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事物的说明文作文

2024-06-24

介绍事物的说明文作文(共15篇)

篇1:介绍事物的说明文作文

《柚子》

彭山区实验小学 五三班 潘嘉懿

金秋时节,各种各样的水果纷纷上市,有红彤彤的苹果,黄灿灿的梨,香脆的大枣,还有酸甜的橘子等等,而我最喜欢吃的就是柚子。

柚子的产地一般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的比较广泛。柚子的品种繁多,有西柚、金丝柚、蜜柚、沙甜柚等,其中沙甜柚最为出名。

柚子的形状像一个放大了的橘子,它的外皮是土黄色的,黄里隐隐约约透出点绿色。它的皮厚厚的、软软的,摸着有点粗糙,把柚子皮剥开,里面白白的,软软的,就像一个洁白的雪球。把上面一层白白的皮剥掉后,里面一粒粒晶莹剔透的果实就露出来了。把柚子的果实掰开,一半一半的,如同一把把小梳子。柚子的果实分红肉和白肉两种,味道清甜带酸,口感十分清爽,大人小孩都很爱吃。

柚子喜欢生长在温暖潮湿的地方,每年春秋雨季栽培最为适宜,这样可以吸收更多的水份。

柚子的营养价值很高,有降血糖,降血脂,减肥等功效,柚子皮也有很大的作用,可以止咳化痰,用它熬水喝还可以治小儿肺炎。冬天用它熬水泡脚也非常舒服。柚子皮放在家里还可以驱赶蚊虫。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已经喜欢上了它——柚子。要不赶快买一个尝尝吧!

篇2:介绍事物的说明文作文

我属于有袋类哺乳动物,英文名叫kangaroo,我们这个家族很大。我有一个大哥——赤袋鼠,一个二弟——东部灰袋鼠,一个三弟——西部灰袋鼠,还有一个小弟——麝香袋鼠。别看我们几个身材样貌迥异,生活环境不一,但我们都以自己的身份为荣,我是袋鼠,我骄傲!

我是整个袋鼠家族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我的身高能长到1.5米左右,体重可达到90千克左右。我的上肢短小精悍,跳跃时,它悬在我的胸前;觅食时,我用它抓取食物。我的下肢粗壮有力,轻轻一跃便可达到4米多,时速更是超过60公里。

我还长有一条“多功能”的尾巴,奔跑时,它能保持平衡;站立时,它能支撑身体;遇到敌人时,它又成为我的防身利器。当然,我身上最明显的一个特征,便是神奇的育儿袋,它像一个大口袋一样挂在妈妈的胸前。我一出生,妈妈就把我放在里面,从那以后,我的吃喝拉撒睡都在这个移动的小窝中解决。妈妈去哪儿,就把我带到哪儿,到一岁生日的时候我才会离开。直到现在,我还怀念着小时候那温暖幸福的小窝呢!

我们喜欢群居生活,家庭观念很强。家族成员同吃同睡,有些时候我们还有点“种族歧视”。一些外来分子或“不法之徒”想要进入我们的领地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他们必须经过我们长期的考察,考察合格才能分享我们最喜欢的食物——鲜草和小蘑菇。

我们和人类是好朋友,从澳洲土著的图腾到澳大利亚的国徽,从澳洲军队的贴纸到航空公司的标识,我们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在前不久举行的东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平衡木比赛中,来自中国的管晨辰姐姐用一套完美的动作征服了台下的评委和观众,勇夺冠军。其中那段可爱的袋鼠摇手舞至今令人津津乐道。

篇3:介绍事物的说明文作文

一、积累词汇,促进写作

犹如土木砖土是建筑的材料一样,词汇是写作的必须材料。如果学生写句子,10个词就有5个词汇不会写或有拼写错误的话,又怎么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呢?可见,词汇在英语写作中的重要性。在写作中,可以先按照平时写作习惯写出一篇文章来,然后再对这个文章进行积累过的词汇句式的修改润色,思考的过程既是检验你词汇量的一个方法,同时也能发现自己写作存在的问题,把作文里需要替换的一般词汇先画出来,然后再逐个寻找近义词汇替换,平时可以多背诵一些好的优秀的范文,把文章中的好句子和亮点词汇都记录在一个小本上,慢慢积累,尝试应用,学而用之,才能提高写作能力。

二、掌握写作步骤

写说明文宜采用三段式:第一段主要介绍要说明的对象及说明的目的;第二段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或做事情的方法步骤;第三段进行总结概括。写作时应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仔细审题,明确说明对象,抓住要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的主要特征。

2.选择合理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分层次进行说明,注意条理清晰。

3.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比如定义法、举例法、比较法和细节描述法等,不要遗漏主要内容。

根据说明顺序及内容确定过渡词和恰当的句型结构。文字应客观、简洁、明了,不要追求华丽和加入太多个人观点。就以必修3 Module 1 Europe为例来说明:我们可以从(1)概况,(2)地理位置,(3)标志性建筑,(4)某个地方为什么而闻名,(5)评价几个方面入手,先进行阅读文章的分析,找出其写作的方法,具体的内容有:

1.Background.A beautiful city first should own excellen scenery,the rich culture atmosphere and some modern entertainment equipment.

2.地理位置。

Shenzhen is a modern city in South of China,it lies nex to Hong Kong.Shenzhen is very young and beautiful,too.

3.标志性建筑。

1)The most popular place for tourists is the Eiffel Tower the famous symbol of Paris.

2)One of Barcelona’s most famous landmarks is the church of the…which was designed by…

4.某个地方为什么而闻名。

a.The city is also famous for its restaurant,cafes and theaters.

b.Athens,the capital of Greece,is known as the birthplac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5.评价(Evaluation)。

1)one of the best/most important…是最重要的/最佳之一

2)speak/think highly of…高度评价

3)be famous/known as/be regarded as因…著名/被称为…

所以,在介绍一个地点时,首先要抓住该地点的特征,在第一段中进行简要介绍。第二段中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对该地点进行具体说明。说明的顺序可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由远及近,也可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等来介绍。这样可以避免文章杂乱无章。

三、说明要有条理

要想写好一篇地点介绍类说明文,除了要抓住地点事物的特征外,还要掌握事物本身的条理。依据事物本身的条理来说明,就是要从复杂情况中理出头绪,把事物的特征,事物各部分的关系说清楚,所谓说明有条理,就是行文线索要清楚,层次要分明,不能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如果颠来倒去地写,文章的头绪紊乱,同样也会说不明,道不白。

四、加强写作中的语篇连贯与衔接教学

在日常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实例向学生传授有效的衔接技巧,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将前后的句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对于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有语法衔接、连词,而且教师还可以根据情况引导学生识别和学习词汇之间的衔接纽带。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完全借助单个的语篇向学生讲解衔接问题,而是应当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更加留意这方面的素材,相信经过多次讲解,学生一定能够掌握衔接形式和技巧,并应用于写作实践之中。

总而言之,高中阶段的英语书面表达与教学活动,要基于新课标关于高中英语写作方面的要求,提出了通过语篇意识培养,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局限于字、词以及句的学习模式,从而更好的提高英语的写作水平。

摘要:写作能力全面反映学生的驾驭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英语写作能够真正反映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理解和应用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就成为了我们一直在努力探讨的课题。对于地点介绍类的说明文,要求学生在练习写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写作方式,从而引导学生练习此类文章的写作模式。

关键词:写作训练,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篇4:介绍事物的说明文作文

我爱吃水灵灵的葡萄,红彤彤的西红柿……但我最爱吃的还是那金灿灿的橘子。

橘子的外形像一个小灯笼。橘子的蒂和脐有点儿向里凹,不过有的橘子的蒂是向外凸。有的橘子的外皮是光滑的,有的橘子的外皮是粗糙的,粗糙的可比光滑的甜得多呢!我把橘皮剥开,一阵清香就扑鼻而来,真是令我直流口水呀!橘瓣们围成一个圈,真像十几个兄弟姐妹围在一起谈论什么大事呢!我掰开橘瓣儿,一看这弯弯的、有趣的橘儿可真像月牙儿呀!撕掉一条条细细的、白白的橘络,这时,果肉穿着一件透明的`“外衣”。脱下“外衣”,我看见了那金灿灿的、数不清的、雨点儿般的果肉紧紧地挨在一起,咬上一口,可真令我回味无穷呀!

橘子不仅好吃,而且橘皮可以做成陈皮,作用是:入药、煮粥、和羊肉一起炖除腥味……橘子全身上下都是宝,怎能不令我喜爱呢?

篇5:介绍一种事物说明文作文450字

“工作猫”

他每天都有许多事要做:做报表,处理数据……根本没有空闲的时间。好不容易挨到晚上,还得去开会,然后结账。等到别人都蒙头大睡,宿舍里鼾声一片的时候,他还在忙着听课,看书,在午夜大钟敲响之时,他才关上电脑,打着哈欠慢慢地,轻手轻脚地走回寝室,开始了他那短暂的睡眠。

他,就是我的繁忙的老爸。

“劳动猫”

她,由于白天要工作,还要复习备考,所以,一切家务事都只好推迟好几个小时,每天晚上十点,周围一片黑暗,一片寂静。这时,厨房的灯亮了,卫生间的水哗哗地响了,她开始了晚间交响乐。“哗哗哗……”这是刷碗之声;“唰唰唰……”这是洗衣之乐。一段时间之后,她做完家务回房间睡觉,这时,门口的大钟敲了整整十一下。

她,就是我那辛苦的妈妈。

“学习猫”

我就像一台学习的机器,不停地往大脑里灌着知识。我马上就要升入初中了,所以更要抓紧时间。我给自己规定:每天晚上加班一小时,要么做卷子,要么看考题。因此,我也变成了和老爸老妈一样的“夜猫子”,养成了一个晚上爱加班的习惯。

篇6:介绍一种事物五年级作文说明文

它拥有着粗扁的叶子,像一把扇子。春天,百花齐放,万物复苏,芦荟开了,绿色的表皮,透明洁白的肉,在狭长翠绿的叶子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华丽。像一个脸红的小姑娘。

它生活在我们学校的水塘上,那里蚊虫很多,它们就会吸了植物体内的营养,从而让芦荟营养不足,可它们生命力顽强,依然茁壮成长。真是古代诗人说:“出淤泥而不染。”一眼望去,一片一望无际的芦荟,像为大地母亲穿上一件绿衣服。

它的肉可以煮汤,有降火的功能,肉也可以炒着吃,有清热解毒的功能,也可以把表皮切开,拿出里面白白嫩嫩的肉,挤出里面的汁,涂在脸上,可以润脸变白。

篇7:介绍事物的说明文作文

国际医疗器械协调组织 (以下简称GHTF) 通过发布说明书和标签指导原则文件, 为生产企业与药监部门提供指导。本文介绍和研究GHTF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的指导原则, 以期为我国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监管和技术审评提供借鉴。

1.背景

1.1 GHTF

GHTF (Global Harmonization Task Force on Medical Devices) 始建于1992年, 一直致力于在国际监管机构中实现统一管理, 以促进公众健康, 并帮助公众更快获得世界各地的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2011年GHTF组织被国际医疗器械监管者论坛组织 (IMDRF) 替代, 并且IMDRF将继承和延续GHTF的工作。IMDRF组建时为6个成员国, 分别是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巴西。2013年3月中国加入了医疗器械监管机构国际论坛 (IMDRF) , 成为该组织的第七个成员国。该组织的目标仍是鼓励全球医疗器械管理水平趋同, 协调全球医疗器械的管理逐渐统一, 其目标实现方式为建立一系列的指南文件[2]。

1.2指导原则概况

GHTF根据医疗器械管理的不同分工设置了5个工作组, 如图1所示。其中第一工作组是研究上市前审评, 《医疗器械标签和使用说明书指导原则》 (Label and Instruction for Use For Medical Devices) 是第一工作组的指南文件, 编号GHTF/SG1/N70:2011。

该指导原则先后修订三次, 如表1。第三版将名称中的广义标签概念调整为标签和使用说明书, 以便于分别针对标签和说明书做出定义和规定。

2.《医疗器械标签和说明书指导原则》介绍

2.1 目的

该指导原则旨在统一和规范医疗器械标签和说明书的定义和范围, 规定医疗器械标签和说明书的内容要求, 总计45条[3], 包括:

·一般原则7条;

·标签内容要求17条;

·说明书内容要求21条。

2.2 定义

临床试验:在人体受试者进行的系统性调查或研究, 验证特定器械的安全和/或性能。 (来源-ISO/DIS 14155-1)

生产企业提供的信息:标签、说明书和其他文件, 与医疗器械鉴别、技术说明、预期用途和正确使用相关, 但不包括运输文件。

标签:书写、印刷或绘制于医疗器械产品本身, 或每个产品包装、多个产品包装上的信息。

说明书:生产企业提供的信息, 告知用户医疗器械的预期用途、正确使用和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非专业人士:没有受过特定领域或学科正式训练者。 (来源ISO 18113-1)

预期用途:生产企业对产品、流程或服务的预期意图, 呈现于生产企业提供的技术参数、使用说明和信息。 (来源-21 CFR 801.4)

一次性使用:表示该器械预期用于一次医疗过程中的一个患者, 用后废弃。不能用于重新处理和使用。

用户:使用医疗器械的人 (医护人员或者非专业人士) 。患者可以是用户。

2.3 通用原则

标签和说明书用于向医疗器械用户和/或患者传递安全及性能相关的信息以及鉴别单个的器械。这些信息可能出现在器械本身、包装 (或作为包装插物) 或作为使用说明书。为了达到此目的, 推荐应遵循下列原则:

1) 标签和说明书的载体、格式、内容、可读性与位置应适合该器械、预期用途及用户的专业知识、经验、教育或训练。尤其, 说明书的用语应为用户所易于了解, 必要时补充图表。有些器械可能须分别对医护人员与非专业人士提供信息。

2) 标签提供的信息, 应呈现在器械本身上。如不可行或不合适, 部分或全部信息可呈现在每个或多个器械的包装上。

3) 标签提供的信息, 应是用户可读的格式, 并可补充机器可读的格式, 如射频识别码 (RFID) 或条形码。

4) 若生产企业向单一用户或地点提供多个器械, 可以只提供他们一份说明书。当用户提出要求时, 应提供更多份说明书。

5) 若没有使用说明, 中低风险等级的医疗器械也能被安全地使用, 并达到生产企业的预期用途时, 则此类器械的使用说明可省略。

6) 需要告知用户或他人的器械剩余风险, 应在标签和说明书中列为禁忌症 (不适用于体外诊断医疗器械) 、限制、注意和警告事项。

7) 应鼓励使用国际公认的符号, 前提是器械的安全性不会因为用户对符号缺乏认识而受到影响。若符号的意义对用户来说不明确 (如新采用的符号) , 应提供符号说明。

2.4 标签的内容

标签应包含下列各项:

1) 品名、商品名称 (若有) 。

2) 足以使用户鉴别器械及其用途必须的信息, 如“心脏消融导管10French/20cm”或“幼儿体温计”或“压舌板”。

3) 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

4) 对于进口器械, 可额外要求标示进口国家/地区的进口商、分销商或生产企业的授权代表的名称与地址。此额外信息可由授权代表、进口商或分销商代替生产企业提供, 但不得覆盖或模糊生产企业提供的原始标签。

5) 适当时, 应提示器械包含了药品或生物物质, 如肝素涂层导管。

6) 适当时, 应标示批号或序号 (以LOT或SERIAL或同等意义符号开头) , 以便采取上市后措施如追溯、回收器械。

7) 适当时, 应明确标示器械安全使用期限, 至少指定年份和月份 (如一次性使用无菌的器械) 。

8) 若无明确的器械安全使用期限时, 应标示生产年份。此标示可包括在可明显鉴别生产日期的批号或序号中。

9) 特殊的储存环境或处理条件。

10) 若器械无菌提供, 应提示无菌状态及灭菌方法。

11) 需要立即提醒或警告用户的相关信息, 如“注意:表面发热”或“产品内含乳胶”。对在说明书中进一步详细说明的信息, 标签上应尽可能简短。

12) 若生产企业预期器械仅限单次使用, 应标示之。

13) 若器械仅限个人使用, 并按照处方或图样制造 (即定制化) , 应标示之。

14) 若器械仅限作上市前临床试验用, 应标示之。

15) 若器械仅限教学和试验用, 应标示之。

16) 若器械仅限作介绍或展示之用, 应标示之。

17) 对于应用唯一识别编码的产品 (UDI) , 应依照其相关规定。

2.5 说明书的内容

1) 产品名称、商品名称。

2) 生产企业名称、地址;技术支持电话/传真/网址。

3) 产品预期用途, 合适时应包括预期用户 (医护人员或非专业人士) 。

4) 产品性能。

5) 若生产企业开展过临床研究作为上市前审查的资料, 可描述临床研究的摘要, 包括结果数据和安全信息, 并提供获取临床研究资料的途径。

6) 任何剩余风险、禁忌症、非预期和不可预见的副作用。

7) 用户正确使用器械必须的技术参数, 如具有测量功能的器械, 应给出测量的准确度。

8) 器械所包含的药品或生物制品。

9) 使用前的准备和处理细节 (如灭菌、组装或校准等) 。

10) 特殊的机构、用户资质或培训要求。

11) 确认器械合理安装、能安全正确运行的必要信息, 应包括如下信息:

·定期维护和预防性维护的性质和频次, 及其准备工作如清洁、消毒;

·耗材状态识别及其更换;

·必要的校准信息, 以即确保器械在预期使用期限内安全正确运行;

·在器械安装、校准和服务过程中可能遇到风险的消除措施。

12) 特殊的储存环境或处理条件。

13) 若器械无菌提供, 应说明使用前无菌包装破损的处理。

14) 若器械非无菌提供, 预期使用前灭菌, 应给予充分的灭菌说明。

15) 若器械可重复使用, 应说明重复使用前的适当流程, 包括清洁、消毒、包装、重新灭菌的方法 (若适当) 。应提供信息说明如何识别器械不能被再次使用, 如材料老化的特征, 或者给出最大允许重复使用次数。

16) 若器械预期与其他器械或者一般设备组合使用, 应说明:识别组合器械或设备的信息, 以安全组合;已知的组合使用限制。

17) 若器械拟放射医疗用辐射具有危险或潜在危险, 应详述:有关辐射的性质与类型的详细信息。若适当, 还应包括辐射的强度与分布;器械运行时, 为用户提供非预期辐射的保护措施。

18) 应告知用户和/或患者任何有关器械的警告、注意、使用限制及采取措施, 特别包括:

·器械故障或性能改变可能影响安全时, 应说明相关的警告、注意及应采取的措施;

·器械暴露在合理可预见的外部影响或环境, 如磁场、电磁效应、静电放电、诊断或治疗的辐射、压力、湿度或温度, 应说明相关的警告、注意及应采取的措施;

·应说明特定试验、评估、处理、或使用期间, 现场已知器械合理可预见的相互干扰风险, 相关的警告、注意及应采取的措施;

·若器械用于给药或生物制品, 应说明该器械所给药品选择的限制和不相容性;

·若采用药物或生物材料作为器械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应说明相关的警告、注意及限制;

·若采用致癌、致畸、有毒, 或可能引起用户过敏、刺激反应的材料作为器械的组成部分, 应说明相关的注意事项。

19) 应说明处理器械或其配件、器械所用耗材等相关警告和注意事项:包括感染或微生物危害 (如采血针或手术器械被人体组织污染, 携带传染性的物质) ;环境危害 (如电池或具有危险辐射的物质) ;物理危害 (如锐角) 。

20) 若器械预期供非专业人士使用, 应明确用户在何种情况下应咨询医护人员。

21) 说明书的发行日期或最后修订日期, 适当时标明版本号。

3. GHTF医疗器械标签和说明书指导原则对我国的启示

3.1 将医疗器械的标签纳入到上市前审查范围

标签作为医疗器械提供信息的一个重要载体, 其内容与说明书同等重要。很多时候, 使用者凭借经验和医疗器械的标签使用产品, 而只有在遇到问题时查阅说明书, 从这个角度来说, 规范医疗器械的标签更加重要。

我国目前的10号令《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对标签做出了规定, 但其不作为上市前审查的内容, 因而给医疗器械的使用带来风险。实际上, 在我国医疗器械监督抽查中, 标签不符合要求也是常见的问题之一。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中, 说明书和标签统一按照Labeling进行管理, 并且都是上市前审查的内容, 故建议我国将医疗器械的标签纳入到注册审查范围中, 以减少产品使用风险。

3.2 应建立我国的医疗器械标签指导原则

我国已启动《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的修订工作, 力求使医疗器械标签上的信息表达要求更加准确和全面, 但作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章难以面面俱到, 也不宜过于具体, 因此建立医疗器械标签的指导原则是非常必要的[4]。

3.3 应对说明书、标签和标记进行明确定义和管理

为达到全球范围内的理解一致性, GHTF综合了美国、欧盟和其他成员国的医疗器械法规, 对标签 (label) 、标记 (labeling) 和使用说明书 (instruction for use) 均进行了定义[5], 可有效地明确监管对象的范围。我国在日常监管中对标签和说明书比较重视,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也明确了相关原则, 但对医疗器械产品的随机文件、宣传资料、培训资料等缺少法规的要求和约束, 导致出现过度宣传、使用不当的问题, 应该引起重视, 并在法规中予以明确定义和管理。

参考文献

[1]李非, 魏晶等.美国FDA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指导原则介绍[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1, 17 (1) :36-39.

[2]李非, 袁鹏等.GHTF安全与性能基本要求在我国医疗器械注册审查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3, 19 (4) :1-8.

[3]GHTF/SG1/N70:2011.Label and Instruction for Use For Medical Devices[EB/OL].[2011-09-16].http://www.imdrf.org.

[4]李非, 魏晶等.中美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法规管理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0, 34 (5) :374-377.

篇8:介绍一种事物说明文五年级作文

鱼腥草是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山珍野菜,我第一次吃鱼腥草,咀嚼两秒后,面部肌肉扭成了一种不可描述的诡异样子,它的味道比一条鱼在30度高温下发酵了整整两天的味道还臭还腥。我妈妈笑话我不懂得欣赏它的美味。

臭豆腐,它驰名于全世界,虽然大家都说它臭,但还很少见过谁不想来上一口的。把上等黄豆做成豆腐,在由冬笋、香菇、曲酒、浏阳豆豉的卤水中浸透,待表面生出白毛后,捞出来用油锅慢炸至黑色,再浇上蒜汁、辣椒……一道美味便诞生了。在每个城市的步行街和各大景区门口,都飘荡着臭豆腐悠长的臭香味,吃货们循味而来,心满意足而去。

臭菜名单上的另一霸主就是---螺蛳粉。有多少人厌恶它的臭味熏天,就有多少人喜欢它的酸辣鲜香,遍地开花的柳州螺蛳粉店是很大的证明。一碗完整的螺蛳粉必须要包含花生、腐竹、酸笋、木耳、螺蛳粉、桂林米粉。酸笋是螺蛳粉的精髓,制作过程很简单,笋去壳后切段入大瓦翁中,加米水浸泡,密闭瓦翁口,半个月就好了。

臭苋菜梗也是很好的臭菜。把鲜苋的菜茎去叶洗净,晾干后剁成两寸长的段,装进布袋入水泡,出水后再沥干水分,拌上适量的盐,装入酒坛子密封,腌好后颜色青翠,水润多汁,总叫人联想到生机勃勃的春天。

篇9:介绍一种事物的说明文 苹果

首先,它是大红的,圆圆的,跟太阳的红那么逼真。我好像看见了一个小孩子的脸,红扑扑的,多可爱呀!我真想扑上去亲一口。它还很圆,像圆规画出来那么圆,又像一个大地球仪那么大。

它的外形不但美丽,用途也不小。

它可以用来榨汁,榨出来的果汁,真想马上喝掉它。榨出来的比原来没榨的苹果吃着还甜!在榨的过程中,还能闻到甜味呢。它还可以增强免疫力,古人曾说:“一天吃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自从我听到了这句话之后,我天天都吃一个苹果,真的再也没去过医院了!

苹果长在树上的时候,被风爷爷吹得左摇右摆,多有意思啊!有时候青苹果变成红苹果,熟透了。它就实在“抓”不住了,就掉了下来。像小皮球一样滚了几圈,好像在说:“好痛啊!”有时候苹果在桌子上,就像一个不听话的小孩,叫它不要动,它就一定要动,然后就滚啊滚……差一点点就掉下去了,还好,被我妈接住了。

篇10:介绍一种事物说明文

凤凰体型高大,原名:朱雀、火鸟、三足金翅鸟等等,凤凰体型高大,如龙形,体宽约2米、高4米。它以鸿头、麟臂、蛇颈、鱼尾、龙纹、龟眍、燕子的下巴。凤凰身如鸳鸯、翅似大鹏、腿如仙鹤,是多种飞禽特点集合而成的一种神兽。

凤凰性格孤傲却温暖,高贵而热情,是古代神兽之一。但凤凰的行为举止就更让我喜欢了。哪些举止呢?

传说,凤凰原来是一只不起眼的小鸟,却因为自己的热情和热爱帮助别人的性格,深受所有鸟儿的喜爱,所以称为“白鸟之王”。

传说凤凰住在九重天,是美好的象征,它们以植物为食,雄凤叫声为“即即”雌凤为“足足”。凤凰《山海经》中称为飞龙之子,正是因为这点,所以,每当想起凤凰是我的吉祥物,我就会十分自信。

篇11:浅析出镜记者观察事物的角度

一、优秀报道角度的优势

出镜记者不是介于新闻和受众之间的第三者。记者一旦出镜, 就意味着自身已成为电视新闻报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并将直接影响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近年来, 国内外突发事件增多, 对出镜记者的反应能力、报道能力以及报道角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 好的出镜记者能够更多地报道观众看不到的东西。媒体是人们获得新闻消息的重要途径, 记者在现场能看、能听、能闻、能摸, 可以调动各种感官系统的信息, 然后真实地报道出来, 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更大程度上感同身受, 意义非常重大。

其次, 调动有意注意, 使观众产生参与感。在唐家山堰塞湖采访时, 现场记者说:“我现在身高是1.79米, 我给大家演示一下。”不用说太多的话, 观众立马就明白了, 同时也参与进去了:“原来这个地方比我高这么多啊。”这是单纯的数字和语言难以达到的直观冲击力。

最后, 在同一新闻中, 记者选择的报道角度不同, 直接影响观众的感受力度。出色的出镜记者会选用与众不同的方式来报道。例如, 报道日全食的新闻, 大多媒体报道的角度会从几点几分开始, 通过什么角度、采取什么方法去看日全食, 很普通也没有创意。我们不妨换个思路, 从选择眼镜的角度入手, 来进一步反映眼镜的质量问题。这样就更多更全面地让观众了解如何科学观看日全食。

二、如何把握采访观察角度

同一个事物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 观察的角度不同, 结论也随之不同。国内外新闻界历来重视记者的观察力, 把它作为主要的采访业务能力来训练, 要求记者养成敏锐观察事物的能力。观察, 是电视新闻采访成功的关键。

首先, 要善于在平常的事情当中发现线索, 在复杂的事情当中寻找细节。新闻就在你身边, 可能在貌似很平常的细节中和司空见惯的事情里就有特别的新闻价值, 要学会用慧眼去挖新闻。新闻就是故事, 好的新闻就更是好听好看的故事。

其次, 是否有一颗能够随时感受社会的心, 是否有一双明锐的双眼洞察社会问题?记者在现场, 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事情发生的细节, 能看到观众看不到的, 听到观众听不到的, 嗅到观众嗅不到的, 所以将观众在电视上感受不到的东西展示出来, 就能够吸引人们的关注。当然, 以小见大, 通过细节展示出来更加具有冲击力。

再次, 要学会倾听。现场中的很多细节可能是我们错过的, 但是周围的观众或者当事人一直在现场, 肯定有不同角度的观察和收获, 所以应学会倾听, 在倾听当中发现更好的细节、更独特的视角或观点。

最后, 要让自己置身其中, 不仅自己要学会换位, 也要把新闻人物安排在特定的环境当中, 让其不知不觉成为故事的一员, 这样就能更好地找到一个不易察觉的观察角度。

三、现场报道时对出镜记者的要求

(一) 要时刻准备着

出镜记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素养, 不仅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观察, 时时留心, 还要时刻准备着, 这样才能用最好的状态完成一个精彩的报道。

1. 日常的战略准备。

俗话说:“养兵千日, 用兵一时。”记者只能“厚积而薄发”而不能“书到用时方恨少”。要做一名出色的记者, 一定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好准备。要学好理论知识,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掌握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更要抓住时代主旋律。另外, 要做一个“杂家”, 积累多方面的知识。这样方可在采访时做到心中有数。

2. 临时的战术准备。

面对既定式采访时, 我们可以事先做好资料准备, 做好提问准备。但是在遇到突发事件时, 没有任何时间预兆, 由于时间紧张, 记者只能在出发中做准备。不仅在路途中了解事实基本概况、现场基本现状, 还要构思好采访思路, 做到举手投足都很有根据, 不失分寸。

(二) 学会观察

要做一名出色的记者必须要会观察。第一, 观察是新闻本身的意外收获。记者不能只满足于第一时间能够报道现象, 更应该在繁杂的现象中捕捉到更有意义的新闻。记者的观察采访不是简单的观看, 而是要由观看产生感觉逐渐到感知, 由感知触发思索, 最后做出判断。这个判断就是我们要报道的新闻主题。这需要记者在繁杂的事务中, 透视表象, 抓住本质。第二, 观察是新闻魅力的独特展现。电视新闻的魅力由电视这一媒介的特殊性决定, 电视是形象化的报道, 传播形式和手段决定了电视新闻必须有精彩的画面和细节,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新闻让观众感觉如过眼烟云, 而有的新闻却令观众过目不忘。第三, 观察就是要敢去挖掘, 敢去探索, 敢去捕捉。作为一名记者, 就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好的沟通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也是一个全能记者必备的。

(三) 报道当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很多出镜记者, 有的报道细致精彩, 令人印象深刻, 但是也有不少滥竽充数、素质低下的, 总体来说记者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 缺乏对新闻现场的判断能力。现在很多记者虽然形象和语言表达都很优秀, 但是缺少突发状况下的应变能力。在采访过程当中如果遇到意外情况发生, 往往会乱了手脚, 不知所措。好的出镜记者应该在第一时间对新闻背景和现场的情况了然于心, 做好随时应对的准备, 另外在准确判断的基础上仔细观察, 找出报道亮点。

第二, 缺乏对新闻现场的把握能力。在很多静态新闻当中, 出现出镜记者是为了使新闻更具现场性, 为了让人们知道很多在画面当中看不到的东西, 但是, 现在很多电视新闻报道的现场却成了“记者出镜+现场画面”。这使得记者的出境变得毫无价值, 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因此, 在出境前, 记者应该充分了解和思考, 主动追踪和把握新闻的动向, 积极进行报道。

第三, 缺乏对自身情感的把握能力。采访过程当中, 记者会遇到各种情况, 有时会受到影响无法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 从而使采访失败。而作为一名出色的出镜记者, 必须要时刻明确自己的任务, 控制住自己的感情, 让采访圆满完成。

第四, 提问缺乏针对性。很多记者提问问题的时候太过于随意, 比如“您有什么看法”“您有什么感受”, 等等, 这些问题大多很表面, 问不出实质性的有价值的东西。想要有价值的内容, 就只有付出艰苦的努力, 提出有针对性、有挖掘力的问题。

第五, 只顾自己表现, 忘了倾听。倾听是采访当中最重要的环节, 首先是对被采访者的一种尊重, 另外, 也可从仔细地聆听当中寻找新闻。就像柴静在采访时问题总是很简短, 问到该问的东西后就把话语权给了被采访者, 这才有了更多我们计划外的收获。

第六, 确保新闻消息准确真实, 不谎报数字、消息等。多报道积极向上的新闻, 鼓舞人心, 及时充分地提供服务性信息和民众关心的问题等。

四、结语

现如今对出镜记者的要求越来越高。普普通通的采访讲述已经司空见惯, 逐渐不再打动人心。所以一个出色的出镜记者不仅要表达顺畅, 更重要的是要有新闻敏感性, 善于在普普通通的事情当中寻找亮点, 寻找突破口, 让一个普通的新闻事件也能报道出彩。寻找一个特殊的角度去观察事件, 报道事件, 是一档新闻事件中最出彩的部分。透过现象看本质, 把握好度和切入点, 深入剖析、挖掘、探索一档新闻, 让其更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王诗文.出镜记者[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9.

[2]吴郁.提问——主持人必备之功[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

[3]王阳.另类思维做节目[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

[4]童宁.电视记者新概念[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

[5]余志海.记者心理与采访行为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6]崔莹.做最职业的记者[M].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9.

篇12:介绍一种事物说明文

平日里,小主人不太让我劳动,因此我的日子过得很悠哉。可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也开始晃动了,心里害怕极了,因为我的朋友走前也是这样晃动着,然后被一把可怕的老虎钳给夹掉了。我胆战心惊地过了三天,可一直没瞧见老虎钳的身影。因此,我坚信小主人是不会让我离开了。

这天,小主人放学回家时因为嘴馋吃了口香糖,不小心把我咬得更晃了。我摇摇摆摆地在小主人的嘴巴里艰难地站着,心想:完蛋了,我肯定马上要被老虎钳夹得粉碎了。突然,小主人用手捂着脸,哎呦哎呦地叫唤起来。不一会儿,一道光照了进来,原来小主人张开了嘴,小主人的妈妈正用手电筒照着我。一不留神,两根大手指捏住了我,使劲扯,我就离开了温暖的家。

篇13:介绍一种事物说明文

咖啡生豆的颜色会随着采摘的时间、光泽、含水量等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是青色的、也有更偏白色一些的。随着生豆经过烘炒变成了我们常见的棕色的咖啡豆,轻轻咬一点,品尝下,味道稍微苦一点,但苦味退后,渐渐地会带着一丝的点点清甜。

咖啡豆的包装也非常有特点。它的外包装袋上会留有几个小孔,老师说这些是排气孔,是用来防潮的。在包装袋上还注明了咖啡豆的口味,以及咖啡豆制作时的出厂日期。

接下来,就是手冲咖啡的制作过程了。首先我们要先磨咖啡,把咖啡豆磨成粉末。磨粉的过程中,我们用的是手动磨豆机,一开始非常难磨,慢慢地就变得非常轻松了。豆子磨成粉以后,要把咖啡粉放入滤杯中,然后缓缓地倒入温开水,慢慢地水从滤杯中留到咖啡的杯子中,做完以后,老师给我们每人的杯中倒入点咖啡汁让我们品尝。我尝了尝,觉得苦死了,但渐渐地苦味变得甘甜,让我还想再喝上几口呢。

篇14:介绍一种事物说明文

“草帽小子”,顾名思义,戴着一顶缠着一身红布的帽子,小小的眼睛,露出笑容,洁白的牙齿显露出来,脸上还有一条显著的伤疤,肯定是经历过风雨的人,“草帽小子”身穿一件红衬衫和一条蓝色的短裤,看起来很悠闲。

可是,在动漫中,他有要成为海贼王的梦想,在途中,遇到许多困难,可由于他小时候吞下恶魔果实——橡皮果实,变得特殊,不能触碰水,但他还是努力前行,建立了自己的海贼团,向梦想起航。于是,我便幻想着这样的情景,所以,我越来越崇拜他。

有一次,我带他去水上乐园玩,我把他举在头上,突然,手滑了,他掉进了水中,我以为他像动漫一样,我就一直抱着他的“尸体”哭泣,我妈见此景,问我怎么回事,我边哭边说:“路……飞……死了。”“那只是个玩具。”我一听,立刻擦干眼泪,回家晒干后,他又“复活”了,我开心的跳来跳去,对着路飞说:“你没事吧?”他依旧露出笑容,好像在对我说:“我没事。”

篇15:谈场所决定事物的象征作用

日本20世纪60年代后, 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师对住宅有着十分独特的认识, 隈研吾就是其中之一。在隈研吾的《十宅论》中, 他死搬教条似的将日本人分作十种类型:单身公寓派、清里食宿公寓派、咖啡吧派、哈比达派、建筑师派、住宅展示派、独门独院派、俱乐部派、日式酒屋派、历史屋派[1]。隈研吾在文中将人们生活场景的细节无限放大, 例如单身公寓派的墙上装饰, 咖啡吧派的有关椅子隐喻, 进而形成了类似于文学作品一般的戏剧化张力, 使读者感觉这本书就像是用诗歌语言写成的杂文集。而隈研吾在写这本书期间, 他自己早已不在日本, 而是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亚洲文化委员会研究所作访问学者。就像作者在书中提出的“跟社会保持一定距离, 用一颗自由心孤独的观察社会”。作者探讨了十种类型的日本人对住宅模式的选择, 具体的用一个个例子揭示了这十种类型的住宅所投射出来的各种“符号”, 而十种不同类住宅和十种因生活方式的不同而造就的不同的空间和气场, 就是“场所决定事物的象征作用”。

1 十种住宅模式

单身公寓派指的是那些刚刚走上社会需要租房的人。他们大部分是喜好自由的, 并且是颇有个性的。他们住宅样式有点像酒店的单人间, 一般卧室与卫生间不做过度分割, 而且常常不设置厨房。他们喜欢新的高科技产品, 所以这些东西可以在室内找到, 他们会把网球拍或者滑板挂在墙上当作装饰, 就像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在墙上挂上吉他。隈研吾在这里将这些装饰物的意义解释为“性”和“游荡”, 这就是有些人对酒店的暗示理解。

清里食宿公寓派是曾经在日本清里地区流行的一种公寓, 它的建筑风格及特点是:模仿了部分瑞士山中小屋和美国东海岸住宅, 形成了这样一种“断片”式的住宅。清里食宿公寓派就是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在家中想要营造一种西式的浪漫气氛, 并且要展示出场所所体现出来的感觉, 就是因为里面夹杂着人自己的感觉———西式象征作用与日式象征作用的混杂。

咖啡吧派会把自己的住宅模仿成为咖啡吧, 他们是马上就会结婚的人群, 所以他们很快就会结束自已游荡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是他们所竭力追求的, 就算财力不允许他们将房子布置的富丽堂皇, 他们也会尽量营造出一种氛围来, 一种咖啡馆的氛围, 让人仿佛置身咖啡馆里一样, 类似砌一堵红墙, 布置昏暗的灯光, 为的就是体现出咖啡馆的氛围。对于这样喜爱咖啡吧的人来说, 咖啡吧就是这样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舞台, 在暗淡的灯光下和烟雾缭绕的氛围中, 身处这里的人们尽情的展示自己的姿态、服饰以及一颦一笑。椅子是咖啡吧派的最爱, 他们往往会买些名贵的椅子来收藏, 椅子对他们而言就是不同的“符号”, 是表现自己的“符号”。

日式酒屋派似乎与咖啡吧派迥然不同, 他们大多是日本社会的成功人士, 有着自己的事业和家庭, 酒屋在日本社会中是一个可以在闲暇时间与同事朋友讨论、交谈和聚会的地方。日式酒屋派的人大多会表现出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当然还有有趣的哈比达派。哈比达指的是池袋西武百货店 (日本的一家知名百货商场) 对面的一家家具专卖店, 这里的家具算不上奢侈品但也价格不菲, 哈比达家具是一种追求简单实用性, 而不去讲究过多的装饰性的朴素设计。哈比达派, 他们不论对什么事情, 都会重新开始考虑, 从这件事情的源头考虑。隈研吾在这里对这种现象讽刺道, 这种性格貌似是注重逻辑性, 但是如果归根结底的讲就是教条主义了。作者在这里指出, 哈比达派这样的“教条主义”的思想其实就是日本人对外来品的盲目追随。

而建筑师派, 他们是会邀请建筑师为他们设计住宅的一群人。建筑师在这里起到了传递知识信息的作用, 聘请建筑师是为了给自己的住宅增加专业性和文化性。最后作者提到了的历史屋派, 在文中归结于两位日本建筑师, 一位是在国际上名声在外的安藤忠雄, 另一位就是设计美国纽约世贸大厦的雅马萨奇。这些建筑师不会为自己设计一处完全的住宅, 他们一般会选一处老房子, 只在内部做一些轻微的装饰就可以了。他们觉得为自己设计住宅的话, 会暴露自己的个人好恶, 这会让他们感到不知所措。这样的状态同时揭示了日本建筑学受到外来文化和建筑学的专业思想影响下的日本建筑师, 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普通大众反而喜欢选择不同种类的住宅, 或者是将几种风格混搭去实现自己的个性化, 并且随着大众对不同文化内涵的加深了解, 会多一层娱乐的意味。

2 象征—人—场所

作者对象征与场所的关系做了一番讨论:场所对于象征寓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隈研吾在阐述当中着重强调了一个场所与另一个场所之间的象征关系, 而人的因素恰巧在它们之间起到了纽带的作用。就像“春分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这句诗所写, 人的主观控制了诗句中的情感和景物, 就因为人的需求才将它们联系在了一起。场所, 人理性功能的需求;象征, 人感性功能的需求;有的时候理性需求所没法提供的, 就恰恰是我们所追寻的事物;它太需要一个存在的实体去表达及提醒我们, 这样就有了象征这件事情。由此可见, 象征与场所均不能脱离人而单独存在, 它们二者与人的关系紧密而又不可分割, 同时正因为人的存在、人的需求, 才有场所对于象征寓意起到决定性作用。

3 理论的现实意义

住房问题, 一直是一个社会问题, 提到它很多人都会头疼, 很多人的苦闷, 都源自于此, 因为人们要住房。住房问题, 现在来看仅凭建筑学一个专业, 根本没有办法解决,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 一个公众的问题, 解决它还需要人们的不懈努力和多学科的配合。但是, 作者在这里选择了一个建筑学的视角, 这样一个特殊的视角, 投射出它的文化方面和社会方面的问题。虽然, 书中的某些观点有些不切实际, 但是读起来却不无道理。

隈研吾在书中所描写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日本, 但在阅读书的时候, 在我脑海中不断出现的是在各种影视作品看到过的日本住宅, 同时也不断对比中国的住宅, 大约只是住宅面积的不相同, 经济条件的优劣。哈比达派多少可以和喜欢ikea家具的人找到共鸣;而建筑师派, 就可以看看“混凝土之宅” (张雷设计的住宅) 了, 显然和安藤忠雄的清水混凝土的朴素而又奢华的构筑物找到了共同语言。历史屋派, 他们很喜欢住在老房子中, 这和那些必须要住在北京老四合院中的人们大概有着相似的精神诉求。看着书中的内容使人不自觉地把它联系到现实中来, 有不少甚至可以在记忆中找到某个具体的人和家庭符合他的描述。但是《十宅论》说到底都是在讲不同人的生活状态或者是生活态度的相似与不同, 什么样的人选择什么样的住宅, 这关系到一个人的经济实力还关系到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研究人们选择的住宅, 无疑也是一个研究人性的切入点。

不过, 显而易见的作者在对这十种类型进行分类时, 对这些类型的界定也不是那么清晰, 有那么几种之间有着明显的雷同和渗透, 作者原本想尽量客观的去记述, 但是最后却充满了个人意识的偏见。隈研吾的记述, 虽然蛮横武断, 个人意识很强, 却也不完全是错的。对住宅这样细致入微的观察, 准确而且颇具眼光。这十种类型人所选择的住宅, 古往今来, 都与很多人相符合。人们选择的住宅户型、室内装修以及家居布置, 不光是为了满足居住需求, 而是更多的去体现自己的身份地位、文化品味之类。买房者选择欧式风格还是中式风格的小区, 都包含有买房者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这投射出人们的居住意识, 是在媚俗还是媚雅这样一个社会取向的表现。

有人说设计这回事, 从来就不曾出世亦不曾入世[2]。隈研吾在书中用一颗孤独的心去观察社会, 用一定距离及用辨思的眼光去投射一个问题, 得出了一个理论;但是如果我们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遥远的观望与分析问题, 而不进入问题去感知与探视问题本身, 和问题所辐射人群, 那就始终不能让理论信服, 因为理论的宿命是被实践所检验。这样在这出世与入世间, 辩证的去看待《十宅论》或许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启发。

摘要:通过对隈研吾所著《十宅论》的分析解读与对隈研吾建筑手法的理解, 探讨了隈研吾设计思想中对场所决定事物的象征作用的论述和这个理论的现实意义, 得出事物的象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处场所的结论。

关键词:建筑思想,场所,住宅

参考文献

[1][日]隈研吾.十宅论[M].朱锷,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上一篇:2007.9.道德与法律参考答案b下一篇:2022年车管科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