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2024-06-27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通用8篇)

篇1:《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名著,发表于1900年。在这本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梦作为实例,对有关梦的问题从各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探讨。从性欲望的潜意识活动和决定论观点出发,指出梦是欲望的满足,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即通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的解析》将梦分为显相和隐义。显相是隐义的假面具,掩盖着欲望(隐义)。他解释说,梦是潜意识的欲望,由于睡眠时检查作用松懈,趁机用伪装方式绕过抵抗,闯入意识而成梦。梦的内容不是被压抑与欲望的本来面目,必须加以分析或解释。释梦就是要找到梦的真正根源。很早就想读这本书了,但一直有各种原因没有去实践,寒假在家有了充足的时间,可以好好读读这本名著。《梦的解析》叙述了弗洛伊德对于梦的看法以及在进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辅导时解梦的方法。其实这本书在某些程度上改变了我存于心中的道德观。读过这本书后,每当看到街上熙来攘往的人群,都有种异样的感觉。

这本书分可以为六个部分,分别是:

一、对儿童的梦的研究;

二、探讨梦的检查作用;

三、探讨梦的象征作用;

四、分析梦的运作;

五、举例分析几个真实梦境;

六、梦的作用在于满足愿望。弗洛伊德从没有伪装或伪装较少的儿童的梦开始讲起直到“面目全非”的成人梦境,其解梦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揭开梦的伪装。

《梦的解析》指出梦是—种精神活动;“其动机常常是一个寻求满足的愿望”。梦是因愿望而起,它的内容是“愿望的达成”。梦不仅使思想有表现的机会,而且借幻觉经验的方式,以表示愿望的满足。关于梦是“愿望的达成”,作者举了许多实例。其中一个是他的5岁的小儿子的梦。有一次,他们全家到达赫山脚下去游玩。小儿子由于常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山上的西蒙尼小屋,因此他并不满足于在山下玩。但父母并没有带他上山,他当时不很高兴。弗洛伊德指出:“第二天早上,他神采飞扬地跑过来告诉我;‘昨晚我梦见我们走庙到了西蒙尼小屋。’我现在才明白,当初我说要去达赫山时,他就满心地以为他一定可以由荷尔斯塔特翻山越岭走到他天天用望远镜所憧憬的西蒙尼小屋去,而一旦获知他只能以山脚下的瀑布为终点时,他是太失望了,太不满足了。但梦却使他得到了补偿。”

《梦的解析》指出梦是潜意识的自我表现,潜意识被压在人的心灵的最深处,但它很活跃,于方百计要突破前意识的领域冒出来。当“自我”在既要休息又得不到完全体息,即“自我”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而放松了戒备的时候,潜意识使开始活动,于是出现了梦。由于做梦的人有不少愿望是违反道德的,于是潜意识使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冒出来。梦之所以奇特而不可理解是由于梦的化装造成的。梦既经过多次化装就必须通过精神分析法才能作出解释。

《梦的解析》指出梦和精神病有相似之处,他认为“梦包含着简要的神经质病的心理学”。因为他在闻释梦和神经病时都是以关于潜意识的理论为依据的。他总结梦和精神病都符合潜意识的活动规律,得出的结论是:“潜意识比较喜欢和前意识中那些不被注意、被漠视或刚被打入冷宫(受排挤)的概念攀上关系。”通过这种手法,狡猾的潜意识可以偷偷溜到意识领域中去。弗洛伊德否定了过去人们所说的梦是来自超自然的鬼神的启示,强调梦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部分,是

来自潜意识。梦既不是灵魂的显现也不是上帝的启示,而是人类早年实践活动的浓缩品和沉淀物。

和弗洛伊德一贯的观点保持一致,我们不难在他对梦的解析中看到他的“冰山理论”和“本能理论”。他认为梦的唯一作用便是满足人的意识层面上的以及或者说更多的是满足人的潜意识中的愿望。而这些愿望(许多出于本能,即可看为本我的体现)由于不被人的理性(超我)所接受,所以要由人的自身(防御机制、自我)进行调节,经过一系列粉饰,转化成不易被察觉的形式通过梦境释放出来。正由于这些粉饰,将梦伪装,从而造成了解读的困难。因此,在进行梦的解析时,首要任务就是破除伪装,探索人的那些淹没在“深海”处的愿望。为了破除梦的伪装,弗洛伊德从梦的检查入手,先是谈到几个较为普遍的象征形象,进而谈到梦的运作,说明梦进行伪装的四种方法,即凝缩作用、转移作用、将思想转化为视觉和二度润饰。完全破除伪装后,梦的真实意义便浮出水面,即可达到解梦的意图。在精神分析治疗时,通过解梦亦可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病患,达到对症下药的目的。

《梦的解析》一出,在当时是不被人们接受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中理论多为弗洛伊德自己在治疗一些精神病人时通过感性经验进行的总结,没有理论数据的支持。另一方面,当时的心理学家对于弗洛伊德将个别精神病人的案例所得的结论普遍套用在正常人身上的做法表示不能接受。所以,这本书刚出版时受到了很大的冷落和责难。虽然今天,人们发现这本书有着它伟大的价值,而且弗洛伊德伟大心理学家的地位逐渐被认可,但是,我们对于他的观点并不能全盘接受。《梦的解析》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缺憾。

首先,《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自己的感性总结,没有经过任何科学的论证,虽然其中的解释不乏合理可信之处,但对于讲求有科学依据地研究心理学现象的现实情况不符。另外的一点,上文也有提过。弗洛伊德本人是一位精神病学家,他对于人类的精神病有深入的研究。但是,他将精神病人身上的特性推广到普通人身上,就让大多数人无法接受了。在《梦的解析》中,这一点也有体现。第二,弗洛伊德认为在人们心目中最大的禁忌就是“性”,而“性”又是人的本能,对于“性”的这个禁区,人们既想闯入,又迫于道德限制,所以只有在梦中释放自己的愿望,使自身得到满足。基于这样的理论,弗洛伊德在其对梦的解释中,除了个别十分明显的是对普通欲望的满足(如饥渴、排泄等)的梦外,大多数梦在他的眼里都与对性的渴望脱不了干系。这样的说法不但难于被人接受而且过于绝对,并不能涵盖所有梦的意义。第三,弗洛伊德认为梦的作用就在于满足人的愿望,可以保护睡眠。这样的说法过于绝对。事实上,在我们的梦里,除了满足愿望的梦之外,也不乏一些焦虑的梦,有些梦甚至会影响到人的睡眠,例如单纯地受到白天未解决的事务影响而做的梦。虽然,弗洛伊德认为人民们的惊醒并非是梦导致的,而是由防御机制造成的,但他仍没有对于噩梦本身的产生给出合理的解释。在弗洛伊德看来,纵使梦本身的含义并不单一,他也不能给出过于多的解释,因为这对于一个理论的诞生是不利的。对于精神分析学这个理论学问来说,弗洛伊德不能兼顾梦的含义的所有可能性,但在对于精神分析治疗时,我们不应该以偏概全,忽视掉其他的可能性。最后,弗洛伊德提出进行梦的解剖分析时必须对病人的生活背景有深入的了解才行。这一点,我们认为是应该肯定的。也因

为这个原因,我们不应妄自对他人的梦加以揣析。要想正确地解梦,我们就必须对做梦者有一个长期的纵向了解,因而解析梦这个过程,也是十分费时费力的。

虽然有不少缺憾,但作为有史以来第一次以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梦”的著作。该书全面地体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包含许多对文学、神话、教育等领域有启示性的观点,引导了整个20世纪的人类文明。

篇2:《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死亡是一种自我毁灭的本能冲动。死亡的梦也是死亡本能的虚幻表现。

梦境与平日想的恰好相反,做怕死的梦正好是盼着死亡。死亡是一种自我毁灭的本能冲动。死的本能决定了自杀者如果不自杀就很可能成为受虐狂,一个再手身心痛苦的人。这些人有时把自毁转向世界,成为谋杀者和侵略者。战争就这种本能的表现。人类的历史就是爱神和死神互相斗争的戏剧。而战争的根源就在于人们的无意识深处的死亡本能。

梦见受伤说明在梦者的潜意识中一直存在着对某事或人的担心,其实是在提醒做梦者赶快采取行动,以消除心中的担心。

死亡的象征有很多,应根据梦境中具体的人物以及背景等作出相应的解释。但都是象征意义的死亡,而非真正的死亡。死亡还象征了遗忘、消除、克服等,如梦见已分手几年的恋人在梦中死去,说明这个人其实还一直活在梦者的心里,这次死亡就象征了遗忘,他/她已经死了,应该为新感情让位了。如果梦见死亡的是丑陋的、邪恶的、陈旧的等,这其实是好事,象征了一种重生,一种心灵的脱胎换骨,预示自己将获得更好。当然,有时候梦见亲友的死亡也许就只是表示一种担心与猜想而已。

篇3:《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金色笔记》的语言比较平淡, 然而正是这样一部文字浅显、结构上杂乱无章的小说描摹了整个表面平平淡淡、骨子里混乱无序的真实世界。小说有着耐人寻味的古怪布局, 作者莱辛自己也对其结构形式颇感自豪, 声称《金色笔记》是“一次突破形式的尝试, 一次突破某些意识观念并予以超越的尝试。”其实, 除了形式上创新的艺术尝试, 作者在其内容的艺术处理上也颇费心思, 整部小说中关于梦的记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黑色笔记中的梦境

昨夜我做了一个梦, 说是要拍摄一部有关马雪比旅店的那群人的电视剧。已经有了一个剧本, 是别人写的。导演一直向我保证:“你看了剧本一定会满意, 简直就像你自己写的一样。”……我去看了电视剧的排演。表演开始了, 我马上便感到不自在起来。于是我明白了, 导演对镜头、对时机的选择, 是在改变这个“故事”。拍成的影片上出现的情景将和我所记得的大相径庭。我无权利让导演和摄影师停下来。……他们说着我已记不起来的台词, 他们之间的关系已和原来完全不一样了。我心中充满焦虑。……我对导演说:“你为什么改动了我的故事?”……因为我有点心烦意乱, 因此他说:“来喝上一杯吧, 安娜。你不是看到了么。我们拍了什么无所谓, 只要我们拍了点东西。”

事后, 安娜又补充说到, “要是苏格大娘要我为这个梦‘定名’, 我会说这是关于完全不育症的。”

在这个梦里, 安娜作为一个作家, 不能将自己的文学体验真实地表达和传递。她自己的“故事”在被导演的镜头、时机, 摄影师、演员等等太多太多的主观因素所改变。在这个梦里, 安娜在思索写作的本能、作家的实质。她绝望地把自己的梦定名为“完全的不育症”, 事实上是在暗示自己已经无法再度如实地写作, 客观地反映真实生活。对于安娜而言, 这是致命而又残酷的事实:她患上了写作障碍症。写作的中断另作家安娜的生存危机自然而至。她反思自己以往的创造, 但残酷的现实却每每困扰着她, 粉碎着她的理想。

二、红色笔记中的梦境

我做了一个稀奇古怪的梦。我梦见一张由漂亮的织物组成的大网。它美得令人难以置信, 其周边缀满了刺绣图案。……那上面五颜六色, 绚丽多彩, 但这个巨大的织物给人总体印象是它的红色, 一种色彩斑驳、金光闪耀的红色。……我再看它一眼, 发现已经变成一张苏联地图。它开始扩大:像银光闪闪的大海逐渐向外渗透, 侵蚀了苏联周围一些国家, 如波兰、匈牙利等等。但它的边缘部分颜色又浅又淡。我依然高兴得泪流满面, 但同时又心怀忧虑。那色彩柔和、金光闪耀的红色开始向中国延伸, 并在中国上空凝聚成一团深红。……地球在旋转, 我的双脚踏在蓝色的雾霭中, 而身上穿的却是代表共产党国家的红色, 并缀以代表世界其他国家的杂色。

这个梦集中体现了安娜的政治立场, 她对左翼和右翼政治的态度。安娜早年参加过共产党, 信仰过马克思主义。她深信社会主义是一种道德力量, 共产主义哲学是人类的一个伟大梦想。社会主义使她看到了人类的未来与希望。梦境中看到红色的苏联地图在不断地延伸和扩大, 安娜高兴得泪流满面, 在她的内心深处, “追求的是一种完美, 希望能由此结束我们所过的那种破裂的、分裂的、不能令人满意的生活方式。”但党内的残酷斗争、堕落虚伪等丑恶现象使安娜对英国共产党失去了信心, 她以社会主义拯救世界的希望破灭了。失去了精神家园, 没有了思想的归宿和寄托, 对共产主义的理想幻灭后, 安娜感到的是一片“混乱”, 她不知道自己的另一个寄托在哪里。以至于在梦醒以后, 安娜心里想“我其实一点也不关心政治、哲学这一套东西, 我唯一关心的是迈克尔会不会在黑暗中转过身来, 把他的脸贴在我的胸口上”, 转而到个人的感情生活之中寻找慰藉。

三、蓝色笔记中的梦境

一个男子被蒙住眼睛背靠着一堵墙站着。他已被折磨的奄奄一息。他对面站着六个男子, 正举着步枪准备射击。他们受第七个男子指挥, 那人已将手高高举起。只要他的手一放下, 枪声就会响起, 那囚徒也就一命呜呼了。然而, 这时突然发生了一件意料不到的事——其实也不完全出乎意外, 因为那第七个男子一直在留神倾听, 担心会出现这种局面。在外面的大街上, 响起了一阵呼喊声和斗殴声。那六个士兵用质询的目光看着他们的指挥官——即那第七个人。指挥官站在那里, 等待外面那场斗殴的结束。这时, 传来了一阵欢呼声:“我们胜利了!”那军官听见后随即走到砖墙前, 给那位男子松绑, 并站到他站过的位置上……先前那位囚犯则走到行刑队跟前……枪声响了, 那个人抽搐着倒在墙根。

在这个梦中, 安娜传达出这样的寓意:人生是荒谬的。相对立的角色可以随时转换, 生与死的命运往往就存在于一个偶然的瞬间, 并非人们自己可以预见。这种毫无是非标准的世间纷争让安娜无法忍受, 但她又只能无奈地在这样血淋淋的残酷之中领悟人生。安娜写下了这个既荒谬又恐怖的梦境, 也影射了英国共产党内部的所谓路线之争, 以及小说所记述的50年代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间的矛盾冲突。

四、金色笔记中的梦境

但是现在, 在沉睡中, ……那位正在播放影片的看不见的放映员, 这时突然吧嗒一声关了机器, ……这时他开口说话:“但是, 我亲爱的安娜我们可不是我们自己所认为的失败者。……他们是对的, 因为他们知道我们在这儿, 我们这些推大圆石的人。他们知道我们会继续推石上山, 在一座巍巍高山的低低山坡上推动一块巨石, 而他们早已自由自在地站在高山之巅。我们这一辈子, 你和我, 我们将竭尽全力, 耗尽才智, 将这块巨石往上推进一寸。”

梦境中推石上山的意象在小说中出现过三次。这次是在安娜的梦中, 出自一个电影放映员之口。推大圆石的故事来源于古希腊神话, 科林斯国王绪弗斯死后受到惩罚, 在地狱推一块巨石上山, 刚推到山顶, 石头就滚下来, 只好重新再推, 永不得息。在金色笔记中, 安娜经历了四分五裂的人格分裂, 完成了自我的救赎。由分裂回归统一, 安娜抛弃了理想, 与现实达成了妥协。从困惑和迷乱中走出的安娜凭借这个梦中的寓言建立起了新的人生观:在缓慢而痛苦的历史进程中, 作为个体的人还是要成为一个推石者, 与现实妥协, 不怀奢望地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

小说《金色笔记》中对安娜梦境的描写在表现小说主题、深化主题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梦境解释说明了主人公安娜内心世界的焦虑和不安, 其作用就如同乔伊斯的“精神顿悟”, 使主人公茅塞顿开、解开了困扰己久、无法明白的困惑, 最终完成了由分裂到整合的蜕变。

参考文献

[1][英]多丽丝·莱辛著, 陈宇才、刘新民译:《金色笔记》, 译林出版社。

[2]陈宇才:《<金色笔记>阅读提示与背景材料》, 浙江大学出版社。

[3]舒程:《英国文坛的常青树多丽丝·莱辛仁》, 《世界文化》, 2000年第4期。

篇4:《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在以往的Geforce显卡中,表示档次的第二位数字有以下含义:

7和8表示是高端型号,往往用于昂贵的高档笔记本电脑例如DELL的XPS顶级系列或者华硕的G系列,它们足以在高画质模式下流畅运行当时最新的3D游戏(如极品飞车系列、使命召唤系列);

5和6表示是中档主流型号,性价比较高性能足以满意大多数游戏玩家的需要普及率较高。它们基本上可以在中等画质中流畅运行当时的主流3D游戏,喜欢玩魔兽世界等网络游戏的朋友用这类显卡就足够了。

3和4则表示入门级的独立显卡,性能比Intel集成显卡高好几倍,但对较新的3D游戏还是无能为力,只能玩些经典游戏(如魔兽争霸3,跑跑卡丁车)。不过由于其成本和发热量都较低,很多品牌都乐于采用,普及量很大。

这样的表示方法直观简洁,而且竞争对手ATI Radeon系列显卡也采用了类似的命名方式,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显卡的档次和大致性能。

但是进入9的下一代之后,nVIDIA显卡的型号名称变成了“Geforce GT 130M”这种形式这就让老玩家有点没有头绪了。实际上,虽然这个时候数字仍然有区分档次的功能不过更直接的标志则是中间的“GT”等字母。高端显卡是GTX和GTS,中档为GT和GS,低端则为G前面说到的Geforce GT 130M说明这块显卡属于主流的中档显卡,能玩不少的主流游戏,对于最近的三代产品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右图表来知晓。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也可以方便地通过字母标志来知道显卡的档次性能了,不过除了游戏,Geforce显卡还能做不少别的事情。例如9系列之后的Geforce都具备了硬件解码高清视频的功能,通过支持此项功能的播放器(如PowerDVD或“终极解码”),显卡可以完全替代CPU进行播放高清影片的工作,减少系统负担。

篇5: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01

费希纳指出过梦的性质:梦中活动的景象和清醒时刻的概念世界是不一样的。可以这么简单的理解,梦中的世界和现实中的世界是两个平行的世界。

尼采说:梦中存在着一种原始人性,而我们不能直达那里。因此,也许能够期望从梦的解释中去了解人类的古老传统,探析更深层次的人性特征,也有望为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通过拜读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我努力尝试着去理解梦的含义,说实话,书的内容有点晦涩难懂,并且涉及很多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的知识。毕竟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从物理学上来说,存在就有它的道理。

02

弗氏通过研究分析,在书中总结出一个公式:梦是一种(受抑制的)愿望(经过改装的)实现。我觉得讲的很有道理,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里说的所思应该是含有个人某种愿望的成分。说起愿望,大家可能都会觉得应该是美好的,但为什么那些噩梦,焦虑的梦,消极的梦也会出现呢?这种类型的梦也能称之为愿望吗?鉴于这种可能的质疑,作者在书中作出了解释,梦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改装、凝缩、审查、替换、删减、转移、再一次校正等。因此,醒来后记忆中的噩梦可能隐藏着某种别样的愿望。梦中所完成的愿望并不一定是目前的各种愿望,它们可能是过去的、已放弃或已受压抑而埋藏的愿望。

所有的梦都以绝对的自我为中心,每个梦都可以找到所爱的自我,甚至可能以经过改装的面目出现。而梦中所达成的愿望也都是这种自我愿望。表面看来“利他”的梦内容,其实都是“利己”的。这是个人心理层面的自我主义在发生作用。

那么,我们梦中的场景和内容到底是由何而来呢?书中概括道:“每一个梦,其梦的显意均与近期的体验有关,而其隐意均与很早以前的体验有关。”就我而言,梦到的内容确实绝大部分是来源于近期和童年时期的所闻所见。近期的见闻可能是因为间隔时间短,所以记忆比较清晰,而童年的经历则大多是一些印象深刻的人和事,且在梦中重复出现的概率很高,比如外婆在我梦中出现的频率就很高,也许是因为太思念了吧。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一些比较典型的梦,确实这些梦大多数人都做过。比如考试的梦,即使那场考试已经过去很久了,甚至已经顺利通过了,但依然会时不时在梦中出现。这可能是因为那场考试对自己的人生来说非常重要,也有可能是近期即将参加另外一场比较重要的考试,个体的潜意识再次唤起了封印的考试焦虑感。

“梦中梦”也是一种很特别的梦,书里说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对梦里所梦见事物的重要性,即去除其真实性。梦里所梦见的是梦的希望,打算在醒后将其蒙蔽的情况。假如某一事件是以梦中梦的方式插入梦中的,那么可以肯定地说,这表明这事件是真实的。在我的印象中,当出现梦中梦的时候,我自己是知道自己这个时候在做梦,就好像在梦中已经醒来了,并且跟着那个醒来的自己又进入了另一个梦境,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至于梦中梦里的事件是否是真实的,我不太确定,不过下次我再遇到梦中梦的时候可以验证一下。

梦的内容与梦思密切相关,梦的内容是梦思的表现形式,整个“梦思”同时受到某种加工,但在这整个过程中只有那些具有最强烈最完整的份子才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在梦的形成过程中,那些表现不够强烈的梦思并未出现在梦中,这就是梦的内容的选择性表达。在梦中出现的人物还有可能是一个“集合影像”,那些被梦中“凝缩作用”抛弃的人物,却仍把这些人物的特点稍稍保存下来,点点滴滴注入某个特定的人物形象。因此,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梦中出现的某个人物形象既熟悉又那么陌生,这就是“凝缩作用”的特点,即在梦的内容中找到那些一再重现的元素,从而形成新的联合物(集锦人物,混合影像)和产生一些共同的代号。

在梦中我们可能会有说话的场景出现,往往“梦中的话”是由说过的一些话东拉西扯地凑合在一起,句法或许不变,但整句话的意思却可能变得暧昧,甚至连句法都有改变,这些“梦中的话”常常只是在追述重复那些记忆犹新的话罢了。所以有时候觉得在梦里说了些莫名其妙的话,可能只是在生活中不经意间听见,却正好被运用到了梦中而已。在梦的选择中处于决定性地位的“许多意义”,可能不会永远是梦形成的最主要原因,而常常只是某些不为我们知道的精神力量的次要产物。

梦的形成机制所喜欢的逻辑关系只有一种,那就是相似、和谐,或相近的关系——即“恰似”。这种形成机制既能巧妙躲过审查制度,又能将潜抑的愿望实现。此外,“相反”也是逃避审查制度的有效方法,因为它形成一堆歪曲的材料,而且具有一种瘫痪的效果。因此在分析梦的时候会感到很棘手,甚至觉得自己做的梦莫名其妙,明显与内心的真实想法冲突。

那么,梦有象征意义吗?梦里出现的内容代表啥意思?为什么要出现这些内容而不是别的?为什么每次出现的内容又不一样?不管怎样,我觉得肯定不会像《周公解梦》里面说的那样,每个梦中的元素都象征一种意思,比如梦见蛇表示最近有好事降临,这种符号性和密码型释梦法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究竟梦见的东西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本身也许根本就没有意义,因为梦里的东西可能只是我们记忆碎片的拼凑,也可能完全是我们的想象而已。但梦或许能给人带来灵感,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玻尔的量子理论据说都有梦的功劳。不过我自己好像没有从梦中得到过什么启示,倒是经常在考试前会幻想着能在梦中梦见考卷或者答案,反正从来没实现过,注定就只能是想想而已,连梦都不答应。

任何相当复杂的梦都是各种精神力量相冲突后相互协调而产生的。架构成意愿的思潮必须要对付阻抗的审查;同时另一方面,潜意识的每个思想串列都带着某种感情,感情的压抑是各种相反的力量相互牵制,以及审查压抑的结果。因此,感情的压抑是审查的第二结果,梦的改造乃是第一结果。也就是说,在审查机制的作用下,我们原本想在梦中表达的情感和意愿可能会变得面目全非。

书中也对“白日梦”进行了解释。作者认为白日梦的本质是幻想,对心理症病人的研究发现幻想(或者白日梦)是歇斯底里症状的直接前身,即使不是全部至少也是大部分。和梦一样,它们是愿望实现;和梦一样,它们根源于幼童时经历到的印象;和梦一样,它们因为审查的松弛而得到某种程度的益处。经过再一次的校正,有些晚间的梦也只是在重复白天的幻想而已。

在制造梦的时候,我们能够分辨出两种精神活动:梦思的产生,以及把它转变成梦的内容;梦思是理性的,它是我们所能具备的所有精神精力创造出来的,它们属于那些不在意识层面的思想程序,这程序也产生我们的意识思想。

有两个原则在现时的对神经症的精神分析中应用最普遍:第一,因为摒弃了意识中的有意义概念,概念即被潜意识中的有意义概念所控制;第二,表面的联系只不过是一些更深层的以及被压抑的关联的替代物而已。这可以用来解释我们梦中出现的那些看起来似乎毫不相关或者只是弱相关的内容,表面看起来好像没有关联的内容也许有着更深层次的不易被人察觉的联系。

作者将持续入梦的思想冲动分成以下几类:1、由于一些偶然的原因,没能在白天达成结论的。2、由于智慧的不足,而没能完全处理的。3、那些在白天被排挤与潜抑的。4、因为前意识在白天的作用使处在潜意识中的愿望受到强有力的激动的。5、所有无关紧要的白天印象,由于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没有被处理的。所以说梦的形成机制是一套极其复杂的系统,就好比是一个黑箱,输入变量是近期发生或所想的事情、白天被忽略或者排挤与潜抑的情感、幼童时期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人或事等等,也许这些影响因素只是冰山一角,而输出变量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所做的梦。

另外,通过我对自己做梦情况的分析发现,自己做的梦的类型和睡姿也有一定的关系。当我平躺着睡时,几乎很少会做梦,就算有也都是那种比较平常,并且醒来就忘的梦;当我向右边侧着睡时,做梦的次数明显增加,几乎每次都要做梦,并且大多数是那种简单平淡、积极乐观、比较开心的梦;当我向左边侧着睡或者趴着睡的时候,也经常做梦,并且大多数是那种不好的梦,焦虑的梦,尤其是趴着睡的时候,很容易做噩梦。我曾经在网上搜索过这个问题,记得回答好像是说向左侧着睡或趴着睡会给心脏带来压迫感,使得身心无法完全处于放松状态,导致部分细胞或神经由于这种挤压感而处于高度紧绷状态,这种不适感通过神经递质传导到大脑皮层,进而刺激大脑产生焦虑感,形成焦虑的梦或噩梦。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当做这种焦虑梦或者噩梦时,也许只是大脑在提醒你,你的睡姿不正确,该调整一下了。

“白天的遗留物,不可否认的是真正的睡眠的打扰者,而梦不会打扰,反倒促进着睡眠。”这好像跟我们的传统认知不太一样,一般情况下都会觉得睡觉过程中没有做梦意味着睡眠质量不错,因为如果做梦的话就说明你的大脑还有部分细胞依然处于活跃状态,并未全身心放松,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睡眠状态,甚至有些噩梦还会把梦者从梦中惊醒。究竟做梦是否会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若有影响的话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我想也许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到吧。

作者还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整个睡眠状态中,人们知道自己在做梦,就与知道自己在睡觉一样地确定。这个结论我是比较支持的,有些人在夜晚的时候能十分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在睡觉还是在做梦,好像具备用意识指导梦的能力,比如说这种梦者对此感觉不满意时,能够将其中断而不醒过来,然后继续维持睡眠状态。前面举梦中梦的例子时候我就说过,在梦里我知道自己在做梦,而且,往往是在一些焦虑、消极的梦里,这种自我意识会更清楚。比如我梦到自己被人追杀、逃亡、打架等危及小命的时候,我就会在梦中不停的自我安慰:这只不过是一个梦而已,不是真的。往往这种情况下我好像并不能及时将其中断并继续维持睡眠状态,而是极力想要清醒过来好彻底中断这个梦,通常是在别人开枪、逃无可逃、准备动手的时候我就会猛的惊醒。所以我觉得想要通过意识来指导梦似乎并没有那么容易。

梦证实了那些被压抑的东西仍然将继续存在于正常人或异常人的心理中,而且还具有精神功能。在梦里,即使是多年前发生的事(通常不是什么好事),只要它出现在梦中,带来的那种感觉还是那么熟悉、强烈和真实,就好像是最近发生的一样。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这个记忆一被触及,它就能解开封印,满血复活。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让陈年旧事原封不动的保持当年的新鲜感觉,我想这可能要归功于当年形成的那些记忆细胞对往事难以化解的执念吧。

简单概括梳理一下作者在书中描绘的梦的形成过程:梦思-->潜意识(愿望)-->前意识-->审查制度-->意识层(愿望)-->梦。前意识存在于潜意识与意识之间,像一道筛子。前意识不仅阻碍了潜意识和意识的沟通,而且控制着随意运动的力量,负责可以变动的潜能的分布。审查制度又位于前意识和意识之间,严格把控着进入意识层面的梦思及梦的冲动成分。当梦思通过这层层阻碍来到意识层进而形成梦时,可能已经被改造的面目全非了。

作者对梦的研究到底有哪种学科上的价值的回答是:它对于心理学有所贡献而且是解决心理症状问题的曙光。

作者公布的主要研究成果:梦是一种精神活动,与其他的活动一样重要;梦的动机常常是一个需要满足的愿望;梦之所以没有被认为是愿望,而且具有特征性与荒谬性,这完全是精神审查制度在梦形成过程中加以干预的结果。

03

书中有些内容我觉得分析的还挺有道理的,但我也有几点质疑的地方,具体如下:

1、梦醒后能记住的不多,醒来后对梦的描述也不一定十分准确,在重叙梦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改装它。作者解释道:自以为梦见的比能记得起的资料要多得多,其实是一种错觉,梦的遗忘是带有偏见的,并且是一种阻抗表现的确实证据。我不是很赞成作者的解释,我不认为这是一种错觉。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有时候我确实做了个很长的梦,甚至是好几个梦连着的那种连环梦,但醒来后确实是记不住那么多内容,大部分全忘了,即使是记住的也不一定准确和完全,多少会有点偏差,就像物理学上著名的测不准定理一样。可你不能仅仅说这是一种错觉,因为它确实在梦里发生过。因此,仅凭梦的一部分内容或者梦者醒后复述的可能不十分准确的内容来解析梦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严谨可靠?是否能让人信服?

2、作者在解析梦的时候采用的很多梦例都是出自其患者,只有少量他自己和其他正常人的梦例。所以我就在想,那些精神病患者做的梦或者说他们的梦的形成机制和我们正常人是一样的吗?分析这些特殊群体的梦得出的结论是否科学严谨?是否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尽管结合了少量正常人的梦例,可是少量能完全代表整体吗?这些少量是否存在偶然性和主观性因素呢?

3、在解析梦例的时候,作者通常是采用构词联想法、记忆拼凑法、画面相似法。文中作者释梦的时候,经常是根据梦中出现的单词、语句和画面,然后从单词、语句和画面的构成与相似(近)方面来展开联想与推测,进而来找到可以把该梦的含义解释的通的说法。我认为这种释梦方法充满了主观性和随机性,因为每个人对单词和画面的联想可能是不一样的,正所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尤其是作者经常从词源和不同语种的构成和相似情况来展开联想,比如说一个英文单词,作者可能会从这个单词的构成入手,把这个单词拆分成几部分,再重新排列组合,或者找到其他相近的单词来代替,还可能找一些看起来形似的德语、法语等其他语种来代替,只要能够解释的通就行。在画面方面也是,梦中出现的不太好解释的画面内容作者通常会竭力搜索记忆中与现实中可以代替或相似的画面来尽量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法。我不敢说这种做法是不正确或者不科学的,但我对这种方法表示质疑。

4、作者在释梦的时候似乎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有性的影子,似乎所有的梦都要从性这个角度来解释。也许有些梦确实存在着性的因素,性欲或者性的情愫催生了梦,但我总觉得作者可能把性的影响夸大了,有些以偏概全的味道了。性是否会对梦的形成产生影响?而这影响程度又有几何?也许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04

篇6:《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梦的工作主要有四种作用:

凝缩作用、移置作用、象征作用(形象化的安排)和润饰作用。

我们所知道的梦中大部分的凝缩作用可用以下方式加以总结:梦内容的每一个元素都被梦念中材料“多重性决定“的,它并不得自梦念中的单一元素,而是可追溯到所有元素,这些元素在梦念本身中并没有必要彼此紧密联系着;他们可能隶属于这些思想结构中分离最远的区域。

移置作用:在梦的工作过程中,有一种精神力量在发挥作用,他一方面剥夺具有高度精神作用强度的元素,另一方面这利用多重性决定作用,从觉有较低精神价值的元素中创造出新的价值,然后各自途径进入梦的内容中。是一种精神强度的转移和移置作用,结果是产生了梦内容与梦念之间的差别。

象征作用:说相同语言的人会使用相同的象征,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使用相同的象征确实超过使用相同的语言。有些象征具有普遍的单一意义,大多数成人的梦经过分析都可以追溯到性欲。

润饰作用:它笨拙的修补着梦结构上的漏洞,梦便在表面上失去了荒谬性和不连贯性,近乎一种可以理解的精神模式了,但是他的努力并不常常活动成功。

总结一下:梦,它千方百计的要逃脱稽查作用,并利用各种精神强度的移置作用,甚至把一切精神价值都加以转换。思想必须完全或者主要以视觉或者听觉的记忆痕迹材料再现出来,因此又使梦的工作在新的移置作用是必须做出表现力的考虑,大概为了制造出夜间的梦念更大的强度,于是就由梦念的各个成分构成广泛性的浓缩作用而达成这个目的。

无须注意各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梦以它某些形式的特征最终为原来的逻辑关系披上了一层伪装。与梦的观念内容相比较,依附于梦念的任何感情都较少变化。这种感情照例受到压制。当他们被保留是,他们就脱离个原来所属的观念与同一类性质的情感结合起来。只有梦的工作的一部分,即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觉醒思想的修正材料,才与其他一些作者企图以构架梦的全部活动的观念有某种程度的吻合。

梦会被遗忘,有回归作用,梦是睡眠的保护者。

1.九种读书笔记方法,提升阅读效率

2.初中优秀作文读书笔记范例5篇优选

3.《窃读记》读书笔记400字优秀范文汇总

篇7:梦的解析读书笔记900字

通观全书,弗洛伊德的理论论证可分为六大部分,分别是:一、对儿童的梦的研究;二、探讨梦的检查作用;三、探讨梦的象征作用;四、分析梦的运作;五、举例分析几个真实梦境;六、梦的作用在于满足愿望。弗洛伊德从没有伪装或伪装较少的儿童的梦开始讲起直到“面目全非”的成人梦境,其解梦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揭开梦的伪装。

和弗洛伊德一贯的`观点保持一致,我们不难在他对梦的解析中看到他的“冰山理论”和“本能理论”。他认为梦的作用便是满足人的意识层面上的以及或者说更多的是满足人的潜意识中的愿望。而这些愿望(许多出于本能,即可看为本我的体现)由于不被人的理性(超我)所接受,所以要由人的自身(防御机制、自我)进行调节,经过一系列粉饰,转化成不易被察觉的形式通过梦境释放出来。正由于这些粉饰,将梦伪装,从而造成了解读的困难。因此,在进行梦的解析时,首要任务就是破除伪装,探索人的那些淹没在“深海”处的愿望。

为了破除梦的伪装,弗洛伊德从梦的检查入手,先是谈到几个较为普遍的象征形象,进而谈到梦的运作,说明梦进行伪装的四种方法,即凝缩作用、转移作用、将思想转化为视觉和二度润饰。完全破除伪装后,梦的真实意义便浮出水面,即可达到解梦的意图。在精神分析治疗时,通过解梦亦可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病患,达到对症下药的目的。

《梦的解析》一出,在当时是不被人们接受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中理论多为弗洛伊德自己在治疗一些精神病人时通过感性经验进行的总结,没有理论数据的支持。另一方面,当时的心理学家对于弗洛伊德将个别精神病人的案例所得的结论普遍套用在正常人身上的做法表示不能接受。所以,这本书刚出版时受到了很大的冷落和责难。虽然今天,人们发现这本书有着它伟大的价值,而且弗洛伊德伟大心理学家的地位逐渐被认可,但是,我们对于他的观点并不能全盘接受。《梦的解析》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缺憾。

首先,《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自己的感性总结,没有经过任何科学的论证,虽然其中的解释不乏合理可信之处,但对于讲求有科学依据地研究心理学现象的现实情况不符。另外的一点,上文也有提过。弗洛伊德本人是一位精神病学家,他对于人类的精神病有深入的研究。但是,他将精神病人身上的特性推广到普通人身上,就让大多数人无法接受了。在《梦的解析》中,这一点也有体现。

弗洛伊德认为在人们心目中的禁忌就是“性”,而“性”又是人的本能,对于“性”的这个禁区,人们既想闯入,又迫于道德限制,所以只有在梦中释放自己的愿望,使自身得到满足。基于这样的理论,弗洛伊德在其对梦的解释中,除了个别十分明显的是对普通欲望的满足(如饥渴、排泄等)的梦外,大多数梦在他的眼里都与对性的渴望脱不了干系。这样的说法不但难于被人接受而且过于绝对,并不能涵盖所有梦的意义。

第三,弗洛伊德认为梦的作用就在于满足人的愿望,可以保护睡眠。这样的说法过于绝对。事实上,在我们的梦里,除了满足愿望的梦之外,也不乏一些焦虑的梦,有些梦甚至会影响到人的睡眠,例如单纯地受到白天未解决的事务影响而做的梦。虽然,弗洛伊德认为人民们的惊醒并非是梦导致的,而是由防御机制造成的,但他仍没有对于噩梦本身的产生给出合理的解释。

在弗洛伊德看来,纵使梦本身的含义并不单一,他也不能给出过于多的解释,因为这对于一个理论的诞生是不利的。对于精神分析学这个理论学问来说,弗洛伊德不能兼顾梦的含义的所有可能性,但在对于精神分析治疗时,我们不应该以偏概全,忽视掉其他的可能性。

最后,弗洛伊德提出进行梦的解剖分析时必须对病人的生活背景有深入的了解才行。这一点,我们认为是应该肯定的。也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不应妄自对他人的梦加以揣析。要想正确地解梦,我们就必须对做梦者有一个长期的纵向了解,因而解析梦这个过程,也是十分费时费力的。

篇8:用读书日记代替读书笔记

笔者曾经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的一百名学生就读书笔记问题做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发现,不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学生有67人,无所谓的有26人,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只有7人(笔者所在学校的读书笔记分为三大部分:阅读的内容的基本情况、摘抄、感想)。

学生不喜欢读书笔记有这样一些理由:

“老师规定了字数,我们在写的时候手都写麻了。”“一天一页读书笔记,很是烦人。”“写完之后,我又不会去看它。”“整天都是写文字,烦死了,一点趣都没有。”……

老师为什么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中的那些规定项目有什么样的根据?

很多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因为要有一个手段来督促学生读书,而且当学生在做读书摘抄的时候,也能够积累一些好的词句,以便在写作文的时候用得上(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没有用上读书摘抄下来的好词句)。写感想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感受,进而受到教育。”

读书笔记上的感想和摘抄的依据是什么,很多老师都说没有思考过。只是说凭自己的感觉要这样做,或者是看到别人这样做了,所以也这样做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很多老师还是认同这样的事情:读书笔记我也知道学生不喜欢,而且学生写了读书笔记之后阅读能力也没有多么大的提高。但是不这样做就不能够检查学生是否阅读了课外书。

由此看来,读书笔记是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的东西。但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为了应付老师对于阅读的检查督促,双方都在承受着煎熬。

读书笔记似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读书笔记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留下来?如果留下来,怎么样留下来?

理性审视之,写读书笔记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增强记忆,便于查阅,容易梳理故事情节……因此,提出让读书笔记走开的想法是不对的。完全从成人的角度来写读书笔记,而且在写作的时候随意为之,不去考虑所作的项目是不是符合逻辑, 是否有理论依据, 这样的读书笔记学生是不欢迎的。因此,读书笔记的记录还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设计,并且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所作的记录项目要符合逻辑。鉴于此,我尝试用读书日记来代替读书笔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用一本24开、24页的笔记本来做读书记录。每天记录一页,每页的第一行写上日期,第二行写上书名、作者、如果有小标题写上小标题,没有小标题就直接写上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第三行开始写书中的主要人物,一个人写一行。然后隔一行写上地点、时间。剩余的地方,要求学生在旁边画上自己所感兴趣的和与阅读内容有关的一幅画。每周五利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自己的阅读日记,或者交换阅读其他同学的阅读日记。

从一开始记录读书日记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我们是在写一本书,这是我们读完别人的书之后所写的书。这就让学生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这样做还有一种隐喻在里面:那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历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既然这是一部精神发育的历史,就应该留下他的足迹。其次,对于每天记录的日期,是让学生养成每天都阅读的习惯。当然更是“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的隐喻所在。同时也是一种任务驱动的做法,以便于教师的检查和督促。

记录人物、地点、时间的做法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记录读书笔记的时候,学生往往都是在读完整本书后就忙着写感想,学生所感受到的往往只是一个局部,或者是泛泛而谈的一些适合所有文章的万金油式的话语。而学生在做读书日记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讲述中所出现的人物都写出来。按照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写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回忆的过程。学生对于人物关系的梳理过程就是学生对于所阅读内容的整理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一段重新温习的过程。

当学生整理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后,随后要求对于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线段来表示。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回忆思考阅读内容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这些人物关系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探究文本关系的过程。

所谓文本的意义就是文本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物和物的关系等诸多关系的总概括。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阅读内容中的众多关系的联系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探究过程。

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读完之后画出这样的图示,是基于人的遗忘规律来考虑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条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 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 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由此看来,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要能够在一天之内进行复习,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图就是一种方法。

之所以让学生画画,是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过程。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图画成了施展创造性想像力的源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图画能‘打开话匣子’,它能让平时沉默寡言的、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

事实证明,孩子对于画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对我说:“我发现我们现在所阅读的内容不光可以说出来和写出来,还可以画出来。”是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呢?

让学生撰写阅读日记之后,我发现这样做有一些好处:

阅读日记给阅读交流提供意义支撑点。

以往,在组织学生讨论所阅读的书籍的时候,学生只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去寻找所阅读的内容,但是那毕竟是没有支撑点的,而且在这个时候,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往往是比较概括性的。而往常,学生虽然写读书笔记,他们所写的往往只是在读完书后的一个局部的感受,或者是一个整体的万金油式的感想。只不过是学生在阅读之后的一种被动地说话而已。

阅读日记虽然记录的是一些简单的要点,但是这些要点能够让学生回忆起与之有关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大脑里的库存信息,达到阅读内容的重现。它能够为学生在读书交流中提供发言的支撑点。

阅读日记激发学生的二次阅读欲望。

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要学会对于所阅读的书籍进行再次阅读。“旧书不厌百回读”说出了再次阅读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都知道,真正能够对自己发生影响的书籍是在再次阅读之后,只有通过二次或者三次甚至多次地阅读同一本书,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所在。而学生通过每周五翻阅自己的阅读日记,往往会为自己所记载的内容感到惊奇,进而能够产生再次阅读的欲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通过读阅读日记来再次阅读同一本书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这一比例远远大于写读书笔记的学生。

阅读日记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往常的阅读中,我们往往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学生只是进行了一次性阅读,阅读之后往往就会忘记,甚至连书中的故事梗概都忘记了。时间一长,学生甚至连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怎么样的阅读帮助?但是通过阅读日记,所记录的是一些简要的内容,它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阅读的成就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够写出一本书,这样的做法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的。

阅读日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上一篇:2018年ACCA常见问题解答下一篇:温州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