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胞弟散文

2024-06-20

我与胞弟散文(精选2篇)

篇1:我与胞弟散文

我与胞弟散文

我降临的后一刻,另一个生命也追随我诞生了,虽然我们相隔不过二十多分钟,但在严格意义上,我是姐,他是弟。也正因如此短暂的间隔,本质上没有大小之分,所以我们之间的矛盾从小就没间断过。

小时候有很多小朋友一听我们是龙凤胎,就想随时随地都有个自己的玩伴,肯定很幸福,瞪个羡慕的眼睛看着我俩。更有时候,爸爸走哪都带着我俩,逢人就说这是我的一对儿女,将来是郎才女貌。每当这时候,我和我弟都厌恶的看着对方,只有我们互相知道有对方的存在是一件多么不幸的事。

爸妈无论买回来什么东西,总是要一分为二,先让我们自己去分,如果我们自己分不开了,再找父母帮忙。可是当爸妈分东西的时候尽力做到公平,可是往往多少上还是会有差错,这种时候无论谁拿了少的,也都默不作声了,但心里还会执着的认为父母到底还是疼他/她的。但是还有最让人气愤的是,有的时候有些东西明明是个整体,不像零食,书之类的分开可以独立存在,但是我们从不愿共同分享,害怕分享了以后对方会不爱护,所以也只好强硬分开。印象最深刻的是,爸爸买回来一套战斗模具,有战斗机,有兵。不知该怎么分,最后分了半天的结果是一个拿所有的兵,一个拿战斗机。这样的结局都不满意,但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我们拿到自己争执半天的玩具,却发现战斗机和兵互相没有了依存,就像弓离开了箭,都没有了存在的价值,我们的玩具也变得索然无谓,这时总会不由得抱怨,没有对方自己就可以独自拥有所有了。这还不是最让我们讨厌彼此的,还有更令人讨厌的`地方。在他眼里我怎么就不像个女孩,喜欢很男孩子的玩具,就像和他争战斗模型,还喜欢跟着他爬墙上树,很多时候他并不喜欢我跟着他,无论怎么驱赶,我反倒更是寸步不离。除非他做了什么坏事,我才立马跑回去告诉爸妈。他在我眼里也不像个男孩,比如喜欢我的布娃娃,手经常脏兮兮涂黑了娃娃的脸,还老是嫉妒妈妈给我买的头花,哪怕他没头发可扎,也总怨妈妈不给他买。从小我们就这样处处厌恶着对方,真恨不得没有对方的存在,人家的小孩就是自己一个,什么都不用分。现在想来真的可能是,因为同在一个肚子里成形,互相汲取了对方的性别特征,使我这个女孩有刚,他那个男孩有柔,让我们喜爱的东西都是相同的,经常面临着令人讨厌的 AA 制。

那些琐碎的互相的争执,互不谦让,着实让我爸妈操心,等我们上学以后,我爸妈开始觉得喜欢竞争也可能是件好事。是什么好事呢?原来一上学,我和弟就心里就想着超过对方,时时警惕只要他学的时候我就不敢玩,只要他看见我开始学习,无论他在玩什么都会立马跑来学习,即使心里有多么不情愿,弟弟回来看着我总是恶狠狠的说,你什么时候不能学,非得这时候学。当我知道这样会让他气愤时,我专挑他玩的最尽兴的时候,故意大声说,我要去学习了,他只好灰溜溜的不玩了。有这样强烈浓厚的学习竞争氛围,我们学习都很自觉,这样父母不是少了很多心吗。可令人奇怪的是,我和弟弟的学习成绩一直相差无几,不过我总是稍稍领先,这让我更在父母面前有威信一点,看着父亲教育弟弟时说要像姐姐学习,我那时别提有多得意了。

除此还有让父母更省心的事呢。我们从小都是一个年级,一个班,我们在学校的一举一动都有对方的监视,如果做了什么错事,被对方看到,一放学就会兴致勃勃的立马报告给我们的爸妈,被告的另一个则慢腾腾的怎么都不愿回去该训,心里依旧抱怨的是,如果没有他/她该有多好啊。因此我们在学校都不敢做什么坏事,就害怕回去挨骂。但有时我们也会为对方隐藏,那就是当我们双方都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会在回家前提前交涉,今天咱回去就什么也别说了吧。每当这时我们觉得只有与父母对抗我们才会站在统一战线上。最终还是想把罪归结在是因我们之中某一个多余的存在,别的小朋友做什么坏事,自己不说家里人根本就不会知道。因此我们在学校尽量克制自己不敢犯错误,这才是为我们的爸妈省了好多心。

小时候让我们彼此互相讨厌的事,真的是数不胜数,现在想来小小的计较里藏有我们天真可爱的童心,还有那一次次在争执中的的小小胜利都充满乐趣,被遗忘的是曾经强烈的憎恨为什么会有他/她的存在,现在长大了反而经常感谢,我们是一对龙凤胎,在独生子女的年代,我们彼此都是对方坚实的后盾,我走到哪都会骄傲的说,我有一个可爱的弟,一种强烈的优越感在心中澎湃,那个爱和我争,爱捉弄的我的弟,已像个大男子汉似的可以保护我了。这样的转变不知是什么时候渐渐清晰的,当意识到的时候,好像突然间,也好像很早就开始,是个很模糊的过程。记得爸问我: 你们从小喜欢比学习,现在你希望你弟怎么样? ,我没有思考脱口而出 :希望他比我强。 爸爸很感慨的说: 总算是长大了 。我一下回想起好多小时和弟弟爱抢的事,我这个做姐姐的从不懂得谦让,让弟弟没有享受过被姐姐的宠爱的滋味,也让父母没少操心,我都开始羞愧。还好幼稚给我们犯错误的理由和机会,岁月的流逝给了我们成熟的思维,特别是亲情的价值更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才能在我们心中沉淀出份量,主动想要卸下亲人的胆子,给自己装上甜蜜的负担,过去让他们太累了。弟弟复读那年我尽自己的能力给他一些帮助,无论对他有没有作用,我想只要他能感觉到我对她的鼓励与支持,他都会充满力量。亲情的传播无论形式怎样,只要你明白去给予,我们的亲人就会有很多安慰,生活的重担就会轻一点。

篇2:我与胞弟散文

然而好的散文却绝不是散乱无章文字之堆砌,前人所谓“形散而神聚”是对散文较为客观公正的界定。刘勰说“结体散文(行文),附物切情”更是可做散文最好的注脚。或汪洋如海,或碎小如芥,都会凝结于一个核心,蕴结出一种情味。七情动而五味起,精气凝而文章生。所有的散文都是这种精气神的聚合体,将作家情感之激变,思想之机巧,熔于一炉,炼成一篇荡气回肠、回味无穷的大手笔,击响万代,芳流千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应该属于当代最具这种精气神的神圣之作。贾平凹的《丑石》是上乘美文,毋庸置疑;林清玄的《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是禅味的奇葩,亦无可厚非;刘成章的那篇《安塞腰鼓》笔意锐利,气势雄浑,也堪称壮阔手笔;而《我与地坛》则将贾平凹的淳朴灵动,林清玄的哲理禅思,刘成章的壮阔大气尽皆吸收,史铁生在他残损的躯壳内锤炼锻造,用自己对生命的睿智思考,写就了这样一篇殊为另类的长篇散文,不见斧斫,浑然天成。

可以说,这部作品之所以荡气回肠,关键在于其文字里行间的那种凌越于个体本身之上的彻悟与超然。我们总是对得道者尊崇备至,得道者的至高境界则在于他能拥有一颗平常心。面对万事万物的纷扰嬗变,泰然恬静,是说到容易做到难的。所以我们总是远观得道者敬之,近接得道者则常常鄙之的缘故。道不高深,难在付诸行动。世上的人,以宣教扬名者居多,以力行流芳者鲜有。究其根本,在于达不到境界。所以我们说追求浮名者,利禄纠结其心,永远不能成圣;而淡然处世者,心行更远,苦茶野菜裹腹,冶心炼性,关注众生而终成大我。轮椅上的这个生命,如是。

一座封建帝王顶礼膜拜的地坛,沦落为一座被高楼大厦湮没的荒园。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之下,它无辜的就像是一只待宰的羔羊。病后第一次进入地坛的史铁生,就在带着疾病对灵肉双重的折磨中,悲壮地进入了这个园子,那种感觉,就像是翘首以待的老妇等待沙场归来的儿子。史铁生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儿子。地坛本身的命运因历史的沧桑而厚重沉郁,荒草颓墙虫鸣鸟叫在见证历史的同时也在无形左右着一个人脆弱的灵魂。直到那个一直闪躲于丛草树荫的老妇,用她的爱与坚韧燃尽了生命之火,史铁生才觉得,自己也是那个妇人的儿子,也承继了她大部分的品质。一座古园历史的变迁与一个生命悲喜的反差推动了这个生命主体的升华。就在这座游离于都市罅隙里的地坛,史铁生用他的静默独思完成了灵魂的救赎与精神的涅槃。

史铁生没有停步于个人的世界,他透过文字告诉我们,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历史之间,生命与古迹之间,是有联系的。而这是他通过自己的灵魂窥察地坛所内蕴的命运本真所获得的。他让这种生命的顿悟,在细腻缠绵的文字流淌中,沁入每个读者的心灵。所以说,《我与地坛》并不是一篇简单意义上的散文。你走进文字,就会在一个自己生命中也有其影迹的荒园里,捕捉到自己心灵的脉动,聆听到造物的声音。

真正超越时代的鸿篇巨著就是让读者在这样漫漫扬扬的文字挥洒中不觉其繁琐,在平淡无奇中不觉其乏味。掩卷闭目,内心必有所得。史铁生的生命与灵魂,融于这座曾经的荒园中,也凝于这篇必将流传下去的经典散文中了。

作为一篇经典散文,《我与地坛》已成一部文学的神话。解读这篇散文,我们就能够洞悉经典散文具有的特质。

即使是这个散文作品遍地开花的时代,能够称得上经典的散文依然屈指可数。大部分的作品要么局限于抒发个人的不平之鸣,要么思想局限于利益层面,带有鲜明造作的意识形态标签。而经典的散文则能突破这些局限,能用千锤百炼的语言来沉稳从容地走入人心,直面灵魂,剥开禁锢思想的硬壳,解放思维的翅膀。由诗性的语言传递理性的光芒,冲击每个读者的灵魂。

卓越的散文是一种超越文体而存在的精神呈现方式,立足于作家本体的生命体验,注重于精神思想的解剖,着眼于对生命群体的思考。惟其有内在如此之深邃,才有其文辞意蕴之隽永。不媚俗不标榜,不追求文化消费的功利,固守散文保有理想弘扬精神呵护心灵的本色,能在不显山不露水之间,取得给读者的生命导航、引导社会的价值取向的效果,这就是经典散文超越历史的思想价值之所有来。

上一篇:高校党风廉政风险点下一篇:国旗下讲话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