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与奸雄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对比的论文

2024-07-13

英雄与奸雄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对比的论文(通用4篇)

篇1:英雄与奸雄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对比的论文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与历史上曹操的区别

曹操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一提起曹操,人们脑海里会浮现出一个白脸奸臣的形象,把他当作奸臣的代表。但艺术的形象与历史的真实并不是一回事,需要区分开来,这主要是千百年来人们从三国演义的描写中得来,历史上的曹操与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曹操是有出入的。曹操是卓越的军事家,曹操生在战乱时代,一生的大部时间都是在战争中度过的。他在三十五岁以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参加了大小近五十次的战役,征战地区几乎遍及到大半个中国。在战争中,他长于选将料敌,“运筹演谋”,不但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还善于吸取部属的正确意见,因此常常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他精通兵法,在汉末征战群雄的战争中,他用兵用计,胜人一筹,多次取得胜利,尤其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曹操善于用人,招揽贤能之士,凡能治国用兵者,都尽力网罗,他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人才济济。

曹操喜文学,其诗作慷慨悲凉,颇具感染力,不少名篇传留至今。他与其子曹丕、曹植以及“建安七子”对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曹操之所以成为历史上杰出的人物,还由于他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在汉末天下大乱之时,他始终以汉相自居,坚持不称帝。曹操晚年,已经占据了东汉十三州的九州,称帝的时机已经成熟,但仍然执行“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孙权写信劝他称帝,曹操说:“是儿欲著吾炉火上邪!”意思是,这小子要把我放在炉火上烤!曹操始终不称帝,并非他不愿意当皇帝,只是他冷静地分析了形势,以天下为己任,以理智克服了个人的欲望。曹操始终奉行汉朝正朔,避免了天下再度陷入混乱,他曾说:“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不称帝,虽然是一种政治谋略,但更主要的是出于自己的理想主义。

他毕竟也犯下了不少罪过,除镇压黄巾,屠城杀降外,还对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进行迫害,如对孔融、杨修、崔琰、祢衡、华佗,甚至连大有功于他的荀彧也不放过。加上他“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处世哲学,所以当时人许劭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有一定根据的。正因如此,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把他当作奸臣来看待。

用今天的眼光看,曹操身上虽然有不少污点,但他的一生,为平定天下而南征北伐;为吸引人才不遗余力;为发展文化,精心创作。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充分体现了政治家的情怀。曹操始终是个理想主义者,又具有坚定的实践精神。

我们应该剥去对曹操的种种歪曲之词,还原真实的曹操。可以说,他是一位对中国历史有重要贡献的政治家,胸怀博大的理想主义者。用《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话说:“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篇2:英雄与奸雄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对比的论文

(人文学院09文秘2徐栋梁20091004241)

摘要:中国古代小说与历史的密切关来,使虚实问题在小说观念中占有特珠地位。由于受到史学观念的巨大影响,唐代之前的小说创作和理论基本上以写实为主。渊源于宋元说书艺术的白话小说,则为了满足市民阶层的独特审美需要,度构想象在历史小说中进一步突玻写实观念的束缚,初步建立起“虚实相半”的创作原则。本文通过对《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和历史上的曹操做一些对比分析,以此来看古代小说的虚实观。

关键词:虚实观 《三国演义》 曹操

曹操是三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一代枭雄,正史之中饱受赞扬。“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①

三国演义里把曹操塑造成一个国贼,根本意义上是有其历史背景的,罗贯中身处元代,那时候民众反元思想极为强烈、小说中“尊刘”的思想由此而生。然而。在真正的历史中。曹操远远要比小说中描写的要杰出的多。也好的多。

鲁迅对历史上的曹操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②

罗贯中贬低曹操,其实是有“尊汉”思想在其中,曹操只是当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反面教员”。有人认为,罗贯中笔下的曹操,其实是影射明太祖朱元璋。罗贯中曾是张士诚的谋士,对狠毒狡诈的朱元璋,可谓恨之入骨。

但是曹操被丑化,不完全因为罗贯中。从北宋开始,曹操的形象一落千丈,由大英雄变成了大奸雄。这其中的原因是很复杂的。

简单的说,是有“两股力量三个梦”。这“两股力量”,就是读书人和老百姓。他们又都有自己的梦。合在一起的结果,是“曹操变脸,诸葛升坛,孙权下课,关羽成神”,全都跟史书的记载有了差异。可以说,“三国”已在民间文学和小说演义中走样变形。

曹操有奸诈的一面,仗义的一面,还有悲悯的一面,柔情的一面,坦诚的一面,正直的一面,很多面。这样看,曹操的脸,应该是各种颜色都有。或者说,有许多张不同颜色的脸,但又张张都是曹操的。这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也只会出现在曹操身上。然而到后来,这张“多彩”的脸就变成“惨白”的了。这就不但是越变越丑,而且是越变越单薄。不但虚假,而且扁平。

中国古代是君主制度,君主制从夏开始,之后天子都是世袭。其合法性,来

自上天的授权,叫“天命”。因此古代皇帝的诏书上,都要写“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如果要改朝换代,就得革命,全称是“革除天命”。但这是天的事。天子失德,必须天来废他。但是,汉献帝并没有失德,他也没有像殷纣王、秦二世那样,弄得“天怒人怨”。所以后世认为,魏承接汉不是天意。这就只能叫做“篡”,不能算是 “正统”。汉的皇帝既然必须姓刘,蜀汉成了正统,因此要“尊刘贬曹”。

曹操的白脸,首先是他儿子曹丕画的,曹丕不“篡位”,就没有后来的事。因为曹丕不称帝,刘备就不敢。刘备不称帝,孙权就不敢。曹丕一开头,就好办了--“和尚摸得,我摸不得”?但脏水,却都泼到曹家;罪名,也得姓曹的背着。谁让你“始作俑”呢?所以《易中天品三国》中说,曹丕皇袍加身之日,就是曹操涂成白脸之时。他认为,曹操不讨人喜欢原因有三:一个是曹操这个人为人奸诈。第二件事情呢说他篡汉。最为民间所不满意的是曹操说了这样一句话:宁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所以老百姓讨厌曹操。

此外,中国人喜欢树典型,要有自己的崇拜偶像和反面教员。这个崇拜偶像和反面教员,还最好能同时出现。巧得很,三国就正好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反面教员可以让曹操来充当,崇拜偶像则当然是诸葛亮。

因为诸葛亮跟曹操,太有可比性。第一,他们都是丞相,还都是汉丞相,也都有自己独立的办事机构,有着独立于皇权的相权。第二,他们也都封侯,还都是最高一级的县侯。曹操封的是“武平”,诸葛亮封的是“武乡侯”,名字听起来都像。第三,他们都是丞相兼领州牧。曹操领冀州牧,诸葛亮领益州牧。

曹操“篡逆”,诸葛忠诚。这真是送上门来的正反两个方面的教员。因此,为了崇拜诸葛亮,必须贬低曹操。反过来也一样。为了打倒曹操,必须抬高诸葛亮。这是以德治国的需要,也是朝野上下的需要。客观不客观,历史不历史,那就顾不上了。

《三国演义》是中国小说史上拥有读者数量最多的小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而“虚实”问题在中国小说评论中始终占有格外突出的位置。作为小说繁荣时期出现的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虚实“问题更是这些争论的焦点。从《三国演义》中“虚实”问题的接受史中,我们可以看出,由重“纪实”到重“虚构”是中国古代小说创作发展的趋势,也是小说评论家对小说创作手法评论的价值取向。单就小说的自身发展规律而言,小说的创作和批评应该会沿着由“实”而“虚”的单轨道运行,但是在大趋势不变的前提下,小说的接受史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情况,重“实“与重“虚”相伴而行,因为,除了小说评论自身的发展规律之外,小说的接受还受社会现实、评论家自身的文化素养等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①引用自:陈寿《三国志·武帝纪》。

篇3:英雄与奸雄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对比的论文

一、曹操的性情论

曹操在“三国”, 给人的是一种复杂、自私、善变的印象。《三国演义》中在第一回曹操入场介绍便稍长于刘备等人的人物介绍, 对其描绘篇幅最长, 而后直至第七十八回身死, 刻绘出的是一位性格最为复杂、立场因素转变最为频繁的君主形象。小说开篇点出曹操的狡诈不顺, 这种反面性格便暗示曹操本身的多层次复杂性格, 为其之后的转变奠定基础。比如对吕伯奢的滥杀和“梦中杀人”事件。这固然是一方面, 但也很片面。曹操杀伐果断, 有中正堂皇之风, 善断更善行。从刺董献刀, 到洛阳勤王, 又曾挟天子以令诸侯, 大道之基已定。曹操灭袁绍、除袁术、征乌丸、定宛城、斩吕布、收荆州、平汉中, 直至受封魏王, 无不体现曹操的善断善行。同刘备和孙权相比, 曹操性格更为强势, 透露着强大的自信。但自信过头的人往往容易好大喜功, 容易冒进。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赤壁之战。曹操收荆州后, 未等队伍修正和后续部队的支援补充, 就急功近利地兵锋直指东吴, 间接促使孙刘结盟, 导致赤壁大败。但曹操也并不刚愎自用, 知人善任也是他一大性格表现。虽说被《三国演义》有意忽视, 但曹操集团手下的人才是最多的, 文有荀彧、郭嘉、贾诩、荀攸等为其谋;武有张辽、夏侯惇、徐晃、夏侯渊, 乐进等供驱策, 人才济济, 数不胜数。用曹操自己的诗来讲, 就是“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因此曹操性格虽有瑕疵, 但也有可取之处。

二、曹操的忠奸论

曹操是雄才, 这点是毋庸置疑。但他为什么被称“奸雄”, 而非“枭雄”或“英雄”?“奸”是对立的“忠”。曹操的“奸”指的是不忠于君主, 主要论点就在其“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事上。小说记载:“建安元年……太祖 (曹操) 将迎天子 (献帝) 。”此时献帝年方十六, 试想十六岁的孩子又怎么可能治理好国家?而曹操又正值壮年, 谋略野心正至巅峰, 所以方有“大权便皆归曹操;朝廷大务, 先禀曹操, 然后方奏天子”。曹操此时名为汉臣, 但实为汉主, 那么作为“汉主”的曹操又需忠于谁?汉朝倾危, 灭亡是板上钉钉的事, 曹操不做, 自有他人来做, 这是历史的必然结果, 并不能全归咎于曹操。而且, 曹操为汉帝留下了最后一丝颜面, 整部小说当中, 有无数人建议曹操称帝, 但曹操却从未迈过这坎儿, 直至最后, 也不过讨个魏王的名号, 并未篡位。也可见, 他本人对皇权尚存一丝敬畏之心。虽说他曾在天子寻猎时替献帝受百官朝拜, 但如果没有曹操, 汉王朝恐怕也早就成为过往云烟罢了。

小说最初, 曹操是想做“治世之能臣”的。他单身刺董之后, 名望大增, 正逢十七路诸侯欲联合讨伐董卓。曹操作为大会主要发起者, 当时“宰牛杀马, 大会诸侯”, 威望一时无二。但在推选盟主之时, 他却主动让给四世三公的名门袁本初。有人说当时曹操之所以让位, 其实也是他摆正自己的位置, 避开大浪潮和与地位不符的责任, 以免遭他人猜忌, 相对而言袁绍当时更适合一些。我不否认这种观点, 但曹操此时对汉王朝的认可也是无法否认的, 此事发生在曹操自告奋勇地刺杀董卓之后, 虽说不成, 曹操依托机智才脱离虎口, 但汉室忠臣的形象非常深入人心, 不管是对于当时的诸侯还是现在的读者。

而后在《三国演义》的第六回中, 董卓放火烧洛阳, 孙坚随后率众救灭宫中余火, “是夜星月交辉, 乃按剑露坐, 仰视天文……”将孙坚刻画成一个多谋且忧国的英雄人物形象。对于人物刻画这点, 暗含着大多数三国研究大家所认为的《三国演义》意识性主题:英雄人物与上天旨意休戚相关。孙坚无疑是应时势而生的英雄之一。孙坚叹曰:“帝星不明, 贼臣乱国, 万民涂炭, 京城一空!”忠君爱国的心态表现的特别生动。可出人意外地, 孙坚在从井中打捞出一个妇人尸首, 并发现象征大汉权利正统的传国玉玺, 孙坚的态度就急转直下, 竟打算偷偷带走玉玺。而董卓挟持天子迁都长安后, 诸侯当中只有曹操因担心天子安危携兵追赶董卓。虽不幸中计、惨败而归, 但是计策上的失误, 并不代表曹操战略上的失误, 曹操因忠于汉室而迫不及待营救汉天子的行为的忠贞是毋庸置疑的。前后两种比对下, 曹操此时在忠君上, 三国诸侯无出其右。

而玉玺也是《三国演义》故事中的暗线, 象征着汉室正统在历史舞台的衰亡和时势英雄的崛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这个细节, 传国玉玺于《三国演义》第三回失踪, 第六回被孙坚把持手中, 第七回孙策从已死的孙坚手中继承此物, 并为了借兵而抵押给了袁术。不过此人城府不深, 于汉统未亡、众诸侯神经紧绷的特殊时刻贸然称帝, 反被讨伐, 在第二十一回时就一命呜呼了。之后, 玉玺落入曹操之手, 但之后小说就未表玉玺之后的命运轨迹。直到第八十回, 曹丕篡位, 玉玺才再度复出。献帝被逼禅让, 玉玺为魏文帝曹丕称帝之物。通过这点来看, 曹操应该是早早把玉玺还给了献帝, 表明曹操对汉室正统的认可。

纵使迎天子之后, 曹操受权力的影响, 对汉室的态度每况愈下, 但他还是自称汉朝丞相, 而非什么魏帝。以此来看, 曹操虽奸, 但亦有其忠, 并非全然奸猾到底, 彻头彻底的不忠之人。

三、曹操的人才论

三国当中, 我们都知道蜀国刘备“三顾茅庐”, 求得诸葛, “用人不疑”, 给诸葛亮提供了广大的政治舞台, 才使得蜀国终得三分天下;吴国江东三代基业, 与当地望族休戚相关, 地利与人和兼备, 而使得吴国能在汉末逐鹿;但作为最强大的魏呢?“吾任天下智力, 以道御之, 无所不可。”曹操能够在群雄逐鹿的乱世之中尽显风骚, 这和他重视人才与礼贤下士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建安十五年。

操作所书的《求贤令》, 其大意是自古于危难之际或者开创霸业的明君和霸主, 没有不是得到贤臣的大力辅佐, 与贤臣们一同治理天下的。……我采用人才的标准不论出身贫贱贵胄, 品行是否端正, 只要在某一方面拥有过人的才能, 我都一律收于麾下采纳重用。这在我们现代人的观点看来, 都有点惊世骇俗, 更何况当官首重出身的东汉末期?我们需知道, 东汉末年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察举制的特点是“乡举里选”, 但正式制度的发展后期, 官员为自身利益而有意或无意为自己熟人“说好话”、建立自己的体系圈, 从而衍生出许多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大权的豪门望族和官员团体。他们利用家族名望和其所带来的广泛人脉牢牢把持着所辖地方的士人德才评价, 并为其搜罗大量忠于自己的人才《三国》中代表人物有袁绍和袁术 (“四世三公”望族) 。而这种搜罗是有一定局限和区别的, 豪门望族讲究“门当户对”、而官员团体讲究“政治立场”, 这两种都对人才的门第有一定的要求。最具代表的是《三国演义》第五回中“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情节, 当关羽自愿去对阵华雄, 绍问其现居何职。瓒 (公孙瓒) 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邪?量一弓手, 安敢乱言!与我打出!”在诸侯们被华雄杀破胆时, 只因敢于解决此问题的关羽的身份是一名马弓手, 帐上诸侯就随意对其蔑视呵斥。可见对于没社会地位的寒门士子和将领在当时出人头地是何其艰难。

曹操针对东汉以来察举选官过于重视门第不符合时宜的传统, 进行了大刀阔斧式的颠覆与革新, 他指出“举贤勿拘品行”即使是所谓的“不仁”“不孝”“贪财”之人, 只要胸怀“治国之策”和“定军之计”, 他曹操都一概任用, 不含轻视, 只重才能。这种跨时代的超凡意识与开明做法, 为曹操迅速积累大量人望。可以说曹操一纸《求贤令》, 使得许多因出身而投效无门的有识之士看见了能得以一展抱负的机会, 他们又怎会错过?于是, 朝野震动, 能臣谋士, 勇者悍将纷纷投入曹门之下, 使得原本靠亲族起家“创业”的曹操得以构建早期的谋士团体和武将班底。

除了对制度的创新, 曹操对人才也是相当重视。最成功的案例便是官渡之战。之前曹操被围困白马, 袁绍和曹操双方实力悬殊, 如果没有火烧乌巢的转折, 曹操肯定会失败。这场战役亦是双方赌上全部家当的北方霸主争夺战, 曹操战败后, 再想翻身就会困难重重, 三国局面会往后延长甚至不会发生。而向曹操献上火烧粮仓之计的, 是谋士许攸。许攸这个人呢, 尖酸刻薄, 贪名狂妄, 有时主公的面子也不管, 这令好面子的袁绍甚为不喜。是曹操赤脚迎之, 对他表现出特别的器重, 才使得火烧乌巢之计顺利成功, 为曹操集团奠定下北方霸业。

还有, 在讨董大会上, 曹操就用其非凡眼光看出刘备三人的不凡, 力挺关羽迎战华雄, 并在战后一心想收服关羽为己用, 充分体现出自己对人才的赏识和渴望。若非关羽一心向着刘备, 恐怕心亦会为曹操所折服。当刘备战败, 关羽为曹操所俘, 不得不投降曹操所代表的“汉朝”时, 曹操也未曾对关羽有所懈怠, 让其上马金下马银, 给予了其国士般的待遇。官渡一战, 关羽最后弃曹操而去, 曹操也未横加阻拦, 甚至在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之后, 他还特意派使者劝阻许诸带领的追兵, 给关羽提供撤离条件。可以说, 曹操对人才的非凡的态度, 对其之后的霸业起到了内在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应该用文学的观点去讨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结合时代舞台与历史背景, 探讨人物的形象的多变与真实。《三国演义》中的曹操, 是经过文学润色与加工的艺术化的“奸雄”。但“曹操”的《三国演义》形象又不仅仅是单纯的褒与贬, 他是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历史的真实客观的杂糅融合。总之, 其印象是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论和后人的爱与恨的主观正统性的双重观感。也是小说《三国演义》典型的“拥刘反曹”的根本原因。但让我们细细品鉴, 曹操又以他独特的个人魅力和行事风格, 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留下了极具研究、分析、学习价值的浓墨一笔。我们通过透视《三国演义》背后罗贯中的价值观感和个人情感, 结合文本与史实, 辩驳曹操的真实, 于笔墨间把曹操更细致的形象研习出来, 这也正是这篇论文的本意。或许分析的尚有稚嫩之处, 也希望大家前来指正, 以期能在最后还原出曹操这一《三国演义》“奸雄”的真正得失与魅力所在。

摘要:三国世界, 波澜壮阔。作为一个典型的英雄辈出的历史时代, 有无数的文学作品对其进行了撰写与讴歌。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 个性鲜明的传奇人物纷纷袍笏登场。然而传奇人物众多, 但其中最为杂糅复杂却又吸引人眼球的人物非曹操莫属。作为三国最大集团实力的领袖, 曹操具有相当的研学价值。但由于《三国演义》其本身带有“拥刘反曹”“拥汉忠君”的作者主观立场, 对曹操的描述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公平”。作为一部通俗小说, 《三国演义》塑造出的曹操的文学形象, 比其他三国学术性著作如《三国志》中的曹操形象更为被大家所接受。本篇论文因此希望通过对《三国演义》这部文学作品本身情节的研究, 来加深有关曹操这一特定人物的人物形象理解, 通过系统化的梳理、分析, 得出相应的形象结论。

关键词:三国,曹操,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彭治顺.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J].文学教育 (上) , 2007 (12) .

[2]赵风杰.《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分析[J].现代语文 (学术综合版) , 2012 (13) .

[3]罗贯中.三国演义[M].长沙:岳麓出版社, 2004.

篇4:探析《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

关键词:《三国演义》 曹操 民间传说 封建正统 历史渊源

《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书中人物颇多,像曹操、诸葛亮、周瑜、刘备、关羽、张飞之辈,吕布、张辽、赵云、于禁、李典之流,都是英雄豪杰。有的是治世能臣,有的义薄云天,有的智勇双全,有的忠贞不渝,当真是永放春秋、留芳百世。这些人物,或忠或奸,或美或丑。诸葛亮卓越千古,曹操遗臭万年,一个是治世能臣,一个是粉脸奸臣,一正一反,形成鲜明对比。关于曹操这一人物形象,郭沫若曾说过:“自宋以来,所谓正统观念确定之后,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却蒙受了不白之冤,自《三国演义》风行以后,更差不多连三岁小孩都把曹操当成坏人,当成一个粉脸奸臣,实在是历史上一大歪曲。”但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操,我们应区别对待。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为什么是个反面典型,罗贯中在塑造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一、曹操源于民间

历史上的“三国”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期间各色人物闪亮登场。陈寿的《三国志》中记载了许多生动的故事,三国过后,民间不断流传和丰富着这些故事。据杜宝《大业拾遗记》载,隋炀帝看水上杂戏,就有“曹操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的故事。晚唐诗人李商隐有《骄儿》诗云:“或曰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到宋代的“说话”艺术中已经有“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可以把“说三分”当作职业来做,说明三国故事在民间是非常流行的。宋代苏轼《志林》曰:“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众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玄德败,悲凄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见当时的说话已经有了尊刘抑曹的倾向。到元代,三国讲史话本《三国志评话》和《三分事略》也记载了三国故事,并且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轮廓,为后来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提供了大量的、丰富的素材。金元时期的戏曲舞台上也出现了大量的“三国戏”,使三国故事更加丰富。再后来,元明之际的剧目中,以“三国”为题材的就有六十多种,并且半数以上是以蜀汉人物为中心,颂扬刘关张的义气,贬斥曹孟德的奸狡,具有明显的反曹倾向。

罗贯中就是在这些民间传说和戏剧舞台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从而撰成《三国演义》。三国故事在经过隋、唐、宋的流传后,已经具有了明显的尊刘抑曹的倾向。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时,也自觉不自觉地袭用民间传说来迎合人民群众,在作品中保留尊刘抑曹的观点。在塑造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时,自觉不自觉地把他归为反面形象,并加以夸张,使一个粉脸奸臣、狡诈枭雄、玩弄权术于一身的曹操出现在读者面前。可以说罗贯中在塑造曹操这一形象时,民间传说中的尊刘抑曹的倾向,差不多起了决定性作用。曹操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他的身上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诡诈、残忍、多疑、机变等一系列特征,是封建统治者的典型。关于这一点,黄立新老先生说得较清楚:“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确实是个有作为的人,他代表了当时的寒族地主阶级的利益,……然而,他毕竟是一个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存在着阶级的残酷、狡诈的恶德。”罗贯中在塑造时,很可能出于无奈,才把他写成这样一个奸雄。

二、封建正统牵扼曹操

作为历史人物,承担后人的是是非非 ,是不可推托的责任,不管他对历史有多重要的作用,只要后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就会有天壤之别。就曹操而言,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我们没有理由否认。但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确实是个被否定的典型。罗贯中在作品中对曹操有褒有贬,有扬有抑,这不能不说与罗氏生活的时代和价值取向有关。在他生活的时代,政权更替频繁,他目睹了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建立,经历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甚至还参加过起义。有人说罗贯中“有志图王”,从这点看,他是极时反对元朝政权的。在当时,农民起义又都是打着恢复汉民族政权的旗帜,这恰恰和三国时期的“曹刘之争”相似。《三国演义》也正好是在这个背景下完成的,他把曹操塑造成一个否定典型也就不难理解了。再加之各个朝代在开国时都习惯给自己的政权以合法理由,明朝也如此。书中的曹操的形象自然也不是十分光辉的,有些不好的事件发生在他身上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抹不去的历史

《三国演义》属于历史演义小说,自然就脱不掉历史的痕迹。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系统地来看,他具有以下五个优点:

第一、生机勃发,勇于进取的政治家风度。董卓作乱,群臣措手无策、无奈痛哭之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就能将董卓哭死吗?”群臣异样,曹操便提出了刺杀董卓的主意,并由他自己去执行,尽管并未获得成功,但他却顺便来个跪地献刀,瞒过董卓,潜逃乡里。从此,召义兵,会合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没有知难而退,而是勇于进取,足见其政治家的风度。

第二、唯才是举,随能任使的博大胸襟。他不拘一格,唯才是用,求贤若渴。他身边的文胆阮瑀投其门下时颇有些戏剧色彩。当初,曹操雅闻其名,征召阮瑀出来做官,阮不应,曹连连逼促,阮瑀乃遁入山中。不料,曹操有一颗火热的心,不肯罢休,使人放火烧山,阮瑀招架不住,只得出山,投其门下。这就道明他求才不择手段,也可看出他“求贤若渴”。不仅如此,就连徐庶、周瑜、关羽等他都想聘用。他曾以强力将徐庶聘归营账,而徐庶却不献一策。他也曾对周瑜聘任:“曹闻听周瑜年少有美才,乃秘密下扬州,谴蒋干往说周瑜,可惜周瑜不为所动,否则,‘赤壁之战这一页将是另一种写法。”

第三、赏功罚罪,严正不苟的法治思想。曹操能统领百万雄师,靠的是严正不苟的法治。古者有云:“法不加于尊”,而操则不然。他的战马受惊,误入麦田,按曹操自制的军法,应当斩首。自己制法又犯法,他觉得不加法于己则无法服众,于是想出了“割发代首”之计。既打破了“法不加于尊”的古训,又维护了军法的权威。况且,割掉几根头发,并没什么大碍。曹操在《败军令》中说:司马法“‘将军死绥,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也。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低罪,失利者免官爵。”可见他赏功罚罪,正大光明。

第四、以民为本、体恤百姓,注重农业生产。在征张绣时,他号令三军,不准作践麦田,不准掳掠百姓,违者“斩首”。在征袁绍时,重申军纪“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罪”。攻克冀州后,便急令宣布“河北居民,遭兵革之难,尽免今年租赋”。这些都是他“民本”思想的具体表现,以民为本,实乃俊杰。

第五、不畏人言,不惮风险的精神。在汉末,“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公侯”的时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并吞八荒,权势越来越大。各公卿、士大夫便群起而攻之,对其大加猜忌、诽谤,而曹操则无所谓,无意急流勇退,继续做自己的事。

这几点在《三国演义》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这也说明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没有忽略历史。也许就是历史演义小说源于历史又高于历史的缘故吧。

综上所述,罗贯中在民间传说的影响下,对曹操采取了抑制的办法,作品反映出来的就只能是否定形象。而他生活的时代又不允许他对曹操大加赞赏,再加上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束缚,曹操永远不可能变为诸葛亮式的人物。就这两方面来说,曹操的形象被塑造成否定人物也是必然。但是,历史还告诉我们,曹操虽然奸诈却也善良,并且还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对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功不可没。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就应该源于历史又要高于历史。罗贯中在塑造时也没忘记这一点,将曹操塑造成了一个简单而复杂的人物。我们在读《三国演义》时不能只是读他简单的一面应该多方面的看对曹操。

参考文献:

[1]卢弼.三国志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3]周一良.著魏晋南北朝史扎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程毅中.重提旧案说曹操[A].三国演义研究集[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

[5]曹操.曹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汪文学.正统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上一篇:民国底气读后感下一篇:部编小学一上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