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体育学科教学计划

2024-04-09

二年级体育学科教学计划(共10篇)

篇1:二年级体育学科教学计划

2013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体育学科教学计划 蔷薇校区 郑世强

一、教材分析:

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

(1)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2)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初期,运动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处于发展期,运动能力较低,身体各部分肌肉发展不平衡,上下肢协调性差;好动喜玩,想象创造力丰富;学习兴趣易激发。两个班级各有千秋,因此在教学中根据班级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四、困难学生应对措施

后进生在两个班级中都有存在,个别是由于智力和生理有缺陷。还有些是由于体质较弱、胆子较小等因素造成的,因此这些后进生是完全可以转化的。在体育教学中,我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2)热情鼓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

(3)逐步要求,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

(4)集体帮助,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

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我坚信我所教的班级里没有后进生。

五、德育渗透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育人是教育的本质。把德育改革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激活教学,优化课堂,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每一个老师都成为德育工作者。这是本学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体育课教学应从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诚实守信等各种优良品质。

六、体育课教学常规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将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及为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

4、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自然。

7、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不断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9、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二)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危险物品,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3、有事有病要请假,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

4、在课堂上要注意安全,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5、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团结协作,创造性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6、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

七、教材

1.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立定跳远动作,跑步的基本方法,学会学习方法,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2.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积极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3.让学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并能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从而体验成功。

重点:跳远,上下肢协调配合。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激发他们的兴趣与爱好,尊重他们的情感与体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引导和鼓励、激励、唤醒、鼓舞。因此,体育课堂教学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健身的本领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结合我校自主——创新和快乐体育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情境教学始终贯穿本课。通过活动既达到热身的目的,又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练习积极性,发挥了想象,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立定跳远教学中,我将学生带入“小青蛙学本领”的情境之中,根据小学善于模仿的心理特征,教师以完整准确的示范和活泼新颖的图片,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进得完整示范后,使学生获得了完整的动作表象,然后利用资料进行分组学习、讨论、练习,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又使学生获得自学、自练、互学、互练的学习方法。学生间相互指导,讨论指正,真正发挥了“小团体”与个人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促进互助互学,在练习中突破难点,掌握动作。并且通过游戏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水平,真正解决体育课,使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通过选修课篮球让学生达到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在本学期的体育课中让学生了解篮球,学习篮球并喜欢篮球。

2014.2.11

篇2:二年级体育学科教学计划

——2016年秋季二年级体育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一学期又已过去,在这一学期里,我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本,强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宗旨,通过体育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使学生生理、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就本学期开展了以下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二年级现有5个班,共240多名学生。年龄大部分在7至8岁之间。

二、教学目标。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加上体育室、外课干扰因素多,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难持久,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引导要求学生先从自身行为做起,再到怎样学习,最后到提高技术技能。教学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要求教师师范要清楚,准确,规范,优美。

三、工作开展。

1、按《体育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备好课,写好教材,做到课前布置和检查场地器材。

2、准备部分和整理部分,以及每个教学环节前后,都要求学生做准备或放松活动练习。

3、每一堂课教材合理安排,使学生得到全面的身体锻炼,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4、讲解动作要领和保护方法,突出重点、难点,示范动作正确,每堂课分组练习,既有秩序,又有队形。

教材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新旧难易程度和不同性质的教材,搭配好,备课之间的教材衔接好,每次课的教材注意多样化,使学生的身体得到较全面的锻炼。我特别重视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运用这个规律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并健康的成长。在教学过程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人的认知规律的培养。这样,可以使学生尽快的学好技术,形成技能,使体育教师真正实现精讲多练,为体育教学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奠定基础。最后,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精神等。二年级的体育教学本学期都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能积级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平时能坚持自学兼认真做好学习记录。教研工作能积级参加,积极虚心请教有经验的领导和老师,使自己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钻研教学大纲,努力地培养体育尖子,辅导差生,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努力提高本人的业务水平。发展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从而让学生喜欢体育,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从中让学生玩中学,学中乐的课堂气氛。

在开学初我重点抓了广播操,因为二年级学生刚刚入学,对广播操有些陌生,如打不好基础,一旦学生养成坏习惯,在纠正就困难了。因此,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对广播操进行教学的。

第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习惯。

第二,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要求教师示范要清楚、准确、规范、优美。第三,讲解要少而精。我在广播操教学时的讲解,主要是结合我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

第四,口令要清楚、洪亮、准确。第五,纠正错误动作要及时。另外,在广播操教学过程中其他各位班主任的大力支持。

四、取得成绩。

1、认真指导了学生开展各项体育活动,让他们劳逸结合,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教育学生走强身之路。

2、善于发现特长生,培养精华,开发潜力,大力提高了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

3、课堂上注重了对学生的管理,课堂内外无一例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4、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教学常规工作,严把备课、上课质量关。

5、切实改进了教学方法,采用形式多样,松紧适度,适合学生的方法,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五、存在的问题。

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所以我也是正在不断改正中,这些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改进和提高,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及综合能力,为兴华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工作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实干,并能完成学校给予的各项任务,为了迎接督导检查,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尽量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只求奉献,不求索取。为提高自身的素质,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平时,经常查阅有关教学资料。同时经常在课外与学生联系,时时关心他们。

当然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须在以后进一步的努力。总之,在体育课中学生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所以,在教学中我会时刻注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3:二年级体育学科教学计划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九年级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仔细阅读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教学论等对该研究具有指导作用的书籍;查阅了大量关于学生合作学习及合作意识的论文, 这些文献为该文的写作提供了大量可靠的理论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

该文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 对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九年级的50名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 其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结果见表1。

1.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获得的大量数据进行统计整理, 通过对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 获得相关的统计结果。

1.2.4观察法

主要对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及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合作情况进行观察了解。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学生对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认识。什么是合作学习?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如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 并依托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现代社会, 学生被各种各样的竞争观念包围着, 传统的合作观念已受到严重的挑战, 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严重的偏差。根据调查显示, 在50名被调查的学生中, 有24人认为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对手关系, 占总人数的48%;有7人认为是利益驱动关系, 占14%;有19人认为是真诚协作的关系, 占38%。因此, 价值观念的转变是导致学生合作意识薄弱的原因之一。中考是每个学生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面对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如媒体的大肆渲染和大众舆论的传播, 学生的行为意识也会发生相应的偏差。据调查显示, 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 有20人认为中考对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合作没有影响, 占40%;有21位同学认为有较小影响, 占42%;认为影响较大的有9位同学, 占18%。由此看来, 面对中考, 学生的行为观念发生偏差也是致使学生合作意识发生转变的原因之一。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准确:教师角色定位不准确主要表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经常扮演旁观者的角色。调查中也反应了这个问题, 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 有近80%的学生反应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对学生的指导不够。课堂评价方式: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 对体育教学中的“学”与“教”的过程和结果, 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评标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仍然是当前体育合作学习教学评价中的主流, 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得很少, 特别是小组之间的互评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因此, 教学评价方式的单一性, 也是造成学生合作意识浅薄的重要原因。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方法的选择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据调查显示, 在被调查的50名学生当中, 有26名同学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应选择的学习方法为教师讲解练习, 占52%;有21位同学认为应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占42%;有3名同学选择独自练习, 占6%。由此可以看出, 在学生的潜意识里, 合作学习的方法还并未发挥主导作用, 学生所接受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 并没有主动地采用合作思维。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合作意识差, 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首先是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学生的合作意识差, 会使其缺乏对合作观念的理解, 取而代之的是竞争意识, 利益驱动关系。这种严重的偏差对学生人生价值观念的建立是极为不利的。

3 结语

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发育阶段, 情绪易于波动, 媒体的渲染, 大众舆论的传播, 使学生在无形中都受到种种无形的影响。因此, 学生正确看待中考, 就能改善学生现有合作意识的状况。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学生要真正形成合作意识, 就要学校正确引导。家庭成员应团结协作, 以身作则, 对孩子采取正面启发的教育方法, 增强孩子合作的意识。要想增强体育合作意识, 学生首先应该放平心态, 多与同学进行沟通, 加强自身的修养, 增强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样有助于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孩子们合作学习的意识太差, 学校与家长在从小培养和锻炼孩子的合作意识上多给孩子指导与建议。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233-246.

[2]黄汉升.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100-173.

[3]王道俊, 郭文安.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37-41.

[4]移洁.高中体育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 2012.

[5]徐岩.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 2002.

[6]王丽.论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 2008.

[7]刘越超.中小学体育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 2012.

篇4:二年级体育学科教学计划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心理;生理;兴趣

小学高年级的现代体育教学,需要在提升学生体育知识水平、提高体育认知能力的前提下,进行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基本构筑,并使小学生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让小学生在自主意识下进行体育锻炼,掌握相应的体育技能,学会在体育活动中调节行为和调控情绪、心理等,将体育学科课程内容贯穿于小学高年级的全过程,并在促使小学高年级学生形成体育素养的同时,通过与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体育素养与人文精神培养的统一。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和生理成长的规律及特征

小学高年级体育学科教学必须以课程内容为基准,以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成长规律为切入点,进行体育素养的培养。

1.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生理成长规律及特征

小学高年级阶段是儿童由最初的生长发育向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阶段,其生理发生明显的变化,外在表现为:身高、体重、胸围的增长,内在体现为:身体骨骼变粗、大脑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心肺功能增大等等,这一阶段的生理发展女生普遍要早于男生,表现为高年级女生已进入青春期。

2.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及特征

小学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的小学生在心理发展上有较大的飞跃,这是由其大脑神经发育的结果造成的,而且大多数女生的心理成熟度较男生要早。他们的心理生长规律及特征主要体现在:(1)思维水平已逐渐由具体、直观的形象思维转为初步的、基本的抽象思维,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推理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语言发展程度也由零散的口头简单表达向复杂的、逻辑衔接紧密的语言表达形式过渡,一般表现为书面语言能力的提升和语言默读能力的发展;(3)情感成长发育也逐步由不可控、随意性转为可控、稳定性,由不自觉的情感状态转为自觉的内控情感,他们的情感生活和内心世界已在不断丰富,交际范围也在不断延伸;(4)品行成长发育逐步深入,行为评价、情感评价等也在向全面性的动机和效果评价转变,在这一方面的成长阶段中,品行脱节行为男生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

二、注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积极培养体育学习兴趣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体育课程设置,同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选择教学内容,由于每个学生先天体育禀赋的差异和成长环境、情感的差异,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体现个性化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例如,在体育的“篮球技术”课程学习上,由于运动天赋和性格特点的不同,有的学生运动天赋较好,吸收能力较强,同时性格外向,易于接受与篮球技术相关的动作要领,而有的学生运动天赋较差,吸收能力较弱,同时性格内向不稳定,在接受相关体育知识时表现得比较迟缓和呆板,因此,教师要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方法教学,使不同的学生在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得到进步。

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不同学生的训练方式,对于运动优势突出、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如在篮球技术的教学上,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发挥其优势,引导其在掌握基本知识前提下,进行更为灵活、个性的创新;同时,要推动不同类型学生的良性互动,不同的学生各有其优缺点,也各有其擅长之处,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促使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良性的互动。例如,用性格外向的学生带动性格内向的学生,用性格稳重的学生影响性格急躁易怒的学生等,教师可以借助集体战术训练方法,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提高,用多种手段和策略调控小学高年级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和情绪,实现体育学科课程的综合目标。

三、科学运用多种体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体育学科的课程内容学习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方法的传授和教学,这样才能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促使体育素养的提升。

1.兴趣的起点——情境教学法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其特定的年龄阶段,具有其学习接受的特点,而情境教学法的实践性运用,证明了对小学生体育学习的激发和调动作用,极大地增强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它通过不同的语言导入、视频图片导入、音乐导入等方式,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情境的传输和创设。

例如,小学体育学科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将其趣味化,再融入一定的情境,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立定跳远”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丰富的、有趣的想象,将立定跳远的姿态与学生喜爱的青蛙形象相衔接,甚至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下青蛙跳跃时的叫声,这种以语言和表演导入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学青蛙跳中想象自己是一只可爱活跃的小青蛙,感受这个小动物灵活的跳跃姿态,并进行创新的动作想象,这样,立定跳远的体育课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体育热情,达到了掌握基本动作的学习效果。

再如,技战术性较强的篮球攻防课程,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均衡调配两组学生,并让学生自己命名,比如学生熟悉的火箭队、湖人队等,在竞争和对抗的过程中,教师以篮球比赛规则为教学形式,利用“休息”“暂停”等形式,对两组学生进行技术要领讲解和点拨,使学生产生浓厚的体育学习兴趣。

2.要领的把握——讲解示范法

一些体育课程内容的动作必须首先由教师进行知识性讲解,再进行基本动作的示范,示范过程中注意各部位的准确性,有助于学生进行更好的理解。如,小学体育课程中的“排球垫球”训练要领,学生最初一般都只能进行表面动作的模仿,但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掌握垫球的技术要领,导致垫球方向不准、垫球力度无法掌握等问题,教师可以将这一技术要领编成儿歌:两臂夹紧插球下、抬高送臂腕下沉、蹬脚挺腰小臂垫、弧度轻重有变化。学生在学习儿歌的同时,教师要对儿歌内容进行示范讲解,使学生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垫球动作要领。另外,教师还可以辅以错误的动作要领示范,使学生在错误动作与正确动作的对比中领会动作要领的精髓和实质。

3.乐学的创设——快乐教学法

实践证明,学生在轻松自然、愉悦的环境和氛围下学习,有助于其进行动作的自如舒展、思维的积极拓展、素养的积极培养,在快乐理念指导下,小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增强,学习效果倍增。快乐教学方法主要有游戏法教学和竞赛法教学两种,下面进行逐一分析:

(1)游戏法教学

这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的,是一种“寓学于玩”的学习方式,它使枯燥乏味的体育课程学习成为充满生趣、精彩纷呈的游乐学习。如,篮球运球课程的学习,球类运动一般是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教师可以在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中加入游戏成分,将学生分组进行区域内的运球游戏,学生在互动游戏中学会了运球、控球,在游戏化进程中,完成了体育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

(2)竞赛法教学

小学高年级学生求知欲望强烈,而且自尊心强、好胜心强,利用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竞技、比赛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勤劳的收获。如,小学的快速跑和接力跑等体育项目,就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竞争中来,用比赛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在接力的竞技过程中体验运动的刺激、成功的喜悦。

四、采用学生主体性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学会学习并实施评价

小学体育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掌握体育学习的方法,重在使“学”摆脱“教”的过程,为了提升小学生的体育素养和技能水平,要进行反复的学习和领会。如,在体育教学课程中的“前滚翻”,这一动作表面看来比较容易,学生都喜欢,可是,如何真正理解和把握“前滚翻”动作的内在要领,还需要教师在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反复讲解,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动作的创新,比如:有些学生创意地想象出“鲤鱼打挺”“侧身翻”的动作,教师要对其进行及时鼓励。

同时,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还要注重学生主体性评价的教学,要让学生真实、准确地评价自己和同伴,注重教学全过程的综合性评价,如:小学五年级的400米跑项目,多数学生都觉得困难和畏惧,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期初和期末各实施该项目的测验,以纵向的相对性发展为评价指标,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五、体育学科素养与人文精神培养相融合

小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还应与人文精神相融合,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现两者的统一,可以通过体育人文科学、体育史、体育与人生、体育学故事、体育学相声等形式,挖掘体育学科中的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道德观念。

总之,小学高年级体育学科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教学策略的实施,它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深化体育知识内容、实施学生自主性评价等,提升小学高年级体育学科素养,培育学生高尚的品格与操守。

参考文献:

[1]段陈涛.抓住小学体育教育特点,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水平[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18).

[2]刘德臣.关于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J].吉林教育,2012(15).

[3]李险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开拓创新思维[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1(04).

[4]宋叶珍,徐菊文.自主锻炼 其乐无穷:体育课上训练学生自主锻炼的实践研究[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06).

[5]郭建军.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思考与实践[J].运动,2013(03).

[6]肖梅新.生态课堂下学生自主锻炼能力培养的一点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4(07).

[7]李清创.如何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和能力[J].当代体育科技,2012(14).

[8]秦旭峰.创设锻炼环境,提高师生体质[J].新课程学习:上,2011(12).

[9]吴军潮.小篮球打出师生情[J].体育教学,2014(07).

篇5:二年级体育学科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工作作出全面部署。面对十九大精神、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对标省内外教育发达城市和**市教科院“十三五”发展规划,作为整个学校教育中特殊而重要的体育,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教科研工作的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切实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的职能,奋发进取,不断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做好与“办人民满意教育”相称的体育教育工作。

二、工作思路

(一)规范课堂教学行为

在推进大、中、小、幼课程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要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开好每一门课程,做好调研、检查、评估等一系列工作,切实提高每节课堂的教学效益。创新体育教学内容、方式和载体,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提升课程领导能力和实施质量,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学校体育新局面。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

积极推动教研组主动发展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完善体育教研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提高教研组专业化发展水平,优化教研组学术氛围,树立学科教研组的品牌意识,加强体育教研组校本教研工作,组织指导各校教研组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校本教研活动。

(三)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质量

加大优秀教师宣传力度,着力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继续实施城乡对口支教工作,分类分层开展教师培训,提高培训实效。充分发挥名教师、五级阶梯队伍的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明确优秀骨干教师的培养途径和方法。引导教师加深专业理解,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把体育教师队伍打造成一个团结的共同体、研究的共同体、发展的共同体。针对新型城镇化、新市民等因素,调研全市体育教育资源短缺、教师结构性缺编等问题,精准做好全市及各区体育教育动态对接。瞄准教育发达地区,营造浓厚氛围,争先创优,提高首位度,保持参加省级以上教学技能大赛领先地位。

(四)加强联通课外校外活动

优化体育教育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的整合,改革学生评价方式,试点学生学期与假期运动锻炼的无缝对接研究,合理设计学生体育家庭作业研制工作,树立终身锻炼理念,让体育成为生活学习的一部份。

(五)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研究

加强学生体质健康评估指导工作,运用互联网+体育课堂教学学生身体指标监控,同时开展对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水平的常态监测,科学分析现状,为学生的学业发展和教师的有效指导提供翔实的素材和方向性引领。

(六)深入加强学校体育改革课题研究

引导组织学校和教师强化问题意识,以一线教师教学中的真问题为课题研究的核心,协同规划理论小组完善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指导工作,注重课题研究资源的积累,形成教育教学成果的发现、培育、总结推广机制,提高各类资源的使用效益,给教师教学变革和学生学习变革提供便捷。

第二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开学初全市教研活动。

2、2月22日全区小学体育教研组长会议3、2月22日—2月28日全区各中小学参加市举重、射击、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田径、武术、棒垒球十二个项目比赛的运动员必须进行网上注册(3月1日—4月1日),具体细则要求,请关注区体育栏目。

2月23日与**市教科院共同组织互联网+足球课堂教学,地点:**小学

5区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预备工作。

三月份

6、区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3月14日、3月15日、3月16日)(具体看比赛通知)

7、区小学生乒乓球比赛(3月28日)比赛地点:**小学

8、论文报告会暨体育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全市各辖市区教研员、兼职教研员、理事成员工作研讨,明确学期具体工作和目标)。

7、大市、区县体育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

8、3月23日—3月25日区小学生“七、五人制”春季足球联赛和技术比赛

四月份9、4月13日天宁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小学生羽毛球比赛。比赛地点:**集团(中小)

10、4月19日—4月24日**市小学生春季足球、排球、篮球联赛11、5月10日区级:区小学生春季田径运动会

12、**市民俗体育进校园案例的收集整理13、5月25日天宁区小学体育篮球、足球同题异构公开课14、5月26-29日承办**市武术比赛,地点:**小学

五月份

15、参加**市小学大课间的现场观摩会。

16、组队参加**市、**省和全国各级别的校园足球分区赛

17、体悟式教学范式研讨。

18、体育家庭作业研制工作的落实。

19、**市学校体育改革国家教育成果奖申报准备。

20、**市小学武术同题异构教研。

21、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教学现场会。

22、小学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

23、小学体操同题异构。

24、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或城乡牵手联合教研(附中、附小)。

六月份25、6月2日—10日全区中小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交互检查验收26、6月25日互联网+体育课堂教学学生身体指标监控

27、体育中考研讨。

28、小学室内教学(技能)比赛。

29、体育家庭作业印刷入册。

30、全国校园足球高峰论坛。

31、教科研工作总结与下学期工作布置

七月份

32、暑期学生夏令营活动、参加各类比赛、体育家庭作业研讨。

33、校园足球教练员、骨干青年体育教师培训。

篇6:二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名学生,孩子们聪明、活泼,我非常喜欢他们。学生们经过快两年的入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还是比较扎实的,学习习惯养成也较好,能够

自觉完成作业,课堂上积极思考、发言。但也有个别学生养成习惯不好,本学期

继续进行养成教育,让每个学生各展所长,更好的发展。

二、学习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3.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做到不

出声,不指读。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三、教学重难点

继续用学过的方法识记生字、生词。会用标点符号写出通顺的话,培养学生朗

读的技巧,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学校下发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内容安排。在学校教导处的带

领下,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实效性。

2、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课、上好课,做好教学的六认真工作。

3、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知识,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改变让学生接受学习、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举手发言,互相释疑,合作释

4、积极参加语文教研活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5、根据当前教改形势,结合班级实际,努力进行课堂教学的推陈出新,屏弃

以往不利于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做法,把轻松愉快的气氛带入课堂,让

学生乐学、会学、会用。

6、注重学生书写的指导和训练,养成良好的坐,写姿势,并且培养学生能专

注做事的好习惯,同时也使他们受到书法艺术美的熏陶。

7、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形成互帮互助教育模式,使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篇7:小学二年级音乐学科教学计划

2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他们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了。在歌唱,舞蹈方面也许是以前经常锻炼,表现非常好。两个班的小朋友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50%的小朋友还可以,20%的小朋友唱歌时,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接受过长期的训练,还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性格内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乐课及课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打好基础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分为十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律动,创编等。要求如下:唱歌:学习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了解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乐家。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器乐:认识各种打击乐器,并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渐渐培养儿童的音乐创造力和协作能力。律动:要求学生配合音乐,跟老师示范,在技能训练上,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目标:

1、认识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和响板。“ⅩⅩ”和“ⅩⅩⅩⅩ”,感受音的长短,并且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

2、通过学习歌曲,理解歌曲所包括的小知识。

(2)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初步学习演奏方法。

3、通过音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4、通过声音创编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3)情意目标:

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本学期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5)教学重点: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思维。教学难点:审美情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四、改进教学的措施

1、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并按教导处统一备课格式,认真写好教学详案。

2、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40分钟的课堂时间,向40分钟要效率。

3、充分作好课前准备。

4、认真按照教案上课,上课坚持说普通话,在课上多给学生自我表现和发问的机会。

5、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第要求,防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投影仪、录象、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本学期准备成立几个兴趣小组,如器乐、舞蹈、合唱等。

8、提优补差的途径:

(1)、通过课堂教学。

(2)、通过课外艺术活动。方法:示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鼓励、表扬法:通过鼓励表扬大体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五、教学进度表周次

课题

课时

第1周始业教育

2课时

第2周第一课《春天来了》

2课时

第3周第二课《难忘的歌》

2课时

第4周复习《春天来了》和《难忘的歌》

2课时

第5周第三课《童趣》

2课时

第6周第四课《快乐的舞蹈》

2课时

第7周第五课《兽王》

2课时

第8周复习《快乐的舞蹈》和《兽王》

2课时

第9周第六课《愉快的劳动》

2课时

第10周第七课《小音乐家》

2课时

第11周复习《愉快的劳动》和《小音乐家》

2课时

第12周第八课《静静的》

2课时

第13周第九课《飞啊飞》

2课时

第14周复习《静静的》和《飞啊飞》

2课时

第15周第十课《跳起舞》

2课时

第16周复习《跳起舞》

2课时

第17周游戏宫

2课时

第18周总复习

2课时

第19周总复习

2课时

第20周考试

篇8:二年级体育学科教学计划

一、“任务递进”教学的主要理念

所谓任务递进教学, 就是教师在课时教学总学习目标的统领下, 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的学习目标, 并把每一个小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相结合细化为一项项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任务”, 通过完成这些小的“任务”来最终达成总的学习目标。其依据的基本理念、与学习目标和教材难度的关系表述如下:

(一) 任务是起点和目标的连接

所谓目标, 是想要达到的境界或目的;所谓学习目标, 则是学生通过学习想要达到的境界或者目的。在体育课中, 学习目标应该是学生心中想要 (或者是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而期望学生) 通过各种辅助练习、专项练习等一系列的身体练习后达成的技能掌握、知识理解和综合应用等方面的目的。学习目标是清晰的, 是一个点;如果目标是多层次的, 那么就是多个点。

任务是对学习目标的具体化, 是为了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而设置各种辅助练习、专项练习的有机组合, 这样的组合是以“任务”的形式出现, 是每一位教师都根据学情的不同和学习目标的不同, 选择的能够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最适合的教学内容, 其设置的主动性在教师的手中。其基本的设置要点有两个, 其一, 任务应该是利于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其二, 任务应该是学生喜欢参与的内容。与学习目标的点状特性不同, 任务, 特别是递进的任务是线状的, 多个递进的任务串接起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目标。

(二) 递进是循序渐进原则的体现

循序渐进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 这和学生的体能和技能是逐渐发展有关, 也和体育锻炼中运动量、运动密度需要渐次增加有关, 正是基于这个基本的原则, 才有了“任务递进”这一组织形式的思考和尝试。

1. 任务递进体现目标的循序渐进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地达成学习目标, 我们通常会将一个大的学习目标分解成学段目标、学年目标、学习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在每一节体育中, 也会将课时目标分解成不同环节的不同小小目标, 通过不断地达成小目标来完成大的学习目标。所以, 任务递进和学习目标的递进是相对应的, 不是两个不同的体系, 而是有机的结合体, 任务递进体现的就是目标的递进。

2. 任务递进体现难度的循序渐进

通常一个课时中, 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分不同层次的, 这种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设置是因为学习难度的增加而确定的。因而, 作为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任务”在教师的设置中也是必须体现出学习难度的循序渐进的。就三年级学习前滚翻这个技能来说, 高质量完成前滚翻动作难度最大, 团身动作明显基本能够完成前滚翻动作次之, 有团身动作基本能够滚翻再次之, 借助斜坡基本能够完成前滚翻动作再次之, 不考虑着垫部位基本做出滚翻动作最易。相对应的, 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特点, 由易到难, 形成5~6个学习目标, 然后根据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基本能力, 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 设置出从易到难的不同“学习任务”。

(三) 任务递进是分层教学的基础

“任务递进”是组织所有的学生从同一起点出发, 通过渐进的学习任务, 在完成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后, 达成不同层次的目标。这样的教学组织, 适合中低段 (水平一和水平二) 的学生, 因为这些学生缺乏对自己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清晰认识, 如果让学生“过于自主”地进行目标学习, 则不能够在分层学习中较为合适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极易造成“眼高手低”的情形, 导致教师教学的反复。就这个意义来说, 可以说任务递进是分层教学 (或目标教学) 的基础, 任务设置合理、组织过程顺利的“任务递进”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较为成熟的学习判断力, 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迅速地根据学习材料和个人能力定位自己的学习目标, 从而让“分层教学” (或目标教学) 在小学高段 (水平三) 以上的水平段的尝试和落实成为一种可能。

二、“任务递进”教学的基本构想

“任务递进”教学能否取得成功, 关键在于“任务”的设计。在设计“任务”时, 要仔细分析教材的难度特点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和认知特点等差异, 综合这两点之后, 设置出针对不同学习难度的, 有不同学习目标达成要求的“任务”, 以便能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自身的努力下完成任务。“任务”在教学实践中的基本构思:

(一) 任务要吸引学生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被激发是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 所以, 在“任务递进”教学中任务的确定和选择一定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只有任务吸引了学生, 学生才能够投入足够多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到学习和练习中。

(二) 任务要有递进性

一个具有递进性的任务应该是系统的, 不是单个的, 递进性的任务在总的任务和小任务之间必须要有有机的联系, 关注各个任务之间知识点和技术要领的承接;递进性的任务还应该是有层次的, 学生存在着差异, 因此在任务设计的时候也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将任务分为不同的层次,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次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都能够有所收获, 在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成就感的同时, 进一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

(三) 任务要可操作

“任务递进”教学中的每一个任务都必须是明确, 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和需要达到的目标, 这样学生的学习、练习、探究才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感。反之, 如果任务是含糊不清或者是模棱两可的, 学生就无法清晰地读懂教师的要求, 弄清自己学习的目标, “任务递进”就成为了一句虚言。

三、“任务递进”教学的操作过程

在“任务递进”教学中, 任务的设计、任务的布置、任务的落实和完成情况的评价在整个过程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以下以水平二 (三年级) 前滚翻教材的教学为例, 谈谈“任务递进”教学在实践中的操作。

(一) 预设任务:依据学情递进设计

学生的差异是千差万别, 从体育教学实践来看, 学生的差异主要由自身体质、技术技能、知识水平、认知风格以及兴趣特长等因素决定。由于这些因素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是综合性地表现出来的, 并且存在着一些共性, 所以在体育教学中, 笔者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体育成绩等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 然后设计出学生在前滚翻学习中 (新授课) 具有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

1. 学习目标一:

了解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知道后脑、肩、背、臀依次过垫的顺序, 明白团身的重要性, 能够大胆地进行前滚翻的尝试。对应的比较简单的学习任务:在同伴的帮助指导下, 敢于完成3~5个前滚翻动作 (可以有时向侧方滚翻) , 得到同伴的表扬2~3次。

2. 学习目标二:

着垫部位正确, 借助斜坡, 能够完成滚翻, 允许斜着身体侧翻。对应的一般难度的学习任务:借助斜坡完成3~5个前滚翻, 每次都能够用后脑着垫, 至少得到小组长的表扬1次。

3. 学习目标三:

借助斜坡, 能够顺利完成滚翻, 在滚翻的过程中, 能够做出团身动作。对应的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在下巴下和腹部夹上纸片完成3~5个前滚翻, 在滚翻中不掉落, 至少得到小组长的表扬2次。

4. 学习目标四:

能够在平地上顺利完成前滚翻动作, 能够有明显的团身动作。对应的较难程度的学习任务:在教师的面前展示, 得到教师“大拇指”的评价。

这样的学习任务设计, 虽然不能够做到“一个学生一个目标”, 但是也应该做到“一个层次的学生一个合适的目标”。给予了学生合适的目标和合适的学习任务, 学生就能够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前进, 教师也能够依照这个目标对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进行观察和检测。

(二) 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任务

任务不是一次性地全部展示在学生的面前, 应该是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而逐一出示的,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需要有一种情境来作为烘托, 因为合适的情境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 也能够让任务的出现变得自然与顺畅。

在教学中, 笔者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采用“小刺猬学本领” (有时采用“小猴子学滚翻”) 这种具有童趣的话题, 让学生扮演此类小动物, 以“争做星级小刺猬”作为口号与奋斗目标, 引导“小刺猬” (学生) 在教师讲解并示范前滚翻后, 初步体验并学习前滚翻。经过几次练习后, 就引导全体“小刺猬”进入第一个环节“争做一星小刺猬”——要求完成的任务就是比较简单的学习任务:了解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知道后脑、肩、背、臀依次过垫的顺序;明白团身的重要性, 能够大胆地进行前滚翻的尝试。只要学生完成了任务, 就授予一星级的荣誉称号, 之后依次去完成“二星级任务” (一般难度) 、“三星任务” (中等难度) 、“四星任务” (较难程度) , 体现出学习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三) 展开探索, 落实任务突出主体

展开探索的过程, 是逐一落实任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首先应该布置好一个场地, 就前滚翻的学习来说, 可以将场地设置在一个地势平缓又具有一些小斜坡的地方。其次需要把握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 尽量让学生自主地去选择任务, 允许学生不从“一星任务”开始, 但是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从最简单的任务开始尝试, 这不仅仅是让学生体验更多的成功, 更重要地是三年级的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去体验和尝试, 更能够完整地建立起前滚翻动作的概念。这样的操作,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 又不缺乏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学生展开探索, 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把握好“度”:不让学生好高骛远, 一开始就选择过于难的学习任务。同时要突出一个“导”:当学生不能够完成任务的时候, 教师一定要给予引导, 让学生明白自己不能完成任务的原因是什么, 是着垫部位不正确, 还是不懂怎么去团身, 或者是心中存在着胆怯的心理, 然后针对性地进行再次努力, 争取完成任务。在做到上述两点之后, 教师还要努力要做到“广”:视野要广, 看到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前滚翻任务完成中的情况;辅导的面也要广, 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受益。

(四) 完成任务, 培养技能提高体能

在学生充分地尝试后, 学生必定能够完成至少是“一星”的任务, 因为这个任务在设计的时候就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有了几乎全部学生完成“一星任务”的基础, 学生就不会在学习中感受过多的失败和失落了, 对于完成一星任务的学生来说, 他们明白了前滚翻动作的基本要领, 尝试了前滚翻的动作, 为这个动作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对于完成二星三星任务的学生, 他们体验到了运动的快乐, 建立起了前滚翻动作的整体印象, 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对于完成四星任务的学生, 他们体会到的是成功的喜悦与自豪。在四个星级任务的探索中, 学生没有失败者;在整个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五) 评价任务, 激发学生继续努力

体育新课程提出“建立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在“任务递进”的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着眼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而不能只简单地关注他 (她) 们的完成任务情况, 对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表现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更要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真正发挥评价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激励和促进作用。比如评价学生的大胆尝试、评价学生的不怕失败、评价学生的着垫部位很正确、评价学生的团身动作很漂亮等等。在“任务递进”的教学中, 特别要发挥组员和小组长的评价功能, 在同伴的肯定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得到愉悦的感受。

这样的评价在完成任务之后需要,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需要, 只有这样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即时的、及时的评价, 才能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在不停地关注他, 关心他, 才能够不断地激发学生继续努力地去学习和探究, 从而提高每一位学生技能学习的有效性, 提高每一次“任务递进”教学的有效性。

(六) 汇总归纳, 沉淀经验积累财富

所谓的汇总归纳, 指的是教师在每一次“任务递进”教学组织后, 都应该对教学的成与败进行一个自我的评价与反思。回头再看看自己在“任务递进”教学组织的过程中, 任务分层和设计是否合理、科学;任务的布置, 情境的营造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接受能力;任务的完成过程中, 是否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和需要调整之处。这些思考与自我评定, 沉淀下来就是巨大的财富。这些财富和宝贵经验, 能够成为自己今后教学的生动案例, 还能够为自己每一学年的论文撰写积累丰富的素材。

四、“任务递进”教学的注意点

(一) 注意任务完成过程中难度的调整

任务的难度是教师根据现在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以往教学中的经验积累设计的, 是预设性的, 而教学实际是在不断变化的, 有时教师自认为科学合理的任务设计, 在学习中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预设和实践甚至可能会脱节。在这样的情况下,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进行必要的调整, 如果任务难度偏大, 就适当降低一个星级, 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如果任务偏易, 那么还可以再增加一个最高难度的等级, 让学生有再次学习、再次拼搏的目标。

(二) 注意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的表现

教师还要注意在教学中, 收集来自学生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一些表现, 或积极的、或消极的, 都应该加以观察, 及时处理。对于那些具有积极因素的表现, 教师还应该在所有任务完成之后, 重点提出表扬。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白, 体育学习中完成任务很重要, 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也是被教师所关注和重视的。

篇9:体育学科教学初探

关键词:体育学科 教学 措施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新要求既是对于我们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否定,也给我们国家新时期的学校教育提出了努力和发展的方向,那就是我们一直所说的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等重要使命,通过学生在体育课堂的有效学习,使学生既能够收获知识,也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并且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培养他们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坚韧的意志力。从教育学理念的角度来说,体育学科教学是需要师生间有效的沟通和共同的参与,才能够高质量地完成的。

然而事实上,就目前来看体育学科教学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首先,从当前广大学生身体状况来看,加强身体锻炼和体育锻炼势在必行。从每年国家调研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尽管广大青少年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甚至可以说是日益优越,但是他们存在的问题也让人倍感压力,主要表现在:视力下降、体质虚弱、肥胖等,同时抗挫折或者面对困难的能力很低,动手能力更差,这说明他们急需科学合理的锻炼来强健体魄,培养意志力。其次,从学校体育学科的地位来看,形式也不容乐观。因为受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体育课程无论是从学校层面,还是从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都处于被忽略的地位,这就使体育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这样的一种情绪会影响到体育教师,使他们上进心严重受挫,体育课上的也缺乏生机与活力。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于体育学科来说是难得的发展契机,他们使整个社会要重新的审视体育学科教育教学在学生全面成长中的重要性。从事体育学科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更要抓住机遇,发展学科教学,使体育学科教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一、科学的认识体育学科教学

过去我们很多从事体育学科教育工作的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更多是在关注相关体育技能、技巧或者技术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体育意识、体育锻炼理念等方面的培养,这就导致在体育课上要么是单一的技术、动作的重复性训练,要么就是“放羊式”的自由活动,这不符合当前体育学科教学的目标。

从新时期教育的目标来看它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全面提升。从体育学科自身来说,体育教学既要向学生传授一些体育项目的基本常识、锻炼的技能、技巧,还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体育锻炼的方法及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还有那就是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坚韧的意志品质和不服输的精神等,这才是当前体育学科教学。

二、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

教学本身就是双向的过程,既需要教师的教,更需要学生的学。然而在旧有的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在教师的教的角度思考的更多,但往往忽略学生们的学,这就会导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相互脱节,教学的效果会大大下降。

要想使体育学科教学高效,就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展现体育学科的魅力。从体育学科本身特点来看,作为室外课的一门唯一课程,学生是比较喜欢参加的;但是枯燥甚至单一的教学模式往往会使学生的兴趣大大下降。所以我们要想上好体育课就要充分的展现体育课堂的魅力。用多变的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们参加的热情;用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们体验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才能真正吸引学生。

三、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任何一门学科要想学好都需要好的学习习惯的促进,体育学科也不例外。学”是过程,是“会”的必经之路;而“会”则是理解、掌握。学生要想真正学会,就需要一定的习惯。

首先,要注意落实“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其实就是让学生“会学”,缩短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体育教学中,教师在讲解示范后,适时介绍学练方法,让学生在练中学、在学中思、在思中提升,形成意识。有了会学的意识,就能较快地学会动作。其次,要使学生树立勤学的观念。学习是需要一定的付出的,体育学科也不例外,所以帮助学生树立勤学观念不可缺。在篮球的行进间上篮学练中,有兴趣的同学练得带劲,无兴趣的同学则袖手旁观。有责任心的教师,绝对不容这样的现象存在下去。教学中,要用荣誉观帮助学生树立勤学观念,有意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编成一个组,发挥“帮”的作用,激发“懒惰者”进取心,通过组内竞赛、组与组之间的比赛等活动,让这部分学生勤快起来,效果甚好。

教学本身是一门内涵深刻的艺术,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结合本职工作和学科特点,不断地去总结、反思,这样才能够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学科教学,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给予教育的新要求,才能够办好教育,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篇10:二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一、班级分析

本班学生54名,其中男生31人,女生23人。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文明守纪,好学上进,接受能力也较强,语文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在经过了一年的学习生活后,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和刚入学时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也有小部分同学(特别是几个男生)纪律散漫,行为习惯不好,学习没有自觉性。针对这部分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安全教育,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采取多种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守纪律,爱学习,求上进,使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好学的氛围,促使大家共同进步。

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但是面对新课程较大的识字量和阅读量,学生识字的返生效较高。因此本学期在教学上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使他们体验学习所获得的成功和乐趣。

同时需要加强家校联系,依靠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培养孩子勤学乐学,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的精神,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三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字词的一些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最后是两个生字表。表1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500个。表2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80个。这两种不同要求的字分别在课后练习里标明。除了“识字”和课文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熟练使用两种查字方法,借助它独立识字,理解词语意思,选择意思。

4、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初步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思考简单问题。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和格言警句。完成补充阅读《千字文》和《成语接龙》。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完成阅读练习,参加学校的学科竞赛。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通顺、流利地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写话中,学习使用各种标点。

10、对周围事物额,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措施: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充分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5、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篇段并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鼓励学生将所积累的词句予以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之中。(从说到写,写句子--写片断--写短文)。

6、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举手发言,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培优补差措施

1、加强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学习的具体情况,尽量排除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2、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作业。

3、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的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4、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5、利用课堂时间相机辅导。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对优等生,多提问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对后进生多提问一些基础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当后进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要当面批改,指出错误,耐心指导。当少数后进生因基础差而难以跟班听课时,应采取系统辅导的方法,以新带旧,以旧促新,帮助后进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发展他们的智力,增强他们学好语文的信心。另外,在课堂上对后进生多提问,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就及时表扬,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6、利用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在限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是很难满足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的,因此,组织课外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很有必要的。对于优等生,制定课外资料让他们阅读,布置要求较高的作业让他们独立思考,指定他们对其他学生进行辅导,使他们的知识扩大到更大的领域,技能、技巧达到更高的水平,使他们永远好学上进,聪明才智得到更好地发挥。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生进行辅导,对当天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对掌握特别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平时,在后进生之间让他们开展一些比赛,比如:看谁进步快、看谁作业得满分多、看谁成绩好等。

上一篇:项目合作签约仪式讲话下一篇: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