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患者转诊流程

2024-09-01

急危重症患者转诊流程(共10篇)

篇1:急危重症患者转诊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流程 1.门、急诊值班医师出诊,遇到急危重症患者,急诊5min内到位,在给予必要初步治疗同时,通知门、急诊主任,或病区值班医师,并要求lOmin内到位。急危重症患者急诊留观不超过3d,门、急诊病历要求书写规范,值班医师据患者病情请示上级医师后可决定是否入院。如患者无足够经济能力,经请示院方(白天为医务科、门诊部,夜间为院总值班)为抢救生命,可予抢救性治疗,包括人院、手术。2.转入患者,应从来源科室获得充分医疗资料,了解病情及诊治经过。并明确患者账目情况,留意家属心态,警惕已经潜在的医疗纠纷。3.立即完成首次病程志、转入志,8h内完成住院病历,明确主管医师,做好监护,住院医师随时查看巡视患者,出现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当日主治医、副主任医师及时查房,组织治疗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汇报。当日及时或晚交班时进行全科讨论,认真做好记录。4.白班经治医师向夜班医师及听班医师书面和床边交班,并做好交班记录。值班医师及听班医师应认真查看患者,掌握病情。5.以后,住院医师每日至少2次查房,每天至少1次病程记录。主治医师每日查房,3d内有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病历应及时反应病情变化,重要诊治过程,如上级查房,会诊等内容,并妥善安全保存病历。6.必要时通知医教科或院领导,以便调配医疗设备,组织全院会诊、院外专家会诊。对潜在医疗纠纷,严重欠费等情况,应及时向医院汇报,并呈交书面材料。7.确保各种医疗、急救设备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用。对需外借设备明确借用渠道、流程。若需其它部门、科室间合作,必要时应请医务科协调,避免向患方暴露医院内部分歧。8.及时追踪重要化验检查结果,并妥善保存。9.若需手术则必须进行术前讨论(急诊、抢救性手术除外),由科主任主持,术者必须参加,填写术前讨论单,病历中做详细记载。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14岁以下患者手术前应有儿科会诊。手术记录在术后24h内完成,术者需亲自书写或审阅手术记录并签字。10.注意用药原则,药物禁忌、药物不良反应、应用贵重药、自费药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11.做好知情同意工作,向患者家属或其委托人交代病,清,告知患者或家属下列情况:(1)诊断、拟行检查、预后、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治疗矛盾、重要的药物不良反应;(2)诊治可能引起的医源性不良后果及可能采取的矫正措施;(3)植入物;(4)需使用的贵重药品和其它需患方承担的费用;(5)手术、麻醉及其它侵袭性操作的实施情况;(6)术中发现与术前诊断不符;(7)切除术前未交代的脏器;(8)搬动患者可能造成危险;(9)有创操作需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后,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以示确定。(10)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时,应注意内容始终连贯一致,如产生医疗纠纷,应及时报告科主任或医务科,以做好病情解释等各项工作。(11)因病情需要转科时,应与转出科室取得联系,做好准备再行转科,并于当天完成转科记录。12.强化制度保障(1)切实落实首诊负责制:在接诊危重患者后首诊医师要迅速到达患者身边,询问病史、检查患者并做出初步诊断,开出抢救治疗医嘱,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治疗时机。需要紧急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手术医师要完成必要的病例资料的记录。紧急情况确无时间的可以在术后6h内据实补记医嘱和病历,但是记录应以患者实际开始接受治疗时间为准,而不是从手术后开始。(2)强化医务人员的告知意识:做出初步诊断后,首诊医师要立即向患者、近亲属或其法定代理人告知病情、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下一步需要进行的检查或治疗,并请其签字备查。对需要外出进行的检查或治疗,要明确告知其并发症和危险程度,取得其同意和签字,必要时,派人陪同患者进行检查。凡是应该告知末告知,告知不详细,应记录末记录或记录不及时、不详细,应陪同未陪同,应会诊未会诊或会诊不及时等,一旦发生纠纷后果,由主管域值班医师负主要责任,由科室主任负次要责任。(3)强化医师的主导地位:经治医师在开出医嘱后有责任督促检查护士的执行情况,有权利要求护士按照分级护理的要求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于医师掌握患者病情,及时向患者家属通报。(4)强化科主任领导和医师分级负责制度:任何医师都必须服从科主任的安排,坚守工作岗位,擅离职守一律按劳动纪律处理。凡下级医师应报告不报告,发生问题由下级医师负主要责任。凡下级医师已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不到场或未及时到达者,发生问题由上级医师或科主任负主要责任。(5)强化院内会诊管理:在紧急情况下,首诊医师可以电话或口头邀请相关科室急会诊。凡应请会诊不请会诊,由首诊科室负主要责任。凡己请会诊而会诊科室不到场或未及时到场影响抢救者,会诊医师负主要责任。(6)加强转科患者管理:入院后患者因诊断有变紧急转人其它科室,首诊医师必须开出入院后医嘱,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和抢救记录、转科记录等,并负责追踪到相关科室据实补记完成入院记录等转科前资料,并在记录时间一栏后加括号注明“补记”字样。上述记录时间以患者实际开始治疗为准,不以办理住院手续时间为准。科室之间对病历资料的书写要从实际出发协商解决,有争议及时向各自科主任报告,凡因扯皮而不及时完成病历资料者,引起的一切后果由相关科室分担。(7)患者或其家属要求转院或转科时:要全面权衡并尽量满足其要求,如确因病情危重不能转运,要向患者家属详细解释并取得同意和签字。如患者家属坚持转院,应向上级医师或主任报告,并在病历记录中及时记载,请家属签字后同意转出,不得以任何理由强留或收治非本专业范围的危重患者。

篇2:急危重症患者转诊流程

各部门、各科室;

为了保障急危重症患者连贯救治,最大限度地减少诊疗以外因素对救治的影响,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和安全的诊疗服务,根据《卫生部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精神特制定本项制度,请遵照执行。

1.建立“优先处置绿色通道”,提供绿色通道的部门包括急(门)诊科室、辅助检查科室、手术室、挂号收费室处置室等。

2.凡进入“优先处置绿色通道”的病人,实行“先抢救,后付费”,不需先办理挂号、候诊等手续,相关科室应立即给予抢救、优先检查,提供全程服务。

3.符合以下条件者可进入“优先处置绿色通道”:各种休克、昏迷、心肺复苏、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患者。

4.“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的工作要求:

(1)急诊科必须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24小时接诊制。

(2)由急诊科值班医生根据病情决定患者是否进入“优先处置绿色通道”,并在住院卡或相关检查申请单上加盖“优先处置通道”章,上报医务处(8小时内)或总值班(8小时外)。

(3)急危重症处置患者结束后,由执行科室护士协助患者家属缴费,并将加盖“优先处置通道”的检查单由检查科室领回至急诊科护理单元保存。

(4)进入“优先处置绿色通道”的病人,各相关科室必须简化手续,优先提供救治、检查,各科室间应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5)当危重患者需入院抢救时,必须由急诊科医生、护士护送到相关科室。

(6)各临床科室应每日预留1~2张床位以备急危重症患者救治。

(7)在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过程中,对推诿病人或呼叫不应、脱岗离岗的个人和科室,除按医院相关规定给予处罚外,还将按医院《医疗安全事件责任追究管理办法》给予责任追究。

5.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流程:

处置结束,由执行科室护士协助家属补办缴费手续

篇3:急危重症患者转诊流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临床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随机抽样分组研究方法,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 (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 , 抽取来我院就诊的82例产科危重患者病例, 将其分为两组。划分在A组的研究对象中年龄最大者43岁, 年龄最小者19岁, 平均年龄27.8岁;该组研究对象孕周最长者43周, 孕周最短者36周, 平均孕周39.8周;其中有26例初产妇和15例经产妇;划分在B组的研究对象中年龄最大者41岁, 年龄最小者18岁, 平均年龄27.2岁;该组研究对象孕周最长者42周, 孕周最短者38周, 平均孕周40.4周;其中有27例初产妇和14例经产妇;所抽取产妇的所有自然资料, 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可以在研究过程中予以分析比较。

1.2 方法

将82例抽样研究对象资料, 进一步分为A、B两组, 平均每组41例。A组患者进行常规抢救;B组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实施新型护理流程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成率、生产情况、对临床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

1.3 数据处理

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得到相关数据, 均采用常用的SPSS14.0数据处理系统予以处理, 当P<0.05时, 可以认为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 B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 且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P<0.05) ;该组患者顺利生产的人数明显多于A组患者, 且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P<0.05) ;该组患者对临床救治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 且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P<0.05) 。

3 讨论

护理流程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 (1) 院外急救护理:到达现场后院外急救护理组的组长应该首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必要的了解。治疗护士应在大夫对患者进行快速诊断时予以协助, 也就是对患者、血压、呼吸、意识、脉搏、面部颜色和表情、瞳孔大小以及对光的反映情况、大动脉搏动情况予以观察, 对患者病情轻重缓急予以正确的判断并且及时进行现场急救[1]; (2) 院内急救护理:要保证有一个绿色的抢救通道, 将患者送到抢救室后, 可以先予以抢救而后在对住院手续予以补办[2]。呼吸道管理要由护理组长负责, 主要进行高流量吸氧工作并且对各项工作予以协调, 对于护理组的工作要进行全程的指导, 而且要同医师进行沟通, 使医疗护理工作达到最佳的默契状态;操作护士与治疗护士进行合作对患者采取循环系统的管理[3]; (3) 专科症状体征的护理:因为妇产科患者大多数存在出血性以及疼痛性症状的疾病, 因此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量失血以及疼痛产生的低血容量性休克与疼痛性休克, 从而会引发DIC以及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进而导致患者死亡[4]。

总而言之, 对危重产科患者进行抢救过程中实施护理流程管理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可以保证抢救过程井然有序, 做到忙而不乱, 使患者在危重病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扭转, 进一步提高患者对临床救治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杰.试论医院流程化管理形成的基础一过程方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7, 23 (18) :569-570.

[2]余红.护理流程管理在内镜介入诊治工作中的应用与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 2007, 1l (17) :627-628.

[3]李航, 梁万年.作业流程重组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8, 19 (17) :403-404.

篇4:急危重症患者转诊流程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院前监护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51.1+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168-01

我州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路况以及基层卫生条件差,每年有近千人次患者需要转诊到我院诊断及治疗, 转诊过程中给予精心,细致舒适的护理,监护,以及切实的治疗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我院于2008年7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对213例颅脑外伤患者长途转诊,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颅脑外伤患者213例,男性184例,女性29例.GCS评分≤8分63例,占29.6%,GCS评分>8分150例,占70.4%。其中颅脑外伤合并胸腹部闭合性损伤25例,四肢肢体骨折27例,脊柱损伤15例,电击伤3例. 213例患者中因车祸所至187例,占87.8%,高空坠落伤23例占10.8%,暴力打击头部所至3例,占1.4%。途中抢救无效死亡2例。

2 诊断与创伤评估

2.1 诊断 因基层医院大多数没有CT, 诊断只能依靠病史及简洁扼要的查体。其中病史采集尤为重要,致伤原因,时间,地点,现场情况,昏迷时间,伤后表现均需详细了解。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状态及神经系统检查可有助于受伤部位初步判断与诊断。耳漏,鼻漏或熊猫眼常提示颅底骨折.面瘫,肢体单瘫多为大脑皮质运动域损伤,三偏(偏盲,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系内囊损伤,交叉性瘫痪则系脑干损伤〔1〕。合并伤的诊断依据受伤部位检查及X线检查不难诊断。

2.2、 创伤评估:初步评估:ABCDE〔2〕。A:气道保护及颈椎保护,GCS评分≤8分给予气道保护及颈椎固定.B:呼吸和通气.C:循环,D:功能散失, GCS评分.E:暴露与环境控制.。反复评估是关键。 轻度颅脑损伤 多为脑震荡,无或有颅骨骨折者,GCS 13~15分,;中度颅脑损伤 多为轻度脑挫裂伤,有或无颅骨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脑组织受压者,GCS 9~12分;重度颅脑损伤 多为广泛颅骨骨折、脑挫裂伤、脑干损伤及颅内血肿,GCS 3—8分。

3院前监护与治疗

3.1 转送条件与准备转送前必须有初步的检查记录,休克得到控制以及气道保护(GCS评分≤8分)。国产金龙监护型救护车:监护仪,除颤仪,车载呼吸机,充足的氧气,心电图机,血糖仪,呼吸气囊,喉镜,喉罩,必备的急救药品.随车急救医生和护士各一名。

3.2 治疗

3.2.1 气道保护及颈椎保护 GCS评分≤8分给予气道保护及颈椎固定。本组病例中有32例予口咽通气管气道保护,19例予气管插管,气管导管放置,气管切开1例.使用颈托固定颈椎3例。

3.2.2呼吸和通气 本组病例中行胸腔闭式引流5例,使用车载呼吸机辅助呼吸4例,呼吸模式:A/C,SIMV与叹息功能。其余均给予鼻导管给氧。

3.2.3循环:抗休克治疗 代血浆或乳酸林格氏液体,血压下降时,除非有其他证据,否则均考虑为低血容量休克或失血性休克。

3.2.4 其他治疗 外伤的止血包扎及骨折固定,尽量减少或避免继发性损伤和再次伤害。.有颅内压增高者给20%甘露醇250㏕静脉快速滴注,或速尿注射液20㎎静脉推注。对烦躁患者给予咪达唑仑2㎎静脉推注,疼痛患者给予曲吗多注射液100㎎肌肉注射。本组病例中2例患者因心脏骤停,给于呼吸机辅助呼吸,电除颤及胸外按压,药物治疗仍抢救无效死亡。

3.3 监测与护理

3.3.1 心理疏导 转送前必须对患者(清醒)或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安慰患者或患者家属,使其消除紧张心理,解释病情和转送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取得其配合及支持。

3.3.2 监测转送过程中必须对患者实行时时监测:生命体征,瞳孔变化, 意识状态改变,尿量的监测 是衡量复苏是否成功的重要方式。多次创伤评估有助于病情变化的观察。 监测血糖:严重的脑组织损伤,甘露醇使用可导致升高,引起高渗性昏迷而影响病情变化的观察。

3.3.3 护理 予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建立一或两组静脉通路;呼吸道护理:吸痰,清除口腔内异物,呕吐物或血痂,维持口咽通气管或气管导管稳固和通畅;确实固定各种引流管和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纪录尿量.准备好可能需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械.及时清理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或者其他污物。

4 讨论

本组病例转诊过程中死亡2例,仅占1%.而99%的患者成功成功转送至医院。精心,细致舒适的护理,监护,以及切实的治疗为患者的及时诊断及治疗赢得了时间,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降低死亡率。 用过硬的急救技能和心理疏导,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并取得其配合及支持.。转送途中应与医院和中心取得联系,便于及时处理准备和做好入院后的救治工作。入院时立即向接诊的医护人员交接病情记录及用药情况,以利于患者的进一步的抢救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主编.神经外科学.2004

篇5:危重病人转诊转院规定

为了加强医院危重病人的管理,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防范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同时也是为了保障危重病人转送到上级医疗机构,能够得到更方便及时有效的治疗,山南市妇幼保健院危重病人转诊转院管理规定,敬请全院医务人员从即日起共同遵守执行。

1、凡通过经治医生(包括门诊医生和住院部医生)详细检查,并请住院部主任或上级医师会诊后诊断为危重病人,且又限于医院现有设备和技术水平,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须及时转院者,请立即先报告院长或院行政办公室,院领导作出相应指示后则立刻转院。但如在紧急情况下可边转院边向院领导汇报。

2、凡一切转院的病人,转院医生必须及时认真填写《山南市妇幼保健院危重病人转送登记本》,转院医生、护士和驾驶员都必须签字。

3、凡转送病人所发生的费用,由转院医生负责如数收缴到医院收费室;如病人转院后不能及时付费,而由上级医疗机构代收费用,仍由转院医生负责填写所产生的转院代收费用。

4、转院所产生的收费项目和费用,一切均按山南市物价局最新版核准的收费标准执行。

5、对于危重病人转诊转院,应由我院具有相应执业资格的医生和护士,通过医院救护车转送到上级医疗机构就治,私自转送病人一切不良后果均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6、凡发现危重病人转院未向院领导汇报或请示的,且未及时填写《山南市妇幼保健院危重病人转送登记本》者,每发现一例转院医生和护士共同承担转院病人所产生的一切费用,并按每例每人100元扣除医生护士当月奖金。《山南市妇幼保健院危重病人转送登记本》使用情况由院行政办公室抽查。

7、在上级医疗机构所代收的转院费用,由院行政办公室负责统一结账,其他任何人都不得结账,所结费用统一交医院收费室。院行政办公室每月底统计后上报院长审阅。

篇6:新生儿重症抢救转诊制度

为进一步建立较完善的救治网络,加强我院对重症新生儿抢救转诊的管理,确保及时、迅速、有序地抢救重症新生儿,使重症新生儿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不断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结合我科实际,特制订新生儿科重症新生儿抢救转诊工作制度。

一、组织机构

(一)成立医院重症新生儿抢救领导小组(抢救领导小组名单及联系电话见附表1)。负责对我院重症新生儿抢救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组织协调各科室和上级专家对我院发生的重症新生儿进行会诊、转诊和抢救。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杨明清 副组长:李桃凤

成员:谭善宏、李曙光、候伍平

抢救领导小组下设急救专家组及科室抢救小组人员。

(二)成立院内重症新生儿抢救专家组(院内抢救专家组名单及联系电话见附表2)。人员由分管院长、新生儿科、产科、ICU、内科、外科、麻醉科、相关医技科室及后勤科室人员等具有丰富临床经验、高年资主治医师或我院业务骨干担任,负责制定院内重症新生儿抢救应急预案并组织落实、保障急救抢救资源的配置、储备和正常运行,及时上报重症新生儿抢救个案,负责院内重症新生儿的抢救评估和报告。组长:李桃凤

副组长:谭善宏、候伍平

成员:田丽、张晓凤、杨胜金、符付献、张清贵、刘龙刚、崔晶、杨沙平

(三)成立重症新生儿科室抢救小组,负责重症新生儿抢救转诊的组织和实施。重症新生儿科室抢救小组人员组成如下组长:李桃凤

副组长:谭善宏、候伍平成员: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

二、救治措施

(一)制定重症新生儿抢救工作流程(抢救流程图见附件5),定期检查和维护监护和抢救设备,保证药物、血液的及时供给,确保重症新生儿抢救的绿色通道畅通。

(二)认真学习各种救治方案和工作流程,组织培训和考核重症新生儿抢救工作的相关内容,定期召开抢救小组会议和组织重症新生儿抢救工作演练,一旦新生儿出现危重情况,立即启动本院的重症新生儿抢救预案。

(三)严格执行医院的接诊制度。

1、值班医护人员接到产科高危孕产妇准备分娩电话后,应立即赶往产房或手术室,详细了解孕妇及胎儿情况,初步评估准备分娩新生儿情况,检查和准备复苏的仪器,充分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工作,如有极高危新生儿(见附表4)情况可能,通知科室抢救小组组长以做好接应和抢救准备工作。

2、门急诊发现重症新生儿要马上进入抢救程序,进行复苏工作,并通知病房做好抢救准备工作,接诊医生要亲自护送患儿到病房。

3、病房日常高危新生儿,要严密观察病情,有危重病情发展趋向的,应当及时诊治和组织抢救。

(四)经在产房、手术室及门急诊复苏抢救新生儿,在条件允许下,须尽快转入新生儿科进行进一步处理,抢救小组人员接到通知后要快速到达科室,由抢救小组及值班人员根据病情确定抢救方案。需要科间会诊的,应当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必要时报告医务部或医院领导进行组织、协调、参加抢救。

(五)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要服从指挥、密切配合、分工负责、通力合作、规范操作。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无误、清楚,护士要复述一遍,以免发生差错,必须注明执行时间。严密观察病情,认真及时做好各种记录。由一名人员认真书写医疗文书,记录各种治疗方案、方法、医嘱。各种记录要求准确无误、清晰明了、扼要完整,而且必须注明时间。

(六)危重患儿需设专人护理,制定全面细致的护理计划,及时准确地做好护理记录。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床前交班),对患儿的病情变化、抢救措施及所有药品均应详细交班。注射用药品、空安瓶、输液空瓶、输血空瓶等用完后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按规定处理。

(七)在抢救工作中遇到困难需要支援时,需要上级医院技术支援的,应及时报告医务部或医院领导,负责人员调度、联络、求援,同时向花都区重症儿童救治中心请求支援。

(八)及时与患儿家属交代病情,抢救的同时通知患儿家属补办门诊病历、住院手续。抢救结束后,及时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入院记录、抢救记录等相关医疗文书。要由了解病情的医生向患儿亲属交代病情,以取得家属的配合。有可能发生医疗纠纷的,及时向医务部或院领导报告。

(九)在进行新生儿急救时,一定要坚持就地就近的原则,分秒必争,采取一切措施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若因医疗条件所限,需转往上一级医院时,应向医务部或医院领导小组报告,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向转诊医院报告患儿情况,以便做好接诊准备工作。同时在转诊接受单位人员到达前,做好以下转诊前救护工作:

1、保暖、清理呼吸道、给氧、建立静脉通道;

2、生命体征(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监测;

3、对出现心肺复苏指征得患儿,按新法实施心肺复苏;

4、对有指征得患儿进行气管插管或人工通气;

5、有详细的转诊病历,包括简要病史、诊断、救治情况、生命指征、医师签名和日期。

三、报告制度

(一)实行首诊报告制,院内重症新生儿首诊接诊科室负责人为责任报告人,首诊医生为重症新生儿的责任登记人,抢救首诊科室做好重症新生儿抢救病案的填报,统一报院内抢救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报告内容:产妇姓名、年龄、住址、户藉地、孕产次、孕周、产妇生产过程、新生儿目前病情、抢救经过、急需协助解决的事宜等。

(三)报告时限:各科室凡发现符合本预案规定的重症高危新生儿,应于接诊后立即通过各种方式报告院内重症新生儿抢救领导小组。

四、保障措施

(一)技术保障

1、实行预案效果评估。对重症新生儿抢救预案实施效果评估,我院医务部定期抽查。

2、技术培训:加强我院重症新生儿急救队伍的人才建设,由我院各专业技术骨干组成。组织专业人员开展相关知识、相关技能的技术培训和演练。推广新知识、新技术,针对产科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防微杜渐,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3、保持通讯、信息通畅。抢救成员24小时不停机,抢救时行政领导必须参与现场协调指挥。有专人负责本单位重症新生儿救治工作信息的上报和总结。

(二)后勤保障

1、根据重症新生儿急救需要,充分准备好一切抢救用的设备设施、包括药品、器械和检验装备等,并定期保养维护,保持抢救物品处于良好功能状态,及时与州血站联系,保证提供孕产妇抢救用血。抢救完毕及时整理抢救室,补充药品、器材,保持清洁卫生,同时做好抢救小结,总结经验,提高抢救水平。

2、后勤科保障水电供给,配备救护车用于紧急状态物质供给,原则上转院必须报120急救中心,由120派出急救人员、车辆、急救药品、器械等,我院医务人员陪同,确保转送过程畅通到位。

泸溪县人民医院重症新生儿抢救领导小组名单见附表

泸溪县人民医院重症新生儿院内抢救小组名单及联系电话见附表

泸溪县人民医院重症新生儿科室抢救小组名单及联系电话见附表 新生儿危重病例单项评价指标及危重评分见附件、泸溪县人民医院重症新生儿抢救呼叫流程见附件 5 6 附表 1 泸溪县人民医院重症新生儿院内抢救领导小组 7 附表 2 :

泸溪县人民医院重症新生儿院内抢救专家组

附表 3 :泸溪县人民医院重症新生儿科室抢救领导小组 1)出生窒息,5min Apgar评分≤7分。2)出生体重≤2kg。

3)心率<100/min或>160/min或心律失常。4)呼吸<30/min或>60/min或频发呼吸暂停。5)神志改变或嗜睡。6)反复抽搐2次及以上。

7)总胆红素≥15mg,早产儿总胆红素≥12mg。8)腹胀或有消化道大出血。9)体温<35℃或>40℃。10)硬肿面积≥30%或有并发症。

1、新生儿危重病例单项指标:凡符合下列指标一项或以上者可确诊为新生儿危重病例:

2、新生儿极危重病例单项指标:凡符合下列指标一项或以上者可确诊为新生儿极危重病例:

(1)需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者或反复呼吸暂停对刺激无反应者。

(2)严重心律紊乱,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心力衰竭、心房扑动和心房纤颤、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纤颤、房室传导阻滞(Ⅱ度Ⅱ型以上)、心室内传导阻滞(双束支上)。

(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者。

(4)昏迷患儿,弹足底5次无反应。(5)反复抽搐,经处理24h以上不缓解。(6)体温≤30℃或 > 41℃。(7)硬肿面积≥70%。(8)血糖 <1.1mmol/L(20mg/dl)。(9)有换血指征的高胆红素血症。10 注:

(1)分值 > 90为非危重;70~90为危重;< 70为极危重。

(2)用镇静剂、麻醉剂及肌松剂后不宜进行Glasgow评分。(3)选24h内最异常检测值进行评分。

(4)首次评分,若缺项(≤2分),可按上述标准折算评分。如缺2项,总分则为80,分值> 72为非危重,56~72为危重,< 56为极危重(但需加注说明病情,何时填写)。(5)当某项测定值正常,临床考虑短期内变化可能不大,且取标本不便时,可按测定正常对待,进行评分(但需加注说明病情、时间)。

篇7:危重孕产妇抢救、转诊、管理制度

危重孕产妇抢救、转诊、管理制度

各相关科室:

根据《云南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危重孕产妇转诊工作的有关通知》精神,切实加强危重孕产妇接诊、转诊和管理工作,提高危重孕产妇抢救成功率,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危重孕产妇抢救、转诊、管理制度如下:

一、成立危重孕产妇转诊、抢救及管理工作领导组,加强对危重孕产妇转诊及抢救工作的组织领导。

长:朱庭炳

院长 副组长:陈兴伦

业务副院长 成员:孙贵涛

医务科副科长

汪自敏

护理部主任

感控办主任

钟玉燕

妇产科主任

全在芸

妇产科护士长

设办公室在医务科,由孙贵涛负责组织协调工作。

二、成立孕产妇抢救专家组,承担危重孕产妇抢救、会诊和指导工作,组织转诊。

长:陈兴伦

外科副主任医师

业务副院长 副组长:钟玉燕

妇产科主治医师

妇产科主任

孙贵涛:急诊科主治医师

医务科副科长 成员:全在芸

妇产科主管护师

妇产科护士长

许绍全

内科副主任医师

内儿科主任

周德才

麻醉科医师

麻醉科主任

王奉祥

医学影像副主任医师

影像科主任

李龙祥

检验主管技师

检验科主任

孙雨华

主治医师

B心室主任

徐仲举

外科副主任医师

吕永梅

妇产科主治医生 尹燕群

妇产科医师

杨远清

妇产科医师

汪庆敏

妇产科医师

妇产科医师

妇产科主任、护士长组织本科医护人员负责危重孕产妇常规接待、抢救及转诊工作,需要多科会诊、抢救的及时请相关抢救组织成员,同时报医务科和组长(副组长)。

三、急危重孕产妇抢救制度

1.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接诊危重孕产妇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延误救治或让孕产妇自行转诊。

2.在医务科的组织协调下,负责疑难、危重、重症孕产妇的会诊和抢救。相关科室及医护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

3.各科室包括财务、医技(B超、检验、放射)、临床、药剂等,必须畅通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保证随叫随到,及时处理、报告,先处置后办手续、记账、结账。

4.抢救工作实施中,由一名到场的最高职称技术人员统一指挥,其他人员按各自职能和技术专长,全力实施抢救工作。抢救工作务必组织有序,措施果断,及时有效。抢救中和抢救结束后由参加人员作好各项抢救记录。

5.抢救专家组及时对病情按《云南省危急孕产妇转诊标准》进行评估,决定是否转诊。需要转诊的按《云南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危重孕产妇转诊工作的通知》做好逐级和预约转诊工作。对病情危重/特殊,本院无条件抢救,且病人可以运送时应尽早转院。

四、危重孕产妇转诊制度

1.我院是高危孕产妇急救指导中心,承担本县辖区内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和下级医疗机构转送到我院的危重孕产妇的接待、救治工作任务;承担本院的急危重孕产妇转送到上级医疗保健机构的工作任务;承担指导下级医院对急危重孕产妇开展救治工作任务。

2.转诊病人至少由熟悉病情的医生和护士各一名护送,携带必要的抢救物品及转送记录等相关资料,途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送达后与接收医疗保健机构办理好相关转诊手续后方可离开。

3.妇产科对急危重症孕产妇(含下级医疗机构转送或其它途径进入)必须优先安排,及时救治,不得推诿,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特别不得以床位紧张等客观原因拒收病人,否则一经查实,对相

关人员从重从严处罚并由当事人承担相应责任。

4.严格按《云南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危重孕产妇转诊工作的通知》要求的危重孕产妇转诊基本原则和工作要求实施危重孕产妇的转诊工作。

四、急危重孕产妇管理制度

1.妇产科建立急危重症孕产妇接诊及出诊登记本,孕产妇急危重症抢救登记本,转运与反馈登记本,急危重症及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业务培训登记本等做好工作台账。

2.妇产科医师熟练掌握高危妊娠的基础理论,重点掌握妊娠及分娩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晚期出血、胎儿宫内窘迫、产科出血、休克、DIC、羊水栓塞、严重感染等),妊娠合并症(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血液/内分泌系统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外科合并症等),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艾滋病以及新生儿急救的基础理论。重点掌握高危孕产妇的识别及急危重症抢救知识,抢救药物、药理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等抢救原则和基础知识。掌握危重孕产妇急救的基本技能,具有识别和处理异常分娩的能力,掌握静脉切开技术,心肺脑复苏,各种监护技术及其结果的识别,合理的输血输液,抢救药物的合理应用,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转运途中抢救及监护技能等。

3.储备急救药品和血液制品:缩宫素、前列腺素类制剂、地塞米松、西地兰、罂粟碱、氨茶碱、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速尿、纳洛酮、硫酸镁、维生素K1、止血芳酸、肝素、甘露醇、硫酸氢钠、地西泮、晶体液、杜冷丁等。药剂科保证急救药品的进购储备;妇产

科储备同时抢救两人以上的急救药品;血液科保证储备急救用血。

4.医务科和妇产科建立与辖区内转诊单位的联系,明确联系电话及联系人,建立登记本。

5.接到急救电话,了解病情后迅速组成抢救小组,携带急救设备与药品,5分钟内出诊,赶赴现场按就地就近抢救,尊重病人知情选择的原则的实施抢救或转运。病人送达后5 分钟内由当班医师最高职称负责组织抢救,抢救的同时报告科室领导/组长/医务科或院领导。

6.抢救过程中要保存全部药品的安瓿、资料,以备核对。7.对每例抢救病人均进行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将抢救结局反馈转诊单位。

五、本制度自发文之日起执行,各部门科室必须认真落实。以前的相关制度照执行,与之不符的执行本制度。

篇8:急危重症患者转诊流程

1 存在问题

从目前国内开展双向转诊的实践来看, 在转诊过程中转上不转下, 以及不合理转诊的现象较为普遍, 缺乏统一的转诊标准和合理的转诊流程[1]是主要原因之一, 其根本还在于参与转诊的各级医疗机构间相互没有约束, 其转诊行为遵循自愿原则所致, 即使有转诊标准和流程也不愿执行。现实中, 各级医疗机构运行的情况是, (1)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病人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 而由上级医院转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病人相比之下要少的多, 转上不转下现象较为突出; (2) 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挥运作, 导致各级医院建立转诊机制重形式, 而不重实质, 患者受益少; (3) 缺乏监督机制, 不合理转诊现象普遍存在, 双向转诊没有得到充分落实,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没有真正发挥社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目前较为统一的转诊流程尽管看似在各个环节都顺畅, 但运转起来困难重重, 标准和流程也流于形式, 流程图详见图1。但是, 合理的流程是转诊工作能否高效开展的前提。双向转诊流程是区域双向转诊体制建立的基础。优化流程后, 可以不断发现并减少业务流程盲区, 明确转诊中各方职责、权利和义务, 进而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在我国公立医院体制改革尚未取得突破, 各级机构各自为战的情形难以改变的情境下, 这个目标的实现更多的是要靠建立规范的监督考核机制[2]。

2 流程优化

不难理解, 在财政补助难以维持医院运行的情况下, 目前各级医疗机构为了生存, 肯定会在病人的收取上有所选择。无有效的经济利益, 是很难驱动上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双向转诊, 医生和患者也没有经济刺激来努力实现双向转诊。由于没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导致了利益冲突, 将转诊流程人为割裂开来。如果借助医联体的统一的组织架构的设计, 可以通过机制设计, 协调各方利益, 平衡各方权责, 将机制和流程设计相融合, 可有效改善转诊流程, 理顺流转环节。

2.1 转诊流程中建立内部机制

在医联体内部, 可以通过医保的报销优惠比例设定来激励患者首诊在社区;医联体覆盖的上海市崇明地区医保的类型多达9种, 且分属多个部门统筹管理, 这人为造成了划定医保报销比例的困难。鉴于崇明地区居民农业人口占比高, 根据国家政策, 先从新农合患者报销比例开始约束, 逐步扩大到其他8个医保对象。目前上海市医保支付制度实行的是总额预付制与按项目付费, 其优点是容易操作, 管理成本低。若从医保支付制度改革进行转诊的激励, 需要在技术上保证医疗保险部门的实时审核与优惠, 致使转诊中人、财、物的流向及时得到经济引导[3,4,5]。

2.2 转诊流程设立外部监督

管理机制对整个医疗服务市场的规范起着重要作用, 缺乏监督管理会造成互动实施没有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综合医院之间信任机制缺失以及市场化的逐利倾向的驱使, 无法保障转诊流程操作的客观有效性, 故设立审核部门、建立管理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设立专门的部门, 对双向转诊进行审核, 并对转诊实施实时监控, 进行统计并每周将结果反馈给管理部门, 根据绩效指标进行考核, 对转诊积极性高, 转诊行为合理的医生要给予一定奖励, 反之则要给予一定的处罚。将病史质量的检查范围扩大到转诊病人病历, 出现的误诊、误治等错误要按相应规定予以处罚。

其具体流程为, 社区的上转病人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诊治后, 确认有上转指征, 需转入上级医院诊治时, 医生认真填写好转诊单, 做好转诊登记, 递交转诊科进行审核, 审核通过, 经患者同意后准备转诊事宜。病人的病历摘要、健康档案等有关资料需一并转入上级医院, 急、危、重症等病人转诊应有医护人员护送。

经上级医院诊治确需下转进入康复阶段的, 将病人转回或下转至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且应将在医院诊疗的有关资料一并转达。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在门诊病志与住院小结中应叮嘱病人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后续治疗和康复过程, 并提供比较详细的后续治疗和康复方案。上级医院可将慢性病人转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6,7], 详细流程见图2。

3 运行情况及进一步建议

新的流程对医联体内转诊工作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2年崇明中心医院转诊病人421人次, 2013年崇明中心医院转诊病人1988人次。在转诊的病种中, 也从需要做一些大检查如CT、MRI等, 但小医院无此设备而转诊, 逐步扩大到疑难疾病无法确诊或确诊但无技术条件进行治疗或有合并症的病例, 常见的病种有心脑血管疾病、慢支、肺气肿、高血压、肿瘤、大的创伤等, 患者的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但由于还在初步实践阶段, 机制设计还未成熟, 发现以下一些问题, 需要逐步改进。 (1) 充分利用医保的报销优惠激励患者社区首诊、双向转诊, 但医保的报销比例确定是个难题, 若报销比例低则起不到激励作用, 若报销比例过高又会造成医保的负担。 (2) 本方案未充分起到激励医生下转和制约不良上转的作用。因技术原因绩效考核指标难定, 难以为医生的行为进行绩效考核, 在激励制约机制上存在难点。 (3) 由于加入审核和健康档案的传递, 流程变得复杂环节增多了, 可能在运行中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不便。 (4) 该流程要求双向转诊支持平台 (绿色通道、信息共享、储备病床及专家下沉) 予以支撑, 可见双向转诊的运行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从体制、机制和技术平台等方面共同予以支持。

参考文献

[1]冯毅, 张瑾.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研究综述[J].卫生经济研究, 2006 (11) :44-45.

[2]郭石林.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8.

[3]王隽.城市医院双向转诊的现状和对策[J].医学与社会, 2008, 31 (21) :38-40.

[4]Bohmer P, Pain C, wa It A, et al.Maximising health gainwithin available resources in the New Zealand public health system[J].Health policy, 2001, 55 (1) :37-50.

[5]刘洋, 王小芳.双向转诊制度问题探讨[J].社区卫生服务, 2004, 12 (3) :72-73.

[6]杨柳, 王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制度有效运作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7, 5 (5) :22-23.

篇9:医保病人转诊转院流程

1、参保患者所患疾病在市内定点医院不能确诊或确诊后无条件治疗需转其他医院治疗。转诊转院分内转和外转。内转是指市内定点医院范围内转诊转院,外转是指向上级定点医院转诊转院。

2、对于内转,转出定点医院主管医师要征求参保患者意见,报本院医保科(办)批准登记后;主动与转入定点医院联系,妥善安排好参保人员就医。参保人员按住院流程在接诊医院办理住院手续。

3、对于外转,严格按照三级转院制度(转上不转下)。确需外转,由转出医院主管医师提出理由,经科主任批准填写转诊转院申请表,经本院医保科(办)审核盖章,参保患者所在单位盖章。报医保中心批准后方可外转至指定医院。病情紧急,可先转诊转院,但要在3个工作日内补办。

4、转诊病人确诊后,需要住院治疗的,原则上回市内定点医院住院治疗。门诊医疗费由个人现金支付愿意由个人帐户支付的,治疗终结后可持有关手续和单据、本人IC卡到市医保中心核销个人帐户金额。

5、转外住院治疗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或单位垫支,每月15日前由用人单位凭批准手续、诊断证明、每日费用清单、收据等资料报市医保中心医疗科审核后,按规定报销。

6、参保患者因公出差或经批准探亲期间因病需要诊治和住院治疗的视同转诊转院。

7、转诊转院病人执行我市参保人员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用药范围,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标准,其医疗费用在规定报销比例的基础上降低10%。

篇10:急危重症患者转诊流程

转诊、转院流程执行情况持续改进记录

(2012-2013年度)

检查时间:2013年4月5日 检查人员:孙文、戴斌

检查科室:神经内科、普儿科、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脑外科、胸外科、妇产科、骨科、内分泌科、普外科 检查内容:

转诊、转院流程落实情况。

一、存在问题:

1、转科记录未及时完成。(心内)

2、转科未请原科室会诊。(ICU)

3、转科交接记录未及时完成。(妇产科)

4、个别自动出院未签字。(骨科)

5、转入病人上级未及时查房(消化)

6、个别转诊、转院患者未做到医务人员当面交接。(呼吸科)

7、未及时向患者监护人告知不适宜转院的后果。(精4)

8、转科病人未及时请会诊。(ICU)

9、转科知情同意不全面。(内分泌科)

二、整改意见及措施:

1、加强对医生的转诊、转院流程相关制度的学习、培训。

2、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完善相关知情同意书的签字与告知。

3、加强制度落实的监督,进行整改。

4、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训。

三、改进效果

通过对制度的学习和培训,加强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完善告知知情同意内容等措施进行整改,转诊转院流程落实有明显改进。

滨海县人民医院

转诊、转院流程执行情况持续改进记录

(2013-2014年度)

检查时间:2014年6月30日 检查人员:孙文、戴斌

检查科室:神经内科、普儿科、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脑外科、胸外科、妇产科、骨科、内分泌科、普外科、肿瘤科 检查内容:

转诊、转院流程落实情况。

一、存在问题:

1、转科病历未及时传递。(呼吸)

2、转科交接记录未及时完成。(内三科)

3、转科病人医生未当面交接。(ICU)

4、转科前未及时联系所入科室。(心内科)

5、转科医患沟通不完善。(普外科)

6、部分医务人员对转诊转院制度不熟悉。(普儿科)

7、转科病人未及时请上级查房(肿瘤科)

二、整改意见及措施。

1、加强病历管理相关规定的培训。

2、加强转科制度的落实与监督。

3、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完善相关知情同意书的签字与告知。

4、加强转诊、转科制度的学习与培训。

5、加强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的学习与培训。

三、改进效果

通过加强病历管理规定、转科、转院制度学习,加强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落实,转诊转院制度落实有明显改进。

滨海县人民医院

转诊、转院流程执行情况持续改进记录

(2014-2015年度)

检查时间:2015年5月16日 检查人员:孙文、戴斌

检查科室:神经内科、普儿科、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脑外科、胸外科、妇产科、骨科、内分泌科、普外科、肿瘤科 检查内容:

转诊、转院流程落实情况。

一、存在问题:

8、转科病历未及时传递。(呼吸)

9、转科交接记录未及时完成。(内三科)

10、转科病人医生未当面交接。(ICU)

11、转科前未及时联系所入科室。(心内科)

12、转科医患沟通不完善。(普外科)

13、部分医务人员对转诊转院制度不熟悉。(普儿科)

14、转科病人未及时请上级查房(肿瘤科)

二、整改意见及措施。

3、加强病历管理相关规定的培训。

4、加强转科制度的落实与监督。

3、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完善相关知情同意书的签字与告知。

4、加强转诊、转科制度的学习与培训。

5、加强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的学习与培训。

三、改进效果

上一篇: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下一篇:享受生命中的阳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