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现行的高考制度 我的意见是…

2024-07-25

改革现行的高考制度 我的意见是…(精选2篇)

篇1:中国现行高考制度设计的逻辑误区

一、高考制度的基本功能

要构建合理的高考制度, 首先需要明确高考的基本功能。

说到高考的功能, 可能一言难尽, 特别是在中国, 由于高考太重要, 所以其功能也太复杂。

刘海峰教授认为:“现在的高考除了其有为高校选拔合适人才、以考促学等教育功能之外, 也还具有维护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流动等社会功能。”[1]

而蔡达峰教授和赵银生博士都认为, 高考是选拔性的能力考试而非学业考试, 其重点不在于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中学的课程内容, 而在于考查学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能力;高考仅仅是指高校为招生选拔而设置的测试。

笔者认为, “高考”实际上是“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简称。很明显, 高考的基本功能就是为高等教育服务。如果没有高等教育, 也就不需要高考;设置高考, 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选拔适当的人才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高考的其他功能都是围绕高考的基本功能而产生的附加功能。其中有些附加功能正在发生变化。比如以前的高考还承担“引导、评价、检验中学教育的功能”, 但是, 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高中毕业会考制度逐步建立以后, “引导、评价、检验中学教育的功能”主要由高中毕业会考来承担, 高考已经渐渐卸除这一功能。

二、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及高考制度的设计原理

那么, 高考如何为高等教育服务呢?这里又要从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出发。

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又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 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这两个维度。

潘懋元认为:“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 一般全日制大学本科生的年龄是20岁左右的青年, 他们的身心发展已趋成熟。”[2]胡建华认为:“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各种学术性、专业性教育。”[3]唐玉光认为:“从高等教育的性质看, 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 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 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4]《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关于高等教育的概念的界定是:“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各种专业教育。”

由上可见, 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 这是得到很大程度的认可的。

笔者也认为, 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 这也是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在历史上, 特别是高等教育刚刚产生的时候, 社会分工不是很明显, 高等教育的内容不是很广泛, 主要集中在通识的人文方面, 不需要突出专业教育的内容, 所以那时候的高等教育可以认为是通识教育。但是, 随着人类社会的逐步发展, 特别是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 高等教育的内容也日益在向专业角度发展。现实中, 不管是哈佛大学, 还是北京大学, 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是按照专业人才的要求在培养人才。将来, 高等教育分专业培养人才, 这个基本方向不会改变, 这是由社会分工的基本要求决定的。目前之所以出现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之争议, 主要是因为一些高校培养专业人才的时候过分看重专业知识的传输, 忽略了基本的通识人文知识的培养, 导致一些专业人才畸形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 办法就是在坚持专业教育的同时, 增强通识人文知识的教育, 使大学毕业生知识更加全面, 素质更加协调。加强大学的通识教育, 并没有改变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这个基本性质。

在明确了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这个基本以后, 高考如何为高等教育服务这个问题就容易回答了:高考就是通过选拔有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的人才进入高等学校接受高等专业教育。其中的核心是从高中毕业生当中选拔有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的人才进入高校。

高考制度的核心任务是从高中毕业生当中选拔有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的人才进入高校。这里有两个要素需要准确把握:第一是“高中毕业生”, 也就是说, 这些人已经从高中合格毕业了, 他们的基础教育阶段已经合格了, 达到了一个合格的水平;第二是因为后面的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 所以在选拔的时候需要考量的是他们哪些人具有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如果没有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 那就没有必要进入高等学府进行深造;如果某人的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不如别人, 那么, 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机会应该分配给那些更加具有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的人。

正是基于上述原理, 笔者认为应该实行“分专业高考”制度:在完善现行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基础上, 废除高考中的公共科目语文、数学、外语, 高考按照专业来分类进行命题考试[5]。

三、中国现行高考制度设计的逻辑误区

中国现行的高考制度把语文、数学、外语等公共科目作为决定性因素, 这种制度设计其实陷入了一个逻辑误区:本来应该从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当中选拔有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的人, 现在却把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等方面的因素全部忽略了。这就像我们要从100名运动员当中选拔1名跳高运动员, 我们理所当然应该对参与竞争的人做两方面的测试:一是基本身体素质的测试, 包括跑步能力、仰卧起坐能力和俯卧撑能力等等;二是跳高兴趣、跳高潜质、跳高基础的测试。其中基本身体素质的测试应该是一个水平测试, 只要达到某个水平就可以了, 它不应该纳入后面的选拔性测试。假设这100名运动员当中有60名的基本身体素质合格了, 那么, 这60名运动员就应该开始后面的选拔性测试。这个时候, 就不应该再考虑他们的基本身体素质方面的成绩了, 应该完全由他们的跳高兴趣、跳高潜质、跳高基础等跳高方面的测试成绩来决定。假如我们的选拔制度放弃跳高兴趣、跳高潜质、跳高基础等方面的测试, 完全由跑步、仰卧起坐、俯卧撑等身体基本素质来决定, 最后我们可能会把刘翔安排来跳高, 这就是我们选拔制度的灾难。这种灾难会在两个方向发展。

在基础教育方面, 它会引导那些本来有专业兴趣、专业潜质和专业基础的人放弃自己的专业兴趣、专业潜质和专业基础, 全力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公共科目, 成为应试教育机器。我们不得不承认, 中国的基础教育沦为应试教育, 主要原因就是基础教育主要是为了应付高考中的语文、数学、外语, 这三个科目因为脱离了社会发展和人的需要, 成为应试科目。

在高等教育方面, 它会导致那些有专业兴趣、专业潜质和专业基础的人因为自己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公共科目差而失去进入高校进一步发展的机会。相反, 那些没有专业兴趣、专业潜质和专业基础的人反而会凭借自己的语文、数学、外语优势而获得进入高校的机会。这样, 对高等教育毫无疑问也是一个灾难。

四、分专业高考制度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废除高考科目中的语文、数学、外语, 大家担心的是会导致基础教育阶段的偏科, 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对这个问题, 笔者首先主张用高中毕业会考制度来调节, 让高考从其中脱离出来。实际上, 当一个人通过高中毕业会考并拿到高中毕业证书的时候, 他的基础教育已经合格了已经符合社会的期待了, 谈何偏科?

另外, 马克思主义主张“人的全面发展”, 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6]其中包括个性的发展。“全面发展”的实质是指人在发展上的自由、自主、和谐、丰富以及流动和变化。“全面发展”的“全面”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而不具有绝对的内涵。但许多人总喜欢把“全面”绝对化, 似乎“全面”就是无一缺陷, 无一短处, 表现在教育上就是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好, 数理化文史哲各门功课均优。实际上,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个人的全面发展或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即构成人的个性的各种因素包括体力、智力、才能、品质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所谓全面发展, 就是个性的全面发展:所谓个性发展, 就是全面发展的个性。因此, 全面发展的个人, 同时也应该是有个性的人。如果无视人的个别差异, 强求一律化和平均化的发展, 我们造就的就只能是碌碌无为、毫无个性特点和创造性的庸才。

实行分专业高考, 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破解现行的应试教育, 使广大学生不再为了应付考试而苦苦地学习语文、数学、外语。也许有人会认为:高考废除了语文、数学、外语这些公共科目, 但在专业科目里面还是有竞争呀, 还是有人为了考试而奔命了。笔者承认在专业科目的考试中还会有竞争, 但是这种竞争是正向促进的竞争, 是对社会和个人都有积极意义的竞争。这个时候, 考试的要求和社会、个人的需要在方向上是一致的。比如我们要选拔跳高运动员, 在他们的跑步、仰卧起坐、俯卧撑等公共项目都合格的情况下, 他们的竞争转移到了跳高兴趣、跳高潜质、跳高基础方面的竞争, 这种竞争是有促进作用的, 而不再是无谓的消耗, 所以这已经不再是应试教育, 而是正常的竞争生态。

分专业高考制度, 将能否进入高校接受高等专业教育交由他们的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来决定, 还能体现学生们个性发展的要求, 有利于在兴趣引导下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 增强人的主体意识, 培养人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刘海峰.高考并非万恶之源.北京文学, 2006 (1) :125~127.

[2]潘懋元.高等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23.

[3]胡建华.高等教育学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19.

[4]谢安邦.高等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第2版) .5.

[5]李雪岩, 龙耀.教育品牌战略下的“分专业高考制度”初探.教学与管理, 2007 (16) .

篇2:改革现行的高考制度 我的意见是…

关键词: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缺陷;意见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27-0151-01

1存在问题及影响

1.1固定资产及固定基金的核算办法存在较大不足

1.1.1虚增固定资产总量

理论上讲,购置固定资产,是医院的流动资产转化为非流动性资产,不引起实物资产的增减变化;固定基金的调整也只是净资产内部基金的一种调整。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中固定基金并不是由其他的基金转化而来,而是净资产的一种虚增。这样就将原本不涉及医院净资产内部转移,只涉及医院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内部转移的经济运动形式人为地在医院净资产内部进行了再次转移,导致医院固定资产净值不明,资产负债表中所体现出的净资产不能充分反映所有者权益,医院当期乃至全年的收支结余失实。

1.1.2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购基金,虚增了净资产

按照规定,医院通过对固定资产提取修购基金的方式使固定资产的资本金额作为净资产的一种形式逐渐沉淀于医院之中,同时又将固定基金的金额保持不变,这样就使得同一笔固定资产对应的资本额同时在净资产项目中做了两次重复反映,并且计提修购基金时,只要不处置资产,即使所提修购基金的金额超过了固定资产原值,也会继续计提。随着时间的推移,医院的固定资产规模越来越大,医院“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人为地改变医院的成本,随意调节“收支结余”。

1.2资产减值

首先是固定资产减值,随着医疗设备的日新月异,许多医疗设备在逐年使用中早已贬值,有的已报废或接近报废,但只要未申报核销,资产总是在不断增加,造成庞大的账面固定资产数额与实际资产不符。其次是药品招标及国家降低药品价格政策的实行,使竞争加剧,未来市场的价格波动,药品、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及其他材料等库存物资存放在医院的减值风险加大。医院作为特殊行业,在物资管理方面不能完全实行“零库存”,相反,为了急救、维持医疗、教学和科研等特殊业务的需要,必须常年储备一定数量的周转物资,包括一些不常使用的、但存在有效期的物资。当这些变现能力差的存货账面价值低于市价时,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又不允许调整账面价值,资产负债表上仍然反映成本价值,而非可变现净值,由此会带来存货的减值风险。

2建议

2.1科目调整

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不再通过“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和“固定基金”净资产科目核算。增设“累计折旧”会计科目,按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每月增加计提折旧的会计核算。借记“医疗支出(药品支出/管理费用)——公用支出——折旧费”,贷记“累计折旧”。增设“财务费用”科目,把原“管理费用”中列支的借款利息支出和“其他收入”中核算的存款利息收入统一由“财务费用”科目核算,期末直接转入“收支结余”的“其他结余”。增设“医疗风险基金”科目,根据历史数据确定比例按月计提,并专款专用。

2.2改变当前财务报表结构,修订资产负债表和收支总表列报内容

无论从会计报表中资产的真实性还是资产管理的角度,笔者建议在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下方增设“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列示,两者相减,就是固定资产的净值。首先,增加医院涉及到资产减值损失会计科目组的财务列报实用数据,如在累计折旧下方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项目,以便真实反映医院当前固定资产可变现净值和市价情况,这样在会计报表中固定资产的增减情况一目了然,有利于如实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规模、新旧程度和实际价值。其次,增加“管理费用明细表”并在收入支出总表内增设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项目,月末将其直接转入“收支结余”,不再分摊。最后增设现金流量表,更好的披露医院运营资金流向和现金流入流出的情况。增加对或有事项的披露,如对借款费用、减值准备、账务调整、特殊事宜等进行完全披露,更好地提示医院可能面临的损失,提醒管理者尽早寻找对策,使医院的会计报表能够真实地反映其资产、净资产以及收支结余的情况,真实反映医院的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以及当前医院资产的变现能力。

著名会计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在《会计思想史》中说:会计的发展是反映性的,也就是说,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任何一项制度在其最初实施时,都有其先进性,随着经济环境的变迁,就会显示出不足。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也是如此。当然,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目的是和同仁们一起探讨,还有待今后进一步验证与完善。

The Existing Hospital Financial Accounting System

Deficiencies and Improvements

Lian Jiali

Abstract:In any system in its initial implementation, the have their advanced nature, as the economy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will show a lack of financial and accounting system the hospital is also true of the article for the financial accounting system, the existing hospitals were discussed flaws and gives improvement.

上一篇:催收年终总结报告下一篇:初三备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