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常州中考时间表

2024-08-19

2016年常州中考时间表(通用8篇)

篇1:2016年常州中考时间表

2016年常州中考体育游泳必测

明年起实施游泳普及计划,在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全面推开

昨天,市区1512名应届初三毕业生在健身路青少年游泳中心,迎来中考体育的首次游泳测试。说是首次,是因为今年中考体育选考游泳项目较去年多了一次机会,除本月的这次测试外,对本次成绩不满意的考生,或因身体等因素未报名本次测试的考生,可以在明年3月参加第二次考试,在两次中择优记录成绩。

除了有两次机会外,今年的中考体育游泳测试报考人数较去年有很大增加,去年总计报名为900多名,而今年首次就有1512名。另外今年游泳替代项目也有所不同,今年中考体育现场测试增加了50米跑,选测游泳可替代平时成绩中的耐久跑800米/1000米,或现场50米跑。

目前50米游泳测试的标准为,男生50秒,女生1分钟可“加一分”,而满分的标准则为男生1分10秒,女生1分20秒。

来自教育局体卫艺处的信息,2016年中考体育游泳将成为必测项目,而不是现在的选测。从明年起,我市将实施中小学生游泳普及计划,在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全面推开。普及计划的配套措施包括:其一,学校组织学生外出上游泳课,交通费由政府补助;其二,对游泳中涌现的优秀学生实行奖学金制度;其三,对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补助,减免其费用。据透露,普及计划得到市体育彩票公益基金的大力支持,基金将拿出部分资金来扶持计划顺利实施。

之所以在2016年将游泳列入中考体育必测,市教育局体卫艺处表示,游泳是江南水乡孩子的一项生存技能,近年来灾害天气中溺水事件时有发生,掌握这项生存技能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计划用6年的时间让常州的孩子都能学会游泳

篇2:2016年常州中考时间表

随着9月的开始,新初三的生活拉开了大幕,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适应呢?

虽然离中考还有九个多月,不过,想要在明年6月的中考中取得优势,就要学会从现在开始好好规划,有的放矢地去学习、去努力。以下是从现在开始到2016年中考的大事记一览表,赶紧记下吧。

2016年贵阳中考时间规划

【2015年】

9月:初三学习开启

初三课程进度快,任务量大,暑假就已经进入状态的孩子,会比较轻松,稍显吃力的孩子也不要焦躁,别给自己过多压力,及时调整学习、生活节奏,跟上老师的步伐,进入状态。

建议:遇见问题及时跟家长、老师、朋友沟通,别一个人闷着。

10月:初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国庆七天长假

七天假期之后,贵阳各校的第一次月考应该都提上日程。因此,“十一”长假,还是要以学习为主,建议做一个详细的小假期规划,做到劳逸结合。

建议:总结梳理月考前后这段时间所学知识点,看看主要是哪部分知识没掌握好,查漏补缺;反思这一段时间不管是学习上,还是态度上存在哪些问题,找到原因及时改正。

11月:初三各校期中考试、2016年贵阳市体育中考测试规则与器材标准公布

跟月考相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贵阳各校将进入期中考试阶段。根据往年惯例,期中考试的试题都是学校自己出,各区市不得组织统考或者区片联考,所以期中考试只能自己跟自己比。

建议:学生可根据这次期中考试跟月考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地查漏补缺。根据自身的意愿与体育老师的建议,选定体育中考的考试科目。

12月至明年1月:期末考试、寒假

一般来说,12月份开始学校陆续会提前开讲初三下学期课程,但期末考试一般不涉及下学期的知识点。知识量大,学生需要注意合理安排复习时间,给薄弱的地方留出足够的时间巩固。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可以利用下午放学后进行体育中考的科目训练。

建议:因为这段时间的学习压力增大,家长与亲戚在聚会的时候,不要老问孩子的考试成绩,可以讨论学习方法等话题。

【2016年】

2月:贵阳市初三下半学期2月24日开学、贵阳市2016年体育中考时间与考点公布

这个寒假对中考生来说相当关键,因为初三课程大部分已经结束,所以可以利用寒假提前进入第一轮复习。另外,通过对比2014年与2015年的体育中考项目的结果看,估计2016年变化不大,必考项目为立定跳远,二选一项目台阶测试与800米、1000米,其余选考项目分别为跳绳、排球、沙坑跳远、足球、篮球。

建议: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需求,适当地冲刺一下体育中考考试科目。

3月:贵阳市各初三年级进入第一轮复习、贵阳市2016年中考报名、贵阳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贵阳市体育中考进行时

一模跟一轮复习同时进行。一模就是检验一下你复习到什么程度了,督促你及时查漏补缺,进行到更加全面的一轮复习中。

第一轮复习要以课本为主,重视基础,复习要全面。根据各学科特点,掌握最基础的内容、概念、公式等。可以在熟悉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配套做一些基础性的习题,通过练习,进一步消化掌握的内容,巩固基础知识。

建议:一模考试前,可以做一下往年的一模试题练练手,还是那句话“查漏补缺”。

4月:贵阳市各高中特长生招生简章公布、贵阳市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贵阳市体育中考进行、贵阳市中考加分细则公布、贵阳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方案出台

4月是最忙碌的一个月,4月初或3月底2016中考相关考试安排、招生安排、各校指标生人数公布。各高中学校特色班、普通班、特长生、自主招生政策也会陆续公布。自主招生报名、测试在这个忙碌的4月应该就会陆续完成。

另外,二模一般在4月底开考,因为此时一轮复习已经基本结束,进入二轮复习。体育中考时如果遇见特殊情况需要缓考或免考的,申请方式可以参考2015年贵阳体育中考免考、缓考、降低标准、加分政策的相关规定。

5月:贵阳市各高中特长生招生、贵阳市各区各校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公布、贵阳市初三2016年5月适应性考试、贵阳初中期末监测考试时间公布

4月底5月初的时候,贵阳市各高中特长生招生开始,并且会在本月得出拟录名单。特长生在中考后录取情况,可参照2015年录取办法。

贵阳市初三2016年5月适应性考试,一定要重视,这是中考前最后一次正式组织的考试,本次考试的成绩及排名是我们中考志愿填报的重要参考依据。

6月:2016贵阳中考进行时、贵阳一中等普通高中2016年招生简章公布、贵阳市内各普通高中配额分配情况公布、贵阳市2016年中考6月20日左右举行

6月贵阳中考开始了,考前我们要将考试注意事项、考场规则等提前掌握好,到时候出现临时状况也可以从容应对解决。

建议:考试要临危不乱,生物钟跟饮食不要有太大的改变,送考要注意考试时间跟考点乘车路线,别迟到了影响考试。

7月:2016中考查分、录取、发榜

7月份2016中考就真的尘埃落定了,但这个月也是最痛苦、纠结、焦躁的一个月。2015年的中考是7月4日查分,4日开始陆续公布各高中学校录取分数线。

这期间,将有持续半个多月的时间等待分数。因为贵阳市普通高中及职高的录取,统一采取网上录取的方式,录取网站为“贵阳市普高、中职招生网”。家长与孩子在正式录取前,要认真阅读招生简章上的操作流程与规范。

篇3:2013年常州市中考作文述评

阿尔卑斯山的一条路旁竖着一块标语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很多时候,当我们朝着远方的目标一路奔跑的时候,常常会错过许多不该错过的风景。况且,如果你有一双慧眼,风景又何止是清风明月、奇山异水呢?

请以“不该错过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说明:1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命题透视】

常州市中考作文命题的一贯原则是:贴近考生实际生活,让考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有真情可以抒发。为了体现这一命题原则,命题者始终坚持从考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审题方面力求降低难度,不设太大的障碍,使考生在考场上能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写作素材的选择和提炼、文章主题的确立和表现,以及构思立意、谋篇布局等方面。这样,考生就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徜徉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去寻找和发现写作的独特角度,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去尽情抒写对生活的真实感悟,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展现自己的写作才华。

2013年常州市中考作文试题充分彰显了这一命题原则。作文采用了全命题的形式,用一个偏正短语来呈现试题———“不该错过的风景”。

这道题审题难度不大,试题中的关键词“风景”对考生而言也并不陌生,无论是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还是引申为生活中的某一镜头、片断,乃至于“主旋律”以外的种种画面,稍加思索,都能作为“风景”而倾注于笔端。可以说,试题在素材的选择上空间大、范围广,可谓“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如果能于平常处见奇崛,见他人之所未见,想他人之所未想,则可能会引得阅卷者“眼前一亮”;如果是“照相式”,只对现实景观进行“翻拍”,缺乏个人经历、体验和感受,则可能流于俗套。

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便于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特长。因为没有体裁限制,所以考生可以描述“风景”,也可以就某种“风景”展开评述,阐明其意义。这样的试题能较好地避免套作和抄袭现象的发生,比如素材上的“番茄炒鸡蛋”“放学送雨伞”“半夜去医院”等老套程式,以及“名人开会,名言排队”等缺乏真实体验、花哨空洞的文字表达等。

这道作文题,对大多数考生而言,写成记叙类的文章会比较容易上手;基础好的考生,若敢于通过散文或议论文一抒己见,也会给审美疲劳的阅卷者以新鲜感。

但是,不设审题障碍,并非没有审题要求,为了保持恰当的区分度,题目仍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需要考生做一点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风景”,《汉语大词典》中的第一个义项是“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景象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第二个义项是“景况、情景”,其中第二个义项就和人生的遭际以及特定的生活有了密切的联系。如果考生能考虑到这一层面的含义,那么就可以把自然风物与社会众生结合起来,就会在取材和主旨立意上有与众不同的表现。

题目中的“错过”包含“忽略、不顾、熟视无睹”等意思。从构思上说,“不该错过”则暗含着起承转合的思路,这就告诉考生,在选材立意,尤其在行文时,必须详细展开这样的情感体验过程,以凸显“这样的风景”之所以“不该错过”的原因和理由,即某风景如何会镌刻在你的心中,使你流连忘返,触动情思,进而引发你的思考。如果考生能对“亲情友情人间情”加以关注,对“家事国事天下事”加以体察,那么,就可以借助自己的一双慧眼,描绘出一幅幅启迪心灵、滋养精神的绝美风景。

【评卷扫描】

虽然这道题在审题方面不存在太大的难度,但是,考生在完成文章的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是缺少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思考。在不少考生的笔下,“风景”大多为校园、家乡的某处景点,或者旅游途中看到的某处风光;还有不少考生笔下的“风景”还停留在流水账式的“实录”和“记载”层面。由于缺少对“风景”的具体细致的观察,所以,这些“风景”显得大同小异,没有特色。比如写四季景色,春天都是“春暖花开”,夏天都是“烈日炎炎”,秋天总是“秋高气爽”,冬天当然是“银装素裹”,千篇一律的描写,既没有地域特色,也没有个人独特的体验,暴露了“概念化写作”的弊端。这样的“风景”不可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当然也不可能打动阅卷者。另外,由于没有对“风景”做深刻的哲理思考,不能挖掘“风景”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所以,这些“风景”就失去了欣赏的价值,成了没有灵魂、没有生命力的文字的堆砌。

二是缺少对题目中的关键词语“不该错过”的细心推敲和周密思考。有些考生笔下的“风景”触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不是一般的景物“实录”,如写校园里的师生故事,同学之间的友情,家庭内的亲情,社会上的送温暖故事……但是,由于他们对“不该错过”的深刻内涵把握不准、不清,因而没有对为什么“不该错过”做生动的、深刻的演绎,“风景”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就没有得到彰显,这样的“风景”就显得浅薄,没有震撼力,文章的主旨和立意也就不突出、不鲜明、不深刻。

三是缺少对“风景”的具体描摹和细节展示。一些考生写自然风景,只会蜻蜓点水式地概括介绍,而不会多角度、多方面地具体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因而显得不鲜活、不生动;一些考生虽然选择了写亲情、友情、师生情这样的人文风景,可惜文章仅仅停留在对事件的概括记叙上,只关注了事件的过程,忽视了对细节的描写,因此,这样的“风景”就显得苍白无力,不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四是缺少真情实感的流露和细致生动的表达。语言表达的直白和“薄情”始终是考生写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词汇积累的贫乏,不少考生在表情达意方面明显存在捉襟见肘的尴尬:语句衔接不够流畅,表达不够得体,用词不够规范、不合语法,有些句子中词语的褒贬不当;还有的考生在一篇文章中不断重复使用同一个词语,使文章显得呆板滞涩,灵气不足。此外,不善于表达情感,缺乏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也是考生写作中的弱项,主要表现为:开头不会营造情感氛围,记叙描写中不会适当加入抒情,结尾缺少升华情感的议论语句等。

【迷津指点】

中考作文能否写得成功,关键在平时,而功力则在表达。为此,我们向考生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关注生活,发现美。

生活如同大海,生活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都是这片大海中的浪花,只有撷取这些美丽的浪花,我们才能组成优美的文字,塑造鲜活的人物,抒发真实的情感。只有关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及时发现生活中的美,我们在考场上才能从容地选择可以写作的素材,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生活的气息。

1. 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最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人物的精神面貌。如果我们平时做一个有心人,多留心,多观察,就会发现和寻找到值得表现的细节,运用到文章中,就会成为亮点。例如,从老师教学方法的改变中,我们可以发现新课程的魅力以及老师们教改的热情;从母亲一次不经意的捶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操持家务的辛苦;从父亲晚上为自己整理书包的细节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父爱的伟大;从同伴鼓励自己发言的眼神中,我们可以懂得友情的珍贵;甚至从邻居的一声问候、从保安的一句善意的提醒中,我们也能发现人间的真情。其实,生活处处有风景,关键是我们要练就一双发现美的慧眼。

2. 平凡之中显伟大。生活是平凡的,但是平凡之中往往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写作时,我们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将小事升华,以小见大,从而揭示哲理,反映大的主题。比如从蝴蝶由蛹变蝶的自然规律中,我们可以感受生命蜕变的多姿多彩,从而激发对生命的热爱;再如从树叶由翠绿茂盛到枯萎凋零的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人生启迪: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时间转瞬即逝,所以要珍惜生活的分分秒秒。要让平凡的素材展现深刻的立意,我们还要善于把素材放到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高度去认识和开掘,从小事中传递时代信息,表现时代精神。比如,写妈妈和孩子平等沟通,一同成长,可以表现当代女性的包容和豁达;写爷爷奶奶跳广场舞,既可以展现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富裕,也可以展示当今社会老年人的精神追求等。

二是细致描绘,展示美。

没有生动的描写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画面展示,也就不可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叙写景物,如果没有细致的描摹,景物怎么可能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呢? 叙写人物,如果没有精彩传神的外貌、动作、语言以及心理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怎么可能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呢? 因此,我们在写作记叙文,特别是写作散文时,必须对所描写的事物、人物展开具体生动的描写。所谓“具体”,就是要动用各种感觉器官,去捕捉和描摹事物的特点以及人物的特征,使事物的形、色、味和人物的一颦一笑都能得到细致而鲜明的表现。所谓“生动”,就是要带着情感去描写,通过所描写的画面传递人间的真善美,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三是抒情议论,升华美。

在记叙文中适当加入抒情和议论,就像厨师在烹饪时需要放入一些调料一样。如果没有调料的合理搭配,最好的食材也不能引起食客的胃口。所以,选择了合适的材料后,进行叙写时,一定要合理运用抒情和议论这两种表达方式。开头可以用简短精当的议论点题开篇,也可以用饱含深情的抒情奠定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叙事时,可以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也可以在记叙前适当议论,点明事件的意义;还可以在叙事后适当抒情,烘托主题。在文章结尾处,可以加入精辟的议论,这样既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还能升华文章的主题,使文章的立意更加高远。当然,如果在结尾处适当抒情,也能使文章显得更加含蓄深沉,意蕴深远。

总之,合理运用好抒情和议论,就能使事、情、理交融在一起,这样的记叙文才会魅力无穷,打动人心。

【例文点评】

一类文:

不该错过的风景

清晨,推开油墨色的大门,与院中的槐花香撞个满怀;远远的,传来了第一声鸡鸣。

乡村的早晨永远是静谧而美好的。微风中, 白杨柳欢快地拍打着它那油亮的叶子,合欢花招摇着它那孔雀羽毛般的骨朵儿。人家院门口的树上缀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仿佛要亲吻滋养它的大地。家家户户屋顶上平铺着粼粼千瓣的瓦,在晨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瓦楞中,芳草青青……(景物描写清新、淡雅、细腻。)

我喜欢这乡村的一切。微风吹衣,短裙卷袖。

晚霞中,我又游云似地徘徊。湖岸蜿蜒,小径宜人。近处淡灰色的丝瓜藤架与远处翠绿色的山林交相辉映,在平静的湖面上垂下斑斓的倒影。偶尔有几条小鱼穿梭,溅起串串珍珠。

突然,一阵孩子欢快的笑声打破了这儿的宁静。我好奇地循声走去,穿过丛林,来到了一户人家的院门口。

这是个普通的篱笆小院。正当我认为没有什么新鲜,想要转身离去时,不经意间瞥见了一位老奶奶与一个小女孩,她们正坐在木板凳上低头弄着什么,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定睛细看,只见小女孩坐在老奶奶的腿上,老奶奶用臂膀挽着她,自己则将五颜六色的花朵细细地碾成花汁。不一会儿,小女孩缓缓伸出手来,老奶奶将花汁慢慢涂抹在小女孩的指甲上。哦,原来她们在用花汁染指甲呀! 我不禁为自己无意的一瞥感到高兴,如此温暖的风景实在难得! (扣题精准,切题圆润。)老奶奶又将新鲜的绿叶包扎在小女孩的指甲上,小女孩不时发出高兴而满足的笑声。她将头深深地埋进老奶奶的怀中,老奶奶轻轻拍打着小女孩,口中还呢喃着好听的儿歌。

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沉醉其中。抬头,我看见今晚的月亮不是很圆,像是嵌在黑丝绒上的一根象牙,但月色足以照亮每个人的心房。远处的青山如同天然的屏障,阻隔了城市的喧嚣与繁华。

在这份清幽中,我忽然觉得,生活中,有太多的人为离愁而感慨万千,只是因为他们在拥有时未能察觉与珍惜,因此错过后只能将无数记忆付于似水流年。

多年过去了,乡间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以积聚已久的固执,保留了它风韵的核心。无论是乡间静谧的景致,还是人们之间浓浓的情感,于我而言,都是不该错过的风景。

珍惜盘中餐,珍惜眼前人。(一句话结尾,既是立足于“风景”描写上的总结和升华,又含蓄隽永,启人深思,简约而不简单。)

【总评】作为一篇考场作文,本文可圈可点之处不一而足。

就选材而言,小作者从丰富的生活中选取了乡村静谧的景象和人间浓浓的亲情作为“不该错过的风景”,看似平常,实为难得。因其平常,所以“不该错过”;称其难得,则缘于小作者能视平淡为“风景”。平淡的选材,足见小作者的慧眼。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本文中的景物描写清新、淡雅、细腻,不仅意象丰富,整体勾勒出了乡村景色的轮廓之美和寂静之美,而且修饰得当,用语活泼灵动,细细点缀出了乡间的寸土之美和生命之美。

在考场那么简短而紧张的时间内,小作者绘景能够如此之细,如此之活,如此富有层次,可见其具有过硬的语文基本素养,同时也一定是个生活的有心人。因为,只有日常细致的观察和丰厚的储备,临场时才可能厚积薄发,一气呵成。

二类文:

不该错过的风景

栀子花,美哉! 这实在是不该错过的风景。 (切入点小。)

从未注意过哥哥家楼下那一片绿油油的植物。直到那一天,那一缕奇香钻入我的鼻腔。那香气,忽浓忽淡,似有还无,不禁激发了我的好奇心。

我循香而出。只见那一朵朵白花藏在绿叶后,花瓣饱满,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也没有梅花的孤傲,一如邻家少女清甜的笑靥。夕阳西下,她们有的托腮凝视,余晖在如玉的脸庞上抹上粉色的胭脂;有的仰视,似乎要与天上的云彩比一比谁更美丽;有的颔首俯视,仿佛在细数花的心事。

我惊呆了!我也想变成一朵与她们一样的花,与清风共舞,与鸟蝶嬉乐,与虫蝉同歌。可是,在这之前,这样美妙得让人快要融化其间的景色,我不知错过了多少次啊!

站在树旁,细嗅花的香气,更觉与众不同。她们不如丹桂浓郁,也没有兰花的清幽,可那又怎样呢? 丹桂之香,仿佛是专为迎合大众口味而生;兰花,清幽却也固执,“空谷幽兰谁人知”。她们,都不如栀子花,这香气纯得像是一桶牛奶里勾上了一点儿蜜,又好像小姑娘手里化了的雪糕,让我不禁想抓住这无形的气息,尽数吞入。

那味道,清新———好像是邻家着一袭白裙的少女,在一树繁花下与时光对舞,翩若惊鸿,让人沉醉其中。那味道,悠远———仿佛闺阁女子的纤纤玉指拂过泛黄的丝绸,丝绸上还带有绣娘的泪痕,浸润其中,心中总不免生出几分淡淡的感伤。那味道,醇厚———一如陈年的女儿红,酒入豪肠,口齿噙香,不辛辣不轻浮,引得人遐想无限。朱唇轻启,吟出如月光般带着醉意的诗句。那味道,如高山流水的琴音,如绕梁三日未绝的昆曲,如……我实在无法形容那种夏日里清凉的美,那种活泼而不轻浮、矜持而不固执的美。但为何这么美的风景,我之前却从未留意?

我想,中华五千年文化,多少迁客骚人咏梅兰竹菊,叹风花雪月,而为这极普通、极平凡的花留下墨宝的却不多,这大概就是因为栀子花如小家碧玉般不张扬的性格吧。 (描摹细腻,但缺少对这道“风景”内涵的描述。)

而今,在花开时节,我要告诉所有人:栀子花因其形、因其香,更因其恬静温婉的性格,以及平凡处世的态度,所以绝不容错过!

栀子花,美哉! (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清晰。)

【总评】本文切入点小,小作者由“哥哥家楼下那一片绿油油的植物”入手,展示了被常人“错过”的风景———“栀子花”,写出了栀子花的花形与花香,抒发了对栀子花的欣赏与赞美,很好地诠释了主题。

文章语言灵动。小作者的语言基本功非常扎实,用词非常考究:“清新”“悠远”“醇厚”三个词,勾勒出了栀子花醉人的香味;用“好像小姑娘手里化了的雪糕,让我不禁想抓住这无形的气息,尽数吞入”“好像是邻家着一袭白裙的少女,在一树繁花下与时光对舞”“仿佛闺阁女子的纤纤玉指拂过泛黄的丝绸”这些精妙的比喻句状物,清新隽永,逸趣横生,温婉清丽。

美中不足的是,小作者把大量的笔墨花在了对“花形”与“花香”的刻画上,而对“栀子花”这道风景的内涵却一笔带过,显得“画龙”有余而“点睛”不足。

【新题预测】

题一:请以“亮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鲁迅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先生此言极是,我们缺乏的不是“脑白金”之类的补品,我们需要的是清醒的认识、睿智的头脑。选择“营养”是学问,足攀书山,你收获的会是知识的营养;心向楷模,你找到的将是精神的营养。“营养”可以是一段坎坷曲折的人生之路,“营养”也可以是挫折或者磨砺。让我们好好发现、珍惜和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营养”吧。

请以“营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篇4:2016年常州中考时间表

族群,人群,群体,群的形态丰富多彩。群的便捷,群的力量,群的适应,群的挑战无处不在。微信平台可以汇聚一群相聚遥远的亲戚;校本课程可以召集一群兴趣相近的同学;大自然更能轻松招引一群群热爱阳光的旅友……不知不觉,我们就会融入群的洪流。

以“群”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写作点拨]

《群》这道题十分贴近考生的生活,要求考生去看“群”的生活、想“群”的生活,同时没有在审题上设置障碍,有利于考生快速选取合适的素材构思成文。但动笔容易出彩难,要想作文锦上添花,还须着重注意下面四点:

一、巧选角度。选材要新。要在选材上出彩,首先要准确理解“群”。“群”这种“独词式”的命题方式,有一定难度。既可指生活、学习中的“小群”,也可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大群”。从“小群”的角度切入,可以选取家庭群体、校园群体和社会群体等方面的事例来写;从“大群”的角度切入,可以关注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等。不过,笔者以为,还是从“小群”的角度切入为最佳,可以记叙成长中跟群体有关的温情故事,表现对亲人、朋友的感恩,成长的快乐与收获,也可以记叙群体从貌合神离到同舟共济的过程;可以叙写自己建群交友、众筹、做公益的喜怒哀乐,也可以记叙并思考自己在群里的得与失、苦与甜等。

二、立意健康。崇尚进取。“群”便于考生表达个性,但要对“群”进行辩证性思考,我们既享受“群”的欢乐,又承受“群”的挤压;既享受“群”的浇灌,又承受“群”的干扰。因此,构思立意时,或结合自己的经历对群进行反思,或写自己对群的主动筛选或改造。要追求积极、健康、向上、有情趣的“群”生活,不要把“群”视为“绳”、“网”、“坑”,视为求点赞、求投票的工具。总之,既要肯定“群的力量”,也要强调“融入群”的底线是道德与文明。因为任何文章在立意上肯定有道德底线,超越了道德底线,就意味着闯了道德的“红灯”,就意味着要“败走麦城”。

三、文体出彩,秀出个性。写“群”,记叙文、议论文皆可。但要想秀出“群”的个性,必须把握两点:一是选择自己最擅长且有把握写好的文体来写。二是创造性地使用镜头式、列小标题、添加题记、日记体或书信体等,力求在文体上新颖出彩。

四、语言鲜活。提升品位。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语言风格,譬如多用排比、对偶、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让文章以气势见长,以文采见佳;灵活运用短句和长句,整句和散句,使语言富有韵味;巧妙引用,灵活化用,巧展才情,使语言富有诗意。竭力打造语言亮点,提升“群”的品位。

[佳作展评]

常州一考生

生命如此匆匆,岁月如此悠悠;“群”情如此浓浓,我们如此快乐!

——题记三朵“金花”

在那丰富多彩的“群”中,有这么一个由三朵“金花”组合的“品字”群,会令你不得不刮目相看。

喏,西南面那穿着红色休闲装的,此刻正文静地捧着本书,坐在一边,细细地品味着,就像与世隔绝一样,万物不在其“眼中”。那东南角上的一位,身着天蓝牛仔服,像一个活动性极强的“原子”,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哪儿人最多,就往哪儿去。还有东北面那位,身着紫色西服,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双手托着腮,望着无边的苍穹,熟知人准会猜到,她又在思索什么人生哲理了。她们呢,本校的“品字”群。教室里,“红”坐在最前面,“蓝”、“紫”分列其左右。说来也怪,走路也成“品字”形,成为校园一景。

“三家”会集

“品字”群中,还真可谓人才濟济。不信,说给你听听。

“红”,群主兼小草文学社社长,小有名气的“校园小作家”。那一篇篇变成铅字的佳作,不禁令“群芳”失色,“须眉”开颜。“红”曾夸下海口:做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因为有志气,被称为“希望作家”。

“蓝”呢,人际关系挺棒。开口一个“哥儿们”,闭口一个“姐儿们”;到哪儿,“民心”便向哪儿。其人还信誓旦旦:十年后,竞选美国加州州长。如若不成,那就帮别人拉选票。也许因为“蓝”有这样的“野心”,同学们便封其为“喳喳呼呼活动家”。

那“紫”呢,周身满是“哲学细胞”。你听:“流星是为寻求生命的永恒,而来到那本不是其轨迹的轨迹,超脱了瞬间的永恒……”诸如此类的深奥“哲理”,让人如坠五里雾中。也不知是褒是贬,她因而被称为“雏形哲学家”。

忧乐年华

经过几个月的拼搏,期中考试终于降下帷幕。成绩揭晓,“品字”群顿时乌云密布。看那阵势,八成有暴雨什么的。也难怪,“品字”群怎么敌得过天天琢磨应付考试的机器们。

不一会儿,“蓝”走上讲台:“诸位女士、先生们,注意啦!据可靠消息,‘希望作家’即日进京,领取2016年‘圣陶杯’文学奖。”话音刚落,“噼里啪啦”,教室掌声雷动。那来势凶猛的暴雨嘎然而止,“品字”群又被明媚阳光快乐拥抱着……

点评

这篇考场的得分关键点主要在于巧妙安排文章的结构,具体体现在:一是以“快乐”为线索,从不同角度刻画了“品字”群三朵“金花”的不同个性。二是篇首安排了简短的“题记”,即主题词,作为全文内容的提示,开头新颖,起引领作用;结尾戛然而止,干脆利落,加上省略号的运用,给读者以想象空间。三是列出三个小标题,条理清晰,文意醒目,出新出彩;分段恰当,长短适度,疏密相间,便于读者对文章内容一目了然。四是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过渡词或过渡句,使文章紧凑自然,前后照应,文气贯通。另外,语言幽默诙谐,生动有趣,读后仿佛看到“品字”群“快乐”的中学生,活灵活现地向我们走来。

雨行

顾城

云,灰灰的

再也洗不干净

我们打开雨伞

索性涂黑了天空

在缓缓飘动的夜里

有两对双星

似乎没有定轨

只是時远时近……

篇5:2010年常州中考满分作文

暑假里,一位远房的表哥来我家玩。到了东浦,他十分惊讶,一个小镇,竟是如此的精致。他留恋于镇前广场的温馨可人,赞叹着明珠园的卓越不凡,徜徉在镜湖的湖光山色中,是那么得陶醉!我有点不知所措,他眼中的美景就是我的家乡吗?我生于斯,长于斯,为什么我没有他的那种感觉呢?是因为爱已太久,一切归于平淡呢?还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更或许是因为我对家乡太熟悉,熟悉得有点冷漠了,对美视而不见了。

表哥走后,我回过神来,认真地、仔仔细细地去打量我的家乡。用我的眼睛、我的身、我的心去感受,去体会:

早晨,晨练的人们从你眼前跑过,那是家乡的健康之美;上学后,走进热诚学校。你看,青砖灰瓦,是徐锡麟忧国忧民之处。绿树红墙,是许钦文割舍不断的乡土思恋,那是家乡的人文之美;走在路上,行色匆匆的商旅,机器轰鸣的喧闹,那是家乡的活力之美;偶尔走过三两成群的学生,灿烂面容,欢声笑语,那是家乡的未来之美……

渐渐的,我感到这一切的一切,正是因为有了一代又一代的时代先锋——共产党人的努力。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智慧,让老镇不仅仅拥有青石板的古朴,而且还拥有了前卫的建筑和新时代的精神。小康不再是梦想,和谐更是东浦人合奏出的最强音。

现在我才知道,我爱家乡!每一个角落,每一屡空气,都是家乡醉人处。

作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我将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为自己的目标而拼搏。因为我努力,所以我美丽。今天,我拥有美丽的家乡;明天,家乡将会因为拥有我而更美丽!

2010年连云港中考满分作文:留住那份纯真

从眼前翩翩而去的蓝蝶,勾勒出曾经在这里的纯真。还清楚地记得,那个春天,我们的最后一次见面。

——题记

睁开眼睛,面对着这片草原,被掩没在青绿中。我们只是并排地坐着,坐在属于我们的天地里。不知多少次,我们一直在这里,看着太阳出来,当第一缕金光划开天际,我们总是手握着手,紧紧地,我们的眼中充满了对新的一天的希望,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我们不需要言语就能明白彼此的思想,只因为我和你拥有着相同的梦想。

被一个寒冷的冬天阻隔了我们每天要做的事。那天,我们来到那个草原。看到你,我心里总有踏实的感觉,但我总是害怕,害怕有一天,你真的会离开,虽然我们许下了千千万万个心愿,要在一起!

一个星期前,我发现你失去了以前的笑颜,我问过你为什么,但你总是说没有什么,就说是心灵相通也好,我总认为你有什么心事。作为朝夕相处的伙伴,我不愿意看到你难过。后来我坚持问你,你终于忍住泪水告诉了我说:“我想我要离开了,我要搬去国外了,我怕你难过,所以我不想和你说,我想自己默默地离开,告别信我已经放在了草原那个我们经常去的地方,我想你一定会看到的。”我顿时就愣住了,我不敢在看你。你牵住了我的手,温暖的手……那天我们来到草原上看落日,两双晶莹剔透的眼睛中流露出相同的情感。我们依然是紧握着手。

“明天就要走了吗?”我轻轻地问你。你只是点了点头。我底下了头。“这是最后一次了,我们一起玩吧!像第一次一样,好吗?以前,也是这个季节。”看着你,又一次地笑了,多么灿烂,美丽。我们牵起了手,在这个小小的世界狂奔,享受着彼此带来的幸福,我是多么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慢一点。这是最后一次!

累了,我们躺在草地上,和煦的阳光照在你的脸上,我看着你,你看着我。仿佛又回到了以前。一只蓝蝶,从我们之间飞过,那个时候……

黄昏,我们站在海边,手拉着手。你对我说:“我们,今天有第101个誓言,永远的誓言。我会在海的那边,永远地记住你,每天我都会清晰的记得,其他99个誓言。还有,我很抱歉,我们第一个誓言,要在一起,我不能信守了。”看着你的眼神我知道,你很内疚,但是我安慰你:“没关系,第一个誓言并不是没有了,我们依然在一起,我们的心在一起,我们的梦想在一起,无论人在哪里!”“嗯”你笑了,我也笑了。我们还有我们的梦想。

回去的路上,在路口,我们将要分别了,这一次,也许是永远。我们轻轻松开紧握的双手,各朝一边走去。我停下来,回过头,你也回过了头,我们不约而同地说:“一定要快乐!”然后你便迅速跑开了,我好想好想跟过去,但是我只能目送着你离开……

第二天,阳光明媚,我急匆匆地跑到草原,那边,那边,我竟想象中看到了你的身影,在那里向我挥手。可是蓝天下,茫茫一片绿。心里有些失落,我在草坪上走着,一封信悄悄地躺在那里。是你的信,我捡起它,心里一阵痛。没想到,你走地如此匆忙。

我抬起头,一架飞机从头顶飞过,你在吗?我在看,我在看蓝天上,你,在看蓝天下吗?

真的记住,记住蓝天下,我们的回忆,101个誓言,还是还是,我们的纯真。

隔海相望,面对天涯一方。我想你了,我还清晰地记得你的样子,你的笑颜。为了这,为了我们的梦想,我始终将你的笑容挂在脸上,我会快乐。

我们在这里见面,在这里分开。一个季节,我们的季节。

面对大海,我静待春暖花开,回到那个时候…… 2010年江苏盐城中考满分作文:书香作伴

曾几何时,我爸爸对我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要好好读书!”

曾几何时,我妈妈对我说:“书是人类的营养品,你要仔细的品味它,吸收书中的精华。”

曾几何时,我似乎渐渐明白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的道理。

——题记

从小到大,在我爸爸妈妈的的谆谆教导下,我渐渐爱上了读书。

一年级

贪玩的我,在爸爸妈妈的教育下,我爱上了《安徒生童话》,从中体会到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艰难险阻,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

二年级

我渐渐爱上了《格林童话》,在童话的世界,我快乐的成长……

四年级

我渐渐爱上了《爱的教育》,在爱的世界里,我明白了许多,我坚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五年级

我渐渐爱上了《三国演义》,在三国的故事中,我认识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任务,例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英勇无比的关羽,沉着冷静的刘备……,我还了解到世界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赤壁之战等。

六年级

我渐渐爱上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对理想的执着,对革命事业的大无畏精神,至今仍被后人所称赞。

七年级

我渐渐爱上了《西游记》,在《西游记》中,我认识了:敢于斗争的孙悟空,贪吃爱占便宜的猪八戒,心地善良的唐僧和做事一丝不苟,忠心耿耿的沙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艰难险阻,仍历历在目,他们这种坚持不懈,敢于挑战的精神仍然值得21世纪中小学生学习的榜样。

八年级

我渐渐爱上了《鲁宾孙漂流记》,主人翁鲁宾孙在荒岛上独立的生活着,战胜了常人难以战胜的困难,他的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仍值得我们学习!

九年级

我渐渐爱上了《格列佛游记》,了解到格列佛游历了四个王国,分别是: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那动人的画面仍在我的脑海中呈现。

后记

有人会问我“为什么没写三年级?”我会回答:“那是因为三年级中的“三”与大山的“山”是谐音,我不想让大山阻挡书的芬香,我想让书的芬香永远传播到我们每个学生的心灵,让我们在书的世界里遨游!”

2010年娄底中考满分作文:回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礼贤下士,以诚相待,仿效“周公吐哺”,才换得“天下归心”。人与人之间,要拥有一份真正的、牢固的感情,就必须以心相交,以诚相待。

播种什么,收获什么;付出什么,回报什么。这是一种循环,一种法则,无法逾越。

钟子期仙逝,俞伯牙断琴。不是伯牙太过执著,只是俞钟之间的那份情谊开始于彼此的交心,他们从相识的那一刻起便不再是两个人,他们的心是相交在一起的。子期死,伯牙的心亦已去矣。哀莫大于心死,伯牙除了断琴别无选择。所以俞钟之间的那一段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千古绝唱,感人至今。

朋友之间,无需太多,最难得是以心相交,彼此间坦荡,开怀,友情的阳光才会温暖内心的每一个角落。播种的是爱,收获的就是爱。

16世纪末,荷兰的探险队开始寻找一条属于荷兰人自己的通往中国和东印度群岛的路线。他们带着商人们进行贸易交换的货物启航。途中他们被困北冰洋,饥寒与疾病夺走了许多水手的生命,但他们没有动用商人们的任何货物;途中他们遇到风暴沉船,在奋力逃生的同时,他们没有丢弃任何一件打算用来交易的货物,最终他们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虽然他们并没有完成使命,但临行前商人们所托付的货物却全部完璧归赵。这就是他们对商人良心的承诺。以诚相待,彼此间才有了沟通、合作。

商业上,太多规则,最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气质就是诚信。以诚相待,才有一面信用的旗帜,而信用就是金钱。付出诚信,回报诚信。

以心相交,以诚相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就这么简单。只要你怀揣着一颗真心,一片赤诚,你必然可以征服一切怀疑,一切虚伪。但倘若你心怀不轨,居心叵测,你也必将在欺骗与背叛中绝望。

以心相交,以诚相待:

“人而无信,不可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不要丢弃真心,不要遗忘诚信。

简评:

篇6:2016年常州中考时间表

常州二级建造师培训|2013年常州二级建造师考试时间

2013年江苏常州南京二级建造师考试时间为6月1、2日。

如何通过二级建造师考试,拿到证书?

南京万厦建设职业培训中心长期从事注册一、二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的执业资格认证及施工员、质检员、造价员等八大员岗位资格认证考前辅导培训,年培训学员数千人,在行业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市住建委定点培训机构,权威正规、通过率高!并代办相关考试报名手续。

参加常州二级建造师培训:

学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考试重点和难点以及答题思路与技巧,极大的提高考试成功率。

在教材中划出“考试知识点即考试重点”。上培训班听课的目的是“节省时间、找到重点、弄懂难点”。所以,尽管工作繁忙,还是要抽时间来听课。

对听课阶段在教材中划出的“考试重点”要结合考试大纲“掌握、熟悉、了解”的要求进行研读和复本阶段要完成的目标是:了解考题类型,掌握答题思路和技巧,这对案例题尤其重要。

考生必须适当做一些练习模拟题(不要太多,多了容易眼花,反而不利于复习),学会按教材的内容去回答考试中的问题,否则很难得高分。

培训模式:

A、系统精讲班:通过大纲分析,系统梳理教材知识体系,掌握考试重点及答题思路与技巧;融会贯通、全面攻克考题。

考试费:250元;教材费130元;培训费1800元;合计2180元。系统精讲班8天.B、协议包过班:通过往年参加建造师出卷阅卷的知名专家教授针对命题思路的研究,模拟出题,预测考试重点,帮助学员顺利通过考试!

培训费:每科2000元,签定协议,不过退款!考试费:250元;教材费130元.协议包过班6天。

培训内容:公共课: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篇7:2016年常州中考时间表

中考优秀作文中考零分作文中考满分作文中考作文题目中考英语作文出国留学网中考网为大家提供2017年江苏常州中考作文:围墙外边,2017年江苏常州中考作文:围墙外边 我打江南走过,那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放。我哒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我又一次沿着墙根走,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撒在墙上,映出一片斑驳,铜钱大小,隐约闪烁。它屹立在城市的边缘,不知是否每个城市都有这样一堵墙。

这是一堵古老的墙,它曾被涂满宣传标语,也曾被粉刷如白纸。几十年来,它始终 屹立在城市最偏的一隅,注视着城市的兴起,发展,不言不语。高楼大厦的崛起,逐渐将它包围。

每每从墙边经过,我都憧憬着外面的世界。或许墙那面是一片未被发现的花海;或 许是一个静谧而美好的村落,犹如桃花源;又或许是一方清澈的甘泉,滋养着我们脚下的土地。我总是怀着希望从墙边走过。

只是,我从未想过墙那边的世界会那么突然地出现在眼前,又会那样令我惊愕—— 墙,被拆了。

透过那半面残墙望去,惊讶,失望,同情……各种情绪如潮水般向我涌来,竟 让我无法言说。是灰色的吧?老旧破败的砖瓦随意堆积着;灰败的屋檐下垂下几条纤细 的蜘蛛丝;几十户人家竟蜗居在这样一片狭小的空间中,残墙居民的脸上布满粗茧,苍 白的鬓发无一不昭示着他们是老人、外人、乡人……

围墙倾倒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了它;它只是城市的遮羞布,阻隔了围墙内的高 楼林立,与围墙外的低矮房屋;粉饰了围墙内的现代先进与围墙外的落后破败;掩藏了 围墙内的阳光明媚与围墙外的阴冷潮湿。

可围墙外的太空,依旧是蓝的,新的围墙又砌起,却挂上了“改造中”的木牌。城市中的人们终于鼓起勇气面对围墙外的灰暗了吧。

我踮起脚,轻巧翻过雪白的围墙,明媚的阳光洒向围墙外,照亮了灰败的屋檐,闪耀着。

此刻,我不是过客,而是位归人……这城市的面目,终是被补全了…… 点评:

屹立于城市一隅的围墙,如迟暮的老人,静观城市的风云变化,笑看都市人的云卷 云舒,也勾起了小作者对墙外世界的无限憧憬。

篇8:2014年常州市中考作文述评

孩子与老人,是岁月变迁的两个阶段,维系情感的两个端点,生命传承的两种状态……这里会有感人的故事、纯厚的情意、深沉的思考。

请以“孩子与老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说明:1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命题透视

常州市中考作文命题的一贯思路是:以命题、半命题、话题作文为主要考查形式,不限文体,不设审题障碍。秉承这一命题思路,2014年常州市中考作文为命题作文,题目是“孩子与老人”。为了帮助考生拓展思路,激发写作欲望,题目前有一段简明的文字提示:“孩子与老人,是岁月变迁的两个阶段,维系情感的两个端点,生命传承的两种状态……这里会有感人的故事、纯厚的情意、深沉的思考。”很显然,命题者的意图是要引导考生到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提炼写作主旨,并通过描写孩子与老人之间的感人故事,抒发自己真实的感悟,进而对两种生命状态做理性而深刻的思考。考生是否能选择最富有生活气息的素材进行提炼开掘?是否能用生动精致的笔调去描摹孩子和老人的生活状态?是否能在描写的基础上做深层次的思考?……这些,都是命题者想要检测的内容。

初看这个题目,考生或许会轻松一笑:这篇作文不难写,不就是写晚辈如何尊敬长辈,长辈如何关爱晚辈么?孰料,绵若无骨之下往往暗藏玄机,如果仅仅从这个高度构思写作,那么必然在立意上就先逊人一筹,可要与一类文擦肩而过了。

细读作前提示就会发现,这段作前提示语对考生而言非常重要,它既为考生的写作营造了一种特定的感情氛围,又点明了题目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将“孩子”与“老人”所承载的生命意义揭示了出来,为考生选材立意、构思写作指明了方向。考生可以抒写“感人的故事”,抒发“纯厚的情意”,展开“深沉的思考”……总之,这道题给高手过招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孩子和老人,构成了人生的起点和终点,这期间的历程就叫作人生。孩子和老人这两个群体极富哲理与思辨的象征意味。一方面,孩子意味着新生、希望、创造、朝气蓬勃、百无禁忌;老人意味着衰老、失望、保守、暮气沉沉、经验主义。另一方面,孩子也意味着柔弱、浮躁、年少轻狂、年幼无知,老人则意味着浑厚、安静、老骥伏枥、老马识途。

在当下社会,这两个群体还分别存在着养老问题和独生子女问题,交织着隔代教育的无奈、孩子搀扶老人反被讹诈的道德困境。老人和孩子还常常成为被忽略的群体、被欺负和损害的群体……于是,写作高手的机会来了:可以赞美老人的孩子心态,期待老人以智慧指引孩子,呼唤孩子理解老人的苦心、欣赏老人的美德;还可以揭示这种代沟,反思相关现象,呼唤某种变革;可以表达一种相互欣赏的赞美,表达一种相互融通的祝愿;可以写成个体之间的故事,小中见大;可以是社会两大群体之间的相互映衬、相互发现;可以上升到民族层面关于继承与创造、保守与开拓的哲学思考;甚至可以联想到一个老大帝国和少年中国的时代定位等。

这道作文题昭示了考场作文的未来走势:炫技者将让位于实力派,低层次的模仿者要臣服于高品位的创造者。因此,走出课堂,走向生活,磨砺思想,提升境界,将成为中学生提升写作品位、提高中考应试成绩的不二法门。

评卷扫描

虽然这道作文题在审题方面不存在太大难度,但是,考生在完成写作的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

第一,缺少对题目中的“孩子”和“老人”这两者所指代的范围的思考。

不少考生笔下的“老人”大多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是邻居家的某位长辈,而“孩子”就是自己,然后就围绕两个个体间的亲情展开叙事、描写。不少考生的叙事还停留在流水账式的层面,对于亲人间的事情缺少具体细致的观察和体悟,所以,笔下的亲情似乎大同小异,没有特色。比如,奶奶都是体贴入微的,爷爷都是温和慈祥的,父母不在身边的小作者感受着他们无微不至的呵护。千篇一律的叙述,暴露了考生写作中存在的“概念化写作”的弊端,这样的文章很难以情动人。

第二,缺少对题目中的“孩子”和“老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不少考生一边倒地将写作重心放到了“老人”身上,将大量的笔墨用在对老人的具体描摹和赞美上,一味地把文章打造成了赞颂“亲情”的主题作文。文章罗列出很多生活的点滴,叙述老人是如何照顾幼小孩子的:有铺陈排比式的、有集中笔墨详写一件事的、有以孩子的成长历程为线索的……他们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个关爱后代、无私付出的老人形象,刻画可谓充分而细致。但是,他们忽略了题目中的另一个关键词“孩子”。其实,这个题目中的“孩子”与“老人”是一样重要的,它们就像天平的两端,只有两者都被重视,才能够维持天平的平衡。

第三,缺少对文章立意的深入思考。

如果说对“孩子”和“老人”所指代的范围的思考过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少考生的选材,那么在众多反映“亲情”主题的文章中,又有不少仅仅停留在了“亲情”层面,导致文章从选材到立意都大同小异,这样的文章在中考阅卷中,只能成为大海中一颗平凡而不起眼的小水滴了。不少考生没有深入思考“孩子”和“老人”所代表的不同的人生内涵,例如,因为年龄相差悬殊,必然导致“孩子”和“老人”在人生阅历、面对生活的态度、看待问题的角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考生如果能这样理解,文章的档次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第四,缺少多种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语言直白。

不少考生通篇以叙述为主,例如,反复强调老人每天尽心尽力地照顾小孩,却不会选择场面或瞬间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也有不少考生在描写过程中手法单一,只是通过外貌、神态和语言客观地记录,缺乏真情实感的体现,更没有想到运用环境描写进行烘托,或运用联想、对比等手法提升语言表达的感染力;结尾部分也是蜻蜓点水般地用一两句话收束,既没有精彩的、发人深省的议论,也没有真诚动人的抒情,没有起到升华主题、感动读者的效果。

迷津指点

中考作文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审清题目、读懂想透;其次要精心雕琢语言,推敲如何表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作文也是如此。读懂题目、审清文意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虽然审题问题是老生常谈,但是,中学生因为审题能力不强而导致写作失误的例子还是比比皆是。因此,提升审题能力在当前以命题作文为主旋律的时代,仍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审不清文题,一是可能无从下手,二是写出来的文章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连基本分都拿不到。

那么,审题要审什么呢?

首先,要审好文体。

中考作文命题一般注明“文体不限”,或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总之,是放开体裁要求的,让同学们有自由选择的空间。但是,“不限”也不是绝对的,有时题目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文章特别适合某种文体。

比如“十六岁的我”最适合写什么文体呢?当然最适合写洋溢着青春激情的抒情散文。如果写议论文、说明文,就不太好下笔。再比如“说谦虚”,一看就知道必须写议论文了。有些题目似乎一下子看不出应该写什么文体,或者说哪种文体可以写,这就需要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比如“孩子与老人”这个题目,如果写记叙文,就得叙写孩子和老人之间发生的故事,或者描绘孩子和老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或者从孩子与老人的矛盾冲突中展示某种哲理的思考等;如果写议论文,就得从两者的关系中提炼出一个鲜明的论点,然后围绕这个论点进行论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阐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现在,有一些地区的中考作文不再笼统地标明“文体不限”,而是明确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对此,同学们在审题时就更要注意了,一定要按照题目规定的要求来写作,不得擅自改变文体。

其次,要审好人称。

人称是题目的基本信息。中考作文命题一般更关注同学们的自我成长与心灵世界,所以,题目里往往有“我”,如“我眼中的色彩”“我依然_________”等。即使题目中没有出现明确的人称,同学们在写作时也要尽量写“我”的经历、见闻和感受,这样更符合中考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

如果题目中出现了“你”,那么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处理好两个人称之间的关系,要确定好重点。如“好想握住你的手”“你误会了我”这样的命题,对叙述者的口吻就有特别的要求,必须强调对“你”的感情倾诉。

如果题目里不是“我”,而是“我们”,如“我们的班级”“那一刻,我们_______”,这类作文就特别要突出“们”,要突出群体的形象。

像“孩子与老人”这样的题目,人称该如何处理呢?首先,要准确定位,明确是以老人的口吻写还是以孩子的口吻写;其次,要确定是从个体的角度写还是从群体的角度写。经过这样一番思考之后再动笔,在人称上就基本不会出现错误了。

第三,要审好范围和句式。

审范围就是给题材画个圈,圈内的可以写,圈外的不能写。最近几年,为了防止套作和抄袭,命题者越来越倾向于在写作范围上提出限制,对这一命题趋势,同学们必须加以特别关注。

例如:“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如果没有“以初中生活为素材”的限制,“你在我心里”的选材可谓海阔天空,题目中的“我”就可以是非作者自己,比如,可以虚拟“我”为树叶,树叶对树根说“你在我心里”。但“以初中生活为素材”,“我”就只能非作者本人莫属了,如果虚拟成别人,就跑题了。

审句式就是看题目是用什么句式表达出来的。如果题目是简单的词语,如“回家”“歌声”,那对句式的审查可以忽略不计。如果题目里出现了关联词语,或者题目是由两个小分句构成的,那就需要辨析内部的联系了,是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呢?

例如“生活因思考而精彩”,题目的意思就是“生活的精彩来自于思考”,精彩是结果,思考是原因,两者是因果关系。写作时,就必须说清楚你是如何思考的,又获得了怎样的精彩,两者要兼顾。再如“孩子与老人”这道题,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短语,行文时,同学们就要写清楚两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孩子”和“老人”缺一不可,如果只写一方面,就是偏题。

下面再来说说语言表达的问题。这既与同学们的积累有关,也与同学们的思想阅历有关。如果说立意、选材、结构等能力属于技术范畴,可以通过短期的强化训练得以提高,那么语言则是一门艺术,是一个人的基本功,无法速成。如果一篇文章的语言枯燥乏味,缺乏表现力,即便立意再高、材料再好、结构再完美,也无法感染读者。尤其在考场上,有时出色的语言可以“一好遮百丑”,起到其他写作技巧达不到的效果。古人云“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语言就是一个人的基本功,一旦过了语言关,你就掌握了写作的主动权,就站在了作文的制高点上,就能写出精彩的高分作文来。

对同学们而言,最基本的表达要求就是能做到记叙清晰明了,不啰唆;描写细致生动,不概念化;议论必须精要,在关键处把“事”中之“理”揭示出来,切忌长篇大论、不着边际地空发议论;抒情要真诚,不故作姿态、无病呻吟。

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彩呢?具体来说,同学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第一,多用描写,让语言充满鲜活的美感。

描写是使语言鲜活的重要手段。要使语言摇曳多姿、精妙亮丽,同学们就必须在描写上见“长”。

例如,有一位学生对父亲的鼾声做了这样精彩的描写:“老爸一躺下,准有鼾声,而且像一支曲子,很美。开始的‘嗡嗡’声似蜜蜂采蜜,接着的‘轰隆’声如雷声滚滚,到后来的‘呼哧’声,就像小狗喘气。有前奏,有高潮,亦有尾声,如此循环往复,真是妙极了。”如此惟妙惟肖地描写“鼾声”,使文字显得摇曳多姿,非常富有吸引力。

第二,善用修辞,让语言富有斑斓的色彩。

修辞的作用在于修饰和调整语言。有人称修辞为“魔杖”,说它点到哪里,哪里的语言就亮丽起来。比喻、拟人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可以使语言富有气势和节奏;对偶能使语言整齐华美;设问、反问则能使文章发人深思、引人入胜。

例如朱自清的《春》:“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既富有颜色的斑斓热烈,又有音乐的灵动美妙。

第三,巧借诗文,让语言饱含诗意的灵动。

在文章中适当地引用一些诗文、名言、谚语乃至优美清新的歌词等,既可以展示自己深厚的文化积累,又可以扩大文章的容量,使语言饱含深刻的意蕴,增强灵动感。

例如“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九曲黄河,我爱那‘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这段文字引用了大量的古诗名句,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充满自豪和赞美之情,不但句式整齐,而且诗意盎然,富有感染力。

总而言之,精妙的语言既来自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也来自广泛的阅读和深厚的积累。要使作文语言出彩,同学们就必须做到热爱生活、博学厚积,同时,要在具体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仔细揣摩、用心感悟,这样,写作时就会文采飞扬。

例文点评

一类文:

孩子与老人

清明,虽然有些年轻人忽视传统,但老人们还是会领着孩子去扫墓,既是向先人表达敬意,亦是上一堂家族观念的教育课。

伴着纷纷而落的清明雨,爷爷领着我和妹妹前去扫墓。年仅6岁、懵懂无知的妹妹看着爷爷庄重肃穆的神色,略有所悟地收起了嬉笑的表情,感知了此事的严肃重要。(用对比手法写出了清明扫墓时孩子与老人的不同心态)一边走,爷爷一边指给我们看远处的坟:这里长眠的是叔公,那里躺着的是姑奶奶……陌生的称呼从爷爷口中道出,带着岁月的沧桑和悲凉。一直不服老的爷爷此刻再也无法掩饰内心的苍老,浑厚的声音中露出一丝倦怠。贴心的妹妹伸出暖湿的小手,像一条小蛇游进了爷爷宽厚的大手。爷爷用力地攥紧了些,慈爱地抚摩着她柔软的头发。(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形象的比喻凸显出爷爷的历经沧桑和妹妹的年幼贴心)一旁的我低垂着头,沉默地做一个倾听者,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讲他的童年,他的奋斗。就这样边走边讲,爷爷从家里的族谱一直说到了古董和家风。原本不远的路程居然走了许久,我回过头,泥泞的田埂上留有一串串大大小小的脚印,错落却和谐,沉淀着满满的爱……(田埂上留下了两代人的串串脚印,充满家的和谐与温暖。细节描写传递出了真挚的情感)

终于到了。爷爷坐在太公、太婆的坟前,他缄默不言,妹妹也低下头若有所思,如此的安静使我仿佛能听到他们各自不同的心声:妹妹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眼前事物的好奇,而紧抿的嘴唇却透露了她的害怕;爷爷则是一脸淡然,仿佛看透了生死,希冀慈爱的眼神时不时地落到我和妹妹的羊角辫上。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老人健在的时候多陪陪他们,不要等到阴阳两隔时,后悔不已。

在这丝丝细雨中,我忽地想起了林清玄的一句话:“人生就是在不同的位置看风景。”无论仍是孩子的妹妹和我,还是花甲之年的爷爷,甚至是在天堂看风景的太公,景观没有变,只是我们的人生境界在不断提升,所以,我们对事物有了不同的理解。(用林清玄的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孩子与老人所处的人生历程的位置不同,对生活的感悟当然不同,这是一个境界提升的过程。亲情背后,我们还领悟到了人生)

但是,血缘纽带、家族观念的教育课,跨越了岁月的鸿沟,架起了孩子与老人之间互敬互爱的桥梁……

一路走过,老人与孩子,仿佛牵手共伴了一整个世纪。(结尾点题,升华主旨)

总评:小作者选取的是生活中常见的素材———清明节祭拜先人,将家族中的老人和孩子联系起来,选材贴近生活,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语言表达上,小作者用对比手法很好地体现了两代人在祭拜时对生死的不同态度。妹妹由开始时的“懵懂”“嬉笑”到之后的“好奇”“害怕”,表现出了孩子的年幼天真;而爷爷的“一脸淡然”却体现出长者对生命的深刻参透。此外,小作者善于捕捉生动的画面来传递情感,“我回过头,泥泞的田埂上留有一串串大大小小的脚印,错落却和谐,沉淀着满满的爱……”

本文的立意有深度,令人眼前一亮。花甲之年的爷爷正在走向生命的衰竭,在坟前,他“希冀慈爱的眼神时不时地落到我和妹妹的羊角辫上”,传递的是对幼小生命的美好祝愿,这让小作者感慨唏嘘,内心的尊老爱老之情油然而生。不止于此,小作者引用林清玄的“人生就是在不同的位置看风景”,将文章情理融合,透过真挚的感情,我们看到了理性的思辨,这正是这篇考场作文的难能可贵之处。

二类文:

孩子与老人

我坐在阳台上,光影调皮地跳跃在绿色植物上,看起来像发光的钻石。(形象的比喻、拟人手法,营造了温馨美好的梦幻般的氛围)外婆的影子映在上面,更显得慈眉善目,像极了动画片里的月亮奶奶。想到这里,我忍不住扑进外婆怀里,甜甜地叫了她一声,然后腻歪着不肯起来……

我这个鬼马精灵早就赖上事无巨细、勤劳能干的外婆了:不必说解渴的山药汤,也不必说香甜的南瓜饭,单是那糯糯的烤红薯,至今回想起来也会让我忍不住咂咂嘴,咽几下口水。那是留在记忆里的家乡的味道……(色香味俱全的家乡美味令人垂涎,舌尖上的美味勾起了童年的味道)

不过,最让我佩服的还是外婆的那双巧手!我最喜欢看她从老旧的针线盒里拿出亮闪闪的银箍套在中指上,瘦削、苍老的手变戏法似的拿出一根针。穿线更是不用说了,那线头一把就被外婆拉过了“小山洞”,捏在手里,不等我缓过神来,线尾已经出现了一个胖嘟嘟的“大盘结”,结结实实的,像个壮小伙。每次我夸赞外婆,外婆总是爽朗地笑两声,再附上一句:“外婆以后教你。”我依然痴痴地望着,心里早如播(“播”应为“拨”。)乱了的弦,漾起一圈又一圈圆晕……(心理活动描写细腻)

我回过神来,发现自己还伏在外婆暖暖的双膝上,她那双满是褶皱却依然有力的手揽着我的身子。我不禁坐直了身子,轻轻地靠向外婆的肩膀,甜甜地说:“外婆,以后你也要靠着我哦!”……

阳台上的光影继续跳跃在一老一少之间,明媚出暖暖的温情……(“阳台上的光影”首尾呼应,使得文章浑然一体。“明媚”一词有表现力,点明主旨)

总评:文章语言清新灵动,读来如水一般温润。开头很有画面感,既给人以视觉的享受,也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温馨美好的亲情就像一股溪流,在字里行间流淌。它从外婆精心烹饪的美食中溢出,从外婆灵巧的双手中穿过,更在“我”甜甜的软语中传递。

文章结构清晰,这得益于小作者采用的环境描写手法,收到了首尾呼应的效果,使得文章严谨周密。每一小节最后都用省略号收束,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拉长了文章的广度。

小作者还注意虚实结合,画面切换自然,段落间衔接紧密,拓宽了写作的时空,将一幕幕美好的瞬间展现在了读者眼前。

“暖暖的温情”是本文要体现的主题,所以,这篇文章还有提升之处,要能从亲情出发探求“孩子”和“老人”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可以多从“我”的角度着手,揭示“我”从亲情中得到的体悟,文中那一句“外婆,以后你也要靠着我哦!”的意蕴要凸显出来。

新题预测

题一:请以“一段别样的旅途”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低调做人既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智慧、一种谋略、一种胸襟。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态看待世间的一切。低调做人才能有一颗平凡的心,才不至于被外界左右,才能够冷静,才能够务实。这是一个人成就大事的最起码的前提。

请以“低调”为题,写一篇文章。

上一篇:Friends小学生英语优秀作文下一篇:一根筋老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