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2024-07-20

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精选10篇)

篇1: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院的信息化建设有了新的发展,“三网合一”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三位一体”等应用理念正在形成和完善,我院信息化建设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与信息科学技术的实际发展与应用相比,我们的信息化建设步伐还远不能适应检察工作的需要。下面仅就我院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谈谈几点看法。

一、我院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院现有人数编制105人,现有计算机数量146台,其中,服务器3台,台式机99台,便携式44台,102台正常使用中。

二、当前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只注重硬件建设,忽略软件的开发应用和运行环境的配臵,信息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目前我院的局域网早已建成,但在网上运行的软件只有两套案件统计软件和一套邮箱软件,大量的基础性应用和检察业务软件都没有开发和实施。比如局域网主服务器未安装有效的信息发布系统、检察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OA 办公软件、法律法规数据库软件,全院干警 E - mail未建立等等。也就是说硬件投入比较重视,而软件投入不足。应该说,硬件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而软件开发、应用和运行环境则是信息化建设的灵魂。在目前硬件建设基本已满足需要的情况下,要实现队伍管理、案件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三位一体的目标,要想提高办公,办案的质量和效率,靠什么?要靠软件的支持,没有软件一切都无从谈起。就像

一个人有健全的身体,强健的四肢,但没有头脑和思维,这个人就是一具僵尸。如果我们的局域网没有象OA办公软件、案件管理系统应用软件、法律法规数据库软件等等应用软件,局域网就没有价值,再先进的设备也都是白投入,就如同“高速公路修好了,没有车跑”一样。

2、软件开发水平有待提高,软件的兼容性问题需要解决。上下级院的各种交互式应用软件的开发(比如案件管理软件、文件收发软件、统计报表软件等),必须由高检或者省级检察院统一开发研制,如果由基层院自行开发,只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形成信息孤岛。这种大型网络软件的开发,无论其内容的设臵、安全性还是与其他软件的兼容性问题,都需要在软件发布后,在大范围内测试使用 2-3年,并在此期间不断修改完善,使之内容合理,安全顺畅并能够与其他软件一起在同一台服务器和同一台工作站中使用——这是软件开发的一个常识。而我省的软件开发却违反这一科学规律,例如现在正在推广使用的案件管理系统,在甘肃等地小范围测试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据我们实地考察了解到,现在还十分不成熟,便急于在全省全面铺开,为了避免安全隐患和不兼容情况的发生,竟然要求为其单独配备一台服务器,浪费巨大(一台低配臵服务器价格在 20000 元以上,为了这一个软件,全省要额外投入近200 万元)。

3、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缺乏,远不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目前,我院存在的客观情况是检察干警计算机水平普遍不高,检察业务实践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整体水平相对滞后,电脑使用效率不高,操作熟练程度较差,故障率、误操作率相对偏高,大部分人只能缓慢打打字,使用鼠标玩玩游戏,更有甚者连开关机都不会。虽然通过考试招聘了一名专业技术人员,但是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位设臵和编制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4、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存在隐患。由于计算机应用在检察工作中的时间还不长,有的干警安全意识谈薄,曾经存在内外网共用工作站的现象,没有完全物理隔离;很多干警对电子信息保密的意识还不强,存在由于无知而泄密的隐患。如有些人由于不知道计算机的电磁波辐射会泄露秘密信息,计算机工作时未采取任何措施,因而难免给他人提供窃密的机会。有些人由于不知道计算机软盘上的剩磁可以提取还原,将曾经存贮过秘密信息的软盘交流出去,也会在无意中造成泄密。有些人因事离机时没有及时关机,或者未采取屏幕保护加密措施,使各种输入、输出信息暴露在界面上。在过去没有配备专门的计算机维护管理人员时,存在机房管理不严格,无关人员可以随意进出机房。当机器发生故障时,随意找朋友或者雇人进院维修,或者将发生故障的计算机送修前既不做消磁处理,又不安排专人监修,更容易造成秘密数据被窃。操作人员对涉密信息与非涉密信息没有分开存储,甚至将所有的文件都放在一个公共目录里,也没有进行加密处理,使涉密信息处于无密可保的状态,等等。

三、要解决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注重做好以下几方

面:、强化领导,推进到位。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技术性强、投入大、需长期坚持不断推进的系统性和动态性工程,要确保规划、计划任务的实现,领导是关键、组织是保证。要有总体思路,也就是要制定适合近期、远期的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方案。首先要建立信息化领导小组,要按照“一把手”亲自抓第一生产力的要求,健全组织体系,确保工作真正摆上位、摆到位、落实到位。同时,要进一步制定全院信息化各项制度,明确各自职责,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用制度推进,增强全体检察干警的现代化办公理念和责任意识;其次领导要了解掌握科技和信息化发展的前沿动态,综合运用规划、标准和制度,努力做到筹划到位、推进到位、服务到位,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针对实际,必须加强对各类要素的有效整合和系统集成。一是要进一步发挥聘请专家担任信息化建设顾问作用,特别是在顶层思考、整体设计和系统推进、重大项目咨询与评审、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营造、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形成合力;二是在目标导向一致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战略合作伙伴的作用,运用市场机制、依托科技企业,大胆开放与协作,开发的各类软件要标准化、兼容化,要随时保持网上升级,万万不可有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思想,将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确保信息化建设落实到实处。同时在资金使用上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要认识到硬件产品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市场价格瞬息万变这一现实,在硬件数量上不要

贪大求全,只要够用就行,在个体硬件选购上应当选择高端配臵,保证所配臵的硬件短期内不淘汰、不落后,使基层院能够集中财力办大事;三是加强人才开发机制的建设。发展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增强科技兴检的能力,必须加大科技人才的建设力度,为此,在目前的情况下,应采取大胆引进人才并在全院挑选有志向从事科技工作的检察干部到技术部门工作的办法,为他们学习、施展才能、脱颖而出、提供舞台和空间,增强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的内在活力;同时要在体制上加大改革步伐,积极争取设臵专业技术人员职位、编制,从制度上彻底解决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结合业务,注重应用。检察信息化建设不是简单的技术创新,它带来的应当是检察工作方式方法的全新变革、工作理念的全新变革、工作工具的全新变革,所以必须要坚持以检察院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后勤保障为中心,面向检察工作的实际需求提供有效服务,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 要按照检察工作的发展和需要推进信息化、要用制度发展信息化,不能搞没有效益的信息化,更不能搞“花架子”的信息化。各基层院要避免孤立设计或实施某项工程,防止形成信息孤岛和重复投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优化配臵,信息资源要高效利用。要结合自己的业务实际、管理水平、人力资源、设计实施方案,要坚持目标明确、注重应用、循序渐进、加强管理、先进适用、改革创新、强化培训的原则来实施,本着“巩固基础、提高素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开展工作。、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检察信息化涉及到检察院的每一个人,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会对每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技术操作、岗位适应等方面都带来挑战,检察院的每一位干警都应当对检察信息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都要清楚自己所在的岗位就是一个信息点,自己的工作是要借助计算机来完成,每一个人都要积极的做好思想准备和操作技术准备,以良好的姿态应对信息化到来所引起的变革。因此在推动信息化进程中,自觉学习计算机技术应当是每一个干部的自觉行动,因为思路决定出路,观念改变命运。、强化培训,提高素质。注重以人为本,努力提高检察队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计算机是死的,人才是发挥信息化管理特性的根本。应当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干警积极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鼓励干警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决定了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补充知识,不断的熟悉并熟练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才能适应现代的科学的管理机制。根据省院信息化会议精神和高检察院要求,除年龄偏大的干警以外,都要取得全国计算机一级证书。再先进的设备、再好的软件要靠人来掌握和使用,因此我们要加大检察干警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培训力度,否则无法提高工作效率。作为计算机知识分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办公类、一类是设计类、另一类是硬件网络工程类。作为检察干警只要掌握办公类,也就是学通掌握好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98/xp 基础操作与维护、Office 2000/xp/2003(Word、Excel、PowerPoint)或者WPS、Internet 网络知

识、计算机基本维护和安装以及输入法综合应用,就能适应工作要求,当然有能力的同志也可以学一学平面设计、网页制作、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等等。

6.周密计划,确保安全。根据保密系统的要求,检察网络应当建成内外有别的两个独立的系统即俗称的内网、外网。其中内网是涉密的检察业务信息网络系统,外网是非涉密的 Internet互联网络,内网和外网必须物理隔离。从检察院安全体系整体着手,在建立全方位的防护体系的同时,在软件方面,应加大在开发过程中加密软件的开发投入,对重点涉密的应用软件,加密设计要达到网络级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的安全与保密。对检察业务案件管理内容数据库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检察信息数据的安全。对涉密信息要做到加密保存,对存储有涉密信息的计算机要设臵开机密码、屏保密码、文件夹密码等。将检察院内部计算机维护权限与操作权限、数据权限分开。在同一检察业务中,不同的操作人员对不同的办公办案软件拥有不同的操作权限。同时根据检察院业务的不同程序分配使用权限。在检察业务中,如案件情况、线索管理、人事档案、文秘档案等内容,有的只有检察长知悉,有的属于主管检察长的权限,其他的科长)、办案人员,不同人有不同的权限,根据办案的实际权限来分配查阅、修改案件内容和文件等业务范围。

篇2: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摘 要

本文立足于客观的角度分析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实地调查法与文案调查法的结合,并将在实践中所得到的数据与较为典型的中小型企业作对比,全面了解和掌握示范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应用水平,从企业信息化建设核心、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前景等多个方面研究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引导与扶持,组织开展对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工作,本次调查采用了抽样问卷调查、企业座谈以及实地考察等形式,【关键词】 中小型企业 信息化建设 核心 现状 发展

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 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1.1 调查对象和内容

本文以示范区中小企业为实践地点,展开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从企业信息化建设核心、企业信息化建设 现状、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前景等多个方面研究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

1.2 调查时间和调查地点

时间:2014年8月5日~8月25日 地点: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

1.3 调查意义

通过此次实践调查,找出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与有利因素,深入分析原因,并提有建设性的发展方案,为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提供参考。

1.4 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网络调查、文案调查 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内容

2.1 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2.1.1 整体核心

企业信息化以企业流程(优化)重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一解)“企业信息化”是指“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和使用企业的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开发能力、经营水平的过程”。企业信息化从发展程度看,分为三个层面和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第一是利用计算机实现对产 品生产制造过程的自动控制。第二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系统化。第三是利用互联网开展的电子商务。(二解)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企业要在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两个方面加紧推进。

2.1.2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目标: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手段:计算机网络技术。

涉及的部门:企业的各个部门,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等职能部门。

支持层:高级经理层(决策层)、中间管理层(战略层)、基础业务层(战术层)。

功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

组成: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机合一的系统,包括人、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通用软件、应用软件、终端设备(如数控机床等)。

2.1.3 企业信息化的外延

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模式,而不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其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仅仅是企业信息 化的实现手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概念是发展的,它随着管理理念、实现手段等因素的发展而发展。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集成技术:企业建设信息化的关键点在于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即实现将关键的准确的数据及时的传输的相应的决策人的手中,为企业的运作决策提供数据。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包括企业领导和员工理念的信息化;企业决策、组织管理信息化;企业经营手段信息化;设计、加工应用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包含了人才培养、咨询服务、方案设计、设备采购、网络建设、软件选型、应用培训、二次开发等过程。

2.2 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由于受到资金限制,从目前企业应用来看,应重点发展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它们是最有潜力的,也是最符合中小企业当前需要的,因为它们能够真正帮助企业解决当前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2.2.1 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在于增进信息交流,包括公司内的信息交流,这是通过内部网络连通实现的。现在的企业购买计算机后主要的目的是进行办 公,用其处理各部门的办公业务,实现用户内部信息的网上共享和交流,不仅能 够 实现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公文传递,还能够完成公文批阅之类的工作流程。通过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小企业可以轻松建立互联网应用体系,客户端全面支持浏览器,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得到各种信息服务,极大地适应用户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需求。在办公过程中如何实现办公自动化成为企业最先考虑的问题。信息服务企业要与用户企业紧密结合,要面向用户的需求,提高性价比、实用性强的解决方案。

2.2.2 财务管理系统

财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是企业管理信息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目前,国财务管理信息化事业正处于大规模开发和运用“管理型”财务软件的阶段。在中小企业推广财务管理系统基本没有风险,因为我们的财务体系比较固定,软件系统已经非常成熟。目前,70%左右的大中型企业,20%左右的中小企业已经实现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网上支付、网上结算、网上催款、网上对帐等需要通过财务信息系统进行,而网上销售等业务交易活动产生的销售单据、采购单据亦是财务管理系统记帐、计算成本的依据。财务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原材料、产成品等的价格、入库、出库、存货等信息。

2.2.3 销售管理系统

新兴的制造业中小企业将利用互联网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自己的分销网络,分销网络结构基本都是多级分销形式,其销售形式多种多样:有批发、零售(有订单、无订 单)、协议销售、经销、赊销、代销、内销、外销等多种业务销售形式。专门从事渠道分销的中小企业会根据产品特点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各级独立法人、独立结算的分销体系,在主要业务地区建立办事机构,负责业务联务和货物、钱款的跟踪,其性质类似延伸扩展的直销。针对中小企业销售管理的瓶颈和两类分销网络的特点提出的分销管理解决方案,可以规范企业的销售业务,对不同的销售行为进行不同的结算,对销售业务时时进行监控,为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打好基础。

2.2.4 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初级阶段非常适合强调客户销售和服务的中小企业使用,对强调项目型销售的企业尤其具备优势。它避开了其他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规模硬件配置的要求,完全兼顾了客户关系管理业务数据与事务数据两方面的要求。它可与大多数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邮件系统连接,既是对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扩展,又是使企业信息化从事务型向业务型的扩展。

3.区企业信息推进总体情况

新井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为资源开采企业,企业主要信息化建设主要是电脑办公系统独立应用,在财务管理中都是运用“用友”财务软件,但没有使用软件辅助管理、生产。

4.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存在问题

在本次调查中,通过与企业座谈和企业实地考察,收集了企业对当前信息化建设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归纳总结为以 下存在问题:

4.1信息化建设迫切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

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持是否足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涉及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因此,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投入的性价比是否满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信息化的成败。

4.2专业人才缺乏

篇3: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在建设用地监管核查工作中,为提高建设用地信息处理的有效性,加强建设用地监管核查信息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结合建设用地监管核查工作实际,在具体的信息化建设中,只有积极应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并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构建现代化的信息处理系统,才能保证建设用地监管核查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进而为建设用地监管核查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满足建设用地监管核查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1 建设用地监管核查工作应积极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

根据建设用地监管核查工作的实际需求,由于监管核查中涉及的信息数据量较大,如何提高信息数据的处理质量对于建设用地监管核查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实际,积极应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是提高建设用地监管核查工作质量的关键。

1.1 对相关数据进行归类

建设用地监管核查工作涉及到的数据种类较多,并且数据量较大,为了达到提高数据处理质量的目的,需要对涉及的数据进行合理归类,按照类别进行划分。

1.2 根据需要合理选择信息手段

根据建设用地监管核查工作的特点,在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信息手段的选择应根据数据类别和处理要求进行合理选择,以提高信息手段的针对性,更好的满足建设用地监管核查工作的需求。

1.3 应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对数据进行处理

选择完信息手段之后,就要根据建设用地监管核查的实际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处理,为建设用地监管核查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满足工作需要。

2 建设用地监管核查工作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库

由于建设用地监管核查工作中涉及到的信息数据量较大,并且有些数据需要进行前后比对和验证,为了保证数据处理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是十分必要的。基于这一认识,在建设用地监管核查工作中,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建立完善的数据库

考虑到建设用地监管核查工作涉及的信息数据较多,为提高信息数据的保存质量,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对涉及到的信息数据都纳入到数据库中,保证信息数据得到有效保护。

2.2 定期更新数据库

数据库建成之后,应将每一次的建设用地监管核查数据录入到数据库中,并对数据库进行定期更新,对内部数据进行分类调整,满足数据库管理的实际需要。

2.3 正确使用数据库

在数据库建成之后,还要根据建设用地监管核查工作的实际需要,正确使用数据库,发挥数据库的信息数据保管和查询功能,对建设用地数据进行快速查询。

3 建设用地监管核查工作应构建现代化的信息处理系统

对于建设用地监管核查工作而言,要想提高监管核查工作的整体实效性,构建现代化的信息处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结合建设用地监管核查工作的实际需要,构建现代化的信息处理系统,可以实现建设用地监管核查信息数据的综合管理和利用,提高建设用地监管核查工作效果。为此,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完善信息处理流程,提高信息处理质量

为保证信息处理达到预期目标,在建设用地监管核查工作中,应积极利用信息手段,构建完善的信息处理系统,完善信息处理流程,加强信息处理质量的控制。

3.2 重塑信息管理程序,优化信息处理

为规范信息管理程序,提高信息处理的整体质量,应在信息处理系统建设过程中,重塑信息管理程序,对信息处理过程进一步优化,满足信息处理需要。

3.3 拓展信息处理领域,提高信息处理的全面性

基于建设用地监管核查工作的实际需要,在信息处理系统建设过程中,还应做到正确拓展信息处理领域,增加对关键信息数据的处理程序,提高信息处理的全面性。

4 结语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为了提高建设用地信息的有效处理,加强建设用地监管核查信息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结合建设用地监管核查工作实际,在具体的信息化建设中,只有积极应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并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同时构建现代化的信息处理系统,才能保证建设用地监管核查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进而为建设用地监管核查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满足建设用地监管核查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摘要:在目前的国土资源管理中,为保证建设用地监管的有效性,需要对建设用地进行监管核查,并将相关信息录入数据库,以备统计分析之用。由于监管核查工作涉及的信息较多,只有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采用现代化统计分析手段,才能解决出现的问题。为此,我们应立足建设用地监管核查工作实际,积极推动监管核查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保证达到预期目标,更好地为建设用地监管核查工作服务。

关键词:建设用地,监管核查,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曾建鹰,范延平.国土资源部电子政务基础平台(E-LARP)的设计与实现[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5(5).

[2]刘彦,徐雨明,刘石泉.基于业务流程的多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6(18).

[3]李德仁,宾洪超.国土资源网络管理平台的框架设计与实现[J].测绘科学,2008(1).

[4]刘彦,彭小林,胡琳.基于GIS网络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4).

[5]何伟.基于GIS的电子政务系统的数据共享研究[J].福建电脑,2014(9).

篇4: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了确保生鲜乳的质量安全,2012年省财政安排1050万元用于支持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大庆、绥化市奶业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试点,对生鲜乳生产、收购、运输和加工前贮存等环节实现了适时动态监控。从一年来的实施情况看,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奶业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的基本内容和功能

该平台的主要内容是:依托中国电信3G网络、结合翼机通等物联网技术,以奶户手机、奶站、乳企POS机作为操作工具和信息传输载体,来实现奶账统计结算电子化,达到精准掌握生鲜乳数量;以GPS定位和奶车罐口电子抓拍,无线上传图片管控奶车的营运过程;以在奶站关键点安装摄像头和通过中国电信2GCDMA卡传输现场实时画面,管控奶站的收奶行为。

目前该平台已经实现了4个基本功能:一是能够精准掌握奶量,防范非法添加。由于目前机械化榨乳站的普及,使奶农开始牵牛到奶站集中榨乳,为开展信息化监管提供了条件。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精准掌握每头牛的挤奶量,得到奶站的总收奶量数据,同时也能精准掌握乳品企业的收奶明细,得到奶站的交奶量数据。通过数据对比,可以有效防范非法添加行为发生。二是能够有效监督奶车,防止调奶行为。通过监控奶车的运行轨迹,可实现生鲜乳运输途中监管,掌握是否有非正常中途停靠,防止在运奶过程中添加化学物质调酸、调碱和压菌等行为。三是能够远程控制奶站,监视关键部位。信息化平台可以监控奶牛乳区消毒和弃乳留样过程,储奶间的制冷罐有奶封闭过程,散牛奶收购、私收抗奶等行为,确保奶站管理科学、规范。四是能够联网现有数据,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信息平台,既能结合生鲜乳“三方检测”每天抽取的生鲜乳样本检验的相关数据,将生鲜乳入厂前的监测数据与之并网,进行统计与分析,又能结合奶牛群体改良计划(DHI)相关数据,指导奶牛养殖环节,还可以与已经运行的奶牛保险、购买奶牛贷款、奶牛合作医疗等系统互联,实现数据共享,完善奶业服务体系。

二、奶业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的运行方式

在运行方式上,主要采取三步连环监管法:一是奶农牵牛到奶站挤奶后,由奶站将奶量和奶价信息输入POS机,经奶农核对无误后,再用指定手机在POS机上刷机确认,确认后奶农会收到短信,短信载明奶量、奶资的当日当次数据和累计数据;与此同时,相应数据同步传输到控制中心,并自动生成当日、当月、本年度的该奶农、该奶站和所有奶站的奶量、奶资数据,从而得到精准的统计结果;系统生成每个奶站当天的收奶量以后,自动比对该奶站向乳品企业交售的鲜奶数量,一旦发现哪个奶站收奶量和交售量差异超过合理误差,系统在控制中心界面提示的同时,向监管人员手机发送“报警”短信,监管人员马上介入调查,为彻底杜绝“非法添加”行为提供信息和技术保障。二是通过对每辆试点奶车加装GPS定位系统和车载奶罐口开启自动抓拍装置,一旦哪个奶车中途停车开启奶罐口,监管人员就会收到“报警”短信,20秒之内该车奶罐口实拍图像就会传送到控制中心屏幕上,监管部门可以随时调取奶车运行情况。三是通过对试点奶站关键部位安装3—6个摄像头,影像数据二次压缩后,通过中国电信2GCDMA卡传至控制中心,监管人员随时调取实时数据,管控生鲜乳收购、贮存过程。在分级查询上,根据不同授权等级设置了4个查看页面:一级界面为当地畜牧兽医部门、管理员掌握全部系统数据;二级界面为乳品加工企业、管理员掌握自己企业的全部数据;三级界面仅供奶站查询相关数据;四级界面为奶农公共查询窗口,奶农通过电脑或手机登陆以后,可以查询自己的交奶数量和奶资发放记录,系统信息最低保存三年。在技术保障和服务上,重点开发了奶农服务功能,指定专业运营商组建了专门的服务团队,负责奶业信息平台运行与配套服务,开通了“6010000”奶农咨询专线,奶农可以通过网络、手机、固定电话获得便捷帮助与服务。

三、奶业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取得的效果

从先期启动试点的齐齐哈尔市的运行情况看,2012年,信息平台共对齐齐哈尔市1.37万名奶户、211个奶站、69台奶车实施全程监管,监控范围覆盖运营奶站的35.17%、运行奶车的17.25%。监管期间,共发现奶量差异自动报警72次,监管部门查处牛奶掺水案件9起,26.37吨。奶车运行轨迹改变自动报警31次,监管部门查处违规倒运含抗奶26次、117.22吨,控制酸败奶欲私卖现象11起、46.53吨,涉案的生鲜乳全部予以销毁。使非法添加行为得到有效根治,保障了进厂生鲜乳的质量安全。下一步,随着大庆、绥化市奶业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的全面启动和其他地市的陆续实施,监管平台的作用和效果将更加明显。

四、下一步政策建议

下一步,将在总结完善目前监控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加大推进力度,逐步对全省的3062个生鲜乳收购站配备监控系统、1330台生鲜乳运输车配备GPS定位及监控系统,运奶车全面纳入监管范围,为奶农配备手机和物联网卡,实现奶业生产信息化监管全覆盖。一是完成硬件设施的建设,届时可以对全省境内所有奶站、奶车实施数字化监管。二是应用、驳接牧场管理系统,对境内规模化养殖场实施监管与服务,力争承担起奶牛疾病预警和生鲜乳理化指标的统计与分析等功能。三是进一步完善平台在畜牧防疫、政策咨询、信息传递等方面的辅助功能,力求功能与效用最大化。四是积极申报农业部农业农村信息化基地认证,稳定长效地发挥平台作用,目前项目已被推荐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证”重点项目,我们将配合有关部门积极申请农业部的支持,争取成为全国首批通过认证的30个项目之一,使其真正成为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成功尝试和典型范例。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财政厅农业处)

篇5: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将其作为展示高速公路新形象,提高管理效能的一项重要措施,不断加大投资建网力度,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全处信息网络化进程。

一、管理处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完善信息服务网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建立外网网站。以网站为平台,实现了高速公路行业相关信息和高速公路服务信息的及时发布。支持在线投诉举报,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特别在抗雪救灾、奥运、水运保畅等工作中,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准确的出行信息,较好地发挥了网站的沟通、宣传和服务功能。二是畅通信息收费与发布渠道。利用信息采集调度发布系统、公路路况信息处理平台、辖区内大型可变情报板和语音播报器等方式,完善与群众出行密切相关的施工、封闭、堵塞等方面的信息收集与发布,确保常规动态信息及时为公众提供出行服务。三是建立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体系。通过信息引导,减少公众出行延误时间,为应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二)创新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收费工作效率。一是创新研发和推广应用《高速公路设备在线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固定资产管理、备品设备库共享、设备履历登记、网络化设备管理维护、在线智能设备检测五大功能的有效整合,利用该系统及时准确了解设施、设备的在线使用情况,使故障上报、维护维修及备品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迈入信息化、规范化。该研发成果荣获了“国优”质量管理小组奖,山东省公路科技创新三等奖,是我市唯一获此

1殊荣的成果。二是自行研制电缆防盗报警系统。在各站监控室安装使用,避免了收费电缆被盗,并为道路信息的及时发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三是创新安装车道称台监控系统。监督车辆垫板,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车辆逃费漏费。四是编写《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维修实用手册》,实现在线报修,大大提高维护维修技术力量和工作效率。五是自行设计《十六类表格》。结合收费工作实际设计16种收费报表,为稽查车辆逃费漏现象提供依据,逃费车辆日益减少,内部收费秩序井然有序。

(三)整合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信息利用最大化。一是吸收信息前沿技术,建立立体化通知体系。利用移动蓝海商务平台企信通业务,通过短信方式向单位领导和内部职工发布有效信息,实现公文、会议、接待、路况等重要内容的提醒,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构筑信息化平台,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利用外网网站,实行办公用品网上招标采购。使用外网邮箱、收费系统内部局域网,实现文件、信息的即时在线传输,节省了办公成本。三是设立电子阅览室,实现图书资源共享。率先在全市公路系统设立电子图书阅览室,各收费站互通网络,资源共享,实现图书资源利用最大化。四是整合档案信息资源,为业务工作服务。深入挖掘档案信息资源,突出为业务工作服务,多篇档案成果获省局表彰,促进了档案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

(四)狠抓安全网络管理,夯实信息化工作基础。把网络安全管理列入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三大系统建成运营后,就下大力气抓好网络系统安全问题,完善防制措施,预防外界人为攻击破坏、系统本身的安全漏洞等问题造成网络瘫痪。一是内

外网实现安全的物理隔离,严格限制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接入内网。二是制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通过及时对操作系统打补丁等方法来提高系统的自身免疫能力;安装网络防毒软件查毒,对网络设备进行检测与监控,避免因病毒产生网络阻塞、瘫痪、数据丢失等问题。三是加强计算机操作人员安全教育。提高防病毒、防攻击的防范意识,严禁在收费、监控、票据专用电脑内乱安装软件,在使用软盘、优盘等载体前进行查杀病毒,最大限度地防止计算机灾害的发生,确保系统运行安全。

二、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包括:

(一)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不相适应,与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发展不相适应。

(二)信息化建设认识程度不高。把信息化的功能理解成狭隘的“上网”,能够浏览网页和收发文件,制约了信息化的整体发展。

(三)信息化建设规划不明确。业务割据,各自为政,缺乏总体规划。

(四)信息化建设平台不足。各信息管理系统各自为阵,没有一个有机整体,缺乏统一的工作平台。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着力以构建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系统、综合业务管理及分析决策系统和公路信息公众服务三大系统为目标,科学规划发展方向,加强信息基础管理,完善信息工作机制,力抓信息资源应用开发,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全面提升行业管理和公共信息服务能力。

(一)科学规划发展目标,推动智能化发展。充分认识信息化在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高速公路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明确高速公路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整合信息平台,集中管理数据,在硬件和软件选用、网络建设等信息化基础设施上满足高速公路行业现实需要。找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充分考虑高速公路发展战略的要求,从影响高速公路发展最

突出的问题入手,重点突破,分步实施,扎实推进,逐步完善。

(二)加强信息基础管理,推进高速公路职能向现代服务型的转变。首先,加大资金投入。收费设备、办公设备使用年限长,设备老化情况越来越严重,设备配备相对落后设备故障率高,积极申请更换先进新设备,确保信息传输方便快捷,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加强队伍建设。以普及信息技术知识为目标,加强平时学习教育及信息采集的培训,主动邀请专家授课,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省局、市局及有关单位组织的信息培训班,鼓励职工自学计算机、网络等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整体业务水平和应用技能,为高速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三)完善信息工作机制,提高信息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作用。一是针对行业管理的需要,完善关于高速公路和桥梁技术状况数据采集的制度和规定,为高速公路管理决策科学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制定高速公路基本信息更新和管理方面的制度。二是针对出行信息服务的需要,完善与群众出行密切相关的施工路段、封闭、堵塞等方面的制度,确保常规动态信息及时为公众提供出行指导。三是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信息报送体系和协调机制,形成开放、兼容的高速公路信息网络,为强化行业管理、提高效

率、改善服务、保障安全等发挥重要作用。

篇6: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地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已迫在眉睫。而近年来,中央把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摆在重要地位,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给予高度重视。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了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农业信息化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加快我区农村信息化建设,我们深入乡镇对农村信息化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区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尤其是农村信息化建设尚处起步阶段。截止,通电话的乡镇39个,行政村448个,电话覆盖率100%,已连接光纤宽带网的乡镇38个,行政村254个,宽带覆盖率57%,通信网络覆盖率达100%,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农村信息化队伍整体素质比较低。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凉州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启动实施,我区第一个与涉农各单位及乡镇相连接的农村信息网络建立。区上成立了农村信息中心,负责全区农业信息采集、发布与信息网络建设。凉州区新农村建设网站正式启动。网页内容已全部添加完毕,并对涉农信息能够进行及时地采集、发布,对网页内容定期更新。

目前全区38个乡镇和13个涉农部门已基本建立了农村信息服务站,各乡镇和涉农部门配备了信息员。网页内容添加基本完成。下一步争取为乡镇和涉农部门配备好设备、培训好信息员专兼职信息员、制定好规章制度、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站、逐步建设村级信息服务点。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要素资源不足,制约我区农村信息化发展

一是人力资源不足。农村信息化系统网络管理、网站开发、信息采编、信息化项目的实施缺乏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农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二是硬件资源不足。由于资金投入有限致使系统硬件技术改造相对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信息化工作的要求。三是信息资源不足。农业信息的采集、处理方法还不够科学,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农业信息咨询服务处于初始阶段,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要。

(二)组织体系不顺,影响农村信息队伍的稳定

区农村信息中心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部分乡镇对农业信息工作重视不够,兼职农村信息员调换频繁,农村信息工作未列入乡镇的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影响了农业信息人员的积极性、队伍的稳定性,制约了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推进。

(三)部门协作不畅,限制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农村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农村信息也不是单纯的种养业信息,需要所有涉农部门、乡镇及媒体单位的通力协作。但目前部门协作不畅,严重限制了农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一是信息共享程度低。目前我区各涉农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够,受部门职能的限制,信息资源的采集和应用也较片面。二是协作单位重视不够,支持力度不足。

(四)传输渠道不完善,影响农业信息交流的时效性

虽然目前每个乡镇都有农村信息站,但在农村信息的收集、储备、传播、反馈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一是由于部分镇村干部、企业协会、合作社及专业大户不会使用互联网,缺乏现代化沟通手段,信息不能直接传送到农民手中。二是农民的信息意识薄弱。受经济和文化基础的限制,没有条件及时、直接地从网上获取信息,也没有能力上网发布信息。三是区农村信息中心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兄弟县市、涉农机构、网上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之间缺乏稳定、快速、大容量的信息交流渠道。

三、对我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篇7:关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影响的调研

一、调研背景:

二00六年,怀集县冷坑镇信息服务站在县信息中心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冷坑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以及大力支持下,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三农,信息进农村为工作目标,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建设以及维护的网站有冷坑镇公众网、冷坑镇山区信息网、怀集县公众网冷坑频道、怀集县中草药专业市场,在上述的网站中共为农民群众在网站发布农业信息300多条,为企业发布行业信息100多条,政务公开信息50多条,宣传冷坑镇的文章100多篇,对宣传冷坑镇以及冷坑镇的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冷坑南药专业镇的南药黄栀子信息在网上发布后,有许多外地的客商打电话来咨询。

同时,借助广东省农科所等单位的科技力量,当地加大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投入,大力推广科学种植,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今年该镇已开设4期科学种养培训班,组织5批200多名农民工外出学习培训,先并后引进种植台湾四季蕃石榴500多亩,发展饲养虫子鸡,种植六祖岭沙糖桔老树种。

现在,冷坑镇已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双甘12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已成为全县安全食品基地的一个亮点,该基地的无公害蔬菜全部获得了免检出口认证,主要销往珠三角和香港、澳门等地;六祖柑桔圣果、六祖岭啄虫鸡等农业品牌初具名气。冷坑蔬菜基地。记者陈海锋摄冷坑农民正在包装供港蔬菜。

二、调研意义:

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够走进当地群众的生活,了解他们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更加确实了解信息化建设给他们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向他们宣传信息化的好处,并希望他们能充分运用信息化带来的有利条件发展自己的农业优势。

三、调研方式内容:

1、向农场等拥有信息化技术的地方进行采访和调查。

2、向技术人员进行采访。

3、深入农村挨家挨户发放问卷,了解农民对信息化建设以及相关技术的情况,收集意见与建议。

4、走上街头开始向这里的群众讲解信息化的知识和作用,向当地群众发放传单发放宣传单让居民深入了解相关知识信息。

四、调研可行性分析:

1、队伍中有来自当地的成员,对当地的情况比较了解,能协助调研组进行调研。

2、此次下乡队伍与活动对象有较好的联系,有助于调查、采访等工作顺利进行。

3、需要收集数据的地方比较集中,不用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4、后勤保障全面,能面对各类突发事件。

5、积极响应了国家号召,对当地人民有很大的利益。

五、调研表格和调查问卷:

信息化建设调研统计表

单位公章:

对农业信息化建设影响认识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

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信息化建设调研团支队。为客观真实地了解大家对信息化的认识和利用,并据此提出恰当建议,以利民惠民,故我们做出如下调查,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

一、个人信息(可根据个人意愿填写)性别___年龄___年收入______

二、问卷内容(选择题,可多选)

1.您是否清楚什么是信息化建设? A.是B.不是

2.您从哪里了解到信息化的有关信息的?

A.电视B.报纸C.广播D.传单标语E.听说F.其他

3.如果市场上有一种产品可以帮你自动管理农业,您是否会购买?

A无论经济情况怎样都不会购买B经济一般时也会购买C经济宽裕时才会购买

4.您觉得现在是否可以引进一些先进技术(如果经济允许)?

A.能B.不能

5.如果有机会您是否会从事信息化事业或有这种培训时你是否会去? A.会B.不会

6.您认为信息化建设会对您的生活水平有什么样的影响?

A.提高B.一般,没什么改变C.花费很多,对生活造成压力D.无所谓 7.在为农业增加技术设备时,您最关心的是什么? A.费用B.实用效果C.售后服务D.其他 8.您觉得在信息化过程中会遇到以下哪些问题?

A.不会用B.不实际,不可能信息化C.用了没效果D.程序复杂 9.下一阶段您希望政府要做哪些工作?

A.加大宣传B.加强市场监管C.增加此类培训D.加大资金投入 三.请写下您信息化建设的感想及建议:

篇8:关于信息化建设的体会

在医院信息化的进程中,怎样构筑一个科学、合理、安全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是应当首先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我院在近10年的信息化建设风雨路程中,面对了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取得了一些经验,也有许多困惑和疑难。结合我们自身的实践,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有关问题浅谈几点体会。

1 整体规划,分布实施,阶段建设,持续发展

医院信息化建设必须根据医院自身的特点、现有条件和未来发展情况,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总体目标规划,并按总体规划设计首先建设好网络综合布线、信息中心机房装修、服务器、盘阵、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等,使网络硬件条件达到理想效果。硬件是保障,是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支撑,一定要考虑到硬件的可扩充性、可升级性和安全性,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购买大品牌、性能稳定的设备,重要环节应添置备用设备,应当安装网络版杀毒软件、桌面管理软件,合理划分网段。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应定期地检查、维护硬件设备,保证网络线路的通畅,计算机、服务器等一系列硬件设备的完好,只有在硬件完好的基础上才能保证HIS系统的正常运行,才能发挥HIS系统的一切功能。

然后根据医院需求的紧迫程度,确立影响医院整体运行的关键部门,有计划地分布实施。我们选择全院病区的住院医生站、护士工作站、药品管理及住院收费管理、门诊收费管理为首批实施项目,一次上线实施成功。在运行稳定、使用人员操作逐渐熟练之后,再逐步实施所有检查管理、检验(LIS)、病案管理、经济核算等。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虽然时间延续比较长,但我们却很稳妥地走好了每一步,每个实施阶段运行中均未发生大的混乱,正常的医疗工作未受到明显干扰和影响。这种先搭起框架再慢慢完善,先重点部位再次要部位的实施步骤比较顺利、可靠。时间虽然较长,但有利于稳定一块,巩固一方,再开发一块,循序渐进,逐步实施,且在不影响正常的医疗、教学、科研秩序中达到平稳地过渡。

2 建立组织,精心策划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对管理思想、软硬件建设、技术班子和领导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因此,推动医院数字化建设,比开展医院其他各项业务建设困难多,头绪杂,阻力大。没有院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一把手挂帅,这项工作很难顺利开展。我院从一开始就成立了院长任组长,主管医院信息工作的医务处主任全权负责,相关科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的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并聘请成功实施过信息化工程的兄弟医院信息科主任为顾问。在计划、实施过程中,经常召开碰头会,汇总各方面信息,认真分析和讨论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的办法,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

3 统一思想,全力以赴,抓好每一步骤的落实工作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整治医院管理、全面加强医院基础建设的一个重大系统工程,需要全院工作人员理解、参与、协调及配合,要树立整体意识。在整个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下转第5175页)(上接第5161页)

1)确立认识,上下一心。

医院信息化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包括医疗行为、行政组织、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全方位管理模式的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过程也是医院管理模式改造、重建的过程。决不能误认为医院信息化建设仅仅是信息科与软件供应商的事情。因此,在工程实施前,通过召开会议等形式,要广泛宣传、详细讲解、反复动员,在全院上下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2)确定人员,分工明确。

无论哪个单位或组织,在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中都要有自己的专管机构和人员,作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这一点也是不可或缺的。我们院就指定信息科为全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主要负责科室,还选配了几名熟悉计算机操作、了解医疗卫生工作的骨干人员担负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工作,并对各人的分工进行明确。

3)初始数据,管理规范。

数据初始化是医院信息系统运行前的核心工作,是系统能够平稳高效运行的基础。数据初始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系统运行的质量和效果。对此,我院根据工程技术人员对数据模式和内容提出的要求,在分片包干,狠抓落实,自下而上进行收集、编制的基础上,严格遵守物价委、医保规定,并抽调专门医、护、技、物价人员进行归纳、整理,数据录入人员交叉核对,使该项工作做得既扎实又规范,为HIS系统将来的运行、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4)规范流程,满足需求。

每个医院针对HIS系统都会有一些特殊的需求,碰到这种情况时,就需要熟悉医院业务的骨干、医院技术人员和HIS供应商实施人员共同组成研究小组,通过在对医院内部各个部门和外部环境所提出的需要进行分类汇总并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对软件做适当调整,并规范操作,使HIS系统能更好的配合医院完成医疗工作,满足医院的需要。

5)培训人员,提高认识。

HIS系统建设完毕,就是提供给医院工作人员操作使用的,所以人员培训工作是确保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如果人员素质跟不上,项目的顺利实施就无从谈起。我们采用先重点培养骨干,以骨干带动全科,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培训,使各部门的操作人员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掌握了正确操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医院信息应用的不断深入,软件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加之每年医院都有新工作人员加入,信息科以定期举办培训班或以现场演示的方式,提高工作人员对HIS系统的认识。

6)健全制度,严格管理。

为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必须要责权分明,我院针对硬件设备的使用、维护,软件的操作,数据的调整、修正制定了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该制度明确了各自责任、义务,使部门与个人能各司其职,避免了不必要的扯皮混乱现象的发生,保障信息化建设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傅征,任连仲.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2]刘成章.信息技术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9:关于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党校信息化建设;米歇模型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387-01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作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党校作为研究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以及干部培训和锻炼的主要阵地,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加快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研究水平、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以胜任社会发展,是其必要选择。

一、什么是党校信息化建设

有人说信息化建设就是电脑、网络的普及。笔者并不认同。根据美国哈佛大学诺兰教授与米歇教授的研究调查,任何一个社会组织的信息化建设,都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步(硬件设施配置,利用计算机进行基本数据处理)、增长(数据集中处理)、成熟(数据集中处理并共享)、更新(整个系统向用户推广,并得到中上层以上管理者的重视)。因此,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它需要硬件、软件、技术、人员、管理等多方面的配合建构。电脑、网络的普及只是硬件环节之一。

党校作为社会组织之一,必然也符合此规律。党校信息化建设,就是在党校范围内,不仅在教学研究工作、图书资料设施、设备手段及其管理方面,还有行政后勤、组织工作、人事管理等方面,完成网络化、自动化和现代化。

二、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对党校建设的意义

1、为党校教师提供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的平台

在信息化建设的第三阶段,已能实现资源共享,而在第二阶段集中的信息,便可以成为教师汲取知识的源泉,同时也是思想交流与碰撞的平台。此时,教师能及时把握各项方针政策,又能相互完善各自的知识结构,由此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提高。而且在运用信息系统的过程中教师逐渐熟练掌握计算机及应用技术,为进一步信息化建设打下基础。

2、丰富了党校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材+黑板,传统的教学模式难免单调。随着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硬件设施的配置,多媒体设备走进课堂,使课堂变的趣味十足,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调查发现,多媒体的应用对党史教学有着非凡意义,通过口述历史、历史电影等手段,使学生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体温与心跳,重走了艰苦卓绝、奋斗不息的革命之路!另外,也是传统的“一言堂”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索性课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3、为党校科研工作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来源

实事求是,是党的优良传统。然而,依靠书本、报纸、文件等来源获得方针政策与社会现状等各方面信息,不仅源头窄,而且“不新鲜”,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通过信息化建设,党校的图书资源,全国党校教学资源,包括中央党校科研、学术资源都可以只动动鼠标就能够轻松阅读。时政资讯,只需要打开网页就能一一浏览。不但方便查阅,还能及时保存,随时使用。同时,也为地方与中央思想及工作保持高度一致提供了保障。

4、规范了党校各项工作的管理

党校工作除了教学、科研,还有组织、人事、后勤、财务等等多方面工作。信息化建设,能够使各方面工作都步入统一的管理中。由此,各工作不会截然分裂,能够互相支持,又能互不干扰,有条不紊。

(二)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21世纪,全世界都面临着信息革命这一挑战与机遇。一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决定着这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关系到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党的十五大五中全会便高瞻远瞩地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域式发展。”因此,党校信息化建设责无旁贷,让信息服务于教学,让教学投身于社会。

三、如何做好党校信息化建设

党校信息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遵循信息化建设的规律,并结合党校事业发展实际,实事求是,步步为营。

第一、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21世纪,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信息化已经不是一种技术,而一种新的生产力。想要承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台阶的重任,党员干部们必须牢牢掌握好信息化。

第二、加强管理与领导工作。教学与科研信息化的建设需要资金支持、需要组织支持,因此组织办公的信息化也需要紧紧跟上。从领导角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日常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可持续化。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的更新达到观念的更新。党校办公不再是被动服务,而是为了使教学科研长足发展而不断进步的“主动服务”。

第三、构建校园网信息平台。校园网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与核心。它首先要通过对内整合各种信息,包括办公信息、科研信息、教学动态信息、校园文化信息等等,充分利用,合理配置。对外宣传自己,形成本党校的特色,并多方交流,内外沟通,构建符合教学、科研、办公管理等多方面需要的网络。

第四、优化网络系统结构。仅仅开发信息集中管理、分享的平台是不够的。对信息平台管理与控制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比如信息的控制、访问量与流量的控制、用户资格认证、网络状态与通信状态的监控、判断和维护,安全性能的保障等等。

四、结语

篇10: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一、背景分析

目前全省乃至全国各地都在搞信息化建设,从各级国家档案馆的馆藏数字化到各单位的数字档案室建设;从电子文中心、电子阅览室、登记备份中心到农村档案信息共享等,可说是热火朝天。

档案局作为政府指定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中心,既要保护传统载体的档案,又要管理数字化的记录。如何加快档案馆的数字化建设及电子档案的安全保管便显得尤为迫切。为贯彻落实省两办下发的《关于开展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的通知》,开展以电子文件中心各数字档案馆为基础的“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中心”建设工作,省档案局将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列为重点推进的创新工作。

考虑到随着社会进步和档案局的职责功能业务的完善,现在和将来各地档案局的档案相关的业务系统从数量和质量都在增长与提升,信息系统应该支撑起综合各类业务管理的“多核心”要求,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讨论新形势下档案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的有序,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思路。

二、目前档案部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上文可以看到虽然这些年建设不少的信息化项目,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难免存在不少问题,汇总为以下5点:

1、各自为政、散乱小。

现在建设档案信息化系统往往是由业务部门发起需求,但是档案局目前的业务范围还是比较广,业务分散,内容繁多,系统之间的关联与整合不够。建设各自系统的时候受部门条条框框的影响较大,缺乏统筹安排,导致每个对应的信息系统都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重复度大。

2、费财费力,专业技术力量簿弱。

信息系统有个特点,需要支撑起ISO标准的7层结构,比如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等等一直到应用层。这样每套系统建设的过程需要覆盖考虑这些层级对应的设备和软件,为了更好的保质保量的完成这些工作,除了购买各类设备之外,在建设过程和运行维护阶段我们还需要配备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但是这些对我们来讲都是很大的负担,档案局普遍情况下是没有足够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

3、没有统一规划、规范

每套系统的建设都有其自身的原始需求,但是在社会发展和档案局业务自身建设的大环境下,这些需求都会有个发展曲线,呈现从小到大,从低层向高层发展的趋势。往往各个IT供应商都是依据项目建设当前阶段的要求,没有长远的规划就容易导致项目刚开发完毕又落后于实际需求,最后很多项目就是建设周期长并且老是需要打补丁,用户和开发商互相都不满意。

4、数据安全隐患大

现在各个信息系统虽然都有各自的存储设备,比如大硬盘乃至磁盘阵列,但是用户方的备份和恢复措施往往不足,就曾有单位在搬迁机房过程由于保护措施不力导致档案数据丢失的事故。目前各单位的系统还是在政务内网或局域网为主运行,以后随着档案面向社会,面向公众的开放必然建设具有互联网的档案公共资源共享系统,这个时候对黑客,木马等等方面的考虑现在还没有全面的深入开展。

5、发展进入死胡同

综上所述,现在档案局的信息化部门在工作中发现越来越受到各个方面的局限与约束,在建设规划前比较缺乏清晰目标,建设后又没有有效的客观评估。同时对于未来如何开展工作缺乏循环上升的思路。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在档案信息化存在,在其他地方也很普遍。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家诺兰通过对200多个公司、部门发展信息系统的实践和经验的总结,提出了著名的信息系统进化的阶段模型,即诺兰模型。

在上图所示,前几年档案信息化发展就经历了初始和扩张阶段,现在就处于

上图中“控制”阶段,要是长期以往这么搞下去就进了死胡同。但我们相信一定有办法,能够跨越这个阶段就进入档案信息化的统一,创新和成熟期。

三、提出自上而下建一张全省性的档案专网、建立一整套应用平台建设。

1、技术方案

考虑种种因素,我们觉得现在是一个利用云计算方式进行档案信息化整体构建的时代。本文后续篇幅遵循这个思路进行阐述。

1.1 总体技术架构

1.2云计算的概念与组成根据NIST的权威定义,云计算有SPI,即SaaS、PaaS和IaaS三大服务模式。这是目前被业界最广 泛认同的划分。PaaS和IaaS源于SaaS理念。PaaS和IaaS可以直接通过SOA/Web Services向平台用户提供服务,也可以作为SaaS模式的支撑平台间接向最终用户服务

  SaaS:

提供给客户的服务是运行在云计算基础设施上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在各种设备上通过客户端界面访问,如浏览器。消费者不需要管理或控制任何云计算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存储等等;

  PaaS:

提供给消费者的服务是把客户采用提供的开发语言和工具(例如Java,python,.Net等)开发的或收购的应用程序部署到供应商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上去。客户不需要管理或控制底层的云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存储等,但客户能控制部署的应用程序,也可能控制运行应用程序的托管环境配置;

  IaaS:

提供给消费者的服务是对所有设施的利用,包括处理、存储、网络和其它基本的计算资源,用户能够部署和运行任意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消费者不管理或控制任何云计算基础设施,但能控制操作系统的选择、储存空间、部署的应用,也有可能获得有限制的网络组件(例如,防火墙,负载均衡器等)的控制。

1.3本文未来档案信息化中云计算的结构

从总体逻辑上来说,系统架构见如下图。

由此可见,我们设想未来的方案建设充分的利用到了云计算里的Saas, Paas和Iaas的主要组成部分。

 Saas就是档案局的应用软件。普通用户是和这个层面打交道。

 Paas是应用程序需要依赖的一个层面,普通用户没有直接打交道,但是

通常系统管理员和应用软件开发商会经常在这个层面进行规划和管理。 Iaas是系统管理员可以看到和实在进行管理的物理机器,存储等等,也

是他们日常进行计算机维护的层面。

在上述的架构里,浙江省档案局牵头建设一个档案云的专用网,在中心机房建立一个有500台物理PC机器的环境,这些机器通过虚拟化可以生成5000台的逻辑服务器。5000台PC逻辑服务器供全省的各类应用软件运行,比如第1号机-500号机器由省档案局使用,第X号机器-(X+200)号集群供某档案局馆使用。

各个地方的档案局可以建立自己的小云环境,比如建立有5台物理PC机器的环境,这些机器通过虚拟化可以生成50台的逻辑服务器。各地的小云环境和省档案局的大云环境合起来构建出整个浙江档案信息化专网,未来各个应用需要上线的时候就直接可以在这个云环境里开辟出规定操作系统,cpu和内存的逻辑机器,数据进行统一的备份和管理。

2、优势点分析

上述的建设思路的好处主要有2点:

IT环境统一规划,节省财力和建设周期

通过上述的方式,不需要每个系统建设都单独采购一堆的机器,直接在Iaas层级上开设虚拟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等都是标准配置。不需要每次都请开发商进行安装调试。

 解决安全隐患

因为采用的云计算架构,首先避免了单点故障,任何一台的计算机出现问题都有替代的机器自动进行替换。而且机器集中在一起,备份和恢复的操作简便很多。

四、发展大平台、大专网目前的困难

1、技术力量

目前要实现上述的建设目标,本身我们浙江档案局的技术力量还有待提高。个别地市虽然有专业的IT人员,但是全省平均到每个局馆资源还是非常有限。特别是建设这么一个具有前瞻性的项目还是有难度。

2、财政问题

上述建设专用大的计算机网络,机房建设和物理机器的采购是一笔较大的开支,还有网络费用也需要通盘考虑。

3、政策处理

建设这么一个网络之后,为了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由谁负责运维,建设费用的承担也是个问题。

五、对策及措施

1、寻求技术合作。

我们建议可以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比如有经验的,有技术实力的IT供应商帮助我们进行方案规划,原型论证和项目建设实施,包括后续的运行维护。

2、政策规划

有了对策和措施,这些都还是属于技术方案层面的工作。要将信息化搞好,还需要政府在政策上顺应形势发展,比如经费,人员编制等各个方面进行统筹安排与长远规划。

3、采用省局建设平台,各级地方局馆购买客户端及网络费等

这个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式,对我省各地档案局来讲,每个地方重复投入建设信息化设备比较可惜,省局建设平台就是把钱集中起来花费是个很好的建议。

总结

上一篇:乐趣的作文600字 学习弹钢琴的乐趣下一篇:动画电影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