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2024-06-28

供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共9篇)

篇1:供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供电所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总结

如今,工作已经三年多,回顾过去,总结三年来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有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更好的做好技术工作,下面分几个方面对三年来的工作进行一下总结:

一、在xx供电所实习所得到锻炼

20xx年x月x日在xx供电局领导的安排下我到xx供电所实习。实习期间,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所长师傅们的关心和照顾下,我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线路架设方面得到了充分锻炼,在xx供电所农网改造过程中学会了爬电杆、高(10KV)低压线路的架设及变压器安装等,还参与了xx供电局xx供电所户表材料的清理,核实了部分已安装户表的材料并进行了统计和微机录入。

二、参与了xxx供电所的农网回头看及高低压线路现场和微机绘图

20xx年x月在学校领到毕业证后,通过xx供电局的分配,我被安排到xxx供电所任专职电工。在xxx供电所的工作期间,因工作需要,20xx年7月到20xx年8月我曾担任微机员,基本上负责整理了供电所所有的文件资料并协助电费审核专责进行电量审核。在资料整理期间曾参与了比较复杂的农网回头看,在与技安专责没有星期和节假日长期加班的情况下,我配合技安专责顺利完成了农网回头看。回头看后,为进一步完善档案资料,在所长的安排下,我和供电所游师傅一步一个脚印到现场绘制了供电所所有的高低压线路图,通过反复核实图纸无误后,我对全部图纸进行了微机绘图并打印存档。在一年多繁忙的工作中,我的生活过的很充实,不仅熟悉了电量电费审核,还熟练了微机操作,更重要的是熟悉了我们供电所工作的流程,熟悉了供电所档案资料的建立,受益非浅。

20xx年8月因工作需要,我被安排到值班室抢修岗位。在抢修岗位上,我时刻牢记 “人民电业为人民” 的宗旨及“十不准”等,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积极向上、努力学习专业技术、不怕困难,做到随叫随到,积极配合同事完成各项抢修任务,不仅在技术方面有所提高,还学会了团队协作精神。因为工作努力、贡献突出,我在20xx年底被xxx供电所评为优秀员工。

三、参与xx供电所基础资料及标准化供电所建立

20xx年6月因工作需要,我被调到xx供电所担任电费审核专责。刚到xx供电所,由于没有公变一户一表的系统资料,在全所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对供电所辖区内的公变用户进行了现场核实统计,我还负责录入了系统三十个农网台区五千多户公变用户资料,并顺利进行审核收费。在职期间我积极配合技安专责完成了部分线路图的绘制和资料的建立。在xx供电所建立标准化供电所期间,我积极投入到工作中配合营销和技安完善各种档案资料,通过向其他供电局及兄弟供电所的学习,以及学习标准化供电所文件资料,在全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xx供电所顺利地被评为标准化供电所。

四、努力工作,积极进取

20xx年3月,xx供电局农电稽查核算中心成立,供电所审核撤消,我因此被调到稽查核算中心工作至今。在职期间,我努力学习专业文化知识,认真审核用户电量电费,在审核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到现场进行稽查,不论是对供电所抄收人员还是对客户,我都能做到不询私舞弊,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因此稽核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并且在职期间我还能积极的完成上级交待的各种任务,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xx年6月我还通过了xx电业局农网配电营业高级的培训,并取得证书。

五、今后的工作打算

通过总结三年多的工作,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同时还需要多学习多看书,认真学习好规范规程及有关文件资料,掌握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加强工作责任感,及时做好个人的各项工作及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总结与反省,不断地鞭策自己并充实能量,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以适应时代和企业的发展,与公司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供电所:xxx

20xx年xx月

本文摘自中国演讲稿(http://)欢迎转载或分享,转载请注明,更多精彩文章尽在中国演讲网

篇2:供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单位:岗位:供电所长

本人于1996年7月参加工作,1999年至2007年在城关供电所任职生产技术安全员,2007年9月任供电所任所长至今。在2008年参加了内蒙古电力集团组织的供电所长培训班学习,通过学习使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多年的供用电管理及配电线路施工维护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人在供电所任职期间未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各项管理及专业技术水平日益提高,今将本人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思想上一直积极要求进步,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并于2005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以来更加严格严格要求自己,政治坚定,思想进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始终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效益意识和安全意识,坚持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在供电所任职期间积极应用新设备新技术,带领全所人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多项成果在县级评选中获奖,为企业的发展、安全生产做出积极贡献。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相互关心,在本所职工中具有很高的威信。在担任城关供电所所长期间,连年被评为先进班组称号。

二、管理及专业特长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人在学校学习供用电技术专业,参加工作后,长期从事供电所管理等工作,多年来在工作中一直坚持所学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本人一直利用书本、向老师傅、并通过专业培训等努力学习配电专业知识,学习新设备的管理、运行和配电设备新技术。由于配电设备的日益更新,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只有不断的学习,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才能掌握和管理好配电网络新设备。通过学习和实践,目前本人对架空配电线路、新型变压器、柱上开关、电缆分支箱、环网柜等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管理和运行经验。对配电事故的分析和判断相对比较果断、准确,有效地减少

了事故处理的时间,无论是公司领导或客户都能给予充分的肯定。

2、较强的组织能力。因为本人熟悉10kv线路施工流程和具体施工情况,组织过16条10kv线路和34个用电台区新建、改造工作,指挥调度了十几个事故抢修,有比较丰富的组织经验。抓好安全生产,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落到实处。以开展 “供电所安全性评价”活动为契机,结合安全周、安全月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活动,加强安全思想教育,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把“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让每个人切实从思想上把安全生产放到一切工作的首位,实现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杜绝了责任事故。坚持定期开展周末安全活动、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技术问答等活动。为应对电网突发事件,组织修订了《供电所应急抢修方案》,2011年组织进行了规模较大、涉及面较广的联合反事故演习,通过演习提高了城关供电所的整体协作能力,提高了全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加强配网的设备管理

第一,工作期间,针对城区配电线路陈旧、设备老化、故障常出的现象,积极工作、大胆探索、实践,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造方案:(1),改造公用变压器接线桩的接线方式:由于公用变压器的性质所决定,负荷变化无常,变压器接线柱及螺栓式设备线夹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常造成设备线夹与导线连接松动,且设备线夹与变压器接线柱的接触面积也达不到运行规程要求,故经常出现故障。针对这种情况,就将所有9个公用变压器的出线导线采用液压式压接鼻,消除了设备线夹受温度影响大的缺陷,接线柱上采用了握手线夹,增大了接线柱的接触面积,有效的避免了变压器接线桩故障的发生。(2)、在三年的城网改造中,根据城区供用电特点,初期由本人为生技科提供了一套城区配电供电网络设想图,为城网改造的合理性、经济性提供了依据。其次是严把工程质量验收关,根据验收技术规程要求,对城网改造、业扩增容、用户工程等的中间及终结验收严格把关,确保新设备在接入电网运行前的施工质量全优。为新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奠定了基础。

第二,加强配网结构的研究,制定并落实了每年各节假日、政府重要会议、各企事业单位重要活动等的紧急救援预案,确保了供电区域各种活动的正常开展。

第三、为防止三相四线制用户因零线线径篇小,三相负荷不对称而造成烧断零线,即而烧坏电器设备的故障,根据巡视中发现的薄弱环节、接头、接点缺陷,及时进行整改,更换大规格零线,铜铝接头处严格采用过渡措施等,从精细处入手开展配网供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故障抢修工作。

第四,认真建立和完善配电设备基础台帐,2008年在县公司各兄弟单位中,率先实行了利用数码相机现场拍照的一杆一卡线路台帐,在县公司专业互查和评比中,赢得了好评。

第五,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农村低压电网维修和改造为契机,对供电所供电半径长、导线细、电压低的台片实施改造,几年来,共整改低压线路38公里,新增变压器布点17台,彻底解决了用户反映的热点问题。

(三)、挥刀向线损要效益

线损率是农电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关系着企业的利益。为了公司的利益,本人严把线损管理关,将线损按台区分解承包考核到人,定期召开线损专题分析会,找问题、找差距、找对策,使线损管理工作形成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综合管理体系,线损指标也由原来的13%降到9%以下,确保了公司的利益不受损失。与此同时多举措抓好电费回收率指标高,每月电费回收率100%,30号当月电费全部回收完成。

(四)、做好供电所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

近年来,外力破坏、人为破坏等而引发的停电事故逐渐增多,组织配电运行人员利用一切机会,向社会、向用户宣传电力设施保护的重要意义,配合公安部门开展打击破坏电力设施的专项整治活动,不断完善了电力设施保护的组织措施和技术防范措施,规范了各类安全标示,警示标志,特别是对施工工地附近、交通道口和居民区等处的电力杆塔、拉线、配电箱等设施采取积极保护措施,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五)、抓服务、树形象

面对新形势,电力企业如何开拓市场、占领市场、赢得效益最大化,服务是关键。在供电营业厅硬件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对软件的管理,完善了各种记录、台帐、办公设施,免费提供用电宣传手册、宣传画及茶水等。并做到营业厅外标志齐全醒目,环境整洁;营业厅服务设施齐全,服务内容、业务流程、收费标准及承诺制度等样样齐全。在营业厅的显要位置,公开办事程序、电力销售价格和业务收费标准,公布国家电网公司“三个十条”,公开监督电话,设立意见箱,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在此基础上,该所创新服务理念,真心实意地为广大用电客户提供“零距离”、“个性化”的服务,积极帮助用电客户解难题。

篇3:供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 供用电技术对城市轨道供电系统的作用越来越大, 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 论文结合笔者研究的经验, 从供用电脑技术专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专业建设思路、专业体系内容、建设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是供用电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关的论点做业内研究参考之用, 其中存在一定的不足, 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2. 专业体系建设指导思想

基于工作过程的供用电技术专业城市轨道供电方向建设是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 以服务于社会和企业, 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在确立专业建设为龙头的基础上, 开拓创新, 坚持课程体系改革和专业建设改革的道路, 按照教学改革的总体安排, 依据企业用人的反馈信息和需求, 形成任务驱动、工学交替、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导向来建设供用电技术专业城市轨道供电方向课程体系, 明确教学的指导思想。

3. 专业建设思路

3.1 转变教育理念

专业体系建设中, 要改变现状, 就必须转变教育理念, 这也是课程改革和专业体系转变的先决条件, 因此, 要深入学习教育部关于课改的文件精神, 转变教学的教育理念, 选派专业带头人, 课程技术负责人参与到教育理念的培训中去, 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认识, 将所学的理念应用的课改中去, 逐渐转变教学理念。

3.2 专业调研

供用电技术专业的教学必须基于实际的产业情况, 结合专业发展的道路, 立足于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行业的发展, 开展社会需求的调研工作, 新技术的应用为结合点, 引导学生投入到其中。因此, 供用电技术专业城市轨道供电方向体系的建设实践必须制定系统的提纲, 制作覆盖各种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目标能力, 并利用网络沟通、电话沟通等方式来执行, 内容涉及到电气试验、变电检修、员工岗位知识技能需求和用电配电系统知识等, 通过产业调研, 进一步明确专业体系建设的方向和举措。

4. 专业体系建设的内容

4.1 专业工作任务分析

基于调研的信息, 可以分析本专业学生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汇总, 进一步归纳为5大典型专业工作任务, 分别是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变电运行技术、电机使用维护技术、用电技术的管理和电机拖动与控制技术等, 根据工作的具体内容, 总结出本专业基本的教学内容。

4.2 理论实践的一体化

供用电技术专业城市轨道供电方向课程对生产应用的要求比较高, 因而教学中对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要求高, 在教学中必须以项目任务为载体, 联系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 进行重构, 形成专业学习基础领域的核心课程。

4.3 专业核心课程设定

供用电技术专业城市轨道供电方向课程注重实际的应用, 在专业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专业核心课程的设定, 以培养学生基本的应用能力, 如城轨交通接触网、城轨交通供变电技术、城轨交通继电保护、高压设备测试等理实一体化的课程, 几乎覆盖了本专业的全部职业技能, 占专业学习总课时的40%以上。

5. 专业体系建设和实践的策略

5.1 专业教学模式

供用电技术专业城市轨道供电方向的教学理念离不开工学结合、能力本位、职业导向的原则, 突出本专业典型工作的任务,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开发。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为核心, 以还原实际的工作环境为载体, 充分利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 确立核心课程培养的教学情境, 强化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

5.2 课程体系特色

课程体系特色是本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基础, 也是本专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 课程体系的特色一般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 专业知识的实用性特征, 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 突出能力在其中的作用, 以培养专业知识扎实、技能娴熟的学生为目标, 做到专长突出、知识够用等特点;其二, 强调基础学习的重要性, 基础是能力体现平台, 只有扎实的基础, 才能确保学生在更高的平台上发展;其三, 突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 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注重科学性、开放性和实用性, 可以拓展专业领域的广度和深度, 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就业的能力和竞争力。

5.3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 可以采用讲授法、展示法、小组讨论法、案例法、情景还原法等, 将学生带入到“工作”环境中来, 模拟一种真实的岗位, 以便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 在实施的过程中, 可以结合多媒体等先进的技术手段, 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更加透彻的掌握知识。

结束语

供用电技术是城市轨道电力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人才培养又是关乎供用电技术实施到位与否的关键, 因而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的供用电技术专业城市轨道供电方向体系建设研究和实践研究, 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关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 以为我国的城市轨道电力建设做出贡献。

摘要:专业人才是专业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供用电技术专业城市轨道供电方向体系建设研究和实践需要从专业体系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的、专业建设思路、专业体系内容、专业体系建设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笔者结合已有的工作经验, 将做简要的论述, 文中观点存在不足之处, 恳请批评指正。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供用电技术专业城市轨道供电方向,建设研究,实践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2]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2010.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

[4]卢艳, 黄云龙.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 2011-07-20.

[5]康兴娜, 郭方正.供用电技术专业立体化实习实训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11-02-10.

篇4:供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关键词:工作过程城市轨道交通课程体系措施

1.引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不断取得进步,教育专业专业化的细分趋势更加明显,作为实用性很强的一门专业,基于工程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对理论性和实用性都提出了要求,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着直接的联系。当前我国基于工作过程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不足,不能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需求,因而探索其课程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结合已有的教学经验,做简要的论述。

2.基于工作过程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

基于工作过程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建设是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是对口的专业建设,密切校企结合,着力健全和完善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做出重要的贡献。基于工作过程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以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培养方案由专业岗位、信息技术、文化素质、专业拓展和道德素养等平台构成,教学体系的建设包括理论与实践两大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二者的融合,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3.基于工作过程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策略

教学过程注重社团、课堂和创新基地的三级培养机制,充分利用仿真教学和岗位能力导向等模式,确保培养合格的人才。基于工作过程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可以从以下多个方面着手:

3.1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基于工作过程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与岗位的联系非常紧密,在人才培养时不能只是仅仅依赖于课堂知识的传授,而应该结合产学研的教学模式,依托与实际的生产建设,加大一体化教学改革力度,突破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情况。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可以做到理论实训一体化,采用“嵌入式”理论,着力于培养应用能力强、理论知识扎实的高素质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形成一套产学研结合、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3.2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岗位标准

由于此类专业的建设是对口建设的,因而要制定专业平台和基础平台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基础平台的建设是以项目教学为指导的,而专业平台的建设是以实际岗位为搭建的,面向企业实际的岗位能力建设要求为导向的。在专业岗位的标准时,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为出发点,面向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群的基础知识要求,面向岗位的专业能力建设。此外,专业岗位标准的制定还要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完善专业岗位标准的建设。

3.3实验实训基地与内涵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课程的建设需要结合实验实训基地与内涵建设,以“硬件做优,软件做强”为建设基础,追踪城市轨道交通控制技术发展,以产学研结合为纽带,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段,挖掘内涵,更新设备,使实训环境与工作岗位环境相一致,实现技术同步、文化交融,即能成为行业职工培训,又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建设标准。

3.4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因而要提高教学队伍的专业水平。教学团队的建设需要从几个方面着手:其一,组织教师队伍参加培训,在现有的经验基础上,再参加职业岗位培训,或者通过岗位挂职锻炼来提升教师的应用水平;其二,以引进消化城市轨道交通控制技术为目标,在现有的基础上,加深教师对新技术、新应用的理解,加深对职业的理解和课程的把握程度;其三,组织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议,增加沟通交流,全方面提升教师的技术水平。

3.5教学资源库建设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丰富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可以將行业内的先进技术和信息囊括进来,以电子教学资料和专业教学软件为主,提供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教学、研究和平台共享的高等资源。信息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教育当中,随着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可以为教学工作提供大量的资源,网络的共享性为资源的获取提供了途径,各教学单位可以进行资源的交流,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贡献力量。此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的建设,坚持虚实结合、软硬结合、校企结合的原则,将实训资源与虚拟资源纳入到资源库中。

3.6多媒体教学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与实际岗位的结合非常密切,如果仅仅是依靠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将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要提升教学的质量,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加直观、明了的阐述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容易理解。多媒体教学可以图文并茂的展示所要传递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7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其一,通过给学生布置具体的项目,学生参与到实际岗位中来,可以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为应用打下基础;其二,项目教学法可以将学生组织成一个团体,将任务细分下去,相当于模拟协作的工作模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团队意识。

3.8教学考核

教学考核可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通过打分来进行评估教学的好坏,并针对弱势的教学项目进行提高,以提升教学的质量。此外,教学中,采用考核的方法,可以提升教学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4.结束语

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影响着城市发展的质量,而其中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为其服务的,因而研究其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并针对性的提出加强的措施,可以为提升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结合已有的工作研究经验,做简要的论述,为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文中观点存在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的探讨论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2009.

[2]林瑜筠等.铁路信号新技术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3]李珊珊, 穆中华.基于工作过程的城市轨道交通大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科技经济市场,2010-07-15.

[4]程谦.基于工作过程的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项目课程开发[J].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2012-03-01.

[5]吴晓,黄新民,黄芳.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11-11.

篇5:供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单位:供电公司

岗位:配电线路工

本人于1992年7月毕业于电力技校,分配到县电力总公司用电科从事用电监察工作,1998年12调供电所任副主任,聘任为电气工程技术工程师。2月调供电所任所长至今。在参加了省电力集团组织的供电所长培训班学习,通过学习使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多年的供用电管理及配电

线路施工维护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人在供电所任职期间未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各项管理及专业技术水平日益提高,今将本人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思想上一直积极要求进步,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并于1998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以来更加严格严格要求自己,政治坚定,思想进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始终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效益意识和安全意识,坚持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在供电所任职期间积极应用新设备新技术,带领全所人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多项成果在县级评选中获奖,为企业的发展、安全生产做出积极贡献。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职业素养,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相互关心,在本所职工中具有很高的威信。在担任供电所所长期间,连年被评为先进单位,获国家电网农村供电所示范窗口称号。

二、管理及专业特长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人在学校学习输配电专业,参加工作后,长期从事用电监察、供电所管理等工作,多年来在工作中一直坚持所学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本人一直利用书本、向老师傅、并通过专业培训等努力学习配电专业知识,学习新设备的管理、运行和配电设备新技术。由于配电设备的日益更新,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只有不断的学习,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才能掌握和管理好配电网络新设备。通过学习和实践,目前本人对架空配电线路、新型变压器、柱上开关、电缆分支箱、环网柜等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管理和运行经验。对配电事故的分析和判断相对比较果断、准确,有效地减少了事故处理的时间,无论是公司领导或客户都能给予充分的肯定。

2、较强的组织能力。因为本人熟悉10kv线路施工流程和具体施工情况,组织过16条10kv线路和34个用电台区新建、改造工作,指挥调度了十几个事故抢修,有比较丰富的组织经验。

三、近年来主要专业工作业绩

(一)抓好安全生产,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落到实处。以开展“供电所安全性评价”活动为契机,结合安全周、安全月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活动,加强安全思想教育,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把“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让每个人切实从思想上把安全生产放到一切工作的首位,实现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杜绝了责任事故。坚持定期开展周末安全活动、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技术问答等活动。为应对电网突发事件,组织修订了《所应急抢修方案》,组织进行了规模较大、涉及面较广的联合反事故演习,通过演习提高了所的整体协作能力,提高了全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加强配网的设备管理

第一,1998-所工作期间,针对城区配电线路陈旧、设备老化、故障常出的现象,积极工作、大胆探索、实践,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造方案:(1),改造公用变压器接线桩的接线方式:由于公用变压器的性质所决定,负荷变化无常,变压器接线柱及螺栓式设备线夹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常造成设备线夹与导线连接松动,且设备线夹与变压器接线柱的接触面积也达不到运行规程要求,故经常出现故障。针对这种情况,就将所有9个公用变压器的出线导线采用液压式压接鼻,消除了设备线夹受温度影响大的缺陷,接线柱上采用了握手线夹,增大了接线柱的接触面积,有效的避免了变压器接线桩故障的发生。(2)、在三年的城网改造中,根据城区供用电特点,初期由本人为生技科提供了一套城区配电供电网络设想图,为城网改造的合理性、经济性提供了依据。其次是严把工程质量验收关,根据验收技术规程要求,对城网改造、业扩增容、用户工程等的中间及终结验收严格把关,确保新设备在接入电网运行前的施工质量全优。为新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奠定了基础。

第二,在农网整改中,发明了“一个紧线机、两个卡线器”紧线法,有效克服了以往lgj-50以下截面导线“一个紧线机、一个卡线器”紧线法紧线后导线弧垂达不到标准的难题,并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全县施工中得到了推广。

第三,加强配网结构的研究,制定并落实了每年各节假日、政府重要会议、各企事业单位重要活动等的紧急救援预案,确保了供电区域各种活动的正常开展。

篇6:供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由于近年来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铁路高素质知识技能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铁道供电技术专业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的发展,面向轨道交通行业,通过形成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成融实训实习、技术培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和生产服务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培养从事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的施工、建设、运行维护和牵引变配电运行检测、控制维护和故障处理等高端技能型专业技术岗位人才。

一、岗位人才技能培养必须突出其职业性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应与今后的任职岗位能力达到良好的匹配,专业教学及专业课程究其根本都是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专业(核心)课程也必须根据其职业特点以及职业岗位能力来设定与实施。因此,为了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强化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专业(核心)课程设定的学习领域和多个学习情境中的具体操作项目及任务都应与实际岗位工作任务尽量贴近。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熟悉职业环境,体验职业特点,累积职业经验,提高对职业环境的适应能力。

以专业核心课程《牵引变电所设备运行与维护》为例,为了充分体现职业性特点,专业授课教师通过多次对轨道交通企业的走访与调研,将专业岗位细化为两个大方面:普通技术岗位和高铁技术岗位。普通技术岗位包括电力线路岗位和变配电岗位。高铁技术岗位则包括施工架设、运行监测、变配电设备运行与线路故障处理与维护等。该课程主要涉及的岗位就是高铁技术岗位中的所内设备运行与维护。对专业岗位有了充分的认知与清晰的定位后,围绕岗位工作任务将课程内容进行分解,运用职业教育的理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的发展优质,合理配置专业实训资源,最终制定了课程的五个重要学习领域及若干个学习子情境,以各情境中的任务为单位开展教学。学习内容从牵引变电系统的认知到一、二次常用设备维护检修,再到牵引变电所的设计施工以及安全等级与条例逐步深入,使学生在技能训练和知识扩充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运用,逐步适应未来的职业环境。

二、岗位技能培养应以职业素质为基石,追求“工匠精神”的升华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是适应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求的,这就需要具备积极主动地去适应职业环境与行业发展的能力,具有适应能力强、反应速度快等特点,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的高技能人才,更是推动行业发展与企业品质提升的利器。因此,应将职业道德放在一切教育工作的首位,同时突出实践技能培养这个中心。而传统的职业道德教育多为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尽职尽责等等,而对于我国交通轨道运输行业的发展和国际产业技术创新需求来讲,作为行业专门技术岗位人才来讲,单单满足职业道德还远远不够,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对职业素质有良好的认识与实践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工匠精神”的这种职业理想的实现,简单概括就是做到从容独立、踏实务实、精益求精、专注严瑾,还要在心里摒弃浮躁,从而具备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要以内在的因素转化为外化的升华,就像鸡蛋一样,“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是生命。”对于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的从业者来说,其自身的竞争力也大大增强,也更容易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

三、专业岗位技能的培养应注重课程具体实施的可操作性

专业岗位技能的培养与课程学习情境的开发与落实都要具有可操作性,《牵引变电所设备运行与维护》课程学习领域的整合与设定应与学习领域及情境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专业教师在布置各学习领域学习任务前,应首先对岗位教学目标与项目操作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全面分析与测定,结合职业标准与技术要领,预先给定操作流程,记录实施结果,确保实践过程能按标准训练步骤紧张有序地进行。同时,为了客观全面地检验专业岗位技能培养是否有成效,必须对过程考核评价和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标准,在评价阶段的评价方式主要有,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融合,组内互评与组间互评相融合,最终给出整体的成绩。对于《牵引变电所设备运行与维护》课程来说,根据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将岗位能力细化为岗位技能能力与岗位综合能力,岗位技术能力包括工作准备、操作流程、安全点实施等多个考核点,分配所占项目分值,例如对于变压器检修与拆装项目来说,采用的是与实际岗位统一的标准化作业流程作为评分标准,对学生操作程序及安全作业进行打分。

篇7:供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为了实现铁道供电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面对企业人才需求,铁道供电技术专业始终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创新和实践了“一条主线、二元主体、两大平台、四阶递进”的“1224”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

1铁道供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表述

“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素质培养和能力训练为主线,突出学生“职业素质和通用职业技能→岗位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职业综合素质和拓展能力”的进阶式素质和能力培养主线。

“二元主体”即学校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校企双方双主体共育人才。铁道供电技术专业先后与哈尔滨铁路局、西安铁路局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组建了电气化铁道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发挥校企合作机制作用,校企深度融合,合作趋于常态化。共享人力资源,学校专业带头人与企业技术专家共谋专业建设,企业能工巧匠和学校骨干教师共同实施课程教学,学校和企业共享实训基地。校企双方逐步引导学生的职业性,提升岗位能力。实现校企“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目标。

“两大平台”即以校内演练场为主的校内实践平台和以校外企业真实岗位为主的校外实践平台,为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形成提供条件保障。学生以接触网工、电力线路工等身份,进行接触网检修与维护、牵引变电所运行与维护、电力线路安装与维护等核心技能岗位练兵,实现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

“四阶递进”分基础技能培养、岗位单项技能培养、岗位综合能力培养和岗位工作能力培养四个阶段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注重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培养。

2铁道供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炼过程及依据

在学院“双主体、全过程”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联合哈尔滨铁路局、西安铁路局等企业,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行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与融入职业情境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轮换进行。通过积极走访毕业生用人单位及时跟踪走访毕业生和用人企业,以毕业生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衡量人才培养质量;依据反馈信息,校企共同研究形成了“1224”人才培养方案,使毕业生更加适应电气化铁道职业岗位任职需求。

3铁道供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流程

人才培养的过程分为四个递进的阶段:

第一阶段――由第一、第二两个学期构成的基础技能培养阶段。本阶段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法律基础、思想道德等公共基础课和电路与电工技术应用与实践、电子技术应用与实践等专业基础课,以及电工实训。专业基础课融教、学、做为一体,教学内容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通过工作过程的模拟达到“工学结合”。

第二阶段――由第三、第四两个学期构成的岗位单项技能培养阶段。本阶段主要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通用课程、专业实做训练课程等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主要课程有接触网运营与检修、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运行与维护、牵引变电所设备运行与维护、微机远动设备运行与维护、接触网识图与制图、接触网实训。专业技能课程的专业实做训练由校外兼职教师承担。本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技能,是在基础技能上的升华。

第三阶段――由第五学期构成的`专业综合能力培养阶段。本阶段主要包括专业拓展课程、专业技能综合训练课程、专业技能鉴定课程,根据企业及相应岗位的要求对岗位技能进行综合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第四阶段――由第六学期构成的岗位工作能力培养阶段。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校企共同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管理与考核,利用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际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实现学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对部分实现不了校外顶岗实习的学生,开展校内强化训练,聘请齐齐哈尔供电段专业技术工程师来校在接触网演练场进行与企业一样的实习。

4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篇8:综采工作面供电技术探析

由供电系统、泵站、管路、通风和瓦斯系统、回采巷道输送设施、转载机、液压支架、刮板运输机、采煤机等所构成的复杂性的系统就是综采工作面, 它的目的是为了开采。其中, 乳化液泵站、胶带运输机、破碎机、转载机、液压支架、刮板运输机、采煤机等重要的设施组成了综采工作面的主要生产设备。这一系列功率比较大的设施再加之与之相适应的装置而构成了自动化的控制系统, 进而使得煤矿工工人的劳动强度减轻, 减少了生产费用, 并且也使得煤矿的生产量大大地提高, 也确保了综采工作面的生产安全性。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 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 本文结合现代化矿井的特点, 为实现安全高效的产煤目标, 重点阐述综采工作面供电技术, 以促进矿井的安全生产。

2 综采工作面供电技术

2.1 保护和监测技术

综采工作面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用电设备与供电系统, 事故停机或者是一次失误都能够导致巨大的损失, 监测设备的状态能够减少损失, 确保企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当前形势下, 保护和监测技术是综采工作面供电系统的急切要求。

(1) 监测电机安全工作的情况。对于定子、转子、电机轴承等的故障, 在出现的初级阶段实施在线稳定监测, 且对它的改变状态进行监测, 对于电机能不能稳定和安全工作进行判断, 进而防止事故停机的情况出现, 将较高可行性的库存和检修计划制定出来, 从而确保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

(2) 在线监测工作面电缆绝缘。实施接地漏电故障的保护;可以在出现单相接地故障之前准确地预测电网的绝缘性;对故障点的区域进行准确地判断, 其中高阻接地故障也包括在内, 避免故障的扩大化。

2.2 智能化技术

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或者是计算机对人们的思维进行模仿, 从而实施决策, 像是智能代理、遗传算法, 以及专家系统等。在综采工作面中的供电系统, 所应用的主要是控制生产设备过程和人工智能系统的智能系统;在数据库输入信息设备的工作情况、工作参数、工作形式、外部条件监测等数据, 实施全面地探究, 实现设备选型、系统设计, 以及选择改进技术的策略, 要么是给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是意见;事前实施维修设备的规划;对于供电系统所发生的故障给出解决策略或者是维修方法, 尽量地缩短故障排除的时间;结合实际工作状态, 对工作参数进行调整和设定。可以说, 在智能化这个方面具有很好的研究前景。

2.3 启动刮板运输机的技术

刮板运输机的启动在增大的驱动功能的影响下变得非常明显。在启动运输机的时候, 电机的启动电流会大大地威胁着电网, 如果借助界面较大的供电系统和大容量的移动变电站, 那么投资将会增多, 与此同时, 启动设备过程中的冲击力也会危害到设备的使用年限与安全性。当前, 机械软启动技术与双速电机驱动是使得刮板运输机电流降低的策略。尽管双速电机驱动可以使得启动电流降低, 可几乎是在相同的时间启动多台电机, 这样还是存在启动电流冲击。而机械软启动技术可以将这个问题有效地解决, 然而, 由于较大的电机功率, 每一台电机依旧具有非常大的启动电流。这两种策略未能够将电流冲击与电网容量的问题解决。在有关控制理论与电力电子器件普遍应用的影响下, 在运输机的电动机控制上应用变频调速技术, 进而将启动的问题有效地解决。不过因为低压变频器的应用使得其只有1140v的输出电压, 负荷功率却是能够到1000 k W, 在对软启动进行解决的过程中, 相比较于3.3 k V供电, 导致比较大的电量损耗。为此, 应当将中压防爆变频器研发出来, 从而将低压变频器面临的问题解决, 实现节约能源的最终目的。

2.4 综采工作面供电电压

目前, 我国井下用电设备的电压主要是660伏和1140伏, 但是国外进口设备的使用电压除了这两种外, 还有1000伏和500伏等几种。所以在选择设备时应当注意到设备的用电电压, 特别是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混合使用时更应该注意。一个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设备最好选用一种或最多两种用电电压。实践证明, 用电电压多时容易引起混乱, 造成事故。近几年, 随着综采工作面的割煤高度加大, 生产能力的提高, 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等设备的总装机功率不断增大, 加上井下特殊环境又限制了电缆截面积和变压器体积的增加, 11.4k V供电电压已满足不了生产需要。必须采用3.3k V甚至更高电压等级供电才能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 满足大功率设备的用电要求。我国综采工作面供电电压现状主要是以11.4k V为主, 局部达到3.3k V, 而且目前3.3k V供电系统一般仅解决了工作面三机的供电问题, 没有完全实现全系统3.3k V供电, 其供电器件可靠性和寿命还需提高;系统保护的准确性还需进一步精确;试验范围还需扩大;保护配合、参数匹配、接口问题等还需要做进一步实验和验证。然而, 即使实现全系统3.3k V供电, 也远不是工作面升压的终点, 据报道, 我国在综采工作面升压供电方面与国外相比存有差距, 因而在完善3.3k V供电系统的同时必须提前开始更高电压等级的供电方式以及综合保护方面的研究, 开发出相应的关键设备及其配套装置, 及早进行工业性试验, 力争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取得先机。

3 结论

总而言之, 需要结合综采工作面的特点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 以及高效性, 这就要求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综采工作面的供电技术, 最终使得煤矿矿井的生产效益大大地提高。

摘要:综采工作面供电安全技术直接关系着煤矿的安全生产, 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现代化矿井对综采工作面的供电系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供电系统大容量、安全可靠、便于设计维护和查找故障。本文结合现代化矿井的实际情况, 为了确保煤矿生产的高效和安全, 要求综采工作面的供电系统具备方便查找故障与设计维护, 以及大容量可靠安全的特点。为此, 本文论述了综采工作面的一系列供电技术。

关键词:煤矿,综采工作面,供电系统,供电技术

参考文献

[1]朱磊, 王为丽, 陈鸿章.综采工作面可靠性分析[J].山西煤炭, 2006 (01) :22-24

[2]李建民, 章之燕.安全高效工作面设备配套与供电方式分析[J].煤矿机电, 2008 (01) :7-11.

[3]贾俊峰.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山西煤炭, 2005 (01) :42-43.

[4]黄涛, 符如康.综采工作面供电可靠性分析及处理对策[J].煤矿机电, 2010 (03) :98-99.

篇9:供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067-01

摘 要 以编制供电企业输变电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导则为例,探讨研究了如何加强供电企业技术档案管理,以更好地服务企业中心工作。

关键词 技术档案;管理:服务;供电企业

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供电企业加快实现“一强三优”现代企业的进程中,如何促进档案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实现档案工作由“事务型”向“参谋型”,由“传统型”向“开拓型”、由“被动型”向“主动型”的“三个转变”,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1 技术档案管理是企业档案管理的主要业务

档案最简单的定义是“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所谓“直接形成”说明档案继承了文件的原始性,所谓“历史记录”说明档案在继承文件原始性的同时,也继承了文件的记录性,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档案具有历史再现性、知识性、信息性、政治性、法律性、文化性、社会性、教育性、价值性等特点,其中历史再现性为其本质属性。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机密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企业档案的内容性质可以分为行政档案、人事档案、技术档案等等。在以往很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企业档案管理往往被认为只是单纯的人事档案管理,由此被遮上了一层一般人不便问津的神秘色彩,而所谓的技术档案仅仅当成了资料管理。

一般而言,技术档案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有具体事务的技术文件、图纸、图表、照片和原始记录等等。详细内容包括任务书、协议书、技术指标、审批文件、研究计划、方案大纲、技术措施、调查材料、设计资料、试验和工艺记录等等。技术档案一般为内部使用,不公开出版发行,有些有密级限制,因此在参考文献和检索工具中极少被引用。

笔者在本文中就加强技术档案管理,服务企业中心工作这一课题,并结合编制供电企业输变电工程档案管理导则的实际,做以下阐述。

2 编制供电企业输变电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导则课题的提出和运用的技术手段

近年来,供电系统电力建设尤其是输变电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在供电企业技术档案管理中占据头等地位,受到国家相关部门和国家电网公司的高度重视。《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程评选办法,都将档案工作列为工程验收和评比的重要内容。同时,电网建设、生产运行以及依法维权等工作中对工程项目档案的需要也日益提高。

编制电网建设工程技术档案中包括输变电工程管理档案导则,对该导则采取以下三种技术手段。

2.1 丰富完善工程项目档案文件的归档范围:一是以电力企业档案分类表为纲。《电力企业档案分类表》按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设列了应归档文件的类别名称和部分文件名称,虽然不完整、不详细、不全面,但结构上还是较为合理的

二是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范围》为基础。《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范围》是面向全国各行各业各类建设工程的文件归档范围,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三是以建设部管理规定、规范和标准为依据,丰富完善电力建设工程项目文件归档范围。这些文件主要是指《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标准》、《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等等,依据这些文件全面收集工程建设管理、施工管理、监理、质量监督、验评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各类文件材料,确定工程项目文件的归档范围,丰富归档内容。

2.2 明确类目设置:电力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表制定于1991年,由于历史的局限有些类目设置不科学,很多文件无法判断其类属;加上随着电力建设的发展,形成很多新类型的文件,其无法归入原来的类目中,在整理建设工程项目文件时给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兼职档案员造成很多困扰,影响了工作效率。

2.3 确定整理方式:按照尊重文件形成的规律,保持文件内在联系,保证归档文件完整、系统的原则,设计工程项目文件的整理方式,达到便于操作、便于查找利用。如工程项目质量验评文件,按照工程项目质变过验评标的结构设置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的结构层次,设立各层次应归档文件名称,在整理案卷时,按照检验批文件、分项工程文件、分部工程文件、单位工程文件的顺序依次排列,实现结构层次清晰、排列有序、不漏文件。

3 供电企业输变电工程技术档案管理的突破及其实施效果

3.1 工程項目文件的归档范围:国家档案管理部门出台的相关规范是面对全国各行各业的各类工程档案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3.2 工程项目文件的分类方法: 编制电网建设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导则,明确所有应归档文件的分类号,解决《电力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表》中因类目设置不规范造成的分类不统一、不明确的不足,提高电网建设工程项目文件整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3.3 工程项目文件的整理方法:编制电网建设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导则,按照分类号、文件顺序号的结构,详细排列所有电网建设工程项目文件,为整理项目文件提供依据,为项目文件的齐全、完整提供保障,使项目档案的分类编目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日后的检索查找,从而提高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整理项目档案的效率。

电网建设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导则的实施,受到各单位专职档案员、施工管理人员、监理人员、兼职档案员的欢迎。

4 供电企业输变电工程技术档案管理的应用范围及其效益

电网建设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导则适用于输变电工程项目法人单位、建设管理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设备制造单位、试验单位等。它为企业带来了直接、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一,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电网建设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导则的实施,提高了项目文件归档的工作效率,以往,一个变电工程项目完成收集整理工作大约需要12人30个工作日,而现在用15个工作日即可完成,劳动生产率提高100%。

第二,丰富、完整的档案资料是日后其他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维护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上一篇:小学生的名言名句下一篇:食品安全卫生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