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作文450字

2024-07-23

我思故我在作文450字(精选14篇)

篇1:我思故我在作文450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万古兴衰,淘遍英雄人物。

历史,对我们,是一片已然逝去的风景。强者,于其中,是江河中最活跃的一朵浪花,山林中最挺拔的一株青松,夜空中最闪亮的一颗星。

我强故我在。实力是我傲然独立、引领时代大潮的资本。

人与人:强者留名

想文豪苏轼,一生经历坎坷,抑郁不得志,身处党争漩涡,屡遭贬谪。更有朝中小人,勾结起来排挤苏轼,致使他晚年被贬海南,背井离乡,何等悲哀!可苏轼却是北宋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在诗、词、书、画、散文等方面的成就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而当初那些妒忌排挤东坡的人,谁又会被记得呢?

东坡告诉我们:权势只是过眼烟云,实力才是最有价值的资本。凭着实力,他才得以活跃于古往今来,永恒地“存在”。

国与国:强者为王

想当年,秦始皇驰骋沙场,南征北战,一举灭六国,定中华,真是“气吞万里如虎”。可是,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力做基础,他何来如此豪气?在历史上,朝代更迭,哪一次不是实力决战的结果。我强故我在,实力是我巍然屹立的基石。

目光转向清代。签署《尼布楚条约》时,清朝正值康熙盛世,有雄厚的国力做基础,我们大败俄军,谈判桌上真是意气风发!而仅仅二百年之后,摇摇欲坠的清政府不得不签署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割让我边疆大好河山,只因为那时,我们已是弱者。实力的差距,让我们屈辱地低下头。

时代变迁:实力做主

众所周知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尽管一波三折,其中又经波旁王朝复辟,但因其革命的彻底性超越英国而成为最经典的资产阶级革命。成功需要前提,工业革命后的法国,资产阶级迅速壮大,而历经千年的封建统治则趋向没落。在充满朝气的新兴势力与腐朽的旧势力的对抗中,历史的.天平自然而然地倒向了有实力的一方。

如今,中华民族以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呢?同样要靠实力。我强故我在,国际地位的提升离不开综合国力的提高。我们的任务是使中国强,更强,越来越强。只有拥有实力,我们才能更好地存在。

篇2:我思故我在作文450字

诚他所言,面对今日的现代化的社会,科技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使我们越来越依附于外在物质世界电脑中“慰藉”着我们的思考,手机“搭牵”着我们的联系,汽车幻身为我们的腿脚,甚至于我们的健康时刻由药丸把关……细细一想,这是一个多么无趣的生存状态啊!我们将有灵魂有能动性的自己抛掷在无灵魂感观意识的机器堆里,任由其掌控我们在这个世界的生存至始至终,作为个体的尊严无法显现,而这样一种往复冰冷的生存状态终将把我们的肉体禁锢,让灵魂锈迹斑斑 。

因而,周国平选择归顺平静他懂得平静的生活中带给他的是人性的沉淀,亦带不走他生命里的那份属于他的热闹思考让他摈弃现代生活中的一些不可取,让他明辨属于自己的那种人生模式,实为幸福哉!

电脑令我们某一程度缺乏思考,思考我们的过往,当下以及远景,因而衍生了我们对生活的浅薄认知,对所谓不幸的一味认服;手机某一种程度上便捷了我们的联系,但过度依赖更容易让维系的情感变得赢弱易断当选择了技术上的方便,我们是否也在无形中对那些需要我们用双手安抚,双眼凝视以安慰的情感变得措手不及,变得惶惶然也………

我不敢否定质疑,今日快捷高科技含量的生存工具让人我们的生活较往前那些黑白单一枯燥的生活场景更绚丽,同时提供更多选择但是我只是不安,我害怕如此相似的生活状态会让我们渐失个性上的独立与精彩,害怕于这种过于“城市”的模式会让我们人性中自然、朴实、淡定遗失我也只是暗然苦恼于这么繁杂的世界竟带来了我们心灵上某一程度的孤独,为着我们渐去渐远的那份善思与思想独立 。

我思故我在!在面对“生存状态”这一思辩命题时,我尊仰一种平静善思的生活我相信富有思考的我们,在应对世界任何突如而见的新奇或刺激、变迁或幻灭时,我们都不再不安害怕因而灵魂中的思考会明确我们自己的路途,该往何处前进,这样诱惑侵入不了你坚定的心灵,那条你朝圣人生心经的路途也会走得顺畅安稳 。

我思故我在!假如我手捧思考,那我另一手必捧真知,那么无论是现实世界里的那种生存状态,我都能以我的睿智,我的首要情感去做出积极回应,继而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

篇3:我思故我在作文450字

一、我思故我在

现象一:站在办公室的窗前, 极目望去, 小池边涌满了一簇一簇的学生, 他们或趴在池沿用小手嬉水;或捡起小石头扔向小池, 看着惊慌失措四处乱窜的鱼儿发出欢快的笑声;更有甚者, 干脆卷起裤脚, 下池抓鱼……场面一片混乱。我没有去制止学生的这些行为, 我想, 做这些对于学生来说内心是欢快的, 而我即便去制止, 能制止的只是个别的学生, 还有大批我没有看到的学生他们也会乐此不疲。如何从根源上杜绝这种现象?

现象二:每一个新学年的开学, 一年级的新生在家长的带领下, 步入新的校园, 进入新的班级, 熟悉新的环境, 开始新的学习, 在老师远距离的说教下, 他们似懂非懂地开始接受义务教育的一些教育教学常规。然而, 这些教育教学常规需要老师不断地教育、再教育, 强化、再强化, 收效还是甚微。经年不变的教育方式, 孩子累了, 老师也累了, 成效可想而知。有没有更新颖的手段, 更突出孩子主体的方法呢?

现象三:2011年3月11日, 日本大海啸, 两万多人被疏散在临时的空地上, 没有一点喧哗与嘈杂, 没有一点埋怨与不满, 有的只是静静地等待。超市里没有惊慌错乱、趁火打劫, 只有售货员尽力扶稳左右摇晃的货架;电视台在摇晃中播报, 指示牌晃得越来越厉害, 文件掉在地上甚至连显示器也掉在地上, 后台人员依然镇静自如。回放国内, 从人声鼎沸的火车站, 到凌乱嘈杂的菜市场;从旁若无人叫卖的夜市, 到弄堂口小吃店的大声说笑;以及我们校园的人声鼎沸, 而不顾他人。当然我们有很好的解释理由, 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殊不知, 天性是可以培育的, 是可以引导的。细观种种迹象, 我们发现人们似乎忘记了“静”的习惯, 一味地以自我而“动”。那么, 我们的教育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我们的教育又该为国家培养具备怎样素养的下一代呢?

二、我行故我在

1. 印象德育

现象一中反映的是德育问题。众所周知, 德育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多年来, 学校的德育工作往往是“说教式”的, 教育的内容空、方法旧, 灌输说教多、实践活动少, 只注重提高少年儿童道德认知, 而忽略了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和毅力的培养。德育的教育模式往往局限于教师对学生苦口婆心的口头说教, 长此以往, 这种教育形式收效甚微, 使德育工作走向被动局面。于是我们思考:德育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贯穿于课堂内外, 行走于日常点滴。

2. 小手对对碰

现象二是对开学第一课的思考。一年级新生进入校园学习的第一天, 他们所学习到的东西应该是刻骨铭心的。如何做好开学第一课的工作, 使其成为有意义的第一课, 我们又思考着。于是, “小手对对碰活动”在我们的思维碰撞中形成。

开学当天, 每位六年级学生, 结对一名新生, 小手牵小手走校园。通过在校园各处走一走、看一看、摸一摸、坐一坐、听一听、问一问等方式, 走进校园的各个角落, 切身体验, 运用全部的心志去感受、关注、欣赏、体会, 让每位新生迅速认识校园、了解学校, 在最短的时间以最有效的方法学会如何在校园里学习生活。

小手对对碰的活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 摒弃脱离儿童的形式与内容。教育者是儿童, 受教育者也是儿童, 是以儿童对话儿童的方式呈现, 用孩子来教育孩子。去除了新生内心原有的距离感, 建立新的安全感, 而六年级学生精心准备的过程又是一个信息梳理、信息表达的过程。新生学会适应, 学会生活, 老生学会交往, 学会表达, 这是一个双赢的项目。小手对对碰活动是对原有开学第一课模式的大胆尝试, 取得的效果也是不错的。

3. 静文化

现象三是国际、国内、校内场景引发的对教育原点的思考。偌大的会场, 我们的孩子似乎无意识做到安静、静心地倾听;我们的老师也总是会发出窃窃私语。静文化的思索也就由此而来。于是, 我们开始了对“动”“静”的辩证思考。我们认为:

静是一种安静的倾听, 静是一种心灵的宁静, 静是一种思索的沉静, 静更是一种智慧的沉淀, 是一种自持, 是沉着把握;而动是一种张扬, 是精神渲染。“静而不失其动”则是我们教育者应该明白的简朴道理。“动”是“静”里孕育出的阳光、活力;“动”是“静”中凝练成的自觉、灵性;“动”是“静”后迸发的思想的鲜活。静中有动, 动中有静, 动静相谐, 张弛有度, 则教育之大美也。作为一名教师, 我们需要让心灵沉静。静心思索, 静心追求, 静静地用自己的生命灌溉那片暗香浮动的幼苗使其茁壮、健康地成长。

三、我思故我在

篇4:我爱,故我行;我思,故我在

“励学敦品”出自清代学者梁章钜的《归园琐记·谢古梅先生》:“先生敦品励学,实为儒宗。”这是一名学者必备的品行,更是我们要成为学者型教师的必经之径。

所谓“励学”,即发奋学习,勤学自勉,注重知识的学习,素质的提升,思维的创新。这里我重点谈思维的创新。

教师的职责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的素质。古往今来,“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职业的基本功能和作用,要求教师在学生的创新教育过程中能以自身的創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等因素去引导、示范、感染和带动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的学生。平时,我们常会听到一些教师抱怨学生素质差,缺乏创新思维,但扪心自问:我们为人师者,是否有新的见解?如果连自己都仅是禁锢在有限的几本参考书中,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又怎么能够去要求学生说出其它深刻的见解呢?励学并不是简单机械地往头脑中灌输知识,更多的是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运用。

所谓“敦品”,即砥砺品德,提升修养,要求教师达到一种精神的超越,心灵的净化。姑且抛开如何去做这个问题,我想谈谈通过修养,教师应达到一种怎样的境界。

“慎独”一词出于儒家著作《礼记·中庸》:“君子慎其度也。”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当他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也总是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可以说,慎独是一个古老而长青的伦理学命题,又是修养的理想境界。我想,我们通过敦品而达到的境界应该就是这样的。现代人更多地看重的是做事的利益,“有利可图”成了人们做事的标准,而这也对教师行业形成了一个不小的冲击。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能够做到心无旁骛,专注于教学就实属不易了,更何谈“慎独”呢?况且我们很多时候做事是做给别人看的,人前优秀并不代表独处时依然保有这份情操。只有我们每一个教师真正地抛开一己之私,真正地将自己看成是一名人民教师,真正地在做每一件事时都站在学生的角度、学校的立场上,无论人前人后,自发地、自觉地不做有损于教师形象、学校形象的事,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成为学校的一份子,成为一名真正的学者型教师。

一提到“敬业”,我们可能更多的想到的是一种抛家舍业的奉献,其实不然。它是指两种态度,一是一种安贫乐道的情怀。教师待遇不能与王侯相比,也难敌商贾之人,但古代教师却甘愿安贫乐道。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视“不义而富且贵”如浮云,认为“君子忧道而不忧贫”。教师不求不义之财,但求人穷志不穷,家贫道不贫。精神的富有虽然掩饰不了物质的贫乏,但我们却须自愿“安贫乐道”,将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信条来恪守,终身事教,安贫乐道,清正廉洁,以教为乐。二是要正确看待教师的苦与乐。教师工作的辛苦是人所共知的,每天要备课、讲课、辅导、批改作业、找学生谈心,还要抽时间搞科学研究,从早到晚,忙忙碌碌,使教师身心俱疲。教师的劳动既是体力劳动,又是脑力劳动,是脑力、体力的双支出。但是,教师职业有的不仅仅是辛苦,更充满了快乐和幸福。一个献身于教育事业的人,能得到其他职业无法享受的人生的欢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感召着自己身边的学生;“桃李满天下”,是每一位教师最感欣慰的事情。

最后谈一谈“乐群”。教师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应做到如下几点:第一,谦虚谨慎,互相尊重;第二,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第三,维护集体荣誉,共创文明校风。既要反对骄傲自大、文人相轻,也要反对不分是非、一团和气。

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其实在我国现代教师人格修养中,也存在以下三种人格境界:

1.教师的职业境界——经师。所谓职业就是凭之吃饭、挣钱的工作。教师在职业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贫,在下海的人大把数钱时不眼红,在歌星、影星受人吹捧时不发烧——“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2.教师的专业境界——能师,即智慧型教师。他们既重视经验的积累,为学生倾尽心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又能做个有心人,对教育教学内在规律有较深刻的认识,视野开阔,个性鲜明,游刃有余。

3.教师的事业境界——人师。人师是教师境界的最高境界,不仅教书,而且育人,以其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人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全进入了教育的自由王国——达到不教之教,可以醉人而人不知,可以育人而人不觉,享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

篇5:我思,故我在作文

我思,故我在作文

 

杭州市文澜中学初二 徐铭禧

由于喜欢漫无边际地思考,我爱上了阳光明媚的日子。在天气很好的日子里,不出去走走简直是浪费青春,于是我理直气壮地撂下琐事,走进大自然的欢愉光影中,思维也变得异常流畅清晰。在疯狂飞舞的杂乱思绪中,有一个问题似乎无解,那便是“如何证明我的存在”。

如果把一个东西想象得深奥得无以复加,它事实上已属于你了,因为你寻到了它的核心意义,便可随性地决定它是虚还是实,是生还是死。因此,每每遇到恐惧,我总会习惯性地思考“我为什么恐惧”,然后归结为一点,无非是害怕灵魂的灭亡。正视它,没什么可怕的;但是,灵魂的灭亡……不正是最令人恐惧的恐惧吗?因为其不可知的神秘,所以我才无法消除这恐惧。因此,我总是纠结,遍寻无果。

当我们从沙滩上走过,留下的脚印很快会被海风、海浪吞没。一切事物总争着留下自己的痕迹,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不惜抹去其他事物存在的痕迹。当你回首人生路时,会发现身后的脚印正从记忆里渐渐消失。此时,你会问:“我”是不是真的只是一个以意识的形式存在的幻象?但是,“我”还在思考我是否存在,不得不承认正在思考的“我”仍是实在的“我”。毕竟,如果我否认了我的存在,那么现在正在思考的我又是谁?就这样在反复思考中产生悖论,总结起来是:我试图否认我的存在,却又因“我”试图在思考中追寻“我”是否存在而无法否认“我”的存在。无法否认就是最坚定的承认,绕了一圈后回到原点,我大笑。(八年级作文 )我思,故我在。只有在思考中,才能确定我的`存在。而当我停止思考后,一切痕迹最终被另外的痕迹吞没、同化,最终消失,从而无法证明我“在”。

很多东西就是这样,失去了永恒的意义,化为一闪即逝的流星。没什么能在它消失后再证明它曾“在”,因为掠影留下的,只能是掠影。我思,故我在。思想出于永恒,化为永恒,因此唯有思想及其印迹才能永远证明其出处曾是一个唤作某某的某某。人们说起巴门尼德,自然会讲到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因巴门尼德而永恒,巴门尼德也因创造形而上学而永恒。只要有人活着,思想就不会消失。因而“我思”的产物将随着人的生存而生存,从而使“我在”成为现实。当一个人把世界挖掘到挖掘殆尽的时候,这世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属于他了。但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没有人会真的去挖遍地球的每寸土地。于是,绝妙的偷懒法就是将事物存在的意义浓缩、想透。拥有世界,即拥有与世界同在的权利。

所以,我思,故我在。

因我思,故对现在的“我”正生活着的事实无法否认,即我“现”在。因我思,故将来的“我”将与世界同在的可能性尚且存在,也就是我也许会永“在”。

篇6:我思故我在作文

最近经历过的这些事,也重新的让我审视自己,过多的是反省。反省这段时间来,自以为做得对的一切,就算自己再怎么样,其实不同道,真的不相为谋,殊途不同,不为与共。

这段时间和友人聊天排愁,亟需一解心中情节,释然自己。找回曾经那个活泼开朗,虽不英俊,但骨子里透漏着潇洒的自己。

很庆幸,把很多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渗透出来,腾出点空间来,才发现,原来真正的舒坦是这么一种感觉。

之前一直以为是那种事事都不在乎的,活得很洒脱,但最终真的没有骗过自己内心的声音:我就是个口硬豆腐心的、大大咧咧的男孩,暂时这么定位自己吧,因为自己差做到真正的男人还是有些距离的,慢慢完善自己吧。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两个人在一起的爱情,就是一种风险投资。中途夭折的,赚了一笔满满的美好回忆和一起经历的那些花样青春,多年以后还可以品品,唯一赔了的是,分开后需要花时间走出这段感情的消沉。当然了,如果不忘初衷,携手与共到暮年黄昏的,就稳赚不赔。

如果说,上天给重来一次的机会,我想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那怕是遍体鳞伤,我不去经历这些,怎么能在最好的年华里遇见最美的自己。

书写文字,可以让人释怀,所思所感所想都可以流露在文字间,或许漂浮世尘,或根植都市。或许对于一个不善言辞的人来说,最好情绪的宣泄,也只好埋藏在文字里,在这里,我可以和世界对话,和自己内心对话,不管喜怒哀乐,不管爱恨情仇,都是真实自己的写照。

文字原来真的可以很美,美不胜收。

之前遇到很美的文字,只要是字里行间能够映照出心声的东西,都会特意留意一下,细细品读感悟,去感受着执笔之人,是与我有相同的境遇,还是只是揣想在别人的故事里感动别人。是也好,不是也罢,美的,我们都会记忆、怀念,伤心的,终究是会忘怀。

你习惯了晚睡,我总是临睡前很用心的说一句晚安,早点睡吧,以为你能明白我不是随口一说,是发自内心。现在我也习惯了晚睡,轮到其他人对我说这句话到时候,我才明白,对于一个已经习惯晚睡的人来说,这句话是多么苍白无力。就想大多时候你对别人说的那些发自肺腑的情话,可能感动的也只有我们自己。

读到符合自己心境与历程的一句话,想用一个表情舒缓下情绪,原来才发现已经找不到多余的符号可以代替。

原来,生活一直始终都是在给我们每一个人上课,有的人醒悟早,早点毕业,拿到自己的答卷;有的人一直修学分,却始终也没有毕业。

听郑强教授演讲,凡是付出的东西都会爱的,凡是得到太容易的东西,爱不会持久。在我们追求的时候,不经历相濡以沫,终将会相忘于江湖。

因为爱,我们才付出,更重要的是,恰恰是因为我们的.爱,付出了,所以我必须更爱。所以只有是触动心灵情感,才是能够让我们记住的爱。

每一个人都掌握着一个幸福的开关,不是拥有多少财富,而是通向幸福的一种状态,一旦打开,哪怕是一件小小的事,也会让你更加的满足;一旦打开,即使是面对再大的困难,也会让你倍感幸福。

开关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我们的命运不需要被谁保证,只有自己保证自己的人生,才最可靠。仍然需要绝对的自信,我一贯支持,就算是错的我也仍然坚持自己选择的,因为终究有天,我相信上帝会为我打开一扇窗,一扇门,那时候的自己才最有魅力、才最美丽。

人生,必然需要经历转折才会更加的充实和完整。但是人生的每次转弯,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既然我们的无力改变,那就坦然接受,这样就会在人生的道路中变成一笔宝贵的财富。

篇7:我思故我在作文

你知道吗?我一直爱着的那个女孩如今去了海南,这世界总有些无奈,我会学会忍耐,我也学会了放弃。我后悔呀,后悔当初没有对她说,痛恨自己为什么没有勇气。只不过是一个字而已,我却没有勇气,每次看着她那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在我眼前来来回回,渐远渐逝,心中无限的喜悦与无助。明知不可留,为何要强求。该放弃了,也该学会放弃了。她最终选择了离开,可我却选择了沉默。这该死的沉默却使我失去了她。我已经失去了她,我不能再没有你呀,我害怕失去你。其实你应该知道:我对你和她都是平等的。你们在我的心目中占有着同样的位置,只不过你是我的姐姐而已。

我可以假装无所谓,也可以偷偷地想念。但要我什么都无所谓,我想我做不到。因为你曾在我的生命中出现过,是你曾闯进我的生活。有时候和你吵架以后,我就会抽烟。其实我也知道你不让我抽烟是为了我好,我也答应过你不抽烟了。可是我也差不多做到了,有时已经做到了,但一和你发生不愉快的事,我就烦呀,于是就选择了逃避--抽烟、睡觉。我想过了,我不抽了,我决定了,你信不?

还记得最近一次发生不愉快的事吗?我是听了你那一句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不是吗?那天你走后,我就买了烟,一连抽了几根下去。到上课时地下已经多了五根烟头。晚自习自然无法上了,独自一个人望着窗外暮色,生活渺茫孤独呀。真的想个人来谈谈心,更想有人陪我去吹吹风,让风儿带走我的所有一切。让它随风去,让它无痕迹。让所有的快乐和伤悲都抛去,让那空虚的心不再渺茫。晚自习后,便出去上网、抽烟打发时间。还可那天晚上有个叫豆豆的网友陪了我聊了好久,直到我上学,心情也好多了。试着不去想你,但我却总在不经意间把你想起~!

篇8:我思故我在作文

思考着思想,它不是白日梦,天马行空或是无好处的回顾;思考着深邃的思想,它是超然物外的认识,宠辱皆忘的评论,天人合一的境界。

我,要思考;我,欲打磨。打磨出人生的真正好处――精神的感悟。

人生的好处不在物质的囤积而在精神的感悟:感悟宇宙的浩渺,感悟天地的广阔,感悟为人处事至善之道,感悟山水田园自然之美。古往今来,多少丰功伟绩,愁苦悲难终成过眼云烟。什么始皇帝登基,什么楚汉争霸,什么三国鼎立,什么盛唐繁华,什么贞观之治、光武中兴,什么康乾盛世?!纵然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又如何,纵然路易十四“太阳王”执政又如何,纵然伊丽沙白、维多利亚两位女王成其日不落帝国又如何?!转眼一捧黄土成为时间缝隙中的流沙,亿万颗、千百颗、几十颗,最终一颗都没有留下。

但是思想呢?思想它踏着这些残墙断垣,拨开浮生梦世的颓迷云雾,构成于人的头脑,却汇集成一个光辉的躯干,逆着时间的流逝而走向我们。歌德、亚斯培斯、黑格尔、韦伯、海德格尔,孔子、孟轲、老庄的思想是他不停奔跑而显露出来的强劲肌肉;伏尔泰、孟德斯鸠、魏征、朱熹等的思索则是他擎起时代的手臂。沙与沙的打磨,成就了思之参天的形体。我也要用我毕生的经历与思索,循着思之巨人的构成,打磨出属于我的深邃思想,去感悟人生。

深邃的思想只有自由与朴实才能孕育。有这样一个民族,他们族人的双脚就是他们民族的写照。他们的双脚没有鞋袜的束缚,他们的双脚自由地跳着、舞着,灵巧而机敏令人目眩的美。与此同时,他们的双脚也踩着碎石,踏着荆棘,趟着污水前进。正是这些污浊与磨难使他们的双脚步老练而灵巧。这就是吉普赛人――自由得像风、像鸟,却遭受着世人不解的污辱,禁锢在无形的囹圄中,使他们在近乎绝对的自由与濒临绝望的困苦中产生他们深沉的却又奔放的民族气质。思想的培养与磨砺与民族气质的构成是相同的。如果陶潜没有“开荒南野际”的清贫,何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富有真意的生活?如果没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自由,孟浩然“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诗化思想又源自哪里?所以我欲学一学王公,“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清贫、朴实来修身洁行,洗涤思想,并有这源自朴素、恬淡的思想成就我深邃的思索。我想,只有这源自自然的力量,才能打磨出对天、地、人之自然的深邃思想。

山涧源自对大山感悟的汇集,它经过艰难而又黑暗、寂寞、寒冷的育汩汩流出,使自己的生命在流动中不停运动。比起淹没宝藏的一洼死水,山涧才是懂得人生好处与生存价值的。即使在流出泉水的那一刻干涸了,亦可说它曾活过。

篇9:我思故我在作文

现实世界里,每个人都存在各自的定位。只是在睡梦中,仰或是在张扬个性的沉醉里,不同的灵魂或许会拥有共同的世界。并非共同的世界只存在于醉梦的虚幻之中,只因不同的心灵,无可奈何的禁锢在彼此约定的“礼貌”过程里。

当“礼貌”复苏时,全新的过程便牵引不同的灵魂走进共同的世界里。人们共同的杯具恰恰在于:当灵魂的进步导致共有的“礼貌”复苏时,个体的生命之火已经熄灭。如此往复,人类共同的杯具便由生命的个体独自承受。少数灵魂对“礼貌”的叛逆,便成为“礼貌”世界的“天下之大不违”!雨露滋润禾苗壮!君不知干涸的沙漠中生长着许多带刺的植物。带刺,是因为怕受伤害。但根系却深吮地下的水份而植株得以生机盎然!很孤独,也很疲惫。不因孤独而疲惫,也不因疲惫而孤独!因为世界的混沌而孤独,因为排斥混沌而疲惫。排斥混沌的时候,真诚便成为混沌世界中的虚谎;接近混沌世界的时候,虚谎便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真诚”。灵魂孤独者,不需要排遣孤独;灵魂疲惫者,不会在混沌世界中选取驿站,灵魂的共生,永久处于不断参悟生命的过程之中;灵魂参悟生命的恒久喜悦,存在于参悟生命的灵魂中共享!

篇10:我思故我在作文

“我思故我在”如果只是简单的说的话可以说是:“因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这时就肯定很多人想说:我不用想也存在。但是那种不得不说那仅仅是肉体上的。一个不思考的人在精神上是等于不存在的。一个不思考,不怀疑的人不是一个活着的人。他只不过没死罢了。所以“我思故我在”就说了这样一个道理。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只有思考才算的上是“存在”。

历史上著明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哲学家伽利略不就是因为有自己的思想,会思考才打破了当时亚里士多德的权威,得到一个真正的理论吗?就是因为他思考了,所以才在历史上“存在”,并且有影响。

还有被人尊称为“最后练金术士兼最早的化学家”的波义耳。也是因为自己思考了,求证了。才最把令人盲信两千多年的“四元素说”给打破了。所以“我思故我在”,只有多思考,多怀疑才能真正的“存在”!

既然已经“我思故我在”了。为什么还得“我在我必思”呢?如果说“我思故我在”是对自己的一种描述,那么“我在我必思”就可以是对自己的一种要求。

我认为“我在我必思”的要求十分重要。只要我存在着我就一定要思考。我虽然不能说时时都在思考吧,但是我正在向“我在我必思”努力着。

“碗里的水多了,米就少了;地里的草多了,花就少了;心里的思多了,话就少了”。“我思故我在,我在我必思”只有多动脑,多思考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同时使自己存在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曾经的我做题一般只看结果,得数。而当我做到“我在我必思”后开始注重过程和“为什么”如果用“凡人畏果,菩萨畏因”。来说的话我还达到菩萨的境界了呢!

篇11:我思故我在作文

为什么这样说呢,打个比方:某天你走在路上,前面立着一根电线杆,眼看你就要撞上了,这时你有两个选择。1,撞上就撞上。2,马上避开。我相信只要你此时思维正常运行,注意力没在别的事情上,一定会选择避开的把。那么,谁使你避开?这个问题貌似有点白痴,当然是自己让自己避开。自己为什么会避开?因为经过大脑的思考,得出结论:撞上电线杆会造成身体损害,立即避开。于是,你就执行了这一结论选择了避开。而大脑为什么会思考?因为大脑里有思维在运转。假如一个人没有思维,那他(她)就成为了传说中的行尸走肉,这种人不叫人,应该称之为“植物人”,一切行为都只能由本能来支配。

人类为什么要生存下去?因为你的思维告诉你,不想办法生存下去就会死亡,其实真正会死亡的是思维,因为思维无法独立于这个空间,必须要有物质提供能量维持其正常运转,而肉体作为承载体即使消亡了,只要思维和记忆还存在并且能够运行下去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个人还活着,毕竟和你建立情感关系的不是一具躯体,而是抽象的思维。平时看见的只是包裹着思维的外壳,褪去外壳才是你认识的他(她)。

因此,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其实任何人都是永恒的,只要现代技术能做到在肉身寿命结束前将记忆与思维转移到另一个能提供能量并且能使思维记忆运转正常的物质或者生物上,那他(她)就还没有死亡。与以前的人类形态相比,只是外表构造不同了而已,内在的思维与记忆没有任何改变。所以,我们应该庆幸自己的思维还能正常运转,还能正常思考,这起码表明真正的你还存在于这个空间与时间组成的位面之中!

篇12:高中我思故我在作文

拂去岁月积下的尘埃,在历史动人的容颜里,我们总能依稀辨出那些依然鲜活的形象:孔子与老子,一个一心入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是孔仲尼急切要建功立业的生动写照;一个寄情于自然——“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聃感悟自然的体问。孔子一心向仕,周游列国而不得任用,然而他的.学说却最终一统天下。老子寄情山水,默默无闻,后世门生面对令尹之职也不动心,终南捷径的典故至今暧昧的出现在典籍之间。司马迁与班固,一个少年立志然而时运不济,忍辱负重写下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一个文采飞扬,震惊朝野,一只妙笔著下煜煜《汉书》亦让人惊叹。

是的,他们都是“我思考,所以我存在”的很直接的表现。通过自己对自然、人生的思考,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让自己的思想与文化没有被历史磨灭,,流传至今。而对于我们来说,有何尚不应该这样呢?

人生就像一场短暂的散步。迈步走过春的清风暖阳;快步跑过夏的雨帘荷香;小步漫游秋的落叶归雁;轻轻踩过冬的皑皑白雪,人生便已结束。所以,我们90后绝不应该只是给别人讲我们是多么的特别,而应该用自己的思考留下自己思考的足迹,留下独属于自己的空间,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有贡献。在历史长河中不被磨灭,留下自己思考后的脚印。

的确,我思考,所以我存在。

篇13:我思故我在作文议论文

——题记

深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回想起古罗马皇帝奥勒留的《沉思录》,内心深有感触,看窗外月朗星稀,树枝随风摇曳,这样一个美妙的夜晚,怎能不由思绪在大脑里漂浮。

此时此刻,大脑旋转起来了,我不由得感到一阵兴奋。我知道我和众人一样,大脑每时每刻都在思考,思考从前,回忆过往。可是,我又与众人不一样,因为我就是我,我思故我在。

有时候,总觉得自己的大脑再跟自己做一个对立面,当我迫切想要思考问题时,它停止了运转,当我不想思考时,它却在不停地进行着。我真不知道为何要这样,可是,世间万物蕴藏着无尽的奥妙,所有的事物它本身就存在着,你无法将它消除,也无法将它做任何的改动。

所有的事物及其它自身运转的规律永远是不受外界影响的,任何外界的力量都改变不了它,而只有它自身才知道自己的存在,至于自己的存在是为了什么,它也许不知道。它只知道存在着,而他的存在也许本身就是对这个世界的一种价值,至于价值是什么,自己也不知道。它也许是要寻找的,可是寻找来去却毫无结果,那么,它只能木然地活着,到最后发现活着也是木然,没有任何意义。

泰戈尔说过,“使生如夏花之绚烂,使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泰戈尔对生命做出的解释,他将生命描写的如此美好,这样的生,这样的死,人生不过如此,可就在这广阔浩淼的世界上,又有几人做到了呢?

在世间残存的大多数人中,他们也许跟你一样,只知道活着,只知道任日子在无情岁月中流逝,直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天。我想问,这样的人生有何意义?没错,没有任何意义,还不如分解为我们来去来的本源,如原子,分子,任何无法用眼睛看到的东西来存在着。我们来之前只是一个点,甚至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任现在任何最高科技的显微镜也无法看到,没有思想,也不知情为何物,只在那自己也看不到的一个无穷无尽的空间存在着,漫无目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是一个家,而自身毫无意识。

或许有一天,在无穷无尽的时光中,一个个不知道自己存在的分子,原子亦或是更加渺小千万倍的东西重新聚集,点连线,线连面,最终组合成一个事物,又一次来到人间。但是那个组合成人的事物,谁又知道谁是谁的前世今生呢?没有人知道。

在宇宙间,人类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来到来处,去到去处,一切回归本源。

我知道我会永远存留于世间,只是以不同的形态残存而已,我相信,一切自然界的东西,他们都会永恒的存在着,只是在各个时间段以不同的形态存在罢了。作为人类在这短暂的时光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永恒的存在,生老病死只是一个概念而已,心脏停止跳动并不等于从此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而是以另一种形态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那么,我的前世有可能是什么呢?一朵花,一棵树,一只蝴蝶,一片白云。今世也许不知道组成他们的原体是否还残留在今世的身上,但我知道在这个宽广的宇宙中,曾经漫无目的星星点点最后因机缘巧合组成了我,让后在岁月的蹉跎下,出现了我,再最后经过后天的学习,成为了真正的人类。作为人类,我们在大脑的促使下又开始走上了探索人类之谜的旅程。

一不小心,我们作为人类又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消失了,让后回归本源,以一种在宇宙中最纯洁的形态存在着。

故我是永恒的存在,我愿回到本源最纯洁的存在中去。那里只有我,纯净的存在着,而周遭的一切,寂寥无声,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也如同我一样纯净地存在着。

一切都是永恒,一切都没有尽头。

这些从不知道自己为何物又对人们来说渺小千万倍的存在,最后在这漫长的时光中聚集成了一个个美丽的事物,尤其是它们更奇妙地组合出了人类这个特殊的生物。那么,人类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呢?

在人类的世界中,他们相互比较,觉得谁更美丽,五官更精致。虽然全智贤说漂亮就好,可是,内在的美丽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视野开阔,就会发现那些毫不起眼的外在事物也是异常美丽。人类是地球上最伟大的生物,他们为这个世界增添了许多乐趣,创造了许多价值。

看吧!人类用自己奇特的思想创造出了文字,它的存在,本身妙不可言。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停留的短暂时光中,做出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比如学习,提升自己的素养,探究宇宙的奥妙等。

现在看来,每个人的时光都是短暂的,就像泰戈尔所说,“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然飞过”。来到这个世界,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一步步认识这世界,然后用文字记述自己的所思所想,留给后人。也许,他们还想继续,可时间已然在催他离开了。对万物而言奥妙无穷,一代人是探究不完的,好在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世世代代不忘初衷,努力的创造自身的价值,思虑人世的存在。

回顾往昔,思念从前,才知道世间永恒存在的只有思想,身外之物都不过是过眼云烟,顷刻间消散。

故而,当一切回到本源,对人类而言,思想是永存的。我作为人类的一员,最终发现我的存在与永恒的思想相联系,思想永恒我永存,我思故我在。

篇14: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

 

使用这个题目做标题,便已然说明了我的浅薄,因为我笛卡尔的这句唯心论理解并不那么深刻,还好,我一直处在前进的路上。况且,看我这些字的人也不见得高明,所以,我大可不必担心。

关于历史。那天和一个学长一起吃饭,谈到了历史方面,我和他一样,对历史比较敢兴趣。历史是一座宝藏。中国话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大部分的人一辈子连修身这一阶段都跨不过去,所以在齐家方面更是惨淡,勿用说治国平天下。为什么呢?修身,算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问题,这个东西比较虚,在现在来看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问题。一个人这些“观”的形成,父母和家庭会占一部分因素,社会会占一部分,自身的经历会占一部分。而如今,我们的社会氛围已然是“娱乐至死”。人们处于改革开放后的物质极大丰富的阶段,思想却并未跟得上变化。物质的享受并不能弥补内心的空虚。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在“打发”“消磨”时间,刷微博,玩微信,看谁出轨,看哪出事。代表了未来的大学生,也是游戏至死。而社会上的公司还在拼命的推出新的游戏,新的社交媒体方式,狗仔队也在拼命的.拍拍拍。想想,这是多么奇怪的生活方式。现在的人太忙了,信息量太大了,这些东西已经让他们应接不暇了,哪有时间去读书呢,哪有时间去看历史呢。 读历史,读人物传记,一本书,几百年,匆匆而过,不一会就能经历几代人的生死。科学技术和“三观”不同,科学技术是可量化的,分门别类的,所以会有各种讲科技的书。而且现代科技往往比古代科技发达,可以代替之,所以,科技对于历史依赖没那么强烈,科技是增量的。而“三观”呢?一代历史伟人死了,他一辈子的修养,思考都随之入土。多么宝贵的财富。往往留下的也只是基本书而已。即便如此,人们也不愿意去读,去学习。不能不觉得可惜。人类发展了几千年,科技一直在进步,而“三观”却是一代一代的从零开始积累、摸索、学习,值得思考。读史使人明智。

关于决心。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没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与其说是条件不足,倒不如说是决心不够”。我无意于评价这句话,不过觉得有几分道理。两个小故事,均化名。1.小D决心出国,于是辞掉了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勇气可嘉。不过当他进入漫长的准备和复习阶段的时候,他得决心慢慢的动摇,于是他和两位国外的好朋友说,他想暂缓出国了,原因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两位朋友很理解,不过小P还是给他找了一些参考的链接,小D看完后,明白出国不适合暂缓。后来小D和一个学长吃饭,聊到一个很厉害的同学小Q,小D羡慕小Q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学长告诉小D,小Q并不是你想像的那么喜欢他做的事,只不过他在这件事上获得了成就感,所以便更加喜欢做了。小D略有感悟,做一件事,喜欢不是唯一重要的,成就感也很重要。小D重新开始了出国的准备,决心更加坚定。2.小G想以写作为事业,可是他现在还没有能够以写作为生,所以他想找个能够糊口的工作,好在晚上的时候能够安心的写作。可是他换了几个工作,都觉得不合适,因为工作不忙的时候老板也不让他看书写作。而小G下班以后在家也没有读书写作,而是一直在看视频等等。小D或许现在还没有下足够的决心把写作当成一门事业,或许他现在还只是比较贪玩,但可以确定的是,他现在缺的不是时间,不是没有时间写东西,而是他的心不在写东西上。 决心这个东西比较虚,比较大道理,大家往往嗤之以鼻,不过经历过几次和决心有关的事情,有几个决心不同的朋友的话,还是有些感触的。

关于哲学。我无意于成为哲学家,我只是想为心找一块栖息地,想能够自我理解和解释这个世界,达到不惑而已。而且,哲学,其实还蛮有意思的。我一度认为哲学家都是好神圣的,一心的都在事业上,后来发现,哲学家也需要花钱买面包,不赚钱也会连面包都没得吃,哲学家也会结婚生子,也会婚姻不和。如此一来我便坦然了,更敢大胆的也去研究哲学了,哈哈。

关于好书。有句话这么说,“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 似乎和想说的不怎么着调,其实不然。关于思想方面、人物方面的书,每一本都是一个人生得缩影,而于书写成的本身则会有笔法、文采等区别。人们对于好书的评价不尽相同,这是可以理解的,而大家经常对一本书趋之若鹜,就不得不让人觉得唏嘘。不同人的文化水平不同,爱好兴趣不同,理解能力不同,在面对一本书的时候,能够读到的东西便不同,吸收到的,理解的,更是差异颇大,因而对于同一本书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我经常写东西,并且尽量想把我的想法表达清楚明白。不过大家并不一定喜欢看,所以我并不难过。如果有人认同和理解我所说得,我定然欣喜。现在,有人想让我推荐书给他看,我都会问问他喜欢什么类型的,然后谨慎的推荐“我认为”还不错的,万万不敢打包票。

关于人和当下。二十多岁,人鼎盛的年纪,却也是衰落的开始,很多人在这个年纪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而我却依然迷惘,着实会有些难过。身体明显感觉没那么精力旺盛了,也更加容易觉得累了,腰甚至因为坐得时间太久而隐隐作痛。有一句话说,“当你意识到有一天你会死亡的时候,你才真正的觉得活着的可贵”。我有经历过这样的“意识”的过程,这种意识会是一种负担,不过也确实会督促着你,不要浪费生命。 关于人。我觉得人可以由三方面组成:外貌,学识,“三观”。外貌我们能控制的不多,但是学识和“三观”却可以,而且“三观”往往影响着学识。由于我未能加入“外貌协会”,所以,我在看待人得时候,尽量不去拿一个人得外貌进行判断。况且,年纪到了将近30,外貌对于一个人的比例也越来越小了。一个人的学识和“三观”更加的凸显了。如果能找到一个学识丰富、“三观”相合的伴侣,应是一件极幸运的事!

上一篇: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德育工作总结下一篇:早安幽默说说