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菲尔铁塔的故事 纪念1889年法国巴黎世博会

2024-04-30

埃菲尔铁塔的故事 纪念1889年法国巴黎世博会(精选2篇)

篇1:埃菲尔铁塔的故事 纪念1889年法国巴黎世博会

埃菲尔铁塔的故事 纪念1889年法国巴黎世博会

2008年01月15日

名称:第三届巴黎世界博览会

会期:1889年5月5日至1889年10月31日

主题: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

参展国:35

参观者:32,250,297

1889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在巴黎举行法国第三届世博会。本届世博会的诸多展馆民族气息浓郁,笔者精选了多幅历史图片以飨读者。但埃菲尔铁塔的光芒盖过了当年的一切,是世博会留给人类最璀璨的创作。埃菲尔铁塔的故事,已经跨越了三个世纪,而且还会一直讲述下去。

300米的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

铁塔,象征现代化法兰西

1884年11月8日,法国政府宣布将于1889年在巴黎再次举行世界博览会,以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1886年5月,法国为此向世界招标:在巴黎战神广场设计一座高塔。最初的要求并无特别之处,只要高塔能够吸引参观者买票参观,并且在世博会后能轻易拆除。

不久,法国官方就收到不少应征方案。有人提出建造一个巨大的断头台,象征昔日帝国的结束;有人提议竖起一个高耸的洒水装置,在干旱的季节喷淋整个巴黎;有人设计了一座刻有法国大革命英雄人物的金字塔;还有人建议在建筑顶上,安装一个巨大的电灯,让巴黎从此没有黑夜,人们能在子夜方便地阅读报纸。结果这些提案都没有通过评审。

时年53岁的古斯塔夫·埃菲尔设计的是一座钢铁结构的拱门高塔,这个方案最终胜出。世博会组委会的官员这样阐释:“这个世纪即将结束,我们应该欢庆现代化的法兰西的诞生!当时人们谈到金属和机械的高度发展,我们有理由把金属和机械作为胜利的标志。”

法属新克里多尼亚馆

铁塔,征服传统的法兰西

一位著名的建筑师曾经说过,一座建筑诞生初期的评价没有实际意义,时间将证明一切。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终将成为人类进步的里程碑。建筑师的坚持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也终将换来后人无比的崇敬。埃菲尔和他的塔用超越世纪的时空证明了这一说法。

埃菲尔将塔的高度确定为300米,为什么?因为只有达到这个高度,才能超出巴黎当时伟大传统建筑高度的总和:巴黎圣母院68米,巴黎歌剧院54米,圣雅克塔52米,凯旋门49米,七月纪念柱47米,古埃及方尖碑27米,它们加起来的总和为297米,而铁塔的高度将达到300米。

儿童馆

卫生馆

埃菲尔:我真是没有想到

埃菲尔和法国政府、巴黎市政府签订了铁塔建造合同。1887年1月26日,埃菲尔的工程公司开始动工,并支付建造总预算160万美元中的130万美元,埃菲尔将会获得在博览会期间和此后20年的由此铁塔而获得的各项收入。这意味着政府已经同意保留铁塔至1909年,然后由政府决定是否继续保留。

与政府态度截然不同的是,埃菲尔没有预料到反对的声音如此喧嚣。

1887年2月14日,铁塔正式开工后的19天,埃菲尔接到了发表在当日巴黎《时代报》上由一批艺术家和建筑师联合签名的抗议书,名为《反对修建埃菲尔铁塔》,抗议书的内容是:“我们深爱巴黎之美,珍惜巴黎形象,现在以法国色彩被蔑视、法国历史遭威胁的名义,义正辞严地抗议这座修建在我们美丽首都的心脏位置的荒谬的怪物。请诸位设想一下,巴黎的美丽建筑怎么能与一个使人头晕目眩、怪异可笑的黑色大烟囱放在一起?黑铁塔一定会用它的野蛮破坏整个巴黎的建筑氛围,令巴黎建筑蒙羞,巴黎之美将在一场噩梦中彻底丧失。这是滴在纯净白纸上的一滴肮脏的墨水,是魔鬼强涂在巴黎美丽脸庞上的可怕污点。”最要命的是列在抗议书下面的签名在那一瞬间几乎把他击倒:古诺德、莫泊桑、左拉、小仲马、科佩、勒孔特、波吕多莫、布格鲁、麦索尼、萨乐杜、克尔尼、布洛伊、魏尔兰、胡斯曼„„联名达300人之众,几乎囊括了当时法国各艺术领域的头面人物,其中“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更是扬言:“巴黎如果建成铁塔,我要永远离开这个城市。”

还有法国一位数学教授预计,当盖到228米时,这个建筑会轰然倒塌,以至一部分住在铁塔周围的居民赶紧搬离,一部分人跑到法院起诉埃菲尔:“铁塔要塌下来压了我的房子怎么办?”当造到这一高度时,有人在铁塔四周等待灾难的发生。这些反对者似乎忘记了埃菲尔是一位杰出的钢铁结构专家,自由女神像的钢架,以及数座钢结构桥梁都是出自他的设计。结果反对者期待的灾难没有发生,铁塔的轻盈造型倒是在关注的目光下日臻完美。

军事陈列馆

工艺美术馆

莫泊桑:狡猾的食言者

那一届世界博览会之后,埃菲尔铁塔获得世界的肯定,这无疑是一件令当初在《反对修建埃菲尔铁塔》抗议书上签下大名的诸多法国艺术名流难堪的事情,而按道理来说最下不了台的应该是莫泊桑,他的短篇小说名扬天下,并以“莫泊桑式的结局”令读者对他的小说留下难忘的印象。当时他既然扬言“巴黎如果建成铁塔,我要永远离开这个城市”,这话说得如此没有回旋的余地,所以世界博览会铁塔剪彩之后,人们最拭目以待的恐怕就是这位文学界的“短篇小说之王”是不是真的要离开巴黎了。

不过,据当时埃菲尔铁塔内的餐厅服务小姐所说,铁塔建成之后,来这里吃饭和用下午茶最多的人就是莫泊桑,虽然他总是说这里的菜口感并不好,但也总是隔三差五地来这里用餐和聊天,人们当时还好奇地问他是不是忘记了他在铁塔建造之初曾撂下的狠话,结果莫泊桑一脸无辜,并用他特有的“莫泊桑式结局”的方式说:“谁让这里是巴黎唯一看不见那座破塔的地方?”说完他又继续专注地往埃菲尔铁塔的特色熏肉上撒起了胡椒粉和精盐。

萨尔瓦多馆

法属殖民地主展馆

1889—1989,埃菲尔铁塔百年纪念

埃菲尔铁塔历经了百年风雨。20世纪初无线电技术出现后,再没有人提起要拆除铁塔,因为是巴黎最高点,铁塔上的无线电设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截获了大量敌军密电;铁塔曾经被纳粹占领,差点被纳粹毁掉,终又回到人民手中;铁塔曾被用作气象观测站、航空通讯台、电台和电视发射站,不过最终还是回归到观光这个主要的用途,成为巴黎的“摇钱树”;铁塔上也经常有惨剧发生,第一个从铁塔上跳下去的是一位裁缝,他为自己缝制了一个蝙蝠翅膀的衣服,他以为自己能飞起来,但是很遗憾„„

1989年3月31日,埃菲尔铁塔整整100岁。巴黎铁塔管理公司特地主持隆重的纪念活动,重现了百年前埃菲尔率众登顶的历史场景:身着黑色礼服、头戴宽边礼帽、手持国旗的“埃菲尔”和30名“知名人士”、“建筑工人”在隆重的鼓乐声中拾级而上。当他把三色旗插上塔顶时,21响礼炮齐鸣,群鸽绕塔飞翔,彩色气球飘上蓝天。在铁塔2层平台的围栏上悬挂着用世界各国文字书写的“庆祝铁塔100岁”的彩色条幅。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翘首目睹了这一壮观场面。

突尼斯馆

玻利维亚馆

篇2:埃菲尔铁塔的故事 纪念1889年法国巴黎世博会

过去学术界很长时期在讲到清末与早期世博会关系时,经常列举的是李圭关于1876年费城世博会的记述,黎庶昌关于1878年巴黎世博会的记述。中国学者都不知道陈季同曾写有关于1889年巴黎世博会的专文,他还在这次世博会上发表过演讲。

陈季同(1852—1907),字敬如,福建侯官(今福州)人,青年时期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1875年以后在欧洲学习和工作了十几年,曾任清廷驻法国使馆参赞,期间用法文发表了一系列著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1891年他离任回国后,又在晚清的政治外交文化活动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在他1907年逝世后,长期鲜为人知,几乎被人们遗忘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学者开始了对陈季同其人其书的研究,并将其法文著作译成中文发表。其中《巴黎印象记》法文版出版于1891年,《吾国》法文版出版于1892年。《巴黎印象记》一书描绘的是巴黎人的日常生活,以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身份对亲身经历的异域风俗加以评论,其中包括有记述1889年巴黎世博会的《万国博览会》一文。《吾国》一书是陈季同编录1892年以前在欧洲撰写的十一篇文章的集子。其中第一篇文章是陈氏在1889年巴黎世博会上发表的演讲——《中国的社会组织》,此书还包括有《万国博览会上的中国馆》一文。陈氏的这三篇文章为我们研究1889年巴黎世博会、这届世博会与中国的关系、陈氏在博览会中的感受与表现提供了重要资料。

《万国博览会》一文采用的是书信体,陈氏说此文是一位参观博览会的中国人写给他的信,但通观全文系出于陈氏本人的手笔,记录了他的所见和观感,这可以他在本书中发表的《参观法院》一文的有关内容作为佐证。陈氏在此文一开头就讲:“不久前我曾向诸位讲过巴黎万国博览会上琳琅满目的景象如何令我赞叹不已。”

文章一开头便交代他本人十分热衷于本届博览会,说他在一段时间里每天都在博览会上,风趣地写道:“几乎成了参展商中被展出最多的人。”陈季同所见的巴黎博览会规模盛大,展品众多,各国展品的亮点很多,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湛的美术作品。美术作品多种多样,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塑像有神灵、仙女、皇帝、著名人物、愤怒的公牛、变成泉水的少女、劫掠女人的猴子、搏斗的士兵、喂孩子的奶妈,总而言之是人们所能想像到的一切。令他陶醉的还有绘画,其中或人物画或风景画,“小小画幅上是广袤的田野,各种各样的肖像,精神疲惫而忧郁的农民正在辛勤耕作,日落笼罩在雾中或者覆盖着白雪的大山,月光照耀下的茅草屋,小船在垂柳依依的湖上泛舟。总之这些画以令人惊异的忠实再现了大自然的一切风景”。陈氏这里记述的当为十九世纪欧洲的名画。在文中他还提到了某些著名画家的名字。如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画家浪漫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德拉克洛瓦(E.Delacroix,1798—1863),十九世纪法国优秀风景画家,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卢梭(T.Rousscau,1812-1867),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巴比松画派的成员米勒(J.F.Miller,1814—1875),十九世纪法国卓越的风景画家,写实主义风景画大师柯罗(C.Corot,1796—1875),可见陈季同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鉴赏能力与丰富的知识。

二、快捷的机械设备。令陈氏叹为观止的是生产车间和造纸的自动流程,对此他写道:“我来到二楼,坐在一个铁制的台子上,突然间,它沿着两根铁棍滑动起来,将我送到了走廊的另一端下面,机器挥舞着巨大的手臂,粗大的铁桿骇人地上上下下,巨大的手臂,送来阵阵冷风。”“一家造纸厂向人们展示纸的自动生产。如何从白色的纸浆变成雪白宽大的纸张,然后数千米长的纸张又缠绕在一截圆木上。”陈季同还生动地描述了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将人的声音抓住,然后粘到一卷转动的蜡上。你只需将这卷蜡寄给朋友,他们也让它转动起来,声音又立刻又说起话来,无论重复多少遍都可以。”

三、不断改进的武器。在陆军展览馆里,陈氏见到了从古到今的各种军事武器,有短兵相接的马刀、短刀和长矛,十步之外射杀的左轮手枪,两公里外射杀的步枪,射程为七八公里的马克希姆小型炮以及射程为三十公里的卡耐(Canet)大炮。陈氏还详述了不同型号的弹丸,小如橄榄的铅弹,大如木桶的钢炮弹,只能一枚一枚发出的大圆炮弹,可以在一分钟之内射出三百发的小炮弹。陈氏所见的炮弹发射,或用人工、蒸汽或电力。他形象地描述大炮的威力:“当炮弹自动发出时,大批人还来不及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击中倒下了。”当他了解到各种各样的火药时,大发科学幻想,认为人们很快就可以发明射程更远的武器,随着科技的进步,将来所有的炮弹都可以射到月球上去,月亮仙子的宫殿可能会受到损坏,但人类可以生活得更好!

四、引人入胜的风光。他对配合博览会举行修建的埃弗尔铁塔十分欣赏,把它称之为“高耸入云铁铸的梯子”。生动地描述铁塔电梯升降之快:“还来不及背诵三句《论语》”!由埃弗尔铁塔联想到西方传说中的通天塔,说人们可以在博览会会场中听到各种不同的语言,以此形容会场中各国观众之多。他对在会场中见到有中文告示感到高兴。陈氏对会场中设有每十分钟往返一次、行程两英里的小火车,十分赞赏,认为它发挥以车代步的作用。他称赞会场应用了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使博览会晚上照常开放。陈季同对令人目不暇接的博览会喷泉十分欣赏,为此他写道:“从一个满满的水池里喷射出一束高高的银色液体,周围一圈黄玉般的水柱,水柱垂下来,散为成千上万晶莹的水珠”。“突然,没有间歇,银色的水柱变成了乳白色,水柱不断升高,变细,变成一条紫晶的激流,上面溅落着红宝石般的水流……像火焰一般升起,又像宝石雨一样溅落”,呈现着美妙的色彩变幻。

陈季同的有关巴黎博览会的记述,说明他的文化品位很高,这是他长期旅居欧洲,受西方文明熏陶的结果,总之他对在博览会上所见所闻持称赞态度,反映了他对近代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接纳与欣赏。

《万国博览会中的中国馆》记述了陈季同在这届巴黎博览中关于中国馆的所见所闻,文章的第一部分交代了中国展品参展的缘起与中国馆的筹建,第二部分对中国展品刺绣、牙雕、瓷器等的质量、工艺进行了评估,这是此文的重点。

文章的第一部分澄清了学术界关于中国参加这次博览会一些不准确的说法。1889年举办的巴黎世界博览会,关于中国政府没有接受邀请正式参加的原因,有一种说法,认为是中国政府考虑到“中国计程遥远,运物艰难,非近在欧洲之国可比,且前与他国赛会颇多亏赔,是以近年概辞未与”。但据陈季同在《万国博览会的中国馆》一文的记述,本届世博会中国政府所以未赴会另有原因,是由于所有的贷款被投入到拯救黄河决口所造成的水灾之中。陈氏这种说法有事实根据,1887年8月郑州十堡发生了黄河决口,造成了直隶水灾,9月以郑州整治河口需款,开郑州捐例。这次救灾需用款额巨大,仅1889年4月1日清廷据河东河道总督吴大徵等奏,黄河两岸各厅检工迭出请添拨防险二十五万两,而参加世博会所需费用也确实庞大,如1905年中国政府参加在比利时列日举办的世博会,江海关道就汇拨银两万两,外加八万法朗。陈氏在文中也指出前几次参会,中国政府要为每个参展商提供四十至五十万法朗。根据以上情况,可见陈氏关于中国政府未正式参加本届巴黎世博会是由于救灾造成的财政困难,这一说法符合实际。中国政府声称“计程遥远”难以赴会,实为托辞。

在《万国博览会的中国馆》一文中,陈季同对在1889年巴黎博览会中的中国参展的情况做了概述,从中我们了解到本届博览会中国政府没有像历来那样,委托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组团参展。但为了表示对法国的友好,中国政府指示各通商口岸的税监,对那些愿意参展的商人和企业家给予鼓励,免除其出口税。结果中国展区由十五名参展商组成,其中有四位列入名录,他们中有两位来自广东,他们占据了展区的七分之五,其余七分之二被旅居巴黎的侨商占有。过去有的学者在研究本届巴黎世博会与中国关系时,认为中国参展世博会大多是由海关组织的,把1889年中国参加巴黎世博会也列入其中。从陈季同上列的记述,可见这种说法不准确。

陈季同的《万国博览会的中国馆》一文的重点是对这次世博会上中国展品的评价,指出刺绣“俯身在如此简单的材料之上的工匠制作的产品的艺术价值丝毫不逊于欧洲出产的挂毯”。陈氏又说在这些产品上充分运用了他们天才的想象力,产品的色彩无与伦比,千变万化,时而热烈时而柔和,但在总体上又不失和谐,而和谐正是这种精美物品的基本要点。值得注意的是陈季同用资本主义工厂大生产,使人性泯灭、异化的观点,将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与中国传统手工生产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中国手工产品没有堕落到工业产品的水准。他认为“机械操作对于生产者的智力以及产品的美感都有致命的损害”。接着陈氏又分析了美不胜收的牙雕作品,指出这一绝活儿,比如那些层层相套的同心球,它们是用一块材料雕刻、切割而成,陈氏介绍了牙雕工艺的奥妙。之后陈氏又指出来巴黎展出的瓷器都是中国当代制造商生产的最精美、最具装饰性的产品。陈氏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中国这次送展的还有竹器、乐器、漆器、墨汁,各式折扇、香精等。陈氏在这篇文章中对今后中国如何参加世博会提出了意见,即让更多的中国制造商与会,请他们向公众讲课,传授制造方法,以便加强中国生产者与外国公众更紧密更经常的联系。陈氏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指出由于经费(补贴)的限制,中国没有更多的制造商予会,即使如此,我认为我们的展区对于一切关注我国艺术和工业的人士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的。总之,我们来了,我们与邻近的展位相比很有自信。没有人会说中国因为不参加1889年的这次世界聚会而颜面扫地。陈氏这些议论反映了他扬国威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强烈愿望,拳拳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本届世博会,由赫德主持的中国海关没有参与中国参展事宜,因此他们态度冷淡,这从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与他的下属驻伦敦的代表金登干的来往信件中有所反映,目前我们发现他们之间只有一封信谈到中国参展的情况。金登干在1889年11月1日致赫德的信中声称他在巴黎世博会所见“中国展馆,真是太丢人了,场地上只有两三名肮脏的中国人与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埃及人等一起在所谓的开罗大街销售再普通不过的小玩意儿”。金登干笔下的中国馆与陈季同的有关描述存在很大差距,金登干的冷淡与蔑视显然反映了他的民族偏见,很可能也是由于海关未参与此次世博会送展事宜,令他耿耿于怀。无论如何,陈季同的描述是接近真实的。

陈季同在这届世博会上发表了题为《中国社会组织》的长篇演讲,应是他参加世博会的重头戏。演讲的具体时间、地点不详。后来演讲作为文章收入《吾国》一书,文章全面介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勾画出一幅政通人和的社会生活图景。全文的重点在于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解释和赞扬,陈季同写道:

在我国,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相连,而党派问题从不介入其中,统治我们的皇帝本人光荣地声称自己是万民之父,结果,这个大家庭的家长拥有四亿子民。在他的统治下,我们就像被监护的孤儿自愿接受睿智的监护人的监护,他管理我们的财产,保护我们的利益,保证我们的福利和安宁。

上一篇:做一名合格的中学作文下一篇:古言小说里的经典爱情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