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档案管理基础

2024-07-15

电子档案管理基础(共6篇)

篇1:电子档案管理基础

《管理学基础》电子教案

经 济 教 研 室

何晓玲

第一章 第一章第二章 第二章第三章 第三章第四章 第四章第五章 第五章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计划与决策 目标管理 预测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便学生了解管理的含义,了解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掌握管理的性质和管理的基本职能。

教学重点:管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管理的职能与作用,组织外部环境的特征与构成,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及性质

一、管理及其起源

(一)、概念:是管理者为有效的达到组织的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二)、起源:人类文明初期,协作劳动

虽无管理理论,但有管理思想

二、管理的性质1、1、管理的二重性2、2、管理的科学性3、3、管理的艺术性

三、管理与外边环境的关系

(一)、外部环境的特征

(二)、组织外部环境的构成

(三)、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1、1、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2、2、组织对环境的适应

第二节

一、管理职能

(一)、计划

(二)、决策

(三)、组织

(四)、人事

(五)、领导

(六)、鼓励

(七)、控制

(八)、协调

二、管理的作用1、1、管理可以维持组织的存在2、2、管理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

第二节 管理的职能及作用 第三节 第三节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1、1、观察总结的方法2、2、比较研究的方法3、3、历史研究的方法、4、4、案例分析法5、5、实验研究的方法 复习与思考1、1、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2、管理的八项具体职能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便学生了解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了解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论点,掌握行为科学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几种管理理论的内容,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第四节 第四节 管理理论的萌芽

一、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1、顺道

2、重人

3、人和

4、守信

5、对策

6、法治

二、西方朝气的管理思想

第五节 第五节 古典管理理论

一、泰罗科学的管理理论

(一)、科学管理之父-泰罗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知道思想

(1)、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学管理代替传统的管理

(三)、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1、1、秩序科学的作业方法2、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3、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作制4、4、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5、5、实行职能工长制6、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经常管理理论之父

①、①、企业的经营有六项不同的职能 ②、②、管理处于核心地位

③、③、重视管理原则的系统化

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组织理论之父

特点:①、明确分工

②、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③、人员的使用

④、职业管理人员

⑤、遵守规则和纪律

⑥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四、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

英国、林德尔、厄威克 美国、卢瑟、古利克

《管理的要素》《管理备要》 主要成就:组织原则的系统化

《管理科学论文集》

主要成就:提出“POSDCRB”管理七职能论。

第六节 第六节 行为科学理论

一、梅噢及霍桑实验

梅噢《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 《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霍桑实验四个阶段:

1、1、工厂照明试验:照明度与生产率无直接关系2、2、继电器装配试验3、3、谈话研究4、4、观察试验

二、人际关系学说1、1、职工是“社会人“

2、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提高生产效率关键3、3、企业存在“非正式组织“

三、行为科学理论

(一)、个体行为理论

(二)、团体行为理论

(三)、组织行为理论

第七节 第七节 现代管理理论

一、管理过程学派

创始人:亨利、法约尔

特点:把管理学说与管理人员的职能联系起来

二、经验学派

代表人物:戴尔

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案例教学“

三、系统管理学派

代表人物:卡期特

认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四、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西蒙

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五、管理科学学派

认为:运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计划决策和解决管理中的问题,求出最佳方案。

六、按变理论学派

主张:灵活运用各学派的学说观点

第八节

一、企业战略

二、企业文化

企业精神

制度文化

物质文化

三、学习型组织

四、企业再造

第八节 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复习与思考:

1、什么是霍桑实验?

2、六大学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三章

计划

教学目的:理解计划工作的含义,掌握计划工作的种类,程序、方法特征.教学重点:计划工作的特征,种类,程序,编制计划的方法。

第一节

计划工作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一、一、计划工作的概念

根据实际情况权衡需要和可能通过科学预测提出一方法

内容:5W+H :why 为什么做

what 做什么

who 谁来做

when 何时做

where 何地做

how 怎样做 二、二、计划工作基本特征

(一)、目的性

(二)、主导性

(三)、普通性

(四)、效率性

第二节

计划的种类 三、三、一、按计划内容的表现形式分类

宗旨

目标

策略

政策

程序

规则

规划

预算

二、按企业管理职能分类

生产计划

财务成本计划

三、按计划的内容分类

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

四、按计划所涉及的时间分类

长期计划

中期计划

短期计划

第三节

计划工作的程序 一、一、机会分析 二、二、确定目标 三、三、制定计划的前提-环境 四、四、制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五、五、评价各种方案 六、六、选择方案 七、七、制定派生计划 八、八、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

第四节

编制计划的方法 一、一、滚动计划法二、二、网络计划法 三、三、线性规划法

复习与思考1、1、计划工作的含义是什么?

2、2、计划工作的程序如何?]

第四章

第四章 目标管理

教学目标:了解目标管理的产生和了展,掌握企业目标的性质,特点和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

教学重点:目标的性质,确定目标的原则,目标管理的特点,发展,实施过程,应用与评价。

第一节

目标的建立

一、目标的含义

二、目标的特征1、1、目标是组织经验思想的集中体现2、2、目标具有多重性3、3、目标具有层次性4、4、目标具有变动性

三、确定目标的原则

1、现实性

2、关键性

3、定量化

4、协调性

5、权变

第二节

目标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一、目标管理的含义1、1、定义: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名誉吧,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组织管理 任务的过程2、2、特点:

1、运用系统化的思想

2、调自我管理的制度

3、实行“能力至上”

二、目标管理的产生

德鲁克《管理实践》

三、目标管理的发展1、1、企业目标通级确定,个人目标要能激发工作积极性。

2、2、通过参与到激发工作积极性3、3、业绩评价的自我参与4、4、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5、5、是全面系统的管理方法

第三节 第三节 目标管理的应用

一、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

(一)、目标建立

企业目标制定分解过程1、1、略高于当前生产经营能力2、2、质与量有机结合3、3、期限适中4、4、数量适中

(二)、目标分解:总目标分解成各部门目标、个人目标1、1、逻辑要严密2、2、突出重点3、3、职工参与变“要我做”边成“我要做”

4、4、审批严格

(三)、目标控制

自我控制

领导控制相结合1、1、领导的充分信任 完善的自检制度相结合2、2、建立控制中心3、3、保证反馈渠道的畅通4、4、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四)、目标评定:

自我评定

群众评定

领导审议1、1、自我评定2、2、全面公正3、3、与人事管理相结合4、4、及时反馈信息

二、目标管理理论的应用及作用

(一)、应用

日本1、1、范围广2、2、以企业系统管理的形式加以应用3、3、财务领域应用广泛

(二)、作用

优点:

1、提高管理的效率

2、有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

3、激励职工完成企业目标

4、减少无效劳动

局限性:

1、目标制定为困难

2、职工与费时,费力4、4、考核奖惩,难以完全一 政5、5、职工寻质差异,影响管理方法的实施

复习与思考1、1、目标管理具有哪些特点2、2、进行目标成果考核时,如何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板书设计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五章

预测

第一节 预测的含义及其类型 教学目标:了解预测的含义及预测的基本步骤,掌握预测的程序,了解简单的预测方法 教学重点:预测的作用,类型,方法,时间模型,回归分析法。

一、预测的含义和作用

(一)、含义

(二)、作用1、1、提高决策准确性2、2、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3、3、制定科学的技术创新策略4、4、提高应变能力

二、类型

(一)、范围

宏观经济预测

微观经济预测

(二)、内容

市场预测

技术预测

经营绩效预测

经济形势预测

(三)、性质

定性预测

定量预测

(四)、时间

短期预测

中期预测

长期预测

第二节 第二节 预测的程序与方法

一、预测的程序

确定预测目标→查询收集整理资料→选择预测方法→进行预测→评价预测结束→提交预测报告

二、预测的方法

(一)、定性预测法1、1、头脑冈暴法2、2、特尔菲法3、3、销售人员判断预测法4、4、管理人员判断预测法5、5、群众评价法

(二)、定量预测法

1、时间序列法

(1)、简单平均法

(2)、移动平均法

(3)、指数平滑法

2、回归分析法

3、计量经济学模型

4、投入产出法

5、替代效应模型

三、选择预测方法应注意的问题1、1、适应范围2、2、经济性3、3、收集资料的难易程度4、4、对准确的要求 复习与思考

1、运用预测方法对未来经济形势进行预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案例简述:一个老头和他的孙子要去县城,他们准备骑着驴去。老头儿先骑着驴,孙子跟在后面走,走了一会儿,碰到一位当了母亲的女子,那位母亲责怪老头儿不关心儿童,不应该让孙子走着,于是,老头儿就下来让孙子骑着驴,自己走着。走了一段路,有碰到一个和尚,和尚则责怪孙子不孝顺爷爷,不应该自己骑驴。没办法老头就和孙子一起走路,有过了一会儿,又碰到一个学者,这位学者就笑他们,有驴不骑,偏要走路。老头儿和孙子没办法就一同骑着驴。结果,走了一段路,就碰到了一个外国人,这个外国人责怪他们虐待动物!问题:究竟应该由谁骑这头驴呢?

将这个问题分解一下:

老头儿和孙子是这个问题的决策者。骑驴和走路是他们去县城的两种方法。

当了母亲的女人、和尚、学者、外国人都是影响决策四个因素。到达县城是老头儿和孙子的目的。第6章 决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决策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决策的类型和决策过程,掌握决策基本方法。

内容结构:

6.1 决策概述

6.2 决策过程

6.3 决策原则

6.4 决策方法

第三章 决策(学时数:6)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按各种不同的标准对决策所进行的分类,决策过程通常所包括的几个步骤,常用的决策方法。

掌握:满意原则与最优原则的区别,决策过程每个步骤所要注意的问题,各种决策方法的基本思想与优缺点。应用:学会按照决策过程的步骤进行决策。

 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

本节主要介绍决策定义、原则、了解决策依据,重点:掌握决策定义、原则;难点:对决策原则的理解。

一、决策的定义

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理解决策注意点: 1、2个以上方案中选择

2、选取方案是满意方案,不是最优方案。

3、决策是一个过程

4、决策主体是管理者

5、决策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6、决策是针对现在或未来作出的

二、决策的原则 满意原则

三、决策的依据 适量的信息

决策的类型

 本节根据决策的不同标志,介绍决策的类型。重点:掌握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确定型、风险型、与不确定型决策。难点:是对追踪决策、风险决策及不确定型决策的理解。

一、从决策影响的时间看,把决策分为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

二、从决策的重要性看,把决策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

三、从决策主体看,把决策分为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

四、从决策的起点看,把决策分为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

五、从决策所涉及的问题看,把决策分为程序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六、从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看,把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 决策的过程

本节专门介绍一个问题,即决策过程。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

识别目标

拟定备选方案

评估备选方案        作出决定

选择实施战略

监督和评估

 决策的方法

本节针对组织不同业务、介绍对应的决策方法。

重点:掌握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和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难点:确定型决策方法的量本利分析法,风险型决策方法的决策树法以及不确定型决策方法的4个原则方法。

一、集体决策方法

1、头脑风暴法。创始人为英国奥斯本。该方法主要用于收集新设想。

2、名义小组技术。

小组成员互不通气,也不在一起讨论、协商,从而小组只是名义上的,它可以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德尔菲技术

这是兰德公司提出的,用来听取有关专家对某一问题或机会的意见。

二、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

1、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该法由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创立,其思想是,大都企业有2个以上的经营单位,每个经营单位都有相互区别的产品——市场片,企业应该为每个经营单位确定其活动方向。

2、政策指导矩阵,该法由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创立。它用矩阵来指导决策。

三、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

1、确定型决策方法,主要掌握量本分析法

2、风险型决策方法。——决策树

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小中取大法。

大中取大法

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  

□ 本章关键词 初始决策追踪决策非程序化决策确定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决策树法后悔值

复习思考题 

1、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各自特点。

2、决策过程是怎样的?

3、比较经营单位组合分析与政策指导矩阵这两种方法。

4、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非确定决策各自方法如何应用。□讨论题

1、描述你在完全理性假设下作过的一个决策。将它与你选择大学相比较,二者有差别吗?试说明之。

2、你认为在决策制定过程中哪一步最重要?说明理由。

□ 自我评估练习

你的直觉能力如何?

对下面的每一个问题,选出你第一意向的答案,然后在此答案上画圈。你要诚实地去做。

1、当你从事一个项目时,你希望:

(1)知道问题是什么,但由你自由地决定如何解决它;(2)在你动手前,得到如何解决问题的明确表示。

2、当你从事一个项目时,你愿意和你一起工作的同事是:(1)讲求实际的(2)富于想象的

你最欣赏的人是: 

(1)有创造精神的;(2)细心的。

4、你选择的朋友会是:

(1)认真的和勤奋工作的;(2)激动的和容易动感情的

5、当你向你的同事征求问题的建议时,你会:

(1)如果他对你的基本假设提出怀疑,你极少或决不会感到恼火;(2)如果他对你的基本假设提出怀疑,你常会感到恼火。

6、一天工作开始时,你经常:

(1)很少制定或遵循具体的计划;(2)首先制定一个要尊循的计划;

7、当和数字打交道时,你发现你:(1)很少或从不会发生实质性差错;(2)经常发生实质性差错。

8、你觉得你:

(1)一天中很少做白日梦,即使做了,你也确定不喜欢这样。(2)一天中常做白日梦并以此为乐。

9、当你处理问题时:

(1)你宁愿遵照指示或规则,如果有的话(2)如果有的话,你常爱避开指示和规则。

10、当你试图将一些事物组合在一起时,你宁愿:(1)一步一步写出如何组合它们的说明

(2)当组合它们时先设想一下事物组合好以后的样子。

11、你发现最使你恼火的人看上去是:(1)没有条理的(2)有条理的

12、当你必须处理一个意想不到的危机时:

(1)你对形势感到焦虑;(2)你对形势的挑占感到兴奋 □ 前沿理论与热点探索

1、直觉决策日益流行。

在运用直觉时,存在一个管理者可遵循的标准模型吗?他们似乎遵从两种方法之一:或是在决策过程之初使用直觉;或是在决策过程结尾使用直觉。

在决策开始时使用直觉,决策者努力避免系统分析问题。他让直觉自由发挥,努力产生不寻常的可能性事件,以及形成从过去资料分析和传统行事方式中一般产生不出的新方案。而决策制定结尾的直觉运用,有赖于确定决策标准及其权重的理性分析,以及制定和评价方案的理性分析。但这一切做完后,决策者便停止了这一过程,目的是为了筛选和消化信息。这种方法能被形象地描述为“睡眠决策”,一二天后再作出最后的选择。□ 实践操作

斯蒂芬汽车零件公司

送至:帕特.卡尔森,高级顾问,多伦多顾问集团 发自:简.斯蒂芬斯,总栽和首席执行官 主题:重构我们的决策过程 帕特,我需要你的建议,我之所以找你是因为你是我父亲的朋友,在他建立我们公司的过程中你给他出了大量的主意。让我简要地说明一下我的意图。

4年前,我从学院毕业获得了工商管理学位,随后立即在多伦多百货商场谋到一份家具部经理助理的职位。但是,当4个月前父亲因心脏病突然发作而猝死后,我接受了母亲的请求,辞去工作开始经营我们家的事业。

经营公司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认为自己能应付得了。连我自己都感到惊奇,我利用署假打工和在饭桌上的闲聊,从父亲那里学到了那么多生意经。

如今,斯蒂芬斯汽车零件公司已有11家商店,每家商店的经理都富有经验和十分胜任。在公司总部办公室,我有4位幕僚:L.摩尔斯(商店经营主任);L.基比(采购主任);D.贝克(会计师)和L.科索(我的行政助理)。我的难处是,摩尔和科索在我父亲身边工作了15年,他们对生意的来胧去脉了解得一清二楚,而我的经验显然十分有限。我现在是按我父亲的方式经营,即请专家提供咨询,但最后的决策由我来作。但是,我正在考虑重新安排摩尔和科索的职位,以便他们和我一样成为决策者。如果我这样做,我实际上就有了一个“总栽办公室”,所有的关键决策都由我们三人的群体共同制定。我希望你能对我这个设想的利弊作一个专业性的评价,你能否把你认为我应当怎么做的建议写成2页纸的信寄给我?我将十分感谢你的帮助。

案例一:乔森家具公司五年目标

乔森家具公司是乔森先生在本世纪中期创建的,开始时主要经营卧室和会客室家具,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随着规模的扩大,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公司又进一步经营餐桌和儿童家具。1975年,乔森退休,他的儿子约翰继承父业,不断拓展卧室家具业务,扩大市场占有率,使得公司产品深受顾客欢迎。到1985年,公司卧室家具方面的销售量比1975年增长了近两倍。但公司在餐桌和儿童家具的经营方面一直不得利,面临着严重的困难。

一、董事长提出的五年发展目标

乔森家具公司自创建之日起便规定,每年12月份召开一次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会议,研究讨论战略和有关的政策。1985年12月14日,公司又召开了每年一次的例会,会议由董事长兼总经理约翰先生主持。约翰先生在会上首先指出了公司存在的员工思想懒散、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并对此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要求迅速扭转这种局面。与此同时,他还为公司制定了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具体包括:

1、卧室和会客室家具销售量增加20%;

2、餐桌和儿童家具销售量增长100%;

3、总生产费用降低10%;

4、减少补缺职工人数3%;

5、建立一条庭院金属桌椅生产线,争取五年内达到年销售额500万美元。

这些目标主要是想增加公司收入,降低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但公司副总经理托马斯跟随乔森先生工作多年,了解约翰董事长制定这些目标的真实意图。尽管约翰开始承接父业时,对家具经营还颇感兴趣。但后来,他的兴趣开始转移,试图经营房地产业。为此,他努力寻找机会想以一个好价钱将公司卖掉。为了能提高公司的声望和价值,他准备在近几年狠抓一下经营,改善公司的绩效。

托马斯副总经理意识到自己历来与约翰董事长的意见不一致,因此在会议上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会议很快就结束了,大部分与会者都带着反应冷淡的表情离开了会场。托马斯有些垂头丧气,但他仍想会后找董事长就公司发展目标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副总经理对公司发展目标的质疑

公司副总经理托马斯觉得,董事长根本就不了解公司的具体情况,不知道他所制定的目标意味着什么。这些目标听起来很好,但托马斯认为并不适合本公司的情况。他心里这样分析道:第一项目标太容易了--这是本公司最强的业务,用不着花什么力气就可以使销售量增加20%;第二项目标很不现实--在这领域的市场上,本公司就不如竞争对手,决不可能实现100%的增长;第三项目标亦难以实现--由于要扩大生产,又要降低成本,这无疑会对工人施加更大的压力,从而也就迫使更多的工人离开公司,这样空缺的岗位就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降低补缺职工人数3%呢?第四项目标倒有些意义,可改变本公司现有产品线都是以木材为主的经营格局,但未经市场调查和预测,怎么能确定五年内我们的年销售额达到500万美元呢?

经过这样的分析后,托马斯认为他有足够的理由对董事长所制定的目标提出质问。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些问题使他困扰不解,一段时期以来,发现董事长似乎对这公司已失去了兴趣;他已50多岁,快要退休了。他独身一人,也从未提起他家族将由谁来接替他的工作。如果他退休以后,那该怎么办呢?托马斯毫不怀疑,约翰先生似乎要把这家公司卖掉。董事长企图通过扩大销售量,开辟新的生产线,增加利润收入,使公司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以便在出卖中捞个好价钱。“如董事长真是这样的话,我也无话可说了。他退休以后,公司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他是不会在乎的。他自己愿意在短期内葬送掉自己的公司,我有什么办法呢?” [思考题]:

1、你认为约翰董事长为公司制定的发展目标合理吗?为什么?你能否从本案例中概括出制定目标需注意哪些基本要求?

2、约翰董事长的目标制定体现了何种决策和领导方式?其利弊如何?

3、假如你是托马斯,如果董事长在听取了你的意见后同意重新考虑公司目标的制定,并责成你提出更合理的公司发展目标,你将怎么做?

案例二:开发新产品与改进现有产品

袁之隆先生是南机公司的总裁。这是一家生产和销售农业机械的企业。1992年产品销售额为3000万元,1993年达到3400万元,1994年预计销售可达3700万元。每当坐在办公桌前翻看那些数字、报表时,袁先生都会感到踌躇满志。

这天下午又是业务会议时间,袁先生召集了公司在各地的经销负责人,分析目前和今后的销售形势。在会议上,有些经销负责人指出,农业机械产品虽有市场潜力,但消费者的需求趋向已有所改变,公司应针对新的需求,增加新的产品种类,来适应这些消费者新需求。

身为机械工程师的袁先生,对新产品研制、开发工作非常内行。因此,他听完了各经销负责人的意见之后,心里便很快算了一下,新产品的开发首先要增加研究与开发投资,然后需要花钱改造公司现有的自动化生产线,这两项工作约耗时3-6个月。增加生产品种同时意味着必须储备更多的备用零件,并根据需要对工人进行新技术的培训,投资又进一步增加。

袁先生认为,从事经销工作的人总是喜欢以自己业务方便来考虑,不断提出各种新产品的要求,却全然不顾品种更新必须投入的成本情况,就像以往的会议一样。而事实上公司目前的这几种产品,经营效果还很不错。结果,他决定仍不考虑新品种的建议,目前的策略仍是改进现有的品种,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和销售价格。他相信,改进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开出具吸引力的价格,将是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最有效的法宝。因为,客户们实际考虑的还是产品的价值。尽管他已做出了决策,但他还是愿意听一听顾问专家的意见。

[思考题]:

1、你认为该企业的外部环境中有哪些机会与威胁?

2、如果你是顾问专家,你会对袁先生的决策如何评价?

案例三:通用与福特迥异的跨国并购战略及成效

提前出版的美国《财富》杂志日前公布了1999的美国500强企业的排名。通用汽车公司连续12年名列500强之首,年收入达到1890亿美元。1998年排在第二位的福特汽车公司以年收入1625亿美元跌到第四位。

1999年亚洲经济开始复苏,去年美国500家大公司的销售总额比前年增加了10.2%,盈利增加了28.7%。通用汽车缘何能连续12年屹立在龙头老大的位置不动摇?而福特汽车不仅未保住以往的经营业绩,反而跌落到第四位,这与他们迥异的跨国经营战略是紧密相关的。

1、通用:尊重被并购方的优势及自主权

通用汽车公司早就在摸索如何在全球实行最佳的并购战略。它最初收购了欧宝汽车公司,后来入股五十铃、铃木汽车公司。它谋求在美国的生产上与丰田汽车公司在引擎上进行合作。就是说,它实行的摸着石头过河的并购战略,尊重各家公司的自主经营,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从微型汽车、商用汽车到中高级汽车,通用汽车公司各种类型的汽车几乎都生产,但与福特汽车公司相比,在高级轿车的生产上却略逊一筹。

通用汽车公司推行的并购战略,在确立各自的品牌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自主经营能力上取得了显著效果。但目前还不能说在共享汽车车底盘和基础设施等资源上取得了很大的整体效果。

2、福特:统一树立自己品牌

与通用汽车公司相比,福特汽车公司的战略却大不相同。除了最近收购美州虎、阿斯顿马丁等汽车公司之外,福特汽车公司的战略是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走批量生产之路。它收购马自达汽车公司也是为了全面统一事业,比如开发利用福特汽车底盘和引擎,实现零部件采购的全球化等。与此同时,福特汽车公司还在管理上鲜明地打出了福特色彩。

在对欧洲福特公司和美国福特公司的组织与领导权实行统一之后,福特公司的这种战略更加明确,进一步加快了在全球实行统一的步伐。在产品开发上,美国福特公司、欧洲福特公司、美洲虎公司和马自达公司分工明确,立足于全球化的角度统一使用汽车底盘。福特汽车公司在实现零部件供应的全球化上也花费了很大气力,这几年大幅度降低了成本。此外,福特汽车公司还对错综复杂的经营体制、开发工序和生产线进行了调整和统一。

然而,最近福特汽车公司的战略也开始发生了变化:调整了方针,重新恢复了欧洲福特公司的组织,对各地区的经营进行区别对待;在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之后,建立了高级轿车部门;加强服务和金融等与汽车相关的事业,向顾客提供全面服务;实行销售改革,计划建立为顾客着想的零售店网以及重建销售连锁店。[思考题]:

1、请分别叙述通用、福特公司的并购战略。

2、请分析通用、福特公司并购战略的不同之处,它们各有何利弊?

案例四:“摸着石头过河”的决策方式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经济,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在改革开放中,我们不断遇到各式各样的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任何现成的理论做指导。用邓小平的话来说,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20多年来,在邓小平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不断踏上新的台阶。[思考题]:

试用渐进主义理论分析我国所采取的经济建设方针的正确性。

案例五:“格兰仕”进军空调业的决策可取吗

我国生产微波炉这种制“热”产品的龙头企业——格兰仕集团公司,于2000年9月21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将投入20亿元巨资进入空调制冷业,其空调产品将在国庆节前后批量投放市场,并将在短时间内使空调产品成为该公司的第二主导产品;还决策将进入电冰箱行业。格兰仕公司为什么要进入空调业、电冰箱行业等两个制冷行业?

该公司一位负责人说:

(1)格兰仕在微波炉市场上拥有绝对优势,但在微波炉这一单一产品上,生产规模巳达1200万台/年,格兰仕很难再有大的发展空间。

(2)空调产品正处于成长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容量将不断扩大,空调产品降价的余地很大,因而国内空调市场的需求量将变得十分巨大。

(3)由于全球变暖,过去很少用空调的地区如欧洲也开始大量使用空调。而欧洲空调生产厂家少,只能依赖进口。因此,拓展欧洲空调市场潜力很大,格兰仕有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和渠道。(4)格兰仕的微波炉产品是盈利产品,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另外有40亿元的银行授信贷款尚未动用,因而有能力对空调和电冰箱产品进行巨额投资。[思考题]:

1、空调和电冰箱这两个行业竞争已很激烈,格兰仕进入这两个行业能站得住脚吗?

2、该公司负责人对国内外的空调市场的预测准确吗?进入空调业能获得成功吗?

案例六:HT公司的跳跃腾飞与未来发展

HT公司创建于1958年,是直属邮电部的全民所有制骨干企业、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PTIC集团)的核心成员厂。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与不断探索,尤其是近年来,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依托科技与人才的优势,积极调整产品结构,自觉深化企业改革,企业已从一家邮电设备的修配厂,一跃发展成为以研制、开发、生产经营移动通信、程控交换、激光照排、数字传输、无线通信为主的多种电子通信设备的专业厂家。

从1958年建厂到1979年,HT公司的经营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进行的,企业没有明确的经营战略,1980年后,邮电部的生产计划指标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能力,拥有3000多万元生产能力的HT公司只拿到了90万元的计划生产指标,此时HT公司的决策者决定开发产品档次不算太高但颇有市场需求的电视机、电风扇和电源接插件。这一决策充分利用了企业的资产存量,1984年企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达到16031元,销售收入为2785万元,均比1980年增加了一倍。这一决策的重要性,还在于增强了HT公司全体员工的市场营销意识与营销能力。

在技术、资金有了一定积累的条件下,企业决策者认为,随着家电行业同行竞争者的增多,企业的产品如没有特色就很难获利,因此在1985年后,HT公司积极寻求有较高技术档次的新产品,其中主要是积极参加了电子部组织的激光照排项目的合作攻关,这一努力,使HT公司形成了“以激光照排为主、数字特高频与移动通信为辅”的“一主多辅”的经营格局,对提高HT公司的技术能力与今后的技术引进起点,起了较为关键的作用。

80年代末期,HT公司生产经营的产品大部分为模拟制式,尽管当时还拥有一定的市场,但从长远来看,产品结构已趋老化,市场面临衰退。在这关键时刻,HT公司的高层决策者清醒地看到,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通信必然要实现数字化、全球化。决策者还敏锐地预测到,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的邮电建设将会以HT公司的高层决策者根据企业所拥有的技术水平与国内的大市场,果断地提出了“高新技术起点、多渠道技术引进、高速度形成规模经营”的经营战略,并由此作出了两个具有超凡胆识的决策:一是尽早与世界著名的无线通信产品制造商——美国的M公司签订蜂窝电话手持机与基站系统设备技术引进合同;二是冒险加盟HJD04型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合作攻关。

这两项决策的制定与实现,从根本上改变了HT公司的产品结构,企业发展出现了新的生机,1992年就提前完成了“八五”原定计划,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1993年销售收入猛增到15亿元,1996年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高达86.2万元,与1958年建厂时相比,国有资产增加了200余倍。HT公司开拓了一条值得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借鉴的自强奋进、跳跃发展的成功之路。

目前,HT公司在发展中面临着技术风险,HT公司的自主开发能力与跳跃发展的产业规模和经济指标不匹配。

其次,HT公司的经营风险也很大,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通信设备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而通信产品的高利润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加入通信行业;同时,国外大公司会进一步进入中国市场,因此,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思考题]:

1、HT公司决策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本案例看,HT公司的经营风险主要是什么?

3、HT公司在未来发展中,最重要的战略行动是什么?

决策与计划 案例

隆 中 策

诸葛亮

「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可弃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闇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冑,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壸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言罢,命童子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指谓玄德曰:「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分析:

诸葛亮的“隆中策”是我国最早、最大的成功计划工作案例之一。

隆中策的第—步是确定组织目标:兴汉室,图中原,统一天下。

隆中策的第二步是制定分步实施方案,即确定分步计划的阶段目标:第一,先取荆州为家,形成“三分天下’’之势;第二,再取西川建立基业,壮大实力,以成鼎足之状;第三,“待天下有变,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这样,“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策的第三步是确定实现目标的指导方针:“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内修政理,外结孙权,西和诸戎,南抚彝、越,等待良机。

隆中策又进一步对敌、我、友、天、地、人做了极为细致透彻的分析,论证了为什幺应当有这样的指导方针。

诸葛亮所作之隆中策并非主观臆断,而是在调查研究和预测的基础上,在于他准确、及时、充分地掌握信息。诸葛亮的信息来源,一靠交友,二靠云游,这才能做到知天下事、知天下人,不然怎么能画出西川54州图呢?

诸葛亮的隆中策不正是一项完整的计划工作吗。三分天下之后,如果不是后来关羽交恶东吴,丢了荆州;如果不是刘备又在战术上犯了错误,使鼎盛时期的蜀汉大伤元气;如果后主刘禅是明君,诸葛亮也不会功败垂成。蜀汉之所以被晋灭掉,并非隆中决策之失,而是执行计划有误。

目标及目标管理

穿越玉米地 请大家设想一下。此时此刻,你们站在一片玉米地的面前。

田野上,清新的风徐徐地吹来。铺展在你们眼前的,是一片果实累累的玉米地,同时,这有是一片隐藏着无数大大小小的陷阱的玉米地。

今天,你们将穿越它。

你和你们的对手们将要进行一场有趣的竞赛:看谁最早穿越玉米地,到达神秘的终点,同时,他手中的玉米又最多。

也就是说,你穿越玉米地,要比别人更快,手里要有更多的玉米,而且要时刻保证自己的安全——这是“玉米地游戏”的三个生存要素:速度、效益和安全。

你可以进行一万种以上的选择,在高明的数学大师都无法计算出这三者之间的最佳比例——或许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公式。不同的状态,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而每一个最佳的方式,又因为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穿越玉米地的过程,就是创业决策的过程,N次的选择将产生N种经营状态和结局。穿越的魅力就在这里。企业经营的谜底也就在这里。你为什么要穿越玉米地?

当你的人生开始一场新的角逐的时候,在你的事业掀开新的一页之际,你曾经认真地直面过这个问题吗?而这个问题又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开始穿越各自的玉米地。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在临出校门时,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之后他们就开始了穿越玉米地的旅程,25年后,哈佛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又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的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后来,哈佛经过研究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为什么要穿越玉米地,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树立目标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假设一场生死攸关的篮球冠军争夺战中的一个场景:

两支球队在做了赛前热身运动后,为了投入比赛做好了身体上的准备。然后他们返回到更衣室,教练给他们面授行动前最后的“机宜”,下达最后的指示,他告诉队员:“伙计们!这是最后一战,成败就在此一举,我们要么会青史留名,要么默默无闻,结果就取决于今晚!没有人会记得第二名!整个赛季的成败就在今晚!”

队员们士气高涨,一个个像被打足了气的皮球。当他们冲出门跑向球场时,几乎要把门从框上扯了下来。可当他们来到球场上时却愣住了,一个个大惑不解,十分沮丧和恼怒。原来他们发现球篮不见了。他们愤怒地大叫:“没有球篮我们怎么打球?”因为没有球篮,他们就没法知道比分,就无法知道他们的球是否命中,他们的比分是否多于对手。总之,没有投球的目标,他们就无法进行比赛。球门对于球类比赛相当重要,对吧?那你呢?你是否也在打一场没有球门的比赛?如果是这样,你的得分是多少?国外曾有人做过这样一次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沿着公路向十公里以外的村庄步行前进。第一组不知道去的村庄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结果这个组刚走了两三公里时就有人叫苦,走到一半,就有人抱怨,有的人甚至再也不肯走了,越往后人的情绪越低。第二组知道去哪个村庄,也知道它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人们只凭经验估计需要走两个小时左右。这个组走到一半时开始有人叫苦,走到四分之三的路程时,大家情绪低落了,觉得疲惫不堪,路程大远了。当有人说快到了的时候,大家又都振作起来,加快了脚步。第三组不仅知道路程有多远,去的村庄叫什么名字,而且路边每公里都有一个里程碑。人们一路走一路留心看里程碑,每看到一个里程碑,大家心里便有一阵小小的快乐。当他们走了五公里之后,每再看到一个里程碑,使爆发一阵欢呼声。这个组的情绪一直很高涨。走了七、八公里之后,大家确实累了,但他们不仅不叫苦,反而开怀大声唱歌、说笑,以驱走疲劳。最后两公里,他们越来情绪越高,因为他们知道胜利就在眼前了。

明确的、为组织成员接受的目标是有极大的激励作用的。它会使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努力工作

篇2:电子档案管理基础

(授课人:鲁延霞)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便学生了解管理的含义,了解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掌握管理的性质和管理的基本职能。

教学重点:管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管理的职能与作用,组织外部环境的特征与构成,研究对象与方法。授课形式:采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1.举例“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引出管理的概念。

2.列举多个国家管理家对管理概念的描述,总结出管理的准确定义。导入新课。

3.授课结束,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4.布置作业:请大家下去搜集成功管理专家的案例。课堂组织:1.关闭手机,注意课堂纪律,点名考勤。

2.提问,列举常见的管理的例子,采用启发互动式教学。

3.插入幽默气疯,活跃气氛。

时间分配:第一节:上课前准备5分,管理概念 5分钟,管理性质5分钟,管理与边境的管理10分钟。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及性质

一、管理及其起源

(一)、概念:是管理者为有效的达到组织的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二)、起源:人类文明初期,协作劳动

虽无管理理论,但有管理思想

二、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二重性

2、管理的科学性

3、管理的艺术性

三、管理与外边环境的关系

(一)、外部环境的特征

(二)、组织外部环境的构成(三)、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1、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

2、组织对环境的适应

第二节 管理的职能及作用

一、管理职能

(一)、计划

(二)、决策

(三)、组织(四)、人事

(五)、领导

(六)、鼓励

(七)、控制

(八)、协调

二、管理的作用

1、管理可以维持组织的存在

2、管理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

第三节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总结的方法

2、比较研究的方法

3、历史研究的方法、4、案例分析法

5、实验研究的方法 复习与思考

1、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篇3:电子档案风险管理的实施基础

一、理论基础: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风险管理理论由于它的广泛适用性, 现已应用于各国社会与经济发展、国家建设、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信息安全诸多领域。近些年来, 风险管理思想也已经广泛应用于信息领域。例如, 计算机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网络安全风险管理等已经被广大的学者深入研究;国外许多企业已将信息风险或网络风险纳入了企业风险管理的范畴。在2004年中国计算机安全论坛及第19次中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上, 计算机安全风险管理成为学者关注的首要焦点;大量的有关信息风险管理与控制之类的学术著作也大量涌现。风险管理思想开始在整个信息领域成功应用, 成为保障信息安全的有力武器。尽管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并没有将风险管理的焦点置于电子档案之上, 但电子档案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当中的一些理论以及实践当中的经验教训, 必能为我们进行电子档案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直接的、有益的支持。

三、研究基础:大量已有的电子档案研究成果

虽然我国开展电子档案风险管理的起步较晚, 但随着电子档案的大量涌现, 风险也逐渐在管理过程中出现, 引起广大档案工作者的重视, 而且随着国际交流的逐步深入, 国外的风险管理思想与技术也逐渐为国内的档案工作者所认识和接受。电子档案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综合运用技术、管理、法规等诸多领域的知识, 而在技术方面, 电子签名技术、信息加密技术、网络防火墙技术、元数据技术等已经日趋成熟;在管理方面, 我国电子文件管理专家、档案学专家已经提出了比较完善的电子档案管理功能需求报告、业务流程重组方案;在法规方面, 我国政府正在制定电子证据、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法律制度。比如, 《电子签名法》已经于2005年正式颁布实施。此外, 国内一些企业开发出来的信息系统产品或信息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中, 电子档案风险管理也开始得到相当程度的关注和体现。所有这些都为我们进行电子档案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实践基础:风险管理在其他领域的成功应用

风险来自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人类认识风险的历史几乎与人类的文明一样久远。虽然人类真正提出“风险”并对之进行研究不过始于18世纪, 但是, 当人类的第一个成员思考明天的生存问题的时候, 人类对风险的认识就已经开始了。而人类对风险的认识同时也成就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在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中, 面临着种种风险。从总体上看, 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 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还有某些规律性。因此, 人们只能把风险缩减到最小的程度, 而不可能将其完全消除。这就要求各部门、各行业主动认识风险, 积极管理风险, 有效控制风险, 把风险减至最小的程度, 以保证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运行。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上世纪30年代产生了风险管理。所谓风险管理, 是指经济单位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处置风险, 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篇4:电子档案管理基础

电子政务是伴随着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产物。发展电子政务对创新政府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现代化政府,具有重要作用。近二、三十年来,全球电子政务深入发展,世界各国政府都越来越重视电子政务建设。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是定量的科学技术,基本的工具和手段是计算机的应用。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和社会管理系统交叉、融合,从技术层面来说,必然以电子政务为基础,并从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方面,发展电子政务。

相关技术

云计算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宽带网络的发展,以及虚拟化技术的完善,人们意识到“网络即计算机”的理念,即可以把计算能力、存储能力集中起来放在网络中,按需使用。云计算服务的出现,就带来了这种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收费的资源使用方式。

从目前来看,要完整地认知云计算,应该从“服务”和“平台”两个方面去理解。

云计算服务代表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它要面向海量用户提供永远在线、随时访问的可用服务、支持多用户按需获取服务资源并保证服务的可靠性。

云计算平台在本质上类似一个操作系统,它管理着一个“可扩展的网络超级计算机”。它通过一些特定技术将大量分布于各地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起来,使之在逻辑上以整体的形式呈现。在不同的应用需求出现时,系统可以快速调动各种软、硬件资源协同工作,完成计算、存储和沟通任务,而用户无需关注实现的细节。网络超级计算机具有“可扩展性”,就是指根据需要可以对计算资源进行添加或者删减,同时此虚拟计算机所展现的性能会相应呈现近似线形的变化。

云计算的基本思想,简而言之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个大事,就是“大用户”、“大数据”和“大系统”。反映在技术层面,对于成百上千台设备要维护,数据存储量达到PB级,或者网页的同时访问并发量达到超过万次每秒的企业来说,选择云计算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决定。

对于上层多变的应用需求而言,云计算平台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支撑环境,并实现了IT自动管理,即“以机器管理机器”。

云计算在技术上的革命性,一是给出了一种资源组织的方法,使整个IT系统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二是创新性地将各种信息技术组合起来,完成了一件系统工程的工作。

基于云计算的新型信息系统,代表了这样一种系统组织机制,能够让信息系统的结构根据业务应用的需求和服务场景,快速做出调整,自组织,自适应,从而最大可能发挥信息系统资源和能力的价值。

云计算推动了企业变革,提供了IT资源使用的新方式,成为了业务整合的新平台,提供了向“服务”转型的新思路和创新增长的新动力。

云计算的出现,以“分布式集中”的方式将分散的计算机资源变成资源池,提高了整体计算能力,并以极为廉价、易取的方式向社会提供,这在很大程度上再现了工业革命对于人类社会造成的贡献,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以及产品的获取成本极大降低,获取方式极为方便。不同在于,云计算带来的工业革命,将降低知识获取的成本,也使知识的产生变得更加容易、分享变得更加方便。

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选择云计算服务,可以在几乎没有预付资本投资的情况下即时使用计算资源,无需提前规划就可以按需获取看似无限大的计算资源并大幅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对用户来说,云计算服务将对资源的占有方式从唯我所有变成为我所用;将对资源的使用方式从特定环境变成随时随地;将对资源的消费模式从固定支出变成按需付费。

物联网

物联网是一个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共同构成的庞大的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涉及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无所不包的庞大产业链。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

物联网连接范围远大于互联网,扩大连接到物品,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相连,形成一个连接万亿个物品和数亿人的庞大无比的数据库,采集和存储着物理与虚拟的海量信息,通过分析与决策,完成从信息到知识、再到控制指挥的智能演化,实现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联网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网络概念,它更像是一个融合着各种应用与服务的庞大社会信息化系统。

物联网的重点与切入点是加快制定各相关标准,重视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引导和开拓各类应用,重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使其服务于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

大数据

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大数据已经成为IT产业的又一次颠覆性技术变革,对国家治理方式、决策、组织和业务流程、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等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伴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数据的收集、储存、分析、处理及其应用变得更加方便,政府或公众的决策行为将逐渐基于数据和分析而做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电子政务变得更加高效、快捷。

目前,中国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共享建设已经初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就总体而言,跨部门的信息资源利用系统仍局限在小部分的政府业务范围,而且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

大数据技术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用大致分为大数据的管理和大数据的应用两大方面。大数据的管理相对有比较成熟的技术与方法,目前正发挥着良好的作用。而大数据的分析和其价值的充分利用,尽管已经有了令人鼓舞的成果和前景,其深入发展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移动技术

移动电子政务是政部门利用无线信息通讯技术,通过移动通讯网和互联网的联合应用,实现政府管理及其政府服务的电子化和移动化。移动技术在政府各领域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移动交互空间,并逐步成为现在生活、工作的流行方式。实施移动政务项目,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整合了资源,提高了社会监督力量,缩短了政府与社会的距离。移动电子政务是电子政务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除了移动电话以外,还可以通过PDA、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已经其他手持设备获得各种政府支持与服务。国际上和国内移动政务服务正在兴起并不断发展。

nlc202309051046

移动电子政务较传统电子政务的优势有:1)改善政府办公环境,简化机构之间的沟通,实现移动办公;2)加快现有办公流程,节省政府运营成本;3)提高政府和领导的决策能力;4)方便企业、居民与政府之间的互动,让政府办公真正面向社会;5)无线网络更加灵活并可扩充,具备强大的备灾能力和安全性能;6)塑造更富有弹性的服务型政府形象。

电子政务平台

在云时代,平台即服务,架构即服务,软件即服务。服务可以购买,不需要重新建设和部署。云计算能让用户敏捷、低廉、科学和动态地全面共享资源能。

中国正在规划建设电子政务统一平台,鉴于云计算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建设基于云计算模式的电子政务统一平台,是比较理想的服务模式。有关资料表明,云计算使数据中心计算成本便宜30倍。此外,采用诸如虚拟化、自然冷却等若干新技术,云计算还能降低运维成本。世界多国已经逐步将云计算作为电子政务建设重要策略之一。

2011年2月,美国颁布了联邦政府云战略,旨在解决联邦政府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使用率低、资源需求分散、系统重复建设严重、工程建设难于管理以及建设周期过长等问题,以提高政府公信力。联邦政府认为,云计算可以优化政府服务提供方式,改善以上问题。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云计算模型能够极大地帮助联邦政府快速提供高度可靠的创新服务。联邦政府2011年花费200亿美元用于向云计算方案迁移,占到了联邦政府IT总花销(800亿美元)的四分之一。为了利用云计算技术提高政府效能,联邦政府已经开始实施一项“云优先”政策。要求政府机构在进行任何新投资之前先对安全可靠的云计算方案进行评估,从而了解云计算的价值,加快向云服务迁移的步伐。联邦政府云战略要实现以下目标,明确度量云计算产生的效益、注意事项和选择条件;提供决策框架和应用案例,指导各部门向云平台迁移;进一步加强云计算设施的部署力度;制定联邦政府的行动计划,确定相关部门的职责,以推动云计算的部署。利用云计算,联邦政府提高IT项目的收益具体体现在:1)提高资源使用效率;2)提升资产利用率;3)整合需求;4)加速数据中心重组;5)简化IT项目;6)提高服务灵活性;7)改善服务可扩展性;8)增加创新提升服务效率;9)降低风险。随着公共服务向云计算迁移,联邦政府领导机构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推进云计划,并尽量避免随之带来的风险。总体上看,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将极大降低国家财政支出。

中国的行政单位除上百个中央一级单位外,还包括省级34个、地级333个、县级2858个、大约几百万家公共机构。几乎所有的政府单位都需要使用电子政务业务,有的已经建成,有的正在建设,有的还在计划建设。从中央到各部门、各地区基本上都各自规划、各自实施。如果仅按硬件、软件投资(不包括运维费用人力成本等其他因素),建成一个基本全面、完备、成熟、高性能、安全的电子政务系统,全国总投入非常惊人。而使用云计算技术,将计算资源统一配置,合理规划,提供集中服务,将极大提高系统效率,极大地降低开发和运行成本。

2012年10月,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程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的试点工作。

北京、上海、深圳推出“祥云计划”、“云海计划”和“鲲云计划”,明确表示将通过建设云计算中心服务于电子政务。上海市将云计算作为重大专项列入《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行动计划》,并设立云计算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此外,南京、成都等地的“政务云”相关工作也取得了初步进展。

展望未来

作为社会管理系统工程基础的电子政务,在规划、分析、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体现以人为主、人机结合。进一步的研究,将在开发电子政务的基础上,融合进钱学森提出的“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把电子政务系统发展成“人-机结合的智能系统”,建成有系统科学与工程特色的“计算机集成社会管理系统”。

多年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无线通信、传感技术、计算网格、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业务、物联社会网等技术的发展,即将扩展成为复合空间(Cyberspace)。其应用将使许多以前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得到新的解决方案,进而为设计、构建、分析、控制、管理各类复杂系统指明崭新的途径。根据其引申得来的基于信息空间的社会智能工程与信息空间的综合研讨体系,对于计算机集成社会管理系统的分析与构建,将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篇5:电子档案管理基础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6-08-19 10:11:00 ] 作者:徐少春 编辑:studa20

20世纪末,来自大洋彼岸的互联网风暴席卷中国,它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着各行各业,冲击着芸芸众生。人们仿佛从睡梦中惊醒,四处奔走相告,一遍又一遍传说着网上掏金的美丽故事„„

于是,成千上万的人加入了建造网站的行业,种地的,卖菜的,甚至乞丐,摇身一变成了。COM,人们划着小艇,迎着风浪,朝大洋彼岸的海市蜃楼——NASDAQ奔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各种各样的坏消息从NASDAQ传来,什么“跌破了发行价”、“成了垃圾股”、“B2C不如B2B”、“B2B不如ASP”等等,亢奋的人们开始渐渐平静,一场惊心动魄的互联网风暴渐渐退潮„„

仿佛经历了一场噩梦,中国企业终于明白“烧银子、挖金子”的互联网战略是注定行不通的!只有充分利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促进工业化,脚踏实地发展电子商务才是未来制胜的关键。

一、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应从哪里开始

互联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电子商务成了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但是,发展电子商务不是建一个网站那样简单,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决不能一蹴而就。电子商务不仅涉及信息基础设施、社会习性、信用关系、物流配送、支付手段等因素,还涉及积极参与商务交易的企业、消费者和政府等方方面面。那么,作为发展 电子商务的主体,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应从哪里开始?

据统计,美国今年电子商务营业额已超过5400亿美元,而在中国最多只有8亿元人民币,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异?很显然,美国电子商务有强大的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和科学的 数字化管理体系作支撑,经过了企业的EDP、MRPⅡ、ERP、EDI等发展阶段,积累了长期而坚实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反问中国企业,我们现在最缺什 么?我想,我们无疑会回答,最缺的仍然是内部管理,需要科学的、可以量化的、精确实施的基础管理,在新的互联网时代,就是利用电脑、互联网技术与先进企业 管理思想良好结合的数字化管理。

因此,中国企业作为电子商务的参与主体必须首先加强自身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企业基础数据的信息化、企业基本业务流程和事务处理的信息化、企业内部控制及实施控制过程的信息化、人的行为规范管理等企业基础管理信息化工程,确保企业在规模不断扩大和业务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保持坚实的管理基础和繁 殖内核,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础管理影响企业经营管理全局

一般来说,企业管理可分为三个层次:高层管理——实施战略管理,即对企业业务和资源在整体上的一种把握和控制,包括组织架构、资源配置和企业战 略等。中层管理——实施业务管理中的具体设计、组织和协调,决定了企业各种业务是否能有效地开展。基层管理——实施对业务处理的过程管理。我们通常将分布 在基层管理中但又跨越三层管理能够影响企业全局的管理活动和事务称为基础管理,基础管理是企业持续的管理实践。基础管理的好坏决定了企业的战略目标能否实 现,也决定了企业持续发展是否有坚实的繁殖内核。

在企业管理中高层常忧虑这样三个问题:基层上报的数据是否准确及时?基层运作的效率如何?基层是否存在漏洞?这种忧虑不无道理:

某企业总经理为了某一项战略决策需要了解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即最新的应收、应付资料,于是,财务部长、销售部长、供应部长为此组织人员忙了一 周,数据出来了,然而财务部与销售部报出的应收帐款资料、财务部与供应部报出的应付帐款资料大相径庭。总经理不知他的决策应建立在哪份资料基础上?此时若 再花一周,核对清楚半月以前的资料,这个决策还有实际意义吗?!可见,基础管理的薄弱,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决策速度和决策质量。

某企业采购主管在谈到基础管理信息化给他带来的效率和效益时说:以前我在做请购审批时基本上是“跟着感觉走”,新系统启用后,在一次审批关于“ 维修工具——螺丝刀”的请购时,我通过新系统及时查询了全公司大小库房及车间临时库房,发现我公司的“螺丝刀”的库存储备量足够我们用整整6年时间。平时 我们总在抱怨采购资金不足,影响了生产的有序进行,然而,我们却往往将有限的资金用于了盲目采购。在企业中典型的情况是,企业的高库存与缺料并存。可见,基础管理的薄弱,基层管理存在的漏洞,将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

类似的例子太多了,于是,出现了管理层次“向下错位”的现象:比如CEO,厂长经理被困于基础管理,无足够的时间顾及战略的管理,大部分是在生 产的第一线,或者在询问一些很基本的问题,他需要花很多的时间搞基础管理。再比如首席财务官CFO大部分时间是放在记帐,算帐和报帐,如果建立了数字化的 管理系统,如果说这些基础管理信息系统都已经建立好了,那他的重点会进行财务战略的安排,就可以有时间帮助企业是不是要在资本市场融资,是不是要上市。或 者说进行其他的投资等等。以上所描述的,总裁干副总裁的活,副总裁干总经理的活,总经理在干经理的活的现象在企业随处可见。

然而,管理层次“向下错位”后,并没有让管理者的困扰迎刃而解。同时处在这种错位状态上的管理者通常让人觉得这个领导只会和手下抢业绩,没雄才 大略,跟着他干没前途。中国企业3C(CEO、CIO、CFO)管理实际上是到不了位的现象,已普遍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的大难题。从高层管理的忧虑到管理 层次“向下错位”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基础管理的质量,将极大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全局。

三、基础管理的本质

就像网络与电脑紧密相连,管理与经营密不可分。一个企业对于其经营业务的管理是一个企业所有管理的核心,是其所有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业务是企业的命脉,它关系着企业的盈亏生存。

业务管理之下是以人、财、物、产、供、销管理、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管理。企业基础管理的特点根据企业业务管理特点来制定,为业务管理服务。

业务管理之上是由业务管理升华而成的企业文化。如果说业务管理的规范和方法是企业的法律,那么,企业文化更像道德。它为业务管理的顺利进行提供舆论、氛围、精神、士气以及其他方面的补充支持,为业务管理服务。

可见,所谓企业基础管理,就是对覆盖产品(服务)价值链的业务的流程进行全面的计划、组织、协调,及对业务的有效处理和有效控制的管理。实施企 业基础管理最本质的是对企业的基本业务实施过程管理。具体地说,主要是对企业销售、供应、生产、库存、质量、成本、财务等主要事务活动的过程管理。

在基础管理中需要特别强调过程管理的特性,是因为它是能真实反映业务处理过程的第一手的、最祥尽的资料,使企业的业务决策和战略决策建立在“理 性”的基础上。尤其是当基础管理实现了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后,使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战略决策速度、精度发生“质”的变化。管理者能明显感到:以前凡需跨部门 处理的业务,就出现“老牛拉破车(又慢又吃力)”的现象,而实现信息化管理后,此类事务变成是高效、轻松、准确工作。

例如,当一个企业实行基础管理的信息化后,负责审批应付帐款的业务主管,可以轻松的通过自己的电脑系统,清楚的得知:与此单应付帐款对应的采购 申请单、采购订单、此订单入库情况、入库检验情况、供应商情况、供应商发票等,这样在实施审批处理时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是不言而喻的:使企业的“支付系统 ”得到有效管理。

四、企业基础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企业基础管理信息化的内容包括:基础数据管理、基本业务流程设计及业务事务处理管理、内部控制设计及实施控制过程管理、人的行为规范管理等四个方面。

(一)基础数据管理

基础数据的管理是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状态的第一手资料,是业务处理决策时的依据。规范和科学管理好基础数据,并使之成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有用的信息,是企业管理的客观需要。

企业业务管理特点决定了所需建立的基础数据,例如,通常的制造企业具有如下主要基础数据包括:物料基本信息定义,产品结构及工艺路线定义、物料清单数据,物资存放地点定义,客户基本信息定义,供应商基本信息定义,企业组织结构设置、员工基本信息定义、会计科目设置数据、成本明细参数设置等等。

然而在人工管理系统下,基础数据总是处于分散、孤立、滞后的状态,数据部门私有化现象较为严重,企业很难在同一数据环境下运营。另外,由于数据处理完全靠人的手工作业,处理环节多,使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受到很大影响。

(二)基本业务流程设计及业务事务处理管理

在企业中,基本业务流程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保证了部门内部的信息沟通的顺畅,有了同一基础数据环境,及完整业务事务处理的过程管理和过程处理的记录管理,不仅保证了业务处理在各部门间协同工作的高效,同时保证了决策过程的透明和科学性。

企业业务管理特点决定了日常基础业务管理的特点,例如,通常的制造企业具有如下日常基础业务:库存日常作业,合同登入和维护,销售预测,主生产 计划,生产订单处理,采购订单处理,采购入库,车间领料,生产完工报交,成品发运,财务预算,凭证登入与维护,采购发票处理,销售发票处理,收款与付款处 理,银行对帐等等。

没有规范的日常管理的基础,高层的管理不仅难于规范,也容易流于形式。规范的日常管理,是实施更高一层规范化管理的保证和它的组成部分。

(三)内部控制设计及实施控制过程管理

企业管理者需要开放和授权,但同时也需管理和控 制。所谓企业基础管理的内部控制设计,是企业管理者对业务处理过程中,需要遵循的策略、制度、政策、法规的具体设计。它体现了管理者对事务处理过程中,应 采用的管理和控制标准。例如:基于职能分割的互相牵制控制(如钱、物、帐分离);对不同客户的消除限额控制、对超限客户的发货限制,不同客户或不同销售方 式下产品的价格体系,不同用途不同金额费用的财务审批权限控制,不同性质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用于成本核算时物料的计价方法等等。

然而,在人工管理系统下,控制的标准是用企业的规章制度等“纸质”文件来体现的,使控制标准和控制过程管理实施处于分离的状态,容易造成管理的“偏差”,甚至错误。

实现企业基础管理信息化后,内部控制思想和标准,通过对软件系统设置使之固化,并在具体业务处理时自动加以控制,实现了控制标准与业务处理控制 的一体化。这种“一体化”的实现,使企业的基础管理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起到了规范业务处理、堵住管理漏洞、归避经营风险的作用。

例如:当实现基础管理的信息化后,在销售业务员下达某销售订单时,系统会自动检索客户的价格策略信息等,以决定该订单是否有效。而在处理销售发运时,系统会自动检索该客户的应收帐款情况和允许的赊销限额情况,以决定是否可以执行该订单的发运。

(四)人的行为规范管理

规范管理不能只是一套形式上的规范,它更有存在于人性中和业务发展中的内在的根据和逻辑。员工如果不能理解和掌握在管理形式之下的内涵,那么再好的管理制度,也只会流于形式。不断强化和优化日常基础管理,可以帮助管理者学会从本质上,而不是简单地从形式上掌握科学规范化管理的方法,使得管理能够有足够的深度和取得实质的效果。它也能够为员工对高层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规范管理的一个目的是约束我们一些“自然”的,但是却不符合企业发展的行为。从简单的管理入手,更容易培养员工科学的职业化的工作习惯。

日常基础规范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可以使一个团队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独特氛围和风格。通过基础管理的加强,一个团队的成员,会逐步形成统一的行为方式、表达方式和语言,从而逐步达成一种默契,建立对集体的认同。

五、中国企业基础管理信息化策略

中国企业开展基础管理信息化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企业管理及电子商 务应用软件并制定合适的实施策略,这种选择应以解决企业自身管理为目标,在期望与现实之间求得平衡。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普遍存在自身的管理水平不 高,信息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因此,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企业基础管理,并建设一定的电子商务基本应用,将是中国企业开展基础管理信息化,迈向电子商务的基本策 略。

(一)互联网上的企业信息化应用框架

将企业的所有信息集成起来,是无数经理人不断追求的梦想。企业系统(Enterprise Systems,简称ES)就是能帮助经理人实现这一梦想的企业级信息系统。这里给出金蝶公司提供的企业信息化应用框架就是其中一类。

在此应用框架中,涉及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VM(价值管理)、KM(知识管理)五大部分。面向市场是整个应用框架的核心思想,现代企 业的任何一个业务,都必须面向市场,而和企业运营休戚相关的主要是资本市场、供应市场、消费市场和知识市场。在金蝶的应用框架中,以CRM管理消费市场的 业务,以SCM管理供应市场的业务,以VM管理资本市场的业务,以KM管理知识市场的业务,以ERP管理企业内部的各项业务。由此可以看出ERP是企业信 息化的核心,没有ERP就没有面向企业外围四个市场的电子商务应用。

(二)紧紧抓住过程管理,提供科学、规范的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中国企业的管理比国外落后10~20年,主要差距就在于管理手段落后和管理流程混乱,因此,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建立企业信息化的第一步,就是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有效的电脑信息管理系统,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建立一个科学、规范、先进、适用的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因此,一个 以强调对基础管理实施有效过程管理为特征的企业ERP系统是中国企业的普遍需求。

扬州英瑞车材有限公司毛霞总经理,在一篇题为《解决基础管理难题》文章中这样描述他们企业实现基础管理信息化后的益处(摘自《计算机世界报》2000年8月28日):

成立于1997年的中外合资扬州英瑞车材有限公司专业生产轿车水箱,是典型的“小批量、多品种”企业,产品主要销往美国的几大分销商。如今公司 的水箱年产量已由原先的1万台,飞速发展到25万台。随着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原有的管理人员在数量和工作方式效率上已无法适应,同时由于内部信息流的不 畅通,使得我们许多的精力用于协调和监督。改变企业内部现行的信息流通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用计算机和管理软件参与管理势在必行。

去年下半年,我们对国内外近10家管理软件厂商及产品进行了调研,最终选择了金蝶的K/3系统,使用K/3软件8个月后,我们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公司有较大的帮助:

1.采购、销售、仓存、财务等各种业务资料信息流的畅通,减少了不必要的协调和矛盾。

2.方便生产车间的领料。

3.加强了辅助材料的考核,降低了辅助材料的消耗。

4.加强了生产管理。

5.提高了整个公司的运作速度和工作效率。

(三)遵循企业经营活动的内在规律,提供一体化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必须具有一系列功能,这类功能我们称之为基本职能。为了完成这些基本职能,企业需要进行一系列活动,为了对这一系列活动进 行有效的协调和控制,就产生了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过程。组织结构犹如人体的骨架,在企业管理中起支撑作用,而管理过程犹如人体的运动,保证企业的健康运 行。企业要以某种方式,动用组织结构中不同部门的不同活动的组合,使系统中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资金流正常流通,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可见,能帮助企业实现基础管理信息化的软件,首先应能完成企业从采购、生产、销售到财务管理等覆盖产品价值链的,重要业务部门的基本职能的业务过程管理,使之能全面的替代企业管理人员的各类手工业务管理,具有极强的集成性、综合性与智能性管理工具。

需要指出的是:与企业业务活动相伴而生的三大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是交织一体不可分割的,其中运用的企业基础数据也有多处重复使用特征。所以,一个合格的企业级管理软件必须是:能使企业数据和信息实现共享性一致性;能体现的是企业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集成管理需求特征的管理工具。显然,现 在国内以完成企业某些局部业务管理功能或仅做有限扩展的“部门级管理软件”,或将各业务功能简单堆叠起来貌视企业级管理软件的系统,将不能有效解决企业基 础管理问题。

(四)将管理策略和控制制度,融入业务处理流程中,提供管理法制化工具

俗话说,“有规矩,才能成方圆”,传统管理中,中国企业真没少花功夫订立企业管理制度,其中涉及企业基础管理最基本的制度,包括定额制度、标准 制度、财务制度、作业制度、设备管理制度、材料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交接班和考勤制度、安全卫生制度以及班组和车间管理制度等。然而,在传统管理手段 环境下,制度通过学习方式知会各级员工,然后被束之高阁,成为有名无实的东西,造成今天人人都在抱怨说,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差、信息不顺畅、管理效率低等 等。

显然,在基础管理信息化系统中应做到,将原有“束之高阁”的管理制度和业务策略“信息化”,且用“程序化”的手段融入业务处理流程之中,成为业 务处理过程中的决策工具,实现业务流程和业务控制策略、企业管理制度的一体化的管理系统。只有在企业“规矩”做到了信息化、科学化、现代化,企业管理信息 化才能跑在规范化、法制化的高速轨道上。

篇6:电子档案管理基础

绪论, 第1章 直流电路

引导学生开始学习一门新课,让他们对这门课感到新鲜、产生兴趣,并对课程有初步的了解,满怀期待地进入正题,讲好绪论是非常重要的。认为绪论可有可无,不讲或草草了事都使教师失去了从一开始就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机会。要尽量把绪论内容组织得丰满和生动。

直流电路一章是学生从物理课进入电工课的第一个阶梯,它的内容与物理课所学内容有一定重复,这在物理已学完一段时间以后再提示一下是必须的,但可以一带而过,同时要注意现在是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来讨论问题,与物理课的着重点已经不同了。

电工测量的内容可视具体情况掌握,学时充裕可以安排系统地讲一次课,学时紧张可以在首次实验课择要介绍相关内容,有些可在以后的实验课中随用随讲。

课时分配建议

课次 节次和内容 学时数 2

绪论

1.1 电路基本概念

1.2 电源的工作状态及外特性 1.3 负载的连接

1.4 常用导线材料及规格

1.5 基尔霍夫定律与复杂电路的计算 1.6 叠加定理

1.7 有源电路的等效变换 1.9 电流和电压的测量 1.10 电阻的测量 1.11 万用表

学时小计

第1次课

课题:绪论,电路基本概念

目的:绪论:明确本门课程的学习目的、课程特点和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要求。

电路基本概念:介绍电路基本概念,复习相关内容,完成与物理课的衔接。教学内容及说明:(注:具体的教材内容不再详述,主要对基本思路、重点、教学方法等做进一步的说明。)

绪论

1.电能的特点 :转换容易;输送经济;控制便利。

转换容易:可参看图0.1。在此应当较详细的介绍一下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的知识,尤其是火力发电的流程:煤→锅炉→高压蒸汽→汽轮机→发电机,而核能发电与此类似。与此同时,介绍一下:为把用过的蒸汽冷凝成水,要有循环的冷却水和晾水塔。学生乘火车时经常在铁路两边远处看到电厂的晾水塔,告诉他们塔的这种特殊形状是为了可以使水喷洒的距离最长,他们会很感兴趣。同时介绍我国电力生产发展的情况。

在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可以讲一下。常有人问:在深夜,很多工厂都不用电了,人们都睡觉也不开电灯了,可发电机还照常运转,多余的电跑到那里去了?白白浪费掉了?(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能量不可能自行消失)?还是储存起来了(也没有那么大的储能设备)?提出2 3 2 ﹡4 2

6+﹡2 这一问题,大多数学生会不清楚,并且会很感兴趣。

因为发电机是应用导线在磁场中运动感应电动势的原理来发电的,绕成线圈的导线称为绕组。而发电机向外供电时绕组中有电流,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将受到与旋转方向相反的力(学生在高中物理电磁学里都学过,一提即可),用户用电越多,发电机绕组电流越大,反力也越大,汽轮机就要开大汽门才能拖动它,锅炉就要多供汽,相应的也就要多烧煤。反之,用户用电很少时,用煤也少。能量是守恒的。这一概念很重要,但往往被忽视,因为没有哪个章节会讲到它。

当然,即使能量并未失去,深夜发电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也是我们不希望的,所以供电部门经常用深夜降低电价的方法,鼓励一些原来在高峰时间用电的用户转向深夜用电,叫做“削峰填谷”。

输送经济:可以和热能相比,电能在输送时损耗要小得多,这大家都能想到。同时介绍我国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情况。

控制便利:微弱的电能可以作为“信号”,最早用于通信,称为“弱电”,现代已经把弱电和强电结合到一起,以弱控强,形成了自动控制系统,使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

因为本教材没有为发、输、配电另设章节,所以在这里要顺便介绍上述这些相关的知识。2.电能在生产中的应用

电力拖动:用电动机拖动生产机械。

直接完成生产过程:如:电解、电镀、电焊、电加热、电制冷等等。生产辅助设施:如照明、空调。生产过程控制:测量和控制系统。

这里要尽量结合本专业的特点介绍电能的具体应用,举一些实例。3.学习目的

现代生产对电的广泛应用,要求每个非电专业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相关电工电子技术知识,能和电的专业人员有共同语言,能协作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才能真正胜任工作。

这里可以举“概述”中讲的电磁铁烧坏线圈的例子;还可以提出:大家都知道按电度表缴电费但不了解什么是功率因数;都知道要安全用电但不清楚什么是接地接零等等,说明原有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一步掌握一定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才能适应今后的工作。4.学习重点

(1)要着眼于工程实际应用:例如:一个电路习题:电压220V,电阻2Ω,求电流。在物理课,我们只需用欧姆定律,代入公式求出电流等于110A,题目就算解完了,得数正确就可以得分。而在实际应用中,这决不是一个可以随便接通的电路,因为110A是一个很大的电流,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导线通过这么大的电流就会被烧坏,绝缘就会起火,这是决不允许的。我们还应讨论:电路的导线要多大规格、保护装置如何正确配置,才能使它安全地正常工作。这就是物理和电工两门课着重点的不同。

(2)要着重掌握外部功能。例如:一个电子线路以掌握它的外部功能为主,内部结构为辅;一台电机以掌握它的性能参数及使用方法为主,分析其内部电磁过程为辅。

(3)要掌握辨证的分析方法。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习惯了做题只有一种标准答案,与之相同就对,与之不同就错。即使有的问题是可以有两种答案的,老师也要统成一种,以便于阅卷评分。很少有通过比较、分析、选择得出答案的题目。长期如此,不自觉的形成了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看问题容易绝对化。而工程技术问题常常没有绝对的答案:用直流电还是用交流电?用同步电机还是用异步电机?用双绕组变压器还是用自耦变压器?都是根据具体条件具体分析作出选择的,哪个方案优点多被选用了,并不等于它没有缺点了。随着技术的发展,情况不断会转化。例如:需要无级调速的场合,前些年还是选用直流电机,随着大功率电子器件的成本降低,可靠性提高,交流变频调速电动机应用越来越广泛。必须让学生掌握辨证唯物的思想方法才能让所学知识适应今后的发展。

(4)要学会利用手册和技术资料。要练习查阅的方法,例如异步电动机的习题,需要给出一系列已知数据,而我们只给型号,让学生自己从附表中去查,初步培养他们查资料的习惯。

5.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如:有关听课、课外作业、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完成期限的要求等。由教师拟定,首次课就告知学生。

1.1 电路基本概念

1.电路构成和电路的几个基本物理量

从最简单的电路引入新课。介绍电路的构成:电源、线路、负载。常用的物理量:电动势、电压、电流、电阻。

要在讲课的同时,提醒学生一开始就注意图形符号、代表元件的文字符号、代表各物理量的文字符号、代表单位的文字符号等。必须规范,不可随意自定。例如:单位V、A、W 都是大写字母;熔断器FU1、FU2,开关S1、S2,这些代表元件的字符中1、2不是下标,不写成FU1、FU2和S1、、S2等,图形符号是一种语言,必须统一才能相通,不能各行其是。2.电路的几个基本定律和公式

这些都是物理课学过的内容,等于扼要复习,按教材讲一遍即可。介绍三个平衡方程可以简明地把直流电路的诸多关系式归纳到一起。

有几点可能学生有些生疏:

(1)电流连续性原理不难理解,但不善于联系实际应用。习题1.1、1.2、1.3就是常见的实例,可以提出来当例题讲。

(2)非线性电阻。半导体元件还没有讲到,所以举白炽灯为例最合适。白炽灯在未通电时的冷电阻和在工作状态的热电阻相差极为悬殊,是典型的非线性元件。因为它总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所以在计算时才可以认为电阻是一定值。

在灯丝刚通电的一瞬间,因为电阻很小,电流约为正常值的8倍以上。有人联系实际说:灯泡经常在开灯的一瞬间烧坏就是这个原因,此说法不够准确。灯丝被“烧”坏,肯定温度远远超过正常工作温度,但灯丝只要升高到工作温度,电阻就已经升高到正常值,电流也就降到正常值,温度就不会继续上升了,所以灯丝不会因此被烧坏。只有个别灯泡因为灯丝老化,粗细不均匀,个别地方变细局部电阻增大,或因引入线的焊点不良电阻增大,这些局部会在总体温度尚未升高时先产生高温烧断。但绝大多数灯泡开灯时都不会烧坏。

(3)电路模型的概念。把电源等效为一个电动势和电阻串联是学生已经熟悉的做法,把它归纳成一个普遍应用的方法,建立“电路模型”的概念,以便用于后面的“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电感性负载”等处。

例题1.1可以作为学生复习以往直流电路知识的自测题,试一试搁置了一段时间的内容是否都回忆起来了,为下面讲新课打好基础。同时可藉此题向学生明确一下课外作业的格式。教材中的格式是出版物要求的格式,不一定适合学生作业。笔者建议:不抄题,但要列出:已知哪些数据、求哪些量。运算过程不必注单位,最后结果要标明单位。

第2次课

课题: 电源的工作状态及外特性。负载的连接。常用导线材料及规格。目的: 从电源、负载、线路三方面初步介绍一些工程实用知识。教学内容及说明:

1.2 电源的工作状态及外特性

1.空载

可以联系到发电机,在空载时虽不向外供应能量,但维持发电机运转仍需一定的能量,如输汽管路的热损失、电机轴上的摩擦损失等,任何设备在空载时的效率都很低。所以尽量不要长期处于空载状态。对于信号源,我们常利用空载时U =E对其电动势进行测量。2.有载

建立额定电流、满载、过载的概念,学生往往认为:一过载就烧坏,要指出:电源过载将使电源绕组过热绝缘寿命降低,并非一过载就立即烧坏。短时间少量过载并无明显后果。3.短路

在此处先初步介绍熔断器的应用,因为随后的实验课可能用到,以后在低压电器一章还要详细讲。以往学生只懂得,保险丝要用“软铅丝”;不能用铜丝。这是生活常识,是不严格的。难道软铅丝就能随便用吗?用得太粗,照样出问题。铜丝就不能用吗?家用电器中常见的保险丝管,里面的熔丝有的就是铜合金。问题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规格,要根据它的额定电流选择。

选择熔丝要先了解正常工作电流是多少,必要时要估算一下,然后选择额定电流与之相近(略大于工作电流)的熔丝。至于材料只决定它的熔断特性,铅合金丝是滞熔材料,反应速度较慢;铜合金丝是速熔材料,适用于电子设备,如生活中的电视机。﹡4.电源的串联和并联

物理课已讲过,以前此知识主要用于电池,现在可以捎带提到:各发电厂的发电机都是并联运行供电的,称为电网,一台断开检修,各负载仍照常用电不受影响,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1.3 负载的连接

这一节的串、并联电路无需再细讲,可以直接复习结论,仅新介绍了一个物理量“电导”和它的单位“西门子(S)”。这一节的重点是告诉学生:为了使各个负载在工作时互不影响,所以都采用并联。从而引出额定电压的概念,相连带的介绍负载的额定电流、额定功率。

随后的例题,例1.4是为了说明:电灯用串联电阻调光有较大的能量损耗;例1.5和例1.10是为了说明分压电路中,阻值小才能使输出电压在接有负载后保持基本不变,为后面讲静态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电路打基础。例1.8是根据额定状态参数计算在非额定状态使用时的后果。„„这些例题对于招初中毕业生五年制的高职学生,可适当讲一些。对于招高中毕业生的高职学生,可以少讲或不讲。

1.4 常用导线材料及规格

这一节重点是介绍有关线路的实用知识: 1.导线的材料:铜、铝、钢。

2.导线的规格:以截面作为规格名称。3.导线的品种:裸线、绝缘导线、电缆。4.导线的敷设方法:明敷、穿管、埋设。5.导线的选择

只介绍基本原则,然后介绍按安全载流量查表选择的方法(只适用于距离很近的线路)。而考虑到线路电压降的选择方法不讲,只通过例题验证:如果距离较远,导线截面增加很多,电压降仍占很大比例,线路功率损耗仍很大。从而联系到远距离送电必须用高电压。还可以联系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农网改造,就是更换新线,加大导线截面。从而大大减少了线损,降低了农村电价(近期常有相关的新闻报道)。

第3次课

课题:基尔霍夫定律和复杂电路计算,叠加定理,有源电路的等效变换。

目的:学会根据基尔霍夫定律用支路电流法解复杂电路。了解叠加定理、和有源电路的等效变换。必须明确,我们的教学目的不是像电专业那样要求学生掌握这些定理并能运用它求解各种电路,仅仅是要求学生建立像节点电流、回路电压、叠加定理、等效电源等一些基本概念,以后用于电路的定性分析。所以只要把握住以基尔霍夫定律作为重点,其余内容只要求一般了解,完全有可能一次课讲完上述所有内容。教学内容及说明:

1.5 基尔霍夫定律及复杂电路计算

一开始就举出例题如右图(教材16页,图1.13),说明它是无法用串、并联方法求解的电路,称为复杂电路。然后给出已知数据开始求解。在求解过程中讲基尔霍夫两个定律,边讲边用,写出方程,然后解方程求出答案。例题讲完了,定律也讲清楚了。不必先讲定律,抽象地建立概念然后再代入具体数据,费两道手。不如直接了当,边解例题边讲,目标明确易于理解。

1.6 叠加定理

提出叠加定理的概念,这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只是强调一下电源移开后,因其无内阻,所以要将这一段电路短接。另外注意它只适用于线性电路计算电流或电压,不适用计算功率。之后,仍用同一例题,用叠加定理求解。因为它应用的全是以往学过的串、并联电路知识,所以不必在课堂上由教师再按部就班演算一遍用去大量时间,对照教材带领学生浏览一遍即可。

1.7 有源电路的等效变换

1.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讲电压源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讲电流源学生就感到不好接受,教师不要因此耽搁时间,只要告诉学生这是一种方法,并在讲清二者互相等效变换的公式后,立即用于求解前面的同一例题(只求I3)。学生通过解题,熟悉了用法并看到解出了与前相同的结果之后,自然就认可并接受了。

2.等效电源定理:直接给出等效电源定理的结论。E和R0的求法可以介绍计算法(仍用同一例题并验证其结果)。也可以只讲实验法。因为此定理主要用于后面电子电路分析,够用即可。

本次课教学方法的关键,就是始终用同一例题。这使前后内容连接紧凑,节省时间。首先重点讲基尔霍夫两个定律和支路电流法,求解出答案后,再讲其他方法时,所得答案相同。这对新讲的方法实际起到了验证作用。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本章习题答案

1.2 I=2A,I0=0。

1.3 IR1=0.02A,IR2=0.25A,IR3=0。1.4 I=E/R0

1.5 R01=0.24Ω,R02=0.44Ω。1.6 E=100V,R0=2Ω。

1.7 I=10A时:PS=1kW,PL=800W,P0=200W;I=5A时:PS=500W,PL=450W,P0=50W。1.8 E=3.5V,R0=0.5Ω,IN=1A。1.11 R=0。

1.12 I1=I2=1A,I=2A。1.14 0~48.4Ω。1.15 不接负载RL时,UO=3.33~6.67V,接负载RL时,UO=2~4V

1.16 分压器各电阻为1kΩ时:S断开,UO=3.33V;S接通,UO=2V。分压器各电阻为

10Ω时:S断开,UO=3.33V;S接通,UO=3.31V。1.17 209.8V 1.18 选4mm2铝芯电缆,熔丝15A。1.19 I1=5A,I2=3A,I=2A。

1.20 VA=-2V,VB=222V,VC=220V。1.21 当R=50Ω时,I=2A。

上一篇:初三毕业座谈会发言下一篇:乡镇农村信访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