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教案圆

2024-04-10

高考一轮复习教案圆(精选6篇)

篇1:高考一轮复习教案圆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道德典范与时代发展的关系;把握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作用和主要内容;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能力目标:让学生在分析、归纳信息的过程中,掌握处理与分析信息、获得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提高交往的方法与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树立“三观”;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学会运用“八荣八耻”评价有关社会现象和身边的事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教学难点: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10.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图片导入,长江大学10余名大学生结成人梯营救落水少年,3人溺亡。通过大学生对落水儿童营救牺牲所引发的思考,从而提出问题:“为了救两个小孩子,牺牲了三个大学生,值得吗?!”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一、我心目中的道德典范

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道德典范。在你看来,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②你还能举出至今仍具有生命力的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吗?

①他们都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时,舍己为人,公而忘私,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业做出巨大贡献。

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等等。

通过以上探究活动,我们进一步明确了:

1、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2、道德典范具有时代性。

不同时代的道德具有不同的内涵。今天,我们把培育“四有”公民,作为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要联系新时期新阶段的实际,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3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坚持中国共产党引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

5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6坚持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7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三、怎样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国家: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个人:

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2、主动感悟先进文化的熏陶

3、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4、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5、自觉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活动3【活动】教学过程

探究活动一:比较不同时期历史人物,从而得出道德模范人物的共同特征,为更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学生道德理念,进行传统美德格言比赛。

探究活动二:从思想道德建设的着力点出发,引发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思考,从而让学生得出怎样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探究活动三:通过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了解,以张丽丽为榜样。说明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探究活动四:通过对歌曲视频《好人就在身边》的播放,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熏陶。

头脑风暴:加强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巩固

活动4【练习】教学过程

1、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A精神文明建设B思想道德建设

C科学文化建设D_政治建设

2、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原因是()

A遵守社会公告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C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当前我国的中心工作

D依德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是()

A为人民服务诚实守信

B集体主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C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

D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4、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具体求包括()

①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②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③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一致④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之所以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①诚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②加强诚信建设能促进市场经济发展③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的缺点,会导致信用缺失现象④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活动5【测试】教学过程

1、的“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震惊全国。张海超的遭遇中,首先是职业病诊断、鉴定需要用人单位出具相关证明,张所在单位迟迟不给其开具证明;其次是,他向上级主管部门多次投诉后,终于取得了去做正式鉴定的机会,但郑州职防所医技科主任王晓光等为其做出了“肺结核”的诊断,并非众多医院确诊的“尘肺”职业病。事后,相关单位和个人都受到了相关处罚。这个事件启示我们()

①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

③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④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可能危害社会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209月2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六单位宣布:裴春亮等55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陈荣超等262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时代的前进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英雄模范的道德楷模力量来推动。这是因为()

①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

②道德楷模是激励人们前进的精神动力

③道德楷模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④以德治国比依法治国更重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江苏首批免费开放174家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说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应该()

A.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B.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C.与各种思想道德体系相包容D.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4、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六单位宣布:裴春亮等55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陈荣超等262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道德模范身上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德,又闪烁着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光芒。上述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道德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②我们要选择完全相同的道德典范来学习

③不同时期的道德典范总是带着不同时代的印记

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相承接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为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全国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分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这有利于()

①人们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知识文化修养②人们坚定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

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④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江苏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满足城乡居民文化需求的同时,省政府在2009年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今年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江苏作出相关决策的意义。

活动6【作业】教学过程

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形成知识网路。加强教材基础知识的记忆。并完成导学案中的课后习题

篇2:高考一轮复习教案圆

第一类

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类似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 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

15.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17【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火:火星。18【木人石心】比喻人不受诱惑,不动心。

19【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谢:推辞。20【日长一线】指冬至后白昼渐长。

21【不经之谈】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经:通常的道理

22【差强人意】原意为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表示还能够使人满意。差:稍微,大致。23【高屋建瓴】在高屋顶上倒翻瓶子里的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建:倒水,泼水。

24【毫发不爽】一点也不差。爽:差错,失误。

25【讳莫如深】形容瞒得很紧,不让别人知道。讳:隐秘不说。

26【计日程功】按日子来计算工作的进度或功效。程:计量,考核。27【莫衷一是】不能断定哪个对,哪个不对。衷:决断。

28【钟灵毓秀】美好的自然环境孕育优秀的人才。钟:凝聚,集中。29【师心自用】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师:以……为师。

30【韬光养晦】隐藏自己的才能、锋芒,不使外露。韬:隐藏。

31【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写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点:涂改。32【文过饰非】用假话掩饰自己的过失、错误。

33【人浮于事】人员数量多于工作所需,人多事少。浮:超过。第二类 对象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类似误用的词语还有:

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蓝缕”不能写作“褴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8、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9、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10、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1、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2、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13、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14、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

15、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16、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17、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第三类 语境不合

成语也是词,它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语境不合,自然造成误用,成语的意思必须与句意相合,否则会错误。

1、”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不能用。

2、”相濡以沫“:比喻夫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3、”名不虚传“:”名“是”名誉“是好名声,一般名声不可用。

4、”耳濡目染“:这词语的主语只能是被感染者,而不能是感染者。

5、”不可开交“:只能做”得“的补语。

☆下列举出成对的成语,很容易在同一语境中误用,请注意: 1. 身临其境:指自己处在某一种环境或氛围中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2. 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3. 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见。4. 舍本逐末:形容轻重倒置。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5. 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褒义)

不可同日而语:形容不能相比,不能相提并论。

6. 形影相吊:形容孤独。

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7. 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一见钟情: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情。8.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9. 乐不思蜀:泛指乐而忘返。

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10.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11.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不负众望:不辜负群众的希望。12.间不容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亲密无间:形容非常亲密,没有任何隔阂。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应接不暇:指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信口雌黄:含有不顾事实,恶意诬陷的意思,语义较重。

信口开河:随口乱说话,语义较轻。拭目以待:是擦亮眼睛来等待,形容期望十分殷切或确信某件事情的出现。

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常误为“目光轻蔑地看”。16 参差不齐:指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犬牙交错: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牙齿那样不齐,也形容多种因素牵连的复杂情况,或双方力量对比互有短长。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比喻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连。形容人与人之间。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态度。20 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置之不理:把它放在一边,不加理睬。21 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第四类 褒贬颠倒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褒词误用贬义:

⑴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⑵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⑶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⑷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⑸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⑹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⑺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8]别出机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头有脸;比喻有名誉,有威信。

[10]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11]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12]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13]狐死首丘;比喻不忘本或怀念故乡。

[14]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贬词误用褒义:

⑴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⑶无独有偶;不只一个(坏的),竟然还有配对的。

⑷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⑸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不好的情况)

⑹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⑺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⑻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⑼费尽心机;挖空了心思,用尽了计谋。

⑽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11)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12)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13)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14)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15)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6)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17)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18)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19)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多方体挑剔。

(20)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21)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22)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23)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24)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靠人的企图。

(25)梁上君子;窃贼的代称。

(26)道貌岸然;形容神态庄严(多含讥讽意)。

(27)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28)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29)人模人样;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刺语)。(30)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31)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32)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33)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4)一命呜呼;指死(含诙谐意)。

(35)呜呼哀哉;指死亡或完蛋。

(36)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37)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38)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39)改头换面;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40)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以上所谈是色彩误用,关于这个问题还要注意三点,1、是大量中性词,像“成千上万”“如虎添翼”等,在或褒或贬语境中都可使用。

2、是有时为了讥讽、自嘲、开玩笑,故意说反话,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是可以的,不能以为错,3、是应当知道一些感情色彩相反的同义的成语。下面成对举出的成语,基本意义相同而感情色彩相反,每对中,前一个词是褒义词,后一个词是贬义词

☆近义词的褒贬辨别:

1.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臭味相投:比喻由于有相同的坏思想和习气而彼此很合得来。

2.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见风使舵: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3.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4 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

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5.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凡是能做的都做了。

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6.再接再厉: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变本加厉: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多指缺点、错误。7.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思考。

处心积虑:指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

8.绞尽脑汁:费尽思虑,费尽脑筋。

费尽心思: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9.开山祖师:指某一事业创始人。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一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创始人。

10.昂首阔步: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11.从容不迫: 形容不慌不忙,沉着镇静。

故作镇静:故意装作镇静。第五类 表意重复

成语一般都比较精炼,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成语和句子的语义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义与句子语义的重复。(请参看五三)第六类 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会犯谦敬错位的错误。成语中的谦辞:

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只能对己。

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在好的东西的后面,通常只用在自己的作品,表示谦虚。蓬荜生辉:用于称谢别人到自己家中,或称谢别人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够,用于自谦,表示推辞某事。心向往之:用于表示对某人或事的景仰之情。一得之见:谦词,表示”自己一点浅薄的意见"。成语中的敬辞

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不吝赐教: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洗耳恭听:洗清耳朵,恭敬地听讲。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多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率先垂范:带头给下级或晚辈作示范。

虚怀若谷:谦虚的胸怀像山谷一样空旷深广。形容非常谦虚。只能对人,不能对己。

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位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等待客人,表示尊敬。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

第七类 多重含义的误用

灯红酒绿: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也指声音低沉、悠长,时断时续。绵里藏针:形容柔中有刚。也比喻外表柔和,内心刻毒。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色非常美丽。也形容景物非常优美。

捉襟jīn见肘zhǒu:既形容衣服破烂。也形容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如蚁附膻shān:既比喻许多臭chòu味相投的人追求某种恶劣的事物。也比喻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平地一声雷:比喻名声地位突然升高。也比喻突然发生一件可喜的大事。耿耿于怀:不能忘怀,牵萦于心。可褒可贬。

处之泰然:既可以形容对待困难或紧急情况毫不在意,沉着镇定,褒义词,如“邓世昌在甲午海战一开始,就清楚地意识到战局的严峻,但他抱定以四报国的决心,所以直至决定与敌舰同归于尽的最后一刻,他仍是处之泰然”;也可以指对事情无动于衷,贬义词,如“对于这种严重污染水资源的情况,我们不能处之泰然,行若无事”。

行若无事:既可以指在紧要关头,态度镇静,毫不慌乱,是褒义词,如“看到叛徒领着特务来到茶馆搜捕,他喝茶看报,行若无事,掩护了同志的转移”;也可以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是贬义词,如“学校的自来水龙头在哗哗地流水,你视而不见,行若无事,像话吗?”

不识时务:不识,不懂得,不认识。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客观形势。不认识当前的形势和朝代的潮流。有时也指不知趣。例:这个人真~,在今天这样的时代还讲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老板正在发脾气,你还~地去要求加薪,他能有好脸色给你看吗?

水落石出:水退落下去,石头就显露出来。本写自然现象。后比喻事情的真相得以完全显露出来。

肝脑涂地:的引用义是竭尽忠诚.甘愿牺牲.它的本义是形容惨死。

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李景把门面装潢得金碧辉煌,别出心裁地把那些光怪陆离的货物陈列在霓虹灯下,真叫人目迷五色,爱不释手。例二,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班门弄斧:班,指古代的巧匠鲁班。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含有不知自量的意思。有讽刺意味。例:你在行家面前夸夸其谈,~,怎么会不闹笑话?但有时也

用于自谦。例:我今天所以敢~,是想得到在座各位专家的指教。

步步为营:营,军队驻扎的地方。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置一道营垒。形容进军谨慎。今也比喻行事谨慎稳妥。

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也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了。洋洋洒洒: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例一,他才思敏捷,一眨眼就洋洋洒洒写下了近千字的文章。例二,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目无全牛:指解牛时,看到的不是整头牛,而是牛的各部分之间的空隙。形容对事物了如指掌,处理起来极其准确熟练;也形容技艺高超,得心应手。

苦心孤诣:苦心,费尽心机。孤诣,独到的境地。指刻苦钻研探索,学问技艺超群,达到某种独到的境界。也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煞费苦心。

并驾齐驱:并,并排,驾,使牲口拉车。齐,一齐。驱,快跑。几匹牲口并排着拉着车,一齐快跑。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先后,也比喻两都地位或程度相等,不分高下。例:他们俩在学业上~,都是班上名列前茅的学生。在世界上销量~的这两种饮料,都出自同一个国家。朝秦暮楚: 比喻人反复无常。亦谓朝在秦地,暮在楚地,比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例一,刘黑七朝秦暮楚,有奶即娘。例二,烽烟满郡州,南北从军走,叹朝秦暮楚,颠沛流离。分庭抗礼: 比喻双方平起平坐,不相上下。有时也指相互对立,或搞分裂、闹独立的言行。例一,这位拳击手得了冠军后洋洋自得,以为今后再也没人能与他分庭抗礼了。例二,法国当时正处于**之中,国内诸侯飞扬跋扈,竭力扩张自己的实力,无视国王的特权,与国王分庭抗礼。

穷形极相:既指丑态毕露,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舞文弄墨:既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也指玩弄文字技巧。呼风唤雨:既比喻进行煽动性活动,也比喻人能够支配自然。昏天黑地:既形容人生活荒唐颓废,也形容人神智不清。冷若冰霜:既形容人不热情,不温和,也形容人态度严肃。

冷眼旁观:既指用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不愿参加,也指用冷静的态度从旁审视。

如虎添翼:可以比喻本领很大的人又增加了新的助力,作褒义词,如“你的到来,让我们有如虎添翼之感,我们的力量更强大了”;也可以比喻凶恶的人得到援助更加凶恶,作贬义词,如“某黑帮团伙在几个劳改释放人员加入之后,如虎添翼,更加嚣张”。不可开交:纠缠在一起。开交,结束,解决,摆脱(今多用于否定)。无法摆脱或解决,不能了结。也表示程度上达到极点。例:在开会讨论时,双方意见分歧很大,争得~。这两天儿子办喜事,家里所有的人都忙得~。

道听途说:途,道路。在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播。泛指轻信并传播没有根据的话,也指没有根据的传闻。例:有人~,经常散布一些无稽之谈,这种人实在是太缺乏责任感了。你把~当作分析问题的依据,这样得出的结论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馋涎欲滴:涎,口水,欲,将要。馋得口水都快要滴下来了。形容非常嘴馋。也比喻看见别人的东西眼红,很想弄到手。垂涎三尺:流下口水有三尺长。形容极其嘴馋。也比喻看见别人的东西眼红,极想弄到手。它比馋涎欲滴形容贪馋的程度更甚,语意更夸张。

铤而走险:形容走投无路,被迫冒险。由于现在多用来表述违法乱纪分子的行动,一般人又把它视为贬义,其实,它是一个中性成语。如:两个入室歹徒穷凶极恶,他也只能铤而走险,拿起菜刀与坏人拼命了。

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

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定。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近义成语辨析

耸人听闻

骇人听闻:前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者震惊”,后者则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如虎添翼

为虎添翼: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后者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3参差不齐

良莠不齐:二者都指“不整齐”。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

无所不能

无所不为:前者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后者是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5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二者都指随口乱说。但前者语意较重,指妄加评论、诬蔑和捏造事实;后者语意较轻,指说话不假思索或漫无边际

迫不及待

刻不容缓:二者都形容“紧迫、不能等待”。但前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而后者则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因势利导

顺水推舟:二者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意。但前者用于褒义,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后者为中性或贬义词,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披肝沥胆

肝胆相照:二者都有“坦诚”意。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

貌合神离

同床异梦:二者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后者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另眼相看

刮目相看:二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但前者是作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是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二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但前者表示虽有空想但无行动,后者表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色厉内茬

外强中干:二者都指“外表强大而实质空虚”;但前者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后者常用于口语,指力量。滥竽充数

鱼目混珠:二者都有“以假充真”之意。但前者还可以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谦。后者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川流不息

络绎不绝:二者都可以表示“行人、车马、船只来往频繁”。但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后者能表示往不同的方向。涣然冰释

烟消云散

化为乌有

化为泡影:四个成语都表示“消失”,但它们适用的对象不同,依次为“嫌隙或误会”、“事情或情绪”、“具体事物或念头”、“希望与打算以及诺言”等。视而不见

熟视无睹:两词均指“看见就像没有看到一样”。但前者偏重于“不注意,不用心,看见就像没有看见,或装作没看见”;后者偏重于“漫不经心,不重视”,并有“经常看见”之意,程度较深。

17、不胫而走

篇3:高考一轮复习经验

一、地毯式扫荡

先把该复习的基础知识全面过一遍。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不要有遗漏。要有蝗虫精神, 所向披靡一处不留。复习时所做的事很多。有一大堆复习资料等着我们去做。千头万绪抓根本。什么是根本?就是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是教学大纲也是考试的主要要求。在“双基”的基础上, 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上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和入手点。再难的题目也无非是基础东西的综合或变式。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我们要做出明智的选择, 那就是要抓基础。要记住:基础, 还是基础。

二、融会贯通

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把一章章一节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追求的是从局部到全局, 从全局中把握局部。要多思考, 多尝试。

三、知识的运用

做题, 做各种各样的题。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解题去练习运用知识。掌握各种解题思路, 通过解题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题不二错”

复习时做错了题, 一旦搞明白, 绝不放过。失败是成功之母, 从失败中得到的多, 从成功中得到的少, 都是这个意思。失败了的东西要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五、善于总结, 不断探索

平时做题时, 关于分析和思考问题, 并积极支总结, 探索新方法;并还是为了做题而做题, 而是要主动积极地追寻在题目和解答之间的必然联系, 把题目做活。

六、“强科更强, 弱科不弱;强科尤弱项, 弱科有强项”在考试的几个科目上, 一个人有强有弱, 是太正常了。

复习的策略, 就是扬强扶弱。有的同学是只补弱的, 忽视了强的;有的同学是放弃弱的专攻强的。从整体看, 都未见明智。强的里面不要有“水分”, 弱的里面还要有突破。大概是十分高明的策略了。“差的学科要拼命补上来, 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好的要突出, 使之成为真正的优势。”这里的道理与上述相仿, 也是对待自己的强弱项中的一种策略。高考是“团体赛”, 要的是全局的胜利而不能是顾此失彼。

七、要掌握考试技能

“基础题, 全做对;一般题, 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较难题, 即使做错不后悔”。这是应该面对考卷时答题的策略。考试试题总是有难有易, 一般可分为基础题, 一般题和较难题。以上策略是十分明智可取的“容易题不丢分, 难题不得零分。“保住应该保住的, 往往也不容易;因为遇到容易题容易大意。所以明确容易题不丢分也是十分重要的。难题不得零分, 就是一种决不轻弃的的进取精神的写照, 要顽强拼搏到最后一分和最后一分钟。“绕过拦路虎, 再杀回马枪”。考试时难免会遇到难题, 费了一番劲仍然突不破时就要主动放弃, 不要跟它没完没了的耗时间。在做别的题之后, 很有可能思路打开活跃起来再反过来做它就做出来了。考试时间是有限的, 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多拿分也要讲策略。“多出妙手不如减少失误”。这是韩国著名棋手李昌镐的一句经验之谈。他谈的是下棋, 但对我们考试也不无借鉴意义, 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比较好成绩比较好的学生, 要取得出色的成绩, 创造高分, 减少失误是为至要。

八、“试试就能行, 争争就能赢”

这是电视连续剧《十七岁不哭》里的一句台词。考试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要有勇气。“试试争争”是一种积极的参与心态, 是敢于拼搏, 敢于胜利的精神状态, 是一种挑战的气势。无论是复习还是在考场上, 都需要情绪饱满和精神张扬, 而不是情绪不振和精神萎靡, 需要兴奋而不是沉闷, 需要勇敢而不是怯懦。“光想赢的没能赢, 不想输的反倒赢了”。“想赢”是我们追求的“上限”, 不想输是我们的“下限”。“想赢”是需要努因而比较紧张的被动的, “不想输”则是一种守势从而比较从容和主动。显然, 后者心态较为放松。在放松的心态下, 往往会发挥正常而取得好的效果。“一个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人应该做到两点:在萎靡不振的时候要振作起来, 在承受压力过大时又能为自己开脱, 使自己不失常”。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能够控制和把握自己, 从而使自己的精神状态处于最往。因势应变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所在。相辅相成是一切事物的辩证法。心理素质脆弱是主观能动性的放弃, 健康的心理素质则使我们比较“皮实”——能够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去克服面临的困难。“高考从根本上说是对一个人的实力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考察”。实力是基础, 是本钱, 心理素质是发挥我们的实力和本钱的条件。有“本钱”还得会用“本钱”。无本钱生意无法做, 有本钱生意做赔了的事也是有的。复习是积蓄实力积蓄本钱, 考试则要求发挥得淋漓尽至, 赚得最大的效益。一位考生说“我平时考试总是稀里糊涂, 但大考从来都是名列前茅, 大概是心理调节得好吧?”诚如是, 最可怕的是大考大糊涂, 小考小糊涂, 不考不糊涂。

九、发挥和幸运才是关键

要注意考试策略, 实力只是一部份。认真对待平时考试。在平时考试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

十、班里的学习氛围很重要

班级就像家庭, 好朋友臭味相投, 压力之下都很快乐地学习。同伴相处得很融洽, 平时也经常开开玩笑, 有说有笑, 复习时想到提问, 气氛很好。保持好心情。不管生活有多复杂, 重要的是, 要有一份平和的心态, 要处理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 与老师相互欣赏, 不要把同学看成对手, 与同学良性竞争。

篇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策略

一、以本为源,夯实基础

1.以本为源,要求强调课本知识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挖掘学生潜能,使学生学有所依,活学活用。

2.高考试题离不开课本,题中有书,书中有题,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教材知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

3.学生答题中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掌握好基础知识,缺乏深入地理解,更谈不上灵活应用。

4.记忆是答题的基础,没有知识点熟练掌握,就没有答题的基础。应该更加强调平时的记忆检查,把背诵和听写作为上课的基本环节,认真履行,坚持不懈,改变学生懒惰习惯。功夫在平时、在积累,无遗漏、全覆盖。

例一:2014山东高考(27):某同学为一次政治讨论课准备了一些材料,内容涉及民主党派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协商、民族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居民委员会邀请居民代表对社区事务提出建议。据此推断,该次政治课要讨论的主题是我国的( )

A.政党制度

B.根本政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基本政治制度

参考答案:D。

二、形成网络。整合延伸

在复习教学过程中,有自己的教学模式,把握好课本知识的主干体系,善于总结和分析,形成体系。并对所教理论精心整合和拓展,把知识点融入理论体系,对基本概念、原理与现实社会生产实际结合,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建立兴趣,建立体系,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学生的学习则是自主生成的过程,看似枯燥乏味的知识点,实际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经验教训的精华,是一粒粒闪光的珍珠,需要用线串联,形成知识网络,建立学科思想,掌握科学方法。下面便是对知识整合的一例

例二:2014山东高考(41):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材料二: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了2014年立法工作计划。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11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阐明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哲学依据。(9分)

参考答案:(1)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执政,坚持依法执政;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行使立法权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要求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要求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修改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活学活用,重在实践

政治课不是单纯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应用于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所以应该在教学中融入社会元素,发挥辩证思想的时代特色,体现素养的现实性。就有了学会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从而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方法,实现知识社会化。这样,既有利于顺应高考大纲的能力要求,又切实提高复习的针对性、目标性、实践性。

教师复习课中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建构,形成学生知识建构的能力。也就是,能力培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自主构建,思维能力是在学生自己的体验思维过程中提高。

例三:2014年高考天津卷(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天津市某县创新工作思路,推出三项措施:一是在县、乡(镇)、村三级建起服务中心,使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也为群众监督、评价党政干部开了一扇窗口,二是建起县、乡(镇)、村干部和普通党员联户的工作体系,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共联系服务群众40多万户次,收集解决问题8700多个,三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学科网对全县1.9万名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情况进行查询和管理,提升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县上述措施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①有利于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②有利于政府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③有利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篇5:高考一轮复习教案圆

一、分点指导

1、怎样鉴赏古诗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主要表现为意象或意境,它或者是物,或者是人,或者是完整的场景,更多的时候是把物和人、景和情融合在一起。分析诗歌形象即指分析这些“象”的个性特征,特别是分析它的象征意义。如郑思肖的《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所表现的就是菊花孤傲、清高、坚持理想和信仰的高尚品格,象征了抒情主人公高洁的情怀。再如2003年北京春季考题列出了韦应物的《闻雁》和赵嘏的《寒塘》,然后要求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这就需要我们对诗中雁的形象有正确的理解:雁是候鸟,春秋迁徒,它在秋天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所以鉴赏古诗的形象就是抓取“象”的基本特征,既而指出它的人文意义。

2、怎样鉴赏古诗的语言?

主要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分析:音韵的流动,练字的技巧,语言的风格等。

鉴赏音韵的流动主要指古诗的平仄和押韵。

评析练字技巧就是指出用字的独特之处和它的表达效果。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敲”字以动衬静,突出表现了月夜的幽静;再如“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以拟人格形象地表现了春意盎然的景象。

古诗语言风格丰富多样,主要有平淡、质朴、自然、轻灵、飘逸、雅正、通俗、风趣、幽默、奔放、含蓄、蕴藉等。

3、怎样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比较多样,从修辞角度来看,常见的有比喻(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夸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比拟(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对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双关(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反问(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从表达方式来看,有写景、状物、叙事、议论、抒情、言志、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等;从表现手法来看,有借景抒精、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虚实结合、想象、衬托、用典、象征等。

鉴赏时,应抓住技巧运用的主要特点作答,如上面所举郑思肖《寒菊》诗,便是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自己如菊的情怀。

二、技巧方法例析

(1)表达的过程要完整

一种感悟、一份情感,它的表达,一定有一个过程。我们在表达这种感悟、情感时,一定要把过程讲清楚。如“请分析《鸟鸣涧》(2001年春季高考题)一诗春山月夜图”这样的一个题目,我们就要在月出前的“人闲”、“花落”,到月出后“鸟鸣”这一过程中来分析。

诗歌赏析的一般的步骤是叙、析、评。“叙”即概括地引述原句;“析”就是作过程的简析;“评”就是旗帜鲜明的亮出观点。

(2)按要求回答,重点明确

题目要求你回答什么,你就回答什么,要求你分析意境、环境描写、语言特点、修辞运用,等等,一定要看清,看清了,表达才能有的放矢,重点明确。

(3)表达要流畅

表达流畅,一是指文句通畅,二是指先后有序,三是反映用语准确、表达到位。只要真正地理解了,表达流畅应该是能做到的。例题示讲 例1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整体鉴赏:抓住诗眼、知人论世、推己及人

(一)把握内容(写什么内容):写登山观海的宽阔雄伟的景象

(二)把握感情(抒什么感情)表现了曹操壮阔的胸襟、叱咤风云的气概和宏远的政治抱负。

(三)把握技巧(用什么方法)

修辞手法:互文、夸张

表达方式:虚实结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表现手法:照应、正衬、反衬 例2 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户在燕然。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故乡水;诗人自己)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怀念故乡,热爱故乡。“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2、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 燕然 两个字中。

3、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①简介

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26岁的李白离开四川老家,沿长江东下,开始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次长途游历。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驶去。目的是到湖南、湖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②简介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西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使的身份出塞宣尉,察访军情。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注:燕然:本是地名,即爱杭山,在今蒙古共和国境内,因为东汉将军窦宪大破匈奴,曾在燕然山刻石记功,所以后来以“燕然勒石“作为保卫祖国、立功边疆”的代称。例3 虞美人(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把握内容(写什么内容)写作者面对美景怀念往昔帝王生活。

把握感情(抒什么感情)抒发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哀怨。

把握技巧(用什么方法)用了设问、比喻手法。

1、请分析词中“春花秋月”、“往事”、“故国”、“雕栏玉砌”、“朱颜改”的含义。

春花秋月:指美好的景物,但作为失国之君的李煜无心欣赏,讨厌它的无尽无休。

往事:是指昔日尊贵的帝王生活。

故国:“故国”是指已灭亡的南唐。

雕栏玉砌:“雕栏玉砌”指代旧日的宫殿,用宫殿概括一切繁华美富的东西。

朱颜改:语含双关,概括一切过往的人事,兼喻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2、为什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倍受人称道?

答: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用设问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弥漫、深浓、绵长,表现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既有深度,又有力度。

简介:作者李煜曾经是显赫的南唐后主,而作此词时已是北宋的阶下囚,因而词中充溢着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哀怨。尤其是最后两句以春水喻愁思广为传颂,此词也因此被喻为“词中之帝”。李煜在他41岁生日那天命人演奏《虞美人》,因为词中明言“故国”、“雕栏玉砌”,宋太宗闻知后,觉得他有故国之思,赐牵机药毒死他。因此,这词便成了李煜的绝笔。结尾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形象性的概括收束全篇,言有尽而意无穷。

例4 咸阳城西楼晚眺(唐)许诨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⑴填空:诗的起句中用一“__愁__”字,奠定全诗基调。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时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

⑵简答:颔联写云生日落,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现多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名句比喻什么?(现在多比喻重大事变即将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⑶简答:颈联两句写了作为何朝何代国都的咸阳的何种景象?

描写作为秦汉两代故都的咸阳,如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虫鸟凄鸣的萧条景象。

⑷简答:尾联“行人”即过客,也包括作者在内,结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我闻咸阳古城久矣,今日东来,所见唯“西风吹渭水”令人产生历史变迁无常的感慨。跟踪训练

阅读古诗,回答文后问题:

一、夏 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1、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____和第三句中的____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____的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

2、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根据你的理解结合原诗,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100字左右。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各题。玉 楼 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绉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①毂绉:即皱纱,喻水的波纹。②棹(zhuō):船浆。③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1、对这首词的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上片的前两句,先点明地点和景物特点,接着用比喻和拟人写水,用“棹”代船。“渐觉”是春渐深、景更好的意思。

B 上片后两句,先写远景,说绿杨在晓雾弥漫之中,如烟萦绕,略呈寒意,后写近景,以杏花的盛开托出春意之浓。

C 下片前两句意思是说,浮生若梦,苦多乐少,岂能吝惜金钱而轻易放弃这欢乐的瞬

间呢?“肯爱”是“宁可喜爱”的意思。

D 下片后两句意思是说,为了使这次春游尽兴,我要为你举杯敬劝斜阳,请它暂且在花间留下夕阳晚景。

2、“红杏枝头春意闹”是传诵千古的佳句,一个“闹”字用得极其精妙,请用100左右的文字谈谈你的理解。

三、结合注释,阅读下面这首诗,谈谈你对这首诗所表现的意境的理解,100字左右。听张立本女吟 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①,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钗敲砌竹②,清歌一曲③月如霜。

注:①“危冠广袖”是一种高冠宽袖窄腰的南方的贵族女装。②砌竹,阶沿下的修竹,以钗击节是唐宋人歌吟的习惯。③清歌一曲,即吟歌一首。试题答案

一、[解题指导]此题主要也是考查对诗歌形象及思想情感的认识

1、第二句与第三句中“扣”住诗题“夏意”的应当是“石榴开遍”和“树阴满地”(一定要写进“开遍”和“满地”,因为这两个词才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气氛”,单写进“石榴”、“树阴”不能给全分。什么气氛?“石榴开遍”,明丽、清新;“树阴满地”,幽静;故填“清幽”最为妥贴。

2、要把握准诗人的心境,必须体察作者笔下物境的特点,前文已作了分析,还要结合“注”了解诗作的背景:“削籍为民”、“隐居不仕”。据此,作者的心境既可以答排遣痛苦,宠辱偕志,忘怀得失,也可以答反衬出内心的痛苦,但必须结合对原诗的手法和意境的分析作答。

答案示例:这首诗取题“夏意”,展现的是清幽之境,表现的是内心压抑着痛苦的闲适宁静。“别院”、“深深”、“清”,诗一开始即构成清幽凉爽的气氛,继之以“石榴开遍”“树阴满地”“流莺”时一声“渲梁”,无不给人清凉宁谧之感。削籍隐居的诗人内心当是痛苦的,但诗人没有牢骚,对得失荣辱显得很淡泊,但没有牢骚又不等于没有痛苦,清幽之境恰恰反衬着诗人内心压抑着的刺痛,“夏意”“之意”,是值得读者细细揣度的。

二、[解题指导]此题主要考查对诗歌语言的理解与赏析

第1题的答案为C。“肯”“岂肯”的省略,爱,吝惜之意。设计此题的用意在于帮助考生进一步理解诗意。第2题的解答,关键在准确理解“闹”的含义及人格化的手法。

答案示例:闹,安静、萧寂的反义词,即热烈之意。写红杏怒放盛开,如火如荼,不说春意“浓”、春意“盛”等而说“春意闹”,精妙在于将红杏人格化了,将无生命的杏花化为有生命有感情的事物,写出了红杏竞相开放、争妍斗艳的景象与情趣,写尽了那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王国维言“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确实见得精当。

三、[解题指导]此题侧重考查对诗歌整体意境的把握

据诗题可知,此诗为诗人听了张立本之女吟诗后作,要理解诗的意境,关键在于把握住张立本女“独步”“自敲”“清歌”的形象和“凉”“月如霜”这些透露气氛特征的词语,在此基础上归纳并作具体分析即可。

篇6:高考物理第一轮考点复习教案1

更多精品来源自 3 e d u 海量教案 第五章

机械能 知识网络:

单元切块:

按照考纲的要求,本章内容可以分成四个单元,即:功和功率;动能、势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功能关系

动量能量综合。其中重点是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能够熟练运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解决力学问题。难点是动量能量综合应用问题。§1

功和功率 教学目标:

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会计算有关功和功率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功和功率的概念 教学难点:功和功率的计算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功 1.功

功是力的空间积累效应。它和位移相对应(也和时间相对应)。计算功的方法有两种:(1)按照定义求功。即:W=Fscosθ。在高中阶段,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恒力做功。当 时F做正功,当 时F不做功,当 时F做负功。

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成是:功等于恒力和沿该恒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

(2)用动能定理W=ΔEk或功能关系求功。当F为变力时,高中阶段往往考虑用这种方法求功。这里求得的功是该过程中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或者说是合外力做的功)。这种方法的依据是: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如果知道某一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数值,那么也就知道了该过程中对应的功的数值。

【例1】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L的细线悬挂而静止在竖直位置。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分别用水平拉力F将小球拉到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位置。在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各是多少? ⑴用F缓慢地拉; ⑵F为恒力;

⑶若F为恒力,而且拉到该位置时小球的速度刚好为零。可供选择的答案有

A.B.C.D.解析:

⑴若用F缓慢地拉,则显然F为变力,只能用动能定理求解。F做的功等于该过程克服重力做的功。选D ⑵若F为恒力,则可以直接按定义求功。选B ⑶若F为恒力,而且拉到该位置时小球的速度刚好为零,那么按定义直接求功和按动能定理求功都是正确的。选B、D 在第三种情况下,由 =,可以得到,可见在摆角为 时小球的速度最大。实际上,因为F与mg的合力也是恒力,而绳的拉力始终不做功,所以其效果相当于一个摆,我们可以把这样的装置叫做“歪摆”。

【例2】如图所示,线拴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圆的半径是1m,球的质量是0.1kg,线速度v=1m/s,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恰好是半个圆周。那么在这段运动中线的拉力做的功是()

A.0

B.0.1J

C.0.314J

D.无法确定 解析: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线的拉力为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于它总是与运动方向垂直,所以,这个力不做功。故A是正确的。【例3】下面列举的哪几种情况下所做的功是零()A.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引力对卫星做的功 B.平抛运动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C.举重运动员,扛着杠铃在头上的上方停留10s,运动员对杠铃做的功 D.木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支持力对木块做的功

解析:引力作为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向心力与卫星运动速度方向垂直,所以,这个力不做功。杠铃在此时间内位移为零。支持力与位移方向垂直,所以,支持力不做功。故A、C、D是正确的。

【例4】用力将重物竖直提起,先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紧接着匀速上升。如果前后两过程的运动时间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A.加速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比匀速过程中拉力做的功大 B.匀速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比加速过程中拉力做的功大 C.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一样大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析:应先分别求出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再进行比较。重物在竖直方向上仅受两个力作用,重力mg、拉力F。

匀加速提升重物时,设拉力为F1,物体向上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得F1-mg=ma 拉力F1所做的功

匀速提升重物时,设拉力为F2,根据平衡条件得F2=mg 匀速运动的位移 所以匀速提升重物时拉力的功

比较①、②式知:当a>g时,;当a=g时,;当a

点评:可见,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多少,只决定于力、位移、力和位移间夹角的大小,而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在一定的条件下,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该力的功。2.功的物理含义

上一篇:感谢师恩的英语作文下一篇:稳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