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绝对忠诚发言稿

2024-05-15

对党绝对忠诚发言稿(精选8篇)

篇1:对党绝对忠诚发言稿

对党绝对忠诚的发言稿

诚信是金,它可以触动人们内心深处最敏感的神经,给众生点亮了一盏永不眠灭的心灯。下面整理了对党绝对忠诚的发言稿,供你阅读参考。

对党绝对忠诚的发言稿 01

近日,各地方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自觉以中央提出的“四讲四有”作为标准衡量,其中讲政治、有信念,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首要要求:要政治品质,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对党的事业忠诚,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一心一意地跟党走。

信念不是一种物质,他是属于精神层面的范畴;不是虚无,是受到外界影响下的思维与力量。在笔者看来,信念大多数人都会有,有了信仰信念才有了方向,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要把这种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对党忠诚。

一、做合格党员,要遵章守规不动摇。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尊崇党章,这是维护党的旗帜崇高性纯洁性之最根本要求。xx 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不论担任何种职务、从事何种工作,首先要明白自己是一名在党旗下宣过誓的共产党员,要用入党誓词约束自己”。

二、做合格党员,要理论实践相结合。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系列重要讲话。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有政治上的坚定。系列重要讲话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诸多方面,需要我们每一位党员认认真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学之笃行之,既要见思想,更要见行动。学习系列讲话,要紧密结合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真正做到思想上涤荡灰尘,工作上日新又新,生活上至德高品。

三、做合格党员,要自觉实践理想信念。我们通过学习党章党规、系列会议精神和系列讲话,不仅将文件读透,精神领悟透。更要紧密联系思想实际,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的努力融入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伟大实践之中。坚定理想信念,必须立足现实,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首先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在工作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实践理想信念,从一项一项的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的事情做起。

学习党章党规、系列会议精神和系列讲话,目的在于运用,党员干部尤其要熟练掌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在精神的指引下,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做出更多更好的,符合实际需要的理论性创造。“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夸夸其谈,纸上谈兵解决不了问题。也许有人会认为做合格党员的标准和要求不高,以为随随便便就可以

达到。这实在是一种误解。只要看看以来反腐风暴中大量的反面案例,就可以发现做合格党员事实上非常不容易。在实际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联系群众,使我们在将理论学习得到的知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事业中步子迈的更大,走的更稳。

对党绝对忠诚的发言稿 02

“讲政治、有信念”是做合格共产党员的重要标准、重要要求、重要内容,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躬身践行,真正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努力成为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好干部。

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增强“四种意识”作为根本要求来贯彻,认真落实省委“双学”要求,主动自觉地向党中央看齐,向看齐,向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决反对“七个有之”,坚决做到“五个必须”,始终与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和省委政令畅通。要对党绝对忠诚,强化党的意识和组织意识,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以身许党,真正做到爱党忧党护党兴党。

要践行党的宗旨,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站稳群众立场、倾听群众呼声,抓好“五个一批”、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不断增强获得感。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认真学习党史、国史,认清历史脉络、把握现实方位、辨明发

展走向,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要加强理论武装,必须把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面学、深入学、系统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自觉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结合学,把学习系列重要讲话同学习党章党规紧密结合起来,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学习、当好标杆,一手抓全面从严治党不放松,一手抓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大力弘扬夙夜在公、只争朝夕,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新的发展理念推动“六大发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对党绝对忠诚的发言稿 03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讲政治、有信念”排在“四讲四有”的首位,凸显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定崇高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要准确把握“讲政治、有信念”的深刻内涵,更加自觉地固“本”铸“魂”。“讲政治”是本、“有信念”是魂,两者是内在统一的。只有不断固“本”铸“魂”,我们共产党才能永葆活力、永不变色。要深刻汲取系统性、塌方式腐败问题的教训,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教育引导全省党员干部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护党、在党为党,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信念上的守护人,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要准确把握“讲政治、有信念”的核心要义,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做合格党员的根本,是“讲政治、有信念”的核心要义和具体体现。必须把“讲政治、有信念”与增强“四个意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主动自觉地向看齐,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权威,把自觉看齐、保持一致体现到实际行动上。我省“学作风”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向和中央领导集体看齐的过程,也是“讲政治、有信念”、强化“四个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要长期坚持下去。

要准确把握“讲政治、有信念”的方法途径,更加自觉地补足精神之钙。要强化理论武装,通过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真正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高做好工作所必需的政治素养、政策水平和工作本领,不断坚定“三个自信”。要对标先辈先进,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和工作摆进去、把思想和灵魂摆进去,对先进典型多发现、多总结、多弘扬,引导全省党员见贤思齐,更加自觉地与人民群众一起苦、一起过、一起干。要加强党性锤炼,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党性锤炼作为一辈子的任务,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真正做到永不褪色、永不变质。

要准确把握“讲政治、有信念”的现实要求,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把“讲政治、有信念”落实到具体工

作中,坚持以上率下这个基本工作方法,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带头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带头攻坚克难敢于担当、带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认真学习身体力行的“夙夜在公”精神,大力倡导和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以更大的干劲、更实的作风推动工作。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开创弊革风清、富民强省新局面。

篇2:对党绝对忠诚发言稿

为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党支部内政治思想建设,5月11日晚,化学工程学院级化工第一党支部于南教112教室举办了“讲政治,有信念”学习研讨会,支部全体成员及辅导员郭孟出席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支部书记徐枫浩主持,总体分为深入学习和成员讨论两大部分。首先,徐枫浩从“两学一做”的教育背景、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及主要措施四方面展开,对开展“两学一做”的重要意义、具体学什么做什么以及现阶段至今后的学习活动、工作部署做出了详细的介绍。接着,通过观看《党章的历程》纪录片、传阅《中国共产党章程》,支部成员对党章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了更深入地学习。学习阶段过后,支部成员围绕学习《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实现中国梦等有关重要讲话精神,对大学生应如何“讲政治,有信念”作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会议最后,辅导员郭孟强调,大学生党员应加强政治思想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做党的拥护者和捍卫者;要充分认识党章的核心地位,深入地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系列讲话,积极参与党组织的活动,真正做到“讲政治,有信念”,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通过此次研讨会,支部成员对“两学一做”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对如何做到“讲政治,有信念”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对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加强政治素质有了明确的方向。

篇3:对党绝对忠诚发言稿

2014年8月8日, 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又声在湖南广播电视台调研时, 对《绝对忠诚》给予高度评价。他说, 在“新闻立台”这方面应该说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这突出表现在《湖南新闻联播》在主题宣传方面更加鲜明, 权威性更强, 在传播正能量、主旋律的同时, 也在新闻手法上也有创新, 使得我们的新闻联播更加的好看, 老百姓也愿意看。

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主任、少将孙继炼说:“绝对忠诚在我们这个社会里非常需要。我是这样理解忠诚的, 你们的节目当中有句点评我非常认同, 受命之时忘其家, 击鼓之时忘其身。”

《绝对忠诚》是电视新闻创新之路中的范本, 堪称电视科技传播的经典之作。

1《绝对忠诚》的策划技巧

科学家是科学活动的主体, 科技新闻报道常常涉及科学家形象的传播。随着时代的变化, 科技人物报道作为科技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在选题策划和细节描摹中不断创新。

1.1 选题紧扣时代脉搏, 从小人物见大愿景

一个好的电视新闻节目不仅要让观众第一时间了解到新闻事实, 更要使人观后余味长留, 发人深省。《绝对忠诚》的选题定位于一批不为人知、淡泊名利的“人民科学家”传奇人物, 避开了常规的选题路径和正面报道同质化的可能。在中国科学院、解放军总装备部等单位的支持下, 湖南卫视《绝对忠诚》系列报道组派出11个摄制小组, 南到西沙, 西到伊犁, 高至海拔4900米的昆仑山, 足迹遍布祖国各地。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 节目组挖掘到了珍贵的新闻人物, 报道还原了他们一个个真实的科研故事, 让许多默默无闻、鲜为人知的科学家的形象渐渐高大、丰满起来, 让受众能够通过电视摄像镜头走近这些忠于党、忠于人民、为国家利益无私奉献的科技工作者群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为于繁华中沉淀大爱, 于喧嚣中不忘初心。物欲横流的时代对精神世界的需求让受众更偏好纯粹的、有价值的新闻。湖南卫视此次通过新闻的叙事手法让观众们第一次领略到科技人物的魅力。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 人们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也越来越高, 对事物的理解力和判断力逐步增强, 表现欲与求知欲也更加强烈, 渴望担任更多的社会角色, 而且公众对信息量的要求越来越多, 他们已经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媒体所传播的信息, 他们希望能够主动参与到新闻传播中来, 能够自己发现和传播信息, 展示自己的思维, 表现自己的观察力与组织分析能力, 这就对电视新闻中科技人物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满足上级要求、弘扬主流思想, 又要满足受众收视偏好, 表达群众的愿望、传递群众的心声。《绝对忠诚》看似是对11位“人民科学家”的赞扬和歌颂, 实际上, 从中表现出的大爱、奉献、无私、专注也是对现今浮躁社会的一种暗讽, 对新时期人物报道的一种大胆探索, 在特殊的社会转型期对公众意识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1.2 新闻策划注重细节刻画

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为使某些选题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 对新闻报道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 并写在报道实施过程中不断接受反馈, 修正原先设计的行为。[1]受众对科学家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相对陌生, 所以对科学家真实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报道更能满足受众的求近心理。科技领域高、精、尖的特点又让很多记者难以驾驭, 不能在专业领域与科学家进行深入探讨, 这就需要记者巧妙转移报道重点, 在进行科学人物报道前, 对报道对象的前期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并制定合理的报道计划。经过策划后的新闻结构严谨、主题鲜明, 再加上对细节的描摹使得新闻更为生动形象。《绝对忠诚陈偿篇》记叙了生物学家陈偿在南沙群岛艰苦科研, 对珊瑚进行退化病理研究的故事。记者进入陈偿的实验室后, 利用许多细节刻画了陈偿的工作习惯和个人品格。“实验室里, 见不到一块钟表。陈偿说, 用不着, 他的习惯是, 当日功当日毕, 样本分析不过24小时。”记者通过对实验室内钟表的观察, 表现出陈偿忘我奉献, 专注科研的决心和耐心。

2 人物采写过程的特殊技巧

2.1 采访方式多元化, 随机采访增多

传统的科技人物报道中, 采访以面对面的约访形式进行, 记者在采访前已经设置好了问题提纲, 被采访者的回答往往也偏向程式化, 导致科技人物报道千篇一律。随着传播环境的进一步开放, 记者的采访方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绝对忠诚陈偿篇》中, 记者全程跟踪拍摄生物学家陈偿工作的全过程, 拍到他下水采样时, 立即传来渔船的轰鸣声。记者随即提问:“你会耳鸣么?”陈偿答到:“反正我天天都耳鸣, 哈哈”这样的一问一答, 既能够满足记者的采访要求, 又显得轻松自然, 不落痕迹。

2.2 以人为本的叙事化表达

这部长达11集的系列新闻中, 一共讲述了11个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的故事, 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杨壮说:“上帝死了, 杨红兵、车著明、高敏忠依然鲜活在那里, 精忠报国, 车著明85岁的老妈妈还在那里, 位卑未敢忘忧国。绝对忠诚, 就是忠诚于党、于国、于人民, 于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绝对忠诚, 就是我们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忠诚在那里, 我们就应该在那里。”该片选题有深度, 话题有热度, 叙述有温度, 记者以第三视角真实还原了科学家们的生活常态, 在满足受众好奇心理的同时也进一步刻画出了“人民科学家”的光辉形象。

2014年4月10日播出的《杨红兵:狼心山下航天人》一集中, 解说词这样写到:“那时候, 杨红兵经常一个人久久地眺望着狼心山, 曾经让他壮怀激烈的大漠, 这时多了几分荒凉。曾经的天之骄子,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 似乎有些风光不再。就在此时, 当过兵的父亲给儿子打来电话, 他说, 你要是走, 就是个逃兵。”

湖南籍的航天人杨红兵离开湘楚大地远赴甘肃酒泉, 浩瀚的大漠赋予它豁达的心态, 可硬朗的男儿也会有脆弱的时候。1993年, 他一心想要回家, 不料却遭到老父亲的强烈反对。这里表现出了杨红兵的个人情感, 也映射出了一个时代的特征。90年代初期, 市场经济迅猛发展, 下海经商潮席卷大地, 不少年轻人在物质世界和精神家园中游离, 身在西北的杨红兵也不例外。可是自身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及家人的支持让他毅然选择扎根沙漠, 一干就是26年。

《杨红兵:狼心山下航天人》结尾处, 记者这样写到:“在大西北的狼心山下, 有一万五千多名像杨红兵一样的科研人员。他们来自五湖四海, 为了祖国的航天梦想, 告别家乡、告别繁华, 一头扎进了戈壁黄沙、苍鹰旷野的世界, 一待就是十年、二十年, 甚至埋骨狼心山下, 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当我们为中国航天员迈出太空行走第一步、为玉兔登陆月球而鼓掌欢呼、扬眉吐气的时候, 不要忘了把掌声献给那些坚守在狼心山下的人们。为了在火箭发射时不缺位, 他们一次次缺位了亲情, 就像杨红兵一样, 父亲21次住院, 他却一次也没能回去探望照料。大漠之上, 狼心山傲立苍穹, 与它相伴的航天人都有一颗热血雄心, 他们的心脏为祖国而跳动, 中国梦在他们手上托起。狼心山精神, 是我们这个时代不该遗忘的传奇。”从单一人物的白描到对特定人群的刻画, 仅仅十几分钟的节目以小见大, 用小人物烘托大主题, 深入浅出, 高屋建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兢兢业业的科学家们的辛劳付出。科学家们怎么生活?他们和家人怎么相处?他们是否非常冷漠高傲?观众们都非常感兴趣。《绝对忠诚》生动再现了他们的真实生活状态, 也是对观众质疑的最好回答。

3 人物报道的电视化表达

3.1 叙事语言视觉化

作为一档电视新闻节目, 其画面与声音的配合必须十分紧密, 这就要求记者在撰稿时要充分体会画面含义, 使稿件语言充满视觉化气息。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画面配合语言的叙述更能够让受众印象深刻。首先, 对于环境的描述细致入微、跃然纸上。无论是风沙漫天的戈壁还是荒无人烟的小岛, 通过文字和画面的相互交映可以全方位还原科学家的生活环境, 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个真正忘我的科研工作者。其次, 将高深的科学术语通俗化表达。例如, 在《绝对忠诚王俊杰篇》中, 王俊杰这样解释恒星观测站的作用:“恒星和人一样有一个出生发展老年死亡的过程, 我们这个望远镜主要在它怎么诞生怎么形成的阶段, 也就是婴儿阶段的恒星。如果它建成, 我们就能看到恒星在分子云中怎么形成, 有些什么分子气体。”这样的表达方式让受众轻松地理解了观测站的主要职责, 直观又不失幽默。

3.2 真实的表现手法

现如今, 为了满足新闻时效性, 很多新闻容易粗制滥造。科技传播也往往集中在对科学家的科研成果的单一报道。《绝对忠诚》一反常态, 高超的制作水平使得它的品质感极强, 朴实又不失文学韵味的解说词、时而磅礴大气时而细致入微的画面、快慢适中的剪辑节奏让这个写实的新闻专题片处处流露着纪录片的影子。真实的创作理念加上平实自然的叙述让人们将关注点全都转移在了新闻人物身上。

每集节目开始前, 都有一段长达30秒的宣传片。驰骋的海鸥、踏沙的脚步、无垠的公路、沉默的墓碑、下海的打捞者、林中的研究员、腾空的火箭、敬礼的士兵, 这些具象的画面生动刻画了人民科学家的生活环境, 还原了奋斗在科研一线研究者的真实品格。这里还有一段画龙点睛的无声解说词, 此时无声胜有声, 嵌入画面的豪迈字体潇洒地书写着:“你把生命交给了浩瀚, 从此雄关漫道真如铁。八千里路云和月, 君问归期, 应是中华崛起时。”字字铿锵有力, 句句落地有声。文学手法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使得新闻不再呆板无味, 在“真实”的前提下使用恰当的修辞, 可以更好地呈现新闻事实。

3.3 精良的电视制作技术

在中科院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观测点五道梁, 风沙掩盖了来路, 落日照亮了归途。记者四月初采访时, 还是零下两度, 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的一半, 可坚守荒漠29年的屈建军及其队友在此艰难跋涉, 喝着凉水啃着馕, 风沙吹进科学家的嘴巴和眼里, 可他们微笑着, 这微笑中有对科学事业的热爱, 也有对人生的坚定选择。记者用镜头和文字将这一切记录下来, 大摇臂长镜头的使用令沙漠的壮阔一览无遗, 瞬间的抓拍和特写让我们能从主人公突起的皱纹、嘴角的微笑和坚定的眼神中体会到一丝特殊的情感。

在震撼人心的画面背后, 我们也能够感受到新闻工作者扎根一线的奉献精神。为获取最优秀的素材, 他们与科学家一道披星戴月、风餐露宿, 映照出记者对新闻事业的绝对忠诚。

4 关于科技人物报道形式创新的思考

首先, 利用新媒体平台, 打造网台互动的全媒体时代。科学家是一个令人敬佩的群体, 同时也是一个知名度高、曝光率低的群体, 他们常年伏案研究或实地考察, 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个震惊世界的科研成果, 却往往忽视这些成果背后的故事。湖南卫视《绝对忠诚》播出之后, 这一低调的群体获得广泛关注。网台互动的最佳模式使节目宣传最大化, 红网等网站推出专版报道, 将节目视频与节目文本、网友评论、权威发言同时推出, 多角度全方位地满足了受众的视听需求。

其次, 激发受众兴趣, 有意设置相应议程, 对舆论方向进行正向引导。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 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最具引导性和支配性的力量之一, 而网络逐渐由WEB1.0“门户网站”的时代迈入WEB2.0的互动时代, 微博、朋友圈成为时下最流行的互动工具。在这里, 热点话题的产生、发展给公众集体意识带来了极大影响。节目播出后, “绝对忠诚”、“人民科学家”等热词应运而生, 在浮躁的社会给“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以致命打击。科学家的忘我与无私在该片中得到集中体现, 这与现如今奢靡浮夸的贪腐之风形成强烈对比, 广大网友的参与不仅最大程度调动了传播介质, 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节目的传播效果, 最大范围传播正能量。

再次, 充分调动传播主体的积极性, 从多角度、全方位对科学人物进行立体解读。在科技传播系统中, 科技信息的传播者、接受者以及“守门人”都被称作是科技传播主体, 三者共同组成了科技传播系统复杂的结构, 共同推动科技传播系统逐渐向有序化发展。[2]科学家主体和高校师生作为科技传播的主要传播者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他们不仅需要全身心进行科学研究, 还要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 才能够有更快更好地提高。而科学传播的过程恰恰就是反思总结的过程, 科学家们可以将实验进展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享, 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进行有序传播, 为科技传播提供必要素材。同时, 作为科技传播的接受者, 每位受众对科学领域的关注度不同、兴趣点不同, 但我们都应充分尊重珍贵的科学信息, 在不同领域中提炼精华, 实现多学科间的融会贯通。“把关人”理论是传播学的基本原理, 又称为“守门人”理论, 是由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 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新媒体的产生必然会对传统媒体带来冲击和影响, 这就要求传统媒体要推陈出新不断改革, 适应新生变化。有学者认为, 在新媒体时代, 应该弱化“把关意识”, 给公众更多的表达空间。但笔者却认为, 随着媒体环境的进一步开放, 才更应该严密把关, 确保传播效果。科学传播的网络的碎片化使受众冲破了时空限制, 同时可以多次反复观看视频, 更好地体会新闻内涵。碎片化的信息往往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网络编辑根据视频内容将其分类整理, 并配上锦上添花的评论与图片, 同屏共振, 推动有效传播。

综上所述, 电视新闻中对科技人物的报道一定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用新的选题思路表达科技人物, 用新的叙事结构讲述科技人物, 用新的表现手法刻画科技人物, 用新的传播方式宣传科技人物。只有这样, 科技人物的形象才能够更加鲜活, 进而推动各界对科技的重视, 加速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雯.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1:5.

[2]李皋阳.论网络时代的科技传播机制[D].河北师范大学, 2012.

篇4:对党绝对忠诚发言稿

坚定信念

坚定的政治觉悟是对党员干部首要的基本要求,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坚守理想信念,就要加强理论修养,在素质上体现过人的本领;加强用权为民修养,在为人民服务上体现先进性;加强执政能力修养,在实绩上体现效能性;加强道德修养,在作风上体现示范性;自觉养成接受制度和机制约束的修养,在遵章守制上体现自律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因此,我们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改进作风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落实到每一项审核审批中、每一项专项检查中、每一次走访调研中,牢记群众观点,增强宗旨意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踏实做人

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老老实实做人,既是一种高尚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严谨的道德实践,要从小事、身边事做起,在点点滴滴中体现。对党和人民要忠心耿耿。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党、对组织、对同志要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对工作要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激情满怀想干事,千方百计干成事。要谦虚谨慎,成绩面前不张扬、荣誉面前不伸手。随着社会的变革、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各种形形色色的诱惑犹如污浊暗流在蔓延肆虐,时刻冲击、腐蚀着领導干部的灵魂,考验着党员干部的自持力与忍耐力。作为党员干部,应始终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以高度的自觉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去抵抗形形色色的诱惑,去克服人性的弱点,去战胜自己欲望的冲动。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就是要淡泊名利、秉公用权。“思知足以自戒”,党员干部要保持干净,就要淡泊名利,不要为一官半职扭曲自己的人格,不要为蝇头小利损坏自己的形象,秉公用权,本分做人,规矩做官,踏实做事,要按照岗位职责认真行使相应的权力,坚持集体把关,慎重决策。对群众要满怀真情,自觉摆正同群众的关系,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情系群众、感恩群众、敬畏群众。

对党忠诚

对党忠诚是政治品格,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绝对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事业,在任何情况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管遇到什么大风大浪,都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站稳坚定的政治立场。对党忠诚,是全心全意的忠诚,不是三心二意的忠诚;是言行如一、表里如一的忠诚,忠心耿耿、天日昭昭,不是说一套做一套;是始终如一的忠诚,能始终经受住血与火的考验,不是顺境时忠诚、逆境时就不忠诚;是无怨无悔的忠诚,泰山压顶不弯腰,虽九死而不悔。个人干净是为官底线,核心要义就是要心存敬畏、严格自律,做到慎言、慎行、慎独、慎初、慎微、慎交友,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守住党和人民交给的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果守不住这个底线,将特权享受当作丈量成功的标尺,以金钱财物作为权衡得失的准绳,就会背离从政为官的正道,个人就会栽跟头,党的声誉就会受损害,党的事业就会遭损失,忠诚、责任和奉献更无从谈起。党员干部贪污腐化,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背叛。这与战争年代的叛徒在本质上没有区别。敢于担当是从政准则,是领导干部的职责所系、使命所在。核心要义就是要敢想、敢做、敢当,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险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当前,我们虽然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风险更大、难题更为集中的挑战,这就要党员干部要有强烈的担当精神,忠诚履责、勇于担责、敢于负责,在敢于担当中历练提高,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

篇5:对党绝对忠诚讨论发言稿

古人云:“忠诚之心,人之大德。”绝对忠诚于党,是我们党对党员的根本政治要求,是我们党团结统一、坚强有力的重要保证。95年来,正是因为有无数党员干部对党的绝对忠诚,我们党才具有无往而不胜的强大力量,党和人民的事业才不断发展壮大。今天,我们肩负着艰巨繁重的任务,面临着严峻复杂的考验,进行着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要求党员干部对党忠诚,以坚定的信仰和正确的政治立场,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因此,增强“四个意识”,对党绝对忠诚,是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的重要内容,也是决胜“十三五”、全面建小康,谱写好中国梦的河北 篇章的必然要求。

增强“四个意识”,对党绝对忠诚,首要的是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当代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才能准确把握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才能更加自觉地经常、主动向以同志为的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才能更加坚决地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重大战略决策在河北落地。

篇6:对党绝对忠诚讨论发言材料

陈杰在专题研讨中带头发言。他说,“讲政治”是本,“有信念”是魂,两者是内在统一的,只有不断固“本”铸“魂”,我们党才能永葆活力、永不变色。要准确把握“讲政治、有信念”的核心要义,强化“四个意识”,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准确把握“讲政治、有信念”的方法途径,加强党性修养,做信念上的守护人。准确把握“讲政治、有信念”的现实要求,静心稳神、沉心实做,做敢于担当的实干者。

随后,市委、组织部长刘明,市委、宣传部长、市政府副市长陈旭光围绕“讲政治、有信念”这一主题,先后发言,从不同角度交流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学习研讨结束后,陈杰作重要讲话,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突出问题导向,进一步澄清模糊认识,紧密联系本单位、本部门和自身实际,重点查找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品行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缺什么、就学什么”“有什么漏洞、就补什么”,把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解决好,把新出现的问题处理好。要把学习教育纳入经常性轨道,抓在日常,严在经常,通过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确保学习不走过场、收到实效。

要深刻领会实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在政治意识上坚持正确方向,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局意识上要确保政令畅通,在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稳定有序做好换届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个大局上不含糊。在核心意识上要维护中央权威,坚决维护党中央和这个核心。在看齐意识上要对党绝对忠诚,更加自觉地在政治定力上、领导方法上、工作作风上、执政为民上向党中央看齐,向看齐,把自觉看齐、保持一致体现到实际行动上。

要坚持以上率下,进一步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市委中心组成员要把“讲政治、有信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必须坚持以上率下的基本工作方法。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市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头树立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带头参加学习讨论、讲党课、谈体会,在全市形成以上率下、整体联动的良好氛围,推动学习教育不断取得实效。要把“讲政治、有信念”与换届工作结合起来去落实,在关键时间节点上不掉链子。

要把“讲政治、有信念”与全市重点项目、民生实事、解决民情民事以及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有机结合起来,认真学习身体力行“夙夜在公”精神,大力倡导和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牢固树立32字工作导向,做到“有定力、严要求、守纪律、尽责任、敢担当”,以更大的干劲、更实的作风发挥关键作用,推动各项工作。

篇7:教师对党绝对忠诚发言稿材料

对党忠诚、信仰坚定,就会目标明确、动力充足;反之,则方向不明、步履难行。对党忠诚,做合格党员,必须秉承“三个坚持”。

一是要坚持党校姓党,一片丹心。

“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做好党校工作的重要遵循。习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始终把党校姓党根本工作原则贯彻和体现到党校全部工作之中,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新局面。大家每天一进党校大门都会看到——“让党的旗帜在党校高高飘扬”。这就是坚持“党校姓党”的重要体现。要始终不渝把“党校姓党”作为立校办学之本,要把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作为主业主课突出出来,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要率先行动、精准发力,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纳入主体班课程,根据学员思想实际,分层分类施教,推动其真正入心入脑,变成学员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自觉行动,使党校课堂成为传授党的理论和知识的红色殿堂。

二是要坚持理想信念,不忘初心。

理想信念就如同衣服的第一粒纽扣,从一 开始就必须扣严扣好,否则就会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出现错位。作为党校人,必须要笃定理想信念、潜心修学、加油补钙,时刻保持政治定力。坚持理想信念,不是抽象的理论,它体现在脚踏实地和敢于担当,彰显在生活的点点滴滴,融入在每名党员的言行举止。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是坚持理想信念,认真遵守党规党纪和保持清正廉洁也是坚持理想信念,努力践行、把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同样还是坚持理想信念。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每名党员都是共产主义信仰的播种机,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队,都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开拓者。

三是要坚持群众路线,凝聚同心。

篇8:对党绝对忠诚发言稿

一、《绝对忠诚》叙事样态:“平民英雄”叙事母题

叙事样态是叙事学分析中的抽象部分, 它在宏观上指导着《绝对忠诚》叙事者、聚焦模式、叙事建构方式、叙事时间等叙事语法的执行。对叙事样态中母题的分析, 可帮助观众了解节目的核心形态。

母题是“日常生活或社会现实领域中的典型事件”, [1]它来源于人类世代积累的共同心理经验。母题出现在故事中, 能像“磁石”一样, “把与它相关的经验吸引过来形成某种情结、题材和主题在作品中得以集中体现”。[2]

《绝对忠诚》的母题选择了传奇小说中的“英雄”原型。与传统英雄的“高、大、全”不同, 《绝对忠诚》的人民“英雄”更多地有了世俗的烟火气息。传统“英雄”大多可归类于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高模仿”英雄原型, 这一英雄类型作为“人间的首领”, 虽“一切作为既受社会批评的制约, 又得服从自然规律”, 但他们“所具有的权威、激情及表达力量都远远超过我们”。[3]而在《绝对忠诚》里, 由“英雄”世俗化而来的“平民英雄”却回避了“英雄”的“无所不能”。《绝对忠诚》将叙事焦点对准了英雄凡人的一面, 即世俗百姓式的喜怒哀乐与家庭琐事。在《绝对忠诚》里家与国的二元“对立”中, “平民英雄”脱离了“大禹过家门而不入”的形象桎梏, 在多维的情感抉择中发展出了朴实的人性色彩。

“舍小家、为大家”是《绝对忠诚》人民科学家“平民英雄”形象的主要特点。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站长屈建军, 26岁便在“西出阳关”的“阳关”治理风沙, “就着凉水, 和着沙子啃馕”;冻土科学家吴通华, 常年穿梭于青藏高原海拔三四千米的无人区, 与冻土打交道;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杨红兵、高敏忠驻扎在狼心山下, 在辽阔的戈壁滩与巴丹吉林沙漠从事卫星发射工作。人民科学家还常常面临国家与家庭的两难选择:永兴岛上治理珊瑚的陈偿常常与广州的妻、子分隔两地;跋涉于会同与沈阳之间的“候鸟”科学家汪思龙每年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不到3个月。人民科学家身上所担负的重大使命及专业能力是传统意义上英雄的超能力, 这种超能力使他们如“英雄”一样, 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对国家的奉献之中。但同时, 英雄处于和平年代, 环境又使他们承担起对妻子与父母的情谊, 这是人民科学家英雄身份中平民意义的部分。

“超能力”搭建起了人民科学家与传统英雄原型之间的桥梁, 通过这一桥梁, 人们将原本寄诸“英雄”身上的“怜悯”情感转移到现世“平民英雄”的身上。这种转移使得人们的“感情净化” (catharsis) , 并发展出了弗莱所说的对于“英雄主义”不含讽刺成分的“哀歌式” (elegiac) 情绪。由此, “英雄”母题世俗化为“平民英雄”的任务便得以完成。[3]人们在目睹了人民科学家的情感挣扎与奉献之后, 便能切身体会到科学家“把生命交给浩瀚”的世俗情怀。

二、《车著明:像阿甘一样的“火箭数据处理王”》个案详析

“平民英雄”的叙事母题, 让《绝对忠诚》从叙事样态上奠定了世俗生活化的基调。在28位“平民英雄”中, 车著明是较为典型的一个角色。在《车著明:像阿甘一样的“火箭数据处理王”》 (以下简称“《车著名》”) 中, 通过对叙事声音与叙事素材的选择, 影片塑造了一个具有阿甘精神的勤俭的人民科学家形象, 完成了在母题指导下的世俗化生活叙事。对《车著明》中叙事声音、叙事聚焦的具体解读, 可具体例证《绝对忠诚》的世俗生活化叙事策略。

(一) 叙事声音:以“隐身叙事者”引导叙事

叙事声音, 指叙述文本的讲述者——叙事人。在新闻叙事学中, 对于叙事声音、叙事人的研究主要从叙述文本的角度, 即叙事视角展开。在《新闻叙事学》中, 何纯将新闻叙事视角分为了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外视角与内视角、一元视角与多元视角, 以及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视角四个层面。[2]

在叙事者及视角选择上, 《车著明》一集10分19秒的节目中, 由主持人、解说等故事外叙事者叙事的全知全能视角为7分14秒, 占据了总节目时长的71.4%;由车著明、医生、妻子、母亲等故事内叙事者叙事的人物限知视角占2分54秒, 为总时长的28.6%。

在《车著明》中, 全知全能视角为核心视角, 而车著明、母亲、妻子、医生以及同事的限知视角则为辅助视角。全知全能视角的信息量大, 不仅能够帮助观众了解事件的发展始末, 还可洞悉人物的内心情感。在《车著明》中, 解说中常常附有对车著明的评价, 如“深爱着计算机房”、“努力向前跑的故事”等。在限知视角中, 妻子、母亲的讲述则表达了车著明家庭的牺牲。两种叙事的结合, 树立了车著明“舍弃小家, 为了大家”的“阿甘”平民英雄形象。

《绝对忠诚》倾向于以“隐身叙事者”的身份来引导叙事, 这种叙事可“创造了一种不受中介的阻碍而直接接近叙事对象的感觉”, [2]并实现“可信任”、“有出处”的真实。在以往的新闻叙事中, 视角运用较为客观, 对人物内心的主观描绘较少, 且叙述角度总是局限于故事内人物所知的范围。

(二) 叙事聚焦:以“奉献”诱发崇敬之情

叙事者关注“谁在看”, 聚焦则关注“看什么”。聚焦的中心点, 是“一个文本精神所注、文脉所归、意蕴所集之点, 或者说, 它是文本最光亮之点”, [4]透露着叙事者最想表达的意义内容。

《车著明》中, 叙事者的聚焦中心在于车著明为火箭事业所作出的奉献:为了所热爱的火箭事业, 车著明放弃了金钱、健康, 还放弃了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火箭事业代表的是国家利益, 车著明个人与家庭则代表着小我的利益。随着节目的发展, 健康与工作、家庭与事业的冲突慢慢出现, 并导致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矛盾。但随着这些矛盾在“两难”抉择之后的一一化解, 车著明的“平民英雄”形象便得以塑造。

素材的剪切和黏合, 成就了车著明“舍小家, 为大家”的“平民英雄”形象。在进行素材选择时, “隐形的叙事者”不仅要考虑整个专题的主题意义, 还需要考虑播放平台的整体定位。而《绝对忠诚》对于素材的选择便体现了湖南卫视以大众娱乐立台的特色。在28集典型人物报道中, “情”的诱发均占据了叙事的聚焦中心。以《车著明》为代表, 《绝对忠诚》所要表达的不仅在于对科学家的赞颂、敬佩之情, 最重要的还在于对“奉献精神”的弘扬。叙事者希望观众“感情净化”后发展出“哀歌式”情绪, 最终发展成一种积极的效仿效果, 从而达到影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三、结语

从《绝对忠诚》到《县委大院》, 湖南卫视的电视新闻报道均体现出了世俗生活化的叙事特征。在形象塑造上, 报道突出了人物背后的故事;在叙事上, 故事的展开通常以具有“原型”色彩的二元冲突为基本叙事单元。这些叙事策略, 使得《绝对忠诚》变为了一种具有世俗生活意味的电视“新闻大片”。此类节目在素材选择上并无明显的核心事件与催化事件之分, 事件之间的序列排列也更多的是并列关系。另外, 节目中事件的逻辑关系以及发展脉络较为薄弱, 因果关系也并不明显。

“新闻客观性”是新闻从业者的永恒话题, “新新闻主义”、“新闻文学化”的出现都被看做是对“新闻客观性”的挑战。而如今, 湖南卫视的“新闻大片”是否又是一次新的挑战?在“新闻大片”中, 叙事者是在讲故事还是在报新闻, 讲好故事与维护事实的度如何把握, “新闻大片”是否是“新新闻主义”的复辟, 以及世俗生活化的叙事如何在简化认知的前提下不丧失对事实本身深度的探知, 应该是接下来应探讨的关于“新闻大片”的问题。

摘要:《绝对忠诚》以“平民英雄”的叙事母题完成了世俗生活化的叙事。以《车著明:像阿甘一样的“火箭数据处理王”》为例, 这种世俗化叙事表现在大量全知全能视角的运用和对于科学家无私奉献的聚焦强调上。

关键词:《绝对忠诚》,“平民英雄”,符号意义,叙事视角,叙事聚焦

参考文献

[1]佛克马·易布恩 (荷) .二十世纪文学理论[M].林书武,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8:34.

[2]何纯.新闻叙事学[M].湖南:岳麓书社, 2006:144-145, 46, 50.

[3]诺斯罗普·弗莱 (加) .批评的解剖[M].陈慧, 等, 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46, 51.

上一篇:文秘实习工作计划20下一篇:2023年季度社区民警向群众报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