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规范

2024-08-26

陕西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规范(共12篇)

篇1:陕西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规范

陕西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规范

2014-4-14 11:27:13 新闻来源:环境卫生监督科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流行,保障公众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等相关法律、规章和卫生标准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陕西省境内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空调系统)的卫生监督管理。

第三条 县(区)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本规范的实施。第二章 集中空调系统的卫生监督 第四条 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监督范围

(一)卫生管理档案;

(二)设施设备及其运行状况;

(三)卫生监督监测。

第五条 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管理档案的卫生监督

(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竣工图;

(二)相关卫生管理制度;

(三)设施设备清洗、消毒记录;

(四)卫生监测报告、卫生评价报告、卫生监督笔录及意见书等;

(五)从业人员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培训记录;

(六)集中空调系统故障、事故及特殊情况记录;

(七)集中空调系统卫生应急预案。第六条 集中空调系统设施设备的卫生监督

(一)新风系统;

(二)空气处理设备;

(三)空气输送设备;

(四)空气分配设备;

(五)开放式冷却塔;

(六)防控空气传播性疾病暴发流行的应急设施设备。第七条 新风系统卫生监督内容及方法

(一)现场检查新风口的设置情况,新风口应设置在室外空气清洁的地点,远离开放式冷却塔等污染源,禁止从机房、楼道、吊顶等处吸取新风;

(二)有新风机房的,现场检查新风机房清洁情况,禁止存放杂物;

(三)现场检查新风管道和送风末端,新风管道应直接通向送风末端,通风系统使用时,新风阀门不应关闭,送风口应无堵塞;

(四)现场检查新风口防护网、过滤器的设置及其清洁状况;

(五)现场检查集中空调新风系统运行情况。第八条 空气处理设备卫生监督内容及方法

(一)现场检查风机盘管(空调箱)内的冷凝水接水盘和排水管。冷凝水接水盘表面应无污物、无积水,排水管应保持畅通,禁止与污废水管道系统直接连接;

(二)现场检查风机盘管系统(空调箱)连接风管内表面清洁情况,应无粘结物、碎屑等;

(三)现场检查过滤器表面清洁情况,应无积尘和破损;

(四)使用空气加湿装置的,应检查加湿器蓄水槽水质更换记录,现场检查加湿器内有无杀菌装置及其工作状态。第九条 空气输送设备卫生监督内容及方法

现场应用专用仪器检查各类风管内部污染状况,应无积尘和各类异物,必要时可抽样监测。

(一)卫生监督机构开展此项工作应具备相应的仪器、设备,符合附件1的相关要求;

(二)操作规程应符合附件2的相关要求。第十条 空气分配设备卫生监督内容及方法

(一)现场检查送风口、回风口和过滤网表面清洁情况,应无积尘与霉斑;

(二)现场检查送风口、回风口的位置及分布,应设置合理,不应短路。第十一条 开放式冷却塔卫生监督内容及方法

(一)设置有开放式冷却塔的应远离公众通道,有消毒剂投入口,除雾器应正常运转;

(二)开放式冷却塔启用前应清洗、消毒并有记录;

(三)检查冷却塔中冷却水消毒情况,现场检查投加药剂的种类、名称、剂量、投加时间等内容及记录;

(四)检查冷却塔水面、塔内表面和塔池底部的清洁情况,应无藻类、浮游生物、积垢和底泥等。第十二条 防控空气传播性疾病暴发流行的应急设备卫生监督内容及方法

(一)采用新风方式运行的,现场检查回风应急关闭和新风装置情况,能够正常运行;

(二)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系统,现场检查控制空调系统分区域运行的装置情况,能够正常运行;

(三)配置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现场检查其运行情况,能够正常运行。第三章 卫生学评价机构的卫生监督 第十三条 卫生学评价机构的基本要求

(一)陕西省境内注册,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相应的实验室。

(三)检测项目应当获得省级以上实验室资质认定。

第十四条 卫生学评价机构的人员、质量管理体系、设备要求及卫生学评价应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WS/T395-2012)的相关规定。

第十五条 卫生学评价机构的专业技术能力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考核,由省级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实施。考核程序与要求见附件3。第四章 集中空调清洗消毒服务机构的卫生监督

第十六条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应由专业机构完成。第十七条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服务机构基本要求

(一)陕西省境内注册,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应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工作场地。

(三)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

第十八条 清洗消毒服务机构的人员、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专用清洗消毒设备及工作开展情况,应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WS/T396-2012)的相关规定。

第十九条 清洗消毒服务机构的专业技术能力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考核, 由省级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实施。考核程序与要求见附件3。

第五章 卫生监督 第二十条 工作职责

(一)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负责辖区内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监督工作,制定辖区内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对下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开展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监督工作的技术指导、督查与考核。

(二)指导被监督单位对从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的培训;

(三)负责辖区内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投诉举报与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四)承担辖区内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日常监督检查和现场监测;

(五)承担辖区内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监督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与上报。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规范下列用语含义

(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system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二)集中空调系统清洗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leaning采用某些技术或方法清除空调风管、风口、空气处理单元和其他部件内与输送空气相接触表面以及空调冷却水塔内积聚的颗粒物、微生物。

(三)集中空调系统消毒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disinfecting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空调风管、冷却塔、表冷器、风口、空气处理单元和其他部件内与输送空气相接触表面以及冷却水、冷凝水、积尘中的致病微生物。

(四)专用清洗消毒设备 special equipment for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用于集中空调系统的主要清洗设备、工具、器械,风管内定量采样设备和净化消毒装置、消毒剂等的总称。

(五)专业清洗机构 professional cleaning organization从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清洗、消毒的专业技术服务单位。

第二十二条 本规范自2014年4月11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

篇2:陕西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规范

由卫生部于2012年9月19日卫通〔2012〕16号发布,自2013年4月1日起实施。卫生部于2006年发布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自2013年4月1日起废止。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空调系统)的设计、质量、检验和管理等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使用的集中空调系统,其他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可参照执行。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新风量

air

change

flow

单位时间内由集中空调系统进入室内的室外空气的量,单位为m3/(h·人)。

2.2

可吸入颗粒物

inhalable

particle

matter

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

μm,能够进入人体喉部以下呼吸道的颗粒状物质,简称PM10。

2.3

风管表面积尘量

duct

surface

dust

集中空调风管内表面单位面积灰尘的量,单位为g/m2。

设计卫生要求

3.1

集中空调系统新风量的设计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新风量要求

3.2

集中空调系统送风温度的设计宜使公共浴室的更衣室、休息室冬季室内温度达到25℃,其他公共场所在16℃~20℃之间;夏季室内温度在26℃~28℃之间。

3.3集中空调系统送风湿度的设计宜使游泳场(馆)相对湿度不大于80%,其他公共场所相对温度在40%~65%之间。

3.4

集中空调系统送风风速的设计宜使宾馆、旅店、招待所、咖啡馆、酒吧、茶座、理发店、美容店及公共浴室的更衣室、休息室风速不大于0.3

m/s。其他公共场所风速不大于0.5

m/s。

3.5

对有睡眠、休憩需求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对场所室内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得高于设备设施关闭状态时室内环境噪声值5

dB(A计权)。

3.6

集中空调系统应具备下列设施:

a)应急关闭回风和新风的装置;

b)

控制空调系统分区域运行的装置;

c)供风管系统清洗、消毒用的可开闭窗口,或便于拆卸的不小于300

mm×250

mm的风口。

3.7

集中空调系统宜设置去除送风中微生物、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3.8

集中空调系统的新风应直接取自室外,不应从机房、楼道及天棚吊顶等处间接吸取新风。

3.9

集中空调系统的新风口应设置防护网和初效过滤器,并符合以下要求:

a)设置在室外空气清洁的地点,远离开放式冷却塔和其他污染源;

b)

低于排风口;

c)进风口的下缘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2m,当设在绿化地带时,不宜小于1

m;

d)

进排风不应短路。

3.10

集中空调系统的送风口和回风口应设置防虫媒装置,设备冷凝水管道应设置水封。

3.11

集中空调系统加湿方式宜选用蒸汽加湿,选用自来水喷雾或冷水蒸发的加湿方式应有控制军团菌繁殖措施,3.12

集中空调系统开放式冷却塔应符合下列要求:

a)开放式冷却塔的设置应远离人员聚集区域、建筑物新风取风口或自然通风口,不应设置在新风口的上风向,宜设置冷却水系统持续消毒装置;

b)开放式冷却塔应设置有效的除雾器和加注消毒剂的入口;

c)开放式冷却塔水池内侧应平滑,排水口应设在塔池的底部。

3.13

集中空调系统风管内表面应当光滑,易于清理。制作风管的材料不得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宜使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风管时,必须保证风管的坚固及严密性,具有承受机械清洗设备工作冲击的强度。

卫生质量要求

4.1

集中空调系统新风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4.2

集中空调系统冷却水和冷凝水中不得检出嗜肺军团菌。

4.3

集中空调系统送风质量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送风卫生指标

4.4

集中空凋系统风管内表面卫生指标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风管内表面卫生指标

卫生管理要求

5.1

应建立集中空调系统卫生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

集中空调系统竣工图;

b)

卫生学检测或评价报告书;

c)

经常性卫生检查及维护记录;

d)

清洗、消毒及其资料记录;

production

n.生产;制造e)

空调故障、事故及其他特殊情况记录。

5.2

应定期对集中空调系统进行检查、检测和维护。

5.3

应定期对集中空调系统下列部位进行清洗:

a)

开放式冷却塔每年清洗不少于一次;

b)

空气净化过滤材料应当每六个月清洗或更换一次;

c)

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每年清洗一次。

5.4

集中空调系统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对相关部位进行清洗消毒:

a)

冷却水、冷凝水中检出嗜肺军团菌;

b)

送风质量不符合表2要求的;

c)

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有不符合表3要求的。

5.5

应制定集中空调系统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

集中空调系统进行应急处理的责任人;

b)

不同送风区域隔离控制措施、最大新风量或全新风运行方案、空调系统的清洗、消毒方法等;

c)

集中空调系统停用后应采取的其他通风与调温措施等。

5.6

当空气传播性疾病暴发流行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集中空调系统方可继续运行:

a)

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的;

b)

装有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并保证该装置有效运行的;

c)

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系统,能确保各房间独立通风的。

5.7

篇3:陕西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规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8年大连市卫生局组织对本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进行抽检, 笔者调用其中6 家购物场所的检测数据, 详见表1。

1.2 应用软件

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韩宏研制的《公共场所卫生综合评价系统》软件, 其依据WS/T 199-2001《公共场所卫生综合评价方法》开发[3], 专门应用于各类公共场所卫生综合评价。

1.3 应用方法

(1) 本软件全部功能均通过主菜单实现。 (2) 在“标准”菜单中, 创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评价类别, 依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制定分级评价界限值, 完成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综合评价标准。 (3) 在“单位”菜单中, 创建维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类别的6家购物场所单位, 输入各单位的原始监测数据, 并进行综合评价, 完成评价单位及其原始监测数据的创建与维护。 (4) 在“结果”菜单中, 基于均数/中位数的模糊法/指数法统计各指标, 分类别统计6家单位的综合评价结果, 并按评价结果优劣对其进行排序。

2 结果

将原始监测数据按软件要求录入系统, 选择指数法的P值对数据库中原始监测数据进行评价, 统计6家购物场所的评价等级及排序结果。见表2。

3 讨论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集中空调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宾馆、商场等公共场所。许多公共场所为节省能源而提高建筑物的密闭性, 导致室内新风量不足而空气质量下降;也有些集中空调系统在长期运行中, 没有清洁消毒或清洁消毒不彻底, 造成通风系统内部污染, 污染物介空调运行进入室内传播扩散, 上述卫生问题说明集中空调系统存在室内空气污染的卫生安全隐患。目前, 国家颁布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与卫生规范, 制定了多项卫生监测指标及标准,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测已纳入卫生部门的日常监测与执法抽检工作中。

在日常的卫生监测与执法抽检工作中, 需要对场所单位的多项指标做综合评价, 同时还要进行单位间优劣排序。单项指标判定可依据国家相关卫生标准, 多项指标的综合评价可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综合评价方法》[3], 但该方法使用大量数学公式进行模糊法、指数法评价, 计算统计过程繁杂且不易使用。本文采用2002年7月韩宏等研制的《公共场所卫生综合评价系统》软件, 使该项目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操作简单且科学易行。

通过应用该软件对抽检的6家单位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进行评价, 该软件包输入界面清晰, 操作方法简单实用, 可分类浏览打印各评价单位评价结果及各指标的中间计算结果, 还可将评价结果进行优劣排序, 浏览打印各评价单位综合评价结果等。笔者认为该软件适用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多项监测数据的卫生学综合评价, 并可较好地应用于监督抽检工作中对被检单位的优劣排序, 可以在实际的监督监测工作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倪骏, 张莉萍, 翟清, 等.某五星级酒店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 (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08, 7 (4) :225.

(2) 郭书义, 董青.2004年济南市部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通风管道卫生状况调查 (J) .预防医学论坛, 2006, 12 (3) :276-277.

篇4:陕西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规范

1、利用通风空调工程改善建筑空间的卫生条件。

民用建筑通风空调工程的目的是达到必要的卫生标准前提下,满足建筑环境的舒适性要求包括:一是范围的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动速度和新鲜空气量等。特别是现代化建筑中,由于建筑的大体量和大进深,有许多无法和室外直接相通的空间(如大面积地下商场),对空间的自由分隔要求巨大的内部热温负荷等,单纯自然通风不仅难以满足基本使用要求,更谈不上满足良好的卫生条件,必须依靠机械通风空调工程来满足。

2、适当缩小全空气空调系统规模。

适当缩小全空气系统的规模可以减少同一建筑空间内各区间空气的交互影响,如写字楼可以按照楼层(或按独立销售单元)划分独立的系统,商业大厦可以在建筑的防火分区范围内进一步划分系统,剧院、体育馆、展览馆、候机室或候车大厅等,也可以在一个较大的空间内,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空调机组和管道系统,使送风循环系统自成体系,这对建筑防火、减少风管占用空间、节约能源等都十分有利,对防止系统之间被污染空气交叉传播和感染也是十分有益的。

3、适当加大新风量,并合理地应用全新风直流或空调系统。

在民用建筑的通风空调工程中,新风量偏小是目前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平时就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卫生条件,更无法适应疫性发生时加大新大量的应急转换。按照最小新风量标准计算,在设计条件下的新风负荷占总负荷比例为:写字楼和酒店约为50%,商业大厦约为40%,但在现实条件下,受各种客观因素所限制,多数工程难以达到。这就需要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改进新风量偏小的状况,确保最大限度地使用新风,同时合理地应用全新直流式空调系统,在考虑经济、适用性及最大限度满足卫生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分析比较,合理地应用无循环风的全新风直流式空调系统,以减少建筑物同一系统中空气的交互影响。

4、改进空气过滤装置、防止排风系统“回流”现象。

为达到必要的卫生标准和新风量同样重要的是空调系统中的空气过滤装置。任何细菌和病毒都是通过空气中,附着一定粒径的微粒来传播的。我们必须通过净化的手段,特别是通过空气和循环过滤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但由于目前许多通风空调工程中,由于空气过滤装置,不能够及时清洗,以致阻力增大,风量减少,有时为了保证新风量甚至将空气过滤器拆除,造成空气得不到过滤,在疫情传染阶段,造成的交叉感染,所以建议生产开发该产品和使用单位能采用能便于清洗和保养的空气过滤装置,以保证空气得到净化。

通风空调系统中,容易使建筑各部份的空气发生交互影响的另一环节是排风系统,特别是排风的“回流”现象。防止发生排风系统“回流”现象最基本要求是在排气系统运行时,防止因为热压烟窗效应发生“回流”,且施工中应该注意防止管道漏风现象。

5、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维护和保养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和设备投资的使用寿命,目前大多数民用公共建筑的通风空调系统运行、维护和管理,尚停留在简单维护阶段,还不能从深层次的角度分析和总结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产生原因,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特别是预防性的措施,建议使用单位,应该制定和完善通风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的标准作为物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使设备运行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5:陕西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规范

第一条 为了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在公共场所的传播,保障公众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其他场所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参照本办法执

行。

第三条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当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和有关卫生标准的要求。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保证本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符合前款要求。

第四条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新风应当直接来自室外,严禁从机房、楼道及天棚吊顶等处间接吸取新风。

新风口应当远离建筑物的排风口、开放式冷却塔和其他污染源,并设置防护网和初效过滤器。

送风口和回风口应当设置防鼠装置,并定期清洗,保持风口表面清洁。

第五条 空调机房内应保持清洁、干燥,严禁存放无关物品。

第六条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当具备下列设施:

(一)应急关闭回风和新风的装置;

(二)控制空调系统分区域运行的装置;

(三)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四)供风管系统清洗、消毒用的可开闭窗口。

第七条 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当进行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卫生学评价,评价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已投入运行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每两年对其进行一次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卫生学评价,评价合格后方可继续运行。

卫生学评价应当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的规定。

第八条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当保持清洁、无致病微生物污染,并按照下列要求定期清洗:

(一)开放式冷却塔每年清洗不少于一次;

(二)空气过滤网、过滤器和净化器等每六个月检查或更换一次;

(三)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每年清洗一次;

(四)风管系统的清洗应当符合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

开展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的专业机构应当具有专业技术人员、设备、技术力量,并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的要求。

第九条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做好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检查、检测和维护,并建立专门档案。

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卫生学评价报告书;

(二)清洗、消毒及其资料记录;

(三)经常性卫生检查及维护记录;

(四)空调故障、事故及其他特殊情况记录;

(五)空调系统竣工图;

(六)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应急预案。

第十条 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发生空气传播性疾病后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应急处理的责任人;

(二)不同送风区域隔离控制措施、最大新风量或全新风运行方案、空调系统的清洗、消毒方法等;

(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停用后应采取的其他通风与调温措施。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立即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待其检测、评价合格后,方可运行:

(一)冷却水、冷凝水中检出嗜肺军团菌;

(二)空调送风中检出嗜肺军团菌、-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微生物;

(三)风管积尘中检出致病微生物;

(四)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每平方厘米大于100菌落形成单位;

(五)风管内表面真菌总数每平方厘米大于100菌落形成单位;

(六)风管内表面积尘量每平方米大于20克;

(七)卫生学评价表明需要清洗和消毒的其它情况。

第十二条 当空气传播性疾病在本地区暴发流行时,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启动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应急预案。

符合下列要求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方可继续运行:

(一)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的;

(二)装有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并保证该装置有效运行的;

(三)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系统,能确保各房间独立通风的。

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当立即停用,进行卫生学评价,并依照卫生学评价报告采取继续停用、部分运行或其它通风方式等措施。

第十三条 当空气传播性疾病在本地区暴发流行时,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每周对运行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下列设备或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者更换。

(一)开放式冷却塔;

(二)过滤网、过滤器、净化器、风口;

(三)空气处理机组;

(四)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

空调系统的冷凝水和冷却水以及更换下来的部件在处置前应进行消毒处理。

第十四条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导致或者可能导致空气传播性疾病时,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

及时关闭所涉及区域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并按照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要求对公共场所及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处理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公共场所实施本办法的情况进行监督。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以下内容进行监督检查:

(一)公共场所经营者执行本办法的情况;

(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专业清洗机构执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的情况;

(三)卫生学评价机构执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的情况。

第十六条 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发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不符合规定的,应当责令改进;经责令仍不改进的,予以公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采取暂停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要求进行消毒处理等控制措施:

(一)当空气传播性疾病在本地区暴发流行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不符合规定的;

(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导致或者可能导致空气传播性疾病流行的;

(三)经检测,发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存在重大隐患的。

第十七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公共场所经营者,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八条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风管系统清洗规范》由卫生部制定并发布。

第十九条 本办法的术语含义如下: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的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风管系统: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中用于处理和输送空气的风管、风口、空气处理机组及其它部分。

空气传播性疾病:以空气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疾病。

第二十条 本办法颁布实施前已经投入运行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不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应当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一年内达到要求。

篇6:陕西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机构技术评估合格单位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证书编号:CA-2006-01)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证书编号:CA-2006-02)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证书编号: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证书编号: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证书编号: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证书编号: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证书编号: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证书编号: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证书编号: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证书编号: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证书编号: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证书编号: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证书编号:CA-2007-01)CA-2007-02)CA-2007-03)CA-2007-04)CA-2007-05)CA-2007-06)CA-2007-07)CA-2008-01)CA-2008-02)CA-2009-01)CA-2009-02)

篇7: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集中空调管理部门员工必须熟知并遵照执行。

一、建立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档案,主要包括空调系统设计说明书、竣工图、主要设备的相关资料,空调系统卫生管理制度,日常卫生维护记录,清洗消毒资料记录,卫生学评价报告,空调系统故障处理情况记录,空调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

二、进行室内装饰装修等活动产生的气体污染物,不得通过集中空调对其他区域产生污染。

三、开放式冷却塔启用前应进行全面清洗消毒,运行期间应保持冷却水中消毒药物的有效浓度,并每三个月对冷却水水质进行嗜肺军团菌检测。

四、冷却(凝)水检出嗜肺军团菌时,应立即消毒。

五、设施设备管理要求:

1、空调系统机房内应保持清洁干燥,不得存放无关物品。冷凝水应及时排走。

2、送、回风口应设防鼠装置,并保持风口表面的清洁。冷凝水盘应定期清洗消毒,并保持排水口畅通;

3、空气过滤网、过滤器应每个月至少清洗一次;空调机组应每6个月清洗一次。

六、空气传播性疾病在本地区暴发流行期间管理措施:

1、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

2、开放式冷却塔、过滤网、过滤器、净化器、风口、空调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设备或部件应当每周进行清洗、消毒或者更换。

3、空调系统导致或者可能导致空气传播性疾病时,应当及时关闭所涉及区域的空调系统。

七、每两年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积尘进行卫生学检测,经检测不符合卫生要求时对系统进行清洗。

八、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后,应严格验收,签订合格验收单,并留档保存。

篇8:陕西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规范

1 卫生学评价的基础技术资料和主要健康危害因素分析

1.1 卫生学评价的基础技术资料

卫生学评价首先要根据建筑物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和现场勘查情况作出评价方案。卫生学评价的基础技术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1)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2)工程概况;(3)建筑总平面图纸、楼层平面图、立面图或剖面图等;(4)暖通设计资料,主要包括:冷冻机房、换热站、冷却塔等设施设备平面布置图,风管与风口平面布置图,空调通风系统原理图,换热站水管、冷凝水管等水系统平面布置图等(适用时,应包括全套暖通施工图纸);(5)卫生学设计评价报告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审核意见单(适用时);(6)竣工验收的评价报告(适用时);(7)维修维护及清洗影像记录(适用时)。为了防止委托机构对技术资料的恶意隐瞒,导致评价报告失实,应建立技术资料承诺制度,要求委托机构书面承诺所提供技术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避免引发法律纠纷。

1.2 主要健康危害因素分析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首先要根据系统的图纸资料和现场勘查情况,了解并掌握集中空调系统的类型及其特点,分析存在的主要健康危害因素。集中空调系统内部主要污染物及其位置见表1[2]。

集中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和分配系统可能是致病微生物的传播通道。新风量、室内空气质量指标及室内微小气候参数的控制结果是影响室内人员健康与环境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2 卫生学评价与现场卫生学调查的方法及现场抽样检测

2.1 卫生学评价方法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的具体方法是评价的控制要点,而现行的评价规范中缺乏具体评价方法,可操作性较差。根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可能造成健康危害的特点,采用风险评估法、类比法、检查表分析法等进行综合分析及定性和定量评价是比较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必要时也可采用其他评价方法,如经验法等。这些具体评价方法已在某省试点探索完成的15个大型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项目中获得具体应用,取得了操作可行、结果可靠的满意验证结果。

2.1.1 风险评估法

该评价方法主要是依据健康危害因素的种类、特性、浓度(强度)、暴露方式、接触人数、接触时间、接触频率、防护措施、毒理学和流行病学等相关资料,按一定准则,对健康危害产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并按照危害程度考虑并建议有关消除或减轻这些风险所需的防护措施,使其降低到可承受水平。

2.1.2 类比法

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项目(工程)的现场卫生调查、健康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以及对有关文件、技术资料和健康危害事故案例的分析,类推拟评价项目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对健康危害进行评估,预测拟采取的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主要用于预防性评价中的设计评价。

2.1.3 检查表分析法

该评价方法主要是依据国家有关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运行规程等,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部位/环节、内容、现状、存在问题、标准/规范要求、符合性结论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明确符合项与不符合项;针对不符合项提出减轻拟评价项目中存在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所需的改进措施。

2.2 现场卫生学调查

集中空调系统的现场卫生学调查分为类比调查和现场调查。

2.2.1 类比调查

是通过取得与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的项目资料及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来推测、论证项目竣工后卫生状况的一种评价方法。评价要点除详细描述相同点外,也要详细说明不同点,分析不同点对项目评价产生的影响。

2.2.2 现场调查

现场卫生学调查主要包括空调系统运行卫生状况、卫生防护措施落实情况、管理情况及来自周边环境和建筑物自身的污染情况等内容,可采取现场勘察、询问、监测等方式。宜采用调查表的方法,调查表内容和调查方式均应制定成作业指导书,以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与可靠。

2.3 现场抽样检测 抽样检测应具有随机性、代表性和可行性。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抽样量比例在评价规范中已有明确规定,但在具体实施应用中普遍存在几点误区,对误区的正确理解应该为:(1)评价规范中所述的“一套”空调系统应为一个空气处理单元(机组、空调箱、新风机房)[1]。(2)冷却水系统属于整个建筑物,抽样数应不少于1个冷却水塔[1]。(3)现场采样易受周边环境、气象条件、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为确保采样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须对采样过程实施质量控制,控制要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a.建立采样可追溯的惟一标识系统,确保相关样品、记录的可溯源性;b.冷凝水、冷却水的采集应注意采样前容器的消毒和灭菌;c.送风样品的采集应注意采样环境控制、采样流量的负载校准、采样位置的固定、采样气路的捡漏,以及规范化的无菌采样操作;d.风管积尘样品的采集应注意定量采样机器人自校准的可溯源性和正确性及其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的科学性、采样点与开孔位置设置的代表性、采样方式选择的适宜性、无菌采样操作的规范性等。

2.4 评价结论和建议

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分析、现场调查及卫生检测的结果,采取适宜的评价方式,作出评价结论,并针对发现的卫生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由于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且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关联性不同,有的因素(如嗜肺军团菌等致病微生物)应 “一票否决”,必要时可采取专家会议评审形式。

3 预防性卫生学评价[3]

预防性卫生学评价分设计评价与竣工验收评价两类。设计评价可采用风险评估法和类比法进行。竣工验收评价应参照设计评价的结果,结合检查表分析法和现场检测结果,得出评价结果。

3.1 设计评价

3.1.1 基本情况分析

对所提供的设计图纸、设计说明和主要材料设备表等技术资料进行基本情况分析,主要包括:建设项目概况、用途及服务人数、空调类型、设计参数、新风机组、新风采集口和排风口位置、风管与风口布置、冷却塔、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等。

3.1.2 现场调查

在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主要包括:周边环境现状调查、危害因素监测和建筑物现况及自身污染状况调查。

3.1.3 类比分析

对与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的空调系统进行现场调查、检测,对结果进行类比分析。

3.1.4 评价与建议

结合基本情况分析和现场调查结果,列举空调系统中对健康危害的因素及其特性、类比项目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等相关要素,对产生危害的可能性和程度进行评估;对温度、相对湿度、噪声、新风量等设计参数进行评价;对空调系统设计中的新风、排风、送回风系统和水系统、运行工况、气流组织、管道材质、保温材料等相关方面进行评价。尤其对机房、风管、冷却塔、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应急关闭回风的装置、控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分区域运行的装置、清洗消毒用的可开闭窗口等设备及设施是否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及相关规范的情况进行评估[1]。对所评价的集中空调系统的设计作出评价结论及改进建议。

3.2 竣工验收评价

竣工验收评价应参照设计评价的结果,结合检查表分析和现场检测结果进行。

3.2.1 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主要内容包括:空调通风系统设备及其布局;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调查;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安全性与效能检测分析。

3.2.2 卫生检测

抽样规则、检测指标及方法除按照评价规范和卫生规范的要求执行外,还应满足《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要求[1]。

3.2.3 评价结论和建议

对所评价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运行的卫生情况是否符合设计与有关标准规范要求作出评价结论,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4 经常性卫生学评价[4]

经常性卫生学评价包括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评价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效果评价。宜采用检查表分析法和现场检测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必要时可结合采用风险评估法等其他评价方法。

4.1 运行期间评价

运行期间评价包括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检测与调查、空气净化消毒装置效能检测分析,应特别关注送风中微生物污染程度与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污染程度的相关性分析。对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的日常监测,可以适当简化步骤,减少抽样量。

4.2 清洗效果评价[5]

对空调机组、风管、风机盘管、冷却塔等设备清洗前后的卫生状况及相关检测结果均应进行评价。

5 卫生学评价报告

评价报告是实施卫生学评价后的最终成果,针对评价规范中缺失具体评价报告内容的情况,本文认为评价报告书应包括如下内容:总论(评价的背景、任务来源、依据和技术资料、目的和范围、内容、方法、程序及质量控制方式等)、工程分析(项目地点、平面布局、面积、用途、服务人数、空调类型、气流形式、系统参数、空调冷热源设备、空调通风系统设置、冷却水和冷凝水系统设置、空调风管材质与保温措施、过滤、空气净化等卫生防护装置的种类和安装部位及用途)、健康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种类、时空分布、评价因子的选择及其卫生标准等)、现场卫生学调查情况分析(周边环境及建筑物的污染情况、空调卫生防护措施落实情况、空调系统运行卫生状况、空调系统管理维护情况等)、空调设计参数分析(室内新风量、温湿度、噪声等)、空调设施分析(空调通风系统、空调冷凝水和冷却水系统、空调机房等)、空调卫生防护措施及效能分析(过滤装置、空气净化消毒装置、防鼠装置、新风口和风管调节阀等及其效能)、检测结果分析(新风量、风管内表面污染物、送风中污染物、冷凝水和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等检测结果及分析)、评价结论与建议(评价的总体结论和改进建议)、附件(委托书、立项批文、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图、暖通设计/施工图、评价方案、检测报告、清洗影像资料等)。

综上,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工作是一项新型的公共卫生技术工作,各方面都在贯彻卫生法规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本文就卫生学评价工作中的危害因素分析、具体评价方法、现场调查、抽样与卫生检测及评价报告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讨论与要点分析,可为现行规范标准的修订和补充提供有效依据,具有一定的技术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金银龙.集中空调污染与健康危害控制〔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230-302.

[2]吴世达,仲伟鉴.建设项目卫生学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282-311.

[3]GBZ/T196-2007 1-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S〕.

[4]GBZ/T197-2007 1-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S〕.

篇9:陕西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规范

来源:环境卫生监督科 发表时间:2012年02月27日 08:5

5《上海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去年12月1日起实施,各区县卫生监督机构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开展了《办法》宣贯和集中空调使用情况登记工作。目前在核心业务系统一户一档/不稳定对象/集中空调子目录下已可以查询登记情况,集中空调现场监督系统和行政处罚系统也已具备运行功能。各区、县卫生监督机构在继续做好登记工作的同时,可以依照《办法》的规定开展监督检查,对于发现违反《办法》

第十条第(五)项或

(六)项规定的应立案查处。

为总结前一阶段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管理工作经验,做好下一阶段全面开展监督管理的准备工作,请各区县卫生监督机构汇总2012年第一季度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管理情况,并在2012年3月23日前将附表电子版上报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联系人: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环境卫生监督科 王晓东

电子邮箱: wangxiaodong@hs.sh.cn

联系电话:33976156

篇10:陕西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规范

标准答案: A

第 2 题.健康风险评价的主要步骤包括危害鉴定、暴露评价、剂量反应关系和风险评价。A.√ B.×

标准答案: A

第 3 题.非结核分支杆菌不会导致人群感染。A.√ B.×

标准答案: B

第 4 题.我国带有集中空调系统的公共场所室内未检出过产毒真菌。A.√ B.×

标准答案: B

第 5 题.公共场所集中空调新风量的检测方法为示踪气体法。A.√ B.×

标准答案: B

第 6 题.2009-2010年美国军团菌病年发病率已达到十万分之一左右。A.√ B.×

标准答案: A

第 7 题.我国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水、风管积尘和空调送风中均有嗜肺军团菌阳性检出。A.√ B.×

标准答案: A

第 8 题.军团菌病是由军团菌引起的传染病,包括军团病和庞蒂亚克热。A.√ B.×

标准答案: A

第 9 题.已投入运行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监督要点一般包括空调冷却塔、新风口、卫生指标检测情况以及卫生管理制度、相关档案资料等。A.√ B.×

标准答案: A

第 10 题.集中空调风管消毒后其自然菌的去除率应大于90%。A.√ B.× 标准答案: A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5.0分,共50.0分)第 1 题.能够引起大规模流感流行的重要病原体是 A.甲型流感病毒 B.乙型流感病毒 C.丙型流感病毒 D.以上全是 标准答案: A

第 2 题.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新风应来自 A.建筑物走廊的空气 B.室外空气

C.室内经过净化处理的空气 D.建筑物天棚吊顶内的空气 标准答案: B

第 3 题.集中空调系统新风量的检测方法为 A.风管法

B.SF6示踪气体法 C.CO2示踪气体法 D.前述三项均可以 标准答案: A

第 4 题.当室内空调送风检出军团菌阳性,其相关的集中空调系统是 A.军团菌生长的地点 B.军团菌繁殖的地点 C.军团菌传播的渠道

D.军团菌生长繁殖地点和传播渠道 标准答案: D

第 5 题.空调风管消毒后应达到 A.自然菌去除率不小于90%

B.风管表面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小于100cfu/cm2

C.无致病微生物检出 D.以上三项全部达到 标准答案: D

第 6 题.集中空调房间空气中的嗜肺军团菌最可能的来源是 A.室外空气 B.室外花卉土 C.地表水体

D.集中空调冷却水 标准答案: D

第 7 题.空调风管消毒主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哪一个环节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入侵门户 D.易感人群 标准答案: B 第 8 题.人群感染军团菌病的主要暴露途径是 A.食品和饮水 B.皮肤 C.呼吸 D.黏膜

标准答案: C

第 9 题.我国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水嗜肺军团菌阳性率最高可达 A.90%

B.80%

C.70%

D.50%

标准答案: A

第 10 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报告,我国人群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率为 A.5%

B.10%

C.15%

篇11:陕西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规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1-2013年对长兴县内装备并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宾馆酒店和大型商场开展卫生状况调查。2011年为14家, 2012年为16家, 2013年为17家, 3年累计47家, 均持有效的卫生许可证。

1.2 方法

每家单位抽取1套空调系统, 每套送风口及风管内表面抽3~5个采样点, 共采集样品539份。检测指标为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 (PM10) 、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 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真菌总数、积尘量, 冷却水军团菌和冷凝水军团菌。

1.3 评价标准

各检测指标按卫生部 (2006) 58号《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1]进行评价。送风中PM10≤0.08 mg/m3, 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均≤500 cfu/m3, β-溶血性链球菌不得检出;风管内表面积尘量≤20g/m2, 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均≤100 cfu/m2;冷却水、冷凝水中均不得检出嗜肺军团菌。

1.4 统计分析

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一般性描述分析, 采用χ2检验和Fisher's确切概率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送风系统检测结果

共采集送风系统样品217份, 其中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分别检测62份、74份和81份。PM10不合格4份, 不合格率为1.84%;细菌总数不合格63份, 不合格率为29.03%;真菌总数不合格49份, 不合格率为22.58%;217份样品均未检出β-溶血性链球菌。2011与2012年及2011与2013年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风管内表面检测结果

2011-2013年共采集风管内表面样品235份, 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分别检测为70份、80份和85份。其中积尘不合格2份, 不合格率为0.85%;细菌总数不合格27份, 不合格率为11.49%;真菌总数不合格18份, 不合格率为7.66%。不同年份风管内表面检测结果比较, 2011年与2012年细菌总数及2011年与2013年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注: (1) 2011年与2012年比较, χ2细菌=4.03, P<0.05, χ2真菌=6.41, P<0.05; (2) 2011年与2013年比较, χ2细菌=6.61, P<0.05, χ2真菌=8.26, P<0.01。

注: (1) 2011年与2012年比较, χ2细菌=5.72, P<0.05; (2) 2011年与2013年比较, χ2细菌=11.25, P<0.01, χ2真菌=8.92, P<0.01。

2.3 冷却水、冷凝水嗜肺军团菌检测结果

共检测冷却水42份, 其中2011年检出嗜肺军团菌1份, 2012年及2013年均未检出;检测冷凝水45份, 未检出嗜肺军团菌。

3 讨论

近年来,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对室内空气构成的污染隐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2011-2013年通过连续3年对长兴县宾馆酒店、大型商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开展卫生状况调查发现, 47家公共场所, 有27家存在不合格现象, 检测合格率为57.45%, 主要不合格指标为积尘、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等。这一结果显示, 目前长兴县公共场所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仍存在一定的卫生隐患, 应加强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的规范管理工作。

经调查, 2011年以前公共场所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并不重视, 甚至从不清洗。近两年来, 随着卫生部门加大宣传培训与监管处罚力度, 大部分公共场所均自行定期清洗或委托专业清洗机构进行清洗,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集中空调的送风质量, 各项指标连续3年的检测合格率均呈上升趋势, 且2012、2013年宾馆酒店、大型商场合格率均较2011年有明显提高。由于清洗费用昂贵, 以及部分空调系统检修口、过滤网等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不便于彻底清洁消毒, 从而降低了公共场所的清洗频率及清洗效果, 不能真正达到《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1]的要求。

从此次调查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 送风中β-溶血性链球菌合格率最高, 为100.00%, 说明目前β-溶血性链球菌在长兴县宾馆酒店、大型商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尚不存在污染。2011年采集13份冷却塔水水样进行军团菌检测, 结果有1家冷却塔水样中检出嗜肺军团菌, 2012-2013年采集冷却水与冷凝水中均未检出嗜肺军团菌[2]。在各项检测指标中, 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的合格率最低, 尤其是送风系统中的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 可能与集中空调系统通风管道设计不合理、清洗消毒不彻底有关[3], 应成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空气污染控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2]陶静, 洪亮, 张静, 等.上海市集中式中央空调冷却塔水嗜肺军团菌污染现况分析[J].临床医学, 2010, 23 (3) :664, 665.

篇12:陕西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规范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根据《办法》要求,对我市长期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的10家宾馆和6家大中型商场进行现场调查,对其风管内的积尘量、积尘量中的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进行了采样与检测。

1.2 方法

1.2.1 采样方法:

依照《规范》要求,每个系统按送风、回风管不同均随机采集6个不同风口积尘样品,每个风口采样2份,16套空调系统共布点96处,采集样品192份,96份积尘样品用于积尘量分析,96份积尘样品用于细菌、真菌检验。

1.2.2 检测方法和结果计算:依照《规范》的要求执行。

1.2.3 判断标准:

依据《规范》中关于空调系统通风管道污染程度的判断标准,通风管道中积尘量≤20 g/m2,管道积尘中细菌总数≤l00 cfu/cm2,真菌总数≤100 cfu/cm2,视为合格;其中有一项超标均视为不合格。

2 结果

2.1 现场卫生学调查

我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时间为18~60个月,平均时间为40个月。有的空调通风系统设计与施工安装不规范,新风采气口位置设置不符合卫生要求,如存在着从天棚吊顶内吸取新风现象;各种通风管道没有预留维修入口,空调通风系统从投入使用后基本没有对通风管道进行清洗和消毒,平时只对房间送(排)风口的风罩表面进行清洗,有的空调滤网使用多年没有更换或清洗,从而造成空调通风系统管道积尘严重、微生物生长繁殖。集中空调单位无空气净化和消毒设备,无卫生管理制度,无日常清洁、维护记录及预防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传播疾病的应急预案等。

2.2 检测结果

本次抽检16家,96个监测点和192份样品,其中有7家(宾馆4家,商场3家)39个检测点通风管道积尘量超标,超标率为40.6%;有9家(宾馆5家,商场4家)50个检测点细菌总数超标,超标率为52.1%;有10家(宾馆5家,商场5家)56个检测点真菌总数超标,超标率为58.3%。经统计学分析,宾馆与商场超市的风管积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9,P>0.25);宾馆饭店与商场通风管道积尘中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8,P>0.25;χ2=0.183,P>0.5),见表1。

3 讨论

调查显示,我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污染情况无行业区分。由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自投入使用后,从未进行清洗消毒,存在较严重污染,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其后果极易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构成传播疾病的隐患。特别是大中型商场,人群相对密集,人员流动性大,一旦有传染性疾病流行,后果将不堪设想。如香港淘大花园非典暴发流行事件是非典通过送风管道系统传播的典型事例[3],且研究资料表明,建筑物空调通风系统生物污染所造成的人体健康危害主要有传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4],其中以空气传播方式的呼吸道传染病为多见,如流行性感冒、非典、结核病和军团菌病等。为此我们提出几点建议:(1)结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加大《办法》的宣传和实施,使空调的管理步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同时加大卫生监督监测力度,定期对运行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监

督监测和卫生学评价。(2)建立健全卫生管理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和预防空调系统传播疾病的应急预案,做好经常性检查、维护和定期清洗消毒工作。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要安装净化消毒装置。(3)强化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规范通风系统的设计与安装施工,使通风管道必须预留维修入口,便于清洗消毒。成立专业清洗消毒队伍,定期按要求清洗消毒。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S].2006.

[2]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S].2006.

[3]环境与健康杂志编辑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香港淘大花园SARS传播的环境卫生报告[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3,20(4):245.

上一篇:公司销售部2020年工作计划下一篇:最新进料加工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