而从事的一种“外在的劳动”, 从而导致劳动者不能支配自己的劳动之外, 反之被自己所劳动出来的产品所支配和奴役。在单向度的社会中, 虚假的需要取代了真实的需要, 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 使艰辛、侵略、痛苦和非正义永恒化的需要……现行大多数需要, 诸如休息、娱乐、按广告宣传来处世和消费、接受和恨别人之所爱和所恨。

马尔库塞和马克思都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劳动者和劳动都是异化的, 社会也是异化的, 人不能够追求自身真正的兴趣爱好之余反而被最基础的生存所抑制, 人们为了得到基本的生活而不断地劳动, 劳动出来的产品又恰恰是统治他们的工具。然而现今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 政治的一体化让传统的两大敌对阶级联合起来, 新的工人阶级成为了受惠者。在《邓小平文选》的第154页, “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一切要求社会进步的政治力量也在努力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 努力为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不公道、不合理现象直至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而斗争。我们要向人民特别是青年介绍资本主义国家中进步和有益的东西, 批判资本主义国家中反动和腐朽的东西”, 即资本主义社会有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和福利政策、高效的生产和节能、不断改进的教育体系等令我们所赞扬和向往, 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者不断地将现实不足和有效的理论知识相结合, 改进其不足之处, 资本主义社会将呈现出一幅繁荣之景象。

篇14:在文字的自性里行走

如果不怕粗俗,拿狗来比喻作家的写作,其实并无不当。每个作家都在文字的流浪里寻找写作之根,寻找精神的返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描绘过这种追寻,他说:“你如果静静地、久久地倾听,对流浪的眷念也显示出它的核心和含义,它不是从表面上看去那样,是一种要逃离痛苦的愿望。它是对家乡的思念,对母亲、对新的生活的思念。它领你回家。每条道路都是回家的路,每一步都是诞生,每一步都是死亡,每一坟墓都是母亲。”在某种属于自己的熟悉的气味里,作家的精神得到诗意的栖居。一个成熟的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对不同题材、主题的表现,都会渗透出独特的气息。艺术审美里有一个说法,“视不如触,触不如味”。当我们只是用视觉在看某物时,感受到的远不如用手去抚触时来得强烈,而用手抚触时的感受又远远不如全身心投入去体味物的本在的、整体的气质时所领略到的深刻。阅读一个文本,最根本的办法不是作抽象的思想分析,也不是呆板、机械的写作学上的分析,首先要把握的是作者的精神气质如何通过文字表现出来,或者反过来说,文字直接显现出来的作者写作时幽微的思想、情感的气味。

问题是,气味最直感,却又最难去描述、把握,如何才能领略文本之味,并由此“味”而触摸到作者思想情感的脉动呢?

一、在差异里学会分辨不同的文字之“味”

一个人最熟悉永远是自己,我们走入书店,喜欢这本书而不是那本书,其实正是自己与作者气味上的相投,这时书本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思想趣味及审美倾向。可是这只是一种直觉的喜欢,如果未经过辨析,它依然是含糊的,是非自觉的,读者要不断地研究自己,以自己为坐标,尝试多元化的阅读,才能最终确认自己的审美趣味,并发现这种趣味的优劣。

读大学时,读到钱钟书的《围城》,非常喜欢钱式比喻,鞭挞现实,入木三分,淋漓恣肆,实在痛快。比如,在船上初次介绍鲍小姐时,描写她“只穿绯霞色的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漏空白色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而那些男生看得心头起火,口角流水,背着鲍小姐说笑个不停。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些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纠正为局部的真理。”那时会把类似的比喻抄下来,讲述给别人听,觉得真是痛快淋漓。相比之下,韩寒的《九重门》应该是向钱钟书致敬的作品,刻薄也学得不错,多了调侃,而如果从广度上说,对社会的批评深度则不够,钱氏触及则是整个时代中知识分子众生态。后来读张爱玲,比喻也用得好。比如大家熟知的“红玫瑰”“白玫瑰”的比喻:“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细细品味,慢慢发现张爱玲的比喻实在是好多了,不仅有钱氏的具体形象,更有两性关系的精辟见解,显然境界上要开阔得多。钱氏的比喻很有力量,很刻薄,过眼不望是因为够毒,深究则浅薄,张氏则更悠远,更值得品味,像好的香水或好的茶一样,耐闻,耐泡,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一种气味能飘得远,又能怡人,则是好味道。为什么我说钱氏的比喻不如张爱玲,根本的原因即在于此。张爱玲怎样刻薄毒辣里都有仁慈在,钱钟书则高高在上,慈悲不够。三个人的比喻一比较,高下立分。着迷于这样有力量的比喻很多年,后来读到冰心的一个比喻:“雨后的青山,像泪洗过的良心。”清新,静穆,柔软,意境宏远而又切近,细读数遍,觉得自己的灵魂像得到了洗礼。

对自己喜欢的比喻的不同感悟,使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思想趣味,在钱钟书那里,我看到自己对精巧的思维的喜爱,但同时也看到自己气质中的粗野、刻薄,在张爱玲那里则体会到深刻和仁慈,在冰心那里则看到单纯。通过这种差异性的辨析,慢慢地确立了自己的审美趣味,也逐渐形成自己的散文风格。在语文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寻“味”,首先要通过多元的阅读,让学生认识各种文字的不同的“味”,培养出非常精致的嗅觉,也只有通过这种多元参照,学生才能慢慢认识到自己生命里的特殊气质,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味。

二、在文字的自性中寻“味”

寻味,即是寻找最本源的东西。其最本源的东西,往往是一个调子,一种氤氲,是思想的咏叹调,它在阅读中首先被我们直觉为一种情感。要明晰地理解这种情感,就要返归文本,在文字中去感受,体会文字自性所透露出的秘密。在《故都的秋》里,我们随时可以感受到北平之秋的“清,静,悲凉”,可是北平之秋为什么在作者的心里是这样的感觉呢?作者“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为什么这么急迫呢?作者说“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十余年未逢故都之秋,为什么单赶这一刻?这些疑问,在一遍遍的品味中会慢慢获得解答。阅读此文,我们总能感受到作者的叹惋,他所描写的北平秋景,总透着某种哀逝之美,非常短暂,也蓄结着某种悲愁。“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清寂寥落;“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落寞;秋蝉的鸣叫,是“衰落的残声”;桥头树底话秋凉,“一层秋雨一层凉”,“层”字平平仄仄起来,念错的歧韵,好是好,可总有哀挽伤悼的意味。而写到佳日胜果,如果我们足够敏感,就能读到这种极其浓重的伤悼之情了。“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这是一句极具意味的话。作者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舍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北国的秋怎么就留不住呢?如果我们联系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间——1934年8月,文章所流露出的伤悼之味就一点不难理解了。1934年4月17日,日本发表侵华宣言《天羽宣言》,加紧侵华步伐。1936年5月27日,郁达夫又写了《北平的四季》,结尾这样写首道:“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伤悼之情,直书不隐。

读《故都的秋》,在文字所流露出的哀惋气息里寻找所附着的情感,才能理解作者最深沉的情思。

再举一个例子。读《论语》时,很多同学感觉各个章节的语录较为零乱,这其实就是一种直觉,应该说基本是准确的,林语堂就曾说过“《论语》这书编得太坏”,因此,读下来对孔子思想的整体把握就很不容易清晰。《论语》和孔子思想的秘密在哪里呢?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想象了马可波罗与忽必烈汗的对话。这段对话大有深意。

马可·波罗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描述一座桥。

“可是,支撑桥梁的石头是哪一块呢?”忽必烈汗问。

“整座桥梁不是由这块或者那块石头,”马可答道,“而是由石块形成的桥拱支撑的。”

忽必烈汗默默地沉思了一阵,然后又问:“你为什么总是跟我讲石头?对我来说,只有桥拱最重要。”

波罗回答:“没有石头,就不会有桥拱了。”

这段对话里隐藏着思维的两方向的互动:细节的——整体的、本源的——结构的,这两者之间的互动。思想更多的是蕴含在结构里的,而不仅仅是在只言片语中,拂去语言所蒙上的历史的尘埃,回溯到材料本身,去寻求它们在整体结构中的位置,或许我们能领会到整座“拱桥”的精神及其存在的秘密。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一个无解的永远在行进着的问题,凡所确定,即是应该抛弃的,否则它则违于生命的本义;我们能够确定无疑的只是物质的世界,对于精神来说,最核心也最值得我们永远追求的,永远是我们无法碰触的沉默的中心。印度哲学家克利斯那穆尔提说:“任何终极问题——实在、真理、梵、生命奥秘、生存、人性、上帝——肯定不为那些理解者所理解。”孔子所沉默的东西,或许正是他本在中最核心的东西,只有尽可能地理解孔子所沉默的东西,我们才可能去靠近孔子的思想本身。可是,如何才能触及这个结构性的核心呢?孔子对什么东西表示了他的沉默呢?整部《论语》,莫过于一句话:“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柴静在《看见》里说,“逻辑自会把结构的链条只只咬合”,我必须将自己最不可理解处与孔子最深沉的沉默联结在一起,相互照亮,我的生命结构与孔子的生命结构要得以浑一,或许才能寻找到共同的思想气息。按照卡尔维诺的提示,整座桥梁的组成材料是一块块的石头,通过研究石头的质地、打磨的角度、重量等等因素,或许我们会慢慢理解桥拱的形成。要寻找基本的结构,就必须必须借助于具体的言语。我们强调对文字自性的理解,要理解“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句的深刻内涵,对“利”、“命”、“仁”就要作深入的分析。以“利”为例:

“利”,甲骨文(禾,庄稼)(刀),镰刀与庄稼之间的两点,表示振落的庄稼籽实。造字本义是,用快刀收割庄稼。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可见孔子正视“利”是人的正当追求,是一种正常的欲望。他主张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反对的是贪小利,也就是出于对名利的渴望而不择手段去追求满足自己的贪欲。他的弟子冉求做季氏家臣,帮季氏收刮民脂民膏,聚敛不义之财,他说:“冉求非我徒,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表现了极端的愤怒。快刀收割庄稼,自然是件好事,可如果面对现实利益也汲汲于求,过于“麻利”,对整个社会来说就不是好事。孔子之所以“罕言利”,是因为他主张“养民、爱民、富民”,太史公说“仓廪实而知礼义,衣食足而知荣辱”,“民富”自然“礼全”,这正是他所提倡的“礼乐”治国。孔子所处身的社会“礼崩乐坏”,从上至下都急于逐利,说到“利”都是“小利”,都是不正义的“利”,因此他很反感。同时,在不健康的社会环境下,即使正面宣讲,也往往会带来更不好的影响。这种现象有一个名词叫“破窗心理”。我们现在看到的病人砸医院,追杀医生,其实正是这样一种现象。孔子“罕言利”,还因为孔子认为要具体地去实践,而不是空谈。基于对“利”的透彻理解,孔子提出了以“仁”为途径,解决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问题,进而表达了他的天命观。只有对 “利”“仁”“命”这些词语作深入的辨析,我们方能触及孔思想核心。

读书寻味,也就是从最本源上把握作家的思想及其文字风格,最终的途径还是要落实到对文字的自性的理解上。古人通过文字来表达对世界的理解,我们通过文字来建立与世界的某种联结,阅读只有建基于文字的直觉与理性分析,才能触及思想与情感的内核。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松柏中学)

篇15:行走在坚强里作文

行走,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一个简单的动作,想来如若没有疾病的话,大概没有人会做不到吧。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会行走,所以才会不重视它,可又有谁会把行走和行走时的跌倒当做一种不一样的财富呢。

人的一生也都在行走,可行走又岂是双腿迈开的走路呢。行走在路上又何尝是那么容易呢。世间千千万万的人都会行走,那么又有谁行走在路上不会有任何的磕磕绊绊呢。一个人的成功也许就取决于你在行走的路上被那石头绊倒的时候你是会嚎啕大哭,然后终止于此,还是会一笑置之,爬起来走完下面的路程。人生之路没有一条是相同的,但都有一个共同点:要坚持。只有坚持才能到达你想到达的地方,如果梦想有捷径的话,那么这条路一定叫坚持。

行走在人生的旅途,道路并不是平坦的阳关大道,它往往是泥泞的,是坑坑洼洼的。当弱小的我们摔倒时,我们将如何去应对?遥望远方,路漫漫,没有尽头,也许你会抱怨,也许你会丧失信心,但是,你决不能放弃,因为没有一条路总是一帆风顺和美妙动人的,你要鼓起勇气,拿出信心,昂首向前进。因为你要相信:从泥泞中走出来的人比从坦途中走出来的.人脚板更结实,意志更坚定!成功的捷径不在远方,就在开拓者的脚下。你知道吗?成功在向你招手,而你则需要向前迈进。人生遇到困难是必然的,而我们战胜它也是必然的。因为时间顺流而下,而生活却是逆水行舟,经过时间的历练,我们会变得坚强,会学着微笑着面对困难。

有些残疾人一直想要站起来却怎么也办不到,但他们却也要坚持着锻炼,希望有一天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行走,他们也是知道行走会跌倒的呀,但他们却也勇于尝试,他们哪怕步履蹒跚着也依然要走着去迎接困难,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放弃呢。

哪怕步履蹒跚却还是一直坚持着站起来,走下去的人。面对生活自然一定是乐观的,积极的。他们不会有杞人忧天的哀叹,反而会微笑着去迎接任何事情,这是一种生活姿态。也许有一天,你真正体会到行走的乐趣时,它却不在了,要知道不只是人在时光中流逝变老,行走也在一天天中流逝,我们要珍惜它。

上一篇:美术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下一篇:2015泰州市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副省级)考前预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