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稻草的价值”散文

2024-07-11

论“稻草的价值”散文(精选9篇)

篇1:论“稻草的价值”散文

论散文罚单的价值

如果警察拦住你,不要贸然出来。警察有权力开枪,因为钻出车门意味着你威胁到他的生命。这是我上高速路前得到的第一个警告。之后,就是如果前面有了一大串车挡住去路,不能贸然去超——这时候很可能有警车。警察总是四平八稳地以速度的上限行驶,超过他等于违法之类。另一种情形是一串车飞速超上来,这时候往往是违一次法——超速行驶的最好机会。警察抓人,要么是在路边埋伏,雷达最先探出的是第一辆车;要么从后面追上来,追最后一辆。夹在中间的,出事的概率微乎其微。

常在河边走,吃罚单恐怕是不可能避免的。一次从亚利桑那经过,听说那里的交通警厉害,我们便格外小心,干脆就想把速度固定在每小时75英里的限速上。但把车子设置在自动驾驶上我们用的是先超出一点,再松开油门,再按“自动”键的手段。已经是深夜,反应不敏,本打算设置在速度上限75,几次滑到74,自动没挂好,后面却冒出了警车。不由分说开出了罚单,以每超出1英里罚12美元计,罚了96美元的样子。

通常的交罚款方式是寄一张支票,但交了之后却不是100美元那么简单的`事情了。交了罚款,等于你承认了警察认定你的罪,有了罪就免不了要留下案底,下一次被抓住便可能重罚。最大的危害是保险,罚单积累到三个,保险公司就推定你是一个不守规矩的驾驶者,于是大大提高保险费。所以,如果被警察逮住,第一要千方百计申辩,第二,申辩未果,也不能轻易认倒霉。警察虽然认定你超了速,但最终的判决却在法官那里,所以,一定要不懈地申诉自己的冤屈。实际上,到了法庭,一个没有肇事记录的驾驶员已经有了很大的胜算。警察每天开出几十张的罚单,却不可能天天陪着大家打官司。警察缺席,官司自然是驾车人胜。即使警察真的到了庭,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双方也有很多可争辩的地方,比如一次警察说我在十字路口没有百分之百地停住车,而我的感觉却是我实实在在地停住了;比如这一次,警察说雷达测出我是83英里,但我在调整车速。而超速的定义,据说是稳定地超一段时间,雷达很可能测出的是一个瞬间的峰值速度。这么多说不清楚的麻烦,估计警察也头疼。十字路口没停车那次,警察干脆拦在法庭门口,给我一个“悔过”的机会:三个月不被逮住,否则数罪并罚。

即使铁证如山,也不要轻易接受罚款加涨保险费的双重晦气。在法官面前,你可以承认自己有罪,并解释原因。准备打官司的时候我查到一个案例,很受启发。一名马里兰州的男子因超速被罚,他向法官申诉说,他去接女儿,碰上游街,交通全瘫痪,他被堵在路上整整半个小时。这个解释显然打动了法官,他得到了豁免。实际上,超速现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实,新泽西的一项调查显示85%的汽车超速,平均超出9英里,警察也睁一眼闭一眼。区区几英里就被截住,只能自认倒霉。法官判案,也会体谅你的坏运气。很多州还有“假定限速”的概念,一条40英里限速的路,如果你能说服法官开50英里也安全,你就“超速有理”。

每年,美国警察开出的超速罚单足有1400万,只有3%的人申诉,其中申诉的成功率有50%。比例的不对称,反映出美国人多交通肇事老实的认罪态度。但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他们认为几十上百美元的罚款经济上抵不上误工申诉之类的机会成本,因此,不如寄一张支票,痛快了断。但研究发现,这样做实际上经济上也是不合算的,有些州对超速罚得异常狠,麻省超速罚单50美元起,每一英里加价10美元;加州初犯100美元,再犯200,以后就是250。但这还算不上大打击,随后的保险费上涨才是真正的麻烦。麻省的一家保险公司,一张超速单开销掉123美元的折扣,两张开销掉370,三张就是565,五年下来就是2825美元。可见,罚单是残酷的。

至于我,到几百英里外的小镇法庭打官司也不像明智的举动,干脆选择了一种交通学习班,把结业证书寄去,算是保持了记录的清白。但这也是胆小怕事之举,交通违规的案底一般只保留三年,而且各州只管本州的事情,如果三年内不去亚利桑那,自然也就翻过案来。

篇2:论“稻草的价值”散文

每当我想起儿时的事情时,总会不禁想起乡下的稻草。

那时,每当收获水稻时,父亲便将母亲跟姐姐刚割下来的水稻使劲地拍打在禾拔(古雷州半岛民间使用的历史悠久的竹制打谷櫃)上,稻谷就“噼噼啪啪”地脱落在禾拔的仓底,然后父亲就把稻草放在身旁。我和哥哥就负责把稻草搬到稻田的空地处。等几日后,稻草被晒干了,父亲就赶着水牛拉着车带着我们一起去将稻草收拾起来。稻草全部绑好后,我跟哥哥便扛在肩膀上搬到牛车旁递给父亲,父亲再将稻草一捆紧挨着一捆地装在牛车上。然后用大绳子将装好的稻草的前后、左右绑好,最后才赶着水牛拉回家。回到了家,父亲就将稻草堆放在围墙的一角,堆成一个形似蘑菇状的草垛。

小时的`我很爱玩,总是偷偷将草垛钻一个洞,再从斜面弄一束光线进来,然后藏在里面津津有味地听收音机或是过“小人书”瘾。有一次,我竟在草垛里面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到了傍晚,母亲想找我回家吃饭,却怎么也找不着。当家人急成一团时,我自己醒了,便独自坐在厨房里吃饭。家人见到我后,又好气又好笑。

不过,这稻草并不是为了给我当玩具耍的,因为稻草有着其他更多更实用的好处。

每年到了冬天,特别是到了最严寒时期,村后的山岭上的野草也逐渐干枯了。父亲要去山上放牛还得迎着北风顶着严寒,况且水牛对着那些枯草干叶也没多大胃口,父亲就从草垛里抽出一捆稻草给水牛当粮食。这的确是个好方法,当父亲忙不来时,家中的稻草就成为我家的水牛的“快餐”了。

篇3:余秋雨散文的文化价值取向

关键词:散文,超越,文化人格,文明,价值

20世纪末期,余秋雨的散文,在海峡两岸刮起了一阵旋风,从《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余秋雨台湾演讲》《霜冷长河》,乃至于《千年一叹》等,篇篇动人,本本畅销,在出版业不甚景气的情况下,创造了书市的奇迹。余秋雨的散文,魅力无边,风靡广远,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引人入胜,风起云涌,使读者心驰神往,眉飞色舞,从而形成了余氏特有的历史、文化凝重的美学空间效果。

1 对传统散文的继承和超越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散文蜕去了解放初期的稚嫩步态,恢复了“五四”以来的精神,又包容了90年代特有的文化意蕴,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文坛上,这时成就最大的莫属余秋雨了,他以其冷峻的理性和充沛的人文意识关注着民族、历史、文化,着力构建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品格,从而在作品中形成一种全新的文化生态和文化范式,完成了作者对当代散文的超越。

余秋雨散文对当代散文的超越,首先,表现在独特的思想文化境界上,也就是说,表现在对文化的深刻洞察上,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文以载道”的精神,但种种“载道”精神的继承,不是以文学的形式来传道和布道,而是以一个学者的身份,“以人类历史为价值坐标去对待各种文化现象”,“关注处于隐蔽状态的文化”。他的作品矫正了一些僵化死板的教化性文学观念,既审视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政治形态,又拷问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形态;既考察正史所记载的正统话题,又剖析野史也很少触及的非主流问题,其目的就是为了以人文观念理性地反思“文化是民族精神”(本尼迪克语)这一主题,当我们读过余秋雨的散文作品后,不难发现他在文化精神上建立了独到的“道场”,而且这是一个丰富深邃、宁静淡远又透着无限生机的“精神道场”。例如对于苏州,游得人多了,理解也就多了,一般意义上只认为它园林雅致、庭院幽深,最大的文化探求也不过认为它只是吴越文化的核心地,是以景观的欣赏体会其中阴柔、温情、小家碧玉式的文化生态。而余秋雨则认为苏州这个温柔之乡也有理性的存在,作者透过文物景观的表象,将苏州默默忍受着、委曲着战争,甚至于时间久远,世事苍桑,仍保留着曾带给他们灾害者的足迹,最后将矛头对准了“九千岁”,作者的目光专注的是园林依旧、桃花依旧前后深藏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洞察、文化审视和文化关怀是前所未有的。再如他认为海南岛由于和大陆隔着一道天然的海峡,所以两者的自然形态和意识形态都有很大区别,这一道海峡挡住了中原的燥热和严寒,也挡住了中原的传统和文化。因此它保持着自己独有的形态,而一旦与大陆发生关系,这种形态就具有一种反叛性和挑战性,对海峡对岸的激动和反常表现出一种漠然,对代代相传的价值观念表现出一种蔑视,这和当代散文中只是对政治的附会、对历史的谴责和企图表现“自我”而却往往使“生活”丧失、“自我”沉沦的散文不同,他的散文避开庸俗社会学、政治学的羁绊,试图从海南这一特殊的地理文化形态,直指民族心灵深处。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姿态指向未来。

其次,表现在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余秋雨散文之所以能吸引读者,其根本原因是作者在散文中保持了自己的个性,而这一个性中又包含了对一代文人的品味、关注和思考,作者把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笔端,而这个文化生命又是由深厚而沉重的现实历史积淀而成,现实历史的重压,使作者的文化生命和“万解源泉,不择地而出。”于是,一处处的人文景观,便成了历史的浓缩,再由历史显现文化,最终由文化展露民族的存在状态,摆脱了当代散文几十年来“小体会”“小摆设”的樊篱。在余秋雨的散文中,他的主体意识深深蕴含着对历史的洞察,对未来的执着,以及对整个人类文化的感悟,余秋雨的散文抛开俗常生活、社会政治生活层面上的东西,从历史和现实进行极其深切的感悟,其中的欢愉、忧思、苦恼都与历史、现实、未来紧密契合,从而构成一个多维结构的立体化主体意识。

2 对健全文化人格的探寻

艺术的创作是具有个体性的,任何一个作家都有其特异的话语模式与语语形态。这些都被赋予了作家的思想和情感,成为我们解析作家作品的钥匙。在余秋雨的散文中这种钥匙便是“人格”。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的总和,也指人们的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而文化人格则是作为文人或文化人所集中体现的品格。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作者重提了这一千古的话题,“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这显然是一个具有人类文化普遍性的问题,而余秋雨的散文正是对中国传统的文化人格进行寻觅和推演,构建了一个健康的文化人格。在他的第二部散文集《文明的碎片》中,他呼唤“所有良知未泯的文化都应该来参与构建文明前提的事业”。他的散文不只是为情造文,而是着重为重建民族“健全而响亮的人格”写作。从这个意义上看来,可以说这是对“五四”文化的遥远回应。如果说“五四”先驱们自觉地把这项重建工作与争取民族独立的政治斗争联系起来,那么,余秋雨则企图从对历史的反思中在政治不到场的情况下,把这一项艰苦而伟大的使命直接托付于文化,余秋雨的逻辑是:民族/文化—文化人/精英—人格。余秋雨认为民族的强劲依赖于文化的发达,又维系于知识分子(文化人),因而知识分子(文化人)如苏东坡、朱熹等,他们人格的健全是至关重要的,他在散文中对重建民族健全而响亮人格所表现出来的虔诚和执着,为散文带来了不同凡响的超越。余秋雨在散文中着重对中国传统文化人格进行了剖析,主要是针对当时历史的非主流非正统文化人格,如贬官文化人格、隐逸文化人格等的健全进行解构。

3 对文明的沉重思考

人类从蛮荒到今天已度过了数千年的历史,关于蒙昧、野蛮和文明一直是古今许多人关注的话题,而余秋雨对文明无休止地探索和思考,对文化的反思甚至达到了一种“准宗教式的狂热”。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没有创造过什么宗教,或者说信仰上不皈依于某种宗教,宗教意味相对来说是淡的,但他们在观照、思考人间的事物时,却有一种类似宗教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趋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自觉地承担起“拯救文明、普度众生”的使命。余秋雨作为一个现代的知识分子要求“拯救文明”的愿望尤其强烈,他心目中理想的文明是建立一个以真善美为核心的道德机制。如在《西湖梦》中,西湖是人间天堂,美景之最,余秋雨引用一位日本和尚虽不高明但极贴切的赞美表达了他对西湖的评价:“它积贮了太多的朝代,于是变得没有朝代。它汇聚了太多的方位,它走向抽象,走向虚幻,像一个收罗备至的博览会,盛大到了缥缈。”真善美是人类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在余秋雨的笔下,人格之真、风物之美,因为缺失了某些因素而成为有缺失的文明。在《文明的碎片》题叙中提到“不存在文明前提”时有三个例子:法西期屠杀婴儿、造反派烧毁古画、小学生推坐满大人的汽车,目标都指向了“恶”———蒙昧和野蛮的代名词,即善———文明的对立面,因为文明是善的。他认为要重建文明,首先文化人的品行必须是端庄的,余秋雨心中文明重建的核心结构,是以真善美的有机结合为基础的文化和人格。余秋雨在急切呼唤的同时,对文明也进行了沉重的思考。余秋雨的散文是以中国历史为经线,各个时期文化的横断面为纬线,将理性的思考寓于散文的载体中,并将“文明”这一主题贯穿融化于其间,以此表现数千年来中国文明和文化步履艰难的沉重。“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把并不存在的文明前提当作存在,文明的伤心处,不在于蒙昧和野蛮的搏斗中的伤痕累累,而在于把蒙昧和野蛮当成文明。”他的散文正是通过向读者展示的中国历史上一幕幕蒙昧、野蛮和文明相互搏杀的悲喜剧,提炼出许多令人叹息、发人深省的有关文明的沉重思考。作者在《苏东坡突圈》中叙述苏东坡贬谪黄州这段经历时,展现的是一幕幕文化史上的悲剧,甚至丑剧。在对苏东坡的“围剿”运动中不要说因妒忌而生害人之心的“倒苏”派代表李定、舒澶、王硅、李宜之等,甚至包括沈括这样的人也在“其中”,试问“东坡何罪”?独心名太“高”。于是苏东坡的贬谪,已不再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置身于文化之中的野蛮和文明的“围剿”和“反围剿”。

余秋雨作为一个受传统文化浸染,同时又身居都市的现代人,这种双重身份使得作家通过对祖国山川美景进行考察的漫溯中,对民族文明的脉胳进行了精心的梳理,深深地表达出了一代知识分子对中华民族命运以及华夏文明的忧患和关怀。通过余秋雨的散文,不论是《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还是《山居笔记》,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他不仅是一个学者、散文家,而且是一位洋溢着文化气质的哲人。读他的散文如同品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使我们思接古今,浮想联翩,感受到仿佛是源本于生命感悟的人生关怀,历史的沉重感,现实的紧迫感,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深深忧患意识和对拯救文明的强烈愿望。余秋雨站在文学的立场上,阐释了历史,反思了文明,这正是他的散文在文化方面的取向和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余秋雨.秋雨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2]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5.

[3]余秋雨.山居笔记[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

[4]韩石山.散文的热与冷---兼及余秋雨散文的缺失[J].当代作家评论,1996(1).

[5]赵桂宁.余秋雨散文研究综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篇4:稻草的价值

可我恰恰不觉得“稻草定律”是人生借鉴的宝典。稻草什么时候都是稻草,螃蟹什么时候都是螃蟹,不要以为自己与螃蟹捆绑在一起,卖了一个螃蟹价,稻草就是螃蟹了。“螃蟹”活着的時候,你稻草没有螃蟹的蛮霸,螃蟹要是死了,你稻草又回到了原点。稻草不要以攀龙附凤来提升自己的身价,稻草的价值在于它是稻米成长的母本,稻草孕育的米香是无论多么横行霸道的螃蟹也无能为力的。稻草即便结束了自己有用的生命,沦为道边的“废草”,它也不会遭到鄙夷。稻草只是攀龙附凤之后的自恋、得意才让人耻笑。不要以为“卖上个好价钱”就尊贵了。武大郎与武松在一个屋檐下吃饭,他还是窝囊废;刘阿斗身为龙种,命运倒是注定了他被捆绑在蜀国的江山之上,可素质也决定着他还是一捆“稻草”,永远不会变成灵芝草。

“稻草定律”最可怕的是它主张的价值观是不怕平庸,就怕你不会经营自己,不能与“高贵者”捆绑。所以,女孩常说“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男人常说“有才华不如有学历,有学历不如有背景”。这种甘于稻草的人生行事心态,必然导致更多的人成为稻草。

做人的“稻草定律”价值观是我们文化中的劣根之一,弱者一旦知道了自己的平庸,就不再追求人格的独立与尊严了,而是把自己捆绑在强者的战车之上,能“货与帝王家”的就为仕,不能“登堂入室”者就算去闯荡江湖也要找个“老大”当靠山,好狐假虎威。

人的价值还是自身的素质决定一切,把命运捆绑在别人的身上就如买彩票,中奖的总是有,但不一定是你!

篇5:论贾平凹散文的艺术价值

论文题目:论贾平凹散文的艺术价值

名:

朱春华 指导教师:

杨鑫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年

级:0909 层

次:业余专升本 学习中心:盐城师范学校 完成时间:2011年 11月01日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论贾平凹散文的艺术价值

【摘要】:贾平凹是以小说创作闻名于世的,但他的散文创作更为他带来了广泛的赞誉。贾平凹的散文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创出了自己新奇的风格,呈现出多样的艺术形式,体现出独特的精神面貌。贾平凹的散文内容十分宽泛,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的情绪变化,偶然感悟的人生哲理等皆可入文。他的散文具有浓郁的生活情致,蕴含丰富的哲学意味。他的散文语言朴素鲜活,艺术感悟精深细致。展示了他丰富的感情世界。贾平凹的散文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价值。他的散文必将对当代及后世的散文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关键词】:贾平凹 生活情致 朴素鲜活 朴素鲜活

一、浓郁的生活情致。

他的散文将独特视角转向了生活,转向了普通的民众。他的散文以博学、丰富、琐细和质朴的日常性,体现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表现了作家对它们的各种情绪反应。他的散文无论是记人、写事,还是抒写自己对生活的一点独特感悟,都透出浓浓的生活气息。“当然改变了吃浆水酸菜,顿顿油锅煎炒,但没有坐在桌前用餐的习惯,一律集中在巷中,就地而蹲。”(<<静虚村记>>).“天一擦黑,男的一律裤头,女的一律裙子。老人孩子无顾忌,便赤着上身,将那竹床、竹椅、竹凳巷道两边摆严,用水哗的泼了,侧身躺着卧着上去。茶一碗一碗的喝,扇一时一刻的摇。旁边还放盆凉水,一刻钟去擦一次。”(《五味巷》)这就是作者对生活在静虚村和五味巷中的人们的生活的描写。这样的地描写真实再现了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在这描写当中体现出浓浓的生活气息。作者极力的描画出生活的本来面貌,不丑化也不刻意的美化。作者总是置身在普通的民众中,用敏锐的目光审视生活,用自己的笔描画生活。“闲人总是笑笑的,‘喂,哥儿们!’他一跳一跳地迈雀步过来了,还靸着鞋,光着身子穿一件褂子,也不扣,或者是正儿八经的西服领带——总之,他们在着装上走极端,却要表现出一种风度。”(《闲人》)作者对闲人的描写只是用粗粗的线条进行勾勒,却生动地描画出生活中这类人们常见的人的独特特征。他用简洁的语言传神的刻画了闲人的精神面貌。读着这样的文字,你会觉得眼前就有这样的闲人在朝你眨眼。读完后闲人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他都是这个样。“最乐趣的是稿件往外投,信封严严实实的糊,邮票端端正正的贴。夫妻到邮局去让儿子拿着往邮筒里塞,塞进去了,塞进去了三颗扑腾腾跳跃的心。于是,大马路显得宽广,行人脸上都笑笑的。他抱了儿子在前面跑,妻便咯咯的后面追。”(<<一位作家>>)作家虽然贫穷,没有钱,吃的粗劣,穿的寒碜,但是他热爱自己的生活,知足常乐。家人间充满亲情,相互都爱着对方。贾平凹通过对这位作家的描写,表现了生活的平静闲适之美,表现出作者对这种与世无争的生活的喜爱之情。“夫妇又坐在两个小沙发上看芦苇顶棚上老鼠打架,打架打得那么激烈,结果就一只掉下来。不免说一声‘有什么过不去的!’然后观起西墙上的裂缝,裂缝好宽,斜斜下来,有分有合的图案,看作是一棵秃树,也看作是一个枯笔字。”(《陋室》)作家在这篇散文中记述的是一个陕西平民作家的生活。作家的生活虽然不富足,但是夫妇俩自有生活的乐趣。他们的生活是一种恬然自适的生活状态,不追名逐利,不钻营投机,只是安安静静的生活。贾平凹用敏锐的笔触捕捉到了这独具特色的生活之美。贾平凹的散文不是建在空中的楼阁,也不是脱离生活的高声呐喊。他总是融入生活,用细腻的笔触来展示生活,展示生活的五味。读他的散文,你感觉到的是亲近、平和。读他的散文,你会觉得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二、闪烁着哲理火花

这些哲理多出自作家自身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他的散文中既没有玄奥的言辞,也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是以一个经历者的身份讲述一个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娓娓动听,从容不迫,不炫耀,也不张扬。但他将生活的道理浸透在朴素的文字之间。读了令人有所感悟,回味无穷。这样的作品有《丑石》、《一只贝》、《落叶》等。“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的感到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的伟大。”(《〈丑石〉〉这是〈〈丑石〉》中的结论。“丑石”当初对于我们来说是极其没有用的东西。“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借来浣纱捶布。它静静的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满满的竟锈上了绿苔。”直到林子里来了位天文学家,才说出它的价值。我们才为我们的愚昧无知感到惭愧。这篇散文语言朴素无华,作者只是在静静地诉说,诉说着一个平平常常的故事,却道出了生活的哲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不都是有着显赫的外表的。那些外表并不华美,甚至有些丑陋的东西,往往对我们是最有用的。现在的我们过于注重事物的外观,而忽略了事物的真正的价值,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这样的道理是从一个平平常常的故事中讲述出来的,一点也不做作,不矫情。“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是十分的幼稚呢。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命题在验证:欢乐到来,欢乐有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落叶>>)从一片片落叶的凋零中,作者寄托了对生命的感悟,生命自有轮回,何必苦恼哀叹,只有快乐的面对生活,这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作者将人生的道理讲述的是这样的自然贴切。毫无雕琢痕迹。“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啊!那贝壳呢?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这是贾平凹在《一只贝》中深情地描述。这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海里,没有华丽的外表,所以它的壳也不被人重视。但它经受了磨难,血肉磨成了硕大的珍珠。在丑陋的外表下,埋藏的却是价值连城的宝物。你不由得会赞美这卑微生命的伟大。这篇散文与《丑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哲理就蕴含在朴素的文字之间。在不知不觉地阅读中,你的灵魂会得到净化,你对人生的感悟会更加的透彻、深辟。贾平凹的散文就是这样,他在文章中要表达的道理是那样的自然含蓄。哪怕是对一片落叶、一只贝的描写,都蕴含着他对生活的独特体悟。你在那朴质无华的文字间可以触摸到作者的灵魂。贾平凹的哲理散文用的就是平实的语言,不需要华丽的词藻,也不需要过多的雕饰,但是讲述的道理却是深刻的。

三、朴素鲜活的语言

(1)散文的诗意也有赖于散文语言的优美动人。深刻的思想,独到的感悟,优美的意境,都要依赖于语言的表达。贾平凹是个注重语言锤炼的作家。他的散文语言具有朴素鲜活的特点。所谓朴,是指不雕琢,不伪饰,使语言最大限度地表现事物的本来面目,在平平淡淡的语言中呈现出生活的自然状态,表现出生活的朴质的美。用贾平凹的话说就是“是酒,就表现它的醇香;是菜,就要表现它的清淡;即便是水吧,也要表现它的无色无味。”(2)他总是贴着事物的本来面目写,不追求华丽的词藻,也不追求语言的绚丽画眉。“有村子就有饭店,除了羊肉还是羊肉。常瞧见有人捧着一个煮熟的羊头啃的嘴上是油,脸上是油。老头子的,披了羊皮袄袄,摇摇晃晃提一副羊肠子,沿沟畔下到河边去洗。”(《走三边》)作者用极其简练的语言,描写出了陕北地区独特的生活景观,勾勒出了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活状态。他没有用过多的词语来堆砌,也没有用华丽的语言来藻饰。他只是用一种平实的语言来诉说,不刻意美化也不蓄意丑化。在《静虚村记》中,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描写也是十分平实自然的。“屋舍相对,门对着门,窗对着窗,一家鸡叫,家家鸡都叫,单声儿持续半个时辰。巷头家养一条狗,巷尾家养一条狗,贼便不能进来〉”“但女儿们果然多,个个有桃花水色。巷道里,总见她们三五成群,一溜儿排开,横着往前走,一句什么没盐没醋的话,也会惹得她们笑上半天。”作者就是这样,冷静的去观察生活,当要用自己手中的笔来表现生活是,不去过多的虚夸,不去过多的浮饰,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只是如实地描写罢了,还生活以本来面貌。在这样平实的语言中,你确实能体会到生活的美好,能体会到扑面而来的纯真的生活气息。

贾平凹的散文语言除了朴素的特点外,还表现出鲜活的一面。“他的语言独具神韵,文字简约传神,就像是一幅写意画,往往三言两语,即把一种含蓄的思想、意趣,传达给了读者。”(3)他的散文的语言有点像写意画的笔画,笔墨不多,却能干净利落的勾勒出事物的神态来。“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船儿亮。”(《月迹》)“夜里,船到了山湾间,月显得很小,两岸黝黝的,山影憧憧注在水里,使人觉得山在水里有顶,水下有根。但河里却铺了银,平静静的似乎不流,愈发使人慌恐。”贾平凹就是善于用极俭省的语言,简洁传神的表情达意,而一切又都很流畅,无雕琢之痕,无矫揉之态,给人以自然之美。贾平凹对散文的文字也是很费心思的,他十分重视炼字和炼句。“最耐得寂寞的是冬天的山,褪了红,褪了绿,清清奇奇的瘦,像是从皇宫里走到民间的女子,沦落或许是沦落了,却还是本来的面目,石头裸裸的显露,依稀在草木之间。”“红”、“绿”、“瘦”,语言极其简洁,却营造了一个画面感极强的意境。另外,贾平凹在散文中还善于运用大量的比喻,写景状物,叙事记人,显得那么的自然贴切。“大多数的沙丘已经被固定,圆墩墩的压了道道沙柳,那沙纹便像女人头上的发罩,均匀的网着。”(《走三边》)“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空中。”(《风雨》)“我走近一家院落。院门是桐木板的,窄而短,门环却小碗口般大。挨墙弯着一株古松,绳索似的皮纹,疙疙瘩瘩的根爬满了门前的石阶”(《夜》)贾平凹在散文中运用比喻不做作,不刻意为之,有时是一种下意识的表达。他运用比喻信手拈来,完全是生活中的平常事物,使文章既显得形象生动,又没有雕琢的痕迹。贾平凹的散文中有时还运用一连串的比喻来表达他那像激流一样向前直冲的强烈的感情。贾平凹散文语言充满魅力,在朴素中透出鲜活,质朴而不呆滞,灵动而不妖媚,语言含蓄,丰富多姿。

【参考文献】

篇6:田里的稻草人的散文

一条乡间土路,自从乡村公路建好以后,除了农忙时节,很少有人经过这条小路了。与村庄相连的路口除有一个大榆树,这榆树不知活了多少年了,已经成了这个村庄的标志物之一,树干粗的让一个成年人合抱都抱不过来。

夏天到了,大榆树的树冠遮出一片阴凉,成了村里老人们的好去处。不过麦子熟了,小路上渐渐热闹了起来,金色的阳光,黄色的麦田,整个世界都仿若镀上了一层金,人们的笑容都似金元宝一般,是啊,是个丰年,农户们在田间地头休息时大声的议论着自家的粮食产量,产量高的喜气洋洋,产量略低的在心里暗暗发誓,明年一定要超过他。几个孩童在大榆树那玩的疯癫,忙了一天的人们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只剩下还没疯够的孩童们耍的正欢。过秋嘛,白天忙忙碌碌,晚上都会犒劳犒劳自己,或自己独饮,或叫上邻居们,一起喝酒吃肉,一起说说家长里短,最重要的`就是谈论粮食了,从质量,价格,肥料,产量等等等等,谁家的好,谁家的孬,对比过后,在心里打个底,明年买谁的种子,谁的化肥就基本确定了。夜深了,农户们累了一天,喝完酒后也都乏了,村庄寂静,那几个孩童也早已回家。田地里只有剩下的麦秆,朦胧的夜里,看起来像是有人故意摆好的多米诺。咦~,田地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个稻草人,用麦秆扎成的身子,黄黄的,月光下像是穿了一身铠甲,似一个将军,唯一不足的是头上带的是一个草帽,不知道是不是哪个调皮的人放上去的。

金秋时节,收获的季节,苹果、梨,各种果实都飘出了果香,田地里玉米也结了果,玉米的秸秆都长的老高,稻草人在田地里只能露出半个脑袋。玉米,在村庄这里都叫“棒子”,到这个光景,农户之间见面,头一句不再是问“吃饭了吗?”,而是问“棒子熟了吗?”然后,两人就对什么时候收割,今年收成咋样聊了起来,如若是正在田间地头,聊到兴奋处,还会顺手摘几个“棒子”来看成熟的程度,根本不管摘的是谁家的粮食。稻草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可这不是它能管的事,它没那个能力的。玉米已经熟透了,田地里到处大型收割机械,省时省力,现代化农业的好处显而易见,原来收割要用一周时间,现在最多三天。收割完了以后,还要一车车运往家中,卸下车,玉米堆在一起,和一座座小山似的,这个时候对农户来说,金山银山再好,也不如自己的粮食山来的安稳,来的实在。嫌麻烦的农户直接找个粮食站把粮食卖掉换成钱,存入银行。不嫌麻烦的就把粮食晾好、晒好,再一袋袋码在一起,等着粮食价格上长,再出售。田地里被农户种上了麦种,又光秃秃的只剩了稻草人了。

冬天来了,大榆树的枝桠上有几片叶子还是舍不得与树分离,牢牢的抱着树枝不撒,与光秃秃的榆树相对的是田地里的麦苗,挺拔的站立在大地之上,证明这它们的坚强。时不时有麻雀经过,看到稻草人后也都去了别处,稻草人心里很是骄傲,毕竟自己有了用武之地了,而且保护了麦苗,有了自己的价值。几场大雪过后,大榆树全身布满白色的雪,像个艺术品瓷器一般漂亮,田地仿佛盖上了一层白色的轻丝羽绒大被,同样的稻草人的身上也似乎是穿了一件白色的貂绒大衣,稻草人头上的草帽早已不知所踪,头上顶着一层白雪,像个白发老头站在田地中。冬天的田地里时不时会有野兔子,野鸡等悠闲的走过,但农户基本很少会到田地来。稻草人的工作也轻松多了,每天晒晒太阳,赏赏月光,一天天就这样度过了。

新春过后,万物复苏,榆树上长满了可爱的嫩绿色的芽儿,早上的田地里麦苗青青,湿漉漉挂着水珠,像是一个个骄傲的公主,向人们诉说,它们是怎么度过了寒冷的冬天。不一会儿,太阳懒洋洋的钻了出来。稻草人的身上披了一件红色绸缎,多了一份过年的喜庆,看起来好像是要嫁娶的新娘,不知道谁会来迎娶它呢。时间一天天过,麦苗也一天天长高,速度肉眼可见,农户又忙了起来,浇水施肥,除虫除草。大榆树的芽也慢慢长大,慢慢慢慢的长出了榆钱,一个个像小小的铜板,怪不得叫做“钱”,不知道是谁起的名,很形象。稻草人看到有孩子也有大人,爬到树上,一条枝一条枝的把树的“钱”往怀里揣,每次他们都会满载而归,大榆树从不让他们失望,等他们走了一会儿后,从村子的方向就会飘过来一阵阵的香气,稻草人很想知道那香味是什么,直到有一次看到一个孩童拿着一个东西到大榆树着找朋友们玩,稻草人知道,那香味就是那孩子手里的东西飘过来的,远远的好像听到那孩子对其他的孩子说,那是他妈妈给他做的“榆钱窝窝头”。

篇7:深秋的稻草人优美散文

收割了晚稻,父亲就常常坐在空旷的田野里,捧着烟筒,不停地抽黄烟。丝丝缕缕的烟雾,在深秋荒寂的田埂上袅袅上升,那些高过父亲膝盖的茅草,在昨夜或者更早的夜晚里,沉浸于一场霜。茅草的身杆本来是很硬的,但毕竟拗不过一场霜。霜在某个深夜,悄悄地钻进了茅草深处,然后蔓延,第二天早上,父亲经过田埂去割稻,他光着脚踩在茅草上,不经意间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怎么风一吹,就枯萎了呢?

深秋的田野里,摆放着一堆堆的`稻草,母亲把稻草一束束扎在一起,扎成一个个乖巧的稻草人,等到母亲闲下来,能够腾出双手,就会把它们抱回家。母亲肩上扛着一根长长的竹篙,把稻草人一个个串起来,一根竹篙,可以串上十来束。母亲挑着稻草人往家走,风一吹,肩上的竹篙很难平衡,母亲的双手一刻也不敢松懈,紧紧地拽着,稻草人就是母亲的孩子。母亲拥有这么多孩子,该是多么好,母亲一点都不寂寞。

母亲把稻草人摆放在院子里,一排一排地站立着,她想赶着深秋的太阳把稻草人晒干,让秋阳温暖的气息留在稻草人的骨子里,然后,母亲会小心翼翼地储藏着,等到寒冬腊月,母亲会从草垛里抽出一束束稻草,那些曾经调皮的稻草人,温顺地听从着母亲的安排。母亲把稻草平铺在床板上,再铺上棉絮,稻草缝隙里那些阳光的气息在寒夜里慢慢往上溢,驱赶了寒冷,也驱赶了寂寞。

稻草人被母亲一篙子一篙子搬回了家,田地的农事渐渐地接近尾声了,田埂上的茅草也被母亲割光了,光秃秃的田埂,像刚剃完头的老汉,沧桑、疲惫,懒洋洋地躺在那里,等待着什么。几只瘦弱的麻雀在田埂上飞来飞去,稻田里刚下种的油麦菜,还没有冒芽,麻雀的寻觅是徒劳的,又不愿意放弃。它们比深秋的风跑得还快,在田埂里乱窜。夜里,母亲在灯下找出两件旧衣服,一件蓝花小褂,她已经很多年不穿了,一件海军蓝中山装,是父亲穿旧的。她扔给躺在沙发上打瞌睡的父亲,闲着也是闲着,扎个稻草人吧,明天立在田埂上,驱赶那些麻雀。父亲没有吱声,母亲想要的稻草人,驱散了他的睡意。

母亲抱出一束束稻草,很整齐的稻草。我一直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花许多心思侍候这些稻草呢?她和稻草之间似乎有着某种默契,比她和儿女之间的骨肉之情更深的一种联系,是一种心的呼应,不需要语言。母亲的心,稻草人比我们还懂。母亲精心保管的这些稻草,在父亲面前跳舞,在父亲怀里唱歌。灯光下,父亲专注、安静而快乐。在母亲的孩子展翅飞翔的日子里,父亲很久没有这样的快乐。

稻草人扎好了,母亲把衣服小心翼翼地给它们穿好,父亲歪着头,看着穿海军蓝中山装的稻草人,咧着嘴笑了。母亲笑着捶了父亲一下,把沙发边上父亲的草帽戴在稻草人头上,两个人又坐在沙发上笑,很幸福。

篇8:浅析鲁迅散文诗《雪》的精神价值

《雪》是鲁迅《野草》集中抒情很强的象征意义的散文诗。 它是将自己的主观感情隐藏在雪、雨意象的背后, 使得文章优美, 隽永, 意味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赞美了朔方雪顽强战斗的精神。

(一) “可是”一词第一次再现了鲁迅精神

文章除了写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 还写到意象雨。作者没有直接写江南的雪, 而是用“暖国的雨”作引子。这确实符合读者的感受, 江南情景首先会让读者想到雨, 而且, 还会赋予江南雨浪漫主义的色彩, 甚至浮想联翩。但是, 作者没有给读者这样的预设。相反, 第一句就把读者震慑住了, 他说暖国的雨是单调的, 不幸的。这种情怀从何而来呢?对生长在江南的作者难道不喜欢雨吗?他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要告诉读者的是他的精神世界。他认为, “雨从来没有变过坚硬的灿烂的雪”。与单调、不幸的雨相比, 雪更加滋润美艳。因此, 他更加喜欢的是江南的雪, 至少努力、 奋斗过的雪才是作者最怀念, 最感动的。“可是”一词让我们发现了鲁迅的感情更加倾向雨江南的雪, 也体现了作者的战斗精神。

(二) “但是”一词第二次再现了鲁迅精神

文章的前三段作者以饱满的语言较长篇幅描绘了江南雪的秀美, 后三段作者以激昂的语言较短篇幅描绘了朔方雪的壮美。作者首先用了两个奇妙的比喻写出了江南雪的滋润美艳和活力。然后通过想象和回忆描绘了一幅冬花雪野图: 用各种花草衬托出了雪的滋润美艳, 用花草的颜色衬托出了雪的洁白;用蜜蜂的忙碌衬托出了雪的活力。最后加上一个温情的雪罗汉, 作者告诉读者的是他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 是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但是”这个有力的转折词, 作者的感情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江南的雪滋润美艳, 温馨感人, 却失去了永恒的价值。雪人最终消融了也象征着美好事物不是永恒不变的, 那么, 还是坚硬、顽强的北方的雪更加惹作者喜爱。由此可以看出, 鲁迅先生的精神已经随着朔方雪在战斗着和奋飞着了。

(三) “精魂”一词第三次再现了鲁迅精神

诗最大的特点是韵律美和节奏美。它指的就是言之长短, 声之高低。文章最后两段简短而且有力, 如果说前面江南雪的描写是优雅舒缓, 那么后面朔方雪的描写是铿锵有力。如果说前面江南雪表达了作者的喜爱, 那后面朔方雪表达了作者的赞美。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想象丰富。正如毕加索所认为, 他不是按所看到的样子表现事物, 而是按他想象的样子来表现它。鲁迅先生把自己想象成了在整个北方的天宇下孤独的战斗着。“五四”运动过后, 政治气候低潮中的年轻人处于消沉时期。瞿秋白在《新青年》上说: “鲁迅先生虽然独自呐喊着, 只有空洞的回音”。[1] 鲁迅先生孤独战斗的心境就表现在了这篇散文诗中, 也是对青年的 “勉励”之情。“死掉的雨”, 是作者自身已近迟暮年纪, 青春隐逝, 但是他的精神仍然顽强地与黑暗残酷的现实做着斗争。不屈服, 不放弃, 才是鲁迅先生坚守的生命哲学。“精魂” 不仅是坚强的雪, 而且是鲁迅的精神。

二、鲁迅精神对当代中学生的启示意义

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诗有散文抒情的情怀, 也有诗一般想象的翅膀。李欧梵先生认为, 《野草》这个集子中“写得最好的写得最好的抒情诗篇或许是《雪》, 这里抒情场面围绕着南方和北方两种雪的对比而给以启示:雪的两种形象, 成为诗人往昔青年时代和当前的他的隐喻”[2]。有生命力的作品不仅语言文字优美, 表现手法多样, 更重要的是要凝结成作者思想的结晶, 要表现作者灵魂的诉求。这么精致深刻的美文对中学生学习有着很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 中学生应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

首先是积累的重要性。从鲁迅先生的日记记载可知, 在一九二四年的最后两天, 北京下了一场大雪, 第二天放晴, 但刮着大风。元旦这一天他写下了散文诗《希望》, 表达自身的孤独寂寞, 挣扎于绝望和希望的矛盾情感中。一月十八日他才写下这篇《雪》, 鲜明有力地表达了要坚决战斗的信念。从鲁迅写作的过程可以看出, 他是经过十几天的观察和思考才构思出了这篇文章。在同一时期的早些时候, 鲁迅小说《在酒楼上》也有相似的描写江南雪景的文字, 在这篇《雪》 中经过深度加工, 再次重塑, 才有了这篇文章的精巧和明丽。

其次是真情实感表达的重要性。语言是为了让我们表达思想感情, 写作技巧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 而不是为了运用它而去表达。所以, 表达技巧是为语言服务的, 是让语言更加鲜活, 更加生动。所以, 如果初中生想要在考场上写出一篇好文章, 平时的积累是重要的。这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一致的, 不同阶段的学生写作水平都应达到一定的标准。细心观察生活, 才会有写作素材;勤于练习随笔, 才会有写作语言;多加思考人生, 才会有写作灵感。眼、手、 心一起用到, 才能练就一身写作本领。

(二) 中学生应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中鲁迅精神三次再现的过程, 从行文结构上看, 是作者感情的层层递进:由暖国的雨到江南的雪再到朔方的雪。 鲁迅赞美北方雪的壮美, 也表达了对江南雪美好的向往。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鲁迅先生是那么普普通通的一个人, 每天初了接待访客就是写作。然而, 他又是不平凡的, 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他还坚持翻译和创作。他的精神告诉读者: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野草》 这本散文集是鲁迅先生生命哲学的体现。无论哪一篇, 都彰显了他顽强战斗的情怀。对中学生来说, 鲁迅的作品未必适合每个人的口味, 但是鲁迅的精神是可以作为指引生活的明灯。尽管他拒绝当导师, 因为他没有为大众指明一条光明大道。但是无论走那一条路, 是大路还是小路, 是平坦的路还是崎岖的路。走这个过程是重要的, 态度是重要的, 人生观价值观是重要的。鲁迅先生为我们提供了态度的选择:积极向上, 昂扬奋斗;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引:希望常在, 美好的世界就在前方。

摘要:初中语文教材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均选编了《雪》。与鲁迅其他作品相比, 这是他少有的温情之作。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诗, 文中三次展现了鲁迅顽强战斗的精神。它不仅在写作技巧和方法方面对中学生有重要的学习价值, 而且对当下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也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鲁迅,人生观,精神价值

参考文献

[1]安永兴著.中学鲁迅作品讲解[M].重庆出版社出版.1986.10.

[2]孙玉石著.现实的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09

篇9:稻草的笑与慌散文欣赏

稻草躺在无垠的田野里,看着双手倒背的过路客,又瞧了瞧不知所措的主人,发出了阵阵叹息……

想当年,稻草开始自我安慰起来,那时人们没有好穿,把我当贵宾一样看待,草鞋编蓑衣,垫脚防寒穿衣避雨,我是何等的光荣。

慢慢地我的作用越来越大,养猪养羊养各种家禽的多了,它们成了生财渠道,我更成了大家的所爱,我不知养活了多少牛羊,不知成了多少人家谋生的法宝,曾经有千千万个家庭,为了想多分到一些我,日日夜夜地辛勤劳作,为能多分到些我的边角料---草勒什,不惜争吵抢夺。我在无数个家庭里入梦,有一次,我刚上场不久,就被人用手轻轻梳理,然后把我的.尾巴结好,架在竹竿上晾晒,晚上我再被主人整齐地铺好,成了他们的“席梦思”,每当睡觉时我就能得到赞赏,真暖和真软真香。

曾几何,我也是蚕宝宝的最爱,养蚕的巧妇们,会把我们长个子的拣出,挑最白净最硬朗的一把一把拿好,剪成筷子长短扎成笼,蚕茧密密麻麻绕在我身上,我多么幸福甚至无以言表,为这些,我时常骄傲更是无限荣耀。

我到过山间,人们把我放进地里,成了山芋等农产品的冬日温床夏日肥料。我跨过水面,人们把我搓成粗草绳,成了船只的定身乾坤,做了纤夫的肩臂揽腰。我上过天堂,人们把我放进灶膛,我便化作缕缕炊烟,把每天的饭香带到天上,也把大家的满身污脏洗在圆锅浴缸。

我曾经也是许多家庭富裕的象征,柴堆堆米屯屯,更是少女们追求婚姻的甜蜜畅想。我也曾被商人“玩弄”,浑身泡在水里,然后又快速缠在菜上作重量出售,换来客户的声声埋怨。

如今,如今,我成了累赘,很少有人再关心我,大家已不需要来铺温床,来点灶膛。

我无奈地静落在良田中 央,想着人们该如何派上用场?一把火或许是最简单的处理方式,不需占用你们的很多时光,不会弄脏你们的漂亮衣裳,也不会消耗你们的任何体力能量,不过也无形中披了条污染的罪状!

如果不把我在地头烧光,又有多少人还在考虑我的用场?难道会强制不用液化气的光芒?会挡住房上太阳能的廉价阳光?会抛弃电厂发出的清洁电量?

科学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我确实不想满天的污烟迷失车流前进的方向,更不想破坏人们美好生活的环境质量!

上一篇:计算机基础教案下一篇:电话接线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