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操作流程(试行)

2024-07-20

西峡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操作流程(试行)(精选10篇)

篇1:西峡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操作流程(试行)

习作指导课教学流程(实验草稿)

设计者:教研室

方华瑞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10分钟左右)

1、明确要求

激趣引入本单元的习作要求,自读要求,思考:从“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三个方面来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2、自主探究

根据本次习作要求,打开记忆的闸门,掀开生活的相册,选一选,填一填。用简练的话明确地填出来。写什么:—————————— 为什么写:—————————— 怎样写:题目————————

顺序:——————————

开头:————————————(用哪种方法?开门见山、总起、问题式、、、、)

重点处:————————————(需要详细写哪些内容)

结尾:————————————(用哪种方法?照应开头、点明题目、点明中心、自然结尾、、、、、)

二、解疑合探2(10分钟以内)

1、在小组内交流

2、班级交流(教师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发现闪光点大加表扬;顺学而导吧,导思路导技巧导选材,切忌导死了)

三、自主探究2(至少20分钟)

学生静心写作。(大部分学生基本完成习作)

四、解疑合探2(10分钟以内)

1、典范引路

教师读下水文,全体学生注意倾听。

2、修改习作。(自我修改、相互修改)

3、展示习作。(选几个有代表性的习作或半成品,让学生自己读读,师生共同评议。以鼓励和完善为主。不在于字数的多少而在于真实、生动)

五、运用拓展(30分钟)

学生再次完善后,上交习作。

篇2:西峡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操作流程(试行)

一、设疑自探

[基本操作]

(1)设置问题情景,导人新课。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归类整理(包括教师必要的补充),从而形成本节“主干”问题(即自学提纲)。

(3)让学生自学课本,独立探究,解决问题。

(4)教师巡视。

[目的意义]

(1)设情激趣,使学生开始上课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学生提出的问题,能被教师采纳并作为全体学生共同探究的问题,学生本身就有一种成就感和亲切感。同时,对学生来说,这些问题是主动提出的,不是被动接受而被迫思考的,更容易产生探究的兴趣。

(3)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方法探究,使自学更扎实有效。

(4)教师巡视,能及时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同时以适当的语言或动作暗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意事项]

(1)教师在课前要将心态调整到平静愉悦的状态,理性地克服因其他事件导致的心理不佳或过度兴奋,将激情、微笑、爱心和趣味带进课常,通过生活实例、社会热点、音像资料、实验操作等途径,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2)自学提纲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确定。如果学生整体水平高,则问题设置跨度要大一些,留足思维的空间;反之,如果学困生较多,则必须把一个问题分作两步或三步来问,减缓“坡度”,让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

(3)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在课前对学生的“自学提纲”进行“预设”,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全面,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补充。出示自探提纲要尽量保持学生提出的问题的“原始状态”,使学生有亲切感。

(4)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后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本次自学内容或范围(有时一节课需要通过几次自学,因为每次自学内容较多,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二是明确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类比回忆,还是边看书边练习(操作),总之什么方法好就用什么方法。三是明确自学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5)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同时要重点巡视学困生,可以拍拍肩、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但一般不宜同其商讨问题,以免影响其充分的自学。

(6)自学指导在一节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状况可能出现多次。

二、解疑合探 [基本步骤]

(1)检查自学情况。原则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优等生评价。

(2)针对自学中不能很好解决的典型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人人都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尽量做到表述清楚、观点明确。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今后的运用。

(4)特别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教师要精讲,有重点地讲。

[目的意义]

(1)检查自学情况,首先关注学困生,因为它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同时,如果学困生做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能做对,就不需教师再教了,这样就节约了课堂时间。

(2)学困生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中等生补充,如果中等生仍难以解决的问题则需要讨论,这样,什么问题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合探形式,教师就能准确地把握。

[注意事项]

(1)教师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学困生回答或演示操作,千万不要搞形式主义,让优等生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际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2)讨论不要滥用。学生讨论的问题,一定是学生通过自学仍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或者是教师在巡视中发现的虽属个性,但带有普遍指导意义、学生易错易混的问题。

如果在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教师直接把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展示给学生,并且让学生开始讨论,最终只能是个别优等生讲讲,小组内其他学生听听而已,同教师讲全体学生听,实在没有什么两样。因此,小组合探应该建立在充分自探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没有自探就不要合探。个别课因知识较容易,根本不需要讨论。

(3)学困生回答问题或板书时,要注意提醒其他学生认真聆听或观察,随时准备补充、评判和纠错。

(4)教师的“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三、质疑再探 [基本步骤]

学生根据本节内容,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教师引导其他学生共同解决。

[目的意义]

“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对本节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化。

[注意事项]

(1)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与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书本和教师的所谓权威观点挑战,尽量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深层次的问题。

(2)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最好引导学生自己解决。

(3)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可能千奇百怪,超出教材的知识范围,但要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教师课前应充分做好思想上和知识上的准备,不能指责学生,更不能不懂装懂,搪塞应付。

四、运用拓展

[基本步骤]

(1)教师引领学生编拟基本题和拓展题。

(2)教师有选择地展示后,供全体学生训练。

(3)如果学生编拟的习题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要对习题进行补充。

(4)反馈学生答题情况。

(5)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归纳本节所学主要内容(包括课本具体内容和通过学习运用所感悟的内容)。

[目的意义]

(1)通过学生自编习题的训练,做到了对知识运用的举一反二。

(2)反思实际是对本节内容的及时归纳和梳理,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清晰认识。

[注意事项]

(1)学生开始可能不习惯或不会编题,教师要进行示范和引导。

(2)学生编题,教师要加强巡视,重点关注典型习题和学困生、中等生的编题情况。

(3)学生展示习题要体现基础性和拓展性。

篇3:西峡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操作流程(试行)

设疑自探:这是课堂的首要环节, 即围绕教学目标, 创设问题情境, 设置具体问题, 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

这一环节主要涉及三个步骤:一是创设问题情境。二是设置具体自探问题。根据学科特点, 自探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学习目标直接出示, 也可以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 然后师生归纳梳理, 如果问题还没有达到目标的要求, 教师再补充提出。自探问题的“主干”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是学生自探。这里的自探是学生完全独立意义上的自探。自探前, 教师一般要适当进行方法的提示、信心的鼓励和时间的要求。自探中, 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热切关注和期望。无论关注的形式怎样变, 有一个底线不能变, 那就是不能打断或干扰学生独立学习的思路。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设置自探问题层次不清, 不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 问题太碎、太杂, 或太大、太空。要么一看就会, 课本上有直观的答案, 要么思维跨度太大, 缺乏递进性, 学生难以接受。二是自探走过场, 时间安排不足。三是在学生自探过程中教师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唠唠叨叨, 使学生不能专心思考;要么漠然视之, 认为学生自探与己无关。

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 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

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种:一是提问与评价。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 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二是讨论。如果中等生也难以解决, 则需要讨论, 教师在学生自探的过程中巡视发现的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也要讨论。讨论要建立在学生充分自探的基础上进行, 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 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三是讲解。如果通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 教师则予以讲解。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 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 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 学生会的不讲, 学生讲之前不讲。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抛开设疑自探中的问题, 重新设置几个所谓难度较大的问题, 在学生没有思考的情况下, 直接让学生讨论。二是教师怕学生自学解决不了问题, 按自探提纲从头到尾重新讲解一遍, 换汤不换药。三是提问回避学困生, 怕浪费课堂时间, 仅让中等以上举手要求发言的学生回答一遍了事, 掩盖学情。四是试图烘托气氛, 搞形式主义, 很简单的问题也要进行讨论。五是小组讨论人员不固定, 发言无序, 时间没保证。

质疑再探:让不同学生针对所学知识, 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 诱发学生深入探究。

在具体的实践中, 对于中等以下学生质疑的问题, 有可能还是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范畴, 只是从不同侧面去提, 这时让其他学生回答, 实际上是起到了深化学习目标的作用。对于优等生质疑的问题, 有可能超出书本知识, 但教师还应先让其他学生思考解答, 提出种种不同的解决办法, 然后教师再解答。如果连教师也解答不了, 应坦诚说出, 师生课后通过查资料等其他途径共同解决。

如果开始学生不会质疑,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完成情况进行示范引领性质疑, 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待学生养成习惯之后, 教师考虑更多的应是如何应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 而不是再给学生预设问题。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学生无疑可“质”, 教师即转入下个环节。二是教师质疑代替学生质疑。三是学生一问, 教师一答。四是教师课前对学生可能质疑的问题没有充分的估计和预测。

拓展运用: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 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习题, 让学生训练运用。在此基础上, 予以反思和归纳。

此环节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教师拟题训练运用。教师首先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 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情况。检查反馈的原则是学困生展示, 中等生评价。如果发现错误, 还要让学困生本人说出错误的原因并纠正。基础性习题解决之后, 教师再出示带有拓展性质的习题。检查反馈原则是中等生展示, 中、优等生评价。如果发现错误, 还要让答错者本人说说错误的原因并纠正。二是学生拟题训练运用。如果学生所编习题达不到学习目标的要求, 教师则进行必要的补充。三是反思和归纳, 具体操作是学生先说, 教师后评。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编拟习题不能牢牢把握学习目标的“底线”, 关注拔高题, 忽视基础题。二是怕学生编题编不到“点子”上, 浪费时间, 干脆不让学生编。三是不给学生反思的时间和充分表达的机会, 反思归纳都是教师“一言堂”。

篇4:“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刍议

关键词:三疑三探;创新;批判性思维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主要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公民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学会归纳创新问题,真切感悟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

快乐。

董毓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德育和智育的结合。德育部分,是一组关于认知和行为的批判理性精神和品德。它包括谦虚、谨慎、客观、具体、公正、反省、开放等指标。批判性思维的智育部分,是一组辨别、分析、判断和发展的高阶思维技能。批判性思维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智能发展方面着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创造性和创新思维的前提。

研究者已经潜心研究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尝试对一篇亲历者的心得体会的分析,从批判性思维的视角试对西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进行评论。

一、对西峡一高教学模式学习的心得体会

带着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困惑,2015年4月9日,我随学校其他30余名教师到西峡一高参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培训。首先是听报告。报告中听到邹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经过争论,我们在高一下学期就文理分科了”,使我大惑不解。西峡一高抢抓机遇,在国家亟需创新型人才的背景下,以“培养国际创新型人才”为办学理念。为了使创新思维与学习发生联系,在保证体、音、美、计算机课时不减的前提下,学校每周又增设两节创新课,为日常的“三疑三探”课堂提供创新思维的技术支持。西峡一高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而成名,科技创新教育已经帮助不少学生打开通往名校的大门。我认为,作为一个县属高中,西峡一高在同类学校中处于绝对优势的竞争地位,这么早就文理分科,真是令人不解,似乎与其主打的“培养国际创新型人才”的理念背道而驰。因为文理分科易导致“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离间”,人文素养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内涵。另外,我在2016年1月27日访问西峡课改名校五里桥初中官网时,发现了如下一则网讯:9月10日~9月11日,五里桥初中在本校多功能厅召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推进会。全体教师参加。李清锋校长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弱化“设疑自探”环节,强化有效环节,每节课要整理出与本节有关的考点,打造真正意义的高效课堂。我以为,若是“三疑三探”中“设疑自探”环节被弱化了,何谈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随后我听了6节英语课,并观察了课堂上的小组活动。大多数学生只能对书面上出现的问题提出疑问,对深层次的问题认识不到。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也没有过多的关注,教师的“三疑三探”教学也没有体现得很好。

在随后与西峡一高指派的教师交流中,参与答疑的老师不经意的话,使我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原来,新授课(包括英语)他们讲得很快,这样可以把大量的时间节省下来,用来做大量的题。他们对外宣称的“三讲三不讲”实际上在新授课中他们自己也很难把握。而在习题讲评课中,由于学生做过的题,对错已经有结果,他们才可以很好地做到“三讲三不讲”。他们非常注重讲题,要求讲细讲透,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拓展,有时要用十多分钟才能讲清楚,这样,学生错过的题,下次就很难再做错了。

总之,我认为,西峡一高的高考成绩,除去其课改、校改、班改、优秀的生源因素外,学生大量地做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专门训练学生编题。

随后,我在西峡一高贴吧内详细研读了有关“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争论的文本。诚如“古镇香橼树”在西峡一高贴吧所言:“乌江榨菜因其优良工艺、优秀品质和到位的宣传而扬名,西峡一高之三疑三探亦然!”

二、基于批判性思维视角得出的结论

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列出具体的批判性思维分析过程了。研究者得出了如下结论:(1)西峡一高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有虚夸之嫌;(2)西峡一高杨文普团队并没有上升到批判性思维理论的高度总结,提炼他们的教学实践,这就使他们的创新教育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取得如今的辉煌后,很难再有新的突破;(3)西峡一高的创新教育也属于科技创新教育,它的功利性是很强的,通过科技创新教育拉动了高考升学率;(4)西峡一高的高考成绩,除去其课改、校改、班改、优秀的生源因素外,学生大量地做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5)批判性思维的融入,将使西峡一高的创新教育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和科技创新教育获得新的突破和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西峡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课堂教学的革命:西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2]董毓.角逐批判性思维[J].人民教育,2015(9):13-19.

篇5:西峡三疑三探学习心得体会

近期我们学习了西峡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首先是设疑自探,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教师提问,生生思考并作答,让学生自己来探究学习,当然教师也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讲解。然后是解题合探,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自我学习解题的方法,主要还是生生之间合作寻求,在小组中有低等生来提问,中等生来回答,优等生进行解答。最后是质疑再探,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通过本节课学习提出新的疑问,充分开放学生的思维,大胆提问,师生一起合作解答。新课结束后还要进行运用拓展练习,进一步针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训练运用,在补充和检查运用情况的基础上予以订正,反思和归纳。

通过学习我发现学生真的变成了课堂的主人,老师也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了。听了几节课后,我还发现西峡一小推广“三疑三探”培育创新人才,把课堂空间完全向学生思维全面开放了,使我感觉自己平时上课中出现的种种不足之处。

这一课堂模式也对教师提出高要求:教师课前要充分做好思想上和知识上的准备,才能在课堂上从容镇定得解答一切问题。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与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教师要做到“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还要不停地巡视指导,及时地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同时以适当的语言暗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认为教学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在听课时,我最大的发现是:学生的学习语言组织很好,小组合作很值得我学习,在小组中可以自己尝试解决,可是在我校施行还的探讨,可我们这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待加强,我认为我们的学生要先学会说,会思考,会解答才能有所进步。我现在的目标是先让学生“说”再进行尝试“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

我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值得我去探索和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以上是我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解和感受。它是一个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模式。

总之,“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还是一个自我摸索和实践的过程。不过,通过这次学习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帮助很大,我会继续努力。

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体会的学习和探讨,我知道了如何做一名创新型教师:

我学习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后,使我受益匪浅。通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创新型的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一个富有创新型的教师,心中不该只想着学生的分数,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创新意识是否得到加强,应更多地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发展着想,因此创新性的教师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把培养能力增长才干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把传授知识渗透在培养能力,培养方法之中,变知识积累第一,能力培养第二为培养能力第一知识积累第二。

2变封闭的课堂为开放的课堂。开放的教学形式,组织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地点可以是课堂,也可以是自然社会。

3变教条式,灌注式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创新性的教师要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没有主体性和自觉性,就不能有创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关系,真正发挥学生的创新主体作用。

1、教学中要给与学生的积极评价。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采用积极的教学评价手段,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培养。如采用“解疑合探”的这一模式教学,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种,一是提问与评价。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二是讨论。三是讲解。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尤其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出一些出乎教师意料的问题时,有些教师会不自觉的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这是不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的。

2、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要学习西峡县探索了多年的“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疑问疑问,有疑便问”有了疑问,才会思考,才会探索,所以课堂的开始首先要提出问题,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发现问题,大胆怀疑,寻根问底是创造的开端,也是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品德。

3、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些知识学生通过独立或合作是完全能够解决的,因此教师在课堂和课后都应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三讲三不讲”。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独立学习,思考。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学习。

学习“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近期,我校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进行了全面学习,受益匪浅。现从以下四方面对这次学习简要总结如下:

一、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要求发生变化。

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上午听了三节英语课,在八十班听得一节课中,教师把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这几个环节都会在一堂课中出现。结果到下课的时候,还有三个教学环节没有完成。个人觉得一堂课全都完成四个环节,时间不够用。如果把把这几个环节分两节课完成,时间就充裕了很多。

二、对老师的讲解重新加以重视,“三疑三探”在让学生会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中养成勇敢质疑、善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好习惯,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彻底改变。但也会出现一个问题,大多数学生只能对书面上出现的问题提出疑问,对深层次的问题认识不到,老师如果不加以系统的讲解,单靠学生可能耗时耗力也无法解决,这次学习我发现西峡老师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教学调整,在学生评价完一道题后,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拓展,有时要用十多分钟才能讲清楚。然后学生再评价老师再拓展讲解。这样才能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能够使学生对知识有了系统性和深层次的认识。

三、充分利用课前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上习题课和讲评课前提前将答案发下去学生自己对答案,再利用早自习时间小组内讨论解决大部分问题,极个别问题老师再在习题课和讲评课上集中解决,新授课也是一样让学生提前预习自我设疑自我探究,在开始上课时学生提出自探提纲直接进入解疑合探阶段进行合探展示评价。

四、重视校园和班级文化建设 觉得这个学校特别重视重视校园和班级文化建设一进入校园你就会发现到处是标语,还在教学楼侧墙上张贴很多需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才能找到答案各种问题。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在班级的墙面上张贴四星一组,班级功勋榜,等等,通过各种方法各种途径来激励学生学习。

总之,这次学习收获颇多。无论是三疑三探,还是双分管理。还有其它一些好的教学方法,肯定都有很多值得我们的好的地方。当然,也肯定有不适合我们的地方。无论学习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要杜绝死板硬套。要根据自学校和学生的现状来创造出真正适合自己的好方法。不要盲目跟风,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学习“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我学习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后,使我受益匪浅。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三疑三探”的好处就在于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展示、思考、合作、交流的舞台。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如何做一名创新型教师:

一、创新型的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一个富有创新型的教师,心中不该只想着学生的分数,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创新意识是否得到加强,应更多地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发展着想,因此创新性的教师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1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把培养能力增长才干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把传授知识渗透在培养能力,培养方法之中,变知识积累第一,能力培养第二为培养能力第一知识积累第二。

2变封闭的课堂为开放的课堂。开放的教学形式,组织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地点可以是课堂,也可以是自然社会。

3变教条式,灌注式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二、创新性的教师要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没有主体性和自觉性,就不能有创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关系,真正发挥学生的创新主体作用。

1、教学中要给与学生的积极评价。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采用积极的教学评价手段,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培养。如采用“解疑合探”的这一模式教学,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种,一是提问与评价。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二是讨论。三是讲解。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尤其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出一些出乎教师意料的问题时,有些教师会不自觉的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这是不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的。

2、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要学习西峡县探索了多年的“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疑问疑问,有疑便问”有了疑问,才会思考,才会探索,所以课堂的开始首先要提出问题,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发现问题,大胆怀疑,寻根问底是创造的开端,也是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品德。

篇6: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开 展 课 堂 教 学

赤土店镇初级中学 课研组

三疑三探的概述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主要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公民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 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学会归纳创新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 良好品质和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真切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快乐。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来说还应包括对知识的运用拓展环节,所以用八个字更能全面地涵盖这一教学模式的全部过程,即“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第一步:“设疑自探”。是指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同归纳梳理问题,从而形成需要解决的“主干”问题(即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它方式独立自学探究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

第二步:“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对于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作解决。?

第三步:“质疑再探”。是指在基本完成本节主要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针对本节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

第四步:“运用拓展”。是指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的“新知”,围绕学习目标,尝试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和拓展性习题,展示出来供全体学生训练运用,如果学生编题达不到目标要求,教师要进行补充,在检查运用情

况的基础上予以订正、反思和归纳 如何正确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主要通过疑问与探究结合等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设疑自探:这是课堂的首要环节,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具体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

这一环节主要涉及三个步骤:一是创设问题情境。二是设置具体自探问题。根据学科特点,自探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学习目标直接出示,也可以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如果问题还没有达到目标的要求,教师再补充提出。自探问题的“主干”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是学生自探。这里的自探是学生完全独立意义上的自探。自探前,教师一般要适当进行方法的提示、信心的鼓励和时间的要求。自探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热切关注和期望。无论关注的形式怎样变,有一个底线不能变,那就是不能打断或干扰学生独立学习的思路。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设置自探问题层次不清,不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问题太碎、太杂,或太大、太空。要么一看就会,课本上有直观的答案,要么思维跨度太大,缺乏递进性,学生难以接受。二是自探走过场,时间安排不足。三是在学生自探过程中教师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唠唠叨叨,使学生不能专心思考,要么漠然视之,认为学生自探与己无关。

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

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种:一是提问与评价。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二是讨论。如果中等生也难以解决,则需要讨论,教师在学生自探的过程中巡视发现的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也要讨论。

讨论要建立在学生充分自探的基础上进行,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三是讲解。如果通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则予以讲解。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抛开设疑自探中的问题,重新设置几个所谓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学生没有思考的情况下,直接让学生讨论。二是教师怕学 生自学解决不了问题,按自探提纲从头到尾重新讲解一遍,换汤不换药。三是提问回避学困生,怕浪费课堂时间,仅让中等以上举手要求发言的学生回答一遍了事,掩盖学情。四是试图烘托气氛,搞形式主义,很简单的问题也要进行讨论。五是小组讨论人员不固定,发言无序,时间没保证。

质疑再探:让不同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诱发学生深入探究。

在具体的实践中,对于中等以下学生质疑的问题,有可能还是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范畴,只是从不同侧面去提,这时让其他学生回答,实际上是起到了深化学习目标的作用。对于优等生质疑的问题,有可能超出书本知识,但教师还应先让其他学生思考解答,提出种种不同的解决办法,然后教师再解答。如果连教师也解答不了,应坦诚说出,师生课后通过查资料等其他途径共同解决。

如果开始学生不会质疑,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完成情况进行示范引领性质疑,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待学生养成习惯之后,教师考虑更多的应是如何应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而不是再给学生预设问题。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学生无疑可“质”,教师即转入下个环节。二是教师质疑代替学生质疑。三是学生一问,教师一答。四是教师课前对学生可能质疑的问题没有充分的估计和预测。

拓展运用: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习题,让学生训练运用。在此基础上,予以反思和归纳。

此环节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教师拟题训练运用。教师首先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情况。检查反馈的原则是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评价。如果发现错误,还要让学困生本人说出错误的原因并纠正。基础性习题解决之后,教师再出示带有拓展性质的习题。检查反馈原则是中等生展示,中、优等生评价。如果发现错误,还要让答错者本人说说错误的原因并纠正。二是学生拟题训练运用。如果学生所编习题达不到学习目标的要求,教师则进行必要的补充。三是反思和归纳,具体操作是学生先说,教师后评。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编拟习题不能牢牢把握学习目标的“底线”,关注拔高题,忽视基础题。二是怕学生编题编不到“点子”上,浪费时间,干脆不让学生编。三是不给学生反思的时间和充分表达的机会,反思归纳都是教师“一言堂”。

篇7:三疑三探教学案例

张志堂

我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执教近40年,语文教案写了200多本,如今,面对一本初三语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感慨万千。

众所周知,教案(即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教师讲课必须要有教案。只有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提高教学质量才有可靠的保证。教师写教案的目的,就是把备课所得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使之系统化,在上课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在上课以后便于检查效果,总结经验。因此,尽管教案还不是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水平,所以无论是刚涉足教坛的青年教师,还是从教数载的老教师,都应该认真写好教案。

值得研究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教案。过去,由于一些领导一味强调写好教案,给教师定下很多条条框框,限制过严过死过于繁杂,但每位任课教师都必须不厌其烦地坚持写下去,必须做到每节课都如此,而且要天天写,月月写,年年写。由于领导的“严”要求,学校里写得多,写得工整的教案屡见不鲜,有的同志在一个学期里,仅语文一科就写了厚厚的四本教案。仔细看下去,无论文科、理科,教案大多是教材教参的翻版,“条条框框逐个填,目标设计逐个编,白纸黑字写个遍,要求样样都齐全。”如此这般,无论是学校领导检查,还是上级领导检查,教案个个都是“典范”教案,都是“认真细致”,“值得推广”。难怪有人编出打油诗:“编、编、编,编教案,编好教案给官看,字迹工整项目全,官们看了好喜欢„„”面对如此状况,我们不但要说:这些表面文章无论做得怎样好,这些花样形式无论搞得怎样好,到底有多大用处?充其量不过是学校领导可以受到上级领导“治校有方”的嘉奖,任课教师可以获得学校领导“备课认真”的表扬。如此做法,不仅害苦了教师,而且危害了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河南省西峡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近年来为深入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水平,推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系列读本,老师们如同久旱逢甘霖,拍手叫好。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系列读本,着眼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本质,阐明了“三疑三探”的核心理念、学科思想和教学方法,并以开阔的视野

对各学科运用“三疑三探”模式进行系统整体的解读,是提高教学能力的良师益友。读本以“三疑三探”模式的课堂基本框架,对教师的备课、教学给予具体的示范、指导和建议,同时对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困惑进行澄清和提示,有极强的指导性和实用价值。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即充分体现了实用价值,又体现出教师的个性风格。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是一种艺术。由于教师的工作态度和业务水平、实践经验、课堂应变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各班学生情况亦不同,教学方法也应有个人特色。教学设计中每个页码在编排时特意留下三分之一空间,供教师添减改进和教后反思,根据教学实情设计出自己的精彩课堂。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县教研室的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真正解放了教师,解除了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抄写繁杂教案的沉重负担,不搞文字游戏,让教师抽出时间在教案外狠下功夫,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作出深入刻苦的钻研,在教学改革上作深入的探讨,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如今领导检查教案不在凭篇幅的长短论优劣,不再凭条款的齐全论高低,在对待教案上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既不放任自流,又不死抠格式,检查侧重于添加的内容和教后反思的内容,表扬侧重于有改革特色,有创意的教案,真正起到了督导作用。

衷心感谢教研室领导把教师们从编写教案的沉重负担中解放出来,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三疑三探”是西峡教育的课堂革命,而深得人心的教案的改革和创新则是西峡课堂革命的有力见证。

篇8: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解读

全县正在推进西峡‘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准确把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正确解读“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操作要点,无疑是一项十分紧迫且非常必要的工作。

一、主要环节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三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来说还应包括对知识的运用拓展环节,这样,共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还可以用八个字来说明和概括,即“先疑后探,编题自练”。

第一环节:设疑自探

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形成本课的“自探提纲”并开展自主学习。

第二环节:解疑合探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初步完成本课主要学习内容。

第三环节:质疑再探

鼓励学生再次质疑,针对本节内容提出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以达到深化认知的目的。

第四环节:运用拓展

师生围绕自探提纲和学习内容,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反思归纳本节知识并进行适当评价。

二、操作要点

1.设疑自探环节

这是课堂的首要环节,也是课堂导入的过程,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具体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这一环节一般涉及三个步骤。

步骤①:创设问题情境。上课伊始教师就要设置问题情境,尽快形成问题氛围,使学生生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步骤②:设置自探问题提纲。根据学科特点,针对不同课型,自探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直接出示,也可以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后产生。

步骤③:学生自探。学生针对自探提纲,开展自主探究。

“自探提纲”作为统领全课的核心问题,是本课学习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明确导向,其问题的解决程度体现了一节课目标的达成度。因此,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要对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有深刻的理解把握,为学生的学习指明具体的方向。倡导在实施初期,使用“导学案”,在学生问题意识没有得到较好培养的情况下,教师应围绕三维目标补充设疑。

2.解疑合探环节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这里要解的“疑”既包括设疑自探中所设的“疑”,也包括自探中派生出的新的疑问。“合探”一般包括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提问与评价。一般由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补充,中等生或优等生评价。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主要在这一环节培养和体现。

第二种形式:讨论。通过提问检查,如果学困生回答正确,则立即转入下一个问题;如果中等生难以解决,则需要讨论,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要定主持人,定先后发言顺序。

第三种形式:讲解。通过讨论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予以讲解、点拨。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解之前不讲。

3.质疑再探环节

在基本完成本节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质疑,勇于向教材、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让不同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知识再次提出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并且引导学生自己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学生对于新知的学习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新习得的知识要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之中,才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给学生再次质疑的机会也是让学生反思学习内容、解决新知学习与原有经验冲突的过程。“质疑再探”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同时也是引领学生走出教材、深化拓展的必由之路。质疑再探的主体仍然是学生,问题由学生自己发现、提出,主要由学生自己来解决,可沿着“学生思考——学生质疑——学生解疑”的思路进行。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质疑的方向,淡化与本课无关的问题,如果涉及到以后要学习的内容,可直接指出,暂时不做回答。所提问题要忌杂、忌碎、忌全、忌大、忌空。教师要把握好知识的外延,做好学生质疑的问题引导。课初的“设疑”是“走进教材,用好教材”,这里的“质疑”则是“走出教材,超出教材”,这是一个深化和拓展知识的过程,也是从教材知识向实际应用升华的必由之路,是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时期。

4.运用拓展环节

师生围绕学习目标,针对本节所学知识,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问题,让学生训练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归纳本节知识。此环节一般有三个方面内容:①让学生围绕本节所学知识编拟一些基础题和一些拓展延伸性习题,教师通过巡视选择有价值的展示给全体学生练习使用。②教师编拟一些基础性试题,作为本节教学任务的“底线”,要求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评价;基础性习题解决以后,教师再出示带有拓展性的习题,让中等生展示、优等生评价。③反思归纳。也是对本节所学内容的梳理,是对整个探究过程的回放和体会。

三、实施建议

1.先学习,后批判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肯定不是包治百病的神丹妙药,不可能解决现实课堂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不适合学情、校情之处。但我们建议大家先学习、理解、消化、吸收。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研究如何改进、改良甚至批判。

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提倡一种模式,体现的是决策者们对区域发展的政策导向和价值追求。学习模式是为了建立模式并最终走出模式。

从最终忘记模式”这样一条轨迹,不断走向成熟、不断完善的。

因此,无论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还是从教师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建议,各实验校在实验初期必须扎扎实实学习、原汁原味操练,切忌不负责任地说三道

四、盲目批判。只有我们真正理解了,明白了,懂了,才能真正发现其不足之处,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才有资格谈改造和批判。

2.准确把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先进理念和精神实质

学习实践“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绝不是要求每位教师的每一节课都要设计“三次质疑”,搞“三次探究”。在中国汉语中,三者,多也。“三疑三探”的核心无外乎是“多疑多探”,“先疑后探”,“有疑有探”。一味固守“三疑三探”中的数字“三”,必然会将我们的学习实践活动推进死胡同。有时,只需要一探或再探即可解决问题;也有时,可能在三探的基础上还要四探、甚至五探六探。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可以在中小学的各个年段、各个学科同步开展。但具体操作过程中,切不可一个尺度,一个标准。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科、不同年段的现实差异,遵循规律,讲究科学,注重个性。根据学科、年段和具体教学内容的不同,模式中规定的四个环节完全可以进行合理调整、适当整合。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希望各位教师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注重领会该教学模式倡导的先进理念和精神实质。

3.充分重视并不断强化学生的能力训练

我们看到,西峡的学生普遍具有比较好的质疑和提问能力,这个能力的培养对于尝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至关重要。

对质疑能力、提问能力的培养,是实验初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研究解决的迫切重大问题。既需要实验教师不断探索,也需要教研人员及时跟进,寻求解决之道。这个问题不解决,实验工作就很容易误入歧途,进而遭到非议,甚至产生消极抵制情绪,后果不堪设想。

与此相关的,还有其他一些基本能力的培养。第一,学生的板书能力,包括规范性、字迹工整,书写速度等诸多方面。第二,学生的表达能力,尤其是合理运用学科语言表达学科思想方法的能力,我们要大力加强这方面的针对性训练。第三,学生的批判能力。我爱我师,但我尤爱真理。这种精神是学校教育应该大力弘扬和树立的。

课堂效率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高,本质上讲,是与模式本身无关的,而是模式背后所孕育或蕴含的思想方法,对这些基本能力的积极训练和逐步培养,达到一定程度后自然而然产生的作用。因此我们建议,各实验校要借本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东风,充分重视并不断强化学生的能力训练,使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问能力、书写能力、表达能力、批判能力等有一个全面的、质的提升。

4.坚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宗旨和核心理念

第一,不能忘记课程改革的根本宗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那些打着改革的幌子,行应试教育之实的种种错误做法,我们必须清醒地加以甄别、清除,去伪存真。这样,当我们听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等各种谬论的时候,能够坚守教育本真,坚守教育科学,坚守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应有之本。不浅薄,不功利,不盲从、不浮躁。

第二,不能忘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学生发展服务。有人将其概括为“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

基于此,我们应该毫不动摇地坚守过去十年多我们已经确立的课改方向,发扬长处,补齐短板,均衡发展。

所谓发扬长处,是指在过去的十年,我们已经在追求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用宗局长的话说,可以概括为:优化布局,让资源配置更加合理;调整学区,让生源更加均衡;强化师资,让队伍更加优化;平行分班,让机会更加均等;阳光排座,让教育更加公平。这些是我们的成绩,是我们的长处,我们必须继续坚持。

所谓补齐短板,目前我县的正在推进的课程改革,本质上,就是直面课堂教学,进行课改攻坚。这也是全国第二阶段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我理解,如果说公平与质量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那么现阶段我县课程改革的中心任务,就是在初步解决公平的基础上,关注硬币的另一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概括我县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策略,主要有两条:关注后三分之一,让所有学生主动发展;构建高效课堂,让教育质量全面提升。这两句话实现了,均衡发展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课程改革不是简单否定过去,更不是完全否定自己。在当前课程改革步入深水区,开始课堂教学改革的攻坚战的时候,我们尤其要重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坚守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宗旨和核心理念,确保我们的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前行。

教育是对明天负责的,是对未来的一种定义:教育是为了未来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创造未来的。

篇9:使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有感

通过近一年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摸索,通过听课、评课,我深深感受到,要想灵活运用好“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提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一、把握教材的能力。教师在备课前应认真研究教材,合理设计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好自探提示。

二、把握学生的能力。教师在备课前应充分考虑学生,既要备教材、教法,也要备学生,要预设学生在课堂中质疑、自学、交流、探究等各个因素。

篇10:西峡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操作流程(试行)

开 展 课 堂 教 学

三疑三探的概述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主要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公民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 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学会归纳创新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 良好品质和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真切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快乐。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来说还应包括对知识的运用拓展环节,所以用八个字更能全面地涵盖这一教学模式的全部过程,即“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第一步:“设疑自探”。是指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同归纳梳理问题,从而形成需要解决的“主干”问题(即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它方式独立自学探究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

第二步:“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对于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作解决。?

第三步:“质疑再探”。是指在基本完成本节主要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针对本节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

第四步:“运用拓展”。是指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的“新知”,围绕学习目标,尝试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和拓展性习题,展示出来供全体学生训练运用,如果学生编题达不到目标要求,教师要进行补充,在检查运用情

况的基础上予以订正、反思和归纳

如何正确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主要通过疑问与探究结合等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设疑自探:这是课堂的首要环节,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具体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

这一环节主要涉及三个步骤:一是创设问题情境。二是设置具体自探问题。根据学科特点,自探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学习目标直接出示,也可以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如果问题还没有达到目标的要求,教师再补充提出。自探问题的“主干”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是学生自探。这里的自探是学生完全独立意义上的自探。自探前,教师一般要适当进行方法的提示、信心的鼓励和时间的要求。自探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热切关注和期望。无论关注的形式怎样变,有一个底线不能变,那就是不能打断或干扰学生独立学习的思路。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设置自探问题层次不清,不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问题太碎、太杂,或太大、太空。要么一看就会,课本上有直观的答案,要么思维跨度太大,缺乏递进性,学生难以接受。二是自探走过场,时间安排不足。三是在学生自探过程中教师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唠唠叨叨,使学生不能专心思考,要么漠然视之,认为学生自探与己无关。

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

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种:一是提问与评价。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二是讨论。如果中等生也难以解决,则需要讨论,教师在学生自探的过程中巡视发现的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也要讨论。

讨论要建立在学生充分自探的基础上进行,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三是讲解。如果通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则予以讲解。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抛开设疑自探中的问题,重新设置几个所谓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学生没有思考的情况下,直接让学生讨论。二是教师怕学生自学解决不了问题,按自探提纲从头到尾重新讲解一遍,换汤不换药。三是提问回避学困生,怕浪费课堂时间,仅让中等以上举手要求发言的学生回答一遍了事,掩盖学情。四是试图烘托气氛,搞形式主义,很简单的问题也要进行讨论。五是小组讨论人员不固定,发言无序,时间没保证。

质疑再探:让不同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诱发学生深入探究。

在具体的实践中,对于中等以下学生质疑的问题,有可能还是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范畴,只是从不同侧面去提,这时让其他学生回答,实际上是起到了深化学习目标的作用。对于优等生质疑的问题,有可能超出书本知识,但教师还应先让其他学生思考解答,提出种种不同的解决办法,然后教师再解答。如果连教师也解答不了,应坦诚说出,师生课后通过查资料等其他途径共同解决。

如果开始学生不会质疑,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完成情况进行示范引领性质疑,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待学生养成习惯之后,教师考虑更多的应是如何应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而不是再给学生预设问题。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学生无疑可“质”,教师即转入下个环节。二是教师质疑代替学生质疑。三是学生一问,教师一答。四是教师课前对学生可能质疑的问题没有充分的估计和预测。

拓展运用: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习题,让学生训练运用。在此基础上,予以反思和归纳。

此环节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教师拟题训练运用。教师首先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情况。检查反馈的原则是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评价。如果发现错误,还要让学困生本人说出错误的原因并纠正。基础性习题解决之后,教师再出示带有拓展性质的习题。检查反馈原则是中等生展示,中、优等生评价。如果发现错误,还要让答错者本人说说错误的原因并纠正。二是学生拟题训练运用。如果学生所编习题达不到学习目标的要求,教师则进行必要的补充。三是反思和归纳,具体操作是学生先说,教师后评。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编拟习题不能牢牢把握学习目标的“底线”,关注拔高题,忽视基础题。二是怕学生编题编不到“点子”上,浪费时间,干脆不让学生编。三是不给学生反思的时间和充分表达的机会,反思归纳都是教师“一言堂”。

另外,根据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的不同课型,还可以增删或调换某个具体环节,进行灵活运用。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初探

[导读] 经验+ 反思= 成长。通过反思,教师能更好地结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运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在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推广、实施与深化中,赤土店中学积极组织带动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开展教学研究,及时反思交流,进行专题研讨,多方位、多渠道地促使全体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实施“洗脑工程”,促进观念和行动的转变

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知识、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让全体教师积极地认识、接纳,灵活自如地运用这一教学模式,赤土店中学采取多种形式实施“洗脑工程”:一是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理论学习,启动“读书富脑工程”。制订了教师业务学习方案,就教师的读书范围、读书方法、笔记、时间数量等做了具体要求,使教师在自学的过程中走进新课程、学习新理念、掌握新模式。二是借助课堂观摩,使教师亲眼目睹新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结构,以及新模式给教师、学生、课堂教学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三是立足校情,充分挖掘校内资源,组织学校业务领导、骨干教师分专题办讲座,开展讲学活动,从不同侧面将新的教育理念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相结合,变抽象为具体,使广大教师找到学习实践的方法。

二、实施集体备课制度,促进共同进步

为了能让教师有更充足的时间去揣摩、实验和实施“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赤土店中学提出了淡化形式、注重过程,有形备课与无形备课相结合的三轮备课制:即个人自主备课———教研组集体备课———课前自我加减。通过三轮备课,让教师充分体验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妙之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教师的共同进步。

三、开展观摩研讨活动,在课例研究中共同成长

为了加快教学改革,推进“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运用与发展,赤土店中学建立了精品课机制,开展了“多人同上一节课”和“一人一课上多班”的观摩研讨活动。

“多人同上一节课”,即在同级、同科里统一教学内容,同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设计教学,通过听评课,真切感受同事的教育智慧,以弥补自己在使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共同探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实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人一课上多班”,即选定一位教师经历“独立备课———说课———修改教学设计———上研讨课———进行交流———写教后反思”这一研讨历程,使其掌握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更加科学灵活地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这样以具体的课堂实例进行研讨,就人人有话说,有问题谈,教学中的问题容易被发现,个人的智慧也容易被激发,“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也自然地结合了起来。最终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打开课堂大门,看别人的课堂,说别人的课堂;看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走进别人的课堂,改进自己的课堂。

四、在不断反思中逐步提高

经验+ 反思= 成长。通过反思,教师能更好地结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运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独立性思考和创造性见解。城区一小规定教师在教前、教中、教后都要进行及时反思。教学前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在集备教案中增设个性设计;教学中要根据课堂上的实际状况及时作出调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真正让学生学得活、学得实;课后要及时在教案上写下教的反思和学的反思。同时,还鼓励教师写个案研究、教学心得和案例分析,使教师在分析解剖自己时,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愉悦。

五、在课题带动下促进发展

“教而不研则枯,研而不教则浅”。为使每个教师都积极投身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研究中,使教研课题化,以教研促课改,学校以实施“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切入点,立足教学实际,倡导“问题———突破———反思———提炼”的小课题研究模式,即结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实践提出问题,在同学中将问题进行梳理以形成一个个小课题。如中高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四个月的教研小课题依次是: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2.课堂上怎样引导学生学会质疑?3.课堂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评价?4.怎样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有创造性的思维?然后在一个月的教学实践中进行问题解决,并加以提炼,形成教研论文,在校级教研活动中进行经验交流。这样的小课题研究,立足于教学实际,来源于教学实践,形成于教学反思的过程,使群体优势和个人智慧相结合,形成了“人人在实验、人人有课题、人人搞教研”的良好氛围。

立足校情,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运用与推广这一东风,有效地促使了赤土店中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两年来,赤土店中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位居全县同类学校前列。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浅析

新课程提倡的“三疑三探”学习方法,给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清新空气,使课堂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

设疑——解疑——质疑不仅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是一个不断深化学习教材、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

首先,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指导下,教师进一步改变了教学方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进行主动探究,打开学生逆向的、发散的思维闸门,初步实现了由传统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发展促进者、学习的组织者和活动的规范者的转变。

其次,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使课堂的主角由教师变为学生,使学生获得了真正的“解放”。学生便能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逐步养成了爱问、善问的习惯。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交流、会评价,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于是,学生便能够自主设疑、自读批注、自编习题,感到讲台是舞台,课堂是乐园,洋溢着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

第三,构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三疑三探”的实践中,学生争着表现、展示自我,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向老师质疑,学生在课堂上互相评价,甚至评价老师。然后老师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客观地、科学地进行评价。

上一篇: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下一篇:怎么查手机语音通话记录,怎么移动通话记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