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 心得

2024-06-02

化工原理 心得(精选8篇)

篇1:化工原理 心得

化工原理实验心得

环工0803 康芳

200812094

经过这一学期的理论课学习和相关的实验操作,我认识到化工原理实验属于工程实验的范畴,它是用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工程实验方法来解决化工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实际问题。它与一般化学实验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明显的工程特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也与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明显不同。在基础学科中,较多的是以理想化的简单的过程或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如物体在真空中的自由降落运动,理想气体的行为等,研究的方法也是基于理想过程或模型的严密的数学推理方法;而工程实验则以实际工程问题为研究对象,对于化学工程问题,由于被加工的物料千变万化,设备大小和形状相差悬殊,涉及的变量繁多,实验研究的工作量之大之难是可想而知的,因此,面对实际的工程问题我们采用处理实际问题的工程实验方法。一个化工过程往往由很多单元过程和设备组成,为了进行完善的设计和有效的操作,我们必须掌握并正确判断有关设计或操作参数的可靠性,必须准确了解并把握设备的特性。化工过程的影响因素众多,有些重要工程因素的影响难以从理论上解释,还有些关键的设备特性和过程参数往往不能由理论计算而得,这些都必须通过实验加以研究解决。

另外我们还学习操作了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真实的化工过程,运用全数字化动态模型深入了解化工过程系统的操作原理。在加深对实验原理理解的基础上,可通过反复操作,掌握实验步骤,为实际操作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培养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三个验证实验和两个演示实验。验证实验包括:

(一)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认识和掌握流体流动阻力实验的一般实验方法,来测定直管的摩擦阻力系数λ和突然扩大管和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ξ,还有层流管的摩擦阻力与雷诺数Re的关系(λ=64/Re),同时验证湍流区内摩擦阻力系数λ为雷诺数Re和相对粗糙度的函数λ=f(Re,ε/d)。

(二)离性泵性能实验

通过实验了解离心泵的构造,并掌握其操作和调节方法,测定了离心泵在恒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He~Q,N轴~Q,η~Q),并却确定泵的最佳工作范围,熟悉了孔板流量计的构造,测定其孔流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还测定了管路特性曲线。

(三)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

通过实验掌握了传热膜系数α及传热系数K的测定方法,确定了传热膜系数准数关联式中的系数A和指数m,n的方法,通过实验加强对准数关系式的理解,并分析影响α的因素,了解工程上强化传热的措施。

演示实验包括:

(一)雷诺演示实验

通过实验建立对层流和湍流两种流动类型的直观感性认识,观测雷诺数与流体流动类型的相互关系,观察层流中流体质点的速度分布

(二)流体机械能转换演示实验

通过实测静止和流动的流体中各项压头及其相互转换,验证流体静力学原理和伯努利方程,还通过实测流速的变化与之相应的压头损失的变化,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五个实验的学习,我学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它们将单元操作实验与实验技术的应用融为一体,实现了我们实验技术基本功的训练。三个验证试验也正是我们这学期化工原理理论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具体的实验操作让我们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加深了对化工操作的认识,这在工程理念上对我们以后从事科研或者工作都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而且我发现我们学校的实验室设备相对其他工科高校来说是很齐全的,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实训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操作能力竞争优势。

实验前的预习和准备对实验操作来说是不可小觑的,如果能做到像老师那样对操作步骤和实验原理了然于心,那么实验操作时必然能达到游刃有余的地步,我也始终觉得实验预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思考范围最不受局限的阶段,可以带着各种问题和验证性的假设进入实验室并在自己动手之后得到答案,进而思考操作意义,还能获得老师的经验指导,我相信这对每一个实验员来说都是值得令人欣喜的事。所以对于进实验室的我们来说,“有备而来”是至关重要的。

实验中的数据处理也接近工程实验的范畴,我们采用了计算机处理,解决了实验数据量大繁杂及绘图技巧上的一系列问题。每次完成报告之前我都有尝试换一种方式,不看课本,就回想实验操作,根据每一步的操作来想实验原理,用自己的话陈述操作步骤,除了完成基本的报告要求,还会把实验创新方面的问题也提进来,可我总觉得有些使不上劲,不敢下笔,归结原因是自己理论知识还不够丰厚,这就提醒了我在以后的实验中需要做更多准备。

另外一点就是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比如实验中相关参数的确定都是需要综合考虑设备及环境因素来设定,还有汲取前人的实验经验,取哪段数据会得到更好的实验结果并且同时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等等,实验操作时,尤其是流体阻力测定和离心泵性能测定需要组员的默契配合,才能完美的完成实验。这些要领和经验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大的收获,对于我个人来说,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有幸被选入了化学工程实验班,从下学期开始会接触更多工程上的东西,也包括企业化工实习的实战经历,所以非常感谢这门实验课在实验操作和工程理念上带给我的经验基础,也非常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

我希望在以后的实验中能够再接再厉,也希望本学期的实验能够得到老师的肯定。在接近元旦的日子里,提前祝愿老师节日快乐,身体倍儿棒棒,事业节节高!

篇2:化工原理 心得

化工原理实验课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很紧密的课程。虽然课程已经结束,但我对实验时的场景仍然记忆犹新。

和以前开设的实验课一样,老师要求我们实验前须做到充分预习。复习伯努利实验时,我发现伯努利方程有多个表达式。每个表达式代表的意义不同。,由于压强在实际中容易测出,因此可以通过测定各部位压强来验证伯努利方程。从实验预习给我的深刻印象是:没有掌握理论知识是不可能充分理解实验原理的,每次预习前,因为对该实验理论知识的遗忘都使我花大时间去重新复习,预习过程使我再次复习了理论知识,也对实验的顺利完成信心提升了不少。

实验过程是一个深刻体会理论联系实际,指导时间的过程。每次在我们亲手做实验前,老师都会细心认真地给我们讲解仪器装置的操作步骤,说明如何记录实验现象。要做好实验必须按照实验步骤进行,能够在预习之前熟悉操作步骤固然很好,但是实际的操作与理论又有所不同。

初见装置实物时有种生疏感,众多开关,阀门使我感觉实验无从下手,例如,在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过程中,实验要求我们测水通过三根不同管(光滑管、粗糙管和局部阻力管)的压降,十几个实验控制开关在交错的管路中,光是熟悉水的流动路径就得认真认识,而对于各个开关的操控就比其他类型的实验显得更复杂。要动手做实验,就必须清楚装置的运作原理,在其他已做此实验的同学的指导下,我终于把管路和操作步骤熟悉透了。

在填料塔精馏过程实验中,填料精馏塔的塔身连接着很多管子,每根各司其职,虽然在实验前对实验有了充分的预习,管路的纵横交错使我又一次困惑起来,而课前老师的讲解对我来说十分重要,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在听老师讲解时有时便会豁然开朗:对于精馏塔的流程,首先,应该先给塔釜先加料,加料后对原料进行加热,然后就可以开始进行精馏操作了,对于塔顶应当用冷凝水冷凝,于是操作分加料,加热精馏,回收三个主步骤,对每个步骤的操作应该控制好各个开关,这样才不会出错。在我看来,每一个独立的实验装置都是一个小型的工厂,因为我们所做的每个实验现代化的工厂都找的到应用的例子,它们让我感觉实验很贴近实际,每个装置扩大化再加上工程师的调试,就可以投入生产了。

实验过程中,仔细认真地注意实验现象很重要,在膜分离实验中,我们用硫酸铜溶液进行实验,实验很简单,我本以为我们圆满地完成了实验,但之后老师问我们膜分离的效果怎么没写,我哑然无声了,做完了整个实验却没有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这无异于没有做完实验。因此,我特别提醒自己:以后做实验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和异常,这些地方往往是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实验现象往往是实验是否成功的最直接证明,因此在实验过程要注意现象的观察和改进实验方法,在流体流动型态的观察和测定实验中,我们要调出管中红墨水细线的变化,实验中我发现通过转子流量计不能准确调控细线的状态,经过组员的一番讨论后,我们把红墨水量加多,并且耐心地调节流量计阀门,最终成功验证了实验现象。

要保证实验能够完成,实验装置需维持正常。在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实验中,我们组差点犯了个错,就是在离心泵启动时,没有先关闭泵的出口阀门,而且在离心泵关闭前没有关闭泵的出口阀门。离心泵的轴功率随流量的增大而上升,流量为零时轴功率最小。若没有关闭出口阀门,离心泵突然启动时,由于流量瞬变,轴功率瞬间变大,使得启动电流陡然增大,从而大大增加了烧坏电机的可能性。而离心泵关闭前,如果未关闭出口阀门,离心泵停止工作的瞬间,出口处的高压水流会逆流冲击叶片,多次重复这种情况,会减短离心泵的寿命或直接损毁叶片,导致装置的损坏。通过其他组同学的提醒,我们避免了这一错误。我也在反思,要将实验做好,除了理论知识要掌握外,爱护实验设备和要保护实验设备的意识是把每个实验者必备的素质。

化工实验让我第一次感觉到电脑在实验过程中的强大,在流体流动阻力实验,恒压过滤实验,空气传热系数等实验中我们都是用电脑来记录数据的,将要测参数部位的仪器通过传感器与电脑连接起来,在设计的监控软件上就能实时监测与采集数据。较之人工测量方便了很多。

实验过程是一个收获颇多的过程,通过与组员的配合交流,发现并改进问题,我在实验方面的操作能力长进了不少。

我发现,写报告很考验自己语言总结的能力,虽然比较枯燥,但是受益却非浅,比如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公式的繁杂与推算,数据量之大非常考验自己的耐心。在做填料精馏塔实验时,得到的原始数据是折光率,而要做塔板图时,需要得出各量的摩尔分率,因此得通过各个公式来由折光率推算摩尔分率,最终得到实验处理结果。虽然过程繁琐,但我发现完成这一“壮举”后,自己又熟悉了公式,熟悉了量的推算,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更深了一步。

在完成实验报告的过程中,我自学了许多软件,例如word,excel,origin等等,如果不使用这些辅助软件,我想实验数据处理将会是一个的过程。在做空气传热系数实验的到数据后,数据量很大,手算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后来我就用excel添加公式然后循环拖放将各个流量下的值算出来了。忽然发现一个好的科研者应该知识渊博,因为很多学科对他都是很有帮助的。我现在还处在一个学习知识的阶段一个接受新事物的黄金阶段,以前认为的计算机过了级拿到证书就了事的想法真的很幼稚,那些知识在今天还都能够用上,为了今后不再有今天这样的遗憾,我决定今后更加扎实的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篇3:中职《化工原理》教学探讨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应重在学生对单元操作过程的分析,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因此每章的重点应由理论推导过程转移到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上, 在每一个章节目标里, 要说明学习者完成本章任务后, 能做什么, 同时在分解到每一个课时教学目标, 也要与实际的工作情境联系在一起, 突出目标的可操作性。侧重单元操作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注重启迪思维,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独立操作设备的能力, 解决设备故障和维护的能力, 同时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

二、重点把握单元操作的内在联系

化工原理以“三传”为主线,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流体输送、传热、吸收、精馏、干燥等。在讲授化工原理时, 要启发学生, 单元操作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共有的操作, 不同工艺过程中的同一单元操作, 具有共同的基本原理和通用的典型设备。但是, 不同工艺过程又各有特点。例如, 酒精的提纯与石油工业中烃类的分离, 都是通过精馏这一单元操作实现的, 它们遵循同样的传质原理, 并都采用精馏塔, 然而所用精馏塔及操作条件有很大不同。这样有利于学生建立起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

化工原理虽然不是将某个化工生产过程作为整体来研究, 但它绝不是大量知识的简单堆砌, 而是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和很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能量衡算、物料衡算、过程速率等概念贯穿于课程始终。如在流体流动单元操作中, 通过对某一体系的能量衡算导出描述流体流动规律的柏努利方程。传热、蒸发及干燥等单元操作中, 通过热量衡算计算冷热流体流量、热空气消耗量等。而流体流动中的连续性方程、吸收的操作线方程及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操作线方程均由物料衡算导出。在吸收、精馏和干燥等单元操作中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相平衡是描述过程的基本方法。过滤、传热、吸收等单元操作均涉及过程速率的概念, 即过程速率等于推动力除以阻力。这样, 过程强化即提高过程速率, 不外乎从提高过程推动力和减小过程阻力两个方面来考虑。掌握有利于对知识点和知识片断的融合, 形成知识链条。在教学中把各单元间内在的联系弄清, 对相似的公式比较、讨论, 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所学内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三、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和手段

化工工艺学相对与其他课程有自己的特殊性, 它注重的不是某个公式或原理的推导, 而是对原有基础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工艺流程都非常复杂, 设备繁多, 管道错综复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黑板讲解, 学生始终弄不懂流程和设备结构, 给教和学带了很大困难。采用多媒体手段应该特别适合这门课程的教学。采用PowerPoint、3Dsmax、AutoCAD、Flash等制作CAI课件, 其中采用3DSmax三维动画表现设备内部结构, 采用Flash动画表现一般工艺流程方框图, 采用AutoCAD表现工艺设计, 并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宽度线表示不同的管道, 还可采用视频录像表现工厂现场, 这样制作的CAI多媒体课件能科学准确、形象逼真、直观生动表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了学生对工程设备的想象力以及对实际工业的感性认识。

四、习题课是理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化工原理课程与化工生产实际联系紧密, 如何将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各种工业过程, 是该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 在理论教学中习题课显得尤为重要, 上好习题课, 既是对教师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检验, 也是对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水平的考验, 同时也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途径。习题课应达到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提高的目的。所以, 首先从选题上应注重题目的思想性和真实性。我们上习题课或让学生做习题, 如果选择的题目只单纯地考虑帮助学生掌握某个公式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必然会使学生拿到题目就机械地套公式, 只要答案对了就算完成任务, 毫无乐趣和成就感, 且容易造成互相抄袭的现象, 起不到促进对基本概念、重要观点的理解和吸收的作用。一次好的习题课, 选题是关键。实践证明选题应该本着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因材施教的原则。其次, 习题课也需注重授课方式, 习题课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 且应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解疑。经过不断的尝试, 课前给出题目是较好的做法。这样学生和老师会一样精心地准备习题课, 在课前试做过程中学生可以复习相关的公式和知识点, 且可留给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充分的时间, 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最后重要的一环是总结, 恰当的总结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总结不能是习题课内容的机械复述, 应是引导学生对习题课内容进行整理归纳, 使之条理化, 系统化, 使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更为清晰的过程。

五、增设实验、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化工工艺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 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而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生产实习 (见习) 和专业综合实验。

1. 加强生产实践

工厂实习是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现场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实习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一方面, 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情况, 在一个教学内容完成之后, 如硫酸生产教学内容结束, 可带领学生到硫酸厂见习, 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产过程紧密联系起来, 这样既巩固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 同时也提高了生产实践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 作为化工工业的学生, 除对生产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之外, 还必须对产品生产过程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并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必须进行毕业实习, 即学生需要至少有一个月时间要下到工厂。学生进厂以后, 首先工程师为学生介绍生产工艺过程, 并进行安全教育, 然后根据工段或岗位情况进行分组, 每个组跟随相应岗位的工人师傅, 按照四班或三班倒制度轮流上下班, 由每班的班长和工人师傅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和实习岗位的技术指导, 并按照规定时间轮换岗位。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组织纪律、安全生活以及专业知识的理论指导。实习结束时, 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实习报告, 此外指导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实习情况采用口试或笔试的办法进行考核。学生实习成绩由实习车间根据实习情况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报告情况以及考核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实习成绩=车间评定成绩×60%实习报告成绩×20%考核成绩×20%。并将实习成绩记载学生档案。

2. 加强专业综合实验

化工工艺专业综合实验是化工工艺类专业的工艺性综合实验, 是学生在基本完成专业理论课学习之后, 必须完成的实践教学环节, 该综合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一方面我们应当设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专业实验室, 配置相应的专业综合实验教师, 确保专业实验的目的和质量;另一方面, 在条件有限的院校, 可让学生参加到教师进行的与化工工艺课程内容相关的研究项目中, 从而实现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也为进行毕业论文或设计以及今后进行生产或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在化工原理的教学中, 注重研究内容,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善于运用教学方法, 发挥各教学手段的积极作用, 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和知识片断形成知识链条,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改善学生理论学习的效果。

摘要:在化工原理的教学中, 注重研究内容,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善于运用教学方法, 发挥各教学手段的积极作用, 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和知识片断形成知识链条,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改善学生理论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化工原理,教学目标,生产实践

参考文献

[1]梁克中.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黑龙江教育, 2006, (Z1) .

[2]王娟、钟秦、杜炳华.化工原理习题课教学方法的讨论.化工高等教育, 2004.3

[3]马四朋.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深层改革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 2006, (2) .

[4]陈裕清.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实践能力的培养[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4) .

篇4:化工原理 心得

关键词:化工原理;教学方法;化工

化工原理是化工及相近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针对非化工专业学时少的特点,选择了化工原理中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传热、精馏和塔设备作为课堂讲授内容,在这几章中分别涵盖了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的重要理论以及相应的设备;而沉降与过滤和干燥的内容,涉及的重要理论少,对设备的结构与操作原理介绍多,因此采用以学生自学、查阅资料为主。化工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工程实践性强的课程。由于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既有严谨的理论分析,又有实践经验的总结,设备类型多种多样且结构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接受较慢。本文以化工原理课堂教学方法作为出发点,探讨了化工原理教学中教学方法。

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化工单元操作的许多原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将生活中的现象与过程原理相类比,化感性认识为理性认识,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在讲解位能时可以手中的实物为例,放在同样的高度,但基准面的选取不同位能的大小不同。进而强调位能是一个相对值,使用中一定要注意基准面的选取。而在讲解流体在管路中的流速分布时,学生平时并没有注意到这种现象,也没有测定过流速。可通过举例水面漂浮的草棍来看河水中流速的分布情况,靠近河中央的位置草棍行进的速度快,而靠近岸边的速度慢。通过列举一些与生活、专业密切相关的现象,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严格推导,有理有据

《化工原理》每一章涉及到的公式推导和计算,如流体流动中的柏努利方程、流体输送设备中的离心泵安装高度、传热中的传热速率方程和精馏中的精馏操作线方程及塔板数的计算,若单纯采用PowerPoint课件进行讲解,这些公式在屏幕上显示直观感觉“乱”,造成学生视觉上的疲劳,而且许多学生往往还没有反应过来,页面就已经翻过去了,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造成多数学生不爱听,失去学习化工原理的兴趣。此部分教学内容更适合逐步地在黑板上边推导边讲解,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诱导学生进入动态思维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从而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总传热速率方程的推导,从传热速率微分方程提出总传热系数,通过传热速率微分方程的积分,提出温度差与传热面积有关即T-t=f(S),但此关系式没有具体表达式,不能积分求解,从而提出T-t=f(Q)可得到线形方程,将此式代入求解推得对数平均温度差表达式,得到总传热速率积分方程。通过推导使学生理解总传热系数和对数平均温度差的来龙去脉,了解推导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在对总传热速率方程中的总传热系数、对数平均温度差和传热面积分别进行讨论,强化总传热速率方程的理解。精馏的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是分别对全塔、精馏段和提馏段进行物料衡算推导而得,在流体流动中的连续性方程已经用过一次物料衡算方程,在本章仍然要仔细讲解衡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本知识点的理解。通过推导操作线方程,帮助同学理解操作线中各参数的意义。结合操作线方程在x-y坐标图中绘出精馏段操作线和提馏段操作线,让学生思考参数的改变怎样影响操作线。尤其是逐板计算理论板数,从塔顶开始交替使用操作线方程和气液平衡方程逐板推导,使学生逐渐了解操作线和气液平衡在解决工程的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再结合逐板计算讲解图解计算理论板数,理解图解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每种传递现象分析和重要公式的严格推导,使学生掌握过程的来龙去脉,以及了解工程問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形象生动,简单易懂

由于绝大数学生不具备实际工程经验,教师在向学生阐述、剖析解决某些工程实际问题时,很难系统地、清晰地表达清楚,学生听起来也感到吃力。以往在对设备结构的阐述时通常采用工程图纸、简单的教学模型等来辅助教学,往往枯燥乏味大有纸上谈兵之意,使学生感到讲解内容过于空洞和难于理解。随着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化工原理课程中每种单元操作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学生学习过程中总是感觉很难。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对于公式繁多和设备多样的化工原理课程来说,显然是不太适合的。积极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篇5:化工原理实验心得

班级:应用化学(2)

学号:XXXXXX 姓名:XXXXX

本学期化工原理实验课堂上我们一共做了六个实验,分别为流体阻力的测定¸传热综合试验,精馏实验,填料吸收实验,洞道干燥实验,过滤实验。

开始的时候我并不明白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经过书上的介绍和老师的讲解我了解了仪器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以及该注意的问题。本以为化工原理实验很繁琐,但在同学们的一起努力下实验显得轻松了很多,这和同学们配合默契老师讲解有很大的关系。

流体阻力的测定的实验宗旨是让我们了解流体流动阻力测定的方法,确定摩擦系数与雷诺系数的关系以及局部阻力。在传热综合试验中我们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旋线圈和采用螺旋扁管为内管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研究测定准数关联式NuBRem中B,m的值和强化比Nu/Nu。,了解强化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在精馏实验我们认识了解精馏设备的结构,装置流程及仪表。在填料吸收实验中我们了解填料吸收它的结构和流体力学的性能。在过滤实验中我们学会了滤饼压缩性指数s和物料常数k的测定方法。

化工原理实验从各个方面锻炼了我们的能力。首先,我们在实验前期必须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以及操作步骤,这培养了我们自学能力其次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必须细心,认真完成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最后是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回答思考题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看是否验证实验原理,实验做得是否成功,让我们对实验更加清楚。

篇6: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心得

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历时两周,是学习化工原理以来第一次独立的工业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学会各种手册的使用方法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查找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种结果的校核,能画出工艺流程、塔板结构等图形;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利用编程使计算效率提高。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

在短短的两周里,从开始的一头雾水,到同学讨论,再进行整个流程的计算,再到对工业材料上的选取论证和后期的程序的编写以及流程图的绘制等过程的培养,我真切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的种种困难,也体会到了利用所学的有限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中各种问题的不易。

我们小组的课程设计是甲醇——水筛板式精馏塔设计图。在开始时,我们不知道如何下手,书中的计算步骤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其书上的计算步骤与我们自己的计算步骤有少许差异,在这些差异面前,我们显得有些不知所措,通过查阅《化工原理》,《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等书籍,和在网上搜索到的理论和经验数据。我们慢慢地找到了符合我们课程设计是实验数据。并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模版,自己的计算过程。

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由于没有及时将所得结果总结,以致在后面的计算中不停地来回翻查数据,这会浪费了大量时间。为此,在计算玩精馏塔精馏段方程后,把其可能被后来计算所用到的重要数据列于几张数据表中,方便四人在计算时能及时查找数据,节省了大量时间。在做完提馏段计算后把所有计算步骤和计算得到的数据汇成表格。让指导老师检查其可行性。经老师挑出数点不符合实际操作的环节和计算数据后,我们又经过讨论和修改。最终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篇7:化工原理实验心得体会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化工原理》这门课,在学习了部分理论知识后,我们进入了实验室,开始学习《化工原理实验》并分组进行了实验。和前几个学期类似,大家先要进行实验的预习,在老师讲解后进行实验。通过动手实验,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化工原理课上老师讲解的知识,增强了动手能力,对理论知识有了形象化的认识。

本学期我们共学习了九个实验(其中实验八为演示实验),分别是实验

一、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实验,二、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实验,三、传热实验,四、精馏实验实验,五、沸腾干燥实验实验,六、恒压过滤实验,七、吸收实验,八、气体膜分离实验实验,九、反渗透实验。通过对实验的学习并亲手操作,我掌握了许多知识。

这几个实验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沸腾干燥实验,实验以热空气为加热介质,含水硅胶为干燥物,需测出单位时间内湿物料的变化并绘出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这个实验和恒压过滤实验一起分组进行。老师讲解完实验原理并强调了注意事项后,我们开始实验。我们小组先进行了沸腾干燥实验,我负责取样和记录的工作。每个三分钟记录床层温度一次,取样一次,并由同组同学进行含水量的测定。实验过程中,我们互相配合,进行的很顺利。但是记录了几组数据后,我在一次取样时,不小心把刚刚取出的样品撒在了桌子上,使得这个时间的样品没能采出,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我们按照助教师兄的指导,在下一个三分钟再次进行取样,分析,记录结果。之前在预习以及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关注了样品管不能完全拉出这件事,否则物料颗粒会喷出流化室,但是取样时却没有取好,这是一个教训,实验中细心认真完成每一步,我们的动手能力才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

化工原理实验的任务主要是了解一些典型化工设备的原理和操作,熟悉化工中的实验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掌握化工数据的基本测试技术。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科学作风。

通过实验一方面我们掌握了科学实验的全过程(实际操作;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另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的感性认识,活跃了科学思维,培养了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与分析能力;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实验在科学理论进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大家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锻炼了我们集体协作、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在实验及其数据处理的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实验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使得我们在化工原理课程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实际的验证。

篇8:化工原理 心得

关键词:非化工专业,化工原理,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化工原理》是化工、材料及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 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化工单元操作中各种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化工单元操作类型很多, 且每种单元操作都有着很丰富的内容。尽管非化工类专业只以“三传”现象 (即:流体流动、传热和传质过程) 的基本原理作为教学主线, 选择几种典型的单元操作学习, 但是如何在有限的学时 (课时) 内提高教学质量, 使学生真正地掌握单元操作通用的学习方法以及分析问题的思路,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增加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直是众多教学工作者探索和思考的问题。笔者将在结合近年来从事实际理论教学工作的基础上, 对非化工类专业《化工原理》课程的理论教学改革与实践提出若干建议。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化工原理》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课向工程技术类专业课过渡的入门课程, 因此《化工原理》也成为了很多非化工类专业 (如:环境工程、材料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工等专业) 的必修基础课。《化工原理》具有涉及内容多、体系复杂等特点, 同时由于学时有限, 因此对于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具体专业的特点, 针对此专业选取教材以及优化教学内容, 而不应千篇一律[1]。对于与此专业相关性较强的内容, 应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详细具体的讲授;对于与此专业相关性较弱甚至不相关的内容, 应进行适当删减, 如学时允许, 可进行简单介绍以供大家了解。《化工原理》是一门与其他学科相关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对于如传热过程、传质过程等相关问题, 可鼓励学生擅于结合其他应用学科的知识进行解决。

2 教学方式的改革

2.1 绪论的讲解

所有课程的教学, 均由绪论开始。绪论是整本书的开端, 也是整本书的概括。绪论讲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 对该课程知识的渴望, 对该课程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在绪论教学中应该根据人在接受新知识时的特点, 结合《化工原理》的基本内容, 即化工单元操作 (如流体输送、热交换、蒸馏、吸收、干燥等) , 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 制造悬念,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带着一系列问题走进《化工原理》, 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与分析来解答这些令其困惑的问题。

2.2 知识的系统化

《化工原理》内容多而复杂, 每种单元操作几乎都用一章的内容来进行介绍。并且每种单元操作都有很多公式, 对于初学者而言, 如何将这些公式全部记住, 并且灵活运用成为了主要问题。实际上对于公式的记忆有很多技巧, 可以对其进行总结、分类、对比来进行记忆。如传热一章是围绕总传热速率方程式Q=KAΔtm开展的, 三种基本传热方式的传热速率方程形式相似, 只是传热系数发生了变化。将总传热系数、平均温度差等有关内容结合在一起, 可以增强知识的连贯性, 便于记忆, 还可增强对内容的理解。

各章节的单元操作从表面看似毫无关联, 但实际上各章节之间还是具有内在的密切联系的。如流体流动过程的牛顿粘性定律、传热过程的傅里叶定律和传质过程的费克定律, 三者在形式上具有相同的特点, 同时还都研究对流传递过程。同时, 傅里叶定律和费克定律中的负号意思也相近, 一个代表沿着温度梯度下降的方向, 一个代表沿着浓度降低的方向;另外对流传质的有效膜模型和对流传热的有效膜模型也类似, 可进行类比。这样的类比方式可将知识系统化, 便于学生进行更好地理解与记忆。

2.3 采用多媒体教学

以前的课程大都采用板书式教学方式, 现在仍有部分课程依旧采用板书式教学, 虽然板书式教学看起来清晰、明了、规整, 但同时也存在抽象、耗时、枯燥等问题。现代技术日益发达, 越来越多的课程开始采用多媒体教学。《化工原理》概念多, 且很多名词概念理解很抽象, 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更直观地理解[3,4]。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 可适当结合Flash动画, 如介绍流体流动类型部分时, 可采用Flash动画对层流与湍流的区别及判断方式进行讲解。画面的动静结合, 将抽象的物体变得更加直观, 使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兴趣。另外, 幻灯片的颜色搭配要合理, 如背景颜色与字体颜色;字体大小的调节要适当, 避免学生看不清等问题的发生。

2.4 理论教学与实际相结合

开设《化工原理》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化工单元操作中各种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多举一些实际的例子, 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2]。如介绍流体流动过程中的能量损失部分, 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石油的输送问题, 石油输送过程中需要在途中增设多个加压站等。对学生而言, 也应学会学以致用。在处理实际问题过程中, 如离心泵的安装高度问题, 为了避免气蚀现象的发生, 泵的安装高度应低于最大允许安装高度;还可以解答之前做过的有机实验蒸馏过程中的冷却部分采用蒸汽与水逆流的问题, 因为逆流过程中平均推动力最大, 因此采用逆流操作。

2.5 采用双语教学

目前许多课程都采用双语教学, 常见的有《工程力学》、《高等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等。通过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 使学生可以以英语作为工具来了解该学科在国际前沿的最新进展、新理论及新概念等, 还可通过英语与国外学者进行更好地沟通与交流[5]。因此, 《化工原理》课程也可以尝试着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

3 实践环节的安排

学习是实践的前提, 而实践是学习的目的, 因此应该多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如老师可以带学生去工厂参观,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使学生对课程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化工原理实验是应用化工原理理论的实践教学,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更有效地掌握理论知识及各种测试手段。因学分和培养方案限制, 大多数学校采用前一学期教授理论, 而后一学期开展实验教学的安排方式。由于理论课与实践相隔时间太长, 学生对理论知识遗忘很多, 因此此类方案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如果把理论课与实验可放在同一学期, 在学完理论的基础上, 学生可以根据理论进行相关实验,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从而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4 作业与考核方式改革

对于作业形式, 不应限定解题方法, 如求解传质单元数时, 可以用对数平均推动力法, 也可以用吸收因数法;在计算精馏塔理论板数时, 可以用逐板计算法, 图解计算法, 还可以用简捷计算法。对于考核方式, 大多数学校采用闭卷考试, 比重大概70%左右, 平时成绩30%左右 (以考勤为主) , 这会给学生期末复习造成较大压力, 而且并不一定能考出真实水平。可以采用4种考核方式相结合, 平时成绩20%、随堂测验20%、课程设计20%、期末考试成绩40%。对于课程设计, 任课教师可以给出几类实际问题, 如板式塔中塔板形式的设计、填料塔中填料的设计等, 学生可任选其一对其进行设计, 并给出相应的解释。这样的均匀分配方式不但可以考出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还可以考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水平。

5 结语

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该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操作的安排以及考核方式等各方面加以完善, 化抽象为具体, 化枯燥为生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调动学生积极性, 使学生更容易地记住繁多的公式与内容, 力求提高专业英语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及未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上一篇:2008年度保洁工作年终总结下一篇:简洁的唯美伤感语录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