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简介

2024-08-05

浙江大学简介(精选10篇)

篇1:浙江大学简介

INTRODUCTION XX University, founded in XX, is one of the key universities of the province.Its five campuses are located respectively in cities of XX, covering the areas of more than XX million square metres.There are XX colleges offering XX specialties for bachelor degree and XX programs for master degree.The campuses’ libraries possess a collection of over XX million volumes of books.The apparatuses and equipments are valued at around 19 million yuan RMB.The teaching faculty is more than XXX and total enrollment is XXX.Following the motto “In education, truth could not be obtained without practice;the subtleness of matters could not be approached without experiment”, XXX has forged a tradition of running school of the combinations of teaching, research with social services.Since 1989,XX national awards and XXX provincial awards have been won for its excellent achievements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The quantity and grad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wards have been ranking first among the provincial universities for ten years in a row.XXX is also ranked among the top 10 universities of China for decades.

XXX is one of the oldest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China, and one of the key universities of the province.

Since 1989, XX national awards and XXX provincial awards have been won for its excellent achievements in teaching.

Cross-disciplinary programs cover the field of agriculture, industry, basic sciences, economics, management, literature, law and iatrology.

Located in XX , one hour to XXX by train, two-hour’s trip to XXX International Airport.

XXX has established official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with XX world famous universities in overseas countries.

篇2:浙江大学简介

浙江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1928年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浙江大学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首批9所“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C9联盟、世界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的成员,是中国著名顶尖学府之一,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截至2014年9月,浙江大学共拥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5个校区,占地总面积4.50平方公里,校舍总建筑面积2072303平方米,图书馆藏书643万余册,并有7家附属医院;全日制在校学生45678人,硕士研究生13949人,博士研究生9084人,本科生23633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4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21个;本科专业12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2个。

华家池校区:原为浙江农业大学所在地,校区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本设施齐全。华家池校区位于杭州市东大门。华家池校区是五个校区中历史最悠久的校区,环境清幽,有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浙江大学高端培训基地的总部所在地,华家池校区基地紧紧围绕高端培训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要求来建设基地。校区内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各类教学、生活设施齐全,基地内设有各种类型的教室、各类标准的住宿宾馆、餐厅、体育馆和图书馆,可充分满足各类高端培训班的办学要求。同时,通过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基地也培育了一支与高端培训服务相适应的专业化的研发、教学师资队伍和职业化的教学教务管理团队。

西溪校区:位于杭州西北部,天目山路,地处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校区占地总面积684亩,校舍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西溪校区是原杭州大学所在地,人文学院、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育学院等3个学院在该校区办公,设有计算机中心、中心实验室、电教中心,拥有一批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设施。校区内还建有档案馆,藏有珍贵文物。

玉泉校区:位于西湖西北角,紧邻杭州植物园。校区占地总面积1700多亩,校舍建筑总面积70万平方米。玉泉校区是原浙江大学所在地。目前理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等10个学院党政机关设在该校区。校区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本设施齐全。

紫金港校区:浙江大学投资30多亿元新建了一座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的大学校园——紫金港校区。紫金港校区位于杭州城西部塘北地块,毗邻著名而又古老的西溪风景区,分东西两个部分,总规划5856亩。是现浙江大学党政机关办公所在地,并有外语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药学院、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学院。

紫金港校区西区建设是浙江大学“十二五”规划、建设的重头戏之一,规划建设用地约2664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20余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将容纳16个学院(系)和约1.5万名研究生和留学生,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大部分的建设项目。

之江校区:之江校区是五个校区里最小的一个校区,位于钱塘江畔,现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和浙江大学沃森基因组研究院所在地。

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

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浙江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省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若干所大学之一,也是 “九校联盟”(中国高校的“常青藤”联盟)成员之一。经过百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大学。新浙大组建十年来,学校各项办学指标和水平迅速提高,办学水平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被教育部领导誉为“改革的先锋、发展的典范,成为全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面旗帜”,目前学校正朝着以“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为办学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

建设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是中组部根据大规模干部培训、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需求所实施的重大改革与创新举措。2009年中组部经过考察研究,在全国范围内遴选13所著名高校建立了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浙江大学凭借其雄厚的办学实力和干部教育培训的良好基础,成为中组部在全国高校中设立的13个基地之一。基地充分发挥浙江大学的科研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以及国际学术交流广的优势,认真研究干部教育培训需求,在中组部、教育部和浙江省委的领导下,举全校之力争创国内一流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肩负着科教兴国、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一直以来学校非常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2014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97000余人次,1700多个班次到我校学习,形成了“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

浙江大学,简称浙大,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1928年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中华民国时期,浙江大学在竺可桢老校长的带领下,成长为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迎来了浙大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浙江大学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首批9所“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C9联盟、世界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的成员,是中国著名顶尖学府之一,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1]

截至2014年9月,浙江大学共拥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5个校区,占地总面积4.50平方公里,校舍总建筑面积2072303平方米,图书馆藏书643万余册,并有7家附属医院;全日制在校学生45678人,硕士研究生13949人,博士研究生9084人,本科生23633人。[2]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4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21个;本科专业12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2个

截至2014年4月,浙江大学设有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十三类学科。学校设有7个学部,37个学院(系)。学校拥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4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2个。在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全部22个学科中,浙江大学有18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其中8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00位。

篇3:常州大学简介

常州大学现有全日制研究生和本科生18000人 (含怀德学院) , 其中, 研究生规模超过1000人。设有10个二级学院、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以及怀德学院, 学校现有45个本科专业, 分属工、理、管、经、文、法等6大学科门类。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1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4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常州大学现有专任教师近900人,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10多人, 其中, 教授12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超过200人。2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3人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人为全国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3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人为首批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29人次入选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学术带头人和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 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 2个省级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 连续两次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先进高校”。

常州大学拥有2个部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中央财政5000万专项资金的支持下, 常州大学建成了23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 成立了材料工程、基础化学、环境工程、化学与制药、安全、电子与信息技术等18个中心实验室。常州大学自主设计建设的石化工业中心, 在源头创新上实现了突破。常州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中心创建了国内功能最全、管线最长的管输技术研究实验平台。

近五年来, 常州大学承担“973”、“863”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96项, 以及一大批横向科研项目、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项目, 2005-2009年科研经费累计2.3亿元, 年均科研经费4595万元;通过省部级科研鉴定90多项;主持的“苯酚烷基化清洁催化技术及工业应用”项目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效利用反应热副产工业蒸汽的热法磷酸生产技术”项目获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另有35个项目获省部级奖励 (其中, 省部级一等奖6项, ) 。2005年开始进入全国专利百强高校行列。“常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2009年度被批准为省级成果转移平台, 是首批13个省级平台之一。常州大学在2006年、2008年两次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同时被评为“2008-2009年全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优秀合作单位”, 是国家知识产权局评出的10家优秀合作单位之一, 也是江苏省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高校。近五年来, 常州大学先后与中科院广州能源所、中科院成都有机所、俄罗斯乌法石油大学、包曼大学、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等数十家科研院所与高校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

常州大学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近五年, 获478项省级以上学科竞赛、社会实践以及文体活动等奖励, 其中, 有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以及全国曲棍球冠军杯赛女子冠军、2009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一等奖等, 多次获得全国和江苏省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表彰。32年来, 学校已为国家培养输送各类专业人才3万余名, 其中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用人单位的技术中坚和管理骨干,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特别是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篇4:新加坡知名大学简介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学校概况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创校于1981年,当时称为南洋理工学院。建校三年,联邦工程理事会便誉其为全世界最出色的工程学府之一。1991年,随学院内部重组以及与国立教育学院(NIE)的合并,便正式更名为南洋理工大学。在短短十年内,南洋理工大学便跻身于亚洲十大理工大学,成为工科和商科并重的综合性大学。在新世纪里,南洋理工大学将创造新高,在科学技术、企业管理、媒体通讯以及教育方面,更上一层楼。

课程设置

南大有两个校园。第一个校园又称为云南园,有六个学院,分别是:会计及商业学院、应用科学学院、土木工程及机构工程学院、电气及电子学院、机械和生产学院、大众传播学院。第二个学院是国立教育学院所在地,有四个学院,开办教育、文科和理科课程。

主要提供财会、商业、电脑技术、工程、材料技术的学位课程和艺术、科学的教育学位课程。此外,还向学生提供饭店管理和通讯技术的学位课程。

申请条件

本科课程:

1.高中毕业,需持高中毕业文凭(附带详细的在校成绩记录),25岁以下;

2.高考成绩优秀、TOEFL550分以上。

研究生课程:

1. 大学本科毕业35岁以下,有些专业需2年以上工作经历;

2. TOEFL550分以上,需要GRE或GMAT成绩。

学费

本科:一般南洋理工大学的学费是21000新币/年,但如愿意毕业后在新加坡注册的公司工作三年以上,新加坡教育部发放津贴,外国学生只需付6220新币/年。

研究生奖学金:生活补助新币1000-1500元/月。

报名日期

本科课程:报名截止3月31日;开学是7月。

研究生课程:不定。

新加坡国立大学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学校概况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1980年8月8日由新加坡大学(建于1962年)和南洋大学(建于1956年)合并而成的,而这两所大学的历史又可追溯到本世纪初。校址设在新加坡市中心外12公里的肯特岗(Kent Ridge)。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新加坡三所大学中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与海外顶尖大学有着良好的合作,如艾恩德霍芬科技大学(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哈佛大学(Havard Universit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这些合作确保新加坡国立大学在科技和研究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研究生课程

理学院: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联合项目 物流学院亚太研究生课程(佐治亚理工学院联办);

系统科学院(ISS):科技硕士学位;

医学研究院;

牙科研究院;

管理学研究院;

工程研究院;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基础科学博士学位课程;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系统科学研究所。

其他附属学术机构是英语进修部、校外生教学部、汉语研究中心、计算机中心、教育工艺中心和临床研究中心等。

申请条件

研究生课程:

1. 大学本科毕业35岁以下,有些专业需要2年以上工作经历;

2. TOEFL600分以上,需要GRE成绩。

报名日期

篇5:哈佛大学简介及该项目简介

哈佛大学简介:

美国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是全球大学的翘楚,多年来在世界大学中持续排名第一。哈佛大学被誉为美国的思想库,先后诞生了八位美国总统,四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和三十位普利策奖得主。哈佛大学的一举一动决定着美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的走向。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盛名远播,培养了微软,IBM一个个商业奇迹的缔造者。沟通中美两国关系的基辛格博士,奠基了中国近代人文和自然学科的林语堂,竺可桢、梁实秋、梁思成,一个个响亮的名字,都和这所世界最著名的高等学府息息相关。

项目简介

领导力里包含自我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建设能力、谈判能力等。一个人一生要成功,离不开领导力的不断修炼。哈佛大学几百年来培养了众多各领域领导人,这与其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哈佛领导力课程更堪称世界经典。我们的行程将领导力培训贯穿始终,进一步吸收和实践所学领导力理念。培训将弥补中国中学生现有教育缺失,通过中美文化碰撞,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培育独立性和创造力。

美国大学录取一般考量三个方面:一是学术水平;二是领导力和社会服务;三是个性修养。三方面权重大约各占三分之一。申请名校学生学术水平都很出色,领导力和个性就成了决胜因素。对中国学生而言,准确理解美国文化和大学申请理念,锤炼高质量的文书展现个人亮点是成败关键。培训将安排学员与哈佛和其他名校中国学子密切交流,学习经验。

培训结束后颁发常哈佛培训证书,学员可以获得后续的学习机会和免费的留学申请支持服务。

课程内容:

包括领袖的类型与气质,社区服务的本质,如何组建团队及团队管理,领导力的发展,冲突的解决,社会企业家,可持续发展等等。

项目特色:

 领教哈佛名师的风采,深刻理解领导力的精髓

 互动式的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寓教于乐

 获得哈佛培训证书;

 畅游美国东海岸,游览美国的文化中心、教育中心、政治中心,体会美国文化的精髓。

篇6:日本岐阜大学简介

一、教育学部

学校教育教员培养课程岐阜大学

护理学校教员培养课程生涯教育课程

地域科学部

地域科学科

二、工学部

社会基础工学科机械系统工学科应用化学科电气电子工学科生命工学科应用情报学科机能材料工学科人类信息系统工学科数理设计工学科

三、应用生物科学部

食品生命科学课程生产环境科学课程兽医学课程

四、医学部

医学科护理学科

以上是留学日本岐阜大学学部设置的介绍,希望能对有意赴日本留学的学生有所帮助,国外高校《留学日本岐阜大学学部设置》。如有更多日本留学问题,欢迎咨询育路出国留学专家。

篇7:上海大学简介

上海工业大学的前身上海工学院建立于1960年,1972年与上海机械学院合并,工学院院址为新上海机械学院总部,1979年两校分开,并经教育部同意,改名为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建立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负责筹建,时任校长是华东分院院长,各系系主任由相关学科领域的中科院在沪研究所所长兼任,学校与研究院、研究所关系十分密切;原上海大学建立于1983年,下设文学院、国际商学院、美术学院、工学院和法学院,这些学院的前身分别是复旦大学分校、合并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分校与上海机械学院分校、上海美术高专、合并的华东师大分校和上海科大分校、上海法律高专;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上海第二科技学校建立于1959年,1981年升格为高专。

在1994年四校合并时,江泽民总书记为新上海大学题写校名,李鹏总理为新上海大学题词:“发扬光荣传统,培育跨世纪人才”,李岚清副总理也为学校题了词:“自强不息,砺志改革,发挥联合优势,提高教学质量,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题词含义深远。在上世纪20年代,上海曾经有过一所上海大学,它建立于1922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校长为国民党人于佑任,共产党人恽代英任总务长,瞿秋白任社会学系主任,还有不少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和著名学者在该校任职任教。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强行关闭了该校。该校学风严谨、革命气息浓厚,虽然建校历史很短,但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民族振兴输送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其中包括李鹏的父亲--革命烈士李硕勋、曾任国家主席的杨尚昆等。在当时,就有“武有黄埔(军校),文有上大”的盛誉。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现任党委书记是于信汇教授,常务副校长是周哲玮教授。

1922年10月,国共合作曾创建了上海大学,校长为于右任,教务长为瞿秋白。这是一所被誉为“武有黄埔、文有上大”的革命学校,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关闭。

1994年5月,上海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原上海大学(成立于1983年)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59年)合并,组建为新的上海大学。上海大学的广大师生立志继承与发扬 “老上大”的革命传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作出更大贡献。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钱伟长教授于1983年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1994年续任上海大学校长,他独树一帜的教育思想和治校方略开创了学校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的新局面,推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新发展。

上海大学现设有28个学院和2个校管系;设有71个本科专业、131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类别中含18个专业领域)、3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自主增设二级学科博士专业、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4个教育部重点学科、9个上海市重点学科;拥有2个科技部与上海市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上海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上海大学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初步形成了由大师领衔、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国际化、高素质、基本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并已在多数学科领域中形成了若干有特色、有影响、有潜力的学科团队。现有专任教师270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00余人,占专任教师的47.7%;教授486人,占专任教师的17.7%;副教授842人,占专任教师的30.6%。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9人,博士生导师400余人;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4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1人。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招生规模最大的高等学校之一,是上海市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建立了以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为核心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素以“知识面宽广、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而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首批50所“就业经验典型高校”之一。2003年10月,学校率先通过了由国家教育部举行的首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学校现有学生38700余人,其中研究生8800余人,本科生25800余人,高职生4000余人。另外,还有成人教育学生12000余人。

上海大学的科研实力在全国高校中处于先进水平。现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和高新技术开发区,还有各类研究所、研究中心100多个。近五年来,学校科研经费一直位于全国高校20位左右,国际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的学术论文数一直位于全国高校30位左右,专利申请与授权数位于全国高校20位左右。2010年新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达132项,经费4300余万元。随着学校文科的快速发展,文科科研实力大为增强,2010年新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44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3项。上海大学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迄今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中外合作办学稳步发展。与此同时,学校不间断地派遣教师出国进修、考察和开展学术交流。学校在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2800余人,其中学历生500余人。学校与海外高校共建了4所孔子学院,为推广中国语言文化、增进中外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

上海大学校园占地面积近20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形成了以宝山校区为“一体”、延长校区和嘉定校区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校园格局。图书馆建筑面积5.47万平方米,馆藏图书近360万册,中外报刊3450余种,其中中文纸本报刊3000余种、外文纸本刊450余种。校园通信光缆连接三个校区以及所有大楼,建成了较完整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学校体育场馆功能最全、设施先进。学校还建成了一批先进的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和多媒体教室。

上海大学一贯重视党的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1998年荣获全国“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称号。1994年以来,学校已7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并且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2008年上海大学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如今的上海大学,无论是办学水平与效益,还是整体办学条件,在全国高校中都已跻身前列。钱伟长校长倡导的“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校训和“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弘扬光大、生生不息。

上海大学正在制定学校“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提出更高的奋斗目标。展望未来,上海大学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不断优化富有上海大学特色的办学模式,进一步推进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改善办学条件,建立与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努力朝着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迈进。

055201 英语笔译硕士

翻译硕士(MTI)是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我院翻译硕士教学采用互动研讨式、口译现场模拟式、项目翻译、专家讲座等多种教学方式。重视实践环节,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学员应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可申请学位论文的写作。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按规定程序申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MTI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

指导教师:朱振武、程琪龙、谢之君、冯奇、周平、唐述宗、庄恩平、庞好农、肖福寿、唐青叶、王晓元、尚晓进、朱巧莲、姚喜明等

研究方向:01、英语笔译(文学作品翻译、理论文献翻译、实用文体翻译)

招生人数:35

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11翻译硕士英语

3.357英语翻译基础

4.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5.英汉互译(复试科目)

注:联系方式: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联系人:徐老师

邮编: 200444

联系电话:021-66133062 传真:021-66133058

篇8:中国传媒大学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的校训是:“立德、敬业、博学、竞先”。

中国传媒大学坚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学科建设思路,充分发挥传媒领域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广播影视艺术、信息科学与技术为龙头,文学、工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目前,学校设有14个学院,拥有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博士点,48个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类别,78个本科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建校55年来,学校培养了大批广播影视传媒领域高层次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的知名学府”。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488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917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606人;有继续教育在读生15472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 925人,其中,专任教师1044人;拥有一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教授、学者。作为信息传播研究领域的学术重镇,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传媒内容和形式创新研究、传媒高新技术研发和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决策咨询服务,形成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学校建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广播电视数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有声语言分中心、新媒体研究院和文化产业研究院,建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数字媒体工程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学校主持完成了国家数字中短波广播技术标准制订与系统研制,参与国家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技术标准制订,在数字广播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学校办有教育部“名刊工程”期刊《现代传播》。

学核建有校园多媒体网络、数字有线综合业务网、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网、现代远程教育网,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建有"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实验教学中和“广告实践教学中心”;多媒体教室、演播馆、实验室等装备精良,功能完善;图书馆形成了信息传播学科内容丰富,纸质、电子、网络形式多样的馆藏体系。

学校与200多所国外知名大学、科研与传媒机构建各作关系。学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单位,建有亚洲传媒研究中媒研学术研究机构。由我校主办的亚洲传媒论坛、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中国传播论坛等高层次国际浨会议,已成为国际传媒界、高教界交流的重要平台。面向未来,中国传媒大学正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为发展理念.坚持内涵发展,以质量、管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学科实力和办学水平,为建设国家传媒和文化事业发展的人才库、科技库、思想库和信息资源库,实现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3号中国儿童中心

电话:010-66116727传真:010-66118652

本刊唯一官方网站:www.zgxwjyzazhi.com

国内统一刊号:CN11-3173/G4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8502

邮编:100035

投稿信箱:zgxwjyllb@163.com

国内邮发代号:80-609

篇9:厦门大学法学院简介

1940年秋,原福建大学法学院划归厦门大学,与厦门大学商学院中的经济系合并,组成厦门大学法学院,同时复办法律学系。1950年9月,厦门大学文学院、法学院合并为文法学院。1952年学校撤销学院建制。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厦门大学法律学系再次停办。

1979年8月,教育部批准厦门大学设立法学专业,法律学系再次复办。1984年12月,厦门大学与福建省联合办学,成立了政法学院,下设法律学系、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哲学系。1998年9月,政法学院更名为法学院,下设法律学系、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哲学系归入人文学院。1999年4月,法学院成为具有管理实体性质的学院。

目前的法学院是2003年11月在法律学系的基础上组建的,原隶属于法学院的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归入公共事务学院。

自1979年厦门大学复办法学专业以来,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厦门大学法学院已汇集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并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后劲充足的学术梯队。全院现有法学专任教师79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3人,约占教师总数的75%。近60%的教授和副教授有出国留学深造的经历。在师资队伍中,1人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第一、二层次人才”、1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

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本,走学术建院之路,厦门大学法学院已形成较为鲜明的学科建设和办学特色。学院现拥有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1个法律专业硕士(JM)学位点。国际法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其中,国际经济法学科的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民商法、宪法与行政法、经济法等为福建省重点学科。“国际经济法与台港澳法研究”和“国际经济法与海洋法研究”先后获准列入国家“211工程”第一期和第二期重点建设项目。近年来,厦门大学法学院立足于国际法及民商法等特色和优势学科,不断充实和提升其他后发学科的教学科研力量,整个学科建设呈现出了有梯次的均衡发展态势。在2005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法学学科评估中,厦门大学法学院的办学实力在综合性大学中排名第五。

厦门大学法学院现设有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等7个教研室,此外还建立了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民商法研究所、罗马法研究所、海洋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并成立了法律硕士教育中心和教学实验中心。厦门大学法学院定期连续出版的学术刊物有《厦门大学法律评论》、《国际经济法学刊》(已入选CSSCI学术数据来源集刊)、《罗马法与现代民法》及《中国海洋法学评论》等。

篇10:天津商业大学简介

学校位于天津市北辰区光荣道409号,占地面积近1340亩,建筑面积近4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2亿元。图书馆现有中外文藏书210.98万册,每年订阅中外文报刊1200多种,中外文数据库107个,电子图书488.35万册。

学校在校生2.2万余人,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会计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合作学院、艺术学院、高职与继续教育学院14个学院和大学外语教学部、基础课教学部、体育教学部3个教学部。现有54个本科专业(方向),68个硕士点,其中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0个。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以及港澳台研究生招生资格和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相互支撑,具有鲜明的商科特色。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入选天津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冷链物流、现代服务业学科群入选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建设名单。学校现有7个市级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天津市工程中心、2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个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天津市高校智库,另建有多个校级研究院、所、中心。

学校坚持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深厚商学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建立起了“意识、知识、能力、实践”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校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市级精品课16门。建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天津市品牌专业,5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8个专业为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12个专业为天津市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金融学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天津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天津市“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试点专业。学校建有“国际酒店管理”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国旅游及饭店业优秀人才培养基地,“天津商业大学-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天津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0个,天津市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1个,天津市A级高校众创空间1个。近年获市级教学成果奖13项,市级教学名师奖10人,市级教学创新团队2个,市级教学团队10个。

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956名,其中正高级154名,副高级296名;具有博士学位者384名,硕士学位者450名。拥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天津市“__”专家9人、天津市特聘(讲座)讲授1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第一层次人选8人、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3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团队1个、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3个,现有兼职博导19名,合作博导11名。

学校坚持国际化发展,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韩国、罗马尼亚、波兰等国家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紧密型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与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澳大利亚查理斯特大学、美国东密西根大学等学校开展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合作办学,合作办学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酒店管理(中美合作)专业被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为-、-20中国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榜第一名。

学校践行“笃学、弘毅、明德、济世”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育经世之商才,授致用之术业”的办学理念,转型发展,争创一流,深化内涵建设,立足京津冀,面向全国,主动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商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

院校介绍

天津商业大学始建于1980年,隶属于原国家商业部,原校名天津商学院,年归天津市管理,年更名为天津商业大学。学校以建设商科特色鲜明、对接社会需求的高水平大学为目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位于天津市北辰区光荣道409号,占地面积近1340亩,建筑面积近4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14亿元。图书馆现有中外文藏书210.98万册,每年订阅中外文报刊1200多种,中外文数据库107个,电子图书498.55万册。

学校在校生2.4万余人,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会计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合作学院、艺术学院、高职与继续教育学院14个学院和大学外语教学部、基础课教学部、体育教学部3个教学部。现有54个本科专业(方向),70个硕士点,其中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1个。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以及港澳台研究生招生资格和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相互支撑,具有鲜明的商科特色。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入选天津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冷链物流、现代服务业学科群入选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建设名单。学校现有7个市级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天津市工程中心、2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天津市高校智库,另建有多个校级研究院、所、中心。

学校坚持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深厚商学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建立起了 “意识、知识、能力、体验”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校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市级精品课16门。建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天津市品牌专业,5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8个专业为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12个专业为天津市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金融学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天津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天津市“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试点专业。学校建有“国际酒店管理”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国旅游及饭店业优秀人才培养基地,“天津商业大学-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天津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建设单位)10个,天津市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1个,天津市A级(优秀)高校众创空间1个。近年获市级教学名师奖11人,市级教学创新团队2个,市级教学团队11个。

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958名,其中正高级152名,副高级293名;具有博士学位者405名,硕士学位者444名。拥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第一层次人选9人、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5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团队1个、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3个,现有兼职博导19名,合作博导11名。

学校坚持国际化发展,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韩国、罗马尼亚、波兰等国家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紧密型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与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澳大利亚查理斯特大学、美国东密西根大学等学校开展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合作办学,合作办学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酒店管理(中美合作)专业被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为2014-20、2017-年中国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榜第一名。

上一篇:高考一场不过成长一仗,余生还有很多可能下一篇:中心校2013年学校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