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成果论文

2024-05-20

改革开放的成果论文(通用6篇)

篇1:改革开放的成果论文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

【殷旗(20100510)、周伟平(20100513)、熊坚强(20100517)、罗显坤(20100519)、廖媛媛(20100525)、袁慧清(20100528)、余洁(20100533)、龙桂兰(20100534)、黎建萍(20100538)、刘杰(组长)(20100520)】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帮助同学们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并且分析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

2、通过对教学中的实例分析,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3、通过教学,让同学们了解中国当前改革开放的新中国面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中国改革开放经济、政治、外交等的发展成果。

2、中国未来发展前景。

难点:

1、中国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2、改革未来的发展之路还很艰巨。

三、教法学法

教法:举例法、比较法(图片对比)

学法:探究发现法、比较分析法、换位思考法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PPT)

五、知识点:

一、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

1、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前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从1979年到200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由0.40382万亿元增加到20.94万亿元。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推动下,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基础设施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得到加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日益完善,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正在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一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

3、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2001年12月1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4年7月1日,首部《对外贸易法》颁布。出口商品结构有了很大改善,竞争力显著增强。利用外资为现代化建设开辟广阔的资金来源。中国经济增长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3年到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3.8%。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成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许多民主党派人士担任政府职务。基层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开始形成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今年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温总理说:今后的乡村干部由村里直接选举,这也是我国民主政治的一项大突破。

三、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根据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1997年7月1日和1999 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先后恢复了对香港和澳门的主权,这是实现祖国统一迈出的历史性步伐,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发展,反对“台独”斗争深入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四、成功外交的伟大成果

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局势,中国政府坚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全方位地开展对外工作。提倡新安全观,主张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国际事务。中国已经同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睦邻、安邻、富邻政策指导下,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日益加强。

五、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极大的鼓舞着全国人民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以更大的信心和热情去争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化。

篇2:改革开放的成果论文

国际问题观察家们认为,“中国模式”意味着政治稳定,而稳定的政治局势对任何国家的政府和民众来说,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韩国学者认为,中国的经验值得借鉴。经济发展要以政治稳定作保证,这样的思路符合亚洲民众的心理特征。国外一家网站的一项调查表明,改革、开放、发展、渐进、试验和稳定是最常用来描述“中国模式”的词语。参与该项调查的网民表示,“中国模式”以强有力的政府主导、渐进式改革、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为特征。日本媒体认为,对其他国家而言,“中国模式”中的一些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赏的关键因素,不仅适合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国情,而且对欧美发达国家来说,其价值也未必不是价值连城。

寻找经济快速发展的秘诀,这恐怕是世人热衷研究“中国模式”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模式”意味着经济高速发展,谁不想在这一新型发展模式中找到可借鉴的秘方呢?新加坡《海峡时报》在一篇题为“中国模式的胜利”的文章中称,中国的成功故事和经济崛起,导致人们把“中国模式”赞誉为华盛顿共识的替 代物。中国经济增长率之高令处于各个发展阶段的所有国家羡慕。穷国希望在经济上赶上富国和创造财富,而富国则想在竞争中继续领先。它们都希望发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秘诀。俄罗斯学者坦言,“中国模式”是俄罗斯领导层的政治灵感之源,增强了俄罗斯人再度崛起的信心。分析家们认为,世界各国的政治家们已经注意到一种“中国式的新的外交理念”在“中国模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在对外关系上,不把经济问题政治化,不搞虚张声势的威胁,不搞小圈子,不拉帮结伙,并尽可能考虑到对方国家民众的感受。在习惯了冷战思维的国际舞台上,中国冷静、务实而又不乏儒家风范的外交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正如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主任霍尔斯拉格先生所言,中国外交有效地使其他国家认可中国发展,并确信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并非挑战,而是难得的机遇。

“中国模式”对世界充满魅力,因为它的意义和影响已关系到世界将以何种方式走向哪里。德国学者贝特霍尔德先生早就说过,西方资本主义越来越暴露出其低效无能,已无法解决包括环境恶化在内的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世人热衷“中国模式”的原因是否也在这里 关键词: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

中国模式

摘要: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影响深远。近几年关于“中国模式”(或曰“中国道路”、“北京共识”等)的议论频频见诸报端。其实,所谓“中国模式”只是国外对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解读。

一、“中国模式”概念的崛起

近来,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似乎有了新的认知和比较确定的看法。一个新的概念正在各国政治人物和决策者中间流行起来。这个概念就是“中国模式”。在学术界,这个概念并不很新鲜,人们在邓小平南巡以后就开始讨论“中国模式”问题了。不过,最近各国政治人物的认同已经给这个概念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和新的生命。

确切地说,第三世界国家对中国的发展经验早就开始重视了。很多第三世界国家领导人对本国经济得不到发展,民生得不到改善一直忧心忡忡,苦于找不到好的模式。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世界历来就主张向第三世界国家输出民主政治模式。很多国家也的确在这方面做了诸多的尝试,但大多以失败告终。不仅民主制度建立不起来,反而导致政治失序,经济落后,民生艰难。

中国是第三世界中最大的国家,其一举一动都会对第三世界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国人自己现在认为,毛泽东式的发展模式是失败的。但是,即使是毛泽东模式在当时也为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所青睐.现在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中国迅速崛起。这种发展经验对第三世界国家来说至少提供了一个有别于西方民主的发展模式。最近包括埃及在内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正式使用“中国模式”的概念。可以预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概念”会对这些国家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样是第三世界一员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印度在近年来的出色经济表现也已经对“中国模式”构成了相当的挑战。对中国领导层来说,总结已有的经验很重要,既有利于中国自己的未来,也有利于在国际舞台上追求软力量。但更为重要的是虚心努力,着眼于“中国模式”的可持续性和不断完善。

二、中国经济模式独一无二

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经济体 却能在较长时期内强劲增长.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很多,但大家都会同意中国和印度的增长和发展,是使世界经济改观的首要因素,它们发展的规模和重要性之大,影响人口之多,都是空前的。中国自1978年始,经济快速发展,增长率不断提高,成就非凡。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不断发展和摸索的阶段,却能不断回应和了解市场力量,这意味着中国正经历异常复杂的转变。与北美和欧洲等已发展经济体不同的是,后者有某些经济模型做政策决定的依据,反之,没有简单的经济模型可作为中国经济决策的依据。中国自1978年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一直以惊人速度增长:到2001年,其实质人均GDP平均年增长率达8.1%。摆脱贫穷 分享增长成果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使中国贫穷人口大幅减少,这从中国基尼系数相对较高,且不断上升可见一斑;然而,中国经济加速发展,使百姓得以摆脱贫穷,“后富起来的人”得以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这点更为重要。根据纽约证交所驻中国代表莱约翰搜集的数据显示,1980至2001年间,新兴市场以倍数增长,增幅达2.6倍——这不是百分比而是增长倍数!有不少曾经让人寄予厚望的国家,尤其是一些南美洲国家,其增长速度实际上远逊于新兴国家的平均水平。此外,中国和其他新兴的亚洲国家的出口增长亦非常强劲,这从欧美出入口分类数据可见一斑,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地区出口不断上升;同时,中国从亚洲其他国家的进口增长亦较从其他地区的进口要来得快,这反映了中国在过去25年间,已成为亚洲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扭转差距 增社会凝聚力

过去五年来,中国互联网的渗透率高速增长,我相信实际数字要高于一般人的估计。最后我想再提几个事实:中国由农村迁移至城市的人口,至2001年为止约占总人口的两成,到今天绝不止此数。你可能认为,中国仍是农业国家,这两成微不足道,但当你考虑到13亿人口的两成时,你就能理解到这是罕见的人口流动。

中国经济改革开始时,城市收入远高于农村,上世纪80年代中期,城市收入一度跌至约相当于农村收入的1.5倍,接着在这个水平停滞一段时间,后来中国制造业起飞,农村与城市收入差距有所拉开,但我认为中国政府将有能力扭转这一状况。中国各个地区的收入增长不尽相同,但整体维持在7.3%~9.6%之间,由于所有人都受惠于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的贫穷人口亦随之减少。重视教育 适应转型挑战.我想强调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是独一无二的。虽然许多亚洲国家过去亦曾经历高速且持续的经济增长,但我们从未见过像中国那样规模庞大的经济体,在一段时间内以如此强劲的步调增长。工业革命源自英国,其年增长率在长达一个世纪期间,一直维持在1%的水平,这被认为是极快的了;按1%的年增长率计算,经济规模大约每七十年扩张一倍,经济发展过程虽会遇上一些特殊情况,但要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在一代人的期间内彻底改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可是,增长率若高达8%,由于行业的兴衰更替,人们可能会经常转换工作,在这种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要面对人口移动和就业转型等重大挑战。这是教育对经济发展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够学习新事物,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会被行业兴衰更替吓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三是在宏观调控上,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又有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计划与市场两个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三、民主化:政治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道路 政治文明程度高低是政治发展状况的综合反映,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过程实际上是政治发展的过程,从传政治文明向现代政治文明演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政治现代化的过程。政治文明建设要*推动政治发展特别是政治现代化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走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既明显不同于过去的传统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更不同于西方的政治模式;相反,中国正在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政治模式,中国共产党把这种政治模式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理想目标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这种政治模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通过增量改革来逐渐推进中国的民主治理,扩大公民的政治权益,因此,我把它称为“增量民主”。我在这里提出的增量政治改革和增量民主,有以下八个方面的主要特征。换一个角度看,这八个方面也将是中国未来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

其一,中国民主的发展将是一种“增量式”发展。中国的民主改革将以“存量”为基础,即以已经取得的政治民主的成就和经验为前提,具备充分的经济和政治基础;发展民主政治的速度和力度将与既定的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按照增量民主的理论,旨在推进民主治理的重大改革,必须拥有现实的政治力量,取得大多数人民群众和政治精英的支持,拥有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同时,这些改革应当最大限度地符合现存的政治法律框架,不能违背现有的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其二,中国的民主政治将在渐进发展中有所突破。中国的政治发展在过程上是渐进的和缓慢的,但将不时有突破性的变革。根据增量民主的逻辑,中国的政治发展从总体上看将是渐进式的。这种渐进改革或渐进民主形成一种“路径依赖”,它不能离开先前的历史轨道,是历史发展的某种延伸。中国未来的民主政治改革和民主建设,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形成一种新的增长,是对“存量”的增加。这种新的“增量”,不是对“存量”的简单数量增长,而是性质上的突破。突破性的政治改革并不是一种休克式的政治突变,它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是长期积累性改革的结果,是一种厚积薄发。其三,增量民主的实质,是在不损害人民群众原有政治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增加新的政治利益。下一步的政治改革将着眼于调整社会的利益分配格局,缩小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差距。

按照公平正义的原则,使更多的人,特别是基层的普通工人和农民及困难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将是未来中国政治制度改革的重点所在。

篇3:教育科研成果的开放存取探讨

1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

教育科研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前一类侧重于基本理论的研究, 后一类侧重于对理论的应用与发展研究, 无论是哪类研究, 都可能以立项课题的形式进行, 也可能以非立项课题的形式自发进行, 因此, 教育科研成果的范围应是广泛的、多层次、多形式的[1], 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根据科研任务的不同, 一般可分为教育科研报告和教育科研论文两大类, 此外还有教育专著或编著。

教育科研报告是描述教育科研工作的结果或进展的文件, 它报告情况、提出建议、提出新发现和新成果, 是教育研究工作者广泛使用的一种文体。根据教育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的不同, 又可分为实证性研究的报告和文献性研究的报告, 前者具体包括调查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等, 后者通常以对文献的分析、比较、综合为主要内容, 并展示文献的考证过程, 说明文献的来源与可靠程度, 是用文献法进行研究的报告。

教育科研论文是教育科研成果最终得以固定下来的形式, 是学术研究的结晶, 是学术成果的载体, 通常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对某些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进行观察、调查、分析和研究, 揭示教育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提出新观点, 得出新结论, 或站在新的角度作出解释和论证, 可按研究的特点、层次和水平分为经验性论文、研讨型论文、评述性论文和学术型论文。教育科研论文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创新性。

2 教育科研成果开放存取的适用性

2.1 开放存取及其存在前提

开放存取 (Open Access) 是国际学术界、出版界、信息传播界为了促进科学信息的交流与出版、提升科学研究的公共利用程度、保障科学信息的长期保存、推动科研成果的自由传播而发起的运动。开放存取允许任何用户通过互联网阅读、下载、复制、分发、打印和检索作品, 链接到作品全文, 用于编制索引、作为软件数据使用, 或者进行任何出于合法目的的使用, 没有经济、法律以及技术方面的任何限制。在这种模式下, 科研学术成果可以在全球实现无障碍传播, 任何研究人员可以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不受经济状况的影响, 平等免费地获取和使用科研学术成果[2]。

科研成果的开放存取赖以存在的基本前提是研究人员的非盈利信息的传播动机和利用需求[3]。一方面, 研究人员基于将自己的非盈利性质的科研成果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传播、取得同行认可和提高自己的学术地位等原因的考虑, 希望能自由传播自己的成果, 另一方面, 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也希望能便利并且免费地获取他人的研究成果, 以充分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 并供自己学习、借鉴之用。这个前提决定了开放存取一般局限于学术出版领域。同时,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出版领域中的普及性应用使得在线出版和在线传播的成本大为降低, 开放存取成为一种既有效又可行的学术出版模式, 目前已日渐被学术界所接受和重视, 对开放存取模式的研究日趋深入。

2.2 教育科研成果开放存取的适用性分析

教育科研项目的经费通常来自于教育机构和政府部门, 其资金来源具有非盈利性质, 这使得教育科研成果通常也不以盈利为目的。教育科研成果是对教育理论以及教育实践的应用和不断完善, 往往揭示了教育的普遍规律, 具有指导意义。如果教育科研成果能合理地移植到更多的学校和教师中, 将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其广泛传播和共享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科研人员个体, 作为成果的创造者, 也都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不仅仅适用于自己一所学校, 而能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 惠及更多的教育对象, 同时, 其学术地位和声誉也能在成果的广泛交流中得到专家和同行的认可。因此, 教育科研人员存在着广泛传播教育科研成果的动机。

另一方面, 广大教育工作者也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新的教育理论, 并希望在教育实践中得到来自专家和同行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指引, 汲取本校、本地以及国内外其他地区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经验, 以站在较高的起点上从事教育科研和教育实践, 避免低水平无意义的重复研究, 这就必然存在教育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共享的巨大需求。同时, 学校通常是非盈利性质的教育机构, 教师的科研经费相对有限, 这导致他们希望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有关科研成果信息。开放存取正是满足这种信息传播和利用需求的可行方式。

可见, 教育科研成果既具有一般科研成果的共性, 又具有其以教育理论和实践为研究对象的自身特性, 是一种不以盈利为目的学术科研成果, 适于采用开放存取。不过目前多数的开放存取研究和行动是对于一般意义上的科研成果, 关于教育科研成果的开放存取认识和实际操作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3 教育科研成果的开放存取

3.1 开放存取的现有模式

实现开放存取有两种途径, 一是创办开放存取期刊, 二是自行存档, 即建立开放存取仓储。20世纪90年代末起, 两种途径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国外一些国家的政府和科研机构积极倡导由公共资金支持的科研项目的成果加入开放存取计划, 供全社会共享和免费利用, 英美一些发达国家还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政策来加以保障。

目前, 国外较有影响的开放存取系统有DOAJ、Open J-Gate 、DOAR 、SOCOLAR 、SSOA 等。DOAJ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 开放存取期刊目录) 是由瑞典LUND大学图书馆于2003年创建和维护的开放存取期刊门户网站, 旨在收录覆盖所有学科、所有语种的高质量的开放存取期刊;Open J-Gate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开放存取期刊门户, 由Informatics (India) Ltd公司于2006年创建, 提供基于开放存取期刊的免费检索和全文链接, 保障读者免费和不受限制地获取学术及研究领域的期刊和相关文献, 包含学校、研究机构和行业期刊;DOAR (the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 DOAR) 是开放存取知识库名录, 是2005年2月由英国的Nottingharm大学与瑞典的Lund大学合作开发, 由OSI、JISC、CURL和SPARC欧洲部等机构资助, 对各领域的开放存取知识库进行记录和分类, 专门提供综合权威的机构知识库、学科资源库等资源的目录列表。

在我国, 许多专家学者就开放存取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 在实践方面, 国内也作了有益的尝试[4], 已经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奇迹文库、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SOCOLAR和SSOA等多个开放存储式门户。其中,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经教育部批准, 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创建的电子预印本系统网站;奇迹文库是国内较早的电子预印本系统, 完全由科研工作者个人维护运作, 目的是用较低的成本向国内各学科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方便稳定的预印本服务;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是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联合建设的实时学术交流系统, 由国内预印本服务子系统和国外预印本门户 (SINDAP) 子系统构成, 分别收藏国内科技工作者自由提交的预印本论文, 和实现对全球预印本文献资源的一站式检索;SOCOLAR是开放存取资源一站式检索服务平台, 2007年5月由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推出, 对分散存放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服务器和网站上的开放存取资源进行整理, 为用户提供开放存取资源检索和全文链接服务;SSOA是浙江大学图书馆专门建立的人文社科开放期刊检索平台, 致力于收集人文社科类的开放访问期刊和知识库的内容, 将开放访问期刊和开放访问自归档典藏集成在一起。这些门户是我国开放存取的活跃部分。

3.2 教育科研成果开放存取的方式

根据教育科研论文、教育科研报告这两种不同的教育科研成果主要形式, 可以采用相应的开放存取方式。

3.2.1 教育科研论文开放存取仓储。

开放存取仓储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 分别是学科仓储和机构仓储。国内目前已有多个开放存取仓储系统, 如前面所说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奇迹文库、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等, 以及arXiv中国镜像以及香港科技大学利用DSpace构建的机构OA仓储[3]。但这些开放存取仓储收录的是所有学科的论文, 教育及教育研究的内容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 并没有针对教育科研成果的开放存取仓储, 对于国内广大的教育科研人员及一线教师来说, 这种收录篇幅远远满足不了大量科研成果广泛发布的需要。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为例, 网站采取“先发表后评审”方式发布最新科研论文, 交流和推广新的学术思想和科技成果, 但发表的主要是科技论文, 截止至2009年9月16日, 主要栏目“首发论文”共35110篇, 归于“教育学”类目下的首发论文仅574篇, 其发表时间从2005年1月18日至2009年9月11日;另一主要栏目“科技期刊论文”共199688篇, “教育学”类下的期刊论文数共82篇。奇迹文库论文预印本项目是专门为中国研究者开发定制的电子文库, 主要收录原创科研论文、综述、学位论文、讲义及专著 (或其章节) 的预印本及电子书, 目前分为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科学三大分类, 其中教育学类下仅有文献5篇 (2009年9月16日检索) 。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收录范围按学科分为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五大类, 内不包含教育学类目。由此可见, 现有的开放存取仓储对教育科研论文的发表极为有限, 同时正式期刊上能承载的教育科研论文的数量也很有限, 导致大量的教育科研论文停留在作者手中, 找不到发布交流之地, 因此, 参照现有科技论文开放存取系统的模式, 建立专门的教育科研论文开放存取仓储, 或在教育部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加大教育科研论文的比重, 让教育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成果有一个更广泛的、人人可以交流共享的平台, 必将大有用武之地, 也将能更好地解决教育科研论文发布渠道不畅而信息发布需求强烈的矛盾。

3.2.2 教育科研论文开放存取期刊。

相对国际上5554种开放存取期刊[5], 目前我国国内的开放存取科技期刊数量不多, 有学者经过调查, 2006年1月有开放存取期刊167种 (占10.4%) , 2006年7月有198种 (占12.3%) , 2007年1月为230种 (占14.3%) , 每隔半年增长约2%, 2009年1月中旬对230种开放存取期刊逐一核实的结果表明, 其中有185种保持开放存取。基于2007年1月的数据分析显示, 开放存取期刊数量前十名的学科是医学 (54种) 、生物 (24种) 、综合 (22种) 、农业科学 (20种) 、大学学报 (12种) 、材料 (10种) 、地学 (10种) 、物理 (9种) 、电子通信 (8种) 、化学 (9种) [6]。根据以上国内学者对开放存取期刊的研究, 可知国内教育类的开放存取期刊少之又少, 基本是个空白。

可以参照现有的开放存取期刊运作模式, 创建以收录教育科研论文为主的开放存取期刊。为了确保期刊论文的质量, 应和其他开放存取期刊一样, 沿用传统学术期刊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同行评审制度, 提交论文先要经过专业编辑和学术编辑的在学术规范、论文格式方面的初审, 然后再发送给教育科研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内容评审, 最后由编辑在同行评审意见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录用发表。对于评审人员的选择, 根据其本人的学术声誉、参与意愿和作者评价等标准进行筛选, 一方面保证收录论文的质量, 一方面保证对论文作者的公平性。开放存取期刊的同行评审制度会产生一定的成本, 常通过对论文收取一定的发表费用解决, 对教育科研论文来说, 这笔费用可从作者的教育科研课题或项目的经费中支出。

3.2.3 教育科研报告开放存取仓储。

教育科研报告是描述教育科研工作的结果或进展的文件, 通常较完整地体现了教育科研成果。在现行科研管理机制下, 科研人员在完成科研项目后, 撰写的科研报告通常是提交给项目资助单位, 作为结题的基本材料和依据。单位接收了结题报告后, 审核后整理存档。这样, 教育科研报告就保存在课题资助单位手中, 其中一部分会按要求提交给上一级单位, 或在相关网站上发布, 而大多数的报告则被束之高阁或尘封, 乏人问津, 他人也无法方便地获得。根据这种情况, 建立教育科研成果的开放存取仓储是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

相对于开放存取期刊, 开放存取仓储的存储对象更丰富, 不仅存放论文, 还存放其他各种学术研究资料, 包括实验数据、技术报告、会议录、电子演示文稿、多媒体文件等, 自然也便于存放多种形式的教育科研报告。在内容评审方面, 开放存取仓储一般不实施实质评审工作, 只是要求作者提交的论文基于某一特定标准格式, 并符合一定的学术规范, 采用的是文责自负的原则。而结项的教育科研报告通常已经过了项目资助单位或科研管理部门的审核, 所以在内容质量上较有保证。

在创建和维护方面, 教育科研报告和教育科研论文的开放存取可由高校、高校图书馆、教育科研管理机构等负责。可以独立建设, 也可以联合建设。联合建设有利于避免基础设施的重复投入, 达到规模经济效益, 同时也可以使开放存取资源能更广泛地被认可。对于高校来说, 可以依托原有的高校联合系统或高校图书馆联盟开展合作建设, 这些机构的硬件基础都已经比较成熟, 可为开放存取节省建设和维护的资金。如果能在更高层面上, 如省级或国家级教育科研管理机构建设, 由政府提供资金支持, 则可以更好地推动全省、全国范围内教育科研信息的开放存取, 加快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与共享, 促进教育科研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胡燕.关于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 2004 (1) :18-19.

[2]倪蕙文, 刘沪萍.浅谈开放存取及其重要意义[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2008, (4) .

[3]李武.开放存取出版的两种主要实现途径[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5 (4) :58~63.

[4]姜殿清.开放存取在我国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 :160-161.

[5]罗爱静, 胡德华, 刘双阳.OA期刊的分布规律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 2009 (6) :1-12.

篇4:改革开放的成果论文

关键词:改革开放;执政文化;成果

“执政文化是一套贯穿于执政系统和执政过程中,赋予意义和秩序的思想、观念、原则、态度、情感、评价等心理倾向和价值取向,是执政思想理论、法律制度和组织规范的凝聚。”[1](P.9)执政文化理论是党的执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历届领导集体不断丰富和完善党的执政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文化实践历程及其重大成果,对新时期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一、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执政文化的重塑

(一)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使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执政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功实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型,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新的执政思想,党的优秀执政文化在经历了“文革”后得到了重新塑造。

“文革”后,邓小平清醒地意识到只有尽快满足群众在多年极“左”灾难后对迅速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才能真正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他说: “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2](P.204)。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执政思想自然得到拥护和支持。邓小平把实践标准观点的深化和对“两个凡是”的批判作为执政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使全国人民和全党在思想上来了一次大解放。解放思想使我们党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使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得以重新树立。

以执政绩效为基础,实现执政思想的自觉认同,人民群众普遍接受和适应了执政思想的重大转型,为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也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文化在转型时期的突出引导作用。

(二)民主制度化和党政分开提升执政组织文化

邓小平在1978 年首次明确提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3](P.104)党的十二大党章及1982 年宪法都确立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从而把党的执政活动纳入了法制轨道。1986年,邓小平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是:“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第一位。”[3](P.177)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规定了党政分开的原则和措施。

这一时期执政的一系列组织思想和原则得以重新确立,执政逐渐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并形成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推动了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向广度、深度和高度发展,使社会主义民主愈来愈充分显示出它作为新型民主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吸引力,可以说第二代领导集体为党的执政组织文化的重塑、发展和创新作出了重大的、基础性的贡献。

(三)制度建设的加强和法制理念树立新的执政制度文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制度建设为主的法制建设成为治国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时期全国人大制定了现行宪法和4 个宪法修正案。1982 年宪法重新塑造了宪法的绝对权威。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了200 多件现行有效法律,国务院制定了650多件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制定了7500 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了600 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从制度上把握执政问题的根源并寻求解决的方法是此时期执政制度文化的一个鲜明特点。邓小平反复强调要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要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3] (P.133)邓小平特别重视法制教育。从1986 年开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全民普法教育,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一大创举,为执政制度文化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通过三次全国普法工作,亿万群众接受了法律教育,增强了法制观念。

制度化建设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大成就。不断健全的制度和完善的体制在执政制度文化的引导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严格的规导作用。

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执政文化的发展

(一)推进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绩效的合法性是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基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基于对国内外形势、党的历史任务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在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着牢固的群众基础,无疑归功于我国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提出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线,不断推动改革开放,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正是从意识形态上巩固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合法性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举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努力弘扬反映革命、建设、改革要求的新文化,从思想上精神上极大地激励了广大干部群众,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凝聚人心、统一意志的正确执政思想。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发展,物质利益和群众需求都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获得人民群众认同感和信任感的决定因素。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自觉践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三届四中全会后的十三年是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党领导中国人民作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中国人民真正从内心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二)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双重推进执政组织文化的发展

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4](P.219)他还指出: “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5](P.29)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

起来。”[6](P.553)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进一步指出:“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6](P.554)

江泽民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分清了党与国家政权的区别与联系,反复强调“党不是政权本身,不能取代政权机关的职能。”[4](P.92)他指出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方面必须协调发展。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举措,他指出:一是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发展。三是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各人民团体的关系,这对于推动民主具有全局性的作用。第三代领导集体把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民主与法制结合起来,强调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极大推动了组织文化的发展。

(三)“依法治国”对执政制度文化的进一步推进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的十三年,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125 件法律,对56 件法律进行了修改,通过了7 件法律解释。1989 年,在庆祝建国40 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指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7](P.474-475)这次讲话非常清楚地表明了江泽民在实施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方面的正确立场和鲜明态度。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5](P.29),这是在中外共产党执政史上首次以纲领性文件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基本治国方略。在这一治国方略指引下,我们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由过去的人治为本转变为以法治为本,制度文化不断凸显。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8] (P.9-10),并首次在党的重要文件中提出了“依法执政”的概念,有利于全党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江泽民曾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4](P.512)他十分重视法制的宣传教育和全民法律素质的提高。这一时期,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三个在全国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了三个普法教育的五年规划,深入进行了以宪法、基本法律和社会主义市场法律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宣传教育。中央领导带头学习法律,中央政治局先后举办了十几次法制讲座。全民普法教育不断推进,八亿多人民群众接受了普法宣传教育,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取得新进展,这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以依法治国为核心内容的执政制度文化建设,为转型时期规范制约执政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人们逐渐由找“长官”变为找“法官”,由找“市长”变为找“市场”,“依法治国”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导向。

三、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执政文化的创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执政思想的高度整合和创新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了党的执政理论,把执政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进行了新的发展与整合,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思想。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党在执政的问题上认识越来越深刻,党的执政理论体系越来越明晰,党的执政文化也因不断整合而越来越明朗。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实质在于保证、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因此必然增强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008 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指导思想。第一时间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些表明,以人为本,已经为广大领导和群众所理解掌握并已深入人心,而且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构建和谐社会,把公平正义视为一种价值,不断把它内化为具有很强实践意义的现实追求,并通过执政党的宣传将之有效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和层面,对整个社会和文化起教育规范作用,深化了人们对执政思想的认同。

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新进展。十七大更加明确了我党的执政思想和奋斗目标,全国人民对此充满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执政思想对改革开放条件下社会利益分化和文化多元化状况起着有效的再整合作用,广大人民群众对其充满了深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科学、民主、依法执政的执政组织文化新要求

新的中央领导集体认识到,要使执政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就必须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十七大报告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提高到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高度来对待,要求通过扩大人民民主来保证人民民主权利。如在健全民主制度方面,体现为扩大选举民主、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扩大民主渠道等,这些促进了执政组织文化的进一步整合和发展。

党进一步推进党际关系民主,构建党派政治协商的民主运行机制,使民主党派更有效地参政议政。2007 年,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万钢、无党派人士陈竺相继被任命为科技部和卫生部部长。在坚持党的领导原则下,越来越多的党外人士出任政府部门正职,必将有利于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更加有利于发挥执政组织文化的作用。通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党外人士出任政府部门正职等执政现象,执政组织文化被不断提升,必将会更进一步地促进执政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政党在法律范围内执政成为政党执政的重要规定和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依法执政的组织文化,在这样一种法制环境中的执政者,就会把法律的规范和约束变成理性的认知和情感,从而形成了依法执政的理念和新时期执政组织文化的特色。

(三)制度和执政紧密结合升华执政制度文化

十六大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以及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制定和修改了多部法律。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力地保障和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

从2002 年12 月到2007 年3 月,中央政治局进行40 次集体学习,其中法制方面的内容有五次。胡锦涛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必须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9](P.1049)十六届和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的第一次集体学习都是围绕法律问题展开的,可见党对法治的高度重视和落实。

十六大以来,法治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理念最为活跃,相继产生了“依法执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等新概念,突出体现了执政制度文化的不断升华。

参考文献:

[1]陈元中.加强党的执政文化建设,提高党的执政竞争力[J]. 传承,2007,(6).

[2]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江泽民文选: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江泽民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江泽民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8]中国共产党历次党章汇编(1921-2002)[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

[9]姜华宣等.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纪事(1921-2006)[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篇5:改革开放成果之我见

改革开放成果之我见

摘要:1.新中国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新中国成立以后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过长期的发展暴露出了它的缺点,严重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2.当中央错误的发动“文化大革命”给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局面: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社会主义制度需要自我完善和发展。1978年末,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关键词:改革

收效

我见 改革开放简介

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的12月开始的,首先在农村进行,之后在城市进行,又在各个领域进行改革。时间过去30多年了,回想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可能很多人都不甚了解。要说我国改革开发的历史背景,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他把中国进行纵横两方面的比较后,确定开放的道路的。先说横的比较。所谓横的比较,是把中国和当时的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较,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发达都是开放的,只有在开放的状态下才能及时发现自己和其他国家的不足,才会奋起追赶,才不会夜郞自大;纵的比较是把现在的中国和历史上发达的时候相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历史上中国处于先进时期,都是海纳百川,是开放的姿态,而不是封闭的状态。相反历史上闭关锁国时,中国则开始趋向衰败。这两种比较说明中国应开放。再说改革。马克思认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而当时我国的生产力的水平非常落后,农业,由于实行公社制,人们没有生产的积极性,导致广大农吃不饱饭,甚至发生广东地区的农民偷渡到香港的事情。城市的生产力水平也非常落后,拿中德(西德)的煤炭生产相比较,生产同样数量的煤,德需要21人,中国却需要2000多人。当时日本的大型超高有20多万种商品,北京的王府井百货大楼却只有5万种商品。所以中国要想不落后就必须要改革,邓小平说:如果社会主义的人民生活长期维持在低水平,那就不能说社会主义有优越性,人民水平总是很低,这样的社会主义也长不了。所以中国必须要改革,只有改革才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有改革才能让人民相信、认同社会主义,只有改革才能实现国富民强。其实做为中国人,我很庆幸有邓小平的远见卓识。如果中国不进行改革开放的话,那么请看苏联、东欧、现在的朝鲜,就知道了结果了。

改革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革是分阶段进行的,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解决温饱,这个已经实现了。第二步是达到小康水平,这个也实现了。第三步是: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改革开放的目的,邓小平指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大家共同富裕。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的目的进行了新的概括: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政策内容

改革开放指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1979年9月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的经营自主权,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到1983年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为新时期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80年代中期,我国的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

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曾作出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作为吸收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的视窗。1984年4月,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这14个港口城市。1985年2月,增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为经济开放区。

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改革和开放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成为人们的共识。

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被一些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束缚自己的思想和手脚。社会主义要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40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国外的资金、资源、技术、人才以及作为有益补充的私营经济,都应当而且能够为社会主所利用。政权在人民手中,又有强大的公有制经济,这样做不会损害社会主义,只会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十三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向小康迈进。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主要表现在:

(1)综合国力大大增强。1980年~1996 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多,平均每年增长约10.1%,粮食、棉花、煤炭、钢铁等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已位居世界各国之首,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

(2)产业结构得到很大改善。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短缺”现象基本消除,能源、交通、通讯、重要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快速发展,农业持续稳定增长,“瓶颈”制约得到缓解,一、二、三次产业发展比例协调。

(3)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提高,据我所课题组的测算,1978年~1995年,生产率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已由改革前的负值上升到占39.85%,仅次于资本投入增长的贡献(46.84%),产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初步形成。市场开始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方式与手段得到加强与改善,各个经济领域的改革取得很大进展,金融、劳力、技术、信息等市场正在发展与完善,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正逐步形成。

(5)对外开放日益广泛深入。199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已达2899亿美元,相当于1980年的7.6倍,从1978年的世界第32位跃升到第11 位,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困难

我国经济发展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与困难,当前比较突出的是:

(1)新旧体制并存,转轨缓慢,特别是部分大中型国有企业包袱沉重、经营不力、效益低下,改革面临巨大困难,一些民族工业被外资打压,处于危机之中。

(2)经济增长仍然以粗放型、速度型为主,资源配置不合理,规模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失衡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3)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加大,社会不同人群的收入差距也在拉大。

(4)科学技术发展滞后,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经历了30个年头后,我国改革开放没有停步,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又迈出了新步伐。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认为,今年的改革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目标更加明确,改革更加重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加重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四位一体”协同推进。二是思想更加解放,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转变发展和改革的理念,认真分析制约本地区发展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寻找改革的突破口。三是改革的针对性更强,上半年围绕化解经济生活中不协调、不平衡、不稳定、不可持续的因素,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缓解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围绕应对国际经济风险,围绕完成攻坚任务,改革深入展开。

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深入推进。国有独资企业建立和完善董事会试点继续深化,实现了决策层和执行层的初步分开。“中国铁建”首次公开发行A股和H股,H股公司“中煤能源”增发A股。国家就电信行业重组作出部署,竞争性市场格局进一步形成。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调整至149家。有关部门发布《关于规范电力系统职工投资发电企业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行为。垄断行业和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继续深化。基本完成预留和暂留发电资产变现工作和发电资产划转移交遗留问题收尾工作。组建“沪宁城际”等8家合资铁路公司,吸引更多社会资金直接投资铁路建设。

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稳步提高。稳步发展金融市场,有关部门发布《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创新企业直接融资产品。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积极推进,进一步推动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黄金市场对外开放迈出实质性步伐。以解决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为重点,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性建设得到加强。企业债、公司债发行规模扩大,债券管理体制、市场化发行机制和发债主体自我约束机制不断完善。规范发展土地市场,完善经营性土地出让制度,落实工业用地招标拍卖出让制度。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近2/3的省份出台了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实施办法。在资源价格改革方面,不失时机地理顺成品油和电力价格,同时,出台配套措施,缓解对困难群众和公益性行业的影响。

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在近70个中央预算单位推行公务卡管理制度。开展财政绩效考评试点。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全面实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现统一。新的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颁布执行。提高了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调整了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适应宏观调控的需要,完善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取消了部分商品的消费税优惠政策。

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四家已改制银行深化内部改革,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和经营绩效得到提升。中国农业银行改革基础性工作继续推进。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改革取得突破,近期将挂牌成立股份公司。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上半年全国又有16个地区执行了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全国共有16个省份发布了工资指导线,引导企业通过集体协商合理确定职工工资。目前多数省份已基本解决工资历史拖欠问题,各地继续加强了防范新欠的制度建设,加快完善企业工资支付监控和欠薪报告制度、工资保证金制度以及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

教育体制进一步健全。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享受了免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北京等16个省份和5个计划单列市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惠及1702万名城市中小学生,其中天津等8个省份同时免除了教科书费。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的格局基本形成。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完善。6月底,31个省份全部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提前实现了今年全覆盖的目标。养老保险制度方面,顺利完成2008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稳步推进扩大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将天津等6个省份做实个人账户比例提高到4%;加快推进省级统筹工作,目前已有18个省份实现省级统筹;在5个省市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医疗保险制度方面,目前,全国229个基本医疗保险扩大试点城市和地区中,已有142个出台实施方案。城镇职工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3574万人、4539万人。

农村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党中央、国务院对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出重大部署,明确了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目前,已有19个省份出台了关于推进改革的文件,已完成承包的林地约8.78亿亩,占集体林地的34.5%。国务院对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作出安排,要求通过改革,使海南农垦的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国务院启动新一轮机构改革,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重点是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加强能源环境管理机构,整合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为27个。各部门按照改革要求,进一步理顺职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5月1日起施行,对于保障经济社会主体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经济社会活动和群众生活的服务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将来发展

(1)经济结构将发生本质性变化。经济增长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变化的结果,中国未来50年的产业结构将发生本质性变化,三次产业结构将由1996年的19.7∶49.6∶30.8变为2000年的17 ∶52 ∶31,2010年的14∶52∶34,2030年的9∶48∶43和2050年的6∶42∶52。基础产业将继续成为投资重点,一产稳定发展,比重下降,高新技术加速发展,工业将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三产作用和比重不断上升。

(2)消费结构明显变化。在此期间中国的居民消费水平将逐渐提高,2010年~2030年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将处于大变化时期,其中城镇将早于农村进入大变化过程,恩格尔系数有较大下降,而住房、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消费比重则明显上升。

3)将保持较高的投资积累率。由于中国经济对资金的强烈要求和中国政府的传统政策,中国的投资率一直处于很高的水平上,并将持续下去,同时由于国外净流入因素的影响和投资来源由单一型向多渠道模式转换,扩大了可以使用的国民财富数额,增大了投资与消费比例安排上的弹性区间,当然还必须提高投资利用效率。

(4)大国优势。中国是世界大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国内市场,满足这一市场的需求,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动力。中国又是一个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经济发展的差距会带来多层面多档次的旺盛需求,也是刺激经济持续增长的有利因素。(5)后发优势。中国是工业化的后来者,可以学习引进和利用先进国家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大缩短研究开发的时间,节约成本,如果能再充分利用劳动力人格便宜等优势,就必然会带来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较快的增长速度。

(6)改革效应。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创造了较好的制度条件,今后中国将继续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改革效应将有力地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我国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经过努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在完善过程中,资源配置由原来的行政分配逐步过渡到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包产到户”、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以全面攻坚为特点的农村综合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步步深入。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村改革取得显著成绩。实施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农民的利益和国家的粮食安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特别是把通过流通环节对农民的间接补贴改为直接补贴,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2005年,全国有28个省份全面免征了农业税,从2006年起,我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农民负担大幅度降低。

2.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取得突破

改革逐步确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国有经济发挥了主导作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不断完善,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正在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已经建立并不断健全。

3.所有制结构不断调整

近几年,在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完善社会服务、改进政府监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民航、铁路、文化、出版和金融等重要领域的政策限制实现重要突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4.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日臻完善

在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只承认劳动创造价值,只允许劳动参与价值的分配。在经过不断的思想解放后,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后,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各种非劳动要素也可以参与价值的分配,强调要建立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体制。在实践中,各地早已允许资本、技术专利、管理等非劳动要素参与分配。建立了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机制。同时,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社会保障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强,初步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

5.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健全

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经济主要依靠国家计划进行调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能起到辅助性作用,特别是货币政策更是非常欠缺。经过30年的不断改革,原来的国家指令性计划已被现在的指导性计划和规划所取代,原来的国家计委已改为国家发改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越来越强。同时,我们还积累了越来越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通过不断进行行政、投资、金融、财政、税收、外贸、外汇、价格、流通等方面的改革,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宏观调控由原来的行政手段和计划手段为主逐步抓变为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以其他手段相配合。

篇6:关于巩固政府机构改革成果的思考

政府机构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作为机构编制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谋划、推进和检验机构编制工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现代化建设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机制保障。

一、政府机构改革的成果

xx区此次机构改革始终把转变政府职能放在首位,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以及中、省、市对机构改革的要求,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是对政府各工作部门的机构设置进行了调研、撤并和整合。二是科学合理的配置了人员编制。三是对政府工作部门的职能进行了梳理与分类。四是建立和完善了相关制度,规范了机关工作程序,明确了每位工作人员的职责任务,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

二、机构改革成功的经验

机构改革能够顺利进行,主要得益于:

1、领导高度重视,部门通力协作。

2、严明纪律、统一思想。

3、立足实际,科学合理的分解编制。

4、树立长效意识,注重平时控编。

当前如何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增长,巩固和扩大机构改革成果,防止反弹,是摆在我们机构编制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三、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的途径

机构改革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巩固机构改革的成果更是任重道远,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对“三定”方案的贯彻落实和检查监督

认真开展机构改革监督检查和评估工作是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的有效手段。加强对各部门执行“三定”方案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清理清退规定及机构改革人员分流政策,维护“三定”规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按照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从有利于机关精兵简政,有利于提高行政工作效率,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机关工作人员队伍,有利于完善公务员制度,有利于机构改革顺利进行出发,优化机关工作人员结构,尽量使分流人员各尽所长,各得其所,更好地发挥作用。加强职业和岗位培训,开发人才资源,使分流人员更好地发挥作用。

3、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意识

一方面要大力宣传机构编制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重要文件及国务院对机构编制管理的规定,使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增强机构编制意识,确立依法、依纪、依规管理机构编制的理念,提高他们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媒体,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大力宣传机构编制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入了解机构编制工作及机构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从而主动参与改革,严格按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和审批程序办事,确保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4、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各项制度,是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的有力保证。

一是强化机构编制总量控制和管理规范。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不合理增长,严格执行编制审核在先和控编通知单制度,严格实行集 中统一管理制度。坚持机构设置实行“撤一建一”原则,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原则;努力做到四个“严控”,即严控机构、严控编制、严控职数、严控级别。

二是坚持机构编制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充分发挥编委会及编办的职能作用。凡涉及机关事业单位的职能调整、机构编制、职数级别的请示、报告和相关事项,党委、政府会议不直接研究,必须按程序先由编办受理。编办受理后认为符合规定和要求的,提交编委会会议审定。需提交党委常委会研究的,由编制部门汇报。坚决杜绝政出多门,防止机构编制再度膨胀,切实巩固机构改革成果。

三是严格机构编制工作纪律。认真贯彻机构编制省市两级审批制度,严格执行机构设置管理制度,机构设立、调整和撤并等事项必须严格按程序审批;严格编制使用和进人计划管理,新增人员必须在编制、职位空缺内,按照编制使用计划和进人计划开展录(聘)用、调(转)任等工作;严格编制实名制管理,确保单位实有人员与批准的编制、领导职数相对应;严格机构编制工作纪律,对违反规定的坚决查处并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责任。

5、建立健全机构编制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约束机制 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与组织、人事管理、财政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等综合协调约束机制,是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的有力措施。财政、机构编制、组织人事部门应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始终坚持机构编制是组织、人事和财政等部门办理有关手续的依据。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审核人员编制和实有人数;人事部门负责审核工资标准和工资总额;财政部门严格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准的人员编制、实有人数和人事部门核准的工资标准、工资总额核发人员工资。

对未按审批程序和权限设立的机构,财政部门不得纳入政府预算范围、核拨经费,银行不得开设账户,劳动保障部门不得办理机 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除国家和省市规定的政策性安置人员外,对超编进入的人员,组织、人事等部门不得办理进人手续,财政部门不得核拨工资,公安等部门不得办理户口迁移等手续。

7、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的监督考核机制

一是协调有关部门参与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建立机构编制联合督察制度。对于一些重大机构编制工作,编办要主动协调纪检、组织、财政、人事等部门,进行专题督查。对违反原则、违反纪律、擅自增设机构、增加编制的单位领导人,要按照《机构编制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查处,以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二是建立机构编制考核制度。将机构编制工作管理列入全区目标考核范围,把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人员增长作为考核各工作部门、各乡镇主要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约束机制。

上一篇:村委会 投票与选举办法下一篇:许可证工作程序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