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端午的实践活动方案

2024-07-26

走进端午的实践活动方案(共15篇)

篇1:走进端午的实践活动方案

一、端午节的由来

屈原是楚国的大夫,一直为国家的大事而担心,因为眼看着国家急难而无法拯救他的国家、无法实现他的理想,每天都是愁眉苦脸的,他常常一个人在江边徘徊叹息。不久,这位诗人就抱着砂石,投江自杀了。人民知道后,都赶到江边找寻屈原,可是一直都找不到。为了不让水中的鱼虾把屈原的身体吃掉,他们就在江上划龙舟、敲锣打鼓,希望能将鱼虾赶跑;还用粽叶包米饭,作成粽子,投到江喂给鱼虾吃,希望屈原的身体不要受到伤害。这就是划龙舟、包粽子的由来。

二、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1,划龙舟

民撑船寻找屈原的身体的习俗,龙舟竞赛是端午节最受欢迎的民俗活动 。比赛开始,只见船上的选手在鼓声中,以整齐的动作奋力往前划,河川的终点处插有旗子,看那一队最先夺得为胜。 粽子最早是因乡民于屈原投江后,怕他的尸体遭到鱼虾啃食,就用竹叶包着糯米饭掷入河中,成为现在的粽子。

2. 粽子

粽子的传统种类有台式肉粽,碱粽、豆沙粽、胡州粽、客家粄粽等等而现在的粽子样式多端化,如五谷杂粮、鲍鱼粽、药膳粽、茶粽、南瓜粽、鱼翅粽等等。

3. 香包

香包是种吉祥的避邪物,用各色绸布制成囊状,里面放置香料,因而称为香包。

4艾草、菖蒲

制作的方法是:用彩线系着一个装满艾草,雄黄和檀香粉末,混合香料的小布袋给小孩挂着,防止毒虫侵扰,有防毒避邪的功用。

5.端午节的相关诗词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午日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端午节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们一起回顾历史,对屈原的生平和品格有了更多的了解。此次班会让我发现了班级上的同学对屈原的掌握挺深入的,看来平时阅读的知识面挺广。此次班会的目的能够让同学对屈原有更好的了解,我相信我们已经达到了这个目的。

篇2:走进端午的实践活动方案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等,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起,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

二、活动分主题(1)第一主题:端午祭屈原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是纪念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具体要求:

通过上网、课外阅读等不同途径了解屈原及他身上体现的高贵品质。每人摘抄一首关于屈原的诗词。(提示:屈原的生平、屈原的故事、屈原的精神、赞美屈原的诗篇和词句,或者屈原创作的诗词等。)(2)第二主题:端午识艾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与端午节有着不解之缘。每到端午节,按照民间传统,家家户户门前都挂艾蒿,以驱邪祛毒。

具体要求:

到野外观察、采摘艾草,做成标本,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艾草在端午节的特殊用途。

(3)第三主题:端午做香袋佩香袋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传说具有避邪驱瘟之意,也做点缀装饰。

具体要求:

请教家长,自己动手做香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可参考如下步骤完成:

1、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丝线(或中国结细线)。

2、工具:剪刀、针、缝衣线。

3、做法:(1)充分发挥想象力,将碎布画上自己喜欢的、有创意的形状,大小不限。(2)剪下相对的两片。(3)用线将三边从反面缝合,留下一边。(4)翻过来,塞入沾有中药店买回来的香料粉的棉花。(5)将最后一边缝合,再加长绳装饰即完成。

4、在香袋上贴上标签,注明班级和姓名。

(4)第四主题:端午摄习俗端午节的习俗很多,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挂艾叶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我们威海人如何过端午节?请带上相机,捕捉身边彰显节日特定元素的镜头,用镜头记录下你的见闻。

具体要求:

1、请挑选两份精美的作品,冲洗成六寸相片。

篇3:让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生活

一、丰富校园生活, 开掘实践渠道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 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传统的教学将学生局限在仅有的几本教科书里面, 势必导致学生真实世界的缺失、自由活动的萎缩, 最终导致学生创造角色的缺席!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改变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弊端, 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的联系。”因此, 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 让学生对自我、自然、社会、科技、文化引起足够的关注, 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1. 选择实践课题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 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 范围越小越好, 让学生在活动开始之前便“跃跃欲试”, 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探究因这份心动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例如, 开展“让学生与校园环境对话”实践活动, 活动前我带着学生参观了我们美丽的校园, 再以调查表的形式让学生将自己感兴趣, 想研究、探讨的问题罗列出来。统计表明, 许多学生对学校的香樟树产生了浓厚兴趣, 当我拿着一根香樟枝条走进课堂, 让学生谈谈对香樟树的认识时, 个别学生说了它的外观和气味, 我趁势提问:“大家想不想进一步了解你们感兴趣的香樟树呢?”孩子们有的说:“我想知道它会不会开花结果。”有的说:“我想了解它的生长过程。”有的说:“香樟树的价格很贵, 种香樟树可以发财, 我们学校为什么不多种一些香樟树……”我告诉学生, 吉水香料油产量曾占到全国的30%, 并远销欧美和东南亚等地, 吉水香料油的主要原料来自香樟。一个课题就这样产生了。

2. 编辑手抄小报

办手抄报既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丰富学生的知识, 又可以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勇于动手的实践能力, 还可以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如开展“我是小编辑”的活动, 首先让孩子们自由组合, 每组推荐出一名组长任总编辑, 其他成员根据各自的特长进行分工合作, 自拟栏目, 自己写稿、编辑、排版、设计等, 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办完, 力求做到内容充实、图文并茂。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组合, 进行办报合作实践。在办手抄报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 发挥创新潜能, 办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手抄报。例如, 有办“环保知识小报”的, 有办“数学知识报”的, 有办“语文学习报”的……真是种类繁多, 各具特色, 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在孩子们设计的手抄报整个版面中, 他们还根据各自小报的特点, 配上精美的图画, 使手抄报展示出引人入胜的魅力。学生办完手抄报后, 师生民主进行评议, 根据评议结果, 给予奖励, 激励孩子们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投入多种综合实践活动中。

二、立足家庭生活, 扩展实践内容

以家庭为课堂, 让校园、家庭、社会共同发挥教育功能, 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这也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家庭实践活动为辅助, 以学增知, 以劳辅德,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1. 收看时事新闻

现在是信息时代, 学会搜集、整理信息, 可以使学生耳聪目明, 头脑灵活。为了让学生在这方面得到锻炼, 我要求学生在家里, 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上等多种信息渠道搜集信息, 择其重要的两三条新闻, 写在“每日信息”摘录本里。学生积极参与到搜集、整理信息的活动中来, 不但拓宽了知识面, 开阔了眼界, 提高了阅读和习作的能力, 而且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养成了关心国内外大事的好习惯。如前不久的“叙利亚战争”, 孩子们通过读报纸、看电视听广播等途径了解了叙利亚战争的情况, 学生一个个讲起来头头是道。通过开展这项活动, 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他们还对“战争、和平、学习、奋进”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受到了爱和平、爱学习的教育。

2. 学习生活技能

劳动课是对学生实施生产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劳动课的教学质量, 我校对劳动课的内容做了一些必要的有限的调整和补充, 针对我校地处县城, 大部分家庭有菜园的特点, 在上好“种青菜”“养鸡鸭”“养兔子”等传统课的基础上增设了“养蚕”“织布”“缝纫”等特色课, 较好地完成了劳动知识的传授。另外我们还要求学生获得一枚“学农章”, 每个学生必须经过“种植章”“管理章”“养殖章”“收获章”四个内容的考核。每个部分又制定了不同的达标要求, 如“管理章”要求: (1) 能按时给庄稼拔草。 (2) 会正确使用肥料给农作物施肥。 (3) 会识别三种以上农作物的病虫害, 在争章达标中诱发学生学“农”的兴趣。

三、关注社会生活, 生成实践资源

陶行知先生说:“要做, 要真正做, 只有到社会上去, 以社会为学校。这样, 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 都可以大大增加, 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在关注社会生活细节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 增强科技意识, 掌握迈入新世纪必需的劳动技能。

1. 进行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可以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能力, 是学生接触社会、感受生活的良好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就社会发展的某一现象进行调查, 弄清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活动中, 学生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 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我校旁边有一条河, 以前河水清澈, 河里有许多小鱼小虾, 可现在河水浑浊, 河面有很多漂浮物, 还散发出一阵阵腥臭味。针对这一现象, 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调查活动, 让学生通过调查, 查清原因, 提出治理对策。第一, 以小组为单位, 各自拟出调查提纲。第二, 沿河进行观察、访问, 并做好记录。第三, 对调查的资料进行整理。第四, 交流调查结果。学生通过调查交流, 归纳总结出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沿河两岸的许多人家将生活垃圾倒入河中, 既污染了河水, 还堵塞了河道。二是上游有一个造纸厂的废水未经处理便排入河中, 既污染了河水, 还使得原来河中的鱼虾无法生存。针对家乡河被污染的原因, 学生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1) 大力宣传“爱护环境, 人人有责”, 增强沿河两岸民众的环保意识。 (2) 建议规范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 并对其进行集中整治, 严禁将生活垃圾倒入河中。 (3) 责令造纸厂科学处理工业废水, 如果未经处理排入河中, 则应受到处罚。

2. 开展实践竞赛

综合实践活动不能等同于课堂教学, 旨在通过多种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检验内化知识、运用知识, 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综合能力。组织学生开展实践竞赛不失为一种好途径。如组织开展“抓俘虏——找错别字”比赛, 比赛的具体操作设计可以这样进行, 赛前宣布要求: (1) 学生自由组合, 以小队为单位。 (2) 到街上找广告牌、铺面等地方的错别字, 在自己家、邻居家门联等处找错别字, 加以归类记录, 同时进行矫正。 (3) 根据搜集整理的记录评出优胜队, 予以奖励。实践证明:竞赛汇报时, 孩子们兴趣很浓, 纷纷说出自己小队找到的错别字, 并写出正确的字。

篇4:走进端午的实践活动方案

为了配合进行学科整合教学,我将教学设计分为纵向和横向两方面。

课前讲要求,做准备:

纵向在课前提前告知孩子们准备需要交换的蔬菜、水果等物品,了解其营养价值,然后写好商品标签,做到了提前识字的目的。课中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农贸市场。

在教学时我是这样做的: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走出去到农贸市场边看边学习,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很高兴)

师:市场里真热闹啊,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黄瓜、香肠、肉……

师:可以将你自己带来的东西拿出来,组内领着同伴边看商品边读你贴好的标签。

师:可是要想在市场里快速地买到这么多商品可不容易,在农贸市场里会根据不同商品有不同的分区呢。请你回家去家附近的农贸市场实地调查一下,完成表格。

生:愿意。

整个课堂气氛很轻松,识字任务也完成了。受省二远洋校区开展的“体验交流”主题系列活动之小商品交换的启示,下课我让学生将准备的果蔬等商品按区域在操场摆好,贴好标签,用班内流通的班币进行商品交换,或物物交换,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了买家自由选择的权利,更体验了一把商家的角色。相信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会得到很大的锻炼。

课后,我还设计了调查问卷,比如农贸市场分区、农贸市场、超市、早市同样商品价格对比、“我”知道的蔬菜、水果种类最多、“我”最爱吃的蔬菜能做出哪些不同的菜品等,让家长们明确意图是想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家长们也非常配合,带领着孩子们实地走进农贸市场、超市、早市等场所,了解市场丰富的商品,感受市场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进行合理消费。

横向也与其他学科教师配合。比如:美术课上让学生画一画、贴一贴我最喜欢的蔬菜和水果;思品课让学生观察班级的黄瓜生长来进行记录,体验农民收获的不容易;语文课上针对蔬菜、水果交换会让孩子们进行写画训练,有的学生写道:“交换会上,我换到了自己最喜欢吃的西兰花,回到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着我的成果,我特别高兴。”看来学生的收获是很大的;数学课上的价格对比让孩子们知道农贸市场比超市价格便宜,学会理性消费。

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虽然结束了,但这种走出课堂的学习,让学生们受益,也让教学的效果锦上添花,以后的教学中还会从教材中挖掘这样的活动。

篇5:《走进春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五年级二班 徐振珍

一、活动的背景:

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每年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打扫卫生,准备年货,给小孩添置新衣服。到了腊月三十(也叫除夕),全家老小一起守岁,当新年钟声敲响时,鞭炮齐鸣。以后的几天大家走亲访友,相互拜年,致以新年的祝福。吃好吃的、收压岁钱、放鞭炮是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春节习俗。我们对这个节日了解多少呢?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加了解我们的春节呢?我们就决定开展《走进春节》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二、活动目的:

1、了解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每一个华夏儿女最期盼的日子。

2、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与新年有关的知识,从形式上的过新年到走近新年,研究新年,认识春节的由来、礼节及相关习俗。

3、亲自到超市、饰品屋、节日礼品屋等进行参观、调查、访问,还可以上网查询有关资料。

4、通过手抄报、摄影、绘画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活动过程设计:

(一)导入:

你对这些习俗了解吗?对于春节你最想了解什么?如果我们都拿来研究,那工作量就太大了,不妨选择感兴趣的分组研究,班上交流我们的研究所的,好不好?

(二)分组确定研究话题

表格设计如下:

探究主题

成果和体会

内容选择:

(1)回溯历史渊源——春节的来历

(2)流落民间的饮食文化——包饺子、年夜饭

(3)春节的传统风俗习惯——办年货、扫尘、贴春联、拜年、放鞭炮、接财神

(4)春节新畅想——对于现在我们这里不许燃放鞭炮您赞成吗?压岁钱怎样花才有意义?

(三)制定活动计划及途径

第一组:春节的来历调查小组。

可以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春节的由来与传说;走向图书馆,搜集关于春节的资料,最后进行加工整理,编写小报,供大家欣赏。

第二组:饮食习俗调查小组。

该组成员可以到食品批发市场、各大超市,了解春节期间人们的购物情况。其中,关注饺子、汤圆一类的大宗食品,拍摄饺子、汤圆的品种,品尝它们的味道,可以从实物到图片、文字,然后到自己亲自动手包饺子、撮汤圆,最后编写小报,感受到活动的无限乐趣。

第三组:春节风俗习惯调查小组。

该组成员可以走街串巷,到各大商场、超市进行现场调查、采访,了解春节前后最受人们欢迎的春节饰品,如中国结、红灯笼、对联、窗花、大红“福”字、鞭炮,然后学剪窗花、制作灯笼,培养动手能力,并且将自己的收获制成小报。

第四组:春节新想法调查小组。

该组成员到社区和街道走访人们对一些春节习俗的新看法,以及旧风俗造成的一些弊端,形成自己的资料。你过年时放鞭炮吗?你放鞭炮时遇到过安全事故吗?对于现在我们这里不许燃放鞭炮您赞成吗?为什么?你收到过压岁钱吗?你是怎么花的?你如何看待这些风俗?50年后的春节和今天有什么不同?传统文化该不该丢?等问题可以探讨。然后通过表格、小报汇报学习成果。

四、整理归纳研究成果,教师总结。

篇6:走进端午的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思考

四年级的学生早已在课内外阅读过许多的童话,他们都希望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向往更丰富的童话知识世界。通过对童话故事的阅读,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了解更多的与童话相关的知识,同时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但是,有很多学生对童话的进一步认识就不是很多了,例如:有哪些中外的著名童话作家及作品?安徒生是哪个国家的人?《格林童话》有哪些童话故事呢?对于这些问题,学生都认识不够深。同时,为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落实和方便指导,更为了与其它学科的有效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我们在这个学期把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学科有效地整合起来,与本级的学生达成了以“走进童话世界”为探究主题。

二、活动目标

紧扣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的特点,我们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选择课题、自愿组成探究活动小组、指导学生制订活动研究计划。

2、培养学生从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精神。

3、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童话的特点的同时,并引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编更多有趣的童话故事,对与童话有关的知识得到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三、实施时间

2009年9月——2009年12月

四、实施对象

四年级的学生

五、实施步骤

第一部分—主题确定

学生对“走进童话世界”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为这一课题在这个学期是最贴近学生的课余爱好,同时,因为是与语文学科相结合起来,学生会更认真对待一些,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经过讨论整合,将调查研究范围集中,确定为四个阶段:

(一)认识童话;

(二)阅读童话;

(三)编写童话;

(四)展示成果。

第二部分—制订研究计划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愿组成研究小组,在推举组长后,进行细致的小组分工,明确各自研究任务,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什么时间进行哪些活动,完成哪些活动的要求,活动中寻求谁的指导和帮助、以什么形式开展调查研究、如何收集自己小组要的资料,收集资料过程中必备哪些物品等。只有前期计划制订得周密、详实,才能为后面的调查活动提供有效保障。

第三部分—具体实施

由于四年级学生只有9岁居中大多数,年龄还较小,自我组织和管理能力不强,所以调查活动必须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征得家长的同意,由教师或家长的协助完成。在调查中,各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校图书馆等,将与自己研究主题相关的内容下载、记录、知识的积累,丰富研究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还需及时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小结,以促进下一步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四部分—材料整理

在准备成果汇报展示这一阶段时,各研究小组对自己的调查成果进行分析、整理。哪些是主要的、有价值的;哪些是次要的,可存档供以后使用的。小组成员共同商讨确定以何种方式进行汇报展示活动最为合适,既简洁实用又令人印象深刻。

六、活动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评价不能将课程的结构评价和实施评价割裂开来,就结合预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全面评价,以形成评价目标和评价手段多样、评价方式灵活的评价体系。

1、写与童话有关的读后感:通过写童话读后感,可以评价学生有没有认真进行阅读,对童话的相关知识了解有多少,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探究的深度和广度进行评价。

2、自编童话故事:通过读大量的童话故事,对童话故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后,学习自编童话故事,评价学生是否在这次活动中有所收获。

篇7:走进端午的实践活动方案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彰显节日文化内涵,树立节日新风,我校开展了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播现代文明”为主题的“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活动形式分为主题班会、中华经典诵读、道德讲堂、黑板报等。

篇8:让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学生生活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整合;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227-01

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在生活化的教育中主动思考、大胆探究、革新体验,让它充满生命活力,这样才能真正落实陶行知先生的平民教育、民主教育。经过实践与探索,笔者对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得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利用现有资源,整合各科课程,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

1、从其他学科中挖掘活动资源。农村学校,相对来说各种适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较少,那么利用好现有各科教材中的各种活动就是很好的资源。各学科的教材都是国家或地方教材编委经过科学的论证、实践的探索精心编著的适合各年龄段孩子的知识和活动。我们综合实践活动在七年级开展时,就有必要熟悉七年级各科教材,这样活动的资源有了,并且不会低或高于学生的知识能力范围。语文课本中仍然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小主题,受到课时、教学目标等的限制,这些学科在某些问题上并不能让学生进行深一层次的探讨,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这些学科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的活动主题,真正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2、认真落实各学科课程计划,为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打下基础。从小学至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综合运用各科知识,但这是建立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当然我们可以边活动边学习,在活动中进步。不管怎样,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仍然制约着活动的有效开展。例如在有关食品安全的一次活动中,我问学生:“你对食品安全了解吗?不了解怎么办?”学生一致大声的告诉我:“可以上网查一查。”我一听感觉挺好,就说:“那今天的作业就是回家上网查阅食品安全的相关资料。”结果到了第二天,发现交给我的作业只有两三个同学符合要求,有所收获。其他的不是没有收获,就是不会查。其实上百度搜索也是有一定技巧的,敲上去的关键词不同,搜到的结果也不一样,更重要的是要从搜到的结果中甄选出适合自己所需的,这就需要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课和语文课上学到的各种知识。因此,对于学生在活动前的各种知识水平,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确保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二、挖掘身边资源,利用各种组织形式,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因此,国家着眼于宏观指导而研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地方和学校要根据纲要所设定的基本框架规划中小学活动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活动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我们充分利用家乡的茶文化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茶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需要让学生切身地去感受。为了增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走出校园,走进第二课堂,领略大自然之美,培养孩子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茶文化的思想感情,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校每年春秋都会组织学生到综合实践基地参观调查活动。活动前老师指导学生收集参观地点的材料,了解相关知识;活动中结合制茶各个流程进行讲解,使学生们都受到了一次实地教育;活动后,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体会制作并完成了绘画、文化卡等内容,各年级还挑选出精美作品制作成果展板进行了展示。

我们还根据活动主题,和通过种种渠道联系当地的企业,将他们也作为我们活动的实践基地。学校附近的一家食品加工企业非常配合我们的活动。学生定期会去参观、采访,并且还参与到他们企业的一些活动中。总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三、发动家长资源,促进家校结合,落实活动的有效性

篇9:学校端午节综合实践课活动方案

一、选题背景

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更容易在淡化的过程的丧失,现在人们之所以觉得过节越来越没意思。随着经济发展,精神文化的缺失越来越令人感触颇深,传统的内容越来越少,而承载着传统的文化载体也渐渐在人们眼前消失,没有了历史,失去了鉴别。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端午并不是非常了解,对端午习俗中的文化现象更是知之甚少,想要了解的问题提了一大堆,所以适时组织这次“传承文化,走进端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程活动。另外,端午节的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二、设计思路

以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以学科组研究为基本形式,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制定研究方案,通过合作调查、采访、参与实践、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展示与评价等探索活动,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三、活动安排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4月11日

端午节日课程动员会

4月17日

各学科、各年级填写上交端午综合课程设计方案

4月17日至5月8日老师带领学生查阅端午相关资料,积累静态和动态作品素材

5月9日至10日

学校调度各学科动、静态作品成果

5月11日至19日

学生修改、完善作品

5月22日至23日

各班布置静态作品(照片墙、文件袋、板报)

5月24日

端午综合实践课程结题汇报

四、各学科内容推荐(微课、活动)

端午由来大探秘

语文:低年级段学生搜集有关端午的传说、诗歌,开展诗词朗诵比赛、资料交流会,扩宽学生认知范围;中高年级段创作和端午有关的作文、诗歌,制作端午精美小报。

数学:微课

1、根据龙舟思考行程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

2、巧求粽子的体积。

英语:向同学对端午做简单英文介绍,创作端午情景剧。

端午才艺大比拼

音乐:学唱和端午有关的歌曲,学跳与端午有关的舞蹈。

美术:制作端午节有关的绘画、贴画、立体画。手工做粽子。

端午活动大搜索

体育:根据龙舟,开展齐心协力走比赛。

五、活动相关学生评价

各学科各班级评选“端午”综合实践课程优秀学生,颁发奖状和奖品。

六、展示内容。

0名学生博客小导游,看展板解说。二维码扫描。进入二楼报告厅、端午传统文化微课。

2、端午民俗展示。PPT展示虎符、龙舟、齐心协力、儿童额头点雄黄酒等,展示内容均是我校师生活动视频或照片。

3、师生互动,即兴诗词背诵,奖励粽子。

4、有关端午歌舞展示。

5、端午情景剧(语文或英语)

6、学生自创诗歌展示。

7、包粽子比赛。

篇10:走进端午的实践活动方案

——《走进香菇种植户》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小香菇,大学问

——《走进香菇种植户》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食用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它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含量高。此外还有钠、钾、锰、铜、锌、氟、碘、酪氨酸和多种维生素等。它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欧洲人把蘑菇誉为“植物肉”,美国人甚至把蘑菇誉为“上帝的食品”。蘑菇除营养丰富外,还有明显的药用保健价值。《医学入门》称蘑菇能“悦神、开胃、止泻、止吐”,《本草纲目》说蘑菇“益肠胃,化痰理气”。而香菇作为蘑菇的一种,必然有很高的价值。

我校所在地宫前乡,盛产香菇,村头、路边、学校附近到处可见一排排蘑菇大棚,它已经成为宫前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不少学生的家长本身就是香菇种植大户,学生们已真切地感受到蘑菇种植对当地的经济带来的巨大变化。然而学生对香菇本身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及对种植过程、种植技术还了解甚少,且劳动观念淡薄,不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我校决定将香菇的种植过程、实用价值等有关内容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对香菇的生产、加工、销售情况的了解,让学生知道香菇生产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立志为家乡建设做出贡献。

2、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发展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积极意识和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在应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活动对象 香菇实践活动小组

四、活动地点 宫前乡香菇种植区

五、活动总体计划

1、组织有关师生对蘑菇大棚进行参观考察。

2、教师拟定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编写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3、根据活动计划及时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4、及时做好活动过程的材料收集整理工作,便于今后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六、活动前的准备

教师在学生活动前首先要做调查研究工作,并与种植户取得联系,向他们说

明这次活动的目的、主要内容等,恳请他们对我们学生的实践活动给予支持和配合。

学生了解学习香菇的基础知识。大棚蘑菇种植户,为学生的来访作准备。

七、活动要求 1.活动前带队老师对学生进行安全与纪律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与自我保护意识。具体要求:

(1)一切行动听指挥。参观中不得打闹嬉戏,不离队、不掉队。(2)活动过程中爱护公物,讲文明、讲礼貌,爱护环境卫生。

2、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聆听,做好笔记。

八、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学生校外活动准备

1、活动前教师的引言

村头、路边、学校附近到处可见一排排香菇棚,一走出家门我们就嗅到香菇的气息。为什么小小香菇有如此大的魅力?香菇大棚里到底蕴藏着怎样的魔力?今天不妨我们先走进这些香菇种植大棚,与他们进行一次零距离的接触,看看他们在做些什么,了解他们在想些什么?

2、学生讨论访问内容。请你谈谈对这次访问活动有什么设想,你想访问些什么。

3、学生分组,并确定各组访问主题、内容,对组员进行分工。如小组组长、采访者等。

学生在第一节室内课中提出了许多问题,其中能让种植户回答的主要问题如下:

①香菇一般都生长在什么地方?种植有那些基本要求?种植香菇的最佳时期是什么时候?香菇生长必须在什么温度下?种下的香菇一般要多少时间长出香菇?一年能生产几次? ②香菇生长平时应怎样管理?种香菇是否要施肥?香菇是不是越白越好?

③香菇在什么时间上市?香菇最高价卖到多少?

④香菇为什么要在大棚中种植?搭香菇棚的材料有哪些?种香菇对香菇房有什么要求?

⑤你们生产过程中要不要请帮工?每年请帮工要花费多少钱?你们在这里租用的地每亩每年要多少钱?一个香菇大棚一年能赚多少钱?你们一年能赚多少钱?

4、学习访问调查的基本知识、基本要求、注意事项讨论活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访问时首先要纪录下访问时间、地点、人物、性别、文化程度、年龄等。

②访问期间不到处乱跑,不追逐打闹,不损坏庄稼和农具,注意安全,个人不得离开小组单独活动。 ③访问过程中注意讲文明有礼貌。

④进行采访演练。为了确保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每组开展一次采访演练。

第二课时去学校附近种植户采访

1、首先参观蘑菇大棚,观察春菇生长情况,听种植户对香菇种植作一个简单介绍。

2、学生与种植户家庭成员进行面对面得采访交流。

第三课时整理总结在教室内进行

1、学生回校后各小组对本组采访到的内容进行讨论汇总,写出心得体会。

2、召开班级交流会,各组派代表对本组活动得成果作交流发言。

3、教师写出总结。

九、活动后反思

本次活动由于准备充分,整个过程都很顺利,也很成功。访问活动前我们教师一方面让学生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事先与种植户取得联系,使种植户对学生访问的内容等有所准备。学生的访问活动也受到种植户的热情接待。

活动中学生收获颇多,在课堂交流时发出了许多感言“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蘑菇表面的湿润光滑是种菇人的汗水””当我们看到那一朵朵蘑菇,顿时感觉到菇农的汗„„”“做事认真负责才能有收获”“看见他们那双粗燥的手啊,真是觉得种蘑菇太不容易了”“这次活动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我期望还有下一次”。

可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事先的各项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

十、拓展延伸

1、写一篇《走进蘑菇种植户》的心得体会。

2、查阅资料,探究香菇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

篇11:走进端午的实践活动方案

《走进新年》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寒假生活,科学的运用好寒假这一特殊的时间,让学生在寒假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受到“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处事、学会合作”的体验教育,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寒假,石臼中心小学特开展《走进新年》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经常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4、通过展示、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活动内容

1、做一件“生活用品小创造”。采取对“物品加法”的原则,即把我们身边现有的物品再根据其存在的不足,再添加上一个附属物品,使它在原来的基础上功能更全。

2、调查、收集、整理春节文化、年俗文化、生肖文化、虎文化等内容。

3、关注虎年春节花市,写出调查报告。每到春节,花市热闹非凡,家庭为突出虎年的喜庆氛围,往往要到花市买花。花市的花,有的是本地种植栽培,有的是从外地提前进货,放入温室进行打药、杀菌、施肥、适应本地气候等处理,经过这些处理之后,再出售,这样市民买回家中的花卉成活率会更高。走入花市调查花卉的产地;花盆的包装、注意盆器与花卉的搭配;观察花卉的栽植,巧妙的构思、合理的配置,搭配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以及花卉的形态、色彩、质感等体会匠心独运;调查花卉的种类及价格;关注哪种花卉最受市民青睐等。

4、通过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方式收集所在城市、社区、学校和家庭在2009年发生的10件大事。

5、给长辈、亲友拜年,合理使用压岁钱。新春佳节,通过电话、手机等方式,给自己的长辈和亲戚朋友拜年。外出出门,见到熟悉的人要主动问好拜年。对于压岁钱,要交给家长保管,不要乱花,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6、做“关爱他人、孝敬父母、感恩社会”的小公民。尊老爱幼,在家中做好孩子,给父母的小帮手;在社会上做文明的小市民,文明乘车、游览,保护公共设施;拥有一个服务社区的岗位,做社区的小主人,保护环境,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7、在家中举办一个“回顾成长的足迹”个人成绩展览。把自己一年来获得的奖状、证书、作业、试卷和《学生素质评价报告书》上老师的评语作为展览材料,自己精心制作一张《家长寄语,设计未来》的卡片,请家长对自己德、智、体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然后制订出新学期的奋斗目标和措施。

8、了解家乡的变化,采访家乡比较有成就的人。

三、成果展示

1、各班要围绕活动方案指导学生活动,制定出活动评价方法,开学后通过成果汇报的方式总结学生的寒假活动,做好有关资料的积累。

2、每个学生至少要收获一项优秀的活动成果。成果形式不限,可以是一件小制作,也可是一段自拍的DV,也可以是一组图片,也可以是一个调查报告。

石臼中心小学寒假综合实践活动记录卡

年级 姓名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内容

活动形式

篇12:走进端午的实践活动方案

【关键词】实践探究; 体验感悟 ;总结评价 ; 引领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内心世界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正是使儿童的这种发现、研究、探索的欲望得到满足,个性得到释放的最佳途径。因此,带领学生走进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不断地实践、深入地探究、切身地体验、激发感悟,就可以释放学生的个性动力,丰富学生的个性经验,促进学生的个性品质,引领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达到双赢的效果。

一、强化实践活动,释放个性动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一种课程。由于实践活动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这就会激发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活动中,在实践过程中释放出个性动力。因此,要充分地使学生释放出个性动力,就必须强化实践活动。而强化实践活动要做到以下几点:

1、活用教材,创设实践的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教材(也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里有许多不错的主题,它为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但是在实施活动时不应该单纯地依靠教材,应该结合教材创设实践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参加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释放个性动力。

2、利用资源,营造实践的环境。

众所周知,营造良好的活动环境是高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前提条件。可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教材所展示的材料、生活实景太少,学生认知的范围也有所局限,这对实践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制约。因此,我们必须营造实践的环境,让学生到自然中实践、生活中实践、社会中去实践。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把校园和社区的环境资源利用起来,把生活中的人才资源调动起来,营造实践的环境,强化学生实践活动。

在进行《我们的学习用品》这个主题时,我让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诚达购物超市去参观、调查。这个超市是厦门有名的购物场所,里面的商品繁多,特别是学习用品更是琳琅满目。学生们在这里不仅了解到了各种学习用品的种类、品牌、价格、材料、款式、实用性等,而且还通过采访超市里的工作人员调查到了哪种文具最畅销、哪种文具最难卖等信息。在这次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展现出了前所未见的行动力,他们是那样的自信、礼貌、从容、自然,俨然是一个个小记者,连超市里的顾客、工作人员都投来了惊讶与赞许的目光。

看来,让学生从封闭的课堂中走了出来,打破了教室、书本的局限,把社区的环境资源利用起来,把生活中的人才资源调动起来。这样来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学习的渠道,还能够激发出学生潜在的行动力,释放出他们的个性魅力。

二、不断探索研究,丰富个性经验

切斯特菲尔德说过:“ 读书能获得知识,但更有用的知识——对世界的认识却只能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人才能获得。”只有不断地探索研究,才能够获得真知。而学生在探索研究求真知的活动过程中,他们的个性经验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在实际活动中,探究性学习始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时,他们从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来研究,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讨论、调查、采访、交流、统计等实践活动,在探究中寻求发展 ,在探究中融入生活。每个学生都在探究过程中生成着自己的新认识和新经验,已有的经验得到补充、修正、丰富,这对于他们个性的成长具有十分积极的重大意义。

如在《有趣的鸡蛋》这个单元主题活动中,当学生们参加玩“转鸡蛋”、“立鸡蛋”、“摔鸡蛋”、“浮鸡蛋”、“斗鸡蛋”等游戏后,他们这样介绍探究所得:“我发现煮熟的鸡蛋更容易立在桌面上。”、“在湿布上立鸡蛋比在干布上立鸡蛋更容易。”、“要让鸡蛋摔不破,要把鸡蛋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最好先包一层柔软的东西,外面要包上坚硬不易破的外包装……”、“我去查了书了,要让鸡蛋浮在水面上,要在水里加入一些盐。因为书上说鸡蛋比水的密度大,把水的密度加大,超过鸡蛋的密度,鸡蛋就可以浮起来”“刚开始,我们做了好几次都失败了,后来我们改变了方法就成功了,没想到把要让小小的鸡蛋浮起来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由此可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只要引导学生不断地探索研究,就能够不断地丰富生活及个性的经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当他们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策划活动方案时;当他们畅谈自己的调查或者实验情况时;当他们表述自己的结论时,我们已经知道了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更加丰富的个性经验。那么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效,以及对学生个性经验的促进价值就真正地显现出来了。这比起以往老师们“苦口婆心”式的教诲,“填鸭”式的灌输更具效果。因此,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探究,能够更好地丰富学生的个性经验。

三、切身体验感悟,促进个性品质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个体要获得真知,就必须在活动中主动体验,尝试、改造,必须去做”,其主要精神就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这个方面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如在进行四年级上册《我们的学习用品》这个主题时,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小活动,让文具调查小组的学生自己设计文具使用调查表,让他们在同年段的同学中了解各种不同品牌文具受欢迎的情况。调查结束后,这个小组得意地向全班同学展示着调查表格,讲述着调查结论时,一个平时调皮的孩子说:“在采访别的同学时,我发现要有礼貌地和他们说话,他们才会愿意接受我们的调查。”一个平时很胆小的孩子说:“我还发现一定要大胆地向他们发出请求,如果不敢说的话,事情就做不成了。我平时胆子小, 这次,我为了能够完成采访任务,就只好大着胆子去做。没想到,采访顺利完成了,而且还交到了好几个朋友。其实,我发现主动大胆地和别人说话,并不是那么难为情的 事情。”还有一个孩子这样说:“在采访别人时,还要特别注意,你提的问题要简练些、明了些。刚开始采访时,我就是太啰嗦,有些同学就不耐烦听,所以半途退出我的采访,调查没办法做完。后来,我尽可能清楚、明了、简练地说清采访的目的和问题,同学们就会很好地配合了。”

四、注重总结评价,引领个性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有六个原则,其中一个就是要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重点的原则。具体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健康发展为宗旨,在评价中,要以人为中心,反对就事论事,要从活动中发掘一切因素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和成熟。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的总结与评价,以引领学生个性发展。

如在《巧巧手》这个主题活动中,当孩子们完成他们的手工作品时,我就组织了一个手工作品评选会。在这个评选会中,每个孩子既是参赛的选手,也是参评的评委。当他们展示自己作品时,我要求他们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介绍,并说说制作心得。而当评委的其他孩子则要对这些作品做出点评,点评要点出作品的优点与缺点以及建议。在这个活动结束后,一个小评委这样评点同学的作品:“我来评评子君的剪纸,她这个剪纸设计得很有创意,能够在上节课老师教我们剪的窗花基础上再加工,变成了一只小老鼠,很可爱!子君的创意值得我学习。我相信如果我也用了她的这个办法,一定会做得比她好的!”;而一个参赛小选手这样自我总结:“我做这副蛋壳贴画前,本来是要做彩蛋的,但是我在准备蛋壳时不小心把蛋壳弄碎了。我很伤心,哭了。后来,妈妈安慰我碎蛋壳也可以做手工。于是,我就把碎蛋壳剪剪贴贴,就成了这幅画了。现在这幅画看起来还是挺漂亮的。以后,我遇到问题一定会想办法解决,不再哭鼻子了!”……

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应该鼓励并尊重学生富于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过程的切身体验。这样就可以通过对活动过程的总结与评价,引领学生个性的发展。

让我们带领学生们走进综合实践活动,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势,强化学生们的实践活动,让他们不断地去探索研究,引导他们切身地去体验与感悟,让他们学会总结和评价,促使学生们在活动中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得学生的个性能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更全面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用书》教育科学出版社

[2]《多主体评价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运用研究》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

篇13:走进端午的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生活经验,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园特开展香端午节主题系列活动,旨在让幼儿在浓浓的节日氛围和亲子活动中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二、活动主题 粽叶飘香端午节

三、活动时间

2014年6月3日-6日。

四、活动地点

教学活动和亲子活动在各班教室,教研活动在各组办公室。

五、活动内容、形式

1.5月3日举行端午节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LED彩屏制作、播放端午节故事、传说等视频;要求家长和幼儿共同搜集、学习端午节相关知识。

2.开展端午节教学、游戏系列活动,让幼儿了解端午节:来历、传说、故事等。玉门市第一幼儿园大班组 3.通过活动感受端午节习俗:如,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等等。

4.各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学唱端午节歌曲,朗诵端午节儿歌、诗歌,表演舞蹈等。

5.举行“巧手妈妈大比拼”亲子实践活动。各班根据幼儿兴趣和实际能力,开展适宜的端午节亲子活动,如包粽子、制香包、编蛋网、画彩蛋、作龙舟等活动。附:

大班组“粽叶飘香端午节”主题活动具体方案

活动时间:6月5日早晨

第一节“话说端午节”主题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体验和集体共同过端午节的乐趣。

活动准备:粽子图片,端午传说视频,端午习俗PPT 端午节氛围的营造和创设

活动要求

1.要求活动准备要充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 2.符合大班幼儿当前认知经验,在小、中班认知基础上无论在内容的拓展、问题的设置上都要有所提升

3.各班授课老师根据活动总目标自己设计活动,要凸显本班幼儿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风格,一些视频资源可以共享。

第二节亲子包粽子实践活动 活动目的

通过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培养幼儿动手能力,让幼儿在浓浓的节日氛围和亲子活动中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

活动准备

(一)前期经验准备

1.通过校讯通等形式通知家长在家练习,掌握包粽子的方法、技巧

2.各班提前通过手工活动组织幼儿练习包粽子

3.各班老师认真准备,从细节入手,策划好幼儿家长的分配、场地的布置、及活动氛围的营造等

(二)材料准备

1.各种不同造型粽子及包粽子步骤、方法等视频资料 2.相关音乐准备

3.食堂配合准备糯米、粽叶、线等相关材料,4.请家长配合带盆子。活动要求 家长要指导幼儿学包粽子,不能一味包办代替 亲子实践活动流程 1.合理布置场地

2.请家长助教协助分配材料

3.主持老师播放视频视频,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欣赏,可启 发幼儿说说粽子的形状、味道等

4.教师可现场示范包粽子,也可通过视频显示包粽子的方 法和步骤

5.提出具体要求,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包粽子

篇14:走进端午的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1、主题名称:走进集发百菜园

2、活动背景:通过上一次的《走进文明生态村》综合实践活动,激起了学生热爱家乡、了解家乡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并不仅仅满足于了解身边的变化,他们的视野进一步扩展,还想进一步了解整个北戴河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私下里曾有几个学生问我:“能不能到北戴河周边地区去走一走、看一看?”我们指导老师都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建议。去哪好呢?当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刻想到了集发,纷纷表示想去集发开展下一次活动。

集发全名为:北戴河集发农业生态观光园。它是当地农民集资办起来的集观、住、吃、购、玩等综合旅游项目为一体的一个现代化的农业观光园。园区突出体现“示范推广、市场供应、科普教育、旅游观光”四大功能。该园区注重以科技为先导,将农业与旅游休闲娱乐相结合,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新模式。在引进、生产、推广和设施、技术方面,采用了当代世界最新科研成果;并结合园中特色,开办了“绿色农家饭店”、“绿色客房”,形成了观、玩、吃、购、住的一条龙服务体系。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先后被命名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引智示范推广基地、水利部节水灌溉示范基地,是北戴河生态农业的典型代表。另外集发农业生态观光园也是我区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二、活动目标

1、增进学生对自然、对生态的认识,使学生获得对自然和生态的亲身体验,让学生走进社会,贴近自然,感受生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2、在调查了解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社会性的交往,懂得交往中的礼仪;使学生明确有计划地做事,能与他人互相协调合作。

3、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4、通过组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促使学生了解家乡,激发学生建设家乡的内驱力。

三、适用年级

五年级

四、活动设计者与指导者

活动设计者:刘倩

活动指导者:刘倩:负责指导学生如何制定活动计划,并全程协助导游组。

魏红:协助开展调查活动

徐逸飞:协助开展摄影活动

李银松:指导学生建立博客,并与学校博客相链接

五、活动准备

1、与集发负责人联系,落实活动安排。

2、安全问题。

计划解决方案:随时随地向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学校出面,通过雇车以及加派老师等方法解决

请求集发出车给以支持

3、学生聘请各个指导老师分别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4、准备相机、摄像机等物品,另外对活动随时做好记录及反思。

六、活动时长:20xx年4月9日—4月24日

七、活动实施过程

1、初始阶段:确立主题,制定方案。(4月9日—4月11日)

发动学生在上次活动的基础上进行选题,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到北戴河周边走一走,了解一下生态农业在北戴河的发展情况。去哪里最合适呢?立刻有学生提议:去集发,那里的生态农业最具代表性,可以说说北戴河生态农业的一面旗帜。这一提议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支持。到了那,大家打算从哪里入手?做些什么呢?学生们表示:就去百菜园吧,那里最能直接了解生态农业,在那,我们可以进行科技大探察,可以拍摄照片,还可以当小导游。这样我们既能增长知识,又能锻炼口语交际、合作探究、观察思考等方面的能力,还能提高我们对科技的探求欲,真是一举多得。所以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本次活动主题。

确立主题后,便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帮助每个小组制定活动计划,进行活动前的资料搜集。同时与集发联系,寻求支持。下发致家长一封信,求得家长的认可。

2、活动阶段:依据方案,开展活动。(4月12日—4月22日)

本次活动分为3个小组:导游组、摄影组、调查组。

导游组,首先要以“了解导游需要具备的能力”为目标,开展资料的搜集活动。然后聘请集发观光园的导游进行现场的.指导。对百菜园进行详细观察,做好记录,设计导游词。到百菜园实践,做现场导游。利用活动储备,到超市为集发菜做宣传。

调查组,搜集文明礼仪小常识,做好访谈前的准备,设计好要调查的问题,走进百菜园,找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访问,做好记录,必要时可录音、录像。结合生态村活动,到村里的菜摊前进行调查,了解集发蔬菜的销售情况,为集发献计、献策。

摄影组,搜集相关的资料,学习一些简单的摄影技巧,然后准备好摄影器材,亲自拍照。

3、搜集整理阶段:信息处理、反思总结。(4月23日—4月24日)

整理活动过程中的搜集的资料,填写活动记录。

根据活动中任务的完成情况,写一写自己的活动感言。

摄影组将照片、文字资料整理,创办手抄小报,寻求微机老师的帮助,建立以百菜园为主题的博客,并与学校博客相链接。

调查组,通过在村子做的调查情况,写一封建议书,送给集发总裁。

八、活动评价建议

通过测评表考查学生的活动情况。(包括过程、结果、态度、情感等。)

九、活动实施建议

1、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相机、摄像机、录音笔资源有限,可事先发动家长配合借一借。

2、可以聘请观光园内的专业导游对学生进行现场讲解,并进行导游专业知识的指导。

3、可以聘请观光园内的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答疑。

篇15:走进端午的实践活动方案

美好初春,是同学们感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时机。经校长办公会讨论决定,由德育处牵头,以语文、生物、地理科组为主,指导学生利用清明节假期,带着学科知识走进自然,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检验学习效果,提升学习兴趣,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活动安排具体如下:

一、活动时间:2011年4月3-5日

二、活动地点:地貌或植被有特色的自然景区

三、参与人员:高

一、高二全体学生

四、指导老师:语文、生物、地理教师

五、活动方式:学生由家长带领,自行选择活动地点

六、活动内容

1.走进自然景区,辨识地形、地貌;

2.辨识植物种类(可采集标本),了解物种分布情况;

3.感受该地的人文历史(包括地名、山名的由来);

七、活动成果

1.高

一、高二理科部:精选游记20篇;生物实践报告20篇;

一、高二文科部:精选游记20篇;地理实践报告20篇;

(1)上交时间:活动结束一周内将游记和报告电子版上交德育处;

(2)作品要求:作品要求标题小三号宋体,正文五号宋体,行距1.5倍。

2.班主任组织学生填好《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评定表》中“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

3.德育处负责活动游记及实践报告的展览和奖励。

八、安全提示

1.定好活动目标,做好前期的资料搜集;

2.建议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活动,选择好活动地点,注意当地的治安状况和灾害隐患等安全因素;

4.提前了解天气情况,注意交通安全和出行期间的饮食卫生;减少夜间外出,尤其减少夜间单独外出;

5.禁止酗酒、赌博;不参与、不围观打架斗殴行为,避免和他人发生冲突;避免卷入各种群体性事件,防止被人利用和胁迫;做好个人财产和人身安全的保护工作;

6.确保联络畅通,遇到紧急情况,及时与家长和班主任联系。

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德育处

2011年3月31日

高一地理社会实践活动安排

一、活动内容:

1.若走进山地,则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实地考察:山脚与山顶的自然景观的区别,并能运用该规律说明其原因。(要有图片与数据进行论证)

2.若走进海滨公园,则仔细观察海岸地貌,运用相关理论说明其形成的机理,并指出其发展前景及有关建议。

3.若在公园内外及附近考察,则要观察人文景观特点,城市的空间结构特点,运用城市化的有关理论阐述人地关系,并指出其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之观念及有关新的建议与措施。(要有图片与理论依据)

二、报告要求:

要求:特点突出,图文并茂,观点新颖,理论与实践结合三、奖项设置:一等奖10 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

高一生物社会实践活动安排

一、活动主题:走进大自然,感知孟德尔的实验,认知花的结构

二、活动要求:

1.每一小组在自然景区收集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包含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植物的花的照片4张。

2.对这4种开花植物的的名称,形态特征,生理习性了解,并收集相关内容,拍好开花植物的全景照片。

3.选取4种花中的一张照片,标注该植物花的结构(包括雌蕊、雄蕊、花瓣、花萼等)

4.对收集到的资料在电脑中进行加工处理,设计成简报(以“春天里的花”为名,注明班级、小组成员)的形式,并用8K的纸张打印出来(黑白可以,彩色更好),以班级为单位统一上交(包含电子版)。

三、奖项设置:

一等奖10名(要求:三个板块布局美观,花的图片清晰,对植物简介的文字资料)二等奖10名

上一篇:走进手机时代 手机作文900字下一篇: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品管圈应用价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