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vs就业

2024-06-26

考研vs就业(共8篇)

篇1:考研vs就业

如题,新闻学专业考研:暨南大学vs南京大学vs浙江大学 请帮忙综合比较三校实力 毕业生就业前景 谢谢

[新闻学专业考研:暨南大学vs南京大学vs浙江大学 毕业生就业前景]

篇2:考研vs就业

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比较,大部分人认为,学术型硕士要比专业性硕士“高端大气上档次”一些,但近些年,随着考研人数与就业压力的同步增长,专业性硕士也逐渐变得受欢迎了一些。考研提醒考生,时代在不断变化,专硕与学硕的地位也在发生着微妙的转变,大家不要总以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看与您分享“新考研时代”。

学硕偏研究,专硕重就业

学术型硕士培养的是能够独立从事知识技术整理、传递、研究、创新的研究型人才,以知识技术本身为研究对象;而专业硕士是对某种知识技术体系的应用,专硕更接近社会需求。考研认为,专业硕士的就业前景以后比学术型硕士要更为宽广,因为企事业单位非常需要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分析,学术型硕士以后的就业方向更多是进科研院所,而科研院所招聘人才的门槛也在逐年提高,学历越高越有竞争力,所以势必导致大部分学术型硕士不得不继续选择读博或出国留学。

专硕地位被肯定

近日,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会计学院发出《关于2014年会计学院会计学专业实行“本科推免-硕博连读”培养计划的通知》,发现其中提到“学术型会计学专业按《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本科推免-硕博连读培养计划实施细则》相关要求进行招生,暨通过接收本校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含科研保)和接收外校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方式招生,计划招生共10名,以后不再招收全国统考考生。”分析,这是央财用这个方式减少学术性硕士的招生数量,认为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专业型硕士的前景和地位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肯定。

你适合选择学硕还是专硕?

不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地位和需求度再怎么变,如果你没有找到适合你的类型,那么这些变化和他们的前景对你来说意义不大,因为如果你选择的道路不适合你自身的发展,首先来说你本身就能感受到很大的不适应感,或者说是压力,所以更不要提你在这条路上的发展了,或许你连能否坚持下去都有很大的问题。考研提醒考生,你选择的路是否适合你,对你的意义非常重要,你可以咨询考研,让的专业人士帮助你找到正确的方向。

学校更需要“因材施教”

篇3:就业VS考研之我见

总的来说, 就业还是考研就像是一条分界线, 一条学校与社会的分界线。最终, 一部分人选择了直接就业, 离开象牙塔, 走向社会, 开始在不同的岗位上奋斗余生;而另一部分人选择了继续考研, 并且经历一番寒彻骨, 最终得来梅花扑鼻香, 为自己赢得了继续深造的机会。非常幸运地, 经历了二次考研, 抱着必胜的决心, 我加入了后者的队伍。

两年的考研经历, 让我的思考更多、更频繁。相对于毕业就签到工作的同学和一年就考上研究生的同学, 我多花费的不仅是一年的精力, 更是一年的时间, 宝贵的时间。为什么要坚持考两年而不是直接找工作或者一次失败之后找工作, 这正是我想说的问题。其实, 处于半成熟期的我们, 会想尝试很多东西, 会有很多想法受周围环境、家庭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 有时候这些外部因素甚至会盖过自己内心的声音, 但是面对工作还是考研这种大方向型的问题, 最好还是冷静下来, 好好想清楚一个问题——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以及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何种目标, 过上何种生活。我们所选择的道路都只是通向这种目标和生活的途径, 就像就业还是考研也是两种不同的途径而已。所以, 只要我们有了清晰的目标, 并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地执行计划去实现它, 选择哪一条路走向它都没有错。

我很庆幸, 对自己大学毕业后的道路问题早有些打算, 在大二时就决定了选择考研, 其中固然有家庭氛围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自身对专业的热爱、对更高学府的向往。蒙上天眷顾, 大学所学专业是我个人十分中意并作为首选的汉语言文学, 四年中虽然也学到不少东西, 但基本是对中外、古今文学史的梳理和大致框架式的学习, 并未进行一些深层的研究和挖掘, 对文本细读和理论学习十分欠缺, 而这, 正是我所希望能继续学习的, 自己有想继续学习的冲动、精力和需要, 于是就毫无悬念地选择了考研, 并且这条考研路一踏上就是两年。

对于考研, 我想奉劝学弟学妹的是, 切记不要盲目跟风, 看到同宿舍或者同班很多同学考, 就不考虑自身是否适合和需要就一味加入, 人云亦云, 这是最要不得的思想。一来, 会造成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以至于错过真正适合自己的机会, 悔之晚矣;二来, 不是自己打心底里做出的选择就很难坚持, 尤其是考研这件事, 在高强度的复习中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它考验的不仅仅是知识层面, 很多时候更是一直坚持的勇气和不放弃的毅力, 这可能也就是为什么当初计划考研的人很多, 但会有人不断地退出, 善始善终的也只是一部分。三来, 即使侥幸考上, 再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走学术的道路, 或是无感于学校生活, 质疑当初的选择, 这样不但对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无益, 也是白白蹉跎两三年的大好时光, 还不如早日走向社会, 积累经验, 哪怕是教训。所以, 决定考研之前最好还是想想自己为什么考研, 是否是跟风, 是否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 然后再全力以赴。

对于留恋校园生活, 不想太早步入社会或者不想太快面临就业压力而犹豫徘徊的学弟学妹, 我觉得做两手准备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大三时着手找实习、找工作, 如果机遇不错, 就此工作也是可以的, 毕竟就业形势严峻, 如果单纯为了逃避、为了镀金、为了文凭放弃本来还不错的工作机会也是得不偿失的, 因为研究生毕业后的机遇也难以预测, 说不定彼时的工作机会或职位还没有现在好也未可知。

总之, 家庭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甚至经济条件的不同都会致使选择的不同。选择做出后, 其实更重要的是如何坚持自己的选择去实现目标, 或者及时地发现选择的正误, 适时调整。毕业一年了, 现在, 我的很多同学都走上了工作岗位, 可能因为专业性质, 他们大部分都是教师, 分布在小学、初中、高中, 虽然我们的选择不同, 但还会偶尔交流, 看他们的状态, 也都在不断地学习和积累, 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到初为人师的经历 (有的还为班主任) 一定让他们成长不少, 前几天看一个同学忐忑开家长会如何跟家长交流, 后来还是圆满落幕, 相信这些经历都会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聚合到一起, 使他们变得更有经验更强大。我想, 到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 他们也能是小有经验的教师了。真是哪条路都能分出岔路口, 还有几个同学, 第一年与我一起考研 (其中有一个还是考的同一所学校) , 同样是考研失败, 无缘心中理想的院校, 我遵循自己的心意, 也听取家人和朋友的意见, 毅然选择考第二次, 而他们也果断作出下一步的决定, 就在考研失败的寒假开始准备天津市各区县在编教师的考试, 并在不久传来喜报, 现在也在教师的岗位上兢兢业业, 充满干劲。我是十分佩服和祝福他们的, 一次选择的失败不算什么, 关键是在失败时力挽狂澜, 谋到还不错的工作岗位。还有一个同我一起二战的同班同学, 第二年我们调整方法, 相互勉励, 最终都如愿以偿。

选择的位置不同, 收获的东西与看到的风景可能不一样, 但是只要是自己的追求和兴趣所在, 就是幸福的。我想从这一帮同学中, 我们也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一、遵从自己的内心, 结合性格、兴趣等选择合适的道路, 并努力坚持就会获得目标的通行证, 自己再不断地锻造提高;二、失败不可沉湎, 调整目标重新开始方是正道。

篇4:考研vs就业

最想对朋友们说的是:关于大学毕业后选择考研还是留学,一定要谨慎,一定要问清楚自己为什么作出这个选择;但是一旦决定了的事情,就别再缩手缩脚,只有付出绝地重生般的努力才会有回报!说到底,留学和考研无非是方式的不同,两者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我衷心祝愿正在准备留学或考研的朋友们:经历过风雨,会见得彩虹!

大事小记

在我成长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在经历一个充满矛盾的家庭带给我的种种困惑和磨难。父亲是集各种优点和缺点于一身的好人,母亲是个坚强而慈爱的女性,可他们的结合所建立的家庭,却充满了矛盾与不和谐。幸运的是,我的母亲,这个伟大的女性,从我小学四年级起到高三,一度牺牲自己的工作机会换取我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我得以从大学升学率只有5%的地区考上大学。

也许从一开始,我就下定决心要考上大学,要远走高飞,要寻找另一个全新的温暖的美好的环境;然而,考大学时的种种不如意也许就注定了我不会止步于我的大学。

然后我上了大学,并且真正开始了这段看似平坦又不平坦的道路:

1997年9月,我考上了东北XX大学英语专业;

2000年申请留学美国,不幸未能得到全奖;

2001年1月参加国内研究生入学考试成功;

2001年9月起就读北京XX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方向研究生;

2004年夏可望获硕士学位,并将就职于国家某部委。

我将更仔细的记述这几年我经历的选择以及我的思考,平平的语言,宛若此刻我那平静面对生活的心境。

“留学”

确切地说,应该叫我的留学准备,因为最终我还是放弃了选择留学。

我从大二开始有了要去美国留学的念头,这个念头的起因很简单。其一,作为英语系的学生,不去美国看看那块如诗如画的土地似乎白学了英语;其二,当时读了早年留学海外的胡适和林语堂先生的书《非留学篇》、《吾国吾民》等,他们学贯中西的风范让我冲动地想追随他们的足迹。留学计划的导火线出现在1999年如火的夏天,那年7月我遇到刚获得美国宾州大学(PennU)秋季入学全奖的陈师姐,她的鼓励让我的心在夏日的骄阳里着了火。谈话后我激动万分,几乎浑身颤抖着走进图书馆,一遍又一遍地在书架上翻找托福和GRE的书,并由此开始了我的GTER之路。

12个月之后,我在哈尔滨考了GRE,又于当年暑假参加了托福考试。当时因为一心想去常青藤学校,资金上也有点小问题,期间还夹杂着来北京准备考研之类的一堆事情,精力有限,2000年的飞跃我只申请了哈佛和宾州大学两所学校。由于考研日期临近,我在圣诞节前20天就把材料全部发了出去,然后静下心来全力准备考研。2001年,校园里丁香花盛开的时候,申请结果几乎和考研成绩同时寄到了我手中,哈佛给了我六分之一奖学金,而宾大只给了录取,没有奖学金。我很郁闷,哈佛六分之一的奖学金难以维持我在海外的学习和生活,而且非全奖的签证可能也会有麻烦。但是由于考研结果还不坏,我就基本上放弃了我的留学计划,就这样,我的GTER之路暂时告一段落。

现在回头看,我的留学动机倍显单纯和幼稚,是不够充分不够有说服力的。似乎去留学就是简单地想要一个美国的博士学位和留学背景,却没有很好地认识自己,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设计,而且当时选择的专业高等教育学也是作为一个文科生的权宜之计,并非我真正的志向所在。“我到底为什么要留学?”在留学之前,每一位申请者对这个问题应该有很明确的答案。在我看来,为了父母的期望,为了心中的梦想,为了好奇和好强,为了看看世界有多大等等理由都不够深刻和充分。有一位台湾的老教授曾经说若你对留学抱着巨大的希望,那你必然失望;若你根本没有想好去做什么,那么你会立刻在新鲜感消失之后走向颓唐。

北京市外企服务集团人力资源分公司总经理王晓平认为:“海归”派有三种。第一种是在国内有经验、有学历背景的,他们出国进修或者在国外有工作经历,也就是真正“镀金回来”,是很受外资公司、民营、国营企业青睐并高薪聘请的,其薪酬的增值幅度最大,翻几倍都是正常的。第二种是在国外留学,没有专业工作经历的“海归”们,他们对一些发达国家的文化、经营管理、电子商务方面比较了解,但他们通常的想法是由于出国“投资”比较大,一回来就想快速把“成本”收回来,因而对薪酬的期望值也比较大,甚至要3─5万美金的年薪,实际上1─2万的都难找。另外一种就是在国外瞎混的,包括一些高中生,学习也不怎么好,未必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是由于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好,有钱、有机会,能出国混个洋文凭回来,但混的结果是有的甚至连外语说得都不利索,他们的前景就比较令人堪忧。我观察一下自己,看来自己属于第二种,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并不在最受欢迎之列。要是分析一下,第一种海归真正的砝码无非在于通过国内的经验了解认识了自己,懂得自己缺乏什么,需要学习什么,在国外学习的时候就有了明确的学习计划,这样的留学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学习和投资。

不知道若干年以后的我会不会重拾我的留学之梦,并在我的心头再次燃起熊熊的火焰。如果有,也必是我对所经历的生活做了总结之后,不断清醒不断成熟的一天,我将沉稳又清晰地制订留学计划,选择真正喜欢和需要的东西去学习;而且留学的全过程将不会在茫然中度过,每一天、每一学期都会随着变化产生新的目标新的计划,实现真正的留学价值。

或许某种意义上讲,我2000年的留学计划从一开始就注定是要失败的,只是自己始终不甘心而已。总之,我从一场失败的战斗中走了出来,随后幸运地接到了国内研究生的复试通知,来北京复试之后,又稀里糊涂的走完大学生涯的最后一段时光。2001年9月,我到了北京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生学习。

考研

小的时候家在孤独的海岛,却曾经无数次地梦想自己光荣地登上了奔赴伟大首都北京的列车,头一次独自经历这么远的路途,去北京上大学。1997年是我的大比之年,但是我所有的第一志愿——在北京的大学无一例外地拒绝了我,却意外地收到东北XX大学录取通知书。我心头失落,也许还有一些些的犹豫与惶惑。由于母亲的鼓励,她认为我应该主动接受生活的挑战,我最终离开了生活了十九年的家乡,去了祖国的东北,虽然到东北不是我的初衷。

我的个性强烈,不愿服输,我根本不相信我来不了北京,我始终坚信自己有厚积薄发、一鸣惊人的一天来实现自己的初衷,而昭示这一天到来的,大概就是通过考研,所以我在还没有走进大学校园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考研了。这个朴素的近乎本能的动机不仅驱动我继续选择了北京,而且驱动了我考研的无限力量,让我在智力上做了最大程度的磨砺和输入,在体力上做了最大程度的坚持和付出。大二的暑假从拉萨度假回来后,我就到北京的目标学校打听考研行情。大三的第二学期开始,我就一边背着GRE单词,一边看着专业书,清晨去图书馆排队占座,晚上宿舍熄灯后打开应急灯继续复习,如今回想起那时在青青校园的虔诚和坚持,还会不断被自己感动。

坚定了考研的决心,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选择专业和学校。作为英语系的学生,我十分喜爱英语并且自认为是有语言天赋的,但是我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把它作为交流沟通和了解西方国家的工具,对英语语言学和英语文学的研究根本不感兴趣。而且我越学英语越发现自己人文熏陶的不足,对中国社会与经济缺乏一个理性思考的视角,我急于开辟一块新的领域,懂得更多以增强自己的信心去直面工作并为社会创造价值。对中国大学生来说,自主选择一块自己喜欢、能够胜任并且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是不太容易的。首先,20岁的年轻人对自己缺乏真正的认识与了解;限于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他们对于行业的了解通常是浮于表面的,因此要他们独立作出理性的选择自然有难度。在迷惑找不到方向的时候,我寻找并和有经验的先行者交谈。我曾经找过很多研究生、老师、父母和工作多年的朋友,尽可能多地收集他们的意见,回来分析并反思,最后结合自身兴趣和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后十分谨慎地选择了攻读人力资源方向研究生。别人不能帮你做决定,但是他们的意见可以给你一些启发和参考,就好像小时候学习的语文课本《小马过河》,松鼠和大牛的话不够客观,却在无形中给了小马很多信息,使小马有勇气亲自去尝试过河。和留学比起来,我考研的各项选择看起来更加充分和有说服力,目前的实践证明我关于考研的各项选择是正确的,并且它成为我人生起步的另一个跳板。

考研这两年持续升温,根据教育部统计,参加200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人数达94.5万人,报考北京研究生招生单位的人数达17万余人,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考生人数奇多,但是我相信,并不是每一位考生都怀着一个伟大的理想和明确的个人学习目标走进考场的。单从考研动机上来讲,有些考生还很茫然,还没有真正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时候,却已经随大流似的继续他们并不真正喜欢的学业;有些同学仅仅出于对惨淡的就业形势的逃避,并不是认准了一个自己喜爱的方向想继续深造提高;更有一些同学,是为了一种冲动,一种表现自己而又顺应整个周围环境的冲动,大家都考研,如果你例外的话,显得不上进或者格格不入?

理想的研究生生涯应该是有着明确的学习计划,不断冷静的思考,寻找新的目标,寻找创新的思路,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充实自己武装自己,毕业的时候可以自信从容地选择迎面而来的众多机会。这样的学习状态建立在充分了解自己,理性分析和设计自身发展道路的基础之上。相反,意义不大的研究生生涯是在打游戏和日日夜夜的BBS灌水中度过,这样的学习状况究竟对毕业后应对社会有多大价值?或许还不如去工作,在实践中更能寻求发展,经历各种磨练,逐渐成熟逐渐清醒。

超越自我

我们从小都知道,一个人要有自己的理想,“理想是成功的一半”,可很难有人对自己的理想有个清晰的认识。说实话,我从来都没有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但是,我却不自觉的信守着一个原则:人,不能停止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和超越自己。

人是需要些理想主义的,而这种理想主义,并非是徒具浪漫和完美色彩的空想,它是建立在现实的追求和明确的目标之上的。具体到留学或者考研,我从来没感觉他们就是我的理想,他们仅仅是帮助我实现理想达到目标的手段。实现心中理想的方式和手段会有很多,而对于20多岁的年轻来说,留学与考研或许是机会成本最低的选择,他们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你的素质并因此改变你的一生。然而这种质的变化只有在留学与考研在和你自身完美结合的基础上才会产生,请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去学着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认识社会和经济,再决定选择实现理想的手段,这真是个值得一直讨论的话题。

篇5:考研vs就业

去年11月份教育部公布的2012年全国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共计165.6万人,比去年增加14.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在这支轰轰烈烈的考研大军中,专业硕士因其人数的迅速增长成为一支备受瞩目的队伍,有媒体披露,报考2011年专业学位的人数较2010年增长61.4%。自2009年全日制专业硕士在研究生结构中的比重扩大以来,其报考热度不断攀升。教育部也明确表示,预计今年专业硕士将占硕士研究生总量的30%,到2015年,这一比例将可能达到50%。

所谓专业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目前我国拥有包括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审计硕士、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警务硕士、教育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出版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城市规划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风景园林硕士、林业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军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工程管理硕士39种专业硕士。这在不少学者眼中是一件好事:改变我国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研究型人才传统培养模式,加大专业硕士的比例,培养出更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

下面我们站在考生的角度来对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做下对比:

1.考试难度:

据统计我国研究生招生录取比例约为三分之一。其中学术型研究生的录取比例约为四分之一,而专业硕士的录取比例约为二分之一。另据2012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来看,专业硕士录取难度明显小于学术型硕士。

2.培养年限:

普通硕士:全日制学习。一般为3年。

专业硕士:脱产,学制2年半,在职3-4年。其中有半年实习期。

3.学费标准

学术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例如,MBA的学费要十几甚至几十万元,而工程硕士的学费一般为3-4万元。

4.奖学金

学术型的每个人都有奖学金,而专业硕士只有部分人有。也就是说有一部分人要自己出全部学费(其实这是和学校有关系的,比方说武大,上海交大的专业硕士是全部有奖学金的)。

5.认可程度

学术硕士在学历的认可度上略高于专业硕士的学历认可度。专业硕士在市场认可度上高于专业硕士。近年来,随着专业硕士种类不断增多,报考人数连年上升,因此人气带动了市场效应,其认可度和求职地位也在逐年上升。

必须提醒的是,专业硕士毕业后和学术性拿到的毕业证书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学位的话,不是“专业硕士”,而是分类的。所以根据你的专业,拿到的学位就是相对应的。例如,你是建筑学的专业硕士,那你拿到的就是“建筑学硕士”不是“专业硕士”。学术硕士的话,学位证书就是“工学硕士”等等。

篇6:考研vs就业

相同点

都是对于物理知识的深入探究,要么是全面深入,要么致力于某一方面的研究

不同点

学习内容

物理学:比较侧重理论研究,所学内容涵盖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并有较大深化。至于研究生阶段,物理知识则会更加难,同时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数学能力

应用物理学:比较注重在理论基础及实验成果基础上实现向现实技术的转化,对个人的数学基础和实验能力考验较高,也要求具有科学探索的精神

就业状况

物理学:在各种相关单位从事科研、技术、教学和相关的管理工作,这些单位可以是航空航天、冶金、铁道,也可以是计量部门、科研单位、工厂实验室等

篇7:考研vs就业

解析

从六年前,状元们的选择不是清华就是北大,到后来对港校的趋之若鹜,再到今天的两地生源争夺平分天下。无论是港校或是清华、北大等内地名校,面对未来两地招生前景的期望,两地招生部门负责人都指出,“优质生源的竞争必然存在,但我们之间只是一个良性的竞争!”

见证了多年港校招生的香港城市大学广东招生的负责人、香港城市大学高级对外联络事务主任卓燕老师表示,说“争夺”其实是媒体夸大了实际情况,港校与内地高校之间顶多是良性的竞争。港校拥有国际化的师资,全英文的教学环境,而内地高校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学术传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学习环境。卓燕认为港校只是给考生多了一个选择的可能性,而且前200名的学生都可以算是优质生源,港校只是从中间招很小的一部分,谈不上争夺。

港校代表VS就业优势

“打工皇帝”中必定有内地学生

香港大学就业总监陈秉光说,许多内地的毕业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考到港大的学生当中,不少是来自中国的边远山区的,他们在港大读书很勤奋,很多人都曾在大学时代获得了外国交互生的机会,见识了大城市的新鲜事物,眼界大增。而在暑假一般能够在香港或者外国的好公司获得实习机会,提升了竞争力。到了最后往往能够在香港找到一份好工作。内地生平均起薪1.5万

事实上,由于内地生都是过关斩将才来到香港的高校,他们底子好,是百里挑一的人才。而去到港校之后,内地学生因为勤奋,所以成绩非常好。香港高校有纯熟的就业培训过程,例如教学生写求职信,模拟面试等,所有的辅助课程都是公开划一,不分彼此。让陈秉光印象深刻的是,内地生通常都非常活跃,而且很主动地了解就业的事情,所以不需要为他们“度身订造” 就业服务。

内地学生在香港大学主要选择财经、金融、经济等专业就读,因此他们毕业后进入财经金融等单位工作的比例非常高。根据统计,内地毕业生在港就业平均起薪达1.5万~1.9万元,随着经济回暖,将会有所提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年传媒朋友都会对最高薪水的几名学生访问,在好几名打工皇帝当中,必定会有一些内地的学生,他们的年薪能达到80万。”

香港教育学院2009年毕业生调查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该校8名来自内地的本科毕业生全部留香港,其中7人留港就业,都从事教育行业,另1人留港深造。

财经界更青睐内地生

另一方面,由于内地生具备香港生没有的优势,包括普通话、人脉、两种文化的交融等,因此更容易受到招聘单位的青睐。

“比如说,香港的一些大银行往往都有管理见习生的职位,而近年来又多了中国管理实习生的名堂,这个职位就只是瞄准在香港的内地生的,他们在香港的银行接受1~2年的培训后,就会派回内地开拓市场,分管内地的业务。”陈秉光说,“因为许多财经界的客户和市场都在内地。这是内地生的一大优势。”

香港教育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从前年起,香港政府规定,内地生到香港求学,可留港一年找工。一年后如果毕业生找到合适的接收单位,签约可继续留港。

深造优势

香港生读研少 内地生更有竞争力

香港大学就业总监陈秉光说,内地毕业生的前景包括留港工作、深造读研或者出国留学等几个方向。

本科层次的内地毕业生十分青睐深造,读研的比例比较高。“港大平均每年有20%的本科生读研,而内地生读研的比例则高达40%。”

从留港工作的学生来看,九成内地本科生都选择留港工作,而在内地研究生留港的比例也达到了七成五。

按照香港教育部门的规划,未来香港最高可以容纳非本地学生20%,估计以后8%~10%是来自内地的,香港人原来的升大比例就不高,这样本地人和内地优秀学生竞争将更大。国际化优势

“跳板”作用一直吸引内地生源

港校拥有内地高校所不具备的优势,如国际化的师资力量,港校的教师几乎都是在全球进行招聘,他们的课程设置也更为国际化,很多学生将港校作为去国外的跳板;全英文的教学模式让港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更适合国际需要;提供大量去海外交流、实习的机会,城大除了有许多香港本地的实习计划外,他们的商学院与美国迪斯尼也有合作;最后,就是只要在香港连续学习工作7年以后可申请成为香港居民,这一点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很有吸引力的,香港自由的文化和思想氛围是许多学生梦寐以求的。

不过,陈秉光也表示,将来内地高校也会逐渐的与国际接轨,招聘更多的国际著名学者,在课程设置上也会作出相应的调整,现在很多内地高校都推出了英语教学模式,也有许多“2+2”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去国外实习和学习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随着内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有更多像上海一样的金融中心崛起,学生毕业后也不会只专注于香港一个地方。香港城市大学高级对外联络事务主任卓燕老师表示,中国这么大的国家绝对能够容纳几个金融中心的存在,而且人口是流动的,在香港读书的学生也可能去上海发展,反之在上海读书的学生也有可能来到香港工作。

内地名校代表

国内名校更适合高分生

北京大学协助广东招生负责人苏少华表示,港校从最初进入内地时受到热捧到现在学生对之的态度趋于冷静,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对港校的认识更加清楚,认识到了实际的情况。

从师资看,香港的大学很多老师都有国外留学的背景,也很敬业。但是香港并没有顶级的老师。因为从城市氛围讲,香港并不是一个搞科研的地方。香港的大学会给老师提供优厚的物质待遇,但并没有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香港的学生人数少,但是老师也少,开设的课程也少。特别是数学等基础课程,内地北大等名校显然更有优势。有个数学专业的交换生去了香港学了半年,回到北大之后课程明显跟不上了。

从氛围讲,国内名校的氛围其实更适合状元和尖子生。香港认真读书的学生很少。香港的大学在专业设置方面有与市场结合更加紧密的优势,但是,大学是打基础的地方。各位学生和家长还是得弄清楚孩子读大学究竟是读什么,想培养什么能力。大学本科教育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基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内地名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前两年港校受到内地学生热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和家长对香港大学的理念认识不到位。认为港校“国际化”、“出国易”、“找工作容易”。

从就业上看,其实在港校毕业的内地学生也不是都能容易地找到理想的工作。2005年有7个内地学生去了香港读书,2009年毕业时,3个学生找到了工作。4个学生认为就业压力比较大,选择了出国留学。检验港校的质量,还是看在港校读书的学生的反馈。

从留学上看,其实港校和北大的学生在争取国际名校留学机会的竞争力上是差不多的。国际名校的要求都是一样的,都要求GRE,要求学生有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有港校的学生在香港时GRE考试不过关,还专程回到内地的新东方补习。

内地高校“国际化”猛追港校

复旦大学文科招生组负责人高艳琴称,港校前两年受热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港校打的是“国际化”的招牌。但是,现在内地名校在跟国际接轨这方面也在加紧步伐。像复旦大学,向国际敞开的大门已经越来越宽了。港校的学生基本都有一次机会出国学习。但是现

在,复旦大学本科生出国交流的比例也已经达到了60%~70%。每年都有这么多的学生有机会去到各国的大学参加交流,为期有一年,有半年,也有三个月,一个月的。

港校的师资和教学体制有国际化的特点。内地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复旦大学也在迎头赶上。复旦现在有很多老师都有海外留学的背景,这对复旦的教学体制、教学思想、教学环境都会有一定的改变、促进和融合。

在争取留学资格看,相对港校来说,复旦的学生的学习成绩、科研方面都是更加有竞争力的。今年有一位复旦毕业的女生,四年下来,每科成绩都是90多分,一共有十几所国际名校向她伸出了橄榄枝。最后她选择了哈佛大学。

篇8:考研vs就业

一、大学生人力资本贬值的现状及其内涵

(一) 大学生就业现状

中国教育蓝皮书统计表明:2 0 0 6年, 国内大学毕业生为495万, 其中144万人当年未能实现就业;2007年, 国内大学毕业生增至559万, 其中有100万人至今未能就业。而到2008年, 根据社科院《2008年社会蓝皮书》的统计, 国内大学毕业生将至增611万, 再累计往年未就业大学生, 总共需要安排就业岗位超过800万个, 加上中等专业教育以及职业教育学校的毕业生, 在当今全球金融风暴背景下, 其就业形势空前严峻。据中国社会调查所在北京、上海、深圳、石家庄、郑州、成都、沈阳、武汉、厦门、哈尔滨、西安等地抽取1000位应届大学生进行调查表明, 到目前为止应届生整体就业率为35.6%, 之前社会保障部发布消息力争今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成, 距离目标完成尚有一段距离。2009年12月22日, 《2009年社会蓝皮书》正式出版, 书中指出根据教育部统计, 截至2009年9月1日,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4%。但是根据调查, 受市场不景气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初职的平均工资水平明显下降。如此种种无一不在传递着同一个信号:大学生就业难!

(二) 大学生贬值的内涵

社会认可度降低。据“2009年在沪企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显示, 有近四成的外企认为当今大学生最大的不足在于“眼高手低、太过浮躁、缺少耐心。”而诸如“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 大学生资源似乎已不再稀缺。”“大学生不讲信用, 这山望着那山高, 见好就跳!”等报道频频见诸网络和报端。《经济参考报》2009年2月27日报道“就业难呼唤大学生最低工资法。如今大学生的工资水平与其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不相称, 与其获得的知识所付出的代价不相称, 有必要制定大学生最低工资法。”大学生已经是“弱势群体”连基本的就业收入都不能得到保证, 给大学生设最低工资法, 社会对大学生价值的认可度在降低。

大学生薪酬期望值下降。近日, 国内权威机构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结果揭晓, 包括天津市在内的超过18.2万大学生参与投票。结果显示, 大学生的薪酬期望值总体呈下降趋势。1000元至4000元的选择人数占了77.6%, 除最低月薪比2007年的800元提高了200元外, 选择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普遍降低, 尤其是在8000元以上, 更创造了2.1%的历史新低。这一数据将对就业个体产生指导作用——今年大学生就业不宜好高骛远, 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放低薪酬要求, 争取到更多的就业机会。

大学生含金量缩水。在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逐渐转变的过程中, 大学生个人的能力和素质都有所下降, 以至于形成了研究生对本科生的替代, 本科生对大专生和高职学生的替代。据全国统计数据表明, 研究生供需比为1:2.6, 本科生约为1:1.3, 专科生 (高职生) 约为1:0.4。近来有关大学生卖猪肉、大学生摆地摊、大学生竞聘殡仪馆工作等报道不在少数, 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在发生积极的转变, 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大学生人力资本价值缩水的事实。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高清辉认为,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讲, 大学毕业生应该主要从事产品设计、仓储运输、原料采购、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这些环节的工作, 而正是由于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导致不能提供更多适合大学毕业生的高端服务业岗位。

大学生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受挫。大学生相较以前来说不再自高自大, 就业观念有所转变, 就业期望值降低, 先就业后择业大量出现。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市场的不景气, 使得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缺乏安全感, 感觉前途渺茫, 精神负担重, 常常产生焦虑、自卑的心理。就业疲劳以及新一批啃老族的出现都在昭示着大学生在就业压力面前的受挫感大大加深。

二、大学生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链

如果将大学生的培养看成是向社会输出“人才产品”, 我们可以建立一条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链:资金 (国家、家庭和个人) 、时间、精力的投入——获取学习机会——接受教育培养——习得知识、能力和素质——实现就业——获得人力资本“投资”收益。

(一) 第一环:大学生人力资本的各项投入

一般情况下, 小学和中学教育属义务教育, 投资主体是政府。作为福利性投资, 政府放弃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产权: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则是个人和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的资金成本有多大?2006年两会期间, 政协委员孙继业指出中国高校改革开放前是免费教育, 20年前涨到200元, 1995年涨到800元, 2005年再涨到5000元, 近20年的时间里上涨25倍。而按照每名贫困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计算 (包括学费、生活费和住宿费) , 一个本科生4年最少花费2.8万, 相当于一个贫困县农民35年的纯收入。表1中反映了1994年入学的城乡大学生完成四年大学学习的成本, 早在1998年城镇个人的培养成本已近2万元, 而农村个人的培养成本则高达25772元, 时隔12年之后的今天, 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成本之高昂可想而知。

另外, 为培养大学生, 一个家庭及大学生本人除了在资金上背负沉重负担外, 在精神上和精力上同样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如果考虑因接受大学教育而放弃的工作收入, 则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还要付出相当大的一笔机会成本。

(二) 第二环:学习机会

在大学扩招后, 很多高中生有幸进入了大学校门, 在学习的机会层面似乎实现了平等, 但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在教育产业化改革的助力下, 自1999年扩招以来, 新增200多所国家批准承认学历的民办高校和200多所普通高校以及各种独立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经过近些年的发展, 2008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和学生数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人数的52.3%和42.3%, 这一群体占据了大学毕业生的很大一部分。虽然名义上大家都是大学生, 但是获得的学习资源却有很大差异。国家和政府对高校的资金投入呈现出明显的偏向性, 国家重点高校获得了大量的资金, 而普通院校和高职院校却得不到相应的资金支持, 从而导致师资力量的配备和教学条件的改善远远滞后于扩招的规模, 从而导致在校师生比严重失调, 学习资源严重匮乏等问题, 进而影响大学生的培养。

(三) 第三环:教育培养

目前国内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普遍存在不合理现象, 高校的部分专业课程过于陈旧, 无法适应市场化的要求, 特别是对一些专业要求较高的岗位, 招聘单位大都表现出对应聘毕业生的失望。另外, 我国高等教育依然延续着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 即重视知识灌输, 缺乏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和填鸭式的教育模式造成高校毕业生普遍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 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趋同现象严重。自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 不少高等院校不考虑市场需求, 不考虑学科专业的调整, 在缺乏科学的人才需求预测和规划情况下, 为了迎合学生及家长的喜好, 争相开设社会上所谓的热门专业, 并扩大培养规模, 致使专业趋同现象严重。这无疑加剧了相同专业毕业生扎堆, 僧多粥少的就业局面。

(四) 第四环:知识、能力和素质

现在的大学教育依然是唯学历的应试教育, 自实行学分制以来, 大学生更加缺少主动学习所选专业以外的课程, 每门课程只需要及格并可以拿到相应的学分。填鸭式的教学, 机械化的应考, 使得大学生专业理论不扎实, 文化知识也欠缺;而由于缺少与社会和企业的交流, 缺少探索发现和自主创新的实践平台, 使得大学生知识与实践脱节, 实际操作能力较差, 形成高分低能, 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的尴尬局面。

(五) 第五环:实现就业

在实现就业这一环节, 存在着劳动力市场分割以及高校就业指导不力等阻碍因素。首先, 我国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制度性分割的市场, 并呈现多个系统相互封闭、独立运行的多重分割状态。如城乡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所有制分割等。双重体制运行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不同定价机制, 从而形成劳动力的双轨价格。因此区域结构性矛盾突出, 人才就业分布极为不合理。其次, 我国高校目前普遍存在着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不健全、就业指导全员化和全程化程度不高、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相对薄弱和就业指导的渠道单一等诸多问题。

此外, 就业制度不完善影响毕业生就业。户籍管理制度, 包括派遣证制度, 就业协议制度等, 往往是构成就业困难的壁垒。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根深蒂固, 户籍准入现象依然存在, 而毕业生一旦进入单位, 其档案和户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就固化了, 使得毕业生在不同地方和城市之间的正常流动变得十分困难, 这对毕业生的择业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 强化了“一次就业定终生”的传统观念。另外, 在用人指标方面, 一些中小型企业急需高水平人才, 却因为用人指标的限制, 无法解决毕业生的派遣、户籍和档案问题, 致使一部分毕业生担心“丧失”身份而望职兴叹。

四、实现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增值的有效途径

从以上分析中可知, 导致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不能实现有效增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政策方面的原因, 也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 同时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也是一大因素。因此, 要实现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有效增值, 可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政府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破除大学生就业的户籍壁垒。尽快纠正在高校教育投入中的偏向, 加大对普通院校及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 促进各类高等院校的协调、健康发展。同时在政策制定上做出进行相应的总体性调整, 继续出台并落实大学生积极的就业政策, 并进一步完善、规范就业市场。

二是高校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进行教育改革创新, 在专业设置上以市场为向导, 了解市场需求及其变化,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重点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 提高求职技巧, 调整就业预期。

三是作为就业主体的大学生不仅要注重专业理论的学习, 同时更要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 变被动的学习理论为主动的应用理论, 利用假期时间主动寻求实践的机会, 提升就业竞争力。

四是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完善对大学生就业的立法保护。目前我国的《就业促进法》对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保护还很不完善, 建议抓紧制定《大学生权益保护法》、《反劳动就业歧视法》, 并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劳动法》, 通过立法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 切实保障大学生的就业权益。

摘要:本文运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结合产品生产链的分析方法揭示了人力资本投资增值与大学生人力资本贬值的深刻矛盾。自我国实行大学扩招以来, 大学毕业生人数年年攀升, 加上城镇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三股就业洪流”汇聚,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本文力图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诸多原因, 希望给相关部门在制定就业促进政策时提供积极的参考。

关键词: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贬值

参考文献

[1]、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www.hr.com.cn/

[2]、赵曼, 杨海文.21世纪中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P193.

[3]、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0.

[4]、梁雪珍.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分析与研究[J].医学信息, 2008, (11) .

[5]、《新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研究1983—2005》[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6]、郑功成, 曾湘泉, 郑宇硕.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社会保障[M].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 2003;P212.

上一篇:afford的用法下一篇:与众不同的松鼠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