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征文

2024-07-21

七年级科学征文(精选9篇)

篇1:七年级科学征文

20世纪,我们走进了一个科学的时代,这是一个伟大的跨越。21世纪,我们似乎离科技化国家又近了一步。那么,身为21世纪小主人的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明白什么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走进科学!!

走进科学,科学界中有许多妙不可言的事情,观察气象,收集标本,科学实验,科普活动,生活发现等都是探索科学的一种,人类因科学而进步,科学因人类而创新,人类离不开科学,科学也离不开人类。 科学,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不管大小,只要你留心观察。科学有利于人类,造福于人类,但万事有利必有弊,科学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在给人类的生存问题带来麻烦!科技越来越发达,生活越来越舒适。条件一天比一天好,这些都要归功与科学、科技。如果没有科学,人类现在也许还像我们的祖先一样,穿着大自然提供的衣服,拿着长矛、石头去打猎,生火充饥。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过着没有目标和理想的日子,漫无目的的活着。是科学让我们知道了宇宙,了解到了宇宙是浩瀚无边的,是科学让我们过上幸福的日子。科学医好了以前我们所医不好的病。

我们是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也许也是未来几十年中建设祖国科技的重要人才。我们要好好享受现在的美好生活,认真体会它给我们的方便。同时,也要善于发现科学之中的小问题,仔细观察,善于发现,你就是可爱的“小小科学家”。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也许它就在我们身边。14岁的涪陵男孩赵杭,以自己发明的输液警示器夺得大赛优秀项目三等奖和优耐美科学“银奖”;17岁少年孔灵犀发明的圆形书,申请成功的专利成果,获得了世界华人发明家国际协会国际发明金奖等等。他们认真观察我们生活中所缺少的东西和不正确的地方,用自己的发明来让人们更方便。同时也向全国人民展现了青少年的风采,向人们证明了青少年的不容小觑。 科学之所以能使生活更美好,是因为有一批又一批合理使用科学技术的善良人们不屑的努力,他们将科技运用于对社会和谐的建设,对人类物质及精神的丰富与塑造,对真理不停息地正确的追求和道德品质无比的崇尚。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要向历代科学家学习,努力超越昨天!相信我们主宰的世界会更加美好!

科学就在你身边,你准备好迎接她了没有?

篇2:七年级科学征文

在我国,一直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其正确性已由无数史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执政党;民主党派作为同中国共产党共同致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作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各阶层联系的桥梁,一方面要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并向中国共产党反映民意与民心,另一方面要协助中国共产党培育民力,是参政党。在多党合作中,执政党与参政党互为条件,彼此相依;角色不同,荣辱与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筚路蓝缕,辟阶榛莾,一路走来,走向辉煌,走向复兴。

1944年底,一批进步学者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政治民主,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民主、科学精神,在重庆组成民主科学座谈会,讨论时局,发表政见。后为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于1946年5月4日在座谈会基础上正式成立九三学社。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以爱国、民主、科学为宗旨,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延绵至今,九三学社一直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的得力助手和谋士,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九三学社郑重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此后,九三学社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的一个民主党派和爱国统一战线的成员,参加国家政权。九三学社在团结推动成员及所联系的人士,积极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和社会主义的经济、科技、教育等各项建设事业,为加强全国人民的团结,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九三学社先后召开了大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发展和完善业已确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继续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遵循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建设事业中,九三学社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诸如维护成员的合法权益,协助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就教育、科技、知识分子问题、经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课题进行调研,向中共和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面向社会开展智力开发、科技咨询和支边支农等活动;推动成员和所联系的广大科学技术、高等教育和医药卫生界专家学者做好岗位工作,为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协调有关方面的关系,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积极开展海外联络和人民外交活动,促进祖国统一和国际间的相互了解。

在新的历史时期。九三学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不断开拓新局面。九三学社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九三学社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就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法治国方略和科技、教育、经济、文化等重大课题进行调研,向中共中央领导同志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向中共中央和政府先后提出自主技术创新、三农问题等方面的多项重要建议,受到中共和国家有关方面的重视;面向社会,积极开展科教服务、支边扶贫活动,为老、少、边、贫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海外联络工作,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服务;努力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贡献力量。

篇3:插图在七年级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加强了直观性的教学效果

插图使用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插图有着语言文字无法比拟的直观表达方式。插图的呈现给我们以生动形象、简单直观的视觉印象。如七年级上册图2-24皮肤的结构,使人一目了然,知道皮肤由外到内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及四大组织在皮肤中的分布;下册图2-83爱护眼睛,让我们直观地了解如何正确地用眼和保护眼。下册图2-19耳的结构、图2-72眼球的结构,把抽象的问题感性化,使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器官的组成、功能及作用。

二、激发学生钻研科学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情境是学习环境的要求之一,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插图能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富有生机。情景交融的映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及好奇心。如课本下册图1-3男性生殖系统、图1-4女性生殖系统、图1-5受精过程、图1-7胚胎发育和图1-9分娩过程,学生对这些插图,既有点害羞又特别好奇,在教师授课时学生特别安静,求知欲十分强烈。上册图4-50餐布粘虾、图4-63纸锅烧豆腐、图4-58狗伸舌头、下册图2-59海市蜃楼、图3-44飞驰的气球、图4-26钱江潮的各种潮型、图3-63欢乐的泼水节等插图趣味性十足,具有生活的特点,能有效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希望找到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学生学得轻松的同时又能掌握理论知识,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

三、开阔学生的视野

插图使学生看到了精彩的科学世界,还反映了一些书本中没有重点介绍但又需要学生了解和运用的科学现象和规律,教师可以举办课外专业讲座,将之作为教材知识的补充和延伸,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上册图1-57光测温度计、红外线温度仪、电子温度计、色差温度计插图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测量温度的方法越来越多。上册图2-7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图4-51液晶显示器、下册图3-4在风洞中高速气流通过静止的飞行器、图3-31鱿鱼的运动、图3-74航天器的碎片经过大气层的情景、图4-41美国“凤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等插图隐含了丰富科学的知识和规律,能增加学生的科普知识。

四、突出了情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篇4:七年级科学征文

关键词:主动学习;持久注意力;思维积极性;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1-123-01

随着知识爆炸性的增长,周期的缩短,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方式、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为主的教学的学习已无法应付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具备自我学习,自我知识的更新能力已远比掌握现有知识更有积极意义。七年级新生刚升入初中,对中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存在着很多不适应之处,特别对是科学课等较为“难学”科目有畏惧情绪,如何认识和解决学生在学习科学课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障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笔者就多年教授七年级新生科学课的经验提出以下对策。

一、如何保持持久注意力

七年级的新生是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新成员,身上还带着许多小学生的特点。小学生好奇心强,渴望了解大自然中的种种秘密。他们对很多事物都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但是注意力往往无法持久,兴奋灶消失转移较快。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求知的愿望,是他们力求认识事物、渴望获得知识的一种意向活动。学习兴趣对于学生从事认识、学习、实践、形成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对于学生的智力开发起着定向、维持和强化的作用。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何等的重要。实践证明,当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油然产生时,就会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能学活,学好,获得较大的成功,从而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我认为教师上课的眼神不应该关注在课本上,而应该关注学生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内心的世界,同时也可以进行无声的交流。如果你把你的热情和你的希望通过眼神传递给学生,有时比言语更有魅力,也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理解、信任、关怀和鼓励。当然,如果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目光一直在注视着他,他也会少开一些小差,把注意力更好的集中到课堂上来。当然还需要对七年级新生严格要求,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养成良好的课堂纪律和较为持久的注意力。

二、如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心理学认为,情感具有动力功能,它可分为增力功能与减力功能。增力功能指的是积极的情感,积极的情绪是加速思维进程的催化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教师的努力创造良好的情境,并通过教师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从而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以引起积极的学习动机。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通过演示实验等教学手段,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能给学生以科学美的享受。科学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同其他课程相比,它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会有许多问题是教师一时无法解答的,因此需要在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寻求答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三、如何掌握科学课学习方法以及培养基本科学素养

在学习科学课的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学习科学方法和基本科学素养的培养。学生在初学科学课一时觉得难以适应抽象严谨的科学方法,同时对各种操作的种种要求觉得无所适从。这是因为小学期间学的许多知识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是在学习科学课程时,较多运用抽象概括思维,由普通生活现象,用探究实验和归纳总结高度概括引出科学知识,这使得学生在思维方式上有很大的不适应。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概括的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在理解事物的时候,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由表及里的,符合思维发展规律的掌握科学知识。

初中科学是一门可以通过实验使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获得感性知识的学科。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借助实验让学生能更加有效地巩固已学的科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并形成良好的科学概念,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甚至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就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又动脑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由参观者变为参与者,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扮好角色,随时发现问题,设计一些引导性的提问,培养学生养成边动手边思考的好习惯,使他们能更仔细更集中的观察现象,从而保证实验的成功。作为科学教师,在每次实验之前都应该有充分的准备,在实验中要有规范的操作,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也便于学生了解科学的严谨性,在实验中要让学生始终有很强的注意力,并能做好详细的实验记录,不要让学生只是觉得实验好玩而忽视了实验的目的性,更不要让学生只注意到实验表面现象,而忽视实验真正的本质。

教育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把握学科本质才能更好地挖掘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5:七年级科学征文

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来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根植于我国土壤的一项新兴政党制度,是历史长河中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欧美国家没有,在东南亚国家没有,其它国家也都没有,只有中国的土壤上萌发出这一伟大的制度,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被不断地丰富、赋予新的内涵,最终构成了我们党和国家制度的显著特色和巨大优势。

“五一口号”为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1948年4月30日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也向全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发出了“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伟大号召。随后便是那段被我们熟知的历史,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对“五一口号”进行了热烈响应,他们先后发表电报、宣言、声明或通过决议,表示愿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为建成新中国而奋斗,从而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而后随着新政协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正式确立,70年的时间内闪现出众多值得铭刻的瞬间,“八字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制度逐步规范化、程序化,不断臻于成熟。

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的九三人

多年来,九三学社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重视学习和自我教育,注重思想建设,积极投身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充分发挥智力密集的优势,踊跃参加智力开发、科技咨询、支边、支农等活动,为发展科学事业,为振兴中华作出了很大贡献。

九三学社先后拥有17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多成员为中国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不管是为了建立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的新中国而积极奔走在海内外的初代九三人,还是为了科学勇攀高峰不断自强不息奋战在各领域一线的继承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九三人。

在改革先锋100人名单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王选。可能对于普通人,王选先生的名字并不熟悉,但是,陪伴你我走过成长、成才、学习、工作的每一段时光正是几缕墨香。这背后,是那个默默耕耘十余载,让出版印刷“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用激光照排技术将汉字带入信息时代的人。王选曾任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刚好是九三人的一个缩影,身上写满了九三人的特质。

一是敢为人先的拼劲。上世纪70年代,不少人认为在西方发达国家科研人员已经先行一大步的情况下,王选先生的汉字信息压缩和还原方案不可能成功。但他坚信自己的选择,并继续投入更多精力设计完善总体方案,甚至做了更大的决定:跨过当时流行的二代机和三代机,采用激光输出方案,直接研制世界上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最终将原理性样机做了出来,并经过一代一代地改进,形成中文电子出版系统推向市场,被国内99%的报社和90%以上的书刊(黑白)印刷厂采用。

二是百折不挠的韧劲。在“告别铅与火”之后,王选先生并没有停下前进创新的脚步,克服身心病痛劳累、骨干人员退出、设备落后、工作条件简陋等种.种困难和压力,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又告别“报纸传真机”“电子分色机”“纸与笔”“照排胶片”等等。年轻时的王选曾因废寝忘食的工作累出重病,也曾遭遇过家庭变故,但是这些挫折即使再大,都不能打倒他为国奉献、百折不挠的信念。

三是甘为人梯的亲劲。王选先生生前有一本印有员工照片的花名册,里面详细记载着研究所年轻人的来历、研究方向、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等各种资料,不仅关心他们的科研工作,也为他们的生活待遇操心。特别是他宣布退出科研一线后,全力支持和培养年轻一代。在王选先生培养下,一批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的青年科学家走到了科研前沿。按照先生遗愿,还设置了“王选青年学者奖励基金”用于激励青年学者。

四是大爱人间的暖劲。早在1月,王选曾领衔8位省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对日本细菌战“烂脚病”受害者提供医疗救助的建议》,此后王选一直为日本细菌战“烂脚病人”多方奔走、呼吁,在国内开辟了细菌战受害者政府认定和救助工作的先河。王选故后,王选夫人陈堃銶教授捐献给九三学社中央100万元人民币,社中央按照王选同志遗愿,经九三学社中央第四十四次主席办公会研究决定,成立了“王选关怀基金”,用于为九三学社离退休老社员中经济困难的重病患者提供一定的医疗补助。迄今为止,已为多位患病社员送去温暖。

三、我们,一路同行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不断完善的70周年。九三学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要发扬长期以来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休戚与共的优良传统,搞好政治传承,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能力。要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代表性强、品行良好、作风过硬的高素质代表人士队伍,为多党合作事业发展打牢组织和人才基础。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自觉承担“两个维护”政治责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忘合作初心、共担时代使命。

篇6:七年级征文

虞政卿

梦想是我们对自己的期许,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的成诺。

中国梦需要伟大的文学塑早民族灵魂,于是我们收获莫言;中国梦需要激励一代人的偶象力量,于是我们收获林丹,刘翔;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坚持努力;于是我们收获千千万万为美丽中国付出的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总书记说。2012年梦想的火焰又一次被燃烧起。总书记阐释了中国梦,触动了我们的梦。这个伟大的梦想,凝聚着无数仁人志士的艰苦奋斗。有开眼看世界,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错吧“天朝梦”当中国梦而梦碎甲午;有开议院,立学会的维新运动,天安门上的宣告。始于中国梦,改革开放的号角始于中国梦!几代中国人见证了中国的渐渐强大,见证了中梦的渐渐可能!

这个伟的梦想,蕴藏这中华儿女对未来的无限期盼。中国梦有大有小,每个人都理想和追求。每个人的梦都是中国梦不可分割的部分。我梦想考上好的大学,有自己喜欢的职业,父母安享晚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我更梦想一个伟大的中国。中国梦:在中国,自由教育体系质 量卓越;在中国,无论职业如何,并有所依,社会保障健全;在中国,食品安全,孩子健康成长。我希望中国像《礼记》中的“大同”社会;人不独亲具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这个伟大的梦想,包含着中国走向繁荣,强大,自信。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比任何时候更接近这个梦想——是因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这样的时代强音;是因为“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这样的民生承诺;是因为今天的我们己处于能够兑现梦想的时代,从新中国的站起来,到改革开放的富起来,再到新世纪的强起来,我们的梦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女航天员刘洋说:“梦想有多远,探索的足迹就有多远。”中学生是国家民族的希望,为了实现中国人,为了梦想的中国成为现实,我们准备好了!我会认真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我们会成长成国家的栋梁,将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将成为中国梦的兑现者,让中国梦这个词更有质感。

“不是杰出者才做梦,而是善做梦。”梦想是对自己的期许,梦想是对未来生活的承诺。我别无所长,唯有对期许的追求;我别无所倚,唯有对承诺的执着。

放飞中国梦

张扬

如果有人问我中国梦是什么颜色的,那么我一定会回答,它是蓝色的。

每个人都有梦,每个民族都有梦。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就是我们的中国梦。三十年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一朵瞬间即逝的浪涛。但是,对于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来说,却足以谱写一首气势磅礴,气壮山河的交响乐。自从新中国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在脚下的这片土地上,绘画着创新,更好的崭新画卷。

我曾看过这样的一个故事:1998年底,一个26岁的年轻人走进北京中关村一家,名为四方利通的公司来应聘程序员。这已是他应聘过的第五家企业。此前这个只有中专学历的年轻人曾在一家研究院担任打字员,这个年轻人叫程炳皓,出生于北京门头沟的他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去考中专,,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城市户口”,就在他进入四方利通不久,公司完成了与海外最大华人网站“华渊咨询”的并购,一家全新的互联网企业——新浪网宣告成立。九年后已成为新浪首席技术官的他从新浪辞职,创建一个新的社会网站——开心网。随后他的网站迅速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站之一。

程炳皓的故事像我们诠释着: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也会通过自身的聪颖、奋斗与坚持,来

创造梦想改写命运。

其实,我也有梦想,我的梦想并不像他们那样奢华,那样轰轰烈烈。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医生,也许许多人都有这个梦想。但在我身上却有一个故事,让我必须要实现这个梦想。我的姥姥对我非常好,但她却在2012年底去世了,她在世时很勤劳,姥姥那弱小的身躯经历了60年艰辛的生活终于倒下了。她患了严重的胃炎,脑骨头坏死,不久姥姥便离开了人世,就是这样,我才要当一名医生,如果我是医生,我就一定会把姥姥治好。

“梦想总是遥不可及”但我是不会放弃的。花开花落又是一季,春天啊,你在哪里?

我的梦中国梦

每个人都有梦想,也都做过梦,只是人们做的梦会不同,有的梦伟大,有的梦平凡,有的梦五彩斑斓,有的梦色彩单一。如果把这些梦天上一抹蓝色就会伟大而奇幻。

如果有人问,我的梦有多大,我会铿锵的告诉他,我的梦像天空那么宽广,大地那么辽阔。因为我的梦,便是中国梦。

掀开摞摞发黄的历史,在白骨累累的中国近代史上我们看到一个个举着明晃晃钢刀的刽子手,一只只满口鲜血的吸血蝙蝠,一头头咬着血淋淋心肺的豺狼,一群群叼着头颅的鹰犬。这是民族的耻辱!让受苦受难中国人的血不再白流,是老一辈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是他们永远的梦。而在今天,这不再是梦,因为它已经在无数爱国者的努力下实现了。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所受过的屈辱,但我们不必悲伤,因为我们今天的祖国坚强、伟大、富强,我们要让那些曾歧视中国的人知道,中国站起来了!永远站在了世界上的顶峰。

雪耻复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这一代中国青少年责无旁贷!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当今世界的残酷竞争中,中国青少年能否肩负起民族振兴和洗刷国耻的任务,直接关系到中国将来的命运。我们已经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不在藏在父亲宽大的羽翼下避风躲雨,而是如那高傲的雄鹰渴望暴风雨,敢于战斗。我们虽然无须面对国土的伦丧,无须承受战火硝烟。但是我们可能要阻挡不期而来的洪水,抗击“非典”,我们的飞船要上天,我们要征服沙尘暴,我们要保护环境,维护世界和平……

这些都是中国梦,我的梦啊!毋庸置疑,我们这些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贺接班人,肩负中国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为了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兴旺,今天的我们用激情点燃希望之火,用青春汗水浇灌成功之花。勤劳学习,奋力拼搏是我们不变的主题。也许会受挫折,也会失败。但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远航的水手告诉我们“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至少我们还有梦。”

努力吧!奋斗吧!让我的中国梦与世长存。

我的中国梦

张文龙

梦是一个五彩的世界,是在黑暗中指引你的明灯,是在困难中充满勇气,在失败面前充满信心,在伤感面前从不低头。梦啊!一个为我理想奋斗的梦啊!我要打拼出我的“中国梦”我的梦是一个美满幸福的图片。我要成为一位伟大的发明家,我要创造出各种有利于世界的发明,我要为社会做出贡献。

我要发明一个环境清洁器和一个调节全球气候的气候调节器,这样就可以调节我们身边的空气,让我们不再看到浓雾和浓烟。让我们吸入到体内的空气,不再浑浊。使人们能在健康的环境下生活。气候器可以调节我们身边的气候,使全球气候恢复正常。防止冰川融化,这样海平面就不会上升,沿海地区就不会被淹没,保证了那里的安全。

我还要发明一个神奇的拐杖,那上有五个按钮,分别是绿色、红色、黑色、白色、紫色。当老人握着这个拐杖,只要按下绿色的按钮,就会自动报出前方路况“前方有个大坑”、“前

方右转弯”可以解决老人的出行问题,保证了他们的安全。每当遇到雨天,可以按下紫色的按钮,便会出现一把大伞,可以为人们遮风挡雨,想收听音乐和广播的时候,可以按下红色的按钮让人们全身心的放松。每当人们觉得冷或者热的时候可以按黑色按钮,有自动调节气温的系统,可以保证人们的身体状况。最神奇的白色键,可以对人们手上的穴位进行诊疗。我的中国梦,属于自己的舞台,创出自己的人生。

放飞梦想

查萌

心中播下无数美的种子,脑海中拥有一双幻想的翅膀。美的种子能孕育出希望的果实,幻想的翅膀能在闪光的世界里翱翔。

孩子就像一个个创造出美丽梦的追梦天使,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天真的童趣,他们拥有一个个美好的梦,他们梦想着变成一阵风,飞到妈妈身边,替妈妈把脸上的汗珠,一颗颗吹干。在炎热的夏天为妈妈带来一阵阵清凉的风。他们梦想着变成一把伞,在烈日下为妈妈遮挡烈日,在暴雨中为妈妈遮挡风雨。

这是饱含了孩子天真童趣和渴望父母给予他们爱的一个美好的梦,也是他们属于自己的“中国梦”。让孩子天真、童趣的梦,飞上蓝天,飞到父母心中。

对于现在的我们,我们需要奋斗,去努力才能实现、完成我们伟大的梦想,现在的我们就像刚刚钻出土里的嫩草,需要雨水的滋润,而我们则需要知识来丰富我们。

篇7:七年级七班 生态文明校园征文

清丰县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7)班

高聪

辅导教师:王红雷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环保,刻不容缓,需要我们从点点滴滴做起!个人的环保行动就似一盏灯,一盏灯亮了,给我们带来了些许光明,如果大家都点亮手中的那盏灯,世界将一片光明。校园生活中,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注意环保:地上有垃圾,弯弯腰伸伸手捡起;遇见老师,招招手眯眯笑问好;不随地扔垃圾;路遇绿色草坪,脚下留情绕道行……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时刻谨记在心的。仅仅这些是不行的,需要我们做的还有很多,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创造我们的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我们每天迎着朝阳踏进清丰县第一初级中学校园,一定会希望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是洁净美丽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一定希望与自己相处的是文明守纪、团结友爱的同学,一定希望自己能在美丽的校园里健康、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然而,我们有的同学却把它忽略了,不必讳言校园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比如个别同学离家出走;一些同学到校携带通信工具、香烟等违禁品;有些同学课堂上讲废话、写纸条、睡觉,下课追逐打闹;厕所成了某些同学聚集的乐园,有些同学满口脏话、大声怪叫;有些同学乱扔废物、践踏草坪、损坏公物。再例如,上下楼梯不靠右走,上技能课不排队、三三两两,有的甚至上公开课迟到,还有的同学穿着打扮像联合国、花里花俏,头发几个月不理,有个别同学放了学往校门外小店跑,与社会上不是不是的人混在一起,等等。

老师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能正确地判断这些行为是错误的,是应该受到批评和谴责的。如果我们不改变这些现状、不改正这些缺点、不纠正这些行为而让其蔓延的话,试想,我们的校园将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景象,我们又如何能安静的学习、快乐的生活? 大家知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所学校没有严格的规定,就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从人的本性上来说,没有人喜欢被纪律约 束,人们更多的是对自由的渴望,对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但是没有纪律约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

同学们,有一位教育家说过:“纪律能够创造集体的美”,在我们满怀自信积极奔跑在人生跑道上的时候,请不要忽略了这位从早到晚伴随在我们身旁的这位严肃的朋友---它就是纪律,时刻提醒自己,遵守纪律,文明做人,使我们的秩序更加井然,我们的生活更加自由,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按照《中学生守则》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与以上不文明的行为告别,做一个懂规矩、守纪律的文明学生。

当然,校园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应包括师生共同创造的人文环境.尤其当校园环境浸透着每位师生的汗水,凝聚了每位师生的智慧,就更能激发每颗心灵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一个净化了的环境,会使人的心灵也随之净化,并激起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的意识,所以,一个和谐的校园首先应该拥有优美和谐的环境.其次,只有拥有良好校园人际关系的校园,才能称得上是文明,和谐校园.试问一个充斥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校园怎么能称得上是和谐校园其实想要拥有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并不难,只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想问题办事情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并自觉地以“八荣八耻”的标准来要求规范我们自己,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就能成为文明中学生,也自然能拥有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还有就是在学校,在班级里,我们都要学会建立好良好的人际关系,那如何建立好良好的人际关系呢?第一要为自己建立自信,主动帮助别人;第二要主动表现自己,必要时可以写自我介绍;第三无论和任何一个人打交道,都要诚心以礼相对;第四只要有人帮助了你,不管你认不认识都要感谢他;第五要学会宽容帮助了别人不求回报,做好以上五点就基本建立好了人际关系,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尊重师长”,校园是提供给我们的良好学习环境,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把他们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的教给我们,我们是知识的接受者,应该向老师虚心学习,可是不但不尊重老师上课,扰乱课堂纪律,还要让老师停下来整顿纪律,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所谓“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我们要好好学习,待将来报答祖国!

篇8:七年级科学征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

过程与方法:

(1)分析“植物是‘吃 ’什么长大的”探究过程,概括出“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

(2)绘制并表述“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探究是有一定的基本流程的。

(2)生活中很多问题我们都可以像科学家一样探究。

【教学重点】

探究“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

【教学难点】

“科学家 的探究” 和“生活 中的探究”都有基本一致的流程。

【教具准备】

设置各类故障的老式手电筒(每小组1个);小灯泡若 干 ;导线若干 ;干电池若干 ;“科学探究 ”学案 (每小组1张)。

【教学过程】

⒈引出探究课题

370多年前 ,荷兰科学家范·海尔蒙特对“植物是 ‘吃’什么长大 的”这一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时 ,由亚里士 多德提出 的“植物是‘吃 ’土长大的”这一 观点颇受推 崇。而海尔蒙 特则深受 古希腊哲 学家泰勒斯的影响,相信万物皆源于水,认为“植物不是‘吃’土长大的”。

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海尔蒙特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件大的陶瓷缸里装入90千克的干土, 用水湿润后种上一颗2.5千克重的柳树。为了避免掉入杂物 ,他用有孔的 铁盖盖在 缸口 ,每天只用雨 水浇灌 ,另外 ,他还把落 叶收集起来计算质量。

5年后 , 海尔蒙特将柳树移 出、称重, 柳树和落叶的总质量增加了75千克,而干土仅损失了0.06千克。为此,他认为柳树增 加的质量 绝不是由 土中获得,而是由水转化而来的,为此,他得出了“柳树不是‘吃’土长大的”的结论。

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报告面世后,引起了同时期学者的强烈反响,推动了植物科学的发展。海尔蒙特研究科学问题的方法和流程非常具有代表性,很多科学家也是这样做研究的。这套方法和流程就是 我们今天 所要学的 “科学探究”(板书)。

⒉得出“科学探究”基本流程

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回顾刚才这个故事的情节,将下图补充完整(教师到各小组巡视和指导)。

海尔蒙特的探究思路

⒊强化理解探究流程

我们对科 学家进行 科学探究 的流程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科学家探究的方式和 流程对我 们生活中 遇到的问 题是否有指导意义呢? 下面我们看看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个常见问题:

(1)(教师 )提出问题。

教师展示 两个手电 筒 , 推动开关后 ,学生发现一 个手电筒 亮了 ,但另一个未亮 ,引出问题 :为什么这 个手电筒不亮?

(2)(学生 )建立假设。

学生猜测 :灯泡坏了 、灯泡接触 不良、电池安反了、电池没电了……

(3)(学生 )制订计划。

针对各种假设,学生制订实验探究的计划以检验假设是否成立。

学生可能制订的探究计划:1检验“灯泡是否坏了”可以用导线把小灯泡连接在干电池两极,若小灯泡发光则说明小灯泡完 好 ;2检验“灯泡 是否接触不良” 可以将小灯泡取下重新安装,若重新安装后 小灯泡发 光则说明 之前可能是接 触不良;3检验“电池 是否安装反了”可以拆开电筒检查;4检验“电池是否没电了”可以用手电筒中的电池尝试去点亮 一个新的 小灯泡 , 若不能点亮,说明可能没电了。

(4)(学生 )进行实验 ,检验假设。

教师为各 小组分发 器材并深 入小组进行指导,学生实验探究手电筒不亮的原因, 检验各种假设是否成立。

(5)(学生 )得出结论 ,交流表达。

小组汇报 实验现象 并对得出 的结论进行交流。

⒋进行学习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中“科学家的探究”和“生活中的探究”的基本流程 ,指出 :无论是“科学家 的探究”还 是“生活中的探究”,它们都有相似的基本流程 ,那就是 :提出问题→建 立假设→制订计划→获取证据→检验假设,得出结论→交流与表达。

【课后延伸】

请学生们 在科学探 究基本流 程的指导下,完成教材 中“根据人 脚印的长度 判断人的身 高”的探究 ,再次体会 科学探究基本 流程对具 体的科学 探究案例的指导意义。

【板书设计】

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建立 假设→制订计 划→获取证据→检验假设,得出结论→交流与表达

二、分析

“科学探 究”是浙 教版七年 级上册第1单元第5课的内容,前四课的内容分别是“科学并不神秘”“走进科学实验室”“科学观察”和“科学测量”。教材主编朱清时先生在前言里写道:“学习《科学》不能只是 记住书本中 的结论 ,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是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浙教版《科学》在开篇就 讲科学研究 方法 :从科学观察 到科学测 量直到科 学探究。 其中“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方法中的重中之重 ,是科学的核 心 ,同时它也 是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本节在浙教 版《科学》中的 地位是统 领全局的,教材对这一节的设计亦是十分精心的。

教材对“科 学探究”的 设计思路 遵循了总分总的原则,以归纳的方式完成了对“科学探究”流程的探究。首先,教材对“科学探究 ”的概念做 了一个总 的铺垫:它是一个不 断地发现 问题 ,通过多种途径寻求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达成共识的过程。在这个叙述中,出现了“发现问题”“寻求证据”“解 决问题”和“评 价与交流”等 表示科学 探究流程 的关键术语 。然后 ,教材利用一 个“生活中 的探究”———电灯不亮了, 这个生活中常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究,从中分析出生活中进行探究的基本流程:发现问题—假设—验证—解决措施。由于生活中的探究不够严谨和完整,为了更进一步地深化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教材又采用了一个“科学家的探究”———天花和牛痘的故事, 通过琴纳发现牛痘的探究,引导出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发现和提 出问题—建 立猜想或 假设—制订探究计划—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获取证据,对猜想或假设进行检验—表达与交流。最后,教材总结出:科学家在探索自然规律时需要进行科学探究,我们在学习科 学知识时 也要进行 科学探究。从而鼓励学生从事科学探究活动。

纵观本节的教学目标,其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过程与方 法目标为 通过“生活 中的探究”和 “科学家的 探究”两 个实例探 究“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通过“生活中的探究”和“科学家的探究”两个实例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在此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本课设计在教学思路 上进行了大 胆创新 :将“科学家的探究”放在“生活中的探究”的前面,突出“科学家探究”对“生活中探究”的指导和引领作用。相对于教材的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利用科学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在教学设计中,回避了教材提供的“天花和 牛痘的故 事”, 改用“植 物是‘吃’什么长大的 ? ”来教学 ,能够在上课伊始、学生思维最需要集中的时候,采用问题导入的形式,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科学家的探究”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了渴望探究的热情。

2. 利用“科学家的探究”,深化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海尔蒙特的“植物是‘吃’什么长大的? ”是科学史上一个经典的探究实验,这个实验不 仅完整地 体现了科 学探究的六个基本环节,同时还能够很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的学习要求,将海尔蒙特的实验作为重点来探究“科学探究”这个问题,显然比以“生活中的探究”在深化“科学探究”本质方面更具优势。

3.突出重点,消除误解

现实的教 学与教材 的编写总 存在一定差 距。教材 是给教师 做备课参 考的,教师在理解教材的设计思路上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通看全篇,因此能够领悟到两个探究实例的真正目的。但是,教学则不同,它更多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把“生活中的探究”放在前面 ,让学生在 一节课最 黄金的时间段上探究“电灯(筒)不亮了”,常常会让 学生误认 为本节课 的主要任务 是探究“电灯 (筒 )不亮了”这个 具体的物理问题,从而使这节课的教学偏离正确的方向。而将“植物是‘吃’什么长大的? ”案例放在前面,由于这是一个在小学科学中出现过的问题,因此很容易让学生明白:本节课不是对具体的物理问题的探究, 而是以此为线索和方向,探究“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

篇9:七年级科学征文

【关键词】展评学习 七年级 科学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59-01

一、“展评学习”的内涵分析

“展评学习”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新课改理念的核心就在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展评学习”正是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指导之下构建起来的自主学习数学教学模式。“展评学习”的实践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投入,就学生而言,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在学习开始之前积极的进行自主学习或者是合作学习,其目的就是要对所学的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并在此过程当中得到一定的学习心得和学习成果,对于七年级学生学习来说,这样一个阶段直接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然后就需要各个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适当的场合内通过一定的媒介进行集中性展示,在展示的环节当中,又多方面的锻炼到了学生的准确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融入到集体当中去的能力;最后就是其他学生对展示者成果的思考和评价,其他学生应当在认真听取和仔细思考展示者的观点和结论以后给出自己的思考结果,然后大家一起对不同的观念意见进行讨论和分析,在此环节当中最主要的就是锻炼学生积极思考和就疑点提问的能力,尤其是对于七年级学习而言,更是提高和进步最快的环节。

通过上述阶段和环节的具体说明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展”强调的是展示和展现,主要强调通过视频展示、幻灯片展示、试验展示、实物呈现等不同途径来对前端学习的结果予以展出,而“评”则是评点、评价和质疑,主要强调的是在他人面前展示学习成果以后他人针对性提出来的评价、质疑和探讨,这也正是展评学习当中最为核心的环节,能够使得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和完善,并在此过程当中收获更多的思考问题方法和提出问题方法。

二、“展评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作为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实施的过程当中虽然有着较大的灵活性,但究其本质而言的话还是存在着一般的程序和方法:前端学习,展示评价和整理巩固。而这样三个阶段在实际的数学教学环境下还可以更进一步的划分为五个环节:自学、合作、展评、整理和补缺。在前端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在此环节当中主要是帮助学生确定出自学的内容、学习的要求和基本的学习方法,其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展示评价则是“展评学习”的核心所在,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数学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和数学教学目标,在展评的环节当中并不是将所有的前端学习成果都拿出来展示,而是应当择其具有代表性的来进行展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所选成果的可评价性。

“展评学习”的基本方法同样是灵活多样的,可根据数学教学的实际需要来进行安排,如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指定学生评价或者是学生先相互评价后教师评价等,都是可取的学习方法,都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来引发学生积极探讨和争论,从而在整个班级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思辨氛围。就其本质而言,整个“展评学习”都可以是一个质疑的过程,正因如此,教师就有必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质疑时间、条件和任务,尽可能保证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质疑都是贯穿始终的,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质疑的方式对所学内容又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更是希望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这样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展评学习”的主要效果就在于学生能够对前端学习的成果进行必要有效的修正,还能够在学习的环节当中不断对自己的学习思路进行调整,这样一些方面的变化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都是非常有裨益的。整理巩固的过程则是对所学知识内容的进一步整理,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启示,对所有的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学生在此环节当中提出不懂的问题,通过同学互助或者是教师讲解的方式来予以解决和完善。当然,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各科教师还需要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和课型来对上述五个基本环节进行任意的选择和组合,使得“展评学习”这样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更好的适应到各种不同的学科当中去。

三、“展评学习”实施后数学教学课堂的变化分析

首先变化最为明显的就是数学教学主体的变化,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都是以教科书和教师为中心,通过讲解传授的方式来进行数学教学,在此过程当中质疑也往往都是由教师来进行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一种模式下最为不良的状况就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尤其是自主思考,学生基本上不会积极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其次就是学习作用体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学习主要是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即教师进行讲授而学生进行理解,但是在新的数学教学模式下,这样一种学习作用体范围明显发生了非常大的延伸,不仅包括学生自我进行学习以外,还包括和同学进行或合作学习的学习共同体。

再次就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课堂都是教师和成绩好的学生的,成绩差一点的基本上游离在课堂之外,这样一些学生并不愿意回答教師的问题,当然也不会积极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但是在新的数学教学模式之下,整个课堂都是学生的,每个人都有参与到数学教学当中来的权力和义务,且每个人也都必须参与到数学教学当中来,学生之间不仅有分工合作还有互助,遇到不会的,不一定非要去向教室请教,向同学咨询也将是十分不错的选择。

数学教学改革的道路可以说的永无止尽的,新的科学的数学教学方式的提出和应用也比必将是大势所趋,在这样一种大的变革的形势之下,最为核心的一点还是要把握住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和概念,始终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上,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获得最佳的数学教学效果。教师在此环节当中需要做的也就是从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再次实践。

参考文献:

[1]戴奕青.为你打开一扇《窗》——“展评学习”课堂数学教学模式研究[J].语数外学习,2013(5)

[2]仇海蓉.展评,让语文课堂春意盎然[J].考试,2013(23)

上一篇: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400字同学下一篇:建国七十周年大阅兵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