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制度

2024-07-17

常态化制度(精选9篇)

篇1:常态化制度

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观点)

卢作全

《 人民日报 》(2014年02月10日 07 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实践证明,改进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健全体制机制,发挥制度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当前,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应着重加强四个机制建设。

教育引导机制。加强廉政教育引导,是增强全党全社会反腐倡廉意识的重要手段,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完善主题或专题教育机制。经常性地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着力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健全及时诫勉谈话和函询机制。对群众反映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预防,及时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小贪变成巨腐。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六个不直接分管”等制度。注重发挥领导干部在改进作风中的表率作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做清正廉洁、艰苦奋斗、勤政为民、坚持原则的表率。建立正确舆论引导机制。通过传播改进作风“好声音”,传播 “正能量”,占领舆论阵地,形成以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为荣、违反中央八项规定为耻的良好氛围。

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确保权力公开规范运行,是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重要手段,是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有力保证。应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按照“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要求,不断深化惩防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制定和完善改进调查研究之风、改进公务活动、改进新闻报道、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国(境)等制度规定。继续推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制度,建立完善党员干部谈心谈话制度,积极推行约谈制度,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继续加强领导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公共经费预算、使用和决算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的监督,不断拓宽监督渠道,创造便于人民积极进行监督的条件。

民评作风机制。民评作风建设活动,是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机关作风转变的重要举措。因此,应通过机制建设,促进民评作风建设活动深入开展。建立科学管用的作风建设评议评价机制,把改进作风、反对“四风”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与任期考核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用刚性纪律约束促进作风转变。综合运用个别访谈、组织座谈、问卷调查、满意度测评等多种形式,对改进作风情况进行检查,结果作为绩效考核和干部选拔的重要依据,促进领导干部自觉养成良好的作风。完善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制度,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评判作风改进情况的根本标准,纳入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当中,形成“党风好不好、廉洁不廉洁,群众来评价”的工作机制。

源头防腐机制。加大改革和制度创新力度,建立相应机制,更有效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稳步推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建立和落实党员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和抽查、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公务消费“公务卡”结算等制度。加强对权力集中部门和资金密集部门的监管,坚决纠正不正之风,健全完善保障和维护群众利益决策机制。消除领导干部特权思想和作风,统筹制定领导干部工作生活待遇标准,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各项规定,探索实行官邸制等改革措施。严明组织人事纪律,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从“德、能、勤、绩、廉”五方面全方位考评领导干部,做到能力与作风、发展与长远、成效与基础并重。

(作者为中共江西省南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篇2:常态化制度

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有力抓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自 2019 年 6 月启动以来,中央企业各级党组织自上而下分两批进行,目前已基本结束。央企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和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要求,坚持把主题教育作为推进自我革命的一次生动实践,作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践行“两个维护”的一次政治体检,作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载体,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入,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始终,强化对初心使命再认识再深化,突出了大学习、大普及、大落实,推动____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央企落地见效;突出了稳增长、促改革、创一流,推动深化央企改革发展措施任务落地见效;突出了增信心、攻瓶颈、强创新,推动应对国际经贸摩擦解决“卡脖子”问题落地见效;突出了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推动解决职工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落地见效;突出了强党建、转作风、促清廉,推动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落地见效。主题教育聚焦主题、紧扣主线,学做结合、查改贯通,切实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增强了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有的企业领导干部理论学习不深,学用结合不紧密,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工作的能力不足;有些问题整改还不到位,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破解;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仍然比较薄弱,联系基层党群的服务机制还不够健全;有的单位还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急功近利,增加了基层负担,等等。对此,____总书记强调指出:“群众最担心的是教育一阵风、雨过地皮湿,最盼望的是保持常態化、形成长效机制。”

下一步,中央企业将围绕学习贯彻____总书记在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动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不忘初心使命,筑牢思想根基。筑牢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进一步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初心使命转化为新时代央企人的动力源泉和责任担当,保证党的初心使命在中央企业入心铸魂扎根,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央企业落地见效。

强化制度建设,抓好整改落实。坚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企业党建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充分运用党的自我革命的丰富成果,组织党员干部经常性检视和解决违背初心使命的问题,坚持“学研查改”融入日常、抓

在经常,形成常态化,确保主题教育整改任务特别是专项整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巩固深化成果,形成长效机制。要以____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为遵循,认真总结巩固中央企业主题教育的做法和经验,用好主题教育成果,形成长效机制,以完成党中央交付的重大使命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检验主题教育实际成效的根本标准,真正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当前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责任担当、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坚持从严治党,提升党建质量。要以开展中央企业“党建巩固深化年”为抓手,认真落实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涵养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切实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生存土壤,持续提升中央企业党建质量,努力把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扎实。

初心和使命是推动企业爬坡过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坚守初心,我们就能心明眼亮;勿忘使命,我们就能鼓足干劲。让我们高擎主题教育大旗,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善作善成、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2 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____总书记指出“全党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新的起点,不断深化党的自我革命,持续推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笔者认为,要构建完善“学、做、改”“三位一体”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常态长效机制,巩固深化成果,推动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主题教育考评机制拓展升华“学”的内容。把主题教育贯穿落实到“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中去,制定严格的“一二三四”党员干部学习教育考评制度,即一次不参加学习教育补学、两次不参加大会通报、三次不参加年终民主评议取消评优、四次不参加年终评议直接确定为不合格。从“倒逼”走向主动,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学深悟透。

党员定期汇报机制丰富“做”的载体。党员干部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认识提高”、“组织生活参与”、“党员作用发挥”等三个方面内容,以学习贯彻中省市县全会精神为契机,开展“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活动,推动践行“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

党员“负面清单”机制突出“改”的实效。将党员干部负面言行以清单方式列出,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公议,让负面言行亮丑现形,人戒人畏,让党员干部“照镜子”“正衣冠”。通过“外化于行”进而“内化于心”,通过纠正负面言行来强化宗旨意识,真正从内心深处提高党性修养、强化

为民服务的主动性,进一步改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有力抓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通过“三大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坚持聚焦问题、学做结合、以知促行,不断用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战略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3 目前,主题教育集中性教育即将收官,但并不意味着“收兵”“收摊”,而是要坚持常态化、制度化,久久为功、善始善终、善笃善行地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初心和使命在内心深处筑牢,在思想深处扎根。

一是要持续抓好学习教育,坚定用新思想统揽工作。

总书记在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这要求我们必须深化对新思想新理念的学思信仰和创造力行,推进新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自学、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基层党组织集中学习等各项制度,坚持不懈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二是要持续推动问题整改,把检视问题作为长期方法。总书记在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以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自觉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这要求我们要把检视问题作为重要方法长期坚持,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及时发现研判问题,真刀真枪解决问题。要持续深入抓好专题民主生活会问题整改。既抓好各级党委(党组)班子问题的整改,又抓好个人问题的整改;既抓好思想问题的整改,又抓好矛盾最集中、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的整改;既对具体问题立行立改、限期完成,又对需要长期整改的事项提出详细计划、确定阶段目标,确保一个一个改到位。

篇3:家访:理应常态化和制度化

不少教师对家访有抵触情绪,认为家访只会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只要自己能好好工作,上好自己的课,让学生有好的成绩,就对得起家长和学校,也对得起自己拿的那一份工资了。所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少有教师真正积极、主动地去进行家访。如果某个学生有什么问题需要让家长知道、需要得到家长的配合的话,也只是一个电话把家长叫到学校来。其实,这是对学校教育的误解,是对家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性的忽视。

笔者曾经对我们学校和周边的学校有关家访的情况做了个统计,结果令人心寒:除了极个别班主任因为班级某个学生调皮捣蛋、或做了什么被班主任认为是坏事、或成绩实在是太不象样而且学习的态度很恶劣,或者打电话通知家长到学校来而没有来的情况下,才去家访。我们这里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发动了千名教师访万家的家访活动,但是却没有实效,很多教师甚至懒得理睬。

家访作为一种常规的工作,被学校、教师渐渐遗忘了,而直接的后果就是学校教育成了封闭的教育,成了只有教师对学生进行灌输、不需要家长参与的单向活动。

其实,学校教育不是简单的教学活动,作为学校和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数的提高。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仅凭学校或者教师单方面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教育需要合力,需要得到多方面的支持,而得到家长的有效支持是学校教育得以保持生机和活力的保证。

很多家长都渴望老师能多关心自己的子女,也希望能了解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尽管很多家长会通过与子女的交谈、观察子女的表现而获得一定的信息,但这样的信息往往是不全面的。而家长能彻底了解子女的重要途径就是与老师的交流。作为家长,他们有自己的正常工作,他们不可能常常去学校了解情况;当然也有一些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自己没有必要多操心。

有时候,我们老师真的很努力去关心每一个学生。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一个很严酷的事实,那就是有些学生,不管教师如何去教育管理,就是无法学好。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惩戒权的教师只能无可奈何了。而产生这样问题的背后,就是没有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没有让家长及时了解情况,也就无法得到家长的有效配合。教育在没有得到家长的配合的情况下,是很难取得好的效果的。

教育需要合力,学校教育需要得到家长的有效配合和支持。对于这一点,很多教师都认可的。我不是说教师都有惰性,但事实上很多教师都把家访看作是份外事,特别是需要教师利用工作外的时间去家访,得到的只有消极的回应。

从教多年,我知道家访的重要,有很多事情就是在家访的过程中了解到了真正的原因,通过和家长的协商,共同采取措施而得到很好解决,也由此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通过我多年的体会,作为老师来说,不仅仅要在学校里关心、爱护学生,也需要通过及时的家访,让家长了解他们的子女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也可以通过家访使老师更多地掌握学生的情况,从而能与家长加强合作,更好地教育学生。也就是说,家访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应该让家访成为一种制度,成为教师必做的功课。

教育学生没有时间差,它就在于每天每时之中。作为教师来说,工作确实很繁忙、辛苦,但不管怎样,利用自己工作之余进行家访也是必要的。我觉得福建厦门市教育局发出这样的通知规定没有什么错。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它的奉献性,为教育、为学生的成长,多付出一点,对自己来说没有什么重大损失;相反,看到学生能在我们老师的呵护下健康成长,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

篇4:家访:理应常态化和制度化

福建厦门市教育局日前发出通知,班主任必须在国庆期间到学生家进行家访。这一规定一出台就受到极大的关注:有赞成的,当然也有反对的。我觉得这样的规定于情于法都是合理的。

不少教师对家访有抵触情绪,认为家访只会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只要自己能好好工作,上好自己的课,让学生有好的成绩,就对得起家长和学校,也对得起自己拿的那一份工资了。所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少有教师真正积极、主动地去进行家访。如果某个学生有什么问题需要让家长知道、需要得到家长的配合的话,也只是一个电话把家长叫到学校来。其实,这是对学校教育的误解,是对家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性的忽视。

笔者曾经对我们学校和周边的学校有关家访的情况做了个统计,结果令人心寒:除了极个别班主任因为班级某个学生调皮捣蛋、或做了什么被班主任认为是坏事、或成绩实在是太不象样而且学习的态度很恶劣,或者打电话通知家长到学校来而没有来的情况下,才去家访。我们这里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发动了千名教师访万家的家访活动,但是却没有实效,很多教师甚至懒得理睬。

家访作为一种常规的工作,被学校、教师渐渐遗忘了,而直接的后果就是学校教育成了封闭的教育,成了只有教师对学生进行灌输、不需要家长参与的单向活动。

其实,学校教育不是简单的教学活动。作为学校和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数的提高。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仅凭学校或者教师单方面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教育需要合力,需要得到多方面的支持,而得到家长的有效支持是学校教育得以保持生机和活力的保证。

很多家长都渴望老师能多关心自己的子女,也希望能了解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尽管很多家长会通过与子女的交谈、观察子女的表现而获得一定的信息。但这样的信息往往是不全面的。而家长能彻底了解子女的重要途径就是与老师的交流。作为家长,他们有自己的正常工作,他们不可能常常去学校了解情况;当然也有一些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自己没有必要多操心。

有时候,我们老师真的很努力去关心每一个学生。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一个很严酷的事实,那就是有些学生,不管教师如何去教育管理,就是无法学好。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惩戒权的教师只能无可奈何了。而产生这样问题的背后,就是没有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没有让家长及时了解情况,也就无法得到家长的有效配合。教育在没有得到家长的配合的情况下,是很难取得好的效果的。

教育需要合力,学校教育需要得到家长的有效配合和支持。对于这一点,很多教师都认可的。我不是说教师都有惰性,但事实上很多教师都把家访看作是份外事,特别是需要教师利用工作外的时间去家访,得到的只有消极的回应。

从教多年,我知道家访的重要,有很多事情就是在家访的过程中了解到了真正的原因,通过和家长的协商,共同采取措施而得到很好解决,也由此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通过我多年的体会,作为老师来说,不仅仅要在学校里关心、爱护学生,也需要通过及时的家访,让家长了解他们的子女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也可以通过家访使老师更多地掌握学生的情况,从而能与家长加强合作,更好地教育学生。也就是说,家访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应该让家访成为一种制度,成为教师必做的功课。

篇5:常态化制度化研讨材料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是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有力抓手,是不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为新形势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积累了成功经验。一年来的实践证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党内教育的好形式,是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成功实践。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首先要在“学”字上下功夫,让每个党员做“清醒人”。政治素质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提升政治素质的关键在于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人生如屋,信念如柱,柱倒则大厦必倾。迷失了理想信念,逾越了政治纪律,就如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阴沟里翻船还不知身在何处。十八大以来,山西、四川、石化系统出现的塌方式腐败,让人触目惊心,这些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政治上变质、精神上空虚、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根子就是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要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章是管党治党的总章程,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根本行为规范。党规党纪是对党章的延伸和具体化,是规范党员行为的具体遵循。要引导党员牢记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和廉洁自律等各项规定要求,使之成为规范党员干部言行的硬约束。要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夺取伟大斗争的胜利,最根本的是要坚持思想引领、理论先行,关键是把全党的思想武装好、统一好。把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必修课”,坚持系统学、深入学、跟进学,做到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学思践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自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关键要在“做”字上有作为,让每个党员做“实干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按照“四讲四有”的标准,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政治合格,重点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执行纪律合格,重点是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用纪律和规矩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增强组织纪律性,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言行一致、令行禁止。品德合格,重点是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践行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共产党人价值观。发挥作用合格,重点是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积极作为、建功立业。要坚持学做结合、以学促做,突出问题导向,针对问题整改。要对照党章党规、对照系列讲话、对照先进典型,重点查找分析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对党是否忠诚老实、大是大非面前是否旗帜鲜明、重大问题上是否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着力解决党的意识不强、组织观念不强、发挥作用不够等问题,进一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践行信念的力量。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重在学做结合。通过自查,我应该在服务我校师生,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能力上多做研究,关心学生,做好班主任,爱生如子,总务后勤服务提高质量和速度,树立党员的先锋形象,做好全体教师的模范。

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心得体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召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审议《关于巡视中央和国家机关全覆盖情况的专题报告》和《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对今后的相关工作提出总体要求,作出具体部署,再次向全党发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指明方向。

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关键在于以总书记为党中央的核心、为全党的核心,我们应紧紧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结合“两学一做”,不断增强全党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重点在于解决学习教育的“知”与“行”。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精神从“治”上提高了党员的思想认识和党性认知,做到内化于心、将党章党规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内化为政治信仰的坚定、政治底线的夯实、政治免疫力的增强、政治素养的提升。做一名合格党员由内而外化之于行,以党章党规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廉洁从政、从严治家;在日常做事为人中时刻牢记党员身份,让“两学一做”时刻伴随左右,增强自身党性修养,真正做到学习教育常态化。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强调在“学”字上下功夫,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章是管党治党的总章程,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根本行为规范。党规党纪是对党章的延伸和具体化,是规范党员行为的具体遵循。要联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深入推进党章党规学习。

篇6: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总结

整改总结报告

10月31日,公司党委会同国防工办相关领导对我支部“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督导检查后,我支部高度重视,针对发现的不足制定了整改方案,并加紧实施了整改,现将整改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1、支部成立了以支委全体成员为成员的整改领导小组,明确了任务

分工,落实了相关责任。

2、完善了“三会一课”、党课学习等相关制度。

3、支部为全体党员配发了学习笔记和学习资料,并提出了学习和记 录要求。

4、支部制定了下一步“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教育方案,并 发给了每个党员。

5、将分厂两项重点工作列为党支部特色工作,明确了工作方案和工

作要求。

6、分厂将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组织生活,定期对学习教育情况开 展自查自纠。

动力分厂党支部

篇7:走基层制度化常态化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从严管党治吏要求,以转变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为目标,以听民意、促民和、解民难、聚民心为主要任务,健全落实建“台账”,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社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党员志愿服务、民生热线服务、信访首办服务“一建两双三服务”机制,推动“走基层”制度化常态化。

(一)坚持制度化。按照党组成员分管业务工作、汛期分片联系走访乡镇(街道)和“三千干部包万户、带领群众奔小康”活动要求,组织机关党员干部集中走访基层,化解矛盾纠纷,兴办实事好事,建强基层组织。

(二)实现经常化。在集中走基层的基础上,严格落实省委、市委和区委联系服务群众的制度规定,充分运用好现有联系服务群众的手段方式,推进公共服务资源下沉,服务平台向基层延伸,推动形成领导干部全带头、机关干部全参与、基层群众全覆盖、联系服务全天候的工作格局。

(三)落实具体化。分阶段、时间节点,制定具体“走基层”方案,形成分层分类、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载体鲜明、责任落实、保障到位、考核逗硬的管理体系。

二、主要任务

主要抓好以下工作任务:

(一)“一建”

1.建立健全“三本台账”办结销号整改机制。各相关股室要健全完善村(社区)民生诉求、困难群众、稳定工作“三本台账”,对村(社区)台账所列事项登记建档,细化到一户一页、一村(社区)一册,明确责任人和解决时限。对村(社区)不能解决、需要上级党(工)委政府研究解决的事项要分级上报,分层建立区乡两级台账,形成上下贯通、全域覆盖的民情收集体系。同时,实行台账事项销号办结、分级督办制度,办结一件、销号一件,对逾期未办结的认真分析原因,定期排查,对台账进行动态更新。

(二)“两双”

2.结合“三千干部包万户、带领群众奔小康”活动,认真落实以“党组织结对共建、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为内容的“双结对”制度。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帮带优势,同帮带的赤化镇冯家、雷家两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重点在帮带建强基层组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基层治理、人才智力扶持等方面,实现以强带弱,夯实基层基础。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驻村帮扶干部每月驻村时间不少于10天。3.认真落实驻地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为内容的“双报到”制度。单位党组织到双报到社区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和结对帮扶,每年认领并完成1个以上服务项目。党员干部每人认领1个以上公益性服务岗位(服务项目)或加入1个以上公益性社会组织,并结对帮扶1户以上困难群众。

(三)“三服务”

4.健全落实党员志愿服务机制。以“双报到”为基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全局党员干部志愿者要积极深入到“双报到”社区、包带村组及下属福利院、敬老院,广泛开展志愿者活动,党员干部要坚持每季度最后一周周末普遍开展“党员干部义工日”活动和元旦、五一、七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确保每名在职党员干部职工每年志愿(义工)服务不少于20小时。参加志愿者活动过程中,全体党员要挂牌服务,事后要认真填写志愿活动情况记录。进而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党员干部为骨干、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风尚。

5.健全落实民生热线服务机制。健全完善“580”民政爱心服务热线管理机制,充分利用“580”民政爱心服务热线,广泛开展民政民生及各类业务政策宣传活动,形成“民呼我应、我为民知、双向互动”的良性格局。确保热线事项事事有交待、件件有落实,实现信息咨询即时服务、应急处突专业服务、解难求助全天候服务,有效提高热线服务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效率。

6.健全落实信访首办责任服务机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原则,严格落实信访问题化解首办责任制。首办责任人收到信访事项后,应及时做好登记,能当场告知信访人处理意见的,应当场告知,不能当场告知的,应当告知信访人处理时限和维权途径。能够办理的事项应在30日内将办理结果书面答复信访人;情况复杂,不能按期限办结的,经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超过30日,并书面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和延期期限。同时,要耐心做好信访人的劝导、解释工作,首办责任人对信访案件办理结果负责,出现该办不办,履职不到位,造成重复访、越级访、非访的,要严肃问责。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走基层”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为党组副书记同志,各股室、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党支部副书记同志负责。各股室、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确保该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统筹联动推进。认真贯彻省委、市委和区委加强作风建设和群众工作的部署要求,把持续深化“走基层”活动与严格落实市委“三通四联三行动两倒查”机制、“双联”、“定点扶贫”、“五建五强”和区委“双创新双加强”、“包带”活动、“六共六促”、“治庸”专项整治等工作紧密结合,衔接好已有制度规定,坚持总结经验、继承完善、促进长效,形成更加系统、务实管用、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和方法体系。同时,要与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整改工作结合起来,作为巩固拓展活动成果的重要载体,统筹联动推进,切实落地见效。

(三)强化督查考评。加强督促检查,推动走基层常态化长效化。局办公室把推动“走基层”活动情况纳入股室绩效目标考核,作为抓好中心工作严格考评。

篇8:制度建设与房地产调控常态化反思

由于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的特殊性, 房地产市场成为政府干预措施最多的一个市场。正如著名的房地产经济学家奎格里所说:“所有国家都有某种形式的住房问题, 且不管它们对自由市场和中央计划是什么取向, 都采用各样的住房政策。它们以各种复杂形式控制、调整和补贴房屋的生产、消费、融资、分配和区位。事实上, 与其他商品相比, 住房或许是所有消费品中受管制最重的。”

但这种部门或产业管制毕竟还没有上升到宏观调控的高度, 至少在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 学术界在宏观调控目标是否应该关注以房地产作为主体的资产市场上还有争议, 但现实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浏览近两年诸多文献, 学术界似乎已在此问题上取得了难得的共识, 即宏观调控的目标应该关注资产价格。

但接踵而至的问题是, 对房地产市场如此之多的调控, 尤其近来号称“史上最严厉的调控”, 究竟有没有效果?坦率地说, 我们认为已有的宏观调控措施确实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多年以来, 学者们认为中国的宏观经济存在着一个“刹车容易启动慢”的毛病。不过, 在新兴的房地产市场却完全不是如此。从2003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看来, “启动”很容易, “刹车”却很慢。无论是“史上最严厉的调控”, 还是2003年以来的紧缩性房地产调控, 如果从要实现的预期目标, 即“使房价回归合理价位”来看, 确实都是成效不彰的。

二、房地产调控成效不彰的根源何在

第一, 我们认为房地产调控的目标必须更明确。多年来, 在决策部门的调控目标表述中往往都是“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不得不说, 如果紧缩性调控的目标只是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那实际上离公众的预期是有相当距离的。由于有这个目标, 一些真正有助于房价降低的措施就很难得到实施。例如, 2010年10月, 上海虹口区拟恢复2007年曾经实施的按照房价增值部分20%的交易个税方案, 但一个星期之后就无疾而终。所以, 多年以来的宏观调控给公众的感觉就是, 政府对房价下跌的担心多过对房价上涨。这样一来, 无论是消费需求还是投资需求, 在这种调控目标下产生的心理无疑是“原来房价还会涨的, 只是不要涨的太快”, 于是便引发了下一轮抢购热潮。

另外, 现在有一种观点, 就是主张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上的目标应该是提供保障性住房而不是使得房价回归合理价位。这个我们是不认同的。如果房价控制不住, 保障性住房的压力就更大;相反, 如果能够稳定房价, 可能根本没有必要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否则, 今天大量的保障房建设, 除耗费巨资外, 极有可能在将来房价泡沫破灭时, 加剧住房价格下跌的速度、造成新的问题。当然, 我们绝不是否认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意义, 并且也认为政府确实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欠账很多。

第二,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协调有待加强。房地产调控主要是谁的责任?应该是中央政府。毕竟, 中央政府 (包括央行) 几乎控制着宏观调控的所有手段;但有两个特点决定了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不可能仅仅作为决策的执行者。一是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 二是房地产商品本身的区域性尤其是土地出让收入基本上归地方政府支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上的动力是不对称的。在扩张性调控时, 地方政府更“给力”;在紧缩性调控时, 中央政府更着急。我国的房价下跌一般并不会像美国那样酿成金融危机 (我国商业银行的住房按揭首付制度是最大的防火墙) , 最有可能的是会出现地方政府的财政危机。因此, 相对于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更不希望房价下跌。2010年, 地方土地出让收入达到2.7万亿元。土地财政有增无减, 决定了地方政府不情愿对紧缩性调控给予完全配合。因此, 如何在紧缩性调控中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设计一套激励相容的机制以保证地方政府主动参与到调控中来, 实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良好协调应该提上议事日程。

第三, 宏观调控措施要形成合力而不是相互冲突。例如, 我们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 中央银行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会显著的影响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能说政策没有效果吗?但综合起来, 对房价确实有可能无效。原因在于, 即使我们能证实紧缩货币政策会迫使房地产上市公司通过加快推盘以增加现金持有量, 但同时房地产上市公司也可能会放慢开发进度减少土地购置, 同时土地供应收紧或者通胀预期升温, 这些都会削弱甚至完全抵消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房价的影响。总体上看来, 由于金融和货币政策具有调控总量的特点, 使其在调控房地产市场中不如税收政策和土地政策有效, 但土地政策往往又受制于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因而, 金融、货币、税收、土地等各项政策应配合使用, 形成“组合拳”。此外, 调控的对症下药也非常重要。我们认为, 2009年以来的购房需求很大一部分是通胀预期支配下的民众恐慌性购房, 因其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很难有实质的效果, 最终各地纷纷祭出限购令。在其他政策的配合下, 我们预期限购令的继续实施将会对房价产生实质性影响。

三、从常态化调控走向制度建设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中国的高房价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在住房领域的映射:长期存在的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 大量人口向东部集中;收入分配的不合理;腐败现象的蔓延;货币超发带来的流动性过剩以及整体通胀预期;乃至于宏观经济的内外失衡等这些矛盾中的任意一个都会对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房价形成巨大压力。所以, 仅靠房地产宏观调控解决这些问题真的很难。大环境如此, 当我们批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成效不彰的时候就不能求全责备。

我国的改革在很多时候都具有危机推动的性质, 1998年启动的城市住房改革同样如此。这种危机推动的改革往往在“终结旧体制”, 即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出售已建公房方面力度很大,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实现既定的改革目标;但在“建立新体制”方面则不尽如人意。特别是针对日益庞大的“体制外”群体, 该制度基本上无能为力。

因此, 我们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建议是, 尽快从常态化调控走向根本性的制度建设。宏观调控本来就是短期任务, 主要目标是熨平经济的周期波动。只有在市场失灵的时候, 才需要调控。如果市场本身运行得很好, 就不需要调控。即使是调控, 也还会有政府失灵的时候。而保障市场良好运行的正是一系列制度。如果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长期化、常态化, 本身就会导致市场参与主体没有稳定的预期。

那么, 这些根本性的制度建设是哪些制度呢?我们认为, 这些制度应该包括:耕地占补平衡与城市建设用地跨区域流转制度;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同地同权制度 (这两项制度能从根本上缓解中国城市建设和住宅用地的短缺困境) ;以物业税为核心的住房持有税收制度和资本利得税为核心的住房流转制度 (这两项制度应能有效抑制住房的投资需求, 而在物业税或房产税制度真正得以建立之前, 限购令有必要继续实施) ;以首套房优惠为核心的差别化金融支持制度 (首套房优惠不应受到政府宏观调控的任何影响) ;以廉租房为核心的保障性住房准入和退出制度等。

参考文献

[1].Quigley (eds) .Housing Markets and Housing Institutions: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Kluw-er.1991

[2].Bemanke&Geltler.Monetary Policy and asset Price Volatility.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 Economy Review.1999.4

[3].Goodhart, Charles.Asset Prices and the Conduct of Monetary Policy.Working paper.LondonSchool of Economics.2000

篇9:常态化制度

制度建设高职院校党校教育常态化“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引导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自己伟大的祖国、人民和民族,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认识,帮助他们在思想上认识党,在行动上接近和加入党,自觉改造世界观,树立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高职院校党校教育的神圣使命。从小的方面看关系到学生成长、成才;从大的方面看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加强高职院校党校教育常态化的制度化建设是面对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学习型政党,特别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需要,高职院校党校教育常态化建设,既有益于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也有益于学校的教育任务的完成,更有益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

中央组织部发布过数据,2010年全国发展党员307.5万名,其中大学生党员123.6万名,占40.2%;35岁以下党员251.6万名,占81.8%。而之前,教育部对全国140所高校2.5万余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近八成大学生有入党意愿。两组数据都说明,在当代青年心目中,入党是一个重大的人生选择。高职院校党校教育的常态化会建设,有助于高职生理想信念的构建,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把自己的理想融入到民族复兴的大业中,把自己的梦与中国梦融为一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党校教育常态化建设是切入点和结合点,中国共产党已有90多年的历史,这种选择背后,是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也是对当前中国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所说,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我们必须站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高度,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和高职生的特点,尽快解决现实中在大学生党员发展管理和党员积极培养工作中存在和忽视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职院校党校教育常态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制度建设是高职院校党校党校教育常态化的保证。

高职院校的党校教育在实际工作中“业余”性特点非常突出,主要表现临时性、阶段性、突击性。组织上入党是一时的,而思想入党是一世的,解决一世的问题通过临时突击性工作是不可能做到的,党校教育的神圣严肃性会大打折扣,也会给学生带来投机等不良心理,党校教育的实效难以达到。高职院校党校教育常态化建设需要制度保证,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党校教育常态化建设就意味着不能朝令夕改,应付差事,制度保障建设对党校教育常态化起保证作用。“常太化”是经常,是习惯,是要求,就是要建立有效的常态化运行机制,按照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检查、凡事违章必究的原则。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高职院校党校教育常态化制度建设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解决高职院校党校教育常态化组织建设问题,组织既是一个名词又是一个动词,作为名词它是由多数相关的人员构成的集合体,团结就是力量这是常识。作为动词就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如何调动集合体的力量,使之产生更大的效益。党校教育常态化是关系到一群人一生的问题,需要群策群力的工作机制,解决高职院校党校教育常态化建设的师资管理队伍规模与结构的关系。组织机构建设对党校教育常态化起到保障性作用。

其次,解决高职院校党校教育常态化建设的时间保障和协调机制问题。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党校教育常态化就是把这种教育纳入到经常的生活中,不能走形式一阵风掠过,教育需要渐进的过程,必须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充分合理的安排时间,教育的实效性才能落实。时间保障和协调建设对党校教育常态化起到基础性作用。

再次,解决高职院校党校教育常态化建设内容设置的规范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特定性。不同的人才是通过不同的教育内容的教育实现的,教育任务是通过教育内容的落实得以实现的,高职院校党校教育对象和教育任务决定了常态化教育内容的特定性和丰富性,必须有效地把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于教学的过程中,帮助教育对象构建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論体系。内容设置建设对党校教育常态化起到决定作用。

最后,解决高职院校党校教育常态化建设中的方法灵活性与多样性的关系问题,解决把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不断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活跃课堂氛围,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年轻人的特点决定了教育的途径直观性和多样性,手段途径设置建设对党校教育常态化起到重要性作用。

另外,需要解决高职院校教育的经纬度问题,拓宽高职院校党校教育的维度,把党校教育与学院的教育功能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大学生在学技能、学做人的基础上,提升做人做事的高度和境界,在了解世情、国情、党情的过程,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拓展高职院校党校教育的经度,把学生的成长过程与人生的追求结合起来,让年轻的大学生在求知的成长的过程中,继承先烈遗志,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崇高的理想信念导引人生。

上一篇:中国智慧城市互联网大会新闻通稿下一篇:端午佳节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