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迅明天有感

2024-09-05

读鲁迅明天有感(共12篇)

篇1:读鲁迅明天有感

读鲁迅《明天》有感

作品描写了单四嫂子丧夫之后,恪守妇道,把儿子看做自己的希望。三岁的儿子宝儿得了病,单四嫂子为他四处求医,盼望着“明天”宝儿的病就能好,在宝儿垂死之际,单四嫂子心乱如麻的时候,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却在咸亨酒店里喝着酒唱小调,打她的歪主意;何小仙面对着急的单四嫂的求医却显出一副慢条斯理,不紧不慢的样子。而同是妇女,似乎有同情心的王九妈,也终于被证实并非出于真情。“有古风”的人们,在办丧事时,凡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单四嫂子一顿饭,对她无异于雪上加霜,而明天,等着单四嫂子的又是什么?

《明天》是鲁迅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通过对寡妇单四嫂子痛失独子描写,展示了一副令人震悚的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作者虽然没有明说,实际上却通过种种迹向,把一个残酷的世界,摆在了读者面前——美的事物被毁灭,丑的事物甚嚣尘上,而众人对此漠然处之。这里美的事物实质正是被丑的事物的冷漠所杀。

小说以写鲁镇上的一些古风开头,不上一更,大家都关门睡觉了,夜半三更没睡、的只有两家——咸亨酒店和单四嫂子家。酒店做的是服务生意,按其职业性质,理应日落而作,日出而熄。唯这单四嫂子,夫丧子幼,只能靠纺纱来维生,日出而作,日落而续。所以,只有她家的灯光是突兀的,其它的门都关上了,唯她例外。这一强烈对比的写法,有力地反映出了鲁迅生活的时期那特定社会环境下的凄象。

邻里人之间的冷漠与麻木、对贫弱者的袖手旁观。不仅仅是在小说所写的年代,直至今天,所谓文明进步的社会,这种现象仍然存在。公交车上面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很少有人主动让座,老人摔跤后,没有人敢主动去帮助„„我们的生活条件是进步了,但是人们的素质呢?还有多少人可以向雷锋一样做好事不留名,大公无私?从小我们在学校学习着要争当做好人做好事,可是,面对着当今社会的现实时,我们感到的是迷茫,一直向往的,被歌颂的精神,到了真正应该去做好事的时候却要左顾右盼,不知道该不该做,难道这是教育的错误吗?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麻木、对贫弱者的袖手旁观罢了。

那些腰缠万贯的人,似乎很少有真正出于善心而向贫弱者布施的。鲁迅的时代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咸亨酒店的掌柜和食客们,他们更多地愿意把闲钱花在吃喝玩乐上,而对贫弱者的救助却不生一念。在帮办单四嫂子的儿子丧事时,他们银两照收,全不顾一个贫弱者的生死存亡。为了治好儿子的病,用尽了所有办法,最后寄希望于何医生,作为救死扶伤的医生,视贫弱者的生命如草芥,最后没能挽救宝儿的小生命。何医生、贾家药店和单四嫂,何医生开的药,一定要到贾家药店才卖得到,正正是一个三角点关系,这是不折不扣的为富不仁。

儿子死了,一直相信明天一切会好起来单四嫂,等待她的明天会是怎样?《明天》让我们看到了过去人们的冷漠,也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了反思。

篇2:读鲁迅明天有感

一篇平静的文章,平静的描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消亡,平静的描述了一个母亲在唯一的孩子死亡前后的心境。故事集中在宝儿死亡前后两三天,因此,“死亡”俨然成了小说的中心事件,死亡的气氛笼罩着整个小说,使这篇无人问津的小说唤起了人们对死亡的思考,从而,超越了《呐喊》中一贯的现实批判的层面。面对病入膏肓的儿子,单四嫂子无能为力,只能日夜守着,只能抱着自欺欺人的希望:“到了明天,太阳一出,热回退,气喘也会平的——这是病人常有的事。”最后他拿出所有的积蓄——十三个小银元和一百八十铜钱,到何小仙那里,准备奋力一搏。但终究挽救不了孩子的命运,只能在眼睁睁的看着宝儿死去,留给这个粗笨女人的,只有儿子最后的一声“妈”,我们知道面对死亡,任何方式的挽回都只能是徒劳,死是自然生命的规律,作为自然的一员,必然得尊崇自然的秩序,或早或晚,必然会消亡。

无数人曾试图做出肉体上的抗争,但最终以失败告终。此时,单四嫂子的心境和做法,似乎能唤起很多人的共鸣,无法超越死亡,面对无法解决的悲剧,绝境中的人们,往往会以不切实际的幻想来安慰自己,或是,徒劳的挽救必死的生命。丈夫死的时候,他还能将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听着宝儿要像他父亲一样,卖馄饨,挣钱,孝顺自己。仿佛她纺出的每寸棉纱都有意思,都活着。而此时,生活的唯一寄托——宝儿也去了,作者提到一句话“但单四嫂子虽然粗笨,却知道魂是不能有的事,他的宝儿也的确不能再见了……”于是,选择逃避,期望着在梦里能会到宝儿,逃避死亡给他的难以承受的苦痛,逃避孩子的死留给他的孤独与空洞。

明天虽然属于先生早期的文章,但此时,文章已经露出了一个敏感问题——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面对死亡,我们做的只能是逃避?死亡,是每个生命都要面对的一个必然悲剧,包括自己的死,已经所爱之人的死。在一个没有神性关爱,没有彼岸救赎的国度,在一个悬隔死亡的文化环境下,国人无法超越死亡,当死亡的恐惧袭来,无法直面,只能以各种的方式,悲切的逃避。正如,单四嫂子极度痛苦时主动放弃了“魂”存在,而宁愿选择睡去,即便在梦中遇到宝儿,但这梦终究要醒的,死亡依然存在。记得在《呐喊自序》里,先生说过他在明天里用了曲笔,没有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这似乎也透出了先生对这种逃避的看法:虚幻、幼稚与可怜。

篇3:在鲁迅故里读鲁迅

三味书屋不仅狭小, 而且呆板。没有任何孩童的气息, 整个就是一副胡须枯索的老夫子的面孔。书屋的小院形象地注解了“天井”的含义, 满墙满地的青苔如井壁与井底, 窄仄潮湿, 仿佛这里的人生也将是长满青苔的。这里连空气中都壅塞着压抑感。外观仿佛一张阴沉的脸。内观仿佛一个滞重的心胸。也许是久无人居, 没有人气的缘故罢。如今的三味书屋对于鲁迅仿佛是一个象征性的场景, 烘托着告别百草园以后的鲁迅, 以及他那缺少欢快的人生。告别百草园, 就是三味书屋, 这似乎是关于人类命运的起承转合的一个暗示。

鲁迅故居如我在别处参观过的名人故居似乎没有太大不同, 最大的不同就是故居的注解, 即陈列在墙壁上的那些图片和文字。有一块展板上镶着鲁迅的父母、早天的弟弟 (后人根据其夭折时的样子所想象的成人时的样子) 和朱安的画像。上面并排为父母, 下面并排为早天的弟弟和朱安。早天的弟弟和朱安并排, 让我感到费解。这是根据什么原则排列的呢?因为早天的弟弟和朱安都是不圆满、无建树的畸零者?

关于朱安, 绍兴鲁迅故居的文字是这样介绍的:“……是个旧式妇女, 缠足, 思想比较封建, 与鲁迅在思想、情趣、文化爱好等方面都相去甚远。……婚后没几天, 他便又回到日本东京。从此, 鲁迅和朱安做了一生的挂名夫妻, 成为封建婚姻制度的受害者。”导游是这样讲解的:“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 是母亲瞒着他为他所订, 当时他在日本, 是被骗回来完婚的, 结婚四天, 就回日本去了, 他们只是名义上的婚姻。鲁迅说, 这是母亲送给我的礼物。他们之间是没有爱情的。”

导游的解说是贴近民间的, 而我所关心的正是一般人是如何阐释和理解鲁迅的。“是母亲瞒着他为他所订”, 这非常合乎一般人对于鲁迅和朱安的想象———正如鲁迅早夭的弟弟的画像是别人的想象一样。但事实并非如此, 鲁迅事先知道, 而且和朱安有联络。许多貌似合理的想象其实与真相相去甚远。比如何摆放朱安更难的是如何摆放许广平, 于是, 在这个显眼而正统的位置上, 许广平成了被省略的人。

相挨的另一块展板的左上方是鲁迅的两个弟弟周作人、周建人的照片, 右上方是鲁迅《呐喊·自序》中的一段话:“我有四年多, 曾经常常, ———几乎是每天, 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 年纪可是忘却了, 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 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 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 在侮蔑里接了钱, 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这段话在鲁迅纪念馆里也有。这块展板的下方是鲁迅《父亲的病》的手稿。鲁迅自叙传式的写作并不多, 这算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两篇, 每一篇都提到父亲的病以及家道中落, 可见对其影响之深, 鲁迅目光的冷峻和文字的坚硬由此奠定。作家的早年生活决定了其艺术诞生的质地, 似乎两者之间有一个秘密通道。

参观完鲁迅故居, 又去参观鲁迅纪念馆。为了了解一个关于鲁迅的专门机构是如何理解鲁迅的, 以及向大众推出了一个怎样的鲁迅, 我拍下了纪念馆几乎所有的文字。鲁迅吐露心声最多、自叙传性质最强的是《呐喊·自序》, 纪念馆引用文字最多的也是《呐喊·自序》。《呐喊·自序》是鲁迅在创作的早期完成的, 此后, 他似乎再不愿这么袒露自我了。《呐喊·自序》呈现了一个实在可感的鲁迅, 纪念馆一进门的“民族魂”塑像后的“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则呈现了一个更加形而上的鲁迅。是经过了精神的升华和提纯之后的鲁迅。但两者皆可视为鲁迅的自况。在一块名为《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字匾上写着:“在人生的路上, 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 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 也以为快活。”这话出自《两地书》。鲁迅与许广平爱着时居然也是如此不轻松的!许广平爱上的, 也许就是一颗“民族魂”?这样的爱情, 其精神性实在是太伟大了。伟大得令人心痛!

篇4:读鲁迅《立论》有感

人是有智慧的高等灵长类动物。人不会像动物那样对周围环境和发生的大小事件只是被动接受。人有思维,会思考,对客观事物或问题,或多或少总是有自己的看法。而且,人有语言,有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的能力,还有通过语言与同类交流思想和感情的欲望。当人类不停进化,社会不断进步,以至发明了文字之后,人们也开始使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了。人类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具备了立论的条件,需要和能力。

然而,中国人是最怕表态,最怕站队,最怕“立论”的。

赵高指鹿为马,就是典型的逼人立论的手段。到底是鹿是马,只要是视力正常,智力健全,具备基本常识的人,都不难得出答案。但关键在于,这绝不仅仅是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要向一个拥有野心和势力的残暴强权者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选择站队的重大抉择。正所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顺从强权,固然能保全性命与前程,但实在是有违良心;遵从良心,反对强权,就必须要有牺牲性命的觉悟。而不表态立论的人,若不是自身拥有足够的地位和实力能加以牵制,或是让人忌惮到无法逼迫的明泽保身之辈,就只能是被视为墙头草加以消灭以防后患的炮灰了。

上下五千年,无数血泪铸就的历史告诉了我们:一旦“立论”,就意味着将自身乃至整个家族的身家性命都押在了赌桌上,买定离手,不可更改了。押对了,飞黄腾达;押错了,血本无归;两边押注,立场不坚定,左右不讨好,犹如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两边都不押,难以独立生存。所以说,立论,难!

鲁迅《立论》中老师讲的故事更有生活气息和现实意义。

“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这其实在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人们最通常的做法是说些好听的、祝福的话,哪怕是“善意的谎言”也好。将心比心,大喜的日子谁也不想触霉头,何必惹人不痛快,给自己找麻烦呢?

但小孩子大多还没有被成人世界的人情世故磨光了棱角,所以《皇帝的新装》里才有了唯一的真话。

鲁迅《立论》中纯洁而善良的“我”,心存道德良知,胸怀美好愿望,向成人提出了让自己纠结的问题:

“我愿意既不说谎,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两不得罪,又保全自身,这问题成人是怎么解决的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那么……。阿唷!哈哈!Hehe!he,he he he he!’”

“这孩子呵!”——怎样?您可以自己想。

“您瞧!”——瞧什么?您想瞧见什么就瞧见什么。

“那么……。”——那么啥?您想怎么认为就怎么认为。

“阿唷!哈哈!Hehe!he,he he he he!”——打什么哈哈?我什么都没有说,也什么都说了。

我给出了基本的句式,留给您去填上最让您满意的内容。

我没有说慌,也绝不会遭打,更不会被跨省。

我们只是平凡的大多数,趋吉避凶成了本能和生存法则。有人说:“别跟我谈理想,戒了。”所以,真理、道德、良知,在生存的现实面前那就是浮云啊浮云。

所以,群众表示情绪稳定,淡定围观,悄悄路过,被采访也只会说:“我是来打酱油的”。

如果哪天网络实行实名制,我想,还有多少人会出来“立论”?恐怕都成了万年潜水艇了吧。

篇5:读《鲁迅》有感

在我国,文学可以说是发展历史悠久,从古代的诗歌、散文,到至今为止的戏剧、话剧,发展的绚烂多彩。尤其是现代的文学小说,对人物的刻画、描写,以及深化当代的主题,它的构思可以说是一副具有诸多环节的有机的链条。它包括选取、提炼题材,酝酿、深化主题,设计环境、人物、情节,安排作品的结构,思索最恰当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技巧。而题材主题的构思,则是小说艺术构思的核心和灵魂,它不仅关系到小说的真实性与思想性,而且决定了小说的艺术形式和方法的运用,它是小说艺术生命力之所系。尤其是以鲁迅为代表,他的小说总是从生活中发现主题,又通过真实的再现生活的形象的艺术反光镜而把它提到历史哲学的高度,从而使其小说的主题具有极大的鲜明性与深刻性。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小说家,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城内东厂房口,汉族。他幼年丧父,生活寒苦,就靠母亲和姐姐帮人洗衣服维持生计。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阿Q正传》,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鲁迅是被誉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近代文学巨匠。因为令人发指的作品,鲁迅被称为“文学家”。因为小说深邃的思想、想法,指出了民族的劣根性,鲁迅被称为“思想家”。因为不少杂文直指社会黑暗,批判社会腐败,对社会现实的揭发使他成为一名战士,笔就是他的武器,就是他的灵魂。

鲁迅的作品反映的是一个腐朽、黑暗的旧中国的社会现实,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国民的“愚弱”思想,唤醒国民那“麻木”的神经系统。现如今的社会,太多的人变得麻木,变得安于现状,觉得生活条件好了,却因压力却大了,于是没有了追求,没有了前进的方向,整天浑浑噩噩的过日子,所以,最根本的做法就是:摆脱愚昧思想,让神经不再麻木;加强个人理想的培育,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其次,鲁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学过政治,都知道,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也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牢固纽带,更是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在鲁迅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气节,以及在他身上体现的强烈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更是对鲁迅先生无私奉献精神的最好诠释。鲁迅不仅仅是冲锋陷阵的模范,更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辉典范。所以,新时期的我们,依旧需要学习并发扬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体验鲁迅的自强不息精神,加强个人的文化素养,努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最后,鲁迅先生具有“韧”的战斗精神。鲁迅骨头最硬,斗争最坚决。他主张“韧”的战斗。韧,是锲而不舍,是水滴石穿,是坚定勇敢,是义无反顾。如今这个社会,充满了对权利的向往、对金钱的渴望,腐败横行,道德操守江河日下。我们就更需要发扬鲁迅这种“韧”的战斗精神和批判精神,不仅仅要自觉地远离这些不良风范,还需要与社会上的这些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作斗争,和鲁迅一样,我们可能并不能看到改变,但是,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是一盏灯,亮的多了,就算再黑的夜晚也可以亮如白昼。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我们现实的残酷,他用自己豪放的文笔来唤醒麻木的国民,他用满腔的爱国热情去抨击社会的黑暗,他用“韧“的战斗与社会上一切反动势力进行着不屈的斗争。

然而,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韧”的战斗精神并不是与生俱来的,由于历史的限制,正处于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威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下,鲁迅为了唤醒民众精神的觉醒和民族的解放,付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而且他的作品宣扬了大量的新思想,由此被中国人民誉为“民族魂”。

鲁迅作品的共同特征是“深刻”,一针见血。小说《狂人日记》,控诉封建礼教吃人,申诉了封建礼教的不合理性,启迪人们去寻找新的出路。鲁迅的很多杂文,像一把把匕首,直戳反动统治者的心窝,他本人也因此身陷被暗算的险境。看客心理、阿Q心态,鲁迅作品中折射出的劣根性,直到今天仍能让读者感觉到针芒在背。

篇6:读鲁迅《故乡》有感

《故乡》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小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故乡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故乡读后感(一)

鲁迅──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家庭,19XX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其改变国民精神,1905-1970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其间奉母命回国结婚,夫人朱安,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1921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朽杰作。

呐喊是鲁迅先生自《狂人日记

》后第二本经典小说集,它是中国名著,也是世界名著,这本书有些文章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如《故乡》《药》《孔乙已》等鲁迅名作。

看完《故乡》中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还有剧中主人公从小一起玩到大的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老爷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从而体现了当时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鲁迅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激励半梦半醒的国人,用还有指责和批评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急切希望沉睡的国人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作为一名教师,我应学习他做事一丝不苟,他的每字每句时刻在启示我:大千世界有着深刻的道理,丰富的知识,高尚的道德。在现在如此优越的条件下,我应该抓住机遇,不断学习总结虚心向同事请教,从一点一滴做起,克服一切困难,敢于面对一切挑战,早日挑起大梁。

我们的学校相对来说是一个生源较差的学校。也许很多工作得不到家长的理解或支持,也许付出很多努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使我们或多或少有些气馁,使我们对事业的热情慢慢削弱。但看了这本书后,除了感动外,更多的是让我清晰的认识到,如果你是真正的热爱自己的事业,真正全心奉献于教育事业,那么你会发现你的付出是有成就的。当你真的爱一个学生,再差的学生你也会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并激励他;再调皮的学生你也会找到他的可爱处;在难以相处的学生,你也会尽力去接近他,帮助他。当这些学生一点点进步了,学生会爱戴你,家长更是感激你,这使你感到自己的奉献是值得的,这也会激励你更努力工作。

21世纪这个崭新美好的世纪,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创造美好未来。教师更始责任重大,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把爱奉献给自己忠爱的教育事业,关爱每个学生,茁壮成长,将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故乡读后感(二)

从鲁迅的《故乡》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的童年是一座被尘封的大院。童年的鲁迅,仿佛是一个生活在天堂的魔鬼,丰衣足食却寸步难行;而闰土则是生活在地狱的天使,生活艰辛但充满快乐。闰土的童年必须要看瓜田,但他自由、快乐。鲁迅的童年虽丰衣足食,但他只能悲哀地念着“之乎者也”。

闰土还可以去做无穷无尽的新鲜事,看无边无际的海洋;而鲁迅只能看到那“四角的天空”。没有了自由,多少财富都是破铜烂铁。自由才是真正的金子!可那毕竟是几十年前的封建社会,离现在已经有那么漫长而浩瀚的一段历史。可是,到了现在的社会,大人们还是大同小异、异曲同工地为我们打造一个标准童年:束缚。

我觉得束缚再加上比较再加上无穷无尽的学习,与监狱相比也已经只有毫厘之差了。作为社会未来的新动力,我们的生存状态难道没有理由受到关注吗?大人们总是以为吃饱穿暖学习好,就是一个孩子的全部,可这些却恰恰是我们这些孩子最忽略的。我们需要自由,我们要亲身经历,我们也要知道许多新鲜事,我们要一个快乐的童年,我们要逃离束缚!

篇7:读鲁迅《风筝》有感

鲁迅先生的《风筝》,描写的是:“我”不允许弟弟玩风筝,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待“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后,才对自己的粗暴感到深深的懊悔,同时,也折射了旧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希望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儿童精神不被虐杀。

多年后,鲁迅去找弟弟反省自己之前所犯的错误,可弟弟还念及兄弟之情,念及他们之间的友爱,已经把这件事忘得无影无踪。

我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感受到了,每个人心里都要有爱,要尊重每个人的梦想,也要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当我读到鲁迅先生将弟弟亲手做的、即将完成的风筝折断时,当我读到小风轮被他踩踏时,我心里为他弟弟感到伤心、难过。

还有,人一定要勇敢承认自己的错误,勇于面对所发生的一切,只有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才能一生活得更快乐。

篇8:读鲁迅《孔乙己》的艺术写作有感

鲁迅对作品中的悲剧人物的刻画可谓是别具匠心,入木三分。在他的小说里,故事情节淡化,人物塑造是重点,用简洁的语言,白描的手法,以“画龙点睛”塑造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过目不忘。《孔乙己》这篇小说,虽然是短短两千多字,但能充分地体现鲁迅小说冷峻的艺术风格。它的深刻的主题内容和简洁的语言运用的艺术技巧,使读者感悟极深。

一、《孔乙己》反映时代的矛盾,批判封建教育、科举制度

首先从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和这个时代所存在的矛盾来看,他的《孔乙己》所反映的也是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所存在的矛盾。《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喊出打倒孔家店,拥护德(民主)赛(科学)两先生的口号,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文言与白话的论争仍然激烈地进行着。对于封建复古主义的种种倒行逆施,鲁迅甚为愤懑。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走孔乙己的老路。从这个目的出发,鲁迅选取了社会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再現了二十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学制度的堕落。

二、《孔乙己》具有现实和哲学的双重意蕴,体现作品艺术风格的特色。

鲁迅先生为什么对《孔乙己》情有独钟?作品《孔乙己》既深刻地表现了作者的现实批判意识,又巧妙地寄寓了作者对现实的超越意识,表达了对人类共同命运的终极关怀。孔乙己之所以能给我们留下如此鲜明、深刻的印象,是与作者塑造人物时运用语言的娴熟、精当分不开的。

1、《孔乙己》立意很高,直刨人的灵魂,具有现实和哲学的双重意蕴

有着深刻的主题内容,这是鲁迅冷峻风格的体现之一。从题材上看,《孔乙己》写的自然是往事。它巧妙地采用了第一人称限制视角,把“叙述委托给一个虚构的人物去进行,他本身也以第一人称来叙述。”。这个“虚构的人物”就是鲁镇威享酒店里十多岁的小伙计“我”。从“我”这一视角出发,刻画孔乙己的喜剧性格,其意首先就在把封建制度这一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应该说,鲁迅创作本篇的时候,正是听从革命的前驱者的命运大声呐喊的时候。本篇小说所流露的强烈反封建的热情,正体现了鲁迅鲜明的启蒙精神。

综上所述,鲁迅通过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和对该视角的反讽,使《孔乙己》具有了现实和哲学的双重意蕴。从现实面来看。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和对其人格的扭曲,其格调是激愤的,从哲学层面来看,传达了对于人生状态及其原因的哲理思索:人生是孤独的,命运是残酷的,其格调是深沉冷峻的。二者相互结合,就构成了这个作品中喜中有悲,笑中含泪的美学格调。

2、作品用简洁的语言塑造了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例如,鲁迅先生通过对外形的整体描写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孔乙己在酒店出现时,作者是这样介绍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着长衫的唯一的人。”仅仅十七个字,便点出孔乙己的尴尬处境。文字极少而容量极大,孔乙己成了病态社会的病态人物,成了咸享酒店的上不去下不来的特殊顾客——穿长衫而又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这简洁的十七个字是对孔乙己这个矛盾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高度的形象的概括。

又如,通过肖像描写揭示孔乙己的不幸遭遇。鲁迅是这样来描写孔乙己断腿前的外貌:“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补,也没有洗。”“青白脸色”是食不果腹的表征;皱纹间的伤痕是经常受人凌辱的记号;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是岁月的记录,更是潦倒的象征;又脏又破的长衫是贫穷的标记,也是不劳动的证明。当他蘸着酒在柜台上教小伙计“回”字的四种写法时,我们还看到了他的长指甲,那更说明他四体不勤。总之,孔乙己既不是养尊处优的阔佬,也不是饱经风霜的劳动者。这里鲁迅没有借助于比喻、夸张之类的修辞手法,只用白描手法,即活画出了人物的肖像。

3、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

在《孔乙己》中,孔乙己的话不多,但很见性格特色,不仅他那些“君子固穷”、“之乎者也”之类的语言表现了他的迂腐习气,就是一般的说话也有这种特色,他教小伙计认字时恳切地说:“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帐要用。“真是三句不离本行,几乎句句话都要表现出他那独特的性格。这些性格化的简洁语言极能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勾画出人物的灵魂。

篇9:读鲁迅作品有感

其一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首《自题小像》是作者写于1903年,附在剪发小像后赠予友人的。“灵台”出自《庄子·庚桑楚》中的“不可纳于灵台”,后由郭象注解为“灵台者,心也。”在这首诗中鲁迅将“神矢”—爱神之箭作为比喻民主主义思潮之工具。而“寒星”给人一种寒寂清冷之感,寄意于寒星的意思应是向人民传递民主进步思想,然而却不受重视。由此不难看出在晚清覆灭之际民众的思想和精神是何其麻木、呆滞!

由此,我不禁想起鲁迅在《藤野先生》中的描写:“……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这喝彩的人们,何尝不是我国当年国民懦弱无知的真实写照?这国民性的缺陷是中国人喝了几千年墨汁后,精神里生长起的罂粟,这游惰因子散发着懦弱、无知,只会将无数仁人志士推向无谓牺牲的崖边!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振聋发聩的呐喊划破长空:“我以我血荐轩辕!” 掷地有声,它发出的清脆响声足以触动任何一个爱国青年的心,更激励着一个热血、坚毅、倔强的青年鲁迅走进革命的队列中。

此时周家已零落不堪:父亲猝然离世、二弟尚幼,家境也日薄西山,自己只能外出求学……因父亲离世而诱发的系列变故像一座大山压得鲁迅喘不过气,而作为长房长孙的他只能惨然应对。这使他过早成熟起来,也让我们可以在文章中捕捉到关于他凄凉童年的细枝末节。像《孔乙己》中那个还不如柜台高的小男孩,《父亲的病》里为请医问药而四处奔走的男孩,最后还要凄惨地喊叫濒死的父亲的名字……这些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生都难以忘怀的伤疤。

个人的发展方向是与家庭息息相关,且不断发展变化的 ,无论在他年轻还是年老。通过这些便可了解鲁迅为何文笔犀利,性格倔强而难以相处,这与其缺少双亲关怀及兄弟意见相左的家庭内部矛盾相关,因此,先生能把冷峻的文笔保持一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先生一生的写照,《自题小像》中有鲁迅对民主革命的无限期待,也有因眼见现世愚昧而将热血寄意于自己、并以大无畏精神投身实践的勇毅。它不长,却写出了鲁迅的铮铮铁骨。

其二

1922年,北大在蔡元培校长的带领下,开始了对教育体制的系列改革。在蔡校长“兼容并包”的理念下,北大一改其往日旧官僚贪污纳垢的坏风气,学校开始焕然一新。然而,守旧势力仍不肯善罢甘休,常常公开挑衅,使校长左右为难,几近辞职。

在这新旧思想交替之际,冲突是难免的。然而,却有一批有新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不畏强权,在启迪民智的路上踽踽前行。其中最突出、最有斗争意识的,就是鲁迅先生。

这一年,恰逢废除科举制度十周年,由于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导致封建势力残存,甚至有卷土重来之势。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科举制——这给与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以美梦和渴望的制度,依旧残存于民间。

为“痛打落水狗”,鲁迅先生拍案而起,撰文《白光》、《孔乙己》等文章,以饱含同情与愤懑的心,将利刃付诸笔端,辛辣地鞭笞着科举制之弊端,揭示了封建科举“吃人”之事实,在那些愚昧且抱着‘进京赶考’幻想的落后知识分子的头上猛浇几盆冷水,泼醒了他们的春秋大梦。

比如《白光》里的陈士成很好地启迪了民众:‘陈士成看过县考的榜,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脸色越加变成灰白,从劳乏的红肿的两眼里,发出古怪的闪光。这时他其实早已不看什么墙上的榜文了,只见有许多乌黑的圆圈,在眼前泛泛地游走。……他耳边又确凿听到急促的低声说:“左弯右弯……”他耸然了,傾耳听时,那声音却又提高地复述道:“右弯!”……白光如一柄白团扇,摇摇摆摆地闪起在他房里了。“也终于在这里!”……陈士成狮子似的奔到门后边,伸手去摸锄头……’

这可怜的读书人真是中了科举的毒了,然而除了科举,还有封建迷信毒蛇般盘在那里。

陈士成又受到白光指引,跑去“山里”了。他惨然奔去,眼见所念的大好前程就要到手,然而作者却给了个阴惨的结局:‘身中面白无须’‘浑身也没有什么衣裤’。并无人去看且认领这浮尸。

小说中有很多类似的篇目,刻画了许多小人物。而《白光》着重描写了一个想中举快要入魔了的疯癫读书人,因入仕执念未果而赴死。无疑,这迂腐的读书人与封建社会无数入仕者一样,还对科考制度怀揣一丝希望。可是这制度已经腐烂了,如果还食古不化,故步自封,就是堵塞了发展之路。注定要毁灭。

《呐喊》中常见这样故事性强、趣味横生又富有讽刺协和斗争性的小说。所以说,鲁迅不仅是20世纪最伟大的杂文家、批驳家和斗士,还是最优秀的小说家。他智慧地将一个个新思想的萌芽洒落在小说这片通俗、广阔的沃土上,让广大民众以’娱乐’而非‘枯燥’的方式去接受它,传播开来。并且给民众以深刻印象。他的‘战线’在无形中被拉长了。

尽管鲁迅先生是旧官僚家庭出身,但由于聪敏善学,其思想的进步性是远高于其同一时期的某些安于闲逸的教授的。也得益于紧跟时代潮流的思维 ,思想认知也随之不断更新。他那敏锐的天性,犀利的笔触都是那样难能可贵,是那个思想变革时期的最强音!

辜鸿铭曾说过:“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君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得啦。”如果说是民国政府剪掉了民众头上的那根辫子,那么旧思想的剪辫人非鲁迅先生莫属。《呐喊》等皆为鲁迅的名作,其蕴含的进步思想及意义,至今读来,仍令人有“三月不知肉味”之感。

“好钢用在刀刃上。”鲁迅穷极一生,完成了作为‘钢’的使命。他用饱含深意的笔端铸就的民族魂,将永被被铭记。

篇10:读《鲁迅》有感

带着这样的感想,我阅读鲁迅先生写的《在酒楼上》,不禁想起了文中的主角吕纬甫,他曾经是一个满怀斗志的年轻人,但他们再次在酒楼相遇的时候,却感觉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曾经的好胜心已经荡然无存,反倒是更关注那些对社会无关痛痒,但却能让自己有点精神寄托的事情,使得自己的内心稍微充实一些。文中让我感觉到最触动我的有以下几点:一是吕纬甫说到,苍蝇飞走了,一段时间后又飞回原地。曾经的我们也是满怀斗志,总想干一番事业,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瞎折腾了好几年,很多人还是回归家庭去了。二是给死去的弟弟上坟。看了这一段,其实我得出一个结论,这个所谓的“弟弟”是根本不存在的,如果说存在,只能说是存在与他母亲的脑海里面。吕纬甫明知道这个真相,但依然看破不说破,还是把上坟的事情做到位。面对家庭,我们很多时候不也是做着这些类似的事情吗?迫不得已说一些善意的谎言,而且还要把这些谎言一直表演下去。三是邻居热情招待,请他吃荞麦粉。其实这个粉根本是难以下咽,但为了不让对方扫兴,好要硬撑着吃下了,想想我们当今不也是这样吗?

“我想出来创业,但家里小孩还小;我目前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其实,姑且不要说这是什么借口,我要表达的是,这些观点我非常认同!如果一个人年轻,还没有家室,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有得是挥霍的青春,那你大可以放心的创业;然而,一旦有了家庭的负担,很多事情确实是由不得你的。一个有家室的人,要创业,谈何容易?首先,自己必须追求稳定,如果不创业,这份工作维持现状,虽然不会大富大贵,但至少不会输得一败涂地。当然,在这基础上,业余时间做一下斜杠创业家是没问题的。然而,如果只是有魄力,有没有想过输了怎么办?有后路吗?不要人云亦云说:“断了一切后路,就一定会成功!”这是扯淡,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讲的,目的就是能多坑一个赚一个。等你失败后醒悟过来,你当然损失惨重了,但对他而言,还有源源不断的猎物。所以,我很理解人到中年后的想法,中年危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

篇11:读鲁迅有感

起初,我并不理解先生,看先生的文章,就像与先生有万丈隔阂。

虽然儿时读过像《雪》这样的文章,语言优美,却没有办法了解先生,只是似乎记住了“文思革”三个字,之后就不了了之了。直到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自己,对鲁迅先生毫无了解。

之后不几年,我隐约感觉到了鲁迅先生对那时代的态度,又隐约的向先生的世界走近。

记得先生写少年时期的闰土,又写了中年时期的他;写先生自己从东京到仙台继而回东京的变化;还写了先生目睹了故乡的衰变......我渐渐觉得先生为国家的不幸而叹息。似乎看见了先生的影子,又是那样的模糊。

意外读了《伤逝》,深切感受了涓生的反思与悔恨,我突然觉得那个时代是悲哀的,并不只有涓生和子君如此。子君终究逃不过旧时期的封建烙印,爱情终以悲剧而结束。时代的悲哀,封建礼教的束缚,这一切让我似乎又看见了先生,而那身影慢慢清晰了起来。

对时代的悲哀而叹息,对黑暗的社会深恶痛疾。向先生的世界走近,我看到了先生世界中的一部分,那时也认为这应是先生的世界了。

直到去年读了《药》,我才发现自己并没完全走入先生的世界。

夏瑜的不幸,小栓的惨死,老栓的愚昧,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人们的无知。人血馒头,以革命者鲜血染成的人血馒头,人们竟没有任何动作。这是中华民族的悲哀,是鲁迅先生对民族的叹息,也是先生用笔去斗争黑暗的强烈写照。

看见先生的背影,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叹惋。幸运的是我理解了鲁迅先生的叹息,理解了先生拿起笔是为了和黑暗做斗争,而叹惋是为了那时期的中华民族,那个长满剥削的荆棘,并满是痛苦与麻木的中华民族。

《呐喊》自序让我真正认识了先生,走进了先生的世界。了解了先生的生平与经历,我终豁然明白了先生为什么写文章,了解了先生的梦,也最终知道了先生真正的内心——唤醒那满是麻木与痛苦的中华民族,让民族真正得以解放。而这也为我指明了一条前进之路。

先生,你若还在世,不介意我走进你的世界吧。

篇12:夜深秉烛读鲁迅

无意间在窗台一角摸到一包蜡烛,还剩有三支,便就灶台之火燃着了,以打发这漫漫长夜。走到长期不曾打开的书橱前,随手抽出一本,竟是大学时代旧书摊上淘来的一本《鲁迅文集》。这在当年可算得上是我的得意藏书了,而今即便封存于书橱之中也仍然落满了灰尘。我已经不读书很久了。古人云“三日不读书即面目可憎”。我的心一紧,赶忙擦拭书卷上的灰尘,借着跳动的烛火,重读鲁迅。

书还未翻开,先掉下一幅照片:瘦削的面孔,根根向上直竖的发丝,威严深邃的目光,浓墨隶体的一字胡须。这是当年沪上朋友寄我的一幅自鲁迅纪念馆得来的先生的照片,一直珍藏在《鲁迅文集》中。

记得小时候教室里贴的也是这幅照片,学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才知道墙上的那个人叫鲁迅——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能够写出那么长的文章,而且有的地方连老师都似懂非懂。那时候老师要求那一段百草园的景物描写必须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而且要对着鲁迅先生的画像背诵。

多少年过去了,我至今还能将那些描写百草园的文字倒背如流。尽管当时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述着鲁迅先生伟大的反封建精神是如何重要,我们所关心惦念的仍然是《故乡》里的闰土月下刺猹激动人心的经历和《社戏》中偷吃罗汉豆有趣的故事,甚至《孔乙己》课文注释回字的四种写法以及茴香豆的味道都成为我们研究争论的焦点。而今重读这类文章(包括《朝花夕拾》中的那些),仍能从舒缓明丽的文字里感觉出温暖的人性,细细咀嚼后品出的还有一点淡淡的怀恋和感伤。

这幅照片连着这部文集,倘不是今日翻阅,我该早就遗忘了吧。遗忘的又岂只我一人,在当今这个快餐文化盛行、实用主义至上的时代,还有谁愿意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纯粹出于内心需要而去读名著?更别说以思想深刻、语言犀利著称的鲁迅了。有批评家甚至愤慨地指出,在今天,所谓名著就是放在书架上但从来不去读的书。校园中甚至传唱这样的顺口溜:“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先生在世时曾为千夫所指,但他横眉冷对。然而先生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对于他甘愿为之俯首作牛并寄予厚望的后世孺子而言,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他们的负担和痛苦!或许以先生的睿智,他也早已料到,所以在去世之前叮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于是人们很快就做到了,并非由于我们真的就生活在了先生所指的“将来的黄金的国度”,实在是我们太耽于乐观了。正如王晓明先生所指出的,承继着几千年的苦难的记忆,又亲身经受了一百多年持续的沉沦,20世纪的中国人仍然不能正视自己的命运,仍然只能用形形色色的乐观主义——没有对立物的挑战,这些乐观主义都不免沦为肤浅——来鼓舞和麻痹自己,以至到了今天,我们仍然不清楚自己是处在怎样的境遇中,仍然在精神的旷野上茫然无措。我们不敢面对深刻的痛苦,更不愿从痛苦中反思并找到一条重生的新路,当商业大潮汹涌而来,我们便很快被消费型的快餐文化、娱乐文化所包围。在看似时髦的幽默阅读中,在歇斯底里的模仿歌唱中,我们的心灵难道真的就获得了大平静、大幸福?其实,我们一直在逃避,逃避一切必须面对的社会和灵魂的现实。

然而,鲁迅先生却不曾逃避。终其一生,他都在为疗救国民的灵魂孤独而执著地探索:八千里家国山河破败,五千载文明摇摇欲坠。他出东瀛,归故园,北上南下,南下复又北上,既然灵台无计逃神矢,只能我以我血荐轩辕。他以笔作武器,联合一批热血青年,向异常顽固的封建制度发起最猛烈的冲锋,借狂人之口以揭露吃人的封建礼教,通过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写尽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之深,阿Q麻木而悲剧性的命运深刻地反映出精神胜利法对整个民族灾难性的影响,烈士之血反被民众买来做救命的药引则正暴露出辛亥革命的局限以及改造国民灵魂之任重而道远。面对反动势力的镇压和追捕,他毫不畏惧,以战士的姿态投身于时代解放的洪流,尽管在革命处于低谷时也曾彷徨过,这种彷徨并非退缩,而是个人思想积蓄并为再次迸发所作的必要的准备。一旦时机成熟,他就勇敢地站出来,烛照人世间一切的虚伪与卑劣,执意揭穿中国几千年来“瞒”和“骗”的历史。鲁迅先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谦谦君子,甚至有人说他是睚眦必报,这或许正应了“爱之深,恨之切”的中国古语。如果说先生早期的小说还只是进行温和的思想启蒙的话,那么他后期的杂文则可以看做是一位赤膊上阵的先锋和一切敌人展开近距离肉搏厮杀的战果。当然,他在战斗之余也偶有所感,便凝成长歌当哭悼念战友的诗歌与极富哲学意味的散文诗。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无论名家如何辈出,鲁迅先生都因其对现代文学的开创之丰功和实践之伟绩独领风骚。乡土小说、现代历史小说、散文诗、杂文等文学样式都发端于其手并臻于成熟。他不畏强者的横暴,也不迁就弱者的愚黯,他的作品不仅反抗现实政治的高压,更从根本意义上反抗人类生存的困境,“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种可贵的现实战斗精神和现代反抗意识成为中国新文学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在热情呼唤现代化的同时,又时刻保持着对现代化的疑虑和警惕,意识到其可能产生的种种假象、变体和负面效应,这种充满思辨精神的深刻思想,在五四后的漫长岁月中被历史一再证明其精辟的远见和指导性。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毛泽东给予鲁迅先生极高的历史定位:“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也因此成为超越个体存在意义、不可替代的“现代文学灵魂”。

夜深人静,翻到《野草》一卷,“默默地铁似的直刺奇怪而高的天空”的枣树枝丫、漫天纷飞如沙如粉决不粘连的朔方之雪、衣衫褴褛憔悴困顿的中年过客不正是先生孤高桀骜、上下求索的灵魂写照吗?烛光下,从先生的脸上我再感觉不出儿时他那种令人生畏的威严,只有难以言说的坚韧和深沉。他犀利的目光不但足以揭穿当时一切的虚伪与做作,而且直到今天仍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巨响,毕竟,它在《影的告别》中所预言的“将来的黄金世界”对我们而言仍是一个遥远的梦。那么在今天,即便不读他的文章,单是面对他的画像本身,就是一种灵魂的洗礼。倘若我们还没有在无休止的娱乐中将灵魂深处的反思精神丧失殆尽,倘若我们对未来还不是无条件的乐观,倘若这世界上还存在着“瞒”和“骗”,还有麻木不仁的看客存在,鲁迅的著作就还应当发散出耀眼的光和热。正如片山智行先生所言,鲁迅他“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下一代人“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而对自己的身体和声名的腐朽能换来如此的收获,便以为是“大欢喜”。

刚翻到《自题小像》一诗,窗台上的蜡烛已经燃尽,我没有办法再将先生的诗文读下去了。我站起身,望着夜空,吟诵着这首当年烂熟于胸的先生的诗: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谙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而此时已是凌晨时分,忽然来电了,又是万家灯火,已经睡去的人们仿佛经历了劫后余生一般激动不已,电视中又传出歇斯底里的吼唱,院子里一片欢腾。看来今夜注定无眠了,索性也打开了电视机,一条令人错愕的新闻突然映入眼帘:一女子落水,岸上围观者却无人相救,一民工赶来救起女子后壮烈牺牲……

上一篇:协议存款合同范本-2013715-clean下一篇:广东省电力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