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校园暴力倡议书

2024-08-05

反校园暴力倡议书(精选14篇)

篇1:反校园暴力倡议书

反校园暴力倡议书

校园暴力已经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拒绝校园暴力迫在眉睫。2016年的春天,社会各界向各大中小学、师生、家长发出倡议和呼吁:

1、校园小霸王们,请停止你们的暴力行为!请停止威胁恐吓等语音攻击和拳打脚踢等暴力行为,暴力并不能赢得尊重!校园暴力,害人害己!若想赢得同学们的敬佩,不如从小霸王变成小学霸!

2、漠视校园暴力的同学们,请放下冷漠,用力所能及的力量,保护他人就是保护自己!冷漠围观、消极观望并不能自保:忍气吞声、缩首躲避也不是长久之计。向校园暴力说不,需要智慧和勇气。请对身边的校园暴力受害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施以援助之手。祖国的未来需要你们从小学会担当。

3、还在欺凌其他学生的小霸王,请收起你的巴掌、收回你的谩骂!冷嘲热讽、侮辱人格并不能彰显自己的实力: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任意殴打他人,肆无忌惮的欺凌同学迟早会得到应有的惩罚。若想得到同学们的拥护和信任,就要献出真情、帮助身边的同学

4、校方管理者们,请立即做出行动!长期忽视、掩盖问题并不能解决校园暴力。请加强学校管理,构建校园安全网络,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安全的校园,文明的校风,需要校方有力的监管和行动!

5、与校园暴力息息相关的家长老师们,请不要纵容溺爱!太多校园施暴者都是从家长宠爱中滋生源头。纵容溺爱不是爱,面对校园暴力,也不要错误引导孩子消极自保或以暴制暴。孩子的“有所谓有所不为”,需要你们首当其责。

6、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校园暴力。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尽快推进设立反对校园暴力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依法惩治,让肆意施暴者受到相应的处罚,让身处七零环境的孩子知道他们可以有所求助,有所庇护。

7、建议我国设立“反对校园暴力日”,让全社会时刻警醒,警惕校园暴力隐患,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8每一位在校生同学,请从我做起,鉴定勇敢的向校园暴力说不,用统一的决心,反对校园暴力!

提示:学生间有了矛盾纠纷必须告诉老师,由老师处理。自己采取暴力手段解决的,一律严肃处理。

篇2:反校园暴力倡议书

:反暴力 反欺凌

龙江中心学校

(二)班

李田秀

最近在妈妈的手机上,在电视的新闻里,我常常看到全国各地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发生。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我在妈妈的手机上看到的几则新闻:江西南昌市一女生99秒被扇32记耳光事件;重庆女生因邋遢被5名同学围欧致10级伤残;海东市互助县一名八年级学生陶某某,因不堪同学长期欺凌而在刚过完六一儿童节不久便服毒自杀了。看到这些新闻让正读五年级的我感到非常震惊,也非常愤怒,更让我对今后的初高中生活感到十分恐惧。

校园本是让我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地方,不应该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古人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学之间应当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古人已然了解,与人交善,才能带来进步。而作为未来主人翁的我们,却野蛮的去践踏这种思想,是何等的无奈。

篇3:反校园暴力倡议书

近年来,家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据中国法学会反家庭暴力网络对部分地区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家庭暴力的发生率为34.7%①。2011年9月我国的著名英语口语教育家李某的家庭暴力事件曝光,让家庭暴力事件受到国民的广泛关注。我国早期列入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例的判决出现在2014年的福建仙游县榜头镇梧店村,一名年仅9岁的非婚生男童受其生母长达五年的虐待伤害。各部门对其劝说无效后,当地法院应村委会的申请,判决撤销施暴母亲的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村委会担任监护人。但是这样的事件只是冰山一角,2013年发生的南京女童饿死事件中,两名受害女童的父亲因吸毒服刑,母亲则长期弃孩子于不顾,如果当地民政部门、居委会等能及时帮助女童重新找到合格的监护人,完全可以挽救两条幼小的生命。也正是这起案件,激起了全社会对于监护权问题的关注和反思。《反家庭暴力法》②中明确规定:“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草案同时规定:“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加害人,应当继续负担相应的赡养、扶养、抚养费用。“反家庭暴力法草案明确载入监护权撤销、转移制度,并且强调原监护人必须继续承担相关费用,无疑有利于推进该制度在反家暴实践中的运用。从更深层次的研究反家庭暴力,形成完整的预防、干预和救助的体制,可以更充分地保障人权,这与宪法中关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人性化断论保持高度一致。

二、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

了解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有助于预防家庭暴力的产生,从源头和过程中中断家庭暴力的反复发生,也给已经发生的家庭暴力事件提供完善的救助依据。

(一)认识层面

1. 传统思想在施暴方和受害人的头脑里根深蒂固施暴方和受害人均认为家庭暴力的产生理所当然,受害人一再隐忍,施暴方肆无忌惮,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2. 受害人的维权意识淡薄,不知有法可依或者知道有法可依但不知如何用法,又或者出于软弱,希望通过自己的忍让来换来家庭的和睦,纵容施暴者,结果往往受伤害的是自己。

(二)婚姻家庭的内部原因

夫妻之间的缺乏信任、存在着许多矛盾,最后影响夫妻双方的情绪稳定而产生家庭暴力。

(三)社会原因

1. 社会生存带来的压力让夫妻一方情绪失控而实施暴力。

2. 社会外力对“家事”处于不干涉的态度,别人的家事不便干涉的思想导致了许多悲剧的发生。

3. 缺乏完整的救助体制,受害人逃离家庭以后难以得到应有的救助,不得已的情况下仍然选择回归家庭,继续忍受家庭暴力,让有意识的维权的人求助无门。

(四)经济地位原因

夫妻双一方因失业等因素对另外一方有着严重的经济依赖,形成不平衡的家庭关系,如果双方关系略有不和,无深厚的感情基础,长期持续不平衡的经济地位可能导致出现经济控制等暴力现象。

(五)法律方面的原因

家庭暴力的维权意识还不够,对反家庭暴力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并且对家庭暴力的规制仍然不健全。

三、《反家庭暴力法》对家庭暴力规制的完善

我国关于家庭暴力规制的法律散落于各个部门法之中,有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但相关规定具有局限性。《反家庭暴力法》对相应的规定进行完善,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行为主体的扩大

《反家庭暴力法》第2条明确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家庭暴力仍然是按照身体和精神两种分类。但是对于家庭暴力的主体做出了明显的划分,家庭暴力并不局限在夫妻、子女等家庭成员之间,《反家庭暴力法》第37条强调了“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所以同居者也被纳入了保护的对象。

(二)社会救济的主体多元化

公安在家庭暴力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是在受害人报警应及时出警,制止家暴,按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医院的职能则是做好家庭暴力受害人的诊疗记录。妇联、村委会、受害人工作单位以及加害人的工作单位在接到受害的求助以后都应该给予适当的帮助。以及具有预防性质的社会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家庭关系指导等服务。还有庇护所为受害人提供临时生活帮助。人民调解组织可以依法调解家庭纠纷。在双方调解无效之后,法院作为司法部门是受害人最后一道保护屏障,法院在受害人提起诉讼之后受理相关案件,如果有法定需要情形可依法对受害人缓收、减收或者免收诉讼费用或者让法律援助机构为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

(三)保护令③独立于离婚诉讼

保护令是指法院颁发法庭命令或裁判用来保护特定人不受非法的侵扰或者传唤的。④分为民事保护令和刑事保护令两种,一般用来禁止施暴人继续施以暴力的保护令主要是民事法庭的法官所核发的保护令,《反家暴法》第34条规定,若施暴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当家庭成员遭受家庭暴力或存在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时,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根据《反家暴法》第23、24条,人身安全保护令变成人民法院受理的独立案件,可以在不提起任何诉讼的情况下,“因遭受家庭暴力或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风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在受害人因行为能力或人身自由受限等客观原因无法自行申请保护令的,其近亲属及相关机关、组织可以代为申请。将申请提交至相关法院后,法院应在受理申请后七十二小时内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驳回申请;情况紧急的,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作出。保护令的有效期在6个月内,受害人还可向法院申请撤销、变更或延长。

根据家庭暴力的反复性的特征,如果当被申请人违法保护令再次施暴时,受害人可以首先选择报警,向警察告知持有保护令的情况,请求警察控制施暴人并向法院报告情况。有需要的,受害人亦可请求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转介庇护场所以充分利用新法对自身权利的保护。

(四)公安告诫令教育警示加害人

受害人遭遇家庭暴力后可以选择及时报警,警方接到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若家庭暴力情节轻微,不能以治安管理进行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这份告诫书可是本土化创新的有力措施,对加害人有着教育和威慑作用,同时还能作为证据认定家庭暴力事实。

(五)家庭暴力证据⑤来源多样化

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第20条的规定在家庭暴力证据清单里面除了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身份信息,结婚证、户口本,照片,病例资料,证人证言和能证明产生家暴的电子数据信息以外,公安机关出警记录、告诫书、伤情鉴定意见等也可以作为证据,认定家庭暴力事实。

(六)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

《反家庭暴力法》第14条,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遇到这种情况需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否则可能会被依法给予处分。

第15条提出公安机关遇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暴遭受严重伤害或面临威胁、无人照料的,应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福利机构。

四、家庭暴力规制仍存在的不足

(一)社区防治对家庭暴力的干预⑥

基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因素考虑,很多受害人仍存在着“家丑不可外扬”的误区,部分司法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处理不当和缺乏组织家庭暴力反复发生的机制,使该方法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基于以上问题应该积极展开宣传教育工作,注重对有关司法人员的专业培训,建立家庭暴力跟踪机制,注重评估和反馈。

(二)保护令的内容不局限于人身安全

不能否认人身安全保护是保护受害人权利的基石,但是保护受害人的财产权利以及使受害人能继续维持生活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说申请人的生活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费与教育费,申请人因家庭暴力行为而接受治疗支出的费用。综合性和有针对性的治理家庭暴力也能使法律具有一定的威慑性,能够更好的预防家庭暴力的发生。⑦

(三)立法的矛盾问题⑧

《婚姻法》第46条规定“无过错方”可获得赔偿和《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受害人”的财产利益要受到“保护”两者的表述不一致。

《婚姻法》第43条规定受害人作为唯一提出请求其他组织介入的主体和《反家庭暴力法》规定那个的受害人并非是必要条件不一致。

注释

1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反家庭暴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EB/OL].中国新闻网,2014-11-25.

2阿计.反家暴立法:行走理想与现实之间[J].江淮法制,2015(24).

3肖建国.民事保护令入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2(3):4.

4高凤仙.家庭暴力防治法规专论[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社,2004:135.

5刘余香.家庭暴力与法律规制[J].时代法学,2004(5):77.

6扬越,王菲.加强社区防治对家庭暴力的干预---略论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的不足与改进之处[J].法制博览,2015.7.

7赵颖.警擦干预家庭暴力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313-315.

篇4:浅谈《反家庭暴力法》

关键词:家庭暴力;问题探析;完善对策

一、《反家庭暴力法》的亮点

任何一部法律的出台都有着相应的社会需求值。家庭暴力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此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反家暴呼声日渐高涨,解决家暴问题迫在眉睫,我国今年3月1日实施的《反家庭暴力法》应运而生。新法分为六章,针对家暴的范畴、预防、处置、人身保护令和法律责任作出规定,具有颇多创新点。

(一)从家暴的范畴上看,家暴的范围明显扩大化

家暴的范围扩大,包括主体扩大化和种类扩大化。首先,主体扩大化。《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实施的身体、精神等方面的侵害。”而家庭成员,包括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具有家庭寄养关系的人员之间的暴力行为,视为家庭暴力。”第三十七条又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可见被家暴的主体不仅包括家庭成员还包括家庭成员以外的共同生活的人。其次种类扩大化。家暴的手段不仅仅是身体暴力还包括精神暴力。所谓精神暴力就是指实施言语恐吓或以非言语的威胁迫使对方心生恐惧以达到控制受害人目的之行为。精神暴力是无形的暴力,这种伤害是精神上的摧残和折磨,不加以规定恐怕会引起受害人的心理扭曲,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因此,精神暴力纳入法律是其一大亮点。

(二)从具体处置上看,不仅针对受害人设置了人身保护令制度,而且针对加害人设置了告诫书条款

首先,从受害人的角度分析。人身保护令制度作为反家暴的事前预防性保障措施是以法制强制力为后盾的“特别保护”,从人身保护令的申请与受理、种类、使用的条件、具体保护措施与执行等等方面全面系统的作出具体规定从而给申请人贴上“护身符”,给被申请人戴上“紧箍咒”,是国家公权力介入家庭暴力防治的新途径。其次,从加害人的角度分析。第16条规定的告诫书解决了未达到治安处罚的家庭暴力行为的处置问题。对已经被告诫过的加害人,二次暴力的将从重处罚,告诫书还可作为法庭证据,解决过去家暴取证难得问题,从而起到法律震慑作用。

(三)从法律义务认定方面,对遭受家暴的受害人的强制报告义务和庇佑保护制度的完善

首先,针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若学校、医疗机构、村委会等等发现这些人遭受家暴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强制报告义务重点解决了家庭暴力的发现渠道。其次,在人身安全方面设置了临时庇护场所。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暴身体受到伤害,面临人身危险或无人照料的情况下可以被安排到相应的临时庇护场所,解决当前的生活问题。

二、《反家庭暴力法》的不足

不可否认,《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填补了法律空白,使得家庭暴力案件有法可依,为我们寻求司法救济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大体上看似完美,但是不够细致,缺乏可操作性。比如,具体谁负责处置家庭暴力案件,公权力介入后不作为或者作为过当应该如何承担责任,临时庇护制度治标不治本等等可以看出《反家庭暴力法》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下文将对此详述之。

(一)家暴范围过于狭窄

新法从主体和类型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范围扩大和明确,但这些远远不够。家庭暴力分为身体暴力、精神暴力、冷暴力和性暴力。新法第二条虽然规定了身体、精神等暴力,但并不明确化,范围含糊。法律只选取了最表面、最肤浅的定义,使得本法的保护范围和保护力度大大下降。

(二)具体处置上不够细致,缺乏可操作性

首先,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证据审查过于严格。因为是新的法律制度,诉讼法上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法院不告不理,公权力的介入是非常克制的,即使介入大多也是采取调解的手段,取证困难等等各方面都加强了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难度。其次,对受害者的庇护,写的不够完整。现在规定的临时庇护场所,只是提供一个临时生活场所和临时生活帮助,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受害人的问题。最后,缺乏一个专门牵头处置家暴问题的机构。我国现行规定好多机构都只是相互配合,这样很容易造成权利交叉或权利真空,不利于当事人的权益保护。

(三)民事、刑事立法缺失

我国刑法在针对家庭暴力立案审查时往往以虐待罪、遗弃罪、故意伤害罪等等罪名审查,缺乏独立的家庭暴力罪罪名。这样就容易导致如果行为人实施的家庭暴力不是特别严重,没有产生严重后果,不符合上述一些刑法罪名的构成要件,那么对于实施家庭暴力的行为人,我们便不能通过刑法的刑罚来制裁他,间接地使他们更加无所顾忌。其次,虽然“告诫书”可以作为证据出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举证困难的问题,但这只是杯水车薪,从根本上还是不能解决取证难的问题。

三、《反家庭暴力法》的完善对策

(一)扩大家庭暴力的范畴

将性暴力和经济控制纳入家庭暴力的范畴。性暴力是指违反他人意愿,强行与他人发生性关系达到伤害、控制、侮辱他人的行为。包括强奸、性攻击、乱伦、猥亵等等性暴力给受害人造成的伤害是很大的,必须加以规范。其次,经济控制即加害人通过控制受害人的经济从而造成对方的经济依赖。从社会整体上看,女性获得工作相对于男性来说较为困难,而且收入不稳定,迫使相当一部分女性在经济上不得不依赖于男性,加大了男性施加经济控制的可能性。只有社会能够提高受害方的经济独立才可能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

(二)追求形式完美,更加注重细节具体,增加可操作性

首先,人身保护令制度方面放宽资格审查和证据审查,引入听证制度。我们的社会救助机构在遇到家暴案件时应及时赶赴现场进行案件听证和分析,及时化解矛盾,并对听证进行记录,作为以后司法审查的证据。法院在审理家庭暴力应适用证据规则第十七条“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材料”進行扩大解释,主动依职权调取证据。其次,在国外有一套很好的庇护制度,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具体做法,相应的也增加心理辅导、法律援助,培训受害者的生存能力和回归社会的能力。最后,加大公权力的介入。由于大多数的家庭暴力都发生在家庭内部,很难被外人所熟知,具有一定程度的隐秘性,没有当事人的“告诉”和公权力的有效干涉外人是很难知道的,因此建立一个专门牵头处置家暴案件的机构,明确法律责任很有必要。

(三)完善相关立法,使之相互配合

对相关民事、刑事、行政法律进行修改和完善,避免在内容上与《反家庭暴力法》冲突,又可以与此法相互衔接配合,从而形成能够有效规制家庭暴力的反家庭暴力体系。就民事立法而言,应当充分完善同居、分居和保护令制度,适当扩大离婚赔偿的适用范围。就刑事立法而言,应当在罪名中增设家庭暴力罪名,对家庭暴力犯罪的自述案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对告诉才处理的,仍采取自述的方式,在被害人基于各种原因无法自述的,检察机关应当介入,提起公诉,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使《反家庭暴力法》成为一部兼顾程序和实体,通过民事、刑事、行政等多手段调解的社会法。(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苏静,张士昌.浅述反家庭暴力的社会保障政策[J]. 中外企业家. 2016(8)

[2]马志国.从“心”看“家暴” 谁是赢家(上)[J]. 科学养生. 2016(04)

篇5:反校园暴力倡议书

一、活动背景及目的:

背景:近期媒体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主要有42起,其中初中生参与的校园暴力事件33起,占总数69%,初中成校园暴力事件高发阶段。我校近期也出现了几起学生打架斗殴的事件。

目的:通过学习《中小学生守则》的内容,使同学们明礼守法,更好地认识什么是校园暴力,校园暴力的危害性,如何预防和抵制校园暴力,能与校园暴力做合理有效的斗争,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冲突,防微杜渐。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给学生重温《中小学生守则》,制作多媒体课件、并搜集典型的校园暴力事例等。

2、学生准备:让学生宣读背诵《守则》,事先熟知《守则》内容,并思考校园暴力的表现及怎样正确处理校园暴力事件,在活动之前让学生先思考,活动过程中学生能更轻松的接受和理解活动内容。

三、活动过程:(一)认识校园欺凌

1、部分学生对校园暴力这一词语还很陌生,或理解不准,所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校园欺凌的定义,首先让学生明确何为校园欺凌。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暴力。其主要表现是身体强壮的学生欺负弱小的学生,令其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且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因此,恶性循环导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围绕“什么是欺凌?为什么要反欺凌?”与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分享:所谓欺凌,简单来说就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多欺少。欺凌不但对“受伤者”造成伤害外,而且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造成伤害。“欺凌者”由于长期欺负别人,内心得到极大满足,以自我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而“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伤害也不可小视,受欺凌的学生通常在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同时“校园欺凌”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所以,学校要严厉制止和预防欺凌事件的发生。

2、观看校园暴力视频,学生可以更直观的感受校园暴力的恶劣性质,进而讨论校园欺凌的危害,提出问题“校园欺凌有哪些危害?” 校园欺凌首先给受害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次是更为严重的心理上的伤害,使受害者产生不安全感,产生恐惧和焦虑。

3、多媒体出示2017年上半年校园暴力事件,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产生校园暴力的原因有哪些。学生会根据平时的生活实际,总结出一些原因。

1月9日,广西宾阳县初中女生打群架,目击者称现场惨烈。2月28日,云南富宁县一中学女生宿舍内遭围殴凌辱拍照上传空间。4月9日,山东邹城初二女生宿舍内被殴打被逼下跪。4月17日,北京105中学一女生遭轮番扇耳光。4月17日,广东汕头多名青少年围殴一名身着校服男生。4月19日,湖北红安00后为争女朋友斗殴,操板砖砸人手段凶残。4月30日,福建南安一初一男生被同校学生及社会青年追打,捅伤。5月12日,福建晋江学生校外打架一死两伤。5月19日,辽宁沈阳宁官实验学校篮球暴力事件。6月16日,山东济南一中学多名学生暴力殴打同校学生。6月21日,湖南怀化一女生在校园遭8名学姐群殴致耳膜穿孔。6月26日,河南信阳数百中学生赤膊群殴。(二)抵制校园欺凌

此环节设置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分别是:

1、同学间发生矛盾时,作为当事人,我们应该如何解决?

2、矛盾一时难以解开,如何有效扼制校园欺凌的发生?

3、一旦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如何应对? 这三个问题,分别是从学生间出现矛盾时、校园欺凌发生前、校园欺凌发生中三个不同阶段提出的,能够让学生思考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处理矛盾,并尽可能的避免校园暴力的发生,一旦发生校园欺凌,也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伤害。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避免校园欺凌的做法:

从受害者的角度想:不理睬;找老师;懂自救。从施暴者的角度想:想后果;勿冲动;换位思考。

(三)校园欺凌案列分析

某中学一女生食堂打饭时,和另一名女生发生口角,没想到,竟遭到多名女生毒打,其中一位打人后,还做出胜利的手势。根据以上案例,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正确方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引案例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如何保护自己,并引导学生回答:

1、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2、面对不法分子的侵害首先要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然后机智勇敢灵活地与其斗争;

3、积极寻求家长、学校和社会的保护;

4、受到侵害时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四)总结

反思:学生再一次认识到校园暴力的伤害性,让学生明白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只会造成恶果,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包容理解,发生矛盾时及时找老师解决,让学生懂得从自身做起,拒绝暴力。保护的手段,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教育学生尽量不看有暴力画面的影视剧,不读有暴力情节的书刊,不玩有暴力色彩的游戏,不做有暴力倾向的人,让我们拒绝暴力,做个健康阳光的学生。

篇6:远离校园暴力倡议书

倘若时光倒流,一切在你面前,你会怎样?是忍气吞声还是以牙还牙?是默默忍受,还是勇于举报?是行侠仗义,还是好言相劝?你是否会迷失,那再加一个选项,以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这句话你是否感到熟悉?你更应当明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何乐而不为?

同学们,这个答案很简单,一句话得人处且饶人。比起胆大包天之人,我更欣赏胆小如鼠之人,但只当方面指受害人作为旁观者,我们做的不是自求多福,而是勇于举报。

忍一时是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我们并不陌生,但受害人可能会说:早知道我就不这样了。但早知道何来如此之多,我想在此警告大家一句话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这句话警告了所有人:世界上没有后悔药,过去了,就回不来了。不要因一时的逞强,而毁了自己的一生。

篇7:拒绝校园暴力倡议书

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受未成年人相关法律常识浅薄和社会不良风气等因素的影响,在全国个别地方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学习生活及其家庭幸福,危害了学生身心健康,也削弱了学校的教育成果。为提升广大学生及其家长朋友们反校园欺凌和抵制校园暴力的水平,保证学生快乐学习与健康成长,现发出如下倡议:

一、正确抵制校园欺凌。

当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互相包容,互谦互让,及时与学校老师和家长沟通,积极寻求合理合法方式,通过依法依规途径解决矛盾,坚决不对同学使用暴力,并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正面引导下,增强反校园欺凌和预防校园暴力的意识,提高自我防范和联防联控能力。

二、加强法律知识学习。

自觉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养成遵纪守法习惯,在受到校园暴力侵害时,不以暴制暴,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三、谨慎交友稳妥处事。

拒绝与校外不良人员交往,对校外不良人员的引诱要坚决拒绝,在受到威胁、恐吓等身心侵害时,及时向学校老师和家长报告。

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不参与打架斗殴,不讲所谓的哥们义气,不进网吧、电子游戏厅等未成年不宜进入的场所,不在QQ空间、网络贴吧、各类论坛等发布侮辱他人的言论。

五、增强团结友爱意识。

遵守校规校纪,尊敬老师,树立友爱互助意识,团结同学,向身边优秀的同学学习,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增强应对困难、对抗邪恶的勇气。

六、培育广泛兴趣爱好。

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立志做社会的有用之材。

七、家校联合齐抓共管。

广大学生家长要积极支持配合学校教育工作,时刻关心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健康状况,加强与学校的沟通联系。当发现孩子身心异常时,要正面教育引导孩子,并及时将情况反馈学校,共同化解孩子的心理问题和矛盾纠纷,做到齐抓共管,确保孩子快乐学习与健康成长。

广大青少年儿童及其家长朋友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携手反对校园欺凌,严防暴力伤害,构建和谐教育,为“平安xx”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倡议人:xxx

篇8:2018年拒绝校园暴力倡议书

议书范文

拒绝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18年拒绝校园暴力倡议书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2018年拒绝校园暴力倡议书范文【1】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郑重地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反对校园暴力,反对校园欺凌。

所谓校园欺凌,就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强凌弱,像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校园内外时有发生,让我的心情不免沉重。它不但会伤害你的身体;还会使一颗纯净的心灵走向扭曲,使人精神受到痛苦折磨,严重时,还会威胁你身边人的生命安全。这不仅违背了中华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友善,更重要的是极其容易伤害到同学们的身心健康。

所以,我们要团结起来,反对校园欺凌,提倡与人为善。让我们的校园生活充满阳光,充满欢乐!

首先,要学会宽容。同学们在一起学习生活,产生一点摩擦是正常的。但是矛盾发生后,应该学会包容、体谅,不能斤斤计较,应该1 让矛盾迅速化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学会说:对不起。你可别小看这三个字,它的作用可大了,在处理同学关系时有着出奇的效果。

其次,学会正确处理同学间欺凌现象。宽容友善不是无原则的饶恕和纵容,当你发现别人或自己受到欺凌时,要有勇气与其斗争,应该及时寻求家长、老师甚至警察的帮助,用正确的方式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把校园欺凌化作校园和谐相处,让友善的微笑常挂你的脸上。

同学们,文明和秩序是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学校所必不可少的。让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建设书香校园、阳光校园,共同建设我们友善和谐的美丽校园!

请全体同学举起右手,紧握拳头,放在耳边,跟我郑重承诺

我有勇气,也有智慧,坚决反对校园暴力,反对校园欺凌,让我们的学校

更加美丽和谐!

倡议人:XX

时间:20XX-XX-XX

2018年拒绝校园暴力倡议书范文【2】

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2 伟大构想。有了和谐,才有了大海的辽阔之美;有了和谐,才有了森林的苍茫之美;有了和谐,才有了宇宙的神秘之美;有了和谐,才有了天空的深邃之美;有了和谐,才有了宽容的理智之美;有了和谐,才有了社会的长治久安;有了和谐,才有了家的温馨美满。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现在,整个社会都积极倡导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份沃土,撑起了一片蓝天。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我县个别校园出现了暴力事件,这与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格格不入,影响了同学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危害了同学们的身心健康,也削弱了学校的教育成果。为配合政教处和安全办的工作和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暴力,我代表校团委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勇于拒绝校园暴力,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要互谦互让,积极与学校、老师和家长沟通,通过正当途径解决,不对同学动武、动粗。

二、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养成守法习惯,在受到校园暴力侵害时,不以暴制暴,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三、不参与打架斗殴,不讲所谓的哥们儿义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沾染黄、赌、毒等恶习,不进酒吧、歌厅、电子游戏厅、网吧等场所。

四、拒绝与校外不良青年交往,保持交友的纯洁性。

五、增强友爱互助意识,团结同学,向身边优秀的学生学习,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增强应对困难、对抗邪恶的勇气。

六、提高防范校园暴力的意识,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立志做社会的栋梁之材。

同学们,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拒绝校园暴力,远离校园暴力,做合格艺术生,做文明艺术生,做优秀艺术生!

倡议人:xx

20XX124

2018年拒绝校园暴力倡议书范文【3】

校园暴力已经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拒绝校园暴力迫在眉睫。XXX年的春天,社会各界向各大中小学、师生、家长发出倡议和呼吁:

1、校园小霸王们,请停止你们的暴力行为!请停止威胁恐吓等语音攻击和拳打脚踢等暴力行为,暴力并不能赢得尊重!校园暴力,害人害己!若想赢得同学们的敬佩,不如从小霸王变成小学霸!

2、漠视校园暴力的同学们,请放下冷漠,用力所能及的力量,保护他人就是保护自己!冷漠围观、消极观望并不能自保:忍气吞声、缩首躲避也不是长久之计。向校园暴力说不,需要智慧和勇气。请对身边的校园暴力受害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施以援助之手。祖国的未来需要你们从小学会担当。

3、还在欺凌其他学生的小霸王,请收起你的巴掌、收回你的谩骂!冷嘲热讽、侮辱人格并不能彰显自己的实力:强行索要他人财物、4 任意殴打他人,肆无忌惮的欺凌同学迟早会得到应有的惩罚。若想得到同学们的拥护和信任,就要献出真情、帮助身边的同学。

4、校方管理者们,请立即做出行动!长期忽视、掩盖问题并不能解决校园暴力。请加强学校管理,构建校园安全网络,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安全的校园,文明的校风,需要校方有力的监管和行动!

5、与校园暴力息息相关的家长老师们,请不要纵容溺爱!太多校园施暴者都是从家长宠爱中滋生源头。纵容溺爱不是爱,面对校园暴力,也不要错误引导孩子消极自保或以暴制暴。孩子的有所谓有所不为,需要你们首当其责。

6、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校园暴力。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尽快推进设立反对校园暴力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依法惩治,让肆意施暴者受到相应的处罚,让身处七零环境的孩子知道他们可以有所求助,有所庇护。

7、建议我国设立反对校园暴力日,让全社会时刻警醒,警惕校园暴力隐患,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8、每一位在校生同学,请从我做起,鉴定勇敢的向校园暴力说不,用统一的决心,反对校园暴力!提示:学生间有了矛盾纠纷必须告诉老师,由老师处理。自己采取暴力手段解决的,一律严肃处理。

倡议人:XXX

篇9:预防校园暴力安全教育倡议书

由于学生年龄小,对校园欺凌这一感念比较模糊,教师结合生活案例,分析校园中一些学生的欺凌行为,给学校和同学造成严重的危害。教师明确告诉学生校园欺凌就是身体上、语言上、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冒犯,打人、挑事端、取笑他人、恐吓、嘲弄、孤立排挤他人等行为都是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各班利用课件出示一幕幕校园欺凌的场景,部分手段恶劣的学生殴打同学、暴力屠杀、收取保护费、敲诈勒索、抢夺同学礼物等事件,给师生带来极大的伤害。学生对校园欺凌行为深恶痛绝,班主任给学生具体分析了欺凌者的性格和心理状况,并由此展开了关于预防校园欺凌的大讨论,“当自己受到欺凌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讨论热烈,纷纷发言,提出了自己防范欺凌的方法。要做到自己不欺负他人,当看到他人受到欺凌时应当主动报告家长或老师,不能旁观漠视,及时拨打110求救电话。

为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学校要求教师做好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化解学生的矛盾,防止激化矛盾,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开展法制讲座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避免学生走错人生的方向,同时告知学生欺凌行为可能触发法律,将会受到严惩,走向罪恶的深渊。

篇10:拒绝校园暴力,做文明学生倡议书

7.中学生20“告别不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好少年”倡议书

8.小学生文明旅游倡议书

9.中学生文明旅游倡议书

篇11:反校园暴力倡议书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我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我们的成长需要文明。但是,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之缺少相应的法律常识,在某些学校出现了校园暴力活动,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危害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为此,学校大队部发出如下倡议:

一、要勇于拒绝校园暴力。在受到校园暴力侵害时要勇于向学校、老师和家长报告。对高年级学生和校外青年共同实施的暴力活动和收取“保护费”等各种校园非法活动要勇敢揭发。

二、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积极阅读法律书籍,增强法律意识,从小养成良好的法制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三、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沾染黄、赌、毒等恶习,不进酒吧、卡拉OK、歌舞厅、电子游戏厅、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四、要拒绝与校外不良青年交往。对校外不良青年的引诱要坚决拒绝,在受到威胁、恐吓时及时向学校、老师、家长报告。

五、要增强友爱互助意识。积极团结同学,热情帮助同学,增强应对困难、对抗邪恶的勇气,形成抵制校园暴力的合力。

六、要认识自身不足。当你和同学闹矛盾时,不要冲动,不要急躁,一定要静下心想想原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勇于向别人承认错误并改正它。“退一步海阔天空”,人人都要有一颗包容的心,避免矛盾的激化。

七、要积极与家长、老师交流沟通。在家长、老师的健康引导下,提高防范校园暴力的意识,增强抵制校园暴力的能力。

八、要树立进取、向上的人生观。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磨炼意志,陶冶情操,立志做新时期的有用青年。

拒绝校园暴力,争做文明守法学生,我们在行动!

南岳完小大队部

篇12:反校园欺凌倡议书

同学之间正常的磕磕碰碰,小冲突小摩擦,混同于以强凌弱成性、拉帮结派成瘾的暴力摧残,这种暴力倾向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身心健康也受到严重威胁,引起家长、社会、老师、学校高度重视。也许你我身边的校园还算稳定,谁也不敢保证这种恶劣的蔓延趋势会不会影响到我们身边的学校和学生。因此,我们呼吁全校师生员工积极行动参与到反对校园欺凌,将我们身边还没有发生类似事件的情况下,重视防范于未然。我们的教师、家长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相对提高洞察力,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发现苗头不对劲时,要主动和学生交流沟通。鼓励学生勇敢站出来对校园暴力说不,并积极揭发。

让我们全校师生、家长一起行动起来,提高我们学生防范校园暴力意识,增强抵制校园暴力能力。把握正确人生观。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磨炼意志,陶冶情操,立志做新时期有用青年而共同努力。

倡议人:yjbys

篇13:反欺凌反暴力活动总结

工作总结

学 寄料小学校园反欺凌反暴力

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预防校园欺凌事件能力,杜绝校园恶性暴力事件的发生,我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校园欺凌事件加以防范,加大校园及周边区域欺凌事件的防范力度,多措并举保师生安全。现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强化防范意识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导精神。认真学习领会,积极落实,使每一个教师、同学在脑子中都紧绷安全意识这根弦。我校高度重视,将安全防范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议程。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强调了加强校园安全防范措施和学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识,禁止外来人员入校等制度。通过会议的传达,让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校园欺凌事件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带来的社会危害,从而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会后要求各班主任认真组织召开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防范教育和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师生应对欺凌事件的能力。

二、健全制度,落实领导责任制

为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建立健全了校园安全防范制度,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职责,确保防范工作开展得顺利有序。

三、加强安全保卫,实行24小时值班制

学校严格执行领导带班、教师值班制度,充实校园安全保卫力量。对外来人员进出校园实行严格登记制度;上课期间,学校大门一律落锁,学生如有特殊情况需外出必须出具班主任的批条;有家长来校找学生,一律登记并检查他在没有携带暴力器具及危险品的情况下,方可进入校园;精神病患者、社会闲杂人员一律不许进入校园;任何车辆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校园。发生有人强行进入的情况,校门值班人员要及时报告学校领导。严禁学生将管制刀具等危险品带入校园。

四、加强教育,强化学生自护意识。

学校教育学生在面对暴力时的策略与勇气、遭遇暴力以后应该如何对待等。如面对各年级同学以及校外人员的侵害要及时向父母和老师汇报;对于严重的侵害行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等。各班级要配齐安全班委、安全信息员,定期向学校反映可能发生的校园暴力隐患,积极争取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保护和帮助,将校园暴力扼杀在萌芽之中。

篇14:反家庭暴力

一、家庭暴力概述

家庭暴力目前尚无统一界定的概念。在我国,一般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在以婚姻、血缘和法律关系为基础而构建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以暴力、胁迫或其它手段侵犯其他家庭成员身体、精神和性等人身权利的强暴行为。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对家庭暴力行为给出了具体的定义:“家庭暴力行为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全国调查发现,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妇女高达30%,据国务院《中国妇女状况的白皮书》统计,我国每年解体的40万个家庭中,四分之一缘于家庭暴力。根据中国妇女联合会权益部门统计,在目前的家庭暴力事件中,丈夫对妻子实施暴力的占绝大多数,家庭暴力的受害者90%至95%是女性。在我国农村,家庭暴力可谓司空见惯,丈夫虐待、殴打妻子的事时有发生,一些人对其可谓近乎麻木。家庭暴力基本上是家庭中居于强势地位的成员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成员实施的,以前受害者主要是妇女、儿童和老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男性也开始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本文所指的家庭暴力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中,夫妻之间即婚姻主体之间的暴力行为。

家庭暴力按其危害程度可分为一般暴力和重大暴力,按其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身体暴力。身体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它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2、语言暴力。是指以语言威胁、恐吓、恶意诽谤、辱骂、使用伤害自尊的语言等,给对方造成精神上的压力及痛苦。

3、性暴力。是指故意攻击性器官、强迫发生性行为、性接触等暴力行为。

4、冷暴力。冷暴力是目前出现的一种新的家庭暴力形态,在有些家庭,夫妻双方在产生矛盾时,不是通过殴打等暴力方式处理,而是对对方表现的比较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低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家庭工作,这些都是冷暴力中较常见的做法,也是现代家庭中一个易被人忽视的问题。

二、家庭暴力的成因及其危害

(一)家庭暴力的成因

1、传统男权文化的影响是产生家庭暴力的重要原因。我国长期以来的文化基础是男性中心本位文化,男女在家庭及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极不平等,我国古代封建礼教所宣扬的“三从四德”思想更是其极端表现。现在,根深蒂固的男权主义虽然已经有很大的改变,但其遗留的影响依然存在。

2、我国惩治家庭暴力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也是原因之一。事实上,我国对于家庭暴力并非完全的“无法可依”,我国的刑法、民法、继承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治安管理条例等对此都有相关的处罚规定,但是并不完善,普遍存在着规定不明确、立法分散、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差的缺陷,这些都成为了家庭暴力滋长的重要原因。

3、生活压力的发泄。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负担越来越沉重,长期积聚的生活压力需要得到彻底的发泄,一旦这种情绪被错误地带到家中,就很容易成为家庭暴力的导火索。

4、社会整体环境的影响。一方面,社会对酗酒、吸毒、重婚、“婚外情”等很容易引发家庭暴力的丑恶现象没有形成有效的解决手段;另一方面,家庭暴力长期来被视为“家务事”,在通常情况下,很少会有相关部门主动管理。尽管家庭暴力性质比社会上一般暴力恶劣,但它成了相关部门不予介入,惩治过轻的真空地带,这实际上是对施暴者的姑息纵容,失去了法律应有的震慑和预防作用。

(二)家庭暴力的危害

1、家庭暴力侵害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家庭暴力不仅直接侵害了妇女的人身权利,如身体权、健康权、生命权和自由权,还伴随着对妇女精神上的摧残,只不过因为身体上的损伤是外在的、较为明显而吸引了人们更多的注意,精神上的损伤是内在的、较为隐蔽而容易被忽视。遭受暴力的妇女长期生活在恐怖、紧张的气氛中,心里充满了恐惧与悲哀,在找不到正当解脱途径的情况下,她们只好采取回娘家、出走,甚至自杀等消极反抗方式。当虐待超过了她们肉体、精神上的承受能力时,有些被迫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从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变成了害人者。

2、家庭暴力造成了子女的人格异常。家庭暴力除了对妇女的危害外,对子女的危害也十分严重,而且给未成年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会终其一生。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子女,由于受家庭暴力的影响,其生理、心灵上必然会受到较大的伤害,大多数患有恐惧、焦虑、孤独、自卑、不相信任何人等心理障碍。在他们长大之后,如果其心理得不到及时诊治,很可能会成为新的家庭暴力的实施者,其中有的人甚至会成为敌视社会、报复社会的人,结果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一点,已为社会上发生的许多案例所证实。

3、家庭暴力严重地危害社会安定、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应当是社会生存、发展的创造者。受家庭暴力侵害的人,在其做人最基本的权利都被暴力所侵害、所剥夺的情况下,在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生产中去,家庭暴力不仅严重侵害了这部分人的人身权利,而且影响了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社会生产的积极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暴力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制定完善的反家庭暴力法

为了使反家庭暴力法在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制裁施暴者,保障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制定反家庭暴力法应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明确反家庭暴力法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由于家庭暴力是个社会问题,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适用的法律规范也十分广泛,因此,对家庭暴力的防治既需要一部专门的法律,同时更需要形成一个完备的法律体系,建立起一个以宪法为根据,以反家庭暴力法为主体,包括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通则、婚姻法、刑法、诉讼法等法律和相关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我们国家参加的有关国际人权约法在内的法律体系对于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尤为重要。既然家庭暴力法是这一法律体系的主体,就应当具备相应的“纲领性”和“综合性”,纲领性就是这部法律应明确防治家庭暴力的指导思想和应遵行的基本原则,为其他法律规定相关内容提供法律依据;综合性就是内容上既有实体法的内容,又有程序法、组织法的内容,既有民事责任的规定,又有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等方面的规定,既有引述、重申性规定,又有协调性、独创性、保障性的规定,既有倡导性、宣言性的规定,又有义务性、强制性的规定。

(二)明确反家庭暴力立法的指导思想、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

反家庭暴力立法应当坚持依法治家、以德治家的方针,以建设和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稳定的婚姻家庭关系为宗旨,充分体现关怀弱者、保护人权的精神;以宪法为根据,整合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规的有关规定,根据反家庭暴力的实际要求,将现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系统化、具体化,使之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立预防和制裁相结合、制裁和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对施暴者应坚持教育、矫治、制裁相结合;对受害者应坚持保护、补偿、帮助相结合。

(三)明确家庭暴力的概念

目前,对于家庭暴力的内涵还没有全国性的法律做出权威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认为:“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这一解释显然与国外的规定和认识有所不同。我们认为,在未来的反家庭暴力法中,应该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以列举的方式明确法律干预家庭暴力的范围,而且在确定家庭暴力范围时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界定:

1、家庭暴力可发生在婚姻家庭、未婚同居家庭中;

2、家庭暴力可发生在夫妻间、曾有配偶关系的人间、伴侣间、父母子女间、兄弟姐妹间、祖孙间以及其他家庭成员间;

3、家庭暴力的手段既有作为的,也有不作为的,既有直接指向受害人的,也有间接指向受害人的,既有身体的,也有语言的;

4、对受害人造成的损害有身体方面的、性方面的、精神和情感方面的、经济方面的;

5、从程度上讲,对受害人造成任何损害和伤害的行为都应属于家庭暴力的范畴。

(四)明确各级政府干预家庭暴力的责任

各级政府作为国家法律的执行机关,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的职责,因此,反家庭暴力法应明确规定各级政府的各部门有责任结合自身的具体职能,采取各种必要措施,以加强对家庭暴力的行政干预。

1、采取组织措施。在政府采取的各种措施中,采取组织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徒法不足以自行,为了将有关防治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定落到实处,设立防治家庭暴力的专门机构是必要的。同时应明确相应的监督机构,加强对家庭暴力案件处理的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等。

2、司法行政部门应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密切配合,做好家庭矛盾的调解工作,有效控制家庭暴力;解决受害家庭成员的法律援助问题;对要将施暴者告上法庭的受害人,当他们遇有经济上困难的时候,应有一些政府指定的法律机构,为其代理诉讼,并减免费用,使受害者得到切实的帮助。与此同时,司法行政部门还应与文化部门密切配合,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积极宣传家庭暴力行为的严重性和社会危害性,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加大公安机关的干预力度。反家庭暴力法应具体规定公安机关处理家庭暴力案件的职责和措施,特别是要明确公安机关处理家庭暴力案件的具体方法、步骤、程序措施,为公安机关在处理家庭暴力案件时依法行使治安处罚权、刑事案件侦查权提供法律依据;明确要求公安机关在处理家庭暴力案件时,必须有效地保护被害人,最大限度地减少重伤、死亡、自杀等现象的发生。对于已然发生的家庭暴力案件,在处理时,应做到及时制止、及时救治、消除隐患、减少损害。既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稳定施暴者的情绪,避免矛盾升级,造成更大的损害,又要做好受害人的安抚工作,给予被害人以关怀、同情、鼓励,使之有勇气同家庭暴力作斗争,最终摆脱家庭暴力。

4、计划、财政、民政等有关部门应将防止家庭暴力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特别是要拨付必要资金予以支持,并把救助家庭暴力受害者,加强受害家庭成员的福利保障,特别是女性家庭成员(尤其是农村女性家庭成员)的福利保障列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应要求各医疗单位建立救助家庭暴力受害人的运行机制,积极与司法机关配合,及时为家庭暴力受害者出具自己掌握的符合处理案件要求的证据材料,并提供系统的医疗卫生服务和相关指导。

(五)明确司法机关干预家庭暴力的职责和措施

司法机关干预措施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具有强制性,是各种干预家庭暴力的措施体系中最有效和最后的手段,因此强化对家庭暴力的司法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反家庭暴力法应当在完善司法干预措施、改革司法体制方面有所创新:

1、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规定人民法院依据家庭暴力受害人的申请可以签发禁止令或保护令。保护令的内容一般包括,在一定的有效期间内施暴者不得靠近申请人,限时搬出申请人的住所等。违反禁止令的行为人,除了有可能引发其它刑事、民事的诉讼程序外,还可能被处罚款和受到逮捕以及刑事起诉。

2、对于构成犯罪的家庭暴力案件,允许受害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以此方便家庭暴力受害人起诉、参加诉讼;增设保安处分,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对可能实施家庭暴力的人或虽实施了家庭暴力方面的犯罪但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人适用保安处分;

3、设立专门机构以增强司法干预的力度。欧美等国家的一些地方,设立了专门的家庭暴力法庭,选派专门人员,依专门的程序来审理家庭暴力案件,为受害妇女提供更为及时、方便有效的帮助。同时,也积累了审理家庭暴力案件的经验资料和信息,为全社会对家庭暴力的防治起到积极的推广作用。目前,我国山西、湖北等多个省市的法院也在这方面作了有益尝试。

(六)明确家庭暴力在证据方面的特殊要求

目前,对家庭暴力的法律干预现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除了法律规定不完善外,证据不足也是很大的障碍。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当事人证据意识不强,没有充分注意收集证据,但更重要的是现行的证据规则在证据的采信、认定等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家庭暴力案件的特点,因此,在不违反法律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有关家庭暴力的民事诉讼中涉及的证据采信、证明标准、反证责任、司法鉴定的程序等方面作出一些新的规定,适当减轻家庭暴力受害人的举证责任。这些规定既符合家庭暴力案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又充分体现了反家庭暴力法关怀弱者、保障人权的特点,也有利于实现真正的司法公正。

家庭暴力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的解决虽然不能仅仅依靠法律,但离开了完善的法律却又是万万不能的。因此,希望国家对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定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并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充分利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创造的条件,充分利用立法资源,坚决同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作斗争,把家庭暴力减少到最低、最小的限度。

参考文献:

[1] 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 黄列:《家庭暴力:从国际到国内的应对》,载《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春季号。

[3] 巫昌祯,杨大文:《防治家庭暴力研究》,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4] 刘伯红:《女性权利》,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

[5] 全国妇联蓝皮书:《各地有关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法规政策》,2002年6月。

(江苏省响水县人民法院·孙海娇)

上一篇:音乐教案月光光下一篇:16春季福师《财务会计(上)》在线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