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24-07-15

2011-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精选9篇)

篇1:2011-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中国是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和生产国。近几年中国的服装业有着较大的发展,服装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2005年纺织服装的总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十分之一,并已连续五年出口创汇顺差第一,服装产业一直为中国出口创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全世界每三件服装,其中一件来自于中国生产。

20世纪末期,我国最大的服装企业产品销售收入不足50亿元,销售收入上亿的企业为数不多。而2007年,我国最大的服装企业销售收入已近200亿,销售收入上亿的企业比比皆是。2010年1-11月,纺织服装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10536.604亿元,同比增长25.24%;纺织服装制造业利润总额达到530.462亿元,同比增长35.85%。

2010年内陆省份已经成为服装企业投资活跃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仍然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江西、安徽、河南、河北、湖北、湖南等省逆势而上,实现了较快发展。优化区域布局、促进产业转移是《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之一。在此形势下,2010年我国服装产业转移在企业市场行为和国家政策引导的双重作用下呈现出加速之势。

国内的品牌服装消费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以及中西部地区的高速发展将成为服装消费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未来十年国内的服装消费将迎来黄金增长期。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服装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二十章。首先介绍了国际国内服装行业的现状和中国纺织服装制造行业的财务状况,接着对中国服装市场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详实地分析,然后具体介绍了女装、男装、童装、内衣、休闲装、运动装、羽绒服、职业装的发展。随后,报告对服装行业做了产品产量数据分析、进出口分析、市场竞争分析、营销分析、上市公司运营状况分析和投资分析,最后分析了服装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您若想对服装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服装制造,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篇2:2011-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仪器仪表是用于检查、测量、控制、分析、计算和显示被测对象的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电参数、几何量及其运动状况的器具或装置。

仪器仪表是现代高科技产业,世界上发达国家无不重视仪器仪表工业的发展,各发达国家都把仪器仪表作为其优先发展的产业。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现代仪器仪表特别是智能化仪表及系统,已成为改造传统工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原材料综合利用、延长生产装置寿命、保证产品质量、实现环境保护、保障安全运行、节能降耗、实现信息管理、优化控制策略等的必备工具,对推动工业现代化和提高国民经济综合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是一个高速、平稳发展的行业,由于国家的重视和支持,近年来我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十一五”期间,中国的仪器仪表行业取得了长足进展。

2008年1-11月,我国仪器仪表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4633.85亿元,同比2007年增长12.17%;我国仪器仪表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322.26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0.12%;我国仪器仪表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254.86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加了8.83亿元。

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对投资的依赖度较高,尤其是对新建工程项目有较大的依赖。因此,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2008年相比,2009年仪器仪表行业总产值与销售额的增幅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2009年初,总产值与销售额同比增幅只有2.6%和2.9%,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最低点。而与2009年1月份相比,11月的增幅只上升了4个百分点。因此,整体来看,2009年全年行业的运行情况有所上升,但增幅不大。

2010年仪器仪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为8085亿元,销售收入7985亿元,利润990亿元;进出口总额600亿美元,其中进口348亿美元,出口252亿美元。仪器仪表由于其地位特殊、作用大,对国民经济有巨大倍增和拉动作用,因此有着良好的市场需求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篇3:2011-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1)产销平稳运行,回升幅度高于全国工业。

生产:2013年机械工业结束了增加值增速低于全国工业的状态。1~12月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10.9%,高于全国工业1.2个百分点,12月当月12.7%,高于全国工业3个百分点。

销售:机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平稳增长。2013年各月增幅均在12%~13%之间。各月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增幅均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2)主要分行业及产品产量增长差异明显。

在64种主要产品中近60%的产品产量增长。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4种机械工业主要产品中,1~12月产量实现同比增长的产品39种,占比为60.9%,产量同比下降的产品25种,占比为39.06%。

农机行业:

今年是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第10个年头。农机产品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继续实施的带动下,多数产品产量保持增长。但农机主要产品增减分化,其中,中小型拖拉机、农产品初加工机械保持增长,大型拖拉机、饲料生产专用设备同比下降。2013年各月大型拖拉机产量的增幅普遍低于上年各月增幅。1~12月大型拖拉机产量6.33万台,同比下降1.66%;中型拖拉机产量52.13万台,同比增长13.92%;小型拖拉机产量194万台,同比增长4.91%。中小型拖拉机增幅高于大型拖拉机的增幅。

汽车行业:

2013年汽车产销跨上2000万辆台阶,创全球历史新高。2013年全国汽车产销2211.68万辆和2198.41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14.8%和13.9%,比上年分别提高10.2和9.6个百分点。

工工程机械行业:

在2012年工程机械产品产量全面低于2011年背景下,2013年工程机械主要产品产销呈现稳步回升的态势。1~12月份挖掘铲土运输机械产量同比实现微增2.05%。其中挖掘机产量14.89万台,同比增长1.4%,年内首次转为正增长。装载机产量18.99万台,同比增长1.85%。

机床行业:

2013年机床工具行业处于低位徘徊运行状态;产能利用率低,市场规模整体萎缩;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率持续下降;机床出口未见明显好转,长期保持增长的进口也出现大幅下降。2013年机床产量延续了2012年产量持续下降趋势,但降幅逐月收窄。1~12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72.59万台,同比下降1.54%,其中数控机床产量20.93万台,同比增长2.16%,从趋势看,2013年下半年数控机床产量增幅高于金切机床增幅,主要受上年基数影响。

电工电器行业:

2013年电工行业进入了中速增长期,1~12月电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增幅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2013年发电设备继续延续了上年低迷的趋势。1~12月生产发电设备1.27亿千瓦,同比下降4.82%。其中水轮发电机组、汽轮发电机组同比下降4.75%、8.34%,风力发电机组同比增长9.61%。

(3)利润增幅快于产销。

1~11月机械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2150亿元,同比增长15.68%,高于同期主要业务收入增长(13.46%)2.22个百分点;1 1月当月机械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627.17亿元,为年内新高,同比增长19.26%,高于同期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7.04%)2.22个百分点。

(4)反映效益的指标持续小幅改善。

反映效益的主要经济指标,前7个月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均为同比下降。8月份开始转为同比正增长。1~11月行业利润率6.65%,按主营业务实现利润计算的利润率为6.4%,低于行业利润率0.25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3.91%、成本费用利润率7.18%,资产负债率为56.17%,继续下降,上述指标环比继续好转。

(5)三项费用增幅回落,库存保持低位。

三项费用增幅比上年增幅明显回落。2013年1~11月企业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3.33%,比上年同期(9.64%)下降3.69个百分点,财务费用同比增长4.98%,其中利息支出增长6.18%,均比上年同期增幅(32.42%)、(32.62%)回落超过26个百分点。1~11月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2.21%,低于上年同期3个百分点。企业库存及产成品增幅均保持低位。1~11月企业存货同比增长6.83%,比上年同期7.03%,回落0.2个百分点。存货中的产成品增长6.13%,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从存货及存货中的产成品增幅看,近几个月呈现小幅提高。

(6)投资增速持续大幅下滑态势趋于稳定。

2013年机械工业投资增速持续下滑的趋势趋于稳定,各月累计增速大体在16%上下。2013年全年机械工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9万亿元,同比增长17.16%,比1~11月(17.45%)微降0.29个百分点。当月投资波动较大。10、1 1、12月当月投资增长持续回落,当月投资从10月高点26.32%回落至12月9.91%,回落16个百分点。

二、机械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1)民营企业增长较快。

1~11月机械工业共有民营企业5.9万家,占机械工业企业数的78.38%,民营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36万亿元,同比增长15.36%,高于同期机械工业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国有、三资企业4.75、5.48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为56.74%,比上年提高1.31个百分点,对机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率63.69%;民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402.46亿元,同比增长16.31%,分别高于国有、三资企业3.39、0.29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为52.69%,对机械工业利润的贡献率54.52%。1~11月民营企业累计出口1175亿美元,同比增长15.27%,高于同期机械工业平均水平9.54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为34.78%,比上年提高2.88个百分点。

(2)区域结构调整持续推进。

1~11月中、西部地区机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46%和18.61%,高于东部地区3.38和6.53个百分点;从占比看,中西部地区合计占机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32.76%,较上年上升0.8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利润占比为31.65%,较上年提高0.64个百分点。从区域投资完成情况看,中部地区增速高于其他地区,且所占比重也较上年提高了0.63个百分点。

(3)出口结构持续变化。

加工贸易比重下降,一般贸易比重上升。加工贸易在全部出口额中的占比已由2003年的55.31%下降到2012年的35.7%和2013年1~11月的33.4%;与此同时,一般贸易出口占比则明显上升。技术密集度和附加值相对较高的产品出口开始发力。发电设备、工程机械、汽车等技术附加值较高的机械产品出口增长迅速。我国机械工业对外投资地区已包括德、美、香港、意、日、法、英、波兰、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捷克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当前机械工业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1)年底重点企业累计订货恢复性回升,但分行业表现不一。

2013年以来机械工业重点联系企业累计订货虽然比上年同比下降的趋势有了一些好转,但总体看,订货不足仍是企业遇到的最大困难。2013年1~12月机械工业重点联系企业累计订货额同比增长12.47%,虽然呈现逐月小幅提升,但订货增幅情况在各个分行业表现不均,有些行业仍显不足,如机床行业、重型矿山机械行业、工程施工机械,部分发电设备企业以及零部件生产企业等。

(2)企业主营业务盈利水平下滑。

机械工业利润率呈现下滑的态势,现已由“十一五”末2010年的8.38%的历史高点,下降至今年1~11月的6.65%。特别是主营活动利润增长并不乐观,1~11月机械工业主营活动利润增长6.93%,低于利润总额增速8.75个百分点。

(3)应收账款增长,资金占用压力较大。

1~11月应收账款达31779亿元,创近年来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5.35%,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17.4%,占同期流动资产总计高达32%,企业回款压力较大。

(4)机械产品价格指数持续低位徘徊。

今年以来机械工业价格指数继续延续上年低迷的走势。截至2013年12月机械工业当月价格指数已经持续25个月低于100%,累计价格指数持续24个月低于100%。从趋势看,12月份机械工业价格指数当月98.7%,累计98.6%。

四、2014年行业发展预测

预计2014年机械工业市场新增需求将低位趋稳。常规发电设备、冶金矿山设备、重型机械、普通机床等行业将继续处于需求低迷状态;高档机床、机器人及自动生产线需求将上扬;工程机械市场将有所恢复,由大起大落逐渐回归正常;汽车和农机产销增速将逐渐回落,但大型高端农机产品市场仍将较旺。

篇4:2011-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银行业在中国金融业中处于主体地位。按照银行的性质和职能划分,中国现阶段的银行可以分为三类: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整个银行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有力的支持中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011年以来,中国商业银行(包括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资产规模继续稳步增长,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总资产余额达83.3万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16.7%;负债规模达78万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16.2%。

未来中国经济结构将更加优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继续提升,中国宏观经济仍将保持6-8%高速增长,中国银行业将继续得益于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中国银行业将实施更加多元化的经营战略。

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

1、国内外经营环境分析与展望

2011年世界经济延续弱势复苏的态势,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同时受欧美债务危机及国内宏观调控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速也逐季放缓。

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欧债危机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性解决,美国经济可能趋于好转但明显回暖的可能性不大,日本受灾后重建短期提振经济增速可能稍微加快,新兴市场经济增速和通胀压力可能继续下行。中国经济增速可能继续放缓。

2、货币政策分析与展望

2011年中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三次加息和数量型工具的收紧操作引致银行信贷增速下降、净息差扩大,准备金率连续上调加大了流动性压力,人民币汇率及其预期变化对外汇存贷款业务影响显著。

2012年,预计货币政策维持稳健的总体基调不变。存款准备金率还会下调1-3次,每次0.5个百分点。存贷款基准利率稳中趋降,信贷增量适度扩大,人民币升值放缓,并呈现双向波动的运行格局。

3、银行业监管政策分析与展望

2011年,监管机构推动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服务实体经济,搭建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相结合的银行监管新框架,规范银行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也对银行业的监管达标和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2年,在监管政策密集出台以后,预计将对推动现有政策的完善和执行,同时监管政策将会适度灵活 。监管部门将推动银行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做好风险防范,并统筹实施巴塞尔资本协议,完善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加强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2012年,银行业将不断加强资本管理和风险管理,积极开展业务创新,并继续通过战略转型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转型

1、银行业机构概况

2011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导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公司治理、组织架构、流程再造、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均呈现可喜变化。

2012年,银行业将继续本着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宗旨,严格遵循监管指引,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规范有序开展竞争,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力争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格局。

2、战略转型综述与展望

2011年,中国银行业战略转型稳步推进。信贷结构更趋合理,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国际化、综合化稳步发展,经营布局不断优化。国际综合竞争力增强,品牌声誉继续提升。未来不同类型银行战略转型的重点和趋势也有所差异。一是政策性银行将继续探索、深化专业化或商业化改革。二是大型商业银行将深入优化调整经营结构,积极审慎推进综合化、国际化发展。三是中小商业银行将加强在专业市场或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四是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将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或区域优势。

3、综合经营发展概况与展望

2011年中国银行业综合经营试点持续稳步推进。在综合经营平台功能不断健全的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探索和完善集团管理体制机制,与非银行控股子公司之间的协同效应日益提升,并对国际化战略推进及整体战略转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2年试点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积极审慎地探索综合经营新领域、不断完善综合经营机制。监管机构也将持续加强监管,审慎稳妥推进综合化经营。

4、国际化发展概况与展望

2011年,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大型银行在“走出去”方面取得新的成绩,服务网络向纵深拓展,本地化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一定挑战。未来中国银行业将跟随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努力打造全球金融服务能力,继续坚持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并举原则选择国际化目标市场,以物理网点、电子渠道、业务拓展的有机结合来拓展服务网络,通过股权并购和战略合作探索国际化发展新思路。

5、信息技术应用和电子化发展

在监管机构的规划和指引下,中国银行业愈加认识到信息技术对经营管理的重要性,正在谋求从“银行信息化”向“信息化银行”转变,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在信息技术应用和电子化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也逐步从业务生产向经营分析、风险控制、战略决策、深入的客户信息挖掘等管理环节渗透。

中国银行业的资产业务

2011年,资产业务平稳增长,贷款增速明显回落。资产同比增长18.90%,增速继续回归常态,中小银行市场份额继续稳步上升,贷款增速继续回落,不良贷款保持“双降”态势。从结构看,公司贷款比重略有回升,贷款长期化趋势有所减弱,行业投放有所分化,区域投放日渐均衡。个人贷款整体发展势头良好,消费贷款短期化明显,经营性贷款期限延长。

2012年资产业务增速可能继续有所放缓,结构调整压力相应有所加大。中国银行业将紧随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经济结构转型的步伐,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优化资产业务结构、夯实业务发展基础、拓展优质特色业务、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确保资产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银行业的负债业务

2011年中国银行业负债同比增长18.6%,比2010年下降1.8个百分点。定期存款比重有所提高,负债成本明显上升,外币存款总额快速增长。为破解存款增长难题,银行业积极探索主动负债业务,同业存放大幅增加,发行次级债规模创新高,卖出回购金融资产规模明显增加。

2012年,预计银行业负债业务和存款规模仍将适度增长,增速继续呈回落趋势。储蓄存款占比保持稳定,增长呈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定期存款占比趋于上升,但增速可能回落。主动负债业务将稳中有升,同业存款、拆入资金占比进一步提高,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等业务的规模将明显扩大。

中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

2011年除了与股市相关的代理类中间业务增速相对较慢外,银行业其他各类中间业务快速发展,增速均在3成以上。中间业务还呈现出发展策略差异化、产品创新高频化、经营发展国际化等特征,发展水平及层次持续提升。

2012年,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质性推进、直接融资市场加快发展、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等将为中间业务发展提供新的空间,银行转型发展积极性的持续提高也将为中间业务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中间业务发展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如经济增速放缓、监管趋严等等。预计2012年银行中间业务整体上仍将呈平稳发展态势,但收入增速可能明显放缓,并将更加注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业务竞争将更加依靠服务、创新和管理驱动。

中国银行业的服务改进与履行社会责任

1、金融服务改进情况

2011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水平持续改善,分别从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渠道、优化业务流程、创新金融服务、展示服务亮点、组织专题活动、正视差距问题等七个方面持续推进服务改进工作。

2、银行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

2011年中国银行业加快推动社会责任管理:一是发挥金融核心作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二是引导信贷资源配置,深入推进金融普惠;三是践行绿色金融,全面促进环保建设;四是提升专业金融服务,满足客户金融需求;五是强化人本管理,推动行业幸福成长;六是致力和谐社会发展,积极增加公众福祉。

中国银行业的风险与资本管理

1、信用风险管理

2011年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不良贷款实现“双降”,资产质量保持较好水平,拨备覆盖率大幅提高,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信贷资产结构持续优化,组合管理能力显著提升。2012年银行业将积极应对经济增速趋缓、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上升带来的挑战,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的信用风险,持续提升精细化管控水平。

2、市场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管理

2011年,中国银行业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在国内外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环境下,中国银行业持续优化、提升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风险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同时,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仍面临一定挑战。

2012年中国银行业将继续努力提高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持续优化市场风险管理工具、技术和流程,强化市场风险量化管理能力,加强市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增强流动性风险监控和预警能力。

3、合规及操作风险管理

2011年中国银行业不断加强合规与操作风险管理工作。操作风险计量工具和方法不断完善,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但在合规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和前瞻性、操作风险管理技术和能力等方面仍有待加强。2012年,中国银行业将持续加强合规文化建设,树立全面合规理念,完善合规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深入推进操作风险高级法实施和应用,通过持续加强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全面提升整体案件防控能力。

4、新资本协议实施与资本管理

2011年,新资本协议分类、分层实施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银行业深入贯彻落实新监管标准,全面加强资本管理,不断拓展经济资本管理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资本质量和资本充足率水平不断提高。但银行业仍面临着新资本协议实施的数据基础不够扎实、资本管理体系仍不完善、经济资本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2012年,中国银行业将继续依托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工作,持续夯实数据基础,以内部评级系统为核心,积极提升经济资本计量方法和水平,并结合银行发展战略,动态制定中长期资本规划,积极推进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建设。

中国银行业的经营业绩

2011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净利润1.25万亿元,同比增长39.3%。生息资产增速有所下降,净息差持续反弹,成本收入比继续下降,手续费收入增速提升,部分银行的信用成本小幅提高,拨备力度微幅上升。从驱动盈利增长的各个因素来看,2011年的情况与2010年基本类似:第一,生息资产增速虽然继续有所下降,但仍是驱动银行净利润增长的最稳定、最主要因素;第二,受贷款供求关系和上一轮加息的影响,净息差持续反弹,对银行利润的贡献作用继续回升,是驱动2011年盈利增长的重要因素;第三,银行业成本收入比继续下降,对净利润的正向贡献有所提升;第四,社会总体物价水平的显著上涨和信贷投放额度被有效管控等因素客观上推升了手续费收入的增速,中间业务对银行利润增长的贡献度显著提高;第五,为了逐步达到“拨贷比”(拨备率)的监管规定,一些银行的信用成本小幅提高,拨备力度微幅上升,对净利润增长的贡献也由正转负。

预计2012年银行业盈利增速将明显下滑。各驱动因素的具体影响是:第一,受银行信贷总体需求放缓、贷款新规继续深入实施、境外资金流入放缓、存款增长形势依然严峻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银行业生息资产增速可能略有放缓,但仍是拉动盈利增长的最主要因素。第二,经济增速下行使得信贷需求有所放缓,稳健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微调预调,信贷供给的绝对规模可能略有扩大,信贷供需矛盾有所缓解,银行贷款议价能力有所下降,净息差逐步见顶回落,对银行盈利增长的贡献度有所降低。但我们判断,由于2011年净息差呈现单边上行走势,翘尾因素仍然会使得2012年净息差产生正贡献。第三,由于中国经济增速的下行和社会总体物价水平的回落,以及信贷供求环境和中间业务收费环境的变化,传统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增速可能平稳回落,信贷替代型等中间业务收入增长速度可能显著放缓,手续费收入对银行业盈利增长的贡献有所下降。第四,由于银行业收入增长放缓而管理费用增长稳定,前期持续下降的成本收入比已经达到历史新低,未来一个时期将基本保持稳定,不会对银行业盈利增长产生明显贡献。第五,不良贷款的绝对额可能出现反弹,“拨贷比”的监管要求为信用成本率设置了“底限”(即当期拨备至少应达到增量贷款的2.5%),银行进一步降低信用成本率来释放盈利的空间将受到一定限制。

总之,中国银行业盈利增长与实体经济发展基本适应,且带有明显的周期性和阶段性特征,也是良好外部环境下银行积极参与竞争、努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结果,不存在所谓“暴利”之说。前瞻地看,受经济增速放缓、金融脱媒发展、金融改革加速、监管更趋规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国银行业可能出现资产增速适度下降、息差逐步收窄、不良资产有所反弹的态势,利润增长将明显减速、较为温和。

中国银行业的现今问题

1、影子银行和社会融资规模

2011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有所下降,银行表外融资波动剧烈,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发展较快。部分“影子银行”机构出现非规范经营行为,民间借贷在局部地区迅猛发展并出现风潮。社会融资规模和结构的显著变化、影子银行和民间借贷问题的出现,是金融结构、法律环境、信用体系等制度性因素,以及经济金融走势等周期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12年,受经济金融走势变化、金融监管加强、金融改革深化等因素的影响,预计中国社会融资规模稳步增长,表外融资占比下降。非银行融资仍将维持较快增速。影子银行问题将逐步得以规范,民间借贷增速放缓。

2、利率市场化及其影响

利率市场化将给中国银行业带来诸多重大挑战,但也将提供一些业务机遇。银行需要提高定价能力,资产需要重新配置,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等问题将更加突出,价格竞争加剧导致利差收窄,短期内银行业盈利能力将受到影响。同时利率市场化为银行产品创新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有利于银行提升客户服务能力;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将更加活跃,有利于增加金融市场业务收入;债券市场发展壮大给银行开展相关中间业务带来机遇。中国银行业将从提升定价能力、强化金融创新、推动业务转型、改进风险管理和加强同业协调等方面入手,确保在利率进一步市场化的环境下持续健康发展。

3、银行理财业务发展

2011年银行理财业务呈爆发性增长的态势,但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引发了少数银行违规高息揽存、资金池类理财产品黑箱运作、表外资金监管有待加强等问题。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变化,既有来自市场需求和银行供给层面的因素,也有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等因素。

篇5:2011-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中药饮片一词最早出于清代《本草从新》一书中,指对净制后的中药材按中药理论加工炮制后,形成具有特定药用效果、可直接用于临床治疗或用作中成药直接投料的处理后的药材。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后才能入药,同一种药材通过不同的炮制过程可以产生不同的药效和药力。临床处方上未做特殊说明的药材均指饮片。

中药饮片不仅只是对中药材做简单机械加工,其重要性在于对材料的炮制过程。中药生材成分复杂,直接应用一般会产生不良反应甚至毒性作用,必须通过炮制降低药材毒副反应,缓和或改变药性及药物作用趋向,以便于调剂和制剂,同时增加服用的适口性,最终才能达到预定疗效。中药饮片既可以作为中成药制造的直接投料,也可根据处方直接调配入药,具备有原料和成药的双重功能,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处方制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在中药行业三大支柱中处于核心地位。

我国中药生产企业中可从事中药饮片生产的企业众多,但其中以中药饮片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只占少数。按2010年5月统计数据,在全部的2284家中药生产企业中,归属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只有769家,占比为33.7%。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

在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上,小企业的亏损数量和比例最高,08、09年前11个月和10年前5个月占比分别为87/88、91/92和80/82,并且利润率远低于同类型的大中型企业,而国内唯一的一家大型饮片生产企业的毛利率优势突出,高于行业品均毛利率近1倍。利润率过低严重障碍小企业成长,也为未来的行业整合埋下了伏笔。

中药饮片企业在我国区域分布上不均衡,主要集中于西南、华中及中东部一带地区,省区间差异很大,2009年前11个月统计,川、鄂、鲁、皖、京5省市饮片企业资产总量几乎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销售收入位列前五位的鲁、皖、川、豫、吉5省占全国总销售收入的54.9%。

目前的中药饮片可细分为精制饮片、普通饮片、制剂生产用饮片、特殊管理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饮片,但饮片炮制技术缺乏规范。《国家中药炮制规范》收录约500余个品种,大部分品种采用各地方规范,彼此间不统一甚至对立时有发生,导致饮片质量参差不齐。现代中药饮片是在统一的标准指导下,对道地药材或传统中药饮片进行深度炮制加工。当下饮片行业所发展出的小规格包装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等,仅属于对精确性和饮片形态进行的初级现代化更新,而采用柱色谱、超临萃取、大孔树脂吸附、膜分离、指纹图谱等多种技术,对炮制后的饮片获得一种或几种有效部位以及几种有效部位组合的经药理评价,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中药饮片。现代中药饮片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和质控要求,主要活性成分清楚,比例确定,具有可控性,可以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直接使用或配伍使用,避免了传统中药繁琐的称量配伍煎制过程。现代中药饮片实际上将中药炮制与配伍技术与西药制药理论结合起来,将促使中药产品扬长避短,提升中药整体的应用性和市场竞争力,参与全球医药市场的高端竞争。

中药饮片行业因其重要的行业地位,未来仍会有持续增长,在监管体系组建成熟并发挥作用的前提下,以手工作坊生产方式的粗糙产品将逐渐被压缩淘汰,最终可能形成少数几家从事专门饮片生产,其余多家成药生产企业拥有饮片业务的格局。

全球分析网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中药饮片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七章。首先介绍了中药饮片的定义、相关概念、品种发展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中药和中药饮片市场的现状,并对中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的工业统计数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然后具体介绍了枸杞、金银花、三

七、当归的发展情况。随后,报告对中药饮片市场做了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分析和未来投资前景分析,最后详细列明并解析了与中药饮片市场密切相关的政策与法规。您若想对中药饮片市场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药饮片加工,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第一章 中药饮片的相关概述

第一节 中药与中药饮片的介绍

一、中药的概念

二、中药饮片的定义

三、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异同

四、相关概念

五、品种发展

第二节 中药和中药现代化的新内涵及其意义

一、中药的新概念及其意义

二、中药现代化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章 中药市场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海外中药市场分析

一、中药海外销售概述

二、中药国际贸易特点

三、中药走出国门面临诸多挑战

四、中国中药国际竞争力浅析

五、危机下中药国际市场发展机遇

第二节 中国中药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中药行业走向回归之路

二、我国中药行业发展的特点

三、中国中药行业发展综述

四、我国中药产业迎来发展新契机

五、2009年我国中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六、国内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发展迅猛

第三节 中国中药进出口及国际化分析

一、2008年我国中药进出口分析

二、2009年我国中药产品进出口分析

三、2009年中药各大类商品对外贸易特点

四、中国中药出口欧盟形势分析

第四节 中国中药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我国中药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二、国内药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三、促进中国中药产业发展的策略

四、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五、中药应走科研发展之路 第三章 中药饮片市场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中药饮片的总体概况

一、中药饮片在中药行业发展中的地位

二、我国中药饮片改革发展综述

三、中药饮片的现状及发展分析

四、我国中药饮片生产技术趋向“标准化”

五、中药饮片上下游市场发展状况

第二节 中药饮片GMP市场动向分析

一、国家药监局严控GMP认证

二、中药饮片GMP受正规企业欢迎

三、2009年国内建立首个中药饮片GMP同盟

四、GMP认证亟待解决的障碍分析

第三节 部分地区中药饮片市场分析

一、2009年河北省启用中药饮片小包装

二、2009年湖南省出台新版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三、2009年深圳制定中药饮片调剂服务规范

四、2010年江苏省实施中药饮片价格新规

五、上海中药业拟全面整合药材饮片产业链

第四节 中药饮片市场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一、中药饮片市场发展遇到的五大瓶颈

二、中药饮片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三、中药饮片加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四、我国中药饮片市场监管难度大力度小

第五节 中药饮片市场的发展策略

一、中药饮片行业发展对策浅析

二、中国中药饮片打进国际主流医药市场的对策

三、技术创新是中药饮片行业现代化必由之路

四、中药饮片加工问题的解决办法

五、中药饮片剂型改革发展的出路 第四章 中药饮片的热门品种分析

第一节 枸杞

一、枸杞的基本特性

二、枸杞市场综述

三、宁夏中宁枸杞产业蓬勃发展

四、青海省大力推进枸杞种植产业化发展

五、我国枸杞产业全球扩张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第二节 金银花

一、金银花的概述

二、金银花药用价值浅析

三、金银花市场价格持续上涨

四、金银花市场走俏因素解析

五、中国金银花海内外市场供需概况

第三节 三七 一、三七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二、三七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三、三七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四、云南文山州三七产业现状五、三七产业发展面临的危机六、三七产业发展建议

第四节 当归

一、当归的生物学特征

二、当归的应用及市场开发浅析

三、我国当归市场回顾及展望

四、甘肃岷县当归产业发展综述 第五章 中国中药饮片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广东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

二、2009年1-12月康美药业经营状况分析

三、2010年1-12月康美药业经营状况分析

第二节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

二、2009年1-12月同仁堂经营状况分析

三、2010年1-12月同仁堂经营状况分析

第三节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

二、2009年1-12月康恩贝经营状况分析

三、2010年1-12月康恩贝经营状况分析

第四节 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

二、2009年1-12月桂林三金经营状况分析

三、桂林三金药业确立现代中药市场领先优势 第六章 中药饮片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

第一节 中药饮片行业投资分析

一、投资环境

二、投资机会

三、投资风险

第二节 中药产业前景展望

一、我国中药产业未来发展趋向

二、“十一五”中国中药新药开发目标

三、2015年我国中药产业可达万亿元规模

四、纳米中药是中药研发新方向

第三节 中药饮片市场的发展趋势及前景

一、中药饮片的发展方向

二、中药饮片应当实现“十化”

三、国内中药饮片发展前景乐观

四、2011-2015年中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预测分析 第七章 中药饮片发展的政策分析

第一节 中药饮片的政策环境

一、2009年我国中药产业政策发展综述

二、新医改政策扶持我国中药饮片市场发展

三、中国已将中药饮片纳入基本药物目录

四、中药材中药饮片文号管理逐步推行

第二节 中药饮片的相关政策

一、《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三、中药饮片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四、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质量管理办法(试行)

五、药品GMP认证管理办法

六、关于加强中药饮片生产监督管理的通知

第三节 政策解读

一、《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特点及其精神实质的浅析

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

三、《中药饮片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说明

四、药品GMP认证知识的介绍

第四节 GMP认证对中药饮片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实施GMP认证促进中药饮片业健康发展

二、GMP认证加速国内中药饮片市场整合三、GMP认证是保证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的必要条件

四、GMP认证是中药饮片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篇6:2011-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第一章 2010年世界戒烟产品行业整体运营状况分析

第一节 2010年世界戒烟产品运行环境分析

一、世界烟草业运行状况分析

二、世界烟民规模分析

三、俄罗斯卷烟消费税指标将提高20%及影响分析

四、美国卷烟销量分析

第二节2010年世界戒烟产品行业市场运行格局

一、世界戒烟产品市场运行特点分析

二、辉瑞将部分最畅销产品美国市场批发价上调

三、美政府猛提烟草税 烟民平添戒烟动力

四、欧盟再出新招推动戒烟

五、美推出低剂量药用尼古丁戒烟辅助产品

六、力克雷戒烟产品获批上市

七、抽烟已经成为全球第二个主要死亡因素

第三节2010年世界戒烟产品市场发展动态分析

一、世界卷烟的生产总量及地区分布

二、世界卷烟产业集团化趋势明显三、六大烟草集团的基本情况分析

一、世界烟草消费的演变与动向

第四节 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戒烟产品市场运行分析

一、美国

二、日本

三、欧洲

第五节 2011-2015年世界戒烟产品新趋势探析

第二章 2010年中国戒烟产品行业市场发展环境解析

第一节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中国GDP分析

二、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三、城乡居民收入分析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六、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分析

第二节2010年中国戒烟产品市场政策环境分析

一、国家控烟与消费税政策

二、专家建议戒烟花费纳入医保

第三节2010年中国戒烟产品市场社会环境分析

一、吸烟对健康危害受到关注

二、烟民数量及世界烟民占比

三、吸烟人数增加数量

第三章 2010年中国戒烟产品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剖析

第一节 2010年中国戒烟产品行业动态分析

一、各地戒烟门诊频繁开张

二、戒烟产品的新贵大学生开龙康戒烟馆异常火爆

第二节2010年中国戒烟产品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戒烟产业运行特点分析

二、专业戒烟进入激光时代

三、中国戒烟所处发展阶段

第三节2010年中国戒烟产品热点问题探讨

第四章 2010年中国戒烟产品业内热点产品运营态势分析

第一节2010年中国戒烟产品市场动态分析

一、亿万家打造百亿戒烟市场

二、强生公司戒烟药力克雷在中国上市

第二节2010年中国戒烟产品市场运行分析

一、中国的控烟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二、中国戒烟市场规模

三、戒烟产品鱼龙混杂

四、吸烟导致疾病情况分析

五、吸烟导致肺癌的比率

第三节2010年中国戒烟产品市场需求消费情况分析

二、烟力健突破戒烟市场困局

三、金融危机促龙康戒烟王热销

四、“高科技”戒烟产品销售火爆

第五章2010年中国戒烟产品市场销售透析

第一节2010年中国戒烟产品市场营销现状

一、戒烟产品市场营销特点

二、戒烟广告人群关注度

第二节2010年中国戒烟产品市场营销渠道

一、药店

二、网购

三、电视购物

第三节 戒烟产品市场营销案例解析

一、烟力健

二、烟脉克

三、合肥龙康戒烟王营销优势明显

第四节2010年中国戒烟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第六章2010年中国戒烟产品市场消费调查

第一节2010年中国受访者基本情况分析

一、男性和女性吸烟率

二、吸烟者年龄分布

三、在校学校吸烟情况率占比

1、大学

2、高中

3、初中男生

四、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

第二节2010年中国消费者购买戒烟产品消费行为调查

一、消费者年龄调查分析

二、消费者戒烟的原理分析

三、消费者对戒烟产品认识渠道

四、消费者购买戒烟产品的调查分析

五、消费者购买戒烟产品价格分析

六、消费者购买戒烟产品频率及购买渠道

七、消费者对已购买的戒烟产品满意度调查分析

八、消费者放弃现用戒烟产品的原因调查分析

第三节 影响消费者购买戒烟产品的因素调查分析

第七章2010年中国戒烟产品市场竞争格局透析

第一节2010年中国戒烟产品行业竞争现状

一、世界三大制药巨头齐战国内戒烟市场透析

二、“尼古丁口香糖”在沪掀戒烟疗法之争

第二节2010年中国戒烟产品市场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2010年中国戒烟产品行业竞争中存的问题

第四节2011-2015年中国戒烟产品行业竞争趋势分析

第八章2010年中国戒烟产业相关行业运行分析—卷烟制造业

第一节2008-2009年烟草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一、卷烟生产

二、卷烟销售

三、卷烟库存

四、卷烟税利

五、低档卷烟

第二节 2006-2010年中国卷烟产量分析

一、2006-2009年全国卷烟产量分析

二、2010年1-5月全国及主要省份卷烟产量分析

三、2010年1-5月卷烟产量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2010年中国品牌卷烟市场销量情况分析

一、“芙蓉王”

二、“中华”

三、“玉溪”、四、“黄鹤楼”

五、“利群”

六、“云烟”

第四节 2011-2015年中国卷烟产业前景分析

第九章 2010年世界戒烟产品三巨头营运状况浅析

第一节 强生

一、企业概况

二、在华市场投资运行情况分析

三、品牌竞争力分析

四、国际化发展战略分析

第二节 诺华

一、企业概况

二、在华市场投资运行情况分析

三、品牌竞争力分析

四、国际化发展战略分析

第三节 瑞辉

一、企业概况

二、在华市场投资运行情况分析

三、品牌竞争力分析

四、国际化发展战略分析

第十章 2010年中国戒烟产品优势生产企业竞争力及关键性数据分析(企业可自选)

第一节 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二节 北京赛波特如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三节 略……

第十一章 2011-2015年中国戒烟产品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第一节2011-2015年中国戒烟产品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戒烟市场在经济危机中迎接暖阳

二、戒烟产业的市场前景

三、戒烟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第二节2011-2015年中国戒烟产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尼古丁替代疗法成戒烟新趋势

二、戒烟新产品研发趋势

第三节2011-2015年中国戒烟产品行业市场预测分析

第四节 2011-2015年中国戒烟产品市场盈利预测分析

第十二章 2011-2015年中国戒烟产品投资战略研究

第一节 2010年中国戒烟产品投资概况

一、戒烟产品投资特性

二、戒烟产品投资环境分析

第二节2011-2015年中国戒烟产品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中国戒烟产品市场投资潜力分析

二、中国戒烟产品投资吸引力分析

第三节2011-2015年中国戒烟产品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一、宏观调控政策风险

二、市场竞争风险

三、市场运营机制风险

四、技术风险

第四节 权威专家投资建议

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2005-2010年中国GDP总量及增长趋势图

图表:2010年一季度中国三产业增加值结构图

图表:2008-2010年中国CPI、PPI月度走势图

图表:2005-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5-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0-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对比图

图表:1978-2009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对比表

图表:1978-2009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走势图

图表:2005-2009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5-2010年我国社会固定投资额走势图

图表:2005-2010年我国城乡固定资产投资额对比图

图表:2005-2009年我国财政收入支出走势图

图表:2009年1月-2010年4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

图表:2010年4月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照表

图表:2009年1月-2010年3月中国货币供应量统计表 单位:亿元 图表:2009年1月-2010年3月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速走势图 图表:2001-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走势图

图表:2005-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及增速变化图

图表:2008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币利率调整表

图表:2007-2008年央行历次调整利率时间及幅度表

图表:我国历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情况统计表

图表:2005-2010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5-201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走势图

图表:2005-2010年中国货物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走势图 图表:2005-2009年中国就业人数走势图

图表:2005-2009年中国城镇就业人数走势图

图表:1978-200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走势图 图表:1978-2009年我国总人口数量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9年人口数量及其构成图表:1978-2009年中国城镇化率走势图

图表:2005-2009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走势图 图表:2006-2009年全国卷烟产量分析

图表:2010年1-5月全国及主要省份卷烟产量分析

图表:2010年1-5月卷烟产量集中度分析

图表: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北京赛波特如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北京赛波特如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北京赛波特如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北京赛波特如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北京赛波特如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北京赛波特如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北京赛波特如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2011-2015年中国戒烟产品市场盈利预测分析

篇7:2011-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13-2018年中国快餐行业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第一章 中国快餐行业发展环境 第一节 快餐行业及属性分析

一、行业定义

二、国民经济依赖性

三、经济类型属性

四、行业周期属性 第二节 经济发展环境

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

二、2005-2013年中国经济发展状况

三、经济结构调整

四、国民收入状况 第三节 政策发展环境

一、产业振兴规划

二、产业发展规划

三、行业标准政策

四、市场应用政策

五、财政税收政策 第四节 社会发展环境

一、中国人口规模

二、分年龄结构

三、分学历结构

四、分地区结构

五、消费观念

第五节 投融资发展环境

一、金融开放

二、金融财政政策

三、金融货币政策

四、外汇政策

五、银行信贷政策

六、股权债券融资政策

第二章 中国快餐生产现状分析 第一节 快餐行业总体规模 第二节 快餐产能概况

一、2006-2012年产能分析

二、2013-2018年产能预测

第三节 快餐市场容量概况

一、2006-2012年市场容量分析

二、产能配置与产能利用率调查

三、2013-2018年市场容量预测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四节 快餐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五节快餐产业供需情况

第三章 2013-2018年中国市场分析 第一节 我国整体市场规模

一、总量规模

二、增长速度

三、各季度市场情况

第二节 原材料市场分析 第三节 市场结构分析

一、产品市场结构

二、品牌市场结构

三、区域市场结构

四、渠道市场结构

第四章 2010-2013年中国快餐市场供需监测分析

第一节 需求分析

第二节 供给分析

第三节 市场特征分析

第五章 2013年中国快餐市场竞争格局与厂商市场竞争力评价 第一节 竞争格局分析

第二节 主力厂商市场竞争力评价

一、产品竞争力

二、价格竞争力

三、渠道竞争力

六、品牌竞争力

第六章 我国快餐行业供需状况分析 第一节 快餐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第二节 快餐行业供给能力分析 第三节 快餐行业进出口贸易分析

一、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需求态势

二、国内外产品的比较优势

第七章 快餐行业竞争绩效分析 第一节 快餐行业总体效益水平分析 第二节 快餐行业产业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快餐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绩效分析 第四节 快餐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绩效分析 第五节 快餐市场分销体系分析

一、销售渠道模式分析

二、产品最佳销售渠道选择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八章、2013-2018年快餐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第一节 国际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一、2013-2018年经济增长与需求预测

二、2013-2018年行业总产量预测

三、我国中长期市场发展策略预测 第二节 我国资源配置的前景

第九章 我国快餐行业投融资分析 第一节 我国快餐行业企业所有制状况 第二节 我国快餐行业外资进入状况 第三节 我国快餐行业合作与并购 第四节 我国快餐行业投资体制分析

第五节 我国快餐行业资本市场融资分析

第十章 快餐产业投资策略 第一节 产品定位策略

一、市场细分策略

二、目标市场的选择 第二节 产品开发策略

一、追求产品质量

二、促进产品多元化发展 第三节 渠道销售策略

一、销售模式分类

二、市场投资建议 第四节 品牌经营策略

一、不同品牌经营模式

二、如何切入开拓品牌 第五节 服务策略

第十一章 我国快餐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A.企业分析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二节 B.企业分析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三节 C.企业分析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四节 D.企业分析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五节 E.企业分析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十二章 2013-2018中国快餐产业投资分析 第一节 投资环境

一、资源环境分析

二、市场竞争分析

三、政策环境分析 第二节 投资机会分析

第三节 投资风险及对策分析 第四节 投资发展前景

一、市场供需发展趋势

二、未来发展展望

第十三章 快餐相关产业2013-2018年走势分析 第一节 上游行业影响分析 第二节 下游行业影响分析

第十四章 快餐行业成长能力及稳定性分析 第一节 快餐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第二节 快餐行业增长性与波动性分析 第三节 快餐行业集中程度分析

第十五章 快餐行业风险趋势分析与对策

第一节 快餐行业风险分析

一、市场竞争风险

二、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三、技术风险分析

四、政策和体制风险

五、进入退出风险

第二节 快餐行业投资风险及控制策略分析

一、2013-2018年快餐行业市场风险及控制策略

二、2013-2018年快餐行业政策风险及控制策略

三、2013-2018年快餐行业经营风险及控制策略

四、2013-2018年快餐同业竞争风险及控制策略

五、2013-2018年快餐行业其他风险及控制策略

第十六章 快餐产业投资风险 第一节 快餐行业宏观调控风险 第二节 快餐行业竞争风险 第三节 快餐行业供需波动风险 第四节 快餐行业技术创新风险 第五节 快餐行业经营管理风险

第十七章 2013-2018年中国快餐行业发展趋势研究分析 第一节 2013-2018年快餐行业国际市场预测

一、快餐行业产能预测

二、快餐行业市场需求前景 第二节 中国快餐行业发展趋势

一、产品发展趋势

二、技术发展趋势

第三节 2013-2018年快餐行业中国市场预测

一、快餐行业产能预测

二、快餐行业市场需求前景

第十八章 快餐行业投资机会分析研究

第一节 2013-2018年快餐行业主要区域投资机会 第二节 2013-2018年快餐行业出口市场投资机会

第三节 2013-2018年快餐行业企业的多元化投资机会

--------------------网 址:

篇8:2011-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对于各种废弃物的开发利用, 将其作为资源开发, 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是发掘资源潜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促进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是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 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有效措施。社会各界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 行业地位日益凸显。近几年来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规模明显扩大, 回收总量和回收率逐步攀升, 对国民经济贡献度进一步提高。

2012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企业数量为1, 136家, 实现销售收入288, 542, 560千元, 比上年增加3.53%;完成利润总额13, 644, 239千元, 比上年减少了1.67%。2013年前三季度, 我国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投资额达712.81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52.8%, 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3.29个百分点。

“十二五”期间, 我国将进一步提高废弃物资源化水平, 推进废弃电子电器、废旧轮胎 (橡胶) 、废旧纺织品、废塑料、废旧零部件等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废旧物资回收行业将明显受益于当前的节能环保政策。废旧物资回收、再生资源利用, 既可以维护城市环境, 又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经济总能耗与碳排放, 正好迎合了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与节能减排政策的要求与倡议, 必将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 包括法律、资金上的支持, 可以预计, 未来行业将高速发展。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废旧物资回收加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四章。首先介绍了废旧物资及废旧物资加工的相关定义、分类、特点等, 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废弃资源回收加工行业的状况, 并对中国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行业的财务数据进行了详实的分析, 然后具体介绍了废金属、废钢铁、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废家电及其他废旧物资的回收加工利用情况。最后报告还对废旧物资回收加工行业投资前景及发展趋势做了科学的预测。

篇9:2011-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关键词】无损检验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市场前景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无损检验行业的重要性越发的明显,为了促进该行业有效的发展,文章通过下对无损检测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上进行了阐述,为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市场现状分析

首先,还很难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些新的产品设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但是,无损检验并没有有效的把握住这样的机会,一些时候还没有跟上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使我国无损检测行业的理论和技术手段很难适应新产品工艺的需要。因此,对无损检测事业的市场占有率必将带来一定的影响。

其次,在无损检测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一些传统的技术方式上还没有完全的摒弃,这样传统落后的无损技术将会对无损工作的正常进行带来阻碍,因此,在面对纷繁复杂市场的过程中,使无损行业的作用很难被彰显出来,这样对其市场发展前景上就会蒙上一层阴影,使其在发展中步履维艰。

二、市场前景的预测

1、紧跟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近年来,随着西气东输二线、陕京三线输气管道工程、中俄漠大输气管道工程等国家重点能源工程的相继开工,无损检测行业也随着工程建设也进入一个发展阶段。2015年,西气东输三线(中段)管道工程”、“陕京四线输气管道工程”计划年开工。同时,“中俄天然气管线”预计将在2015年开始建设,西气东输四线于2014年也获得路条,中石化的“新粤浙管线也预计2015年开始建设。从而,我国将进入天然气干线管线集中建设期,四条管线总长度约1.6万公里。无损检测是油气长输管道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长输管道无损检测市场将在2015年也将迎来建设高峰;同时随着能源工程的建设,相关的站场、阀室、城市天然气LNG管网、在役管道等工程检测接踵而来,所以要紧跟国家重点能源工程建设项目步伐,发展无损检测业务。

2、向先进的产品设计中将无损检测技术融入进去

在现代的生产当中,无损检测行业中的种种工艺一直在边缘地带存在着,很多厂家对其的重视程度上显然还不够,但是,在世界环境和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之下,无损检测应该在一些新型的行业中进行有效的发展和占据,例如,核电、大型娱乐设施、高铁、过山车和缆车设施等。将无损检测工艺有效的融入到一些厂家中,使他们能够意识到提升自身安全中,发挥无损检测的作用。

3、坚持老树开新花观念

无损检测行业为了能够有效的占据市场,对传统无损检测技术的束缚上应该予以突破,将更新的、更多的无损检测技术开发出来,比如,国外对传统衍射原理进行应用,对裂纹状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突破发展利用衍射回波时差技术,对高速路的路基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对传统雷达探测原理进行使用。尽管我国的一些厂家例如武汉、汕头等将TOFT检测和相控检测等技术提了出来,但是,我们国家所应用的一些无损检测技术还有很多都是借鉴国外的。可以用一个无损检测的大国来评价自己,然而,和欧美等一些国家进行比较,我们的差距还十分的明显,我国的尖端高新产品还是缺乏创新意识,市场中的技术还在初期阶段徘徊着,因此,为了想要我国的无损检测行业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首先就应该不断的创新产品和技术手段,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将更加新颖的无损检测工艺流程开发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们国家的无损检测行业从“大”向“强”转变,可以说这是我国无损检测行业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4、将数字化射线检测和绿色检测予以推广

在无损检测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化射线检测和绿色检测是其一个全新的发展发展方向,当前江苏盐城和辽宁的丹东是我国两大著名的传统检测产品生产基地,高耗能产品是他们上产的主要对象,有着保存量大、不易實时传输、成本高和检测周期长的特点。将绿色检测和数字化射线检测对传统的产品予以突破,防止对X胶片进行使用,进而能够将环境的负担有效的降低下来,对国际上倡导绿色检测的理念能够予以适应。进而将数字化射线传输的高效、环保和便捷的优越性充分的发挥出来,因此,这就需要生产单位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才能够促进自身向着更加科学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迈进。

5、切实做好无损检测的技术服务,加强无损检测技术的研发力度

要做好无损检测的技术服务,首先要有效的分析当前我国无损检测技术服务的情况,对其中存在的种种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现阶段执行无损检测技术的要点,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存在着恶性竞争和服务商体现出来的不良情况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反思自己是否也存在相同类型的问题。之后,在这个基础上,和其他的服务商进行积极的合作,结合国际市场上无损检测服务的情况,对恶性的竞争进行抵制,将优势的技术集中起来,采用合作学习研究的方式,开发一些新的技术服务,用高端精密的技术服务来取代那些较低级的技术服务,合理的分配资源,并按时对资源和设备进行更新和维护。

在一些常规的无损检测中,比如铁路、航空航天、船舶、电力等,我国的无损检测技术尽管都能够基本满足,但是在精度方面还有待提高,例如数字射线检测、相控检测等,这表明了我国的无损检测行业在技术实力上还需要提升。并且,我国还没有意识到技术研发的重要性,还没有对技术的创新和研发投入充足的资金。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以上的各个行业也在不断地走向成熟,这对于无损检测的技术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企业要想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就要加大对无损检测技术力量的投入,对开发和维护研发技术服务的团队加大力度。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国家的无损检测行业在近几年发展中,也创造出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其市场占有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但是,同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进行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国际交往日趋密切的当今社会中,无损行业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认清当前自身在市场中的现状,进而结合先进的理念,展望自己的未来市场发展前景,推动自身向着科学合理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陆晓辉.无损检测前景广阔,急需行业创新突破[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09).

[2]沈建中.无损检测的几个热点问题和技术[J].无损检测,2005(01).

上一篇:我的景德镇之行的随笔下一篇:微信支付授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