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专题复习教案15:生物解题技巧

2024-07-20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教案15:生物解题技巧(精选12篇)

篇1:高考生物专题复习教案15:生物解题技巧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生物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限定(主语、条件、要求、特征等)。

技巧诠释:有些选择题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一点,读第一遍一般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在结合答案选项,就能比较准确地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技巧诠释:在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中,这类“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试题将近了选择题的一般以上。其实,对这类试题来说,只要我们掌握“错误原理”,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答案选项是正确的,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也就能轻松作答了。

3.启用“对比思维”,有时候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取先对比、后排除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般都可以剔除有的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或者选项,采取用已知的知识对比、排除后,推导出未知的知识或者选项正确或是错误。

技巧诠释:图表类,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对比、纵向对比,甚至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针对有的选择题涉及到新材料、新情景、新知识等新内容的情况,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即,如果三个已知选项都是错误的,那那个未知的选项就应该是正确的;如果两个已知的选项是错误的,那个未知的选项是错误的,那另一个选项就是正确的。

4.注意一些生物学科特有的“潜规则”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特点,都有一些特有的“潜规则”。当然,生物学科也有一些特有的“潜规则”。比如,验证性实验试题的结论一般要求与教材上的正面知识一致;课本上出现过的遗传性状(遗传病)要依据课本书写和推导;“遗传类型”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指的是“表现型”;遗传系谱图推导中没有说明“有病”指的就是“正常”等等。

技巧诠释:在解答一些特殊选择题的时,我们除了掌握相关知识外,还要注意一些学科特有的或者某些知识点特有的“潜规则”。只有在考虑了这些“潜规则”和知识陷阱的前提下选择出来的答案才能不被某些选项的迷惑。当然,有些同学或许会问:“那有那些潜规则呢?”,这个需要同学们慢慢去收集和整理。只有这样,你们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5.几种常见的选择题解题技巧 Ⅰ.认真审阅题干,确定解题思路。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技巧诠释: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常常也就是题目的题眼。它将告诉我们试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关键词能否准确找到是能否正确解答试题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2.能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技巧诠释:一道试题,如果我们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着取得了一半的成功。如果我们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可想而知,就会答非所问,文不对题。要注意的是,一道试题常常不仅仅考查一个知识点。有的试题,每个小题都考查两三个知识点,一道答题考查了多个知识点,这要求我们不单单是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命题分析来看,如果一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入的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度不大,许多时候都是要求用课本上的原话作答。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课本原话”去寻找和组织

技巧诠释:从这么多年高考生物试题的命制情况分析来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来自相关内容在课本上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词语、语句组合而成。如果考生能具备这种“从课本原话和题干”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那我们也就真正做到了“鱼渔皆授”的教学目标了。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式

技巧诠释:“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无论是在数学上、物理学上,还是生物学上,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择题答案的形成分析,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有几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易找到他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在反过来进行:题设(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技巧诠释: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所以,生物试题的答案如果不科学,那就肯定不对。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与已有知识矛盾,已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盾,那也将是错误的。而且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如不这样,那我们简直就是在“写散文”了。最后形成的答案尽量简洁,做到简单而不简约,如果答案拖沓繁杂,改卷老师那有那么多时间、那有那份心肠去给你慢慢推敲。所以,同学们平时要加强训练和归纳,尽量做到答案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6.遗传题的解答,很讲究做题步骤和规范

技巧诠释:遗传题,特别是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是近些年高考生物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常常是年年考、年年新。掌握好这类遗传题的解题技能,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提示提高考试得分的关键。针对这类试题,笔者总结了如下的解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篇2:高考生物专题复习教案15:生物解题技巧

有关表格类习题解题技巧

表格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在习题中经常以各种形式出现。如数据表格、过程表格、结果表格、材料表格及实验设计表格等。通过对表格的剖析、思考,能提高学生的识表、知识迁移、收集和整理数据资料等能力。笔者就表格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列举如下: 1.数据表格

剖析数据表格,一是要看清楚数据变化规律,如上升或下降;二是要注意特殊数据,如最多、最少、平均等,表格中出现“0”的地方要特别留意;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格要注意比较,得出相同和不同之处。

例1.生物群落A、B、C含有以数字1到8代表的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下表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

群落 A B C 种1 92 0 0 种2 4 25 65 种3 0 20 20 种4 0 20 10 种5 1 20 3 种6 1 5 2 种7 1 0 0 种8 1 0 0

问: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危害程度逐步增加)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小的是___________,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的信息来自表格中的数据,解题时应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联想到相应的知识点。生物群落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与生物群落的复杂程度成正相关。生物群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群落内物种的丰富程度及每个物种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两个方面。从生物的种类及数目两个方面分析,B群落的综合优势最大,A群落的综合优势最小。答案见解析。2.过程表格

对于过程表格要弄清整个过程,理清开始和结束,要特别注意关键性的过程和步骤。

例2.将甲、乙、丙、丁四种二倍体植物进行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可以配对,非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配对情况如下表:

甲 乙 甲与乙各1条配对,乙有1条不能配对 乙与乙有2条配对 丁 甲与丁各1条配对,丁有2条不能配对 乙与丁各2条配对,丁有1条不能配对 丙与丁各1条配对,丁有2条不能配对 乙 丙 乙与丙不能配对

请写出每种植物的染色体组成(依次用A、B、C„„等字母表示)

(1)甲__________;(2)乙__________;(3)丙__________;(4)丁__________。

解析:由于甲、乙、丙、丁均为二倍体植物,它们的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成对存在,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可以配对,非同源染色体不同配对。由乙与乙交配有2条配对,可知乙体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由乙与甲交配,乙有1条不能配对,说明甲体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由甲与丁、乙与丁交配的结果可知,丁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并且其中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2对与乙相同。由丙与乙、丙与丁交配结果看,丙体细胞中有1对同源染色体且与乙中的2对均不相同,与丁中1对相同。对于此类题目要根据表格所给的具体过程,逐一分析,得出结论。答案见解析。3.结果表格

此类表格关键是分析结果产生的原因。

例3.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同一种树的幼苗分成若干组,分别置于不同日温和夜温组合下生长(其他各种条件都相同)。一定时间后测定幼苗的高度,结果如下表。请根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夜温(C)日温(C)30 23 17 oo11 — 30.7 16.8 17 33.2 24.9 10.9 23 19.9 15.8 —

注:标“—”为该组合未做实验。

(1)幼苗生长最快的温度组合是:日温__________,夜温__________。

(2)幼苗生长最慢的温度组合是:日温__________,夜温__________。

(3)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植物生长的快慢主要是看有机物积累的多少,有机物积累得多,植物生长快,反之则慢。直接与有机物积累有关的两个生理过程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强,产生的有机物多,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即间接地增多了有机物的累积量。由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又由于酶的催化效果受温度的影响,所以环境温度的高低可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导致有机物积累的多少不同。通过对表格的分析,理解表格的内容,再回忆相关的知识点,即可进行解题。答案见解析。4.材料表格

此类试题主要信息来自表格,关键是要看清、读懂材料。

例4.果蝇野生型和5种突变型的性状表现、控制性状的基因符号和基因所在染色体的编号如下表。

眼色 体色 翅型 肢型 后胸 ① 野生型 红眼W 灰身B 长翅V 正常肢D 后胸正H ② 白眼型 白眼w ③ 黑身型 黑身b ④ 残翅型 残翅v ⑤ 短肢型 短肢d ⑥ 变胸型 后胸变h 染色体 X(I)II II II III

请回答:

(1)若进行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后代中运动器官的性状表现,选作杂交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进行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观察体色和体形的遗传表现,选作杂交亲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本的表现型及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上述杂交亲本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得到基因型为VvXY(长翅白眼雄性)的果蝇,选作母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选作父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类试题主要的信息来自表格,因此首先要读懂表格的信息。如本题的基因分离定律是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本题中性状必须是运动器官,所以要根据试题信息,选择与运动有关的性状:长翅和短翅或正常肢和短肢。而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必须选择两对相对性状,同时要考虑到必须是要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性状在第二对同源染色体的基因只能选一对。本题的陷阱较多,如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时,确定基因在第几号染色体上是关键,如都在II号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不能选。第I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是伴性遗传基因,所以也不能选。须看清题目中要求的性状是什么,性状不符合题意的也不能选。答案见解析。

解这类试题必须通过阅读表格,理解表格中所表达的生物学内涵,提取有效信息并转换成可以利用的信息,进一步迁移到新情景中去回答问题。5.设计表格

实验题中,用设计表格的形式观察记录实验结果也是近年来较多出现的。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审题和破题的方法,这样才能正确解题。

例5.请你根据“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设计实验记录用的种子发芽率以及幼苗生长情况的表格。

解析:根据试题的要求和实验的一般方法,首先应设计实验的步骤,所以应该配置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分别加入1、2、3、4、5号试管中,6号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分别取这6支试管,各加入20粒种子,浸泡24小时,取出后分别放入1~6号培养皿中,6号培养皿仍加入蒸馏水,保持湿润,放于暗处。然后设计表格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种子发芽率 幼根长度 胚轴长度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W

总之,表格承载了大量的信息,是高考中的一种常见题型。在教学过程中,既能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考查,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获取信息、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篇3:高考生物专题复习教案15:生物解题技巧

关键词:高考生物;解题思维;分析

一、解题过程中经历的思维过程

在解题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品质和一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解题对学生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行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维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1)审题的时候及时地提取相关的解题信息,对问题有一个识别和理解的过程;(2)产生解题路径的经过,包括了思维的定向和再现背景知识的过程;(3)解题和结论。

二、解题过程中遇到的思维阻碍分析

1.信息提取的失真

信息提取失真指的是学生不会从题目当中获得对解题有用的全部有效的信息。而思维的第一步就是要在审题的过程当中提取有关解题的信息,要求学生们展开初步的分析和综合的、思维的操作。而审题过程中的信息提取失真,有两种类型,一是题意误解型,一是题意遗忘型。

(1)误解题意型

如果学生读题目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往往会不自觉地歪曲题目的本意。误解题意通常与学生不自觉产生的问题类化有关,即把新问题归入到不应包含它的某类题型中,错误地套用此类题型的解法。举个例子:某四倍体植物的基因型为AAaa,问其配子基因型和比例如何?有的学生会不自觉地将多倍体的分离类化为二倍体的分离,然后把答成1AA∶2Aa∶1aa,这样就造成了解题的错误。

(2)题意遗忘型

有时学生虽然正确地理解了题目大意,但在解题过程中却漏掉了题中重要内容,或是主观臆想了新条件,这种情况导致的解题错误就是题意遗忘型。比如:在水分充足、营养丰富和温度适宜的黑暗密闭的系统中培养着酵母菌、乳酸菌、蚯蚓、苔藓和草履虫等几种生物,几天过后,能存活的有( )。A.酵母菌和草履虫;B.酵母菌和乳酸菌;C.苔藓和蚯蚓;D.草履虫和苔藓。有不少的学生会选择A,之所以选错的原因是没有注意到题目中提到的黑暗和密闭这两个隐含的条件。而造成这种遗忘题意的原因大概有两个:①动机水平不足或是过高。②比较差的、短时间的记忆能力,不能准确地把从题目当中获得的条件信息存在头脑当中,从而丢失了问题条件信息。

2.思维定向失误

思维定向失误指的是学生不能够正确地概括从题目当中提取的信息,从而造成课题类化的错误,使得解题的大方向错误。

(1)思维不足型

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受到智力水平有限的影响或是努力的程度不够等原因影响的时候,就做不到积极主动地从题目当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更不用说加以概括和实现课题的类化了,从而对问题的解答束手无策。例如:如果豌豆花里面的5个花粉母细胞产生的花粉粒全部成熟了,并且其中的精子都已经完成了受精作用并且发育成了种子,那么一共能形成多少个精子和多少粒种子?学生不能迅速解题的原因在于不能充分地展开自己的思维,如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这么思考:高等植物经历减数分裂地时候的直接产物是大孢子或者小孢子,经过一次有丝分裂才会形成精子(或者卵细胞),而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2)思维定式型

思维定式是指人们常常习惯性地用一些固定思维模式来分析问题。思维定式有着两面性:积极和消极,它促使了学生养成一种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在审题的过程中不积极动脑,而是盲目地套用一些解题的模式,这样常常会造成解题的错误。同时,也影响了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

(3)知识干扰型

知识的干扰还可理解为知识的负迁移,指以前学过的知识对当前问题的解决起到的抑制和阻碍的作用。例如:用黄豆来生豆芽,1千克的黄豆生5千克的豆芽,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是( )。A.变多;B.变少;C.先变少后变多;D.不变。学生大多错误的选择A选项,这就是受到了旧知识负迁移的影响,不能够从题目中提取的信息“生豆芽”中概括出来这是一个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反而要消耗有机物的过程。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生物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多参与知识获取的过程,引导学生把握住生物学的概念和一些规律的实质,从而培养抽象的概括能力。二是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灵活思维,通过举一反三的解题训练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泽森.高考生物复习应做好四个方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10).

[2]李成忠.也谈高考生物复习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1(8).

[3]李建梅.高考生物复习的四点策略[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0(4).

篇4:高考生物专题复习教案15:生物解题技巧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生物选择题的审题技巧

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因其答案的唯一性.又不象非选择题那样具有一定伸缩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错。因此,做好选择题的关键是能否认真审题。本专题试就这一方面作一些探讨。

1、找准题眼:所谓题眼,就是题目考查的重点或主旨所在。找准了题眼就是找到了析题的关键处、解题的突破口,就为理清解题思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审题时要努力挖掘题目中显性的或隐性的题眼。

【例1】烈日下,钙不容易被运输到发育的果实中.其原因是:

A.蒸腾作用的速率下降 B.有氧呼吸的速率下降

C.光合作用的速率下降 D、果实的新陈代谢不需要钙的参与

剖析:这道题,同学往往不清楚命题者的意图{考查的方向}。细读题干就会发现,这道题的题眼是“运输”.考查的是矿质元素的运输这一知识点。蒸腾作用可以促进矿质元素的运输,烈日下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减弱.因而钙的运输过程变慢。正确A

2、识别陷阱:在命题过程中.为了考查考生思维的准确性,增加试题的难度.命题者常会故布疑阵、巧设陷阱.有时一道选择题中会设一个或数个陷阱.考生一不留神就会误入其中。这就要求在审题过程中要抓住题目的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仔细推敲,方能识别陷阱之所在。

【例2】在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

A、核酸 B、脱氧核糖核苷酸 C.脱氧核糖核酸 D核糖核酸

剖析:绝大多数同学错选A。错误的原因在于这些同学牢记了“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但忽视了题干中“在细胞中”这一条件限定语。命题者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巧妙地设置了一个陷阱。正确C

3、辨明词义: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许多在字面上非常相近的概念或名词,但它们的实际意义却相差很大,如胚囊和囊胚、极体和极核、原生质层和原生质体、氧化分解和水解等。命题者常会以此为基点.考查考生对这些概念、名词理解的深刻程度。所以,不仅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重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在审题时对概念和名词应格外留意。

【例3】蛋白质完全水解后的终产物是:

A、气多种氨基酸 B.各种分子量不等的多肽

C.二氧化碳、水和尿素 D.包括以上三项

剖析:考查时很多同学选错C,原因是没有辨明“水解”和“氧化分解”这两个名词的内涵。

篇5:高考生物专题复习教案15:生物解题技巧

高考生物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策略

选择题是一种客观性题型,这种题型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考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考试时如果解答方法使用得当的话,不仅可以提高得分率,而且还可以节省答题时间。本文中的解题方法就是根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选择题目归纳总结出来的,并对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说明。

【解题方法示例】

(一)直选法

根据题干中所给的条件和提出来的问题以及已学的知识,可直接得出答案。这是选择题中常用的方法。

【例1】维持高等动物第二性征的物质属于()A.核酸 B.糖类 C.蛋白质 D.脂质

解析:据已学知识可知维持高等动物第二性征的物质是性激素,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因此答案为D。

(二)排除法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题干中所给的条件,先把不正确的选项排除。一般来说,组合答案的题目多采用这种方法。

【例2】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其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

A.基因突变和和基因重组 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D.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解析:一般来说,基因重组(指基因的自由组合和连锁交换)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因此,只要选项中有基因重组,该选项即可排除,所以答案选C。

(三)比较法

对于相似性特别强的选项要充分比较,通过题干中的条件或已知的知识进行分析,以确定答案。该种方法一般常和其它方法混用。

【例3】一种细菌的RNA由360个核苷酸组成,它所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A.约360个氨基酸 B.整120个氨基酸 C.约1080个氨基酸 D.少于120个氨基酸

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解析:由于RNA中的3个核苷酸决定一个氨基酸,因此RNA中360个核苷酸应决定120个氨基酸,比较B选项和D选项,考虑到终止密码的话,答案应选D。

(四)求同求异法

即对题目中所给的4个选项进行对比,找出其中3个选项的某些共同特征(或某一个选项不同于其它3个选项的特征),即可得出答案。

【例4】大气中的N2,经过固氮后形成的化合物中,哪一组化合物被植物体吸收后直接可用于蛋白质的合成()

A.NH3和NO3- B.NH4+和NO2- C.NH4+和NH3 D.NO3-和NO2-

解析:氮元素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中的含氮部分,即氨基(-NH2)及其残基(-NH-)。对比四个选项与氨基及其残基的结构,只有C选项中的结构与氨基的结构最相近,所以答案选C.(五)逆向思维法

即按照正常的思维方式解答行不通或很复杂的话,不妨换一种思维方式,先求相对立的一种情况,然后再利用所求的数据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答案。

【例5】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2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A.1/4 B.3/8 C.5/8 D.3/4 解析:由于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有多种,如果不做遗传图解的话,很不容易写出来,这样就给解答造成了困难。根据题干中亲本的基因型我们可以知道其表现型,我们不妨先求出子代中与亲体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然后用1减去所求的比例即为题目中所求的答案。

该题中与亲本ddEeFF表现型(隐显显)相同的比例为:1/2×3/4×1=3/8,与亲本DdEeff表现型(显显隐)相同的比例为:1/2×3/4×0=0,所以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所占的比例为:1-(3/8+0)=5/8,答案选C。

(六)图解法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或比较复杂的问题有的可以借助图解来辅助解答。

【例6】已知一段mRNA含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转录该段mRNA的DNA分子中应有C和T的个数是()

A.12 B.24 C.18 D.30 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解析:首先画一条线代表mRNA,再在其上边画两条线代表DNA,把题中所给的条件标在图上,然后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导即可得出答案为D。

(七)逆推法

即根据题干中所给的条件反推出结果。

【例7】把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由什么发育来的()A.受精卵 B.受精极核 C.胚珠 D.胚囊

解析:玉米种子中被碘液染成蓝色的是淀粉,而淀粉存在于玉米的胚乳中,胚乳是由受精极核发育来的,所以答案选B。

(八)代入法

把选项做为已知条件再结合题干中所给的条件进行推理,若结果与题干中的相关条件相符,即为正确答案。

【例8】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是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怀“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

A.BbCc B.bbCc C. Bbcc D.bbcc 解析:让A、B、C、D四个选项做为已知条件,分别与个体BbCc交配,A和D与BbCc交配的结果是四种表现型的比为9:3:3:1和1:1:1:1,与题干中的条件不符,被排除;B与BbCc交配的结果是对应四种表现型的比为3:3:1:1,而C与BbCc交配的结果是对应四种表现型的比为3:1:3:1,所以答案为B。(九)假设法

先假设某种情况正确,结合题干中的已知信息进行推理,如果行得通,说明假设正确,否则另一种情况是正确的。

【例9】现有世代连续的两管果蝇,甲管中全部是长翅(V)果蝇,乙管中既有长翅(V)果蝇,又有残翅(v)果蝇,两管中的世代关系可用一次交配实验鉴别之。最佳交配组是()A.甲管中长翅果蝇自交繁殖

B.乙管中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杂交 C.两管中全部长翅果蝇互交

D.乙管中全部长翅果蝇近亲交配

解析:具有世代连续关系的两管果蝇,只能有以下两种可能性:甲为乙的亲代或乙为甲的亲代。甲管中长翅果蝇的基因型可能是VV、Vv,若让其交配产生后代,情况复杂难以判定。乙管中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vv,长翅果蝇的基因型可能有VV、Vv,若将长翅果蝇和残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翅果蝇杂交得到的F1,F1中若全为长翅,则说明乙为甲的亲代;若F1中出现了残翅,则说明乙为甲的子代。答案为B。

(十)化简法

把题干中比较复杂的信息简化处理。

【例10】用糊粉层红色的玉米(prpr)作母本,紫色的玉米(PrPr)作父本进行人工授粉,母本果穗上所结籽粒应完全为紫色籽粒(Prpr),但在对多个杂种F1果穗上的647102粒籽粒的观察中发现了7粒淡红色的籽粒,导致这种遗传性状表现的最大可能性是()A.父本花粉中Pr中混有母本花粉Pr B.个别是父本花粉的Pr基因突变为pr C.个别母本卵细胞的pr基因突变不Pr D.不同环境条件下的Prpr的表现型不同

解析:把题干中Pr设为A,pr设为a,则糊粉层红色的玉米(prpr)可写做aa,紫色的玉米(PrPr)可写做AA,母本果穗上所结紫色籽粒(Prpr)写做Aa,杂种F1果穗上的647102粒籽粒中发现的7粒淡红色的籽粒应为aa(prpr),据推测只能是原来的A突变成了a,即Pr变成了pr,答案为B。

【注意事项】

(一)澄清题干中所给的概念,避免概念混淆

【例11】大豆根尖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种类数共有()A.8 B.7 C.5 D.4 解析: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种,有的学生可能会由于忽略“核酸”一词,通过A、G、C、T四种碱基误以为是DNA而把答案错选为D;也有的学生只注意了“核酸”一词而忽略了题干中没有给出碱基U而把答案错选为A;还有的学生可能错把“核苷酸”当成“碱基”而把答案错选为C;该题的正确选项为B。(二)找出、找全题干中所给的关键词语

【例12】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

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解析:此题容易忽略“腰椎部受外伤”而把答案错选成D。位于腰椎内的结构有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神经中枢,而感受器和效应器位于腰椎外,由于该病人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可推测他的传出神经和神经中枢受到损伤,故答案为A。

(三)注意避免思维定式对解题的影响

【例13】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F2中重组类型的个体占总数的()

A.3/8 B.3/8或5/8 C.5/8 D.1/16 解析:受教材中两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影响,许多学生认为进行杂交的两纯合亲本分别为双显性个体和双隐性个体,其F2代表现型的比就是9:3:3:1,其中比例为3的两种个体为重组类型,占总数的3/8。实际上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为一显一隐和一隐一显两纯合亲本,其F2代表现型之比也是9:3:3:1,但比例为9和3的个体为重组类型,占总数的5/8,所以该题的答案应为B。

(四)充分挖掘题干中的隐藏条件

【例14】香蕉的某一性状变异,其变异不可能来自()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改变

解析:香蕉是三倍体,靠营养生殖,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所以选A。该题中的“香蕉是三倍体,靠营养生殖”即是隐藏条件。

(五)排除题干中的迷惑条件

【例15】下图所示实验中,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入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单侧照光,下面实验结果中不正确的是()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乙直立生长

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

解析:该题中从左侧单侧照光即为迷惑条件,学生以为有光即向光生长,而错选A,实际上,该题中由于去掉了尖端,失去了感光部位,光的有无对三株幼苗无影响,所以答案应为D。

一般说来,在解答选择题时有时必需依靠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当遇到无法解答的问题时,一般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和题干中所给的条件,把不正确的选项排除,然后再对剩下的选项进行充分的对比,这时一定要充分利用题干中所给的条件,如果还不行的话,尝试用一下其它方法,也许会找到出路的。实在选不出来的话,再进行猜答。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没有充分的把握,不要轻易修改答案。

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篇6:高考生物选择题解题技巧

例9:水稻的一个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有48条染色体,在一般情况下,水稻的珠被细胞、胚细胞和胚乳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24、24、24 B.12、12、12

C.12、24、36 D.24、24、36

篇7:高考生物专题复习教案15:生物解题技巧

【关键词】 类型;策略;方法;技巧;能力

分析历年高考考题,理科综合卷生物部分命题的最大特点就是题型的稳定性,第一部分为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第二部分为简答题和实验题,共42分。虽然从去年开始已经实行新课程标准,将生物部分的总分从原来的72分调整为90分,考试题型也作了部分调整,但第一卷依然为选择题,比以前多了一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6分;第二卷由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组成,共计54分。可以这么说,不管是执行老课标还是新课标的高考,选择题都是必考题,所占分值也较高,而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对考生来说属于风险较大的题,既容易得分也容易丢分,所以提高考生做选择题的技巧和方法,是帮助考生提高考试成绩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一、做高考生物选择题的一般方法

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关键就是能否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做高考生物选择题也是如此,尽管选择题的题型多样,但其解题方法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仔细审题,找出关键词语。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在字面上非常相近的概念或名词等专业术语,但它们的实际意义却相差很大,如胚囊和囊胚、极体和极核、原生质体和原生质层、氧化分解和水解等等。命题常会以此为基点,考查学生对这些概念和名词等专业术语理解的深刻程度。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在审题时对这些概念和名词等关键词语应该特别留意。这些关键词语往往就是题目考查的重点和主旨所在,找准了关键词语就是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就为理清解题思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难度较大的选择题或者是涉及两个以上知识点的选擇题,就要认真分析题意,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再仔细分析供选答案,选出正确选项。

2、明确限制条件,缩小答案范围。限定条件的设置,一方面是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考查考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程度,因此,审出“限定条件”,就等于找到了“题眼”,题目中的限定条件非常关键,限定条件的指向往往提示了解题的思路和方向。限定条件包括:①限定种类,如时间、原因、影响等;②限定程度,如根本、直接、最终、一定、最好、最简便、最多、最少、最可能等;③限定对象,如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是高等植物还是低等植物,是叶肉细胞还是根细胞,是一个细胞还是一个生物体等;④限定过程,如是蛋白质的合成还是分泌等。

3、挖掘隐含条件,完善题干信息。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往往成为决定解题成败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生物学科中的潜规则常以隐含条件的方式隐身于题干背景之下,解题时要善于挖掘,比如,验证性实验试题的结论一般要求与教材上的正面知识一致;遗传系谱图推导中没有说明“有病”的指的就是“正常”等,这些都是隐藏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把题干补充完整。

4、排除干扰信息,找准命题意图。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解题无关的信息,它们会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命题者可以将干扰信息放在题干中,也可以放在某一个选项中,其目的就是考查考生的基本功是否过硬。正如教育部考试中心在试题编制的基本要求中强调的“干扰项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且看上去似乎有理,不要错得太明显”、“应该增大正确项的隐蔽性和错误项的干扰性”。故考生应有过硬的基础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在解题过程中只有认真分析题干,才能排除干扰,准确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找出正确答案。

5、克服思维定式,防止“生路熟走”。有些试题的已知条件是命题者对教材中的有关知识、考生平时已做过的试题等稍作改动后命制而成的,这类题最具欺骗性,乍看像“熟题”,实际上已经“改头换面”,其目的在于检验考生是否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如果审题粗心大意,只凭经验做题,就很容易犯思维定式的错误。因此,越是“熟题”,越要警觉、细心审题,准确地获取信息,做到“熟路生走”,才能准确作答。

二、做高考生物选择题的基本技巧

1、直接判断法。直接判断法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准确掌握生物知识的前提下,通过观察思考,直接从题目所给出的条件中作出判断,确定符合题干的选项。这种方法不需要拐弯抹角,适用于基础知识类试题。基础知识类试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程度,可以说是送分题,但仍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有准确无误的掌握。

2、淘汰排除法。淘汰排除法是指从排除谬误人手,逐步缩小范围,去伪存真,最后确定正确答案的解题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1)排除知识、表述、逻辑错误的选项,选项的描述本身错误或包含部分错误的要排除,但逆向选择题除外,选项描述有逻辑错误的也要排除。

(2)排除无关选项,选项的叙述本身是正确的,但是与题干无关,应排除。这种方法适用于解决一些较难的、不能凭借掌握的知识就能选出答案的试题。

3、对比推理法。对比推理法是通过比较选项所涉及的生物学的相似、相近、易混的概念、原理、方法、结构、功能等,以达到摒弃似是而非的选项,从而作出正确评判的方法。这类方法适用于选项相近或者类似的选择题,此外,当排除两个选项后,在剩下的两个选项中犹豫不决, 不知道究竟应该选哪个时也常常采用这类方法。

4、图文转化法。对某些选择题,由于情境比较陌生,或内容比较生僻,或试题呈现形式发生变化等,可通过将题中信息转化为比较熟悉的、便于理解的形式,从而变陌生为熟悉,化难为易,迅速求解。常用的转化法有将图表转化为文字、将文字转化为图表、图与图之间的转化、文字之间的转化等。

5、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是指跳出常规思维模式,以另类角度从不同侧面思考问题,这样有时会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逆向思维法有时类似于数学中的“反证法”,适用于按照正常的思维方式解答行不通或很复杂的试题。

篇8:高考生物选择题解题技巧

倒6:氧气分子由肺泡扩散进入红细胞内并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过程,至少需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

A.3 B.4 C.5 D.10

篇9:高考理综生物解题技巧

设计步骤要分段叙述,试管、烧杯、水槽等用具均要给予编号,叙述中尽量采用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专业术语和结论性语言,不能用含糊的口语,如“等量的”。

不宜说成“一样多”;“振荡”不宜说成“晃动”“摇动”等。此外,题干中所给的实验材料和试剂一般应充分利用,但不能随意添加实验材料和试剂(除开放性实验外)。这样,在答题时就能做到逻辑严密,语言规范、文字精炼准确,会做的题能做对、做准确、做完整,防止无谓的丢分。

二、用生物学专用术语回答、用推理计算得出的符号或数据等回答

(1)联系中学知识找到适合的专用术语(名词),或推理计算得出符号、数据等填空,力求准确、全面。

(2)当不知道填什么或填多种情况都行时,不妨揣摩出题者的出发点,是为了考察中学里的什么知识点。

(3)当拿不准时,在不离题和不影响科学性的前提下,可用括号补充。如生产者(第一营养级),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分解者)。

三、自己组织语言回答(回答为什么)

(1)要明确其考查的知识点,防止思维定势的影响。一定要多角度,多方面考虑问题,才能全面。

(2)若可能,尽量用课本中的“原句”回答问题。

篇10:高考理综生物解题技巧

按主客观题分配时间

重视I卷选择题,确保选择题的得分,给选择题以充足的时间是必须的,即使选择题很容易,也不要低于40分钟,如果你成绩差甚至可以用60分钟。II卷时间分布约为每分钟得2分为原则,做题要先易后难,很难的题不要久攻。到了后面计算题中也要大致按照这样的策略,每一分钟大概完成两分,对大题原则上要8至9分钟,不能超过10分钟。解题时要准确到位,提高一次性答题的准确率,不要寄希望于复查上。

按理综科目分配时间

根据学科分值分配和难易程度来分配时间。生物学科约需要30分钟,化学约需要50分钟,物理约需要60分钟,余下的15分钟作为机动时间,用于重点检查或返攻难题。从试卷类型上分,第Ⅰ卷用时参考时间约50分钟,第Ⅱ卷用时约85分钟,留15分钟当机动时间。

答题技巧2.注重做题顺序

在这三科中,你可以根据你平时哪个学科学的更扎实一些、实力更强一些或试题中哪个学科的题目更容易一些。先做自己强势学科,再做弱势学科,尽量减少答题中间的学科转换次数。本着“先易后难”原则确定学科的答题顺序。先做自己优势学科,再做弱势学科。同时也要尽量减少答题中间的学科转换次数。由于同学们情况各不相同,选择哪种做题顺序要因人而异,因此在平时训练中要稳定一种方法。

答题技巧3.多做容易丢分的题

理综最容易丢分的题目是物理、化学用语,以及公式实验题。例在化学用语使用上把“加成反应”写成“加层反应”“苯”写成“笨”“烯烃”写成“稀烃”化学方程式不配平、漏写反应条件、“↑↓”号不写把元素名称写成符号把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把结构简式写成化学式等。

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常将实验原理、基本操作、实验现象、实验设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有机物的性质、化学用语的使用、化学计算等融为一体进行综合考查。建议考生在最后一段复习中重点“攻克”课本上的实验案例弄清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合理性。

篇11:高考生物专题复习教案15:生物解题技巧

【摘要】选择题是高考理科综合卷生物部分的必考题,而且所占分值较高,对考生来说属于风险较大的题,既容易得分也容易丢分,所以提高考生做选择题的技巧和方法,是帮助考生提高成绩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从作者的经验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提高考生做选择题的技巧和方法,即首先了解“选择题的基本类型及解答策略”、其次掌握“做高考生物选择题的一般方法”、再次会运用“做高考生物选择题的基本技巧”。

【关键词】类型、策略、方法、技巧、能力

分析历年高考考题,理科综合卷生物部分命题的最大特点就是题型的稳定性,第一部分为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第二部分为简答题和实验题,共42分。虽然从去年开始已经实行新课程标准,将生物部分的总分从原来的72分调整为90分,考试题型也作了部分调整,但第一卷依然为选择题,比以前多了一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6分;第二卷由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组成,共计54分。可以这么说,不管是执行老课标还是新课标的高考,选择题都是必考题,所占分值也较高,而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对考生来说属于风险较大的题,既容易得分也容易丢分,所以提高考生做选择题的技巧和方法,是帮助考生提高考试成绩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下面就本人在多年教学中不断总结的经验对此问题作简要剖析。

一、选择题的基本类型及解答策略

要提高做选择题的技巧和方法,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选择题的类型。虽然选择题包括的信息量大、知识覆盖面广,考查内容也不固定,但仔细分析,却不难发现选择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1、判断型选择题。判断型选择题是选择题中最常见的题型,题目中常常以“下列说法或描述正确的、不正确的、合理的、不合理的”等语句作出明确要求。这类题型在选材上,主要侧重于考查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相关知识点的应用。又可分为概念迷惑型、表述绝对型、新词干扰型、直接判断型、分析判断型、实验评价型等。解答这种类型的选择题,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原理的内涵和外延,正确辩析各种生命现象,运用直选法、排除法、推理法等进行综合分析,最终作出正确判断。

2、图表型选择题。图表型选择题常借助题图设置的新情景和提供的新材料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识图、识表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获取和整理图表信息的能力等。即主要考查考生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多个方面的思维能力。该题型主要包括表格、曲线图、柱型图、实验装置图、生理功能示意图、遗传系谱图等等。解答这种类型的选择题,应认真读图表,仔细观察和比较,找出图表中所给的各种有效信息,并确定各要素在图表中的含义;另外还要仔细分析图表,寻求图表中各要素间的关系并尽量使用生物学术语进行描述,必要时可以进行图表的转换,最终通过剖析图表、运用图表特征和规律来解决具体问题。

3、组合型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一般包括异同组合型、排序组合型和综合比较型等,是由多项选择题演变而来的单项选择题。该题型考查的知识范围较广,而且会设置一些模糊

概念、或将因果倒置、以偏概全等等。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概念辩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解答这种类型的选择题,首先是审题要仔细,充分研究题干的要求;其次是辩析题支,要对题支表述的正确性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看其是否与已知的观点一致,不一致的必须舍去;再次是辩析题干和题支的关系,分析题支是否符合题干的要求,特别是对于那些相似、相近、易于混淆的干扰题支必须进行排查,才能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4、计算型选择题。计算型选择题也是一类比较常见的题型,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有蛋白质、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细胞分裂、DNA、遗传定律、遗传病发病率、基因频率、能量流动、种群密度等等。该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融会贯通能力等。解答这种类型的选择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熟悉教材中出现的各种公式和数量关系,如种群密度、基因频率、蛋白质中肽键数、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公式;②学会从平衡的角度分析题目,尤其是相关化学知识的准确运用,如涉及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化学反应式的计算;③学会运用数学统计学原理解答概率问题,如计算遗传概率中常用的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的正确运用。

二、做高考生物选择题的一般方法

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关键就是能否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做高考生物选择题也是如此,尽管选择题的题型多样,但其解题方法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仔细审题,找出关键词语。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在字面上非常相近的概念或名词等专业术语,但它们的实际意义却相差很大,如胚囊和囊胚、极体和极核、原生质体和原生质层、氧化分解和水解等等。命题常会以此为基点,考查学生对这些概念和名词等专业术语理解的深刻程度。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在审题时对这些概念和名词等关键词语应该特别留意。这些关键词语往往就是题目考查的重点和主旨所在,找准了关键词语就是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就为理清解题思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难度较大的选择题或者是涉及两个以上知识点的选择题,就要认真分析题意,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再仔细分析供选答案,选出正确选项。

1、(2009.安徽)DNA分子在初步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氨基酸、葡萄糖、碱基B.脱氧核苷酸

C.脱氧核糖、碱基、磷酸D.核糖核苷酸

【方法领悟】选择题的题干属于已知提示部分,它规定了选择的内容及要求。本题中的关键词是“初步水解”。由于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完全水解后得到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但题干问的是DNA分子在“初步水解”后的产物,故应为脱氧核苷酸。【答案】B2、明确限制条件,缩小答案范围。限定条件的设置,一方面是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考查考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程度,因此,审出“限定条件”,就等于找到了“题眼”,题目中的限定条件非常关键,限定条件的指向往往提示了解题的思路和方向。限定条件包括:①限定种类,如时间、原因、影响等;②限定程度,如根本、直接、最终、一定、最好、最简便、最多、最少、最可能等;③限定对象,如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是高等植物还是低等植物,是叶肉细胞还是根细胞,是一个细胞还是一个生物体等;④限定过程,如是蛋白质的合成还是分泌等。

2、为了确定某株高茎豌豆(显性)的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是

A.让其与矮茎豌豆杂交B.让其与另一株高茎豌豆杂交

C.让其自交D.直接进行DNA检测

【方法领悟】该题题干中已经明确了限制条件为“最简便的方法”,确定显性植株的基因型的方法常用的有两种:测交和自交,但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故最简便的方法应为自交。【答案】C

3.挖掘隐含条件,完善题干信息。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往往成为决定解题成败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生物学科中的潜规则常以隐含条件的方式隐身于题干背景之下,解题时要善于挖掘,比如,验证性实验试题的结论一般要求与教材上的正面知识一致;遗传系谱图推导中没有说明“有病”的指的就是“正常”等,这些都是隐藏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把题干补充完整。

3、(2010.四川)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

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性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D.雌性激素

【方法领悟】本题的隐含条件是“蛙脑垂体提取液中已经不存在完整的脑垂体细胞”,也就不能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因此含量增加的激素就不可能是B、C两个选项所示的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而题目中根本没有涉及下丘脑,因此A选项也不符全备件。那么这种激素只能是雌激素,原因是垂体中原来合成的促性腺激素刺激蛙的卵巢,促进卵巢合成并分泌雌性激素。【答案】D

4.排除干扰信息,找准命题意图。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解题无关的信息,它们会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命题者可以将干扰信息放在题干中,也可以放在某一个选项中,其目的就是考查考生的基本功是否过硬。正如教育部考试中心在试题编制的基本要求中强调的“干扰项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且看上去似乎有理,不要错得太明显”、“应该增大正确项的隐蔽性和错误项的干扰性”。故考生应有过硬的基础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在解题过程中只有认真分析题干,才能排除干扰,准确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找出正确答案。

4、(2007.广东)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IP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方法领悟】本题中有两个干扰,一个是“光照条件下”,另一个是A选项中的“无氧条件下”。这两个条件连续给出,很容易误导考生排除线粒体,只想到叶绿体而误选A选项。但是只要意识到“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也可产生ATP”,就很容易判断出A、D两个选项是错误的。又由于线粒体中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时,有ATP的合成但是不依赖氧,因此C选项错误。【答案】B

5.克服思维定式,防止“生路熟走”。有些试题的已知条件是命题者对教材中的有关知识、考生平时已做过的试题等稍作改动后命制而成的,这类题最具欺骗性,乍看像“熟题”,实际上已经“改头换面”,其目的在于检验考生是否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如果审题粗心大意,只凭经验做题,就很容易犯思维定式的错误。因此,越是“熟题”,越要警觉、细心审题,准确地获取信息,做到“熟路生走”,才能准确作答。

例5、(2009.江苏)一个人体内的胰岛B细胞、神经细胞、表皮细胞等,其形态、功能各不相同,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细胞中信使RNA的结构不同B.不同细胞中转运RNA的种类不同

C.不同细胞中蛋白质的结构不同.D.不同细胞中DNA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方法领悟】本题中的“根本原因”是最常见的提问方法,我们一般都首先考虑“遗传物质”或“基因”。而选项中恰恰有这个选项,因此很容易“误导”考生选择D项。实际上,本题的“题眼”是“一个人体内的……形态、功能各不相同”,同一个人体内的细胞是经有丝分裂获得的,因此遗传物质相同;不同细胞形态、功能各不相同,是细胞分化(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故不同细胞中信使RNA的结构不同。【答案】A

三、做高考生物选择题的基本技巧

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固然,是否“肯登攀”极其重要,但同样是“肯登攀”,“乱登攀”与“巧登攀”的效果却截然不同。在高考中,理科综合的考试时间对于考生来说比较紧迫,若考生没有一定的解题技巧,就容易浪费时间,导致因考试时间不够而部分题目不能看完,即使是简单题也丢了分。所以教会考生掌握做高考生物选择题的基本技巧也是非常必要的。

1.直接判断法。直接判断法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准确掌握生物知识的前提下,通过观察思考,直接从题目所给出的条件中作出判断,确定符合题干的选项。这种方法不需要拐弯抹角,适用于基础知识类试题。基础知识类试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程度,可以说是送分题,但仍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有准确无误的掌握。

6、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B.染色体组只存在于体细胞中

C.有性生殖细胞内含有一个染色体组D.染色体组内含有等位基因

【方法技巧】本题考查染色体组的相关知识。方法技巧是掌握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方法。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是非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既存在于体细胞中,也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只是在同一生物体中殖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数为体细胞的一半。二倍体生物的有性生殖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而四倍体的有性生殖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由于等位基因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故染色体组内不含等位基因。【答案】A

2.淘汰排除法。淘汰排除法是指从排除谬误人手,逐步缩小范围,去伪存真,最后确定正确答案的解题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1)排除知识、表述、逻辑错误的选项,选项的描述本身错误或包含部分错误的要排除,但逆向选择题除外,选项描述有逻辑错误的也要排除。

(2)排除无关选项,选项的叙述本身是正确的,但是与题干无关,应排除。这种方法适用于解决一些较难的、不能凭借掌握的知识就能选出答案的试题。

例7.(2010.江苏)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寒冷时出现寒颤

B.从平原到高原,有人出现肺水肿现象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方法技巧】本题题干中的关键词是“属于”和“内环境稳态失调”。而选项中A是受寒冷刺激时的体温调节、C为免疫调节、D为水盐平衡调节,都属于正常的稳态调节,故应排除。

【答案】B

3.对比推理法。对比推理法是通过比较选项所涉及的生物学的相似、相近、易混的概念、原理、方法、结构、功能等,以达到摒弃似是而非的选项,从而作出正确评判的方法。这类方法适用于选项相近或者类似的选择题,此外,当排除两个选项后,在剩下的两个选项中犹豫不决,不知道究竟应该选哪个时也常常采用这类方法。

例8.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时,下列一般不可以作为目的基因受体细胞的是

A.受精卵B.韧皮部细胞

C.卵细胞D.根尖生长点细胞

【方法技巧】对于本题中的四个选项,进行对比不难发现:A、B、D三个选项均为体细胞,而C选项则为生殖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核遗传物质只有体细胞中的一半,不适宜用作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答案】C

4.图文转化法。对某些选择题,由于情境比较陌生,或内容比较生僻,或试题呈现形式发生变化等,可通过将题中信息转化为比较熟悉的、便于理解的形式,从而变陌生为熟悉,化难为易,迅速求解。常用的转化法有将图表转化为文字、将文字转化为图表、图与图之间的转化、文字之间的转化等。

例9.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到一个相邻细胞叶绿体基质中,共穿越磷脂分子层数是

A.4B.6C.8D.12

【方法技巧】本题看似与计算有关,实质上解本题的关键不是计算,而是能否将题目中的问题用画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因为关键点是要分析CO2一共穿越了几层生物膜,每层生物膜又包含两个磷脂分子层。【答案】D

5.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是指跳出常规思维模式,以另类角度从不同侧面思考问题,这样有时会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逆向思维法有时类似于数学中的“反证法”,适用于按照正常的思维方式解答行不通或很复杂的试题。

例10.在下列所示的遗传系谱图中,可能为伴性遗传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方法技巧】本题的“题眼”为“可能为伴性遗传”。直接分析可能为伴性遗传的选项的话,似乎找不到入手点,但是若反过来分析“哪些不可能属于伴性遗传”就容易多了。因为②必为显性遗传,但“父病女正常”,故不可能为伴性遗传;④必为隐性遗传,但“女病父正常”,也不可能为伴性遗传。则②④被排除。【答案】A

篇12:高考生物专题复习教案15:生物解题技巧

命题趋势

高考越来越注重考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方法是能力的基础.但高考不会纯粹考方法.方法的考查一般会采取隐性的形式,渗透在具体的物理问题中.

同时,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能否把一道题解出来,更体现在是否解得巧妙、是否快捷上.2000年理综试卷中,有一道三个电阻星形连接的实验题;测三次电阻,列三个方程的一般思路,很多同学都能想到,难度并不大,但方程解起来极其繁琐.而命题者的意图是考查考生能否想出另一种简捷的解法,考的是方法.这里,方法的考查涉及的不光是这一道题的得分,还涉及到是否能给别的题留出充裕的时间,提高整卷的分值. 知识概要

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说,不仅要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要有意识的领悟物理解题的思维方法.

中学物理所涉及的科学思维方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很多,本专题仅对其中几种作一介绍:

一、整体法和隔离法

在解答物理问题时,往往会遇到有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所组成的比较复杂的系统.分析和解答这类问题,确定研究对象是关键.对系统内的物体逐个隔离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隔离法;把整个系统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整体法. 隔离法的优点在于能把系统内各个物体所处的状态、物体状态的变化的原因以及物体间相互作用关系分析清楚,能把物体在系统内与其他物体相互作用的内力转化为物体所受的外力,以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缺点是涉及的因素多比较繁杂. 整体法的优点是只须分析整个系统与外界的关系,避开了系统内部繁杂的相互作用,更简洁、更本质的展现出物理量间的关系.缺点是无法讨论系统内部的情况.

一般地说,对于不要求讨论系统内部情况的,首选整体法,解题过程简明、快捷;要讨论系统内部情况的,必须运用隔离法.实际应用中,隔离法和整体法往往同时交替使用.

二、等效法

等效法就是在保证某一方面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理想的、熟悉的、简单的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替代实际的、陌生的、复杂的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的思想方法.合力与分力、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电阻的串联与并联、交流电的有效值等都是等效法在物理学中的实际应用.

等效法在物理解题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有:物理模型的等效替代;物理过程的等效替代;作用效果的等效替代. 在应用等效法解题时,应知道两个事物的等效不是全方位的,只是局部的,特定的、某一方面的等效.因此在具体的问题中必须明确哪一方面等效,这样才能把握住等效的条件和范围.

三、对称法

自然界和自然科学中,普遍存在着优美和谐的对称现象.对称性就是事物在变化时存在的某种不变性.物理中对称现象比比皆是,对称的结构、对称的作用、对称的电路、对称的物和像等等.一般情况下对称表现为研究对象在结构上的对称性、物理过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对称性、物理量在分布上的对称性及作用效果的对称性等.

利用对称性解题时有时能一眼看出答案,大大简化解题步骤.从科学思维方法的角度来讲,对称性最突出的功能是启迪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用对称性解题的关键是敏锐地看出并抓住事物在某一方面的对称性,这些对称性往往就是通往答案的捷径. 点拨解疑

【例题1】

如图1所示,甲、乙两个带电小球的质量均为m,所带电量分别为q和-q,两球间用绝缘细线连接,甲球又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在两球所在的空间有方向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平衡时细线都被拉紧.

(1)平衡时可能位置是图1中的()

(2)

1、2两根绝缘细线的拉力大小分别为()A.F12mg,F2C.F12mg,F2

(mg)2(Eq)B.F12mg,F2(mg)2(Eq)2(mg)2(Eq)2

D.F12mg,F2(mg)2(Eq)2

【点拨解疑】(1)若完全用隔离法分析,那么很难通过对甲球的分析来确定上边细绳的位置,好像A、B、C都是可能的,只有D不可能.用整体法分析,把两个小球看作一个整体,此整体受到的外力为竖直向下的重力2mg,水平向左的电场力qE(甲受到的)、水平向右的电场力qE(乙受到的)和上边细绳的拉力;两电场力相互抵消,则绳1的拉力一定与重力(2mg)等大反向,即绳1一定竖直,显然只有A、D可能对.

再用隔离法,分析乙球受力的情况.乙球受到向下的重力mg,水平向右的电场力qE,绳2的拉力F2,甲对乙的吸引力F引.要使得乙球平衡,绳2必须倾斜,如图2所示.故应选A.(2)由上面用整体法的分析,绳1对甲的拉力F1=2mg.由乙球的受力图可知

22F2F引(mg)(qE)

因此有F2(mg)2(qE)2应选D 点评:若研究对象由多个物体组成,首先考虑运用整体法,这样受力情况比较简单,在本题中,马上可以判断绳子1是竖直的;但整体法并不能求出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故此时需要使用隔离法,所以整体法和隔离法常常交替使用.

【例题2】(1994年高考全国卷)如图3所示,质量M=10kg的木楔ABC静止于粗糙的水平面上,动摩擦因数μ=0.02.在楔的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木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滑行路程s=1.4m时,其速度v=1.4m/s,在这过程中楔没有动,求地面对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力加速度取10m/s2).

【点拨解疑】 若采用隔离法,分析楔M时,受的力特别多,求解繁琐.该题中,虽然m与M的加速度不同,但仍可用整体法,只是牛顿第二定律应写成

F外m1a1m2a2

2由v2vo2as

v21.420.7m/s 得木块m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加速度为 a2s21.4将物块m和木楔M看作一个整体,他们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在水平方向如果受力只能是摩擦力,暂设其存在,大小位Ff,楔的加速度为零,只有物块加速度a,如图4所示,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物块加速度a.对整体在水平方向上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axmacos

解得

Ff = 0.4N 因为Ff应与ax同向

所以木楔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点评:若一个系统内各个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又不需要求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应用整体法解题方便很多.本题也可以用隔离法求解,请同学们试一试.

【例题3】如图5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木块B相连,木块A放在木块B上,两木块质量均为m,在木块A上施有竖直向下的力F,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1)突然将力F撤去,若运动中A、B不分离,则A、B共同运动到最高点时,B对A的弹力有多大?

(2)要使A、B不分离,力F应满足什么条件?

【点拨解疑】 力F撤去后,系统作简谐运动,该运动具有明显的对称性,该题利用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对称性来求解,会简单的多.

(1)最高点与最低点有相同大小的回复力,只有方向相反,这里回复力是合外力.在最低点,即原来平衡的系统在撤去力F的瞬间,受到的合外力应为F/2,方向竖直向上;当到达最高点时,A受到的合外力也为F/2,但方向向下,考虑到重力的存在,所以B对A的弹力为mgF. 2(2)力F越大越容易分离,讨论临界情况,也利用最高点与最低点回复力的对称性.最高点时,A、B间虽接触但无弹力,A只受重力,故此时恢复力向下,大小位mg.那么,在最低点时,即刚撤去力F时,A受的回复力也应等于mg,但根据前一小题的分析,此时回复力为F/2,这就是说F/2=mg.则F=2mg.因此,使A、B不分离的条件是F≤2mg. 【例题4】

图6为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电路图,采用的是电流表外接法.若已知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电阻分别为RV和RA,试计算用这个电路测得的电动势及内电阻的相对误差.

【点拨解疑】按实验原理的要求,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应分别是总电流和路端电压.从电路结构看,电流表读数确是总电流,但由于电流表有电阻,所以电压表的读数不是路端电压,这样就造成系统误差.

运用等效法把电源和电流表作为一个整体看成一个新的等效电源,如图7中虚线框所示,此时电压表确实接在这个新电源的两端,读数确是路端电压,而此时电流表的读数仍表示总电流.因此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测得的E和r是这个新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真实值.

新电源实际上是由电池和电阻RA串联而成,设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分别是E0和r0,应有如下对应关系

E= E0

r= r0+RA

相对误差分别为

E0

r 针对训练

1.如图8所示,一块均匀的半圆形薄电阻合金片,现将它按图甲方式接在电极A、B之间,求其电阻值.(电极电阻忽略不计)

rr0RA r0rRA

2.三个质量、形状相同的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另有三个质量相同的小物体从斜面顶端沿斜面滑下,由于小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不同,第一个物体匀加速下滑,第二个物体匀速下滑,第三个物体以初速度v0匀减速下滑,如图9所示,三个斜面均保持不动,则下滑过程中斜面对地面压力 A.F1F2F

3B.F1F2F3 C.F1F2F3

D.F1F2F3

3.如图10所示电路由8个不同的电阻组成,已知R1=12Ω,其余电阻阻值未知,测得A、B间的总电阻为4Ω,今将R1换成6Ω的电阻,则A、B间的总电阻变为

4.用细塑料棒弯成半径为R的圆弧,如图11所示,A、B间的空隙为l,R>>l.将电量为Q的正电荷均匀分布于环上,求圆心O处的电场强度.

5.如图12所示,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上方,有三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线框,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三个线框是用相同的金属材料制成的,A线框有一个缺口,B、C线框都闭合,但B线框导线的横截面积比C线框大.现将三个线框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同时释放,下列关于它们落地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线框同时落地

B.三个线框中,A线框最早落地

C.B线框在C线框之后落地

D.B线框和C线框在A线框之后同时落地

6.如图13所示,在h高度处,距离竖直壁为d的O点,有一小球以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抛出,它与墙壁发生弹性碰撞后落到水平地面上,求小球落地点到墙壁的距离. 7.两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用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在一起,现在m1上施加压力F,如图14所示.为了使撤去F后m1跳起时能带起m2,则所加压力F应多大?

8.如图15所示,将质量分别为m、2m、3m的三个小球A、B、C用绝缘细线相连,其中B球带+Q电量,A、C两球不带电,并将A球固定住,三球均处于静止状态.A、B间细线的张力等于多少?在将A球从静止释放的一小段时间内,A、B间细线的张力等于多少?

9.如图16所示,设A重10N,B重20N,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问:(1)至少对B向左施多大的力,才能使A、B发生相对滑动?(2)若A、B间有μ1=0.4,B与地间有μ=0.l,则F多大才能产生相对滑动? 10.如图17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间,有质量均为m的四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则左边木板对第一块砖,第二块砖对第三块砖的摩擦力分别为:

A.4mg、2mg

B.2mg、0

C.2mg、mg

D.4mg、mg

图 17

图 16 11.有一个直角支架 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 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展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18),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N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

A.N不变,T变大

B.N不变,T变小 C.N变大,T变大

D.N变大,T变小 参考答案

1.4R(对称法)2.C(整体法)3.3Ω(等效法)4.

图 18 kQl

方向由圆心指向弧AB的中点(等效法和对称法)

(2Rl)R27 5.BD(等效法)6.v02hd(对称法)g7.F(m1m2)g(对称法)

8.qE5mg

qE/3(整体法和隔离法)

9.解析:(1)设A、B恰好滑动,则B对地也要恰好滑动,选A、B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

F=f地+2T

选A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有

T=fA

fA=0.1×10=1N

f地=0.2×30=6N ∴

F=8N.

(2)同理解得,F=11N 10.解析:由对称性,左、右木板对砖摩擦力相同,设为f1,第 3块砖对第2块砖摩擦力为f2,则对四块砖整体有:2f1=4mg

f1=2mg

对1、2块砖平衡有:f1+f2=2mg ∴

f2=0 故B正确.

11.解析:设PQ与OA的夹角为α,对 P有: mg+Tsinα=N 对Q有:Tsinα=mg 所以

上一篇:读《老舍》有感下一篇:付出,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