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的日记400字

2024-08-26

关于生命的日记400字(共16篇)

篇1:关于生命的日记400字

在生活中,小草无处不在,草坪、草原、河边……它们拥有默默无闻,顽强的精神。

小草全身嫩绿嫩绿的,它们遍布各地,把大地装点得格外漂亮。春天,它是快乐的小天使;夏天,它静静地美化着大地,净化着空气;秋天,它渐渐地枯萎,到了冬天,它死了,但它把身体里的营养全奉献给了大地。它的一身都在为祖国。

小草这样默默无闻的精神,让我想到了老师。他们就像园丁,辛勤地浇灌着我们,教会我们书本的知识,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让我想到了建筑工人,看看我们当今社会的高楼大厦,不都是建筑工人用一双手造出来的吗?还让我想到警察叔叔,他整天站在马路中央,维护着交通秩序……

小草很顽强。它有的在山石缝里,只要有一点土,都有小草的身影。还有的被大石头压住了。但依然生长得……小草的精神让我想到了廖老师,她在地震中失去了双腿,她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生活了下来,如今他装上了假肢,重新又走上了舞蹈之路……

小草的精神让我想到了蜘蛛,当蜘蛛网快要完工时,吹来一阵风,把网吹破了,但它不气馁,继续织,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一张漂亮的网就编好了。这还让我想到了沙漠中生长的仙人掌……

小草,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篇2:关于生命的日记400字

有一次,我在家里的院子中发现了一只小鸟。我让爷爷把它抓住,并把它关在一个空房间里。下午我去给那只鸟喂食时,发现那只鸟在天花板上飞着,试图逃离这个牢笼”。但这是不可能的,可是那只鸟一刻也不停止,继续拍打着翅膀,在天花板上飞。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感觉它好顽强啊!于是便让爷爷把它放了。

相信大家应该都听过霍金的故事吧|!霍金在21岁时不幸患上了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所以被锢在轮椅上,只有两根手可以动。1985年,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只能用语言合成器交流。但他还坚持物理研究,成为了伟大的物理学家。

许多残疾人,他们身处逆境却比那些身体健全的人活的更光彩有力,更有价值。如:海伦.凯勒虽然双目失明,但她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还有贝多芬虽然耳聋,但他坚持作曲,写出了许多有名的乐曲。

篇3:“截瘫新娘”的“生命日记”

人生厄运:结婚84天新娘遭飞来横祸

尹书君, 河北省临西县水波乡尹户村人。2006年1月20日早晨, 新婚84天的她在邢台市上班途中被逆行的轿车撞成重伤, 医院诊断:脊髓严重损伤高位截瘫、多发粉碎性骨折等病症。

高位截瘫, 意味着下半生要在病床和轮椅上度过, 还要时时遭受多种致命并发症的侵袭。

刚进医院的前两个月, 尹书君在监护室里几度昏迷, 输液管、氧气管、胃管、导尿管、术后血液引流管、脏器监视器导线遍布全身。

她终究活过来了, 但转入普通病房后, 活过来的喜悦被长久的沉默取代。“突如其来的厄运和无休止的病床煎熬, 使我活得风雨飘摇, 甚至比死更加令人无所适从。”这是尹书君面对不幸的第一感受。

“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巨大的变故, 面对自己的亲友。人们鼓励开导我, 我只是静静地听, 却听不到心里去, 反而会想, 劝人的话我也会说, 可谁能让我恢复成一个正常人呢?我不愿别人提及我的病情、我的遭遇、我的今后、我的一切。”尹书君一度心灰意冷, 甚至想到过死。

后来, 她的哥哥尹纪周递给她一个日记本、一支笔, 还有一本本重病者的励志之作, 希望她在用笔“说话”的同时, 梳理自己的思想。

哥哥的行动给了她启发和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也成为她心灵康复的重要过程。

顽强抗争:她把每天当成生命最后一天

在亲人和朋友的关爱下, 病榻上的尹书君走出苦闷、悲痛和恐惧, 决定以写作的方式与命运抗争。

“我想记下每一次疼痛, 每一份关爱, 更重要的是, 记录下我苦难生活中的一份坚强。”

不难想像, 一个高位截瘫的人进行创作是何等艰辛。对于仅有头和双手能动的尹书君而言, 书写创作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写。

身体绝大部分没有神经支配的尹书君根本不能坐住, 她就躺在床上, 一手握笔一手执本, 一笔一划地记录着自己的感悟。

手麻了, 笔一次次掉在地上, 母亲孙秀春什么也不说, 默默捡起来, 递到女儿手里。

从2006年4月11日至今, 尹书君已写下了11万字的日记以及《咬紧牙, 做人生的英雄》等近20篇文章, 在河北省内外报刊发表, 各大网站纷纷转载。

2007年4月7日, 30多名网友自发为尹书君捐助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捐助者多是邢台新浪博客圈的博友, 也有外地朋友。河南郑州的王绍军, 自己身患重病却也汇了500元参与捐助。

尹书君说:“我胸部以下神经完全失去了知觉, 只能侧躺着打字、浏览网页, 经常压得半个胳膊和面部麻木难忍。”

“感觉死神就在门外徘徊, 不得不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

夜深了, 书君一下一下敲击着键盘, 屏幕上的光标一闪一闪的, 好久才出一个字。

满面憔悴的妈妈慈爱地说:“你觉得好, 我就觉得好。”

11万字日记记录坚强, 一份辛勤一份收获。

尹书君说, 2007年9月北京博智易扬文化传播公司把她的日记结集出版, 名字叫做《“折翅天使”与生命对话》。

尹书君告诉记者, 她想把书的序言留给桑兰执笔。

当记者翻看着尹书君11万字的日记时, 心灵被深深震撼了, 日记中的真情流露, 是常人无法体会到的。

日记摘录1:不发烧真好

2006年4月11日, 星期二, 阴。

连续高烧了几天, 有时高达40度……医生说发烧的主要原因是身体血蛋白不足, 腿上的伤口未愈……丈夫拿酒精给我擦身子, 妈妈抓住我的双手, 不让我乱掀被子, 急得我大哭起来。妈妈含泪说:“闺女, 想哭你就哭出声吧, 你疼, 娘心里知道, 要是能代替, 娘真想替你受这份罪。”

2006年4月13日, 星期四, 阴。

不发烧真好, 心情也非常好, 难得一个美好的上午。住院之前, 无数个这样的日子都没有珍惜。此时, 才感觉到每一分、每一秒都那么平静、那么幸福、多么需要珍惜。

日记摘录2:笑也这么难

2006年4月22日, 星期六, 小雨转晴。

今天又进了手术室, 对伤口进行再清手术, 我也记不清楚这是第几次进手术室了。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消毒, 全身都冷透了。做完手术, 体温从38度升到40度。打退烧针, 夹冰块, 折腾了一天。晚上两位同学来找我, 听她们说着各自的经历和体验来安慰我, 我随声附和着。

她们都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都有一个爱的人, 都有自己温暖的家和天真活泼的宝宝。可我却变成了一个高位截瘫的人, 今后要与病床轮椅做伴, 一生当不了妈妈。

想着这些, 我就心疼, 我就想哭, 可面对同学, 我不能把悲痛带给别人, 让别人为我伤心。在他人面前, 我学会了眼泪往肚子里咽, 面带微笑以示我的坚强。

日记摘录3:特殊“礼物”

2007年5月13日, 星期日, 晴。

一大早就有朋友发短信:祝妈妈“母亲节快乐”。早早就提醒我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妈妈端着早饭进来 (记者注:病房) , 我不由分说地要她和我的饭菜对换, 吃完我有重要的事情告诉她。

有什么好吃的, 妈妈总是往我碗里放了又放, 而她总是凑合着填饱肚子, 多次向她抗议, 她都说自己能吃能喝, 身体没事。

“母亲节”, 在农村呆了一辈子的母亲, 又不识字, 根本不知道还有这样的节日。就算今天郑重地告诉她了, 她一转身就会忘掉。我没有钱给妈妈买礼物, 把我的饭菜让妈妈吃, 算是尽点儿心意。

……

尹书君的“生命日记”, 记录着她从2006年4月11日至今的生命历程和生命体征变化。

字里行间, 似乎诉说着一个截瘫新娘内在情感的曲线, 诉说着她的快乐与忧愁, 表达着她的顽强。

母女情深:“娘, 你生我后悔不?”

1年多来, 徘徊在生死边缘的尹书君接到过5次病危通知书, 进过8次手术室, 做过4次大手术, 几度与死神擦肩而过。但命运多舛的她依然咬紧牙关。

自从出事后, 64岁的母亲日夜守护在她的床边, 512个日日夜夜, 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没吃过一顿安生饭。

尹书君完全丧失自理能力, 大小便失禁, 医生建议使用一次性纸尿垫。有时候, 十几分钟就要更换一次。

为了抢救书君, 一家人早已债台高筑, 购买纸尿垫这笔开支又成为他们新的负担。无奈之下, 尹妈妈找来一大堆旧布片, 像照顾婴儿一样为她更换尿布。

送水送饭, 洗脸按摩, 无数次地换洗尿布, 每隔两小时为书君翻一次身。时间一长, 尹妈妈手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 个别手指的关节已不能伸直。

在邢台矿务集团总医院住院治疗期间, 一位好心的病友送给母女俩一块搓衣板, 说是为了让她们洗尿布轻松些。

记者见到了这块紫褐色的橡胶搓衣板。这是怎样的一块搓衣板啊, 因尹妈妈长时间的使用, 中间已经断裂, 背面插满长长短短的木条、竹签, 还有一次性筷子, 用铁丝和废弃的包装带缠了又缠。

尹妈妈告诉记者, 一位网友得知母女俩的境况后带着孩子来到医院, 送来了新的搓衣板。但是那位网友不愿留下真实姓名。

尹书君在博客文章《那块浸满辛酸母爱的搓衣板》中含泪写道:“我有心让娘重买一块搓衣板, 但总说不出口。在农村省俭一辈子的她和家里人一起为我承受着高额医疗费的重压, 东凑西借才勉强维持现在的治疗, 我不能再提什么要求。可能她怕我多想, 多次有意无意地说老家有块搓衣板, 等出院了就不用这块了, 能凑合就先凑合吧。我明白她是为了省钱, 看她今天往搓衣板背面插个木条, 明天别个木棍的, 我揪心地疼。”

有一次尹书君问娘:“娘, 你生我后悔不后悔?”没想到把娘问哭了, 不善言辞的她说:“傻孩子!”

人生信念:爱是活下去的动力源泉

2007年1月30日, 她在搜狐开通博客, 名为“尹书君:与死神对决”。许多博友把她当做知心朋友, 博客自创建到现在已有近26000人次点击, 留言近千条。

打开博客, “我属蛇, 我宁愿是一条真蛇, 每蜕一层皮就能获得一次新生”的个性签名, 让人感到她文字背后的坚强。

她在博客的自我介绍中写道, 新婚不到3个月, 疯狂的红旗牌轿车在人行道上逆行把她撞成高位截瘫, 完全丧失自理能力, 仅有头和双手能动;因伤口感染截掉右腿。因缺钱治疗, 从邢台市大医院转回家中, 由附近村里医生换药维持截肢伤口, 10个多月未愈仍向外渗着浓血。一年来做过4次大手术, 8进手术室, 2次与死神擦肩。负事故全部责任的肇事方至今没有赔偿到位, 白发父母不堪近20万元高额医疗费的重压, 常以泪洗面。在社会众多好心人和海内外网友的关爱下, 强忍悸痛每天用文字书写坚强。

她说“我的生命无比顽强, 脊髓严重损伤、肺挫伤、双腿粉碎性骨折、骨盆多发骨折、失血性休克、高位截瘫、肺部感染与死神交锋、伤口严重感染、持续几个月高烧、右腿高位截肢、褥疮、截肢伤口再度感染、浓血不断等等, 都不能奈何我昂扬的精神!”

前不久, 一位朋友告诉她, 网上有个父亲为年仅7岁、身患血癌的儿子姜涛开博客募捐的消息。

她躺在病床上含泪写下《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一文, 在博客上呼吁救救可怜的孩子。伤口一直没有愈合迹象的尹书君, 央求医生为自己少换一次药, 把收到的第一笔稿酬60元寄给福建晋江的小姜涛。

这段文字感动了网友, 一场拯救小姜涛的行动广泛展开。在大家努力下, 救助小姜涛的30万元手术费很快捐齐。爱的捐助, 见证了一颗坚强的爱心。

回忆往事, 尹书君含泪写道:“一年前, 我站着走路、做事、追逐自己的梦想, 现在要用我的智慧、我的精神代替双腿杀出一条生路。即使摆在我面前的困难再多, 现实再残酷, 我也要横下心, 让积极生活的精神永不倒。最起码, 我要对得起那些富有爱心和正义的人们, 对得起死里重生的不易。爱是我活下去的动力源泉, 我要用一生回报社会。”

篇4:关于生命的日记400字

据了解,从2008年11月8日开始,陈彩萍便尝试着让一年级新生家长每天记日记,和孩子一起写下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经过多年坚持和努力,家长日记已有上千册,粗略字数统计就不少于400万字。

陈彩萍老师说,成长日记谁都可以写,有的是妈妈写,妈妈不会写,就由爸爸写。而且,写多少也没有规定,只要家长能够参与进来,写个“阅”字也可以,一行字也行。

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很温暖

一句话或一篇文章,成长日记对字数和内容不设限制。

昨天,记者随意翻看了下家长写的日记,发现里面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对孩子有表扬也有批评。

比如有篇日记,一位妈妈写道:“今天她(学生)很棒,主动洗碗而且洗得很干净。还有她叫我明天去图书馆借书,有点进步。”不过笔锋一转,妈妈也有苦恼:“她很喜欢跟姐学,她姐姐干什么她也跟着干什么,她姐姐有时候被弄得烦了,俩人就吵起来了。我最讨厌她们吵架了。”

除此之外,有些家长还在日记里写出了对老师的期待。比如,张振哲妈妈觉得陈老师有点严肃,而张振哲则有点胆小,不敢和老师交流。她在日记里反复提了一件事情:“看到他今天领读生字卡我很高兴,希望老师多给他机会领读,这样他以后就觉得陈老师容易接触了,不再怯生生,见到陈老师说不出话来了。”

虽然日记中多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但最重要的是日记成了家长、老师和孩子沟通的一个良好渠道。

陈老师介绍说,上一届学生中,有一个长得非常帅成绩又很好的男生,受到女生的爱慕,五年级的时候,隔壁班有女生给他传纸条,要和他处男女朋友,而且这件事闹得整个班级都知道了。

作为一个小学生,完全不知道怎么处理,他认为没面子,郁闷,而且把这件事写进了日记本。看到这篇日记后,妈妈也非常着急,她在成长日记中写道,希望老师能处理好这件事,而且还打电话跟老师沟通。得知这件事后,陈老师找了男生、女生分别谈话,让他们以学业为重,平息了这件事情。

峰峰是上一届的学生。他在学校很沉默,不爱举手发言,做作业比较拖拉,字迹潦草,陈老师很头疼。“更令我恼火的是,背诵总是很慢,结结巴巴的,没有办法,我跟家长多次沟通,希望家长可以在孩子身上多花时间。”

峰峰妈妈很着急,特意辞去工作,督促孩子的学习。陈老师从成长日记中看出,孩子总是记不住,自己也很着急,妈妈更着急。不过峰峰妈妈很负责,和老师一起商量想办法。随后妈妈改变了教育方法。比如孩子读书厌倦了,有时候先放一放,做做其他事情,休息一会再读效果就会好。慢慢地,峰峰改变了很多,人也更有耐心了,一年之后背诵课还“跑”在了班级的前列。

写着写着和孩子更亲近了

202班王澜小朋友的妈妈有两个孩子,王澜排行老二。王澜妈妈感触很深。她说,每天放学和孩子一起写日记是很好的沟通方式,其实就是随便聊天,说说学校里的事情,“这种一起分享的感觉真是特别好。”

写了55本家长日记的是陈俊捷的妈妈陆女士。“即便到现在,孩子还保留了给我看日记的特权。”陆女士喜滋滋地说,这份默契就是从一年级写家长日记培养的。她说,长期和孩子一起写日记,能发现孩子很多有趣的地方。

陈芷萱的爸爸说,家长日记更是和老师沟通的一种便捷方式。“虽说QQ、微信沟通方便,但大多是老师一人对多人,探讨一些共性的问题。”陈先生说,家长日记可不一样,它能很好地解决“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通过写日记重视孩子教育

为什么要让家长和学生一起写成长日记?

陈彩萍说,最开始的时候,就是想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唤起一年级新生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因为2008年的生源,跟现在完全不同,当时学校的孩子一半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当时一个班,高中文化以上的家长才两个。“而对于我来说,我希望通过这些日记,更直观地了解孩子每日在家学习的情况。因为有的孩子,你别看在学校乖乖的,在家里可是小霸王。”陈老师说。

小小的开始,没有想到,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上一届的学生,40个学生,坚持了6年,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形成了400万字的文稿,如今,这传统又延续到了她的这届学生,也已经持续了两年,很多孩子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写日记,然后交给爸爸妈妈写。

陈彩萍老师说,成长日记谁都可以写,有的是妈妈写,妈妈不会写,就由爸爸写。实际上,有些孩子父母不在身边,成长日记就由爷爷、奶奶等人承担。而且,写多少也没有规定,只要家长能够参与进来,写个“阅”字也可以,一行字也行。所以家长们没有抗拒。

实际上,大多数家长都会很认真地写日记,有的家长日记写得比孩子还要多,还要详细。特别是这届学生,才一年半时间,最多的已写了26本。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估计小学毕业,可以写100本。虽然日记是比较隐私的东西,但是在他们班级不是这样,陈彩萍每天会花一节课的时间,认真地阅读、批改。特别是针对一些问题,给出一些意见。

据了解,目前,陈彩萍的成长日记受到了各方关注,她也在积极整理文档,已经从中整理出了约20万字的电子档。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局教科室主任舒家华说:陈彩萍让成长日记成为孩子们最好的个性教材,成为家长馈赠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同时成长日记成为教师们最好的行动研究,成为教师告诉给家长的最好家教,同时她将成长日记作为理解孩子的载体,值得同行参考。

(摘自《鄞州教育》微信号)

篇5:预防溺水珍爱生命日记400字

400字

夏日里游泳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消暑,正这时其它运动所无法与之相比的,因此游泳就成了夏日里大家最喜爱的运动。

游泳固然舒服,但是游泳时的安全却是重中之重。每年电视上、报纸上都会报道很多的溺水事故,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了,给他们的家人带来了无尽的伤痛。为了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小区最近组织了一场名为“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安全宣讲活动。我也申请加入去发传单,让大家了解安全游泳的注意事项。

周日上午,所有的人员集合完毕后,大家就开始忙活起来。一部分人去小区入口拉上横幅,横幅上是我们这次宣讲活动的主题: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另一部分人在单元楼入口贴上宣传标语,都是贴在大家最容易看见的地方,时刻提醒大家,注意游泳安全;而我们这些小朋友,则是拿着传单发给每个路过的人,传单上有这几年溺水身亡事故的实际案例,也有游泳时的注意事项,怎样做游泳前的准备,怎样正确游泳等,写得十分详尽。最后是在小区的广场上,请了学校的体育老师来给大家做专业的介绍,许多之前对游泳不太了解的都可以做现场解答。

篇6:关于生命的日记300字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的小伙伴蚕宝宝们越长越大了。我的“小白”已经长到大约27毫米了;还有几只分别叫“小黄”、“小花“、”小灰”。“小白”是最大的,而“小花“最小,只有17毫米。当我正在观察它们时,突然发现一群很小很小的蚕宝宝终于破壳而出了。

当它们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就仔细地观察过它们的卵。它们的卵由黑色逐渐变成咖啡色,再由咖啡色变成灰色;最后由灰色孵化出小蚕。小蚕破壳而出后,它们的壳会变成半透明的白色。

我把这些蚕宝宝出壳的故事讲给妈妈听,妈妈让我一定要照顾好这些崭新的小生命,等她回来陪我一起观察这些可爱的蚕宝宝。我非常喜欢这些崭新的小生命,它们在我居家学习期间陪伴我,让我不会因为妈妈去武汉了而感到孤单,更为我的家庭增添了许多生趣!我这才知道,原来养蚕这么有趣啊!

篇7:关于生命的日记作文300字

每个人生命的维度都不一样,要接受这个事实。

草叶上,这清晨的水珠,尽管晶莹剔透,总有化为蒸汽的时候,最幸福的,是在阳光的照耀下,这是一种生命的升华,而人呢!

人生可长可短,在于身体。有的,短的惊心动魄;有的,长的如正午阳光下拉得很长很长的影子。

人生可宽可窄,在于心灵。宽则如海,包容世间万事万物。窄则如峡谷长廊,仅容一人侧身而过。

人之一生,练就的是胸怀。 灵魂广阔,生命的维度才有足够大的空间。身置其中,自身也只是时空的一部分。

篇8:用眼“写”下的生命日记

汪建华患了和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同样的病症:运动神经元病,又称渐冻人症。他全身瘫痪,肌肉萎缩,不能说话,就连日常呼吸、进食都得靠呼吸机、鼻胃管维生,身上唯一可以活动的只有眼球。可他顽强地与病魔抗争,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毅力,凭借拼音板、手机和妻子、女儿的帮助,靠一个个眼神,4年“写”下了4万字的生命日记,他人生中的首部新书《把心捂热》已于2013年1月正式出版发行。

在杭州武警医院康复中心病房内,汪建华仰面躺在病床上,床边的一台录音机正在播放汪建华新近创作的歌曲《融化吧!渐冻的心》,悠扬的旋律在小小的病房内回荡,让人亢奋,给人温馨。妻子吴梅丽一边熟练地为丈夫作护理,一边给记者讲述了8年中不同寻常的经历,展示出这位“渐冻人”坚强又具温情的内心世界。

与厄运抗争,燃起延续生命的希望之光

汪建华步入社会一路走来,人生中有过一段充满诗意和甜蜜的美好时光。他年轻时高大帅气,多才多艺,在部队曾兼任师文艺演出队的队长。他手风琴拉得挺棒,常教别人唱歌,还能给歌词谱曲。汪建华转业回到杭州,进入浙江省邮电工程建筑公司工作,妻子在杭州海关工作,一家人过得和美幸福。夫妻俩有一个约定:退休后一起牵手去看世界,去美国的夏威夷看冬日的太阳。正当生活鼓起幸福的风帆,展现出一片灿烂阳光的时候,厄运却悄悄降临。

2006年,汪建华的右手虎口肌肉萎缩,食指和拇指功能渐渐丧失,接着右腿发麻,爬几层办公楼会累得汗流浃背。吴梅丽陪丈夫到上海华山医院做了全面检查,汪建华被确诊患上了运动神经元病。这种病人的全身肌肉将会萎缩,就像“被冻住了”一样,发病时将直接影响上运动神经元(大脑、脑干、脊髓)和下运动神经元(颅神经核、脊髓前角细胞),临床表现为全身混合性瘫痪,属于目前无法治愈的医学难题。

这犹如平地一声惊雷!突如其来的厄运让家人惊愕不已。

面对命运给他带来的不幸,汪建华没有因此失去生活的勇气:“我自以为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反而异常平静,因为害怕是多余的。你可能会在鲜花丛中散步,在绿湖中游泳,总之,你会得到平静和美丽。”

但病情在继续蔓延。由于自主呼吸困难,2007年1月24日医院为汪建华做了切开气管手术,用上了呼吸机,他想说话发不出声,接着原先稍微能动的左肢功能也丧失,全身瘫痪,只有眼珠能动。

在身体被“冻结”的日子里,汪建华的精神世界却异常活跃。在《把心捂热》这本书里,他用梦幻般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渴望:“我驾驶着一架小飞机,飞机飞得很低,也很慢,掠过长满绿色灌木的丘陵。我任其自由飞翔。”

而他新近创作并谱曲的歌《融化吧!渐冻的心》则更体现出一个“渐冻人”内心的坚毅和对抗病魔的勇气:“我们热爱这片土地,因为它有无尽的灵气,/我们流连这里,它会告诉你许多的回忆,/我们被病魔无情地抽打,美丽的记忆也将永远逝去,/我们相拥相依,挥出双手呐喊:融化吧!渐冻的心啊。/每当暴风雨来临,我们总是手挽着手,在泥泞的路上前行。”

今年1月25日,有十个“追梦”的小朋友来病房看汪建华,向他献了花,写了纸条,问他的梦想是什么。他通过拼音板“说”,假如能康复,很想再当一次兵,很想跟小朋友一起做对社会更有意义的事。

是的,病床上的汪建华一直没有放弃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正如《把心捂热》一书序言中所说:“在人生征途上,困难是无可避免的,只有笑对人生,永不放弃,才活得有价值。”

在与病魔顽强抗争的日子里,汪建华心中燃起延续生命的希望之火。

靠一个个眼神,4年“写”下4万字生命日记

身体被“冻结”的汪建华,眼珠会转动,思维与记忆依然清晰,他最大的痛苦是有话说不出。他渴望与亲人沟通,渴望与外界交流,进而还萌生了“写作”的意念。但对一个“渐冻人”来说,这是一件多难的事啊!写《时间简史》的英国科学家霍金就曾经为此付出艰辛的努力。

1985年患渐冻人症的霍金丧失语言能力,表达思想的唯一工具是一台电脑声音合成器。他用仅能活动的几个手指操纵一个特制的鼠标器,在电脑屏幕上选择字母、单词来造句,然后通过电脑播放声音,通常造一个句子要五六分钟,为了合成一个小时的录音演讲要准备10天。

霍金尚能用仅剩的几根能活动的手指操纵电脑鼠标,可汪建华一根手指都不能动,要与人沟通,要“写作”,这谈何容易!

女儿汪璐灵机一动,何不利用拼音板来进行沟通,父母都有拼音知识,通过拼音板交流,能让爸爸“说话”与“写作”。吴梅丽觉得女儿这个主意不错,很快去买来拼音图,然后分声母、韵母和标点三个部分,粘贴在一块大纸板上。这块简陋的拼音板是她跟丈夫交流的唯一通道,更是丈夫“写作”的唯一方式。

困难的是,这种方法操作起来速度很慢。一块拼音板上,写着23个声母,吴梅丽得挨个指一遍,每指一次,就看一眼丈夫;如果丈夫的眼球左右转动,那就是错了;如果丈夫的眼球上下转动,就是这个声母了。24个韵母,也要这样挨个指一遍,直到丈夫第二次转动眼球。吴梅丽说不清自己一天要在拼音板上点多少回,对别人来说是一个简单的汉字,她和汪建华至少要在板上经过三次确认。有时遇到不熟的拼音,吴梅丽就用手机上的智能输入法来帮忙。夫妻俩努力合作一天,最多也只能创作一百来个字,大多数情况下,一天能撑着写完几十个字就很吃力了。

汪建华尽管时常累得双眼酸涩,泪水直流,但“写作”给他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年轻时就曾有过“作家梦”的汪建华,突然萌生了写书的欲望。他想对世人表达,自己身患重病之后对于生命的全新感受,“希望自己的文字像双手一样,温暖每一颗心”。

整整4年,夫妻俩合作不停地“写”。他们从纪实篇开始写起,然后又写了札记,还写下了23首诗歌。由于每个字符都是吴梅丽捕捉丈夫的眼神,用拼音板和手机完成的,一年后,她的右手拇指就有些变形了,手机按键也按坏了好几个。书中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每一个篇章,都“写”得饱含艰辛。

2013年1月,汪建华的4万多字的自传体作品《把心捂热》终于出版了。1月25日,杭州武警医院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新书发布会,“渐冻人”汪建华励志作品《把心捂热》数字版全媒体首发仪式在该院康复中心举行。该书电子版由天翼阅读面向超过一亿的阅读用户首发。汪建华希望用自己的文字,展现一个自强不息的人生,激励更多的人,当生命中遇到困境时,依然可以坚持梦想不放弃,直至找到那一缕属于自己的“乌云背后的阳光”。

诗情和亲情,捂热“渐冻人”的生命

“桂花清香,挥笔孤山红透,话钱塘情缘,南峰相拥,北岳私语。/清风靓影,露浸长堤飞叶,听小舟放歌,草堂古韵,莺啼唤春。”

2012年国庆节,是女儿汪璐新婚大喜的日子,汪建华兴奋得一夜未眠。无法亲自挽着女儿步入婚礼殿堂,是他人生最大的遗憾。他为女儿写下了这首词,并把它谱成曲子,让音乐人在女儿的婚礼上演奏。

汪建华爱好作诗。在部队想家时,他就用诗歌写成情书,寄给在家乡等候自己的妻子。他曾说,晚年要出一本诗集。身体被“冻结”后,他记忆清晰,诗意奔涌,每一首诗都寄托着对家人的浓浓依恋和对新生活的追求。

忽闻寿翁唤酒香,三巡不胜语冗长。

众询千百斟连理,何日彩舫摇新娘。

这首诗是为追忆他和吴梅丽的新婚而作,那一天,他等待着在丈人家迎娶他美丽的妻子。

2010年初,汪建华闻讯有治疗“渐冻人”病的新药正在研制,他即兴创作诗歌《祈盼》,对新药和新生命充满期待:

冬余百树寒,春临一声惊。

晨阳万里暖,当解苦寒心。

但愿绝患去,挥手投足轻。

神药飘然至,抖擞一身轻。

莫道此言虚,真切胸中定。

诗情,激发了汪建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亲情,又增添了他与病魔顽强抗争的力量。在汪建华被确诊为“渐冻人”症后,为了给他治病,吴梅丽提前办了退休手续,卖掉了市区的房子筹作医疗费,整整8年她睡在病房角落的小躺椅上,寸步不离地守护着丈夫。汪建华通过眼神和拼音板,向妻子深情表达:“把生命托付给你,是我的幸运。”

正因为这样,汪建华的意志力也比常人更为坚毅。正如他妻子吴梅丽说的那样,从知道得病的那一刻开始,汪建华就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治疗和轻视生命,他一直都是强烈地渴望活着,哪怕不能呼吸,无法进食。

在结束采访前,吴梅丽给记者放了一段视频录像。这是女儿汪璐新近特意制作的。4月14日,是汪建华的生日。女儿想给爸爸一个惊喜,早就暗暗在精心准备,她采撷了父亲在人生各阶段珍贵的镜头,以及众多战友、亲人、同事、医务人员给父亲美好祝愿的视频画面,做了一个特别的视频《送给爸爸的生日礼物》。生日这一天,当病房的电视机上播放这段视频时,汪建华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病床上的汪建华正在酝酿新的创作计划。生命在生死博弈中延续,汪建华和妻子吴梅丽将继续用拼音板和手机每天进行创作“对话”。□

篇9:关于生命的日记400字

一粒种子可以掀翻比它重上千百倍的石块;一朵花可以鼓起勇气面对一切冷风冷雨;一棵大树的枝条被砍断,可它又重新长了出来,这就是倔强生长着的生命。

一株小草在春天慢慢生根发芽,它穿过了一堆又锋利又坚硬的石子,结果刚穿过石子堆,又遇到了地鼠的袭击,之后穿过又硬又厚的泥土,最后终于探出头来。

夏天,孩子们在草地上踢足球。而小草面对孩子们的踩踏,他们仍然没有低头,还挺直了腰,像一个站岗的士兵一样。

而秋天人们觉得草长得太多,又过于枯萎干燥,就放火烧了它们。可这些小草是“野火烧不尽”的啊,它们仍然倔强地扎根于此,等待来年的“春风吹又生”。

冬天里,严寒使水土凝滞,原野荒芜,唯有几抹属于小草的嫩绿依旧鲜活。这就是生命,无论如何艰难也绝不退缩的生命。

春生,夏茂,秋青,冬伏。因为热爱,所以倔强。小草这样诠释着自己生命的意义,而我们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热爱生命呢?何况生命又让人有一种用不完的力量,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它。

作者: 章姝妍

篇10:关于生命的感悟作文400字

那天,我起床,一个蚊子绕着妈妈的头转,编成了“蚊子光环”。只见我妈甩起平时揍我的“大力流星拳”对蚊子猛烈发起了攻击,可怜的蚊子被她揍得七零八碎。“该死的蚊子!哈哈!”我妈大笑起来。忽然有一阵微弱的“嗡嗡”声音,我以为还有蚊子,就上去打。我猛然看见妈妈刚才打过的蚊子,就只剩一个头了,而他仍然艰难的爬行,一种求生的欲望在慢慢地散发,散发到各个角落,让好多人感受着强烈的求生精神。过了一会,它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晚上,我在玩电脑,玩得尽兴时,妈妈一阵尖叫响彻耳膜,我马上跑到大厅,发现鱼缸里一条小鱼没了尾巴,无法保持平衡,东摇西晃的,像一个喝醉酒的老头似的。但它艰难的游下去,一瘸一拐的,真像个残疾人啊。小鱼虽然没了尾巴,但它会竭尽全力的想办法让自己平衡。虽然游戏输了,但我感受到的不是输赢的重要,是更热烈的求生之火。我渐渐被这生命之火给融化了。

篇11:关于生命的话题的作文400字

一天清晨,我在林中漫步,发现一只翅膀受了伤的小鸟,正在沙地上无力的向蓝蓝的天空张望。过了一会,它突然微弱地扇动着翅膀。 我本以为这是在白白浪费力气,可是我错了,它奋力地扇动着翅膀,渐渐地飞起来了!虽然没飞多远就摔了下来,但是它永不放弃,永不服输的精神感染了我。我想这应该就是生命吧!

春天到来时,我也常常到风景优美的公园去走走,去瞧瞧。看着那芽一点点舒展成叶;看着那苞一点点绽放成花;看着那太阳一点点放出光芒!这难道不是生命的意义吗?

篇12:一个复旦女博士的生命日记

活着就是王道

见到于娟时,她整整缩了一圈,体重从健康时的120多斤掉到了100斤,又因为癌细胞骨转移有些驼背,更显瘦小。刚刚经历了一轮化疗的折磨,她指指自己乌青的面色、发黑的十指,开玩笑地说:“乌骨鸡啥样,我啥样,我成乌骨人了。”

這个时候,即使心里在流泪,你也会忍不住看着她大笑。是的,你经常会忘了她是一个病人,因为她迸发出的远远超越健康人的生命力,因为她一如往常的嬉笑怒骂,甚至对自己的病也调侃:“癌症找上我,它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从鬼门关刚刚闯过一轮,2010年底,于娟在新浪开了博客,标题叫做“活着就是王道”。3个月左右,访问量就飙至153万。

“癌症是我人生的分水岭。”正如于娟所说,此前,她是挪威奥斯陆大学经济系硕士、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刚刚回国任职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讲师。“论家庭,结婚八年刚添爱子,昵唤‘土豆’,还在牙牙学语。论事业,刚刚开始”。

不得不说,人生的剧情实在无法预料。2009年10月的一天,于娟突然腰痛难忍,随后被接二连三诊断为腰肌劳损,“对症下的药活血通筋,道道都是催命符,两个星期治下来,癌细胞全身骨转移”。12月底,她被确诊为乳腺癌四期骨转移。

在被确诊为乳腺癌时,于娟和家人禁不住如释重负地放声大笑。“太好了,乳腺癌,不是肺癌不是骨癌而是乳腺癌,不能没肺不能没骨头,但是可以没有乳房。”她那时还不知道,乳腺癌也会致命的,她就是失去了手术机会的人。

她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坚强。2009年的最后一个星期,她被救护车送进上海瑞金医院急救室。病理室主任看到她那浑身黑漆漆的CT,听说还没有用任何止痛药物,倒吸一口凉气,对她老公说:“正常情况下,一般人到她这个地步,差不多痛都能痛死的。”但于娟没有哭,只是断断续续用了身体里仅有的一点力气,录了数封遗书,安慰妈妈看穿世事生死。后来一天两次骨髓穿刺,14次化疗,她还是没有哭,她说:“别人形容说刺骨的痛,我想我真的明白这中文的精髓,一日几十次痛到晕厥。但我想,坚持下去,我就能活下去。”

只有两次,她崩溃了。一次是看到电视新闻里放独居老人过世多日才被邻居发现,她看了号啕大哭:“我是家里的独生女儿,万一我……我的父母该怎么办呢?”第二次,是她化疗回家后,19个月大的儿子“土豆”开心地围着她转来转去。奶奶说,“土豆”唱支歌给妈妈听吧。儿子趴在于娟的膝盖上,张嘴奶声奶气地唱道:“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歌声未落,她流泪了……

面对生死,于娟别无选择:“生与死,前者的路对我来说,犹如残风蚕丝;而死却是太过简单的事。但是死,却要让这个世界上我最爱的亲人们承受幼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之痛。虽然能不能苟活由不得我,至少我要为自己的亲人抗争与挣扎。”

就这样,于娟一次次熬过痛苦的穿刺、化疗、放疗,熬过了医生“最多三个月”的宣判,熬过了她的“一岁生日”。

无畏施反被施

于娟每天早晨9点起床去公园练气功,10点左右趁精力允许开写博客,一小时下笔就是一两千字。“虽然不是在描述香花繁绕的美好,但似乎写下了,就把苦痛踩在脚下了”。

“生命日记”的浏览量以每天十几万的速度在增长,这些文字成了很多人的精神慰藉。于娟带给和她一样饱受煎熬的病友或家属希望,还有自己的点滴经验。她也提醒很多奔忙的人关注自己和自己的家庭,不要去追求虚物浮云。

于娟说,她虽然不接受把自己交给某种宗教,但养病期间也在看一些宗教书,知道布施有三:财施、法施、无畏施。她说:“我想,我总是可以做无畏施的吧。但凡处于困境的人,看到我的处境,便会从内心深处沁出一种小巫见大巫的甜,从而觉得自己的苦不算什么,自己的痛也不算什么,自己正在经历的那些如山挫折其实无非蚁丘而已。无畏施不会让我更痛苦,反而会带来很多精神的欣慰与安悦,同为世人,若是有人从我这份罪里得到无畏,那么我这份痛也算没有白痛。”

只是她始料未及,这份无畏施让她周围形成一个越来越大的“场”。最初还在她若干年广交天下英豪形成的庞大朋友圈内,礼物红包自不必说,还有同事为她在自己别墅门前栽种新鲜蔬菜定期相送,有气功大师来家里教她练功。甚至还有她从11岁、32块钱开始“一帮一一对红”资助了八年的一个农村女孩,不知怎么得知于娟生病的消息,怀孕的她差老公连夜坐火车送来一个“厚厚的用报纸包好的小砖头”。后来,每天家里人来人往,平日里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来献计和捐款,84岁的苏州老大爷写来信鼓励……

最让于娟感动的是,12年没见的老公的堂弟阿海,不明就里只知道她得了很重的病,说:“我知道嫂子得了重病,我没有钱,但是需要换肾换肝换骨髓,我来!”“也许古时候肝胆相照就是这个意思,这应该是一种怎样的高士情谊?”最让她哭笑不得的礼物是,妈妈的一个农民老友送来一化肥袋活蛤蟆。他听说癞蛤蟆可以治癌症,一个人跑去山里蹲了两天两夜,逮回来一袋扛到上海。

于娟说,每个人心底里都有一个善的盒子,期待在某个时机释放。或许是她无意间触碰了每个人心中最敏感最脆弱的那个点,她这里成了一个“出口”。“那种汹涌澎湃的质朴情感,我用尽一生怕是也报答不尽的。”她说。

妈妈的万亩能源林

似乎是做好CT下引导穿刺的那个夜里,于娟觉得有些撑不住了:“无助而无边的疼痛里,我似乎看到属于我的那盏生命的油灯一点点黯淡一点点泯灭。”夜里两三点的样子,身边有个不知名的病友停止了他的生命。于娟对身边的妈妈说:“如果我去了,在上海火化,然后把我的骨灰带回山东,在那片我曾经试图搞能源林的曲阜山坡地里埋了,那里有虫鸣鸟叫清溪绿树。”

说起能源林,于妈妈眼睛里就放光,因为这是女儿交代她的事。

当年于娟在挪威学习环境经济,让妈妈也去欧洲。在女儿居住的奥斯陆湖边,她们看到郁郁葱葱的森林,女儿说:“好不?”妈妈说:“真好。”“我们把挪威森林搬回去吧!”

于娟回国后怀孕、生子,论文课题忙得人仰马翻,挪威森林的事早抛在脑后了。后来于娟得了癌症,郑重其事地又把这事托付妈妈,这才真正开始了。于娟在最绝望时对妈妈说:“以后看到那片森林,也就相当于看到了我。”而且,于娟知道,女儿是妈妈生命灵动的动力,一旦落了空,会很可怕。而妈妈心里,则希望尽早让绿树成林,让女儿一直感到被爱包着,一直有个动力支撑着。

所以,于妈妈总是在上海待半个月,就回山东半个月,去她牵肠挂肚的那片曲阜荒坡。

于娟是能源专家,可于妈妈不是。于妈妈只有天天去村里去荒山上实践,干得不亦乐乎。她和于娟的目标很大——“万亩林”,可她知道,前六年都没有任何收入,前期投入从那里来?她不怕,先借钱,先做几十亩,农民看到示范,就能慢慢铺开了。“国家鼓励种树,可以找林业部门要点树种,借钱买点树苗,一边育种一边育苗。租农民一亩地,一年1000元。一亩地上种60棵苗,第一年保活一棵给20元钱,又能有1000多元钱。这样,农民每承包一亩地种树,第一年就能收入2000元,堪比正常耕地收益,比这片荒地上种田的收益高多了。六年后,树可以榨出油来,每亩净利润大约300元,正常的话可以产油30年左右。”当然,她们还是希望能建成申请中挪合作的能源林研究示范基地,这也是于娟的专业,是她一直以来的心愿。

篇13:关于热爱生命的作文400字

有时,外公总感觉自己的命运很不好,但他让我放弃了这个念头。每次去看他,他都那么健谈,那么风趣,有魄力。

在前几星期外公干住院回家,是因为他的老毛病有犯了,是外公喝了一点冷瓜汤,就引发了他的肾病、肺病,脚又肿又疱,我听到着消息,我很单心,生怕万一。一放学吃过饭,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来看外公,妈妈看到外公的脚,妈妈狠狠的骂外公一顿,我们和外公聊了一会儿的白话就回了家。我每天和妈妈一起来送饭给外公,一个月后外公的病好多了,我很高兴。

不料一位老奶奶起了疱疹,我外公睡湿疹了,这位老奶奶给外公捏头上的经道,过了一会儿,医生就打电话给妈妈说外公的头上起疱疹。我就和妈妈一起去看外公,外公的头上到处是疱疹,把我下的差点就跑了,妈妈用一把小剪刀把外公的头发剪成光头,为了好擦药,我忍不住要笑出来了。妈妈又把外公骂了一顿。

不久外公的病好了,妈妈高兴了,爸爸高兴了,外婆高兴了,姨妈高兴了,我也高兴了,我家高兴了,大家高兴。

外公不要让我们操心了,好好爱惜身体,天天健康。

篇二:关于热爱生命的作文400字

海伦。凯勒曾说过:“不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霍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皇家学会会员。但是因为患卢珈雷氏症(肌肉萎缩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长达2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坚,是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

他不能写字,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起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大爆炸等理论而迈进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的做在轮椅上,可他的思想却超出了地球,超出了太阳系,超出了银河系,超出了宇宙,为我们揭开了许许多多的宇宙未解之迷。

斐多菲说过:“生命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我想,霍金研究宇宙之迷的力量就来源于他不想让生命白白地浪费掉。结果,他做到了,他的贡献让他自己活地十分光彩有力。

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应该说是可以做得更好的。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就是不做出像霍金那样伟大的贡献,也应该为人民服务,不让自己的生命白白流失。

篇三:关于热爱生命的作文400字

我想大家都知道是多麽可贵,是多神奇,如果人没有了生命,就只能静静的躺在死亡的墓地里,所以大一定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个热爱生命的故事。

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抛弃了,他独自跋涉在广袤的荒原上。冬天逼近了,寒风夹着雪花向他袭来,他已经没有一点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伤,鞋子破了,脚在流血。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蹒跚在布满沼泽、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艰难地前行着。就在他的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匹狼。他发现这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后,舔着他的血迹尾随着他。就这样,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躯壳在荒原上互相猎取对方。为了活着回去、为了战胜这匹令他作呕的病狼,最终在人与狼的战斗中人获得了胜利,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最终他获救了,使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生命是渺小的向海洋中的金色细沙,生命是伟大的像耀眼的东方明珠,生命柔弱的相容一岁的水晶珠,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让我们一起做保护生命的小卫士。

篇四:关于热爱生命的作文400字

生命是宝贵的,也是美好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感人的事,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残疾人对生命的热爱。

篇14:关于生命的日记400字

第二天,小草在阳光照耀下又抬起了头,那耀眼的绿色在阳光下更显生机勃勃,昨日的风雨化为珍珠点缀着小草。

在我的眼中,小草就是绿色的使者,生命的象征。我爱绿色,更爱那拥有绿色的小草。

它不屑于谋取,更不乞求别人的赐予。它的生存,并不谋求好的场地。无论是旱地、沙漠、悬崖、沟底,只要有一点点土,就扎下自己的根,奇迹般地把大地涂上一层新绿;它不追求廉价的同情和施舍,无论怎样干渴,只要自己还有点生存之力,就绝不会求别人给它浇水、施肥。他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生的权利,给大自然抹上绿的底色。

篇15:关于房间的日记400字

我关上房门,先把书桌上、抽屉里、小床上的书本和玩具全扒出来放在地板上。不一会儿,“狗窝”被我翻了个底朝天。

我找来抹布,先把书桌上下洗净抹干,又给床头柜“洗洗澡,搓搓背”,再把书和本子按大小分成几摞整整齐齐地摆在书桌上,把我爱玩的玩具集中起来藏进柜子里,让我不喜欢的玩具全部“下岗”,统统收容到一个大纸箱里。最后,我用拖把学着妈妈的样子把地板拖了几遍,累得我满头大汗。

干完活,我顾不上歇一歇,就赶紧报告妈妈。满以为能得个大大的表扬,谁知妈妈进来看了看,冷冷地说:“这床还要吗?”哦,原来床还没有收拾呢!我连忙开始铺床,我先把被子展开拉平,又对折几次,叠成个大大的“豆腐块”,再把被子、枕头抱到沙发上,铺平床单,拿长毛刷刷去灰尘,又把被子枕头抱回床上,摆正放好。这才去请妈妈大人前来检查验收。

篇16:于娟和她的生命日记

我從来不去想这个问题,既然病患已然在身,恶毒诅咒也好,悔过自新也好,都不可能改变我是得了癌症的事实,更不可能瞬间把我的乳腺癌像转汇外币一样转到其他地方去。无能为力而又让我倍感伤怀的事情,我索性不去想。

时隔一年,几经生死,我可以坐在桌边打字,我觉得是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了,客观科学,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去分析总结一下,为啥是我得癌症。做这件事对我并无任何意义,但是对周围的人可能会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我在癌症里整整挣扎了一年,人间极刑般的苦痛,身心已经被摧残到无可摧残,我不想看到这件事在任何一个人身上发生,但凡是人,我都要帮他们去避免,哪怕是我最为憎恨讨厌的人。

之所以去思考这个问题并且尽量想写下来是因为,无论从什么角度分析,我都不应该是患上癌症的那个人。痛定思痛,我开始反思自己究竟哪点做得不好,所以上天给我开个如此大的玩笑,设个如此严峻的考验。

我是个从来不会在餐桌上拒绝尝鲜的人。基于很多客观原因,比方老爹是厨子之类的优越条件,我吃过很多不该吃的东西,据不完全统计,孔雀、海鸥、鲸鱼、河豚、梅花鹿、羚羊、熊、麋鹿、驯鹿、麂子、锦雉、野猪、五步蛇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除了鲸鱼是在日本的时候超市自己买的,其他都是顺水推舟式的被请客。然而,我却必须深刻反省,这些东西都不该吃,尤其我看了《和谐拯救危机》之后。选择吃它们,剥夺它们的生命让我觉得罪孽深重。破坏世间的和谐、暴虐地去吃生灵、伤害自然毁灭生命这类的话就不说了,最最主要的是,说实话,这些所谓天物珍馐,味道确实确实非常一般。那个海鸥肉,高压锅4个小时的煮炖仍然硬得像石头,咬上去就像啃森林里的千年老藤,肉纤维好粗好干好硬,好不容易啃下去的一口塞在牙缝里搞了两天才搞出来。我们要相信我们聪明的祖先,几千年的智慧沉淀,他们用了漫长的时间对食物进行了筛选,远远长过我们寿命时间的无数倍,才最终锁定了我们现在的食材,并由此豢养。如果孔雀比鸡好吃,那么现在鸡就是孔雀,孔雀就是鸡。

我是个率性随意的人,做事讲究一剑在手快意恩仇,吃东西讲究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我的食量闻名中外,在欧洲的时候导师动不动就请我去吃饭,原因是老太太没有胃口,看我吃饭吃得风卷残云很是过瘾,有我陪餐讲笑话她就有食欲。其二,我很贪吃,我之所以叫bluemm是因为在复旦读书时候导师有六个一起做课题的研究生,我是唯一的女生,但是聚餐的时候,5个男生没有比我吃得多的。年轻的傻事就不说了,即便工作以后,仍然屏着腰痛(其实已经是晚期骨转移了)去参加院里组织的阳澄湖之旅,一天吃掉7个螃蟹。我最喜欢玩的手机游戏是贪吃蛇,虽然功夫很差。反思想想,无论你再灵巧机敏,贪吃的后果总是自食其果。玩来玩去,我竟然是那条吃到自己的贪吃蛇。

得病之前,每逢吃饭若是桌上无荤,我都会兴趣索然,那顿饭即便吃了很多也感觉跟没吃饭一样。我妈认为这种饮食嗜好,或者说饮食习惯,或者说遗传,都是怪我爹。我爹三十出头的年纪就是国家特一级厨师,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职称比现在难混,所以他在当地烹饪界有点名头。我初中时候,貌似当地三分之一的厨子是他的徒子徒孙,而认识他的人都知道我是他的掌上明珠。可想而知,我只要去饭店,就会被不论是否相识都会叫我“师妹,师叔”的厨子带到厨房,可着劲地塞。那时候没有健康饮食一说,而且北方小城物质匮乏,荤食稀缺,可我吃的都是荤菜。其二就是,我很喜欢吃海鲜。话说十二年前第一次去光头家,他家在舟山小岛上。一进家门,我首先被满桌的海鲜吸引,连他们家人的问题都言简意赅地打发掉,急吼吼开始进入餐桌战斗,瞬间我的面前堆起来一堆螃蟹贝壳山。公公婆婆微笑着面面相觑。我的战斗力惊人超过了大家的预算,导致婆婆在厨房洗碗的时候,差公公再去小菜场采购因为怕晚饭不够料了。十几年之后每次提到我的第一次见面,婆家人都会笑得直不起腰,问我怎么不顾及大家的第一印象。我的言论是:我当然要本我示人,如果觉得我吃相不好就不让我当儿媳妇的公婆不要也罢,那么蹭一顿海鲜是一顿,吃到肚子里就是王道。我在这里写这些不是说吃海鲜不好,而是在反思为啥我多吃要得病:我是鲁西北的土孩子,不是海边出生海里长大的弄潮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光头每日吃生虾生螃蟹没事,而我长期吃就会有这样那样的身体变化:嫁到海岛不等于我就有了渔民的体质。

话说我得了病之后,光头一个星期不到,考研突击一样看完了很多不知道哪里搞来的健康食疗书,比方坎贝尔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治愈癌症救命疗法》等,他引经据典,开始相信牛奶中的酪蛋白具有极强的促癌效果,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如肥胖、冠心病、肿瘤、骨质疏松等);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最有利于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即多吃粮食、蔬菜和水果,少吃鸡、鸭、鱼、肉、蛋、奶等。可怜躺在床上只能张嘴喂食的我,开始化疗那天就从老虎变成了兔子。事实证明,化疗期间食素食,简直是杀人。好在我那几十年打下的肉食基础,否则早挂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话说生死经历换来的关于化疗时候应该吃什么的经验,我会有空写下来给大家分享,最好所有人一辈子都用不到,但是无论怎么说,像我这样切身体会的东西需要让需要的人知道,免得像我这样走弯路。

这些文字不像我平时行文blog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所以我写这个系列很慢很慢,因为我自认为这些文字比我的博士论文更有价值,比我发表的所有学术文章都有读者。我要尽可能控制自己不要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之外,还要系统认真地前后回想分析一遍。现在这个社会上,太多年轻人莫名其妙得了癌症,或者莫名其妙过劳死,而得到的原因往往是所谓的专家或者周围人分析出来的。因为当事人得了这种病,苟活世间的时间很短,没有心思也没有能力去行长文告诫世间男女,过劳死的更不可能跳起来说明原因再躺回棺材去。我作为一个复旦的青年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去做我能做的事,让周围活着的人更好地活下去,否则,刚读了个博士学位就有癌症晚期,翘了还不是保家卫国壮烈牺牲的,这样无异于鸿毛。写这些文字,哪怕有一个人受益,我也会觉得,自己还有点价值。

我平时的习惯是晚睡。其实晚睡在我这个年纪不算什么大事,也不会晚睡晚出癌症。我认识的所有人都晚睡,身体都不错,但是晚睡的确非常不好。回想十年来,自从没有了本科宿舍的熄灯管束(其实那个时候我也经常晚睡),我基本上没有12点之前睡过。学习、考GT之类现在看来毫无价值的证书、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与此同时,聊天、网聊、BBS灌水、蹦迪、吃饭、K歌、保龄球、吃饭、一个人发呆(号称思考)填充了没有堂而皇之理由的每个夜晚。厉害的时候通宵熬夜,平时的早睡也基本上在夜里1点前。后来我得了癌症,开始自学中医,看黄帝内经之类。就此引用一段话:“下午5—7点酉时 , 肾经当令;晚上7—9点戌时,心包经当令; 9—11点亥时,三焦经当令;11—1点子时 , 胆经当令;凌晨1—3点丑时,肝经当令;3—5点寅时,肺经当令;5—7点卯时,大肠经当令。”当令是当值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些个时间,是这些器官起了主要的作用。从养生的观点出发,人体不能在这些时候干扰这些器官工作。休息,可以防止身体分配人体的气血给无用的劳动,那么所有的气血就可以集中精力帮助当令肝脏工作了。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主任窦晓光介绍,熬夜直接危害肝脏。熬夜时,人体中的血液都供给了脑部,内脏供血就会相应减少,导致肝脏乏氧,长此以往,就会对肝脏造成损害。

23时至次日3时,是肝脏活动能力最强的时段,也是肝脏最佳的排毒时期,如果肝脏功能得不到休息,会引起肝脏血流相对不足,已受损的肝细胞难以修复并加剧恶化。而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肝脏受损足以损害全身。所以,“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的说法并不夸张。因此,医生建议人们从 23时左右开始上床睡觉,次日1至3时进入深睡眠状态,好好地养足肝血。

得病之后我安生了,说实话,客观情况是我基本失去了自理能力,喝水都只能仰着脖子要吸管,更不要说熬夜蹦迪。因此我每天都很早睡觉,然后每天开始喝绿豆水、吃天然维生素B、吃杂粮粥。然后非常神奇的是,别的病友化疗会肝功能越来越差,我居然养好了,第二次化疗,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了。

希望此段文字,对需要帮助的人有所贡献。也真心希望我的朋友们,相信“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句古话。我们是现代人,不可能脱离社会发展的轨迹和现代的生活节奏以及身边的干扰,那么,在能控制的时候多控制,在能早睡的时候尽量善待下自己的身体。有些事情,电影也好、BBS也好、K歌也好,想想无非感官享受,过了那一刻,都是浮云。唯一踩在地上的,是你健康的身体。

说来不知道骄傲还是惭愧,站在脆弱的人生边缘,回首滚滚烽烟的三十岁前半生,我发觉自己居然花了二十多年读书。读书二字,其意深妙,只有本人才知道到底从中所获多少。

也许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顶着读书的名头,大把挥霍着自己的青春与生命。因为相当长一段时间我是著名的不折不扣2w女。所谓2w女是指只有在考试前2周才会认真学习的女生:2 weeks。同时,考出的成绩也是too weak。

各类大考小考,各类从业考试,各类资格考试(除了高考、考研和GT),可能我准备时间都不会长于两个星期。不要认为我是聪明的孩子,更不要以为我是在炫耀自己的聪明,我只是在真实描述一种自己曾真实存在的人生。我是自控力不强的人,是争强好胜自控力不强的人,是争强好胜决不认输自控力不强的人。即便在开学伊始我就清楚明确地知道自己应该好好读书否则可能哪门哪门考试就挂了,但是我仍然不能把自己钉死在书桌前。年轻的日子就是这点好,从来不愁日子过得慢。不知道忙什么,就好似一下子醒来,发现已经九点了要上班迟到了一样。每当我想起来好好学习的时候,差不多就离考试也就两个星期了。我此前经常的口头禅是:不到dealine是激发不出我的学习热情的。

然后我开始突击作业,为的是求一个连聪明人日日努力才能期盼到的好结果好成绩。所以每当我埋头苦学的时候,我会下死本地折腾自己,从来不去考虑身体、健康之类的词,我只是把自己当牲口一样,快马加鞭、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废寝忘食、呕心沥血、苦不堪言……最高纪录一天看21个小时的书,看了两天半去考试。

这还不算,我会时不时找点事给自己,人家考个期货资格,我想考,人家考个CFA,我想考,人家考个律考,我想考……想考是好事,但是每次想了以后就忘记了,买了书报了名,除非别人提醒,我会全然忘记自己曾有这个追求的念头,等到考试还有一两个星期,我才幡然醒悟,又吝啬那些报名费、考试费、书本費,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去拼命。每次拼命每次脱层皮,光头每次看我瘦了,就说,哈哈,你又去考了什么没用的证书?然而,我不是冯衡(黄蓉的妈,黄老邪的老婆),即便我是冯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到头来冯衡强记一本书都也呕心沥血累死了。何况天资本来就不聪明的我?

我不知道我强记了多少本书,当然开始那些书都比九阴真经要简单,然而长此以往,级别越读越高,那些书对我来说就变得像九阴真经一样难懂。于是我每一轮考试前的两个星期强记下来,都很伤,伤到必定要埋头大睡两三天才能缓过力气。本科时候考试是体能,然而到后来考试是拼心血拼精力。

得病后光头和我反思之前的种种错误,认为我从来做事不细水长流,而惯常的如男人一样大力抡大斧地高强度突击作业是伤害我身体免疫机能的首犯。他的比喻是:一辆平时就跌跌撞撞一直不保修的破车,一踩油门就彻天彻夜地疯跑疯开半个月。一年搞个四五次,就是钢筋铁打的汽车,被这么折腾得开,开个二十几年也报废了。深切提醒像我曾经那样dealine之前突击作业的同志们。

我是个大而化之的生活粗人,从来没有抱怨过周边的环境多么糟糕,2001年我去日本北海道附近呆了段时间,是佩服那里环境不错,却也真没有嫌弃上海多糟糕。2004年的时候听到一个岗布(一个日本人)抱怨下了飞机觉得喉咙痛的时候非常嗤之以鼻,心里暗暗说:我们这里环境那么糟糕,你还来干啥?不如折身原班回去!

我真正体会到空气污染是2007年从挪威回国,在北京下飞机的那一瞬间,突然感觉眼睛很酸,喉咙发堵,岗布的话言犹在耳。也许,日本鬼子不是故意羞辱我们日新月异的上海。我们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当然不敏感,但是若是跑去一个环境清新的地方住上若干年,便深有体会。同期回国的有若干好友,我们在电话里七嘴八舌交流我们似乎真的不适应中国国情了:喉咙干,空气呛、超市吵、街上横冲直撞到处是车。这不是矫情,这是事实。这也不是牢骚,这是发自内心的感受。

回国半年,我和芳芳、阿蒙等无一例外地病倒,不是感冒就是发烧就是有个啥啥小手术,光头嘲笑我们,是挪威那个地儿太干净了,像无菌实验室,一帮中国小耗子关到里面几年再放回原有环境,身体里的免疫系统和抗体都不能抵御实验室以外的病菌侵入。是,我不多的回国朋友里面,除了我,梅森得了胸腺癌,甘霖得了血液方面的病。

也许,这只是牢骚。除非国民觉醒,否则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这个环境、这个国情。

网络上查一下,就会有触目惊心的数据:现在公布的数据说癌症总的发病率在 180/10 万左右 , 也就是每 10 万人中有 180 个人患癌症。中国癌症发病率最高的城市:上海。据统计,上海癌症发病率1980年比1963年增加了一倍,超过北京、天津的25%,为全国城市第一位。而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癌症监测数据显示,上海市区女性的癌症发病率比20年前上升了近一倍,每100名上海女性中就有一人是癌症患者,也远高于我国其他城市。也许我看这段文字的感受和大家不同,因为我更加知道每个代表病人的数据背后,都是一个个即将离开人世的生命和撕心裂肺不再完整的家。

我并不是说,大上海的污染让我得了癌症,而是自我感觉,这可能是我诸多癌症成因的一个因素:我不该毫无过渡时间地从一个无菌实验室出来,就玩命地赶论文,在周边空气污染、水污染和食品安全危机的大环境里,免疫力全线下降的时候压力过大用力过猛,加上长期积累的东西一下子全部爆发了。话说十年前,本科和研究生我有一年的非校园空档,这一年里我工作、考研和去日本。除却日本之旅,我都住在浦东一间亲戚的新房里。新房新装修,新家具。开始新房有点味道,我颇有环保意识地避开了两个月回了山东。等从山东回来,看房间味道散去,我也心安理得住了进去。

2007年房子处理,光头怜惜那些基本没有怎么用过的家具,当些个宝贝似得千里迢迢从浦东拉到了闵行研发中心用。哪里想到,2009年他开始研究除甲醛的纳米活性炭,有次偶尔做实验的时候,打开了甲醛测试仪,甲醛测试仪开始变得不正常,一般来讲高于0.08已然对身体有危险,而屏幕上的指数是0.87。清查罪魁祸首的时候,东西一样样清除,一样样扔出研发实验室检测,最后,把家具扔出院子测,结果是,那些家具的检测指数犹如晴天霹雳。

光头立刻石化。

然而为时已晚,事隔半年,我查出了乳腺癌,医生对光头说开始癌症的普及教育令光头时不时脑袋里灵光里一直在闪出那套家具和那批令他愤恨的甲醛超标数据,医生说:肿瘤的肿块不是容易形成的,癌症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要经历多个阶段。从正常细胞到演变成癌细胞,再到形成肿瘤,通常需要10~20年,甚至更长。当危险因素对机体的防御体系损害严重,机体修复能力降低,细胞内基因变异累积至一定程度,癌症才能发生。癌症发生的多个阶段为:正常细胞→轻度不典型增生(分化障碍)→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癌(黏膜内癌)→浸润癌→转移癌。从自然病程来看,即使过去被称为“癌中之王”的肝细胞癌,从发现到死亡也有3~6个月的生存时间。而据估计,从癌变开始(以甲胎蛋白-即AFP开始低水平升高算起)发展到晚期,有至少2年时间;从单个癌细胞发展到AFP升高的实际时间还要长得多;乳腺癌在临床发现肿块前,平均隐匿时间为12年(6~20年),确诊以后的自然病程也有26.5~39.5个月。

也就是说,我的乳腺癌很有可能是当时那批家具种下的种子,那些癌细胞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伺机等待我体内免疫力防线有所溃泻的时候奋起反攻。光头无语,我亦无言。这是要命的疏忽,然而,谁能想得到呢?

一日在病房,夜里聊天,我和光头不约而同讲到这些家具,我感慨防不胜防的同时开玩笑:说不定你那个国家专利日后卖得很火,记者会专门报道你:甲醛家具残害爱妻毙命,交大教授毕生创造发明复仇之类。哪里想到光头歇斯底里哑着喉咙叫:“我宁可他妈的一辈子碌碌无为,也不想见到这种话从任何人嘴里说出来。”我突然意识到:我这句话对他的内心来说不是玩笑,而是天大的讽刺。一个终年埋头在实验室发明了除甲醛新材料的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爱人却经年累月浸泡在甲醛超标的环境里,最终得了绝症。

我曾在医院断断续续住院长达半年之久,半年之内接触了大概三五十个病友。开始住院那阵儿癌痛难忍本命不顾,后来不是那么痛了,就开始在病房聊天。

我读了两个硕士一个博士的课程,修社会统计、社会调查两门课不知道重复修了多少遍。幼功难废故伎不弃,自觉不自觉的病房聊天里,我就会像个社调人员一样,以专业且缜密的思维开始旁敲侧击问一些问题:这是自发的科研行为,因为我一直想搞明白,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会得癌症。有时候问到兴头上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潜伏在癌症病房里的青年研究学者。然而无比讽刺的是,现实是我是一个潜伏在青年研究学者中的癌症患者。

长期潜伏的样本抽样(n>50)让我有足够的自信去推翻一个有关乳腺癌患者性格的长期定论,乳腺癌患者并不一定是历经长期抑郁的。可以肯定地说,乳腺癌病人里性格内向阴郁的太少太少:相反,太多的人都有重控制、重权欲、争强好胜、急躁、外向的性格倾向。而且这些样本病人都有极为相似的家庭经济背景:她们中很多人都有家庭企业,无论是家里还是厂里,老公像皇帝身边的答应,她们一朝称帝,自己说了算。家庭经济背景其实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来瑞金治病的人,尤其是外地人,没有强有力的经济背景,是不太会在那医院久住长治的。

身边病友的性格特色不禁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性格。我很喜歡自己的性格,即便有次酒桌上被一个哥们半开玩笑地说上辈子肯定是个山东女响马也好不以为然。我从来不认为有什么不好,后来生病才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性格不好:我太过喜欢争强好胜,太过喜欢凡事做到最好,太过喜欢统领大局,太过喜欢操心,太过不甘心碌碌无为。

我曾经试图像圆圆三年搞定两个学位一样,三年半同时搞定一个挪威硕士、一个复旦博士学位。然而博士始终并不是硕士,我拼命日夜兼程,最终没有完成给自己设定的目标,自己恼怒得要死。现在想想就是拼命拼得累死,到头来赶来赶去也只是早一年毕业。可是,地球上哪个人会在乎我早一年还是晚一年博士毕业呢?

我曾经试图做个优秀的女学者。虽然我极不擅长科研,但是既然走了科研的路子就要有个样子。我曾经的野心是两三年搞个副教授来做做,于是开始玩命想发文章搞课题,虽然我非常地迷茫实现了做副教授的目标下面该干什么,不过当下我想如果有哪天像我这样吊儿郎当的人都做了教授,我会感到对中国的教育体制很失落。当然,我非常一定地负责地说,我认识的一些垃圾无论科研能力和人品道德还真不如我。不说这些了,为了一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人生目标的事情扑了命上去拼,不能不说是一个傻子干的傻事。得了病我才知道,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

我天生没有料理家务的本事,然而我却喜欢操心张罗。尤其养了土豆(儿子)当了妈之后心思一下子缜密得像mintmm了,无意中成了家里的CPU,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应该什么做什么事情,应该找什么人去安排什么事情统统都是我处理决断。病前一个月搬家,光头梦游一样一无所知,感概怎么前一夜和后一夜会睡在不同的地方。后来病了,我才突然发现光头并不是如我想象的那样是个上辈子就丧失了料理日常生活的书呆子。离开我地球照转,我啥都没管,他和土豆(儿子)都能活得好好的。无非,是多花了几两银子而已。可是银子说穿了也只是银子,CPI上涨,通货膨胀,我就是一颗心操碎了,三十年后能省下多少呢?假如爹妈三十年前有一万块,基本上可以堪比现在的千万富翁身价,可是实际上现在的一万块钱还买不了当年500块钱的东西。

上一篇:学院爱与责任师德主题教育指导方案下一篇:第十七章执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