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时代的教师演讲稿

2024-06-25

做新时代的教师演讲稿(共8篇)

篇1:做新时代的教师演讲稿

教师演讲稿:做新时代的好教师【篇三】

记得在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在课上老师问我们将来长大了想干什么?当轮到我的时候我说我想当老师。后来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也毫不犹豫的报了师范院校,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当时给自己定的目标已经实现了,那么在这时候我需要给自己重新树立一个目标——做新时代的好教师。

在我毕业的那一年,就顺利的考取了自己理想的工作。在还没有分配之前,我就在憧憬着到了学校之后的工作场景,我要当班主任,还要教一年级的小朋友,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就如同一张白纸,我可以在这张白纸上画上美丽的色彩。憧憬着我要如何管理班级,我要怎么去教学生,好不容易等到上班的通知,我第一个从教育局拿着文件到工作站去报到,我被分配在了一所小学里。当我问校长我的工作怎么安排的时候,校长说教一年级的老师正好要请产假,他正好头疼没人带一年级的学生,我一来校长松了一口气,我也非常高兴,就这么如愿以偿的当了一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在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岗位上,我每天面对这几十个笑脸,心中充满了快乐与幸福。我很享受跟学生在一起的生活,因为跟他们在一起我可以忘却所有的烦恼,无忧无虑,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童年。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班上的最后一名,她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一次上课的时候,我在讲一道练习题,我讲完题后,说做错了的同学请改正,我在巡视指导,当我看到她的练习本的时候她使劲的用橡皮擦去所做的题,我看到她有一部分是做对了的,但是她也用橡皮擦去了,我就对着她说:“你怎么把正确的也擦了,啊?”其他同学哄堂大笑,她一下子脸红了,一把将卷子揉成了一团,还对我说道:“老师你骂我,你骂我……”这时我意识到是我的带有嘲讽的口吻伤害了她。一个一年级的小孩怎么会有如此强烈的自尊心,也令我感到措手不及。我意识到她有强烈的自卑感,表现的极度不自信,才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这件事对我有很大的触动,之后我在班上为了建立学生们的自信心,我让同学们每天跑操,之后在校园里大声喊口号“我相信,我能行,我最棒……”以此让他们进行自我鼓励,找到他们应有的自信。过了好多天轮到这位小姑娘领喊口号了,她坠着屁股对我嘟囔道:“我不会,我不喊,我不行……”我鼓励她:“我没有给你教过我不会,我不喊,我不行呀,你怎么都会了?说明你还是很聪明的,我相信,你能行,你就喊吧!”她噘着嘴很胆怯的小声喊道:“我相信”,这时其他同学跟着齐声高喊:“我相信!”她一听同学们都在跟着她喊,顿时精气神全来了,站直了身体抬着头高喊:“我—能—行!”我一下子就被感动了,看着全班同学的笑脸,我觉得新时代的好教师就应该这样。

做新时代的好教师,就是要让祖国的花朵成长成才;

做新时代的好教师,就是要让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奋发向上;做新时代的好教师,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做新时代的好教师——不忘初心,默默耕耘。

篇2:做新时代的教师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怀揣梦想,激情飞扬,分享自己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点滴感受。我演讲的主题是《不忘初心,做新时代的追梦者》。

十九大的召开,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我们的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将向“强起来”飞跃。习总书记在十九大的开幕式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作为当代青年教师,当我听到习总书记对我们的殷切希望时,内心既感到光荣也感到自豪,更感受到了国家赋予我们青年一代的光荣使命。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所从事的是天底下最神圣而光辉的职业,我们应牢牢跟紧党的步伐,学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思想,提升自身修养,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通过自己的职业来为我们的事业而努力奋斗!而怎样在职业中贯彻、践行十九大精神呢?我的回答是: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师使命!永远跟党走,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师使命,是热爱!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幼教,是一个充满爱的职业,在幼儿园里,处处可见有爱的画面:当孩子们清晨来园,老师和他们亲切地打招呼;当孩子哭闹着想妈妈时,老师轻轻哄他给他安全感;当老师感到劳累时,孩子会走过来关切地问这问那;在老师组织完一次活动时,身边的同事们热烈讨论,对照着密密麻麻的听课记录进行总结、反思,比较每次的进步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其实幼师很普通,没有骄人的业绩;其实幼师很平凡,没有显耀的事迹,但我很庆幸成为这其中的一员,伟大而平凡着、奉献而快乐着、成熟而年轻着。作为一名党员幼师,不仅要有先进的理念为人民教育服务,更要有为人民教育服务的本领和无私奉献的具体行为。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热爱孩子、为人师表,用文明的语言、文雅的举止、务实的作风、耐心负责的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来展现我们人民教师高尚的品格和人格特征,对每一个孩子负责,对每一位家长负责,对全社会负责。

永远跟党走,做新时代的追梦者,是实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其实,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梦想:农民们渴望连年丰收;工人们渴望效益长久;孩子们渴望开心学习;老人们渴望老有所依……这一个个梦想凝聚在一起,就编织成了我们心中那个伟大的中国梦!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也有着一个幼师的中国梦,那是回荡在幼儿园里的欢声笑语,荡漾在孩子脸上的纯真笑容,那是培育国家未来英才的志向。

我们每一个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脚踏实地。作为党员教师应立足岗位,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应牢记党的宗旨,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意识,永远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根据新时期的教育要求,在教学内容、方法、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等方面不断创新,勤勤恳恳教书育人,推动学园发展再上新台阶。

在我们当中,有许多是女孩子,但大部分是妈妈,准妈妈。她们的身后有一个小家,有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有尚在襁褓中的雏儿需要喂养,但她们每个人的心中更多地都装着一个大家,在这个大家中奋斗着。在我们单位,有这样一位从踏上工作岗位到现在,二十多年一直奋斗在幼教第一线的教师。对工作,无论是多繁重、琐碎的事情,她依然保持着党员的积极性,在工作来临时总是能主动先思考,经常为了高质量的完成任务主动加班加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或许,她,不是最优秀的,但是她从不停止前进的步伐;就像革命先辈那样,有信念,有克服困难的决心。依旧清楚地记得那次组织生活会,那是正值园领导组织大家伙教学模式改革,各种新旧理念大碰撞的时期,会上大家从思想上、生活上各个方面的解剖自己。当她说到自己近一段教研上的困惑时,我佩服她将所有问题摆到台面上来解决的勇气,那么赤诚,那么直白。我们必须承认,真正的自我解剖是痛苦的,但却也酣畅淋漓,彻底解放思想;她,是真正的勇士。有时候她很纠结新旧事物的交替,但大家都能感受到她努力的心。每一次新理念的注入都必将是一次换血,如果你稍加注意,操场上的体育课、教室里的区域活动、同事的闲聊中,都能得知她已经身体力行地将新理念付诸实践,近乎执着地求知求真。

篇3:做一个新时代的优秀教师

洞悉世界发展趋势, 掌握现代流行动向, 保持创新持续动力, 寻求最佳教育方法, 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的最基本的要求。

时代的发展常常是出乎人们意料的, 我们稍不留神, 就会被日新月异的时代潮流抛弃。如果我们能够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就会发现周围的很多东西是崭新的。特别是从现代的中学生, 也就是我们的教育对象身上能够发现, 他们接受新事物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 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很多东西他们可以做我们的老师, 对他们的教育, 我们一味地按照自己的套路老调重弹, 他们会从心底里拒绝, 甚至看不起我们, 这样的教育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前一阵子, 我参加了几次学生活动, 和他们近距离接触, 出乎我意料的是, 平时很腼腆的孩子, 或者是从来不擅言语的孩子, 唱起歌来非常好听, 有很多都是新歌, 我从来听都没有听过。说起话来, 知识面很广, 观点很新颖, 有时候还很辩证, 听起来很有道理, 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常常能够入木三分。这很奇怪, 平时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学, 没有时间去练, 没有时间去深入生活, 观察社会, 怎么就会唱那么多首歌?怎么就能说出这么高水平的话呢?怎么一下子就这么通情达理了呢?实际上这就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这就是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能力。这也说明, 我们对孩子们的了解是十分肤浅的, 也是很不全面的。只看到他们的顽皮, 没有看到他们内心深处的向善的本质;只看到他们有时候故意跟老师们对着干的表现, 没有发现他们内心深处强烈的上进心;只是看到他们不努力学习成绩提高不快的现象, 没有发现他们在其他方面有超强的能力。其实很多学生的表现都是中性的, 没有很严格的好坏标准, 不要很随意为学生的好坏定性,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 就要不断研究我们的教育对象, 不断地研究新形势, 不断感受新事物, 争取走在时代的前列, 了解年轻人已经了解的东西, 了解年轻人还没有了解的东西, 甚至于要放下架子, 向孩子们学习, 平等地和孩子们交流, 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 要知道孩子们在玩些什么?在想些什么?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这样才有教育孩子们的资格, 才能够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 掌握教育孩子的主动权, 教育好孩子们。

教师一定要明确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目的, 那就是一切都为了孩子们的成长,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们的兴趣,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们的提高, 而不是为了我们老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以我们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一定要彻底革除, 首先要破除教师讲学生听陈旧的传统模式,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 在享受成功的过程中吸引学生, 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养成人人都努力的学习风气。

生活在崭新的时代, 必须把握时代的变化, 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不断地摸索新的教育教学手段, 及时调整我们的教育教学思路, 实施学生能够接受的和乐意接受的教育教学方法。

胸怀学生追求卓越

教师应该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教育改革发展的参与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 不可或缺的, 孩子们没有高低之别, 没有贵贱之分, 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 将来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份事业, 他们都要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教师要重视对每一个孩子的教育, 要把所教的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爱好、家庭背景、家长状况、社会关系、综合能力等都要了如指掌, 认真研究学生的长处和不足之处, 认真研究每一个学生的潜质以及发展方向, 找到教育每一个孩子独特的方法, 将他们的长处无限扩大, 短处及时修补, 让每一个孩子的潜力通过老师们的教育发挥得淋漓尽致。

我们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得到孩子们的热情呼应和积极参与, 这样才会有效果。这一点大家不要以为很难, 其实孩子们对我们的要求是不高的。最近在网上热炒的“根叔”“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长李培根, 在学生毕业典礼的演讲中, 紧扣时代的脉搏, 把最近网上的流行语恰到好处的使用了, 没有说官话, 没有说套话, 没有说假话, 而是和孩子们推心置腹地说说心里话, 说了大实话, 就受到了大学生们的热捧, 成为学生们心目中的偶像, 还一下子成为网络明星。所以老师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让孩子们接受我们是不难的, 只要你想做, 你就一定能够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明星。

胸中有没有装着学生, 有没有发自内心深处地爱学生, 是判断一个人能不能做教师的先决条件。教师不是人人都能做的, 是要有一定的条件的, 除了必备的道德品质、很多技能、知识方面的条件外, 还要有一颗深爱学生的心, 才能够做教师。如果没有爱, 无论如何是不能够做教师, 即使做了, 也一定是误人子弟。所以, 有没有爱心是能否做教师的先决条件。

是否时时刻刻都在考虑如何教育好学生, 是判断一个教师是否合格的刚性标准。现在的教师队伍中, 就有很多人是出于无奈做教师的, 也有一些人是在得过且过应付着做教师。但既然做了教师, 就要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教师就是一门心思想着怎么样教育好学生。注重积累并运用一些科学实用教育教学方法, 并且能够取得一定的教育教学效果。

能不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准确判断出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征, 并能够一人一法地因材施教, 是判断一个教师是否是优秀的唯一标志。这是教育界强调了几千年的对教师的要求, 也是对教师智慧的较高要求, 不仅仅需要教师要有很高的品德方面和过硬的基本素质。这就是优质教育真谛, 也是衡量教师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

能不能从细微之处观察出学生的潜质, 并且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成为栋梁之才, 使之终身受益是判断一个教师是否卓越的根本方法。这就是做教师的最高境界。既然做了教师, 就要有雄心壮志做得轰轰烈烈, 做得惊天动地, 不甘平庸才是英雄本色。不断培养出栋梁之才, 这就是一个卓越教师的不懈追求。

这就是做教师的四个境界, 要想达到最高境界, 就需要不断地修炼自己, 这是一个漫长的持之以恒的过程。做教育工作就是要不断地追求卓越, 教师身上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一定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这种作用常常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这个精彩过程就是教育学生最好的方法。

积极主动参与课改是胸怀学生追求卓越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标志。“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这是《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提出的明确要求, 也是新时代对教育的迫切要求, 所以应该摒弃传统的陈旧的教育方法。用老方法教育新学生势必误人子弟, 用新观念统帅工作才会事半功倍。与时俱进是每一个新时代教师的必然选择。

建立互信推介自己

建立互信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信, 这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前提是提高教师自己的素质, 修炼自己的品行。这样才有自我推介的资本, 才具备建立互信的条件。

教师要刻苦地修炼自己, 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卓越的人民教师, 这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追求。修炼自己的目的就是在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发展自己的基础上, 向学生、家长和社会推介自己, 让学生、家长和社会信任自己, 学生亲其师, 才能够信其道, 从而使自己更加有利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那么, 怎么样修炼自己呢?

克制自己的欲望是修炼自己最有效的方法。不怕苦和累是修炼自己的最好的手段。不自满, 见贤思齐是修炼自己不竭的动力。追求卓越是修炼自己的最高境界。

教师要有自信心, 要对自己的各方面的才能有一个明确的判断, 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都要了如指掌。既不能缺乏自信, 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更不能盲目自信, 认为自己什么都行。然后就要向学生推介自己, 让学生和家长了解你。

每一个学期开始, 一部分老师会任教新班级, 接触新学生, 学生对新老师充满了期待, 渴望了解自己的新老师。这时老师恰到好处地推介自己, 有利于师生间加快熟悉, 迅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增进师生的友谊, 找到教和学的最佳结合点, 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教师还要适度地向学生家长推介自己, 把自己对待学生的拳拳之心向家长袒露, 把自己迫切希望学生成长的心情让家长明白, 把自己的努力工作的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向家长汇报, 把独特的看上去不是很近情理但十分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向家长介绍, 把学生的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婉转地真实地向家长提出, 真心诚意地希望家长正确地帮助学生成长。对家长的一些不正确的想法、行为和教育方法要善于规劝、批评甚至于教育, 建议家长改进一下自己教育自己孩子的作风和方法, 理智地看待自己的孩子。

和家长接触都要以孩子成长为唯一目的, 不要夹带着其他目的;对待所有家长都要一视同仁, 不要厚此薄彼, 区别对待。让家长感到你是一个称职的教师, 是一个有水平的楷模, 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

篇4:做新时代的合格教师

一、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俗话说得好“干一行,爱一行”,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教师只有喜欢自己的职业,才能把自己的职业当成自己的事业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二、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俗话说得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工作是繁杂的、琐碎的,但教师的工作又是精细的、伟大的,需要教师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地为祖国培养人才而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

三、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俗话说得好“要活到老,学到老”,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才能让自己永远都适应时代的要求,永远都做知识渊博型的教师。

四、要有与人合作的精神。俗话说得好“团结就是力量”,教师只有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与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一起交流、一起进步,自己才能学有所用。

五、要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水平。不同的教师用同一种教学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可以交流、传授,而教学艺术常常只能心领神会,而无以言传。

六、要爱自己的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心甘情愿地为学生做任何事,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学生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此外,要做新时代的合格教师要求还有很多,如性格要开朗、胸襟要宽阔、思想要进步、态度要谦虚、为人要真诚等;只要我们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我、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培训虽短 收获颇丰远程培训研修

日志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很荣幸参加了2012年山西省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通过这次培训学习,帮助我解决了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同时在思想上有了观念的更新,了解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然后将学到的新知识更积极主动地应用于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当中。

在这次远程学习中,培训老师、专家们通过视频演示,具体讲解,设身处地地为我们提供帮助。给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方向,为我们提供教学方法和新的思路。在学习的课程中,专家们分六个模块为我们做了科学的讲解,在短时间内给我们分析了有关课标的理念、目标及修订、审议等,使我们对数学新课标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还将多年潜心研究的经验传授于我们,给我们许多教学的建议。让我们受益匪浅。

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我的数学教学,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这一次培训活动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课后经常撰写教学反思,对该堂课的得失有所记载,以便今后上课进一步提高。并积极撰写教育随笔和教学论文参与投稿或评比活动。

篇5:演讲稿:与爱同行 做新时代教师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16个年头,十六年来,耳濡目染实小文化,老教师的言传身教,新的教学理论的引领,浓浓的教学教研氛围,让我快速成长起来。作为一名实小人,我感到非常自豪。

下面我就把自己在工作中的所感所悟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汇报的题目是《与爱同行,做幸福教师》

鲁迅先生曾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是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

自踏上教育岗位,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坚持勤学、善思、求实的作风,力求使自己成为一名学生喜爱,家长尊重,同事信任,领导放心的好老师。

教师的爱是理解,是尊重。尊重每一位家长,每一位学生。我经常用“假如我是一名学生”这样的话来提醒自己,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一言一行,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尊重从身

也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表现出色。所以我与家长交流的时候是平等的,从没有批评过家长,只是给家长一些建议或方法的指导。就在前天下午我们班有一位家长来找我,因为孩子写作业磨蹭,气得一天没有吃饭,还停了孩子的课。我先开导家长,又教给了她一些方法让她回去试一试,和家长、孩子约定只要坚持21天写作业不磨蹭老师就有奖励。我也期待着孩子的变化。

爱是欣赏,是鼓励。十六年来,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我精心呵护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让他们都能够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当孩子不小心犯错时,我给予宽容一笑,当孩子胆怯不敢向前时,我给予真心的安慰与鼓励,当孩子调皮捣蛋时,我既给予真诚的批评,又送上和风细雨的叮咛。把鼓励、赞赏通过小卡片传达给孩子。

爱是责任,是奉献。作为一名教师,我有责任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学到更多的本领;为了肩上的这份责任,我不停地阅读,实践,思考。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陶行知教育文集》等一些教育理论书籍和各类教育教学杂志是我经常翻阅的。

课堂是我实践的主阵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始终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课堂教学的根本。在教学中注重“小、实、趣”小处着眼才能打好基础,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就是语文。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将训练落实到实处。语文是充满情趣的,我经常寓语文教学于各项兴趣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

篇6:做新时代的教师演讲稿

——做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教师党课讲稿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号召全党,要优先发展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我们教育系统的广大师生员工来说,既是极大的鼓舞,又是催人奋进的进军号角。如何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教师,一直是党员教师们关心和热议的问题。学习了总书记的讲话,看看教育岗位上优秀的共产党员教师的行为做法和他们的认识与以及对问题的理解,就不难找到正确的答案。

一、奉献是教师的天职

讲到共产党员教师,我们自然会想到于漪老师,一个信奉“奉献是教师的天职”的,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事业的辛勤园丁。

于老师的道德风范和高尚师德表现在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教育事业;表现在对学生真诚的爱——这种爱常常达到了入迷的程度。她说:“只有对学生真心一片,才能与学生心心相印。” 在教学中,她注重既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思维能力,又使学生受到美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学、美学、传统文化等的熏陶,达到了“熏陶感染育心灵”。她还善于启发诱导,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引导他们主动探索,让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他们在语文学习的实践中增长才干。她认为,语文教师要怀着春风化雨的热情,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撒下美好的种子。有个学生这样回忆于老师:“她非常有亲和力,上课的时候手经常有一些动作,而且脸上一直挂着笑容,这样讲课和学生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写作了,而于漪老师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思考教学了。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奉献成了于漪老师生活的主旋律”。

于漪老师有如下著名的观点,我们应该认真记取:

1、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2、教师要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

3、我有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的长处,一把是量自己的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因为,“累累创伤,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

4、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理想。

5、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所谓合格,就是不负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

6、奉献是教师的天职。

句句话语发自肺腑,句句话语掷地有声,从中可以清晰地感悟到于漪老师勤奋为师、呕心沥血的内在动力:“我要让共产党员的旗帜在心中永远飘扬!”

二、浇菜要浇根,教人要教心

2002年1月24日,数千群众自发伫立于寒风中,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排起了长队,为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送行。以后的清明节,总有许多学生、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聚集在这里,表达深深缅怀之情。这位让人们记住了名字的共产党员教师就是孙维刚老师。

孙维刚老师生前是北京二十二中——一所普通中学里的普通教师。但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教师,却创造出了令人称奇的育人成绩。

1980年开始, 孙老师进行了从初一到高三的三轮半六年一循环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尽管这些学生升入初中时大都学习成绩平平,但经过孙维刚老师6年的培养,实验班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以及高考成绩一届比一届出色。单从高考成绩来看,第一轮班,除1人外,高考全部上线;第二轮班,40人中15人考入北大、清华;第三轮班,40人中的22人升入清华、北大。更重要的是,经记者跟踪采访,这些实验班学生升入大学后,大多成了老师的帮手、学校各项活动的骨干,成为大学里素质高、成绩好、各项社会活动都积极参与的典型;他们中的许多人还继续攻读了硕士、博士;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也都是全面发展、备受称赞的。这就是孙老师经过长达20年的探索、实验和比较研究,取得的大面积、全方位、高质量的育人实践成果。

很多人从这里看到了才华横溢、忘我付出的孙老师在素质教育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取得的巨大成绩和创造的升学奇迹。孙老师以一生的努力,使他的学生做到了德才兼备,素质、考试皆优。

孙老师怎样做到这些的呢?法宝就是“浇菜要浇根,教人要教心”。他认为,与学生成为知己、朋友,用真心让学生信服、佩服,并能以自己良好的道德情操、能力水平去影响、感染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方向和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他与学生交往的平台就是班主任工作,他认为,“班主任工作应摆在第一位”。孙老师认为,知识是需要的,但更需要的是驾驭知识的能力??是高超的思维水平,智力素质和驾驭这些能力水平的正确的世界观。“用生命育人,爱学生超过爱自己的生命”,正是他行为的写照。

学生王一说:“许多人知道孙老师书教得好,但不知道孙老师将更多的心血花在了指导学生的人生方向和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上。”

有个了解了孙老师事迹的同志感动地说:“对青少年加强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在于爱学生超过爱生命??做家长的,碰上了一个比你自己还关爱你的孩子的老师难道不是三生有幸吗?”

一个比家长还要关爱学生的班主任,一个用真心与学生成为知己,并注重“浇根”、“交心”的才华横溢的老师,还有什么人间奇迹办不到呢?

三、希望自己像根火柴,点燃千千万万人的爱心 “希望自己像根火柴,点燃千千万万人的爱心”这句话,是多年用爱心栽培着贫瘠土地上的花朵,2004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共产党员教师——徐本禹的座右铭。

徐本禹从读书时开始,就得到过许多素不相识人的资助,他时常表示,自己永远“不能忘怀”这些资助,他说:“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爱心传递下去。别人帮助了我,我一定要帮助别人。”

大学一年级就被别人的帮助温暖着的徐本禹,立志帮助和自己一样贫困的孩子,以此回报别人的关心。他用自己勤工俭学挣来的微薄工资和奖学金,在大学4年里悄悄资助着5个比自己更困难的孩子!上大三时,他利用暑假期间到条件十分艰苦的贵州大方县至今水电不通,只有一条泥泞的小道通往18公里外的猫场镇的狗吊岩村去支教。

徐本禹支教回来后说,离开狗吊岩村时的一个场景时常浮现在他眼前——孩子们拿着自制的小红旗簇拥在自己身旁,硬把几个煮熟的鸡蛋塞进他背包,擦着泪眼问:“徐老师,你还会回来吗?”

大学毕业了,已经考取本校硕士研究生的徐本禹却觉得这是兑现承诺的时候,2003年4月,他做出了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决定:放弃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去岩洞小学支教?? 徐本禹回到了狗吊岩村。这里生活条件很艰苦,是一个信息封闭的孤岛,不通公路、不通电话,物质文化生活极度匮乏。他住在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很少见到阳光;晚上他只能点油灯照明,寄一封信也要在周末跑上18公里崎岖的山路??睡在床上,跳蚤满身乱爬,他被咬得浑身都是包,饮食上也十分不习惯。

徐老师一周要上6天课,每天上课时间达8个小时。他负责五年级1个班的教学工作,除了教语文、数学外,还要教英语、体育、音乐等等。通过不厌其烦、点点滴滴的不懈努力,慢慢地,“孩子们可以听懂普通话了,与人交流也不害羞了。”岩洞小学的创办者吴道江认为,徐本禹老师的到来,为狗吊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因为徐本禹,学校的学生也增多了。现在的学生数从140人上升到了250人左右。

徐本禹的事迹还感动着许许多多关注贫困地区的热心人,他们捐款捐物,使得大石小学176名贫困学生全部得到了资助。

徐本禹是讲诚信的,他“希望自己像根火柴,点燃千千万万人的爱心”,他确实做到了。

2007年1月,徐本禹响应团中央号召,与另外14名志愿者幸运地成为第一批赴非洲的志愿者,前往津巴布韦教授中文一年。从贵州山村小学,到地球另一侧的非洲。徐本禹凭借不寻常的人生经历,丰富着自己,感动着他人。

四、我要教到一百岁!

还有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共产党员教师中的典型代表,她就是被称为“上足发条的经典老太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周小燕老师。

《新民晚报》2007年12月15日有一篇对周老师的最新专题报道,说她是著名的音乐教授、音乐家,是个风趣、睿智、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

周小燕1959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那天,她激动地说:“我入党是为了更好地做人,做一个有信仰有目标有价值的人。”

周小燕老师非常谦虚,她口中的自己一直是渺小的,而事实却告诉我们,这位91岁的老人是伟大的。她培育出了一年中获三个世界最权威的国际声乐大奖赛第一名的廖昌永,培育出了获北美歌剧比赛第一名的高曼华,培育出了被誉为“世界华人中的帕瓦罗蒂”——魏松、第四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第一名的万山红,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位欧美声乐艺术博士王作欣等等等等。

周小燕对学生关怀备至。她有一个外号叫“天女散花”,因为她似乎很有点粗心,走到哪儿,东西就丢到哪儿。但是她却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除了记学校安排的事之外,她都填满了学生的情况:谁发音有缺陷,谁吐字不清晰,谁要到哪里去演出,她都记得很清楚,每一个学生的优缺点都在她脑子里占据着重要位置。周老师心里记挂的就只有他的学生,唯独没有她自己。

远在美国的儿子并没有责怪母亲对自己关心不够,曾在给**的信中写道:“看到你有这么多优秀学生,我觉得你是对的。如果你心思都在教子女上,最多就只教出我们两个。现在你却为国家教出了几代学生,这比教子女有意义得多。我有一个伟大的母亲,我很骄傲。”

周小燕老师有一张永远的慈祥笑脸,但是只有她身边的人知道,在背后,她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难忍的病痛。她经常忍着病痛坚持给学生上课,下课学生走后,她自己也累得趴下了。

周小燕是上海音乐学院的终身教授,她曾由此告诉院长杨立青,她要教到最后一息——“我要教到一百岁!”即使教到100岁,她也只剩下9年了!

五、穿越死亡线的守护——大爱无言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大地震。

在这场自然灾难面前,涌现出无数最可爱的人——辛勤的园丁,他们的行为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感动整个中国。

在这个群体中,共产党员教师又是最典型的代表。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把死的厄运留给自己,用行动、用鲜血甚至生命维护师尊,铸就了师魂。“重重的墙,将老师压,我们在他身下,都很听话?? ”这是最近在地震灾区流传的一首儿歌,孩子们用质朴、稚嫩的声音吟唱着一曲“人类灵魂工程师”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赞歌。

被同事誉为“最疼爱学生的人”的谭千秋老师,生前是四川德阳市东汽中学的一名教师,共产党员。地震过后,当救援人员发现他的遗体时,看到了一幅催人泪下的场景: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这四个学生都幸存下来了。救援人员在平武县南坝小学,被眼前的一幕深深震撼——去世多时的四十八岁女教师,共产党员杜正香趴在瓦砾中,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各拉着一个的孩子,胸前还守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

地震发生时,四川永安坝村小学即将成为共产党员的苟晓超老师,已经带领部分学生撤离至操场安全地带。随后他又冲回三楼,救出三名年龄较小的学生。他第三次冲进教学楼后,却再也没能回来?? 这些共产党员教师用自己的行为昭示着:师者,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导师,在灾难面前,更是学生们偎依的羽翼和希望的灯塔。他们用生命诠释了“教师”这一称呼的分量!

大地震中,许许多多共产党员教师张开双臂护住学生,他们用身体挡住坍塌的预制板,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返回最危险的地带救助学生。他们没有一句豪言壮语,只是用自己的臂膀,用自己的身躯,为学生筑起了一道生命的防线,撑起了一把生命的保护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因为,我是教师!没有一种职业不是伟大的,关键看怎么去做!

以上这些不同经历、不同年龄、不同岗位的共产党员教师,都有着同样的认识、同样的爱心。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教师,就应该象他们一样,“奉献、爱心、德艺双馨”;并且志存高远,德才兼备,以高尚的品德、红烛一般的真心,去点燃学生们的爱心、事业心和责任心;并能够把生的希望送给学生,把死的厄运留给自己,能够为了这个爱的事业奉献一辈子!

篇7:做新时代的教师有感

我是一位人民教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教师素有“春蚕”、“春雨”、“蜡烛”、“园丁”等之喻,光华闪闪夺目。但从教以来,我深深体会到:做个出色的老师其实不容易。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女性,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力争通过自己的言行,彰显新时代女教师的风采!

一、自信自强,在教学舞台上展现风采

“自知者明,自信者强。”自信是对自我的认识和肯定,是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积极评估。自信是女性走向成功的精神力量。

因此在工作中,我自信自强,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积极投身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无论是学校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演讲比赛,公开课展示,还是开展各项教研活动,主题研究„„我都积极参与,并在各项活动中获得了优秀的成绩,展示了自己的风采。不断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心得,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认可与肯定。

二、聪慧好学,做新时代的知识女性

对瞬息万变的时代,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充电,才能睿智从容,每完成一次充电,你就会站在新的台阶上,看得更高,望得更远。学习对女性来说,不仅仅是一两个学历就能满足的,唯一能做的就是持久地学习,新世纪的教师要做终生学习型教师。所谓终生学习型教师,就是要坚持思考和学习,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储备知识,摸索教学方法,尤其要加强学习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

俗话说得好,“根深才能叶茂”、“水厚方能负大舟”,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作为教师,应该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步伐,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及应用。对所教专业,要常教常学,加强同行间的信息交流,了解掌握本学科的最新信息和科研成果,以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

因此我树立终身学习的新理念,不断提升个人知识素养,还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学习。同时我还有意识的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习和掌握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力争练就过硬的本领,搞好教学,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为社会培养大批德才兼备、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用科学知识造福人民,承担起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三、与时俱进,做“创新型”女教师

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力量源泉,女性必须具有创新的思想、创新意识,立足岗位、不断研究新问题、探索新办法、实现新突破,努力将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巨大的工作业绩和工作成就。新时期,形势逼人,不进则退。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认真专研外语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总结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课改的浪潮下,教师要不断到更新教学理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身为一名教师,要清醒的认识到思想停滞、思想僵化就会落后于时代、落后于实际,无法适应新的形势,不能胜任本职工作。只有经常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始终保持强烈的进取心、事业心,才能履行好岗位职责。

所以,我总是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探寻新的教学规律,练就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以适应竞争激烈的聘用机制。

四、为人师表,做一名优秀的女教师

教师不仅应该具有高深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教师给予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并不因为学生毕业而终止,而是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继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甚至会伴随他们的一生,乃至影响其下一代和社会的其他人。因此,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教师的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仅有好的师德的人文底蕴。

“正人先正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效仿。朱镕基同志曾经说过:“为人比为学更重要”。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具有美好心灵,健全人格,教师就必须从己开始,一切以自己的人格为基础。

因此我注重提高思想教育水平的同时更注重通过言传身教,以无言的人格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我时刻注意“身体力行”,首先用自己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去感染和影响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给学生树立榜样。我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一步步地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引导着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始终走在了学生的前列,展示了教师的人格魅力,传承给了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品德。

五、善良快乐,做“生活型”女教师

“善良催生人的智慧,提升自己的才华。”我用一这句话告诫自己,要心胸开阔,学会欣赏别人,快乐于自己,每天都让灿烂的阳光洒满心田,心智就会不断地健康成熟。同时我又把 “持家”、“饰家”打理生活做得井井有条,把事业、家庭、融入一起,从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当然我也有我的烦心事,但我每天都把烦心的事抛在脑后,带

情传给每个学生,这样的课堂也是轻松、快乐的。

六、高雅的风度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教育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在教育中给予学生的信息不仅限于她所传授的学科知识,她的服饰、表情、言行举止也会作为一种信息被接受,这就构成了教师的风度和仪表。

我从细节要求自己,要求自己的语言言辞准确、明晰动听、感情饱满、风趣幽默;要求自己的面部任何时候都略带微笑,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创造良好教育氛围;要求自己的手势简洁明了,自然亲切;要求自己的站姿端庄、挺拔;要求自己的发型、衣着除了体现为人师表的庄严持重的特点外,以美观朴实为宜„„

我从一点一滴中树师表形象,争做文明教师,力争以良好的师表形象,撑起教育的蓝天!

七、热爱生活,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女性是生命的直接创造者和养育者,妇女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织者。热爱家庭、热爱生活是女性的优良美德。女性在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民主、和谐、温馨的家庭人际关系,教育子女健康成长,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我从自身做起,从点滴事情做起,大力弘扬社会新风,成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宣传者、实践者。积极参加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断地传递给下一代,促使我们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从而来促进我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篇8:做新时代有品位的教师

一、有爱在心

陶行知先生有句话特别震撼心灵:“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 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 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从孔子的“爱之, 能勿劳乎?忠之, 能勿诲乎?”到夏丏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的“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 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 教育风格各有千秋,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那就是“爱的教育”。

李镇西老师说:“素质教育, 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 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 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 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教师有了对学生这种无私的、纯洁的爱, 她们就能进入“教育人生”的境界。

教师有了爱学生这颗心, 工作才有信念。她们不再把教育作为一种职业、一个手段、一项工作、一件事情来看待、来处理, 而是当做自己人生的一部分来对待、来体验、来充实, 来完善。朱自清先生说过:“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 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 尤须有深广的爱;教育者须能牺牲自己, 任劳任怨。我斥责那般以教育为手段的人, 我劝勉那般以教育为功利的人, 我愿我们都努力, 努力做到那以教育为信仰的人!”

教师有了爱学生这颗心, 工作才有方法。教育, 是一种慢的艺术。慢, 需要平静和平和;慢, 需要细致和细腻;慢, 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 作为一种慢的艺术, 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当代教育家斯霞提倡要像母亲一样爱学生, 主张爱的教育。教师爱学生, 这种爱是连接师生思想的通道, 是教好学生强有力的武器, 是完成教育任务的必要条件。在各种教育活动中, 只有洋溢着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和友爱的气氛, 才能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 走进学生的心里, 施行有效的教育。对学生深切的爱, 正是许多班主任德育成功的奥秘。

教师有了爱学生这颗心, 这种爱会不断升华。教师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 无疑会使学生亲近教师并乐于接受教育。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但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 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无私的爱后, 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 进而爱我们的社会, 爱我们的国家。

教师应当怎样来爱学生呢?

1. 要宽严相济

赞可夫说:“不能把教师对儿童的爱, 仅仅设想为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 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 但是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上, 以便使他们在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成果。因此, 教师对儿童的爱应与合理的、严格的要求相结合”。这些思想跟我们中国的“严师出高徒”, “教不严师之惰”等传统教育观点相一致。对学生要求严格也是一种爱, 是一种可敬可亲的严, 是一种宽严相济的爱。

2. 要面向全体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这里的爱是广义的爱, 不只是爱成绩好的学生, 而是爱所有的学生。教师应该克服偏见, 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 满腔热情地关心和对待全体学生。其实, 对待较差学生的态度, 更能体现出一个教师对学生的爱。这些相对较差的学生, 往往由于遭到过多的批评, 长期缺少温暖和爱, 心灵很脆弱, 他们比好学生更需要关心和爱。如果没有对这些较差学生的爱心, 任何良好的教育都不能对他们起作用。李镇西老师说:“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生’的心灵, 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 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3. 要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热爱学生就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 信任学生有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 这样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爱是教育的前提, 而且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换句话说, 教育者对“后进生”的爱, 绝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 而是教育者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当孩子们与教师产生了朋友般的依恋之情后, 点燃学生心中“想做好人”的愿望的火花, 便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多次谆谆告诫教育者: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

《义务教育法》规定每个学生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用爱心教育, 去爱每个学生吧, 每个学生都需要爱, 成绩好的学生需要爱, 成绩差的学生更需要爱。我们要构建一座爱的平台, 让成绩优秀的、平平的、学有困难的学生都能努力学习、快乐成长。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激励学生, 是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备的良好习惯。

4. 要关心学生, 呵护学生

爱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 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尊敬的教育者们, 请时刻都不要忘记, 有一样东西是任何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任何教学方式都没有作出规定的, 这就是儿童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在同一时间内, 达到思想道德、文化学习的统一标准, 这是许多“后进”根本没有“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我们的教育者就必须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家庭、身体和情感世界。有了这一手素材, 我们才能尊重差异, 因材施教, 各展所长。

教师教育学生, 只有让学生得到被爱的体验, 他才能从心里真正接受教育, 进而改正不足。“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热爱儿童”。让我们教师多用“爱”的甘露去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吧!

二、有规在身

教师教育是一项崇高的特殊劳动,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心灵的陶冶者。教师以智慧育人有两条途径:一是言传, 二是身教。在言传身教中教师以自己的德、才去影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有三方面:示范作用、鼓励作用、导向和感染作用。当代未成年人对新事物充满好奇, 对新时代充满热情, 对新生活充满希望, 但判断力、鉴别力还不强;他们重感情、好想象、喜模仿, 但缺乏理性分析。专家指出, 一个人品德和能力的养成有三个来源:学校的知识灌输、社会的实践磨炼和家庭的熏陶培养。人一生下来是一张白纸, 家庭教育是底色, 学校教育是主渠道。那么, 教书育人, 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 育人者必先行为师范。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因此, 教师比其他行业的员工更要守规矩。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应当在哪些方面守哪些规矩呢?

1. 教师自身形象上的规矩

重视个人形象, 是对教师提出的一项总体要求。教师必须将此项要求切实落到实处,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规范个人形象。构成个人形象的六大要素是:个人仪容、表情、举止、着装、谈吐、交往等。具体把要求教师规范个人形象的内容归纳为以下五方面:

规范表情:教师的举止表情应当是和蔼、亲切、友善的。教师对自身表情关注的重点应当是其眼神与笑容。

规范仪容:对教师个人仪容的基本要求是干净整洁、略加修饰。其中要求的重点是教师的头部与手部。

规范举止:教师个人举止的基本规范是适度与从俗。适度是指给人以教养良好、稳重成熟之感;从俗是指合乎自身的习惯, 合乎交际对象的习惯, 合乎社会的习惯。教师要着重注重自己手臂的动作, 除此之外, 还要对自己在站立、行走、就座、工作时的肢体综合动作予以重视。

规范着装:对教师个人着装的基本规范是应己 (自身的特点) , 应人 (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具体关系) , 应时 (明确的时间观念) , 应景 (所处场合的具体地点和具体环境) , 此谓“四应原则”。其重点规范的是教师在正式场合所穿着的正装。

规范交际:对教师交际的基本规范是宽厚、正直、谦恭, 应重点规范的是教师对待学生的具体态度。

2. 教师生活习惯上的规矩

生活作风:教师要有守时、守纪的习惯。亚里士多德说过,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成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 而是一种习惯。

兴趣爱好:教师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教师的兴趣爱好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有帮助作用, 对学生有导向和影响作用。

文明卫生:教师要讲究卫生, 举止文明。教师的文明举止对学生是个表率,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3. 教师专业发展上的规矩

基本技能:教师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是“三字一话”, 即写好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 会说普通话。所谓“言为心声”、“字如其人”, 每个人对语言文字的使用, 往往真实地体现着其个人教养与待人接物的态度。教师语言的具体要求是:完美性, 语言力求“真、善、美”;规范性, 必须标准而正规;技巧性, 语言的具体表达方式应当有所讲究。优美的语言是给学生最美的教育享受, 教师的语言是实现教育功能的基本途径。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表现出中国语言文字的传统美感和理性美感。新时代的教师还要掌握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技能。

自我规划与自我反思的习惯:教师要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发展途径等方面进行自我规划, 对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应有卓越追求的理想, 并成为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的楷模。同时, 对自我发展的进程进行有效的反思, 不断调整自我发展策略。

读书与写作的习惯:教师要养成读书与写作的习惯。教师要通过读书来不断充实自己, 更新观念,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吸取新的信息;写作是教师教育思想的自我展示和教育经验的不断积累。

观察与思考的习惯:教师要善于对教育工作和教育现象进行观察与思考, 并从观察与思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优秀的教师总是带着问题进行教学, 怀揣教育理想进入教育场景。因而, 观察与思考的习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4.教师职业道德上的规矩

2008年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师德内涵的表述是:爱国守法, 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终身学习。教师道德之本是善良与爱;教师道德之源是责任与公正;教师道德之规是榜样与表率。

5.教师个人情感上的规矩

教师的情感不仅仅表示了教师个人的人格品性, 它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方式。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情感富有感染力、感召力、感动力,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 养成平和、阳光的心境。

二要远离虚情假意, 做个“多情”“善感”的人。

三要对自己的生活和教育教学工作充满激情。教师应该有一颗活跃的心灵, 追随伟大, 追求理想, 向往成就, 神往卓越。所谓“情由心生”就是说:不动心, 岂能动情?

印度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说, 师生活动是“师生心灵约会”的活动, 教学过程一刻也离不开情感的交融。可以说, 没有情感参与的教育, 不是完美的教育, 一个有品位的教师, 一定是一位情感丰富而充沛的教师。

三、有思在新

历史是发展的, 教育是变化的, 思想是流动的, 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力的, 只有根据时代的特点不断地调整思想、发展观点, 我们才能成为教育变革的主动者。好的教育是相对的,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绝对的、统一的“好”教育是没有的, 好教育不能通过模仿和抄袭而获得。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我们只能根据特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场景、教育对象、教育任务和教育者自身的条件确定一种相对的教育行为方式, 选择和创造自己认为好的教育。在新课改的今天, 教师需要树立哪些教育新思想、新观念呢?笔者受到两位教育家的启发并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育实践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1.树立“学生中心”的教育观

过去, 我们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 教育教学很少顾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实际需要, 这不利于学生主动、全面、有个性地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让每位学生实现主动、全面、有个性地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以往以自己为中心的教育观, 树立“学生中心”的教育观。

教育者必须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树立人本理念, 实施人本教育。以学生为本, 就要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观念, 把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康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以学生为本, 就要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和差异性,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使其主动地发展;同时,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 开发其独特的潜能, 促进其发展特长, 使其有个性地发展。

2.树立“活动中心”的教学观

长期以来, 我国中小学教育奉行以知识传授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 教师的讲授成为课堂中主要的教学形式, 轻视甚至否认学生活动对其素养形成及素质发展的真正价值, 致使学生不能主动、全面、有个性地发展。为促进学生主动、全面、有个性地发展,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观。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既是一门艺术, 也是一种文化, 课堂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 是学校文化的基础载体。

杜郎口中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重视学生主体活动, 要求课堂教学淡化教师的表达欲, 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使其在自主、探究、合作的活动中掌握知识、发现真理、体验情感、陶冶情操, 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自主、全面、有个性地发展。

3.树立平等民主的师生观

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 严守师道尊严, 师生关系可以用传道、授业、解惑”来概括, 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 师生间谈不上民主平等, 这不利于学生主动、全面、有个性地发展。新课程强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共同提高的互动过程,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僵化关系要让位给“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共同提高”的平等关系。

李镇西老师的“民主”教育理论有一点:把学生当成有灵性的人, 而非“学习机器”;发自肺腑地爱每一位学生而不仅仅是少数“尖子生”;教师把自己视为与学生在人格尊严和情感上平等的朋友和探求真理道路上志同道合的同志, 树立平等民主的师生观。

平等民主的师生观, 要求教师把课堂教学中忠实执行的教案变成学生学习的导学案;要求师生共同开发课程, 丰富课程内容, 让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性过程;要求教师教学由重视传授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转变;要求教师由居高临下向与学生平等相处转变;要求教师由漠视学生的感情态度向重视学生的感情态度转变。

4.树立发展全面的评价观

传统的评价观是僵化的, 即只用结果来评价学生;传统的评价观也是单一的, 即只用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这不利于学生主动、全面、有个性地发展。为促进学生主动、全面、有个性地发展, 新课程改革要求树立发展全面的评价观。

树立发展全面的评价观, 首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要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 每一位学生都能发展变化。李镇西老师的个性教育理论是:尊重学生在性格、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独特性, 特别应尊重学生的精神世界;要求教育者摒弃“应试教育”中的“一刀切”, 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尊重学生的个性, 还意味着不用升学与否来衡量学生是否成才, 而是尊重学生未来的发展, 坚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李镇西老师的科学教育理论指出:“后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很难一劳永逸, 相反, 这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教育者期望通过一次谈心、家访、班会或听英模报告便使“后进学生”从此成为一名优秀生, 无疑是把教育想得太简单了。“犯错—认错—改错—又犯错—又认错……”, 这是“后进学生”普遍存在的规律。

其次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特别要用“多元智力理论”看问题。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教育者:“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 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 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 而我们的教育者, 在人的这种片面表现的情况下, 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 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要看到学生不同的智力构成、不同的个性差异, 从而用全面的而不是单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 尤其不能单纯地用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转变传统角色, 树立起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学生活动的教学观、平等民主的师生观、发展全面的评价观, 这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教育是技艺, 更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教育需要用我们的热情和生命去拥抱。

上一篇:考研报名:往届生档案问题下一篇:社区医疗保障宣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