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故事读书笔记

2024-06-02

精卫填海故事读书笔记(精选7篇)

篇1:精卫填海故事读书笔记

今天,我们学习了《精卫填海》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相传,炎帝的女儿女娃去东海玩耍,不幸被波涛汹涌的大海吞没,女娃死不瞑目,怨恨不绝。最后化成了一只叫精卫的小鸟,整天忙忙碌碌的衔着小树枝和小石头,丢进东海,立志要把浩瀚无垠的东海填平。想象一下这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几千年过去了,精卫终于把东海给填平了。

看了精卫的故事,我不禁想到了爱迪生,他发明了一千多种东西,每样东西都经过了无数次实验才发明出来。想想精卫鸟,想想那些科学家,再想想自己,发现自己差远了。精卫那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佩服,鼓舞着人们奋发向上。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有信心。有决心。再加上坚持不懈的精神,就一定可以完成这一件事情的。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平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我要像精卫鸟一样,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学习。

篇2:精卫填海故事读书笔记

今日,妈妈给我买了一本《神话故事》,这本书里有许多中国的传说,很快,我就被这些资料丰富的故事深深吸引了。

在这些神话故事中,我最喜欢《精卫填海》这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女娃在一次玩耍中不幸掉入大海中被海水淹死了。可是她不想死去,于是她变成一只精卫鸟,夜以继日地从远处叼来石头和树枝,想要填平大海。大海夺去了她的生命,但却夺不去她的勇气。

经过,《精卫填海》的故事,我明白了:正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激励着精卫向前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这种精神,仅有这样,才能成功;仅有这样,才能有收获;仅有这样才能看到期望。

篇3:用读书日记代替读书笔记

笔者曾经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的一百名学生就读书笔记问题做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发现,不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学生有67人,无所谓的有26人,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只有7人(笔者所在学校的读书笔记分为三大部分:阅读的内容的基本情况、摘抄、感想)。

学生不喜欢读书笔记有这样一些理由:

“老师规定了字数,我们在写的时候手都写麻了。”“一天一页读书笔记,很是烦人。”“写完之后,我又不会去看它。”“整天都是写文字,烦死了,一点趣都没有。”……

老师为什么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中的那些规定项目有什么样的根据?

很多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因为要有一个手段来督促学生读书,而且当学生在做读书摘抄的时候,也能够积累一些好的词句,以便在写作文的时候用得上(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没有用上读书摘抄下来的好词句)。写感想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感受,进而受到教育。”

读书笔记上的感想和摘抄的依据是什么,很多老师都说没有思考过。只是说凭自己的感觉要这样做,或者是看到别人这样做了,所以也这样做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很多老师还是认同这样的事情:读书笔记我也知道学生不喜欢,而且学生写了读书笔记之后阅读能力也没有多么大的提高。但是不这样做就不能够检查学生是否阅读了课外书。

由此看来,读书笔记是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的东西。但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为了应付老师对于阅读的检查督促,双方都在承受着煎熬。

读书笔记似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读书笔记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留下来?如果留下来,怎么样留下来?

理性审视之,写读书笔记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增强记忆,便于查阅,容易梳理故事情节……因此,提出让读书笔记走开的想法是不对的。完全从成人的角度来写读书笔记,而且在写作的时候随意为之,不去考虑所作的项目是不是符合逻辑, 是否有理论依据, 这样的读书笔记学生是不欢迎的。因此,读书笔记的记录还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设计,并且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所作的记录项目要符合逻辑。鉴于此,我尝试用读书日记来代替读书笔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用一本24开、24页的笔记本来做读书记录。每天记录一页,每页的第一行写上日期,第二行写上书名、作者、如果有小标题写上小标题,没有小标题就直接写上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第三行开始写书中的主要人物,一个人写一行。然后隔一行写上地点、时间。剩余的地方,要求学生在旁边画上自己所感兴趣的和与阅读内容有关的一幅画。每周五利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自己的阅读日记,或者交换阅读其他同学的阅读日记。

从一开始记录读书日记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我们是在写一本书,这是我们读完别人的书之后所写的书。这就让学生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这样做还有一种隐喻在里面:那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历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既然这是一部精神发育的历史,就应该留下他的足迹。其次,对于每天记录的日期,是让学生养成每天都阅读的习惯。当然更是“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的隐喻所在。同时也是一种任务驱动的做法,以便于教师的检查和督促。

记录人物、地点、时间的做法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记录读书笔记的时候,学生往往都是在读完整本书后就忙着写感想,学生所感受到的往往只是一个局部,或者是泛泛而谈的一些适合所有文章的万金油式的话语。而学生在做读书日记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讲述中所出现的人物都写出来。按照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写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回忆的过程。学生对于人物关系的梳理过程就是学生对于所阅读内容的整理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一段重新温习的过程。

当学生整理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后,随后要求对于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线段来表示。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回忆思考阅读内容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这些人物关系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探究文本关系的过程。

所谓文本的意义就是文本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物和物的关系等诸多关系的总概括。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阅读内容中的众多关系的联系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探究过程。

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读完之后画出这样的图示,是基于人的遗忘规律来考虑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条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 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 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由此看来,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要能够在一天之内进行复习,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图就是一种方法。

之所以让学生画画,是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过程。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图画成了施展创造性想像力的源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图画能‘打开话匣子’,它能让平时沉默寡言的、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

事实证明,孩子对于画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对我说:“我发现我们现在所阅读的内容不光可以说出来和写出来,还可以画出来。”是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呢?

让学生撰写阅读日记之后,我发现这样做有一些好处:

阅读日记给阅读交流提供意义支撑点。

以往,在组织学生讨论所阅读的书籍的时候,学生只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去寻找所阅读的内容,但是那毕竟是没有支撑点的,而且在这个时候,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往往是比较概括性的。而往常,学生虽然写读书笔记,他们所写的往往只是在读完书后的一个局部的感受,或者是一个整体的万金油式的感想。只不过是学生在阅读之后的一种被动地说话而已。

阅读日记虽然记录的是一些简单的要点,但是这些要点能够让学生回忆起与之有关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大脑里的库存信息,达到阅读内容的重现。它能够为学生在读书交流中提供发言的支撑点。

阅读日记激发学生的二次阅读欲望。

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要学会对于所阅读的书籍进行再次阅读。“旧书不厌百回读”说出了再次阅读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都知道,真正能够对自己发生影响的书籍是在再次阅读之后,只有通过二次或者三次甚至多次地阅读同一本书,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所在。而学生通过每周五翻阅自己的阅读日记,往往会为自己所记载的内容感到惊奇,进而能够产生再次阅读的欲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通过读阅读日记来再次阅读同一本书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这一比例远远大于写读书笔记的学生。

阅读日记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往常的阅读中,我们往往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学生只是进行了一次性阅读,阅读之后往往就会忘记,甚至连书中的故事梗概都忘记了。时间一长,学生甚至连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怎么样的阅读帮助?但是通过阅读日记,所记录的是一些简要的内容,它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阅读的成就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够写出一本书,这样的做法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的。

阅读日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篇4:读书,请做读书笔记

钱钟书真是一个狂人,但他的“狂”绝不是轻狂,他敢睥睨天下,是因为他学问非凡,又性情率真,固守“文章之德,真理之勇”的学人信念,不惺惺作态。

钱钟书被誉为中国20世纪的“文化昆仑”,他的学识都是读书做笔记得来的。他离世后,夫人杨绛整理他的笔记,仅外文笔记就有34000多页,“日札”(随意写的读书心得)也有23册2000多页。

对照钱钟书,我以为,我们今天的中学生,如果真想学习,做到学业有成,进而做学问,还是要做好两件事:一是静下心,认真读书;二是不怕烦,扎扎实实做读书笔记。

有的同学说,现在是网络时代,资讯检索很容易,哪里还需做读书笔记!这是不对的。网络检索得到的信息,一般只能停留在“了解”“知道”这一低级层面,往往转瞬即逝,不会产生深刻的体验和理解,很难积淀深化为思想和智慧,不是真正的学问。做笔记会迫使我们深度阅读、感悟,这样,我们就有了深刻的体验。如果能再不断回顾、更新,融会贯通,便会积淀成为学问。

我曾教过一位小卢同学,女孩子,个子不高,小小的年纪,性格沉静得像一湖水。我很惊异地发现,她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远远超过了其他同学,显得是那样的出类拔萃。原因很简单,她从小学就开始坚持做读书笔记。她有三本并不太厚的笔记本,内容大多是摘抄的优美词句,间或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甚至还记录了对文章中人物、事件、思想的思考、评判。她的很多思想都是通过读书获得的,都可以在笔记上找到痕迹。

朱永新说,阅读和思考是达到精神高峰的唯一途径。撇开有些功利色彩的“学习”“做学问”,毫无疑问,读书有益于人的成长,而做读书笔记则使我们在成长的“途径”上走得更加坚实,更快更好。

所以,读书,请认真做读书笔记。

篇5:《精卫填海》读书笔记

今日我看的成语故事名字叫精卫填海,这是发生在上古时代的故事。

在很早很早以前,炎帝最小的一个女儿到东海洗澡,不幸被海水吞没,死后变成了一只精卫鸟。它为了防止别人也被淹死在大海里,于是决心要把东海填平。为了实现自我的目标,精卫鸟每一天飞行数万里,一趟一趟地从西山衔回很多小数枝和小石子,投到海中。它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始终坚持不懈。

看了这个故事,我一开始很不理解,用小树枝、小石子这么点东西,怎样可能把大海填平呢?这时,妈妈又给我讲了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让我比较一下,两个故事的相同之处。我最终明白了,这两个故事都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只要你有不怕难、不怕苦的精神,坚持不懈努力到底,再难的问题也能够解决。

篇6:《精卫填海》读书笔记

《精卫填海》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女儿,名字叫女娃。在一次划船的过程中,她被无情的海水吞没了。女娃的灵魂化作一只鸟,名字叫精卫。精卫每天衔来小树枝、小石头,投入大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情的大海终于被感动了,它很少再有波涛汹涌的时候。

精卫非常地执着,她持之以恒地做着一件事。不是她一个人这样,爱迪生也是如此。

爱迪生出身在美国,父亲是一个农民,母亲曾做过教师,爱迪生12岁就当了报童,他从小就建立起一个信念:人活着就应该工作,工作就是享受,就是无上的乐趣。为了能搞点化学实验,他把瓶瓶罐罐都搬到了火车的行李车里,因为火车震动得太厉害,装有黄磷的玻璃瓶摔了下来,黄磷易燃,行李车里蹿起了老高的火苗,火快熄灭的时候,乘警赶来了,得知事故是由爱迪生引起的,不容分说,抡起巴掌就给了爱迪生几下耳光。爱迪生只觉得耳朵里嗡的一声响,接着就是揪心裂肺似的一阵疼痛,从此耳朵再也听不见了。可是,爱迪生并不气馁,即使一只耳朵听不见了,他也一直在搞发明,电话就是他发明的。

篇7:《精卫填海》读书笔记

传说中炎帝有个女儿叫女娃,她在东海淹死后变成了一只叫“精卫”的小鸟。精卫怕别人和自己一样被淹死,就来回飞着,一次又一次地叨着树枝或石子,发誓要把东海填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始终如一。

精卫这种不畏险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志值得我们学习。在平时,我们在学习上遇到难题,也应像她一样毫不畏惧,尽力想出各种办法排除困难。在三年级的时候,刚开始学习英语,我看着那一个个像蝌蚪似的字母,听着“稀里古怪”的发音,就像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期中测试就得了不及格。但我没有灰心丧气,下半学期我更发愤努力,天天利用晚上睡觉前的时间朗读英语,结果期末测试考了80多分。这件事让我懂得了“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

虽然精卫的精神值得赞扬,但是,我觉得她的方法还需改进。精卫比起一望无际的东海,显得太渺小,仅靠她个人的力量来填平东海需要多少年呢?如果她请教一些专家或朋友,一起来想出巧妙的办法,并能使用现代工具,如卡车、飞机,那速度可要快多了。

上一篇:学校挂职报告下一篇:鼓励人坚强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