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研修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2024-07-28

英语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研修培训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0篇)

篇1:英语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研修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英语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研修培训,从网上的专家学者那里学到了很多,也从身边的优秀教师那里学到了很多。学习的过程是短暂的,但学习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通过网络培训,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观念在更新,能力在提高,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现将我个人网络研修的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课堂上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与想象能力,因此,学生是否对英语感兴趣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英语学习。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这样的一个难题,信息技术中所包含的声音、图画、文字、动画等多种功能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直观和生动的感受。这是以往的教学手段很难达到的,所以,信息技术手段的出现让英语课堂更加的生动、活泼,极大提高了英语课堂的效率。

二、利用信息技术,为英语课堂营造真实情境新课程改革主张在学习英语时要注意语境的理解、体验和接触真实语言,并明确指出教师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学生创造学习语言的真实语境,小学教材知识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功能可以让我们创设语境更加容易,比如教学对话时我们可以找到对话的动态演示,这样学生就不是机械地对照书本上毫无生机的文字和图片,而是能够直观地感受说话者的心情和以及所学内容所产生的语境,让学生对所学对话的理解和掌握也更加轻松。同时,我们还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在更好地帮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能够了解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英语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基本素养及拓展他们的思维水平,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够掌握英语的基本语言知识,并且能发展英语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可以初步用英语与人交流。如小学英语课本中经常出现名词复数形式和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小学生不能够像高年级学生那样去理解老师所讲的语法知识,因此我们就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去亲身体验感知,从而让英语知识在运用的同时得到升华,在英语学习的实践中去感悟,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表达水平。

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新课程改革提出,在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多了解国外的文化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通过学习英语知识让学生视野更加开阔,增加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跨文化学习,不断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外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我们可以从网络上寻找相关的文字介绍以及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对比,从而达到所要求的学习目的。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更加精彩,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也更加的主动和有信心。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出现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内容,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有信心让英语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有信心让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渴望和期待。

篇2:英语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研修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研修学习心得

文县东坝中学

刘淑英

2015年12月甘肃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在全省拉开了序幕,我也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加入了浩浩荡荡的培训大军。通过为期半年的培训和学习,让我对教育现代化的发现有了新的认识,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也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先进便捷的方法和手段,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使我认识到作为新时期的教师,首先要与时俱进,树立科学先进的育人理念,在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努力吸纳高效便捷的教学手段,并恰当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短短的培训接近尾声,我觉得自己获益匪浅。

一、转变了教育教学思想,找到了自己的不足

1、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2、此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者培训,虽然只有短短半年的时间,但是每一天紧张有序的培训都使我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在以往,我都停流在基本应用上,然而通过此培训,才真正的认识到自我在专业方面知之甚少,尽管平时教学也有意识地采用一些先进技术辅助教学,但由于信心技术知识的欠缺及技术手法不够娴熟,停留在初始层次,没有很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最好作用,今后要在业务提升方面狠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随时自我更新,补充新识,更新观念,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

二、提升了专业知识,丰富了教学手段

1、通过聆听专家教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解读”、“信息化教学环境”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我的基本信息素养得到提升,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及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方面较之以前很大的进步,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2、通过聆听专家们对“资源检索与获取”、“多媒体素材的处理”、“办公软件综合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微课设计与制作,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落后与不足。如听专家教授对“办公软件综合应用”的解析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设计”深入仔细的分析与演示操作,使我真正的知道了什么是办公软件强大的功能,平时我只会对办公软件进行简单的应用,没有更进一步去学习,听了老师的解析与演示操作,深刻认识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设计应用”是当今教师的基本技能,是很好地进行现代化教学的基础,是我们必备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培训学习和实践操作,我已经熟练掌握了“办公软件综合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微课设计与制作方法,并尝试应用于自己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开阔了交流空间,明确了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契合点

1、远程研修教育不再局限在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薄弱环节强化,直到完全巩固.更加便于对每个知识内容的融会贯通,使原来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成为现实。

2、通过这个平台,与全省教育专家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聆听他们的辅导讲座、鲜活的案例,开阔了视野。专业方面,通过论坛与同仁们的谈地理、探迷惑,使我在思想、专业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这种平台,使我们的距离变得更近、交流更便捷。

3、通过看视频和作业研讨,我们有了一次与专家学者及同行进行近距离探讨问题的机会,对我们今后更好地驾驭课堂,更好的解决课堂突发事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专家学者们奉献了他们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水平,让我们收获了知识的同时,也让我们增长了见识,学会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窍门,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游刃有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来说感觉受益匪浅!

4、本次培训学习最主要的是让我深入了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关系,信息化教学为传统教学开辟了一条更高效,更直观形象的道路,从而让传统教学在新时期教学中的作用最大化。另外,信息化教学也要依托传统教学,二者之间相互融合,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才是教学的最佳途径,如讲授法作为传统教学的主要手段,在信息化教学中同样不可或缺,只是因为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撑,可以使讲授法更具趣味性和形象性,使讲授的知识具有更深广的容量。因此,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在继承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让信息技术的作用得到恰如其分地发挥,更高效地为教学服务。

四、更新了教学方法

1、本次教师工作坊研修中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收获颇多:一是初中地理教学中微课设计与制作方法;二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三是对初中地理拓展教材资源提高教学效益和策略;四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这将对知识更新,能力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参与、关注课堂效益和质量。使我认识到信息技术支撑的地理教学,是将地理知识的学习置身于庞大的信息窗口。因此,我们要努力为学生的地理学习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学生建立大地理观。

2、通过本次学习,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知识信息的多媒体展示要适时、适当、适量。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要灵活多样,教师可以利用它展示教学内容,也可让学生展示,加强教学的强化与刺激,从而让教学效果最佳。

五、增进了老师的友谊,达到了资源共享

1、通过远程教育培训,在学习的同时,在班级论坛学习交流时与县内县外相识或不相识的同行朋友进行网上探讨。学到了许多新的教育观念,也通过同行的帮助,解除 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许多困惑。“发帖、回帖”充分交流阐述自己在教育教学的感想、心得、体会,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真挚交流,增长了教师的见识,增进了我们老师之间的友谊。

2、在培训的整个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在学怎样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我学到了一些原来自己也不是太清楚的知识,巩固和升级了自己的知识库,这一点是非常有价值的。在本次培训过程中,通过完成专家推荐的作业,我发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深深感到自身的不足,感到加强学习的重要性。很多老师的作业中提供了精彩的案例,优秀的教学设计,完美的教学策略……这些都是值得我去学习的。

3、这一次培训活动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课后经常撰写教学反思,以便今后上课进一步提高。

总之,这是收获丰厚的一次培训,充实和完善了自己,我很荣幸,但更多感到的是责任、是压力,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一次培训。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它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我的教学,使我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

篇3:英语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研修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 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 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 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 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方法, 其核心是研究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具体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辅助英语教学。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是外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网络辅助语言教学已经兴起。在外语教学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 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辅助语言教学必然会使英语教学产生重大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教学才是有效和有意义的。这些理论包括: (1) 奥苏贝尔的教学理论。运用奥苏贝尔的教学理论应注意:科学选择和设计,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在接受学习中恰当确定先行组织者。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应用应体现几个方面的特点:情境的创设;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体现;教师作为主导作用的体现;着重协作、会话和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的呈现。其四要素是:情景、协作、会话与意义建构。

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只有在实施科学的教学原则、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和方法时, 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益。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的实施能促进学生学习情感、态度向更积极的方面转变, 能引发学生更持久的学习兴趣, 激发其学习的动力, 增强合作意识, 体验学习成功, 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笔者采用前测、后测等组实验设计, 在职业学校一年级随机抽取2个教学班, 实验班人数总计50人;对照班人数总计50人;根据前测成绩和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卷调查, 自然教学班中选择学习基础和学习积极性基本近似的1个平行班为实验班, 另外1个为对照班, 分别组成实验班和对照班, 由同一位实验教师采用创新的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相结合模式与方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施教, 尽量排除人为因素对教学的干扰, 准备在实验处理结束后进行教学效果的比较。以教学班为单位, 用团体施测的方式,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进行了各项调查和成绩统计, 测验后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因变量:因变量为学生学业成绩、及学习英语的情感表现、合作意识水平。

参与实验的2个班级都使用苏教版《大学英语》教材, 其中实验班采用信息技术与英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传统的五步教学法。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学业成绩前后测结果与分析在数剧采集中, 为满足实验的科学性要求, 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了考察, 以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的期末统考成绩, 及实验后的期末统考成绩为依据。下面是实验班、对照班学业成绩的统计与分析。

实验数据显示:实验起始, 对照班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实验班成绩相当, 没有达到显著差异, 说明实验班和对照班是学业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开始的。实验结束时, 实验班的学业成绩超过对照班 (P<0.05) , 而且标准差也由低于对照班0.2 (16.94~16.74) 变成了低于对照班2.85 (17.31~14.46) , 标准差提高了2.65, 这说明, 实验班学生的学业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通过Z检验表明实验班的学习成绩分布比对照班集中, 两极分化率很小。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 调动了各层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的直接兴趣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创新意识上, 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发展, 基本消除了两极分化现象。面对所有学生, 创造和谐、宽松、愉快的环境, 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都得到充分张扬和发展。语言能力的增强和激励评价手段的应用, 使学生体验了成功, 激发了学生长久的间接兴趣;消除诸多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情绪的影响, 使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参与、体验、实践的热情, 促进了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有效地改变了机械性语言训练为主导的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笔者在讲解UNIT15:smoking一课时, 从网络下载吸烟后对身体有害的视频, 用ppt设计吸游烟者在公共场合吸烟等情景, 生动学生实际生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主动融入课堂, 认真思考并主动提出解决被动吸烟者受烟味伤害的方法, 从而自然地解决了课堂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自始至终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学习语言, 并通过完成特定的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 享受成功的喜悦,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整合中要合理恰当地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但教学仍应以教师为主导, 教师与计算机两者之间不可主次颠倒。信息技术手段有其优点, 但也不能彻底摒弃传统教学。任何一种工具都有它的利与弊, 我们要用其长避其短。

信息技术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得学生的学习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与自主权。教无定法, 创新是教学生涯追求的永恒主题。信息计算与英语教学相结合模式的研究与应用仅仅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途径之一。它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展现了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课堂中得以充分应用, 整个教学过程真实、扎实、朴实, 各环节的学习力求让学生都能亲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 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雪梅.试论普通高校远程教学模式特点[J].现代教育科学, 2007 (3) .

篇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数学教学

一、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式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形象生动的图像是获取知识的跳板。在北师大版的教材中,以活动为主线,插入大量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图片,但这些插图都是静止的。我们借助了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让静止的图片变成会说话动态的图像,这样就更易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比如,教学北师大六年级上册“图形的变换”这部分知识时,单靠我们嘴巴讲解、黑板板书,学生很难理解,如果借助多媒体,学生就能直观地感受图形的变换过程,将教学中学生难以想象的事物形象地展现出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获取新知识。

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小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面对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时往往难以理解。然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以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方式,却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能够突出本质,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心理,具有简捷明确、突出教学重点的作用,使学生易学易懂,印象深刻。所以,在教学中运用好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协同作用,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认识角”一课的教学中,比较角的大小是其中的一个难点。如果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则可以化难为易。在教学时,我先利用计算机出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角让学生进行目测,比较它们的大小,这样不仅充分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由于两个角大小差不多,所以出现了不同的答案,究竟怎样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呢?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利用动画平移其中的一个角,使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让学生再一次进行目测,并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通过这样生动形象的演示,不仅使学生一下子比较出了这两个角的大小,而且让学生充分理解了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接着,我再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自己动手比较角的大小,进一步掌握、巩固比较角的大小方法。

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什么都能代替,唯有思维不能代替”。数学教学是思维的体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勇于猜想,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在教学“长方体认识”一课时,我充分利用计算机课件的点、线的闪烁,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来促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各个部分的名称;接着又把长方体的实物图抽象出长方体的平面图,较好地完成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再通过面和棱的移动、拼合等一系列过程的演示,同时利用色彩的动态演示,比较得出“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棱长相等”这一结论。利用信息技术,既促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四、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分别是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情境就是合作的学习情境。著名合作学习理论家约翰逊指出:“合作学习是这三种学习情境中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情境。课堂活动的主流应是学生的合作活动。”而现代教育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在教学“数学统筹”一课的过程中,我通过信息技术制作了教学流程的课件。在上课伊始,我让学生四人一组,然后通过教学平台进入课件自主学习,并通过教学平台互相讲授各组的学习心得。在游戏过关环节中,我适时地利用奖励机制,引导各组开动脑筋,以最快,最好的方式闯关成功,从而获得奖励。合作学习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交往机会,他们在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合作成功的快乐,自然而然地融入到集体中,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学习的自主性。而教师也改变了以往死教书本知识的方法,从单向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生获取新知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指导者,真正体现了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精神。

篇5:教师信息技术研修培训学习总结

一、转变了教学理念

仔细聆听了专家的讲座,不仅有当今世界最新的教学理念,还以大量的实际案例直观展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现新课改下角色的转变,教会了我们设计、研究的方法,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学习的魅力所在。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这种观念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个观念的引导,在今后课程改革中尽管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挫折,坚信我会去探索、解决,而不是躲避,因为希望就在前面!

二、在反思中进步、成长

我们要在教学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因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自己向专业化的发展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也就要求教育的不断更新,需要可持续性的发展。能否对学生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教育将更进一步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接受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这次研修,使我明白,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习,并且能够学好,成为优秀的学生和未来社会的成员。因此,教师就应着力于将经验内容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与形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困惑中的引导者、探索中的支持者和学习过程的合作者。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具备特殊技能知识,没有理由不学习,不提高自身素质。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不断地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并逐步向专业化教师转化。

2、努力转变好角色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为此,新课程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要使学生的学习以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这种巨大变化,在孩子们身上凸显出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把价值引导和孩子的自由发展结合起来,体现了价值引导,同时又注重学生快乐的学习,不强迫学生去被动的接受,而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不但主动快乐的学习了知识,而且努力创造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应答的环境,学生在交往中,在生活中交流和表达,不仅语言得到发展,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发展。

为此,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去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培训期间,我学习了很多关于科学教学方面的经验。比如怎样巧妙处理教材,怎样把握重点讲透难点,怎样规避学生提出来的但是在这个阶段他们很难理解的问题等等。同时,我也感悟到了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是如此的神圣、真实。科学如此求真、严谨,对谁都是一个挑战。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更多的是应该教给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篇6:英语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研修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在历经了近两个月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的时间里,本人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需要掌握的十项信息化教学技能》、《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交互式智能平板在教学中的应用》三门必修课程和《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介绍及应用》、《微课程的制作与应用》、《思维导图应用案例实践》、《英语教学设计与助教型课件》、《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英语教学》、《技术支持的初中英语探究学习任务设计》六门选修课程,并运用所学知识认真完成了实践作业。这次培训模式新颖,充分发挥了远程教育的作用,让广大教师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优质的学科培训资源,共享网络学习资源,大大提高培训的质量。我们从“观看视频、阅读资料——班级交流讨论、集中答疑——交作业”这三个环节来细化学习任务,感觉有点像玩游戏闯关,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在本次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中,让我充分感受了教育技术应用的多样性,在学习体验中感悟了现代教育理念与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魅力。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内容和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实用性很强。比如创建教学设计方案,规划主题单元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对我们的教学思路进行了梳理,促使我们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更好的理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意义,为我们今后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所具有的特性,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创建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应用信息技术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面对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出路,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的认识到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图像、活动影像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能给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给学生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让学生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与管理各种教学信息和学科知识,这将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向。CAI的兴起是整个教育界进行信息革命最有代表性的产物。随着CAI的逐渐推广和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也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所应掌握的一种技术。网络化的进程,也正一步一步临近,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一个好的课件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当前科技发展异常迅猛,每个人,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利用多种媒体组合,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参与和学习积极主动性,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首先通过自学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给学生提供自学条件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可以改变教材的观念和形式,改变教学环境、手段和方法,变革教学模式,有利于面向全体同学发展个性,有利于学生进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是必要的而且也是紧迫的。

“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学生来说,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因。而“课件”的合理运用能使这些因素得到优化,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件中利用二维、三维动画技术和视频技术能使抽象、深奥的知识简单化、直观化,缩短客观实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对我的教学受益匪浅,我们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优势,引导学生善于置疑,积极探索,大胆联想,多方位,多层面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使学科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通过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能使教师更能注重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教育三种模式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更注重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 , 给学生留出更多的空间,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和获得可持续发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让他们通过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育效果。培训只是一个手段,培训只是一个开端,对于培训给予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我将因此而振作精神,在教育天地中走得更宽,更远。

篇7:英语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研修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焦作十五中英语学科组

一、课题的提出

基于信息技术的英语探究式教学研究最高的目标乃是有效地改善学习。在信息技术没有与探究式教学整合之前,学生的学习仍然进行,并能够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与探究式教学整合后,我们期望它将有效地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我们提出本课题作为研究,并能达到以下目的、意义:

(一)通过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丰富英语学科教学的内容;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形式,构建高度交互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媒体,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下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通过探究式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能够系统地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与英语探究式教学整合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在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上明显提高,能够运用信息技术结合探究式进行更有成效的课堂教学。

(三)通过实验研究,让教师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本领,构件新型的教学模式。即: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学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会与同伴相互合作学习,学会带着问题探究性学习。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用信息的多维化来满足学生思维的多元化,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充分发动学生的内在动力,积极参与到知识学习的活动中去。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商讨、自我评价,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其潜能,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下利用网络,各抒己见,体现自己的思想,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在全国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已经确定了“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的战略方针,并且提出了“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的目标。强调在科学的教育观指导下,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与教育观念更新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我校是焦作市示范学校,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育思想,进一步激励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我们申报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研究”课题,旨在运用学校现有的各种信息技术设备(包 括校园网、Internet),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使之成为二十一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全面的改革,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⑴专题性讨论学习与专家指导相结合经常性地召开课题组专题会议,进行专题性讨论与研究。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与市内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请省、市专家进行指导。

⑵文献法

通过对有关建构主义、探究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等有关的教育文献资料的学习研究,提高课题组成员和全校教师的理论修养,同时得到经验借鉴。

⑶问卷调查法

通过调查、问卷、座谈征询对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模式的意见,及时解决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结构。

⑷个案法

对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重点教育研究,形成个案;并通过各个学科实验教师的具体教学,设计出典型的教学案例,并对教师个人案例也进行分析解剖。

⑸行动经验总结法

对实践研究中所取得的经验总结归纳,提升到理论,揭示其规律,再来指导实践。

四、课题研究内容的展开

本课题试图以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为时代背景,以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把信息技术和探究式教学结合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主要媒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选择和调整英语教学策略,发展课堂教学的调控和组织能力,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1、理论学习,意义构建。

深入学习有关信息技术理论及实践操作相关知识及英语探究式教学的相关理论,积极探讨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组织形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产生的深刻影响,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二者有机结合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建构高度交互的英语探究式教学模式提供理论支撑。

2、行动研究,教学反思。

本课题研究主要将以示范课研讨的形式,组织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对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为何这样设计课堂教学?”、“要达成怎样的目标?”、“结果如何?”、“还可以怎样改进?”等等。组织课题组教师根据英语学科特点,选择课程内容,进行基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网络环境网络化课堂教学、基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网络环境下研究性教学的教学案例的设计,并就案例进行论证,为建构高度交互的教学模式提供实验依据。

3、在课题组成员中广泛开展“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理清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及课程实施建议(自主与集中学习)。

4、利用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时间,加强课堂教学技能的切磋,研究分析教与学的相互关系,优化教学方式。

5、利用组内定期公开课进行教学研讨。

6、根据调查实践或其他学情反馈,及时修改完善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方式。

7、结合上级教研室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优质课评比等多种形式,深入探索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要求。

五、研究展望

⒈基于信息技术的英语探究式教学研究要突破45钟的“课”概念,建立“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探究学习机制 由于课堂内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时间有限,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绝非在一个45分钟的时段就能够实现的,课堂非常适合集中的讨论、交流,能够弥补背景知识、能力的不足。学校、家庭要在课余时间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网络自主探究学习的条件。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将文本资料和电子资料有机组合,将课内外知识相互渗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网络自主学习的技巧、品尝成功的乐趣,提高探究的能力,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得力助手。⒉信息技术教学要保证其实效,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组织管理、学习辅导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对学生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学习的指导。教师要成为信息海洋的导航者、情境观察的指导者、协作学习问题的设计者、协作学习过程的辅导者、学生思维受阻的点拨者、学生获得成功的激励者,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查找所需的信息、分析信息,引导学生将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得出结论,解决问题,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主质疑、自主探究。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和共同探究知识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或点拨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悟出规律,掌握知识。

⒊加强学生的信息操作技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效率。学生加工信息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探究的质量和效益,因此,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及各学科课、内外的网络学习机会,大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操作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探究学习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精心选择优秀网站推荐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采用通过设计学生Internet学习定性评价表并观察记录、对学生的电子作品评价、对创新研究报告进行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形式对学生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行为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的网络探究学习,使其学会熟练地筛选、下载信息并加工信息是保证自主探究能顺利进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这样考验使学生的网络探究学习的成果实现最大化。

六、研究难点及困惑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难点与改进的建议

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课程整合,是当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过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就是要鼓励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实践、思考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最终达到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但还存在一些不足。

1、目的要明确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有机整体中,成为其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所以,我们在整合过程中,应以英语课程目标为最根本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为目的,把信息技术的应用“毫无痕迹”地融合在课程实施中,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将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实施整合的一切行为,都应围绕课程目标和如何改善学习这个中心,切勿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再增设有关信息技术的新目标或其他目标。

2、内容要适度

计算机最具魅力,集图、文、音、像、画、照片等功能于一体,以其信息量大、传递快的优越性而被广大教师和学生钟爱,起到优化课堂的作用。但不是说因为效果好,就应该“多多益善”。信息技术要恰当地为课程目标服务,绝不能为使用而使用。但在使用这些技术的时候,有的教师并没有真正掌握这些技术。他们对其一知半解,不了解某种技术的长处、短处何在,最大特点是什么,在教学中有什么特长等,因此无法把这些媒体或技术很好地组合起来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导致技术特色组合不当,教学应用程度较低,无法发挥其最大效用。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信息一定要适度,内容一定要有代表性,并留足时间让学生和教师充分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同时,在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时,一定要选择与教材内容相统一的资料,要选那些如何将抽象化为具体、将难点化为易点的资料,切忌牵强附会、驴头不对马嘴等现象发生。

3、要务求实效

1)是不要搞花架子。要把信息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的应用经常化、习惯化,不要只是偶尔在优质课评比中或公开课中使用。2)是要避免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一刀切。计算机确有传统教学工作的一切功能,但是不是说明有了计算机,传统的教学手段都统统抛掉,像录音机、录相机、投影仪、卡片等都不见了踪影,任何一种工具都有它的利与弊,我们要用其长、避其短。3)是要实现真正的人机互动。整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如果只是把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作为综合资料在计算机里的一种简单演示,就变得毫无价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多媒体诱发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对课堂信息的每一种反应,并积极做出相应的“对答”,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启示,激发求知欲望。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重在过程。英语学科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是培养素质型和创造型人才的最有效途径,将受到越来越多英语教师的钟爱,只要在整合过程注意学习科学的教学理论,深入钻研教材,运用的恰当教学模式并妥善处理好上述几个问题,就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困惑

———如何克服在英语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障碍 信息技术只有在一个系统、合作的教育环境中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而系统是指教师成长环境的系统、教学计划的系统等。合作是指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之间的合作、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合作提供课程资源等。信息技术本身并不能教学—--像教师那样教学,它也并不总是会促进学习,信息技术只有在熟练的教师手里才能变成通往学习的途径。所以说,是教师的智慧而不是技术本身改变了教学与学习过程。但目前这类智慧型英语教师还不多,这种智慧型教师不仅需要教育和培训,而且要让他们在实践中摸索成长。

目前,在利用信息技术授课时,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就是教学计划的不完整,对信息技术的考虑超过可对教学与学习的考虑。有关研究机构没有从全局出发将研究者和教育者的观点汇总起来,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教学计划,这使很多教师只是凭着自己对教育与教学的理解来使用信息技术。这种现象的一个后果就是评价标准的缺失,无法判断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实际效果如何,是不是有效地提高了教学与学习质量。而有意义的合作决定着能否成功地在教学和学习中利用信息技术。合作是保障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克服信息技术弊端的关键。对于学生来说,合作学习和信息技术的使用应该被看作是互补和相互促进的。对于教师来说,和同事共享教学经验,和其他专业老师互动可以获得大量的新观点,改变先验观念、积累专业知识和激发动机。但目前这种有意义的合作在英语及其他学科教学中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总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课题研究”为我校的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现舞台和自我发展的机会。我们欣喜的看到国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与环境。一年多来,由于全体课题组教师的共同努力,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今后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1)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理想。

(2)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不仅包括学会运用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对教师进行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的培训,使教师学会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合理地设计教学,传递教学内容,继续组织相关活动,推进实验进程第纵深发展。

篇8:英语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研修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一、将信息技术作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工具

教师在研究阅读材料的基础上, 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容量庞大的优势, 适时呈现教学内容, 展示课堂语言实践活动材料, 链接教学环节, 营造浓厚的课堂英语氛围;通过调动多种感官综合刺激学生大脑, 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开展阅读的积极性, 使课堂阅读教学快节奏、大容量、有层次、高效率地进行。备课时, 教师可以利用Authorware, PowerPoint等多媒体制作工具自己编写演示文稿或制作多媒体课件,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改编后使用。使用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1. 在阅读开始前呈现与阅读材料主题内容有关的文字、图片、动画, 影像、声音等素材, 补充相关主题的背景材料, 帮助学生熟悉话题, 预测内容, 预测词汇, 明确阅读目的, 激发学习兴趣和欲望, 为阅读的开展做好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情感态度的铺垫。

2. 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课件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如略读、找读、填表、连线、排序、补全信息、判断真伪等, 逐层深入地扫除语言障碍, 理解课文内容, 梳理文章脉络, 把握主旨大意。

3. 在阅读结束后通过课件呈现课文要点、关键词、引导词, 帮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转述课文内容等准交际活动内化所学内容;通过展示与阅读主题相关的文字、影像材料, 引导学生进一步开展讨论、辩论, 交流思想, 在真实交际中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此外, 教师还可以在阅读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 布置学生完成与课堂主题内容相关的阅读任务, 要求学生在课后继续开展阅读, 收集相关材料, 在课堂上通过演示软件展示活动成果。如在人教版教材高中第二册 (SEFC 2A) 第三单元“Body Language”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围绕“身势语”这一主题自愿组成3—5人的小组, 确定一个子课题, 如阿拉伯国家人们的身势语, 搜索、浏览、下载网络中的文字、图片材料, 经过筛选、重组后制成课件。课上抽选两组展示成果。运用信息技术展示成果只是一种手段, 旨在促进学生在收集、加工信息的过程中主动开展阅读实践。接触更多的语言材料, 并借此提高他们进行阅读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运用信息技术深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考虑到高中生的认知与心智等发展水平, 课堂上的深层次活动更应该受到关注, 以便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因此, 文中每一个细节问题的设置都应该为解决一个即将到来的大问题做准备。教师利用多媒体的视频技术, 可以制作Power Point, Web页等交互式课件。交互式课件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解析, 诱导学生深入浅出, 从而达到提纲挈领, 融会贯通, 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的效果。对于阅读材料中蕴藏在文字背后的信息, 教师可以预先制作课件设置相对有梯度的选择性问题, 通过班级或小组讨论的方式辨析出文章中隐含的深意。这些问题如果采用传统的黑板书写是费时费力甚至是难以完成的。

三、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不但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而且给教师在专业知识上、信息化素养上、知识范围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学生创造思维的不断发展, 教师也从学生活跃的思维浪花中体会、感悟和学习到非常规的思维方式。众所周知, 学生间的交流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在高中英语的常规教学中, 学生的知识信息主要来源于教师, 学生的学习交流一般都是在课后与放学这一段时间内进行的, 而大多数学生都是以本族语为主进行思维。但在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课程整合教学中, 网络就为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查找资料等方法解答其他人的一些问题, 当他为别人成功地解答好一个问题的时候, 心里就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就会产生欢乐和成就感。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课程整合教学的特点为:信息资源永远是开放的;传播媒介是多向交流的;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学生能超时空、多方位地感受世界,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拓展思维空间。例如, 在阅读结束后教师通过课件呈现课文要点、关键词、引导词, 帮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转述课文内容等准交际活动内化所学内容;通过展示与阅读主题相关文字、影像材料, 引导学生进一步开展讨论、辩论, 交流思想, 在真实交际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四、对英语教师的要求

1. 必须具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工作态度。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从而优化教学的今天, 仅满足于教科书作为传授知识的载体是绝对不行的。但网络环境教学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 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关网络技术和钻研理论, 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网络环境教学。

2. 必须掌握网络教学的基础理论。

网络环境教学, 教师是网络资源的设计者, 是学习目标的引导者, 也是学习群体的协作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师生之间是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应当在“任务型”学习理论的指导下, 创建丰富的阅读环境, 设计难易适度的阅读任务, 给出积极的学习评价。

3. 必须掌握一定的网络开发水平。

篇9:英语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研修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例谈

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活学生的数学认知

小学生的特点就是好奇、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而信息技术集图、文、声、色、像于一体,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设备,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刺激,不但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求,而且能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例如,在教学二年级《认识图形》的时候,虽然有一年级上册已经学习的《认识图形》基础,学生对立体图形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不管是用实物,还是用画图的方法,学生都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感知平面图形是立体图形的一个面。于是,利用PPT的动画效果把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分离出来,学生真切地感受动画所展示的一个面的分离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空间观念的认知,轻而易举地给学生建立起图形的空间概念,这对于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圆柱、三棱柱、正方体等都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数学模型,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数学认知。

二、运用信息技术能化抽象为形象,提高学习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把有关教学内容在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整体与部分之间进行相互转化,使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事实的联系、教学规律的揭示形象而清晰地呈现出来,从而让学生细致地进行观察、理解、分析,达到了化抽象为形象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加减混合运算》的时候,“原来公交车上有20个人,到了一个路口上来了5人,又下去了10人”这样的题干,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非常抽象,完全弄不明白这是一个什么过程。于是,通过一个个小动画,把原来的20人,上车5人,下车10人的过程表现出来,把抽象的数学语言具体化为形象的过程展示,学生在对事物及其数量变化的形象演示中自然就能明白运算的方法和过程,让数学思维的获得不再成为学生被动的过程,而成为学生主动感知的过程。

三、运用“速算盒子”,改变小学数学计算的枯燥乏味,提升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速算盒子”是一款专门针对小学生开发的数学基本功训练工具,操作简单,界面清新,在闯关和PK中达到开发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寓教于乐的目的。“速算盒子”具有紧贴课堂,针对性强;知识闯关,分散知识点;擂台PK,挑战高手等功能,并能通过分享挑战,邀请小伙伴一起加入游戏学习的功能,能让学生在游戏与活动中获得对数学计算方法和能力的提升、巩固。

使用“速算盒子”一段时间以来,我真实地感受到,作业盒子自带的上百萬好题,不仅让学生在闯关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数学概念,巩固了数学知识,领会了数学思维,强化了数学方法,提高了运算能力,而且老师在教师端只要手机轻轻一点,班群的作业就布置下去了。作业的批改也非常方便,对于选择题,可以利用软件自动批改功能;就解答题而言,学生做好作业拍照上传,老师就可以用手机批改;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老师还可以通过语音、视频等方式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几的讲解,不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其个别指导的效果也非常好。通过这样一款免费的师生互动学习软件的应用,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提升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方式,给学生的复习一个全新的体验过程

小学数学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复习教学,不仅可以梳理学生的数学知识系统,而且能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达到温故知新,获得新的数学思维和数学体验。但是,老师们经常抱怨,最不好上的课便是复习课。

那么,小学数学复习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避免机械地归纳,枯燥地练习呢?于是,我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方式,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数学体验过程。例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一章内容的复习,如果仅仅让学生记住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周长和面积公式的由来和推导过程,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于是,在复习过程中,我将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与实物教具相结合,综合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概念和推导过程,以及三种图形之间的几何变化关系,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合作探究,根据自己对概念和公式的理解提出自己的变式练习题,供学习小组一起课堂练习,相互取长补短。这样,学生不仅学习兴趣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而且课堂复习与练习、运用的效果也增强了,让学生在享受成功的愉悦的过程中能够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谭兆亮.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研究[D].宁波大学,2011.

篇10:英语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研修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我们的现代化教学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尤其是对于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每个人都有机会面对整个信息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呈现在面前,使许多人的理想能够很快实现。而运用现代技术进行语文教学中,更能发挥更大的效率。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丰富了语文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解决了学生学习困难。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

我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谈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丰富了语文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而小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建构。

三年级,我在讲授《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时,像很多课一样,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把学生引入了美丽的海底世界。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这时,我不是把课文中的知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开启了一扇通向海底世界的大门。学校的局域网里就提供了河北远程教育网关于本课的资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组合成小组,自己到网站上去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

于是,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分成了“海底动物考察队”、“海底植物考察队”、“海底探险队”等不同的小组。在我给精心准备的网站中,学生们就像进入了一个神奇而美丽的海底世界,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动物、一种种姿态万千的的植物、一座座奇异的山峰、一朵朵盛开的珊瑚,就那样真切地呈现在学生们面前。

大家兴奋地浏览着,热切地交谈着,认真地记录着,一个个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此时此刻,学习是那么快乐而有趣。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已自然而然地达成,何用教师再去枯燥地介绍海底的知识呢。由于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有了探究的内容和对象,学生自主搜集和处理信息,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

因此在小组汇报的时候,学生们就自己小组选取的对象进行了认真而详尽的汇报,其丰富程度连我都始料未及。汇报后,再结合课文的文字理解和感悟海底世界的美丽和物产丰富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解决了学生学习困难。

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古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所创设的意境是深远的。如何引导学生来学习古诗,感悟诗人语言之凝练,体会古诗之神韵呢?我觉得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解决了这个难题。

如在教学白居易的《忆江南》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笔下江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我设计制作了能体现诗情的课件,并选取了古琴曲作背景音乐。上课初,我先以一张配有诗文的电子幻灯片呈现教学内容,在具有古风古韵的音乐声中,我动情诵读全诗,激起了孩子学习的热情,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理解诗意时,我演示了课件。在太阳缓缓升起,遍地开放着鲜艳的花朵,春光水碧,红花像燃烧的火焰的画面出现时,学生眼神中透露出异彩,不但对诗意的理解了然于心,而且感情得到了升华。

同样的在讲授《桂林山水》时,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讲到桂林的山水之美时,播放课件,画面上山川林立,水在潺潺的流淌,音乐响起,把学生带入到山水之间,有亲临其境的感觉,逼真地体会到桂林的山水之美,上课时学生激情高昂,纷纷说将来要到桂林去旅游。这样,在一节课当中,溶入音乐、美育的欣赏,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被动地参与多。

在语文教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从而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

如在《夜莺的歌声》一文教学前,我发现学生对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背景了解甚少,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是,学生的信息来源之一——校图书馆这方面的资料很少,因此我直接组织学生上网查询,以苏联卫国战争为线索,上网进行拓展阅读。

当学生坐在电脑前,便会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没有陌生感,没有约束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学习。这样,他们有了更独立的思维空间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的自主精神得到了体现,教学氛围更加生动活泼。

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

语文教学如果依靠教科书、教师、学习的参考资料(书本)等的信息,那么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网络、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

如教完《景阳冈》之后,为了让学生的知识面不只停留在书本上,不只对武松的“武艺高超,疾恶如仇”有所了解,还要对其他人物有所了解,课后布置学生收集大量有关《水浒传》中其他人物的故事,经过加工整理办一期“水浒群英传”的板报。同学们马上分工合作,有的在互联网上搜索图片,有的上图书馆查找资料,通过各种途径同学们把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汇总。这样学习小组的同学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可见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这样既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又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学生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上一篇:薄弱学校物理学科教学的反思和小结下一篇:患者家属致医院ICU全体医护人员的一封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