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天的三个字词语

2024-06-22

描写秋天的三个字词语(通用9篇)

篇1:描写秋天的三个字词语

秋荼密网:比喻刑罚繁苛。

利析秋毫: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落叶知秋:指见到落地的黄叶,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

蒲柳之质: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

秋风落叶: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秋毫之末: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秋菊春兰: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秋去冬来:形容时光流逝。

秋收东藏: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西风落叶:形容秋天的景象。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趋衰落。

西风斜阳:形容秋天傍晚的景象。

叶落知秋: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盈盈秋水:形容女子眼神饱含感情。

一叶知秋: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秋月如珪:形容秋天的月亮像珪一样的皎洁、晶莹。

人似秋鸿:比喻朋友间守信用,就像鸿雁每年秋天按时从北方飞到南方那样。

肃杀之气:形容秋天草木凋零的气氛。

天高气爽:形容秋天天空高远明朗、气候凉爽宜人。

望秋先零: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望秋先陨:指草木将近秋天即败落凋零。也比喻未老先衰。

西风残照: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橙黄桔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春华秋实: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春花秋实: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春花秋月:泛指春秋美景。

草木黄落:秋天以到,因草木的叶子呈枯黄而掉落。

春兰秋菊: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春来秋去:形容岁月流逝。

春去秋来:形容时光流逝。

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洞察秋毫: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金风送爽: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金风玉露:泛指秋天的景物。

明察秋毫: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篇2:描写秋天的三个字词语

秋也许就藏在金灿灿的稻穗上,也许藏在火通通的柿子里,也许藏在绿油油菜地间。以下是“四个描写秋天的词语”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1) 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2) 五谷丰登: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3) 橙黄桔绿: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4) 林寒涧肃:秋冬间林木凋零涧水枯落的景象。

5) 硕果累累:硕果,大的果实。累累,形容积累很多。指结的大的果实特别多。也比喻取得的优异成绩相当多。

6) 天高气清:形容天空高远,气候清爽。

7) 稻谷飘香:形容金秋时分庄稼成熟的丰收景象。

8) 硕果累累:累累:连续成串。秋天果实成熟了,一串一串的。

9) 丹枫迎秋:丹枫:枫叶到秋天会变红,故称为丹枫。唐·李商隐《过楚宫》:巫峡迢迢旧楚宫,至今云雨暗丹枫。

10) 一丛火红:代指一般指像火一样红的枫叶。

11) 秋雨绵绵:指金秋时节的雨,预示着丰收与喜悦。

12) 春种秋收:春天种下种子,秋天得到收获。

13) 丰收在望:丰收的景象看得见。丰收:大多指农产品丰收。在:马上。望:预料希望。

14) 枫林如火:深秋时枫叶会变红,“枫林如火”当是极赞秋枫之壮美,满眼的红色犹如一片火海。

15) 麦穗两歧:一根麦长两个穗。比喻年成好,粮食丰收。

16) 果实累累:果实累累,累累:连续成串。

17) 天高气爽:形容秋天天空高远明朗、气候凉爽宜人。

18) 丰收季节:秋天粮食等都成熟了,因此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19) 秋风习习:意思是和煦的秋风暖暖地,慢慢的吹动的样子。用于晚秋的景色。

20) 秋月春风:秋天的月亮,春天的花朵。比喻良辰美景:美好岁月。唐·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21) 金风玉露:指秋天的景物。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浪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22) 丰收在望:丰收的景象看得见丰收:大多指农产品丰收。

23) 一丛金黄:描写秋天的景色一眼望去流动的金色。

24) 稻谷飘香:秋天稻谷成熟了,飘着阵阵香味。

25) 西风残照: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

26) 秋风过耳:像秋风从耳边吹过。比喻漠不关心毫不在意。

27) 满载而归: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很大。也可以形容学术上取得很大的成果。

28) 秋兰飘香:秋季兰花香飘四野,渲染一种收获和谐的气氛。

29) 年丰时稔:稔:庄稼成熟。年成好,庄稼大丰收。

30) 秋风瑟缩:瑟缩:身体因寒冷:受惊等而蜷缩或兼抖动。

31) 秋风落叶:秋风扫尽了落叶。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32) 五谷飘香:五谷指粮食,五谷即稻黍稷麦豆。秋天粮食成熟了,飘着香味。

33) 秋风过耳:像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自己无关,毫不在意。

34) 秋月春风: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35) 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36) 叠翠流金:形容秋天美丽的景色,碧绿和金黄交相辉映。

37) 秋雨绵绵:意思是这雨下的没完没了,也作秋思解释,特别是逆境中的思念。

38) 橙黄橘绿:指秋季景物。宋·苏轼《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39) 仓箱可期:仓箱:盛粮食的.工具。粮仓有望装满。比喻丰收大有希望。

40) 秋高马肥:秋高气爽,马匹肥壮。古常以指西北外族活动的季节。

41) 晴云秋月:晴空飘浮的白云,秋高气爽时的明月。比喻人胸襟高洁明朗。

42) 盈车嘉穗:盈:满。稻重长得茁壮,一棵就能装满一车。形容粮食丰收。

43) 冰壶秋月: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比喻洁白明净。多指人的品格。

44) 桂花飘香:指中秋前后桂花绽放,散发浓香。

45) 穰穰满家:穰穰:丰盛。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

46) 金色的麦田:秋天麦子成熟了,看上去一片金黄色。所以称为金色的麦田。

47) 枫林尽染:整个枫林都被染成红色的了。

48) 层林尽染:层林尽染,原意是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49) 秋高气爽:形容秋季天空明净,气候凉爽宜人。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50) 一叶知秋:凭借树叶凋落,了解秋天到来。

51) 秋色宜人:秋色:指秋天的景色。宜人:气候或温度令人舒适的;温和或温暖的。

52) 红衰翠减:红:指花;翠:指绿叶。红花衰败,绿叶减少。形容春尽花残或初秋百花凋谢的景象。

53) 丹枫迎秋:很多火红的枫树迎接着秋天的到来,丹:火红;枫:枫树或枫叶。

54) 金风送爽:金风:指秋天的风。秋风带来了凉意。

55) 五谷丰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同“五谷丰登”。

56) 秋兰飘香:指中秋前后兰花绽放,散发浓香。

57) 粒粒归仓:收获的粮食要放到仓库中(储存)。

58) 秋风萧萧:萧萧:形容风声或马叫声等。

59) 春花秋月:春天的花,秋天的月。指春秋佳景或泛指美好的时光。

60) 瓜果飘香:瓜果成熟时的芳香,一般用来描写秋天。

61) 秋高气肃:形容秋日晴空高朗,气候凉爽宜人。

62) 寒蝉凄切: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或诗词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63) 霜天红叶:红叶:槭枫等树叶,秋时变为红色,故称为红叶。

64) 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和秋天的菊花。多比喻物擅其长,各具其美。

65) 金风送爽: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66) 桂子飘香: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语出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67) 秋月寒江:比喻有德之人心底清纯明净。

68) 秋风红叶:红叶随风飘荡,看上去好像是在与秋风共舞。

69) 秋色宜人:指秋天的景色,气候或温度令人舒适的;温和或温暖的。

70) 金风飒飒: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飒飒:风声。例:那时正是将近仲秋天气,金风飒飒,玉露泠泠。

71) 林寒涧肃: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72) 秋意深浓:乡下的惬意,莫过于在秋意深浓时斜坐于山坡,看层林尽染,赏丰收美。

73) 枫林如火:秋天的枫树林,红得像火一样。

74) 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75) 黄澄澄:具有金子般颜色的。如:黄澄澄的麦穗。

76) 秋风习习:秋天的风一阵一阵的吹过来。

77) 雁过留声:大雁飞过,声音徘徊在空中。比喻留名声于身后。

78) 时和年丰:和:和平;年:年成;丰:盛,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79) 天朗气清:意为天色明朗,大气清和。多指秋天。

篇3:三个不宜放过的词语

一是语文八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中“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影子”。因为“简单”,所以人们很容易就把它等同为现代汉语里“镜中、水面等反映出来的物体的形象”之“影子”。甚至连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243页的“参考译文”也翻译道:“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 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窃以为这样的翻译是不对的。张岱去的那天是“崇祯五年十二月”,即那年的农历腊月,文中说“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那么不应当是一个晴朗的夜晚,至少应当没有晴好的月光。这一点还可以从《湖心亭看雪》的出处《陶庵梦忆》得到佐证。《湖心亭看雪》后一篇是《陈章侯》,中有“崇祯己卯八月十三,侍南华老人饮湖舫,先月早归。章侯怅怅向余曰:‘如此好月,拥被卧耶?’”。可见张岱还是比较注意和在乎天气的, 如果那天月光较好的话, 张岱不应当不交代。“是日更定矣”,即初更以后的晚上八点左右, 那时候光线不佳, 张岱凭肉眼到底能不能看到所谓的“影子”———湖水映出来的长堤、亭、舟、人等的形象呢? 我曾在农历腊月初八晚上8点半,带领八年级四班的三个男生到离校1公里外的一条小河实地进行验证。我们发现在暗夜里确实能看到水中的倒影, 但是只能看到近前的倒影———远处的影子是挐舟行进的张岱所不可能看不到的———既然是“点”,说明湖心亭在张岱立足点的远方, 那么湖心亭的倒影张岱更是绝对看不到的。是作者说错了吗? 当然不是,问题就出在我们对文中“影子”的理解上。根据语境,文中的“影子”应当理解为形态形状形体之类。因为形影不离、形影相随,所以张岱才那样说。何况古人用语自有其习惯,就像明明是柳絮,人家苏东坡却呼做“杨花”,如果忽视这一点仅仅从字面来理解, 就会犯望文生义的错误。

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中“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的“竟”字。如果把它理解为“竟然”、“表示出于意料之外”那就与作者的本意大相径庭了。请比较:

1而齐竟怒不救楚, 楚大困……其后楚日以削,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我已经说 过 : 我向来是不 惮以最坏 的恶意来 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记念刘和珍君》

3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 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 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显然,1中的“竟”都是“终于”,2中的“竟”都是“竟然”,“表示出于意料之外”或“表示结果与预想的相反,多用在不好的方面”。

3中之所以说藤野先生“似乎想说话”,仅仅是鲁迅先生通过“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而对藤野先生内心世界的一种解读,而不是鲁迅先生自己的“意料”或“预想”,那么句中的“竟”就不是“竟然”。其中的“竟”应当是“终于”,表示藤野先生这位对医学造诣颇深、情有独钟的老师似乎想劝阻自己极喜爱的、认为极有前途的学生之放弃医学的选择, 但内心很费了些踌躇: 周树人同学很有前途, 我从他身上投入了太多的心血,寄予厚望,他放弃医学很可惜;可这也是人家自己的抉择,自有他的原因,人各有志不宜勉强。此时无声胜有声, 虽然内心矛盾纠结但最终不说出来, 表现了藤野先生对“我”这个当时贫弱落后的清国学生所做人生重大抉择的尊重, 体现了藤野先生内敛的特点、高深的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竟”字的这个义项在高中教材里出现较多, 但在初中教材里的这次出现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学生囿于阅历是不可能想到的。

三是出处同上的《五柳先生传》中的“箪瓢屡空”。第173页的注释5释之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这当然没有错, 不过这葫芦干好后做的瓢, 是不仅仅限于盛水舀水的“饮水用具”的,在古代更是老百姓盛米盛面的工具。这就顾此失彼了。这些在过去本来属于常识, 但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城市的学生多与此“绝缘”,这会让他们费解:贫困跟水瓢有什么关系?试想,陶渊明甚或任何一个人, 纵使穷得家中没有一粒米下锅, 可总不至于连水都没得喝吧———陶渊明不是生活 在干旱缺 水的地区啊———陶渊明能“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人家也不是个懒汉嘛!

篇4:词语教学的三个结合点

在《穷人》一文的教学中,笔者把重点放在对“忐忑不安”这个词语的理解上,从字面到含义,从表面到深入,由“激活词语,亲近人物”到“复活词语,走进人物”最后到“内活词语,把握人物”,一步一步地了解“忐忑不安”,一步一步地走进人物的内心。在这一过程中,笔者获得了词语教学的一些启示,以飨读者。

【板块一】“激活”词语,亲近人物

师:桑娜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心里是——

生:忐忑不安的。(板书:忐忑不安)

师:“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

生:心里七上八下,不安定。

生:心神不定。

师:请一位学生读第9~11自然段,其他同学边读边思考边画画,桑娜在忐忑不安地想些什么?(生读)

师课件出示: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师:如果按照先后顺序应该是——(学生交流)

师:课文为什么不按这样的顺序来写呢?

生:因为她心里很担心,担心丈夫不同意。

生:因为她心里很矛盾,思绪很乱。

师:这就是“忐忑不安”的意思。这时的桑娜头绪万千、思绪很乱。

师:再读第9~11自然段,读着读着,你又从哪些词语读出了“忐忑不安”?

生:桑娜脸色苍白……

生:是他来啦?不,没有人!

生: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师:找到了吗?还能从哪里看出桑娜“忐忑不安”的心情呢?(引导学生从省略号、感叹号中体会)

完成练习:补充第9自然段中省略号的内容。

【分析】 本环节教学,通过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探索“忐忑不安”的原因,研读人物的内心,“穷人”的形象在师生的互动中逐渐丰满起来。

“忐忑不安”,牵一发而动全身。笔者紧扣“忐忑不安”一词,引导学生先找出“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了哪些事情”,在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之后,再把这四句话罗列出来,来一个点睛之引:“按事情发展顺序,这四句话应该怎样有条理地排列?”在重新排列句子的过程中,抓住句序的颠倒以及标点符号,让学生体会桑娜内心的忐忑不安。然后“给省略号补充桑娜心里的想法”,此作业激活了学生已有的表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可见,从多角度品味语言并超越语言,引领学生理解内涵,获得感受,体验情感,只有理解了语言,给学生创造充分的阅读时间,才能使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用心灵去体会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

【板块二】“复活”词语,走进人物

师: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所以她会反问为什么要把他们抱过来呢?

出示:如果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 );如果不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 )。宁可( ),也要( )。

(学生填空练习,全班交流,过程略)

师:这边是爱,是对五个孩子和丈夫的爱,那边也是爱,是对两个孤儿的爱。可桑娜又想到了什么?

生: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成人。

师:但最后可能桑娜连想都没有想,这是出自她的本能,什么本能?

生:出自善良。

生:出自互相帮助的习惯。

生:一个做母亲的责任——

师:这是一种母爱。

师:这源自一种善良、母爱、良心。

【分析】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词语不是单个出现的,而是整体呈现在学生面前。首先设计了比较性的语言训练“如果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会——可是如果桑娜不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会——”引导学生体会桑娜此时的左右为难,然后进行深化以及桑娜“宁可——也要——”这样的细节处理,既注重了语言训练的整体性,又拓深了人物的内涵。在一个又一个“忐忑不安”的情境中,学生感受到了桑娜遇到麻烦而难以抉择的矛盾心理,也感受到了身为穷人的桑娜关心穷人的情感。

词语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才具有丰富而恰当的意义,才是有血有肉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将词语融入课文的情节和细节中,这样才能使学生既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获得对语言的准确感受。

【板块三】实践运用,体验人物

1.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时心里忐忑不安,其实在课文的开头渔夫在海上打鱼时同样也忐忑不安。请你以下面这句话为开头写一段渔夫的心理活动。注意使用“?!……”等标点符号。

波涛轰鸣,狂风怒吼,渔夫在海上打鱼,内心忐忑不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你的生活实际,想想你是否有忐忑不安的时候?当时心里有哪些想法?请你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表现”。表现,是人固有的言语生命的欲求,作为教师,我们要唤醒、顺应和呵护这种欲求。学生学习词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更重要的目标是指向于“言语表现”,缺乏表现力度的词语,是没有生命力的僵死符号。因此,教学词语,要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语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写话说话,在说和写的训练中,让词语在表现中最大限度地增值。

在该教学环节,笔者设计了两个内容供学生选择。“练笔一”借用课文中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想象,比较容易,主要为了照顾到中下程度学生,让他们也有所表现,也有成就感。“练笔二”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想象,丰富内容,学以致用。

【反思】

词语教学要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要引领学生走进词语的天地,让学生用心品味词语,体会文章中词语所具有的表现力,在品味和运用语言中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水平,切实做到词语教学的三结合。

1.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

词语的生存环境就是文本,它从文本中来又回到文本中去,所以要把词语放到文中去理解,在深入研读课文的过程中,获得对词语的整体感受,这样才能利用特殊的环境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从而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含义,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正所谓:“词是内容骨,情从感悟出。”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很多时候离不开词语的教学,推敲文中的重点词语也就打开了阅读的感悟之门。教师要善于挖掘每一个汉字传递给我们的巨大信息,引导学生通过感悟,把握词语的丰富内涵、言外之意、眼中之情,以及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从而培养预感,提高言语能力。

2.与语文实践结合起来

比起其他学科,语文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让学生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让词语与生活息息相通,让阅读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生活相连接。

对于词语教学,我们不仅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语境来推想其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还必须同语文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真正的有效词语教学,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

词语教学中理解是基础,运用是根本,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运用,每次词语教学笔者都会把词语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句子。让学生利用词语来说新句子,写句子。只有将词语与学生自己的所做、所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才会让这个词语在自己的精神领域埋下种、扎下根,成长为学生心灵之树上生机勃勃的绿叶。

篇5:秋天的词语4个字

一日三秋 叶落知秋

望秋先零 望穿秋水

万代千秋 霜气横秋

社燕秋鸿 秋月春风

秋水伊人 秋收冬藏

秋毫之末 秋毫无犯

秋高气爽 秋风落叶

天高去淡 大雁南飞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 山河壮美

秋水盈盈 秋荼密网

秋行夏令 秋月春花

春蚓秋蛇 洞察秋毫

独有千秋

秋天的好段

1.秋天正在悄悄走来,树叶有了黄的味道。白天也不是那么炎热了,向窗外望去,阳光金灿灿的,仿佛在诉说这是个收获的季节。凉爽的风儿飘进窗户,很舒服,任思绪飘很远。秋天来了,庄稼地沉甸甸的收获,还有那金色的阳光,很美。

2.秋夜,天高露浓,一弯月牙在西南天边静静地挂着。清冷的月光洒下大地,是那么幽黯,银河的繁星却越发灿烂起来。茂密无边的高粱、玉米、谷子地里,此唱彼应地响着秋虫的唧令声,蝈蝈也偶然加上几声伴奏,吹地翁像断断续续吹着寒茄。柳树在路边静静地垂着枝条,荫影罩着蜿蜒的野草丛丛的小路。

3.人们常说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是的,荆州的秋天充满着丰收的景象.爽人的秋风徐徐的吹过,绿绿的大地一下子变成金黄色.灿烂绚丽的色彩挂满枝头,大地金光闪闪,喷发出丝丝幽香.果园里的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驰名中外的大大的,圆圆的,好像水晶玉石般的大葡萄.棉花又一次迎着朝阳怒放.此时,天高高,云淡淡,金灿灿的田野,证明了稻谷又丰收了!我的鱼米之乡,一派繁忙.

4.秋天,来到小河边,凉凉的小河水带着鱼儿的兴奋,旋转着波涛。一条条肥硕的鱼,嬉戏相乐,溅起一圈圈的涟漪。有时,一看见人影,就闪电般地逃开。有时它们好像也想和人嬉戏似的,钻来钻去。秋,迎住了正要下河的鸭子,替它们擦掉了尾上晶莹的露珠。秋天,飞越田野。人们的汗水顺着脸颊流淌,劳累挡不住惬意的笑脸,那是收获的笑;秋,打碎了清晨的寂静,也惊飞了南飞的大雁。

篇6:形容秋天的词语2个字

形容秋天的词语2个字:

秋风:入秋后吹的风。秋风萧瑟天气凉。

金风:秋风。还有:商风书>(商风肃而寒生兮);商飘书>(岁暮商飘飞);寒商书>(寒商动秋闺);鲤鱼风(九月鲤鱼风)阊阖风书>

凋谢;凋;零;落;谢;凋零;凋落;凋谢;零落;飘零;枯;蔫;萎;干巴;干枯;枯黄;枯槁;枯干;枯萎;枯朽;萎蔫

凋零:草木凋谢零落。“秋霜过后,草木凋零。”

飘零:花叶凋谢坠落。“黄叶驿零,已是深秋时节了。”也比喻遭到不丰,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

枯黄:干枯焦黄。“过了中秋,树叶逐渐枯黄。”

三秋:古时七月为孟秋,八月为仲秋,九月为季秋,合称三秋,代指秋天。王勃滕王阁序》就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之句。

金天:古代五行之说,秋属金,故称金天或金秋。王维有诗:“金天净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陈子昂有诗:“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素秋:秋属金而色白,秋天又称素秋。杜甫《秋兴》:“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欧阳修《清商怨》:“关河愁思望处满,渐素秋向晚。”

商秋:古以五音(宫商角徵羽)配合四时,商为秋。商音凄厉,与秋天肃杀之气相应,秋故名商秋。潘尼《安石榴赋》:“商秋授气,收毕敛实。”陆机《行思赋》:“商秋肃其发节,玄云霈而垂阴。”秋还称商序、商节、白商。

西陆:指秋天。《隋书·天文志》载“日循黄道东行牞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骆宾王《在狱咏蝉》诗曰:“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白藏:按五色学,秋色为白,秋又是收获储藏季节,故秋称之为白藏。有“白藏”注解曰:“气白而收藏万物。”《尔雅·释天》:“秋为白藏。”

爽节:天高气爽的季节,指秋天。谢月兆有诗云:“渊情协爽节,咏言兴德音。”爽节亦指重阳节。李适有诗曰:“爽节在重九,物华新雨馀。”

秋;秋天;秋日;秋季;金秋;三秋书>(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九秋书>(九秋风露);劲秋书>(悲落叶于劲秋);雁天书>;旻天书>;旻序书>(请尊对旻序,高宴有余欢);阴中书>(秋为阴中,万物以成);白藏书>

初秋;新秋;早秋;头秋;小秋书>;孟秋;上秋书>;仲秋;暮秋;深秋;清秋;晚秋;残秋;季秋;寒秋书>;凛秋书>

残秋:秋之末尾。

寒秋:深秋。

季秋:秋之末。

孟秋:秋季开始的第一个月。

秋令:秋天。也指秋天的气候。

秋收:秋季的收成。秋收季节。

秋景:秋天的景色。同义的有:秋色(秋色宜人);秋光(大好秋光)。“秋景”也作“秋收”解:今年秋景很好。

秋天的句子

1、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侗乡的秋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逸悠扬。

2、千树万树的红叶,愈到秋深,愈是红艳,远远看去,就像火焰在滚动。

3、秋,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同春一样可爱,同夏一样热情,冬一样迷人。

4、秋风萧瑟,层林尽染,一片金黄;阳光下,走在这密林之中,确有一番别样味道。

5、秋也许就藏在金灿灿的稻穗上,也许藏在火通通的柿子里,也许藏在绿油油菜地间。

6、金色的秋天来了,天空像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它已经被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美丽。

7、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金秋的微风和煦轻柔,金秋的蓝天白云飘逸,金秋的田野遍地金黄。

8、深秋,树叶枯黄了,纷纷扬扬地落在地上,像铺上了一层黄地毯,惟有鸡冠花不忍谢去,颇有独立寒秋的味道。

9、秋天来了,天高云淡,蔚蓝的天空中,大雁成群结队地飞往南方,它们有时排着“一”字形,有时排着“人”字形。

10、在秋天里,大部分花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花瓣已经落下,而各种各样的菊花却在争奇斗艳,装点了城市,美化了环境。

11、黄澄澄的稻穗垂着沉甸甸的穗头,棉桃像小树,绽了鸡蛋似的花絮。啊,不是稻田,是黄金的大海;不是棉田,是白银的世界。

12、金色的蝴蝶呀!你是在为谁而翩翩起舞呢?花儿没有了笑容,青草失去了光泽。哦,我明白了,你是在为园子里那眨着眼睛的小雏菊。

一句赞美秋天的诗句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篇7:描写秋天的词语和描写柳树的词语

柳叶秀长 杨柳吐翠 岸柳成行 杨柳依依 轻歌曼舞

杨柳摇曳 柳条挂珠 枝叶婆娑 轻烟柳影 秀颀挺拔

柔韧多姿 垂柳蓬茸 垂柳依依 妩媚动人 漫天飞舞

婀娜多姿 风情万种 翩翩起舞 嫩绿可爱

1、阿娜多姿

解释:婀娜,柔软而美好。形容柳树姿态轻盈柔美。

出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2、枝叶婆娑

解释:婆娑,形容枝叶纷披的样子。形容柳叶纷披的样子。

3、残花败柳

解释: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出处: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4、垂柳蓬茸

解释:蓬茸,①草木茂盛的样子。②形容毛发蓬松柔软。垂柳蓬茸形容柳树非常茂盛的样子。

出处:《楚辞·九辩》“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汉)王逸注:“蓬茸颠仆,根蠹朽也。”

5、花红柳绿

解释:形容花木繁茂的样子。此处可以用来形容柳树繁茂的样子。

出处:前蜀魏承班《生查子》词之三:“花红柳绿间晴空。”

6、柳絮似棉

解释:柳絮就像棉花一样洁白、柔软。这是描写柳絮的四字词语。

7、杨柳依依

解释: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出处:出自《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yù)雪霏(fēi)霏。”

8、杨柳摇曳

解释:摇曳,指轻轻地摆荡。形容喻杨柳轻轻摇摆、漂荡的样子。

9、柳叶秀长

10、秀颀挺拔

解释:直立而高耸。亦形容高超出众。可用来形容柳树直立而高耸。

11、柔韧多姿

篇8:描写秋天的三个字词语

在《穷人》一文的教学中, 笔者把重点放在对“忐忑不安”这个词语的理解上, 从字面到含义, 从表面到深入, 由“激活词语, 亲近人物”到“复活词语, 走进人物”最后到“内活词语, 把握人物”, 一步一步地了解“忐忑不安”, 一步一步地走进人物的内心。在这一过程中, 笔者获得了词语教学的一些启示, 以飨读者。

【板块一】“激活”词语, 亲近人物

师:桑娜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 心里是——

生:忐忑不安的。 (板书:忐忑不安)

师:“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

生:心里七上八下, 不安定。

生:心神不定。

师:请一位学生读第9~11自然段, 其他同学边读边思考边画画, 桑娜在忐忑不安地想些什么? (生读)

师课件出示: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 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 我自作自受……嗯, 揍我一顿也好!

师:如果按照先后顺序应该是—— (学生交流)

师:课文为什么不按这样的顺序来写呢?

生:因为她心里很担心, 担心丈夫不同意。

生:因为她心里很矛盾, 思绪很乱。

师:这就是“忐忑不安”的意思。这时的桑娜头绪万千、思绪很乱。

师:再读第9~11自然段, 读着读着, 你又从哪些词语读出了“忐忑不安”?

生:桑娜脸色苍白……

生:是他来啦?不, 没有人!

生:桑娜沉思着, 久久地坐在床前。

师:找到了吗?还能从哪里看出桑娜“忐忑不安”的心情呢? (引导学生从省略号、感叹号中体会)

完成练习:补充第9自然段中省略号的内容。

【分析】本环节教学, 通过让学生联系上下文,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探索“忐忑不安”的原因, 研读人物的内心, “穷人”的形象在师生的互动中逐渐丰满起来。

“忐忑不安”, 牵一发而动全身。笔者紧扣“忐忑不安”一词, 引导学生先找出“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了哪些事情”, 在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之后, 再把这四句话罗列出来, 来一个点睛之引:“按事情发展顺序, 这四句话应该怎样有条理地排列?”在重新排列句子的过程中, 抓住句序的颠倒以及标点符号, 让学生体会桑娜内心的忐忑不安。然后“给省略号补充桑娜心里的想法”, 此作业激活了学生已有的表象, 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可见, 从多角度品味语言并超越语言, 引领学生理解内涵, 获得感受, 体验情感, 只有理解了语言, 给学生创造充分的阅读时间, 才能使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用心灵去体会语言, 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

【板块二】“复活”词语, 走进人物

师: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所以她会反问为什么要把他们抱过来呢?

出示:如果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 () ;如果不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 () 。宁可 () , 也要 () 。

(学生填空练习, 全班交流, 过程略)

师:这边是爱, 是对五个孩子和丈夫的爱, 那边也是爱, 是对两个孤儿的爱。可桑娜又想到了什么?

生: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成人。

师:但最后可能桑娜连想都没有想, 这是出自她的本能, 什么本能?

生:出自善良。

生:出自互相帮助的习惯。

生:一个做母亲的责任——

师:这是一种母爱。

师:这源自一种善良、母爱、良心。

【分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 词语不是单个出现的, 而是整体呈现在学生面前。首先设计了比较性的语言训练“如果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 会——可是如果桑娜不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 会——”引导学生体会桑娜此时的左右为难, 然后进行深化以及桑娜“宁可——也要——”这样的细节处理, 既注重了语言训练的整体性, 又拓深了人物的内涵。在一个又一个“忐忑不安”的情境中, 学生感受到了桑娜遇到麻烦而难以抉择的矛盾心理, 也感受到了身为穷人的桑娜关心穷人的情感。

词语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 才具有丰富而恰当的意义, 才是有血有肉的。因此, 语文教学必须将词语融入课文的情节和细节中, 这样才能使学生既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又获得对语言的准确感受。

【板块三】实践运用, 体验人物

1. 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时心里忐忑不安, 其实在课文的开头渔夫在海上打鱼时同样也忐忑不安。请你以下面这句话为开头写一段渔夫的心理活动。注意使用“?!……”等标点符号。

波涛轰鸣, 狂风怒吼, 渔夫在海上打鱼, 内心忐忑不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你的生活实际, 想想你是否有忐忑不安的时候?当时心里有哪些想法?请你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表现”。表现, 是人固有的言语生命的欲求, 作为教师, 我们要唤醒、顺应和呵护这种欲求。学生学习词语, 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 更重要的目标是指向于“言语表现”, 缺乏表现力度的词语, 是没有生命力的僵死符号。因此, 教学词语, 要结合课文内容, 创设“语用”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写话说话, 在说和写的训练中, 让词语在表现中最大限度地增值。

在该教学环节, 笔者设计了两个内容供学生选择。“练笔一”借用课文中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想象, 比较容易, 主要为了照顾到中下程度学生, 让他们也有所表现, 也有成就感。“练笔二”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想象, 丰富内容, 学以致用。

【反思】

词语教学要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 要引领学生走进词语的天地, 让学生用心品味词语, 体会文章中词语所具有的表现力, 在品味和运用语言中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水平, 切实做到词语教学的三结合。

1.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

词语的生存环境就是文本, 它从文本中来又回到文本中去, 所以要把词语放到文中去理解, 在深入研读课文的过程中, 获得对词语的整体感受, 这样才能利用特殊的环境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 从而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含义, 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正所谓:“词是内容骨, 情从感悟出。”在阅读教学中, 引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很多时候离不开词语的教学, 推敲文中的重点词语也就打开了阅读的感悟之门。教师要善于挖掘每一个汉字传递给我们的巨大信息, 引导学生通过感悟, 把握词语的丰富内涵、言外之意、眼中之情, 以及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从而培养预感, 提高言语能力。

2. 与语文实践结合起来

比起其他学科, 语文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让学生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 就必须让词语与生活息息相通, 让阅读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 让语文课堂与生活相连接。

对于词语教学,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语境来推想其意思, 体会其表达效果, 还必须同语文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追求真正的有效词语教学, 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

篇9: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三个层面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一学段)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二学段)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第三学段)

综观三段表述,我们可以发现“课标”对词语教学是螺旋递进式地反复强调:

首先,既有策略导向又有目标定向。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是策略,“了解词句意思”“积累词语”是目标;第二学段,“联系上下文”、“借助词典和生活积累”是策略,“理解词句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作用”、“理解生词意义”是目标;第三学段,“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是策略,“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是目标。

其次,目标层次逐步提高。第一学段只需了解,重在积累;第二学段达到理解,重在体会关键词语表达情意的作用;第三学段要能独立推想,辨别体会情感色彩背后的表达立场、意图与效果。

再次,生词与关键词语目标有别。生词,从学生认知水平、阅读阈限而言,重在充分理解明确其意义;关键词语,从文本言语表现而言,重在感受具体色彩、体会其表达的效果与价值。

当面对内容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本和年段有别、层次参差的学生时,“课标”对词语教学的这些导向如何化为扎实有效的教学实践,的确要考验教师的判断力、解读力与执行力。不过,只要教师能在“变态”中守住“常态”,紧紧贴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目标,就不至于丢失本体与本色。笔者以为,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常态不外乎三个层面。

一、 明察词语的概念义

词语是“历史形成的世间万物的符号”,首先具备的是表意功能。作为事物的符号,一方面词语能使人以词代物、因词思物,看见词语似乎也就看到事物的本身;另一方面,词语又“不能直接把世间事物变为映象”,“只能间接反映事物”,“很容易造成模糊的映象,甚至发生偏差”。因此,任何一篇作品的高质量阅读首先要从准确理解词语的概念义(有人也称“理性义”)开始,关键是把理解词语与课文所描写的具体事物、事实、现象紧密结合起来,力求确切明察,不可模棱两可。这样才能弄清楚文章究竟写了些什么。

案例1:薛法根老师教学《雾凇》片段。

(听写“饱和的水汽”“雾气”“霜花”“遇冷凝结”;订正后齐读。)

师:课文中出现了这几个事物——水汽、雾气、霜花。根据课前的预习,你能说说“雾气”是怎么回事吗?

生:雾气是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中的小水滴。

师:雾气是飘浮在空中的小小水滴。那么“霜”是怎么回事呢?

生:霜是在气温降到零度以下时,水汽遇冷凝结的冰晶。

师:霜是小小的冰晶。那么“雾凇”又是怎么回事呢?

生:寒冷的水汽在树枝上结成了冰花,就是雾凇。

师:雾凇实际上也是一种霜花,但是这种霜花不是结在地上,而是结在哪里?

生:结在树上。

师:凝结在树上,树枝上就挂满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形成了“树挂”,那便是——

生(齐):雾凇。

师:谁能将“饱和的水汽、雾气、霜花、雾凇”之间的关系用几句话说清楚呢?

生:空气中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成小水滴,飘浮在空气中,就成了雾;这些水汽如果遇到很冷的空气,零度以下,就凝结成小冰晶,成了霜花。一般的霜花是结在地上的,而结在树上的霜花就成了雾凇,俗称“树挂”。

师:你这样一说,就把本来模糊的事物说得清楚了,其实,这就是雾凇形成的原理。这些都藏在这篇说明性的课文当中。

……

《雾凇》是一篇说明性文章,雾凇的形成过程是文章主要说明的内容,与之相关的三种事物分别是“水汽”“雾气”和“霜花”,变化的必要条件是“饱和”“遇冷凝结”。薛老师深知,学生要想深刻领会文章的说明内容,必须从准确的词语概念义入手,因此所听写的词语既不是文中生词,也不是写景好词,而是与文章要介绍说明的“雾凇”相关的三个词语(“水汽”“雾气”“霜花”)及揭示变化必要条件的关键词语(“饱和”“遇冷凝结”)。接下来,让学生联系预习经验交流“水汽”“雾气”“雾凇”分别是怎么回事,实际上是让学生把词语还原成事物,表述它们形成的原理;最后让学生用几句话把“水汽”“雾气”“霜花”之间的关系说清楚,就把文章介绍的主要内容表达清楚了。这样,有了概念义的厘清,才能进一步按照阅读说明文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快速捕捉到文章的介绍要点,领会文章的说明方法。

二、 揣摩词语的表达义

分布在作品言语链条上的词语,已经“进入了运用的状态,融入了表达者的主观情感因素,属于言语的范畴”,彰显了作者独特的言语风格和个性的表达方式。“课标”所说的“体会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第二学段)、“体会表达效果”(第三学段)的本质就是从动态的层面揣摩言语成品(文本)中词语表达行为的艺术,达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目标。

案例2:《草原》教学片段。

师:迎客、相见、款待、联欢,这几个场面构成了主客相遇的过程。老舍先生抓住了每一个场面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请大家静静品读场面中的每一个细节,试着关注一下重点句、关键词,看看能否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

(生默读课文)

师:在迎客这个场面中,你关注了什么?

生(读“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看见了几座蒙古包):主人能到几十里外来迎接客人,太热情了。

师:主人迎客是人之常情,没想到迎得这么远。

生:男女老少都来了,说明来的人数多。

师:老人孩子都来了,足见主人对我们——

生:热情。

生:非常欢迎。

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速度特别快,像被一阵风吹来的。

师:句中还有哪个字能看出主人来得快?

生:“像一条彩虹朝我们飞过来”中的“飞”字。

师:这个“飞”除了写出了主人来得快,还写出了什么?

生:马跑得像飞一样快。

师:主人为什么要把马骑得这么快?

生:是想早点迎到我们。

生:主人迎我们心情急切,所以像飞一样。

师:下面句子中还有两个“飞”字,你发现没有?(指生读)

师:迎到我们了,为什么还要“飞驰”呢?这个“飞”字又写出了——

生:写出了主人见到我们心情激动。

师:“车跟着马飞过了小丘”,实际是说谁跟谁飞过了小丘?

生:我们跟着主人飞过了小丘。

师:这个“飞”字背后藏着什么呢?

生:主人急切地把客人带回蒙古包。

师:读书就要这样透过文字读出人物的内心。老舍先生写主人途中迎客连续用了三个“飞”字。透过“飞”字,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马在飞,人在飞,更能看到主人——

生:心在飞

生:情在飞。

师(板书:心情):在同一节中,作者在前面描写“我们”时也反复地用了一个字,谁有火眼金睛发现它?

生:反复用了“走”字。

师:汽车可以说“行驶”,也可以说“奔驰”。作者说汽车“走”,是想说汽车速度慢吗?(生纷纷摇头)

师:那这样写,有什么特殊所指吗?

生:说明草原辽阔。

师:在这么辽阔的草原上,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你推想一下作者的内心该是什么样的?

生:现在已经没有刚看到草原时的激动了。

生:慢慢就变得郁闷了。

生:心里盼望着主人的出现。

师:是呀,怎么主人还不出现呢?越这么想,越觉得车是在“走”,所以这“走”字写出了——

生:焦急。

生:急切。

生:期盼。

师:是呀,虽然人物的内心描写只字未提,但透过这“走”和“飞”字能感觉到客人和主人的内心。这就是大师语言的魅力。

于漪老师说:“把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出来,这样以文章的人文内涵震撼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在语言的推敲中提升学生的能力。”无疑,“走”与“飞”字是途中描写部分最美的“言语”风景。由学生关注到的细节开始引领,逐步聚焦于“飞”字,一字见神韵;再拓展引发,聚焦“走”字,“一字未宜乎”。通过这样的对比感悟,让“走”与“飞”字在学生心灵中鲜活起来、具体起来、生动起来,让文字的张力凸显出来,达到指向表达效果的深层理解。这样的教学,激活的是学生自身的灵性,发掘的是学生自身的潜能,训练的是学生敏锐的语感。

三、 建构词语的篇章义

篇章理解,我们一般着眼于文章脉络结构、叙述或说明顺序、基本写法或表达技巧等等。实际上,文字作品中词语的运用不仅能提升其所在句子的表达效果,甚至还会影响篇章的连贯和表意效果。因此,词语理解同样可以与关注篇章结构结合起来。

案例3:薛法根老师教学《九色鹿》片段。

(生齐读自己默写的三个词语“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

师: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写一个人的品质很坏。

生:这样的人就是灵魂很肮脏的人。

师:在这三个词语下面再写一个“灵魂肮脏”。

(生默写)

师:“灵魂肮脏”的“肮脏”和“环境肮脏”的“肮脏”有什么不同?

生:“灵魂肮脏”是说一个人的品德不好;“环境肮脏”是说某个地方不清洁、不干净。

生:“灵魂肮脏”指小人,那种很卑鄙的小人。

师:对!同学们对这三个词语有了初步的理解和体会。的确,这三个词语刻画了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调达!那么调达到底做了什么见利忘义的事?做了什么背信弃义的事?又做了什么恩将仇报的事呢?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文,借用课文中调达的具体表现,描述一下这三个词语的含义。

(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课文内容练习讲述这些词语的具体意思。)

生:调达被九色鹿从河里救起,发誓绝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是,当他看到国王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的时候,心想发财的机会来了,就忘记了自己曾经发过的誓言,向国王告了密。

师:这就叫——

生(齐):见利忘义。

师:谢谢你,说得多具体,多清楚啊!

生:调达看到张贴的皇榜,知道国王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就一心想发财,顾不得对九色鹿发过的誓言,进宫告密,还带着国王的军队前去捕捉九色鹿,滥杀无辜。

师:你说得好!违背了自己的誓言,丢弃了应该有的道义。这就叫——背信弃义!

生:九色鹿从汹涌的波涛中将落水的调达救了上来,调达本应该知恩图报才对。谁知道他当着九色鹿的面郑重起誓,说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可是,一见到国王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就把自己的救命恩人——九色鹿出卖了,进宫向国王告密,妄想发财。而且还真的带着国王的军队包围了九色鹿,想置九色鹿于死地。这就叫恩将仇报。

师:你这么一讲,“恩将仇报”的意思就清楚明白了。

……

《九色鹿》作为一篇佛经故事符合叙事性作品注重缘由、过程与结果的一般特征。薛老师把默写“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作为起点,发现三个词语的特点,引出“灵魂肮脏”,四个词语组合成特定语言环境共同指向故事中一个重要角色——调达;接下来,将角色与词语重构,以话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选择、提炼、重构,继而表达、交流。一方面,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感受了四个词语具体的情感色彩,准确获得词语赋予的内在情理;另一方面,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都在词义的描述中凸现出来了,学生对文章的主旨、寓意及主要情感倾向也有了整体把握。这种以词读篇、以篇丰词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品味词语的运用之妙和篇章结构之美,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读写迁移时在词语选择与搭配上的篇章意识。

朱光潜先生说,语文的最大德性是精确妥帖。词语教学就是要在整体宏观把握的基础上逐步进入微观,留心语文的“精确妥帖”处。把那些在状物、叙事、抒情等方面具有表现力的词语,那些蕴含深刻、让人回味无穷的词语,那些在时间空间转换、环境意境烘托、情感情节推进等文章结构方面起关键作用的词语收揽进教学的视野,进行权衡取舍、组块整合、品读点拨,交流表达,也就是陈先云老师说的“了解学生的已知,取舍学生的未知,激发学生的想知,引导学生的须知”。

上一篇:一位90后创业的励志故事下一篇:简单版委托加工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