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建设问题

2024-04-09

农村城镇化建设问题(共6篇)

篇1:农村城镇化建设问题

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环境问题表现和成因

农村城镇化是农业人口向城镇地域集中和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的过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在于搞好小城镇建设,而搞好小城镇建设又势必无法回避城镇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果我们对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就会与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背离,进而直接影响到当地城市化、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在新形势下如何兼顾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选择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城镇经济、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城镇建设之路,对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宜居城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环境问题

由于工业化程度低、人口密度较小、环境容量较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地区的荒漠化、水土流失、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耕地资源减少等生态问题与资源问题,环境污染并不突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工业污染逐步受到控制的同时,农村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数亿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

国家环保总局对目前我国农村环境的总体评价是[1]:生活污染加剧,面源污染加重,工矿污染凸显,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生态退化尚未得到有效遏止。农业污染加剧

据统计,我国农业污染量已占到全国总污染量(即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及农业污染的总和)的1/3~1/2,不仅成为水体、土壤、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而且对农产品安全、人体健康乃至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2]。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3],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污水灌溉、农村生活废弃物、水产养殖、乡镇企业的“三废”以及规模化畜禽养殖的粪便污染等问题,造成我国农村地区水体环境质量日趋下降。重金属、化学农药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和饮用水安全,据统计,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4]。另据检测[5],我国农村未达到基本卫生安全的地表水为40.44%,地下水为45.94%,集中式供水为40.83%。浙江省环保局2002年进行的局部调查表明,农村聚居点的环境质量,除了大气污染指标外,其余均已经劣于城市[6]。

(二)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 1.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这在县域经济发达的浙江、江苏等东部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但乡镇工业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明显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另外,由于布局的原因,大部分乡镇企业与农田、农村居民点交织在一起,更容易造成直接污染。近年来,城市普遍加强了环保监管,工业企业退出城市,不断向郊区和农村分散,工业园区也多选择在远郊农村建设。这给农村地区带来自身发展的动力的同时也承担了企业的污染,造成工业污染的转移。特别是造纸、塑料、电镀和水泥等重污染行业污染物的排放使农村大气、水和土壤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

2.城市生活污染向农村转移。我国小城镇规划中存在规划不合理,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未能相互衔接,大部分城镇只重视编制城镇总体建设规划,忽视了与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规划的有机联系,规划之间缺位或不协调,使城镇和农村聚居点形成沿公路的带状集镇或呈现与工业区混杂的分布。这些小城镇由于缺乏垃圾填埋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生活生产废弃物聚集于居住区域,行成沿居住地分布的污染带,致使饮用水源受生活污染相当严重。目前,我国一般是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作为基本处理方式,许多垃圾填埋场都选择设立在城郊地区,由于许多垃圾填埋场不能完全达到卫生填埋要求,导致生活垃圾直接进入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农村地区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堆放地。

3.旅游污染向农村转移。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旅游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污水和垃圾等环境污染的整治不够规范,所带来的生活污染和交通污染,人文景观和娱乐设施开发所造成的生态破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环境。(三)点源与面源污染集中体现

随着我国对工业领域严重污染企业的点源污染的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影响逐渐突出,尤其对地表水和土壤的影响更为严重。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和畜禽养殖废水、废物的排放和城乡结合部的生活排污是造成水体氮、磷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其比重远大于来自城市生活污水的点源 污染和工业的点源污染[7]。

由于地表径流和土壤渗滤与降雨关系密切,面源污染具有间歇性,还受到特定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形条件的影响,因此,农业面源污染更难监测、评估和控制,整治难度更大。

据统计,到2008年,中国化肥年使用量已突破5107.8万吨,平均每公顷施用量达400公斤以上,远远超出发达国家每公顷225公斤的安全上限。氮肥的利用率平均仅为40%左右,其余的部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对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造成污染。我国每年农药使用量达120万吨以上,使7%的土壤受到杀虫剂的污染。农膜使用面积已突破亿亩,年残留量高达35万吨。大部分农膜不易分解,不但破坏了土壤结构,阻碍了作物根系对水的吸收和生长发育,降低了土壤肥力,造成地下水难以下渗,而且残膜在分解过程中会析出铅、锡、酞酸脂类化合物等有毒物质,造成新的土壤环境污染[8]。另外,目前我国已经废水灌溉面积达361.8万公顷,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7.33%。由于缺乏常规监测及科学管理、排灌系统不健全等问题,未经处理的污水灌溉农田,污染物质极易被作物吸收,后经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已占农业总产值的35%,成为农民、农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养殖业的发展也加剧了污染。全国畜禽粪便中各种污染成分的年产生量,已经接近工业废水,而畜禽粪便进入水体中的COD、氮、磷的量已经超过 化肥[9]。

我国农业生产产生大量的秸秆,每逢农作物收获季节,大量焚烧秸秆,产生的浓烟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此外,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垃圾一直呈现数量小、种类少、易分解的特点,采用堆肥、简易填埋或自然腐烂等方式,基本可以维系垃圾总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民现代生活方式逐渐确立,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与组成特性,逐步与城镇相似,卫生部调查显示,目前农村每天每人生活垃 圾量为0.86公斤,全国农村每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亿吨[10]。不仅数量猛增,收集与运输困难,且成分更为复杂,处理难度加大,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

二、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剖析(一)国家法律层面

我国迄今已经制定9部环境保护法律、15部自然资源法律,制定颁布了环境保护行政法规50余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近200多件,军队环保法规和规章10余件,国家环境标准800多项,批准和签署多边国际环境条约51项,各地方人大和政府制定的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共1600余项[12],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但其中专门针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法律与条款几乎为空白。

1.国家立法对农村环境保护相对薄弱。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部分,仍为立法盲区;部分法律法规条款只对相关问题作出了原则性要求和限制,可操作性却不够强,造成国家对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等村办、民营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的行为缺乏有针对性的 法律法规,使得执法机关无法可依[13]。

2.行政执法力度不足。目前乡镇、农村的环境保护机构效力低,资金支持力度较小,加上一些存在于行政机关中的普遍问题,比如执法人员业务素质乃至综合素质低下等,使得农村环境监管乏力。

3.司法界定尚待明确。由于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公共利益或介于产权不清境地的纠纷利益受到了侵害,“公益诉讼”问题尚有待明确的解决。4.公众法律意识亟待提高。2005年因环境污染上访的案件68.972万起,是1995年的11倍。2006年和2007年也是70万件左右。上访的主体为整村或几个村联合上访的占多数[14]。尽管我国农民群体的环境意识正在被唤醒,但与城市居民的环保法制意识比较,仍有较大差距[15]。由于对环境保护知识和法律常识的缺乏以及政治经济上的弱势地位,农民对环境污染侵害的关注力度还远远不足,法律意识还亟待提高。

(二)政策体制层面

我国现有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城乡社会采取和实行了不同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一开始就把投入重点放在大城市、投入结构放在大工业和大工程上,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因此造成农业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

由于环境保护尤其是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难以以投资回报率吸引社会资金,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投资作用。长期的“政府主导型”环保工作模式造成公众在环保领域明显呈“政府依赖型”。另外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资源家底不清,也是我国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 基本原因[16]。

(三)环境监管层面

我国以行政管制为主要手段的环境政策,因为农村环境管理机构的缺失以及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特点而失去其可操作性。农村的环境管理机构的工作主要局限于农村工业污染监管,对于农村生活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涉及很少。另外由于环保机构的隶属关系复杂,不能很好地贯彻实施环保法规、政策,许多工作很难落实。而且在农村环境政策方面,强制性规范少[17],而一些奖励性环境政策法规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又相矛盾。(四)治理技术层面 我国农村的环境污染,多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末端治理,存在着技术、经济障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由于其污染排放的集中性、污染物相对的单一性和企业经营相对的大规模等特点,末端治理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是适用的甚至是惟一的。而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采用末端治理,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以及较高的折旧率限制而不可行。有些专门为治理农村环境污染而开发的技术,也因污染源分散、污染物的收集与运输困难、运行成本高方面的问题而难于推广。(五)资金投入层面

城乡分治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资金扶持与承担环保责任上存在不协调。长期以来,污染防治资金绝大部分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城市在大量投入资金的支持下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生活污水排放管网已经建成并日趋完善,而广大农村公共卫生设施缺乏,导致农村生活污水沿河流排放,垃圾沿河、沿湖、沿路边随意堆放。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农村环保部门缺乏应有的管理经费,相当一部分管理经费和工资,要靠收取乡镇工业的排污费来解决,排污费不能用来治理环境,农村的环保政策的效度和合理性就受到质疑,环境管理更加困难。我国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等现象。政府在污染治理方面投放的资金分散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由于各部门之间协作性不够,治理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三、农村城镇化进程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一)优化城乡环保规划,健全城乡环保政策

合理的城乡布局需要在城乡规划中引入环保观念,根据农村地区的特点,合理确定服务的内容和配套的标准。在农村地区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加强城市各项环保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向农村地区的辐射和延伸,实现污染物的集中治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分散的工业源,并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缩小城乡经济、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差距。统筹城乡产业结构链,实现资源、废弃物的有效利用,降低环境治理成本。不仅要考虑产业布局对城市的影响,还应从污染扩散角度考虑对农村的环境影响。由于农村和城市环境特点不同、环境问题的致因不同,现行的环境政策在农村的作用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对现有环境政策体系进行创新非常重要。一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用规划、立法、市场等手段来促使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进行利益补偿。二是逐步建立引导性环境政策体系,政府要从管制性环境政策向引导性环境政策转变,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引导农民自觉采取有利于环境的行为。

(二)加大农村环保资金投入,提高农村环境监管能力 为了农村环境保护迅速推进,各级财政部门,应该将农村环境保护纳入自己的预算,并逐步加大投入力度,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同时,要培育排污权交易市场,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行政手段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

尽快建立乡镇环保监管体制。建议各级地方人事部门加强研究农村环保监管体制,增强基层环保工作活力,明确职责和分工,形成反应敏捷、管理高效的农村环保运行体制。

(三)强化科技支撑,提高自身环境保护技能 解决农村环境问题,要依靠两种基本的力量:一是具有专门技术的环保科技公司,他们可针对具体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问题开展治理和修复;二是农民群众依据自身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在生产和生活当中的污染防治实践,结合各地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开发出适合于当地实际情况的处理技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化处理和废弃物的的资源化利用。另外,还应着重推广太阳能、沼气等适合农村使用的清洁能源。

(四)完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促进公众参与 应加大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的力度,建立健全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制定具有强制性的国家和地方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政策法规及约束各级政府干扰环境执法的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另外,环境保护是一项全民性的公益事业,要加强农村居民参与环保的意识和法制观念,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监督体制,全方位、多层次的建设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良好环保氛围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信息发布、环境质量公告、违法行为举报及污染排放和污染事故通报等制度,推行环保监督员制度,对涉及环境权益的规划、项目,要听取公众意见,保障公众对环境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营造公众广泛参与,主动投身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篇2:农村城镇化建设问题

(一)段红兵裴琰闫莉

(华北工学院分院法学系,太原,030008)

摘要: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在研究农村城镇化建设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土地管理法》、城镇建设规划、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修改、完善、制定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公共产品融资方式劳动权益

农村城镇化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都是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和工业发展带动农业发展并不断超过农业的历程。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在本世纪的头20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然而城乡居民之间的收人差距在2004年达到3.23:1,这表明总体上的小康,不代表全体人民都进人小康,实际上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没有达到小康标准。事实上,“三农”问题已影响了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掣肘。三农问题即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甚至还是政治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解决三农问题牵涉到经济、社会、政治等多个方面,必须将其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通盘考虑,必须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统筹城乡发展。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向一体化经济的跨越,必须完成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关键是要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村城镇化是指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既在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的基础上由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

一、农村城镇化建社的基本要求

城镇化建设决不只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还包括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农民收入的增加、服务业需求的增加、规模化经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村城镇化在宏观层面上要求实现宏观政策的一体化:一是在市民和农民之间建立平等的制度,如就业、投资、教育、社会保障等;二是在公共事业方面,加大对城镇公共事业的建设,如加大对公共福利、社会治安、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的支出和投入力度。三是要增加物质公共产品的供给,如供水、供电、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还包括公共科技资源、行政、社区和法律服务等。

二、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集体土地征用补偿费和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分配制度不利于农村城镇化建设 中国土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当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城市不断拓展,土地价值飞涨时,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被滞后的法律法规扭曲。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所有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这些限制使农地所有者无法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相应收益。农用地要转为城镇建设用地,必须首先征为国有,再由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统一行使规划、征用和开发、管理、出让,结果是地方政府垄断了城镇建设用地的一级市场。实际情况是,政府先低价征用再高价出让土地。目前我国的土地制度规定,征用土地应考虑青苗、水利设施以及地上附着物,一般每亩补偿3—5万元。一旦转化为国有土地,每亩地价马上上升为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因土地征用形成的巨大利益没有用于城镇建设,而是被挪作他用或是被开发商和贪官汲取。据一些学者测算,通过“廉价征地”这把金绞剪,近十多年,城市从农村也就是农民手中“积累”了2万亿元人民币。同时由于城镇建设用地二级市场上的寻租现象和城镇现行房地产制度的其它问题,使城镇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加大了农民进城定居和乡镇企业向城镇转移的成本,阻塞了农村人口城镇化与城镇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渠道。结果造成许多小城镇“有城镇、无经济”和许多城市有“城”无“市”的现象。如果现有的城镇房地产制度不改变,城镇房地产价格不降下 1

来,农村非农产业就不愿向城镇搬迁,进城的多数农民只能采取城乡两栖的非永久性迁移形式。可见,与城镇化有关的现有土地制度,一方面使大量的征地资金移作他用,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农民和乡镇企业入城的成本。实际上把已经在城镇就业的大量农村非农产业人口排斥在城镇化的大门之外。

(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规划制度不完善,多头盲目规划,分散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效益

一种情况是政府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将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简化为行政区变更和政府圈地搞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这种以行政权利为中心的资源配置机制,超越市场机制,导致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低水平竞争,最终造成家家点火、村村冒烟的农村工业格局,使农业劳动力在实现产业转移的同时,并没有完成就业的转移,空间上的转移更为滞后,产生为数众多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兼业性摆动人口。人口在地理上过于分散,又使第三产业发展缺乏足够的市场容量,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又制约了工业的发展。

另一种情况是一些地方政府对城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脱离本地实际、贪大求洋、盲目搞缺乏资源和市场的工业项目,大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忽视了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的统筹发展,忽视了城市文明与乡村文化价值和人文环境的融合。如有些小城市建的马路超过100公尺,有一个城市只有5万多人口,但是建的广场却可以站6万人。

这种片面城镇化发展的结果,造成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极大浪费,影响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三)由政府担保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没有建立,限制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

公共产品是指城镇化建设中的环保、教育、水利、电力等,这些公共产品是城镇化建设的基础,是促进二、三产业发展的前提。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以农补工”、“重城轻农”,优先发展城市的倾斜型发展战略和政策,因而形成了城乡不均衡的国民收入和社会利益分配格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城乡有别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和制度。这种供给制度主要表现为:城市所需的公共产品由政府包揽供给,所需资金由财政预算安排,而农村所需的公共产品政府提供的较少,主要由农村基层负责,所需资金主要通过筹措方式解决,成本支出由农村居民承担。并且政府承担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和界限不明确,由于受财力限制,本应完全由政府提供的一些公共产品,如义务教育等,政府并未提供或未完全提供,从而造成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失衡,形成了很大的历史欠账。有些经济落后地方的财政收入只能维持日常机构运转,没有进行城镇化建设的能力。因此必须加快推进城乡分割的二元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四)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没有保障,工资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城镇建设资金自我积累方面存在问题

据调查全国大约有1.4亿农民进城打工,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年人均收入5至6千元,如果其中一多半寄回家,每年应有几千亿元从城市流回农村。然而国家统计局公布得数字显示,至2002年底,北京市建设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高达30亿元,可见,全国因拖欠农民工工资不能从城市流回农村的资金非常高。拖欠农民工工资严重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制度缺位和法律缺位,现有的法律法规侧重于保护城市劳动者,没有专门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法规。其次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没有建立起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不能享有同等的待遇,再加上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的现状,造成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地位不对等、岗位贡献与报酬不对等。再次是一些地方政府盲目建设,使得政府投资工程拖欠工程款严重,导致工资难发;最后是人民法院的“执行难”问题,许多农民工的工资即使通过法院的判决,由于难于执行,仍然不能取得。

三、构建和完善农村城镇化建社的相关法律制度

(一)修改《土地管理法》,赋予农民更多的土地权益

在控制农村城镇化建设利用土地总体规模的基础上,在城镇建设的统一规划内,允许农民和农村集体组织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组织,自主进行土地开发和利用,同时合理分配土地征用补偿费和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规定用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比例和使用范围。改革城镇现行房地产制度,降低由于流通环节的增加而提高的城镇房地产价格,明确农民的生产要素地位,允许农民和集体组织对其所有的土地,在一定范围内拥有使用、开发、出租的权利,建立有针对性的更为灵活的城镇房地产交易制度和金融要素市场,降低弄农民进城定居和乡镇企业向城镇转移的成本。

(二)制定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规划制度

首先要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地位,切实保护、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城镇化建设要有重点,要采取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时要创造条件保持小城镇发展的持久动力,要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

其次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区域城镇化发展战略,编制或修订小城镇体系规划。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计划,从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及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出发,研究小城镇居民点的布局,确定小城镇居民点体系的合理结构,统筹安排区域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再次要高起点规划,分阶段实施,确保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树立规划是龙头的观念,用规划去统领小城镇的建设,做到规划和设计先行。镇区规划,要真正达到功能完善、安全舒适、交通便捷,同时还要符合生态要求,注重地方特色、人文景观和园林绿化。要深化传统建设方式的改革,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分片开发、配套建设。此外,还应加强规划审批和跟踪管理,切实做到先批后建,严禁违章建设,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由政府担保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必须破除传统的财政体制和政策,实现由重城轻农的传统公共产品财政供给体制和制度,向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协调平衡、公平合理的现代公共产品财政供给制度和体制转变。一是要调整和理顺各级政府的财政分配关系,合理划分,科学确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的事权和财权,使两者相统一;二是要加快有利于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分配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使资金支出更多地向农业和农村倾斜;三是要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向农村转移支付力度,改革理顺完善农村财政体系。

制定《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发展法》。制定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专项规划;建立和完善政策性长期投融资体系,向国家鼓励发展的建设项目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设,股票和债券的发行要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设需要;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和领域,鼓励外商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对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继续实行低价征用土地的办法,政府出让土地资源获得的收人,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能源工业、水利设施、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等的发展。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发展法》配套法规的制定,将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发展政策法律化。

(四)运用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方式,扩大小城镇建设资金来源

第一,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房地产业,这一方面可以满足进城农民的购房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以地生财,以地聚财,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可以把出让土地使用权获得的收入和小城镇房地产开发的利润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第二,推行小城镇公用设施有偿使用和有偿服务制度,走企业化经营之路,这不仅可以吸收建设资金,而且还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步入良性循环轨道,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增强对农民的吸引力。第三,可以有偿转让公用设施的冠名权,将街道名、路名、桥名、学校名等采取公开拍卖的方式有偿转让给企业和个人,广泛筹集建设资金。第四,可以尝试以工代赈的投资方式,使无力投资的农民参与到小城镇建设中来。但这一做法要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和政策规定,要稳妥,否则会引发农民的不满。

(五)完善《劳动法》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规定

目前,应当对《劳动法》做适当的修改,完善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就业权、劳动保护权、工资收益权;赋予农民工享受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权利,健全农民工的工会组织。建立欠薪保障基金。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和地方保护,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同时要修改《农业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巩固第三阶段农村改革的成果,允许农民离土又离乡,在稳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允许农民自愿转让承包土地,规范土地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化的次序。

贯彻《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平等和市场调节就业的原则,修改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造成的户籍制度等体制障碍,全面打破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政策障碍,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公平就业的制度,赋予进城务工农民与当地居民平等的就业权利。(本课题为华工分院科研基金资助项)

参考文献

[1]张红风,《逐步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光明日报,2004年2月14日

[2]温铁军,《缓解三农问题有待制度创新》,光明日报,2004年8月31日

[3]肖万春,《以统筹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光明日报,2004年8月24日

[4]田永胜,《按农村金融需求特点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光明日报,2004年11月2日

[5]肖秀玲,《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问题的探讨》,〈探求〉,2002年第2期

[6]曾业松,《城乡统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当代思潮》,2004年3期

[7]王全兴,《以三农问题为例看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关系》,《法学》,2004年第5期

作者简介:段红兵(1970--),男,山西绛县人,华北工学院分院法学系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合同法、诉讼法Tel:***

On System Obstacle of the law and Its counterplot

Duan hongbing

Abstract: This dissertation is based on the study about the condition of investment and finance system within the citified progress.It analyzes the problem causing of《 Land Administrat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plan of the city development and the system of the public production’s supply which exist in the citified progress.It as well as gives suggestions to draft or amend the relational laws.Key words: citification; the public production;the style of finance; working

篇3:农村城镇化建设问题

一、农村城镇化的建设问题

(一) 公共产品配置缓慢

小城镇中的各种公共设施的配置条件非常差, 而且设施的更新也非常慢, 这对于小城镇的发展造成了阻碍。有些全新的公共设施在投入使用之后, 相关部门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使其遭到严重的破坏, 这种现状就是农村对比城镇的重要差别。

(二) 资源优化利用效果有限

对城镇中的各种资源应进行高效的规划和利用, 争取做到将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到最大程度, 并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和开采计划。这种情况就会影响农村的城镇建设, 阻碍农村现代化建设。

(三) 生态环保意识薄弱

城镇承载量有限,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大量人口进入城镇, 人口和资源压力增大, 企业数量也急剧增长, 其所排放的污染物也随之迅速增加, 大多数的区、县专门处理污水、垃圾的设施还没有建成, 大量的生产、生活垃圾和废弃物直接排放到周边的农田当中, 环境污染很严重。此外, 由于规划不合理, 资源不能很好地整合利用, 造成了土地等资源的浪费, 使城镇化出现了生态危机。

二、新农村发展视域下农村城镇化建设问题解决措施

(一) 加强重点镇建设

1. 要选好重点镇。

政府部门应该针对小城镇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 并选择出一些小城镇, 优先发展, 并出台相应的发展计划, 对小城镇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政府部门在选择重点镇的过程中, 需要针对小城镇的资源类型、地域性、周围环境以及主要产业链等影响条件进行考量。重点小城镇的这些影响条件要有较大的差异性, 否则就不能够有效发挥出重点镇的模范带头作用。

2. 加大重点镇的政策扶持。

政府部门在选出重点镇之后, 就应该对其进行政策上的扶持, 提高资金的投入量, 并在进行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对重点镇有所倾斜, 在一切资源上要确保重点镇优先使用, 这样才能够提高重点镇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并形成模范镇。另外, 还应该提高重点镇的管理力度和执法力度, 对重点镇的规划、施工、发展等都应进行良好的管理, 并且防止违法犯罪的现象发生, 在此前提下进行农村城镇化的建设, 提高重点镇的现代化水平, 进而使其在真正意义上起到模范镇的作用。

政府部门在对重点镇进行选择之后, 就应该对其进行重点监控和管理, 防止重点镇的发展没有达到设计标准, 这样就不能够起到模范镇的作用了。另外, 政府部门还应该针对各个小城镇的特点, 应用多种管理模式, 并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 采用异地新建的形式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建设。在进行融资的时候, 应选用政府部门、集体以及农民三位一体的方法进行。在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发生变更的基础上, 政府部门应对小城镇内部的各种公用设施进行更新建设, 并建立养殖厂、蔬菜种植地、粮食存贮、农村合作社等等, 对农民原住房进行拆迁重建, 给农民一定的资金补偿。

(二) 合理规划布局, 生态健康发展

科学的规划和布局是小城镇良好进步的重要基础, 例如对老旧的房屋进行拆迁重建, 对比较差的区域进行有效的管理, 对城镇中的各个区域设定其具体功能等等, 而且这些方面的规划都要按照小城镇发展的需求进行, 不能够将规划标准定的过高, 超出实际能力水平, 此外, 也不能够将固化标准设定的过低, 这样对于小城镇的发展非常不利, 因此, 就一定要按照城镇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进而促进重点镇的良好发展, 慢慢促使周边小城镇一同发展进步。

(三)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在对一些小城镇进行调查发现, 其中的基础设施水平只能够满足当前的使用功能而已, 甚至有些设施还很落后, 公共设施也不符合正常使用标准, 不能够满足小城镇的人口增长和发展的需求, 这就更不用说促进小城镇的良好发展了。因此, 政府部门一定要针对小城镇的基础设施进行大力的资金投入和建设。

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的系统性工作, 在新农村发展视域下进行农村城镇化的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解决“三农”问题, 以及我国农村在长期发展下留下的各种矛盾, 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提升农村的现代化水平。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农村逐渐转向城市的过程, 是我国社会更加文明、经济更加发达、科技更加进步的关键。在我国新农村发展视域下, 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进程正在逐渐加快, 这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着促进作用, 因此, 农村城镇化对于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夏泽义, 赵曦.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三角关系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家, 2013, (08) :254-258.

[2]尹建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城镇发展研究:以英山县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2.

[3]李晓霞.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小城镇建设[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 2011.

[4]苗雨君.基于国内外城镇化发展实践的齐齐哈尔城镇化建设研究[J].小城镇建设, 2015, (05) :133-135.

篇4:农村城镇化建设问题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21-0216-01

农村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这是我省的基本国情。小城镇建设在推动农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她不但是农村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和中心,也是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小城镇发展,党中央在十五届三中全会时还首次把小城镇建设发展纳入党的纲领文件。由此可见,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建设,已成为我国在21世纪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本文结合我省的一些情况,对农村小城镇建设的一些问题和对策作一初步的分析,以供商榷。

1农村小城镇发展的主要问题

1)农村小城镇的布局规划工作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小城镇建设的投资数量大而且回收期长,一旦建成后又具有位置的固定性,这就决定了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作好布局规划工作,以保证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但是目前由于在规划工作中存在欠缺,小城镇建设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规划起点不高、不够合理,小城镇建设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不明确,如:有些地方忽略了城市与小城镇之间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关系,过分强调城市发展的需要;有些地区小城镇的规划虽然开始了,但规划不够细致,缺乏科学依据,具体操作困难较大;有些地区小城镇规划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需求不协调,落后于经济建设步伐,造成巨大的浪费。

2)小城镇建设规模小。小城镇建设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具有最佳规模的问题,只有当小城镇建设达到最佳规模后,才能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小城镇发展,规模比较小,难以达到小城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发挥。

3)农村小城镇的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是农村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内容,它关系到小城镇能否合理地满足人们的工商业活动和生活需要。而目前大多数小城镇的基础设施薄弱,能源短缺,通讯设施落后。交通运输条件较差,环保设施不健全,供水排水设施落后的现象普遍,严重地影响到小城镇建设事业的发展。

4)农村小城镇的管理落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全社会范围内的流通已是大势所趣。这要求在小城镇管理上,实行有利于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转型的管理。但目前对许多小城镇而言,他们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下来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等因素的制约。特别是户籍管理制度,严重地影响了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机会,影响了小城镇的发展。

5)小城镇的精神文明建设严重滞后,影响小城镇的物质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由于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一些地方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轻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小城镇的环境污染严重,市容脏、乱、差现象严重,社会治安问题较突出。不但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将给小城镇的物质文明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

2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基本对策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府部门对小城镇的建设必须进行引导和干预,通过科学的规划进行调控,根据各地的基础条件和客观要求确定小城镇的功能、发展规模以及如何调整产业结构、配置基础设施等,使城镇规划与当地的区域规划相互衔接。小城镇的布局,要根据当地社会发展水平和市场发展程度、资源和环境条件的情况,从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尽可能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避免重复建设。注意保护资源、保护环境,控制人口增长和保护耕地,保持城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我省义乌市为例,当地政府依靠商品流通这一特色产业(该市有闻名国内外的小商品市场),发展了服装、针织、彩印、文具、小五金、饰品、毛纺、拉链等在全国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优势的第二产业以及饮食娱乐业、旅馆业、仓储业、旅游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业等具有相当规模优势的第三产业。在规划工业布局工作中,义乌市采取集中办好工业园区,促进产业向中心城区、卫星镇集聚的方法。以前义乌办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4个工业小区,形成乡乡开发,村村办厂局面,既形不成规模,又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加快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促进企业集群,形成规模优势,按照建设现代化商贸大城市的发展目标,1998年义乌市对全市工业园区重新作了规划,调整为1个经济开发区、5个工业园区,以引导众多家庭工业进特色小区孵化发展。在规划和布局时要发挥高校和科研部门的作用,这一点在我省做得较好:省委组织部、省乡镇企业局和浙江大学华夏乡镇企业学院一起,通过与加拿大奎尔夫大学合作,执行加拿大国际联合开发署(CIDA)资助的“加快中国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国际项目,两年来浙江大学共邀请加方专家10多位,举办了两期国际培训班,培训骨干乡镇企业厂长经理和乡镇镇长100多人次,传授加拿大有关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先进经验,为我省的农村小城镇建设规划及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城市化标准。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发挥我省乡镇企业发达的优势,据统计, 2007年我省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达到了7804亿元左右,占全省工业增加值86%;上缴税金1278亿元,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78%;乡镇企业数111万家,吸纳就业1353万多人,占农村劳动力近58%。为此, 政府要统筹协调发展,城乡互动、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三位一体,同步发展。要采取相应的优惠措施,加大对小城镇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提高其城市化水平,以提高城镇的城市功能。为乡镇企业搭好“戏台”,为乡镇企业“唱大戏”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从而吸引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3)采取优惠政策,改善小城镇发展体制。要制定优惠的土地政策,吸引二、三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对向小城镇聚集的乡镇企业在土地使用上给予优惠,要结合当地的产业和市场优势,形成规模效应,如:绍兴柯桥的轻纺、诸暨的珍珠、天台的滤布、东阳的建筑、永康的五金、乐清的纽扣等等,吸引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有的城镇甚至达到了几十万人口。应建立健全土地地区性价格差异换算体系,允许农民用自家的承包地或乡镇企业原有的土地,来置换或抵消他们进入小城镇进行建房、办企业、务工、经商所使用的土地,以降低农户和企业的进城成本;要处理好小城镇建设和保护耕地的关系,对城镇非农用地的使用,必须符合土地利用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统一征地、统一转让,转让可以引入市场机制。改革户籍制度,实行鼓励农民向小城镇聚集的户籍政策,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实行城镇一体化管理,让人口在城镇和农村之间自由流动,为农民进入小城镇创造条件。

4)城镇建设要结合农业产业化,加强与农业的联系。城镇工业应立足当地的丰富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减少农产品市场波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增加农业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竞争力。农产品加工、储藏、运销龙头企业是城镇经济发展的支柱,可以提高城镇的整体经济效益,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食品加工业在我省有许多特色,如:新昌茶叶、临安笋干、山核桃、奉化黄桃、庆元食用菌等等。城镇工业的发展反过来促使农民投资进一步投资农业,又如义乌市,依托商品流通产业,政府鼓励经商富裕起来的农民反哺农业开发,发展了特种养殖、蔬菜、水果、优质大米等有一定规模的效益农业,其中特种养殖规模居全省前列,同时还结合农业园区,创办农民公园,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5)重视环境保护。在今天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要彻底屏弃忽略环境资源价值的传统观念,遵循有价、有偿使用的原则,通过市场机制,将环境成本纳入各级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把农村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结合起来,选择更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制定农村环境监测、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

6)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农村教育要走综合的道路,实行农业、科学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把教育转变到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轨道上来。要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农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出其所需要的大批高素质的各类实用性人才。要结合生产实际组织农民学习先进实用的种、养、加工技术和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技术,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学忠.我国乡村城镇化的必然性、现实问题和对策,经济问题,1999,5.

[2]窦祥胜.农村小城镇发展:问题与对策,农业经济问题,1999,8.

篇5:中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一、当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行政区域规划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做出的,乡镇规模小比较利于管理。但随着改革的深化,这种小规模乡镇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小城镇的规模小必然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使得城镇经济难以繁荣起来,城镇功能的发挥也受到极大影响,导致小城镇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并且不利于集中有限的财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小城镇规模小,对资源的集聚能力小,不仅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对镇域经济也无法起到辐射作用。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个小城镇只有当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时,才能够发挥经济中心对镇域经济的集聚和扩散作用;2万人时作用比较明显;超过5万个则可以对周边若干乡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2)镇域规模小,但行政人员并少不了多少,必然加剧农民的负担。规模与农民负担的关系可见一斑。(3)这种规划比较僵化,缺乏弹性。有些地方小城镇发展很快,早已突破了原来的规划,有的地方两个或多个相邻的镇已经联在了一起,形成了具有一定城镇化水平的经济区域,但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这些经济区域的基础设施不能共享,造成资源浪费,各镇各自为政,在同一经济区域争市场、争资源,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其结果是都形成不了规模,造成很大的浪费,并阻碍了人口和其他资源的进一步集聚。

(二)资金短缺导致乡镇政府的急功近利行为资金问题是小城镇建设的大问题,也是小城镇领导人考虑最多的问题之一。虽然从全国来看,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总的说来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是最重要的,在很多地方甚至仍然是单一的投资渠道。根据我们在温州市的调查结果,按照现行财政体制,镇政府不是一级完整的预决算财政单位。地方税归县财政所有,镇政府只能按人头获得经费,超收部分按一定比例分成。而各种费用则由县级政府各部门直接收取,一般情况下,各种费用总数约占预算内财政收入的1/5到1/4,有的地方还可能要多一些。县财政提取比例过大,往往使一些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捉襟见肘。

(三)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是导致小城镇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在我国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已经很高的情况下,仍然依靠僵化的户籍制度限制城乡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小城镇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现行户籍制度下,能够进城经商的农民仍然是“农业户口”,形成了城乡两栖的既非市民又非农民的游离阶层。这些农民户口仍在原籍,并且承包着土地,而就业和日常生活又在城镇,在农村和城镇都拥有生产和生活设施,这就必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城镇经济的发展。(2)现行户籍制度严格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空间范围。

二、以制度创新推进小城镇建设

(一)合理确定小城镇建设的重点目前,全国共有回.9万多个建制镇,2.6万多个集镇,这么大数量的小城镇,如果平均用力,共同发展,既不科学,也不可能,超出了目前的财力允许范围。按照规模和财力,可以把小城镇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2000多个县(市)政府所在地的城关镇;第二个层次是1.9万个一般建制镇;第三个层次是2.6万多个集镇。目前,已经明确显示出来规模较大、非农产业比较发达、吸收劳动力能力强、对区域经济带动比较明显、城镇功能比较强的小城镇主要有2000多个城关镇和2000个一般建制镇,总计大约4000个,应该成为对世纪前期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重点。

(二)乡镇合并与小城镇建设目前,我国的小城镇普遍偏小,对资源的集聚能力普遍较弱。这种状况还导致在经济发达地区高速发展的小城镇已经连在一起,难以划清边界,重复投资现象严重。小城镇普遍偏小还是农民负担屡减不轻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省市已经开始了乡镇合并工作。我们认为,适当合并乡镇,扩大小城镇规模,是促进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措施。从各地合并乡镇的经验看,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乡镇的合并要尽可能按照经济区域来进行,不能平均化。合并时就要尽可能把处于同一经济区域的乡镇归到同一行政区域,而不要人为割裂。要通过乡镇合并使经济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大化,而不是简单地把几个乡镇合并在一起。(2)合并后小城镇的运作更要符合经济规律,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唯一目标,尽量排除行政因素的干扰。(3)要使合并后的小城镇能够根据本地资源真正形成明确的主导产业,并且尽可能使相临或相近经济区域的主导产业之间相互配合,互为发展条件,在较大的范围内形成规模经济,促进农村非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再上新台阶。(4)与乡镇合并相结合,较小的自然村也要向中心村集中合并,不断增加村庄规模。村庄的合并不仅能够增加耕地,更重要的是以合并为契机,使中心村的规划更加合理,各功能区的划分更加符合实际。随着农村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个村庄也要建设成为生活舒适、环境优美、房舍道路建设整齐的现代化新农村,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三)以结构调整提升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素质乡镇企业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主体,是小城镇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20年来的经验证明,没有高速发展的乡镇企业,小城镇的崛起和发展是不可能的。但应该看到的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乡镇企业传统发展模式中固有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这就使得乡镇企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从而影响到小城镇的结构升级和素质的提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市场需求、产业政策和资源优势为导向,坚持“高起点、高速度、上规模、上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指导思想。目前,应继续运用积极的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挖掘出口潜力,千方百计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值得高兴的是外贸部门已经放松了对非公有制企业进出“经营权的限制,这对于外向型乡镇企业走出低谷、加速发展是一个良好的机遇。乡镇企业要加快技术创新的速度,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在不断的技术创新中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争取做到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储备一代,出新品、精品、名品。乡镇企业必须充分发挥与农村市场距离近的先天优势,立足于农村市场的开发,根据农民生活和生产的特点,设计与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搞好对农民的服务,在农产品加工、建材、家电、农具、服装等农民消费的领域增加有效供给。(2)通过制度创新,及时实施结构性调整,为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新的和更大的空间。目前,乡镇企业的制度创新应着眼于理顺企业与政府(主要是社区行政组织)的关系,逐步培育独立于社区的企业主体;同时,通过市场对政府的有效替代,为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寻找新的支点,从而平稳地实现乡镇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主要是:加快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步伐,促进乡镇企业的资产重组,改善乡镇企业的金融环境,建立一批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中介组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通过中介组织的建设逐步弱化政府对企业的直接调节功能。(3)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要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结合在一起,通过乡镇企业的集中发展推动小城镇的建设,通过小城镇的上规模、上档次带动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篇6:农村城镇化建设问题

这个暑假太冲忙……

今年的假期虽然短暂,但却是最令人难忘的,记得很小的时候不爱新闻偏爱动画片,上了初中高中的时候迷恋偶像剧,也不知是什么时候起朦朦胧胧的爱上了新闻,在学校的时候看电视不是特别的方便,又不能经常去学校的机房,怕整天的沉迷于网络世界里就没带电脑,所以手机渐渐的成了我的知己,因为太想知道外面的世界,太想听听外面的事儿,就经常在手机的腾讯上看一些新闻实事,特别是看到民生问题是,每次都会有许多的感慨,因为从小在农村长大,所以发自肺腑的热爱我的家乡!

农村不像大城市那样喧嚣热闹,姹紫嫣红,但在我心中永远是那么的美好,天是那么的蓝,水是那么的清,我爱这里,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以前常常无意间 听见爸爸他们谈论一些国家的大事儿,那时太小,听不懂,现在终于有机会有能力加入他们的队伍,和他们一起探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使用权流转这个问题是眼前老百姓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政府部门最敏感的话题,恰巧这个暑假学校要我们本着”践行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促振兴”的原则进行社会调查,下面就是通过实际调差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但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面对近14亿的人口,每天,每日甚至每秒都进行着巨大的变化,好多人说中国地大物博,在很小的时候我还真的很气,感觉这是对我们国家的一种侮辱,后来随着我文化程度的加深,又学了好多的地理,政治,历史,对中国的地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发现这句话似乎有那么一点儿它的道理,有一些土地我们并没有开发,有的甚至得到了开发但没有合理的利用,国家太大,国家的政策我们管不了,也属于无能为力状态,但跟着国家的政策我们要做的是好好利用并合理的开发我们手中的土地,带着这个想法我回到了爸爸的家乡,仁里村!这里可以算的上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村!相亲们都很热情,可毕竟和他们不熟,刚开始和他们唠了些家常,渐渐的大家就都不自觉的谈起民生问题,这里的青年大都不在家,留在家里的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中年妇女及他们的孩子!在春种或是秋收的时候他们的丈夫儿子会有一部分回来或是花钱雇佣一些人,说道这我想大家也就都明白了,来回的折腾能挣钱吗?虽然说钱乃身外之物,但在农村在这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钱确实是万万不能哒!在外面打拼是相当的不容易,要是碰到一个好的老板会有一份好的合理的收入,但好多的乡亲们活是没少干,苦事没少吃,钱却没赚着家里的活却耽误啦!

面对这种情况政府现在提倡一种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政策:我个人认为这对这个政策我们有两种法案可以实施:

1启动农田承包所有制。即图部分人出去打工但有一部分人喜欢庄稼,人各有志,各有所好!除外打工的可以把他们的土地通过正常的渠道承包给甲方,立好和同,签好字据。这样一来在外边的可以安心的工作,在家里的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庄稼里来,上过学的都知道庄稼利得学问大得很那,这样一来也可也无形之中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有利于家乡的建设!即做到了土体使用权流转,又做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

2政府的招商引资。目前提倡的创业致富,大学生下乡,乡镇企业的开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能放弃外面的世界回来建设家乡的大多数都是因为对这里的热爱,因为这里是他们土生土长的家!百姓们在这里工作可能没有外面赚的多但工

资应该不愁没保障!而且赶上春种秋收的时候还可以看合理的利用时间,免得应为距离原因而着急上火

下面是国家对这个问题的一些分析:

(一)根据各地农村土地流转的情况来看,其形式主要有四种:

一是农户间的自发流转。即农户之间以书面或口头协议等方式,直接转包全部或部分土地使用权的一种流转形式。有15.3万亩。

二是委托转包。即农户将自己的承包地交给村集体,由村集体代为寻找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专业农户,由专业农户实行规模经营。有30万亩。

三是土地使用权入股。1万亩。农户以自己的承包田的使用权折价为股份,与其他农户或企业、事业单位的土地、资金、技术、设备、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相结合,联合组成股份合作制农场,其收益实行按股分红。

四是出租。即农户把土地集中给村集体,由村集体出面把土地使用权以租赁的方式流转,确定每亩的租金返还给农户,也有部分是农户之间的租赁流转。有

7.7万亩。

(二)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显示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流转步伐稳妥。

二是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的中介作用。

三是土地流转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

(三)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基层干部存在怕烦怕难的情绪。

二是部分农民存在思想疑虑,担心流转失去承包权。

三是土地流转期限普遍不长,流转的补偿收益还不能全额返还。

四是流转形式不规范,合同执行还缺乏严肃性。

五是有些政策落实还不到位,各级政府为大户提供的服务比较少。

(四)当前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有利条件分析

一是去年8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将自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流转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二是我市农业发展的定位确定为都市农业,预期将出现一个明显的需求拉动 三是随我市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更多农民将在非农领域获得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有条件转出手中的承包地,为增加土地流转提供可能。进一步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思路与对策

所以政府要做的就是:

一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目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二深入学习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让广大农民了解法律和有关政策精神。三完善和落实有关政策,为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提供切实有效的各项服务。四规范合同订立。许多农民不愿转包土地,也有利益得不到保障的担忧。五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加大第三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容纳。

六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化建设步伐

七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引导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有条件的甚至可以进军国际劳务市场通过这次的调查实践使我更加的懂得了教育的重要性,只是知识的宝贵性,所以我们大学生要做的不仅仅是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事有机的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适当的多参加一些集体或是个人社会实践活动!为祖国的明天会更好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评价方式的新变革下一篇:高露洁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