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垃圾分类现状

2024-06-08

我国垃圾分类现状(共6篇)

篇1:我国垃圾分类现状

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现状综述

混合收集

在我国,城乡生活垃圾逐年增加,生活垃圾处理越来越困难,加上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国很多大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都面临着无地可选的困境,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需求也将日益增加。

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垃圾收集方式都是混合收集,由于这种收集方式简单易行,对垃圾收集设施及作业方式要求都比较低,收集费用也比较小,这也是目前世界各国应用最广泛、历史最悠久的收集方式。但是这种垃圾收集方式降低了生活垃圾中可用物质的纯度和其再利用的价值,同时增加了垃圾分拣、处理和处置的难度,提高垃圾处理的总费用,不能满足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甚至会发生化学反应,增加垃圾的毒性和危害性,加剧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生活垃圾混合收集处理液是造成我国生活垃圾焚烧能源耗资巨大、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厨余垃圾占生活垃圾的比例在50%以上,生活垃圾由于含水率高,常会造成焚烧时燃烧热值不够,不仅降低焚烧炉的功效,而且添加煤、油的等辅助燃料的同时,造成能源巨大浪费,推高了焚烧处理的运营成本。垃圾分类

从分类收集的概念来看,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分类收集指的是从源头居民家庭、企事业单位等开始,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和性质进行分类投放的过程;“广义”的分类收集指从垃圾产生的源头开始,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将垃圾分类后收集、储存及运输的收运的全过程。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可以避免垃圾之间的相互污染,降低垃圾处理成本,为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发电、资源综合利用等先进的垃圾处理方式的应用奠定基础。其中,实现厨余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是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重点。

自2000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厦门、桂林等8个城市根据各自情况,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基本上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北京、杭州、厦门等城市明确了将厨余垃圾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出来单独收运处理的思路。然而,10多年过去,生活垃圾分类在这些城市仍未得到有效推行。

为什么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如此之难?有调查显示,受访者眼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人们难以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63.0%)。其他原因还有:政府不重视(62.1%);政府投入不够(61.4%);分类标准复杂,很难掌握(54.3%)。政策尚未健全

目前我国虽然在一些法律条文中对垃圾分类做出了规定,但其立法原则、思想相对滞后,框框多,实质性、可操作性的内容少,对于具体分类方式、如何分类没有明确规定,给管理部门的具体实施带来了一定难度。此外,缺乏全国性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法规,仅有北京、上海、广州少数几个城市制定了地方法规,缺乏在全国层面上对垃圾分类进行法律规定,影响了垃圾分类立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强制性。目前我国的生活垃圾管理相关办法中对生活垃圾分类尚不够明确;居民手头也没有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对于没有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行为如何处罚也未作出规定。

而我国的回收市场秩序较为混乱,目前又缺乏相应的行业和技术标准,因此该行业技术含量较低,回收行业成为农民来城市就业的首选。缺乏废弃物行业分类标准和技术标准,也是影响垃圾分类的一个重要原因。宣传教育缺失

在生活垃圾分类的问题上,人们的习惯与政府的作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台北和北京两地居民的生活习惯、生活垃圾的种类都非常相似,可是台北生活垃圾分类推行的情况却明显好于北京。原因在于,台北市政府已经制定出了细致、全面的法规政策,并将其向市民进行充分的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在台北就成了一个上至市长下至老百姓都纷纷参与的全民行动。

市民实行垃圾分类的意识还有待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尚未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政府的主导宣传力度不足,在垃圾分类的宣传上尚未形成共识,在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时,未能让公众真正理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多数市民不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垃圾该如何分类。而且公共媒体的支持度也远远不够,垃圾分类宣传的范围、层面、途径、形式、持久性都有待加强。配套设施落后

生活垃圾分类能否得以持续推进,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处理设施建设应当相衔接,当不具备配套设施时,无法做到分类收集后分类处置,就会挫伤大家的积极性。例如,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有毒有害垃圾没有相应的收集处理办法,大量的废电池、废旧荧光灯管收集后集中堆放;居民在家里分类,倒出去又被混在一起,导致很多居民抱怨自己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没有意义,挫伤了居民的分类积极性。目前来看,全国性的垃圾分类的系统建设和运行体系尚未形成,垃圾分类回收执行情况不乐观,绝大部分居民小区设置的分类投放垃圾箱形同虚设,混装垃圾、混合收集、混合运输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垃圾运输体系与资源再生企业、末端处理处置设施尚未形成直接的供求关系,分类出来的垃圾缺乏合适的出路。

从去年起,北京开始在600多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垃圾分类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再生资源回收,第二层是厨余/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北京垃圾厨余/餐厨垃圾含量很高,已在大部分试点小区配上了厨余垃圾分类运输设施,具备了厨余垃圾分类收集的条件,全市厨余垃圾处理能力达到4000吨/以上;第三层是有害垃圾分类,还不具备处理设施,无法进行。协调机制不完善

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从源头分类、正确投放到分类收集、运输和最后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社会性和广泛性,涉及部门多,涉及人员杂,并且整个系统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末端环节。目前各个试点城市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本上想同:生活垃圾收集工作由街道、居委会、物业等有关部门负责,垃圾清运、处理工作由环卫部门负责,废旧物品回收、再生资源利用工作由商务局负责,有害垃圾由环保部门负责,电子垃圾由发改委负责,医疗垃圾由环保和卫生部门负责。在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链条中,各部门职能尚未形成合力,环卫部门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过程中碰到相关单位、部门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市民也大多数都不了解,难以在垃圾分类工作上给予配合。资金投入不足

一方面,没有实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目前垃圾清运费的收费状况很差,不到应收费的50%。另一方面,政府财政投入不足,造成垃圾分类收集的软、硬件条件缺乏,大范围内推行困难。这些都成为阻碍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进展的主要原因。

篇2:我国垃圾分类现状

——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环境保护已经成了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白色污染”、“水污染”、“重金属污染”、“温室效应”一点点的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引起民众的注意,“低碳生活”、“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等也都开始出现并成为热词。一年夏天比一年夏天温度高,一年物价高过一年,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正在一点点的被消耗,总有一天,他会枯竭。我们周围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水那样,密不可分,谁也离不开谁。环境保护是从每个人做起,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它们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垃圾填埋的费用是高昂的,垃圾以每年在3-5%的速度增加。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垃圾增多的原因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项消费增加了。目前,被西方国家广泛应用的另一种垃圾处理方法就是焚烧。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不仅投资惊人,并且会增加二次污染的风险。二恶英这令人谈“恶”色变的剧毒致癌物质,就是垃圾焚烧后产生的主要气体成分之一。此外,无论填埋还是焚烧,都是对资源无谓的浪费。

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垃圾分类,然后分类处理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垃圾分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

垃圾分类对于一向勤俭持家的中国人并不陌生。也许你还记得五六十年代回收废品的情景:牙膏皮攒起来回收,橘子皮用来制药,生物垃圾用来做堆肥,废布头,墨水瓶等等都能得到再利用。中国有着回收废品的历史传统,我们过去回收废物,或许只是受贫困经济制约的不得已的手段,在逐渐富裕的今天,我们回收废纸,则是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因为我们清楚的知道,我们所捡回来的不止是一张张的废纸,那是我们的子孙安身立命的森林和河流。分类后的垃圾,既避免了垃圾公害,又为工农业提供了原料。被称为垃圾生产大国的美国,垃圾分类也逐渐深入公民的生活,走在大街上,各式各样色彩缤纷的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政府为垃圾分类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条件,除了在街道两旁设立分类垃圾桶以外,每个社区都定期派专人负责清运各户分类出的垃圾。居民对政府的垃圾分类工作也表示了极大的支持。这不仅表现在他们每个人对垃圾分类的知识耳熟能详,而且,在这里为垃圾分类处理出钱,就像为能饮用到洁净的自来水付费一样天经地义。垃圾回收作为一种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许多发达国家,回收产业正在全国产业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垃圾分类不仅是美国那样的发达国家的时尚,也是不少发展中国家的趋势。在巴西,许多社区都实行的垃圾分类。在菲律宾的一些地方,村民自发组织起来为清洁自己的生活环境而努力,垃圾分类是这个运动中的主要内容。不管穷国还是富国,垃圾分类都在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而在这方面曾经世界领先的中国,这好的传统却几乎丢失了。重拾“变废为宝”工作多年,为什么直到现在也垃圾分类回收仍迟迟见不到好的效果呢?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变废为宝”的行动呢?

为此,我开始着手调查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废品”处理问题,希望通过此次调查能够唤起民众的环保意识,也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个问题!

二、调查方法:问卷法、实地调查法等

2011年7月20日至8月20日,我每天都会在我家附近不同居民人家的不远处观察,观察他们在每天的生活中对塑料袋的使用及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垃圾的处理,还有路上的行人对手中垃圾的处理,并对我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如实记录。

同时是在网上发放电子问卷,得到更加明确的答案。

三、调查时间:2011年7月20日至2011年8月20日

四、调查内容:

(一)每个家庭每天生产垃圾量

(二)居民是否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三)社区垃圾处理情况满意度

(四)居民的“废品”回收利用情况

(五)居民的环保意识调查

(六)不同文化程度对于废物利用的认识

(七)民众对于废品回收行业的看法

五、调查结果分析:

此次调查我发现尽管有了“限塑令”,但是每个家庭对塑料袋的依赖性都很强,塑料袋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没有意识到塑料袋所产生的“白色污染”的危害。并且对于垃圾,并没有进行分类处理,这个我们的环保工作带来的重重阻扰。

通过网上的回收到113份有效问卷中了解到女性相比男性会更加注意家庭垃圾的分类,或许,这也是由于中国传统男主外,女主内影响的吧!同时,我发现文化水平越高,垃圾分类越完整,在能够对垃圾进行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分类的人在,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占到了85.25%。

多数家庭每天会产生2~3袋垃圾,而且大部分人对垃圾都不会进行分类处理,仅12.63%。

您在家对垃圾进行过分类吗?61, 13%173, 36%249, 51%A.按照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进行过科学的分类B.按照家庭习惯将厨房垃圾,浴室垃圾进行简单的分类C.完全没有进行过分类

同时,我发现居民对于周边垃圾处理现状的满意度并不高,仅6.2%的人对现状非常满意,然而,对于我们现在目前的环境状况,要使大家满意也是有难度的,比如说,居民素质、以及环保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以及居民自身的配合问题,这些都很难立刻得到改善。

您对周边垃圾处理的现状感到满意吗?12%6%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比较不满意E.非常不满意18%33%31%

再者,有36.4%的人都不会按照垃圾桶的分类来投放垃圾,而且,大家也认为对于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阻碍,注意是居民环保意识淡薄、设施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普及环保知识也相当重要。

另外,其实也有相当一部分分会定期将家里的或单位里废弃的纸类、塑料、饮料瓶等变卖,只有13.7%的人不卖直接扔掉,但是,或许是因为工作繁忙没有多余时间料理这些废弃物,48.2%的人只是偶尔变卖废弃物。

但是通过问卷结果分析得出图(1)(2)可知,其实居民的垃圾分类处理其实主要还是停留在常识方面,但是更深一步的处理的知识还是较少的。

你认为下面哪些垃圾处理可行?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82.40%72.30%62.30%47.40%A.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做肥料B.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重新回收C.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D.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图(1)

请问你知道哪几种垃圾处理方式?100.00%80.00%60.00%40.00%20.00%0.00%图(2)

A.填埋B.焚烧C.堆肥D.发电E.其他综合利用另外,其实要对废品回收利用,公共场所的垃圾分类回收也很重要,但是,在被调查对象中,57.6%的人认为,公共场所垃圾分类设施虽有但是没有得到利用,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中资源浪费,更是一种对自己居住的环境不负责任表现,其实说到底还是居民的环保意识没有落实到行动中去。

至于废品回收行业,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到有些人踩着三轮车,挂块牌“收废品”,这些人多数都是来自外地,靠收废品为生。其实,你不要小看这些人,尽管看似又脏又累,也有靠这个发财致富的,最重要的是,他对于当地的环保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料浪费,变废为宝。那当地居民是怎么看待这些人这些事的呢?有68.9%的人认为,他们的时间和地点不固定,使居民的废品回收处于被动状态。令人可喜的是公众对于这个行业也没有很大的偏见,被调查对象中77.2%的人对此行业都有较为正确的认识。

对于外来人员进行回收废品,您认为存在哪些问题?17.20%24%38.70%28.20%25.90%37.70%68.90%

G.其他F.影响城市容貌E.安全问题D.服务态度差C.存在欺诈B.周期太长A.时间和地点不固定 您对废品回收利用这个行业的认识是?,D.对此不清楚9.30%C.该行业可有可无,没有很大,影响和作用3.50%A.专门捡垃圾收垃圾的,主要门面是废品回收站,影响市容卫生, 9.90%B.环保事业的一部分,帮助维持城市清洁以及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77.20%

在问卷中,大家对于提高废物分类循环再利用意识,都提出的自己的看法,80.1%的人认为需要在社区提供便利的回收设备,71.6%的人认为要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加强政府政策,以及有必要的奖惩措施效果可能会更好。

六、调查总结

垃圾回收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公民参与、企业加盟及政府决策三方面的合力才能完成,公众参与作为这个工程能否完成的一个关键,需要一系列的社会条件,需要在各个环节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宣传教育。

通过垃圾分类,公民容易理解自己与环保的关系,每个人都是垃圾公害的制造者,也同时是垃圾公害的受害者,更是垃圾公害的治理者。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行为,也是一种公民行为个人行为,要保护民族的生存根基,必须从每个人做起。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运用传媒手段呼吁垃圾分类;

二、是把宣传与建立试点的工作结合起来。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如讲演、漫画、送宣传材料、提供咨询等形式.如组织大学生进入社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出版垃圾分类系列广告宣传画、举办垃圾分类展览等:三是联络企业。由于长期以来垃圾分类的清运还难以由政府完成,联络了一些回收企业来支持公民的垃圾分类的行动。不断探索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分类垃圾回收处理的新途径:四是提出政策建议。民间环保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协助政府推动实施垃圾分类的政策和法规。

垃圾分类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当人们意识到垃圾分类是一个人文化素质和文明教养的标志时,这种行为就容易被人接受了。事实上,环境意识,在现代社会正成为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不论你受过多高的教育,有着怎样的学位,如没有环保行为,就如同文盲一样;不论你多么富有,都有责任回收,这种不起眼的琐事事实上是一种时尚,一种很荣耀、很时髦的事。

要加强宣传效果,应该加强民间教育的力量。进行垃圾分类教育不应理解为仅仅是政府环卫环保部门和新闻界的事,各类非政府组织、志愿者及一些愿意为之投资捐助的企业和个人都能发挥作用。由于是民间人士自己主动来做,也有特殊的感染、影响和示范作用。要加强宣传效果,必须有新闻工作者的广泛参与。新闻界的优势是媒体的传播威力。要想广泛实施垃圾分类,政府和各种社会力量还必须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如深入社区进行宣传教育,将垃圾分类落实到家庭,建立与垃圾分类有关的家庭档案;组织社区的垃圾分类培;组织市民参观有关“垃圾与环境展”、垃圾分拣站及垃圾填埋场,亲身感受垃圾给环境造成的危害;组织更多的“大学生绿色讲演团”到社区,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通过中小学教育,让孩子带动家庭;组织媒体对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单位、社区进行跟踪报道,并对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家庭和个人给予宣传和鼓励;立垃圾分类热线电话,解签有关垃圾分类问题的咨询,收集市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有和有关部门沟通,使垃圾分类工作顺利进行;印制“垃圾分类手册”、宣传资料、招贴画、发到单位、学校、社区,方便群众切实实施垃圾分类。在社区、校园、机关等张贴垃圾分类宣传画,制造宣传氛围。

以教育宣传和法律来建立垃圾分类的公民意识和行为,这是实施垃圾分类回收的基本前提,同时还必须解决两大具体问题。一是容器设置,二是清运回收。容器可由市政府统一要求,制订统一标准,要求各单位自行购置分类垃圾箱。清运回收,由专职技术和行政人员这些专职人员可能是政府环卫部门,也可能是政府和企业。

垃圾回收分类不同于其他环保问题,如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那样受技术、资金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过去中国的经济技术远比现在落后,却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回收系统。垃圾分类更的多的是取决于社会组织工作和社会文化的基础,而这正是中国的优势和潜力所在。中国人,毕竟有着废品回收的传统和习惯,这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文化生态的一种生存毅力和生存智慧,无论新闻工作者,还是政府官员,首先者是中国文化氛围和土壤中的一员。而文化是一种历史,一种积淀,一种潜力,只要我们教育、法及政策到位,这种潜力就能被燃发出来。完全有理由发挥文化传统的优势,尽快建立垃圾分类体系,在环保的这一个具体的领域,走到全国的最前面,它是为了生存和可持续的发展。

附见:调查问卷

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现状问卷调查

您好!首先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配合我们完成这份调查问卷。本次问卷调查旨在反应出我国废品回收利用的现状,帮助大家树立起对废品的回收利用的良好观念,也希望了解回收行业的挑战。请您就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下表(本次问卷采用不记名填写),您提供的全部资料谨供学习使用,请您放心作答。最后,再次感谢您的配合,谢谢您的支持与帮助!

1、请问您的性别:()A.男

B.女

2、请问你的文化程度:()

A.未受过教育

B.小学学历

C初中学历

D.高中及以上学历

3、您的家庭生活中平均每天会产生多少垃圾量:()A.1袋以下

B.2~3袋

C.4~5袋

D.6袋以上

4、您在家庭对垃圾进行过分类吗:()

A.按照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进行过科学的分类 B.按照家庭习惯将厨房垃圾,浴室垃圾进行简单的分类 C.完全没有进行过分类

5、您家附近有几处垃圾堆放点:()

A.一处

B.2~3处

C.4~5处

D没有

6、您对周边垃圾处理的现状感到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比较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7、您的社区附近的分类回收垃圾桶使用情况如何:()

A.几乎没有人按照分类方式使用

B.少数人按照分类方式使用 C.大多数人按照分类方式使用

D.不太清楚使用情况

8、您认为在小区中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困难有哪些:(多选)()

A.居民环保意识淡薄

B.设施不够完善

C.宣传力度不够

D.居民对垃圾回收分类知之甚少

E.职能部门规划不力

9、您会定期将家里的或单位里废弃的纸类、塑料、饮料瓶等变卖吗:()

A.会定期卖

B.偶尔会

C.不卖直接扔掉

10、你认为下面那些垃圾处理可行:(多选)()

A.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做肥料 B.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重新回收

C.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D.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

11、请问你知道多少种垃圾处理方式:(多选)()

A.填埋

B.焚烧

C.堆肥

D.发电

E.其他综合利用

12、本市公共场所垃圾分类回收状况:()

A.有分类设施并且得到了良好的利用

B.有分类设施但是没有得到利用

C.没有分类设施

13、对外来人员进行回收废品,您认为存在哪些问题:(多选)()

A.时间和地点不固定

B.周期太长

C.存在欺诈 D.服务态度差

E.安全问题

F.影响城市容貌 G.其他--------

14、您对废品回收利用这个行业的认识是:()

A.专门捡垃圾收垃圾的,主要门面是废品回收站,影响市容卫生 B.环保事业的一部分,帮助维持城市清洁以及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C.该行业可有可无,没有很大影响和作用 D.对此不清楚

15、您认为怎样才能提高人们的废物分类循环再利用意识:(多选)()

A.政府政策

B.在社区提供便利的回收设备 C.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

D.采取奖惩措施

篇3: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对策

生活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可回收可利用性、有毒有害性及有机无机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 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 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 其目的是为后续处置和资源回收带来便利。它是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最佳途径, 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中具有重大意义[1]。

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始于1995年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发展至今经历了分类模式的多次调整, 如将垃圾分类为:“有机垃圾、无机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废玻璃、有害垃圾、可燃垃圾”;“可堆肥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以至目前正在分步推广的“干湿”分类等。

2000年4月, 建设部选定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厦门、桂林等8个城市作为垃圾分类的试点城市[2]。进行分类收集的重点是废纸、塑料、金属和有毒有害的废电池。这些试点城市结合各地实际在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实践过程中, 探索出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分类收集方法和实施原则, 垃圾分类工作初见成效。但是, 在推行垃圾分类工作过程中, 更多的是重视分类收集。而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只有实现收集、运输、处置的“三分类”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分类。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往往是垃圾分类收集, 但在运输环节, 由于运输成本、车辆配套等原因, 又将分类收集的垃圾混合运输。我国的垃圾分类还仅限于居民区的分类收集, 在运输、处置等环节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 探索垃圾的分类运输, 特别是垃圾的最终分类处置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主要问题

垃圾分类对促进“垃圾三化”、实现“美丽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生活垃圾分类使有害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 玻璃、塑料、纸张等可回收物可以得到资源化再利用, 餐厨垃圾通过生化处理制成有机肥料等。虽然经过10余年的发展, 我国垃圾分类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随着进一步的推进, 一些瓶颈问题也逐渐凸显,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垃圾分类立法缺乏可操作性

垃圾分类理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垃圾处理产业化意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及《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各地方法规中都有体现, 但都缺乏对垃圾如何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等实施细则的规定, 可操作性亟需完善。另外, 缺乏对居民具体相关责任和义务的明确规定, 无法有效约束居民进行规范投放垃圾行为, 仅仅依靠个人意识和道德水平, 无法保证完全做到对垃圾进行分类。

2.2 居民对垃圾分类收集的意识不够强

据2007年抽样调查显示, 公众对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0%[3]。但在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方面还需更大的努力。垃圾分类, 不同于传统的“随手扔”式的垃圾排放方式, 可以说是对人们生活习惯的一种颠覆, 不仅需要对垃圾分类知识的认识, 还需要强大的自律意识。所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甚至做好的。有的居民将垃圾分类工作视为简单的废品回收, 意识不到其环境意义。因此, 培养居民垃圾分类的习惯, 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2.3 垃圾分类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对于系统的垃圾分类工程, 从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到分类处置, 均需要配置相应设施, 才能实现真正的分类。首先是分类垃圾桶。在调查中, 有的居民具有清晰的分类意识, 但是在投放过程中没有看到相应垃圾的投放桶, 在无处投放的情况下只能选择“混合垃圾桶”。其次是分类运输车辆。在我国有些地方, 部分实现了分类投放这一环节, 但是人们发现, 在运输过程中, 往往将已经分类投放的垃圾又混装进同一辆车, 这大大打击了人们的分类热情。最后是末端处理设施。现阶段, 在我国垃圾终端处理方式普遍是填埋和焚烧方式。但是, 不论是填埋还是焚烧, 均是将任何形式的垃圾混合处理的, 而没有做到分类处理, 没有真正实现减量化和资源化。

2.4 垃圾末端处置技术水平较低

垃圾分类不仅要实现减量化和资源化, 还要有利末端无害化处置。在常规的垃圾处置方法中, 焚烧处置要求垃圾含水率尽可能低、可燃成分高, 而生化 (堆肥) 又要求有机物含量高, 这就对我国的垃圾处理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3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对策和建议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应当严格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 对垃圾分类处置进行全过程管理。

3.1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垃圾是由人的活动产生的, 因此, 解决垃圾问题还是要从根本的人出发。通过强有力的宣传与动员, 巩固群众的卫生观念。在人口素质还未达到一定的水平时, 可以通过制度及法律的方式进行约束。例如, 在德国, 每家的垃圾袋上都有一长串条形码, 记录着居民的身份信息, 能轻易找出乱扔垃圾的人, 随之而来的或是个人税率的提高, 或是社会福利的下降。在这样的制度约束下, 每位市民都不得不检点自己的行为。另外可以引导市民形成减少垃圾产生的生活方式, 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

3.2 加强“三分类”环节配套设施建设

垃圾分类收集是垃圾分别处置的前提。若无分类收集, 混合垃圾分别处置前要经过分选等程序, 会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是分类收集的保障, 若垃圾分类收集后仍是混合运输、混合处置, 那么分类收集就失去了意义。

3.3 提高对生活垃圾末端处置技术的研究水平

依靠科学技术减少填埋对大气、水源及土壤的污染, 减少焚烧垃圾带来的危害, 提高生化处理时的各项技术水平。同时, 探索清洁能源及清洁生产的研究, 将高科技贯穿于垃圾产生、处置的全过程, 利用科学技术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3.4 借鉴国外生活垃圾分类经验

美国、德国、日本以及欧盟在生活垃圾分类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4,5], 应当结合我国实际, 吸取他们的经验, 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垃圾分类方法。

4 结论

受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素质水平的影响和制约, 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注定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需要政府的重视和企业、公民的共同参与和行动。应当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出发, 加强管理, 建立有效的垃圾分类体系,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 真正实现“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 杨育民.分类收集及综合处理[J].中国科技信息, 2007 (6) :203-206.

[2] 卢英芳, 孙向军.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对策探讨[J].环境卫生工程, 2002, 10 (1) :15-32.

[3] 陈丽.上海市垃圾分类工作瓶颈及对策分析[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0, 3 (12) :24-28.

[4] 西伟力.日本垃圾分类及处理现状[J].环境卫生工程, 2007, (4) :18-20.

篇4:我国垃圾分类政策分析

关键词:垃圾分类,政策分析

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每天产生的各种生产、生活垃圾的数量几乎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从保护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角度出发,实行垃圾分类,充分有效地利用垃圾、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是十分必要的。

一、垃圾分类

中国的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1、可回收垃圾;2、厨余垃圾;3、有害垃圾;4、其他垃圾;

二、实行垃圾分类的原因

我国目前垃圾处理的方法还大多属于传统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地污染环境。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1、减少占地;2、减少环境污染;3、变废为宝;

三、垃圾分类政策体制分析

垃圾分类制度的构建必须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吸取理论成果。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必须全面做到有法律保障、技术支持、管理跟进、民众参与。我国进行垃圾分类已经有15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发展缓慢,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完成技术层、立法层、组织层、观念层的“四合一”制度形式,垃圾分类制度的构建没有考虑经济效益、政治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产出,也就无法从完整意义上真正建立起来。

2010年1月广州市掀起轰轰烈烈的垃圾分类高潮后,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就不断遭遇民众对垃圾分类问题法制、技术、管理保障等方面的质疑,民意中对于目前垃圾分类能够产生的效果大部分不持乐观态度。这种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其他试点城市。这就意味着,广州政府在垃圾分类制度构建这方面的工作还需努力。

四、实施垃圾分类政策中遇到的困难

各地都在积极实行垃圾分类,但是很多的办法都收效甚微,效果远远低于政府的预期。综合分析,是由于在实行垃圾分类的道路上遇到了如下的瓶颈:

1、垃圾分类立法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垃圾分类作为环境保护的措施之一,其理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都有明文体现,同时各地也有地方性法规规章补充说明。

2、垃圾分类标准设计不够具体,分类设施标准有待统一

每个人对“回收”的具体定义方式都不一样,有的人认为可以回收的东西,其他人可能认为“不可回收”,从而可能导致投放选择不一样,最终达不到垃圾分类效果。

3、垃圾分类城乡化推进不平衡

目前的分类推进和试点的工作多在中心城区进行,垃圾分类开展不平衡。郊区城镇或街道加入试点的比例和成效普遍落后于中心城区,并且郊区的垃圾分类工作限于城镇化程度高的地区,农村地区的垃圾分类推进尚未展开。由于宣传普及、设施配备、生活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客观因素,郊区尤其农村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远落后于中心城区居民,郊区分类普及率和推广力度也远落后于中心城区。

4、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分散,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不论是居民自发源头分类,保洁人员或拾荒人员的二次后续分类,各环节的各个主体都是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对垃圾进行层层挑拣和收集。其中有以进城农民和无业人员为主体的“拾荒游击队”为主要从业人员,由于该群体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作业队伍不规范,收到经济利益驱动最大。主要表现在:一是强化了以经济利益为本的”捡垃圾“意识,对一些经济利益小但仍可资源化的垃圾,如部分玻璃瓶、非塑料凳不进行分拣;二是个别人员通过在硬纸板中掺杂沙子或水增加质量以获得更高利润,减低了垃圾回收的品质。

5、垃圾分类后续资源化程度不高,方式粗放

由于对低经济价值的垃圾不予回收或回收比例低,从而影响了垃圾分类对减量化的明显效果;有由于对回收的品种进行掺杂处理,导致品质不高,加之目前资源化技术较低,导致垃圾分类资源化方式粗放、附加值较低的局面。例如掺杂后的废纸板不能满足高级资源化的需求,许多废纸板原料仍需依赖进口;不同种类的塑料混合再造塑料粒子,最终也只能再生产价值低的一般塑料制品等。另外,除常规资源化产品外,目前对于废干电池尚未开展再利用。

五、对策和建议

针对我国在垃圾分类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拿出对策来解决问题,以更快地促进我国垃圾分类的发展:

1、深化法规操作性,加强配套制度政策研究

垃圾分类首先要有法规制度并严格贯彻落实来保障,并且相关的法规制度应避免过于原则性,应结合区域条件和具体情况制定操作性强的制度规定和实施细则。广州出台了全国首个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对分时段收运、处罚等都有较细致规定;北京在18个区县600个校区试点垃圾分类的基础上,通过立法来深化垃圾分类。因此,各个地方都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拟定垃圾分类管理规定来提升垃圾分类的法律地位,并辅之以配套的政策研究,明确责任主体。

2、完善垃圾分类标准

在分类设施规范和设计上,应将居住区和公共场所分别对待。在居住区垃圾分类方面,对废报纸、塑料瓶等便于积攒和堆积的垃圾,回收价值较高,因此不需要配备专门的分类收集设施。但对碎玻璃、碎纸张、塑料薄膜等回收难度较大、回收价值较低的废弃物,由于其价值必须通过量化累积才能体现,因此应配备标志明确的专用器具或定期上门回收,方便居民分类投放,促进公众对分类的积极性。

3、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城乡差异

针对中心城区的垃圾分类推广方法不一定适合远郊尤其是农村地区。在今后的垃圾分类开展工作中应考虑郊区城镇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特殊性。一般来说,农村地区有空间存放暂时不用的东西,又由于居住较为分散,分类后集中的经济成本较高,因此目前“村集、镇收运、区处理”收运模式是否有利于垃圾分类是开展值得商榷。对于农村垃圾应就地生化减容的基础上,再根据其品种考虑是单独分类收运处置还是进入日常生活垃圾处置。如有机垃圾可以固定堆肥,而具有较高分类回收价值的农用塑料薄膜则可单独分类后再利用。

4、规范废品回收行业,鼓励垃圾产业化

垃圾产业化是促进垃圾分类的最终长效动力,可以从促进废品回收行业和规范从业人员两面着手。促进废品回收汗液就是要拓宽打通目前市场不能自发回收或覆盖不全的品种,其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回收点的数目和覆盖率。而回收网点的设置应由政府来牵头,尤其是中心城区土地稀缺,回收网点的建设智能由政府来推进。

5、规范从业人员

一方面要认识到拾荒者对垃圾分类回收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该现象对市容治安的负面影响。据统计,目前全国有230万拾荒者,分布在全国各地。因此如何规范从业人员,成了城市管理者的当务之急。在这方面,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的“拾荒者合作社制度”值得借鉴。为解决城市垃圾回收问题,巴西将分散的拾荒者组织起来,规范回收大军的同时,又增加了就业岗位,目前巴西有50万人从事垃圾回收工作。

参考文献:

[1]胡秀仁.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J].环境保护2000,(8).

[2]曲英,朱庆华.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意向研究[J].管理评论,2009,(9).

篇5: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现状分析

摘要: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成为世界各国环境的突出问题之一,许多现代化的城市仍然为生活垃圾问题所困扰。我国生活垃圾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城市环境卫生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对城市生活垃圾的起着关键作用。为了更好地解决城市垃圾问题,进一步实施垃圾分类处理,我们要将学习国外的垃圾处理方式和政策,找出我国处理垃圾不足的方面并阐明对策,提出系列的可行性方法,推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关键字:城市垃圾、垃圾分类处理、分来收集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增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在不断增长,垃圾成分变得日益复杂。中国作为世界发展大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垃圾产生量也迅速增长;每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总量已达亿吨,致使我国三分之二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四分之一的城市已无适合场所堆放垃圾。生活垃圾不仅影响市容、污染环境,而且还传播疾病,垃圾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环境公害之一。由于我国城市垃圾处理还刚刚起步,城市垃圾的成份存在较大差异,处理技术和管理手段还不完善,从而产生了垃圾的实际有效处理率低,处理能力远远跟不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等一系列问题。怎样结合我国国情,采取适合的垃圾分类处理方法,是我们所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

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来源

城市垃圾的来源主要是人类日常生活和发展所形成的,近年来城市化水平家快,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城镇人口也大幅度增加,城市人口的增长带来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堆积量均在逐年增加。

我国城市垃圾的构成主要受城市的规模、性质、地理条件、居民生活习惯、生活水平和民用燃料结构的影响。城市垃圾在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垃圾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为有机物增加,可燃物增多,可利用价值增大;根据垃圾产生源不同,可将我国城市垃圾主要分为居民生活垃圾、街道保洁垃圾和集团垃圾三大类。

二、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

(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起步于80年代后期,其后,先后制定了不少相关标准。

在1990年前,全国城市垃圾处理率还不足2%。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水平不断提高。1999年,我国设市城市为668座,1999年全国城市年清运城市垃圾1.14亿吨,共有垃圾处理厂(场)696座,垃圾处理能力达到27.68万吨/日,垃圾处理率63.4%。在1986-1999年期间,城市垃圾清运量年平均增长率为6.5%,城市垃圾量的增长与城市人口增长基本同步。

从近10年来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所发生的变化可以看出,城市垃圾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明显的,特别是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开始逐步得到应用。

1、垃圾填埋;在近几年建设的许多填埋场中,为提高填埋场的防渗水平,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膜作为防渗材料;为提高填埋作业效率,一些大型的填埋场采用了填埋压实机。1999年6月广州大田山利用填埋气体发电的一台机组投入运行,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我国填埋场填埋气体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垃圾填埋技术也从无控制的填埋,发展到卫生填埋,包括滤沥循环填埋、压缩垃圾填埋、破碎垃圾填埋等。

2、垃圾焚烧处理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焚烧是指垃圾中的可燃物在焚烧炉中与氧进行燃烧的过程。深圳市于1985年从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成套引进两台日处理能力为150吨l日的垃圾焚烧炉,成为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垃圾焚烧厂。1994年底开始扩建的三号炉,结合国家“八五”攻关计划,完成了3#炉国产化工程,设备国产化水平达到80%以上,在技术性能方面达到或超过了原引进设备的水平,为我国大型垃圾焚烧设备国产化打下了基础。

3、堆肥是我国处理垃圾、粪便、制取农肥的最古老技术,是当今世界各国均有研究利用的一种方法,也是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使用最早最多的方式。堆肥处理主要采用低成本堆肥系统,大部分垃圾堆肥处理场采用敞开式静态堆肥。

(二)国外城市垃圾处理现状

自1960年日本广泛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以来,分类收集方式在发达国家与地区迅速推广和普及,对垃圾的认识也发生转变。城市生活垃圾开始被视为可以回收或综合利用。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及北美等发达国家开始积极推行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许多城市实现了废瓶、废电器、废玻璃、废纸、废塑料的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并建立起相当完备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体系,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一些城市街道旁配备了专门收集废纸、玻璃等的容器,容器上标明收集物的品名。在德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两部分进行。一部分是在居民房前、后放置一定颜色的垃圾筒,收集厨房及庭院产生的有机垃圾,每天或半月清运一次。另一部分是几个路段或一个区设立一个收集点,放置一组垃圾筒,垃圾筒上标有不同颜色,分别收集纸张、塑料和玻璃等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其中收集玻璃的垃圾筒有3种,分别收集无色、棕色和绿色瓶子,收集点每月清运一次。垃圾运到处理中心,加以分类,纸张为一大类,被送到造纸厂;植物类的叶、根、茎以及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被分离出来,制成农民非常欢迎的有机肥;还有一类可燃性垃圾,则送到特制的焚烧炉,加以焚烧发电。这些方法处理了相当数量的垃圾,但即使在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仍有大量无法处理的垃圾,也只能填埋处置。

三、垃圾分类处理的对策

1、加强源头处理,促进垃圾减量化;应从减少城市生活垃圾来源入手,尽量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如用玻璃杯代替塑料杯,用瓷餐具代替纸餐具,用海绵代替纸巾等;尽量减少包装垃圾。

2、加强城市垃圾的分类收集,促进垃圾资源化;提倡居民在家中将抛弃垃圾分类;在机关、学校、工厂企业、机场、车站等地设置分类收集垃圾的容器,将废塑料、废纸张、废玻璃、废金属分类收集。使回收物资加工企业有可靠的废品来源,也便于有害废物的单独处置。

3、采取多元化方式对垃圾分类处理;我国城市垃圾成分非常复杂,应将分类收集的垃圾分别选择,综合利用堆肥、卫生填埋和焚烧等多种方法同时对垃圾进行处理,使城市垃圾处理处置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4、建立健全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根据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全面开征垃圾处理费,要制定科学的计收办法,加强收费管理。各地可采取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费统一征收的方式,或与水费、电费、房费、燃气费等联合征收的方式,提高城市垃圾处理费的收缴率,降低收费成本。逐步提高收费标准,使其达到补偿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成本,并使垃圾处理企业有合理的利润。

5、建立垃圾产业化结构城市垃圾处理必须逐步走向企业化,通过政府扶持,成为自负盈亏、自我经营的企业。鼓励国外投资经营者参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有条件的企业均可以参与垃圾处理权的公平竞争。这样,既可以提高垃圾处理和利用的效率,还可以促进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建立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产业链”,提高垃圾产业规模化水平和效益。

6、制定统一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

目前,我国各城市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标准和工艺流程均是根据当地的财力、技术水平、现有设施而自行确定的。一方面受当地经济、技术制约,对垃圾处理监管不力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主管部门缺乏统一的标准来规范、监督各城市垃圾处理设施,致使目前我国各城市的垃圾处理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制定统一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加强监督管理势在必行。

7、加强城市垃圾处置与利用技术的研究及引进;我国城市垃圾处置与利用的科技水平、加工设备、生产工艺等都比较落后。政府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积极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科研单位要努力地开发研究,使我国的固体废物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8、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加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活动,以期通过资源循环再生,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多种传媒向社会各界宣传相关的垃圾处理知识和法律法规,逐步提高公民环保素质。

城市垃圾分类处理与资源化的进行要因地制宜,根据我国城市垃圾的特点和状况,结合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采用合适的技术与工艺处理垃圾,并大力推行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当然,垃圾治理也需要国家制定有效的垃圾处置管理制度,并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尽快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王超、王科社:“城市垃圾处理方法的研究”,《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年。

[2] 薛潮红、薛岚:“城市垃圾的处理对策”,《中国卫生工程学》,2005。

[3] 申远 :“德国的垃圾处理及再生利用”,《中国物资再生》,1996年。

[4] 高红武:“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

篇6:杭城垃圾分类现状调查报告

站在天子岭的山头俯视,绿色和白色的垃圾清运车川流不息,把来自杭州市区各个角落的生活垃圾,源源不断地运往这里。但天子岭填埋场这头巨兽已经显露疲态:计划中还有4年使用年限的填埋场,如今处理着远超4500吨/日警戒红线的生活垃圾,寿命正进一步缩短。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对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意义不言而喻。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浙江省十大实事中,第二件就是研究制定垃圾分类的具体办法。无独有偶,今年杭州要打的六场硬仗之一,也是推进以“垃圾分类处置”为重点的“五废共治”。

去年底,浙江的垃圾分类被中央点赞,但我们扪心自问离目标还很远很远。为此,浙江新闻客户端杭州频道“旧话重提”,欣喜的是很多人都在默默追踪关心这件事,在刚结束的省两会上,就有上不少代表委员提交了关于“垃圾分类”议案和建议。

“杭州市区产生的生活垃圾中超过50%是厨余垃圾。如果分类准确的话,这些厨余垃圾完全可以进行焚烧处理。”杭州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所长张束空告诉记者,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填埋的压力。

采访中记者发现,浙江土地上“垃圾分类”的星星之火已经燃起。

在余杭和江干的不少小区,都引入了“二维码垃圾分类”。

以较早引入这一机制的兴安社区金泊林小区为例:小区安装了智能垃圾房,每个小区居民手中都有一本二维码册,想要丢垃圾必须贴上二维码,这样可以保证每一袋垃圾都能追溯到人,并给予正确分类的住户一定的奖励,如通过积分在小区门口的超市兑换日用品等。

桐庐县为达到”政府推着走”到”大家主动干”的目的,落细落小培养垃圾分类氛围。两年前就推出了“无保洁员村”创建活动。创建成功的村,获得2万元奖励;但一旦抽查或回访不达标,则立即取消称号并收回奖金。以村为单位,比拼打分,效果很好。

引入第三方,用高回收价和优质服务驱动居民积极性在余杭取得了成效。

“虎哥回收”是一家成立仅一年的杭州本土“互联网+回收”企业,目前在余杭区的10个小区试点开展垃圾回收工作,居民可通过APP、微信或者热线电话呼叫员工上门,虎哥会以0.6元/公斤的环保金进行回收,现阶段成效明显,参与率达到90%以上,试点小区生活垃圾减量达到26%,人民群众口碑良好。

垃圾分类的“浙江经验”被广为称道,但不难观察到,许多成功的垃圾分类经验都在农村。然而,这些星星之火给了我们希望和信心。

垃圾分类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置,每一环都不能出现缺位,而现在的杭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最大的.困难是陷入各个环节互相掣肘的困局。

破局之路从何而来?

在这4天的追踪采访中我们听到了各种有力的声音。但大家达成共识的是:垃圾分类绝不是一两个职能部门的事,从顶层决策,到各级部门单位,到社会力量、企业和个人,这是一场生活习惯的革命,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

让记者振奋的是:在这一系列的采访中,无论是委员代表、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还是每一位市民,都认同“垃圾分类”这一行为本身对环境问题的正面意义。这种认同,已经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办法有千千万万种,但是束之高阁就只能井中捞月,不妨让我们先管理好自己脚下这一小步,相信当再次抬头,垃圾分类已经走出一条崭新的”杭州经验“之路。

上一篇: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下一篇:大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