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民族文化特色学校

2024-07-12

打造民族文化特色学校(共8篇)

篇1:打造民族文化特色学校

传承书法文化

打造特色学校

为传承祖国的书法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提出了“每一位教师都是书法教师,每一个学生都能写好汉字”的发展目标,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课程,创新书法展示平台和有效的激励措施,着力打造书法特色学校。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为了深化书法教育,在“兰亭”书法社活动中,学校通过丰富活动课程,点燃全体教师的热情。

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学校成立了“兰亭”书法社,每周三为书法社活动时间,邀请书法名师到学校为社团教师作书法指导讲座。培训内容有书法简史、书法作品欣赏以及书写工具、执笔姿势、基本笔画、间架结构等多个方面,让书法社教师领略了中华书法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书法的奇妙表现力。

书法笔会,结队帮扶。我们以每月笔会活动为契机,为学校书法社的成员创造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教师们一起练习,相互切磋,形成了浓厚的书法学习氛围。在活动中我们还采用结队帮扶的措施,每年评比的优秀社员和新社员结成队,两人结队“一对一”的帮扶使新社员很快成熟起来,在社团中形成梯队,使社团建设良性发展。

文化学习,课题研讨。我们在学校里开设书法文化吧,为社团老师们发放不同碑帖和史学人文方面的书籍,提高他们的“眼力”和“字外功夫”,社团教师书法修养自然得到提升。在书法课程上我们自编了社团书法教材,定期开展社团书法课题研讨活动。社团成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从平时教学中的常态课、欣赏课、整合课入手,构建“五入”体验式书画教学模式。

创新展示形式。书法主题活动是书法文化建设的土壤和血液。学校充分挖掘社团成员潜力,广泛运用各种展示形式,积极开展书法校园文化活动。

以节日为载体。我们以平时节日为契机,给书法社老师提供展示的平台。临近春节,我们开展社团成员为全校教职工写春联活动。“六一”活动中节目单全部由书法社成员书写等。

以网络平台为载体。我们利用网络平台成立“翰墨香”书法QQ群,进行网上晒字活动,社团成员每天晒字一幅,并在群内互相交流、切磋,共同提高。同时,在校微信平台定期对书法社活动和优秀社员进行专题报道,真正让书法教育成为学校一张亮丽的名片。

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我们在武穴市天桥附近设置了“书法一条街”,向社会推介书法社团的优秀教师,让这些在学校的“书法名星”真正“亮”起来;校园里的地书展示、办公室的书法作品、楼道里的书法墙和书法社团的活动展示等,为学校的文化建设添上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高效的激励措施。制定激励评价机制,提高书法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开展“先锋团队”评比活动。我们每学期把书法社成员按教研组划分成几个小团队,期末时根据小团队成员的出勤、作业上交情况评比先锋团队。设立全勤奖,鼓励社团成员积极参加社团活动。

开展“阳光教师”评选活动。在每学期结束时,我们采用民主测评,择优评选的方法,评选出十名书法“阳光教师”,并在期末校表彰大会上进行表彰,让这些教师在全校书法工作中起到榜样引领作用,也给书法社成员一个很好的激励作用。

开展书法“等级过关”活动。每学期对所有社团成员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的内容就是从本学期所练的字中选择一部分,发放书法纸,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进行等级过关。主要是考核平时书法训练效果,并加大奖励力度,避免只写不评、只练不考的应付式学习方式。

(作者单位: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徐世兵)

篇2:打造民族文化特色学校

足球运动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它是世界上最受人们喜爱、开展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2014年9月,内蒙古被列为全国首个足球改革试点省区,我校也火速地踏上了足球改革之路。为了继承和发展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积极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普及足球运动,有利于促进校园足球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更有利于对于我国足球技术水平的提高。

一、成立足球特色领导小组

八中学把足球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把足球工作作为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来抓,并在具体的工作中贯彻落实。学校成立了足球领导小组,组长徐捷(校长)担任,副组长由王巨文(副校长)、王升(体育组组长),成员是全体体育组教师组成。制定足球发展规划,解决足球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拨出专款用于足球队的发展,并积极筹措资金改善足球环境。

二、加大投入,保障与激励足球教育工作有效开展

我校把足球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大投入为足球运动在我校的发展提供了后盾,学校每年有1万元的足球专向经费,基本能够保障足球训练、比赛的开展,同时也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学校把足球队取得的成绩纳入班级和班主任的考核,加强了班主任对足球工作的支持和参与,通过足球培养人,激励人,发展人,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球,在学球、看球、写球中学会凝聚集体的力量,不怕艰苦,在不断的成功与失败体验中健康成长,已成为学校成功的素质教育模式,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三、以活动为载体、普及与提高和谐发展

每周三节体育课必须有一节是足球课,做到每个班级都有足球队,人人都参与,充分发挥了足球趣味性和观赏性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对足球的热爱之情。近2年来,学校立足自身实际,从课堂入手,以足球游戏和系统的足球业余训练为主,坚持普及与提高的策略,通过搭建足球梯队,不断壮大教练员队伍,培养学生对足球良好的兴趣,实现了足球运动是校内第一运动的目标。

四、建立并完善校内联赛制度

学校建立班级联赛制度。在每年的上、下学期以年级组为单位每个班级进行“主任杯”、“校长杯”联赛,并对成绩优秀的班级在学期综合考评中加分。

五、以培养优秀人才,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加强教练员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求每名教练员既爱岗敬业,又廉洁自律。加大教练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教练员的综合能力,多次派出去北京、西安等地培训,教练与学生都要牢固树立一个理念,“把握现在、积攒未来、感念恩义、心怀家国”的情怀。要内塑素质,外树形象,练好内功,依靠全体员工踏踏实实的工作,不断提高管理、训练、教学和服务水平,树立学校良好的内外部形象。足球运动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对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勇敢、坚强、坚韧不拔意志品质等具有显著的作用。足球运动本身的魅力也将带给学生精神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愉悦,从而不断激发他们锻炼身体与发展才能的愿望,有利于良好的心理品质及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利于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

篇3:打造民族文化特色学校

作为一所省级示范性小学, 新课程改革以来, 厚德路小学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发展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围绕“文化”二字做足文章, 尤其是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上, 基于地方文化走出了一条新路, 成为学校文化建设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顺应时代, 灵动校本课程思路, 引领学校文化发展方向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一个亮点, 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构建特色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厚德路小学就开始了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2001年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后, 学校逐步认识到, 校本课程不仅是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 更是“体验课程”、“文化课程”;是参与者不断变革与创新转化为“自己的课程”过程中一种动态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

2.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 而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课程的个性化使用者、创造者和主体。

3.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更是课程创造与开发的过程, 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由此, 校本课程作为实现课程改革意义的关键性因素, 它的研发是学校课程文化的一束炫烂的奇葩, 必将引领学校文化建设的纵深推进。

二、因地制宜, 实施校本课程开发, 促进学校文化特色发展

为了培养热爱家乡、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学校把建构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作为实施新课程的切入点, 作为促进学校文化特色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1. 广开言路, 明确方向

学校经过仔细酝酿, 建立健全了课程建设领导小组, 成立了校本课程研究中心, 组建了一支乐于钻研、踏实勤勉的课程建设骨干队伍, 决定从校本课程的种类确定、编写、模式、评价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校本课程的研发

2. 积极思考, 拓宽渠道

学校首先发挥了“本土文化”的优势, 积极利用校园内的慈云塔、校门口的状元桥及文庙这些独天独厚的宋城景观, 增添校本课程内容的地域性和人文性;还注重了文体活动课程“回归”, 把原有的“厚德球艺”、“赣南采茶”等传统文体活动与校本课程融合起来, 让学生在各类参与性、体验性活动中成长;更发挥了上百名各有所长的教职员工的创造性, 从教师资源的特长展示走向校本课程的开发, 实现了文化的团结与繁荣。

3. 结合校情, 确定课程

在广泛征集师生建议和仔细斟酌后, 学校把校本课程分为了国家课程内容拓展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两种类型, 共确定了古诗茶馆、慈云曲艺长廊等14门课程。课程在文本呈现的基础上做了创新, 增设了电子教材, 方便全校教师随时调用。

三、探索实践, 科学校本课程管理, 凸显学校文化发展特色

校本课程的管理和应用是校本课程开发成功与否的标志, 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

1. 理念先行, 技能培训

学校对教师们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的培训。一方面开展了含教育理念、电脑动画、网页设计等内容的校本培训;另一方面采取“行万里路”的方法, 派出百余人次的教师外出学习, 吸收兄弟学校的优秀研究经验, 对自身研究进程进行不断修正。

2. 教材设计, 教学应用

学校课程中心采用“自我推荐、中心指派”的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了各门课程开发的负责人, 各小组教师根据课程目标、框架内容具体设计校本课程电子教材, 并承担相应教材模块的设计任务。与此同时, 教师将其付诸教学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吸收反馈信息, 对教材进行修改完善。

3. 反馈归纳, 包件制作

在教学应用的基础上, 强化教师的反思与创新, 学校及时鼓励教师针对自己承担的相应任务制作信息化课程资源包, 收集大量相关教学支撑材料以及学生实践作品, 使之对各环节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感悟、提高。

4. 小组协商, 课程构建

各小组教师进行课程内容汇总, 小组教师集体讨论协商, 分别将本组教师个人信息化包件进行融合, 并依照课程目标修订课程框架、课程实施对象、教学进程安排、教材内容调整, 最终确立每门课程的框架结构。

5. 总结提高, 形成模式

在校本课程研发应用过程中, 经过反复修改论证, 学校从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等各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模式。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1) 校本课程开发基本内容与模式———这是基于对课程研究策略进行的规范化, 含以下内容:

(1) 课程分析:分析该课程的开发背景, 学习对象的定位, 课程主要特色等问题。

(2) 课程目标:确立该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 从课程角度对认知、能力、价值观和态度等方面进行目标分解。

(3) 课程结构和内容:根据课程目标, 确立课程主线, 编写课程纲要, 按模块、章节或专题安排课程结构, 制定教学方案, 在具体教学中逐步充实各模块、章节或专题内容。

(4) 课程实施:在课程具有初步轮廓后, 按章节模块将课程内容分开实施教学, 注意教学反思、学生作业等教学反馈。

(5) 课程评价:根据课程目标制定评价策略, 包括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两方面内容。

(2) 校本课程应用管理模式———这是在教学实践中经过教师说课、上课、评课及反复研讨后, 对校本课程的应用管理定位。

(1) 校本课程与学科课程结合。校本课程是学科课程的补充、延伸, 学校合理设置了课表, 实施大小课堂及综合课堂, 避免了日常教学课程与校本课程安排上的冲突,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校本课程来学习,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知识结构。

(2) 校本课程教研与学科教研整合。校本课程研究活动统一安排、落实到人, 由教导处统一制订校本课程研究安排表, 和学科教研同步、交叉进行, 实行“三定”, 确保落实。还通过课题研究引领校本课程, 积极开展小专题行动研究, 强化教师的反馈信息, 总结经验, 改进教学, 提高教学实效。

(3) 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结合融合。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科技时代网络的巨大作用和优势, 师生们的共同参与, 使校本课程在实际应用当中充满活力, 相得益彰, 校本课程也在不断地实践中生成、完善。

(4) 常规化考核管理与评价同步。学校对校本课程实行合同化项目管理, 与各成员签订“课程研究自愿合作书”及“课程开发协议书”, 实施常规化考核细则, 明确校本课程开发责任人职责, 与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挂钩。同时, 学校对每科目提供相应的研究经费。

课程是一种文化的建构。它不仅传承文化, 而且建构、提炼着文化。赣州市厚德路小学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 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大大丰富了学校课程文化建设, 彰显了学校文化建设的魅力与特色。

学校成功举办了江西省基础教育成果展示会、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性学校成果展示会。先后荣获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全国贯彻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江西省德育示范性学校、江西省首批重点建设义务教育示范性学校、江西省首批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中国教育报》、《江西教育》、《江西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学校素质教育实施和新课程改革推进工作进行过跟踪采访与报道。

篇4:传承民族文化,打造特色学校

关键词:腰鼓;特色;自主;校本结合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何谓特色,顾名思义,是指不同于一般,不是平平常常的,而是要有所创新,具有个性,而且这种个性能够形成传统,能够代代相传的。”如何打造学校特色、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对提升学校竞争力有着积极的意义,这是学校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现就我校特色的打造做一简要介绍。

一、结合地域特色,确立腰鼓品牌

腰鼓是一种精彩的民间舞蹈,是一朵璀璨的艺术奇葩,是一种极具艺术魅力的文化样式。北碚区蔡家岗镇三溪村在1990年就成立了“夕阳红”社会团体,他们的主要特色就是腰鼓,并多次代表村、镇、区级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深受广大村民的喜欢。受此影响,北碚区凤林小学的许多孩子都熟悉腰鼓,并对腰鼓有着很深的感情。因此,北碚区凤林小学在创建“一校一品”活动中,结合学校地域特色,确立了“腰鼓”为学校的品牌项目。学校希望通过此项活动能让孩子们在鼓声中传承民族精神文化,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陶冶他们的情操;在鼓声中不断鼓舞、激励师生形成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凤小”精神,铸就凤林小学的文化特色品牌。

二、教师自主学习,解决师资难题

项目确定后,我们立足学校实际,一方面请三溪村夕阳红成员对学校现有教师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引导教师在网上寻找资源,学习腰鼓技法。开始训练时,教师的动作、姿态不标准,有时手的动作学会了,但脚的步伐又不协调,但是大家没有气馁,主动向会的教师请教。“虚心学习,勤学苦练”是老师们学习腰鼓的真实写照。一个月后,老师们不但把基础的鼓点都学会了,还学会了各种击鼓花样。

三、与校本课程建设相整合,自主编写教材

2010年4月,凤林小学由赵敏老师自主研究,杨兴梅老师、周安惠老师共同协助执笔编写的校本教材《鼓鸣凤舞》成为凤林小学的一门课程,真正实现了腰鼓特色课程化、校本化。这套教材,共有六册120课时。通过本校学生动作要领示范图片,直观形象地引导孩子们了解腰鼓文化、外形、作用及演奏特点;学会系鼓上身、执槌方法、腰鼓花样。校本教材的开发使教师有教材可教,学生有书可读。

四、结合校本教材,开展分层培训

凤林小学的腰鼓培训实行分层训练,分步加以实施。从教学上,学校利用每天大课间活动对全校师生进行基本鼓点和花样练习,这项练习由校长负责示范、副组长刘春娅、大队辅导员吴伦燕负责讲解,各班正、副班主任负责各班学生纪律、动作规范的指导。另外,回到班级,在音乐课上,音乐教师再在每个班按学校的计划,从腰鼓的佩戴、基本鼓点、花样练习,分层一步一步教学,并实现人人过关。班主任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指导、纠正、练习。最后,学校再进行集中合练。就这样,两个月后,一支初具规模、气势不凡的腰鼓队诞生了。腰鼓特色建设成功普及后,学校领导又定期举办了“腰鼓表演赛”“腰鼓艺术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此激发师生共同努力,把腰鼓特色建设推向成功。

五、特色打造,结出硕果

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一校一品”活动开出特色之花。2011年10月,学校腰鼓被北碚区教委评为第一批“一校一品”特色学校。目前,学校已达到“人人有腰鼓,人人会腰鼓”的目标,为学校建设健康校园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学校的腰鼓特色也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一致赞誉,今年新校搬迁的开学典礼上,学生们展示的腰鼓風采为学校的盛典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2012年元旦,在重庆市教委关爱留守儿童送温暖活动中,凤林小学的腰鼓作为北碚区仅有的几个节目进行汇报演出……凤林小学的腰鼓已冲出了蔡家,冲进了北碚。

植根腰鼓特色教育,打造腰鼓教育品牌,已经成为凤林小学所有师生的共识。我们以鼓强身,以鼓益智,以学习腰鼓来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欢乐腰鼓,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成长的家园,让每一个师生都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作者单位 重庆市北碚区凤林小学)

篇5:打造民族文化特色学校

打造学校文化特色

--------校园文化建设的点滴感悟

停前镇中学

陈立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历史,五千年历史创造了璀璨中华文化,而璀璨中华文化又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绵延发展。中华文明是至今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断流的文明。辩证摒弃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又是中华民族昂首走向世界、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资源。文化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与体现。文化既是软实力,又是硬实力。当它成为一种科学核心价值观时,它是精神动力、吸引力,是软实力;当它转变为文化产业时,它又是物质生产力,是硬实力。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学生积极参与和悉心建设的结晶,也是实现素质教育、造就优秀人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因此,加强学校文化阵地的建设与组织活动策划是一项非常系统性的工程。学校文化阵地建设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窗口,学校文化组织的策划则是学校实施理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样都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作为农村中学,建设美好乡村校园,打造学校文化特色,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第一,师生互动,共建和谐文化校园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包括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但教师的教学作用是关键。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学也是不可低估的,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

学校的教育对象是人,教育者是人,因而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是围绕对人的管理而展开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引导师生在学校目标的指引下形成团结一心的强大凝聚力,使学校成为教职工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成为学子们安心学习、自我塑造和完善人生的课堂。

社会热点,国际、国内每天都在发生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我们通过教学把它转化为学生的人文精神。社会生活,人人都在生活,我们的学生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利用生活现象结合政治观点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学生的实际,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特殊性,针对这个现象,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人文化精神教育。

在生活中,我们告诉学生: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让生活充满阳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让信任催开真诚之花;基因影响着生物的性状,环境也影响着人的成长,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们让学生懂得:爱憎分明,刚直不阿;傲气不可有,傲骨不可无;厚积薄发,正气浩然。在学习上,我们教会学生:课前能有效预习;不复习不作业,不检查不作业,不小结不作业;学习中有自己的改错本,横抄难题,竖析错因,举一反三,归纳提醒,规范学习行为,养成学习习惯,讲究学习方法。在做人上,我们让学生明白: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亲情的浓厚,友情的纯净,爱情的永恒;仁爱待人,善待家人,谦虚为人。曾听得这样一句话:“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给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自身所具有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治学方法乃至为人处事等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教师用人格力量教育学生,也就是教师的敬业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二者构成了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人文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了解哪些价值观在学校内是重要的,哪些行为是适当的,组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同时,原来的教师和学生又把已经形成的良好价值观和规范传递给新来的教师和学生。这个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师生内化学校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之后依据它们行事,成为校园文化社会化的结果。

第二,环境渗透,共建温馨文化校园

校园文化,像和煦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不仅要使人的关系,成人的榜样和语言以及集体里精心保持的种种传统能教育人,而且也要使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优雅的人文气息,厚重的校园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是不言自明的!大量的事实表明:成功教育的特点是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发生的,而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重视环境中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具有其他教育不可代替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每学期都要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让各班发挥集体智慧,或张贴一些名言警句,使教室四壁生辉,而且名言警语大都富有哲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些名言警语,就像一位位良师益友,时刻教育、启发、鼓励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拼搏。或在班级的空白墙壁上开设“学习园地”。学校英语学科正在开展“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在英语老师的配合下,张贴学生自办的英语小报,使之成为“英语角”。许多班采取了全英语的形式。内容有英语小幽默,名人名言,同学自己写学习英语的体会,观看英语原版片的感受等等,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或利用教室的边角设立“阅读角”。放置一些近期的《阅读》、《考试报》、《西游记》等书籍,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翻阅。“阅读角”的开设,使各班形成了“人人爱书,人人读书”的良好风气,也使同学们将学习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每学期评选“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读书由“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宿舍是我家,清洁靠大家。拥有一个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是我校每位同学的心愿。尤其是我们学校的宿舍环境堪称一流水平,我们学生个人的卫生习惯和公德意识没有理由不做好,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宿舍内卫生勤打扫,早晚一次卫生轮值,垃圾篓一满即清除。宿舍是一个窗口,透过宿舍,可以折射出学校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一桌一椅一架一床,都应讲究整体的协调和美观大方,严肃而不失活泼,明快而不失压抑,窗明几净,赏心悦目,谈笑有知交,弹奏觅知音,登斯室也,雅舍自有新天地。良好的宿舍氛围,有利于建立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

“排队,是一种文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民以食为天”……走进我们学校食堂,类似这样的警句或名言随处可见,在食堂的栏柱上、墙壁上,也悬挂着各种蔬菜水果营养价值介绍的镜框,还有各种雅致的装饰画,错落有致,美观得体。

我们学校以和谐优雅的育人环境,以自然美的景观来陶冶学生的性情,塑造学生美的心灵。通过花草树木、班级文化、玻璃橱窗、德育宣传栏等,让学生耳濡目染。学生在无数次的“视界融合”中不断得到陶冶和塑造,正所谓:景观是校园的陶冶之源,解读是精神的建构之本。人与自然的融合,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志趣变得高尚,道德得到升华,思想予以渗透。

第三,精神传承,共建特色文化校园

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似乎有一种遗传因子,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当然会有所损益,然而其精神实质却是永续的,永生的。

1、爱国爱校

热爱祖国,要有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要热爱祖国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自己的一切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而努力!在学校这片热土上,我们不会忘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主席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永远记住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生为民尽瘁,死重于泰山”!我们热爱学校,我们秉承校训的精神,我们继承学校的光荣传统,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

2、爱岗敬业

我校教师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逐步形成以“爱生”和“敬业”为核心的师德规范。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教师对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未来高度负责,严谨治教,为人师表。教师们都认识到既有教的义务,又有自我学习的责任,把学校当作是自己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场所,都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自己从事的事业当中去。

3、宽容协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校师生具有包容他人、宽恕他人之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同他人斤斤计较,让他人有改错归正的机会;有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善于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不心存排斥他人、嫉妒他人之心,善于取众人之长来战胜困难、博取胜利。教师们在工作中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4、勤奋进取

“天才是一分天分+九十九分汗水而来”,我校师生坚信勤奋是成功的基础,是传统的美德,只有专心于学习,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才能不断进步,获得成功;上进心是成功的内在动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个响亮口号呼唤进取,进取是社会发展的不竭源泉,只有奋发向上,才能学业有成、校业发展、国家发达。教师们在工作中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5、明礼诚信

我校师生时刻谨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学会尊敬老师、长辈,不顶撞、不忤逆,有礼有节,文明待人;尊重同学、朋友,不粗言野语,不侮辱、调戏他人,不打架斗殴,慎言慎行、礼貌待人;爱护幼小,躬亲示范,互尊互爱。尊重他人等于尊重自己,互相尊重,人际关系融洽和谐。教师们在工作中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篇6:打造民族文化特色学校

——木垒县博斯坦乡中心学校校本课程教学汇报材料

博斯坦乡中心学校建于1960年秋,2003年被定为镇中心校,在校生全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是一所偏远地区乡村小学,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以及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我校取得了一些成绩,让我们这所坐落在牧区的民族小学,脱颖而出。我们一直秉承“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支撑现代学校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走特色发展之路。刚才大家看到的刺绣作品,就是我校办学特色的一个侧面。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当学生喜欢的教师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泰戈尔说过,鹅卵石的完美不是靠锤的打击,而是因为水的载歌载舞。教育需要一种载体,需要一种氛围,需要教育的熏陶,尤其需要美化、诗化、艺术化。作为一所处在少数民族聚集区,有多个少数民族成分学生的学校,我们在民族教育方面,独树一帜,敢为人先,将现代教育思想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依托我香浓郁的民族特色,结合学生爱活动、好模仿、自尊心强等心理特点,创造性地设置了民族舞蹈、民族刺绣等民族艺术课程,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普及民族文化知识。为了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学校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地方课、班队会等阵地进行民族知识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各民族和本民族本地区的地理概况、民族成分、民族来源、风土人情等常识,同时还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把理想教育与民族教育相结合,有效整合教育资源。

二、利用民族文化渗透课程,促进课程改革,开设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我校以综合科为突破,在体育课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普及活动;在音乐课中教学跳民族舞蹈;在美术课中教育学生创作民俗风情画、学习手工刺绣技能等,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元素,为学校课程改革拓宽路子,校园文化的民族特色日渐浓厚,内涵发展彰显特色。

篇7:围绕生活教育文化打造学校特色1

承德县实验小学 邮编 067400 摘要:承德县实验小学2004年确立生活教育文化主题,经过不断探索,以“体验、创造、分享”诠释生活教育文化内涵,作为生活教育的三大支柱和基本途径,逐步构建了生活德育体系、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符合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体系,逐步打造出学校生活文化特色,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关键词:学校文化 特色学校 生活教育 生活化德育 生活化课堂模式 校本课程

前言:承德县实验小学始建于1933年,原名为下板城小学,1997年更名为承德县实验小学。学校现有教职工141人,学生1990人。

2004年以来,学校挖掘历史传统,着眼学生未来发展。从生活德育入手打造学校特色,随后构建了生活化课堂,并提炼出“生活教育”文化主题。之后的几年中,学校一直致力于围绕生活教育文化主题,打造特色学校的实践研究。

一、生活教育文化的确立及其解读

2004年,在市教研室的引领下,承德市学校建设走上了“文化立校”道路,通过不断学习,我们也深深认识到“学校文化”对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作用。我校有70多年的历史,在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的历程中,学校一直传承下来的个性特征到底是什么?经过反复研讨、问卷调查得出:社会最认可的是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扎扎实实的学习态度;老师们一致认为学校的宝贵经验是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上坚持到

底,同时伴以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活动中育人。我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活德育”,并通过“德育五化”来构建生活德育体系,推进德育建设。同时,我们也构建起了“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前向生活开放、课上再现生活、课后向生活延伸,并立项省级课题《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以做课题的方式促进生活化教学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将文化主题确定为“生活教育文化”。

随后,我们深入学习了杜威和叶圣陶等教育家的生活教育理念,尤其是叶圣陶先生对杜威生活教育的创新理论,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口号并改名为“行知”。他确立生活教育三大要义: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使教育的目非常明确,就是为生活而教育;教育的内容广泛到生活的全部,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大大增加;在教育方法论上,他特别重视实践,强调教学的中心是“做”。同时,陶行知还确定了乡村小学的办学目标是康健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

在学习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培养目标及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实际情况,我们重新分析和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教育,确定了学校的生活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并提炼出六字校训。

办学理念:实施生活化的教育,使教育和生活相融合。

办学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自主生活的能力、实践探索的精神、合作共享的意识、健康的体魄、艺术的兴趣。

校训:体验、创造、分享。并以此作为生活教育的三大支柱和基本

途径,不断加以优化逐步凸显生活教育特色。

体验:这是生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学校教育的特色之一。它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要引导师生充分体验生活的真谛;第二、要在学校课程的设置、一切教育活动的实施中突出体验教育的特点。第三、要把各种各样的体验活动,通过优化组合,构成学校的体验教育的系列,形成比较科学的方法和规律。

创造:创造既是生活变化发展的动力,又是生活教育最本质的意义之一。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创造的土壤,提供创新创造的生活,使学生不断感受创造探索的魅力。在各学科教学中都要为学生提供创造的舞台。努力使创造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态度和习惯。

分享:这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态度,也是生活教育的又一个重点。要努力培养学生与他人共同分享的生活态度;要通过多种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一起发展;要在分享教育活动中培养集体主义、博大的爱心和生活的责任感。

二、构建生活教育板块,打造学校特色

学习一些知名学校的文化建设经验,他们都是构建了几个文化板块,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彰显学校特色,形成特色学校。根据我们学校已有的内容和办学目标的要求,我们决定确定三个板块,以生活德育体系培养自主生活的能力,以生活化教学模式培养实践探索精神与合作共享的意识,以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体系来培养艺术的兴趣等个性特长。这三个板块相辅相成,形成了课内外结合、家校社会沟通的立体教育网络。

(一)构建生活德育体系,培养学生自主自立的能力

学生的生活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三部分。生活德育

必须涵盖学生在学校的所有生活。为此,我们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三方面入手,把德育融入学生的各种生活之中,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自理自立,学会做事做人。

1、德育与学校生活融合,是实施生活德育的主阵地。第一,建设班级文化、实施自主管理

根据小学生年龄的特点,我们以习惯养成教育为目标,分年段制订了学习、纪律、卫生、文明礼仪和生活等方面的系列目标和实施措施。各班以养成教育内容体系为基础,结合班级学生特点制订班级文化建设方案,建立整套的班级管理评价机制。并按此方案要求学生实施自主管理,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每学期学校有检查评比,正是在这种互相交流优化整合中,使我们思维碰撞,不断创新,形成了太阳花、小蜜蜂、众人划桨开大船等30多种独具特色的实验小学班级文化。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既是管理课程的开发者,也是自主管理的受益者,他们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宽容。第二,开展各项活动,以活动促落实

一是主题活动。针对学生特点结合主题教育月开展文明礼仪课程、感恩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主题活动。以文明礼仪活动为例,像上下课礼仪、上下楼礼仪、课堂礼仪、离校礼仪、待客礼仪、系红领巾口令操等,首先是德育进课堂,对各种礼仪进行必要的讲解和训练,辅之以楼道礼仪展板、学校广播等手段,形成文明礼仪教育基地。然后进行全校性的大规模训练和比赛,使各种礼仪在训练和比赛中落到实处。二是开展独具特色的系列活动。围绕“过去的生活、现在的生活、未来 的生活”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学生在家长、老师协助下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双休日、节假日,通过调查、访问等多种途径广泛搜集资料,全面了解“我们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过去和现在生活。以撰写征文、主题演讲、绘画、图片展等形式,让学生们尽情讴歌美好生活,畅想未来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美好前景,并将优秀作品装订成册,要形成“我们过去的生活、现在的生活、未来的生活”系列活动课程。

丰富多彩的学校德育活动,把德育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搭建了活动展示的平台,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2、生活德育与家庭、社会生活融合,是实施生活德育的催化剂。家庭与社会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是生活德育不可忽视的领域。为使把家、校、社会结合形成教育合力,我们采取开办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开放周等一系列的方法,把德育教育向家庭和社会拓展,构建三位一体的生活德育网络。

第一,制定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的道德规范。针对学校养成教育内容体系分低段和高段制订《学生月行为习惯家长测评表》,《少先队员社会评价员测评表》印发给家长和社会评价员,让他们对学生的在家表现、社会行为提出要求,做出评价。再交由学校统一纳入学生管理考核之中。这种评价机制,打通了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空间,同时也为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导向,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二、组建各种社团开展活动。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成立 “雏鹰活动小队”。每个小队一般5人左右。根据队员的居住区域编队。小队根据活动内容、项目和特点取队名,定活动岗位,自己选队长、自

己请家长、老师担任志愿辅导员,协助开展活动。成立小记者团、社区雷锋小组等,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走入社区、走进工厂、走进革命教育基地,认识家乡、认识社会,服务社区,在体验中快乐成长。

第三、开设家庭必修课,开展劳动教育。自强自立、做生活的小主人——这是我们生活教育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分年段制订《实小学生应会劳动技能要求》。如三年级学生的劳动要求是:在学校学会擦黑板、扫地、抹桌椅、开关门窗等值日。在家里能自己洗头、梳头、洗澡,学会洗小件衣服;学习使用针线,会钉钮扣;了解厨房的卫生常识,学会洗刷餐具、茶具,能安全使用灶具电炊具,能热饭菜;会整理自己的房间。初步了解安全用电常识,会使用基本的家用电器。把这些任务落实在每学期的各个周上,作为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学习实践。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劳动技能大赛,评选劳动能手。

(二)构建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培养探索精神与合作意识 生活教育的要义之一就是“在做中学”,强调亲历、实践、体验。因此,我们校训的第一个词就是“体验”。“体验”是生活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教育特色之一,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强调体验性。我们对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定位是:联系生活实际,追求体验的课堂,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构建了“134”式生活课堂教学模式:一个理念:先学后教、不学不教、以学定教。三项要求:课前向生活开放、课上再现生活、课后向生活延伸。四个课堂硬性环节:先学后教,经历体验过程;质疑答疑,激活创造火花;小组合作,交流共享成果;训练应用,密切联系生活。现就课堂必经的四个硬性过程加以说明:

第一、先学后教,经历体验过程:在我们的课堂中,所有学科教学开始都强调先学后教。每节课开始,学生都在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下先学,或读写演算,或动手操作,或圈点批注,完成对新知识的自学探究过程。

第二、质疑答疑,激活创造火花: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良好的反思、质疑习惯的养成,标志着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我们的每节课都有学生质疑答疑的过程,目的是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易混易错内容的明晰;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尤其鼓励个性的创新。质疑的问题有的来自于学生的错误,有的来自于学生不懂的地方,有的来自学生的独特理解,还有的来自于教师的精心预设。即使学习过程没有问题提出,教师也必须设置质疑答疑环节,引出学生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我们数学的六类质疑法和语文的三步质疑法等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小组合作,交流共享成果:

小组合作学习目前已经成为我校所有班级的课堂学习组织形式。低年级实施同桌小组,中高年级为4人小组。小组成员的搭配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动静结合、成绩好坏结合、性格差异结合。建立小组捆绑考核、激励评价机制,每个组员按成绩的高低分别自定达标线、保持线、提高线,每次测试所有组员都达到自己定的标准就能获得一张小组团体达标卡,如果成绩高的同学下次能保持住这个分数,成绩差的同学达到提高线的分数,就能得到两张卡。这样的捆绑考核让组内每个同学都有目标意识,互助互利,组际间又形成巨大的竞争。小组

合作使组内每个成员都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成了荣辱与共的统一体,显示出勃勃的生命力。合作共享意识在过程中形成,第四、训练应用,密切联系生活:

“生活即教育”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联系生活的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提倡“课前向生活开放,课上再现生活,课后向生活延伸”三部曲式的教学方式,打通课内外。如六年级在学习《长江之歌》一课,用两课时读懂诗歌基本内容,在家收看《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收集整理关于长江的诗词歌赋、长江与城市发展、长江与科技进步的资料,然后集中上一节“长江--我们的母亲”主题实践活动课,最后将《长江之歌》改写成一篇习作。整个学习过程,师生不仅仅是在学习语文,更是通过课内外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各种综合能力。

同时,我们积极改革作业方式,让传统的读背写作业尽可能在课上完成,课下作业强调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增强体验性与实践性。作业形式丰富多彩,观察、调查、查阅整理资料、走访、劳动体验、动手操作探究的作业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主动性,各种作业引导学生重新回归生活体验。

在实践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还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要落实于课堂,要将课堂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让学生在每节课中都经历体验的过程,才能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的能学生,实现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的目标。

(三)构建生活化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和引导。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2006年我们用“多元智能自我检测表”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问卷调查,并用“光谱分析法”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发现,全校2547人中,言语智能、数学逻辑思维智能人数排第一位,音乐智能、空间想象智能、运动平衡智能的学生数基本持平,排在第二位,人际交往智能除排在第三位,自省智能最弱。这为我们开设哪些校本课程提供了依据。

为把“体验、创造、分享”的理念贯穿所有的课程之中,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学校原有项目和实际需求,我们提出校本课程开发原则,即完整性,独特性,系统性和可持续开发性,构建三大板块六类校本课程体系:

第一板块——体验类课程 给学生提供直接的生活体验。包括学科拓展类课程和艺术体育课程。

学科拓展课程 增强底蕴

启动古诗文名著诵读工程,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读书能力,使读书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首先规定实验小学学生小学阶段必读书目必须达到300万字,从学前班的《三字经》开始到六年级,都确定了必读书目,包括历代古诗文和古典名著、中外文学作品。启动“读书成人工程”,邀请北师大的专家和全校师生及家长共同活动,亲子共读、师生共读。每学期每班一次亲子读书交流会;每月一周主题读书活动。学校为学生搭建各种读书平台。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节,包括演讲、故事、朗诵、课本剧、读书手迹、笔记、小报、文章、专辑展评等,评选

读书小博士、亲子共读优秀家长。数学每月一节生活数学课,开设快乐英语等。学科类校本课程的开发真正形成了学科间融合,课内外沟通,校内外结合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

红领巾艺术课程 培养个性特长

红领巾艺术课程是选修课。这是具有拓展性价值和针对学生特长发展的课程。重点是知识技能的补充教育,以音体美为主要内容。目的是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培养个性特长。学校成立了红领巾小记者团、文学社团、书法绘画摄影社团、雏鹰小队、红领巾合唱团、舞蹈队、民乐队、鼓号队、腰鼓队、体育训练队等,打造阳光体育、品牌间操、和快乐课间,旨在发掘传统文化艺术形式,让孩子在文化艺术中展示自我、提高综合素质。每年的艺术节,上演的都是师生们自编自创自演的节目。几年来年我校有十二名学生考入了国家、省级艺术院校。

第二板块——创造类课程 启迪思维 科技创新课程 培养创新精神

开发科技创新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科技创新课程包括五个个方面:一是小发明小创造,指导孩子留心生活,发现问题,指导他们亲自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如《方便输液帽》《连续高效捕鼠器》、《吃榛子方便盒》的发明都是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在实践创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二是科学小实验:引导学生通过科学实验,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秘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剖蝗虫探蝗虫呼吸的秘密》获国家级二等奖,李涵同学研究的《家用电

炊具那个最省电》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并获得高士奇科普奖学金一千元,刷新了河北省小学近年来国家级一等奖零的记录。三是小制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解决教具、学具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物,制作教具、学具和标本,《光学实验箱》、《光合作用演示箱》获得省级一等奖。另外还做了昆虫标本二十盒,四五年级学生每人做一套岩石标本,活动小组还制作了松鼠、刺猬等动物标本。2001年以来我校曾六次代表承德市参加河北省科技创新大赛展评活动,两次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展评活动。有7项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有九十六件作品获得省级奖励,六百多件作品获市级奖励。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我校的特色项目。

综合实践课程 培养研究实践能力

我们在3-6年级开设综合实践课程,主要内容有三部分。一是人与自然主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大自然,了解家乡自然面貌。主要是实施种植养殖活动,利用学校试验田、窗台绿化、楼道生物角和鸽子园、雉鸡园进行种植养殖的研究,同时带动家庭种植养殖角,让学生在美化校园和家庭的同时搞实践研究。让学校和家庭成为孩子的乐园,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亲历种植六谷》、《盆重香菜好处多》分获国家二三等奖,多项作品获得省级奖励。

二是人与社会主题。旨在引导孩子了解地方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经济发展。有研究历史文化的《家乡的民俗》、《家乡的风景名胜》;有了解地方经济的发展的《走进乾隆醉酒厂》、《走进招牌、广告》;有带领孩子走向社会,走向市场,走进工厂,通过亲自参观、调查、研究,解决

实际问题的《油松花粉与人体健康》;有走进百姓家与热力公司的《下板城镇供暖情况调查》等。

三是人与自我主题。旨在引导孩子关注自身成长过程,关注身边的各种现象,在实践中亲历生活、磨练意志、增强自信。有《我当××一天》、《我为父母添快乐》、《我是妈妈的好帮手》等。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之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板块——分享类课程 让孩子分享成功的喜悦

生活德育课程 学会做人和做事(在生活德育部分已有论述,此部分省略)学校环境课程 育人净心

我们将学校环境建设这一隐性课程纳入校本课程,全方位构筑校园文化,将“体验、创造、分享”校训的内涵贯穿于校园每一个角落,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校园文化长廊的每一幅作品都彰显着孩子的个性,花草树木的标牌、警示语都是学生的灵感。学校从一楼到六楼,分别设计了富有特色的文化板块,分楼层设置了高雅的文化墙(礼仪、读书、科技创新、艺术)有高层次的引领,也有贴近孩子的真实作品,各楼层的生物角、各班的窗台绿化、学生亲历种植了西瓜、西红柿、花生、月季等各种花草植物的学校实验田,既有利于学生研究,又美化了环境。各个专用教室、快乐书吧、科技展室、音乐小站成为孩子们活动的乐园。一个真正贴近师生生活、有利于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让每位孩子领略了学校文化的气息,让每个步入校园的

孩子感受到了成长的快乐。

篇8:打造民族文化特色学校

当今, 学生的成长环境越来越好, 教师的待遇不断提高。但是, 他们感受不到幸福。长期以来, 社会依然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和教师, 以致学生和教师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造成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后果。学生和教师对学习和教学倍感枯燥、痛苦。另外, 家长过分地看重考试成绩, 对学生的特长和爱好不予重视。就这样, 教育正在悄悄地远离应有的幸福。

“幸福文化”是指以幸福思想为内核和价值取向, 以研究和实施幸福的人生理念, 形成师生幸福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实施幸福文化教育, 使师生形成正确的幸福价值取向, 让师生科学地理解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 成为拥有幸福知识与能力, 并能感受幸福情感的生命主体。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十中学 (以下简称“开十”) 确定把幸福文化作为学校的主题文化, 通过实施“幸福文化”教育工程, 打造“幸福”特色学校, 提高师生的幸福感, 培养师生理解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 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二、“幸福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基于“幸福文化”价值观的思考, 开十构建了体现幸福价值观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师生的行为文化、教师教育教学文化、师生课堂教学文化, 旨在打造幸福学校、幸福教师、幸福学生, 使学校成为“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感召力的场所”。

1. 打造美好的“学校环境文化”

开十力求让校园的走廊、教室、办公室、宿舍、功能室、文化墙、橱窗等, 突显“幸福文化”的每个要素, 营造“幸福文化”教育的环境氛围, 彰显学校“幸福”的办学特色。

(1) 楼层布置

为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开十将楼道布置成专题展示廊。例如:七年级的楼层是生理幸福教育展示廊, 八年级的楼层是心理幸福教育展示廊, 九年级的楼层是道德幸福教育展示廊。每个楼层的展示廊均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和诗歌一般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2) 主题展示

为了表达师生的心声, 体现“努力奋斗就能获取真正的幸福”的口号, 开十设置了“幸福文化”主题展示廊, 精心地撷取学生学习、教师工作的场景, 全面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的教学业绩。

(3) 食宿文化

在学生食堂中, 开十充分利用墙面对学生进行饮食文化的教育, 以引导学生科学用餐;在学生宿舍中, 开十不仅加强宿务管理, 还通过开展文明宿舍评比等活动,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努力地营造团结、友善的宿舍人文生活环境, 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构建幸福的“学校制度文化”

在制度文化建设中, 开十始终把师生的幸福精神培育作为制度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让校园成为践行幸福文化的净土, 让师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1) 让师生拥有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追求

其实,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 每天的学习、工作都十分辛苦。怎样才能做到以学为乐、以教为乐?这涉及师生的精神追求, 即让师生拥有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既是开十核心价值的体现, 又是开十发展的强大动力。

开十在学生中开展“十星”的评选活动, 在教师中开展“十佳教师”“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的评选活动, 并将评选出来的优秀人物事迹通过橱窗、校报、广播等途径全方位、立体化地进行宣传, 真正地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大力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奋发进取”的学校精神, 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

(2) 让师生具有“爱”与“被爱”的情感意识

为让师生具有爱与被爱的情感意识, 开十始终注重情感教育, 实行人性化管理。现在的学生不缺少爱, 缺少的是感受“爱”的能力和珍惜“被爱”的意识。针对学生情商的匮乏, 开十首先提升班主任的情商, 只有情商高的班主任才可能培养出情商高的学生。基于此, 开十不仅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 还引导学生从小事上、从细节中感受“爱”, 从而回报“爱”。例如:某位科任教师生病了, 别的科任教师为其代课, 学生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 这时班主任就要对学生进行引导, 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认真地上好代课教师的课, 如此一来, 代课教师也能心情舒畅地完成额外增加的教学任务;当生病的科任教师病愈后回来时, 班主任要引导学生问候科任教师, 使科任教师感受到被关心并回报给学生更多的爱, 从而令学生感到关心他人是快乐的。

3. 营造健康的“师生行为文化”

为营造健康的“师生行为文化”, 开十组织师生开展多种实践活动, 使师生增强体质又精力充沛, 增长知识又提升境界, 身体力行又学以致用。具体而言, 有三方面值得称道。

(1) 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精力充沛

开十坚持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 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师生幸福工程。除正常的体育课外, 学校每天为学生提供一小时的大课间活动时间。于是, 七年级学生利用第三节大课间练习花样跳绳, 八年级学生利用第四节大课间练习艺术体操, 九年级学生利用第五节大课间练习体育加试项目。教师则利用这个时间, 打乒乓球、跳舞、打柔力球、跑步、转呼啦圈、疾走、踢毽子等, 每个人都能自得其乐。运动赶走了疾病, 赢回了健康, 带来了精力充沛的每一天。虽然学习和工作不轻松, 但师生始终健康, 阳光而幸福。

(2) 读书活动——增长知识, 提升素养

开十每学期都组织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 其中包括:“我成长, 我幸福”的征文比赛, “浸润书香, 快乐成长”的经典诵读比赛, “激情挥毫颂中华”的书法比赛, “祖国在我心中”的诗歌朗诵比赛, “我与书的故事”的讲故事比赛等。这些活动激发了师生读书的热情, 使师生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另外, 开十的图书馆全天候向师生开放, 让师生能够静下心来读书学习, 提升素养。

(3) 动手活动——身体力行, 学以致用

开十师生自己动手, 在实验楼楼顶筹建了一个以种植蔬菜和鲜花为主的无土栽培实验园, 师生们称之为“空中花园”。它既是锻炼师生动手能力的劳动基地, 又是将课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操练场域。在此, 抽象的课本知识变得鲜活而生动。

4. 创设愉悦的“教师教育教学文化”

为创设愉悦的“教师教育教学文化”, 开十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和专业成长, 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成长中积极发展。具体而言, 有九方面。一是扎实开展校本教研,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二是为教师举办专家讲座, 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心理健康。三是多次派教师到外校、外地学习和交流, 拓宽教师的视野, 搭建教师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四是设立“校长接待日”和“校长邮箱”, 架起沟通的桥梁, 旨在多渠道地开辟教师与校领导直接交流的空间。五是开十鼓励广大教师为学校建设献计献策, 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使他们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六是举办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 打造教师休闲文化, 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 引导教师争当文明教师, 力争塑造品牌教师的形象。七是在生活上关心教师, 让教师感受到开十大家庭的温暖, 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八是开展主题交流研究活动, 以推动教师幸福工程。其主题活动有:“书香与教师的幸福人生”“教师的教学反思与专业成长”“学校是有文化品味的场所”“课堂是爱的地方”“师生在教学中相长”“教师的幸福畅想”等。九是大力表彰和树立爱岗敬业、热心幸福文化教育实践的先进典型, 让幸福文化理念成为教师的价值取向。

5. 落实享受的“师生课堂教学文化”

要让学生感到受教育的幸福, 就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变被动的应试的学习为主动的积极的学习, 即做到“认真倾听, 独立思考, 表达心声, 幸福成长”。

享受的“师生课堂教学文化”, 其主旨在于教师能幸福地教, 学生能快乐地学, 力求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共同成长、共享快乐。教师在课堂上发扬民主精神, 让学生自由地表达, 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 使其享受成功的喜悦, 增强学习的信心。为此, 学校倡导“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即通过课前预习—课上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生交流与展示、教师点拨—拓展延伸所学知识等环节, 平等地对待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为落实享受的“师生课堂教学文化”, 开十提出了“呵护、尊重、个性、体验、互动、启迪”六个关键词, 为使其体现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开十组织教师进行了“用幸福文化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减轻课后负担”“精心备课, 提高课堂有效性”等课题的研究, 并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师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将享受的师生课堂教学文化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 使学科教学成为享受的师生课堂教学文化的主渠道之一。

三、“幸福文化”教育的累累硕果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 开十的“幸福文化”教育结出了累累硕果。具体而言, 有四方面。一是师生崭新的精神面貌。在校园里,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 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身上永远充盈着快乐与健康, 内心一直保持着宽广与纯净。二是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一方面开十升入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学生的比例在逐年提高, 另一方面在各级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创新大赛中, 开十每年都有学生获奖, 展示了良好的综合素质。三是校园环境得到优化。开十多方面筹措资金, 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锻炼条件。例如:学校铺设了塑胶操场, 结束了土操场“晴天一身土, 雨天一身泥”的历史;每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 实现了网络班班通。四是管理模式得以形成。在“幸福文化”教育的实践中, 开十形成了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特别是以“师生发展为本”的办学宗旨得到了家长、社会及教育界领导的高度认可。

上一篇:2011师德师风学习计划下一篇:《树木过冬》中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