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4-07-26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10篇)

篇1:《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及反思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绥阳县茅垭镇新乐小学:柳 鹏

教学内容:

2013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5~96页例

3、第97页“做一做”以及第98~99页练习二十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正确理解和分析数据,并能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

3、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相关知识。教材分析: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首先借助两幅插图向学生展现了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接着给出了某地区城乡人口的复式统计表。接下来先让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统计图,在通过两幅图对比观察,使学生感受到同一年份的两个数据分别出现在两个不同的统计图中给统计比较带来的麻烦,从而产生新的认知需求。教材由小精灵的问题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二为一,然后介绍这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在组织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一方面让学生在对比中认识新的统计图,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建立数据分析观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根据新的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生学习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教材引出条形统计图的另一种形式——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使学生认识到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与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只是形式上的不同,本质是相同的。学生通过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增长见识,而且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学生在已经学过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的。虽然他们在已经学习单式条形统计图,但没有接触过复式条形统计图。因此,在教学时,先让学生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再通过设疑引导学生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渗透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复式条形统计图,接着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分析数据,通过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分析数据,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深化重难点的突破。最后由易到难,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分析数据,会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

学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突破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学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难点:

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会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突破方法:

采取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方式,分析数据,并能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法:

设置问题情境,直观演示。学法:

操作实践,观察归纳总结。准备:

课件,图表,学生4人分成一小组等。学具: 直尺,彩色铅笔等。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请观察这两幅图片,它们展示的是哪些地方的情境? 生:第一幅图是城镇的景象,第二幅图是农村的景象。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现在我们国家的城镇建设越来越好,农村也不差。不信,你瞧!这是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表(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城镇、农村的景象,让学生感受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自然引出“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表”。】

二、新课学习

师:从这个统计表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生独立思考后,指名汇报。

师:同学们,真棒!从这个统计表,能得到这么多的信息,有没有能让我一眼就看到城镇或乡村人口数量变化的图形?

生(思考后回答):有,我们可以绘制条形统计图。

师:请同学们做做看!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绘制条形统计图。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后,用投影展示作品。

师各选择一幅统计图展示,边展示学生作品边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绘制的条形统计图真好!(课件出示)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异同点?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

生1:我发现了它们的横轴上的年份是相同的。

生2:我发现了它们的纵轴上每格代表的人数相同。

生3:我发现了它们一个是统计某地区城镇人口的,另一个是统计某地区乡村人口的。生4:我发现了它们的直条用的颜色不一样。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绘制单式条形统计图,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步骤,引导学生观察两幅统计图,是为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作铺垫。】

师:同学们,观察可仔细了!既然它们有相同点,能不能把这两个条形统计图合成一个统计图呢?

生(齐):能。

师:该怎样合成一个统计图?请你思考,你这张统计图是怎样绘制的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指名汇报。

生1:首先,我们要把这个统计图的名称换了,换成“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图”。

生2:我们觉得统计图的纵轴不用修改,横轴上每年各画两个刻度,分别表示城镇和乡村。

生3:每个刻度的宽度相等,并且每之间的间距相等。生4:我在统计图的右上方,分别用不同的颜色画一个小的直条表示城镇和乡村的人口。师:你说的那个小直条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叫做图例,我们可以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类别。

生5:我先按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画法,用右上方表示城镇人口图例的颜色画出,表示城镇人口的直条,再用表示乡村人口图例的颜色画出,表示乡村人口的直条。

„„

师:同学们,说得真清楚。请同学们把他们说的步骤结合起来,把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课件出示第96页的第1个统计图)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第96页的第1个统计图上,展示学生作品,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步骤,通过学生汇报绘制步骤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师:这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看看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把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板书课题)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汇报。

师:你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设计意图:数据分析是统计教学的核心,也是本节课的难点。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师(课件出示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你能完成这个统计图吗?

生:能。

师:请完成在课本第96页第2个统计图。生独立完成。

师:请你说一说这两个统计图的异同点?

生1:我发现它们都是绘制“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图”。生2:我发现它们直条的方向不一样。„„ 师:(手指着横向条形统计图)像同学们观察到的一样,这是横向条形统计图,它除了直条的方向不一样外,其他的都是一样的。

师:(课件出示第97页“生活中的数学”)在生活中,还能看见下面这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从这幅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师:你知道吗?《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设计意图:适当的拓展延伸,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也使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认识更加丰富。渗透法律知识,既能普及法律知识,又能促进学生用法意识。】

师:接下来,同学们试试看能完成这些统计图吗?

三、巩固训练

1、完成第97页“做一做”。

2、完成第98页练习二十三第1、2题。

3、完成第99页练习二十三第3题。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层次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步骤,并掌握应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生1:我认识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生2:我学会了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我们在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1:注意不同名称用不同的图例表示。生2:每个直条的宽度相等。„„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种新的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实际需要,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不同的呈现形式,例如纵向的、横向的以及两个直条上下重叠在一起的。不论哪种呈现形式,都直观地反映了所统计的数据,方便我们更好地获取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整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畅谈知识方面、方法方面的收获,然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补充。通过学生的反思,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并在课堂上让生生活动、师生活动得到进一步的体现,让课堂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板书设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

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2010年城镇人口数最多,1980年最少。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1980年城镇人口数最多,2010年最少。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2010 年城镇人口总数最多,1980年最少。

教学反思: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有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基础,学生在单式、复式的观察、对比、分析中,认识到了两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也感受到复式条形统计图更能清晰地比较,激发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除此之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了一个教学重点,重视制图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实际上是对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进行巩固与扩充。因此,在设计时,我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索与学习,从而完成了统计数据、制统计图、分析统计图的过程;并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索,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篇2:《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及反思

彰武县前福兴地九年制学校于爽本节课教学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单式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的,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重点设计是:让学生能自主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并根据图进行数据分析,难点是:让学生体会出从单式条形统计图到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

我在课堂中设计的例题是:学生喜欢的课后游戏项目统计图。让男、女生分别画单式的统计图,进而观察其中的数据,发现不明显,让学生体验产生复式的必要性。让学生经历把两个单式男女的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图的过程,即让学生自主探究合并的过程。接着让学生来介绍其作品,如何看图,学习复式统计图的画法及提醒学生画时的注意点。引出图例后课件演示合并的过程,为进一步揭示单式与复式统计图之间的关系,及三个图之间的异同之处。最后根据统计图分析数量关系。

这个例题的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画复式方法,通过比较能够得出,复式是在单式的基础上加一个纵条。

执教后,我感觉自己在以下方面存在不足和困惑是:第一:节约时间。

单式统计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的内容,在本节课中只做铺垫,所以在练习纸中,可以直接写生项目名称,不需要投影补充。

展示学生作品时,可以再紧凑一些,让一个学生回答就够了,进而电脑演示的过程,教师也可以自己来介绍。

第二:环节尽量板块式,大胆放手,相信学生。

篇3:《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99~100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并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空白统计图、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引入, 体会生活数学 (略)

二、自主探究, 亲历知识形成过程

1. 形成冲突

师提问:三年级时, 近视人数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

生:老师, 把课件回到男生那一页, 让我们再看看。

师:你为什么要老师把课件回到男生那一页?

生:因为我们要把三年级和四年级的近视眼人数进行比较, 看了女生的, 还要看男生的………

师上下翻动课件。

师:像这样把两个统计图分开来比较, 你们感觉如何?

生:麻烦。

师:那孩子们能不能想想办法, 让我们能更快速地、比较容易地比较男生和女生的数量呢?

生1:把两张统计图合在一起。

生2:画一个统计图就够了。

师:那统计表呢?

生:也可以合在一起。

课件出示复式统计表

师:对, 将两个简单的统计表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复式统计表, 现在请孩子们根据这个统计表, 同桌合作完成统计图。让我们能更方便地比较出男生和女生的数量。

【复式统计图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从单式统计图到复式统计图, 教师巧妙的设计了比较男女生近视眼人数的多少的教学环节, 当学生发现两个单式统计图不方便比较时, 自然会想到能否把三年级和四年级的统计图画在一张统计图上, 复式统计图的知识学习自然生成, 保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作探究

(1) 师:“复式统计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这么大的好处, 你们想不想也制作一幅复式的条形统计图?

(2) 学生尝试制作复式的条形统计图。

交流: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统计图。

生1:把两张统计图简单的画在一张纸上。

师:对画的统计图想说点什么?

生:绘图繁琐, 而且不方便比较。

生2:统计图中同一个年级的男生和女生条形分开, 并且每一个条形都标注年级和性别。

生评:要用很多汉字来区分年级和性别所以麻烦;不能很清晰地看出各个年级的情况。

生3:统计图中男生和女生的条形并列, 并且在每一个条形上用文字标注来区分男生和女生。

生评:很明显地对比男生女生, 但这样标注也太麻烦。

生4:在第三种的基础上, 加上区分的标志。

生评:简洁, 方便比较。

生5:统计图中男生和女生的条形重叠在一起。

生评:如果数据大则受篇幅的影响;如果男生和女生某一项数据相差不大的话仍然不太方便比较;但这种统计图对于男生女生总数的比较是比较明显的。

(3) 引导:像这样的统计图, 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这个标志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图例。 (师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和“图例”并正确地示范复式条形统计图中二年级男女生近视人数直条的画法。)

(4) 作图:学生自主完成自己的统计图。

【制作复式统计图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采用同桌合作学习的方式, 尝试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 同时培养了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

3. 对比分析

师: (对比) 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呢?

生1:单式只表示一种人或者事物数量的变化。复式同时表示两种或几种事物数量的变化情况。

生2:复式统计图必须有图例, 用于区分不同组的数据。

生3:复式统计图能让我们发现更多信息, 了解更多情况。

师: (分析) 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1:男生近视人数从二年级到四年级一直在增加。

生2:女生近视人数从二年级到四年级也一直在增加。

生3:从二年级到四年级, 每一年都是女生近视人数比男生多。

生4:男生近视人数和女生近视人数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师:那面对这种情况, 你有什么要对同学们说的呢?

(生自由发言)

课件出示如何保护自己的眼睛。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充分给与时间,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大胆展示、汇报不同的设计方案, 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 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潜在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主动获得了知识。】

三、巩固应用, 拓展思维

1. 基础练习

师:说到孩子们用电脑, 老师很想知道你们平时上网最喜欢干嘛呢?

师:我们来听听他们怎么说的。

播放视频

师:昨天老师统计了咱们班孩子使用电脑的情况, 如下:

(出示2010级四班使用电脑情况统计图)

学生分析

2. 综合应用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咱们的日常生活, 它还可以用于很多领域, 比如: (出示某超市甲、乙两种品牌的果汁饮料月销售情况统计表和统计图。教材第101页第2题。)

从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如果你是商店经理, 下个月进货时有何打算?

3、拓展

向同学介绍自己见过的复试条形统计图。

介绍其他类型的复试条形统计图 (课件) 。

四、回顾知识, 总结全课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结合生活、生产实例, 重点引导学生对统计图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以及对未来做出科学决策,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进一步深刻的感受到身边的数学无处不在。】

反思: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有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基础, 学生在单式、复式的观察、对比、分析中, 认识到了两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也感受到复式条形统计图更能清晰地比较, 激发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除此之外,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增加了一个教学重点, 重视制图的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 实际上是对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进行巩固与扩充。因此, 在教学时, 我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 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索与学习, 从而完成了统计数据、制统计图、分析统计图的过程;并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索, 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反思本节课的教学, 总结以下几点:

一、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做为教学内容

以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的近视眼人数的调查作为学习的素材和数据来引导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学生对这个素材比课本中提供的教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更有兴趣, 因此学习起来就更有激情, 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分析统计结果, 从中了解多种信息, 并提出各种问题, 巩固、整理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这样的设计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体现了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 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中让学生合作探索, 探究出制作统计图的方法

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 我启发学生, 同桌两人合作尝试制作统计图。问学生“复式统计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这么大的好处, 你们想不想也制作一幅复式的条形统计图?”精心设计的提问, 立刻引起了学生要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数据的欲望。在画图的时候我要求同桌之间互相提醒:画图时要注意些什么地方?因为学生在这之前已经知道了怎样画统计图, 所以, 紧接着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独立完成统计图。之后, 我分别展示了几个学生的作品, 比较其中制作的优缺点,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制图的分析能力。

三、让生活成为数学的主要内容

数学课程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推理与交流”。鉴于教材例题“某地区城镇、乡村人口的统计图表”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 因此, 在教学设计中, 本案例大胆地将例题变成学生熟悉的实物信息——本班学生近三年近视人数情况, 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他们在读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自主发现并感悟到利用单式统计图解决“比较同一时间段男女生近视人数谁多谁少”这样的问题不太方便, 从而产生了“需要将男、女生的近视人数情况绘制在同一张表格中”的学习需要, 并想办法自己尝试解决。

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是指学生主动地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有一定实践价值的问题或项目, 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 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并与同伴交流。在上述案例中, 教师尽量做到学生已会的老师不教, 例如:统计数据、画单式条形统计图;学生能相互教会的老师也不教, 例如:学生制图作品展示将两个单式统计图简单的并列在一个统计图上, 学生立即质疑这样的画法比较起来仍然不方便;展示同一年级两个直条分开画, 学生质疑这样比较起来仍然不方便, 并且每个年级的数据看起来不明显;直条形状相同, 通过在每个直条用汉字来标示男女的, 学生帮助解释“这样的标示方法太麻烦”并引出图例, 他们用自己的经验解释图例等等, 这个过程中, 教师充分给予时间, 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教在学生困惑处, 例如教师只是提示图例, 在黑板也只是示范复式条形统计图中二年级男女生近视人数直条的制图过程, 其余的年级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制作。

篇4:《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及反思

新授: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1.导入: 我们还可以通过统计图来了解桂林市的气温情况。

(课件出示:桂林市2003年各季度平均气温统计图)

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如果想比较北京市和桂林市2003年各季度的平均气温,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把两张统计图并排,把两张统计图合并成一张统计图)

(课件演示:两图并排以及合并统计图的过程)

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更容易比较两个城市的气温情况?

2.揭题: 这张统计图同时反映了北京市和桂林市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我们过去学习的是单式条形统计图。

(板书:复式条形统计图)

3.探究: 复式条形统计图看起来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学生:有两种不同颜色的直条,同时表示两种不同的数量)

你们知道这两种直条分别表示哪种数量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怎样才能让只看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人知道两种直条分别表示哪种数量呢?

(学生:用文字说明,画个图说明)

复式条形统计图采用的方法是这样的。

(课件出示:图例)

你能给这个部分起个名字吗?

(学生:指示图,说明图,图解)

新增加的部分叫做图例,也就是举例说明图形的意思,

这和大家刚才起的名字有着相同的意思,说明同学们的思路都非常正确。

[评析:教材中例2直接出示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师设计成先出现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利用其中一幅图重点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结构,另一幅图重点进行观察分析训练,然后提出将两个城市进行比较的要求,让学生亲历复式条形统计图形成的过程,使学生自觉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对新知产生熟悉和亲切的感觉,内心更容易接纳。

这里教师具体设置了两个问题:1.怎样比较两个城市的气温情况?2.怎样明确两种不同的直条各表示哪种数量?通过情境问题的设置,可以激起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自己给图例起个名字并给以充分的肯定,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设计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意义,逐步深化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加深学生对图例作用的理解。]

4.分析: 从这个统计图你还能看出有关北京市的平均气温情况吗?说说看。

能看出桂林市的情况吗?也说说看。

你们能比较两个城市一季度平均气温的情况吗?其它季度呢?

你们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课件出示: 1. 两个城市的平均气温,哪个季度相差最小?

2. 两个城市各季度平均气温变化有什么相同特点?)

你觉得怎样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获得的信息比较全面?

(先了解每种数量的情况,再对两种数量进行比较)

5.应用: 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请你们试一试比较全面地分析一张复式条形统计图。

(出示:上海市和海口市国庆期间空气质量情况统计图)

我们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请组长将讨论的结果记录在作业纸上。

(学生组成4人小组进行讨论)

现在我们交流一下讨论的结果。

(上海市国庆期间空气质量情况)

(海口市国庆期间空气质量情况)

(上海市与海口市国庆期间空气质量比较)

6.评价: 同学们的分析全面、具体,非常好!下次旅游想去哪?

(学生:海口)

7.比较: 你觉得复式条形统计图跟单式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优点?

(板书:便于对两种不同的数量进行比较)

[评析:引导学生会看统计图,全方位地了解和分析统计图呈现的信息,是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的重要方面。教师在学生初步掌握分析统计图的基础上,顺水推舟,将练一练提到试一试前面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应用所掌握的分析方法去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以及时强化和提高。运用肯定的评价激发学生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的愿望,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评:这节课教师运用诙谐的语言、亲切的语态、有趣的情境、科学的设计和肯定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愿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意义、结构、特点、分析方法和画法,让学生经历探索、交流、感悟的过程,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运用自身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创造潜能。

篇5: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文化路第二小学韩莹

统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我们的教材中,一次又一次出现统计的知识,有序的安排在两个学段每一册中。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统计的结果,学习了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等。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建立统计观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册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新的统计知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使学生认识到本册所学习的统计知识和方法,是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在统计量上进行了成对分类对比,从更高的角度来表达数据、解决问题,进而使学生对统计知识的认识有所提升。另一方面教材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基于这样的教材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在制作方法上与单式统计图的不同之处,学会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表示相应的数据。

2、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作出简单的预测。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具有初步的统计观念。

一、对教材的理解: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的一个教学内容,新课程关于统计初步知识的教学意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就是从原来的把教学重点落在学习制作统计图表,逐渐地转移到让学生去经历统计的过程,理解统计的意义,对统计图表进行理念分析,进而做出预测、决策,提高学生根据统计图的数据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觉得这就是我去合理进行本节课教学设计的理念依据。

二、设计过程中体现以下几点:

1、在对比分析中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统计观念的培养,首先应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有了意识,才有思考,才有能力的提高。但学生很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在问题解决中领悟和体会,所以本节课教学中我力争在新旧知识的对比分析中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在教学这节课时,学生已有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基础,学生在单式、复式的观察、对比、分析中,认识到了两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也感受到复式条形统计图更能清晰地比较,激发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突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的生活情景,引发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作用。比如在引入部分我针对学生熟悉的并且非

常感兴趣的话题,在教学本课时,我先充分利用教材创设的一个有趣的投球游戏,比较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以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接着让学生猜测,学生根据经验有的可能猜测单手远,有的可能猜测双手远,也有的学生可能提出与球的大小和质量有关。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要想知道哪种情形远,需要用数据说话,这样,学生就要经历整理数据、描述数据的过程。接着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怎样才能清楚地知道哪种情形远?用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能否在一幅统计图中表示出两组数据呢?这样,学生在相互评议和交流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各自的统计图,逐步明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在练习部分也注重摄取信息,课前老师带领学生对男女生最喜欢的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最喜欢的游戏;最喜欢的电影进行调查,制成的四张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又通过运用数学知识对生活问题进行预测、决策的设计,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无穷魅力。

3、转变学习方式“既体现自主探索又突出合作交流”。

在教学中十分注意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主探索、观察分析能力,同时也提倡小组间的合作交流。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次都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间,想好后再要求他们在小组中去交流讨论,这样既让学生有独自探究的空间,又能在小组同伴的相互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想法,能够使思维更加开阔,展现自己个性特色,获得新的发展。

4、凸显教育价值“既获得知识更经历过程”。

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设计既要基于掌握理解知识,更要让学生经历知识获得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经验,从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凸显知识的教育作用,体验数学课程的人文价值,提高学习的兴趣。在新课的导入部分让学生体会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存在必要,在例题的教学中感悟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越性和重要性,在综合运用中更让学生深入觉悟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现实价值。

4.重视调查实践“实现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

在本节课的最后,我设计了“小小调查员”的课外作业,这一个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在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书籍、体育节目、游戏、喜欢看的电影分析观察中发现问题,产生疑问,同时产生实际调查的需要和欲望,又能让学生在调查环节中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制作成统计图等活动中去更加充分地体验到统计的应用价值,更加深入地理解统计的意义。同时,对现实中的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去研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社会问题,做一个小小社会人。

这节课的整个教学就是学生亲历探究,自主实践,分析处理的过程。反思整节课,留下了许多遗憾,在课堂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对统计图的解读,没有呈现一个坡度,从单式统计图过度到复式统计图,没有体现学生的探索欲望。

2、过渡语言生涩,显得过程不紧凑,不连贯。

3、评价语言不丰富,缺乏明显的指向性。

4、本课的研究点是学生多感官参与下的自主探究学习,感觉学生动口不充分,没有放开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在以后的课上还应多加思考。

篇6: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反思 文档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由复习旧知导入,设置疑问“如何把地区和城镇人口的两张统计图拼成一张图?”,从而引入“复式条形统计图”。首先让学生动手绘制课本95页和96页的条形统计图,小组合作探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且通过比较说一说复式条形统计的优点。最后写达标检测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篇7:《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实录

2.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材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投球游戏的情境,比较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首先,教材鼓励学生进行猜测,并阐述理由。学生根据经验有的可能猜测单手远,有的可能猜测双手远,也有的学生可能提出与球的大小和质量有关。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要想知道哪种情形远,需要用数据说话,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教材出示了第一活动小组7名同学单手和双手投球的数据,根据实际,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到操场上收集数据,或者课前收集自己投球的数据,课上进行汇总。

在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讨论用什么统计图来描述这组数据比较合适,使学生再次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思考能否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表示出两组数据呢,从而引入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学生实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然后再和教材中提供的统计图比较;也可以让学生直接观察教材中的统计图,说一说这个统计图是如何绘制出来的。

说一说

教师应鼓励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是蕴含着信息的。特别地,学生可以就到底是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展开讨论。从教材提供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大多数同学都是单手投球远,只有4号同学双手投球远,6号同学两种情形下投得一样远。

试一试

先让学生把统计图补充完成,再引导学生读图,说一说能从统计图中获得哪些

信息,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实践活动

篇8:《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及反思

1. 统计学的发源。

“统计学”一词源于拉丁语的“国情学”, 原本是收集和分析国家管理中需要的各种数据, 比如国民收入、各种税收。为了直观, 人们才发明了各种报表、直方图、扇形图等等。后来到了14世纪左右, 随着航海业在欧洲兴起, 航海保险业开始出现。为了合理地确定保险金与赔偿金, 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 这是近代统计学的发端。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人们把概率论的有关知识引入到统计学, 构建了统计学的基础。

二、统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1. 教师层面。

(1) 目标定位不清晰。统计教学最为核心的目标在于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对于统计教学的目标把握不清晰、不明确, 主要将能够获取统计结果作为教学目标, 往往忽视了学生对于信息收集以及数据处理的全过程的经历, 很少关注学生对数据调查的体验以及根据这些调查的数据进行决策分析的科学性培养。

(2) 课堂形式难把握。统计学的知识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 所以在教学时要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可以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一个相对完整的统计过程往往包括收集数据、数据整理以及分析数据这三个主要过程。在具体的统计教学中, 只有让学生经历了整个的统计全过程才能真正了解统计的意义以及价值。在组织学生进行统计学的实验活动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拨、总结。正是由于这些原因, 统计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较为复杂, 课堂中组织活动时间与教师点拨、总结、加以指导和反馈检测的时间比例应相当。

(3) 教学趣味性不强。有时教师的授课方式不当, 教学方法欠缺, 对于教学技巧的应用较少, 或者教学目标不清晰, 课堂中特别注重技巧与程序的学习, 注重统计量的计算, 设置的情境远离学生生活, 出现的数据虚假等。这些现象都会使学生很容易对这部分内容感到枯燥乏味, 产生厌倦情绪。

2. 学生层面。

“统计”是在数量上对事物属性的整体把握。统计思想的本质是从局部观察到的资料的统计特征来推断整个系统的状态, 或去判定某一论断能以多大的概率来保证其准确性。它是一种由局部推断整体的思想方法, 是一种探知某个系统的规律性的科学。儿童的统计思想是在操作活动中逐步形成的, 在儿童的经验里, 往往是通过对一组单一数据的比较, 来作出简单的且具有唯一性的判断。儿童主要是从“大、小”开始认识数的。因而, 对低年级的儿童说, 他们往往对数据的“最大”或“最小”比较敏感, 当他们对一组数据进行排序的时候, 最关注的是“谁大”或“谁小”这样的数据特征。

三、中小学统计学的教育价值

史宁中教授指出, 中小学统计的教育价值主要有三点。首先, 养成通过数据来分析问题的习惯。其实质是通过事实来分析问题, 当遇到问题时, 应当去调查研究, 应当去收集数据, 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推断才可能客观地反映实际背景。其次, 建立随机的概念。有些事情可能发生, 有些事情可能不发生, 这在日常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即便如此, 只要我们掌握的信息多了, 也能够合理地推断实际背景。第三, 学习如何去判断事情的主要因素。

四、借助翻转课堂模式, 探讨统计教学策略

当下“微博”、“微信”、“微视频”……盛行, 早已经被打上了“微时代”的标签。以可汗学院和TEDEd为代表的在线微视频学习资源的出现与流行, 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 (MOOC) 以及诸如在“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中使用微视频作为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 触发了教育工作者将微视频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可行性探索。笔者以《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一) 》为例, 谈谈翻转课堂模式对于小学统计教学的有效帮助。

1. 制作微视频, 直观体验统计全过程。

微视频不是传统的辅助教师讲课的资源, 而是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的资源。是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达成目标, 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学习任务, 即学习需求来开发的。统计教学相对容易把握的显性教学重点大致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我们教学中的“正”字统计法等属于收集数据内容;统计表、统计图等属于整理数据的方法;而分析数据相对隐性一些, 更加体现一个人的能力。

在微视频中, 笔者创设情境:学校图书馆, 打算购进一批图书。为了使图书更受孩子们的欢迎引发统计“最喜欢图书种类”的必要性。在用“正字法”收集得到数据之后, 采购员根据记录表绘制出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视频中重点展示绘制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与方法, 从条形统计图中直观的看到喜欢科普类的人数最多, 喜欢哲学类的人数最少。经过数据的简单分析, 可以建议采购员叔叔多购进科普类的书, 少购进一些哲学类的书。微视频作为视频资源, 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 和形象直观的方式, 用短短的几分钟让学生直观体验从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统计全过程, 并将学生所需自主学习的重点: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做了详尽的介绍。

2. 设计学习单, 辅助自学统计技能。

“任务驱动, 问题导向”是自主学习单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原则与方法, 把“任务单”本身创设成一个目标明确的学习情境, 通过把教学重难点, 和其他知识点转化成问题的方式,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 就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达到主动的逐步建构知识的目标。

笔者设计的自主学习任务单, 分为四个问题。第一题:要求根据调查的结果完成相应的不完整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帮助学生及时巩固自学到的统计技能, 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能够绘制不完整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第二题: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你能想到几点就写几点) 。本题的设计遵从统计的基本思想, 统计学不存在绝对的正误,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可以整理数据, 并清晰的表达数据。但是由于其各自独有的特点, 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不同的整理数据的方式。例如统计表绘制起来方便快捷, 如果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整理数据, 那就可以选择统计表。如果想直观地看到数量间的大小关系, 那就可以选择条形统计表。基于此, 笔者设计了第三题: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中, 你更喜欢哪种形式?请你说说理由。让学生主动思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自的优势, 从而在不同的情境下能够选择更好的统计方式。但由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的效果不一, 笔者继续设计了第四题:关于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你还存在哪些困惑?或者你还想知道关于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什么知识?通过这简单的几个问题, 帮助学生顺利达成自主学习的目标。

2.变革课堂学习, 巩固技能发展观念。在课前的自主学习中, 教学目标基本已经达到。在有效的自主学习之后, 课堂上学生只需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内化知识、拓展能力。

(1) 检测进阶, 巩固统计技能。课堂前半部分对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进行深入探究。为了巩固统计技能, 笔者在课堂检测和进阶作业环节主要设计了两个版块, (1) 会看; (2) 会画。会看版块:笔者出示了一系列的统计图表, 让学生从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名称上来看统计的内容;从制表日期上看出绘制表格的日期;能从项目栏和数据中看懂各个数据表达的含义。会画版块:笔者创设情境, 出示用“正”字记录的记录表, 让学生在课始交流反馈的基础上, 再次巩固绘制不完整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通过课堂内这两个版块的教学, 让学生真正掌握统计技能。

(2) 情景模拟, 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本课的后半部分笔者设计了会分析环节。

情境一:学生熟悉的某公园一周旅游人数的统计图

此情境中笔者设计了三个问题:a.如果没有数据, 你还能知道这一星期旅游的人数, 哪天最多, 哪天最少吗?b.哪些天的旅游人数都比较多?你能推测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吗?c.星期一、二、三旅游的人数大约都是多少?可是为什么星期四旅游的人数会最少呢?你能推测一下吗?这层层递进的三个问题, 让学生主动思考、推测数据背后的原因, 明白形象直观的统计图能帮助我们做出推测。

情境二:开心水果店这天水果的销量

此情境中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1从统计图表中你知道了什么?2如果你是老板, 第二天准备怎样进货?从上面的统计图表中学生既能看到这六种这天的具体销量, 而且通过比较不难发现西瓜的销量最多, 枇杷的销量最少。知道了这样的情况, 作为老板为了提高利润, 可以做出决策第二天应该多进一些西瓜, 少进一些枇杷。让学生体会认真分析数据, 还能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情境三:苏州全年空气优良的天数统计

此情境中笔者提出问题:分析数据, 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学生直观地发现从2013、2014年空气质量明显不如前三年, 接着笔者给学生提供平台, 要求小组合作:上网查询资料、寻找原因、为提高空气质量提一些意见。

篇9:“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合理地分析和预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学生每人准备红、黄两支彩笔。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出统计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数学吗?前不久老师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喜欢数学的学生中男生要比女生多”,你们同意吗?

引导: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怎样办?

进行现场调查,统计数据。

提问:经过这样的统计,可以下结论了吗?

指出:调查的范围太小,人数太少,需要扩大范围,收集更多的数据。

二、复习旧知,提问引新

大丰市第二小学三~六年级男、女生中喜欢数学的人数统计如下:

谈话:课前,老师在三~六年级学生中各随机调查了50名男、女学生,并将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初步地整理,为了能够直观地看出人数的多少,又根据这些数据绘制了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

提问: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各统计了什么内容?仔细观察这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观察这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你能很快地说出“喜欢数学的男、女生人数哪一个年级相差最小”吗?

引导:单式条形统计图虽然很直观,但不便于比较两组数据。同学们能设计出一种既直观又便于比较的统计图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统计的需要,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经历初步的数据收集、整理过程。从单式条形图引入,既复习旧知,为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铺垫,又让学生感受到单式条形图的局限,产生学习新知的心理需求。】

三、学习新知,感知特点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学生讨论如何设计新的统计图。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单式条形统计图进行合并。(统计图的标题、横轴、纵轴等如何确定,横轴上的直条如何合并才便于比较两组数据,如何区别男、女生人数,等等)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演示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并借助多媒体直观演示单式条形图合并产生复式条形图的过程,避免了繁琐的制图,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复式条形图的特点。】

2.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比较单、复式统计图

提问:把新统计图和原来的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作比较,你能给新统计图取一个名字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你发现这两种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比较复式统计图、表

观察并在小组里交流复式统计图中的信息,根据统计图填写复式统计表,分析、比较数据。(同时出示复式统计图表)

提问:喜欢数学的男、女生人数哪两个年级相差最小?哪两个年级相差最大?男、女生各个年级人数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特点?你觉得看统计图还是统计表更方便?

指出: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但直观而且便于比较两组数据。(板书:直观 便于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单、复式条形图和复式统计图表,启发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条形图的优点,从而获得对复式条形图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3.小结

为了“证实喜欢数学的学生中男生要比女生多”这个说法,我们首先做了调查,收集、整理数据;为了既直观又便于比较男、女生人数,我们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根据对数据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在小学阶段,喜欢数学的男生不一定比女生多。当然,我们调查的范围偏小,人数偏少,课后还可做进一步调查,收集更多的数据,使结论更有说服力。

四、加深认识,感受作用

1.看图,分析数据并感受作用和特点

谈话: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1)出示“练一练” (直条改为横向):

提问:污染指数是什么意思?指数越高说明什么?

观察统计图(图略),说说上海市和海口市2004年国庆期间空气质量的情况。

(2)出示如下统计图:

提问:观察统计图,你想说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标出图例)2013年又快到了,如果你是小王,看了这幅图,在1~4月份进货时你有什打算?2012年1~4月份天气比较暖和,如果2013年1~4月份天气非常冷,进货时你又有什么打算?

小结:统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重大决策都是根据统计数据作出的,今后我们要认真学习并利用好统计知识。

【设计意图:发挥多媒体优势,出示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图,让学生感受其形式的多样性,结合对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巩固对复式条形图特点的认识,感受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丰富学生的统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绘图,进一步感受特点

出示“试一试”中的表格,同桌交流表中信息。

出示“试一试”中的统计图,提问:图中红色和黄色分别表示哪个年级的人数?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适当指导如何确定直条高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图,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加深对复式条形图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复式条形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五、全课小结,拓展激趣

今天我们学习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它不仅直观而且便于比较几组数据。但是要独立地制作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麻烦,想不想开开眼界,看老师是怎么利用电脑很快地制作出一幅漂亮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

演示利用EXCEL表格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

【设计意图: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生活中手工绘制统计图、表已越来越少。利用多媒体演示EXCEL表格制作复式条形图的过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

(责编金铃)

endprint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110-111,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

教学重点: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合理地分析和预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学生每人准备红、黄两支彩笔。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出统计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数学吗?前不久老师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喜欢数学的学生中男生要比女生多”,你们同意吗?

引导: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怎样办?

进行现场调查,统计数据。

提问:经过这样的统计,可以下结论了吗?

指出:调查的范围太小,人数太少,需要扩大范围,收集更多的数据。

二、复习旧知,提问引新

大丰市第二小学三~六年级男、女生中喜欢数学的人数统计如下:

谈话:课前,老师在三~六年级学生中各随机调查了50名男、女学生,并将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初步地整理,为了能够直观地看出人数的多少,又根据这些数据绘制了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

提问: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各统计了什么内容?仔细观察这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观察这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你能很快地说出“喜欢数学的男、女生人数哪一个年级相差最小”吗?

引导:单式条形统计图虽然很直观,但不便于比较两组数据。同学们能设计出一种既直观又便于比较的统计图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统计的需要,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经历初步的数据收集、整理过程。从单式条形图引入,既复习旧知,为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铺垫,又让学生感受到单式条形图的局限,产生学习新知的心理需求。】

三、学习新知,感知特点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学生讨论如何设计新的统计图。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单式条形统计图进行合并。(统计图的标题、横轴、纵轴等如何确定,横轴上的直条如何合并才便于比较两组数据,如何区别男、女生人数,等等)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演示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并借助多媒体直观演示单式条形图合并产生复式条形图的过程,避免了繁琐的制图,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复式条形图的特点。】

2.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比较单、复式统计图

提问:把新统计图和原来的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作比较,你能给新统计图取一个名字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你发现这两种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比较复式统计图、表

观察并在小组里交流复式统计图中的信息,根据统计图填写复式统计表,分析、比较数据。(同时出示复式统计图表)

提问:喜欢数学的男、女生人数哪两个年级相差最小?哪两个年级相差最大?男、女生各个年级人数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特点?你觉得看统计图还是统计表更方便?

指出: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但直观而且便于比较两组数据。(板书:直观 便于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单、复式条形图和复式统计图表,启发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条形图的优点,从而获得对复式条形图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3.小结

为了“证实喜欢数学的学生中男生要比女生多”这个说法,我们首先做了调查,收集、整理数据;为了既直观又便于比较男、女生人数,我们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根据对数据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在小学阶段,喜欢数学的男生不一定比女生多。当然,我们调查的范围偏小,人数偏少,课后还可做进一步调查,收集更多的数据,使结论更有说服力。

四、加深认识,感受作用

1.看图,分析数据并感受作用和特点

谈话: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1)出示“练一练” (直条改为横向):

提问:污染指数是什么意思?指数越高说明什么?

观察统计图(图略),说说上海市和海口市2004年国庆期间空气质量的情况。

(2)出示如下统计图:

提问:观察统计图,你想说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标出图例)2013年又快到了,如果你是小王,看了这幅图,在1~4月份进货时你有什打算?2012年1~4月份天气比较暖和,如果2013年1~4月份天气非常冷,进货时你又有什么打算?

小结:统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重大决策都是根据统计数据作出的,今后我们要认真学习并利用好统计知识。

【设计意图:发挥多媒体优势,出示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图,让学生感受其形式的多样性,结合对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巩固对复式条形图特点的认识,感受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丰富学生的统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绘图,进一步感受特点

出示“试一试”中的表格,同桌交流表中信息。

出示“试一试”中的统计图,提问:图中红色和黄色分别表示哪个年级的人数?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适当指导如何确定直条高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图,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加深对复式条形图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复式条形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五、全课小结,拓展激趣

今天我们学习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它不仅直观而且便于比较几组数据。但是要独立地制作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麻烦,想不想开开眼界,看老师是怎么利用电脑很快地制作出一幅漂亮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

演示利用EXCEL表格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

【设计意图: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生活中手工绘制统计图、表已越来越少。利用多媒体演示EXCEL表格制作复式条形图的过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

(责编金铃)

endprint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110-111,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

教学重点: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合理地分析和预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学生每人准备红、黄两支彩笔。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出统计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数学吗?前不久老师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喜欢数学的学生中男生要比女生多”,你们同意吗?

引导: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怎样办?

进行现场调查,统计数据。

提问:经过这样的统计,可以下结论了吗?

指出:调查的范围太小,人数太少,需要扩大范围,收集更多的数据。

二、复习旧知,提问引新

大丰市第二小学三~六年级男、女生中喜欢数学的人数统计如下:

谈话:课前,老师在三~六年级学生中各随机调查了50名男、女学生,并将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初步地整理,为了能够直观地看出人数的多少,又根据这些数据绘制了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

提问: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各统计了什么内容?仔细观察这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观察这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你能很快地说出“喜欢数学的男、女生人数哪一个年级相差最小”吗?

引导:单式条形统计图虽然很直观,但不便于比较两组数据。同学们能设计出一种既直观又便于比较的统计图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统计的需要,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经历初步的数据收集、整理过程。从单式条形图引入,既复习旧知,为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铺垫,又让学生感受到单式条形图的局限,产生学习新知的心理需求。】

三、学习新知,感知特点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学生讨论如何设计新的统计图。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单式条形统计图进行合并。(统计图的标题、横轴、纵轴等如何确定,横轴上的直条如何合并才便于比较两组数据,如何区别男、女生人数,等等)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演示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并借助多媒体直观演示单式条形图合并产生复式条形图的过程,避免了繁琐的制图,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复式条形图的特点。】

2.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比较单、复式统计图

提问:把新统计图和原来的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作比较,你能给新统计图取一个名字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你发现这两种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比较复式统计图、表

观察并在小组里交流复式统计图中的信息,根据统计图填写复式统计表,分析、比较数据。(同时出示复式统计图表)

提问:喜欢数学的男、女生人数哪两个年级相差最小?哪两个年级相差最大?男、女生各个年级人数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特点?你觉得看统计图还是统计表更方便?

指出: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但直观而且便于比较两组数据。(板书:直观 便于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单、复式条形图和复式统计图表,启发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条形图的优点,从而获得对复式条形图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3.小结

为了“证实喜欢数学的学生中男生要比女生多”这个说法,我们首先做了调查,收集、整理数据;为了既直观又便于比较男、女生人数,我们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根据对数据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在小学阶段,喜欢数学的男生不一定比女生多。当然,我们调查的范围偏小,人数偏少,课后还可做进一步调查,收集更多的数据,使结论更有说服力。

四、加深认识,感受作用

1.看图,分析数据并感受作用和特点

谈话: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1)出示“练一练” (直条改为横向):

提问:污染指数是什么意思?指数越高说明什么?

观察统计图(图略),说说上海市和海口市2004年国庆期间空气质量的情况。

(2)出示如下统计图:

提问:观察统计图,你想说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标出图例)2013年又快到了,如果你是小王,看了这幅图,在1~4月份进货时你有什打算?2012年1~4月份天气比较暖和,如果2013年1~4月份天气非常冷,进货时你又有什么打算?

小结:统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重大决策都是根据统计数据作出的,今后我们要认真学习并利用好统计知识。

【设计意图:发挥多媒体优势,出示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图,让学生感受其形式的多样性,结合对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巩固对复式条形图特点的认识,感受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丰富学生的统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绘图,进一步感受特点

出示“试一试”中的表格,同桌交流表中信息。

出示“试一试”中的统计图,提问:图中红色和黄色分别表示哪个年级的人数?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适当指导如何确定直条高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图,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加深对复式条形图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复式条形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五、全课小结,拓展激趣

今天我们学习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它不仅直观而且便于比较几组数据。但是要独立地制作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麻烦,想不想开开眼界,看老师是怎么利用电脑很快地制作出一幅漂亮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

演示利用EXCEL表格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

【设计意图: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生活中手工绘制统计图、表已越来越少。利用多媒体演示EXCEL表格制作复式条形图的过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

(责编金铃)

篇10: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选形象大使的活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能根据要求把复式条形统计图补画完整。

过程与方法

1、能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根据已知数据作出合理的预测。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以及与他人交流、讨论的能力。

态度、情感,价值观

能感受到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根据要求把复式条形统计图补画完整。

教学方法:

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1、明年我们学校要召开一次规模较大的运动会,学校想在下面两位获世界冠军的运动员中挑选一位做这次运动会的形象大使。

(出示运动员田亮和李杰的相关图片),问:认识吗?

2、你希望谁担任这次运动会的形象大使呢?

学生各抒己见。

3、看来同学们的意见各不相同,那么我们到底该请谁?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渗透统计的必要性,及统计的一般方法。

二、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做好铺垫。

1、(出示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说说单式条形统计图由那些部分组成?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名称

横轴

纵轴

直条

2、从这二幅图中同学们能够直观看出五年级各班同学更希望谁来做形象大使吗?

3、根据学生讨论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复式条形统计图

三、探究新知,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一)、(出示复式条形统计图)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异同点。

1、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2、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重点强调图例的作用。并板书:图例

(二)、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

1、那么究竟怎样制作这张图呢?学生小组之间交流讨论。

2、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3、学生看课件演示,了解制图全过程。

师演示课件,学生观察作图的顺序和方法。

(三)、分析统计图、总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势。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目的是为了直观的获取信息、分析数据。

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五、课堂反馈练习。

1、某商场一季度冰箱、取暖器情况统计图,缺少图例。

学生从冬天取暖器卖得较多,并且随着气温的增高,销量逐渐减少。可以分析一下哪一种直条表示冰箱台数,哪一种直条表示取暖器台数。

2、某超市甲、乙两种品牌饮料的销售情况统计图、没有涂色并缺少直条上的数据。

学生根据要求分析出那些直条代表甲品牌,那些直条代表乙品牌,然后在直条上添上数据,最后分析如果你是经理人,你今后会怎么办?

六、自己动手,按要求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1、(出示本课主题图)这是第一活动小组同学的投球情况统计表。你能根据统计表,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吗?

2、学生绘制,师巡视。

3、实物投影展示,学生进行评价。

4、你从图中获取了那些信息?

5、说说为什么纵轴0~8之间用折线?

七、总结。

上一篇: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征文下一篇:关于中秋节好句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